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69 敬止集-明-陳應芳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敬止集卷二
            明 陳應芳 撰
 奏䟽 公移 序 碑
  議湖工䟽
奏為湖工大舉敬陳募夫之議乞勑當事臣工虚心經
理以蘇淮揚積困生靈事頃見邸報該漕運總督李世
逹一本開月河避湖險以利國計民生事大率謂寶應
[002-1b]
縣汜光湖風波險惡屢為運道之梗比照高郵湖靠堤
開通月河一道估計工程共用銀二十五萬兩貽運道
無窮之利成湖防可久之功等因該工部覆議題奉聖
㫖開濬月河等項事宜依擬著漕運衙門督率所屬用
心經理務垂永利欽此臣淮揚人也家於寳應湖之東
親見其事讀之不勝忻躍夫以積久之害艱鉅之工先
後諸臣䟽凡㡬上竟爾中止今數年以來淮黄流安高
堰堤固河道之工所缺而未舉者獨此一月河耳漕河
[002-2a]
諸臣目擊其艱欲乘時修舉荷䝉聖明軫念東南俯賜
俞允誠大聖人之所作為而天下萬世無窮之利也臣
以事關桑梓初捧邸報竊津津喜已而思及募夫之利
弊則又愀然其不樂&KR0719然其有深惕焉冀得一言之而
復懼撓已成之議罹出位之罪數日以來輾轉於懐不
能自釋去雖然芻蕘之言聖人擇焉集衆思廣忠益議
事者不棄也陛下誠寛其出位之誅臣請得畢其言而
無諱今湖工所謂舉者豈非為國計民生乎哉顧國計
[002-2b]
之安危在民生而民生之休戚在財力昔先儒程子曰
養民之道在愛其力民力足則生養遂教化行風俗美
故為政以用民力為重也其惜之也常至而其使之也
常不輕即不得已而後用亦必有撙節愛養之道焉今
以事理度之月河不開則運道為梗漂溺為虞所以拯
民於魚鼈而使其得安行之利者此國計民生之所係
誠不可不亟為圖也然月河一開則民力勤於版築民
財困於賠累淮揚數十州縣為之騷然所以還定安集
[002-3a]
而使其無怨讟之傷者亦國計民生之所係尤不可不
亟為講也今詳考漕臣之䟽其稱論方取土以丈計之
約用工銀九萬六千有奇而木石之費則為萬十有二
焉至其𣲖夫也則謂工程艱鉅必得五萬人而後可各
州縣照數選募精壯者應役其䂓畫措置可不謂詳且
盡歟然以臣管見測之姑置石工勿論其所謂土工之
費是即募夫之值也竊意夫以五萬每名日工食即僅
以二分則五萬之夫當一日千金矣一日千金則百日
[002-3b]
當十萬金矣是所謂九萬六千者止可供五萬人三月
之費耳不識計方取土能令三月内可盡完乎又不識
二分之費能足一夫一日之用乎限本年九月起工萬
厯十四年五月告完則通該一年零六月矣即其中或
有放工之期或有加減之數大約計之則九萬六千者
可足一年夫役之募乎其不足者抑撫按自有處乎抑
令民自為賠也假令撫按别處則必有神輸鬼運之術
而後可假曰力役之征往役之分而令民自為賠焉臣
[002-4a]
之惑滋甚矣王事獨賢北山且嘆其不均未信而勞民
以為厲己淮揚之民一何不幸也即萬不得已可偶一
為之耳乃連年淮揚之民情何如哉以臣目所睹記萬
厯二年漕臣王宗沐議開瓜洲閘河矣萬厯四年五年
漕臣吳桂芳議築高郵湖堤矣未㡬而萬厯六年七年
河臣潘季馴議築黄河遠堤與高堰石堤矣又未㡬而
萬厯十年鹽臣任養心議濬串塲河撫臣凌雲翼議開
淮安新河矣又未幾而萬厯十一年撫臣傅希摯按臣
[002-4b]
姚士觀議開白駒丁溪塲海口矣之數者皆不可已之
役俱經議有錢糧召募人夫量工給值非不犁然具也
第如其所謂召募者豈真以錢糧召募而一不擾諸民
哉臣往見河工之方舉也撫按下之司道司道下之州
縣州縣下之里甲里甲不足於是有排門之夫於是有
牙行之夫於是有商賈之夫於是有管夫之長於是有
燒磚之長於是有運石之長於是有舟車之長以家私
之上下為出夫之等第籍名在官而趣之役焉方其籍
[002-5a]
名也則差人有需索之例房科有打㸃之例富者行賄
以求脱貧者奔走以愬哀能者竟脱於倖免愚者駢首
以應役甚至有望風而先期挈妻子以逃者矣有赴縊
投水而死者矣有其父已死而逮其子若孫者矣牌票
追呼之擾遍於閭閻鎖項牽連之衆滿於街衢呼號怨
