KR2n0047 石經考異-清-杭世駿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石經考異卷上
          翰林院編修杭世駿撰
 石經考異者何以補亭林顧氏之考也蓋衆説之齟
 齬者莫石經若矣史傳異地志異碑刻異唐宋元明
 諸家之辨證異顧氏述矣而不詳詳矣而不辨予特
 引而疏通之又自唐開成以後其事少畧予特取而
 補綴之文雖近創而義則實因汲古之士其不以予
[001-1b]
 為勦説也夫雍正十三年太嵗在乙夘二月朔仁和
 杭世駿書
  延熹五經
後漢蔡邕傳及張馴傳皆云奏求正定六經文字而靈
帝紀云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儒林傳序云詔諸儒正定
五經刻於石碑盧植傳云時始立太學石經以正五經
文字李巡傳云乃白帝與諸儒共刻五經文於石考邕
傳注引洛陽記亦祇有尚書周易公羊傳禮記論語晉
[001-2a]
羊欣筆法魏酈元水經注亦祇言五經意熹平四年邕
等所奏求正定者六經暨光和六年書丹立石祇五經
楊慎以光和六年為初刻熹平四年為再刻趙崡石/墨鐫華因之昰并忘光和在熹平之後可謂顛倒繆
盭/矣
 鄞縣全祖望云孔氏春秋正義謂漢初為傳訓者皆
 與經别行故石經書公羊傳並無經文按隋志别有
 一字春秋一卷在公羊傳九卷之外當是黄初時邯
 鄲淳書以補之也
[001-2b]
 江都汪祚云中郎傳及張馴傳皆言正定六經而本
 紀儒林傳祇言五經隋志則有七經攷當時所謂五
 經者易尚書禮記春秋而以論語參之獨無詩古之
 言五經者未之有也竊意邕等奏定六經葢於五經
 之外増論語而為六而邕以光和元年言事被逐未
 及書詩於石而止同事雖有楊賜等而刋定裁正實
 出於邕故六年刻石告成竟無詩迨隋志有一字魯
 詩則謝山以為黄初所補者得之
[001-3a]
  書碑姓氏
蔡邕傳與五官中郎將堂谿典光禄大夫楊賜諫議大
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説太史令單颺等奏求正定六
經文字堂谿典見延篤傳注馬日磾見孔融傳/注張馴在儒林傳韓説單颺在方術傳洪适隸
釋石經論語殘碑末一行有云詔書與博士臣左立郎
中臣孫表黄伯思東觀餘論石經公羊殘碑其末云谿
典諫議大夫臣馬日磾臣趙䧕議郎臣劉𢎞郎中臣張
文臣蘇陵臣傅楨雜谿上缺當是堂谿典也由二碑證
[001-3b]
之則當時奏求正定者祇邕等七人暨後立石又有左
立孫表又有趙䧕等諸人也范史畧之耳
  書丹不止蔡邕
邕傳及水經注皆言邕自書丹於石使工鐫刻洛陽伽
藍記亦言三種字石經漢右中郎將蔡邕筆之遺跡隋
書經籍志亦言後漢鐫刻七經著於石碑皆蔡邕所書
董逌廣川書跋乃云石經不盡蔡邕書如馬日磾輩相
與成之洪适隸釋云今所存諸經字體各不同雖邕能
[001-4a]
分善隸兼備衆體但文字之多恐非一人可辦竊意其
間必有同時揮毫者張縯石經跋云今六經字體不一
當是時書丹者亦不獨邕也
  三字一字
儒林傳序詔諸儒正定五經刋於石碑為古文篆隸三
體書法以相參檢伽藍記亦稱漢國子學堂前有三種
字石經二十五碑表裡刻之寫春秋尚書二部作篆科
斗隸三種字後魏崔光𫝊光為祭酒請命博士李郁等
[001-4b]
補漢所立三字石經之殘缺劉芳傳亦云漢世造三字
石經於太學江式傳亦云蔡邕採李斯曹喜之法為古
今雜形歐陽棐集古録目亦稱石經遺字古文篆隸三
體凡八百二十九字蔡邕書張舜民畫墁録邵伯溫聞
見後録乃據雒陽發地所得石經以為蔡邕隸書趙明
誠金石録則又以為蔡邕小字八分書而力辨儒林傳
序古文篆隸三體之非黄伯思見公羊殘碑亦定以為
