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61 吳中水利書-宋-單鍔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呉中水利書
             宋 單鍔 撰
竊觀三呉之水為害滋乆較舊賦之八十常减其五六
以日月指之則水為害於三州逾五十年矣所謂三州
者蘓常湖也朝廷屢責監司監司毎督州縣又間出使
者尋按舊蹟使講明利害之原然而西州之官求東州
之利目未嘗歴覧地形之髙下耳未嘗講聞湍流之所
[001-1b]
從來州縣憚其經營百姓厭其出力均曰水之患天數
也按行者駕輕舟於汪洋之陂視之茫然猶擿埴索途
以為不可治也間有忠於國志於民深求而力究之然
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末而不知其本詳於此而
畧於彼故有曰三州之水咸注之震澤震澤之水東入
於松江由松江以至於海自慶歴以來呉江築長堤横
截江流由是震澤之水常溢而不泄以至壅灌三州之
田此知其一偏者也或又曰由冝興而西溧陽縣之上
[001-2a]
有伍堰者古所以節宣歙金陵九陽江之水由分水銀
林二堰直趨太平州蕪湖後之商人由宣歙販運&KR1097
東入二浙以伍堰為艱阻因相為之謀妄紿官長以廢
伍堰伍堰既廢則宣歙金陵九陽江之水或遇五六月山
水暴漲則皆入於冝興之荆溪由荆溪而入震澤葢上
三州之水東灌蘓常湖也此又知其一偏者耳或又曰
冝興之有百瀆古之所以洩荆溪之水東入於震澤也
今已湮塞而所存者四十九條疏此百瀆則冝興之水
[001-2b]
自然無患此亦知其一偏者也三者之論未嘗參究其
詳以鍔視其蹟自西伍堰東至呉江岸猶人之一身也
伍堰則首也荆溪則咽喉也百瀆則心也震澤則腹也
旁通震澤衆瀆則脉絡衆竅也呉江則足也今上廢伍
堰之固而宣歙池九陽江之水不入蕪湖反東注震澤
下又有呉江岸之阻而震澤之水積而不洩是猶有人
焉桎其手縛其足塞其衆竅以水沃其口沃而不已腹
滿而氣絶視者恬然猶不謂之已死今不治呉江岸不
[001-3a]
疏諸瀆以洩震澤之水是猶沃水於人不去其手桎不
觧其足縛不决其竅塞恬然安視而已誠何心哉然而
百瀆非不可治伍堰非不可復呉江岸非不可去葢治
有先後且未築呉江岸之先伍堰之廢已久然而三州
之田尚十年之間熟有五六伍堰猶未為大患自呉江
築岸已後十年之間熟無二三欲具騐之閲三州嵗賦
所入之數可以見矣且以百瀆言之古者所以洩西來
衆水入震澤而終歸於海葢震澤吐納衆水今納而不
[001-3b]
吐鍔竊視熈寜八年時雖大旱然連百瀆之田皆魚游
鱉處之地低汙之甚也其田去百瀆無多逺而田之苗
是時亦皆旱死何哉葢百瀆及旁穿小港瀆歴年不遇
旱皆為泥沙堙塞與平地無異矣雖去震澤甚邇民力
難以私舉時官又無留意疏導者苗卒歸於槁死自熈
寜八年迄今十四載其田即未有不耕之日嵗嵗訴潦
民益憔悴昔嘉祐中邑尉阮洪深明冝興水利方是時
呉中水洪屢上書監司乞開百瀆監司允其請遂鳩工
[001-4a]
於食利之民疏導四十九條是年大熟此百瀆之騐嵗
