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l0013 詞林典故-清-鄂爾泰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詞林典故卷二
 官制附詹事府/
  翰林之名見於漢時未以署官特作賦者假喻於
  文辭云爾唐翰林院初本儒臣文學供奉待詔之
  所至開元中始設學士亦無定員皆以他官選充
  宋元及明相沿代置品秩名數亦隨時不同唐翰
  林學士外先有𢎞文集賢學士大學士宋資政觀
[002-1b]
  文天章龍圖之設則視乎唐明華蓋謹身文淵東
  閣之稱又視乎宋而明初左右春坊亦置大學士
  自成祖以翰林官直文淵閣故翰林以閣中為内
  署又與詹事互兼職業是以三署相通若夫唐之
  翰林學士或知制誥或不知制誥宋學士知制誥
  與中書舍人分為兩制者則自後晉始唐之講讀
  學士皆不繫翰林其繫以翰林者則自宋始宋之
  檢討編修史院及他司皆有之而翰林則無後獨
[002-2a]
  歸於翰林者則自明始至如唐宋官僚輕於翰林
  明則庶子中贊為修撰編檢之遷階謂之開坊以
  詹事為學士之晉秩謂之出院唐宋翰林乞郡出
  外得以原官結銜明則改官不得帶帖唐宋校理
  館職雖進士上第未即銓除必由記室幕僚仕於
  州縣者召試而得明則鼎甲三人即授修撰編修
  而庶吉士留院者便已授職唐宋應奉直院權直
  之號至明盡除而有五經博士侍書之目與庶吉
[002-2b]
  士之選此其沿革之大凡古今之殊致矣魏晉以
  來置秘書中書著作江左唐宋具有其官唐設起
  居郎舍人史館領在門下宋則國史有院著作有
  局皆通於秘書省雖官異翰林而事實相近至明
  代官從併省統歸翰林講讀以上則同古之兩制
  侍從修撰而下則同古之秘書著作而史職繫焉
  自是翰林員品有定
皇朝敘官初以内閣翰林之職統於内三院歴經
[002-3a]
聖神裁定内設殿閣大學士外設翰林院官制大備至詹
   事春坊始亦議裁尋並復焉其與翰林院相通互
   兼具垂令典因附著於篇
  漢
  漢武帝初徴賢良文學待詔金馬門漢書/
  漢武帝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同上/
  漢置五經博士同上/
  後漢
[002-3b]
  後漢東觀有校書之職選他官典校秘書撰述傳記
   通典/
  後漢著作皆以他官領同上/
  後漢光和元年置鴻都門學士後漢書/
  後漢延熹二年始置秘書監一人通志/
   按漢時翰林未有定職然後世翰林待詔博士學
   士之名已始於此翰林志云武帝時東馬嚴枚皆
   在左右亦其事也
[002-4a]
 魏
 魏武帝置秘書令丞秘書郎通典/
 魏文帝置中書令改秘書令為監通志/
  按後世以入翰林為讀中秘書考漢藏書之所石
  渠石室延閣廣内則在外府蘭臺秘書及麒麟天
  祿則在内禁為御史中丞所掌劉向又言外有太
  常博士之藏而後漢圖書則在東觀魏改漢蘭臺
  令曰秘書又改中書至晉以中書統秘書武帝以
[002-4b]
  秘書借張華讀之所云讀中秘書者盖引此為故
  實也
 魏明帝青龍四年四月置崇文觀徴善屬文者以充
  之三國志/
 晉
 晉武帝以秘書并中書省晉書/
 晉永平中復置秘書監其屬有丞有郎統著作省著
  作郎一人又置著作佐郎八人同上/
[002-5a]
 東晉
 東晉元帝建武元年十一月置史官同上/
 宋
 宋置秘書著作與晉同通典/
 宋明帝泰始六年九月立總明觀徴學士以充之宋/書
 齊
 齊置秘書監丞郎著作佐郎員額悉如宋齊書/
 梁
[002-5b]
 梁置中書省監令各一人秘書省監丞各一人郎四
  人文獻通考/
  按晉中書令管機務盖宰相之任而秘書著作統
  焉六朝唐宋沿之不改即明大學士統翰林院而
  翰林所為入閣辦事亦仿於此
 陳
 陳承梁仍各設侍從文章制命典籍之職古今圖書/
  集成/
[002-6a]
  按典籍名始此
 陳永定三年閏四月置西省學士陳書/
 北魏
 北魏太和十五年置左右史官魏書/
 北魏置起居令史文獻通考/
  按起居注始於漢時宋林駉云漢武有禁中起居
  注東漢明徳馬后撰明帝起居注本宫中女史之
  任三國志注引漢獻帝起居注則近侍為之通典
[002-6b]
  云魏晉起居注著作郎掌之隋初以吏部散官及
  校書正字有著述才者領之唐髙祖初溫大雅作
  剏業起居注於時亦未有専官自貞觀顯徳間設
  郎舍人而起居注乃有定職
  又按起居注或以為本古左右史而設然考之於
  書左史僅一見於楚之倚相一見於汲冢之戎夫
  而右史無聞焉盖左右史本非周官即詩傳言衞
