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08 明一統志-明-李賢 (master)


[073-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一統志卷七十三
            明 李賢等 撰
  天全六畨招討使司東至雅州界五十里西至長/河西宣慰司界一百四十里
   南至雅州榮經縣界六十里北至董卜韓胡宣/慰司界一百五十里自司治至南京七千八百
   四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二百九十里
建置沿革禹貢梁州之南境天文井鬼分野古蠻獠之
 地西魏為始陽縣地屬蒙山郡隋初郡廢屬雅州唐
[073-1b]
 為羈縻州𨽻雅州都督府宋𨽻雅州元置碉門黎雅
 長河西寧逺等處宣撫司属土蕃等處宣慰司後改
 六畨招討司又分置天全招討司本朝併天全六畨
 招討使司𨽻四川都司
形勝東連雅州西控乾溪南接榮經北抵靈闗新/志抵接
 黎雅控帶夷落圖/經南詔咽喉西志長河居其西韓胡/在其北司蜀之襟帶南
 詔之/咽喉
風俗男不習工藝婦不事紡績惟以耕種為業新/志
[073-2a]
山川禁山在司治西兩崖/對峙峭拔險隘龍頭山在司治北/以形似名玉堡山在/司
 治西其山積/雪如玉故名泥山在司/治東雲頂山在司治/北四里多功山在司/治東
 五十里昔禹治水鑿/此山用功甚多故名和水在司治南四十里源出蠻/界羅巖州下流入雅州平
 羌江東/注岷江
土産氊 氁 麝 麂 蠟 烏茶 嘉魚 錦雞
闗梁禁門闗在司/治西紫石闗在司治西七十里以上二/闗俱有雅州千戸所戍守
 宣橋在司治/東三里仙人橋在司治西/三十里龍安橋在司西三十/五里以竹索
 為/之
[073-2b]
寺觀大悲寺在司治東四十里/宋淳祐八年建天王寺在司治南三十/里元至正七年
 建/
  黎州安撫司東至沖天山八十里西至雜道長官/司界一百三十里南至越嶲衞界九
   十里北至榮經縣界二十里自司治至南京七/千九百九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四百四十里
建置沿革禹貢梁州之西境天文井鬼分野古西南夷
 筰都地漢定西南夷以筰都為沈黎郡尋罷郡置兩
 部都尉一治旄牛主外羌一治青衣主漢民並𨽻蜀
 郡東漢西部都尉領蜀郡属國晉時李雄據蜀以漢
[073-3a]
 嘉蜀二郡地分置沈黎漢原二郡後復為晉有廢漢
 原沈黎而置南陰平晉原寧蜀始寧四郡宋齊並為
 沈黎郡後周兼置黎州及沈黎縣尋廢隋復置縣及
 登州大業初廢州以縣属臨卭郡後省唐復置南登
 州尋廢後割雅嶲二州地置黎州神龍中州廢開元
 初復置天寳初改為洪源郡尋改曰漢源乾元初復
 為黎州治漢源縣五代時前後蜀繼有其地宋属成
 都路元属土蕃等處宣慰司本朝洪武八年省漢源
[073-3b]
 縣改為黎州長官司十一年陞黎州安撫司
郡名沈黎漢/名漢源唐/名
形勝州城三面並臨絶澗唐元/和志處越嶲卭蜀之中唐通/望鎮
 碑/記蜀之西門宋王已盤/陀寨記南隣六詔西接吐蕃樊柔直/侯寳堂
 記/
風俗俗混夷漢郡志地處極/邉俗混夷漢氊裘椎髻宋余授朱櫻堂/記蠻商越駔氊
 裘椎髻交錯/於闤闠中博易不用錢寰宇記每漢人與蕃人博/易不用見錢漢以細絹茶
 布蕃以紅/椒鹽馬蠻俗尚鬼宋史黎州諸蠻其俗尚鬼謂主/祭者鬼主故其酋長號都鬼主
[073-4a]
山川邛崍山在司城北五里邛人自蜀入度此山故名/一名邛筰山蓋邛人筰人界也其道至險
 有長嶺弄棟八渡之/難楊母閣路之峻登髙山在司城西五里峯巒髙/聳俯瞰城中通衢官舎
 民居一一可數上/一小阜曰望州坡聖鍾山在司城東北五里昔有人/聞山中有鐘聲及見五色