鴻都一字石經而唐書藝文志祇有蔡邕今字石經論
[001-5a]
語唐以隸為今字也張縯又以為邕不能具三體書法
於孔安國三百年之後或謂邕以三體參檢其文而書
丹於碑則定為隸魏書江式傳云魏邯鄲淳建三字石
經於漢碑之西其文蔚炳三體復宣校之説文篆隸大
同而古字少異水經注及晉衛恒傳皆言魏正始中立
古文篆隸三字石經獨隋經籍志乃言魏正始中又立
一字石經疑於乖謬然考其目三字石經祇有尚書春
秋而一字石經有周易有尚書有魯詩有儀禮有春秋
[001-5b]
有公羊傳有論語有典論與漢所立者不合故正始之
碑仍不得遽以三字為㫁胡三省注通鑑則又鑿指三
字為魏所立亦似有理而顧氏獨不之採今特取而備
論之其言曰范蔚宗時三體石經與熹平所鐫並列於
學官故史筆誤書其事後人襲其譌錯或不見石刻無
以考正趙氏雖以一字為中郎所書而未見三體者歐
陽氏以三體為漢碑而未嘗見一字者近世方勺作泊
宅編載其弟匋所跋石經亦為范史隋志所惑指三體
[001-6a]
為漢字至公羊碑有馬日磾等名乃云世用其所正定
之本因存其名可謂謬論
  正始石經非邯鄲淳書
魏書江式傳及北史皆言魏陳留邯鄲淳特善倉雅許
氏字指八體六書精究閑理以書教諸皇子又建三字
石經於漢碑之西而衛恒四體書勢云魏初傳古文者
出於邯鄲淳恒祖敬侯為寫尚書後以示淳而淳不别
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經轉失淳法因蝌蚪之名遂效其
[001-6b]
形水經注以迄晉書撰恒傳皆同此説胡三省并為計
其年嵗云按此碑以正始年中立漢書云元嘉元年度
尚命邯鄲淳作曹娥碑時淳已弱冠自元嘉至正始亦
九十餘年或以三字為魏碑則是謂之邯鄲淳所書非
也按魚豢魏畧以董遇賈洪邯鄲淳薛夏隗禧蘇林樂
祥等七人為儒宗傳其序曰黄初元年之後新主乃復
始埽除太學灰炭補舊石碑之缺壞又邯鄲淳傳云黄
初初以淳為博士給事中淳作投壺賦千餘言奏之文
[001-7a]
帝以為工賜帛千疋度淳在當時未必甚老或寫於黄
初而刻於正始亦未可定不然熹平立石蔡邕馬日磾
之名昭灼若此而魏世重刋竟不言書者姓氏是一闕

  魏文帝典論
水經注言魏文帝刋典論六碑立於石經之次裴松之
注三國志云漢世西域舊獻火浣布中間久絶至魏初
時人疑其無有文帝以為火性酷烈無含生之氣著之
[001-7b]
典論明其不然之事絶智者之聽及明帝立詔三公曰
先帝昔著典論不朽之格言其刋石於廟門之外及太
學與石經並以永示來世至齊王芳正始元年西域使
至而獻火浣布焉於是刋滅此論而天下笑之松之昔
従征西至洛陽歷觀舊物見典論石在太學者尚存而
廟門外無之問諸長老云晉初受禪即用魏廟移此石
於太學非兩處立也竊謂其言為不然愚/按魏志明帝
太和四年二月戊子以文帝典論刻石立於廟門之外
[001-8a]
酈元所云文帝刋之誤矣松之既稱刋滅此論又云典
論石在太學者尚存而伽藍記亦云典論六碑至太和
後魏孝/文年號十七年猶有四存隋經籍志亦有一字石經典
論一卷意當時所謂刋滅者第芟去火浣布一條至於
六碑則仍列於太學故裴松之楊衒之等並得見也
  漢魏碑目
漢立石經不言碑之數目洛陽記有四十六枚之語章
懐即引以為注注引洛陽記曰論語二碑二碑毁當是/論語三碑二碑毁乃合四十六枚之數
[001-8b]
劉貢父刋誤云當是一碑毁若二碑毁/者當云皆毁而已是貢父之弗深考也伽藍記乃云石
經二十五碑蔡邕遺跡猶有十八碑餘皆殘毁此漢石
經目也若魏正始中所立酈道元與楊衒之皆云四十
八枚而北齊文宣紀云蔡邕石經五十二枚蓋合漢魏
言之第不深考誤云蔡邕也宋敏求河南志稱石經凡
七十三碑蓋漢二十五魏四十八也此其碑數之異論
其形製朱超石與兄書云石經文都似碑廣四尺此是
