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48 荒政叢書-清-俞森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荒政叢書卷一
         湖廣布政司參議俞森撰
  宋董煟救荒全法
 救荒之法不一而大致有五常平以賑糶義倉以賑
 濟不足則勸分于有力之家又遏糴有禁抑價有禁
 能行五者庶乎其可矣至于簡旱也減租也貸種也
 遣使也弛禁也鬻爵也度僧也優農也治盜也捕蝗
[001-1b]
 也和糶也存恤流民勸種二麥通融有無借貸内庫
 之類又在隨宜而施葢有大饑有中饑有小饑饑荒
 不同救之亦異臨政者辨别而行之故又以預講荒
 政雜記條畫終焉
   常平
常平之法専為凶荒賑糶穀賤則増價而糴使不傷農
穀貴則減價而糶使不病民謂之常平者此也比年州
縣率多移用差官覈實文具而已自乾道間給降㑹子
[001-2a]
一百萬道兑起諸路常平錢一百萬貫而郡縣遂多侵
用義倉後雖許用㑹子措置和糴其間未免抑配當時
甚患之然則平糴之法遂不可行乎曰不然但官司糴
時不可籍數定價須視嵗上中下熟一依民間實直寕
每升髙于時價一二文以誘其來何患人之不競售哉
葢官司措置惟欲救民之病財用非所較若以私家理
財規模處之則失其所以為常平之意矣
常平本法無嵗不糴無嵗不糶上熟糴三而舍一中熟
[001-2b]
糴二下熟糴一此無嵗不糴也小饑則發小熟之斂中
饑則發中熟之斂大饑則發大熟之斂此無嵗不糶也
近來熟無所糴饑無所糶常閉為埃塵耳何謂常平
常平錢物不許移用謂他費不許移用至于救荒正所
當用若必待報則事無及矣今遇災傷去處用常平錢
于豐熟處循環收糴以濟饑民俟結局日以糴本撥還
常平可也
常平賑糶其弊在于不能遍及鄉村委官監視類多文
[001-3a]
具宜倣富弼青州監散之法將米豆就鄉村分置所苦
水脚搬運之費無出不知饑荒之年人患無米不患無
錢較官中所定之價毎升増一文以充上件靡費何患
賑糶之米不能遍及村落哉但當逐保給厯零賣以防
頓買興販之弊
 陳龍正曰令貧民搬運因而給之以食即是賑饑一
 道何愁虛費脚價耶
昔蘓軾奏臣在浙中二年親行荒政只用出糶常平米
[001-3b]
一事更不施行餘策若欲抄劄饑貧不惟所費浩大有
出無收而此聲一布饑民雲集盜賊疾疫客主俱斃惟
將常平米出糶即官司簡便不勞抄劄勘㑹給納煩費
但得數萬石在市自然壓下物價境内百姓人人受賜
古今之法莫良于此然蘇軾之法止及城市若使鄉村
通行方為良法也况賑濟自有義倉並行不悖乎
 陳龍正曰官米多則可握市價之權固也然此僅救
 中饑中户之一事耳大饑之年下户無錢在手雖減
[001-4a]
 價不能糴是常平之米止及中户偏遺下户也况鄉
 村之民逺望城市即中户得糴者亦少救荒各隨其
 時隨其地尤當隨其人以子瞻之慧乃欲執一已當
 日所為而盡廢諸法不已疎乎董煟謂止及城市又
 云賑濟自有義倉葢亦善其論常平之意而譏其不
 能通于常平之外也
荒年常平無米則如之何曰元祐元年王巖叟言淮南
旱甚本路監司殊不留意詔發運司截留上供米一十
[001-4b]