  武公左右置監史以自警特一時一人之事後世
[002-7a]
  傳之遂有記言記動之説而玉藻乃著其文玉藻
  出漢儒亦止述所傳聞之辭未必古時専署其官
  至五帝外紀稱蒼頡沮誦為左右史疑於荒逺惟
  唐藝文志以穆天子傳為起居注之始體或然爾
 北齊
 北齊有起居省文獻通考/
 北齊秘書省監丞各一人郎中四人校書郎十二人
  正字四人又領著作省郎二人佐郎八人校書郎
[002-7b]
  二人隋書/
 北周
 北周有麟趾殿學士有外史通典/
  按後以殿名加學士稱麟趾其權輿也
 北周秘書監領著作監校書郎下士十二人著作上
  士二人中士四人同上/
  按周蘇綽以周官行官制故有外史上中下士之
  目
[002-8a]
 隋
 隋承周有麟趾殿學士隋書/
 隋置秘書省監丞各一人郎四人校書郎十二人正
  字四人錄事二人領著作太史二曹著作曹郎二
  人佐郎八人校書郎正字各二人太史曹令丞各
  二人同上/
  按太史之名夏商時已有之若夏太史終古商太
  史髙勢是也至周官四史内史掌八枋與公卿策
[002-8b]
  命及四方之事書則似後世尚書主章奏詔令之
  職外史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書則似後世御
  史中丞掌殿中圖籍之職小史掌邦國之志詔王
  忌諱則似後世管玉牒氏族世系名諱之職而太
  史日官也掌建邦之六典與後世記載者皆絶不
  同若齊太史晉太史執簡而書殆為近似然考左
  傳國語國䇿世本等皆非當時史官所著即太史
  公亦自稱近於卜祝之間其所為著書亦祇自成
[002-9a]
  紀撰非奉職為之馬端臨以周四史列於史官亦
  但沿習其名耳自隋立太史局唐宋以來居史職
  者多稱太史至明時則凡翰林修撰等並稱太史
  焉
 隋開皇十四年秘書省置主事令史隋書/
 隋大業十一年増秘書省官百二十員以博士補之
  玉海/
 唐
[002-9b]
 唐置門下省起居郎二人中書省起居舍人二人唐/書
 唐置門下省校書郎二人中書省校書四人正字二
  人同上/
 唐置史館於門下省史館修撰四人同上/
  百官志注天寶後他官兼史職者曰修撰初入為
  直館元和六年登朝官領史職者為修撰未登朝
  官皆為直館大中八年汰直館二人増修撰四人
  按唐初令狐徳棻請修近代之史遂命修撰修撰
[002-10a]
  之名始此
 唐秘書省置監一人少監二人丞一人領著作局少
  監為之貳同上/
  百官志注龍朔二年改秘書省曰蘭臺監曰太史
  少監曰侍郎丞曰大夫秘書郎曰蘭臺郎垂拱元
  年又改曰麟臺太極元年復稱柲書省按唐秘書
  省𨽻中書如晉制
 唐秘書省秘書郎三人校書郎十人正字九人同上/
[002-10b]
 唐秘書省領著作局郎二人著作佐郎二人校書郎
  二人正字二人同上/
  百官志注龍朔元年改著作局曰司文局郎曰郎
  中佐郎曰司文郎
 唐置𢎞文館學士同上/
  百官志注武徳四年置修文館於門下省九年改
  𢎞文館儀鳯中置詳正學士五品以上曰學士六
  品以下曰直學士神龍元年改昭文館景龍二年
[002-11a]
  置大學士四人學士八人直學士十二人開元七
  年改曰𢎞文館置校書郎校理等官長慶三年罷
  詳正學士専以五品以上曰學士六品以下曰直
  學士未登朝為直館
 唐置集賢院學士同上/
  百官志注開元五年置乾元院使有刋正官四人
  知書官八人六年更號麗正書院置詳檢官改修
  書官為麗正殿直學士八年加文學直又加修撰
[002-11b]
  校理刋正校勘官十三年改麗正書院為集賢書
  院有學士直學士宰相一人為學士知院事常侍
  一人為副知院事又置院判押院中使各一人𤣥
  宗嘗選耆儒日一人侍讀至是置集賢院侍講學
  士侍讀直學士增修撰校理待制留院知檢討與
  文學直之員至徳二年置大學士貞元四年罷大
  學士八年罷校理置校書四人正字二人元和二
  年復置集賢校理罷校書正字四年集賢學士直
[002-12a]
  學士皆用五品以學士一人年高者判院事按檢
  討之名始此
 唐𤣥宗初設翰林院召文學儒臣待詔院中翰林志/
 唐開元二十六年於翰林院置學士同上/
  按翰林志太宗時召學士草詔然猶未有名號乾
  封已後始號北門學士𤣥宗初置翰林待詔選朝
  官入居供奉别㫖開元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
  改稱學士其首為之者則張垍劉光謙也𤣥宗雖
[002-12b]
  改供奉為學士别建學士院於翰林院之南時猶
  未稱翰林學士至徳宗以後翰林始兼學士之名
  是𤣥宗雖置學士而翰林學士之定稱則在永貞
  貞元時始矣
