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55 雲南通志-清-鄂爾泰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十三
  水利
  水曰潤下自然之性畎澮隄防則聖人因而節宣
  之以利用厚民生者也滇中自元薩達克齊築陂
  池以備水旱張立道求泉原得壤地萬頃始興水
  利矣然萬山奔流而下衝擊沙石時多填淤而又
  地髙勢迅涸可立待講水利者較他省地形為難
[013-1b]
  而其經營為尤急又安得竟視為山農之區而不
  與遂溝洫澮同其利耶於是或分濬以殺其洶涌
  或約束以制其汗漫或相其壅障而排刷之或時
  其盈縮而蓄洩之鎮斯土者率属勵翼無逺弗周
  庶推廣
聖天子講求水利粒我蒸民至意後之人按籍而考興
  廢之由因時而妙通塞之用斯萬世永賴而大庇
  民乎志水利
[013-2a]
雲南府
 昆明縣附/郭 滇池在城南周圍三百餘里受盤龍江/黄龍潭海源寳象河諸水㑹為巨
 津土人呼之為海環海田/畝資以灌溉者數十萬頃海口大河在城西南八十/里洩滇池之水
 自龍王廟螺殻亂石雞心青魚諸灘至石龍壩而達/安寜兩岸皆山各有子河流入濵海州縣即其流入
 之界各司一河以専責成故有昆陽呈貢晉寜昆明/歸化子河等名北則白塔臘龍二箐水於昆陽之洱
 宗閘入南則瓦泥箐邢家園水於呈貢之普安閘入/又羅武箐水於晉寜之清水閘入天自芭蕉二箐水
 於昆明之新村大閘入雲龍箐水於歸化之平定哨/閘入諸水皆横入大河沙石填壅每雨水暴漲宣洩
 不及沿海田禾半遭淹沒明𢎞治時巡撫陳金自螺/殻灘至青魚灘修濬二十餘里通暢河流定有大修
[013-2b]
 嵗修之例然海口外尚有老埂一道横阻河身埂外/龍王廟前又有牛舌灘牛舌洲各長五十餘丈三重
 埂塞萬歴初布政使方良曙於牛舌洲左豹子山下/竭力疏濬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總督貝和諾巡撫
 郭瑮委員重加開挖修濬雍正三年總督髙其倬相/繼大修未㡬復壅雍正八九年總督鄂爾泰㑹同巡
 撫張允随専委水利道副使黄士傑諮度形勢通濬/河流剷平老埂牛舌洲灘復以晉寜河水徒急横阻
 新河每至倒流並建逼水壩使新河得以暢入大河/又於石龍壩下另開引河一道諸水暢流涸出腴田
 甚廣責成監司丞尉不時查勘/疏通 題定嵗修銀二百兩松華壩在城東北三/十里松華山
 下元平章賽典赤贍思丁經畫水利乃於此築壩分/盤龍江水為金稜河并建盤龍金稜銀稜寳象海源
 馬料六河諸閘溉田萬頃歴加修濬李本朝康熙五/年以來水泛堤決先後巡撫袁懋功 天浴疏請嵗
[013-3a]
 支鹽課葺之二十年大兵平滇壩已傾毁二十二年/巡撫王繼文㑹同總督蔡毓榮 題請捐修歴年相
 繼疏濬未㡬復壅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㑹同巡撫/張允随委員分修六河並明通等河及諸壩閘 題
 定嵗修銀/八百兩盤龍江在城東源出嵩明州牧羊水南流/六十餘里至甸南滙舊邵甸縣龍
 潭河蜿蜒二十餘里至松華山盤繞於城之東南西/三面南入滇池故曰盤龍其支流則自松華壩初分
 為金稜河至城南分水龍王廟一分為採蓮河再分/為永昌河過馬蹄閘折而北行半里東分一渠逆入
 城濠西分為板壩河半里又分為西壩河至小西門/又分為倉後河魚池河其正流南至密灣納金鈴閘
 瀉水至望城橋又分為揚太金三河以上俱西入草/海正流歴南壩晏公廟滙於滇池其蓄洩之閘七
 王公閘在城南門/外小澤口永昌河閘在城南三里土橋外水/本朝康熙二十三年
[013-3b]
 利道孔/興詔置堕苴閘在城南四/里土橋外四道壩閘在城南五里土/橋外明𢎞治間
 置/南壩閘在城南十里元薩達克齊建明總兵沐/璘巡撫&KR2860顒甃石為閘添設巡守西壩
 閘在城西南五里/擺渡村河中小西閘在城小西門外本以上諸/閘多有淤圮 朝雍正
 八年疏導深通砌石岸壩/閘増開子河新築堤埂金稜河在城東十里俗稱/□汁河自松華壩
 分水經金馬山麓繞春登里東鄉至海約六十里兩/岸俱石堤盤亙髙大許束水於中分砌涵洞以均引
 灌其蓄洩/之閘八桑園閘在城東八里白龍寺/導白龍潭水入河小壩閘在城/東十
 里導楊媽河水由過洞灌小壩村田再本朝康熙/二十七年總督范承勲於小壩閘下 建一閘
 元石閘在城東十里分/水為明通河金稜閘在城東南五里佴家/灣水盛洩入盤龍江
[013-4a]
 以防/堤潰燕尾閘在城南八里南村/界分水為西岔河戴金箔閘在城北二/十五里桃
 園/村大韓冕閘 小韓冕閘俱在城東北十五里任旗/營相距百步 以上閘岸
 多有淤圮並本朝雍正八年疏濬/添修石岸 新開洩水石閘二處銀稜河在城北俗/稱銀汁河
 源出龍泉山黒龍潭由落鎻坡至童子橋蜿蜒二十/餘里流過沙浪里南入盤龍江達滇池其蓄洩之閘
 七/文殊寺閘在城西北八/里小馬村小營閘在城北八/里小營村白龍潭
 閘在城北十/里上莊王俊閘在城北十/里馬村後王公堰閘在城北十/二里涌泉
 寺/下猓玀閘在城北二十/里左衛營大閘在城北二十五里蒜村/ 以上閘堤多有淤圮
 古本朝雍正八年疏濬子河引水入江并於/ 堆童子橋増髙石路堵禦江水不使漫溢寳象河
[013-4b]
 在城南二十里源有二一自□□山小龍潭至板橋/驛東一自黄龍潭至板橋驛西於明隂寺前合流而
 西經老崔橋至小板橋又分為三一名官渡河西流/十五里入海北分一河名□玀西流十五里又北分
 一河名舊門溪西流三十里俱入海/東南田畝咸資分溉其蓄洩之閘六楊柳壩閘在城/東十
 里和/甸營矣龍村閘在城東/二十里牛舌尖閘在城東二十/里小板橋響水
 閘在城東二十四/里過路村下石壩閘在城東二十/五里三碗村土橋閘在城/東南
 八里石虎崗年以上閘堤/本朝雍正八 重經修築海源河在城西二十里一/名鴛鴦池源出聚
 仙山下黄龍潭流經海源寺里許建中左右三閘分/受沙河水合流二十里入草海中閘淤塞水從右閘
 奔注淹損班莊上下田禾清本朝雍正八年疏通中/閘水入正流造十字橋騎 水上駕渡漲流河尾另
[013-5a]
 立暗洞分渾水出青草湖清水灌田加築沙河堤埂/循流建閘導至雞舌尖歸於本河水無旁溢其蓄洩
 之閘/四雞舌尖閘在城西十五/里海源寺下左閘 中閘 右閘俱/在
 城西二十里梁家/河左右中三閘馬料河在城東南源出城東六十/里白土村黄龍潭西入滇
 池七十里其/蓄洩之閘四光村閘在城東南三/十里光村新村閘在城東南/三十里左
 衛/營豬圈壩三閘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寳山衝下秧草壩閘在城南三/十里昆池
 邊并以上堤閘盤本朝雍正八年疏濬増/築 建橋梁自 龍江至此名曰六河明通河即/金
 稜河之支流一由三元石閘引注至焦三橋為明通/河一由北瀉水閘引注為白沙河繞先農壇後與明
 通河合流出太平橋過塘子巷入蒲草塘自白沙橋/至海尾約三十里 本朝雍正九年修濬河身増髙
[013-5b]
 堤埂並劵石橋二/過洞二通流利溉白沙河在城東北源出放馬橋經/桃源村響水橋銀錠橋小
 村七星橋西入草海昔人於響水橋連建三閘相距/各里許頭閘分為馬溺河二閘三閘俱引流南入舊
 門溪三閘行至小東村又分小閘/經阿角村至七星橋仍入正河馬溺河從白沙河/頭閘分流
 北經河甸營香條村西折過苜蔬廠入草海舊/多淤狹 本朝雍正九年增築堤岸疏導寛深横山
 水洞在城西三十里龍院村西明隆慶間布政使陳/善令民鑿横山為隂洞引白崖水灌田四萬餘
 畝/富民縣 倉前河在城南三里源自太平村大洞/山流灌倉前一帶田畝河高田
 低可省/壩閘清水河在城北八里源出羅次九岳坪繞山/開九渠曰新溝曰杜家溝曰段家溝
 曰廖家溝曰張金溝曰南渠曰北/渠曰羅院溝曰老葉溝灌田甚廣夷扎郎水在城東/南五里
[013-6a]
 一名大營河築壩分/渠引灌東郊田畝農納水在城北五十里源出和/曲州界流入縣境灌田
 歸於/大河崖泉在城西南七里水出崖下四時/皆清團山西山田畝咸資灌溉燕子渦在/城
 西十里水從巖洞中出内有龍池禱/雨輒應引灌西郊田畝名潘家溝大河石壩在城/西十
 里滇池之水自安寜流入縣境昔人於上流建立石/壩疏為東西二渠均灌南北田畝歸於大河嵗久壅
 塞年本朝順治十/八 官民捐濬□夷溝在城西渠上引灌民屯田/畝堙塞已久 本朝康熙
 四十三年知縣/梁國達重濬宜良縣 大城江在城北十里源出/舊陽宗縣明湖自
 湯池流入縣境明初開渠引導日久堙塞嘉靖間臨/元道文衡檄知縣伍多慶指揮江璽築堤濬導鑿涵
 洞七十二由江頭村至栗者村東抵樂道村入/大池江繞溉五十餘里民徳之又名文公堤黒泥
[013-6b]
 河在城南五十里竹山下舊道淤塞田本朝康/熙二十三年知縣李煜復加開濬 疇利賴滉橋
 河在城西五里源出土潦衝㑹九龍池水分/南北直瀉土橋河灌溉田畝東注大池江白龍潭
 在城西七里黄保村山下潭僅/尺餘水涌如沸灌溉一方田畝大龍洞在城東南十/五里水出山
 腰石孔中其下半里為小龍洞較大/龍洞稍狹玊龍一帶田畝咸賴之大閘在城東二/里障九龍
 池水以/資灌溉小閘在大閘南障白龍/潭水南流灌溉唐家閘在城東三里/龍王廟右總
 束大小二閘之水/南流灌田萬頃湯池渠在城西南三十五里明洪/武中黔國公沐英於雲南
 廣開屯田湯池舊為溝塍廣不盈尺英令指揮同知/王俊因山障隄鑿石刋木别疏大渠導明湖水洩於
 大池江其袤三十六里濶丈有/二深稱之灌溉農田大旱不竭冉公渠在城北十五/里從野雞箐
[013-7a]
 引龍泉入靖/安哨灌田新渠縣本朝雍正七年總督鄂爾泰以/ 轄髙田缺水窪田受淹檄知縣
 邢恭先審度形勢新開子渠髙下皆利一在城東北/五里五百户營之南長五里一在城東三里龍王廟
 北長四里以瀉積水一在廟南長十里宣洩北來諸/水使無漫溢均下入大池江一在城南二十里乾墩
 子決大池江之水以灌髙田一在城北/二十里自江頭村至前所開浚深通九龍池在城/西五
 里巖泉寺山後溉城西田畝甚廣然/水勢剽急夏秋每有衝決隄防為要清水塘在城東/十五里
 其水常清尖山/一帶田畝資之潢水塘在城東十五里龍山後田/髙塘低用水車輓水灌注
 次縣 北城河源出城東穹盪山箐中行數里分為/三溝城内外汲溉咸資之曲折繞城
 入金/水河金水河在城西五里源出上甸分水嶺自南流/北合碧城之水分溉千頃復折而南滙
[013-7b]
 梅子箐水西入/禄豐星宿河梅子箐龍潭在城西北四十里潭周/一畝東流成河經乍烏
 南折灌溉革里果子園古城/白沙金木邑田入金水河小禄豐壩在城西南五/里 本朝康
 熙九年知縣馬尤築石/堤秋冬蓄水春夏灌田舊縣壩在城南二十五里壩/周一里蓄洩以時為
 阡陌/之利晉寜州 盤龍河在城東南一里源出山澗中/灌海溪山一帶田入大壩河
 有盤/龍壩大壩河在城東南二里源出城南闗嶺之東經/河澗舖灌溉石碑村一帶田入大堡河
 有大壩/石碑壩大堡河在城南五十里源出江川縣之屈顙/巔山山畔泉流三派東者入撫仙湖
 南者入星雲湖西者流灌/州轄永寜鄉田入大河大河在城西二里總滙盤/龍大壩大堡三河之
 水歴東南繞西北逶迤入於昆池旁開于河東西各/五建閘蓄洩分灌金沙下河等田闔州水利莫巨於
[013-8a]
 此/龍泉在城東曲折繞城北/入昆池灌近郭田觀音泉在城西南十里/觀音山麓北流
 灌田西入/大堡河達摩壩在城東三里/大幕上下山冲壩在城東南十/里大場村
 官莊壩在城南/十里舖羅藏壩在城西南三/里龜山下分水石壩在城/西四
 通橋下灌溉西北田畝日久淤/圯 本朝康熙十年修濬完固白臼壩在城西二里/小寨村下子
 河之一引灌金沙十五村田舊分河水十之三其七/則歸下河七十五村日久淤廢村農失利爭訟連年
 壩本朝雍正五年勘定金沙等村於大河内築一小/ 僅髙閘口一尺留龍口八尺冬春水微許於五日
 内啟閘放水一晝夜滋潤豆麥餘四日則閉之使水/盡入下河夏秋水漲則盡啟閘板交官不許私閉使
 各子河分瀉洪/流以免旁溢楊慶壩在白臼壩/下二里新江壩在揚慶壩/東北二里
[013-8b]
 一名王家壩水過州城/北至迎恩舖入草海殺蠱壩在城西三里/河西村大營紫溪壩
 在城西五/里團山下三尖壩在城西十/里三尖塘堰塘在城東三里印山/之左一名海溪
 本朝康熙十一年知州張/慎行修築山田資以灌溉呈貢縣 南衝河在城東/南四十
 二里之舊歸化縣北十里自姚平壩經白雲村與清/水河合雨漲多浸沒村田明知縣游一清興工浚治