水旱皆不可不開也冝興所利非止百瀆東有蠡河横
亘荆溪東北透湛瀆東南接罨畫溪昔范蠡所鑿與冝
興西蠡運河皆以昔賢名呼其蠡河遇大旱則淺澱中
旱則流通又有孟徑洩滆湖之水入震澤其他溝瀆澱
塞其名不可縷舉夫呉江岸界於呉淞江震澤之間岸
東則江岸西則震澤江之東則大海百川莫不趨海自
西五堰之上衆川由荆溪入震澤注於江由江歸於海
[001-4b]
地傾東南其勢然也慶厯二年欲便糧運遂築北隄横
截江流五六十里致震澤之水常溢而不洩浸灌三州
之田毎至五六月間湍流峻急之時視之呉江岸之東
水常低岸西之水不下一二尺此隄岸阻水之跡自可
覧也又睹岸東江尾與海相接處汙澱茭蘆叢生沙泥
漲塞而江岸之東自築岸以來沙漲成一村昔為湍流
奔湧之地今為民居民田桑棗塲圃呉江縣由是嵗增
舊賦不少雖然增一邑之賦反損三州之賦知幾百倍
[001-5a]
耶夫江尾昔無茭蘆壅障流水今何致此葢未築岸之
先源流東下峻急築岸之後水勢緩無以滌蕩泥沙以至
增積茭蘆生矣茭蘆生則水道狹水道狹則流洩不快
雖欲震澤之水不積其可得耶今欲洩震澤之水莫若
先開江尾茭蘆之地遷沙村之民運其所漲之泥然後
以呉江岸鑿其土為木橋十所以通糧運毎橋用耐水
土木棒二條各長二丈五尺横樑三條各長六尺柱六
條各長二丈除首尾占閣外可得二丈餘谼道毎一里
[001-5b]
計三百六十步一里為橋十所計除占閣外可開水面
二十三丈毎三十歩一橋也一千條橋共開水面二千
丈計一十一里四十步也隨橋谼開茭蘆為港走水仍
於下流又開白蜆安亭二江使太湖水由華亭青龍入
海則二州水患必大衰减常州運河之北偏乃江隂縣
也其地勢自河而漸低上自丹陽下至無錫運河之北
偏古有洩水入江瀆一十四條曰孟瀆曰黄汀堰瀆曰
東凾港曰北戚氏港曰五卸堰港曰梨溶港曰蔣瀆曰
[001-6a]
歐瀆曰魏瀆涇曰支子港曰蠡瀆曰牌涇皆以古人名
或以姓稱之昔皆以洩衆水入運河立㪷門又北洩下
江隂之江今名存而實亡今存者無幾二浙之糧船不
過五百石運河止可常存五六尺之水足可以勝五百
石之舟以其一十四處立為石碶㪷門毎瀆於岸北先築
隄岸則制水入江若無隄防則水泛濫而不制將見灌
浸江隂之民田民居矣昔熈寜中有提舉沈披者輒
去五卸堰走運河之水北下江中遂害江隂之民田為
[001-6b]
百姓所訟即罷提舉亦嘗被罪始欲以為利而適足以
害之此未達古人之智以智敗事也竊見錢塘進士余
黙兩進三州水利徒能備陳功力瑣細之事殊不知本
末惟有言得常州運河晉陵至無錫一十四處置㪷門
洩水北下江隂大江雖三尺童子亦知如此可以為利然
余黙雖能言㪷門一事合鍔鄙䇿奈何無法度以制入江之
水行之則豈止為一沈披耶又睹主簿張實進狀言吳江
岸為阻水之患涇函不通其言然則然矣雖言呉江岸
[001-7a]
而不言措置水之術葢古之所創涇函在運河之下用
長梓木為之中用銅輪刀水衝之則草可刈也置在運
河底下暗走水入江今常州有東西兩函地名者乃此
也昔治平中提刑元積中開運河嘗聞見函管但見函
管之中皆泥沙以為功力甚大非可易復遂已今先開
鑿江湖海故道堙塞之處洩得積水他日治函管則可
若未能開故道而先治函管是知末而不知本也竊見