萬石比市價量減出糶與闕米人户每户不得過三石
其糶到錢起發上京又何患無米也
 陳龍正曰此即改折之活法葢京儲有餘京中米價
 顧低于外故可行若六宫百官萬民倚命于上供米
 則此法窮矣故為天下以足食為本而足京儲必以
 治畿輔之田疇為本上不寄命于逺方則逺方有急
 更可待命于上
   義倉
[001-5a]
義倉者民間儲蓄以備水旱也一遇凶歉直當給以還
民唐太宗曰義倉為百姓先作儲貯以備凶年亦非横
斂下令王公以下墾田畆税六升天寳八年天下義倉
六千萬餘石至五代漸廢宋景祐間王琪言唐税太重
當酌輕法以行之于夏秋正税之外每二斗納一升取
一中郡計之以正税十萬石為率則義倉嵗得五千石
矣于是詔天下立義倉今之州縣因仍既乆忘其為斯
民所寄之物矣
[001-5b]
義倉合于民間散貯逐都擇人掌之不當輸于州縣葢
憔悴之民多在鄉村于城郭頗少諸處州軍多將義倉
米隨冬苗輸納州倉一有饑饉人民豈能委棄廬舍逺
赴州郡請求今應每遇凶年相度諸縣饑之大小撥還
義倉原米其水脚之需亦于米内量地里逺近銷算縣
之于鄉亦然如此則山谷之民皆䝉其惠
義米入縣倉悉為官吏移用縣倉于民猶近自令上三
等户皆輸郡倉于是轉充軍食或資煩費不復還民故
[001-6a]
遇荒年無以救民之死今若以常嵗所取義米令諸鄉
各建倉貯之縣籍其數主以有年徳之輩遇饑饉還以
賑民且不勞逺致豈不勝于科抑賑糶乎檢准令文州
縣嵗于十月初差官抄檢内外老疾貧乏不能自存之
人十一月起支每人日支一升七嵗以下減半每五日
一次併支至次年三月止遇閏及本土收成早晚者官/司相度給散時月但通給百
五十/日止今江浙水田種麥不廣冬間民未困之其因乏多
在青黄未接之時為政者所宜知也
[001-6b]
賑濟之弊如麻抄劄之時里正乞覔强梁者得之善弱
者不得也附近者得之逺僻者不得也胥吏里正之所
厚者得之鰥寡孤獨疾病無告者未必得也帳成已是
深冬官司疑之又令覆實使饑者自備裹糧數赴㸃集
空手而歸困踣于風霜凛冽之時甚非古人視民如傷
之意今縣令宜每鄉委請一上户平時信義為鄉里推
服官員一名為提督賑濟官令其逐都擇一二有聲譽
行止公幹之人為監視每月送米麥㸃心錢縣道委令
[001-7a]
監里正分團抄劄不許邀阻乞覔如有乞覔可徑于提
督官司狀申縣斷治如更抑遏可自于本縣或佐官㕔
陳訴當痛懲一二以勵其餘其發米賑糶亦如之若此
庶乎其少革耳
救饑者多以支米為便然不係沿流及産米去處搬運
費力往往夫脚與米價相等更有在路減竊拌和之弊
若大荒年分穀米絶無民間艱食不容不措置移運若
不是十分荒歉米斛流通則以支錢為省便小民得錢
[001-7b]
可以抽贖典過斛斗或是一斗米錢可買二斗雜料以
三二升拌和菜茹煮以為食則是二斗之雜料可供一
家五七口數日之費然恐純支錢亦有減剋之弊或錢
米兼支則為兩便
 陳龍正曰隋社倉唐宋義倉一事而異其名也隋唐
 畆賦六升民困極矣宋于正賦外二十加一庶㡬得
 中然其大病總在收貯于官假如遇饑饉悉以還民
 猶多此一納一出况未必還乎設賑給時果盡免諸
[001-8a]
 弊貧民猶苦奔走候領况不及貧民乎古之王者使
 民各蓄其有餘而後世必欲取諸民而代為之蓄古
 之王者自節其餘以春補秋助而後世加取于正賦