  又按唐翰林學士本非専設以他官兼充之自中
  舍尚書郎拾遺補闕校書著作皆選任雖縣尉亦
  得召入供職李商隠白居易碑以盩厔尉召入是
  也又𢎞文館𨽻門下省集賢院𨽻中書省而翰林
[002-13a]
  獨無所𨽻其後又置東翰林院於金鑾殿故又有
  金鑾殿學士後人呼學士為鑾坡盖以此
  又按自揚雄有翰林主人之稱後世沿之晉李充
  論著翰林梁鍾嶸詩評稱郭璞為翰林詩首唐李
  邕稱翰林六絶盖用以標文苑之目耳唐取此名
  院且以署官開元而後其職益重至宋時遂目為
  將相儲材之地云
 唐翰林學士承㫖學士院記/
[002-13b]
  按元稹記云舊制學士無承㫖名憲宗始命鄭絪
  為承㫖翰林志云元和已後院長一人或宻受顧
  問獨召對&KR0993居北壁之東閣號為承㫖閣子
 五代
 後梁開平三年改思政殿為金鑾殿置大學士一員
  文獻通考/
 後唐置翰林承㫖一員同上/
 後晉天福五年廢翰林學士尋復置五代史/
[002-14a]
 後晉開運元年詔翰林學士與中書舍人分為兩制
  各置五員文獻通考/
  按宋兩制之目由此五員續翰林志作六員盖因
  宋制言之似當以通考為正
 宋
 宋置起居郎舍人如唐制文獻通考/
  按宋起居郎𨽻門下省起居舍人𨽻中書省號小
  兩省官林駉至論云元豐官制行分郎與舍人為
[002-14b]
  左右時又稱左右史
 宋秘書省監少監丞各一人其屬著作郎一人著作
  佐郎二人秘書郎二人校書郎二人正字二人宋/史
 宋置直秘閣文獻通考/
  按宋初以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為三館皆寓崇文
  院中端拱元年詔就院之中堂建秘閣置直秘閣
  以直館直院為之謂之館職以他官兼者謂之貼
  職
[002-15a]
 宋置國史院監修一人以宰相為之修撰直館檢討
  無常員同上/
  按宋天聖間以宰相為提舉以三館秘閣校理為
  編修官元祐間復改𨽻門下省紹聖間歸秘書省
  又按宋之編修不止史院三司樞密院皆有編修
  官編修之名始此
 宋承唐設翰林學士院置翰林學士承㫖翰林學士
  知制誥直學士院翰林權直學士院權直宋史/
[002-15b]
  按宋史承㫖不常置以學士久次者為之凡他官
  入院未除學士謂之直院學士俱缺他官暫行文
  書謂之權直
  又按通考唐之所謂翰林學士只取六學之人隨
  其官之崇卑入院者皆為學士其尊貴親遇者號
  稱内相可以朝夕召對參議政事或一遷而為宰
  相而其孤逺新進者㦯起自初階或元無出身至
  試令草麻制甚者或試以詩賦如試進士之法其
[002-16a]
  人皆呼學士自唐至五代皆然至宋則始定制資
  淺者為直院暫行者為權直於是真為翰林學士
  者職始顯貴可以比肩臺長舉武政路矣
 宋咸平二年置翰林侍講學士翰林侍讀學士同上/
  按宋經筵官其秩尊者為講讀學士品卑資淺則
  為説書元豐官制行罷翰林講讀學士用侍從以
  上官兼充
 宋置樞密直學士同上/
[002-16b]
  按林駉至論云宋承唐制學士以六員為額其知
  制誥即治本院事其别領省府職任即不帶制誥
  如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事則即唐給事中比也
  而𨽻直樞密院兼制誥即唐中書舍人之任也
 宋置資政殿大學士同上/
 宋置觀文殿大學士同上/
  按宋資政觀文二大學士蓋特設以加寵宰相舊
  臣不為常置大抵如漢特進光祿大夫晉宋冗從
[002-17a]
  僕射奉朝請之比與明時典機務者不同而名差
  近焉
 宋置殿閣學士殿曰資政端明等閣曰天章龍圖寶
  文顯謨徽猷等皆設學士直學士待制同上/
  按宋殿閣學士多為從官及外除者兼銜待制如
  唐待詔而官稍貴宋仁宗特開天章閣以待范仲
  淹諮訪政事待制之設始此而龍圖學士尤多有
  名若包拯龎籍孫覺祖無擇等皆嘗為之宋時稱
[002-17b]
  其官相謂為龍學云南渡後敷文煥章華文寶謨
  等閣設學士直學士待制一倣汴京舊制
 遼
 遼置門下省起居郎起居舍人知起居注遼史/
 遼置國史院史館學士同上/
 遼置翰林院翰林學士承㫖翰林學士翰林祭酒同/上
  按遼國語以文翰為林牙故翰林設都林牙又有
  北面林牙則掌契丹文字行於國中者南面林牙
[002-18a]
  則兼掌中國文字
 遼置崇文館大學士宣政殿學士觀書殿學士乾文
  閣學士昭文館直學士同上/
 金
 金置秘書省監少監丞秘書郎金史/
 金置𢎞文院知院同知𢎞文院官同上/
 金置國史院監修國史官編修檢閲官古今圖書集/
  成/
[002-18b]
  按遼金官制國史院皆有監修國史官蓋用唐故
  事以宰相兼領實非史院正官也