常州運河之北偏皆江隂低下之田常患積水難以耕
[001-7b]
植今河上為㪷門河下築堤防以管水入江百姓由是
縁此河堤可以作田圍此洩水利田之兩端也冝興縣西
有夾苧干瀆在金壇冝興武進三縣之界東至滆湖及
武進縣界西南至冝興北至金壇通接長塘湖西接伍
堰茅山薛步山水直入冝興之荆溪其夾苧干葢古人
亦所以洩長塘湖東入滆湖洩滆河之水入大呉瀆塘
口瀆白魚灣髙梅瀆四瀆及白鶴溪而北入常州之運
河由運河而入一十四條之港北入大江今一十四條
[001-8a]
之港皆名存而實亡累有知利便者獻議朝廷欲依古
開通北入運河以注大江自滆湖長塘湖兩首各開三
分之二焉彼田户皆豪民不知利便惟恐開鑿已田隂
構胥吏皆柅而不行元豐之間金壇長官奏乞請開朝
廷又降指揮委江東及兩浙兩路鹽司相度及近縣官
員又為彼豪民計構不行倘開夾苧干瀆通流則西來
他州入震澤之水可以殺其勢深利於三州之田也鍔
於熈寜八年嵗遇大旱竊觀震澤水退數里清泉鄉湖
[001-8b]
乾數里而其地皆有昔日丘墓街井枯木之根在數里
之間信知昔為民田今為太湖也太湖即震澤也以是
推之太湖寛廣逾於昔時昔云有三萬六千頃自築呉
江岸及諸港瀆堙塞積水不洩又不知其愈廣幾多頃
也鍔又嘗見低下之田昔人争售之今人争棄之葢積
年之水十無一熟積空頭之稅或遇頻年不收則饑餓
丐殍鬻妻子以償王租或置其田舍其廬而逋至於酒
坊處有水鄉沽賣不行以致敗闕者比年猶甚皆縁水
[001-9a]
傷下田不收故也鍔又嘗遊下鄉竊見陂渰之間亦多
丘墓皆為魚鼈之宅且古之𦵏者不即髙山則於平地
陸野之間豈即水穴以危亡魂耶嘗得唐埋銘於水穴
之中今猶存焉信夫昔為髙原今為汙澤今之水不洩
如故也昨熈寜間檢正張諤命属吏殿丞劉慤相視蘓
秀二州海口諸浦瀆為沙泥塞壅將欲疏鑿以决流水
慤相視囬申以謂若開海口諸浦則東風駕海水倒注
反灌民田諤謂慤曰地傾東南百川歸海古人開海口
[001-9b]
諸浦所以通百川也若反灌民田古人何為置諸浦耶
百川東流則有常西流則有時因東風雖致西流風息
則其流亦復歸於海其勢然也凡江湖諸浦港勢亦一
同慤雖信其如此然猶有説葢以昔視諸浦無倒注之
患而今乃有之葢昔無呉江岸之阻諸浦雖暫有泥沙
之壅然百川湍流浩急泥沙自然滌蕩隨流以下今呉
江岸阻絶百川湍流緩慢緩慢則其勢難以滌蕩泥沙
設使今日開之明日復合又聞秀州青龍鎮入海諸浦
[001-10a]
古有七十二㑹葢古人為七十二㑹曲折宛轉者葢有
深意以謂水隨地勢東傾入海雖曲折宛轉無害東流
也若遇東風駕起海潮汹湧倒注則於曲折之間有所
囘激而泥沙不深入也後人不明古人之意而一皆直
之故或遇東風海潮倒注則泥沙隨流直上不復有阻
凡臨江湖海諸港浦勢皆如此所謂今日開之明日復
合者此也今海浦昔日曲折宛轉之勢不可不復也夫
利害掛於眉睫之間而人有所不知今欲洩三州之水
[001-10b]
先開江尾去其泥沙茭蘆遷沙上之民次疏呉江岸為
千橋次置常州運河一十四處之㪷門石碶堤防管水
入江次開道臨江湖海諸縣一切港瀆及開通茜涇水
既洩矣方誘民以築田圍昔夾亶嘗欲使民就深水之
中壘成圍岸夫水行於地中未能洩積水而先成田圍