 之外而强半更留以自肥如之何農不饑死朝與野
 不相胥以俱貧也惟朱子于崇安因嵗凶起事仍隋
 社倉之名而黙變其官貯之法隋唐粃政返為純王
 損下轉而益下矣然當時亦但令民間自添社倉未
 嘗革去官府義倉須令民間社倉既多官府義倉一
[001-8b]
 槩不用然後全利而無害耳董煟義倉數條惟合于
 民間散貯一句道盡本朝監隋唐以來之失罷義倉
 惟立預備倉倉穀罰有罪者出之最為得中惜近年
 多空之饑嵗無所賴
   勸分
民户有米得價而糶何待官勸只縁官司以户等髙下
一例科配且不時到塲檢㸃故人户憂恐深藏貧人反
無告糴之所是假勸分之美名欺罔上司以圖觀美不
[001-9a]
知實以病民也即謂上户固所當勸顧今之鄉落上户
不多中下之户凶荒之餘所入未能供所出安能有餘
以賑糶哉人之常情勸之出米則愈不肻出惟以不勸
勸之莫若令上户及富商巨賈俾之出錢官差牙吏于
豐熟處販米各歸鄉里轉糶結局日以本錢還之村落
無巨賈處許十餘家率錢共販或不願以錢輸官而願
自糴販者聽官不抑價利之所在自然樂趨富室亦恐
後時爭先發廩則米不期而自出矣山路不通舟楫處
[001-9b]
又有抄劄賑給就食散錢之法
呉遵路知通州時淮甸災傷民多流轉遵路勸誘富家
得錢萬貫遣牙吏二十六次和賃海船往蘇秀收糴米
豆歸本處依元價出糶使通州災荒之地常與蘇秀米
價不殊時范仲淹乞宣付史館
天下有有田而富之民每嵗輸官固藉苗利一遇饑饉
自能出其餘以濟佃客有無田而富之民平時射利緩
急之際可不出力斡旋以救饑民為異時根本之地哉
[001-10a]
勸誘此曹使出錢糶販初非重困又况救荒乃暫時之
役耶
勸分者以富室儲積既多勸之賑發以濟鄉里近來州
縣乃有不問有無只以户等髙下科定數目俾出備賑
糶于是吏乗為奸至有人户名係上等家實貧窘至鬻
田糴米以應期限而豪民得以計免者反乗中户之急
濟其奸利宜下諸路漕臣嚴戒所部如仍前用等則科
糴即許按劾仍聽人户越訴重治
[001-10b]
凶年糶粟以活鄉里可以結恩惠可以消盜賊亦于大
姓有補倘使小民轉死流移大姓占田何暇自耕所損
不少况又有甚于此者乎止縁小民有謂官司抑配我
所當得不知感謝以致大姓不甘為令者宜以此意曉

   禁遏糴
嘉祐四年諫官呉及言春秋之時諸侯相傾竊地専封
固不以天下生靈為憂然同盟之國有救患分災之義
[001-11a]
秦饑晉閉之糴而春秋誅之聖朝恩施動植視民如傷
然州郡之間官司各専其民擅造閉糴之令夫二千石
以上所宜同國休戚宣布主恩乃坐視流離甚于春秋
之世豈聖朝所以子育兆民之意耶詔諸路轉運司凡
鄰郡災傷而輒閉糴者以違制坐之或謂聽他處搬運
恐致本處艱糴曰此見狹之論也天下一家饑荒亦有
路分宜物色上流豐熟去處勸誘大姓或本州發錢差
人轉糴循環糶販非惟活鄰郡鄰路之民實活吾境内
[001-11b]
之民不然使此間之米不許出吾界他處之米亦不許
入吾界一有饑饉環視壁立非速禍之尤者哉
淳熙八年勅旱傷州縣全藉旁近豐熟去處通放客販
米斛已降指揮不得遏糴訪聞上流得熟州郡尚不能
體認朝廷均一愛民之意輒將客販米斛邀阻禁遏聖
㫖劄付諸路帥漕司各檢坐條法徧下所部州軍恪意
奉行如敢違戾仰逐司覺察按劾倘或容蔽仰御史臺