 金置翰林學士院翰林學士承㫖直學士翰林侍講
  學士侍讀學士翰林待制翰林修撰翰林應奉文
  字金史/
  按翰林修撰之名自金始
 元
 元置集賢院秘書監藝文監監書博士元史/
[002-19a]
 元置翰林兼國史院置學士承㫖翰林學士侍講侍
  讀學士直學士待制應奉翰林文字修撰編修檢
  閲典籍經歴都事又設蒙古翰林院同上/
  按元史百官志列朝官制置罷不一先後員額増
  減不定其集賢院初併入翰林後則分設
 明
 明初置翰林院為正三品衙門設學士承㫖學士侍
  講學士侍讀學士直學士典簿待制修撰應奉編
[002-19b]
  修典籍檢閲等官明㑹典/
  按明㑹典又有秘書監𢎞文館及起居注等官後
  皆不設黄佐翰林記洪武三年置校書郎等官九
  年罷之又云國初翰林有國史院院有編修官後
  不復設而以修撰編修檢討専為史官𨽻翰林院
  然史官皆預講讀講讀官亦預史官實不分職
 明洪武十四年五月改翰林院為正五品衙門設學
  士一人侍講學士二人侍讀學士二人孔目一人
[002-20a]
  屬官侍講二人侍讀二人五經博士五人典籍二
  人侍書二人待詔六人史官修撰三人編修四人
  檢討四人革承㫖直學士待制應奉檢閲典簿翰/
  林記/
 明洪武十八年三月定翰林院正官學士一人正五
  品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各二人從五品首領官孔
  目一人未入流屬官侍讀侍講各二人正六品五
  經博士五人正八品典籍二人從八品侍書二人
[002-20b]
  正九品待詔六人從九品史官修撰三人從六品
  編修四人正七品檢討四人從七品同上/
  按明永樂十九年南京翰林院惟設掌院學士一
  員孔目一員
  又按明初置五經博士人司一經永樂以後以孔
  顏孟氏周程朱子之裔皆世襲五經博士而洪武
  中所置之五經博士漸廢不復設矣又翰林記云
  侍讀先侍講始於此盖唐宋時侍講皆在侍讀之
[002-21a]
  上也
 明洪武十八年三月又定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
  淵閣東閣設大學士各一人同上/
 明洪熙中添設謹身殿大學士明㑹典/
  按永樂初命編修等官於文淵閣參預機務謂之
  内閣漸陞至學士諸職洪熙元年或加師保及尚
  書侍郎卿仍兼學士大學士銜自後因之稱内閣
  大學士凡大學士加三師則為一品加尚書二品
[002-21b]
  侍郎三品若未加陞而止係大學士者則仍正五
  品
 明經筵官有知經筵事同知經筵事講官推舉皆出
  内閣又令本院及坊局官侍班久之選為展書官
  又自展書充月講官年深秩尊者充日講翰林記/
  按明史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講鮮及史官者
  至于慎行張位王家屛沈一貫陳于陛咸以史官
  得之異數也
[002-22a]
 明洪武中定翰林院為近侍清貴之職凡遷轉皆出
  自上裁不付銓衡同上/
  按明制翰林院遷官始自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經
  局循至學士其轉則吏部尚書侍郎以至内閣不
  及他途然非九年考滿則纂修書籍名雖親擢實
  循資格也又翰林不由吏部選自唐宋已然
  又按黄佐云本院官外擢皆升高位無有對品調
  者若洪武時王禕出為南康府同知賜金帶出自
[002-22b]
  親擢事體不同其降謫者不在此格也
 明制非進士起家不得居翰林天順實錄/
  按黄佐云洪武初本院官皆由薦舉進四年雖設
  進士科未有入翰林者今考進士入翰林自洪武
  十八年始至天順間遂定斯制云
 明洪武十八年選進士為庶吉士翰林記/
  按明既設進士科以諸進士未更事俾觀政於諸
  司其在本院承敇監等近侍衙門者採書庶常吉
[002-23a]
  士之義名庶吉士其在六部及諸司者則仍稱進
  士正統後始定庶吉士止入翰林凡庶吉士入翰
  林者選無定員
 明制進士第一甲三人稱及第即授職修撰編修第
  二甲第一人第三甲第一人稱賜進士出身賜同
  進士出身皆授編修國朝故事/
  按洪武十八年三月既殿試以第一甲丁顯等三
  人並為修撰至二十一年策進士以第一甲第一
[002-23b]
  人任亨泰為修撰第二人唐震第三人盧原質為
  編修自是遂為定式
  又按永樂二年定庶吉士散館授職二甲除編修
  三甲除檢討
 明英宗時選竒童及善書者充翰林院秀才翰林記/
皇朝
 國初設文館於
 盛京
[002-24a]
太宗天聰十年三月改建内三院曰内國史院内秘書院
