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55 雲南通志-清-鄂爾泰 (master)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十
  田賦民賦徴屯賦/附額
  禹貢梁州田下上賦下中三錯地磽斂薄況滇為
  梁之裔境哉由漢迄宋或羈縻或棄之蒙段元始
  全𨽻版圖設官分職與中土等苐文獻無徴田賦
  莫考明以屯養兵草萊漸闢而計田制賦猶不及
  中土一大縣也迨自南中多故兵戈相尋我
[010-1b]
 朝先後戡定土曠民稀
殊恩疊沛賦以見熟起科除荒徴解復因屯糧過重減
  而均之優恤邊黎曠古未有我
皇上登極之初蠲賦免逋撫綏備至其從前報墾田地
特諭詳加查核杜增賦之弊清維正之供徂隰徂畛徧
  歌雨公而慶多稌矣夫土穀為
 國家厚生之本而勸課乃父母斯民之責矧滇民處
  萬山中刀耕火種之外别無生計培養而安全之
[010-2a]
  是在司牧者加之意而已志田賦
元世祖至元間立雲南軍民屯田中慶路民屯四千一
  百九十七戸田一萬九千六百二十四雙軍屯七
  百九戸田二千八百三十五雙曲靖路民屯二千
  二百四十戸田四千四百八十雙仁徳府民屯八
  十戸田一百六十雙軍屯一百戸田四十雙臨安
  民屯二千三百戸田四千雙軍屯二百八十八戸
  田一千一百五十二雙澂江民屯一千二百六十
[010-2b]
  戸軍屯二百九十五戸梁千戸翼軍屯凡七百人
  田三千七百八十九雙三十年梁王遣使詣行省/言以漢軍屯田烏蒙後遷
  於新/興州武定路軍屯一百八十七戸田七百四十八
  雙烏撒路軍屯一百一十四戸東川路民屯八十
  六戸㑹通民屯二戸建昌民屯一百四戸軍屯一
  百八十戸㑹川路民屯四十戸徳昌路民屯二十
  一戸軍屯一百二十戸大理金齒等處民屯三千
  七百四十一戸軍屯六百戸共軍民田二萬二千
[010-3a]
  一百五雙威楚路民屯一千一百一戸田五千五
  百五雙軍屯三百九十九戸田一千五百九十六
  雙又威楚提舉司所領民屯三十三戸田一百六
  十五雙鶴慶路民屯一百戸田四百雙軍屯一百
  五十二戸田六百八雙 十年以張立道為大理
  等處巡行勸農使洩昆明池水得壤地萬餘頃皆
  為良田 十九年籍雲南新附戸自烏蘭哈達鎮
  雲南凡入籍民戸四籍民田民以為病至是令已
[010-3b]
  籍者勿動新附籍之 定雲南税賦用金為則以
  貝子折納每金一錢直貝子二十索 二十三年
  免雲南從征交阯蒙古軍屯田租 三十年免雲
  南屯田逋租萬石
 成宗大徳三年雲南省嵗入糧數二十七萬七千七
  百一十九石 九年命巴延徹爾董雲南屯田事
 仁宗延祐二年立烏蒙軍屯先是雲南行省言烏蒙
  乃雲南咽喉之地别無屯戍軍馬其地廣濶土脈
[010-4a]
  膏腴皆有古昔屯田之蹟乞發輝和爾及新附漢
  軍屯田鎮遏至是從之調四川軍二千人雲南軍
  三千人共五千人屯田一千二百五頃置總管萬
  戸府隸雲南省 五年詔還所侵順元宣撫司民
  地
 泰定帝泰定元年免雲南秋糧三分 四年以瑪固
  斯為雲南行省平章事提調烏蒙屯田
 文宗至順三年雲南饑詔蠲本省田租三年
[010-4b]
明洪武十八年雲南諸蠻平增置衞所開屯戍守悉以
  腴田給軍并歸附之衆 十九年西平侯沐英請
  置屯田從之英奏雲南土地甚廣而荒蕪居多宜
  置屯田令軍士開耕以備儲蓄上諭戸部曰屯田
  之政可以紓民力足兵食邊方之計莫善於此英
  之是謀可謂盡心矣然邊地久荒榛莽蔽翳用力
  實難宜緩其嵗輸之粟使彼樂於耕作數年之後
  徴之可也見續文獻通考損按英後先鎮雲南十/年嵗較屯田增 以為賞罰墾田至百
[010-5a]
  萬餘畝自永寧至大理每六十里設一堡留軍屯/田子春亦鎮雲南七年大修屯政闢田三十餘萬
  畝/ 二十年命普定侯陳桓静寧侯葉昇往雲南
  總制諸軍就於定邊姚安等處立營屯種 二十
  六年上各省實徴税糧總數雲南布政司田土原
  無數目實徴夏税麥一萬八千七百三十石秋糧
  米五萬八千三百四十九石按學菴類稿明食貨/志洪武時詔許雲南
  以金銀海貝布漆朱/砂水銀折納秋租
 永樂五年增置按察司僉事一員盤量屯糧
[010-5b]
 成化十三年增置按察司副使一員專管屯田
 𢎞治十五年上各省實徴税糧總數雲南布政司田
  土共計三千六百三十一頃三十五畝夏税麥三
  萬三千七百八石一斗八升七勺零秋糧米一十
  萬六千九百一十三石一合零
 嘉靖四十一年雲南都司原額屯田一萬八百七十
  七頃四十三畝三分見額屯田一萬一千一百七
  十一頃五十四畝一分八釐零糧三十八萬九千
[010-6a]
  九百九十二石三斗三升三勺零
 萬厯六年上各省實徴税糧總數雲南布政司田土
  共計一萬七千九百九十三頃五十八畝八分零
  夏税麥三萬五千五百六十七石二斗六升一合
  五勺零秋糧米一十萬七千一百二十三石三升
  七合一勺零 二十一年築八闗二堡於三宣要
  害戍緬竝議屯田 二十四年猛卯酋多亨勾緬
  搆亂巡撫陳用賓平之築平麓城議屯田 四十
[010-6b]
  八年戸部以遼餉不支兵部馬價工部器械不足
  增雲南地畝銀一萬六千一百六十四兩
本朝順治十七年命吳三桂為總管移鎮雲南乞沐氏
  勲莊與之 十八年編遺漏錢糧寧州土官禄昌
  賢養兵莊糧三百六十石每石折徴銀三錢歸寧
  州曲靖府安置土官恭黙田一千六十二畝科秋
  糧二十三石六斗二升條銀十一兩七錢九分歸
  霑益州鐵索營土軍屯墾嵗輸租米二百石一斗
[010-7a]
  四升歸洱海衞尋甸四十八哨嵗徴秋糧一百六
  十一石五斗歸尋甸府臨安納樓司五畝地方中
  則田七百六十九畝七分科秋糧二十四石差發
  銀一百兩條編銀二十三兩零歸建水州 編衞
  所職田每畝三斗照軍糧起科并編衞所軍舍丁
  差 覆准鎮雄府嵗納荍四百六十石烏蒙府嵗
  納荍三百石折徴銀三百兩 題准雲南衞弁職
  田向係收租准俸不納税糧嗣後各歸衞所編入
[010-7b]
  戸口俱以本七折三徴收其田係每畝一斗九升
  至三斗者照軍糧例起科三斗至五斗者概以三
  斗為額 總計雲南布政司田土五萬二千一百
  一十五頃一十畝六分九釐零田賦銀六萬一千
  七百四十八兩九錢五分三釐零糧一十二萬三
  千九百一十七石九斗三升四合九勺零雲南平
  彞等衞所屯田四千一百二十二頃四十六畝八
  分七釐零屯賦銀三萬九百八十三兩五錢六分
[010-8a]
  四釐零屯糧五萬八千四百八十石二斗二升五
  合七勺零
 康熙元年覆准普洱等十三處嵗徴糧米編入元江
  府經制 四年覆准雲南苗渠求附田土編入新
  添衞照例科糧不得仍稱土司 五年免迤東被
  賊州縣新荒錢糧 覆准浪媽等六寨嵗徴銀二
  百七十兩米三百石歸入元江府經制 覆准雲
  南各土司係邊方世職其錢糧完欠不必照流官
[010-8b]
  例考成 七年覆准瓦渣土司四十七寨額徴苗
  糧四百二十四石銀六百六十八兩歸臨安府
  二十年免雲南本年分夏税 二十一年巡撫王
  繼文奏准雲南金汁等河積水灌田數十萬頃自
  亂後堤壩傾頹田畝荒蕪議令捐修俾民歸墾輸
  賦 二十四年總督蔡毓榮議以吳逆原請沐氏
  勳莊田地變價歸併附近州縣照民糧起科 二
  十七年總督范承勳奏請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
[010-9a]
  逋欠屯糧分年帶徴
上念滇民遭吳逆困苦悉行蠲免 三十年巡撫王繼
  文請正衞所田地先是并衞所於州縣其田地有
  遠近相錯官民未便者至是悉行改正 三十二
  年巡撫王繼文奏請勲莊荒田五百八十餘頃免
  其變價 三十三年免雲南通省地丁錢糧 三
  十四年減衞所糧額巡撫石文晟以衞所軍田糧
  額數倍民賦累年逋欠請減照河陽縣上則民賦起
[010-9b]
  科竝給民為業 四十三年免雲南通省地丁錢
  糧 四十九年免雲南通省五十年分地丁錢糧
  并厯年逋欠
 雍正二年巡撫楊名時奏准民丁額銀攤入通省地
  糧上納其軍田有無主影射者令自首報墾攤抵
  最重軍丁 七年免雲南通省八年分地丁額銀
   十年總督髙其倬奏准昭通兵米自外運入艱
  難遣官招募農民一千戸到昭通開墾每戸給田
[010-10a]
  二十畝為業按年收穀麥作價扣還工本起科徴
  米以充兵食 巡撫張允隨奏准各府州縣兵多
  米少者將應徴條銀折收糧米以資軍食米多兵
  少者將應徴税糧折解以抵兵餉杜輕齎招買之
  弊
雲南布政使司
  民賦
 原額田地七萬二千九百八十八頃三十二畝七毫
[010-10b]
  五絲四忽五微九塵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
  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清丈額外田地一萬四千四百八十頃
  七十八畝七分七釐一毫三絲六忽二微八纖一
  塵二𣺌九漠内除永善縣西媽基等處民田地六/頃一畝一分撥歸四川屏山縣管轄
  又新增四川貴州撥歸田地一百四十七頃五十
  七畝六分五釐九毫二絲八忽二項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
  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五六七八
[010-11a]
  十等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一百五十一頃二十
  九畝五分一釐七毫一絲八忽七微七纖九塵一
  𣺌九漠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七萬九千七百三十
  二頃七十三畝二分五釐三毫一忽四微九纖二
  塵六𣺌四漠原成熟地三萬五千七頃四十畝一/分三釐七毫二絲六忽八微二纖九
  漠内除西媽基等處民地四頃一十六畝割歸四/川屏山縣管轄外實該地三萬五千三頃二十四
  畝一分三釐七毫二絲六忽八微二纖九漠地新/增四川屏山縣割歸永善縣副官村成熟民 六
[010-11b]
  頃四十四畝五分五釐三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成熟陸地一十 頃五十五畝四分一釐
  七毫一成熟夷地一千六百六十八頃四十七畝/一分 釐三毫 成熟不分等則地一千七十六
  頃六十八畝四釐一毫一絲二忽四纖七塵七𣺌/ 免丈認納夏税夷地三頃九十二畝 外成熟
  免丈夷地照納夏税七原成熟田三萬九千七百/三十七頃四十八畝 分六釐一毫八絲八忽八
  纖一塵一𣺌内除西媽基等處民田一頃八十五/畝一分割歸四川屏山縣管轄外實該田三萬九
  千七百三十五頃六十三畝六分六釐一毫八絲/八忽八纖一塵一𣺌 新增四川屏山縣割歸永
  善縣副官村成熟民田七十七頃六十四畝七分/九釐 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成熟民田
  四十頃一畝三分二毫二絲八忽折夷田一千二/百八十頃九十三畝六釐 夷地 田五十七頃
[010-12a]
  三十六畝四分四釐六毫四絲六忽五微四纖三/塵七𣺌五漠 成熟清丈實田七百五十九頃三
  十五畝六分二釐五毫不額外淤出田三頃七十/八畝五分四毫 成熟 分等則一例起科田五
  頃六十八畝六分五毫糧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納秋
 實徴夏税本折麥三萬一千五百九十六石四斗三
  升二合一勺二抄二撮六圭七粒三顆七粟
 實徴夷地免丈照納夏税麥三百三十石七斗七升
  八合八勺八抄四撮七圭一粒四顆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三十六石三斗一升八
[010-12b]
  合六勺三抄五撮二圭八粒八粟照每年折徴之
  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十九兩五分四釐
  九毫八忽二微二纖四塵六𣺌四漠
 實徴夏税本色荍八百五十九石四斗七升五合八
  勺四抄八撮
 實徴地畝荍折銀二千一百二十五兩一錢九分六
  釐二毫七絲九忽四微八纖外除永善縣西媽基/等處割歸四川屏山
  縣應徴銀一十/二兩三錢八分
[010-13a]
 實徴新增夷地二十五段照納夏税折色六錢麥二
  十八石二斗折徴銀一十六兩九錢二分
 實徴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本色無耗荍一
  百八石四斗三升三合三勺六抄折該米五十四
  石二斗一升六合六勺八抄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十一萬八千三百二十二石三
  斗二升三合一抄三圭八粒六粟外除永善縣西/媽基等處割歸
  四川屏山縣應徴/米七石五斗五合
[010-13b]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三百一十九石三斗五升一
  合三勺二抄八撮九粒一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
  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百五十五兩四錢
  八分一釐六絲二忽四微七纖三塵二𣺌
 實徴元江臨安宣威鎮雄秋糧無耗米八千一百五
  十六石三斗一升五勺一抄五撮四圭四粒
 實徴師宗州秋糧無耗折色五錢米二十四石八斗
 實徴新增夷田一十六段照納秋糧折色七錢米三
[010-14a]
  十一石七斗七升折徴銀二十二兩二錢三分九
  釐
 實徴本色籽粒米一十一石一斗二升三合四勺七
  抄五撮五圭五粒二顆
 實徴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秋糧本色無耗米五百
  七十七石八斗七升五合三勺六抄八撮二圭八
  粒六顆
 實徴新增四川屏山縣割歸丁條糧銀二百四十七
[010-14b]
  兩九錢六釐五毫一絲三忽三微四纖四塵三𣺌
  五漠
 實徴條編銀一十萬二千四百一十三兩五錢七釐
  二毫四絲一微一塵九漠外除永善縣西媽基等/處割歸四川屏山縣應
  徴銀三兩九錢七/分七釐六毫五絲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二百九十三兩五錢五分九
  釐三毫九絲四忽七微三纖八塵八𣺌九漠
 實徴攤丁銀二萬九千三百三十九兩一錢二分六
[010-15a]
  釐
 實徴新增麗江府夷丁二千三百四十四丁每丁編
  銀六分六釐該徴銀一百五十四兩七錢四釐
 實徴新增威逺三圈蠻令等村年納人丁銀三十二
  兩
 實徴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民戸人丁一百
  七十四丁每丁編銀二錢該銀三十四兩八錢
  附額徴
[010-15b]
 實徴觀場田租銀一百五十七兩三錢三分二釐七
  毫八絲五忽
 實徴差發各項銀五千六百九十二兩六錢五分九
  釐三毫四絲三忽五微四纖一𣺌六漠
 實徴蒙自趙州楚雄蒙化礦錫鐵課石磺共銀三百
  九十二兩八錢五分遇閏加銀一十五兩/七錢一分六釐六毫
 實徴魚課魚鈔銀一千七百六十四兩六錢五分七
  釐六毫遇閏加銀六十三兩五錢六分一釐五毫/八絲又劍川州魚課春夏遇閏加銀一十
[010-16a]
  三兩二錢四分秋冬遇閏/加銀一十六兩五錢五分
 實徴永北府魚課米三十五石五斗每石折銀五錢
  折徴銀一十七兩七錢五分
 實徴石屏寧州武定學租銀六十九兩五錢二分一
  釐
 實徴田房地租籽粒丁苴館客站赤銀八百一十六
  兩八錢二釐
 實徴軍餉均徭水利納租充餉籽粒稻谷麥課丁差
[010-16b]
  水夫鋪陳山租灰窰街税田房地租夷民人戸派
  納等項共銀七百二十五兩九錢九分九釐八毫
  七絲六忽三微遇閏加銀/四分五釐
 實徴驛站充餉站民認辦共銀一千四百二十二兩
  二錢八分一釐八毫五絲
 實徴蒙化廣通嶍峩酒課商税銀四十二兩二錢六
  分八釐遇閏加銀三/兩二錢一分
 實徴元江開化臨安大姚花斑竹田錢地講浪媽地
[010-17a]
  租戸口食鹽其銀五千五百四十八兩一錢八分
  四釐八毫
 實徴廣南景東差發無耗折色七錢米九百八十石
  九斗一升七合
 實徴姚州海湖無耗折色四錢租穀三百八十四石
  六合
 實徴禄勸州無耗折色二錢一分穀五百六十一石
  六斗五升七合三勺七抄五撮五圭
[010-17b]
 實徴禄勸州無耗租麥一十一石二斗九升
 實徴尋甸州四十八哨無耗荍一百六十一石五斗
 實徴羅平元謀和曲無耗租穀二千一百一十二石
  四斗九升
 實徴景東大姚抵補軍丁秋糧折徴差發共銀二百
  一十二兩三錢八分
  新增
 實徴天成等各甸寨土司折色地畝銀二百八十二
[010-18a]
  兩四錢二分九釐六毫一絲一忽六微六纖九塵
  二𣺌五漠
 實徴中甸維西應納青稞貢賦差發除給各喇嘛寺
  僧營官口糧衣單外實徴青稞秋糧大小麥荍雜
  糧一千九百八十六石五斗八升五合九勺九抄
  五撮三圭二粒一顆二粟
 實徴中甸維西貢賦差發税課雜糧折共銀一千六
  百一十五兩二錢二釐四毫
[010-18b]
 實徴東川府各衙門并禄氏養贍歸公田一百四十
  三頃五十畝三分九釐六毫該無耗租米二千三
  百四十石一斗七合八抄
 實徴廣南府撫幼嚴氏參革土知州沈肇乾輸納無
  耗米一千八百一十石七斗六升一合一勺八抄
  二圭
 實徴建水州猛弄寨長白氏所屬寨民年納戸口欵
  銀四十四兩
[010-19a]
 實徴建水州猛弄寨長白氏秋糧米一十石
 實徴蒙自縣魚課銀二兩
 布政司徑徴厯樣紙觔銀三兩六錢
  南安州麥租銀二十兩五錢荍永昌府打牛坪租/穀銀四兩 臨安府中火箐 地&KR1684易銀二兩二
  錢侯臨安府拖泥壩田租銀二十七兩地永平縣/武 祠租穀一十四石 通海東湖池 租穀四
  十八石四斗八升徴/以上六項全荒無
  屯賦
 原額田地一萬三千八百六十頃五十三畝三分二
[010-19b]
  釐七絲六忽六微六塵四𣺌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
  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安寧易門宜良定雄/通海鶴慶永平定逺中屯越州曲靖陸涼臨安十
  八寨洱海大羅蒙化楚雄武定并左右中前後廣/平彞大理永昌騰衝瀾滄景東楊林木宻馬隆新
  安姚安鳳梧等三十七衞禦所田地分歸府州縣/徴收三十四年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徴收屯官
  等田地一萬三千五十八頃五十畝六釐九絲三/忽二微五纖五塵三𣺌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
  官等田地七百九十八頃六十三畝八/分九毫八絲三忽三微五纖一塵一𣺌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一千八百四十九頃一十五
[010-20a]
  畝三分五釐九毫九絲二忽四微一纖五塵九𣺌
  五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又雍正四五六七八十等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
  三百六十七頃三十二畝三分二釐一毫一絲九
  忽三微七纖四𣺌三漠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八千六百五十七頃二
  十一畝六釐五毫七絲八忽一微九纖一塵三𣺌
  七漠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官荍糧馬厰馬料共地六忽/四百九十頃七十三畝五分八釐八毫二絲