弹奏
[001-12a]
條法興販斛斗及以柴炭草木博糴糧食者並免納力
勝税錢災傷地分雖有收税舊例亦免
小民聞官司有榜禁遏每遇外人糴米則數十為羣脅
持取錢毆人傷損村人亦不敢擔米入市民間遂致闕
食其令下詐起類如此
   不抑價
常平令文諸糶糴不得抑勒謂之不得抑勒則米價隨
時低昻官司不當禁抑可知也比年為政者不明立法
[001-12b]
之意謂民間無錢須當籍定其價不知官抑其價則客
米不來若他處騰踴而此間之價獨低則誰肻興販興
販不至則境内乏食上户之粗有蓄積者愈不敢出矣
饑民皇皇無所告糴肻甘心就死乎必起而為亂可不
思所以救之哉惟不抑價則不惟舟車輻輳而上户亦
恐後時爭先發廪米價自低
范仲淹知杭州二浙阻饑穀價方踴斗計錢百二十文
仲淹增至百八十衆不知所為仍多出榜文具述杭饑
[001-13a]
及米價所增之數于是商賈輻輳價亦隨減包拯知廬
州亦不限米價而賈至益多不日米賤
蓄積之家不肻糶米與土居百姓而外縣牙人在鄉村
收糴其數頗多既是鄰邑救荒官司自不敢禁遏止縁
上司不許妄增米價本欲少抑兼并存恤細民不知四
境之外米價差髙細民欲增錢糴于上户輒為旁人脅
持獨牙儈乃平立文字私加錢于糶主謂之暗㸃是以
牙儈可糴而土民闕食今若不抑其價彼又何必専糶
[001-13b]
于外邑人哉
紹興五年行在斗米千錢時留守叅政孟庾户部尚書
章誼不抑價大出陳廪毎升糶二十五文僅得時價四
之一民賴以濟次年米賤令諸路以上供錢收糴復多
贏餘葢村落騰踴極不過三兩月民若食新則價自定

 俞森曰無論官米民米俱當隨時價低昻不可故為
 增减葢價髙則逺販自多米多則價值自平此理勢
[001-14a]
 之必然者也即使時價果髙官米果得厚利何妨益
 為多糴使民自然得平價之樂乎元祐之詔比市價
 量減常平法之只算糴本呉遵路之依元價出糶章
 誼之僅得時價四分之一皆未盡善葢一時姑息之
 愛而非與民通局打算者也
   簡旱
災傷水旱而告之官豈民間之得已今守令諱聞此事
不受災傷之狀責令里正伏熟里正亦慮委官經過所
[001-14b]
費不一故妄行供認以免目前賠費不慮他日流離餓
殍刼奪之禍
陳訴旱傷限八月終止限外不得受理然晚禾成熟乃
在八月之後旱有深淺得雨之處早晚不同近得㫖展
限半月仍以指揮到縣日為始
元祐元年諫議大夫孫覺言諸路災傷各以實言不實
者坐之災傷雖小而言涉過當者不問今民間訴災官
府不及時簡踏比至秋成田間所有雖曰無㡬其服田
[001-15a]
之家只得隨多少收割以就耕墾官司見收割已畢便
指作十分豐熟舉催全苗貧民欲訴則田無可驗之禾
欲納則家無見儲之粟于是始伐桑柘鬻田産棄墳墓
而之四方矣
朱熹延和奏劄云救荒之務檢放為先行之及早則民
知有所恃賴未便逃移放之稍寛則民間留得禾米未
便缺乏然而州郡多是吝惜財計不以愛民為念故所
差官承望風㫖已是不敢從實檢定分數及至申到帳
[001-15b]
狀州郡又加裁減不肻依數除放又早田收割日乆檢
踏後時致有無根查者乃是州郡差官遲緩之罪而檢
官反謂人户違法不為檢定其有檢定申到者州縣亦
不為蠲放就中下户所放不多尤被其害
又曰田稻既是乾損及其未穫便行檢踏即荒熟之狀