   内𢎞文院
世祖順治元年三月増設三院學士各一員十一月定翰
   林院為正三品衙門晉學士秩正三品侍讀侍講
   學士正四品侍讀侍講正五品修撰從六品編修
   正七品檢討從七品裁博士侍書待詔二年三月
   定内三院為二品衙門四月令翰林官由内院補
   授閏六月裁翰林院以歸内三院定内三院大學
[002-24b]
   士二員為二品學士四員為三品侍讀六員為四
   品筆帖式三員為七品六年正月更定内院官制
   三院各設學士一員侍讀侍講學士各一員侍讀
   侍講各一員八年四月増設三院侍讀學士各三
   員裁侍讀各二員十年六月増設三院漢大學士
   各二員十五年七月裁内三院改三院大學士為
   殿閣大學士秩仍正五品置翰林院定掌院學士
   學士秩仍五品十六年五月設翰林院侍讀侍講
[002-25a]
   學士及侍讀侍講各三員十八年六月裁内閣翰
   林院復設内三院七月設内三院滿漢大學士各
   一員滿學士各二員漢軍漢學士各一員
聖祖康熙元年二月増設内三院侍讀學士各二員正四
   品侍讀各二員正五品八年七月裁三院滿學士
   各一員九年八月復改内三院為内閣置翰林院
   十月改三院大學士學士銜加殿閣大學士兼尚
   書學士掌院學士並兼禮部侍郎十二月設翰林
[002-25b]
   院侍讀侍講學士及侍讀侍講等官員品如順治
   十五年定制
世宗雍正三年十二月晉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秩從四
   品侍讀侍講從五品如順治元年定制
   掌院學士
   學士掌院事即承㫖職也
  國初設有専員
聖祖康熙二十八年五月
[002-26a]
諭大學士翰林掌院一官職任緊要必文學淹通衆所推
 服者始克勝任凡翰林撰擬之文亦須掌院詳加刪潤
 然後成章聞明代大學士有兼管掌院之例大學士徐
 元文著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事
   謹按掌院以重臣兼領實起扵此
   講官
世祖順治十二年三月
諭内院朕惟自古帝王勤學圖治必舉經筵日講以資啟
[002-26b]
 沃今經筵已定於文華殿告成之日舉行日講深有禆
 益不宜刻緩爾等即選滿漢詞臣學問淹博者八員以
 原銜充講官侍朕左右以備諮詢
   是年十一月
諭吏部日講官侍從禁庭朝夕進講國子監衙門較逺職
 任難兼如遇祭酒司業員缺不必以日講官推補
   十四年九月設經筵講官滿漢各八員
   是年十二月増設日講官十員
[002-27a]
聖祖康熙九年置起居注館於
  太和門西廊設滿記注官四員漢記注官八員俱以
   日講官兼攝並設滿文主事一員漢文主事二員
   漢軍主事一員滿文筆帖式滿漢文筆帖式漢軍
   筆帖式各四員十二年増設滿記注官一員漢記
   注官二員十六年増設滿記注官一員二十年増
   設漢記注官八員三十八年七月裁起居注滿漢
   主事各一員五十七年三月停起居注
[002-27b]
世宗雍正元年四月復起居注官
詔曰自古帝王臨朝施政左史記言右史記動蓋欲使一
 舉動一出言之微無不可著為法則垂範百世也
皇考聖祖仁皇帝英年踐阼即設日講起居注官於詞臣
 中擇其才品優長者以原官充補鉅典茂昭度越前代
 誠為聖帝哲王之盛事
御極六十一年紹精一執中之統厲敬
天勤民之心文謨武烈經緯萬幾盛徳日新大業鴻顯天
[002-28a]
 下臣民仰瞻至治不啻日月麗天江河行地莫不敬信
 悦服記注之臣美不勝書
皇考聖祖仁皇帝謙徳彌光聖不自聖惟恐史官或多溢
 美之辭故康熙五十六年以後裁省記注祇令翰林五
 員於理事時輪侍班行凡有重務要㫖仍命内閣諸臣
 記而存之意至周宻也茲朕纘承大統夙夜兢業日昃
 不遑思所以上繼
皇考功徳之隆下致四海晏安之治顧惟凉徳甚懼負荷
[002-28b]
 之難今御門聼政之初益當寅畏小心綜理庶事咸期
 舉措允宜簪筆侍臣何可闕歟當酌復舊章於朕視朝
 臨御
郊祀

廟之時令滿漢講官各二人侍班不獨記載諭㫖政務或
 朕有一言之過一事之失皆必據實書諸簡策朕用以
 自警冀寡悔尤庶幾凛淵冰之懐以致久安慎樞機之
[002-29a]
動而圖長治其仍復日講起居注官如康熙五十六年
以前故事
  是年十一月定制日講官奉差以翰詹官列名請
  署停其開缺差滿代還
  十二年七月増設起居注漢主事一員
皇上乾隆元年十二月増設滿日講官二員
  謹按經筵滿講官以内閣學士掌院學士讀講學
  士詹事少詹事及尚書侍郎左都御史副都御史
[002-29b]
  通政使大理寺卿之曽任内閣學士掌院學士讀
  講學士者列名漢講官以内閣學士掌院讀講學
  士詹事少詹事祭酒及尚書侍郎左都御史等官
