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16 會稽志-宋-施宿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㑹稽志巻六      宋 施宿等 撰
  陵寢
紹興元年四月十四日奉隆祐皇太后遺誥斂以常服
不得用金玉寳貝權宜就近擇地欑殯候軍事寧息歸
葬園陵所製梓宫取周吾身勿拘舊制以為他日遷奉
之便此欑宫之始也以是月十七日大殮遂治欑宫李
回為總護使胡直孺為橋道頓遞使故事皇太后又嘗
[006-1b]
垂簾當以相臣為山陵使是時范宗尹當軸而止用執
政為總護使他官亦不備置者以欑宫故比陵寢少異
自是用此為故/事故不詳錄自四月至六月甫三十五日而欑宫
吿成葢議者謂他日歸祔泰陵則山陵之制始當畢講
今皆當畧於是總護使首辤所賜銀絹橋道頓遞使亦
辭而乞受其半章誼在臺中劾之橋道頓遞使遂亦盡
辭而公使錢每料纔支三百貫不得過三料葢不及千
緡比故例省費幾四十萬貫方是時上距欽聖憲肅皇
[006-2a]
后山陵已三十餘年中更變故圖籍無在者而朝士多
新進亦鮮能知於是以新江東轉運副使曽紆嘗為欽
聖山陵使司官屬命為兩浙轉運副使専修奉欑宫使
臣張宗吏人朱扆皆自言嘗經欽聖山陵差使省記當
時施行次第亦命服役欑宫卜地在越州㑹稽縣然道
路橋梁之類皆命越州所管八縣分地修營至紹興十
三年六月徽宗皇帝顯肅皇后憲節皇后靈駕自行在
發引初隆祐欑宫稱昭慈聖獻皇后欑宫至是以不可
[006-2b]
備稱帝后尊號詔以永祐陵欑宫為稱其後永思陵永/阜陵永崇陵並
用此為/故事而欑宫自祖宗時有殿欑啟欑之名皆用&KR1238
至顯仁皇太后祔永祐陵欑宫始並以欑字易之起居
郎熊克著中興小厯云先是有持隂陽家說欲廣欑宫
禁域為二十里有墓在其間者皆當徙去浙東帥臣王
師心力言其不可時監察御史任文薦奉詔監掩&KR1238宫就
令按視於是獲免者七百六十有竒又薦獻之物舊取
於民師心請以上供錢給其直從之
[006-3a]
  濮王園廟
濮安懿王在英宗皇帝時以塋為園即園立廟俾王子
孫世襲濮國自主祭祀行之累朝紹興中以濮邸宗室
有在逺未集行在者故久闕嗣王止以見在行髙者為
主奉濮安懿王祠事久之乃復除嗣王濮園既阻絶廟
祏寓㑹稽之天寧寺今為報恩/光孝寺葢以英祖初詔有立廟
京師之戒故止寓㑹稽嘗時講求亦詳矣十三年主奉
祠事賀王士㑹請即光孝之法堂為廟而闢寺西隅南
[006-3b]
嚮為廟門如舊制置衛甚謹其香火官吏出入繇别門
園令一人以濮邸諸王孫充嗣濮王奉朝請嵗以春秋
來薦獻亦循舊制也
  大禹陵
禹巡守江南上苗山㑹計諸侯死而葬焉猶舜陟方而
死遂葬蒼梧聖人所以送終事最簡易非若漢世人主
豫自起陵也劉向書云禹𦵏㑹稽不改其列謂不改林
木百物之列也苗山自禹𦵏後更名㑹稽是山之東有
[006-4a]
隴隠若劍脊西嚮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處疑未
敢信然檀弓註天子六繂四碑所以下棺則窆石者固
碑之制度至其數不同或由繁簡異宜或世代悠逺所
存止此皆不可知也窆石之左是為禹廟背湖而南嚮
然則古之宫廟固有依丘隴而立者按皇覽禹塚在㑹
稽山自先秦古書帝王墓皆不稱陵而陵之名實自漢
始舊經云禹陵在㑹稽縣南一十三里
  祠廟
[006-4b]
   府城
城隍顯寧廟在子城内卧龍山之西南自昔紀載皆云
 神姓龐諱玉按唐書忠義傳實龐堅四世祖也京兆
 涇陽人魁梧有力明兵法仕隋為監門直閣李密據
 洛口寖逼東都王以闗中銳兵屬王世充擊之百戰
 不衂煬帝崩乃率萬騎歸唐時唐室新造諸将起於
 行伍髙祖以王隋之舊臣久宿衛習朝廷制度拜領
 軍武衛二大将軍俾為諸将模矱秦王尤所親倚常
[006-5a]
 從征伐薛舉冦涇川拔髙摭舉死子仁杲勢益張秦
 王命梁實營淺水原賊将宗羅睺攻之甚力王於是