[010-20b]
  一微五纖一塵一𣺌二改則徴收成熟并墾復屯/官馬料豆地共一千 百八頃九十三畝二分八
  釐八毫六絲八忽六微二纖二𣺌二漠公額外淤/出地五十七畝 照舊徴收成熟屯官 様馬料
  共田三百七頃九十畝二分二釐一毫五絲七忽/二微 改則徴收成熟并墾復屯官馬料公種公
  様共田六千六百三十四頃六十畝六分六釐七/毫二絲六忽二微二纖五漠 成熟官地一頃六
  十七畝七額外淤出田一/十二頃 十九畝三分
 實徴夏税本折麥六千三百五十二石九斗七升五
  合七勺六抄四撮二圭九粒九顆二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四千五百一十二石二斗八升六
[010-21a]
  合二勺五抄一撮七圭八粒九顆九粟各折不等
  共折徴銀一千六百三十二兩七錢四分五釐一
  絲九忽四微二纖五𣺌一漠
 實徴本色荍一百五石一斗八升一合三勺七抄八
  撮五圭九粒四顆八粟
 實徴折色荍一千六百一十石八斗三升三合八勺
  六抄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三百八十九兩五錢三
  分四釐九毫七絲二忽
[010-21b]
 實徴本色豆五十五石三斗三升四合八勺九抄七
  圭六粒七顆二粟
 實徴地租銀九十八兩八錢一分九釐四毫八絲四
  忽六微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七十一石七斗三升六
  合六勺一撮三圭八粒六顆九粟照每年折徴之
  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五十七兩三錢八分
  九釐二毫八絲一忽一微九塵五𣺌二漠
[010-22a]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萬九千二百八十二石一斗四
  升一合三勺五抄九撮七圭五粒九顆八粟
 實徴秋糧折色米六千八百五十六石九斗七升一
  合七勺八抄二圭六粒一顆七粟各折不等共折
  徴銀一千九百八十三兩三錢二分七釐六忽一
  纖五塵三𣺌五漠
 實徴秋糧本色穀一千四百七十六石二斗三升一
  合五勺四撮五圭五粒二顆七粟
[010-22b]
 實徴秋糧折色穀三百八十五石七斗三升二合各
  折不等共折徴銀七十六兩五錢五分四釐二毫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千四百八十八石八斗四
  合六勺七抄一撮三圭二粒三顆一粟照每年折
  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千一百九十
  一兩四分三釐七毫三絲七忽五纖八塵四𣺌八
  漠
 實徴條編銀三萬五千六百六十三兩八錢二分六
[010-23a]
  釐九毫八絲九忽八微一纖七𣺌六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千四十二兩五錢六分六
  釐八毫六絲七忽六微四纖九塵六𣺌二漠
 實徴軍舍丁銀一萬二千二百九十八兩一錢九分
  四釐七毫四絲八忽七微四纖五塵六𣺌五漠
  附額徴
 原額馬廠草場學租窰場牙税田地租銀二千五十
  四兩七錢五分五釐八毫二絲五忽内尚有荒蕪/無徴銀於墾
[010-23b]
  復科徴之年歸/入實徴數内
 新增墾復馬場地租銀八十一兩三錢五分一毫二
  絲内成熟馬場地租銀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地租銀兩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實徴
  數/内
 實徴秋糧本色米七石六斗二升五合
 實徴地租馬場草場窰場等銀一千三百三十六兩
  二錢五分六釐四毫七絲三忽
 實徴門攤等銀三十七兩四錢七分
[010-24a]
 原額酒課銀一十三兩七錢全荒無徴
 原額商税課程銀一百五兩五錢六分全荒無徴
 以上通共額徴銀二十萬九千五百八十二兩一錢
  四分二釐四毫四絲四忽二微八纖一塵四𣺌七
  漠
 起運布政司銀錢一十六萬九千一百二十三兩二
  錢六分四釐四毫四絲四忽二微八纖一塵四𣺌
  七漠動支款項/詳載經費
[010-24b]
 存畱俸食銀四萬四百五十八兩八錢七分八釐外/不
  敷銀兩赴/司支領
 通共額徴麥米穀荍豆青稞雜糧二十二萬七千六
  百二十六石二斗六升七合一勺一抄四撮四粒
  一顆二粟
 放給廩生貧士租穀八十石餘聽糧儲道撥放兵糧
  年底報銷
雲南府昆明富民宜良羅次晉寧呈貢安寧/禄豐昆陽易門嵩明等十一州縣
[010-25a]
  民賦
 原額田地一萬一千一百九十四頃二十畝五分四
  毫七絲二忽六微四纖七塵四𣺌五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
  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七百二十四頃八十七畝六
  分二釐五毫四絲二忽四微四纖五塵二𣺌三漠
  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
  正四五六七八等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三十八
[010-25b]
  頃六十六畝九分四釐八毫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八千三百五頃一十
  八畝七分七釐九毫七絲三忽二微七纖四塵二
  𣺌二漠内成熟地三千二百三十九頃七十七畝/四分三毫六絲二忽四微八塵三𣺌三漠
  七成熟田五千六十五頃四十一畝三分/ 釐六毫一絲八微六纖五塵八𣺌九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五千二百七十四石五升四合二
  勺六抄三撮三圭六粒四顆四粟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三十三石四斗二升八
[010-26a]
  合六勺八抄六撮八圭二粒八顆四粟照每年折
  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十六兩七錢
  四分二釐九毫四絲九忽四微六纖二塵七𣺌二
  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萬一千八石三斗三升九勺五
  抄八撮七圭九粒九顆九粟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八十四石二斗一升六合四
  勺八抄九撮二圭七顆二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010-26b]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六十七兩三錢七分三釐
  一毫九絲一忽三微六纖五塵七𣺌六漠
 實徴條編銀一萬八千一百一十一兩八錢七分四
  釐五毫六忽四微八纖九塵三𣺌二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八十二兩四錢七分六釐四
  毫七絲三忽七微六塵六𣺌八漠
 實徴攤丁銀四千六百五十一兩三錢六分八釐八
  毫九絲四忽七微三纖四𣺌
[010-27a]
  明官民田地一萬七百四十七頃/五畝七分八釐三毫夏税額徴八千/五百
  七十八石四斗六升八合二勺一撮七圭九粒三/顆 起運布政司折色麥五千四百四石九斗二
  升五合三勺八抄八撮五粒七顆存起運本府折/色麥一千一百三十八石四斗 畱各州縣麥
  二千三十五石一斗四升二合/八勺一抄三撮七圭三粒六顆秋糧額徴二萬六/千六十
  九石六斗三升七合六抄二撮二顆八起運布政/司折色米四千三百六十九石二斗 升九合三
  勺七抄二撮六圭三粒七顆勺起運本府本色米/七千六石九斗二升五合八 三抄七圭二粒折
  色米二千五十四石三斗四升六合一勺七抄一/起運楊林所本色米二千石 存畱各州縣米
  萬六百三十九石七升五合六/勺八抄八撮六圭四粒三顆
[010-27b]
  附額徴
 實徴觀場田租銀九十六兩四錢一分五毫八絲五
  忽
 實徴魚課銀二百五兩三分三釐遇閏加銀七兩七/錢八分六釐五絲
  屯賦
 原額田地二千三百四十四頃八十一畝七分七釐
  六毫七忽四纖七塵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又武定府撥歸
  原額田地一百五十三頃一十畝九分五釐一毫
[010-28a]
  六絲二項額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左前廣右中後六衞/安寧易門宜良武定楊林木密鳳七所所分歸併
  州縣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別改徴地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種公様共田 一百六十
  五頃一十畝三分五釐三毫三忽様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公種公 等田地二千
  三百三十二頃八十二畝三分/七釐四毫六絲四忽四纖七塵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二百三十四頃四十六畝一
  分二釐二毫一絲二忽五微九纖一塵六𣺌内成/熟田
  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
[010-28b]
  五六七八等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六十四頃四
  十二畝九分七釐四毫五絲二忽四微六纖二塵
  五𣺌一漠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一千七百四頃八十畝
  七釐三毫三絲四忽七微五纖一塵六𣺌内照舊/徴收成
  熟屯地荍糧馬厰共地一百二十七頃九十八畝/九分二釐七毫八絲五忽 改則徴收成熟屯地
  并墾復共地一百五十二頃四十一畝一分六釐/九毫三絲二忽二微五纖一塵六𣺌 額外淤出
  地五十七畝一照舊徴收成熟屯田馬料共田三/十七頃一十 畝四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 改
[010-29a]
  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様并墾復額外共田一/千三百七十三頃九十二畝二分五釐九絲九忽
  五微頃額外淤出田一/十二 七十九畝三分
 實徴夏税本折麥七百石七斗五升三合八勺八抄
  三撮九圭九粒九顆四粟
 實徴夏税本色荍七十五石八斗九升八合八勺七
  抄五撮三圭三粒三顆四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三百四十一石四升六合六勺一
  抄二撮一圭三粒九顆各折不等折徴銀一百五
[010-29b]
  十三兩七錢四分六釐九毫九絲七忽六微二纖
  一塵六𣺌
 實徴夏税折色荍一千五百一十一石四斗七合八
  勺六抄各折不等折徴銀三百六十四兩五錢八
  分二釐四毫七絲二忽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二十四石八升二合八
  勺四抄三圭八粒一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十九兩二錢六分六釐
[010-30a]
  二毫七絲二忽三微五塵二𣺌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萬五百二十七石八斗八升一
  合五勺二抄七撮三圭八粒二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二百八十二石二斗六升六合九
  勺八抄一撮二圭八粒一顆六粟
 實徴秋糧折色米五百九十八石三斗五升二合一
  勺二撮四圭四粒各折不等折徴銀一百八十一
  兩一錢一分五釐八毫五絲一忽八微二纖九塵
[010-30b]
 實徴秋糧折色三錢穀一百六十六石四斗二升四
  合折徴銀四十九兩九錢二分七釐二毫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三百石八斗二升四合五勺
  四抄四撮一圭四顆三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
  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百四十兩六錢五分九釐
  六毫三絲五忽二微八纖三塵四𣺌四漠
 實徴條編銀七千二百九十四兩八錢九分四釐六
  毫四絲一忽三微二纖三塵六𣺌八漠
[010-31a]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二百四十六兩八錢六分二
  釐五絲九忽八微八纖三塵六𣺌
 實徴軍丁銀二千四百六十三兩九錢三分九釐四
  毫一絲七忽九微九纖二塵六𣺌
  附額徴
 實徴門攤商税銀三十七兩四錢七分
 實徴草場銀一百六十七兩七錢八分
 以上雲南府屬共額徴銀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一兩
[010-31b]
  五錢二分四釐一毫四絲八忽九微九纖四塵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荍三萬七千八百六十
  九石一斗八升六合四勺九抄一圭五粒八顆九
  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二萬八千四百七十四兩三
  錢三分四釐一毫四絲八忽九微九纖四塵
 額設官役俸食銀六千二百六十四兩四錢四分内/除
  額徴錢三銀五千九百八十七兩一錢九分存/畱坐放外尚有富民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010-32a]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曲靖府南寧霑益陸凉馬龍羅平/尋甸平彞宣威等八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六千二百七十五頃五十九畝七分七釐
  五毫七絲七忽六微五纖六塵一𣺌七漠係康熙/三十年
  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額外及貴州威寧州撥歸共田地一千六
  百一十九頃四十二畝二分八釐八毫一絲九忽
[010-32b]
  八微八纖六塵八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
  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五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六
  頃三十六畝一分五釐六毫二絲三忽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七千八百四十五頃
  九十二畝五分一釐二毫八絲七忽五微四纖二
  塵二𣺌五漠内成熟地二千三百六十二頃五畝/八分七釐六毫九絲一忽三纖一塵
  一𣺌六漠三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成熟/陸地一十 頃五十五畝四分一釐七毫 成熟
  夷地一千二百九十四頃三十三畝五分畝成熟/不分等則一例起科地一百一十田頃九 七分
[010-33a]
  九釐四毫三絲八忽十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納夏/税 成熟田四千一 六頃一十八畝一釐七毫
  三絲五微一纖一塵九漠頃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成熟民田四十 一畝三分二毫二絲
  八忽六成熟不分等則一例起科田五頃六十/八畝 分五毫 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納秋糧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六百七十八石六斗四升一
  合五勺八抄二撮六圭五粒八顆九粟
 實徴本色無耗荍一百八石四斗三升三合六抄折
  該米五十四石二斗一升六合六勺八抄
 實徴地畝地租銀七百八十七兩六錢二分二釐一
[010-33b]
  毫四絲一忽八微
 實徴秋糧本折米九千九十二石四斗五升五合七
  勺二抄一撮七圭七粒三顆八粟
 實徴秋糧本色無耗米六百一石八斗七升五合三
  勺六抄八撮二圭八粒六顆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七石九斗二升八合四勺一
  抄五撮九粒四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
  銀八錢共折徴銀六兩三錢四分二釐七毫三絲
[010-34a]
  二忽七纖五塵六𣺌
 實徴條編銀九千四百九十六兩四錢八分九釐五
  毫三絲七忽一微七塵五𣺌一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兩七錢七分三釐三毫七
  絲九微二纖六塵九𣺌一漠
 實徴攤丁銀二千一百五十二兩五錢一分一釐七
  毫四絲九微一纖八塵六𣺌四漠
  明官民田地三千三百八十五頃二十/二畝五分七釐九毫九忽夏税額徴
[010-34b]
  一千三百七十二石八斗二升一勺三抄四撮七/圭七粒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二百五十四石九
  斗六升一合一勺七抄八撮八圭八粒合起運本/府庫折色五百八十九石六斗七升六 一勺二
  抄八撮五圭六粒二存畱各州縣倉本色五百二/十八石一斗八升 合八勺二抄八撮三圭三粒
  秋糧額徴六千五百四十九石七斗八升三合四/勺七撮七圭 起運本府倉本色二千
  四百五十八石三斗四升七合四勺八抄二撮六/圭 起運本府庫折色一千五十五石一斗三合
  七勺七抄九撮八圭二粒二存畱各州縣倉本色/三千三十六石三斗三升 合一勺四抄四撮八
  圭二/粒尋甸府官民田地二千四百六十三頃四十/五畝三分六釐二毫二絲
  二/忽夏税額徴六百一十一石四斗四升三合八勺/八抄一撮二圭九粒 起運布政司
[010-35a]
  庫折色一百三十一石四斗四升三合八勺八抄/一撮二圭九粒 存畱本府倉本色二百四十石
  色存畱本府庫折/ 二百四十石秋糧額徴二千一百五十二石/四斗九升九合三勺
  一抄八撮六圭二粒八起運木宻所倉本色八百/三十六石四斗九升 抄八撮六圭二粒 存畱
  本府倉本色一千三百一/十六石九合二勺三抄
  附額徴
 實徴觀場田租銀九兩六錢一分二釐二毫
 實徴差發銀二百三十二兩三分九釐五毫
 實徴魚課銀七十七兩五錢七分遇閏加銀八兩/四錢三分二釐