 田始/可耕洛龍河在城東十里源出黒白黄三龍潭合流/成河分為二一引入城南曲折環抱至
 斗南村入海一繞城南而西至江/尾村入海附郭田全資灌溉之利馬料河在城北五/里源從板
 橋流入昆池縣北/田畝資其灌溉月角泉在城南十五里即蓮花洞/泉為雨花月角闕漁太平
 四村灌/溉所資黄龍潭在城東八里/與白龍潭合白龍潭在城東十二/里石崖下
[013-9a]
 鯉潭在舊歸化縣南六里舊為平原恒苦亢旱明隆/慶六年田中忽水涌成深潭有金鯉游泳其中
 遂為一方/灌溉之利黒龍潭在城東北八里新冊村石崖下源/深流廣闔邑田畝大半資其灌溉
 與白龍/潭合大壩在城東五里引黒白龍潭之水溉田千/頃 本朝康熙十一年署縣何清重修
 五十五年署縣/吳寳林續修達摩壩在城南四十/里富有村旁交七浦在舊歸/化縣東
 北二十里廣二/百餘畝入滇池安寜州 沙河在城東南二里源出/清水闗經龍馬山亘
 百餘里入螳螂川州/東田畝資其灌溉洛陽山龍泉在城東十里峯巒/峭立下有龍泉上
 有禹碑泉流經東/橋灌田三千餘畝興尼龍潭在城西/四十里水跌龍潭 青
 龍潭俱在城西北十/里葱山之南斑鳩村龍潭在城東北/十五里大淜在/城
[013-9b]
 東南九里俗名馬鬃/海土人呼陂堰為淜小淜在城南六里/俗名洛陽池石珠淜在城/南十
 里/石壩在城東/南七里中前二所壩在城南十五里之舊/三泊縣東三十里
 車壩在舊三泊/縣南六里好義村壩在舊三泊/縣西一里月子莊壩在舊/三泊
 縣西/二里郭家壩在城西/二里潢水塘在城東五里/俗名天眼淜禄豐縣
 星宿江在城西門外受羅次和曲之水及東南溪澗/滙為巨河流入易門明正徳間知縣艾龍築
 堤障水分建黒龍潭等六/壩引流灌溉水利始興北河在城北源出和曲州/河底厰南流十五里
 至阿勒又十五里至法尼又三十里/滙東河為星宿江沿流引灌甚溥右所龍泉在城/東水
 出石崖中昔有劉令鑿山穿孔引流縣之東南功尚/未就啟明橋民自備工力開渠沿山而下灌田八九
[013-10a]
 百/畝下壩 趙里長壩俱在城東/二十里南壩在城南/七里土橋在/城
 南七十里/老鴉闗前所壩在城北/十里中壩在城北/十五里上壩在城北/二十里
 麽些壩在城北三十五里十本朝康熙三十七年知/縣王毓竒重築六 年邑人唐瑜等改砌石
 基障水髙丈/許灌溉有加大村壩在城北六十里沐鄉水衝久廢/隴畝全荒 本朝康熙三十五
 年知縣王毓竒重/築招墾其利漸復賽寳壩在城東北縣城西臨大河/三面無池 本朝康熙四
 十九年知縣劉自唐築壩引/水環城作濠亦饒灌溉之利黒龍潭壩在城東北五/里初築於潭
 之下流後改築/上流其利始溥東渠源出羅次山澗中曲折七十餘/里至縣東南水流山腰下灌甚
 易且有天然石壩不須修砌惟開通無力灌溉未廣/ 本朝雍正二年總督髙其倬巡撫楊名時借給帑
[013-10b]
 金檄知縣安鼎和開渠造橋引灌東/南一帶髙田悉成沃壤民受其利䕶城堤在西門/外星宿
 江之水夏秋泛漲逼近城根衝刷為害善本朝雍正/十一年布政使陳宏謀詳請總督尹繼 巡撫張允
 随委員勘估發給帑金檄知縣姚恪建/築石隄長五十丈以禦水患保䕶城垣昆陽州 渠
 濫江在城東南五里受清水河小河口羅武河老王/壩河烏龍河諸水東北流入滇池灌溉甚廣
 三洞泉在城北平定鄉小山下/石洞凡三水可資灌溉白塔龍潭在城北四/十里泉水
 渟泓分注三溝/引灌九村田畝翻水洞在城西三十里石頭山下泉/水沸涌而出深不可測灌溉
 甚/廣老王壩在城西天/馬山下石龍壩在城北五十里海口下/流自子母山南至甸基
 五里中有石埂一道南北横截可百餘步/水至此奔湍三疊而後安流下入螳螂川清水壩在/城
[013-11a]
 北十/里郎中溝在城南/一里清水溝在城西南一里源出靈/光寺山箐流經演武場
 入小/河官塘在城東門内濶三/十餘畝與東湖通摩些塘在城南/五里白蓮塘
 在城北十/里仙鶴村阿金塘在城北/核桃村卧龍隄在城北三里周三/十餘畝蓄洩以資
 灌/溉易門縣 九渡河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即禄豐/縣之大溪也流入縣境分溉田
 疇下注元/江府界大龍泉在城西五里水出石洞/中分南北中三溝資灌黒龍潭有/二
 一在城東水入易江一在城西/六十里潭水深黝可以引溉普濟龍潭在城南十/里龍洞幽
 窈水自洞劈為三股/流灌均溥不假人力沙壩在城東/二里劉官壩在城西四/里南溝
 楊惠壩在城西五里/分水閘下西門壩在中/溝曽所壩在北/溝葉家
[013-11b]
 壩在北/溝大壩在城北/二里石壩在城北/三里舊縣官壩在城北/三十里
 分水閘在大龍泉建閘分水為三以/均灌溉為萬家樂利之源江渠在城東五/里有上下
 江口流繞飛虹橋南歸/綠汁江全境皆資灌溉蘆塘在城東/五里嵩明州 楊梅
 河在城東十里源出州属馬厰灌/日足里田由汪官村入嘉利澤邑市屯河在城東/南四十
 里河有五俱出宜良其經/嵩明者六七村資其灌溉寛郎河在城南三十里自/尋甸之三岔發源
 流至吉矣龍分為二東灌效古里田西灌日足里田/俱流入嘉利澤但日足地低水直易行潦則受淹效
 古地髙得水甚微暵則受涸知本朝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檄知州蘇暻同尋甸 州崔乃鏞相度地勢
 於吉矣龍分水上流里許水勢均平處另開子/河引流入效古分水舊道與日足均其水利遙岔
[013-12a]
 河在城南三十里一名老賈河/流入嘉利澤灌金馬里田楊林河在城南楊林/驛一名玉龍
 河源出屼□山一朵雲下經櫺口村渣子溝過天尘/橋直至南冲村分流為三南冲舊有總閘嵗久傾圮
 兼一帶河身淺窄隄埂低薄每夏秋水漲道路田疇/多被衝沒 本朝雍正十二年布政使陳宏謀檄議
 興修知州張浩捐貲重建總閘分水均流三河不致/偏注又自南冲至河尾二十五里將東西兩河開濬
 寛深増築河隄栽植樹木并於河尾窑岔河老賈/河疏濬砂礫俾暢流歸入嘉利澤水無潰溢之虞
 良河在城西五里源出梁王山流至金鷄山白馬廟/經萬歴橋入嘉利澤灌崇正彌良資善三里田
 各有壩/蓄洩天生橋河在城西二十里源出梁王山由黒/倚牌伏入山洞至覆苓洞復出過
 天生橋入嘉利澤灌中和依/順資善三里田各有壩蓄洩福佑河在城北三里源/出梁王山白草
[013-12b]
 龍至常汪冲兩水交合由丹鳯橋入龍濟河灌崇正/月豐兩里田有壩蓄洩内有大理村河勢灣曲衝刷
 民居改本朝雍正八年知州/蘇暻 直河身引循故道嘉利澤在城東南二十/五里一名楊林
 海周百餘里納龍巨南冲二河並四面山溪潭泉瀦/而成淀自楊髙橋流出歴車翁牛欄以達金沙江而
 出口迂曲水流微緩沙石易停咽喉壅塞濵海四十/八村田畝每患淹沒 本朝雍正六年總督鄂爾泰
 檄令知州安鼎和棄迂從直由丁家屯龍喜村另開/子河二里許直通河口使新舊兩河並瀉水勢暢流
 田畝/涸出龍濟溪在城東十里一名龍巨河源出尋甸州/西南果馬山由羅錦村經龍濟橋至王
 四壩入嘉利澤長流不竭可以行/舟灌月豐資善兩里田有堤蓄洩牧羊水在城西五/十里源出
 阿打龍南至髙倉灌邵甸内六/甲田由夾岸過洞流入盤龍江對龍泉在城西南四/十里源出梁
[013-13a]
 王山由五山分水嶺兩泉對出百餘步始合流/入嘉利澤灌中和依順金馬三里田俱有石壩冷水
 洞在城西舊邵甸縣龍泉百泓引灌外四甲田/由甸尾而出合牧羊水皆盤龍江之源也煉登
 村壩在城南八里/鳯谿山下清水塘在城東/十五里
曲靖府
 南寜縣附/郭 瀟湘江在城南源出馬龍州木容箐繞/勝峯山後經府城妙髙山由天
 生大壩㑹霑益北來諸水趨東南逕亮子口越/州下橋曲折達於陸凉逺近田畝咸資灌溉東山
 龍潭河在城南五十里溝本朝雍正八年知府佟世/廕修築壩閘開 引灌吳官冲十餘村田
 雙河在城北三十里源出崖口/流入阿幢河引灌多利東海子在城東五里/山泉流注瀦
[013-13b]
 為巨澤田/畝資溉龍泉在城南十里泉分兩派/一清一濁引灌資之黒龍潭在城/東二
 十里潭水渟泓/饒灌溉之利滚水壩在城東八里矣卜村/旱蓄潦洩田畝利之恭家大
 壩在城東南二十里郡中諸水俱/㑹於此分灌朗坦十五圩田恭家小壩在大壩/下舊係
 石閘引灌瓦子四村田日久衝塌後易土埂嵗修/嵗圮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佟世廕仍甃以石
 山壩在城東南二十里廕本朝雍/正八年知府佟世 新築蔣家壩在城南三/里 本朝
 雍正八年知府佟世/廕新築蓄水資灌興隆壩在城南十五里西山下/係石壩蓄山箐之水灌
 卧龍寺/五村田瓦廟石壩在城南十五里築本朝雍正八年/知府佟世廕新 蓄山箐之水引
 溉何旗鄉/五村田畝觀音三壩在城西南二十里舊建石壩三/上下相連蓄水分灌南城等村
[013-14a]
 田/大壩在城西南五里明洪武初指揮劉璧築壩釃/渠為三閘引瀟湘河水分灌東南三鄉四堡
 之田年久湮廢水本朝康熙四十二年知縣胡麟徵/重修雍正八年 衝堤潰知府佟世廕知縣梁廷彦
 捐買民地/開溝築堤左所壩在大壩左引灌施家莊等八村田/山勢逼隘沙石易淤 本朝雍正
 八年知府佟世廕知縣梁廷彦/捐買民地另築石壩以防衝決天生石壩在大壩下/天然石塹
 増培木石即堪資蓄洩/引灌官厰院七村田解家壩在大壩下南北二溝/灌史家閘六村田
 本朝雍正二年總督/髙其倬捐金重修尹煤冲石壩在城西五里知本/朝雍正八年 府
 佟世廕新築蓄/白石江水資灌三岔壩在城西/十五里上壩在三/岔上馮尹冲壩
 在城西北十里引白石/江水灌馮尹二冲田土壩在城東北一里/引北沼水灌田西湖壩
[013-14b]
 在城東北十里/明洪武間置畢家溝古閘在城東十里紅花海下/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
 署知府李/燦重築沙河新閘在城南二十里為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知縣張 煥創修石閘
 民利/賴之暗洞隄在城東十里暗/渡阿幢河水三圩新隄在城東鄉郡/中瀟湘口白
 石江新橋河黒水河諸水滙流入套子圩總為一河/復南歴白夷圩恭家圩等處向因河身窄狹每遇水
 發泛濫無歸田疇多被衝沒濬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佟世廕勘議詳請發帑開 寛濶另築内隄三道
 套子圩築長一百四十五丈五尺白夷圩築長二十/九大五尺恭家圩築長八十三丈五尺河流不致旁
 溢田畝始/保無虞北沼隄在城北/門外霑益州 沙河在城東五/里饒灌溉
 之利但河髙田下堤/堘易圮嵗資修濬交河在城東十五里源出花山/洞由白浪三川經松林境
[013-15a]
 北田畝咸資灌溉至天生壩分為東西二渠東流微/弱至大覺寺而竭西流則蜿蜒二十餘里北經黒橋
 南趨太平橋納玉光村溪水又納沙河水環抱城郭/至梅家閘與臘溪合城南北三鄉入伍二舖田畝咸
 資灌溉闔州水利莫廣於此閘下五里許即南寜/縣界㑹白石瀟湘二水趨橋頭過陸凉入大池江
 河在城西南二十里即臘溪上流一/出半箇箐一出烟子冲㑹於新橋臘溪在城西源/出鳯凰山
 流二十餘里随流引灌為二壩至城/南梅家閘與交河合流入南寜縣扯補龍潭在城/東十
 五里東山後水出/山腹引灌十里角家鄉龍潭在城東二十五/里引灌三鄉田海家
 龍潭在城東南二十里海家地二源並/出大雨時一清一濁東西資灌大龍潭在城/東北
 五里旁有小潭水出/較盛分灌東北田畝天生壩在交河上流瀑布三疊/明天啟間總兵楊禄開
[013-15b]
 東西/二渠羊場七壩在城東南三十里/灌羊場一帶田西閘壩在城南十/里引新橋
 水灌溉十三屯田後本朝康熙二十六/年州民張仲等建 州民韓繼正増修黒蛇壩在城/南十
 五里交/河下流擦耳石壩在城西南十里引灌/州西田流入新橋閘交水壩在城/北平
 蠻/鄉銅車壩在城北三十里松林驛/南引塊步溪水灌田來逺壩在城北八/十五里灌
 來逺/舖田沙河三閘在城東五里/灌東郊田梅家閘在城東南十里/塊步臘溪二水
 至此合流入南寜明宣徳間/千户梅用建閘以時啟閉新橋閘在城南十里/雙河水㑹此
 凉州 東湖在城東地勢窪下夏秋水/泛一望汪洋可資灌溉中涎澤在城/東南
 邱雄山下府境瀟湘諸水悉滙於此州境十八泉與/南澗諸水亦注之為闔州引灌之巨澤流遶南郭西
[013-16a]
 入宜良為/大池江楊福村壩在城東三里明知州/陳文著築引灌多利撤河壩在/城
 東十/里龍洞壩在城北五里洞名/涌珠水資引灌郭家圩壩在城東北/二十里明