謗之聲盈於道路逮繫箠楚之人布於公庭其狀有不
可勝言者矣此籍名之苦一也及其不可脱而為之辦
夫也一夫遠者月有一兩二錢之值近者月有九錢之
[002-5b]
值有稱是而計月以安家之值以一家為辦夫五名則
月㡬十金之費矣即上之而多下之而少者可推也其
運石運磚與出舟車者其費不貲又可推也往往傾資
以償其費傾資不足則鬻産以佐之鬻産不足則賣子
女以佐之數月之間閭閻一空其狀有不可勝言者矣
此僱夫之苦二也及其以應僱之夫而往即工所也總
甲有飯食之需各衙門查工人役有科索之擾管工省
察業已日支官銀矣而又勒總甲輪流辦飯甚至有上
[002-6a]
役錢有放役錢有寛役錢多方影射百計需求一不遂
其欲則督促而鞭撻之受值之夫往往多逃去則省察
以逃夫呈而移檄州縣逮其原籍名之人矣則又僱夫
以補其額而就逮之費亦復如前是重困也至於官銀
即使盡所議者給之猶不足以償十分之一而况所給
者受值之人非出值之家也以故不才佐貳通同省察
以此往役之夫既已先受有主者之值可以恣意侵尅
而其夫亦視此為分外之得也不為深較他如運石運
[002-6b]
磚者又皆殷實之家敢怒而不敢言即有告發多而寘
一人於理而其脱網者衆矣常見佐貳與省察管工畢
日有充囊而歸者此何處得來耶以故官徒有募夫之
名而害歸於籍名者之家利入於管工者之手此赴役
之苦三也此三者為狀甚巨而况當連年災傷之後其
無窮之害又有不待言者在各州縣承上所督責而又
希成功之賞則取盈於額𣲖之夫將曰是可上首功矣
而閭閻賠累之苦恐不得而盡知也在司道撫按急於
[002-7a]
報成事而因以察州縣之能則取辦於夫匠之速將曰
是可謂能有司矣而小民包賠之害恐不得而盡聞也
夫以錢糧原議之狹若此淮揚之民其積困若此而募
夫之弊竇又若此使不亟為講求則風波之險未避而
數方已困於瘡痍魚鼈之害未除而百姓先罹於塗炭
其利害若不足相當者臣所以疾首痛心牘既成而復
削牘既削而復綴不忍黙黙而已也若是則月河終不
可開歟臣竊以為不然夫欲舉艱鉅之工必不可無艱
[002-7b]
鉅之費未有省費而可成鉅工者諺有之馬欲其千里
也而枵其腹無米作粥即巧婦能之乎當事諸臣豈慮
不及此哉事關錢糧動經掣肘使多議其費則首事之
時駭於聽聞而不可其請成事之後訛於傳播而且議
其後興言至此諸臣之心良亦苦矣今日之舉其機不
在撫按而在廟堂請以三筞籌之與其使當事諸臣陽
有節省之虚名而閭閻小民陰受包賠之實害則孰若
照糧起科明為每石𣲖銀或一二分或三四分以江北
[002-8a]
四府之糧可得數萬而以九年十年拖欠存留錢糧暫
為蠲免則蠲免其舊而加𣲖其新均於出銀而去於偏
累人情未有不樂從者至於東南孔道各省協濟之銀
揆之事理必不可無昨撫臣議五萬臣以為少奈何猶
不允而使獨累淮揚赤子也夫錢糧足則官操其值以
募人如各驛逓等夫則非以厲民而且以養民此理之
正也策之上也𤓰儀巨商大賈往往有建寺修橋者向
倭夷之變揚州外城俱係鹽商倡而築之不期月而集
[002-8b]
或懸旌表之令開事例之門以土石工有能願為修舉
計丈尺或授以冠帶或給以旌扁則必有應之者矣此
事之權也策之次也如其不責名實而曰加𣲖不可協
濟不可事例不可而忍聽民自為賠焉則請以十數年
以來河工緩急地方品第出夫不使偏重而撫臣設為
方略專責之府佐知縣等官凡省察州縣佐貳諸弊一
切釐革則省無名之費嚴侵尅之禁寛一分民受一分
之恵也此則可謂無䇿矣若曰二十五萬儘可足用而
[002-9a]
不以累民則有求其説而不得者是在當事臣工虚心
酌議而已雖然臣猶有杞憂焉康濟河開自侍郎白昂
用七十萬金而高郵靠堤月河在老堤純用磚石其慮
至深長矣此雖斜其根基固其樁笆竊恐嵗月浸淫不
至於再用磚石不已淮揚之民息肩未有日也此則私
憂過計在今日且置之勿論可耳臣以生長地方親見
其事故敢冒死昧言伏惟聖明裁察特下該部詳議施
行臣無任戰慄懇祈之至萬厯十二年十月初六日具
[002-9b]
題十一日奉聖㫖工部知道
  鳳陽糧申文代本州作/
申為郡疲賦重飛糧倂累比例懇停急救民命事本年
二月二十五日奉本府帖文抄蒙巡按直𨽻監察御史
高批狀據本州民丁濵等告稱揚州十郡邑共糧二十