[010-35b]
 實徴丈報陸地納租充餉銀八兩七錢九釐
 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民戸人丁一百七十
  四丁每丁編銀二錢該銀三十四兩八錢
 實徴羅平州無耗夷租穀一千八百三十二石四斗
  九升
 實徴尋甸州四十八哨無耗荍一百六十一石五斗
  屯賦
 原額田地二千二百二十七頃一十七畝六分三釐
[010-36a]
  九毫一絲七忽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
  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越州曲靖陸凉前衞/平彞五衞定雄木宻鳳梧馬隆四所分歸州縣徴
  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別改徴七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官田地八十七頃五十 畝八分五釐
  四毫一絲二忽五微九塵七𣺌二漠田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公田共 地二千一
  百二十五頃二十八畝一分八釐/五毫四忽四微九纖二𣺌八漠
 新增墾復田地二百三十七頃五十一畝七釐四絲
  四忽三纖九塵八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
[010-36b]
  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五六兩年自首抵補軍丁
  田地四十四頃六十七畝四釐九絲四忽九微一
  纖九𣺌二漠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八百九十九頃七十畝
  六分四釐九毫二絲八忽五微八纖九塵三𣺌内/照
  舊徴收成熟屯官地八十四頃四畝二分八釐九/毫七絲二忽五微九塵七𣺌二漠 改則徴收成
  熟屯官馬料豆地并墾復共地一百三十四頃四/十六畝九分四釐八絲八忽 照舊徴收成熟屯
  田三頃五十三畝五分六釐四毫四絲百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田并墾復共田六 七十七
[010-37a]
  頃六十五畝八分五釐四毫二/絲八忽七纖九塵五𣺌八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八百六石一斗四升一合九勺五
  抄八圭四粒四顆八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二百六十四石八斗三升六合七
  勺二抄三撮三圭四粒三顆三粟各折不等折徴
  銀八十一兩一錢二分六釐二毫六微六纖九塵
  八𣺌六漠
 實徴本色豆五石三斗四升七勺四抄二撮
[010-37b]
 實徴地租銀九十八兩八錢一分九釐四毫八絲四
  忽六微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二石三斗三升六合二
  勺五抄三撮一圭一粒四顆四粟照每年折徴之
  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兩八錢六分九釐
  二忽四微九纖一塵五𣺌二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千六百五十三石七合一勺八
  抄七撮五粒三顆一粟
[010-38a]
 實徴秋糧折色二錢米五石八斗四升折徴銀一兩
  一錢六分八釐
 實徴秋糧本色穀一百一十一石六斗八升七合六
  勺九抄六撮七圭一顆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百三十七石一斗一升一
  合八勺三抄九撮三圭七粒五粟照每年折徴之
  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百九兩六錢八分
  九釐四毫六絲七忽五微三纖六塵四𣺌
[010-38b]
 實徴條編銀三千四百八十九兩三分二釐四毫三
  絲二微八纖一塵八𣺌四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六十四兩一分二釐六毫七
  絲九忽二微六纖三塵五漠
 實徴軍舍丁銀二千六百兩四錢五分二釐七毫四
  絲七忽七微六塵五𣺌二漠
  附額徴
 原額馬場草場地租牙税銀一千三百二十一兩一
[010-39a]
  錢四分一釐四毫一絲五忽内尚有荒蕪無徴銀/於墾復科徴之年歸
  入實徴/數内
 新增墾復馬場地租銀一百四十七兩四錢九分一
  釐九毫内成熟馬場地租銀兩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地租銀兩俟限滿科徴之
  年歸入實/徴數内
 實徴本色米七石六斗二升五合
 實徴地租牙税銀七百八十五兩七錢八分四釐九
  毫四絲
[010-39b]
 原額酒課銀一十三兩七錢全荒無徴
 原額商税課銀九兩五錢六分全荒無徴
 以上曲靖府屬共額徴銀二萬三十九兩四錢二分
  五釐一毫七絲五忽三微七纖七塵八𣺌五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豆一萬九千四石九斗
  八升一合九勺二抄九撮三圭一粒七顆六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萬六千一十四兩四錢八
  分三釐一毫七絲五忽三微七纖七塵八𣺌五漠
[010-40a]
 額設官役俸食銀五千四百七十四兩三錢六分内/除
  額徴錢三銀四千二十四兩九錢四分二釐存畱/坐放外尚有南寧霑益宣威馬龍平彞等州縣不
  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臨安府建水石屏阿迷寧州通海/河西嶍峩蒙自等八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九千一十九頃二十九畝七分二釐八毫
  三絲一忽三微三纖七塵五𣺌二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
[010-40b]
  除將新平縣田地改撥元江府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一千一百八十五頃三十三
  畝一分四釐六毫一絲六微五纖六塵一𣺌六漠
  内除阿迷州額外田一十四頃八十二畝三分改/歸廣西府師宗州邱北州同就近徴收外成熟田
  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五
  六兩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八十二頃二十二畝五
  分七釐六毫四絲一忽七微七纖九塵一𣺌九漠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八千九百八十一頃
[010-41a]
  三十九畝六分一忽三微二纖五𣺌三漠原成熟/地四千
  四百九頃五十六畝二分八釐三毫二絲六忽二/微二纖七塵八𣺌六漠内除新平縣成熟地四十
  頃七十畝九分二釐六毫一絲五微二纎六塵二/𣺌二漠改歸元江府外實該地四千三百六十八
  頃八十五畝三分五釐七毫一絲五忽七微一塵/六𣺌四漠 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納夏税 原成
  熟田四千九百頃九十五畝二分三釐二毫三絲/九忽五微五纖二塵五𣺌五漠内除阿迷州額外
  田一十四頃八十二畝三分改歸師宗州邱北州/同外又除新平縣民田二百七十七頃三十七畝
  一分九釐三毫五絲三忽九微三纖三塵六𣺌六/漠改歸元江府外實該田四千六百八頃七十五
  畝七分三釐八毫八絲五忽六微一纖八塵八𣺌/九漠 額外淤出田三頃七十八畝五分四毫
[010-41b]
  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納秋糧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三百九十七石一斗六升一
  勺七抄八撮二圭一顆一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萬一千一百八十七石二合九
  勺五抄七圭八粒二顆一粟
 實徴七長官司夷田免丈秋糧折色四錢米八百三
  十二石二斗八升二合八勺
 實徴元江府慢車寨歸入秋糧無耗米六十石
[010-42a]
 實徴籽粒米一十一石一斗二升三合四勺七抄五
  撮五圭五粒二顆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百八十一石一斗八升四
  合六勺九抄六撮八圭六粒四顆五粟照每年折
  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百四十四兩
  九錢四分七釐七毫五絲七忽四微九纖一塵六
  𣺌
 實徴條編銀一萬二千六百一十兩六分八釐五毫
[010-42b]
  三絲七忽三微五纖一塵七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百七十八兩七錢九分一
  釐三絲五忽二微八塵六𣺌二漠
 實徴攤丁銀三千五百六十三兩九錢三分五釐三
  毫六絲七忽五微一纖三塵六𣺌八漠
  明官民田地八千七百六十四/頃一十八畝八分夏税額徴一千四/百三十
  七石三斗三升八合八勺九抄四圭五粒五顆合/起運本府庫折色五百五十五石三斗六升三
  八勺六抄七圭一粒五顆五存畱各州縣倉本色/八百八十一石九斗七升 合三抄九撮七圭四
[010-43a]
  粒/秋糧額徴一萬四千七百九十六石八斗五升/四合三勺四抄六撮七圭七粒一顆
  一起運布政司庫折色六百一十三石一斗三升/ 合五勺四抄四撮七粒 起運本府倉本色二
  千五百五石五斗二升三合七勺三抄五撮三圭/三粒六顆 本府庫折色五千七百二十五石七
  斗二升二合九勺二抄五撮一圭四存畱各州縣/倉庫本折色五千九百五十三石 斗七升六合
  一勺四抄二撮/三圭六粒五顆
  附額徴
 實徴七長官司差發銀一千五百二十六兩八錢一
  分二釐三毫二絲
[010-43b]
 實徴州縣差發銀三百三十八兩二錢一分五釐七
  毫八絲五忽八微六纖五塵
 實徴戸口食鹽并慢車寨歸入共銀八十三兩一錢
  八釐八毫
 實徴礦課鉛課錫課共銀二百二兩二錢五分
 實徴魚課魚鈔銀三百二十三兩一錢七分四釐六
  毫遇閏加銀二十兩三錢/二分六釐五毫三絲
 實徴田房地租銀一十一兩五錢七分二釐
[010-44a]
 實徴麥課軍餉均徭水利并籽粒色銀四百三十八
  兩二錢三分八釐八毫七絲六忽三微
 實徴驛站充餉銀一百五十兩
 實徴嶍峩縣酒課銀八錢
 實徴學租銀三十八兩三錢二分一釐
 實徴新增魚課銀二兩
 實徴新增建水州猛弄寨長白氏所屬寨民年納戸
  口款銀四十四兩
[010-44b]
 實徴新增秋糧米一十石
 原額新平縣丁苴田租銀八十兩内除無徴銀七十
  兩外實徴銀一十兩改歸元江府徴
 東湖池地租穀四十八石四斗八升每石折銀二錢
  三分五釐該銀一十一兩三錢九分二釐八毫全
  荒無徴
 中火箐口舖荍地&KR1684易銀二兩二錢全荒無徴
 拖泥壩田租銀二十七兩全荒無徴
[010-45a]
  屯賦
 原額田地九百一十九頃六畝八分五釐四毫一忽
  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左前廣後臨安五衞/通海禦新安所分歸州縣徴收康熙三十四年奉
  文分别改徴一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地六頃九/十六畝五分 釐六毫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
  原額屯官荍糧公様馬料等田地九百/一十二頃一十畝三分三釐八毫一忽
 新增墾復田地六十一頃四十七畝五分四釐三毫
  三絲五忽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
[010-45b]
  熟數/内
  又雍正五六兩年自首抵補軍丁田一百一十九
  頃九畝九釐七毫四絲四忽二微九纖七塵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六百一十三頃九畝一
  分七釐八絲九忽四微内照舊志徴成熟屯地六/頃九十六畝五分一釐六
  毫畝改則徴收成熟屯荍糧共地四十九頃九十/七 三分五釐一毫四絲九忽改則徴收成熟屯
  官公様馬料并墾復共田五百五十四頃四十八/畝三分三毫四絲四微 成熟官地一頃六十七
  畝每畝比田半/科秋糧照納
[010-46a]
 實徴本折麥二百六十三石七斗二升四合二勺八
  抄二撮六圭二粒一顆五粟
 實徴本色荍二十九石二斗八升二合五勺三撮二
  圭六粒一顆四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一百二十五石五斗九升四合四
  勺二抄各折不等共折徴銀四十六兩三分一釐
  六絲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千一百二十六石五斗六升一
[010-46b]
  合六勺三抄一撮七圭四粒九顆三粟
 實徴秋糧本折穀二百五十七石八斗八升五合八
  勺五抄三撮八圭九粒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七百二十八石六斗九升八
  合七勺五抄八撮六圭五粒四顆照每年折徴之
  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五百八十二兩九錢
  五分九釐六忽九微二纖三塵二𣺌
 實徴條編銀二千九百三十八兩二錢三分二釐八
[010-47a]
  毫九絲五忽三微八纖五塵三𣺌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五百一十二兩九分六釐七
  毫七絲五忽一微二纖二塵七𣺌九漠
 實徴軍舍丁銀九百八十二兩八分五釐四毫二絲
  五忽二微五纖三塵七𣺌九漠
  附額徴
 實徴馬場地租窰課銀二十四兩八分
 以上臨安府屬共額徴銀二萬四千七百四十一兩
[010-47b]
  七錢二分一釐二毫四絲二忽四微一纖五塵五
  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荍一萬八千一百七十
  五石二升三合六勺七抄六撮五粒七顆四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萬九千四百一十六兩一
  分八釐二毫四絲二忽四微一纖五塵五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五千四百六十三兩九錢六分内/除
  額徴錢三銀五千三百二十五兩七錢三釐存畱/坐放外尚有阿迷嶍峨二州縣不敷銀兩赴司支
[010-48a]
  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澂江府河陽江川新興/路南等四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五千三百八十四頃四十一畝八分三釐
  七毫六絲六忽三微五纖一塵二𣺌八漠係康熙/三十年
  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田地七十五頃五十八畝六分三釐三毫
[010-48b]
  三絲九忽二微五纖六塵八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
  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七年自首抵補
  軍丁田地一頃六十六畝三分四釐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五千一百三十二頃
  四十一畝四分四釐一毫八絲五忽五微八纖五
  塵七𣺌内成熟地三千六百一十三頃七十二畝/五分四釐九毫七絲二忽五微一塵八𣺌
  八成熟田一千五百一十八頃六十八畝/ 分九釐二毫一絲三忽八纖三塵九𣺌
 實徴夏税本折麥二千一百二十六石三斗七升八
[010-49a]
  合六勺三撮三圭八粒五顆八粟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三斗二升八合三勺六
  抄一撮七圭一粒九顆三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錢六分二釐六毫八絲
  九忽三微七纖五塵四𣺌四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千六百五十八石五升八合六
  抄七撮五圭四粒八顆一粟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本色米二石三升六合七勺四
[010-49b]
  抄九撮六圭八粒六顆四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兩六錢二分九釐三毫
  九絲九忽七微四纖九塵一𣺌二漠
 實徴條編銀五千五百六十四兩三錢八分五釐六
  絲八忽一微二纖八塵四𣺌九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二兩一錢一分二釐四絲三
  忽五纖八塵六𣺌六漠
 實徴攤丁銀二千四百三十兩二錢三分一釐三毫
[010-50a]
  二絲五忽二微七纖九塵九𣺌一漠
  明官民田地五千一百五十八頃二十畝/五釐六毫八絲五忽四微夏税額
  徴二千一百九十八石四斗八升八合七勺九抄/六撮七圭一粒二顆 起運布政司折色一千
  五百五石九斗八升五合九勺五抄七撮六圭八/粒二顆 起運本府折色二百六十四石八升
  存畱各州縣本折四百二十八石四/斗二升二合八勺三抄九撮三粒秋糧額徴五/千
  一百五石五斗八升九合四勺八抄四圭六粒五/顆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三千二百九十六石六
  斗二升三合一勺四抄四撮一圭一顆九起運本/府倉本色五百二十石四斗四升一合 勺四抄
  二撮合起運本府庫折色三百五十七石二斗八/升七 五勺一抄二撮九圭 存畱各州縣倉本
[010-50b]
  折九百二十一石二斗三升六合/八勺八抄二撮二圭七粒四顆
  附額徴
 實徴河泊所魚課鈔銀一百五十兩二錢遇閏加銀/一十二兩
  五/錢
 實徴差發銀一百六十兩二錢五分四釐六毫一絲
  六忽九微三纖五塵一𣺌六漠
 實徴房租銀四錢三分遇閏加銀/四分五釐
 實徴魚課魚鈔魚溝租銀一百五十七兩五錢九分
[010-51a]
  八釐遇閏加銀八兩/五錢九分二釐
 觀場田租銀三十四兩六錢八分七釐二毫五絲全
  荒無徴
  屯賦
 原額田地一千一百一頃六十七畝二分三釐四毫
  四絲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左前廣右中後六衞分歸州/縣徴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別改徴 仍照舊