 崇正間築蓄水/分灌嵗時加修冷水塘閘在城東/北六里馬龍州 東河在/城
 東南二里舊名瀟湘源有二一出城東松溪坡山澗/灌西河流等村一出城東小龍井灌陸家莊等村各
 紆迴數十里於此/合流入繆家河龍潭河在城西八里上二里許為/繆家河東西河水總滙於
 此中有龍潭故名下經龍/洞資灌土官寨等村田西河在城西北源出髙坡/經伯刻山下紆曲西
 流與東/河滙畏雷泉在城西四十里麻衣村後土名犀牛/洞水從巖側地穴中涌出漸流漸盛
 可灌田千畝或初出聞雷水即涸經雷數番而出其/流更久泉欲出時居人先聞穴中有聲如雷若嵗旱
[013-16b]
 不出則於後洞中羣相呼吼擊以石泉亦出但/不能久其出每以初夏為期居民於是時祀之九股
 龍潭在城西五十里香爐山後即舊通泉縣地潭周/二百餘步泉水雜出約有九股流成大澗出中
 和屯引/灌多利扯堵龍潭在城西北三十里周百餘步多林/木水自樹根涌出流至土官寨滙
 東河水又滙濫泥坪/龍潭澗水資以分溉龍洞在城東南四十里山後有/大栗樹湯郎二澗水伏流
 入洞砅轉如雷中成巨/潭洶涌而出以資浸灌楊柳壩在城東七里/灌西河流田天生壩
 在城東南四十/里灌本村田官壩在城南五十/里大營村宗家壩在城西十/五里灌本
 村/田彎子壩在城西三十五/里灌車章田石橋壩在城北/十五里上壩在城/北二
 十里灌/本村田莊郎塘在城西二十五/里灌本村田羅平州 響水壩在/城
[013-17a]
 西五十里石本朝順治間邑紳/李猶龍鑿 築壩引灌資之太液湖壩在城北一/里明萬歴
 間知州黄宇以舊多火災築堤/聚水制之近壩田畝亦資引灌魯沂隄在城南一里/水低田髙築
 堤分水東/西灌溉土白勒隄在城西二十里水出山巖分三/道流出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
 知州張含章築堤引/灌康虐村一帶田畝歹魯村隄在城西五十里即三/峽江水居民甃石築
 堤蓄灌/千畝尋甸州 尋川河在城東十里即牛欄江又/名阿交合溪源出嘉利澤
 南繞州境七十餘里滙新橋洗馬二河及山溪諸水/東北入車翁江每夏秋積雨一望汪洋加以馬龍州
 白蟒河水又㑹於七星橋下衝激尋川之水逆流汎/濫附近熟田嵗被淹沒 本朝雍正七年總督鄂爾
 泰審度形勢檄知州崔乃鏞於木龍村後海泛漲停/積處另開子河七百四十餘大引之别流不與馬龍
[013-17b]
 爭道下至橋頭始合繼委迤東/道遲維璽另濬沙河一十五里螳螂河在城北五里/俗名兔兒河
 源出白龍洞㑹摩浪水東流納蝦蟆塘水經州/東南三十里入阿交合溪為三岔河資灌甚溥車湖
 在城西三十里納四面山溪之水瀦而為池周廣四/里水深碧故又名清水海出功山入金沙江沿流引
 灌/矣部烏泉在城東五里即洗馬河源也一名冷水/塘源出鳯梧山入七星橋至沙林分二
 派下車翁江/沿流分溉三龍泉在城西十里周迴有石如砌/其泉穿山而出可資灌溉
 水塘壩在城東北四里舊有石壩二上下相連一灌/矣卜村張家村田一灌下魯伯村道院村馬
 石窩木龍村田明萬歴間楊/董二生倡修又名楊福壩龍潭閘在城北四里馬/街距白龍洞半
 里障水灌新莊/下村矣卜村田歸龍隄在城南二里明萬歴間知府/李遇春築石堤三十餘丈溉
[013-18a]
 田數百頃民徳/之又名李公堤平彞縣 響水河在城西三十五里/源出白水有深潭
 天生/石壩大壩在城東六里引灌/黄土坡田百餘畝木梘槽在城西北三里/於西河架梘由
 張家灣入望門分/溉民田數百畝宣威州 龍津在城南二十里廣/數丈深邃莫測灌
 田數百頃/入盤龍河雙壩在城南二/十五里山橋壩在城西/南二里天生壩在/城
 西南二里天然石閘/左右開溝引水灌溉寗家壩在城西/南三里盤龍壩在城西/一里
 繆家壩在城西/三里官壩在城西/五里梁家壩在城西/五里小壩在/城
 西五/里阿龍溝在城南三里/灌河東田清水塘在城東/五十里温水塘在/城
 南六/里犀牛塘在城南/四十里
[013-18b]
臨安府
 建水縣附/郭 瀘江在城南源出石屏異龍湖由西莊/南折而東至三河口滙塌冲象冲
 二河及六河九洫以趨巖洞伏流十餘里出阿迷州/南為落蒙河入於盤江先是洞口洞底石埂十三重
 阻水每夏秋雨漲奔湍四潰淹沒田盧土人伐石者/輒為風霾沙石所傷稱有神物憑據不敢疏鑿 本
 朝雍正七年總督鄂爾泰檄知府張無咎鑿石疏河/椎鑿不能入强入寸許風沙礮礫從空而下㫁折工
 人一指爾泰謂神以庇民豈以虐民為文以祭祭畢/復鑿應手而碎十三重立盡水勢暢流逺近獲利
 李浩寨過泉在城北自南莊十六營以下暨獅子口/郭衣村八處田畝苦無活水 本朝雍
 正七年知州祝宏於附近南莊之李浩寨察山腹中/有過泉一股水聲潺湲不息而山石嶙峋疏鑿難通
[013-19a]
 總督鄂爾泰令填入榖糠約三十里始流出於州属/之老䑕窄石空地勢卑窪水無所用於上里許穿鑿
 而入水流涌出開導成/渠酌定規條挨次引灌楊公泉在城北四十里知本/朝康熙三十年 州
 楊緒爵開鑿溉田四/千畝居民祠祀之冷水溝在城東北四十里流為/南莊河㑹青雲橋水北
 出賽公橋經中所馬軍/營入巖洞引灌資之大水塘在城東/一里馮家山塘在/城
 東小寨後坡項寛二里許/濶半里旱澇賴以蓄洩清泑塘在城東十五里有/龍泉溉三寨田
 清水塘在城東五十里廣濶/三里居民引灌田畝王家塘在城南/六里滚沙塘
 在城南十里溉/回回村一帶田蒲草塘在城南十五里水源洪/沛聚若小湖灌田甚廣瀘江
 隄沿江築堤溉田幾七十里江中沙石停壅年須浚/治明萬歴四年兵備道副使許宗鑑躬親疏濬置
[013-19b]
 椿柞田以備嵗修民感之名許公隄嗣後相繼修築/難免潰決 本朝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發帑募工
 分員料理自謝家灣至巖洞亙八百一十丈迴環㡬/九十里浚治寛深隄岸堅固 題定嵗修三河額銀
 三百/兩象冲河隄在城南源出黒龍潭歴拖泥壩/㑹白水河合塌冲河至三江口塌冲
 河隄在城西南源出松子園由鷓鴣村合象冲河至/三江口滙瀘江以入巖洞 以上二河俱築堤
 捍衛歴任修築旋復潰決千本朝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發帑重修完固互四 三百七十五丈嵗修額
 銀與瀘/江合白沙河隄在城北二里源出青山歴碗窰繞/城而東入瀘江同資灌溉俗呼窰
 溝/石屏州 異龍湖在城東五里源出寳秀湖有九/曲五島周百五十里㑹蘆子溝
 之曠野河下入瀘江/沿湖田畝咸資灌溉新湖在城南二十五里白家寨/後濶四里許築堤蓄灌
[013-20a]
 老湖在城南三十里大寨山後/廣濶五里許築堤蓄溉寳秀湖在城西三十/里源出湖心
 夏秋雨漲滙為巨津東/入異龍湖資灌甚廣九天觀閘在城西三里受寳/秀髙家冲諸水明
 萬歴間知州曽所能移舊堤於百步之上就其岡陵/之隘而扼塞之瀦水以資灌溉中為石閘以時啟閉
 至今民/賴其利後所塘在城南火龍山下廣/七里居民築蓄資灌僰東塘在城南/三里鍾
 秀山下廣二/里灌溉資之螞蝗塘在城西三里廣濶二/里許築堤蓄灌屯田酸水塘在/城
 西符家營濶三/里許軍民利賴化龍橋隄在異龍湖邉維本朝康熙/七年知州劉 世甃石増
 築農田行旅/兩受其益西隄在城西一里黒龍坡旁即楊柳壩/ 本朝康熙八年知州劉維世鑿
 堰長八十餘丈作三閘聚彌勒溝一帶流水因時/啟閉分水為十二分逺近均沾灌軍民田萬餘畝
[013-20b]
 迷州 清水河在城南源出南洞山/環抱州城以灌郭田小河在城外舊/不通舟
 本朝雍正七年總督鄂爾泰檄署州漆扶助疏濬寛/深自冰泉下繞州城由禄豐鄉直達盤江水路三十
 二里灘平水緩可/以行舟亦資引灌西山龍潭在城西灌樂雲莊田/餘入城利及花木
 沼龍潭在城北三十里土人傳有九十/九泉坂田寛廣水充滿無旱憂水頭洞在城/南四
 十里水從洞出/灌溉大莊田畝東堰在城東水出南洞經東山莊至/義來村郡人王廷表率衆人為
 石/壩石堰在城南有小河明嘉/靖間巡撫鄒應龍建西堰在城西水出氷泉/川民趙儒築堰通
 之經桃川/莊至甸尾髙家莊溝在城西九十里源出沙札哨/旁長三里土舍李思敬開濬
 州 浣江在城南三里水從州北青龍潭/流下繞灌州南㑹於婆兮江龍井河在/城
[013-21a]
 東九十里蛇街落/梅村左引灌甚廣恩永河在城西水出山麓流為三/一灌西郭田一灌南郭田
 中流則曲折環/城㑹為爪水龍川在城東北五十里路居鄉源發/甸頭山澗中灌溉甚溥北流注
 撫仙/湖巔巖溪在城東北十里茶部衝村泉自/山巔下垂如瀑布引以資溉海眼泉
 在城南六里恩永山麓水自石洞中涌出其源甚深/灌溉田疇四時不竭或謂自通海縣海門闗瀉注於
 此/七犀潭在城東七十里婆兮鄉即大龍潭周圍約/八十丈冬春水澄如鏡夏秋渾水出焉俗
 傳中潛七犀明正徳初土人築堤引水/輒為犀敗遇術士取其雄者患乃息必旦龍潭在/城
 南九十里/灌六寨田雙龍潭在城西四十五/里灌馬塔田羊塘在城東三里/甸尾長二里
 寛四丈蓄葫/蘆竜水灌田山塘在城西北四十里甸苴/壩廣濶二里蓄水資灌通海縣
[013-21b]
 通海湖在城北三里秀山下一名杞麓湖源出河西/縣之碌溪東流至縣納各溪澗之水瀦而為
 湖周一百五十里如環而缺其東南有/落水洞田畝灌溉視其通塞以為利害東華溪在城/東十
 五里源出東華山烏龍潭受冷水洞諸水/經沈家橋流入杞湖東鄉田畝資其灌溉白馬溪在/城
 東源出白馬山下經迎恩橋流入杞湖城東屯田咸/資灌溉若暴漲入田遂為酸泥又不免損稼之虞
 九龍溪在城西慶豐屯源出九龍/池流入杞湖西屯資溉新生泉在城東十/里可溉田
 百/畝大龍潭在小/新莊中龍潭在金/家灣小龍潭在姚家灣以上/三潭俱在城東
 滙沈家橋溝達於湖引灌甚溥但金姚兩/潭水性寒冽近潭之田必火種而後有收窰溝在城/東窰
 山下夏初雨/集民資其利大橋溝在城東注東山白馬泉水分灌/入湖明末山水泛溢民田千畝
[013-22a]
 盡被淤沒改種豆麥又為暴漲衝埋溝路堙塞多年/弗葺其下流入湖處久成平陸居民俱已侵墾成田
 六本朝雍正七年知縣李至倡濬古溝自大橋至湖/ 百六十五丈疏導寛深較舊制洩水更捷并多置
 水車遇旱則輓湖水而上三層/轉注可達大橋上游浸灌田畝秀山溝在城西北滙/秀谿温水塘
 冷水塘二潭之水流入杞湖/水甘宜稼故西疇稱為沃壤洗鉢池在城南秀山下/自水磨村流灌
 縣境/入湖東湖池在城東三里白馬山谷内/長四里寛二十餘丈久廢西湖池在城/西一
 里廣濶一里蓄温/泉水灌田久廢新村塘在城東十里東華山下廣/二里新村城匡楊廣三村
 居民築蓄/以資灌溉河西縣 大河在城南十里發源九街子/山下東北流灌三里村入
 杞/湖碌碌河在城西六十里源出大溪自新興流經㠄/峩城下東南入碌碑鄉歸通海東北入曲
[013-22b]
 江沿流/資灌舍郎河在城西六十里由舍郎村/東流經木加沙入碌碌河長河在城/北三
 十里發源曲陀闗下灌溉東渠諸村出碌溪三渡入/杞麓湖淤積日久雨漲為害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
 知縣周天任疏其/下流水歸故道山後川在城西李家莊延二百步/袤一百步春月官民祭禱
 普應溪在城北闗外發源螺髻山下北行東折及於/縣境每暴漲山岸當之輒潰 本朝康熙五
 十年知縣周天任鑿琉璃山麓引水北行/復自普應山下築長堤捍之入湖民利之白龍潭在/城
 西五里螺髻山/下灌近城田地東渠鄉龍潭在城西九街子山麓灌/溉甸心沙羅車城等村
 田/水磨村龍潭在城北二十里水源洪大復有/長河流出故邑北常受水害白石
 玊龍潭在城東北十五里碧山/下水頗温溉田甚羙大溝在城西五十里/自木加沙引碌
[013-23a]
 碌河水灌永城倉文沙冲小白邑等田/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知縣蔡醻開碌碌塘在城/北勝
 郎村上延八百步袤五十步/明時築灌交羅布等村田東湖池隄舊志在城南/二十里延四
 百步袤三百步蓄水濟塘下一帶田明成化間知縣/朱光正立二石柱於塘左右刻四至按城南無堤疑
 為城北戴文營隄今長/河水淤或失其舊爾西隄在城西明萬歴三十二/年知縣周邦舉築石閘
 西湖池隄在城北二里戴家屯上延百步明𢎞/治十年知縣蕭濟築即今碌溪渡隄嶍峨
 縣 合流江在城東北一里源有二一曰猊江自新/興流至縣北一曰練江自石屏流經新
 平至城南二水滙於東南隅下/入曲江故曰合流引灌甚溥臘猛河在城西南怕/念鄉流入新