 奮擊士卒殊死戰秦王以勁兵𢷬其背羅睺大敗遂
 擒仁杲平隴西尋為越州總管威望甚著盗不敢犯
 其境武徳二年召還巴山獠叛除梁州都督悉討平
 之越州題名記與新唐書所載先/後不同詳見馬萬頃所述王傳召為監門大将軍
 卒太宗為輟朝贈工部尚書幽州都督初王鎮越恵
 澤在民既卒邦人追懐之祠以為城隍神梁開平二
[006-5b]
 年呉越武肅王上其事封崇福侯五代㑹要作/開平元年紹興
 元年詔以駐蹕㑹稽踰年妖祲不作行殿載寧城隍
 崇福侯廟賜額顯寧封昭佑公三十年顯仁皇后靈
 駕渡江無虞加號忠順乾道五年加號孚應八年加
 號顯恵淳熈三年封忠應王後又加號昭順靈濟孚
 佑郡人奉祀甚謹以九月十二日為神生日享薦尤
 盛
䕶國旌忠廟在子城内自昔陜西出兵祈禱三聖必獲
[006-6a]
 顯應當睦冦作是邦得三聖隂祐遂建廟紹興元年
 宣撫處置使張奏據呉玠陳請乞於鳳翔府和尚原
 立三聖廟賜額旌忠封忠烈靈應王忠顯昭應王忠
 恵順應王所至廟祀一用是額
崇善王廟在府衙蓬萊閣西
五通廟在子城内
呉越武肅王廟在府南四里三百二十六步本甚閎壮
 嵗久墮圮今僅餘四楹有巨碑舊在廡下今乃立荒
[006-6b]
 園中皮光業之詞也具載唐長興七年呉越王棄宫
 館後二年嗣王建廟於越按長興後唐明宗年號止
 於四年而崩歴閔帝清泰帝凡三年而晉髙祖即位
 改元天福若不數閔帝清泰則七年乃天福元年劉
 恕呉越紀年稱天福元年七月乙夘立武肅王廟於
 東府今攷之碑與紀年雖不同其實皆嵗丁酉清泰
 廢閔帝為鄂王晉祖追貶清泰為庶人皆削其年號
 而天福改元以其年十一月則十一月以前皆長興
[006-7a]
 七年矣漢髙祖削晉出帝開運之號稱天福十二年
 亦用此比也然武肅王實以壬辰嵗薨文穆王襲位
 壬辰葢長興三年不得云長興七年矣呉越王棄宫
 館後二年嗣王建廟於越也按五代史及劉恕紀年
 開皇紀呉越備史皆言武肅王以三年薨則碑為誤
 然碑當時立光業為其國丞相亦不應誤繆至此葢
 皆不可知光業日休子紹興中王裔孫詧叔廣言廟
 中神像雖從者及伶人皆坐示不可遷也
[006-7b]
旌忠廟在府南三里二百六十六步建炎四年十一月
 髙宗皇帝自建康東巡㑹稽大臣吕頥浩等建議請
 移蹕四明㑹金報踵至遂行命李鄴守㑹稽鄴嘗使
 金至是畏死不能守遂降金大酋烏珠在錢塘遣其
 下號帕克巴太師者為偽知州並檄鄴為偽同知日同
 視事於府出則並馬而行郡士民多懐忠憤然莫敢
 先發初大駕之行詔百司分半扈從而親兵輦官長
 入祗候亦止以三千人從行有衛士唐琦者不得在
[006-8a]
 行中琦開封人資忠勇自誓與金偕死以報國㑹帕
 克巴太師出乃懷巨塼欲邀擊殺之復疑從騎衆恐不
 克成功顧視道傍有小閣乃趨上適俯見一人過即
 奮塼擊之不中中其騎從騎羣至遂執以見帕克巴鄴
 共坐問故琦大罵不絶曰吾欲碎爾首死作趙氏
 鬼耳帕克巴氣折曰大金兵數百萬汝殺我一人何益
 琦曰汝敢來為此州主故欲殺汝又顧鄴曰我請官
 一石五斗米尚不肯以負國汝受國厚恩何為乃爾
[006-8b]
 豈人類耶金亟命闕/  之罵猶闕/
   大駕再之㑹稽闕/    即為立廟且以其事
 聞請闕/           又郡闕/ 詔移婺
 闕/         讀者凛然増忠義之氣
 闕/   乙己冬金大入塞太上皇内禪幸浙明年
 正月金兵徑犯京師議和於城下而還是年再犯京
 師明年春二聖出狩漠五月今天子即位又
 明年冬金深入渡淮已酉二月遂犯揚州天子幸杭
[006-9a]
 其冬金分兩道冦江浙其一由武昌渡江犯洪州六
 宫百司衛從隆祐后遷於䖍以避之金自洪進兵西
 南至瀏陽西北至建昌撫其一由歴陽渡破建康陷
 太平廣徳進破杭渡錢塘江入越陷明州天子自越
 幸明自明航海幸温今年二月金人自明越而西復
 陷秀䧟平江達於鎮江並山鑿河通道建康卒以其
 衆並所掠呉越之人濟江而北裴回於淮南至於今
 去否所不得知也嗚呼金内侵六年國家之難生民
[006-9b]