  額徴收成熟屯地六十五頃八十二畝六分九釐/四毫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等
[010-51b]
  田地一千三十四頃六/十四畝五分四釐四絲
 新增墾復田地五十六頃四十五畝八分六釐四毫
  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
  正七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三頃五十四畝六分
  八釐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九百一十九頃四十二
  畝三分四釐三毫五絲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三/十六頃六畝四分五釐五
  毫十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八十四頃/五 九畝一分一釐四毫五絲 照舊徴收成熟
[010-52a]
  屯田二十九頃七十六畝二分三釐九毫十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并墾復共田七百六 九頃
  五分三/釐五毫
 實徴夏税本折麥四百八十五石二斗五合六勺五
  抄三撮三圭四粒五顆
 實徴夏税折色麥五百一十六石二斗一升五合三
  勺五抄一撮三圭七顆六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
  一百七十六兩五錢四分七釐七毫一絲二塵五
  漠
[010-52b]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一石一斗一升七合九
  勺一抄七撮八圭五粒七顆一粟照每年折徴之
  例每石折銀八錢其折徴銀八錢九分四釐三毫
  三絲四忽二微八纖五塵六𣺌八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六千二百四十三石三斗六升六
  合六勺二抄八撮六圭五粒
 實徴秋糧本色穀一石六斗三升六合六勺
 實徴秋糧折色米六百六十二石七合三勺八撮二
[010-53a]
  圭三粒三顆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二百一十一兩
  九錢五分二釐四毫五絲二忽九微一塵七𣺌五
  漠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九石一斗七升三合四勺九
  抄六撮二圭一粒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
  錢共折徴銀七兩三錢三分八釐七毫九絲六忽
  九微六纖八塵
 實徴條編銀四千三百二兩八錢九分三釐六絲二
[010-53b]
  微五纖三塵三𣺌五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九兩八分五釐一絲六忽九
  微四纖二塵三𣺌八漠
 實徴軍舍土軍丁銀一千一百九十八兩五分七釐
  七毫一絲九忽六微二纖七𣺌二漠
 以上澂江府屬共額徴銀一萬四千三百七十三兩
  八錢七分二釐二毫三絲三忽五微七𣺌一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一萬三千五百一十四
[010-54a]
  石六斗四升五合五勺五抄二撮九圭二粒八顆
  九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萬一千六百三十二兩三
  錢一分七釐二毫三絲三忽五微七𣺌一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二千九百五十六兩二錢内除額/徴錢三
  銀二千七百四十一兩五錢五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河陽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武定府和曲元謀禄/勸等三州縣
[010-54b]
  民賦
 原額田地四千六十二頃五分五釐五毫四絲六微
  二纖四塵一𣺌二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
  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四十八頃九十二畝八分三
  釐九毫六絲三忽九微九纖九塵二𣺌八漠内成/熟田
  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三千八百七十六頃
[010-55a]
  四畝五分八釐六毫九絲八忽四微七纖八塵六
  𣺌五漠内成熟地一千五百七十二頃二十一畝/三分一釐八毫九絲九忽八纖五塵五𣺌
  七漠百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納夏税毫成熟田二/千三 三頃八十三畝二分六釐七 九絲九忽
  三微九纖三塵八漠秋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納 糧
 實徴夏税本折麥四百四十七石九斗三升六合五
  勺九抄六撮二圭三粒六顆二粟
 實徴夷地照納夏税折色六錢麥二十八石二斗折
  徴銀一十六兩九錢二分
[010-55b]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千九百六十九石一斗三升三
  合六勺七抄五撮二粒五顆三粟
 實徴夷田照納秋糧折色七錢米三十一石七斗七
  升折徴銀二十二兩二錢三分九釐
 實徴條編銀四千二百八十三兩九錢四釐四毫九
  絲二忽二微四塵六𣺌四漠
 實徴攤丁銀一千六百二十五兩二錢七分二釐一
  毫七絲九忽四微九纖二𣺌三漠
[010-56a]
  明官民田地三千九百五十一頃五/十六畝一分一釐七毫夏税額徴四/百
  四十一石三斗二升九合二抄七撮八圭三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二百七石一斗九升二合 勺六
  抄一撮各起運本府倉本色六十四石七斗四升/ 存畱 州縣倉庫本折一百六十九石四斗六
  合六勺六抄/六撮八圭秋糧額徴三千二十三石二斗六升/七合五勺六抄一撮 起
  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八百一十一石一斗九升/九合四抄二撮七圭二粒九顆 起運本府庫折
  色六百三十石三斗七升庫起運本府倉本色四/十八石 存畱各州縣倉 本折五百三十三石
  六斗九升八合五勺一/抄二撮二圭七粒一顆
  附額徴
[010-56b]
 實徴學租銀三十一兩二錢
 實徴祭祀田租銀五十二兩八錢六分四釐
 實徴學租無耗租穀八十石
 實徴無耗租穀五百六十一石六斗五升七合三勺
  七抄五撮五圭
 實徴無耗租麥一十一石二斗九升
 實徴古柏莊無耗租穀二百石
  屯賦
[010-57a]
 原額田地二百三十二頃六十五畝四分九釐九毫
  八絲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雲南府屬/安寜禄豐羅次富民等州縣田地外尚有荒
  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右前後三衞武定所/分歸州縣徴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田二頃六十六畝四分一/釐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田地九十
  二頃三十九畝七/分三釐八毫二絲
 新增墾復田地一十四頃二十六畝二分一釐八毫
  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010-57b]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七十四頃九十五畝一
  分七釐四毫四絲八忽五微内改則徴收成熟屯/官共地八十九畝八
  分九釐/分一釐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三頃六十六畝四/改則徴收成熟屯官并墾復共田七十
  一頃三十八畝八分七/釐四毫四絲八忽五微
 實徴夏税本色麥五石三斗二升二合三勺八抄六
  撮九圭
 實徴秋糧本折米五百七十五石二斗四升九合五
  勺九撮三圭六粒一顆一粟
[010-58a]
 實徴秋糧折色米四十五石八升六合六勺各折不
  等共折徴銀一十一兩七分一釐六毫五絲
 實徴條編銀三百六十兩九錢八分一釐四毫四絲
  一忽七微三纖八𣺌三漠
 實徴軍舍土軍丁銀九十二兩五錢八分
 以上武定府屬共額徴銀六千四百九十七兩三分
  二釐七毫六絲三忽四微二纖五塵七𣺌 共額
  徴夏税秋糧麥米四千八百五十石五斗八升九
[010-58b]
  合五勺四抄三撮二粒二顆六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四千六百六十五兩四分九
  釐七毫六絲三忽四微二纖五塵七𣺌
 額設官役俸食銀二千四百五十二兩一錢六分内/除
  額徴錢三銀一千八百三十一兩九錢八分三釐/存畱坐放外尚有該府并元謀縣不敷銀兩赴司
  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廣西府師宗彌勒二/州邱北州同
[010-59a]
  民賦
 原額田地六千三百七十四頃八十七畝三分五釐
  四毫四絲八忽一微六纖九塵三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
  除撥歸開化府屬文山縣田畝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額外及阿迷州撥歸共田地一千五百一
  十六頃七十三畝七分四釐五絲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
  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年自首抵
  補軍丁田九十八畝
[010-59b]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七千八百五十八頃
  四十畝四分九釐三毫五絲七忽三微九纖一塵
  二𣺌六漠内成熟地六千三百八十四頃八十二/畝一分二釐一毫三忽二微三纖八塵
  四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納夏税二原成熟田一千/ 百五十九頃五十六畝七釐 毫五絲四忽一
  微五纖三塵二𣺌六漠内除田八十畝撥歸開化/府文山縣外尚該田一千四百五十八頃七十六
  畝七釐二毫五絲四忽一微五纖三塵二𣺌六漠/又阿迷州撥歸師宗州邱北州同額外田一十四
  頃八十二畝三分共田一千四百七十三頃五十/八畝三分七釐二毫五絲四忽一微五纖三塵二
  𣺌六漠照成熟免/丈夷田 納秋糧
[010-60a]
 實徴夏税折色六錢麥一百五十一石一斗六升三
  合一勺八抄三撮七圭八粒三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千九百五十七石二斗四升四
  合六抄七撮四圭
 實徴秋糧無耗米六十石四斗二升七勺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九斗七升四合一勺五抄三
  撮四圭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其折徴
  銀七錢七分九釐三毫二絲二忽七微二纖
[010-60b]
 實徴條編銀二千九百二十三兩六錢一分六釐三
  毫三忽八微五纖一塵三渺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兩一錢七分六毫七絲四
  微五塵七渺四漠
  明官民田地五千八百四十九/頃一畝七分三釐夏税額徴一百一/十八石
  二斗四升六合五勺/八石八升六合一勺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六十/存畱各州倉庫本折色五
  十石一斗/六升四勺秋糧額徴三千二百五十六石四斗一/升六合六勺 起運布政司
  庫折色一百五十二石升起運本府庫折色一千/八百七十三石三斗七 五合三勺五抄 存畱
[010-61a]
  各州倉本色一千二百三十/一石四升一合二勺五抄
  附額徴
 實徴魚課銀一十六兩
 實徴者林寨田租銀六兩
 實徴村寨住戸年納&KR1684易銀三十八兩八錢
  屯賦
 原額田地一百八十六頃六十二畝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
  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010-61b]
  康熙七年奉裁十八寨所歸州徴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地五
  十八頃九十畝一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田地 百二十七頃七十二畝
 新增墾復田地六十七頃一十八畝六釐五毫内成/熟田
  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一百五十三頃二十一
  畝一分七釐四毫二絲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五/十八頃九十畝 改則徴
  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一十七頃九十一畝六/分九釐八毫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田七十六頃
  三十九畝四分/七釐六毫二絲
[010-62a]
 實徴夏税折色六錢麥六斗二升八合八勺四抄七
  撮五圭二顆
 實徴折色麥五百六十一石四升六合各折不等折
  徴銀二百二十四兩二分三釐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百六十二石一斗四升八合三
  勺六抄三撮四粒六顆
 實徴條編銀三百三十三兩三錢三毫九絲九忽七
  微八纖六塵八渺二漠
[010-62b]
 實徴軍舍丁銀一百六十八兩一錢三分六忽八微
  七纖四塵二渺六漠
  附額徴
 實徴地租銀九錢
 以上廣西府屬共額徴銀三千七百一十二兩七錢
  一分九釐七毫三忽六微三纖八塵一渺二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三千六百三十一石六斗
  五合一勺六抄一撮七圭二粒八顆三粟
[010-63a]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二千八百一十五兩八錢六
  分二釐七毫三忽六微三纖八塵一渺二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二千一百三十六兩六錢内除額/徴錢三
  銀八百九十六兩八錢五分七釐存畱坐放外尚/有該府并師宗州邱北州同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廣南府附徴土富/州維摩州
  民賦
 原額夷地六十五頃八畝四分五釐二毫四絲四忽
[010-63b]
  五微四纖三塵七渺五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
  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夷地三頃七十六畝八分七釐六絲五忽
  三微三纖三塵三渺三漠内成熟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地
  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夷地六十一頃二十八畝四分
  四釐六毫四絲六忽五微四纖三塵七渺五漠内/成
  熟夷地三頃九十二畝四成熟夷田五十七頃三/十六畝四分四釐六毫 絲六忽五微四纖三塵
[010-64a]
  七𣺌五漠照外成熟/免丈夷田 納秋糧
 實徴夏税折色六錢麥一石八斗
 實徴秋糧折色米一千四百六十三石七升六合一
  勺三抄八撮八圭
 實徴地畝銀一百六十七兩一錢一分七釐四毫六
  絲四忽五微四纖二塵七𣺌二漠
  明官民田地一百九十一頃/五十四畝六分秋糧額徴一千五石/六斗一升
  六合零俱/存畱本府
[010-64b]
  附額徴
 實徴差發折色米七百一十八石
 實徴新增叅革土知州沈肇乾輸納無耗秋糧米一
  千五百一十四石三升三合六勺三抄二撮五圭
  三粒二顆二粟
 實徴新增撫幼嚴氏輸納無耗秋糧米二百九十六
  石七斗二升七合五勺四抄七撮六圭六粒七顆
  八粟
[010-65a]
 以上廣南府共額徴銀一百六十七兩一錢一分七
  釐四毫六絲四忽五微四纖二塵七𣺌二漠 共
  額徴夏税秋糧麥米三千九百九十三石六斗三
  升七合三勺一抄九撮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百一十六兩九錢八分二
  釐四毫六絲四忽五微四纖二塵七𣺌二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七百二十二兩五錢二分内除額/徴錢三
  銀五十兩一錢三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赴司支領
[010-65b]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元江府新平縣因逺羅/必甸長官司
  民賦
 原係夷方并無地畝其田土免丈照納
 原額秋糧本折米七千四十三石八斗二升一合七
  勺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普洱府秋糧/無耗米一千八十四石外實該秋糧米四千二
  十九石六斗/六合七勺又新平縣撥歸原額田地九百四十
  八頃五十三畝三分一釐七毫七忽三微二項額/内尚有
[010-66a]
  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田八十八頃九十三畝六分六毫四絲三
  忽三微五纖八塵 額外夷田六十九段内成熟/夷田已
  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夷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三百一十八頃八畝
  一分一釐九毫六絲四忽四微五纖九塵八𣺌八
  漠内成熟地四十頃七十畝九分二釐六毫一絲/五微二纖六塵二渺二漠 成熟田二百七十