漢碑水經注云石長八尺廣四尺此是魏碑論其位置
[001-9a]
洛陽記有西行南行東行之分此在堂東之西南東也
是漢碑朱超石以為駢羅相接者是矣水經注言碑石
四十八枚廣三十丈魏文帝又刋典論六碑附於其次
此所謂樹之於堂西者也是魏碑第謝承范曄之書均
謂立在太學門外而陸機酈元楊衒之均謂講堂前微
有異耳
  隋書經籍志正誤
隋書經籍志其中言石經一篇之中互異者數事張孟
[001-9b]
奇撰疑耀未暇致辨亭林顧氏又辨之未詳予特援諸
書以證之其云後漢鐫刻七經著於石碑皆蔡邕所書
按邕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而以五經書丹於石則石
經在漢時従未有言七經者彼蓋見一字有周易有尚
書有魯詩有儀禮有春秋有公羊傳有論語却合七經
之數遂㫁以為漢刻而不知其與范史魏書術藝/傳水經
注雒陽記諸書多不合其云後魏之末齊神武執政自
洛陽徙於鄴都按後齊天保元年詔文襄所建蔡邕石
[001-10a]
經五十二枚即宜移置學館依次修立則鄴都之徙乃
由文襄非闗神武然善則歸親或可渾同言之至云行
至河陽值岸崩遂沒於水其得至鄴者不盈太半按陸
機洛陽記石經四部本碑凡四十六枚西行尚書周易
公羊傳十二碑毁南行禮記十五碑悉崩壊東行論語
二碑毁是晉時存者祇有一十九枚至酈道元注水經
時正始石經有四十八枚後魏馮熙與常伯夫相繼為
州廢毁分用大至頽落鄭道昭崔光皆表請料閲補綴
[001-10b]
皆見之本傳孝靜武定四年始移於鄴文宣受禪孝昭
即位均令國子監施列當時稱有五十二枚然則徙鄴
之役或有淪毁乃文宣孝昭之世其碑見存無闕所謂
不盈太半豈非言者過歟其云至隋開皇六年又自鄴
京載入長安置於秘書内省按後周宣帝紀大象元年
詔徙鄴城石經於洛陽則開皇之初石經仍在洛陽或
由洛陽轉徙長安耳若云自鄴京載入大象之徙豈為
無是事乎徧稽諸史一事之顛末牴牾者衆矣
[001-11a]
  鴻都學非太學
張懐瓘書㫁黄伯思東觀餘論晁公武石經考異皆稱
鴻都一字石經非也按後漢靈帝紀光和元年始置鴻
都門學生蔡邕傳初帝好學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
諸生能為文賦者本頗以經學相招後諸為尺牘及工
書鳥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數十人侍中祭酒樂松賈䕶
多引無行趣埶之徒並待制鴻都門下陽球傳拜尚書
令奏罷鴻都文學曰伏承有詔勅中尚方為鴻都文學
[001-11b]
樂松江覽等三十二人圖象立賛以勸學者又曰今太
學東觀足以宣明聖化願罷鴻都之選以消天下之謗
按水經注穀水又東逕開陽門南又東逕國子太學則
太學在開陽門與鴻都逺矣獨怪當時待詔鴻都門下
者若師宜官若梁鵠八分皆極一時之選何以光和六
年立石不令寫經乃知二人特工蟲篆小技五經所以
正天下譌謬偏傍増損之間度非一二俗生可了故曰
邕自書丹使工鐫刻誠慎之也
[001-12a]
 全祖望鮚埼亭偶記云北魏書江式表謂蔡邕刻石
 太學後開鴻都諸方獻篆無出邕者則鴻都固非太
 學而又可見師宜官諸人之盡遜於邕也邕以劾鴻
 都學生被譴而謂石經出於鴻都真大舛也
  魏太武無刻石經事
南齊書魏虜傳佛狸於城西三里刻石寫五經及其國
記於鄴取石虎文石屋基六十枚皆長丈餘以充用按
魏收作後魏書皆據托跋一朝國史如鄧淵李彪等所
[001-12b]
撰即泰常太和兩次幸雒陽觀石經猶且大書特書何
有五經刻石不夸張其事者蕭子顯生在江左不過得
之傳聞其不足據也審矣矧神武秉政若平城既有太