二萬泰州該六萬七千餘石盡出下鄉湖蕩田地近遭
減閘分水下流漕堤時常崩潰十年九災糧差賠累春
不得耕秋無可熟財盡民窮毒苦萬狀禍由嘉靖三十
[002-10a]
年間江南省屬凶荒將應納鳳陽糧米五萬四千石飛
𣲖本府各屬承替辦納以待豐年歸復本州加米一萬
九千八百九十六石九斗三升逐年賠解流禍刺骨累
死厫遞陳遵黄九龍等七十餘命先萬厯七年高郵寶
應興化於均田大造之時具告前院各䝉停徵一半單
卷存府獨有泰州田沉水底不能丈報未䝉蠲恤切思
四州縣田地盡濵湖漕軟疆相連同水共患額稅尚不
能供飛糧何堪貽害三方停徵一隅偏累死中求活比
[002-10b]
例望恩幸逢天臺巡狩萬民得離甑釜拚死陳情泣懇
一視超豁照例具題查蠲生民再活萬世流芳等情蒙
批仰府查報備䝉卷查前項鳳米先為丈田畆清浮糧
以甦民困事奉例丈田均糧高郵州停徵十分之六興
化縣停徵十分之五寳應縣停徵十分之三今丁濵等
告要將該州鳳米比照前例停徵一節是否與例相合
事干錢糧合行查議為此仰州官吏照帖事理即將告
民丁濵等行提到官細查所告萬厯七年均田之時該
[002-11a]
州果否田沉水底未經丈報蠲恤今告停徵應否與前
例相合逐查明白具詳連人解府以慿覆覈轉詳施行
奉此又奉帖文該䝉欽差整飭淮揚海防兵備按察使
張批狀亦據丁濵等告同前事蒙批仰揚州府查議速
報備䝉行州併議遵依行拘告人丁濵等審問間據槩
州老人里遞柴蘭等呈為極災地方飛糧積累懇天比
例申停以甦民害事内稱泰州地濵湖海自隆慶三年
黄河夾淮破漕潰堤傾注高寳興泰四州縣萬厯九年
[002-11b]
丈田之時該高郵寳應興化各申水患告停浮糧䝉各
院道勘議該州縣起京額糧例難蠲免而鳳陽倉代納
糧米委應減停酌以水患重輕量為停徵分數各有卷
證其時本州知州患病不親堂政兼以田沉水底又難
丈量未經請恤遂致賠累迄今二十餘年無田有糧死
亡逃竄苦不勝言今具告按院高爺登城閱水垂憫災
傷出示行府查處議豁槩州疲困延望更生蘭等身係
里遞亭老目擊民情輒敢呈稟切思年豐之時可替江
[002-12a]
南代辦災傷之極即額税尚望改折而飛糧豈堪徵倂
但今下鄉一百三十四里田沉水底不辨疆界難施弓
丈而計都指里除堪種田糧不開外積年抛荒不耕者
上下鄉計田五千九百二十九頃五十八畆零比三州
縣浮糧田地更為加倍伏乞踏勘查照前例申詳蠲停
於本州嵗辦額課毫釐不減比興化停徵之數再加㡬
分庶積困疲民稍得蘇息又據通學廩增附生員謬宗
堯等呈為災傷地方額外代糧懇乞照例申停蘇恤疲
[002-12b]
困事本州稅糧六萬餘石災傷二十多年上官催科日
煩勞苦士民輸納盡係虚賠即正課已不能供矧額外
又何堪代今移江南之糧借𣲖於澤國而驅災疲之衆
代納於鳳陽鄰邑告災俱幸停徵一半泰民積困猶然
獨輸十年非惟心所不甘兼且力不能辦事勢窮極力
竭怨生近蒙法臺按部親覩水災窮民具告准行議處
此恵文垂憐之至而凋攰更生之機也伏望仁慈父母
念地方久災無計能弭軫士民重困乘隙可援查照高
[002-13a]
寶興化之例速為起死囘生之圖葢江南嵗凶既可權
宜借派本州疲極理合歸復停徵若論沉溺之苦即鳳
陽糧升合亦不當存如照災傷之重比興化縣分數尤
宜加恤雖蒼茫水畔未得履畆丈量而浮葑荒田亦可
計里扣算寛一分受一分之賜早一日沾一日之恩不
獨舉州災民之幸亦係諸生身家之計也事切剝膚言
非庖祝伏乞比例轉申地方幸甚士民幸甚等情各到
州當堂審據萬口一詞各稱前情無異猶恐不的隨揭
[002-13b]
查各年坐𣲖鳳陽倉糧米縁由除該房卷宗年久浥爛
無存外止查得嘉靖二十五年卷一宗坐𣲖本州鳳陽
倉米二千二百八十四石四斗四勺六撮嘉靖二十七
年卷一宗内開本年有収二分例徵三分共五分坐𣲖
本州鳳陽倉米六千五百五十一石七斗一升五合八
勺九抄二撮後不知何年起不論災傷坐𣲖本州鳳陽
倉米一萬九千八百九十六石九斗三升又查得萬厯
九年八月分奉府帖該奉撫按道劄該户部題為丈田
[002-14a]
畆清浮糧以甦民困事備仰本州一體清丈該本州前
任知州吳道立備行各鄉耆老保正厫遞徐德湯曉徐
湯傑吳學等各役呈稱本州田地先於嘉靖二十一年
清丈明白錢糧不失原額無容量丈目今下河一百三