  七頃三十七畝一分九釐三毫五絲三忽九微三/纖三塵六𣺌六漠 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納秋糧
[010-66b]
 實徴夏税折色麥四十五石一斗六升一合四勺九
  抄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千五百九十八石七升八合九
  勺七抄六撮九圭七粒
 實徴秋糧本色無耗米四千一十石二斗一升五合
 實徴條編地畝認辦銀一千一百二十五兩五錢七
  分七釐八毫一絲九微六纖七塵三渺六漠
  明官民田土一百八十三/頃八十三畝秋糧額徴一千九百三/十石二斗一
[010-67a]
  升五合五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百三十石二/斗一升 合 存畱本府倉本色一千八百石
  附額徴
 實徴花斑竹銀八十五兩耗銀六錢八分
 實徴差發并&KR1684易銀五百三十五兩四錢九分五釐
  二毫三絲五忽
 實徴田錢地講銀四千九百九十三兩二錢三分六
  釐
 實徴浪媽等六寨地租銀二百八十五兩
[010-67b]
 原額丁苴田租銀八十兩除荒無徴外
 實徴銀一十兩
 以上元江府共額徴銀七千三十四兩九錢八分九
  釐四絲五忽九微六纖七塵三渺六漠 共額徴
  秋糧麥米六千六百五十三石四斗五升五合四
  勺六抄六撮九圭七粒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五千九百五十四兩八錢三
  分三釐四絲五忽九微六纖七塵三渺六漠
[010-68a]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四百二十六兩八分内除額/徴錢三
  銀一千八十兩一錢五分六釐存畱坐/放外尚有新平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開化府文山/縣
  民賦
 原額康熙七年奉文將臨安府阿迷州蒙自縣廣西
  府屬師宗州維摩州附本府入額并清丈共田七
  百五十九頃三十五畝六分二釐五毫係康熙三/十年舊志
[010-68b]
  額/數
 新增額外及撥歸田一十六頃四畝四分三釐五毫
  五絲二忽一微九纖二塵三渺九漠内成熟田已/經歸入實徴
  項下其近年報墾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田七百六十八頃四十七畝
  七分三釐四毫三忽二微九纖二塵三渺九漠内/清
  丈成熟實田七百五十九頃三十五畝六分二釐/五毫 新增成熟額外田九頃一十二畝一分九
  毫三忽二微九纖/二塵三渺九漠
[010-69a]
 實徴秋糧本折米八千三百九十七石八斗五升八
  合一勺一抄二撮六粒四顆一粟原額正耗米一/萬二千八百石
 題四斗五升三合零於康熙三十五年/ 減額糧四千一百六十石
 實徴條編銀三百三十六兩六錢九毫五絲九忽八
  微六纖三渺五漠
  附額徴
 實徴臨安府并阿迷州蒙自縣歸入差發銀六百五
  十兩七錢二分一釐二毫一絲四忽一微三纖五
[010-69b]
  塵
 實徴臨安府并蒙自縣歸入戸口食鹽銀二十二兩
  七錢五分四釐
 以上開化府屬共額徴銀一千一十兩七分六釐一
  毫七絲三忽九微九纖五塵三渺五漠 共額徴
  秋糧米八千三百九十七石八斗五升八合一勺
  一抄二撮六粒四顆一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八百三十九兩九錢六分九
[010-70a]
  釐一毫七絲三忽九微九纖五塵三渺五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一百七十五兩四分内除額/徴錢三
  銀一百七十兩一錢七釐存畱坐放/外尚有文山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鎮沅府恩樂/縣
  民賦
 雍正六年設流後清出夷田地七百一頃七十一畝
  四分七釐
[010-70b]
 新增額外田一頃八十六畝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七百一頃七十一畝四分
  七釐内成熟夷地三百一十二頃六十一畝七分/一釐 成熟夷田三百八十九頃九畝七分
  六/釐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六十八石二斗一升二合六
  勺一抄六撮九圭七粒八顆
 實徴地畝銀二百八十八兩七錢一分二釐五毫三
  絲八忽
[010-71a]
 實徴條編銀一千一百七十五兩三分三釐八毫七
  絲八忽六微七纖五塵八渺
  明額徴差發銀六/百五十兩
 以上鎮沅府共額徴銀一千四百六十三兩七錢四
  分六釐四毫一絲六忽六微七纖五塵八渺 共
  額徴秋糧米一千六十八石二斗一升二合六勺
  一抄六撮九圭七粒八顆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千二十四兩六錢三分二
[010-71b]
  釐四毫一絲六忽六微七纖五塵八渺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四十兩五錢六分内除額徴/錢三銀四
  百三十九兩一錢二分四釐存畱坐放外尚/有該府并所屬恩樂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威逺
  民賦
 雍正四年設流後清出夷田三百九十一頃九十七
  畝一分五釐
[010-72a]
 新增額外田七頃四十六畝五分三釐七毫八絲内/成
  熟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新墾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夷田三百九十九頃三十二畝
  一分三釐七毫八絲
 實徴秋糧本折米八百二十石二斗六升三合六勺
  三抄六撮八圭九粒六顆
 實徴條編銀六百二十一兩四錢一分七釐七毫八
  絲六忽八微三纖五渺八漠
[010-72b]
 實徴新增三圈蠻令等村年納人丁銀三十二兩
 以上威逺同知共額徴銀六百五十三兩四錢一分
  七釐七毫八絲六忽八微三纖五渺八漠 共額
  徴秋糧米八百二十石二斗六升三合六勺三抄
  六撮八圭九粒六顆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四百五十七兩三錢九分二
  釐七毫八絲六忽八微三纖五渺八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六百六十一兩四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一百九
[010-73a]
  十六兩二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東川府會澤/縣
  民賦
 雍正四年改隸雲南清出田地一千六百三十五頃
  八十六畝九分八釐三毫五絲俱經成熟歸/入實徴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并荍糧地共一千六百三
  十五頃八十六畝九分八釐三毫五絲内成熟荍/糧地九百
[010-73b]
  八頃一十八畝七分九釐五毫八絲成成熟地二/十二頃八十三畝三分六釐三毫 熟田七百
  四頃八十四畝八/分二釐五毫七絲
 實徴夏税本色麥三十四石二斗五升四勺三抄
 實徴秋糧本色米二千一百九十一石九斗六升七
  合三勺三抄一撮
 實徴荍折銀八百六十一兩二分四毫三絲九忽六
  微八纖
 實徴條編銀一千一百七十九兩八錢九分五釐四
[010-74a]
  毫一絲三忽三微三纖
  附額徴
 實徴文武各衙門歸公田九十二頃五十畝四分二
  釐六毫無耗米一千五百一十五石一升六合四
  勺
 實徴禄氏養贍歸公田五十頃九十九畝九分七釐
  無耗米八百二十五石六勺八抄
 以上東川府屬共額徴銀二千四十兩九錢一分五
[010-74b]
  釐八毫五絲三忽一纖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
  四千五百六十六石一一斗三升四合八勺四抄一
  撮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千四百二十八兩六錢四
  分八毫五絲三忽一纖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九十六兩八分内除額徴錢/三銀六百一
  十二兩二錢七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會澤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010-75a]
昭通府恩安鎮雄永善等三州/縣大闗同知魯甸通判
  民賦
 雍正七年改隸雲南清出田地三千二百九十一頃
  八十九畝二分二釐六毫九絲四忽四微内西媽/基等處
  田地六頃一畝一分/改歸四川屏山縣又四川屏山縣改歸永善縣
  田地九十四頃九分四釐二項額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
  年報墾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二千六百九十三頃六十
[010-75b]
  六畝二分三釐六毫九絲四忽四微熟原清出成/ 地五百二
  十二頃五十七畝三分四釐四毫内除西媽基等/處民地四頃一十六畝改歸四川屏山縣外實該
  地五百一十八頃四十一畝三分四釐四毫頃新/增四川屏山縣割歸永善縣副官村民地六 四
  十四畝五分五釐二共地五百二十四頃八十五/畝八分九釐四毫 夷地一千二百八十頃九十
  三畝六釐二原清出成熟田八百一十二頃七畝/五分九釐 毫九絲四忽四微内除西媽基等處
  民田一頃八十五畝一分改歸四川屏山縣外實/該田八百一十頃二十二畝四分九釐二毫九絲
  四忽四微十新增四川屏山縣割歸永善縣副官/村民田七 七頃六十四畝七分九釐二共田八
  百八十七頃八十七畝二分/八釐二毫九絲四忽四微
[010-76a]
 實徴夏税本色荍八百五十九石四斗七升五合八
  勺四抄八撮
 實徴麥荍折銀一百三十二兩四錢一分三釐
 實徴秋糧本色米三百五十五石一斗四升五合二
  勺五抄二撮
 實徴秋糧本色無耗米四千六十二石九升五合五
  勺一抄五撮四圭四粒
 實徴四川屏山縣改歸丁條糧銀二百四十七兩九
[010-76b]
  錢六釐五毫一絲三忽三微四纖四塵三渺五漠
 實徴條編銀一千五百七十二兩二錢七分九釐七
  毫八忽五微七纖六塵
 以上昭通府屬共額徴銀一千九百五十二兩五錢
  九分九釐二毫二絲一忽九微二纖三渺五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米荍五千二百七十六石七斗
  一升六合六勺一抄五撮四圭四粒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千三百六十六兩八錢一
[010-77a]
  分九釐二毫二絲一忽九微二纖三渺五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三千五百九十六兩九錢一分四
  釐内除額徴錢三銀五百八十五兩七錢八分存/畱坐放外尚有魯甸通判及恩安鎮雄永善等
  州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普洱府攸樂同知/思茅通判
  民賦
 雍正七年設府後清出田地一千三百四十四頃二
[010-77b]
  千四畝五分八釐二毫八絲俱經成熟歸/入實徴數内
 新增雍正八年開墾額外田地六十二頃六畝三分
  九釐九毫已經限滿科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夷田地一千四百六頃三十畝
  九分八釐一毫八絲内成熟夷地六十一頃五十/一畝九分三毫 成熟夷田
  一千三百四十四頃七/十九畝七釐八毫八絲
 實徴秋糧折色八錢米二千六百九十五石一斗九
  升六合八勺九抄四撮一粒六顆
[010-78a]
 實徴地畝銀五十五兩四錢二分八釐一毫六絲
 實徴條編銀二千四十一兩八錢三分五釐三毫四
  絲八忽五微五纖九塵三渺二漠
 以上普洱府屬共額徴銀二千九十七兩二錢六分
  三釐五毫八忽五微五纖九塵三渺二漠 共額
  徴秋糧米二千六百九十五石一斗九升六合八
  勺九抄四撮一粒六顆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千四百六十八兩八分四
[010-78b]
  釐五毫八忽五微五纖九塵三渺二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三百一十一兩内除額徴錢/三銀六百二
  十九兩一錢七分九釐存畱坐放外尚有/該府并攸樂同知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大理府太和趙州雲南鄧川浪/穹賔川雲龍等七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一萬一千八百八十四頃四十二畝八分
  七釐三毫六絲一忽二微九纖三塵六渺二漠係/康
[010-79a]
  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永北府田地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三百七十九頃一十畝六釐
  五毫四絲一忽四微二纖三塵一渺九漠内成熟/田地已
  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年
  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二頃二分五釐五毫八絲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九千六百三十九頃
  六十四畝七分九釐二毫九絲三忽八微三纖八
  塵七渺三漠内成熟地四千九百五十三頃八十/五畝七分三釐四毫六絲三忽二微
[010-79b]
  五纖四塵四渺毫成熟田四千六百八十五頃七/十九畝五釐八 三絲五微八纖四塵三渺三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八千九百七十六石五斗七升七
  合五勺七抄四撮一圭四粒一顆九粟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二斗二升二合六勺一
  抄五撮九圭七粒二顆七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錢七分八釐九絲二忽
  七微七纖八塵一渺六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萬五千四百二石九斗六升一
[010-80a]
  合五勺八抄五撮八圭八粒二顆八粟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三石五斗三升六勺八抄五
  撮八粒八顆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
  折徴銀二兩八錢二分四釐五毫四絲八忽七纖
  四渺
 實徴條編銀一萬二千八十九兩八錢二分九釐六
  毫九絲三忽四微五纖八塵六𣺌五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兩九錢八分二釐一毫一
[010-80b]
  絲四忽八微二纖三塵二𣺌八漠
 實徴攤丁銀五千八十三兩八錢三分六毫一絲四
  忽四微五纖六塵七𣺌八漠
  明官民田地九千七百五十六頃六十畝八/分九釐九毫九絲五忽三微夏税
  額徴九千一百九十八石七合九勺五抄七撮四/粒 起運布政司折色六千九百五十六石
  四斗一升三合七勺四抄二圭五粒六起運本府/折色三百一十四石二斗八升六合 勺六抄六
  圭七存畱州縣本折一千九百二/十 石三斗七合五勺五抄九粒秋糧額徴一萬/六千
  五百三十四石五斗二升四合一勺二抄六撮五/圭 起運布政司折色九千七百二十二石四斗
[010-81a]
  三升八合七勺六抄三撮二粒八顆一起運本府/本折一千七百四十三石三斗四升 合七勺四
  抄七撮六圭三存畱州縣本折色五千六十八/石七斗四升 合六勺一抄六圭七粒二顆
  勝州官民田地一千六百一十八頃七/十七畝二分五釐五毫夏税額徴
  一千六十七石二/斗二升五合零秋糧額徴一千五百四十五石/九斗一升四合零
  附額徴
 實徴觀場田租銀四十四兩二錢五分二釐
 實徴街税地租銀三兩五錢
 實徴河泊所魚課折色米銀四百五十八兩九錢四
[010-81b]
  分九釐七毫五絲
 實徴魚課折色鈔銀八十二兩一錢九分九釐二毫
  五絲
 實徴差發棉綢銀三十一兩七錢五分五釐二毫
 實徴石磺厰課銀八兩
 實徴站丁認辦銀一百六十二兩四分一釐八毫五
  絲
  屯賦
[010-82a]
 原額田地二千五百一頃二十五畝八分五釐二毫
  二絲五忽五微五纖九塵四渺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永
  北府田地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大理景東洱海大羅/瀾滄五衞分歸併州縣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
  改徴六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地荍糧田地二百/二十 頃七十六畝二分六釐七毫八絲五忽四
  微四纖一塵三渺八漠様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公種公 荍糧官租等田地一千
  八百四十八頃九十六畝四分七/釐九毫四絲一微一纖八塵三漠
 新增墾復田地三百七十二頃六十四畝六分六絲
[010-82b]
  五忽六微五纖五塵二渺七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
  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年六年自首
  抵補軍丁田地二十九頃五十八畝五分一釐九
  毫一絲五忽一微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一千四百七十五頃七
  十二畝九分四釐八毫四絲八忽六纖八渺二漠
  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荍糧地九十九頃五十四/畝五分四釐九毫四絲六忽二微四纖一塵三渺
  八漠頃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二百九/十一 七十七畝四分四毫二絲三忽七微五纖
[010-83a]
  八塵六渺二漠七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一百二十/七頃二十一畝 分一釐八毫三絲九忽二微