 之禍至此極矣前世未有也士大夫畏避至不敢誦
 言金為賊其能為吾宋仗節死難者與有幾侯以衛
 士武人生不知書遇亂憤發顧不能愛其死狙擊金
 酋慢罵降帥至死猶不絶口其義豈惟今之人所希
 見古書傳所載何以尚兹嗚呼偉哉崧卿時治兵在
 衢方道路梗絶旁郡縣行事往往不相聞知惟侯之
 事諜者爭相傳以為美談至一日十許告聞者相與
 嘆惜有為流涕者或恨不與之偕死已而崧卿守越
[006-10a]
 凡在越之人類能言之參攷既審亟以其事聞天子
 愍嘉之詔議追褒而邦之人復相與請建祠宇以旌
 侯之忠以勸來者乃作今廟方須其成請額於朝且
 記其事於石未果而崧卿既以病免矣於其行日姑
 以不腆之酒禮於像貌之前而致吿焉後帥陳汝錫
 復以為言詔賜額曰旌忠隆興中帥呉芾増葺屬其
 客陳澤作修廟記今在廟中
東嶽行宫在府東南四里一百六十二步
[006-10b]
保寧王廟在府東南四里二百八十六步
助海侯廟在府西北三里三百一十六步
越王廟在府西北二里
興武侯廟在府西北四里一百三十七步
鮑郎廟在府南二里二百四步
愍孝廟在府東北二百七十九步孝子蔡定父革以傭
 書自給惟定一子命為進士建炎元年革以事逮捕
 繫獄年七十當贖吏持不可定祈哀太守願以身代
[006-11a]
 不報㑹大雨雪定嘆曰生無益於親當以死繼萬一
 有司憐而釋之因自撰墓銘并訴牒一道寘諸懐服
 巾紵趨府橋下自湛而死太守翟公汝文/聞之亟命
 出其父且給轊以塟定死後七年太守王公綯/始克
 請於朝賜廟額曰愍孝
   㑹稽縣
城隍廟闕/
舜廟在府城南七十里述異記云㑹稽山有虞舜巡守
[006-11b]
 臺
禹廟在縣東南一十二里越絶書云少康立祠於禹陵
 所梁時修廟唯欠一梁俄風雨大至湖中得一木取
 以為梁即梅梁也夜或大雷雨梁輒失去比復歸水
 草被其上人以為神縻以大鐵繩然猶時一失之政
 和四年勅即廟為道士觀賜額曰告成禹陵舊在廟
 旁今不知所在獨有當時窆石尚存髙丈許状如稱
 權廟東廡祭祠嗣王啟而越王句踐亦祭别室鏡湖
[006-12a]
 在廟之下為放生池臨池有咸若亭又有明逺閣懐
 勤亭懐勤取建炎御製詩登臺望稽嶺懐哉夏禹勤
 之句
南鎮廟在縣南一十三里周禮職方揚州之鎮山曰㑹
 稽隋開皇十四年詔南鎮㑹稽山就山立祠取其旁
 巫一人主灑掃且命多蒔松柏天寳十載封㑹稽山
 為永興軍毎嵗一祭以南郊迎氣日國朝乾徳六年
 詔問禮官五鎮見祭罷祭之由時以㑹稽山在呉越
[006-12b]
 國乃下其國行祭事淳化二年秘書監李至/言五郊
 迎氣之日皆祭逐方嶽鎮海瀆自唐亂離之後有不
 在封域者遂闕其祭國家克復四方間雖奉詔特祭
 未著常祀望遵舊禮就迎氣日各祭於所𨽻之州長
 吏以此為獻官從之其後立夏日祀南鎮㑹稽山永
 興公於越州
越王廟在縣東南一十二里
曹娥廟在縣東七十二里娥上虞人父旴能弦歌為巫
[006-13a]
 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泝濤迎波神溺死屍
 不得娥年十四縁江號泣晝夜不絶旬有七日遂投
 江而死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於江南道旁為立
 碑焉墓今在廟之左碑有晉右将軍王逸少所書小
 字新定呉茂先師中/嘗刻於廟中今為好事者持去
 國朝熈寧十年十月詔曹娥孝女墳廟載祀典又有
 朱娥者上虞民朱四女母亡養於祖母娥十嵗祖母
 與里中朱顔鬬被刃娥趣救之得免而娥連被數十
[006-13b]
 刃絶吭而死治平二年太守章公闕/以其事聞賜
 其家粟帛㑹稽縣令董階以娥配食曹娥至今在
 焉
馬太守廟在縣東南三里八十步太守名臻/字叔荐
 永和五年創立鏡湖在㑹稽山隂二縣界築塘蓄
 水水髙於田田髙於海各丈餘水少則泄湖溉田水
 多則泄田水入海塘周回三百一十里溉田九千餘頃
 㑹稽記云創湖之始多毁塚宅有千餘人怨訴臻
[006-14a]