明白易知非惟官司不得病民亦使奸民無由僥倖所
以著令訴旱自有三限夏田四月秋田七月水田八月
葢欲公私兩便近來官吏不曾考究令文但據傳聞云
[001-16a]
訴旱至八月二十日斷限遂至九月方檢早田非惟田
中無稼之可觀即根查亦不復可見于是將旱損早田
一切不復檢踏蠲放窮民受苦無所告訴而其狡猾有
錢賂吏者則乗此暗昧以熟為荒又奏劄臣昨任南康
軍日適值旱傷深慮檢放騷擾下户偶有士人陳説乞
將五斗以下苗米人户免檢全放當時即與施行人以
為便近日諸郡行之其利甚溥除上三等户隨分減放
外下二等户盡行蠲免通計一縣所放亦不過共成五
[001-16b]
分問之居民莫不稱其平允此法最善乞詔有司定著
為令自今水旱約及三分以上第五等户并免檢踏具
帳先與全户蠲放如及五分以上即併第四等户依此
施行其州縣差官後時致旱損田苗不存根查亦乞立
法坐罪
   減租
唐人水旱損四則免租損六則免調損七則租庸調俱
免今之夏税則唐人之調絹也役錢則庸直也今州縣
[001-17a]
水旱十分去處夏税役錢未有減免之文簡放止及田
租耳猶切切焉勺合之是計全未識古人用一緩二之

   貸種
貸種固所以惠民然人情易于貸而難于償必有勾追
鞭撻之患青苗之法可見矣仁宗朝江南嵗饑貸民種
糧十萬斛屢經倚閣而官司督責不已上憐而蠲之周
世宗亦謂淮南饑當以米貸民或曰民貧恐不能償世
[001-17b]
宗曰安有子倒懸而父不為之解者安在責其必償也
今之議貸種者當識此意名之曰貸葢防其濫請之弊

   優農
耕而食者農民也不耕而食者游手浮食之民也自來
官司賑給常先市井之游手與鄉落之浮食而緩于農
家農家寒耕熱耘以供衆人之食及其饑也不耕者得
食而耕者反不得焉今行抄劄之時宜五家為甲遞相
[001-18a]
保委某人為游手某為工某為商某為農官之賑給以
農為先浮食者次之此誘民務本之一術也
   遣使
古人救荒或遣使開倉遣使賑恤遣使詢民間疾苦然
法令尚簡故所過無擾比來諸道置使民間利害悉以
聞安有水旱之不知其所闕者在于賑濟無術類多虛
文耳今但責監司郡縣推行救荒之實政則民受其惠
不然民方饑餓官方窘匱而王人之來所至煩擾神宗
[001-18b]
時司馬光曰今朝廷每有一事不委之將帥監司守宰
使自為方畧責以成效而常好遣使者銜命奔走旁午
于道徒擾而于事無益不若勿遣之為愈也
   弛禁
古人澤梁無禁闗市譏而不征今山林河泊各有所主
又民心不醇一聞榜示因而砍伐墳林大起爭競雖富
弼令樵采打魚之類一時未免侵擾若官司出錢租賃
民間蘆塲或柴篠山縱民樵採庶為善法否則難行
[001-19a]
   鬻爵
名器固不可濫然饑荒之年假此以活百姓權以濟事
又何患乎乾道七年八月勅湖南江南旱傷委州縣守
令勸諭有米斛富室上户如有賑濟饑民今來立定格
目補授名次無官人一千五百石補進義校尉願補不/理選限
將仕/郎聽二千石進武校尉如係進士與免文解一次不係/進士候到部與免短使一次
四千石補承信郎如係進士/與補上州千石承節郎如進士補/廸功郎
臣一千石減二年磨勘係選人/循一資二千石減三年磨勘係/選
[001-19b]
人循/一資仍與占射差遣一次三千石轉一官係選人/循兩資仍占