武石經何得又従雒陽轉徙三字石經即徙三字石經
亦當云與太武所刋並列畧而不言豈果收之疎漏哉
  顧考脱落北齊二條
北齊書孝昭紀皇建元年詔文襄帝所運石經即宜施
列於學館考第載文宣紀天保元年一條北史陸卬傳
[001-13a]
卬子久於五經最精熟館中謂之石經乂時待詔文林
館也考第載後魏書劉芳𫝊一條劉芳陸卬事不足以/證石經然觀當時稱
謂則知偏傍音讀/之不可不慎也
  唐藝文志所載石經與隋志不同
唐書藝文志云今字石經易彖三卷與七録合/隋志一卷今字石
經尚書本五卷隋志/六卷今字石經鄭𤣥尚書八卷七録同/隋志無
三字石經尚書古篆三卷七録十三卷隋/志九卷又五卷今字石經毛
詩三卷隋志魯詩六卷/七録毛詩二卷今字石經儀禮四卷隋志/九卷三字
[001-13b]
石經左傳古篆書十三卷七録十二卷/隋志三卷今字石經左傳
經十卷隋志一字/春秋一卷今字石經公羊傳九卷隋志/同蔡邕今
字石經論語二卷七録同隋/志一卷唯無典論其云今字者即/
一字也
 仁和趙信云公羊穀梁皆無正經故邯鄲淳書春秋
 正經一卷以補之唐志所云今字石經左傳經十卷
 即此以其専寫正經而不連左傳故稱為左傳經實
 則無左傳也其十卷則一卷之譌正經不應有十卷
[001-14a]
 也石經毛詩梁時已亡安得至唐復出恐是魯詩之
 譌也
  唐石臺孝經
陳振孫書録解題云唐明皇孝經注一卷始刻石太學
御八分書末有祭酒李齊古所上表及答詔且具宰相
等名銜實天寶四載號為石臺孝經乾道中蔡洸知鎮
江以其本授教授沈必豫熊克使刻石學宫云
  唐石經
[001-14b]
唐文粹李陽冰論古篆願刻石作篆備書六經立於明
堂為不刋之典號曰大唐石經使百代之後無所損益
此論在當時雖未施行然已為鄭覃等開先矣
朱彞尊唐國子學石經跋云唐國子學石刻九經易九
卷二萬四千四百三十七字書十三卷二萬七千一百
三十四字詩二十卷四萬八百四十八字周官禮十卷
四萬九千五百十六字儀禮十七卷五萬七千一百十
一字禮小戴記二十卷九萬八千九百九十四字春秋
[001-15a]
左氏傳三十卷十九萬八千九百四十五字公羊氏傳
十卷四萬四千七百四十八字穀梁氏傳十卷四萬二
千八十九字孝經一卷二千闕/闕/十三字論語十卷
一萬六千五百九字爾雅二卷一萬七百九十一字開
成二年都檢校官銀青光禄大夫右僕射兼門下侍郎
判國子祭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宫使兼修國史
上柱國滎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户鄭覃勘定勒石本
也新舊唐書載覃奏起居郎集賢殿學士周墀水部員
[001-15b]
外郎集賢殿直學士崔球監察御史張次宗禮部員外
郎孔溫業四人校定又冊府元龜載文宗命率更令韓
泉充詳定官而題名於石者有四門館明經艾居晦陳
玠又文學館明經不知名一人將仕郎守潤州句容縣
尉段絳將仕郎守秘書省正字柏暠將仕郎守四門助
教陳莊士朝議郎知沔王友上柱國賜緋魚袋唐元度
朝議郎守國子毛詩博士上柱國章師道朝散大夫守
國子司業騎都尉賜緋魚袋楊敬之并覃共十人顧國
[001-16a]
史所記者題名不書題名書者國史亦不紀不可解也
新唐書選舉志云凡書學石經三體限三嵗
王應麟玉海云後唐長興三年二月令國子監校正九
經以西京石經本抄寫刻板頒天下此以石經本雕板
之始也按舊唐書褚無量傳無量以舊庫内書自高宗
代即藏在宫中漸致遺逸奏請繕寫刋校以𢎞經籍之
遺葉夢得石林燕語稱栁玭序訓言其在蜀時嘗閲書
肆所鬻字書小學率雕本則唐固有之若九經之有雕
[001-16b]
板實始後唐詳勘者馬鎬陳觀田敏也迨周廣順三年