十五里自隆慶三年被水渰漫見沉水底疆界莫辨三
十餘年毫無耕種田雖送人無人肯要小民節年賠貱
錢糧苦不勝言原因水災之故非出税糧不均告乞轉
逹免量以蘇民困等情到官覆審相同轉詳批允免丈
[002-14b]
報部訖今該前因該本州掌印知州游一靣集同槩州
里老親詣各鄉田地逐一踏勘一靣移關高郵州興化
寳應縣弔取原日一應文卷去後該本年三月初十等
日踏勘後上下二鄉田地今水淺堪以耕種者一萬三
千九百六十二頃九十畆五分秋糧正米一萬四千二
百八十二石三升二勺夏麥六千四百九十八石五斗
五升四合三勺棉花米一石五勺農桑二千一百四十
八株黄豆八千七百五十六石二斗一升四合六勺九
[002-15a]
抄内起鳳陽米五千五十石八斗五升一合其見沉水
底自隆慶三年至今不得耕種者用竹探量或水深二
三尺四五尺不等共計荒田二萬五千四百七十頃七
十畆秋糧正米四萬二千二十六石六斗三升五合六
抄内起鳳陽米一萬四千八百四十六石七升九合俱
各取有里遞柴蘭等甘結在卷續於本年四月初二等
日據高郵州興化縣關送文卷到州内開俱為丈田畞
清浮糧以甦民困事俱奉府帖轉奉撫按道劄據高郵
[002-15b]
州申稱本州田地止丈過高阜處所九千六百一頃二
十七畆尚有一萬六千七十八頃見今水深二三尺至
五尺不等難以施弓候水退地出清丈另報申乞議處
等因又據興化縣申稱本縣田地見今水勢渺漫置足
無地先經申報免丈今查各里田地水深一二尺已經
種蒔者止得一萬一千四百七十四頃二十五畆水深
三尺以上不堪耕種者共計一萬二千七百九十七頃
八十一畆五分俱係久沉水底一望無際節年錢粮拖
[002-16a]
欠無徵申乞倂為議處等因俱䝉撫按具題户部議覆
除各州縣漕糧等項仍當全徵外其鳳陽倉糧本府倉
糧與各州縣倉糧俱係存留本處官軍糧餉之數歴年
災傷有𣲖無徵近將本地商税權宜抵補那前儧後亦
足支持暫議停徵少寛民力仍照營田事例督責掌印
治農官將水荒田畆設法開墾以漸加徵高郵州原𣲖
鳳陽米四千五百六十一石四斗三升今停徵米二千
九百四十七石五斗二升興化縣原派鳳陽米一萬二
[002-16b]
千九百二十石四斗七升今停徵米六千八百一十二
石五斗一升三合寳應縣原𣲖鳳陽米三千六百二十
石四斗六升今停徵米一千九石八斗九升四合俱經
題奉欽依備行各州縣遵照訖除寶應縣文卷未到然
事體亦大略相同惟獨本州未蒙分毫蠲恤葢因彼時
申報免丈之後知州吳道立適遇患病未及㑹同高郵
等州縣申請議處以致本州節年不耕之田照例全徵
委屬不均使後水平田出耕種成熟百姓亦自相忘於
[002-17a]
無言矣奈何二十餘年猶然如故見今湖堤再决水勢
瀰漫阡陌沉於井底愁歎深於望洋民窮刻骨逃移且
盡景物蕭條殆不忍言士民赴愬委為迫切卑職蒿目
憂心切照糧因田𣲖本國家惟正之供田廢糧存實地
方切骨之害民害宜恤正賦難捐揆之今日誠窮則變
變則通之時也所據民人丁濵等告稱前情雖江南飛
糧難以更議惟以嘉靖年間鳳陽存留之數較之則遞
年酌為坐𣲖止六千五百有奇今時一槩全徵至一萬
[002-17b]
九千以上不論災傷不為增減積逋難於取盈災民困
於追倂誠為疾苦迫切有不容不亟為議處者况高泰
寳興兩州二縣壤地相連災沴一體彼三方久䝉浩蕩
之恩乃本州獨抱向隅之泣宜乎萬姓嗷嗷歸怨前官
失申而迄今為之不平也因時酌勢比例陳情蠲停之
請委與相合儻䝉覆覈速賜轉詳具奏查照高郵州并
興化寶應二縣事例將今踏勘過水灘田數除漕粮例
難蠲免外其原𣲖存留鳳陽等倉糧米暫議分數停徵
[002-18a]
待堤固水平之日仍照營田事例著掌印治農官將水
荒田畆設法開耕漸次加徵務足原額暫舒目前之急
永惟後日之圖國賦民生兩有攸頼矣萬厯二十年三
月日
  均攤錢糧申文代本州作/
申為公務事抄䝉欽差整飭淮揚海防兵備按察使張
憲牌該蒙欽差勘議河道工科右給事中張憲牌前事
本科看得高寳興泰均為下流受水之區然就而較之
[002-18b]
則興泰尤下受害尤慘而興化之視泰州則又其甚者
即今舊水之停積方汪洋數百里奄忽伏秋新水又至
民間終嵗何以為計據泰州興化士民所稱則糧又獨