 平之大開門河瀠/洄曲折灌溉多資龍潭在城西一百二十里興衣鄉/南十里其水趵突歸入元江
[013-23b]
 灌溉/資之大石壩在城西北二里明署縣/張□築又名張公堤猊家冲堰在城/南一
 里香柏/村之左角池堰在城南/四里新龍堰在城西/南五里大羅河堰在/城
 西四/里普龍堰在城北/十二里董家堰在城東/北二里砥柱堰在城東/北十里
 松子園石渠在城西北十里明萬歴二十/年修築互十里灌溉利焉蒙自縣
 雞街河在城西源出建水灌溉雞/街一帶田畝下入阿迷州倘甸河在城西北/七十里源
 出白廣寨洞中並木馬冲合流成河田畝/賴其溥灌經縣東南七里流入梨花江南湖在城/南門
 外即學海盈涸不時久經淤塞明嘉靖中知府錢邦/稱通判胡文顯疏鑿為池縱廣里許日久復淤 本
 朝雍正七年知縣王延諍以城南地勢寛衍因乏水/荒棄而學海據其上流於莊區寨分引竜古之水聚
[013-24a]
 為巨塘濬深數尺築/堤瀦水開渠引溉矣波草海在城西北/三十里落龍泉在/城
 東八里秋冬不竭/土人引以灌溉法果泉在城南十五里明嘉靖時/濬水為渠随山窮源始得
 灑雞泉又得生三岊泉俱導入/法果滙落龍注泮池沿流引灌鸚哥塘有二俱在鸚/鵡山下可以
 引/灌
澂江府
 河陽縣附/郭 永濟河在城東北四十里之舊陽宗縣/東三十里炒甸鄉黄泥村旁日
 久淤塞府本朝康熙五十/七年知 柳正芳修濬大衝河在舊縣南五里羅/藏山麓明隆慶二
 年暴漲決堤知縣文嘉謨濬導十/餘里深八尺寛大餘民受其利隴邱衝河在舊縣/西北十
[013-24b]
 二里源出隴邱衝山間經通/衢橋入明湖屯田悉資其利撫仙湖在城南十里河/陽江川寜州三
 州縣環之周三百餘里北納諸溪西南受星雲湖東/南流入鐵池河濵河田畝惟視海口河通塞以為利
 害/明湖在舊縣北一里源出羅藏山下滙境内溪河/泉澗諸水瀦而為湖周七十餘里北洩湯池
 東繞宜良入大池江水色深黝兩岸陡絶尾閭狹隘/夏秋霖潦暴漲淹沒湖田明知縣文嘉謨疏濬建橋
 民徳/之海口在城東南三十里撫仙湖水由此瀉入鐵/池河每雨多水泛宣洩不及又有南北山
 溪暴漲横衝推沙滚石每將海口堙塞障水逆流三/州縣濵海田畝咸被淹沒明巡按姜思睿於南岸建
 牛舌石壩北岸建梅子箐石壩逼遏兩溪之水循軌/順行不使沙石激壅海口年設濬夫三百三十四名
 日久壩圯旋修旋壅夫本朝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發帑檄知府王鐸募 挑濬首尾寛深重建二壩甃
[013-25a]
 石一百七十六丈於壩身灣曲衝/汕處増築逼水六墩以固石壩東谷溪在城東六/里源出東
 谷之麓縈繞舊治旁/灌畦陌注玗札溪立馬溪在城南三十里發源玊/印山之南經東闗至兀
 峪嶺與劒嶺溪水合流遶竹園坡西南入西礐大溪/明知府徐可久築堤以防龍青河一帶衝決之患
 石澗溪在城西南十里出虎山兩/峽間灌溉平阜北入西礐羅藏溪在城西十/里源出羅
 藏山峽經梁王冲東滙太平橋下經本朝康熙三十/五年暴雨横流遂由椶樹村南瀉 髙樓房舊街子
 前所團樹營髙七營入湖灌溉/衝沒利害相半歴年以時浚治白鶴冲溪在城西十/五里出山
 峽中阜/田資溉玗札溪在城東北二十里源出寳鼎山經玗/札山下每水澇衝決為患明隆慶三
 年知府蔣宏徳開渠築堤三百七十餘丈萬歴間知/府程子侃重築東畔田疇咸資灌溉南至舊治青雲
[013-25b]
 橋受東谷莊鏡北坡諸水入撫仙湖明季河道淤塞/水徙而西從大人莊右南經右所入湖再徙而西流
 經梨花村魯溪營楊老營/入湖所經田地久變沙礫九村溪在城東北二十里/自本村發源流入
 七江村㑹於鐵/池河資灌甚廣七江溪在城東北四十里/水自九村流灌彌勒石溪
 在城東北四十里舊縣西源出羅藏山西麓合澗/流出彌勒石口㑹錦溪水入於明湖灌溉甚溥
 角溪在舊縣西北八里一名芭蕉河源出覺卜山下/伏流至天生橋復出成溪利資灌溉入明湖
 東浦泉在城東五里華藏寺下自石竅中出清甘無/比明成化間知府張順築堤閘水嘉靖間郡
 人席大賔増築一堤滙以為沼下注鏡光池/府治昔在東山沼距治北三里因名為北沼玊冽泉
 在城東五里華藏寺金雞巖下味/甘色瑩流灌阜田注於鏡光池漱玊泉在城東五/里源出重
[013-26a]
 珠山麓石竇間一名倚鐸塘明嘉/靖間郡人李坤築石堤以時蓄洩芭蕉箐泉在城東/七里有
 泉涌出/可灌田西礐泉在城西七里蟠龍岡石巖下左右雙/湫夾出滙為巨塘左湫一名燕窠塘
 水常清右則流濁明隆慶五年知府徐可久開三河/引泉南入於湖又鑿上中下三龍溝引泉東流灌溉
 郭西南田達於城内可以行舟閘壩蓄洩有法萬/歴間知府程子侃重築闔邑水利此泉居其大半
 古泉在城東北舊陽宗縣西北七里源出/麥田過北斗村入明湖民資灌溉漣漪泉在/城
 東北七里碌碕山峽一名莊鏡泉四時清澈/流灌阜田合玗札溪明知府王良臣築石堤清溪壩
 在城西十五里闗嶺下石/壩二分水溝六溉田甚廣太平閘在城西二里太平/橋下明知府徐可
 久建疏梁王冲一/帶溪水入新河髙澗渠在城東一里自納古勺開/渠引玗札溪水流經蓬萊
[013-26b]
 庵捕魚村大樹村渡髙澗橋/至東郭一帶田畝咸資分溉鏡光池在城東五里受/東浦泉水築石
 圍堤引灌東畔田畝明崇正間知府張同居建石/閘於池口以時蓄洩閘上豎石坊額曰潤澤生民
 塘在舊縣炒甸鄉土官村明正徳四年知縣郭翰築/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文嘉謨重修 本朝康熙年
 間知縣沈晉初翟枚吉相繼修/築壅溢不常近村之水利闗之立馬隄在城西七里/西街之北明
 知府徐可久建以防龍青/廟一帶山水衝決之患江川縣 下河在城西十/里分中河
 之流經舊/城南入湖中河在城西十里源出阿花/冲抵烏鴉村南入湖上河在城北/十五里
 源出闗嶺分流灌左/廣二衛南入星雲湖星雲湖在城南十里周八十餘/里受屈顙巔山龍泉及
 三河諸溪瀦而為池由海門橋東/入撫仙湖沿湖田畝資以引溉阿件溪在城西北/二十里源
[013-27a]
 出屈顙巔山之南/流入湖溉田甚多阿化泉在城北十里源出緑/籠山分三流灌田黒龍
 潭在城西十里西山田/畝資灌其流為冷泉西山龍洞在城西南三十里/雙龍鄉地無活水
 止有大小塘各一區嵗久淤淺人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知縣羅彌素親督 夫穵深塘底加髙
 堤埂又以田土廣濶灌溉不敷復捐資於本鄉西山/半箐鑿開龍洞水流不竭引溉上下二鄉田地數千
 畝皆成/沃壤甸頭閘在城北五里甸頭鄉地無活水惟大/村之左舊有水塘一區三面皆山獨
 缺西面因無隄閘不能積水隄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知縣羅彌素捐築 壩自北而南長一百
 一十二丈兩旁植柳並建石/閘因時啟閉灌田數千畝立昌堰在城東五十里/ 本朝康熙九
 年知縣張方起自躱得巖/導泉築堰灌田數十頃普濟堰在城南四里舊城/西南館驛左明隆
[013-27b]
 慶四年知縣/杜鳴陽築廣濟塘在城西南三/十里雙龍鄉新興州 窰溝河
 在城東南二里源出平頂山後逕州/城南至金官屯灌田西北入大溪撒喇河在城東/南八里
 源出乾海子北經靈照山下/至竈君坡㑹哨河入大溪密羅河在城西南三十/里北行經密羅
 村過禄匡城及大營屯㑹牟溪水/西入大溪有三壩灌麻栗樹等田甸苴河在城西二/十里源出
 尖山受甸苴山/谷水北入大溪清水河在城西三十里榿木嶺下源/出光山水清而駛南入大溪
 大溪河一名玊溪在城西北五里源有二一出江川/獸頭山西經河西夾雄山北入江川普妙鄉
 出小矣資一由香柏河行山谷中經大矣資西至小/矣資兩水合流西行過王鳴喜撒喇哨河水注之至
 下戴家屯白龍潭水注之又南至康阜橋下羅木箐/水注之至通年橋竒梨西河二水注之至金官屯窰
[013-28a]
 河水注之至大營屯牟溪密羅二水注之西下甸尾/村入山際黒龍潭水注之又南行甸苴河水注之又
 南下良江清水二河注之綿互幾百里/始入㠄峩以達曲江闔州灌溉賴之良江河在城/西北
 三十五里良江村東受/兩山潦水南入大溪西河在城北五十里源出昆/陽州酸水塘西入鐵爐
 闗河㑹母豬箐龍潭水南出刺桐闗經陳家/屯合竒梨溪入大溪有六壩灌髙橋等村田羅木箐
 河在城東北二十里源出響水行蒙習山隂南流過/北山白雲寺西經龍門村南至康阜橋入大溪有
 三壩均分溝水/灌北山等村田香柏河在城東北七十里源出蒙習/山晉寜分界經安花芋苗村
 至小矣資/合大溪河牟溪在城南十五里源出和尚灣山左西/流經牟溪冲西北過梁王壩經髙倉
 又西流至大營屯合密羅/水入大溪灌髙倉等田黒龍潭在城西十五里龍/吟寺窈深莫測遇
[013-28b]
 旱吐渾/水即雨白龍潭在城東北二十五里歴/有四壩灌北古城等田金汁溝壩有/四
 俱在城東灌/馬家冲等田研和壩在城南三十七里潢/水塘灌南厰等村田桅杆營壩
 在城西南十三/里灌本村田龍井壩有三俱在城東北灌中衛/屯龍井巷西闗等村田
 廟堰在城東三里/塘周二里九龍池在城西北二十里一名竒/梨溪水出巖石間清可鑑
 髪南至陳家屯㑹西河水東入安流橋出通年橋合/大溪有壩十三灌王旗等村田日久堙塞 本朝雍
 正九年知州許/廷佐疏濬深通路南州 興寜溪在城東二里繞州/西南㑹鐵池河達
 盤江有/壩蓄灌白龍潭在城東北十五里行/十里與黒龍潭合流雙龍壩在城東/二里
 本朝康熙四十六年知州金廷獻建/壩築渠亙二十里溉田三千餘畝黒龍潭壩在城/東五
[013-29a]
 里地名落臺明嘉靖間知州鄒國璽築堰開渠引龍/潭水濟田千頃民徳之稱鄒公堤天啟間知州唐登
 第再濬知州倪垣修梘引灌修/本朝雍正九年知州王臣重些卜所壩在城北十/五里阿怒
 山後山半舊有塘名綠隂山民築堤蓄水澆灌本村/田地而附近路母矣北山屯兩村隔在山南流溉不
 足南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知州于訥於塘/之 隅築土隄十餘丈瀦蓄更寛又於山北些卜所
 龍潭下捐建石壩一座并開溝長五里/引水至山南遍灌三村田畝均得霑足魚池堰在城/東八
 里明嘉靖間知/州鄒國璽修築昌樂堰在城東北五里羅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州 之熊築堰
 開渠引白龍潭水灌州西北田三千餘畝後圮知/州金廷獻重築増梘雍正九年知州王臣續修
 城隄在城外土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知州/于訥因 城單薄每遇夏秋雨潦濠水驟漲衝
[013-29b]
 塌可虞捐資倡率士民於貼城土/垣外加築䕶隄長三百四十餘丈大河隄在城西北/民和鄉河
 水自曲靖陸凉流至州境下入宜良舊有土隄嵗久/傾廢每遇水泛田畝被淹 本朝雍正十一年知府
 來謙鳴親往查勘與宜良令朱千㑹商各勸鄉民協/力重築計長二千五百三十丈并開水溝随隄旋繞
 隄内路南陸凉宜良三州縣田四千餘畝均免衝沒/之虞又因原開涵洞湮塞成河復捐資倡建小石壩
 四座涵洞六口引灌髙田民利賴之其隄/壩議定一有捐塌三州縣分界不時修補
武定府
 和曲州附/郭 鳩水河在城東門外源出羅次縣白花/山經九厰六十里至府東㑹西
 境東注之水入禄勸大河達金沙江沿河/資溉但多行山箐中不如西境諸河之利冷村小河
[013-30a]
 在城東南源出石版橋羅家莊小龍潭㑹各箐水至/冷村成河東歴舖西大緝麻合禄勸大河入金沙江
 沿流/資灌鷂鷹河在城西源出乾河㑹鷂鷹古柏一帶箐/水成河至紅土田東繞府城合鳩水入
 禄勸大河/分溝引灌髙橋大河在城西北源出州属之勒品甸/經只苴阿河諸處凢百五十里
 至湯郎㑹大麥地各箐水抵髙橋成河過拖木格落/木河東北漸下歴河冲白馬口入金沙江沿河田畝
 随流/分溉烏龍河在城北五里源出禄勸州之烏䝉/山溉田數百頃下流入金沙江插甸
 河在城北源出老母壩東北㑹各箐之水成小河經/插甸諸處至拖木格合髙橋河水入白馬口達金
 沙江引/灌資之香水壩在城東溉/東南一隅宛家壩在城西北下怒革/烏龍二水合流随
 其髙下修/砌石壩上溝在城西自和尚莊岔河分乾河水引/灌爛梘槽保山溪北郭田由火把村
[013-30b]
 入城供汲/歸舊泮池下溝在城西自紅土田分大河水至爛梘/槽村架木接渡東繞府城折而南紆
 迴十餘里至小營逺近資之先是分溝處以亂石堆/砌河水稍淺即難引灌 本朝雍正九年知州徐修