 光現異人云此地當/有巨鐘取之果得白崖山在司城西北二十里一/名風穴山其傍有風穴
 間有氣出騰空為白雲/須㬰風起號怒如雷寳蓋山在司城東南二十里/山形如盖俗名凉繖
 山山溪中嘗/有光彩見盤陀山在司城南/三十里大田山在司城西南/三十里下有
 大井/水田笋筤山在司城西北五十餘里曰前筤又行數/十里曰後筤山多笋故名又多林木樵
 蘇者以為衣食/之源號曰錢筤試劒山在司城南八十里嶄然髙聳/上列三峯中峯又析為二狀
[073-4b]
 如劒削/故名沖天山在司城東八十里山/極髙峻勢若參天牛心山在司城/西八十
 里上有小阜/形如牛心避瘴山在司城南九十里近大渡河嵐/瘴夏秋最多土人移居此山避
 之/和尚山在司城東南一百里其峯矗立盤紆十餘/曲方至其上晴日常有五色光現千態萬
 狀極為/奇觀獅子山在司城東北一百里以形/似名乃陶道人得道之地通望山自/大
 渡河南與衆山/相連入嶲州朝陽山在司城北一百里隋唐於其/下嘗置朝陽縣城址尚存
 飛水山在司城東北二百五十里與/榮經縣接界險惡不通人蹟畫崖山在司城/西北二
 百五十里山勢險峻不/通人蹟山外即生蕃界飛越山在司城西北兩面與/羌戎接界為沈黎西
 境之要害唐於/下置飛越縣靈應洞在邛崍山有巨蛇蟄其中碗/蜒錦紋又號為靈應將軍洞
[073-5a]
 仙人洞在白崖山北穴如車輪欲入者必匍匐方能/過其中空濶行數十步泉聲琮琤石髓溜結
 幽致/萬狀乾濕洞在避瘴山有二洞一空澗髙燥一有水/出其中有床坐竈突之類皆崖石自生
 不假人為凡瘴欲動時飛鳶皆集此山瘴已乃出土/人欲知無瘴以鳶為候然鳶出必在立冬前後古謂
 飛鳥得氣之先/於鳶亦可見也彈琴谷在司城西北一十里/水出溪中聲如彈琴盤龍谷
 在漢源/鎮東北大渡河源出吐蕃經于城南九十/里東注嘉定入于岷江兩澗水司/之
 東西各有澗至登髙山下合/為一漢源之田皆仰此灌溉𣑽音水在司城南一十/五里俗傳唐僧
 三藏至此持梵音而泉湧出故名色如米瀋味甘宋/政和間太守宇文侯過而飲之曰佳泉也易名粲玉
 泉泉南數十步有二巨石一號袈裟石/五色相間一號曬經石皆三藏遺蹟漢水源出飛/越山流
[073-5b]
 經城南二十里東入/岷江一名流沙河羅目溪在司城東通/望廢縣北琉璃溪在/司
 城西南國百/里接蠻羌界渥洼池在蠻部内産馬其前後之田皆/膏腴昔首領亦號鬼王有印篆
 文曰武犍水/軍莫究所自龍池在司城東一十里池口有龍祠内/有枯楂三株如龍形觸之則風雨
 暴/至海棠池在司城西北五里環池皆海/棠郡守與賓僚遊宴之地白雲泉在司/城東
 北五/里馬跑泉在和尚山俗傳肉齒和尚創菴山上乘/白馬至山半馬渴而跑地泉為之湧
土産牛黄 麝香 升麻 筇竹杖 花椒 天南星
公署大渡河守禦千户所在司城西北隅/洪武十五年建
書院玉淵書院在舊黎州城内宋開禧初/知縣薛紱建於崇徳祠西
[073-6a]
宫室静鎮堂在司治舊黎州正堂之東偏後改曰君子/堂堂之左右有藏春留香二亭及思仙臺
 三山堂在静鎮堂東與試劒/山三峯相直故名澄心堂在司治舊/小㕔東喚魚
 亭在司治舊州圃東湖湖方廣十丈芙蓉萬/盖錦鱗千尾架橋其中掲亭橋上曰喚魚摇香亭
 輿地紀勝在兵馬司/前有茶䕷芙蓉之勝
闗梁黒崖闗在司城西二十里/洪武十六年建清溪關在大渡河外唐/韋皋鑿之以通
 羣蠻號曰南/道為重鎮天漢橋在司城南九十/里宋紹興間建叱馭橋在司境/宋太守
 李石/有記
寺觀崇寧寺在司城/北四里永興寺在司城東古龍興故/址本朝永樂元年建
[073-6b]
祠廟王尊祠在邛/崍山靈應祠在古沈黎城北漢越嶲太守/任貴祠也宋薛紱記任侯殺
 王莽郡守枚根自領太守任彭伐蜀遣使迎降及劉/尚繫益州恐任分其功乃誣害之任以寃死史臣不
 為力辯使其附漢之/志未明為可哀也武侯廟在司城北三里宋紹興/中郡守邵溥因舊鼎新