 被刑於市及遣使按復絶不見人閲籍皆先死者
 云唐韋瓘修廟記云開元中刺史張楚深念功本
 爰立祠宇久而陊敗今皇帝後元九年觀察使孟
 公崇大棟梁孟公簡也其在越乃元和中記云後
 元葢省文爾
孔府君廟在縣南二十五里又謂之孔官廟按世説
 孔車騎少有嘉遁意年四十餘始應安東命未仕
 宦時常獨寝歌吹自箴誨自稱孔郎遊散名山百
[006-14b]
 姓謂有道術為生立廟今猶有孔郎廟
陳朝公主廟在縣東八十五里
嚴司徒廟在縣三十五里相傳云司徒助也
興善将軍廟在縣東四十里白塔呉越忠懿王建
鄭太尉廟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廟之下即樵風涇也舊
 在山麓今遷山上
的耳潭龍王廟在縣東北一十里
防風廟在縣東北二十五里禹誅防風氏此其遺迹
[006-15a]
樊将軍廟在縣東四十里
青山廟在欑宫神路側舊名伏虎大王廟在青山下後
 遷
靈應廟在昭慈聖獻皇后欑宫復土後立在禁地内
   山隂縣
城隍廟在縣東五步
塗山禹廟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事具塗山/
馬太守廟在縣西六十四里事具㑹稽/
[006-15b]
項羽廟在縣南十五里項里溪上以亞父范増配食不
 知其始嵗月傍有聚落數十户嵗時奉祀
闕/王廟在縣西北七里
感聖侯廟在縣西北二十里
聖姥廟在縣西南三十里
贊禹龍王廟在縣南二里
銅井瑞澤龍王廟在縣西七十里
秦望山靈恵侯廟在縣南三十里
[006-16a]
漢太守朱公廟在縣東北三江門外四里
栁姑廟在縣西一十里湖桑埭之東前臨鏡湖葢湖
 山絶勝處也鄉人舊傳以為羅江東隠/嘗題詩今
 不傳
靈助侯廟在縣西四十五里錢清鎮
景氏廟在縣西九里三山之東山石堰上又有一景氏
 廟在縣西七里吉宅村俚俗傳以為二景本伯仲死
 而為神能福其民故至今四時祀之吉宅之景氏廟
[006-16b]
 叢木隂翳居大澤中四絶不通或云舊每為立廟輒
 為菑故至今但露祭而已按景氏與昭屈同為楚之
 望姓疑二景非近世人云
   嵊縣
城隍廟在縣西五十步
東嶽廟在縣北一里
上善濟物侯廟在縣北四十五里五十步嶀浦按酈道
 元水經注云廟甚靈驗行人及樵伐者皆致敬焉若
[006-17a]
 有侵竊則必為蛇虎所傷今雖不聞有蛇虎之異而邑
 有水旱必先致禱又嘉祐進士何淹記云侯姓陳氏
 為台州之仙居令晉天福中有封誥
南天嶽廟在縣南一十里
簟山廟在縣南四十五里
靈輝廟在縣西北三十里水旱疫癘祈禱輒應鄉民謂
 之靈威王不知得封在何代乾道八年賜今額
東石鼓廟在縣東七十里西石鼓廟在縣西二十里大
[006-17b]
 抵剡多石鼓廟村聚往往有之嵗常以春秋祭皆能
 福其民葢一方所奉神也
黄姥岑廟在縣東二里輿地志云縣東門外有黄姥神
 祠民多奉事之
石姥廟在縣西六十里
保邦興福廟在縣西六十五里
仙姑廟在縣西六十里
三女廟在縣西二十五里有墓
[006-18a]
猪烏五龍堂在縣西四十里
正順忠祐靈濟昭烈王廟在縣北一百八十步
東白巖廟在縣東二十五里
威勇王廟在縣西三十里
佑順侯胡侍郎祠在縣西五十里兵部侍郎胡則/
 之永康人嘗奏免衢婺身丁錢民被其賜廟祀於
 衢婺之間無慮數十胡殁於慶厯中廟初未有封
 爵永康之民因宣和中封方巖神為佑順侯牽合
[006-18b]
 以為胡侍郎凡婺州境内皆以佑順為名故嵊亦承
 誤焉
阮仙翁廟在縣南一十里
恵應廟在縣西六十里舊號蘇明王廟宣和四年賜今
 額
西嚮王廟在縣西三十五里
顯應廟在縣西四十里祠初建於赤烏二年神嘗為
 令此邑有恵政廟食於此嵗久失其姓宣和辛丑
[006-19a]
 睦寇起蔓延旁境魔黨響應剡縣屠戮焚蕩尤酷
 一夕四山旗幟車葢隠隠出入雲間見者咸疑神
 游而廟不存矣視之果煨燼未幾又有復見如前
 日之異若反斾而來賊徒忽驚呼曰天兵至矣遂
 自相攻殺官軍未至賊已殱盡鄉人相與復築廟