 仁於紅土田上流建攔水石壩一使水半流河半入/溝築堤疏淤另砌渡梘馬頭溝水常盈分灌甚溥
 西村溝自西村橋下引河/流分灌本村田畝烏龍溝在城北十里源出/烏龍引灌水碓房
 田/畝大緝麻屯渠在城東南由冷村/河築堤引至屯中元謀縣 多克河
 在城西六十里源出白鹽井由大/姚流入縣境合西溪河引灌資之元馬河在北門外/清流漪漾
 繞城分灌下/達馬街有堤應元溪在城東五十里源出和曲州虛/仁驛流經馬頭山灌溉甚溥下
 流合西/溪河西溪在城西五十里源出定逺之苴寜山北/入縣境合於應元溪灌溉郭田下流注
[013-31a]
 金沙/江九龍潭在城西阿郎村龍王/廟前遇旱潦禱之流水洞在城南二/十里苴那
 村山後許本朝康熙三十二年縣民余得才鑿/洞三里 直達山前旱地俱為水田人徳之鹽水
 井壩在城東/十里法納禾壩在城西/十五里車良居壩在城西二/十五里
 漢禄壩在城西北二十里接翠壁/河流引西溪水灌溉田禾能海閘壩在城西/北四十
 里/阿納勒壩在城西北/四十五里苴寜壩在城西北/七十里朱補壩在/城
 北七十/五里五茂壩在城北/八十里大壩塘在多克/河岸西溪河隄在北/門外
 河源出和曲之虚仁驛及五罵村兼各山溝水滙於/城下勢甚奔騰四面皆山不能分洩衝沒可虞又地
 多頑石難施堤樁舊用亂石堆砌成堤嵗修費帑篾/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朱源淳知縣金言詳請用
[013-31b]
 筐盛石裏外牽連以捍水/患田舍城垣胥賴保䕶禄勸州 掌鳩河在城東/五里廢
 石舊縣源出州北撒甸流經易竜名鷓鴣河納溪澗/諸水又滙盤龍河水東南合款莊樂宰二水流出獅
 子口東入普渡河以達於江從末竜築堤引水名普/濟溝溉江頭村者聲田從鐫字崖下築堤引水名通
 濟溝灌拖/梯一帶田盤龍河在城西南水從府東流繞州境合/掌鳩河流入普渡河從虎跳灘築
 堤引水名廣濟溝經木國甸溉州郭及鶯子竜一/帶田又開盤龍溝引溉馬家莊並永平納吉諸田
 梯水道在城西北十五里引玊峯山泉/水鑿溝溉鏇匠村一帶軍田龍潭一在城/東十五
 里納吉村一在城東十五里六塊一在城東二十里/老悟村一在城東南六十里大彌陀田畝悉資灌溉
 桃源村渠 永平村渠 納吉村渠俱在城東/田資分灌馬家
[013-32a]
 莊渠在城東南明鳯氏古溝年久圮塞渠本朝雍正/四年知州賈秉臣從山腰鑿石成 滙復舊溝
 疏濬深通分十二節挨次/引灌馬家莊等村田畝者吉村渠在城東北陀/的掌鳩河
廣西府
 江頭村河在城東北五里龍湫數處滙為河西流/於神鳧島合西溪入矣邦池引溉多利西
 瀘河在城西三里一名西溪源出阿盧山洞流灌/城西環抱城南與東溪合下流入矣邦池
 甸海在城東南一名矣邦池周三十餘里受郡治諸/水滙為巨澤有尾閭從石竅洩出南入盤江然
 易□塞一失疏導則/東郭平原便受水患龍泉在城西三里瀘源洞有東/西二泉流入矣邦池民資
 灌/溉廣利壩在城東七里明萬歴/間知府張光宇築永恵壩在城西三里/明萬歴二十
[013-32b]
 一年知府陳忠築開東西兩河建閘蓄洩灌田千頃/天啟間知府髙梁楷易石増修後山水衝㫁西河梁
 楷復砌石架木以渡其利不廢東河日久/塌圯 本朝康熙三年知府萬裕祚重修雨竜壩在/城
 西三十里明知/府辜用琥築矣厦壩在城西/六十里興集壩在城西/六十里寜黒
 勒壩在城西北/三十里擺勒壩在城西北/三十里魚勒黒壩在城北/四十里
 以上俱均本朝康/熙初築 利灌溉師宗州 大河口在城東十里滙/通元落竜水流
 入羅平州/引溉資之通元洞泉在城西北一里紆遶/城南灌溉東入大河落竜洞在/城
 南流入/大河大河口壩在城東/十里白霧沙壩在城東/十五里洋舊壩
 在城南三/十五里額勒哨壩在城南/四十里西壩在城西/一里小阿堵壩
[013-33a]
 在城北/十五里柳隄在南門外修本朝康熙間知州陳憻韓/維一相繼 築障通元洞水使東流
 彌勒州 白馬河在城東五里納彌東/西溪水合流南灌息宰河在城/南九
 十里構甸壩龍泉水自石罅中涌出流漾/平川數十里上中五村田畝胥潤澤焉阿當河在/城
 西十里源出阿當哨龍潭從山麓噴薄而出東經大/樹村流灌近郭西北田畝百餘頃至彌西滙白馬河
 溉被之廣/兹河為最山金河在城北二十里由蛇花/口至彌東滙白馬河山湖在城/西南
 四十里紅石崖/流灌西郭田畝八甸溪在城北其源有三一出阿欲/山一出舊村一出北傾山至
 州東合入盤/江沿流分溉竹園村溝甸壩在城東南六十里明萬/歴四十三年知府蕭以
 裕通判吳稼竳開渠/置壩溉田五十餘里朱公壩在城南六十里甸頭/界明州同朱召南築
[013-33b]
 公壩在城西二十里阿當村明萬歴間/知州李啟築資灌田畝引入泮池丁家壩在城/西南
 七十里十八寨東南鄉明/萬歴間知府陳忠築今圯邱北 清水江在治西築/堤滙流民
 資灌/溉盤龍寺龍潭在治西潭水渟泓引/灌甚溥東入清水江
廣南府
 土黄河在城東二百六十里土富州界内其源出府/境分水嶺合師宗州及粤西西隆州諸山之
 水滙聚成川自土黄起經西隆西林土富州土田州/諸境過剝隘而至白色計七百餘里可以直達兩粤
 旁通黔楚舊因灘多水險舟楫難行内本朝雍正九/年總督鄂爾泰於彚陳全滇水利疏 並請勘修十
 一年總督尹繼善巡撫張允随委原任貴州糧驛道/王廷琬勘估董理分檄滇粤兩省委員領帑興修疏
[013-34a]
 濬沙磧開鑿石灘全河水勢寛平舟行無/阻通商便民而解運錢文等事俱資其利楠木溪在/土
 州東三十里源出花架山迤邐東流/其水冬夏常温近地田畝可資灌溉引流塘在城南/闗旁濶
 數畝蓄水灌/溉民資其利清渠塘在城北一里蓄/水以資汲灌龍湫有二一出/城西者馬
 一出城南冷水溝引/以灌溉旱則禱雨
元江府
 南淇河在城北十五里源出無量山及南北/中寨諸山流入禮社江灌溉資之東溝在/城
 東有五曰漫林曰呼遮曰/河灣曰三家曰大茶庵南溝在城南有十四曰萬/喇曰都峩曰萬鍾曰
 們島曰小燕曰都郎曰上乾磨曰下乾磨曰/納整曰者戞曰龍潭曰阿薩曰南灑曰深溝西溝在/城
[013-34b]
 西有八曰新溝曰龍洞曰們湧曰達/摩曰漫漾曰你疊曰們線曰們果北溝在城北有/二曰安樂
 曰拔/樂西北溝在城西北有五曰漫費曰紅土坡曰達/探曰琳瑯曰麻沙樹以上諸溝随地引
 灌/雙溝渠在城東二十里源出馬籠山一清/一濁土人築堰江東田畝賴之仲夷渠
 在城西四十里分溉田畝東/入禮社江明永樂年間開新平縣 煉莊河在城/東九
 十里源出勝郎山後經羅吕鄉山麓灌溉/煉莊田地原属河西後以道逺割歸縣轄洪本泉在/城
 西一里流灌郊/郭田為利甚漙登龍渠在城西北舊新/化州禄庫鄉六婻塘 渺
 剌塘俱在舊州/岏㟽鄉阿謝隄在城南三里大石壩/壅水灌田東南利賴龍王廟
 隄在舊州歸召鄉明隆慶/六年知州麥天惠築青龍坎在城北五里築大/壩灌溉納起一帶
[013-35a]
 邦那圩在舊州/禄庫鄉
開化府
 文山縣附/郭 溝交河在城南十五里發源府西南大/敎化過小天生橋繞府治右流
 至大溝交滙盤/龍河沿流引灌儂人河在城北四十餘里源出期烏/洞並王弄湯壩諸水滙流成
 河環抱府城三/面以資灌溉盤龍河即儂人河下流以其遶城盤/曲如龍故名下入天生橋
 期烏洞泉在城西安南里石峯獨立下有洞水淜湃/而出夾澗穿流為儂河之源郊郭灌溉首
 資於/此白魚洞泉在城西北一百里石洞中清/泉徐流内産白魚水可灌田異龍潭
 在城南引本朝康熙七年經歴/李鳯昌 流灌田民被其利岐渠在城西年本朝/康熙十 知府
[013-35b]
 劉訢開/以灌田孔公隄在城西門外新街以本朝康熙四十/二年知府孔毓珣 地多火災築隄
 蓄水預/防其患
鎮沅府
 蠻況河在城東五十里發源樹根坡與蠻貴由里二/河環遶府治滋灌田疇歸於府東殷春橋深
 水臺合流/出威逺新撫河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發源蒙化/經定邊景東恩樂流入新撫里灌
 溉新撫向化安連明徳四里/田畝復由那戞村東出普洱南祝河在城北五十里/發源分水嶺滙
 黒龍潭茂慶河之水流入殷春橋過/府治南山脚圍繞而西咸資灌溉石花溪在城東/一百八
 十里源出石花山麓流而/成溪四時不涸可資灌溉小龍池在城西三十里/諸流㑹聚之所
[013-36a]
 樂縣 魯馬河在城東七十里源出景東府哈&KR3597/嚕流入縣灌樂禮樂智等鄉田
 寫河在城南源自府属分水/嶺流入縣灌樂附鄉田浦麻河在城西北源自/府境大弄河流
 入縣灌樂/仁鄉田景東河在城北一名景來河源出景東經/縣西北入鎮沅杉木江兩岸田畝
 皆資/灌溉南堆小河在城東北源出者/島山灌近郊田
威逺
 青莊河在治南二十里源自抱母/茂蠟兩水流入引灌田畝景谷河在治東南/九十里源
 出景/東
東川府
[013-36b]
 㑹澤縣附/郭 壁谷江在城西南源出尋甸之果馬里/車湖滙倘甸蒼溪之水合為一
 江流入金沙/沿流資溉梅子樹河在城東南十里彦本朝雍正/七年知府羅得 開引箐水
 從瓦窰至革舍門首/㑹於中河約七里以濯河在城南夷語謂水交也/源自待補㑹沙溪流至
 矣里頗資灌溉過納/雄山峽前入金沙江矣里河在城西十里源/出以濯山腹馬鞍山
 河在城西十里竜本朝雍正七年知府羅得彦開從/馬鞍山至五 募約三里引矣里河水注龍潭合
 流出魯機村滙左河建閘蓄聚灌以扯田地/九年知府崔乃鏞知縣祖承祐加濬寛深左河在/城
 北一里源出馬五寨山溪由北門外以/捨流入魚洞長二十里寛二三丈不等中河在城北/五里源
 出襪膩山下流至水城長/二十里寛二三丈不等右河在城北八里源出拖/落村由馬厰流入魚
[013-37a]
 洞長二十/里寛三丈蔓海在城北舊名濯纓湖綿亙二十餘里/不通河道夏秋雨水漲溢一望汪洋
 土人因呼為海春末盡涸僅作牧地士本朝雍正四/年總督鄂爾泰巡視審度檄知府黄 傑新開左中
 右三河建築壩閘滙矣里河/魚洞入金沙江墾作漸興東山泉在城東僧本朝/康熙間 真一
 開東山水道引澗/水入城資其灌溉龍潭在城西五里水自山腹/中噴湧而出引灌左河石閘
 有二一在城西演武㕔前春夏水少引龍潭水約二/里入左河啟閘灌溉以扯一帶田地一在城北水城
 北夏秋暴漲閉閘阻水不令旁/溢以免小圍一帶淹沒之患木閘有四左右河各/二蓄水備旱
 城東溝 城南溝 五龍募新溝在城南以上三/溝皆資灌溉
昭通府
[013-37b]
 恩安縣附/郭 擦拉河在城南二十里源出魯甸之黒/山箐至城西擦拉橋受淄泥利
 濟二水達髙魯舊浦溪小烏蒙五那舖共八十餘里/中多巨石横阻 本朝雍正十二年總督尹繼善巡
 撫張允随委迤東道黄士傑勘估給發帑金檄知府/徐徳裕開鑿興修田疇滋溉舟楫通行均有利益
 利濟河在城西二里源出龍洞山自北繞城西南入/擦拉河舊無閘壩難於積水兩岸田畝灌溉
 不敷東本朝雍正十二年總督尹繼善巡撫張允随/委迤 道黄士傑勘估給發帑金檄知府徐徳裕建
 造石閘四座/以資蓄洩八仙海在城東二十里源出龍洞山後/遶鳯凰山隂入擦拉河先是荒
 煙蔓草夏秋積雨沮洳難耕其本/朝雍正五年疏渠開墾漸有 利龍潭在城西四十/里波羅曲山
 之麓澄澈不/竭頗為民利西南濠在城外裕本朝雍正十一年知/府徐徳 於城工竣後詳請發
[013-38a]
 帑開修自西門起至南門達淄泥溝滙入鳯凰山前/順流而下灌溉西南二門及戞補寨下元村一帶新
 墾田畝又從利濟河引水入城於西/門二涵洞出水民田咸資蓄洩之利水塘壩在城東/十里源
 出龍洞山灌水塘田三/百餘畝南入淄泥溝新澤壩在城西二里引利濟/河水入城瀦而為池
 亦名利濟又析為二溝分灌/西南郭田城内外咸資其利豐樂壩在城西四十里/源出豐樂村即
 鐵鍋寨灌本村/田三百餘畝團山壩在城西四十里源出小龍/潭引灌波羅曲團山田
 坡壩在城西北三里分利/濟河水灌白坡田淄泥溝在城東五里源出/龍洞山東流折南
 繞鳯凰山前入擦拉河沿流引溉但中多淺窄漫流/之處 本朝雍正十二年總督尹繼善巡撫張允随
 委迤東道黄士傑勘估給發帑金檄/知府徐徳裕修濬寛深民資其利分濟溝在城西/二里引
[013-38b]
 利濟河水灌西/南田千餘畝天梯溝在城西五里分利濟/河水灌鳯凰門前田天梯二
 道溝在城西六里分利/濟河水灌天梯田天梯三道溝在城西八里分/利濟河水導入
 小天梯五六里分灌/田地俱入擦拉河利濟池在城内/西北隅鎮雄州 托洛
 河在城東/五里苴蚪河在城南/三十里沱治河在城西/一里黄水河在/城
 北九十里以上諸河疏渠建壩因地蓄洩分灌十里/田地其在上東致和里者有七曰樂利溪曰木冲溝