  之由翰林陞任者列名以原銜補充康熙十六年
  令滿洲小九卿之由翰林陞轉者亦得列名其日
  講官則自掌院學士詹事以下坊局編檢以上皆
  得充補
  又按日講官侍直康熙九年初設記注定制滿漢
[002-30a]
   各一員雍正元年復設則令滿漢各二員侍直
   翰林官内擢
世祖順治十一年三月令翰林官陞轉俱歸吏部十六年
   二月吏部題補吏部右侍郎缺得
㫖内閣既不設學士翰林官無缺可陞嗣後吏部侍郎缺
   出著照禮部侍郎之例亦用翰林官補授
   謹按吏部侍郎一兼學士銜一不兼學士銜故事
   不兼學士銜者翰林官不得推補至是並予列名
[002-30b]
聖祖康熙三十八年九月
命京堂員缺翰林官一體陞轉五十七年八月以左都御
   史蔡升元請復
命六部侍郎缺翰林官與京堂應陞者均列名請補
世宗雍正元年正月定制滿洲侍讀侍講諭徳洗馬司業
   等缺用各部應陞一人翰林編修檢討一人分班
   遞補
   謹按各部應陞亦以科目出身者推用
[002-31a]
   十年十月令翰林官陞轉派差將曽經記名褒奬
   議敘及申飭訓誨處分之處繕單隨本以聞
   翰林官外調
世祖順治十二年九月吏部議定正詹以布政使用支正
   二品俸少詹以布政使用侍讀學士以按察使用
   侍讀中允以參政用編修檢討以副使用
   十六年九月令翰林官侍讀以下照科道例毎年
   外轉春季秋季各一員侍讀侍講以參政用修撰
[002-31b]
   以副使用編修檢討以參議用十八年九月奉
命停罷
聖祖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副都御史吴涵以編修檢討
   人員陞遷壅滯疏請酌復變通編檢照李濤汪楫
   之例外補一二人講讀學士等照王士正徐潮顧
   藻王九齡之例以京堂各衙門調補一二人得
㫖所奏極是朕已知之不必令部議也
   謹按先是李濤汪楫丁廷楗並外用知府至是以
[002-32a]
   吴涵請復改劉涵為揚州府知府其調補京堂並
   奉
明㫖已見内擢中
   三十九年四月令編修檢討等㨂選科道奉
㫖改授者馮雲驌湯右曽劉灝宋朝南彭始摶張瑗六人
   謹按編檢授科道始此
世宗雍正元年十月
命大學士㑹同掌院教習秉公别擇學問優長字畫端楷
[002-32b]
   或精於繙譯者留衙門辦事及各館纂修或才具
   練達可當科道吏部之選或長於吏治編檢可為
   道府庶吉士可為州縣者分别具奏老病衰廢願
   自解退者以原官休致行止不端事蹟確實者奏
   聞革退
   庶吉士散館
世祖順治初除授三院編檢外改授科道數人至十六年
   散館則有仍留教習者十餘人外用者一人黜革
[002-33a]
   者一人十八年散館則有部用者十餘人嗣是歴
   科參用其制或中行評博或知縣即用或歸進士
   原班或用教職法為加備焉
   謹按庶吉士改授科道歴科散館皆有之至康熙
   三十六年丁丑惟吴甫生江球二人自丁丑而下
   遂停其改授
   庶吉士館選
  國初本無定員
[002-33b]
世祖順治九年七月
允科臣髙幸允奏按直省大小取漢進士四十人直𨽻江
   南浙江各五人江西福建湖廣山東河南各四人
   山西陜西各二人廣東一人以二十人習
  國書二十人習漢書其滿洲進士取四人蒙古進士
   二人漢軍進士四人一體讀書厥後選取各員因
   地因才遞有増減歴科沿之
世宗雍正三年四月
[002-34a]
諭大學士九卿等曰前日李鍾峩奏稱翰林為儲材重地
 自康熙四十五年至六十年七科毎省俱有庶吉士雍
 正元年癸卯科漢軍及河南四川進士無館選者雍正
 二年甲辰科蒙古及山西河南陜西四川廣東湖南廣
 西雲南貴州進士俱無館選者請廣儲才之路等語朕
 即位之後以培飬人材最重翰林故加意詳慎隆科多
 曽奏稱
聖祖時館選每省俱有庶吉士所以朕扵雍正元年癸卯
[002-34b]
 科館選時試其文義觀其人品於僻逺省分之人亦酌
 量選取又毎諭教習之臣盡心訓廸迨後歴經㨂擇及
 考試文章其中惟江浙人文義實較各省為優因將各
 省人員分用於内外各衙門而江浙人留館獨多雍正
 二年甲辰科館選亦詳加考試朕因以文義優者選為
 庶吉士於是山西河南等省進士遂多不得與選盖翰
 林職司文章若以文義不及者處之則用違其才而其
 人或有他長反無以自見矣朕凡扵用人行政無不審
[002-35a]
慎籌畫務求當理而選擇翰林更為留意實欲使人人
勿枉其才各効所長庶國家得收器使之效豈計及於
各省翰林之多寡有無也今覽李鍾峩所奏是必外人
有此議論故以入告朕甚嘉之嗣後館選庶吉士或應
考試文義選取或應毎省額選幾人或應分為南北兩
院向來教習止派滿漢各一員今若按省分各選庶吉