 宇甚盛旱潦疾疫有禱必驗紹興十一年詔賜額
 顯應鄉人姚公憲/為諌議大夫率鄉人陳於府縣
 詔封靈祐侯
[006-19b]
   諸暨縣
城隍廟在縣西北三十步
秦始皇廟在縣西一里㑹稽記云始皇崩邑人刻木為
 像祀之配食夏禹後漢太守王朗棄其像江中像乃
 泝流而上人以為異復立廟唐葉天師焚之開元十
 九年縣尉呉勵之再建慶厯五年知縣寇中舍毀之
 改作迴車院今院側仍有小廟存
烏帶廟在縣東北四十五里烏帶山夏侯曽先地志云
[006-20a]
 梁武帝遣烏笪採石英於此山而卒後人立廟帶笪
 聲之誤也
范相廟在縣東南五里葢祀越相范蠡
福順王廟在縣西南二里
松山朱太尉廟在縣西五十里
五通廟在縣西北四十里
靈女臺廟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白龍堂在縣東北四十里
[006-20b]
五泄夾巖廟在縣西四十里
栅潭明王廟在縣東七里
亭闊廟在縣西南二十里
五泄龍堂在三學院側境接富陽浦江東西兩源㑹為
 飛瀑五折而下雪濺雷吼聲聞數百步有湫幽邃神
 龍所宅過者雖伏暑亦慘凛嵗旱禱雨輒應嘉祐中
 縣主簿呉伯固處厚/禱焉刻石記之説者謂瀑水竒
 不減廬山天台鴈蕩石門然名不甚著為可恨
[006-21a]
東嶽廟在縣東南五里金雞山下大觀四年置洪氏夷
 堅志頗記其異
俞栁仙判官廟在縣東南孝義鄉父老傳有姓俞者久
 寓村媪家病革語媪曰死以兩大甕合以葬我扛折
 則窆鄉人如其說復夢俞曰今為天曹雨雪部判官
 㑹野火且至烈日中雨雪冢上逺近異之即其地立
 祠紹興初久旱迎神至大雄寺禱雨立應嵗以大稔
 相傳神喜栁枝邑人致禱必持栁枝以獻因號栁仙
[006-21b]
 云
栁鮑仙姑廟在縣東南孝義鄉廟負山帶溪景趣勝絶
 父老以溪聲髙下卜雨暘甚驗人皆異之
   蕭山縣
城隍崇福侯廟在縣南五十步葢郡城隍初封也
西殿寧邦保慶王廟在縣西三十五里隋大業中有孔
 大夫者為陳果仁裨将討東陽賊婁世幹降之立廟
 黄山唐光化二年呉越武肅王上其事封恵人侯後
[006-22a]
 加封今額
㝠䕶廟在縣東四十里舊號駐師侯廟紹興三十年以
 顯仁皇后靈駕所由勅賜㝠䕶廟仍封顯佑侯淳熈
 十五年加號昭烈慶元五年加號翊順
昭佑廟在縣東四十三里漢乾祐元年封保江寧波王
 葢呉越王有國時也宣和三年賜今額
寧濟廟在縣西南一十三里西興鎮政和三年賜今額
 六年髙麗入貢使者将至而潮不應有司請禱潮即
[006-22b]
 大至詔封順應侯宣和三年進封武濟公紹興十四
 年徽宗皇帝靈駕渡江加武顯仁皇太后合祔加武
 濟忠應翊順公淳熈十五年髙宗靈駕之行顯應尤
 異先數日太守侍郎張公杓躬視漲沙沿御舟入浦
 去處盡䕶以紅竹詰朝方集萬夫迨潮落沙已蕩盡
 水去所立之竹纔尺許及虞祭畢沙復漲塞莫不驚
 異於是詔加武濟忠應翊順靈佑公慶元四年憲聖
 慈烈太皇太后歸祔永思将渡江㑹大雨震電隨禱
[006-23a]
 而止遂賜王爵是為孚祐王慶元六年十二月永崇
 蕆事畢進封孚恵善佑王
武祐廟在縣北二里舊號北嶺将軍廟方臘陷錢塘欲
 東犯㑹稽其衆見将軍擐金甲陳兵於西興江㟁張
 大旗有北嶺字賊不敢渡郡守劉忠顯公韐上其事
 賜今額紹興十二年以徽宗皇帝靈駕所由封顯應
 侯三十年加號以靈助
南殿保國資化威勝王廟在縣南五十里漢乾祐元年
[006-23b]
 呉越王建
崇安保善王廟在縣西四十五里
初平侯廟在縣東五十里
助勝侯廟在縣西七里
破虜侯廟在縣西北八里
䝉山東嶽廟在縣西三里
龍王廟在縣東四十里有龍井在山之巔
   餘姚縣
[006-24a]
城隍廟舊在縣西二百步今移在縣東北一十步
東嶽廟在縣東三里政和四年知縣事廖天覺/建通直
 郎顧復幾/等捨廟基
緒山廟在縣西二百五十步祀典始於東晉咸康中有
 江都李泳者作記謂徽宗皇帝常夢禁中火有神人
 撲滅已雨奏曰臣越之餘姚緒山神黎明内廷果火
 㑹雨而止上異之有㫖下本道訪求遂賜應夢之號