 曰革斗溝曰紙槽溝曰響水溝曰長流堰曰陶壩在/中東永豐里者有四曰天池渠曰小洛渠曰花浪溝
 曰法溪溝在下東向化里者有八曰龍舞溪曰叢樹/渠曰廣濟溝曰崖桑溝曰雷陽溝曰花龍溝曰通泉
 堰曰蕃民堰在上南樂善里者有五曰花魚洞曰戞/烏溝曰晉慮溝曰拖泥壩曰覩勒坪在下南靖逺里
[013-39a]
 者有五曰龍灘渠曰果哈渠曰木黒溝曰魯布溝曰/斑鳩溝在上西同風里者有三曰過花溪曰法着渠
 曰髙橋溝在中西歸仁里者有五曰法溪曰搆拖溪/曰多戞渠曰達溪渠曰枝比溝在下西昇平里者有
 五曰小米溪曰蘇路渠曰法乃卧渠曰普得渠曰法/革溝在上北迎恩里者有八曰法烏溪曰雄濶渠曰
 白哈渠曰古芒部溝曰阿木故溝曰鹽井溝曰胄甲/溝曰柳溪溝在下北長慶里者有三曰迴龍溪曰麻
 柳溪曰/花果溝
普洱府
 東河在城東源出五里坡流經城北海南/莊遶東而南入三岔河溥灌郭田南藴河在/城
 東十里源出南藴箐由土鍋/寨龍潭入三岔河資灌田畝三岔河在城南三里源/出天筆山龍潭
[013-39b]
 滙東西南藴金龍等河水南注追栗/河合威逺小江猛撒河歸九龍江西河在城西源/出慢令村
 龍潭蜿蜒奔瀉至城南/入三岔河溉田百頃金龍河在城西三里又名水/碓河源出天筆山之
 龍洞南入三岔/河沿流汲灌掌乃龍潭在城南五里雙星山麓上/有古木二不辨其名每年
 六月土人祀以白豕潭近河居民築/堤蓄水渡以木梘溉田二百餘畝坤戞龍潭在城/南十
 里土鍋寨石山下濶二/丈深丈餘溉田百餘畝崑池龍潭在城東北五里潭/廣一里 本朝康
 熙初年通判張館築堤/瀦水溉田二百餘畝豐樂龍潭在城東北五里蕨/蒟壩之左廣畝餘
 四時不竭/引灌多利蕨蒟壩在城北/五里小河村溝在城西/南七里西城溝
 在城西/門外龍潭溝在城西/一里接官亭溝在城東/北十里怕董溝在/城
[013-40a]
 東北/十里攔虎壩溝在城東北/二十里惠逺渠在城北/十五里普濟渠在/城
 北三十里與各/溝塘同其灌溉三家塘在城西/十五里昆安塘在城西/六十里攸樂
  平湖在治南滙納衆/流灌溉郊郭龍潭在治東/北五里思茅 南澗在/治
 南灌溉/郭田平塘在治南衆水所/歸引灌田畝蓮花塘在治西北/可資灌溉
大理府
 太和縣附/郭 西洱河在城東五里源出罷谷山至浪/穹瀦為巨壑接寜湖合彌茨鳯
 羽二水出蒲陀崆又一源出鶴慶府觀音山河㑹蒲/陀崆及鄧川之彌苴佉江俱南注上洱池至府東名
 西洱河納㸃蒼十八溪水周圍三百餘里由天生橋/石穴中洩為合江舖河遶蒼山後歴蒙化府界滙漾
[013-40b]
 濞水以達蘭滄環河田畝繫於天/生橋之通塞故水利莫急於斯合江舖河在城南/三十里
 下闗河尾洱河水由此洩出兩岸髙巖削壁非人力/能開鑿幸地低流急不能停滯昔人於清風橋外復
 開龍闗橋子河二道分洩大河之流定有三年五年/大修之議明正徳間通判喻河疏濬有法至今徳之
 子本朝順治八年康熙二十五年兩次興修先是開/ 河分流不過二百餘丈仍歸大河尾日久易淤又
 有白雲橋葉家橋蒙趙河水横截海尾總滙於打魚/村百餘丈内沙石衝激尤易壅塞每遇雨水泛溢宣
 洩不及濵海之太和賓趙田畝多被淹沒而鄧川距/其上流水壅逆灌其患尤倍雍正四年同知佟世䕃
 詳請修濬自海尾波羅甸至天生橋一千五百八十/八丈龍闗子河二百八十六丈小子河一百四十七
 丈悉已深通築壩修橋改白雲葉/家二橋水尾駛入大河沙無停積麻黄澗在城西舊/由敎場北
[013-41a]
 入大馬渠今古道闉/塞雨漲輒防横流三板閘在城東北中和峯馬蝗/澗之水南注西城濠過
 獅子橋至干家村後分五分之一灌溉干家車邑諸/村餘至城東北角建閘蓄水又分為二一北灌柴村
 正甸一南灌夜夢得及柴村之南瓦村之北諸甸餘/則接濟大馬渠之不足旱澇均獲其利 本朝康熙
 三十年知縣/張泰交重修十里溝 鶴橋溝俱在城南二水/最大嵗宜加濬四里
 溝 塔橋溝 上陽溝 灣橋溝 喜洲溝 峩崀
 溝 周城溝自北門至周城凡六十餘里之田盡賴/七溝灌溉然暴漲横流所經易淤而峩
 崀周城為甚/當時加浚治穿城三渠北曰大馬中曰衛前南曰白/塔三渠皆引蒼山溪水穿城
 東出灌溉郭/田兼禦火災禦患隄即城西濠明𢎞治時大水入城/壊廬舍因築此堤禦之嵗加修
[013-41b]
 治/水缺在城西天臺寺前明𢎞治間玊溪水漲直射/大紙房排西門而入正徳間大紙房復被淹
 沒後於缺處塞以大/石患始止嵗宜隄防趙州 大河在城南一名波羅/江源出定西嶺三
 子龍水至赤佛山後黒龍潭環州治流入洱河灌溉/通州軍民田地其利甚溥嵗久堤圯 本朝雍正六
 年知州徐/樹閎修濬西河在城南彌渡之西即毘雌江源有五/合而成河分灌平定里蒙洱景三衛
 及本州/軍民田下比齊河在城南一百五十里源出天目山/南北兩澗北有龍泉行十里許交
 流三岔河東入赤水江南流十五里灌溉三里田地/北流八里灌溉兩里田地其利甚溥但暴漲難防堤
 埂易決樹本朝雍正六年/知州徐 閎分界修築定西嶺箐水在城南四十/里由箐底南
 流橋頭哨分灌白崖川前所營柳邑村/紅土倉觀音村曽家營羅家營軍民田城西冲水在/城
[013-42a]
 西即髙五水塘也灌溉本冲田地一從西城角流入/南濠一流入西城循至州左灌溉舖田又自天階橋
 下流入雙水洞灌溉/大定里一帶田園三天橋水在城北上天橋水自/東門壩流入鎻水閣
 外中天橋水亦自東門壩流入老邵園一帶下/天橋水自梁王壩流入新村一帶灌溉甚溥甘泉
 有二俱在城南六十里距白崖五里二泉相去一里/一在仙女莊之東 本朝雍正七年閏七月忽從平
 地迸出一泉圍圓尺許甘冽異常西流而下至仙女/莊上村分為三一北入仙女莊上村約二里一南入
 仙女莊下村約十餘里一西流分繞森家莊宋家營/亦十餘里同歸大河村民拓為巨塘開溝分灌趙州
 田五六百畝雲南縣田四百餘畝一在蝦蟆山脚下/舊有泉穴涸已百年雍正七年閏七月離古穴五六
 丈許從地迸出一泉湧沸如珠村民開掘圍圓丈許/九月泉左十數步又迸出泉眼二滙入珠泉其味清
[013-42b]
 冽分為二夾大路西行約半里路左一道又分而為/二一南流入小東村計二里至髙地一西南流入沙
 溝村約三里餘由白馬廟河入大河路右一道西流/入大東村計一里許至深箐共灌趙州属沙溝村大
 東村田三百餘畝雲南縣属小東村田六百餘畝趙/州知州徐樹閎雲南縣知縣王璐修築塘壩總督鄂
 爾泰巡撫沈廷正/㑹 題建祠立碑東晉湖閘在城東北十里環龍山/下水出九股明洪武初
 知州潘大武建閘蓄聚成湖灌溉上下草甸紅山千/户營犁頭灣石鼻頭華營斑莊七村田地定議立石
 於湖中榖盡閉閘/湖外麥盡啟閘牧棕村溝在城南灌溉本村及敬/天甘陀富樂東山等村
 田地明萬歴年間民以爭水互訟水利/道㫁定放水次序俾民世守均享其利天池在城東/龍伯山
 上四時不涸下有/石穴出水灌田雙塘在城東十八里明洪武初民/以磚甃堤利甚溥嵗久崩潰
[013-43a]
 嘉靖間分巡副使安如山嵗令瀕/海人家量畝出力修築其利遂永甘陶水塘在城東/南舊有
 隄防其利為豪右所専明知州潘大/武議夾石為渠穿孔分水其利始均城西隄在城西/三耳山
 巧邑水倉在城南百二十里灌溉本/里田四山環抱水聚塘心雲南縣 香果
 城海在城東下壩原係雷鳴旱田畝本朝雍正八年/知縣王璐率民買田三十一 五分開為巨塘
 由東中溝引龍泉水蓄/灌二村田畝歸於青海青龍海在城南十五里納寳/泉壩水三分之一灌
 東南十五村田嵗久淤塞流本朝/雍正八年知縣王璐浚治 通寳泉山泉在城西/北二十
 里水從石穴中噴出有二口㑹各澗溪及馬蝗箐三/眼井五福山諸水南流至九峯山下茨平村前築壩
 建閘旱則蓄灌田/畝澇則洩入溪溝水磨坪龍潭 芭蕉衝龍潭俱在/城西
[013-43b]
 南流經趙州蒙化境舊設三壩分灌上中壩属雲南/縣趙州下壩属蒙化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趙州民
 與蒙化民爭控水利同知蔣/旭詳議按日分定有碑記龍洞在城東五十里疊/嶂層巒中涵巨津
 饒灌溉/之利段家壩在城東南二十五里白塔村東接鏡/湖石晉時段思平所築青龍品甸之
 水合流而南出板橋至此築壩渟蓄以出煉厰自西/而南而北以灌雲南驛前平陸田明成化間黔國公
 沐琮檄都指/揮馬鍄重修新興壩在城南山下明嘉靖間/知縣宋希文築周八里寳泉壩
 在城北五里即團山壩石閘三道三分寳泉之水一/入溪溝同九子龍水下溉彌渡一繞城南分數渠灌
 近城西南諸田入青龍海一繞城北瀦貯於品甸灣/明景泰間分巡副使周鑑叅政趙雍崇禎間兵備道
 何閎中相繼重修久復淤圯修/本朝雍正八年知縣王璐加蓮花曲堰在城東四/十里即蓮
[013-44a]
 花渠灌/溉亦多周官些陂在城東北十五里周十五里亦名/海受山箐之水蓄灌雷鳴田畝嵗
 久堙塞縣本朝雍正/八年知 王璐修濬溪溝在城西三里通/接寳泉壩之水荒田陂渠
 在雲南驛前平衍千頃久缺水利明嘉靖/間右叅政石簡劉伯耀相繼修舉今廢鄧川州
 羅陋河在城東羊塘里界發/於温水達金沙江西湖在城北瀲灧瀠洄/田疇環繞流入羅
 時/江龍馬泉在城南龍首闗/北麓水湧灌多豐泉在城西一名熊澗相/傳水多則年豐故名
 大澗塲泉在城北灌/一方田南詔潭在城西二十里濶十餘/畝三山環峙萬木隂森
 旱禱/輒應芭蕉龍潭在城西大樓橋界旱禱最/靈州人頌為濟旱龍潭羅甸渠在/城
 東源出東山引/溉近渠田畝綠玉池在城北鍾山之下水/色瑩碧引入羅時江彌苴佉
[013-44b]
 江隄在州前平川受鶴慶劍川浪穹鳯羽諸水自下/山口以迄江尾綿亙四十五里流入洱河兩岸
 築隄髙二丈寛四丈堤東開涵洞十二西開涵洞十/六閘水入溝各灌二十餘村誠為兩川大利但河髙
 田低夏秋暴漲横流潰決為患舊例於春初按糧募/夫挑淤培埂 本朝雍正八年知州施震博諮詳審
 於下山口東子河内開一閘口由大凹出東川歴青/索㑹於洱河以分水勢於大樓橋西子河内開一閘
 口由楊柳村綠玉池出鷄鳴村城西至西湖歴三道/橋龍橋兆邑以入洱河又於青索子河内開下閘一
 口以殺大河之流每年仍於/春初濬築設役巡查啟閉大水長隄在城南舊以/水磨在堤南
 致秋潦為害明嘉靖間兵備副使姜龍令移水磨/隄北又修築舊隄二百餘丈水因南趨不復為害
 時江隄在城西三道橋界唐時羅時兄弟導綠玉池/西湖之水以歸洱河明天啟間知州周之相
[013-45a]
 另開河尾一道導水南行過玉案山/注彌苴以入洱河東南田畝賴之横江隄在州後/大邑新
 生上登三里州西之田賴之明永樂/間同知李福築正徳間署州祁倫修廟後隄在城北/二十里
 舊州城隍廟後二澗合流時有水患明/嘉靖間副使姜龍築堤百丈嵗宜加修上下登隄在/舊
 州西北一里灌溉上下登村每秋漲多没田廬/明正徳間郡人楊南金倡築石堤其患始息圓井
 隄在舊州北麓副使姜龍/築堤百丈引泉水以溉浪穹縣 寜河在城東源/出罷谷山
 為洱河之源并山溪水瀦而為河周數十/里中隔九氣臺一堤由三江口出蒲陀崆彌茨河在/城
 東北源出觀音山流三十里至縣/引灌三營新村髙田尾出三江口羅鳯溪在城北八/里源出凝
 雲山下流廣/灌多入寜河九龍泉在城東二十里佛光山下泉有/九俱自石竅中湧出引以資溉
[013-45b]
 三水陂在城東八里曰通濟橋在城東南三里曰通/寜橋在城南四里曰南江橋水漫溢淤沒軍
 民田地三百餘畝明/嘉靖壬寅年濬導東原溝在城東十里自大營河/分而西流南經大營江
 幹二村灌平/原一帶田地安民溝在城南山水皮向無溝洫明正/徳間知縣杜翺自南橋開溝引
 水四達/灌溉山闗溝在城南明嘉靖間知縣陳儒開引鳯/羽河水自山闗核桃澗灌溉城南萬
 歴間邑人楊峩修/同知李先芬重修大波渠在城東大波堅村向無水/明萬歴間知縣王鍈作渠
 引大營河水灌/之自此霑足三江口渠在城東南九里寜河鳯羽/三營之水由此洩入鄧川
 先是鳯羽水勢駛疾沙石横衝以致寜水逆灌又黒/白二澗水沙石随流堵塞蒲陀崆口率多水患但崆
 口下至鄧川低十餘丈上流疏通自可暢行明嘉靖/初西澗泛溢淹沒民田竟成大湖其糧攤入里甲議
[013-46a]
 者謂宜導三營鳯羽二水盡入寜河合出一口髙築/堤岸俾無左右衝激之患萬歴間署篆永昌同知李
 先芬廣諮審度先於橋下村開子河一道出煉城以/殺鳯羽之勢於周里營開子河一道入郭家湖又開
 大堂神前子河一道接湖水遶山麓而下以分三營/水勢復於黒漢澗砌堤障水循山而流挑濬蒲陀拖
 木江心沙石田始無患久復淤塞一本朝雍正四年/知縣張坦於煉城村南另開子河 道建閘禦漲以
 殺鳯羽之水鑿去抱木厰阻水巨石河水得以順流/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復檄知縣吴士信加工修濬