倍於他州縣及查興化額糧則為地者二萬四千二百
餘頃為糧者五萬五千餘石維揚一府共起運米九萬
七千而興化則三萬二千及查他州縣每地一頃起運
米有一斗三四升甚有二斗七八升者而興化則每頃
起運米一石三斗五升是十倍五倍之數也事屬偏苦
[002-19a]
合行該道查議以便酌行等因䝉此擬合就行為此牌
仰本州官吏照牌事理即查該州田地視他州縣果否
相等額課果否偏重該州水患視他州縣亦苦謂何久
未調停論經久之圖應否通融撥派論拯援之權應否
速為補折少示寛恤備細查議明確通將始末有行文
卷具詳即日申來以慿覆覈轉報施行等因䝉此遵依
該掌印知州㳺查得本州一百八十七里該田地三萬
九千四百三十頃六十畆五分除上鄉五十三里坐田
[002-19b]
止五千三百七頃七畆五分額科麥豆不計外下鄉一
百三十四里坐田三萬四千一百二十六頃五十三畆
三分額科秋糧米五萬六千三百八石七斗六升五合
五勺每頃計該米二石三斗一升七合七抄内起運漕
糧正耗共四萬三千九十五石一斗六升每頃該米幷
二六輕齎共一石七斗五升三合七抄夫揚州一府起
運不過九萬七千而本州則已四萬三千有竒矣本府
各州縣田地每頃起運極多不過二斗七八升而本州
[002-20a]
每頃則已一石七斗有奇矣此視興化更重而偏累獨
苦之情有十倍於各州縣者自隆慶三年遭罹洪水及
高寳邵伯各湖建造減水閘座之後前田年年沉於水
底而前賦嵗嵗徵収如額以故本州百姓凡有田之家
無不貧窮徹骨逃亡接踵曾不若逐末㳺惰之民反無
賠糧切身之累興言至此誠可痛哭流涕顧國賦不可
以輕捐民隱無由以上逹理數已極窮變當通今日科
臺目擊民艱檄行酌議葢災疲地方不啻生死而肉骨
[002-20b]
也卑職仰承德意再三思維則有數説焉以備採擇為
照有田則有租泰州錢糧所以獨重於他州縣者謂其
田坐水鄉稱沃壤耳今沃壤化為沮洳不復可耕而糧
仍偏累是使不耕之田輸有常之賦非大破拘攣之議
盡為蠲減之圖則一方民生終不可濟此一説也係廟
堂浩蕩之恩然而不敢望也其次則莫如通融均派葢
錢糧分數起運重而存留輕起運急而存留緩今各州
縣以嵗嵗有収之田大半𣲖存留而本州年年不耕之
[002-21a]
土大半派起運今非昔比偏累何堪謂宜就本府起運
九萬之内均攤三州七縣之中以存留各倉之糧均增
泰州興化之額此一調停轉移之間而災民稍得沾通
融均派之惠此一説也所謂經常之筞然而不能不取
諸彼以與此也又其次則莫如比例改兌興泰一體被
災然興化自隆慶年間築有長堤一道隔住泰州之水
使不得急洩每嵗邵伯湖決及減閘諸水泰州屯宿獨
先而宣洩獨後故連年泰州受害視興化尤慘然興化
[002-21b]
起運三萬有奇俱係改兌本州起運四萬以上俱係正
兌計每年二六輕齎比興化多派至三千八百餘兩是
本州不得與興化同論災也不均更甚謂宜比照興化
改兌事例一體矜恤則寛一分受一分之賜此又一説
也不得已而思其次也夫百姓包不耕之税而朝廷施
改兌之恩糧不失額民得昭蘇揆之事理無不可行者
儻蒙酌議就此數説之中定為畫一之計破格題請則
孑遺之民可望更生而受人之牛羊為之求牧與芻者
[002-22a]
亦得藉手少效其區區之願矣至於本年災傷已經申
請或於漕糧盡行改折或於别項那移抵補此又權宜
之策止可為目前之圖恐終無濟於積困之災民也但
恩典出自上裁卑州未敢擅便擬合呈詳萬厯二十年
四月日
  送州大夫見吾譚公遷佐南寧序
甞觀史漢所紀循吏寥寥數人至次其行事亦未有縷
縷數千言者雖以子産為政二十六年而久太史公不
[002-22b]
過載其民情所嚮注而已自蜀文翁以下班氏雖稍加
詳然其中詔書全文及士大夫奏記間至採而序之亦
不瑣瑣盡列其治狀二氏之意無亦以徵諸庶民乃見
信從而璽書褒美之詞尺牘規戒之語庶㡬孔子所謂
文獻足徵者耶竊怪晚近世郡邑人贈行之章去思之
碑盈滿天下即其諛文蕪詞將令在在傳循吏而人人
軼龔黄矣孰知有大謬不然者余守曹郎在輦轂下最
久以耳目覩記四方直指使所舉劾及三年大計銓司
[002-23a]
所黜陟其於名實之際的然有當民情十不一二而其
最以卓異稱錫宴大官者乃不崇朝而異議蜂起至言
者鑒之欲一切報罷雖不無因咽廢食之病而因以知