 泳字子永御史中丞定之曽孫諸父仕多通顯其說
[006-24b]
 宜不敢妄云
 闕/廟在縣西二里其初山闞大江有石入江流多為
 舟楫之害故邑人立廟於其所邑士莫君思去其石
 凡石之入水者鑿之殆盡今不復為害矣
保慶寧邦王廟舊在縣江南之東紹興五年知縣事朝
 奉郎陳時舉/因江南數有火灾徙在縣南門之側去
 縣八十步自此火不復作乾道九年知縣事宣義郎
 留觀頥/重修
[006-25a]
助海侯廟在縣江之北二百三十步地名鄧家㠗以其
 有功海上故邑人祀之㑹稽城中彭山亦有助海侯
 廟當是一神也
正順忠祐靈濟昭烈王廟即廣徳軍祠山張王神也在
 縣西二百六十步慶元四年建祠山廟甚盛江浙間
 多有行廟祭者必誦老子且禁食彘肉云
南雷應瑞大王廟在縣南雙鴈鄉舊廟在大小雷山因
 溪水泛溢流木至此遷於今所傍有古大木特異木
[006-25b]
 根有穴可容數人穴有小潭或云神龍居之知縣事
 林迪因嵗旱具酒與神對酌禱之甘澤隨至自後凡
 旱潦有禱多應
梁武帝廟在縣東七十里上林湖又有蕭帝廟在縣江
 南之東南五里竹山邑民稱為蕭帝廟
五靈廟在縣東二里
虞公廟在鳳亭鄉之石龜呉國虞翻之墓也
歴山舜帝廟在雲柯鄉事見古蹟門
[006-26a]
千将軍廟在縣東北冶山鄉
嚴子陵廟在縣之冶山鄉安山橋有墓在廟旁一里詳
 具子陵墓
   上虞縣
城隍廟在縣東五十步
舜帝廟在縣西三十五里
秦始皇廟在縣東南三里
蕭王廟在縣南五十里
[006-26b]
梁王廟在縣東七里
霸王廟在縣西南五十里今廢
利濟侯廟在縣北二十五里今廢
朱侍中廟在縣北四十七里廟南二十步有學堂橋洗
 硯池邑人謂買臣嘗讀書於此廟西有大冢巋然亦
 傳以為買臣冢然按史買臣呉人方是時呉屬㑹稽
 謂之㑹稽呉人則可謂之㑹稽山隂人則不可葢朱
 侍中别自是一人非買臣也
[006-27a]
陶朱公廟在縣西南七里
靈恵廟在縣東南九里本鳳鳴洞主廟乾道間禱雨隨
 應知縣錢似之/以其事上府府以聞於朝賜今額
夏湖明府廟在縣南三十五里
纂風公主廟在縣西北六十里
夏葢夫人廟在縣北五十里
通澤廣利侯廟在縣南五十里侯即方石聖官呉越封
 通澤将軍熈寧八年封廣利侯有清獻趙公所撰記
[006-27b]
 立石於廟廟前石山雙立如筍髙數百尺上有異花
 鄉人神之
正順忠祐靈濟昭烈王廟在縣西一里
朱娥孝女廟在縣南八里娥縣民朱四女年十嵗冒白
 刃救祖母事具曹娥廟既配曹娥其後上虞邑人復
 為立祠政和三年増修有新定江公亮記
赤石夫人廟在縣北五里山腰有望夫石夕陽返照其
 色正赤鄉人異之為立祠
[006-28a]
握登聖母廟在縣西南四十里握登山之巔舊傳舜母
 名握登生舜於姚墟因姓姚氏
蕭将軍廟在縣東南十四里将軍秦人諱闓與弟閎領
 兵東之上虞植金鞭於地而自誓曰化為黄竹吾當
 血食於此已而黄竹生焉黄竹嶺由此得名嶺去廟
 甚近廟有斷碑云呉太元二年縣令濮陽興立
順聖龍王廟在縣東八里
嵩城大王廟在縣西北六十里
[006-28b]
崔長官廟在縣西六里
   新昌縣
城隍廟在縣西一百五步
公塘廟在縣南四里
天嶽廟在縣西南七里
梅姑廟在縣西南二十里
康侯廟在縣東八里
張王廟在縣西南三里
[006-29a]
陳姑廟在縣西二里
  冡墓
句踐庶子冢在夫山越絶記地距山/隂縣三十里按越世家句踐之
 後為王子鼫與而庶子不得其名
大夫文種墓在種山越既霸范蠡去之種未能去或讒
 於王乃賜種劍以死葬於是山故名
陳音冢在山隂縣西南五里是為陳音山音善射者孔
 曄記曰其冢壁猶畫作騎射之象也
[006-29b]
灼龜公冢越絶云句踐客秦伊善灼龜者疑此是而其
 冢曰秦伊山者未詳按十道志當在龜山下
朱買臣墓在嵊縣北六里有石羊存焉今號石羊廟買
 臣呉人今墓在此姑以傳疑
嚴光墓在餘姚陳山輿地志云墓衛有石羊乾道中丞
 相史文恵公守越於墓側建祠堂自作碑屬錢塘虞
 似良/書之似良字仲房有分𨽻名自言𨽻法專師逄
 童子唐仙人二碑
[006-30a]