以狹水道當春夏湍流浩急之時則水常湧行於田圍
之上非止壞田圍且淹浸廬舍矣此不智之甚也欲乞
朝廷指揮下兩浙轉運使擇智力了幹官員分布諸縣
[001-11a]
則不越數月其功可畢所有創橋疏通河港置㪷門利
便制度不在規規而言也今所畫三州江湖溪海圖一
本但可觀大畧港瀆之名亦布其一二耳欲見其詳莫
若下蘓常湖諸縣各畫溪河溝港圖一本各言某河某
瀆通某縣某處俟其悉上合而為一圖則纎悉若視於
指掌之間也鍔又覩秀州青龍鎮有安亭江一條自呉
江東至青龍由青龍洩水入海昔因監司相視恐走透
商稅遂塞此一江其江通華亭及青龍夫籠截商稅利
[001-11b]
國能有幾耶堰塞湍流其害實大又况措置商稅不為
難事竊聞近日華亭青龍人户相率陳狀情願出錢乞
開安亭江見有狀准本縣官吏未與施行近又訪得冝
興西滆湖有二瀆一名白魚灣一名大湖呉瀆洩滆湖
之水入運河由運河入一十四處㪷門下江其二瀆在
塘口瀆之南又有一瀆名髙梅瀆亦洩滆湖之水入運
河由運河入㪷門在呉瀆之南近聞知蘓州王覿奏請
開海口諸浦鍔竊謂海口諸浦不可開今開之不逾時
[001-12a]
或遇東風則泥沙又合矣嘗觀考工記曰善溝者水囓
之善防者水滛之葢謂上水湍流峻急則自然下水泥
沙囓去矣今若俟開江尾及䟽呉江岸為橋與海口諸
浦同時興工則自然上流東下囓去諸浦沙泥矣凡欲
疏導必自下而上先治下則上之水無不疏若先治上
則水皆趨下漫滅下道而不可施功力其勢然也故今
治三州之水必先自江尾海口諸浦疏鑿呉江岸及置
常州一十四處之㪷門築堤制水入江北與呉江兩處
[001-12b]
分洩積水最為先務也然鍔觀合開三州諸瀆港不必
全藉官錢葢三州之民憔悴之久人人欲開故半可以
資食利戸之力也今畧舉其一二若開江尾疏呉江岸
為橋遷呉江岸東一村之民開地復為昔日之江置一
十四處之㪷門并築一十四條隄制水入江開夾苧干
白鶴溪白魚灣大呉瀆塘口瀆冝興東蠡河已上非官
錢不可開也若冝興之横塘百瀆蘓州之海口諸浦安
亭江江隂之季子港春申港下港黄田港利港宜興縣
[001-13a]
之塘頭瀆及諸縣凡有自古洩水諸溝港濵瀆盡可資食
利户之力也莫若先下三州及諸縣抄錄諸道江湖海
一切諸港瀆溝濵自古有名者及供上丈尺之料功力
之費或係官錢或係食利私力期之以施工日月同日
開鑿同日疏放若或放水有先後則上水奔湧東下衝
損在下開浚未畢溝港以故須同日决放也或者有謂
昔人創望亭吕城奔牛三堰所以慮運河之水東下不
制是以制堰以節之以通漕運自熈寜治平間廢去望
[001-13b]
亭吕城二堰然亦不妨綱運者何耶鍔曰昔之太湖及
西來衆水無呉江岸之阻又一切通江湖海故道未嘗
堙塞故運河之水常慮走洩入於江湖之間是以制堰
以節之今自慶歴以來築置呉江岸及諸港浦一切堙
塞是以三州之水常溢而不洩二堰雖廢水亦常溢去
堰若無害今若洩江湖之水則二堰猶冝先復不復則
運河將見涸而粮運不可利此灼然之利害也又若冝
興創市橋去西津堰葢嘉祐中邑尉阮洪上言監司就
[001-14a]
長橋東市邑中創一橋使運河南通荆溪初開鑿市街
乃見昔日橋柱尚存泥中咸謂古為橋於此也又運河