射差遣一次五千石以上取㫖優/與推恩武臣一千石減二年
磨勘陞一年名次二千石減三年磨勘占射差遣一次
三千石補轉一官占射差遣一次五千石以上取㫖優/與推恩
勘㑹旱傷州縣勸誘積粟之家賑濟係崇尚風誼即與
進納事體不同帥臣監司將勸誘到米斛依數開具出
米人姓名申奏朝廷指揮依格出給付身云/云夫民間納
米而即得官誰不樂為只縁入米之後所費倍多未能
[001-20a]
遽得故多疑畏若能懲革此弊先給空名告身付之則
救荒不患無米
 胡其重曰朝廷名器所以褒有徳而勸有功者也外
 此何可濫及惟是凶年賑濟則一舉而功徳兼備錫
 之以爵允為當也
按朱熹奏雖降度牒換米而米數太多度牒一道計當
錢千五百緡以此至今尚未有應募者後雖乞減去五
十石其數尚多僧道富者有㡬仍當多裁其數以便通
[001-20b]

 胡其重曰僧道度牒古者平時不輕出必俟緩急之
 際故宋淳熈嵗荒勅降度牒博換米石以濟饑民凡
 願為僧道者每名備米三百石換與度牒一道元時
 亦降度牒下諸郡但為僧道者毎道納免丁錢始折
 中納鈔五錠似為可行亦備荒活民之一事也
   治盜
凶年民之不肻就死者必起而為盜不戢則其患滋大
[001-21a]
乾道間饒郡大饑刼奪者紛然時太守柴瑾封劍付諸
縣曰敢為渠魁者斬之羣盜望風遁匿淳熙十五年徳
興饑民有剽掠道路者縣令曾棐亷得二人鎻項號令
于地頭日給米一升俟來年麥熟日放盜賊由是衰止
紹興四年樂平饑村民攜錢市米山路遇亡命縛而取
之邑宰楊簡曰此曹斷刺則復為盜配去則復逃歸斷
一足筋傳都示衆一境肅然此雖操切之政然甚合周
禮荒政除盜賊之意
[001-21b]
 胡其重曰弭荒年之盜不在乎使之畏威而不敢為
 當使之懐徳而不願為此釜底抽薪之法也周禮救
 荒以散利薄征居首繼以弛力舍禁而以除盜賊居
 其末葢散利則散財發粟靡不賑矣薄征則免催科
 之擾矣弛力舍禁則得諸般採取以供食用矣如是
 而猶為盜賊王法所不宥者矣然後除之母使滋蔓
 此周禮之深意經世者所宜體究也
   和糴
[001-22a]
和糴之弊在于籍數定價不能視嵗上中下熟須一依
民間實值寕每升髙于時價一二文以誘其來或謂民
間正苦無錢若官司和糴增價則為小民目下之患曰
不然和糴本穀賤傷農增價以稱提之耳若此處不熟
米價騰踴又何于此而糴哉古人和糴皆行于豐熟去
處止縁官司見淺以得小利為己功糴買之官低價滿
量以備交納之折交量之所飛斛㺯斗以為乞索之端
上下誅求遂至失時艱于及數將來計無所出必有配
[001-22b]
抑之患今誠及時收之盡革諸弊又何患焉然所深慮
者在于官司知糴而不知糶夫積而不散非惟化為塵
埃虧折常平糴本而民間之米由是愈少矣然饑荒之
年非獨收糴粳米凡粟豆蕎麥之類茍可濟饑亦何所

   存恤流民
流民如水之流治其源則易為力遏其末則難為功若
本處賦斂稍寛自然安土重遷誰肻移徙凡所以離鄉
[001-23a]
井去親戚棄墳墓皆非其所得已也嘗見浙人流移過
淮甸者始焉扶老攜幼接踵于道及其既乆行嚢告竭
棄其老幼或慟哭于道或轉死于溝壑者多矣然本處
不可存活而抑之使不得動于理固逆至于一動之後
中途官司禁遏抑勒使之復回此又非所宜也愚謂今
未流者固宜賑濟已流者莫若令所過州縣多方存恤