名實難辨葢益信史漢所列循吏寥寥不多許可抑有
由也余不文不能脩班史之業然不佞亦絶不欲效世
俗贈行為諛文蕪詞以貽他日覆瓿之譏今年春余以
言職守事忤㫖讁官暫棲遲里中而㑹郡守見吾譚君
以最遷廣西南寧府同知報至日里中士民不勝咨嗟
[002-23b]
嘆息若遽奪其所天然相率走監司張公所乞留不期
而㑹者至千餘人已數日復走不佞之廬而請曰侯遷
矣吾輩何可一日無侯不得已白之監司監司許我矣
若寧無一言以賛其決乎余曰唯唯否否主上之愛民
甚矣豈其以得民如侯而必欲奪之以去留則未有不
䝉俞允者雖然成命已下非當事者大破拘攣之議修
兩漢故事寧能露章而請也若輩其再圖之又數日而
察諸里巷上自父老下至兒童以及婦人女子無不咨
[002-24a]
嗟嘆息皇皇恐其去且致怨諸家居縉紳不一昌言於
當路而余家兩大父長為江陵丞年八十次為南寧倅
年七十聞之謂余曰吾老矣吾生以來見前守或以强
明或以亷幹著聲代不乏人然未有得民而信若今日
者諸父老以義責子子寧得否否而已余乃踴躍為作
書上之監司曰僕逐臣也且有狗馬病葢杜門惟恐不
深何敢與聞外事乃頃見敝州守之遷也百姓皇皇如
有所失夫守之治狀在明公藻鑑中無俟不佞言獨其
[002-24b]
節亷惠愛百姓孺而慕之不啻慈母今日民情如此其
切當路何以答之僕觀兩漢循吏朝廷往往下璽書勉
厲增秩賜金或爵至關内侯不知當時久任豈盡百姓
能扣閽而留於上哉抑豈朝廷能親見問而得之下哉
葢必當時監司觀風采實以轉聞乞留耳史者作傳具
詔書褒美狀而不載其轉聞之由僕每每觀循吏傳未
甞不想見其時上官之賢能課吏奉宣德意也今日所
望於明公者能使朝廷興兩漢之吏治吳陵䝉久任之
[002-25a]
循良是在一舉手間耳僕所中籍也一切糧差於州大
夫素無結納又方杜門待罪於州大夫絶不往來苐耳
熟於康衢之謠而心切於緇衣之好輒因諸父老之請
敢以書上伏惟裁察幸甚書已具㑹聞御史大夫以巡
察未至不欲獨䟽請而代者又有主名遂不果上侯行
有日矣余家二老人謀為大夫贈即以不佞尺牘之詞
命子弟輩書以貽之倘後有修班史之業者采民情所
嚮注其即以余書當奏記之一未可知也乃若大夫不
[002-25b]
難於守益無難於佐守而南寧為古邕州伯大人具悉
其可卧治則無俟不佞言矣
  海陵修濬丁溪塲龍開港碑
大江以北長淮以南為廣陵郡其𨽻高寳邵伯之間諸
水滙為湖者延袤數百里而遥號澤國焉而東則沮洳
千有餘里葢高寳興泰四郡邑田賦鹺利所從出地環
其中國初平江伯陳公瑄因故道而疆里之北築高堰
以障淮之南徙使合河入海東築長堤以障湖之東注
[002-26a]
使南䟽入江是為東南轉漕咽喉而堤以内四郡邑之
水各循其地形高下派分之以達於海泰州故海陵郡
一稱吳陵若今丁溪塲龍開港則綰轂海陵之口而&KR0782
溪秦潼西溪寧鄉及東臺何垜串塲河之水所由以宣
洩者猶興化之有白駒鹽城之有廟灣也正德己卯而
後稍稍就湮塞然故不為害迨先皇帝己巳之嵗河決
而南淮受之高堰堤遂圯以灌湖而汪洋萬頃不復辨
疆邑即故太史公宋濓所甞謂堤防一決千里為壑者
[002-26b]
是已今皇帝御極赫然下眀詔遣重臣經畧其地修平
江伯故事而兩堤復還其舊然水平沙積湖之高㡬與
堤埒而減水之議從起矣由淮陰逹邵伯就堤為閘者
四十有奇湖水自是嵗嵗減而東注而興與泰視高寳
更若釜然内窪以下外昂而高其來也日積其去也日
壅而膏腴隩衍之壤蕩而為萑葦瀦澤之鄉者垂一十
二年老稚轉於溝壑壯者散之四方其不即死且徙者
日困徵輸恨不能委而去之葢㡬無民已嵗癸未按御
[002-27a]
史貴溪姚君士觀兼督學行部至士民遮道往訴而以
開海口請狀累百千計御史下其事於海防兵備參政
通城舒君大猷而以屬泰州守黄岡李君裕及高寳興
化郡邑各守若令議己民有豪舉而狡黠者居塲數盤
據善因縁為奸則詭言於鹺御史曰是不可創而開也
開之將不利於竈若商且啓海冦窺伺心而鹺御史芮
城任君養心行郡縣嵗遍當代去不果勘異議者益危
言以恫喝人而衆論汹汹遂不能決李君毅然屬其耆
[002-27b]
老而告之曰州賦嵗六萬石佐縣官費而民不有田又
安所從賦也事急矣議築舍無成守土者其謂何脱不
幸有他請以身任之即日駕小舸涉海上周覽而咨度