之西口有古西津堰今已廢去乆矣且古之廢橋置堰
以防走透運河之水今也置橋廢堰以通荆溪則溪水
常倒注運河之内今之與古何利害之相反耶鍔以為
古無呉江岸衆水不積運河髙於荆溪是以塞橋置堰
以防洩運河之水也今因呉江岸之阻衆水積而常溢
倒置運河之内是以創橋廢堰見利而不見害也今若
[001-14b]
治呉江岸洩衆水則運河之水再防走洩當於北門之
外創一堰可也其利害葢如此也或又曰竊觀諸縣髙
原陸野之鄉皆有塘圩或三百畆或五百畆為一圩葢
古之人停蓄水以灌溉民田以今視之其塘之外皆水
塘之中未嘗蓄水又未嘗植苗徒牧養牛羊畜放鳬雁
而已塘之所創有何益耶鍔曰塘之為塘是又堰之為
堰也昔日置塘蓄水以防旱嵗今日三州之水乆溢而
不洩則置而為無用之地若决呉江岸洩三州之水則
[001-15a]
塘亦不可不開以蓄諸水猶堰之不可不復也此亦灼
然之利害矣茍堰與塘為無益則古人奚為之耶葢古
之賢人君子大智經營莫不除害興利出於人之所未
到後之人淺謀管見不達古人之大智顛倒穿鑿徒見
其害而未見其利也若呉江岸止知欲便糧運而不知
遏三州之水反以為害又若廢青龍安亭江徒知不漏
商旅之稅又不知反狹水道以遏百川今之人所以戾
古者凡如此也鍔竊觀無錫縣城内運河之南偏有小
[001-15b]
橋由橋而南下則有小瀆瀆南透梁溪瀆有小堰名單
將軍堰自橋至梁溪其瀆不越百步堰雖有亦不渡船
筏梁溪即接太湖昔所以為此堰者恐洩運河之水昔
熈寜八年是嵗大旱運河皆旱涸不通舟楫是時鍔自
武林過無錫因見將軍堰既不渡舟筏而開是瀆者古
人豈無意乎因語邑宰焦千之曰今運河不通舟楫竊
觀將軍堰接運河去梁溪無百步之逺古人置此堰瀆意
欲取梁溪之水以灌運河十之始以鍔言為狂終則然
[001-16a]
之遂率民車四十二管車梁溪之水以灌運河五日河
水通流舟楫往來信夫古人經營利害几一溝一瀆皆
有微意而今人昧之也嘗見蘇州之茜涇昔范仲淹命工
開導以洩積水以入於海當時諫官不知蘓州患在積
水不洩咸上疏言仲淹走洩姑蘓之水葢不知其利而
反以為害今茜涇自仲淹之後未復開鑿亦乆湮塞鍔
存心三州水利凡三十年矣毎睹一溝一瀆未嘗不明
古人之微意其間曲折宛轉皆非徒然鍔今日之議未
[001-16b]
始増廣一溝一瀆其言與圖符合若非觀地之勢明水
之性則無以見古人之意今并圖以獻惟執事者上之
朝廷庶幾三州憔悴之民有望於今日也
 貼黄
  其圖畫得草畧未敢進上乞下有司計㑹單鍔别
  畫
一先開呉江縣江尾茭蘆地
一先遷呉江沙上居民及開白蜆江通青龍鎮安亭江
[001-17a]
 通海
一先去呉江岸土為千橋
一先置常州運河㪷門二十四所用石碶并築堤管水
 入江
一次開夾苧干白鶴溪白魚灣塘口瀆大吳瀆令長塘湖
 滆湖相連走洩西水入運河下㪷門入江
一次開冝興百瀆見今只有四十九條東入太湖
一次開蘓州茜涇白茅七鴉福山梅里諸浦
[001-17b]
一次開江隂下江黄田春申季子竈子諸港
一次根究臨江湖海諸縣凡洩水諸港瀆並皆疏鑿
  伍堰水利
昔錢舍人公輔為守金陵嘗究五堰之利雖知伍堰之
利而不知伍堰以東三州之利害鍔知三州之水利而
未知伍堰以西之利害一日錢公輔以世所為伍堰之