士或亦按省分各設教習可乎至各省未得館選之進
士中或有文義可充翰林之選者爾等確有所知即行
[002-35b]
舉出毋使人有逸才之論尋議歴科館選之法盡善盡
美更無遺逸之才李鍾峩條奏無庸議從之
  五年五月令進士殿試後復試論詔奏議詩各一
  篇先是進士殿試畢即待選庶吉士自順治丙戌
  迄康熙辛丑皆然雍正元年癸卯進士對策後復
  引試於
 保和殿並令九卿各舉所知至是遂為定制時稱朝
  考焉
[002-36a]
  謹按雍正元年十二月復令本科進士十七人在
  各館効力及在内官學教習至三年四月授夏之
  芳姜頴新二人為編修黄岳牧陸宗楷二人為檢
  討雖未為著令亦掌故之足徴者
皇上乾隆十年乙丑選宗室達麟圖一人為庶吉士
  謹按定制宗室不應科目之選自雍正初建立宗
  學宗人子弟以時讀書其中自後五年一試取其
  文合格者
[002-36b]
賜進士一體引對至是館選達麟圖與焉宗室入翰林
  始此
  改調館職
 國朝崇尚文治館制修明自進士選除外復徴試詞
  科並膺館秩事載
恩遇卷中其由他官改授者如郎中張允欽王士正中
  書勵杜訥髙士竒俱為翰林講讀給事中王原祁
  為中允中書杜鎮魏學誠主事陳聶恒知縣趙申
[002-37a]
   季教授王懋竑俱為編修御史陳學海為檢討左
   通政錢以塏按察使趙殿最則授少詹事給事中
   康五瑞則授侍讀學士而進士方苞之授中允主
   事廖必琦之改庶吉士並稱曠典云
   兼銜
聖祖康熙十年正月令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闗防内
   増鑄翰林院銜
世宗雍正四年十二月改直省學道為學院凡部曹奉差
[002-37b]
   督學加翰林院銜二甲進士編修三甲進士檢討
   受代後仍還本任
 皇朝㑹典
   翰林院正官 滿漢掌院學士各一員俱兼禮部/侍郎銜
   滿漢侍讀學士各三員 滿漢侍講學士各三員
   滿漢侍讀各三員 滿漢侍講各三員 史官
   修撰 編修 檢討無定/員 庶吉士無定/員
   首領官 滿漢典簿各一員 滿漢孔目各一員
[002-38a]
  屬官 滿漢待詔各二員 滿筆帖式四十二員
   漢軍筆帖式四員
  五經博士十八員
  謹按我
 朝五經博士孔顏曽孟四姓外其仲氏言氏卜氏端
  木氏東野氏與宋張氏邵氏皆有之崇儒重道之
  典視前代為加渥矣
  起居注館
[002-38b]
  日講起居注官不専設以翰詹坊局官兼充雍正/元年復設滿記注官六員漢記注
  官十二員乾隆元年/增設滿記注官二員 滿漢主事二員 滿筆帖
  式十四員 漢軍筆帖式二員
  詹事府
 漢
 漢太子詹事有丞漢書/
  按漢詹事位在大長秋上韓安國𫝊壺遂官至詹
  事史記稱上大夫壺遂則詹事在漢為上大夫而
[002-39a]
  百官表不著其秩故宋劉敞作漢官班序圖遂以
  詹事為無秩臣瓚注詹事引茂陵書以為真二千
  石荀悦漢紀則云比二千石通典又以為真二千
  石未知孰是
 漢太子中允四百石漢儀注/
  按中允始此漢百官表有中盾無中允中允特見
  於漢官儀蓋即中盾也
 後漢
[002-39b]
 後漢太子中庶子六百石太子庶子四百石太子洗
  馬比六百石後漢書/
  按後漢承西京其宫官不得獨無詹事而百官志
  無之或史氏之缺庶子名見燕禮及燕義中洗馬
  名最古本吳越春秋勾踐身為夫差洗馬漢取此
  名官而中庶子本秦官漢仍用之劉敞班序圖庶
  子洗馬秩最卑位列縣丞尉羽林郎上
 晉
[002-40a]
 晉置詹事丞一人中庶子四人庶子四人洗馬八人
  晉書/
 宋
 宋置太子詹事一人丞一人中庶子四人庶子四人
  洗馬八人宋書/
 齊
 齊置太子詹事府丞一人太子中庶子太子洗馬各
  一人南齊書/
[002-40b]
 梁
 梁為太子置詹事古今圖書集成/
  按隋書百官志梁太子詹事視中䕶軍中庶子四
  人庶子四人典經局洗馬八人
 陳
 陳承梁置太子詹事文獻通考/
  按隋書百官志陳承梁官制太子詹事中二千石
  太子中庶子二千石庶子洗馬六百石詹事品第
[002-41a]
  三中庶子品第四庶子品第五洗馬品第六梁陳
  二史皆無志故魏徵作隋史採二代之制而兼補
  之
 北魏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選諸良吏給事東宫北魏書/
 北齊
 北齊為太子置詹事左右衞率典書坊各率其屬古/
  今圖書集成/
[002-41b]
  按隋書百官志後齊官制多循後魏有詹事丞功
  曹主簿錄事員左右衞二坊各置司馬
 北周
 北周置太子宫正宫尹通典/
 隋
 隋置詹事門下坊置左右庶子二人典書坊右庶子