 自鄭家莊至鄧川界十里増築長堤四十餘丈加髙/三江小堤數尺置木櫃五十盛石截沙水流無壅湖
 田多/利白漢新渠在城東南十五里水舊沿山直下蒲/陀崆沙石随流淤塞江口 本朝康
 熙三十一年通判黄元治另開一渠導白漢厰之水/逆折而北至平川中開一口并引煉城村之積水入
[013-46b]
 新渠歸蒲陀然後煉城之田得耕繼而白漢澗後山/崩塌砂塞水尾知縣張坦建立水閘遞年加増使沙
 土過閘即止河/無堙淤之患山根渠在城南七/里久淤溪登渠在城西十/里源出溪
 登村下水源頗盛向係&KR1902頭村開引灌濟明嘉靖間/知縣李南橋另作新溝引溪登下長澗之水灌溉城
 北一帶田園又引猢猻澗之水亦注城北明萬歴間/邑民爭水知縣王鍈定議將猢猻澗水分而為三城
 北一分城/南二分紅山渠在城東北十二/里名三營川賓川州 納六河
 在城北五里北行九十里合竹泉横溪諸水入金沙/江以其納六溪之水故名又界為三區上區水微下
 區地卑流不及逺惟中區水大東南灌水沽堤等七/村東北灌周官營等十三村水口建閘有水利碑按
 糧定時以次輪溉冬春水涸至三月播種之/初官為致祭水從麓出頃刻盈科最為靈異六溪在/城
[013-47a]
 東五里曰鍾良源出鍾英谷之青龍湫在城西二十/五里曰通洱即洱海伏流出賓居大王廟下曰赤龍
 即賔居三家村黒樹龍潭在城西三十里曰銀溪源/出官坡自山磵中奔放而行其地多石水勢衝激甚
 駛在城西四十餘里曰石寳源出炎凉嶺/在城西北五十里曰寒玊源出崆峒山下豐樂溪在/城
 西北一百里源出雞足山麓南流經煉洞甸頭甸尾/明嘉靖間知州朱官作諸渠荒土皆為耕地東流經
 牛井川亦入納六河東北注/金沙江故合六溪而名七溪三潭一曰乾龍在乾海/子一曰紅雀在龜
 山一曰火龍在雞足山/石鍾寺側均資灌溉烏龍壩在城西五十里源出/烏龍山頂其流不大
 居民作壩/瀦灌近田萂村壩在城西七十里源出冷水箐及/山磵中居民瀦之以資灌溉
 王壩在城北團山下明天啟/間知州楊雲起重修上滄渠在城西六十里/周十里瀕河之
[013-47b]
 田為清明洞白蕩坪用水車輓水逆灌下/注為下滄三家村干古之田皆資以為利新渠在城/北十
 里龜山/之東石爸山龍泉在城北四十里周能村之義交/川水從深箐中出源逺流長資
 灌甚/廣大塲曲隄在城西百一十里舊有陂池瀦之備/旱往者豪右利陂底土肥可田㫁水
 别流陂外之田半為廢壤明嘉靖間知州朱/官改水築堤而復之嵗乃收故又名濟民堤金龍湫
 在城西百餘里洱海東/岸潭水深靚禱雨輒應雲龍州 沘江在城東源出/老君山經順
 盪井名順江納諸溪澗環繞雒馬歴州境/三百餘里入瀾滄江兩岸之田資以灌溉雒馬河在/城
 東二里從十八寨下/注沘江灌箐門口田帶河在城東七十里自蘭州來/經十二闗里羅甲村過箭
 桿塲入永平縣/界灌箭桿里田清朗河在城北源出清朗/山灌師井里田崇山溪在/城
[013-48a]
 西十三里舊州/南灌梭羅甸田膏魚溪在舊州南/灌湯溝田骨巒溪在舊州南/灌古吉田
 蛾眉溪在舊州南/灌湯鄧田丹戞溪在舊州北灌下/塢田地千畝北岡溪在/舊
 州北灌上/下北岡田松牧溪在舊州北灌/松牧村田崇麓溪仕舊州北/灌北寨田
 龍潭在城東八十/五里箭桿塲龍潭在城西一里徳龍山巔潭濶/二十餘丈歴冬夏不溢不涸
 禱而/有應天池在城西北山頂一名髙海子渟泓十里灌/白漢登暑塲田茭蒲茂密居人資以為利
楚雄府
 楚雄縣附/郭 席草湖在城東十里周/五里引灌資之曲甸湖在城東/北三十
 里川原平濶漁者/利之兼資灌溉𢷬練溪在城西三里流泉三疊/清冷如鏡引灌郊原
[013-48b]
 泉在城東慈烏山/麓四時不竭龍泉在城南雁塔山下/水澄潔應月而潮東清壩在/東
 門外引/鳯泉水梁王壩在城東三十五里元梁王/所築明𢎞治十三年重修跨苴壩在/城
 南四/十里大琶壩在城南/五十里五排壩在城西四/十五里曲甸壩在城/北三
 十里知本朝康熙十/年同 吳閭應重修小壩在城東南北各九西十/堵積河水以時蓄洩
 南堰在城南三里/灌田千餘畝鎮南州 清水河在城東十五里/源出茤蕨厰龍
 潭南入/白龍河白龍河在城南即苴水也一名虹江源出州/西北苴力舖流灌州境東南滙於府
 治大/河龍潭有四一在城南三十五里力戈村水出髙/山溉田甚廣一在城南二百里阿雄鄉之
 七村潭深不可測南流一里入七村河僅溉山田一/在城西北十五里水出見性山隈溉田千畝每嵗二
[013-49a]
 月官民祠祭一在城/西北三十里雙甸村天城河壩在城東三十/里溉民堡田河洞壩
 有二在城南十/五里溉軍民田索厰壩在城西二十里溉上/下二村田千餘畝兩旗壩
 在城北五里溉金珠河麥/地坪古城壩一帶田地千家壩在城北源出北山/龍王廟及岔河茤
 蕨厰等泉兩崖壁立泉源不竭㑹流箐口山勢逼合/儼如門闕基址天成蓄水成堰可灌田數十里明嘉
 靖二十七年知州張定泉建有石壩日久頹圯閘本/朝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檄知州金鑑重建壩 疏
 通渠/路小壩十曰官莊曰大醫曰古矣達曰白土城曰/姚冲曰大谷堆曰木瓜村曰五莊梅曰苗
 村曰雙甸/灌溉同之南堰在城/南西堰在城/西東堡塘在城東三里/溉張合屯土
 城一帶/軍民田南安州 妥稍河在城西四十里流經府境/東滙沙甸河達易門縣界
[013-49b]
 入元江兩岸田/畝沿流引溉白沙泉在城東三里泉水湧溢/灌溉多利每嵗首祀之黒龍
 潭在城東/七里白沙泉壩在城東/一里福興寺壩在城東/二里烏竜
 寺壩在城東/五里草打喇河壩在城東/八里紫石冲壩在城東/南十里
 上邑村壩在城南/二里力摩村壩在城南/十里下邑村壩在城/西南
 三/里西門外壩在城西/一里回子村壩在城西/一里橋邊壩在城/西二
 里/溪木崩壩在城西/二里紅土坡壩在城西/二里回子路壩在/城
 西二/里阿力村壩在城西/三里羊舊村壩在城北/三里蘇家屯大
 小壩在城北/四里密康郎箐壩在城東/北十里定逺縣 清水河
[013-50a]
 在城東二十里又東六十里有苴苗河又東七十里/有青塲河南二十里有木土竜河西十五里有紫甸
 河東北三十里有大基河凢六河皆支/流灌溉通縣田畝北出㑹於龍川江清風壩在城/東南
 十/里冷家壩在城南/三里烏鴉壩在城北/五里梁王壩在城北/七里
 馬池在城西/南二里黄蓮塘在城東/三里飲馬塘在城南/二里萬斛塘
 在城南/四里金鷄塘在城西/七里賈溪塘在城北/五里廣通縣 羅
 苴甸河在城南五十里四山周環一/水東注引灌利之入龍川江立龍河在城西/一里源
 出馬鞍山流至孤山/繞溉西郭入元江雕龍河在城東北十里源出阿/納香山先年土主薄段
 時可開渠引水至縣/前灌田入龍川江蒙七塔溪在城東二十里流/繞縣治㑹於大河
[013-50b]
 山泉在城北八十里舊名乾海資四圍皆山苦無水/道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縣楊登捐資鑿通山
 腹七十丈引五里外福徳山腰之水入硐暢流沿途/皆開溝塹直達乾海資灌田二千餘畝詳請勒石易
 今名巡撫張/允随有記馬家壩在城東四里灌/溉李家屯田畝捨資官壩在城/東五
 十里灌溉/捨資田畝李家壩在城南一里灌/溉李家屯田畝土官壩在城南二/里灌溉西
 門外一/帶田畝甸心壩在城南三里灌溉/白土凹一帶田畝山旗壩在城南四/里灌溉山
 旗屯/田畝蘇公壩在城南五里灌/溉三塲舊田畝梅家壩在城南六里灌/溉雀哺田畝
 董家壩在城南七里灌溉/范旗屯甸心田畝趙家壩在城南八里灌溉/范旗屯一帶田畝
 郭家壩在城南九里灌溉/雀哺屯一帶田畝羅家壩在城南十里灌溉/瓦窰冲一帶田畝
[013-51a]
 石頭壩在城西二里灌/溉張家灣田畝金家壩在城西三里灌/溉南屯田畝西屯
 壩在城西五里灌/溉西堡屯田畝&KR1095嘉 果羅泉在治西四里/分灌田畝黒鹽
 井 龍門溪在治北深濶為一方巨/浸昔多水患建塔鎮焉琅鹽井 龍潭
 有二俱在治南筆架山麓流巨者名曰大龍水澄泓/皎潔禱雨輒應因名靈泉小龍潭在大龍東出水稍
 遜相距里許皆利/潤田疇四時不涸
姚安府
 姚州附/郭 香水河在城北源出黎武村觀音/塘頗資引既流注大姚河連水在/城
 西二十里源出鎮南州之木盤山經府西/之連塲西七十里灌溉郊原入大姚河白馬泉在/城
[013-51b]
 東白馬山谷兩泉湧沸東山曰黄/龍白塔山曰大康郎溉田甚廣烏魯淜在城東十/里廣五十
 六/畝蜻蛉河淜在城西南四十里源出三窠山流至府/南瀦為大石淜廣四百餘畝分為東洶
 溪西洶溪引溉郊郭田地繞府而北趨大姚河入金/沙江明萬歴間知府周希尹浚治築堤甃東西二閘
 陽派河淜在城西十五里源出金秀山下廣二百三/十三畝築壩蓄洩過西洶溪㑹於蜻蛉河
 當波院淜在城西十五/里廣十二畝長夀淜在城西北五里/廣六十三畝地角
 淜在城北十里廣/一百一十畝香索嶺淜在城北十里/廣三十四畝赤額坪淜
 在城北十里/廣四十五畝摩苴邑淜在城北十里/廣五十四畝黒壩淜在城北/十五里
 廣十/畝搭鏡淜在城北二十里廣/一百一十二畝小邑淜在城北二十/五里廣二百
[013-52a]
 一十/四畝地摩淜在城東北廣一/百九十三畝伍舍邑淜在城東北三/里明知府周
 希尹/開黄連箐壩在城東/南九里石峽口壩在城南二/十五里右所衝
 壩在城西南六里廣二十七/畝以上淜壩均資灌溉大姚縣 大姚河在城/南一
 里土橋河與姚州蜻蛉河之水合流經縣東書案山/下又東合龍蛟江之水東入金沙江沿河資灌甚廣
 土橋河在城南十五里源自姚州香水河流/入縣境灌溉東合大姚河入金沙江三窠泉
 在城北十/里可引溉麽些泉在城北二十里四/時不竭可以備旱新壩閘在城東/二里
 上閘在城東二里/明𢎞治間築下閘在城東三里/明𢎞治間築趙家閘在城東/南三里
 晏公閘 土橋閘俱在城東/南五里金家閘在城南/一里冷水閘
[013-52b]
 在城西/門外白塔閘在城西/三里葉家閘在城北/十里楊家閘在城/北二
 十五/里白鹽井 觀音山箐水在治東南合姚州之/香水河流入金沙江
永昌府
 保山縣附/郭 上水河 下水河俱在城内西南源出/九隆山及寳葢山合
 流入城穿委巷出/昇陽門達東河坪市河在城南源有二一出甸頭/一出石甸寨合流經施甸
 司西又南合蒲縹寨澗水經新柵/山口陡崖飛下入潞江沿流引溉沙河在城南七里/九隆法寳二
 山崖間源發北衝交椅山及大雪山初二水合流循/山而下入諸葛堰達於東河水勢盈涸無常郡人未
 知所自明嘉靖二十九年兵備副/使郭春震募土人溯流始得其源施甸河在城南一/百里源出
[013-53a]
 姚闗由大石橋至老鄧/橋引灌田畝入潞江蒲縹河在城西南源出岡崖/由雙橋永寨石木河
 象鼻山分溉/田畝入潞江西河在城西四十里源出北衝山箐流/經老營達於板橋河沿河皆設水
 車輓以/灌田清水河在城北源有二一出北二十里阿隆/村一出北十七里甘松坡二水合流
 東滙鳯溪南滙郎義河分流灌溉至城東南沙河諸/水入峽口洞㐲流數里出為枯柯河入灣甸州界
 東河在城東北二十里源出易羅池流經郎義村又/名郎義河合清水河南入峽口洞溉城東田萬
 餘畝内有打魚村田艱於逺溉又東西兩堰雨漲易/於漫溢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府費金吾由打魚
 村另開子河七百八十丈循田流入大河/始無涸溢之患雍正八年知縣田榕重濬青華海在/城
 東滙山澗諸流為池廣二十餘/里涸則週遭皆田漲則成海甸尾海在城南三十/里源出海子
[013-53b]
 溝黒龍井青龍洞諸水滙焉/堤周八百餘丈溉田數千畝噴珠泉在城西廣五/丈可引溉
 夀泉在城西北保山象山兩崖間泉出山麓分三溝/一由仁夀門入城汲灌防火東注荷池一由門
 外繞城東注青華海一由紙房/北東注青華海溉田二千餘畝龍泉有二一在城北/郎義村一在上
 叢村皆有/灌溉之利青石泉在城北三里泉出青石山小坡俗/呼為蒲蠻箐導經五福村敎塲屯
 紙房村山脚村分為/四溝灌田數千畝金雞泉在城東北三十里金雞/村泉出二池一温一凉
 灌田數/百畝蓮花壩在城東安樂山西即玉泉/也明正徳間副使汪標築紀廣壩在/城
 南十里周三百五/十丈灌田數千畝平安壩在城南四十里明正徳間/兵備副使汪標築嘉靖間
 僉事安如山副使郭春震先後重修堤周一/百六十丈厚八尺髙一丈灌田二千餘畝黄泥壩
[013-54a]
 在城南石花/堰南二里連三壩在城南石花/堰北二里丁楊壩在城西南/六十里源
 出水眼龍口堤周二百/五十丈灌田數百畝阿鳯壩在城東北四十里源/出天井山深谷中西