利害與鍔參究方知始末利害之議完也公輔以為闔
堰者自春秋時呉王闔閭用伍子胥之謀伐楚始創此
[001-18a]
河以為漕運春冬載二百石舟而東則通太湖西則入
長江自後相傳未始有廢至李氏時亦常通運而制牛
於堰上挽拽船筏於固城湖之側又常設監官置廨宇
以收往來之稅自是河道澱塞堰埭低狹虗務添置者
十有一堰往來舟筏莫能通行而水勢遂不復西及遇
春夏大水江湖汎漲則園頭王母龍潭三澗合為一道
而奔衝東來河之不治愈可見也今若開通故道而存
留銀林分水二堰則諸堰盡可去矣所欲存二堰者葢
[001-18b]
本處銀林堰以西地形從東迤麗西下自分水堰以東
形勢從西迤麗東下而其河自西壩至東壩十六里有
餘開淘之際須隨逐處地形之髙下以濬之然後江東
兩浙可以無大水之患然銀林堰南則通建平廣德北
則通溧水江寜又當增修高廣以俟商旅舟船往還之
多可以置官收稅如前之利此伍堰之所以不可不復
也今莫若治伍堰使上之水不入於荆溪而由分水銀
林二堰直趨太平之蕪湖下治呉江之岸為千橋使太
[001-19a]
湖之水東入於海中治百瀆之故道與夫蘓常湖三州
之有故道旁穿於太湖者雖不可縷舉而概可以跡究
也難者曰雖復伍堰奈何伍堰之側山水東下乎復堰
無益也鍔答曰由伍堰而東注太湖則有宣歙池廣徳溧
水之水茍復堰使上之水不入于荆溪其餘之水寜有
幾耶比之未復十須殺其五六耳難者乃服
 按宋神宗元豐間議興水利蘓文忠公知杭州上封
 事獻單鍔書史不概載且罹中丞李定舒亶劾奏非
[001-19b]
 神宗决桑田之詠幾釀大禍矣葢其時以蘓公見忌
 而豈有於録鍔哉易曰屯其膏施未光也鳴呼南渡
 之治可以鍳矣
 歸震川曰太湖入海之道獨有一路所謂呉淞者顧
 江自湖口距海不逺有湖泥填淤反土之患為民所
 占所以淞江日隘昔人别鑿港浦以求一時之利而
 淞江之勢日失海口遂至湮塞豈非治水之過歟冝
 興單鍔著書為蘓子瞻所稱然欲修伍堰開夾苧干
[001-20a]
 瀆以截西來之水使不入太湖不知揚州藪澤天所
 以瀦東南之水也今以人力遏之夫水為民之害亦
 為民之利就使太湖乾枯於民豈為利哉治呉之水
 冝耑力於松江松江既治則太湖之水東下而餘水
 不勞力矣或曰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呉地尚有
 東江婁江與松江為三震澤所以入海非一江也曰
 張守節史記正義云一江西南上太湖為松江一江
 東南上至白蜆湖為東江一江東北下曰婁江本言
[001-20b]
 二水皆松江之所分流水經所謂長瀆歴河口東則
 松江出焉江水竒分謂之三江口者也而非禹貢之
 三江大抵説三江者不一惟郭景純以為岷江浙江
 松江為近葢經特紀揚州之水今之揚子錢塘江松
 江並在揚州之境而松江由震澤入海經葢未之及
 也由此觀之則松江獨承太湖之水其源近不可比
 儗楊子江而深濶當與相雄長范蠡云呉之與越三
 江環之夫環呉越之境非岷江浙江松江而何則古
[001-21a]
 三江並稱無疑故治松江則呉中必無他水之患然
 必令深濶與楊子對埒而後可言復禹之績也 按