  二人文獻通考/
  按凡詹事府坊局之稱皆自南北朝始至唐乃改
[002-42a]
  典經局曰司經而左右春坊相沿不改
 唐
 唐置詹事府太子詹事一人少詹事一人主簿一人
  錄事二人左春坊左庶子二人中允二人左諭徳
  一人左贊善大夫五人司經局洗馬五人右春坊
  右庶子下皆如左春坊唐書/
  按唐左右春坊盖承魏齊二坊之設而為之名然
  考梁徐摛為太子宫官文體既别春坊皆效之則
[002-42b]
  春坊固不始於唐矣又北周王褒皇太子箴春宮
  養徳秋坊通夢似古東宫官屬春坊外又有秋坊
  者或門下二坊初設以春秋分名之歟
 宋
 宋置太子詹事太子左庶子右庶子左諭徳右諭徳
  宋史/
  按宋史百官志云舊制不常設儲闈之建隨宜制
  官以備寮宷多以他官兼領
[002-43a]
 金
 金制東宮設詹事諭徳以下皆為僚屬古今圖書集/
  成/
 元
 元立詹事院置左右詹事各一員副詹事詹事丞院
  判各二員左右諭徳左右贊善各一員庶子中允
  各一員元史/
 明
[002-43b]
 明洪武初建大本堂延名儒教太子親王後設東宫
  官屬有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等官以勲舊大臣
  兼之二十四年七月改院為府其堂上官與本院
  官互兼職事翰林記/
  明詹事府官
  正官 詹事一員 少詹事二員 府丞二員
  首領官 主簿一員 錄事二員 屬官 通事
  舍人二員
[002-44a]
  坊官
  左右春坊大學士各一員 庶子各一員 諭徳
  各一員 中允各二員 贊善各二員 司直郎
  各二員 清紀郎各一員 司諫各一員
  局官
  司經局洗馬二員 校書二員 正字二員
  按古東宫官屬詹事外有太子太傅少傅太子率
  更令等二傅職輔導率更職防衞而詹事主統治
[002-44b]
  内外各率其屬以供事焉太傅少傅惟兩漢為専
  官即諸侯王傅亦然魏晉以下則皆他官兼之至
  明設太子三師三少特為大臣加寵秩而已且自
  唐以後率更亦廢惟詹事獨存考之漢百官表詹
  事掌皇后太子家則又不獨為宫官若與大長秋
  相表裏大長秋皇后屬卿也明代尤重詹事號為
  宫相實非三師三少之比盖春坊諭徳贊善等則
  古二傅之屬洗馬則古率更令之屬
[002-45a]
   又按明洪武十五年置左右春坊大學士至景泰
   三年商輅彭時劉儼等皆嘗為之後復停罷
   又按明㑹典南京詹事府不設堂上官止設主簿
   一員
 皇朝
世祖順治元年置詹事府以少詹事一人掌府事其年十
   一月
詔裁府署職掌統於内三院九年四月復置詹事府設詹
[002-45b]
   事一員少詹事二員主簿一員録事二員通事舍
   人二員置左右春坊設庶子各一員諭徳各一員
   中允各二員贊善各二員司經局設洗馬一員正
   字二員俱令内三院官兼之時以府署止設漢員
   因専設滿詹事一員掌管府事而司其印信其兼
   銜與漢官同十五年五月裁詹事府
聖祖康熙十四年十一月奉
詔復置定滿漢詹事各一員少詹事各二員主簿各一員
[002-46a]
  錄事正字各二員左右春坊庶子各二員諭徳各
  二員左右中允各四員贊善各四員司經局洗馬
  各一員三十七年十二月裁滿少詹事一員諭徳
  中允贊善各一員正字錄事各二員三十八年七
  月裁漢中允贊善各一員正字錄事各一員五十
  二年閏五月裁漢諭徳一員漢中允贊善各一員
  錄事一員
皇朝㑹典
[002-46b]
  詹事府正官 滿漢詹事各一員漢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銜
   滿少詹事一員 漢少詹事二員兼翰林院侍/講學士銜
  首領官 滿漢主簿各一員
  左春坊 滿漢左庶子各一員漢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銜
  滿漢左諭徳各一員漢諭徳兼翰/林院修撰銜 滿漢左中允
  各一員漢中允兼翰/林院編修銜 滿漢左贊善各一員漢贊/善兼
  翰林院/檢討銜
  右春坊 滿漢右庶子各一員漢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銜
[002-47a]
  滿漢右中允各一員 滿漢右贊善各一員兼銜/同左
  司經局 滿漢洗馬各一員漢洗馬兼翰/林院修撰銜
  屬官 漢正字一員 府坊局筆帖式六員
 
 
 
 
 
[002-47b]
 
 
 
 
 
 
 
 詞林典故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