六月丁巳判監田敏又上十一經及爾雅五經文字九
經字樣刻板皆四門博士李鶚書惟公羊前三禮為郭
嵠書至顯徳二年又校勘經典釋文三十卷雕印命張
昭田敏詳校餘詳胡應麟筆叢
王應麟困學紀聞云唐儒宗傳序文宗定五經鑱之石
張參是正譌文按文粹劉禹錫國學新修五經壁記云
初大歴中名儒張參為司業始詳定五經書於論堂東
[001-17a]
西廂之壁序以參為文宗時誤矣參所定乃書於壁非
鑱石也
趙崡石墨鐫華云按六朝以前用分隸今石經皆正書
且多用歐虞書法知其為唐人書矣禮記首月令尊明
皇純字諱尊憲宗又知其非天寶以前人書矣然則今
西安府學石經乃唐文宗時石經也舊在務本坊韓建
築新城棄之於野朱梁時劉鄩用尹玉羽請遷故唐尚
書省之西隅宋元祐中汲郡吕公始遷今學嘉靖乙夘
[001-17b]
地震石經倒損西安府學生員王堯惠等按舊文集其
闕字别刻小石立於碑傍以便摹補又按唐書謂文宗
朝石經違棄師法不足觀然其用筆雖出衆人不離歐
虞褚薛法恐非今人所及惟王堯惠等補字大為紕繆
今華下東生文豸家有乙夘以前搨本庶幾稱善焉右
本喬景叔説
朱彞尊宋京兆府學石經跋云京兆府學新移石經碑
記宋元祐中京兆黎持撰文河南安宜之書鋟之者長
[001-18a]
安石工安民也其曰汲郡吕公者宣公大防之兄以工
部郎中陜西轉運副使知陜州以直龍圖閣知秦州大
忠也自唐鄭覃等勒石壁九經一百六十卷天祐中築
新城石為韓建所棄劉鄩守長安幕吏尹玉羽請輦入
城鄩謂非急務玉羽紿曰一旦敵兵臨城碎為矢石亦
足以助戰鄩然之移至尚書舊省至大忠領漕日始克
盡立於學載持記甚詳玉羽者京兆長安人以孝行聞
杜門隠居鄩辟為保大軍節度推官仕後至唐光禄少
[001-18b]
卿晉高祖召之辭以老退歸秦中嘗著自然經五卷武
庫集五十卷其書散見於冊府元龜惜歐陽子不為立
傳而其書亦不傳於世也
 錢塘符曽云亭林考金石文字謂開成石經左傳文
 公宣公卷字更濫惡而成字城字皆缺末筆穀梁襄
 昭定哀四公儀禮士昏禮皆然此為朱梁所補刻考
 宋劉従乂黎持二記但言韓建劉鄩移石而不言補
 刻然成字缺筆其為梁刻無疑按朱三簒竊西都備
[001-19a]
 禦邠岐日不暇給况彼亦安知經學其時領佑國命
 者韓建而後王重師劉捍劉鄩康懐貞之徒亦非能
 留心於此者也竊意移石之舉皆出尹玉羽之力而
 自韓建委棄以來喪失必多則補刻者當即係玉羽
 此外更無其人
  張參五經文字
書録解題云五經文字三卷唐國子司業張參撰大歴
中刻石長安太學
[001-19b]
崇文總目云初參拜詔與儒官校正經典乃取漢蔡邕
石經許慎説文吕忱字林陸徳明釋文命孝亷生顔傳
經抄撮疑互取定儒師部為一百六十非縁經見者皆
畧而不集
乾符三年孫毛詩博士自牧以家本重校勘定刻字人
魚宗㑹全祖望云孫毛詩博士自牧蓋參之孫也顧氏
謂當作毛詩博士孫自牧誤
張參五經文字序云凡一百六十部三千二百三十五
[001-20a]
字分為三卷説文體包古今先得六經之要有不備者
求之字林其或古體難明衆情驚懵者則以石經之餘
比例為助石經湮沒所存者寡通以經典及釋文相承
隸省引而伸之不敢専也近代字樣多依四聲傳寫之
後偏傍漸失今則采説文字林諸部以類相従務於易
了不必舊次自非經典文義之所在雖切於時畧不集
録以明為經不為字也非常體偏有所合者詳其證據
各以朱字記之俾夫觀省無至多惑
[001-20b]
玉海云大歴十年司業張參纂成五經文字以類相従
開成中翰林待詔唐元度加九經字樣補所不載晉開
運末祭酒田敏合二者為一編以考正俗體譌謬後周
廣順三年六月田敏進印板九經書五經文字樣各二
部一百三十冊宋朝重和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言者