焉至丁溪之東由姚家口迄蔣家壩里四十測之水可
五尺由蔣家壩迄馮家堰里方十測之水可三尺則嘆
曰此不入海故道乎而何云創始也由壩而下五里許
是為龍開港其勢漸下其望彌遠測之不下百數十里
而民竈田在范堤内遠不相涉則又嘆曰此豈海潮所
[002-28a]
能至乎而湖虞鹹淡交以侵也誠目前五十里濬而深
之即煑海者得不負戴而舟也其利豈在民後哉且若
能不田而食耶港而下不越一線之河止矣非有汪洋
開拓之勢也又安能受餘皇使浮海而入乎即入矣四
望皆水也掠之何從今而知所以筴矣無已則下流施
品樁以杜舟楫之徃來而馮家壩以上建石閘司啟閉
使蓄水者過四尺而洩則慮且萬全儻亦杞人之計哉
於是詢之民民莫不曰善詢之竈則竈又莫不曰善夫
[002-28b]
役興於創為者則人情駭事艱於兼利者則人情貳今
濬河也非開河也為民也亦為竈也奈何勘議者不察
而徒曰海口海口使不逞者藉以駭貳人也歸而具其
事於牘娓娓數百言辨析甚剴切上之按御史御史色
且動謂將親按部則以三月發廣陵道府及運司而下
皆從至則凡所議建置具如李君指而亞卿兼中丞衡
水傅公希摯來漕撫公故備兵海防居吳陵久且目擊
己巳之災者也曰嗚呼惟余所理賦乃以勤二三子於
[002-29a]
是㑹䟽以丁溪白駒工並列以請而具李君文於奏中
不遺一言及下大司空議而大司空覆議所建置亦具
如李君指詔曰可其下之守若令於是兩郡邑畫地而
治之經始於今皇帝之十一年秋七月凡三閱月而竣
濬四尺者丈七千二百有竒濬三尺者丈二千七百有
奇夫應募者三千有奇食若金六千一百有奇石閘一
品樁四食若金二百五十有奇皆取給兩臺贖鍰及倉
糧之備賑者而白駒工在興化亦同時報成事矣葢水
[002-29b]
自是以海為壑而阡陌溝洫井井也報聞賞賚各有差
時不佞芳備員蘭省為桑梓有生色焉無何貢生曹君
文魁至函學博陳君軫書列庠弟子陳采周嘉魚等州
父老葉政濵等數十百人名拜而請曰惟是州田不耕
穫者十二年所矣嵗癸未而斂十之三嵗甲申而斂十
之七今乙酉而播榖者盡畦也其皆李侯之貺乎與造
物者均矣子其一言以志永永余謝不敏葢甞考覽載
籍凡有民社者能修陂渠之政則一書再書不厭其煩
[002-30a]
此無他民食所天誠重之也曾文定守齊州為石門以
宣洩西北湖水民數世頼之史起之治鄴也驅遠水害
至有舄鹵生稻粱之謠用能光昭史冊迄今稱焉不腆
丁溪之役頼天子仁聖不遐遺萬里俞中丞御史兩臺
言藉苐令李君怵於鹺御史而不能明析於開與濬之
議權酌於利與害之辨以身任之也則邦人之昬墊者
靡所底止矣乃能力排浮議迄躋平康用垂一郡之利
以方二君子事得專操之以利民者葢又有難矣哉抑
[002-30b]
猶有説焉事固難其始之成而尤憂其終之壞即正德
己卯去今六十年未甚遠也治水者用故事而修舉之
猶然滋多口繼自今嵗改時移屬有讒人交亂其間則
安知後之視今不猶今之視昔也乎余故特為詳其事
使後之治水者有所考也無難興也無避口也而系之
以銘銘曰淮南之墟衆水所趨其勢囘旋滙而為湖轉
漕於資通彼貢賦崇堤障之毋俾東赴孰列之東州郡
四豐千里環帶派分其瀧曰維吳陵丁溪鹺阜龍開宣
[002-31a]
泄海以為注己巳洪水瀰漫淙沖堤隨而圮有如山崩
天子曰咨下民其憫爰命冬師來䟽其梗冬師有言沙
積爾原水不減焉堤胡爾垣乃闢其門石欄星布逝者
潺湲不舍晝夜况兹海津越嵗久湮百川來奔盈滿民
町膏腴沮洳十年不耡徒日號呼土毛何穥控於臺使
黎元烝烝訛言儵興憂心伻伻李侯仁人不畏强禦力
抗讒氛昌言排痼剪其荆蓁波其陸塵來自湖濵入於
海泯阡陌謐寧平如其几禾黍有美以耘以耔頻嵗遘
[002-31b]
害此年屢登拊已而思曰誰之功功在不刋非文莫紀
詳而叙之敢告惇史
  海陵遺愛傳
海陵者淮南一劇郡去江都百二十里今泰州也以其
濱海而地獨高故名海陵云然其高又獨州治及東去
如皋百里而近耳至租税所出其田盡皆沮洳為高寳
諸湖水所滙嵗計之収僅可十之三四以故民多貧廼
民又不以貧故逋租税即儉年至鬻子女以償仕者往
[002-32a]
往視為善地萬厯丙戍㑹守乏計偕者集闕下銓曹注
選人得譚侯者考上當守海陵譚侯者廣東仁化人諱