 此以岷江松江錢塘江為三江與蔡註不同更參之
 按太湖禹貢曰震澤爾雅曰具區左傳曰笠澤史記
 曰五湖皆此也五湖者張勃呉録云周行五百里故
 名虞仲翔云東通長洲松江南通烏程霅溪西通義
 興荆溪北通晉陵滆湖東連嘉興韭溪水凡五道故
 謂之五湖按今湖中自有五湖曰菱湖莫湖㳺湖貢
[001-21b]
 湖胥湖五湖之外又有三小湖梅梁湖金鼎湖東臯
 里湖搃謂之太湖 冝興有三湖太湖滆湖洮湖洮
 湖又在滆湖西北義興記太湖射湖貴湖陽湖洮湖
 是謂五湖
  進單鍔呉中水利書      蘓 軾
臣竊聞議者多謂呉中本江海太湖故地魚龍之宅而
居民與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葢理之當然不可復
以人力疏治是殆不然臣到呉中二年雖為多雨亦未
[001-22a]
至過甚而蘓常湖三州皆大水害稼至十七八今年雖
為淫雨過常三州之水遂合為一太湖松江與海渺然
無辨者葢因二年不退之水非今年積雨所能獨致也
父老皆言此患所從來未逺不過四五十年耳而近嵗
特甚葢人事不修之積非特天時之罪也三呉之水瀦
為太湖太湖之水溢為松江以入海海水日兩潮潮濁
而江清潮水常欲淤塞江路而江水清駛隨輒滌去海
口常通故呉中少水患昔蘓州以東官私船舫皆以篙
[001-22b]
行無陸挽者古人非不知為挽路以松江入海太湖
之咽喉不敢鯁塞故也自慶厯以來松江始大築挽路
建長橋植千柱水中冝不甚礙而夏秋漲水之時橋上
水長髙尺餘况數十里積石壅土築為挽路乎自長橋
挽路之成公私漕運便之日葺不已而松江始艱噎不
快江水不快軟緩而無力則海之泥沙隨潮而上日積
不已故海口湮滅而呉中多水患近日議者但欲發民
治浚海口而不知江水艱噎雖暫通快不過嵗餘泥沙
[001-23a]
復積水患如故今欲治其本長橋挽路固不可去惟有
鑿挽路於舊橋外别為千橋橋谼各二丈千橋之積為
二千丈水道松江宜加迅駛然後官私出力以浚海口
海口既浚而江水有力則泥沙不復積水患可以少衰
臣之所聞大畧如此而未得其詳舊聞常州冝興進士
單鍔有水學故召問之出所著吳中水利書一卷且口
陳其曲直則臣言止得十二三耳臣與知水者考論其
書疑可施用謹繕冩一本繳連進上伏望聖慈深念兩
[001-23b]
浙之冨國用所恃嵗漕都下百五十萬石其他財賦供
餽不可悉數而十年九澇公私凋敝深可愍惜乞下臣
言與鍔書委本路監司躬親按行或差强幹知水官吏
考實其言圖上利害臣不勝區區謹録奏聞伏候敕㫖
 單鍔字季隱冝興人錫之弟登嘉祐四年進士己亥
 劉輝榜不就官獨乗一小舟徧歴三州蘓常湖水道
 經三十年一溝一瀆無不周覧考究著呉中水利書
 蘓軾知杭州時嘗録其書進於朝不果行遂隠居不
[001-24a]
 仕李公擇誌其墓云才不竟於所用命不副於所學
 後至明時夏原吉治水疏呉江水門濬冝興百瀆周
 忱撫呉修築溧陽二壩皆如鍔䇿鍔墓在頥山之右
 
 
 
 
 
[001-24b]
 
 
 
 
 
 
 
 呉中水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