 流北繞達達營光尊寺/入於西河灌田千頃沙河大堰在城南源出北衝/由沙河流至衆安
 橋引溉/田畝諸葛堰有三武侯所築俱在城南十里法寳/山下曰大堰甃石為堤厚一丈二尺
 髙一丈周九百八十餘丈明成化間御史朱暟加築/分水口為三灌田數千畝其東曰中堰源出九龍池
 三十六號水并沙河水蓄積為堰周三百三十七丈/分水口為三灌田數千畝又東曰下堰周二百八十
 丈分水口為二/灌田千餘畝石花堰在城南二十里源出山後響/石洞堤周百一十五丈中為
 一纂灌田數千畝/土人呼涵洞曰纂官市堰在城南四十五里源出青/松山下滙龍井水為池經
[013-54b]
 落龍村灌/田千餘畝卧獅池在城南十五里卧獅山麓一名/小龍井泉流不竭灌田數百畝
 羅池在城西南九隆山下即龍王泉自地湧出凡九/竇滙為大池可三十畝池口築石隄十餘里析
 為三溝分溉郊郭又名九龍渠明洪武間度田分水/為四十一號上溝由龍潭流經郎義村滙於中溝壩
 嘉靖七年龍潭堤決知府董雍重修三十一年復決/兵備副使郭春震甃以磚石中溝流經瓦礶村嵗久
 堙圯縣本朝康熙初年知府王家相重修雍正八/年知 田榕繼修二溝溉田一萬二千六十畝
 井箐在城西北一里許泉出山麓經紙房屯社/稷壇東流敎塲分為三溝溉田數千畝駱駝
 箐在城西北二里泉出山崖穴中一/名石頭溝導分三溝灌田數千畝棲賢箐在城西/北十里
 棲賢山之南泉自山箐中湧/出北析西流灌田千餘畝石頭箐在城西北十里/泉自石崖中出
[013-55a]
 分二流一北一/南溉田千餘畝銀鑛箐在城西北三十里水/出山崖灌田數百畝騰越州
  瓦甸河在城北七藏甸源出界頭馬鹿塘經混/沌河與白石江合入龍川江沿流引溉
 車湖在城南團坡下/沿湖資以引灌龍泉在城西三十里源出打鷹/山流於古矛山下溉州西
 田/玊泉在城西玊泉寺下從平地/石罅湧出味冽而可引灌侍郎壩在城西北/五里明侍
 郎楊寜征麓川寓此/築之民食其利故名半月池在城北七里周五十丈/流入大盈江灌溉資之
 澄鏡池在城北二十五里源出干峩山/一名清河周五百丈資以引灌龍王塘有三/一在
 觀音寺一在大寛邑一/在侍郎壩俱利灌溉永平縣 勝備江在城東百/里源出大
 羅山流灌縣境東南田畝合九渡/雙橋二河達於蒙化入碧溪江銀龍江在城北一/名太平河
[013-55b]
 有二源一出阿荒山一出羅木山合流而南受桃源/花橋二水穿城以出灌溉郊郭經順寜入瀾滄江
 雙橋河在城東八十里源出上西里流經黄連堡東/二里許滙諸澗水分溉田疇下流入勝備江
 曲洞河在城西南十里源出城西/和邱山麓暗流入銀龍江花橋河在城西南/三十里源
 出博南山下/流入銀龍江桃源河在城西四里源出和/邱山東流入銀龍江木里塲河
 在城北三里源出大卓盤/山流至通津橋入銀龍江九渡河在城東北五十里/源出横嶺山流入
 勝備江沿山繞/流逺近資溉寳峯泉在城東四十/里可引灌
鶴慶府
 漾工江在城東五里又名漾弓河詳見山川濶十餘/丈兩岸有隄居民於播種時作壩引溉 本
[013-56a]
 朝雍正十一年知府姚應鶴因岸土浮鬆河身淤淺/一遇水發田畝被淹詳請發帑修浚加深并培築舊
 隄疏通/涵洞長康河在城南十里源出城西黒龍潭/府南民田多資灌溉入漾工江落鍾
 河在城西南五里源出府朝霞山之龍/湫截官道而東分灌郭田入漾工江石洱河在城/西北
 十里源出石寨山滙白/龍潭水為河入漾工江羅牧社海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觀音山西周
 迴八里引/灌多利大水漾泉在城東九里一名大水潭水出/東山麓周二百餘丈溉田甚漙
 入漾/工江諸葛泉在城南一百四十里羅陋/村泉分二流民利賴之白石漾泉在/城
 東北/十里龍潭凡有十五其流入漾工江者東曰水渼南/曰黒龍西南曰龍寳曰吸鍾曰宣化西曰
 青龍曰西龍西北曰石墩曰香米曰北渼東北曰柳/樹曰小柳塲曰赤土和流入金沙江者曰龍公又渟
[013-56b]
 蓄極深者曰大龍亦名仙女井水/自半子山下随地衍注民田資之小柳塲閘在城東/北十五
 里引小柳塲泉明知府馬卿築三閘以/分流又嘉靖間知府周集増築百尺靈濟渠在城/東五
 里自麗江引流而下沿山開渠深七尺濶如之甃石/為壩名曰新城髙丈許溉三閑和西登二村田畝明
 知府馬/卿開温水河渠在城南十五里源出宣化山麓溉/鶴&KR2181孝亷前蒿三村田合三莊河
 入漾/工江南供河渠在城南二十里一名銀河源出山/神哨灌南甸諸田東入漾工江
 樹河渠在城南二十五里源出豸角山流入/南山巖穴中引流資灌入漾工江青龍潭
 四渠在城西南隅東曰縈碧濶八尺南曰南利濶三/尺五寸西曰北新濶三尺北曰采芹濶五尺盤
 石為閘計畝分流/俱明知府馬卿築龍寳隄在城西七里龍寳潭下明/知府馬卿築周四百餘丈
[013-57a]
 并建石閘/計畝分流西登泉隄在城東北三十五里泉出泓沛/明同知張廷俊築堤束水灌西
 登四村田改本朝康熙五十年河汎閘圯土/通判髙宏 溝築堤三閘十八村皆資其利劍川州
  易隄坪江在城南三十里灌/溉南郭流入東湖大橋頭河在城東二/里即合惠
 江尾灌溉州廂東北田畝/南入劒湖西南滙漾濞江桃江河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源出老君山南
 灌溉栗坪上中下/羊層流入湖尾河劍湖在城東南五里一名東湖古/名羅魯周四十餘里源出麗
 江老君潭納闔境溪潭之水㑹西湖水南流為沙/溪河分資灌溉又南合彌沙浪河流入浪穹縣界西
 湖在城南二里金華山麓夏秋水/漲與東湖相連水涸民始播種劍湖尾在城南十/五里 本
 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州王世貴副將鄭繼寛合/力疏濬自湖口下至上小甸五十六年重濬崖塲
[013-57b]
 水在城西五里源出老君山流/入劍湖灌溉郭田有壩蓄洩龍潭凡九曰老君曰/易堤坪曰仙女
 煉曰隔□曰建和曰白難陀俱流入劍湖曰花叢/曰白龍曰青龍俱流㑹湖尾河大為阡陌之利
 水潭有三一在河頭一在湖尾村一在沙/溪甸頭其水微温灌溉沙溪中甸田海堰在城/南濱
 湖豬圈塲西莊漢登等村田畝每被淹沒始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州張國卿沿湖築堤建閘 不為患
 小馬溝在城東自合惠江分流灌/莊登下登城東北甸田龍淜溝在城北城/廂之水由
 此而洩資灌/東南甸田城北溝在城北自甸頭石/菜江分流北甸石菜渠在城/南源
 出老君山灌溉甚漙又有連/漢墩甸和頭二塘蓄水分溉裕豐渠在城南引湖尾/河水灌溉溪田
 河低渠髙艱於逺引郡人段/詔倡於上流挑濬始得其利沙登渠在城西南引蕨/市坪水灌沙登
[013-58a]
 下橋二村田中為山阻十本朝雍正元年/居民於山脊鑿石洞二 餘丈疏通資溉百節梘槽
 在城南小甸江塲渡下登三村舊無水源田畝多涸/郡人金吾段暄買地開溝逺引易堤坪潭水作木梘
 三十四丈横跨大河/渡灌三村為利甚溥
順寜府
 順寜河在城東一里亦名東總河源出甸頭村山箐/納桃源董永衢亨諸水利頼郊原流入雲州
 界為孟/佑河甕桑河在城南一里源出南山與順/寜河合流東注灌溉南郭洛甸河
 在城南三十五里源出中/阿山入順寜河同其引灌西添河在城西北五十里/源出喻甸都甕村
 灌本里田/入瀾滄江 龍潭有二一在城東三十里山上五峯/交峙水分二流一入甕沙小河一
[013-58b]
 入阿度吾之黄草壩一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右甸/達丙里又名滄江眼宋時有段百户築堤積水田資
 其利/久廢天澤塘在城西北樂平山椒明天啟間/土官猛寅開鑿注水周半里許龍湫在/城
 南舊城之龍泉寺方一/畝澄碧不竭可以引溉雲州 東橋河在城東五里/源自順甸下
 合猛郎小猛麻二河水至/州之小水村入瀾滄江孟佑河在城東由順寜河/分流遶州之左西
 有南謬河合流/於此入瀾滄江小猛麻河在城東六十里自大猛麻/發源至煙撒村歸東橋河
 小龍河在城南一里出府南/瓊岳山下與順甸合順甸河在城南三里又/名南橋河河水
 迴環繞州沿流引溉/下注東橋河歸瀾滄猛郎河在城北五十里自挨籮/箐發源㑹温崩馬四河
 水至小蠻着村/歸於東橋河龍馬潭在城東南一百里廣數畝漾/濞江水清潭亦清江濁亦濁
[013-59a]
 丙票壩在城南十五/里南橋外玉池在城南一里周百畝/聚府河水分灌田畝洪塘
 在城西五里/鎮夷山下
永北府
 清水河在城西五十/里資灌甚廣板山河在城西北四十里/資灌溉然多泛溢靈水
 河在城西北四十里雙靈寺下由習甸流/入山孔穿出近屯馬軍等村灌溉田地沙河在城/北五
 里一名大港/子河饒灌溉大河在城東北三里/灌溉四郊田畝程河在城南五十/里資灌千餘
 畝下入/金沙江程海在城南四十里周八十/里中饒水族引溉多利草海在城西十/五里之舊
 順州水有時漲涸漲則/自山孔暗洩不知所出龍潭有三一在城内北隅一/在城南一百二十里滿
[013-59b]
 官山下一在城南一百四/十里陶營山下均資灌溉黒龍潭在城東三里觀音/箐水清而黝引溉
 資/之大龍潭在城南一百四十里/有泉百眼賴以灌田潢水潭在城西三/刀山下
 龍潭在城西北十五里近屯東山之下泉/出九竅築堤障水為長溝分灌甚廣觀音箐壩
 在城東三里灌溉/四郊及近屯田畝包家壩在城南八里/又名馬家壩河草壩在城/西三
 里金水/蒼山下盟莊壩在城西三/十五里長溝壩在城北/三十里羊坪閘在/城
 東二十里知本朝康熙間永寜府同/知陳謨建 府朱光宗重修今圯海河閘明萬歴/間建郡
 南有古河一道發源程海由清水驛三折而入金江/灌溉田畝七十餘里後壅塞閘亦久圯 本朝康熙
 二十八年北勝州申竒猷重修年久復圮雍正十三/年署府江嶠孫捐俸濬河建閘且詳定嵗修以垂永
[013-60a]
 久/麽些溝在城東五里自觀音箐/分溝灌北山馬房田
麗江府
 玉河源出城西北象山之麓數泉湧出滙流成河至/雙石橋分為二一入八河一由白馬里刺縹里
 至東圓橋合清溪流入鶴慶為/漾工江附郭髙田咸資灌溉中海在城西北十里/瀦山谿之水以
 資灌溉/周四里清溪在城東源有二一出城西北雪山一出/城東東山至東圓里合流而南遶府治
 滙玉河滋灌附郭/髙田流入鶴慶府龍潭有三一在城西南十里木保/廣數十畝一在東和里北山
 之隈廣二十餘畝一在黄山/東南麓廣四畝均資灌溉清源渠在城東源出東/山流經府治以
 灌田/畝
[013-60b]
蒙化府
 陽江在城西二里源出甸頭花判山諸澗納境内東/西箐水南流至蒙舍城名陽江經永春橋又名
 羅邱厰河滙錦溪水東瀉定邊與迷川禮社繞鎮南/合捨資禄豐諸水下入元江沿流雖可引溉但河低
 為利/不溥定邊河在城東南一百里舊定邊縣南源出府/境羅求塲流入縣境㑹環川窩接白崖
 之水自東北歴西南綿亘七十/里合東湧河入趙州沿流資溉窩接河在舊縣南十/里源出麻栗
 樹可/資灌牟苴河在舊縣西十里名零川西/南合定邊河灌溉資之菜園河在城/南一
 里源出城東𢷬衣山之坳一泓噴湧神物憑焉流出/成溪滙大小黄草壩之水至龍王廟經石龍山採花
 村蓮花村入於陽江岸多/桃李又名錦溪亦資灌溉五道河在城南三里受巍/寳鷄鳴玉屛三山
[013-61a]
 之水合流至含春洞下為鳴珂水經梅/雪嶺下為白塔河府南田疇咸資其利南澗右所河
 在城南源出羅邱厰㑹念六瓦/車阿注等河至蒲蠻村引灌兩龍潭下壩詳見雲/南縣
 東溪渠凡十六曰龍王廟曰五道河曰白塔曰敎塲/曰繫馬樁灌溉附郭田畝曰馮廣曰南莊曰
 橋頭曰盟石曰舖邊曰雙橋灌溉甸中田畝曰甸中/曰捉馬郎曰白地塲曰甸頭曰土主廟灌溉甸中及
 甸頭/田畝西溪渠凡十二曰三古盤曰穵鐘衝曰小衝曰/大衝曰烏保郎曰貝忙曰賴郎曰西葵
 曰天摩牙曰天耳山曰龍䕶寺曰麻姑衝灌溉西山/麓附近田畝外有甸頭大圩巄&KR2839大塘郭家塘淑人
 塘南莊塘團山塘舊志/雖載其名今已久廢
景東府
[013-61b]
 大河在城東一名中川河源自蒙化之南澗流經/府境納清水通華河溥灌郊原南東入鎮沅
 泉在城北舊衛城内舊無井泉明指揮袁賢始治竹/筧引䝉樂山泉水入城鑿池瀦之上覆以亭民資
 其/利龍潭在城北九十里/嵗早禱雨有應水寨渠在城東/十五里者孟渠在城/南五
 十五/里者干渠在城南七十五里以/上三渠俱資灌溉
 
 
 
 雲南通志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