  改則徴收成熟屯馬馬料官租公種公様并墾復/共田九百五十七頃一十九畝二分七釐六毫三
  絲八忽八微六/纖八渺三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四百六石四升六合八抄八
  撮二圭二粒九顆二粟
 實徴本色蠶豆四十八石八斗三升四合八勺六抄
  三撮一圭五粒七顆二粟
 實徴折色麥一千六百六十八石九斗四升九合一
[010-83b]
  勺一抄二撮五圭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五百五十
  八兩六錢四分二釐四毫六忽一微二纖七塵
 實徴折色荍四十二石五斗三升六合各折不等共
  折徴銀一十兩二錢七分六釐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一十八石一斗九升一
  合四勺六抄八撮一圭八粒二顆一粟照每年折
  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十四兩五錢
  五分三釐一毫七絲四忽五微四纎五塵六渺八漠
[010-84a]
 實徴秋糧本折米六千三百七十二石五斗四升五
  合二勺七抄五撮九圭七粒八顆九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三百一十三石三斗五升二合七
  勺六抄三撮八圭一顆七粟
 實徴秋糧折色米三千二百六十一石七斗九合五勺九
  抄一撮五圭二粒二顆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千六十
  六兩九錢二分一釐六毫九絲二忽六纖六塵六渺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六十一石九斗七升七合九勺八
[010-84b]
  抄六撮六圭二粒四顆二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四十九兩五錢八分二釐
  三毫八絲六忽二微九纖九塵三渺六漠
 實徴條編銀四千九百六十九兩八錢一分七釐九
  毫八絲七忽八微六纖五塵八渺二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四十八兩三錢六分五釐七
  毫六絲二忽七微三纎三塵八渺八漠
 實徴軍舍丁銀一千四百八十二兩一分三釐八毫
[010-85a]
  一絲七忽七微四纖九塵二渺四漠
  附額徴
 實徴草場銀五十七兩五錢七釐
 以上大理府屬共額徴銀二萬六千二百二十七兩
  一分三釐四毫四絲三忽九微七纖四塵八渺五
  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豆三萬二千五百
  二十石三斗一升八合一勺五抄一撮一圭九粒
  一顆七粟
[010-85b]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二萬二千八十三兩二錢四
  分四毫四絲三忽九微七纖四塵八渺五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五千二百二十二兩八錢八分内/除
  額徴錢三銀四千一百四十三兩七錢七分三釐/存畱坐放外尚有太和雲龍二州縣不敷銀兩赴
  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楚雄府楚雄鎮南南安定逺廣通/等五州縣并&KR1095嘉州判
  民賦
[010-86a]
 原額田地五千五百八十三頃七畝二分三釐二毫
  五絲九忽二微八纖一塵二渺六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
  除將定邊縣田地改撥䝉化府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一百一十九頃二畝八分一
  釐一毫二絲九忽一纖一塵九渺四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
  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五年自
  首抵補軍丁田三頃五分三釐七毫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五千二百八十七頃
[010-86b]
  七十三畝八分六釐九毫一絲八忽一微五纖七
  塵六渺七漠内成熟地一千七百五十二頃三十/六畝五分六釐一毫六絲一忽一微
  三纖八塵六渺八漠毫成熟田三千五百三十五/頃三十七畝三分七 五絲七忽一纖八塵九渺
  九/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八百四石七斗九合一勺二
  抄六撮三圭九粒二顆一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七千四十六石六斗九升四合六
  勺三抄二撮三圭一粒五顆九粟
[010-87a]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三石七斗一升八合九勺七
  抄一撮六粒三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
  銀八錢共折徴銀二兩九錢七分五釐一毫七絲
  六忽八微五纖八渺
 實徴條編銀八千六百四十五兩九錢九釐一毫六
  絲八忽八微二纖六塵一渺四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二兩九錢五分八釐八毫六
  絲七忽五微三纖七塵九渺二漠
[010-87b]
 實徴攤丁銀三千二十一兩一錢二釐六毫三絲六忽一㣲
  四纖三塵四渺一漠
  明官民田地五千四百七十一頃一十四畝/八分八釐七毫五絲四忽八微
  夏税額徴一千八百六十六石八斗二升六/勺四抄九撮一圭二粒 起運布
  政司庫折色二百七十八石一斗四升五勺/三抄五圭四粒 起運本府庫折色四百八
  十八石六斗三升七合四勺本折共一千一/百石五升二合七勺一抄八撮五圭八粒
  秋糧額徴七千二百二十三石一斗四升五/合八勺六抄二圭六粒 起運布
  政司庫折色二千九百八十五石六斗七升/七合六勺一抄九撮六圭七粒 起運本府
[010-88a]
  庫折色三百一十四石八斗六升二合三勺/一抄四撮三圭 起運本府倉本色七百一
  十三石四斗一升三合七勺八抄一存畱各/州縣倉庫本折共三千二百九石 斗九升
  一合一勺四抄/六撮二圭九粒
  附額徴
 實徴魚課銀三兩二錢
 實徴差發米銀九十六兩六錢八分二釐五
  毫
 實徴永盛厰課銀一百六十八兩六錢遇閏加銀一/十四兩五分
[010-88b]
 實徴商税銀三十六兩五錢遇閏加銀三/兩二錢一分
 地租銀五兩八錢二分全荒無徴
 南安州麥租銀二十兩五錢全荒無徴
  屯賦
 原額田地一千四十三頃九十一畝九分四絲係康/熙三
  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姚安府田地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奉裁楚雄衛定遠所分歸併州縣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
  屯地馬料田共二十一頃三十六畝二分五釐一/毫二絲八忽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
[010-89a]
  公種馬料等田地八百九十九頃七/十七畝三分一釐七毫五絲二忽
 新增墾復田地六十頃三十九畝四分一釐六毫九
  忽二微五纖内城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
  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五兩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一
  頃一十五畝九分八釐一毫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七百八十七頃二十二
  畝五分三釐一毫五忽七微五纖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一十四
  頃九十九畝五分八釐四毫二絲八忽頃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一百四十四 九十五
[010-89b]
  畝四分三釐三毫五絲八忽三纖釐照舊徴收成/熟馬料田六頃三十六畝六分六 七毫 改則
  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種并墾復共田六百二十/頃九十畝八分四釐六毫一絲九忽七微二纖
 實徴夏税本折麥八百三十八石七斗五合三勺八
  抄七撮三圭九粒五顆九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一百八十八石八斗九合三抄一
  撮五圭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九十三兩六錢八分
  五釐六毫五絲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三斗三升三合二勺四
[010-90a]
  抄三撮二圭五粒七顆一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錢六分六釐五毫九絲
  四忽六微五塵六渺八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千八百六十二石八斗九升二
  合九勺五抄七撮二圭七粒七顆八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八十一石一斗七升四合一勺八
  撮一顆
 實徴秋糧折色一錢穀一百八十八石折徴銀一十
[010-90b]
  八兩八錢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石六斗一合五勺六撮八
  圭三粒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
  銀一兩二錢八分一釐二毫五忽四微六纖四塵
 實徴條編銀三千六百九十三兩四錢三分七釐五
  毫五絲三忽六微九纖五塵二渺七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兩六錢一分六釐五毫四
  絲五忽一纖九塵一渺六漠
[010-91a]
 實徴軍丁銀七百六十八兩一錢八分一釐六毫一
  絲五微二纖二塵四渺四漠
  附額徴
 實徴草場地租銀一百一十兩七分三釐四毫
 以上楚雄府屬共額徴銀一萬六千六百六十五兩
  二錢七分九毫八忽六微六纖四塵八渺二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一萬四千六百三十四
  石一斗七升六合二勺一抄一撮三圭八粒二顆
[010-91b]
  七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萬三千四百一十四兩五
  錢六釐九毫八忽六微六纖四塵八渺二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三千五百九十一兩二錢四分内/除
  額徴錢三銀三千二百五十兩七錢六分四釐/存畱坐放外尚有南安州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姚安府姚州大姚/二州縣
  民賦
[010-92a]
 原額田地二千九十頃八十四畝四分九釐八毫六
  微五纖七塵二渺八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
  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一百五十七頃七十四畝一
  分四釐六毫六絲五忽八微九纖四塵五渺七漠
  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
  正六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四頃七十三畝三分
  五釐三毫七絲四忽
[010-92b]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八十九頃七十
  六畝三分六釐七毫八絲二忽七微八纖三塵三
  渺内成熟地九百八十五頃三十二畝五分九釐/七毫八絲二忽七纖二塵五渺一漠 成熟田
  一千一百四頃四十三畝七/分七釐七微一纖七渺九漠
 實徴夏税折色六錢麥一千六百二十四石七斗七
  升三合三勺七抄八撮九圭七粒五顆二粟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二石三斗三升八合九
  勺七抄七圭六粒四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
[010-93a]
  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兩八錢七分一釐一毫七絲
  六忽六微八塵三渺二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千四十七石六斗八升四合七
  勺四撮三圭四粒七顆一粟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石五斗五升二合三勺一
  抄八撮四圭三粒七顆四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兩二錢四分一釐八毫
  五絲四忽六微四纖九塵九渺二漠
[010-93b]
 實徴條編銀三千四百八十五兩三錢一釐八絲七
  忽六微九纖八塵三渺七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五兩一錢九分九釐八毫二
  絲六忽四微二纖六塵四渺
 實徴攤丁銀一千九十七兩七錢六分七釐九毫二
  絲九纖三塵二渺七漠
  明官民田地一千一百二頃五/畝五釐二毫三忽夏税額徴一千五/百六十
  六石九斗一升三合二勺七抄一撮二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一百三十七石九斗 升一合九
[010-94a]
  勺三抄一撮九存畱各州縣倉折色四/百五十八石 斗九升一合三勺四抄秋糧額徴
  二千四十二石九斗二升六合三勺一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一石六斗一升六合 勺五抄一
  撮一圭四粒五顆升存畱各州縣倉本折米一千/四十一石三斗一 一勺四抄二撮八圭五粒
  附額徴
 實徴差發銀四百四十六兩二錢七分二釐二毫七
  絲一忽六微五塵
 實徴海湖無耗租穀三百八十四石六合
 實徴戸口食鹽銀七十八兩四錢六釐
[010-94b]
 實徴抵補軍丁穀折銀三十四兩三錢
 地租銀二十七兩三錢四分全荒無徴
  屯賦
 原額田地七百一十九頃四十畝四分二釐四毫五
  絲二忽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又楚雄府撥歸原額田地一
  百二十二頃七十八畝三分三釐一毫六絲二項/額内
  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姚安中屯定逺三所/分歸併州縣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
[010-95a]
  照舊額徴收成熟屯田地二十二頃一十一畝六/分七釐一毫四絲三忽四微 改照河陽縣民賦
  上則原額屯官馬料等田地八百二/十頃七畝八釐四毫六絲八忽六微
 新增墾復田地一百四頃三十六畝四分九釐八毫
  五絲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又雍正六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一十五頃八畝
  九分四釐七毫九絲二忽六微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五百八十頃三十三畝
  二分八釐九毫八絲七忽五微五纖九塵六渺五
[010-95b]
  漠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一十八頃五十八畝三/分五毫五絲二忽四微 改則徴收成熟屯地
  并墾復共地一百二十三頃九十七畝七釐二毫/七忽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三頃五十三畝三分
  六釐五毫九絲一忽十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并墾復共田四百三 四頃二十四畝五分四釐
  六毫三絲七忽一微/五纖九塵六渺五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七百三十三石五斗八升二合八
  勺六抄九撮二圭六粒四顆七粟
 實徴夏税折色五錢麥二百一十石七斗二升六合
  四勺四抄折徴銀一百五兩三錢六分三釐二毫
[010-96a]
  二絲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六石六斗八升三合一
  勺九抄二撮一圭二粒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
  銀八錢共折徴銀五兩三錢四分六釐五毫五絲
  三忽六微九纖六塵
 實徴秋糧本折米三千三百七石六斗八升三合五
  勺六抄一撮三圭三顆六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一百二十九石四斗三升五合九
[010-96b]
  勺七抄四撮七圭八粒九顆一粟
 實徴秋糧折色米七十石二斗四升各折不等共折
  徴銀二十一兩五錢九分四毫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十九石五斗一升九合二
  勺六抄一撮八圭七粒二顆六粟照每年折徴之
  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十五兩六錢一分
  五釐四毫九忽四微九纖八塵八漠
 實徴條編銀二千六百二十六兩九錢五分八釐三
[010-97a]
  毫四絲六忽一微三纖六塵四渺九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三十一兩一錢六釐八毫一
  絲五忽五微八纖五塵七渺三漠
 實徴軍舍丁銀五百五十八兩八錢四分八釐三毫
  六絲三忽四微三纖五塵五渺五漠
  附額徴
 實徴草場地租銀五十四兩二錢四分二釐九毫