孟嘗墓在上虞縣西七里嘗字伯周别見
曹娥墓在㑹稽縣東七十二里自漢元嘉初縣長度尚
 改葬娥江浦道邊至今存焉墓所有翁仲對峙亭曰
 雙檜後人所封殖也
魏朗墓在上虞縣西北四十二里詳見人物門
謝夷吾墓在種山南華鎮覽古云今/府宅儀門下夷吾将死&KR0897其家
 曰漢末當亂必有發掘露骸之禍宜縣棺下葬子孫
 遵之故能獨全以至今云
[006-30b]
虞國墓在餘姚縣西五里孔曄記云國為日南太守有
 恵政出則雙鴈隨軒及還㑹稽鴈亦隨焉其卒也猶
 於墓不去
朱雋墓在蕭山縣東洛思山郡國志云雋葬於此洛人
 送葬登山望洛一嘆而絶也孔曄記又稱雋為光祿/大夫時遭母喪将洛下
 冢師歸登山相望冢師去鄉既逺目極千里北望京/洛遂縈咽而死因葬山頂然則洛思山者又為冢師
 墓也今/兩存之
劉剛墓在餘姚縣南八十里其妻樊夫人祔剛仕為上虞
[006-31a]
 令有道術能召役鬼神政尚清靜嵗嵗大豐民受其
 恵其妻亦有道者事見葛稚/川神仙傳
葛仙翁墓在上虞縣西南四十里蒿公山之巔有石室
 髙丈餘狀如冢
虞翻墓亦見舊經夏侯曽先地志在餘姚羅壁山下
 葢縣南十有八里
丁固冢十道志編/在㑹稽固山隂人少夢松生腹上謂人曰松
 字十八公後果為司徒又名司徒冢
[006-31b]
孔愉墓在山隂縣南二十九里愉仕至尚書左僕射世
 說所謂孔車騎乃其贈官也
阮裕墓在嵊縣東九里裕字思曠以疾築室剡山闕/
 紫光祿大夫不就卒
山遐墓在蕭山縣北一十一里遐簡之子濤之孫也歴
 餘姚令東陽太守卒於官
許旼墓在蕭山縣東三十二里許詢之父旼晚居蕭山
 當是其墓
[006-32a]
郗愔墓在山隂縣西南二十五里
謝安墓在上虞縣西北四十里史云安墓在建康梅岡
 此云安墓未詳按南史謝靈運父祖並葬始寧或是
 謝𤣥父子墓爾
王羲之墓在諸暨縣苧羅山孔曄記云墓碑孫興公文
 王子敬之書也而碑亡矣
支道林墓按世說在剡之石城山戴逵過之嘆曰徳音
 未逺而拱木已積石城今屬新昌是為南明山
[006-32b]
謝輶墓在山隂縣西三十三里晉太元中㑹稽内史
夏靜墓亦見舊經夏侯曽先地志云在蕭山縣東螺山
 螺山者其形似也
戴顒墓在剡縣北一里王僧達呉郡記顒死葬剡山今
 石表猶存故王龜齡詩云千年戴顒墓三字道傍碑
 也
褚伯玉墓在剡縣白石山南史本傳云齊髙帝於是山立
 館居之伯玉常居一樓上及卒𦵏樓所
[006-33a]
謝康樂靈運墓在山隂縣西南三十二里靈運死建康
 葢歸葬於此
羊𤣥保墓在蕭山縣西三十九里嘗為本郡太守
楊素墓在上虞縣西北五里亦見舊經或謂素死長安
 又非越人疑有同姓字者爾
徐浩墓在山隂縣南二十一里
賀知章墓在山隂縣東南九里其地因名九里墓在山
 巔鄉人呼為賀墓
[006-33b]
康希銑墓在山隂蘭亭希銑㑹稽人歴饒海台睦四州
 刺史其碑顔魯公撰併書郡守呉奎得之王荆公及
 弟平甫賦詩而墓始著
石昉墓在新昌黄壇按公弼家譜墓前有柘樹生而内
 向覆墓如葢每有登科者則柘生特枝一枝一人或
 二三枝則二三人云
呉越遜王倧墓在㑹稽秦望山按備史倧疾殂東府以
 王禮葬焉秦望一名天柱聳特秀削倧之子孫多以
[006-34a]
 文詞知名建炎初裔孫伯言自北邙遷奉累世之喪
 歸祔天柱名士多有挽詞
蔡墓在上虞縣西十里世傳是蔡伯喈墓按邕固嘗避
 難至越然史載邕六世祖與其父及母死廬墓事不
 聞有墓在此也死獄中又不在越非漢蔡邕明矣太
 平御覽載人有夜坐論史忽有扣户自稱蔡邕字伯
 喈者人曰死王允獄中非子耶鬼曰彼自是東漢之
 蔡伯喈也吾姓氏適同耳以此推之殆亦此類姑存之
[006-34b]
   近代冢墓冢墓舊經所載外餘隨訪求所得書/之故無前後之次亦有未盡書者尚
    多當俟/續書
   㑹稽縣
太傅信王墳在㑹稽昌原村王諱璩/以少保恩平郡王
 判大宗正始賜府於紹興府後罷大宗正府如故進
 少傅王薨遂贈太保信王以葬其加贈太傅則又慶
 元之六年云
陸諌議軫/墓在五雲鄉焦塢贈太傅
[006-35a]