推行富弼之法以濟之
   勸種二麥
[001-23b]
春秋于他不書惟無麥即書仲舒建議令民廣種宿麥
無令後時葢二麥于新陳未接之時最為得力四時纂
要及諸家種藝書八月三卯日種麥十倍全收今民非
不知種但貧而無力故後時耳古人春秋補助為政者
于荒年能行補助之法非徒救荒亦隂寓務農重本之

   通融有無
通融有無真救荒活法其法有公有私如撥官廩借内
[001-24a]
庫假軍儲等公也勸人𤼵廩勸人糴販勸誘商賈率錢
販米等私也淳熈九年無錫饑令提舉司于平江府朝
廷樁管米内支二千石接續賑濟乾道元年浙西被水
令臨安府于常平米内取撥五萬石平江府常州三萬
石湖秀各二萬石鎮江府一萬石仰逐州即差官押發
人船前去搬取専充賑糶不得他用其糶到錢樁管秋
成收糴撥還此誠通融之術所宜舉行
   借貸内庫
[001-24b]
天子不當有私財私財充羨則侈心生李廸在翰林仍
嵗旱蝗國用不足一日歸沐忽召對内東門上出三司
所上嵗出入財用數問何以濟廸曰祖宗初置内藏庫
復西北故土及以支凶荒今邊無他費陛下用此佐國
用財賦寛則民不勞矣上曰今當出金帛數百萬借三
司廸曰天子于財無内外願陛下詔賜三司以顯示徳
澤何必曰借上悦從之然則今之州郡有仍嵗凶歉而
匱乏無䇿者可不斟酌撥賜以為糴本耶
[001-25a]
 紹興二十八年平江紹興湖秀諸處被水欲除下户積
 欠宰執擬令户部度有無損嵗計上曰只令具數便于
 内庫撥還朕平時無妄費所積本欲備水旱耳本是
 民間錢却為民間用復何所惜煟按王者以天下為
 家不以私藏為意也髙宗此言真王者之度歟
   預講荒政
救荒無定法風土不一山川異宜惟在預先講究而已
應令諸州守臣到任一月以後詢究本州管下諸縣鎮
[001-25b]
可以備救荒及其他措置之䇿斷然可行者條奏取㫖
各令自守其説任内設遇旱澇即簡舉施行不得自有
違戾外委監司内委臺諫常切覺察又救荒有賑糶賑
濟賑貸三者名既不同其用亦各有體能識其體則實
惠及民矣賑糶者用常平米其法在于平準市價黙消
閉糴之風如市價三十文一升常平只算糴時本錢或
十五六至二十文一升出糶須遍及鄉村若度所蓄米
不足支用當以常平錢委官四出循環糶糴務在救民
[001-26a]
不得計較所費規圖小利施行之際須令上下官吏咸
識此意賑濟者用義倉米其法當及老幼殘疾孤貧不
能自存之人米不足則即用義倉錢糴豆麥菽粟之類
共給或散錢與之施行全在委選得人村落各委本土
公正有望素為鄉閭信服者以禮延見委諭激勸使樂
為效命察不職者畧責一二以警其餘賑貸者截留上
供米或借省倉米或為朝廷乞封樁米或于諸色倉厫
權時那用一面申奏朝廷借内庫乞度牒糴米補還其
[001-26b]
法専及中等之户與夫耕農之無力者既不取息其勢
必償此以陳易新之術家不許過二石嚴戒出納諸弊
死亡或不能償者姑已之譬之賑濟一散無收豈在責
其必償哉大約救荒縱有賠費失陷居上者亦當以社
稷根本為念是乃利國家之大者也
嘗謂救荒之政有人主所當行者有宰執所當行者有
監司守令所當行者今各條列于後
人主所當行
[001-27a]
 恐懼修省 減膳撤樂 降詔求言 遣使發廩
 省奏章而従諫諍 散積藏以厚黎元
宰執所當行