謂張參唐元度所撰五經文字九經字樣辨證書名頗
有依據然其法本取蔡邕石經許氏説文宜重加修定
分次部類為新定五經字樣従之按中興書目五經文
[001-21a]
字五卷大歴十一年司業張參撰序曰詔委儒官勘校
經本乃命孝㢘生顔傳經收拾疑文互體受法師儒取
説文字林蔡邕石經陸徳明釋文為定例凡一百六十
部非經典文義所在皆不集録顧氏既於九經字樣詳
加採録獨於五經文字考中言之寥畧夫二書皆附石
經以傳皆有功於石經且五經文字為九經字樣之所
従出焉得獨闕故書此補之書録解題云五經字樣一/卷唐沔王友翰林待制唐
元度撰補張參之所不載/按此與九經字樣為兩書
[001-21b]
洪邁容齋三筆云書字有俗體一律不可復改者如沖
涼況減決五字悉以水為冫雖士人札翰亦然玉篇正
收入於水部中而冫部之末亦存之而皆注云俗乃知
由來久矣唐張參五經文字亦以為譌
朱彞尊五經文字跋云唐大歴十年有司上言經典不
正取舍莫準乃詔儒官校定經本送尚書省并國子司
業張參辨齊魯之音考古今之字詳定五經書於論堂
東西廂之壁論堂者太學孔子廟西之夏屋也見舒元
[001-22a]
輿問國學記其初塗之以土而已太和間祭酒齊皥司
業韋公肅易之以堅木擇國子通書法者繕寫而懸諸
堂禮部郎劉禹錫為作記當時場屋至發題以試士文
苑英華載有王履貞賦其畧曰置六經於屋壁作羣儒
之龜鏡又云一人作則京國儀型光我廊廟異彼丹青
其推詡若此是書自土塗而木版自木板而刋石字已
三易恐非參所書矣以予論之唐人多専攻詩賦留心
經義者寡參獨奉詔與孝亷生顔傳經取疑文互體鈎
[001-22b]
考而㫁決之為士子楷式為功匪淺矣故禹錫記稱為
名儒作史者宜以之入儒林傳而舊史新書俱不及焉
按孟浩然集有送張參明經舉覲省詩錢起集有送張
參及第還家作而郎官石柱題名參曽入司封員外郎
之列蓋參在開元天寶間舉明經至大歴初佐司封郎
尋授國子司業者也今其姓氏僅一見於宰相世系表
一見於藝文志小學類他不詳焉闕事一也參謂讀書
不如寫書度其書法必工故當時壁經羣儒奉為龜鏡
[001-23a]
縱不得與儒林之列書家姓氏亦宜載之而書苑書譜
書史均未之及闕事二也壁經雖無存然參所定五經
文字與唐元度九經字様同刻石附九經之後歐陽永
叔最嗜金石文字其序集古録云上自周穆王下更秦
漢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澤窮厓絶谷荒林
破冢神仙鬼物詭怪所傳莫不皆有乃獨唐所刻石經
録中跋尾三百九十六篇此獨無有是唐刻石經永叔
當日反失於摹搨未免類於昌黎韓子所云掎摭星宿
[001-23b]
遺羲娥矣闕事三也今諸書皆有雕本獨五經文字九
經字様止有拓本無雕本闕事四也予思漢魏石經既
已湮沒惟唐開成本尚存參書幸附刋於石顧學者束
諸高閣罕有游目者故具書之
顧炎武日知録云唐人以説文字林試士其時去古未
逺開元以前未改經文之日篆籀之學童而習之今西
安府所存唐睿宗書景龍觀鐘猶帶篆分遺法至於宋
人其去古益逺而為説日以鑿矣大歴中張參作五經
[001-24a]
文字據説文字林刋正謬失甚有功於學者開成中唐
𤣥度増補復作九經字樣石刻在闗中今西安/府學向無版
本間有殘缺無别本可證近代有好事者刻九經補字
并屬諸生補此書之缺以意為之乃不知此書特五經
之文非經所有者不載而妄添經外之字并及字書中
汎博之訓予至闗中洗刷元石其有一二可識者顯與
所補不同乃知近日學者之不肯闕疑而妄作如此
 
[001-24b]
 
 
 
 
 
 
 
 石經考異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