陸都官珪/墓在袁孝鄉贈至太尉今改葬本縣鷲峰寺
 前
錢内翰希白/墓在天柱峰下子集賢彦逺/裔孫伯言/
沈少卿紳/墓在雲門已上並見舊經/
陸發運寘/墓在富盛鄉
 郎中沅/祔發運墓
陸左丞佃/墓在陶宴嶺
陸少師宰/墓在雲門盧家㠗
[006-35b]
 知郡淞/通判涭/並祔少師墓
陸右師長民/墓在上皋尚書塢
 參議静之/提舉升之/教授光之/並祔右師墓
蘇計議師徳/墓在陶宴嶺
 吏部玭/祔計議墓
楊樞宻愿/墓在何山
 知郡祜/祔樞宻墓
詹司諌亢宗/墓在秦望山
[006-36a]
詹太博林宗/墓在鹿里
 太監騤/祔太博墓
梁師諌仲敏/墓在秦望山
胡尚書直孺/墓在秦望山
齊賢良唐/墓在昌原
闕/ 翰臨/墓在昌原
闕/屯田瑩/墓在浪港山
傅編修堯咨/墓在石棊山
[006-36b]
 給事中崧卿/左藏□/並祔編修墓
王提舉然/墓在五雲鄉中竈
 判官漻/侍郎瀹/並祔提舉墓
王知郡饎/墓在蔡村
韓樞宻肖胄/墓在太平鄉
韓左師膺冑/墓在太平鄉
韓運使髦/墓在太平鄉
富樞宻直柔/墓在古城
[006-37a]
富知府杞/墓在古城
張秘書淵/墓在昌原
尹侍郎暾/墓在龍瑞前峰下未仕時嘗封和靖處士
莫侍郎叔光/墓在平水
孝子蔡定墓在觀嶺下
   山隂縣
魏忠憲王墳在山隂法華山王諱愷/孝宗第二子也初
 自魏邸出判寧國府又判明州兼領雍州牧王薨有
[006-37b]
 㫖宜於紹興善地權厝遂厝於天衣寺之法堂遣使
 軷祭且視窆焉
陸知郡眷/墓在黄祊
齊尚書執象/墓在昌原
傅銀青傳正/墓在承務鄉
 尚書墨卿/祔銀青墓
宋修撰煇/墓在九里
朱提學興宗/墓在苦竹村
[006-38a]
王中書孝迪/墓在九里
陳中書過庭/墓在黄祊嶺
王特進俊乂/墓在西山
 尚書佐/祔特進墓
司馬提舉棿/墓在亭山
 侍郎伋/監丞僖/祔提舉墓
吕顯謨正已/墓在九里
曽文清公墓在道樹
[006-38b]
 大卿逄/侍郎逮/並祔文清墓
杜太師墓在永昌鄉苦竹村
孫威敏公墓在承務鄉
陸太保昭/墓在承務鄉左丞之祖四世葬此有陸氏大
 墓碑
趙太師墓在承務鄉清獻公之祖與陸氏墳正相對亦
 有碑
唐右史閎/墓在蘭亭
[006-39a]
唐運使閎/墓在古城
石銀青元之/墓在盛塘孫朝議瑞中/寺正邦哲/祔銀青
 墓
石提舉繼曽/墓在謝墅
李太尉顯忠/墓在天衣山
   嵊縣
石祠部麟之/墓在昇平鄉
石尚書公弼/墓在僊山
[006-39b]
   諸暨縣
定安郡王令詪/墓在花山
馬郎中純/墓在陶朱鄉
 寺丞延之/祔郎中墓
廖都丞虞弼/墓在陶朱鄉
新安郡王士術/墓在陶朱鄉
姚太師舜明/墓在長寧鄉
 參政憲/祔太師墓
[006-40a]
安定郡王子濤/墓在安俗鄉
   蕭山縣
王兵部絲/墓在縣西南八里
王侍郎弗/墓在廣福寺傍
   餘姚縣
胡尚書沂/墓在澄溪
李荘簡公墓在姜山
陳侍郎槖/墓在化安寺
[006-40b]
趙知府彦嗣/墓在鳳亭鄉
趙知府師龍/墓在石堰
   上虞縣
趙知府彦䌈/墓在五夫山鳳凰村
豊郎中誼/
潘經略畤/
趙龍學繡/
   新昌縣
[006-41a]
石尚書待旦/墓在仙桂鄉
 朝議温之/朝議牧之/金紫衍之/太傅象之/太博亞之/
 大夫景衡/並袝尚書墓
石祠部景術/墓在髙蟠
石知郡彦和/墓在蒼㠗
石朝議景衍/墓在蘭峴
石侍御公揆/墓在仁山
石知軍嗣慶/墓在石佛寺山
[006-41b]
石少尹彦中/墓在蒼㠗
許知郡從龍/墓在杜黄山
趙知郡盅/墓在伍山鄉
石刑部晝問/墓在小江
石檢詳宗昭/墓在王公塢
太師賀孝敏王士㑹/墓在山隂縣天衣寺法華山
節使滕國恭靖公不㣲/墓在山隂縣東黄
 直閣不羈/祔恭靖墓
[006-42a]
 
 
 
 
 
 
 
 
[006-42b]
 
 
 
 
 
 
 
 㑹稽志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