 原額商税銀九十六兩全荒無徴
[010-97b]
 以上姚安府屬共額徴銀八千五百六十九兩四錢
  三分二釐一毫四絲五忽五微三纖三塵一渺三
  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八千二百二十七
  石一斗六升六合四勺八抄八撮六圭七粒九顆
  七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六千九百九十五兩七錢八
  分四釐一毫四絲五忽五微三纖三塵一渺三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七百二十兩六錢内除額徴/錢三銀一
[010-98a]
  千五百七十三兩六錢四分八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永昌府保山永平騰/越三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二千四百九十二頃二十四畝七分二釐
  四毫一絲一忽一微五纖三塵八渺五漠係康熙/三十年
  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二百五十一頃二十二畝三
[010-98b]
  分八釐八毫五絲三微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
  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一千八百三十四頃
  二十三畝一分一釐四毫一絲一忽一微四纖四
  塵四渺七漠内成熟地三十九頃二十七畝二分/七釐三毫三絲二忽四微五渺一漠
  毫成熟不分等則地三十一頃五十六畝八釐八/ 九絲四忽四纖七塵七渺 成熟田一千七百
  六十三頃三十九畝七分五釐一毫/八絲四忽六微九纖六塵二渺六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百九十二石三斗八升三合九
[010-99a]
  勺九抄九撮八圭九粒二顆二粟
 實徴鳳溪施甸長官司枯明二寨夏税折色六錢麥
  一百一石二斗五升四合一勺六抄
 實徴秋糧本折米五千六百八十九石九斗八升三
  合八勺八抄九撮二粒六顆三粟
 實徴鳳溪施甸長官司耿馬土司枯明二寨秋糧折
  色七錢米七百五石七斗九升二合六勺七抄
 實徴條編銀四千七百四十二兩三錢七分六毫一
[010-99b]
  絲九忽三微一纖一塵九渺七漠
 實徴攤丁銀一千八十六兩八錢九分一釐六毫九
  絲八忽八纖二渺七漠
  明官民田地二千三百五十六頃六/十八畝七分一釐零夏税額徴五/百
  五十九石一斗二升三合三抄二撮八圭/本府庫折色麥一百七石四斗二升六合 起運/存畱
  各州縣倉本折四百五十一石/六斗九升七合三抄二撮八圭秋糧額徴七千九/百七十
  六石五斗三升五合一勺八抄二撮九圭七粒三/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三千四百五十六石五斗
  升六合九勺九抄七圭二粒二顆合起運本府庫/折色一千八十九石七斗一升三 五勺八抄二
[010-100a]
  撮八圭五粒七顆勺起運本府倉本色一千七百/八石一斗七合四 三抄七圭五粒 存畱各州
  縣倉庫本折一千七百二十二石一斗七升七合/一勺七抄一撮八圭九粒一顆籽粒銀四百七十
  六兩八錢俱/存畱府庫
  附額徴
 實徴觀場田租銀七兩五分八釐
 實徴新增天成等各甸寨土司折色地畝銀二百八
  十二兩四錢二分九釐六毫一絲一忽六微六纖
  九塵二渺五漠
[010-100b]
 實徴差發銀七百五十九兩三錢四釐二毫
 實徴魚課魚鈔米銀六十八兩五分遇閏加銀三/兩六錢五分
 實徴均徭籽粒丁差鋪陳水利灰窰山租共銀一百
  八十二兩九分
 實徴騰衝龍川江驛站銀五百五十兩七錢
 實徴地租籽粒館客站赤銀七百九十兩五錢九分
  八釐
 打牛坪租穀銀四兩金荒無徴
[010-101a]
 武侯祠租穀一十四石全荒無徴
 實徴新増自首額外差發銀一百九十八兩五錢一
  分
  屯賦
 原額田地一千六百四頃三十五畝二分二釐一毫
  一絲四忽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永昌騰衝二衞并永/平禦分歸并州縣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十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官馬料様田共田地五/ 六頃八十三畝四分八釐七毫六絲 改照河
[010-101b]
  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様田共田地一千/五百四十七頃五十一畝七分三釐三毫五絲四
  忽/
 新增墾復田地二百六十九頃二十六畝四分八釐
  四毫四絲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
  熟數/内又雍正四年六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六十
  七畝七分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五百七頃二十四畝二
  分七釐三毫五絲内照舊徴收成熟田地一十四/頃九十六畝二分二釐四毫一
[010-102a]
  絲一改則徴收成熟屯地一十一頃一十四畝八/分 釐五毫四絲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様田馬
  料共田四十一頃八十七畝二分六釐三毫五絲/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公樣馬料并墾復共田四
  百三十九頃二十五/畝九分七釐五絲
 實徴夏税本折麥四十一石四斗二升二合五勺六
  抄三撮八圭
 實徴夏税折色五錢麥一百五十石四斗七升五合
  七勺折徴銀七十五兩二錢三分七釐八毫五絲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二石三斗六升二合五
[010-102b]
  勺九抄一撮九圭二粒八顆六粟照每年折徴之
  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兩八錢九分七絲
  三忽五微四纖二塵八渺八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三千六百二十三石九升三合三
  勺八抄五撮三圭四粒五顆
 實徴秋糧本色穀一百石四斗九升九合七勺五抄
  九撮九圭九粒
 實徴本色豆一石一斗五升九合二勺八抄五撮六
[010-103a]
  圭一粒
 實徴秋糧折色米二百九十六石七斗九升二勺九
  抄五撮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百三十二兩六錢
  五分一釐五毫八絲二忽
 實徴秋糧折色二錢五分穀三十一石三斗八合折
  徴銀七兩八錢二分七釐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十六石二斗七升三合二
  勺三抄九撮六圭五粒四顆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010-103b]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十三兩一分八釐五毫
  九絲一忽七微二纖三塵二渺
 實徴條編銀二千二百一十一兩三錢七釐七毫二
  絲五忽八微六纖九塵一渺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十兩七錢八釐九毫六微
  八纖一塵二渺一漠
 實徴軍舍丁銀一千五十一兩九錢二分二釐四毫
  三絲四忽五纖二塵七渺一漠
[010-104a]
  附額徴
 原額草場地租銀二百八十二兩三錢六分二釐九
  毫四絲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徴草場地租銀一百一十六兩八錢三分八釐二
  毫三絲三忽
 以上永昌府屬共額徴銀一萬二千二百八十九兩
  四錢四釐五毫一絲九忽九微三纖二塵五渺九
  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豆一萬四百五十
[010-104b]
  五石五斗八升九合七勺一抄三撮六圭六粒三
  顆五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萬三百六十一兩三錢五
  分九釐五毫一絲九忽九微三纖五渺九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二千七百八十二兩二錢四分内/除
  額徴錢三銀一千九百二十八兩四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保山永平二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撥貯
鶴慶府劍川州維西通/判中甸州判
[010-105a]
  民賦
 原額田地二千九百七十七頃九十八畝七分九釐
  四毫九絲八忽二微三纖一塵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永
  北府田地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田地八頃九十六畝三分七釐六毫九絲
  七忽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八百三十九頃
  七十九畝一分四釐二毫二絲八忽二微三纖一
[010-105b]
  塵内成熟地一千七百七十頃六十畝二分三毫/四絲三忽九微九纖 成熟田一千六十九頃
  一十八畝九分三釐八毫/八絲四忽二微四纖一塵
 實徴夏税本折麥三千三百一十七石九斗六升七
  合七勺四抄七撮九圭一顆八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三千九百二十八石六斗五升三
  合八勺八撮五圭二粒一顆
 實徴條編銀三千二百七十五兩三分五釐四毫六
  絲五忽三微五纖四塵八渺八漠
[010-106a]
 實徴攤丁銀一千四百四十七兩一錢七分一釐四
  毫九絲二忽九微三纖五塵五渺五漠
  明官民田地三千二十九頃五/十七畝五分五釐夏税額徴三千三/百七十
  六石四斗三升四合二勺三抄四圭斗起運布政/司庫折色共二千七百五十九石二 八升五合
  九勺一抄四圭斗存畱本府州倉本色六/百一十七石一 四升八合三勺二抄秋糧額
  徴三千九百九十二石三升八合五勺三抄斗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五百八十五石六 六
  升五合三勺八抄二撮七圭三存畱本府州倉本/折二千四百六石三斗七升 合一勺四抄七撮
  三/圭
[010-106b]
  附額徴
 實徴差發銀一百五十八兩七錢六分
 實徴差發折色七錢米二百八十三石八斗一升五
  合折徴銀一百九十八兩六錢七分五毫
 實徴魚課麥米銀一百七十八兩七錢四分春夏遇/閏麥折
  加銀一十三兩二錢四分秋冬遇/閏米折加銀一十六兩五錢五分
 實徴魚課銀一十六兩六錢四分三釐
 實徴在城觀音山二驛站丁銀五百五十九兩五錢
[010-107a]
  四分
 實徴新增維西中甸青稞一千四百一十四石四斗
  一合九勺五抄五撮
 實徴新增中甸秋米二百一十七石六斗五升九合
  七勺四抄二撮五圭
 實徴新增中甸小米五石二升二合二勺
 實徴新增維西小麥一十二石一斗二合六勺九抄
  七撮八圭二粒一顆二粟
[010-107b]
 實徴新增維西中甸大麥一百一十九石九斗九升
  八合二勺五抄
 實徴新增中甸荍一十三石四斗一合九勺五抄
 實徴新增維西雜糧二百三石九斗九升九合二勺
 實徴新增維西中甸貢賦差發銀一千六百二兩九
  錢三分六釐四毫
 實徴新增中甸税課銀八兩九錢六分六釐
 實徴新增維西雜糧折銀三兩三錢
[010-108a]
  屯賦
 原額田地三百二十二頃四十六畝八分三釐二毫
  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奉裁鶴慶禦歸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公
  田地共三百二十二頃四/十六畝八分三釐二毫
 新增墾復田地五十四頃九十二畝四分七釐内成/熟田
  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二百一十九頃二十六
[010-108b]
  畝四釐六毫内改則徴收成熟并墾復共地一百/一十四頃八十七畝九分一釐五毫
  共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田并墾復/ 田一百四頃三十八畝一分三釐一毫
 實徴夏税本折麥六百七十八石八斗四升一合七
  勺七抄二撮一圭五粒
 實徴秋糧本折米八百二十六石一斗三升四合四
  勺三粒
 實徴秋糧本色穀二十二石六斗二升三合五勺四
  抄一圭
[010-109a]
 實徴條編銀九百六十九兩五錢四分二釐八毫二
  絲四忽九微一纖七塵九渺四漠
 實徴軍舍丁銀二百八十七兩八錢
 以上鶴慶府屬共額徴銀八千七百七兩一錢五釐
  六毫八絲三忽二微八塵三渺七漠 共額徴夏
  税秋糧青稞麥米穀荍雜糧一萬七百六十石八
  斗七合二勺六抄四撮二粒四顆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七千一百一十兩八分一釐
[010-109b]
  六毫八絲三忽二微八塵三渺七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六百三十兩八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一
  千五百九十七兩二分四釐存畱坐放/外尚有劍川州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順寧府雲/州
  民賦
 原額田地二千一百五頃八十八畝三分九釐五毫
  三絲七忽五微五纖六塵六渺七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
[010-110a]
  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一百一十七頃二十一畝六
  分一毫七絲九忽七微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
  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一百一十九頃
  四十七畝二分一釐六毫三絲五忽四微八纖三
  塵二渺九漠内成熟地一千一百九頃六十五畝/六釐八毫二絲八忽三微六纖八塵
  六渺八成熟田/四釐 毫七忽千九頃八十二畝一分/微一纖四塵六渺九漠
[010-110b]
 實徴夏税折色麥一千八百四十六石九斗七升四
  合六勺四抄八撮六圭一粒一顆六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三千八十八石六斗六合三勺一
  抄八撮八圭一粒二顆九粟
 實徴條編銀二千三百九十四兩二錢一分七毫一
  絲二忽五微九纖四塵七渺七漠
 實徴攤丁銀九百八十八兩八錢四分六釐三毫一
  絲四忽八微五纖五塵三渺一漠
[010-111a]
  明官民田地本府係新設萬厯三十三年内丈量/共田地一千三百八十八頃一十八
  畝一分四/釐四毫夏税額徴一千七百九石四斗八升一/合一勺四抄九圭六粒七顆
  八起運布政司庫折色四十九石三升九合三勺/ 抄六撮五圭六粒 存畱本府州庫折色一千
  六百六十石四斗四升一合/七勺五抄四撮四圭七顆秋糧額徴二千九百/六十石一
  斗三升三合八勺六抄八撮七圭四粒四顆升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五百二十石九斗二 七
  合六勺二抄四撮四圭五粒四顆合存畱本府州/本折一千四百三十九石二斗六 二勺四抄四
  撮二圭九粒百外帶徴起運永昌庫施甸/長官司米一 石四斗五升七合一勺
 以上順寧府屬共額徴銀三千三百八十三兩五分
[010-111b]
  七釐二絲七忽四微五纖八漠 共額徴夏税秋
  糧麥米四千九百三十五石五斗八升九勺六抄
  七撮四圭二粒四顆五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二千三百六十八兩一錢四分
  二絲七忽四微五纖八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三百四十五兩五錢六分内/除
  額徴錢三銀一千一十四兩九錢一分七釐存畱/坐放外尚有該府并雲州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010-112a]
  各夷府州宣撫宣慰長官司原額認辦差發金一/十六兩六錢七分差發銀三千一百七十兩 内
  孟艮府金一十六兩六錢七分兩千崖宣撫司銀/五十兩 南甸宣撫司銀五十 木邦宣慰司
  銀一千四百兩兩隴川宣慰司銀一百七十兩兩/孟定府銀六百 孟養宣慰司銀七百五十
  兩紐兀長官司銀四十兩十猛緬長官司銀五十/ 浪滄衞浪蕖州銀六 兩 以上十項久已
  無徴存/以備考
永北府永寧/土府
  民賦
 原額田地一千六百六十頃七十八畝二分八釐三
[010-112b]
  毫七絲二忽七微二纖一塵一渺七漠係北勝州/順州裁并
  及鄧川州撥歸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田地五十三頃六畝九分七絲一忽六微
  四纖一塵四渺五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
  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十年自首抵補軍丁田一
  十一頃六十五畝三分五釐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一千五百二十二頃
  四十一畝五分四釐八毫五絲七忽六微七纖六
[010-113a]
  塵八渺二漠内成熟地九百七頃六十三畝三分/五釐五毫三絲九忽二徴九纖一漠
  釐成熟田六百一十四頃七十八畝一分九/ 三毫一絲八忽三微八纖六塵八渺一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五十六石九斗七合八勺二
  抄七撮九圭七粒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四百六十五石八斗六升七
  合四勺三抄五撮三圭一顆七粟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三十四石二斗八合八勺四
  抄九撮二圭五粒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