 以調燮為己責 以饑溺為己任 啟人主敬畏之
 心 慮社稷顛危之漸 進寛征固本之言 建散
 財發粟之䇿 擇監司以察守令開言路以通下情
監司所當行
 察鄰路豐熟上下以為告糴之備 視部内旱傷大
[001-27b]
 小而行賑救之䇿 通融有無 糾察官吏 寛州
 縣之財賦 發常平之滯積 毋議遏糴 毋啟抑
 價 毋厭奏請 毋拘文法
守所當行 稽攷常平以賑糶 准備義倉以賑濟 視
 州縣三等之饑而為之計小饑則勸分發廩中饑則賑/濟賑糶大饑則告朝廷截上
 供乞鬻爵借/内庫為糴本 視鄰郡三等之熟而為之備纔覺旱澇/先發常平
 錢遣牙吏于鄰郡豐熟處告/糴以備賑糶米豆雜糧皆可 申明遏糴之禁 寛
 弛抑價之令 計州用之虚盈存下一嵗官吏支/遣餘皆以救荒不
[001-28a]
 給則告/糴他邦 察縣吏之能否縣吏不職劾罷則有迎送/之費姑委佐官以輔之不
 然對移他/邑之賢者 委諸縣各條賑濟之方 因民情各施賑
 濟之術 差官祈禱 存恤流民 早檢放以安人
 情 預措備以寛州用 因所利以濟民饑興修水/利整理
 城垣/之類 散藥餌以救民疾
令所當行 方旱則誠心祈禱 已旱則一面申州告
 縣不可邀阻 檢旱不可後時 申上司乞常平以
 賑糶 申上司發義倉以賑濟 勸富室之發廩
[001-28b]
 誘富民之興販 防滲漏之奸 戢虛文之弊 聽
 客人之糶糴 任米價之低昻 請提督 擇監視
 叅攷是非 激勸功勞 旌賞孝弟以勵俗饑荒之/年有骨
 肉不能相保者今有婦能讓食于/姑孫能養其祖父母者當物色之散施藥餌以救民
 饑荒之際/必有疾癘 寛征𣙜 除盜賊
   雜記條畫
往時賑濟每抄丁口用好紙裝寫數本供報上司徒擾
百姓今宜革之只用幅紙申述施行之方
[001-29a]
賑法有三城市則減價出糶常平米村落則一頓支散
義倉錢其不係賑濟之人則有逐都上户領錢興販循
環糶糴之法
 陳龍正曰村落亦不可専主散錢尚須隨宜消息
近臣僚劄子官司平日預先抄劄五家為甲有死亡遷
徙當月里正申縣改正此意亦善今用四等之法每知
縣到任責令用心抄劄存縣庶免臨期里正賣㺯之弊
嘗見州縣抄劄既畢未見施行村民扶攜入郡請米官
[001-29b]
司未即支散裹糧既竭餒死紛然是以賑濟之名誤其
來而殺之也亦有詐作流民經過請乞官吏多厭之然
此皆饑窮實非得已官司正當矜憐今凡賑恤須預印
手榜曉諭以見行措置發錢米下鄉未可輕動恐紊亂
名籍反無所得庶革前弊
江東運判俞亨宗賑濟踏殺婦人一百六十二人乞待
罪是未知分塲分隊逐隊用旗引之法徐寕孫蘓次叅
皆有成式似可通變而行大抵百人以上便慮冗雜此
[001-30a]
皆平日無紀律者况饑羸之軀易蹂踐乎
發米下鄉弊倖非一令税户等第認米謂之勸分非惟
抑配適啟閉糴莫若責隅官支領常平錢逐都量給所
保上户數千緡令于豐熟處循環收糴米豆歸鄉隨時
價出糶麥熟日以本錢還官其領錢不興販及興販而
不歸本鄉糶者處以重罪利之所在人自樂為富室亦
恐後時爭先發廩矣
 
[001-30b]
 
 
 
 
 
 
 
 荒政叢書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