□字仁卿以明經薦於鄉高等五上春官不第則曰士
必以甲科始官耶夫士貴自効耳令當一郡邑有民社
之寄足可建樹漢循吏如黄次公輩且未聞後世以入
貲賞官少之况明經薦舉也吾恐不能循吏之愧而奚
以甲科為尋拜命即日單車就道比至郡間民所疾苦
務在拊摩而孺畜之一意寛和不為苛急屬時當盛夏
[002-32b]
積苦霪潦湖大決前所稱沮洳盡汪洋為壑禾黍化為
泥沙而署事者秦越其民方置酒高㑹駕龍舟戲水中
㑹當路所使勘災吏至以屬縣輕之弗為禮吏繇此恚
甚故輕其災不以實上迨報至租税當全徵民益恟恟
思逃死四方侯來則以日夕行村落中體察且慰勞之
曰良苦慎毋恐乃公在終不令若死徵輸也已而兌官
至侯為涕泣當路前請出倉中陳榖舂米及貸鹺銀若
干兩繼之故事倉榖無擅發者而鹺銀係額課臺使者
[002-33a]
有難色侯涕泣請不休當路察其廹切不可奪具為請
於上得報可繇是轉漕無害而閭閻安堵若弗聞也者
藉令拘攣守故常誠意不足動上則不知死徵輸者幾
何人矣冬春之間民困於食道殣相望侯度城内外寛
敞隙地為蓬舎以居就食饑民出帑金擇長年亷吏設
粥分辰申為兩餐日循行稽考具井井有法如是者數
月全活以萬計周視城垣霪雨積久傾圮㡬五百餘丈
侯又私念興工作以聚失業之人古荒政宜有也苐時
[002-33b]
詘舉贏費安從出一日筴曰得之矣郡故有平市者官
為給帖易一官則更新給之給則有税此前人抑末之
意然而充私費矣今用以修城不亦一舉而兩得耶計
之金可五百兩有竒粟稱是因鳩工飭材具為區處某
所土可以磚某處工當日㡬何匠役往一一皆符其言
不爽於是城完而饑民亦仰給焉其綜理周宻如此姜
堰盜起取人於萑苻之澤侯不為張皇苐曰赤子易撫
耳於是購得其渠魁一二主名懸賞募之為檄以勸諭
[002-34a]
脅從者不一月解散去入他境侯復為教令諭境内以
為善禁奸之意民多化之兩造集於庭必和其詞色使
竟其説後徐以意決之即弗服明日再來具剖説如初
期於得情乃已即至於三不厭煩瑣以故人各輸其情
實不忍欺獄訟衰止無寃民侯自奉甚儉日蔬食間日
始一肉衣服不為鮮靡一粟一布與值反浮於民間居
久之當入覲囊且蕭然不取市肆一物民謠有兩袖清
風之頌行之日父老至遮道各以其力所辦具金以贈
[002-34b]
悉麾而去曰母慁乃公為也吾無所用之百二十里之
間扶老擕幼送者趾相錯於路明年歸民益喜侯愈益
務為寛和㑹大旱江南北赤地數千里侯度來年米價
必騰湧急出帑金數千兩以漕米七錢石易之明年價
果至倍則仍以七錢令人自為售漕有羡米故事皆官
自用不以報是時朝廷遣户曹郎出賑郡止得分金二
百待哺者無慮數十千其與㡬何侯又以前羡米佐其
費設粥如曩時所全活益衆其善推廣德意多類此君
[002-35a]
為人貌朴口逡逡不能道詞至其誠心實意表裏洞然
無纖芥可疑以故士民愛敬愈久而愈信之初時人或
病其御吏稍寛㑹一上官雅賢重君留飲盡驩洽而吏
中狡黠者因居間至為蜚語流謗上官亷踪跡所從起
以私揭送侯自處人人吐舌即吏亦惴惴請死侯苐笑
曰事久自白耳卒御之如初吏亦皇恐媿無地㑹吏以
他事被黜侯復稍稍出俸錢貽之其人曰吾儕小人不
虞公覆我如天也繇是他吏亦感動傾心事之絶無緣
[002-35b]
簿書為奸者矣博士青衿弟子往往周䘏其困乏學使
者按部民有詞連一二生理雖稍曲侯必務為成就安
全終不以曲故抵於法曰養士甚難何可摧抑之令士
氣不振也侯為政凡五年餘節亷恵愛如一日治行為
淮南第一用資稍遷廣西南寧府同知士民詣監司乞
留者千餘人語在他序中留不可得則各為笥脱其靴
藏之懸諸郡門以志去思榜曰譚公遺愛郡陳子曰亷
者多矯刻之行乃寛然長者不可得兼也侯才能集事
[002-36a]
誠則可孚豚魚寛能得衆亷則可樹表儀漢詔褒予循
吏必稱賢人君子侯殆其人也乎宜其去之日有遺愛
也懸門之履仰止在焉詩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繼自
今海陵赤子其永矢弗諼也夫
 
 
 
 
[002-36b]
 
 
 
 
 
 
 
 敬止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