[010-113b]
  錢共折徴銀二十七兩三錢六分七釐七絲九忽
  四微
 實徴條編銀一千六百五十九兩六錢三分六毫六
  絲二微九塵三渺三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十七兩九分四釐八毫九
  絲二忽六微四纖四塵六渺八漠
 實徴攤丁銀七百三十八兩八錢七分二釐三絲八
  微三纖三塵六渺四漠
[010-114a]
  附額徴
 實徴魚課米三十五石五斗每石折銀五錢共折銀
  一十七兩七錢五分
 實徴差發馬五匹每匹折銀七兩共折銀三十五兩
 實徴差發米折麥七十八石七斗五升每石折銀二
  兩共折銀一百五十七兩五錢
 實徴魚課銀二十七兩三錢遇閏加銀二兩/二錢七分五釐
  屯賦
[010-114b]
 原額田地四百二十二頃一十三畝六分五釐五毫
  係康熙三十年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瀾滄衞歸北勝州繼改永北/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
  收成熟屯地荍糧共田地一十九頃七十一畝九/分四釐一毫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
  馬料公種等田地四百二頃/四十一畝七分一釐四毫
 新增墾復田地一百三十四頃八十畝九分三毫内/成
  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
  十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七十三頃七畝七分五
[010-115a]
  釐八毫二絲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二百二十二頃三十四
  畝二分五釐七毫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荍糧地/九頃一十九畝三分六釐五毫
  十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一十七頃八/ 五畝一分八釐七毫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一
  十頃五十二畝五分七釐六毫百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種并墾復共田一 八十四頃七十
  七畝一分/二釐九毫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百二十五石六斗九升八合一
  勺九抄二撮七圭七粒
[010-115b]
 實徴折色麥八十三石八斗五升六勺各折不等共
  折徴銀二十三兩八分九釐九毫二絲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一十二石一升三合六
  抄九撮八圭八顆六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
  銀八錢共折徴銀九兩六錢一分四毫五絲五忽
  八微四纖六塵八渺八漠
 實徴折色三錢荍一十三石一斗五升折徴銀三兩
  九錢四分五釐
[010-116a]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二百九十九石八斗五升八
  合三勺七抄八撮一圭二粒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百八十八石三升七合三
  勺九抄一撮九圭四粒一顆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百五十兩四錢二分九
  釐九毫一絲三忽五微五纖二塵八渺
 實徴秋糧本色穀七十八石七斗三升九合二勺八
  抄九圭
[010-116b]
 實徴秋糧折色米三百八石五斗三升二合三勺六
  抄八撮一圭六粒六顆七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
  六十五兩五錢六分八釐五毫四絲六微
 實徴條編銀九百一兩二釐六毫三絲八忽七微九
  纖八塵九渺三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百二兩三錢七分七毫六
  絲三忽六微八纖八塵二漠
 實徴軍舍丁銀二百二十八兩九錢八分六釐八毫
[010-117a]
  九絲四忽八微六纖七塵六渺二漠
 以上永北府共額徴銀四千一百六十五兩五錢一分八釐
  七毫九絲四微四纖一塵九渺 共額徴夏稅秋糧麥米
  榖四千二十七石七升一合一勺一抄五撮六粒一顆七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三千三百五十三兩五錢五分
  四釐七毫九絲四微四纖一塵九渺
 額設官役俸食銀八百九十二兩五錢二分内除額/徴錢三
  銀八百一十一兩九錢六分四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010-117b]
 其夏税秋糧聴糧儲道撥貯
麗江府
  民賦
 雍正元年改流後清出田地七百九十頃八十九畝
 新增額外共田地五百二十九頃七畝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
  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一千三百一十八頃五十
  七畝内成熟地一千七十頃一十二畝五分/成熟田二百四十八頃四十四畝五分
[010-118a]
 實徴秋糧本色米五百八十石三斗九升七合四勺
  折徴銀四百一十八兩四錢六分六釐五毫二絲
  五忽四微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五百二十六石九升九合八
  勺五抄
 實徴條編銀一千六十三兩八錢八分七釐五毫
  明官民田地三百一十七頃/八十三畝九分夏税額徴一千六百/三十九石
  五斗六升六合六勺六起運布政司庫折色八百/三十九石五斗六升 合六勺 存畱本府本折
[010-118b]
  共八/百石秋糧額徴七百七十四石一斗三升六合俱/起運布政司 萬厯四十七年内
  新附降夷認納大麥二千二百/梆該二十二石畱給守寨兵夫
  附額徴
 實徴新增夷丁二千三百四十四丁每丁編銀六分
  六釐共銀一百五十四兩七錢四釐
 以上麗江府共額徴銀一千二百一十八兩五錢九
  分一釐五毫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折米二千一
  百六石四斗九升七合二勺五抄
[010-119a]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八百五十三兩一分四釐五
  毫
 額設官役俸食銀五百九十四兩五錢二分内除額/徴錢三
  銀三百六十五兩五錢七分七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䝉化府
  民賦
 原額田地二千五百九十一頃六十九畝九分七釐
[010-119b]
  七毫五絲四忽八微五纖六塵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又新
  裁定邊縣歸并原額田地三百二十頃七十畝一
  分一釐九毫八絲三微四纖三塵六渺三漠二項/額内
  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四百一頃九十畝三分八釐
  八毫八絲二忽三微六纖二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
  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六百一十五頃
[010-120a]
  五十畝四分六釐一毫九絲四忽三微一纖五塵
  三渺二漠内成熟地一千二百五十四頃四十九/畝九分七釐六毫一絲二忽六微六渺
  六漠又定邊縣撥歸民地一百二十九頃四十六/畝四分六釐九毫九忽二微一纖二塵共地一千
  三百八十三頃九十六畝四分四釐五毫二絲一/忽八微一纖二塵六渺六漠 成熟田一千三十
  三頃七畝三分八釐六毫一忽三微七纖一塵三/漠又定邊縣撥歸民田一百九十八頃四十六畝
  六分三釐七絲一忽一微三纖一塵六渺三漠共/田一千二百三十一頃五十四畝一釐六毫七絲
  二忽五微二/塵六渺六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八百四十九石一斗一升六
[010-120b]
  合二勺一抄五撮八圭七粒六顆二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千九百二十九石五斗八升一
  合八抄四撮二圭一粒九顆
 實徴條編銀二千六百八十三兩三錢九分七釐八
  毫九絲六忽九微四纖九塵一渺三漠
 實徴攤丁銀一千三百八十一兩三錢三分一釐一
  絲九忽二微八纖九渺六漠
  明官民田地二千五百八十一頃六十/五畝六分四釐九絲六忽夏税額徴
[010-121a]
  一千九百四十四石九斗九升七合三勺三抄六/撮一圭二粒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四百五
  十六石七斗六升一合二抄五撮四圭四粒合存/畱本府倉本折四百八十八石二斗三升六 三
  勺一抄六/圭八粒秋糧額徴二千九百一十三石九斗二/升一合九抄七撮七圭六粒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九百八十七石三斗六本/升九合三勺六抄三撮五圭六粒 存畱本府倉
  折共九百二十六石五斗五/升一合七勺三抄四撮二圭
  附額徴
 實徴鐵課銀一十四兩遇閏加銀一兩六/錢六分六釐六毫
 實徴商税銀四兩九錢六分八釐
[010-121b]
  屯賦
 原額田地四百七十八頃八畝一釐二毫六絲係康/熙三
  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奉裁䝉化衞歸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地荍糧地共
  四十頃五十七畝八分二釐六毫三絲二忽糧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公田馬料荍 等
  田地四百三十七頃五十畝/一分八釐六毫二絲八忽
 新增墾復田地一百五十三頃二十九畝三分七釐
  五毫五忽八微八纖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
[010-122a]
  满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
  一十一頃九十九畝六分二釐二毫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三百六十九頃八十七
  畝三分六釐四毫一絲五忽五微八纖内照舊徴/收成熟屯
  地荍糧地一十九頃四十九畝三分七釐一毫三/絲二忽 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六十四頃九畝二
  分九釐七毫二絲五微八纖五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二十一頃八畝四分五釐 毫 改則徴收成
  熟屯官公田馬料并墾復共田二百六/十五頃二十畝二分四釐六絲三忽
 實徴夏税本折麥二百六十六石九斗一合八勺八
[010-122b]
  抄五撮四圭七粒六顆七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四百石七斗三升六合二勺六抄
  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九十五兩二錢五分一釐五
  忽
 實徴折色荍四十三石七斗四升各折不等共折徴
  一十兩七錢三分一釐五毫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四石六斗一升六合二
  抄四撮七圭三粒七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010-123a]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三兩六錢九分二釐八毫
  一絲九忽七微九纖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四百九十三石六斗六升六
  合五勺八抄二撮六粒八顆九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七十一石五斗二升二合六勺九
  抄三撮二圭
 實徴秋糧折色米九百二十五石二斗四升六合三
  勺一抄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百九十八兩六分
[010-123b]
  八釐一絲五忽五微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二十五石五斗八升六合六
  勺五抄一撮一粒二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
  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十兩四錢六分九釐三
  毫二絲八微一纖
 實徴條編銀一千九十六兩六錢四分五釐五毫五
  忽二微六纖五塵九渺三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十六兩三錢四分一釐五
[010-124a]
  毫四絲八忽七微二纖九塵八渺
 實徴軍舍丁銀四百一十五兩一錢九分六釐三毫
  一絲六微七纖二渺
 以上䝉化府共額徴銀五千九百四十兩九分二釐
  九毫四絲一忽九微九纖六塵二漠 共額徴夏
  税秋糧麥米穀六千六百一十石七斗八升八合
  四勺六抄八圭四粒八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五千二百二十兩一分二釐
[010-124b]
  九毫四絲一忽九微九纖六塵二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七百二十兩八分内將額徴錢三/銀兩照數存畱
  坐/放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景東府
  民賦
 原額田一百二十七頃三十一畝六分七釐七毫五
  絲一微五纖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010-125a]
 新增墾復額外田三百六十二頃一十七畝五分三
  釐七毫七忽四微二纖三塵四渺一漠内成熟田/已經歸入
  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田四百八十一頃五十畝二
  分一釐四毫五絲七忽五微七纖三塵四渺一漠
  外夷田免丈/照納秋糧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四十二石七斗三合八勺八
  抄六撮二圭六粒六粟
[010-125b]
 實徴夷田免丈照納秋糧米五百三十七石三斗六
  升七合八勺四抄五撮六圭四粒
 實徴條編差發銀一千一百六十三兩八錢四分七
  釐六毫一絲九忽二微二纖三塵三渺九漠
 實徴攤丁銀六十九兩九錢九分二釐七毫六絲五
  忽三微八纖五塵九渺五漠
  明官民田土一百二十七頃二/十一畝九分四釐秋糧額徴一千一/百五十
  石四斗九升六合五勺九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九/百九十二石九斗六升 合三勺一抄五撮五圭
[010-126a]
  三粒二存畱本府倉本色一百五十七石/五斗 升七合二勺八抄四撮四圭七粒
  附額徴
 實徴差發銀一百六十六兩六錢六分六釐
 實徴差發無耗折色七錢米二百六十二石九斗一
  升七合
 實徴新増抵補軍丁秋糧折徴差發銀一百七十八
  兩八分
  屯賦
[010-126b]
 原額田一百七十九頃四畝七釐四毫四絲係康熙/三十年
  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懇/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景東衞歸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田二十
  四頃二十二畝五分三釐七毫一絲九忽百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共田一 五十
  四頃八十一畝五分/三釐七毫二絲一忽
 新增墾復田二十八頃一十畝七分二釐九毫三絲
  内成熟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一百三十頃一畝七分七
[010-127a]
  釐内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二十四頃二十二畝五/分三釐七毫一絲九忽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
  馬料并墾復共田一百五頃七十/九畝二分三釐二毫八絲一忽
 實徴秋糧本折米九百八石五升一合九勺七抄二
  撮三圭九粒五顆九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二十五石四斗六合二勺五抄一
  撮八圭九粒八顆三粟
 實徴秋糧折色米六百八十三石一斗六升七合二
  勺四撮九圭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九十三兩二錢
[010-127b]
  一分八釐八毫二絲一忽一微一纖八塵
 實徴條編銀四百七十五兩七錢七分九釐五毫三
  絲八忽四微九纖九塵四渺六漠
  附額徴
 實徴草場地租銀一十八兩三錢
 實徴學租銀七錢五分
 以上景東府共額徴銀二千一百六十六兩六錢三
  分四釐七毫四絲四忽二微二纖六塵八渺 共
[010-128a]
  額徴秋糧米穀二千七百七十六石四斗四升六
  合九勺五抄六撮一圭九粒四顆八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千六百八十四兩五錢五
  分九釐七毫四絲四忽二微二纖六塵八渺
 額設官役俸食銀五百八十五兩四分内除額徴錢/三銀四百八
  十二兩七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010-128b]
 
 
 
 
 
 
 
 雲南通志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