 榜曰天威廟又作二室/塑唐韋臯及李徳裕像武威廟在司城内祀蜀/漢將軍馬忠姜維
 廟在司城外西坡山頂有趙雲/祠在安靖埧維雲皆蜀將飛越廟在司治西二/百餘里地属
 雜道長/官司
陵墓三王墓在故漢源縣東五里唐史載邛黎之間有/三蠻王使伺南詔其初劉志遼為恭化郡
 王郝全信為和義郡王楊清逺為遂/寧郡王然莫知所封始卒葬於此
[073-7a]
古蹟沈黎城在漢源鎮附近十餘里漢武帝置郡後周/黎州隋唐登州皆置于此或云在古嶲州
 之/域舊黎州城在聖鍾山下古/城又在河外武侯城在舊黎州城外/三里諸葛亮所
 築壕塹故壘存焉又有/武侯戰蕩在安靖新寨三交城在飛越山下唐時所/築舊名三琱後訛為
 三/交琉璃城在大渡河南唐太和/中節度使李徳裕築陽山城在大渡鎮西/唐初置陽山
 縣属登州/後属黎州銅山城在司城東一/百八十里定蕃城在司城東南/二百二十里
 二城俱唐貞/元間韋皋築仗義城在司城南九十里唐太和五年/李徳裕築以制西蕃其在境内
 者又有廓清肅寧/大定潘倉等城要衝城在司城南一百里臨大渡/河唐貞元初韋臯築俗呼
 炒米/寨王建城在司城北十五里地名/木𤓰園蜀王建時築漢源廢縣在司/城南
[073-7b]
 三十里隋大業初置唐/徙治於州郭縣改為鎮通望廢縣在司城東南九十/里本陽山縣唐初
 属登州天寳初改為通望/縣属黎州宋省入漢源縣飛越廢縣在廢漢源縣西/北一百里唐儀
 鳳初置属雅州開元初/属黎州宋省入漢源大渡廢縣在司城北一百里/唐置属雅州後廢
 為鎮入/飛越縣三藏梨在舊黎州治小㕔東世傳唐三藏遊/西域經行植棃杖于此云他日州治
 在此後果遷如其言其後梨成株髙五丈圍/九尺宋天聖間州治火人取其枝以接他株夜义□
 博物志蜀南沈黎山有物似猴長七尺能人行名曰/玃路見婦人則盜之入穴西蕃部落最畏之寰宇記
 穴在慶厯鄉山峽有一洞石壁間有/夜义像土人祀之號穿崖將軍洞
名宦唐韋臯西川節度使於黎州築要衝等城與東蠻/共擊吐蕃前後斬首至五萬餘級善撫士
[073-8a]
 及卒蜀人徳之/見其遺像必拜李徳裕西川節度使自南詔入冦民/無聊生徳裕置雄邉子弟築
 仗義城以制大渡清溪闗之阻作禦侮城以控榮經/犄角勢作柔逺城以扼西山吐蕃復邛崍闗徙嶲州
 治臺登以奪蠻/險逺民以安宋許仲宣四川轉運使開寳中西南/夷冦鈔邉境仲宣親至大
 渡河諭以逆順示/以威福夷人率服曹光實義軍都指揮王全斌平蜀/殘冦猶據沈黎光實討平
 之以知黎雅州安集勞來/蠻部懷服遷黎州刺史侍其曙大中祥符初黎州/夷亂詔曙乗驛往
 招撫其酋首納欵曙與/殺牲為誓所至皆降孫構知黎州夷年墨數擾邉/構用間殺之蜀帥吕公
 弼上其事/權知真州蕭定基明道間知黎州有善政歲大熟活/旁郡饑民不可數計始無舉進士
 者得甯誠誨之踰/年以文貢禮部裴子良皇祐間知黎州儂智高反/聲言入南詔犯蜀州人危
[073-8b]
 懼裴能鎮/撫安堵孫侯嘉祐末知黎州戮邛/部川鬼王而立其弟范鼎臣治平初/知黎州
 督戌卒治湟塹再歳畢功民不知役成/者以上五人進士鄧復亨為作循吏傳郭綸黎州都/監官滿
 貧不能歸權嘉州監税蘇軾詩河西猛士無人識日/暮津亭閲過船路人但知驄馬痩不知鐡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戰截髪願作萬騎先/我嘗慿軾與寓目看君飛矢謝蠻氊孫偉宣和間知/黎州飲食
 外不市一物比去謂人曰吾所愧古人者囊中有十/星金耳先是偉之官丞相張方平笑曰沈黎亷者不
 往往者不亷偉黙然/不荅後竟以亷稱宇文常政和末知黎州有上書/乞於大渡河外置城邑
 以便互市者詔訪常常言太祖觀蜀地圖畫大渡為/境歴百五十年無夷患今若於河外建城邑邉隙寖
 開非中國之/福也乃止虞允文紹興間權知黎州有㫖下制司/買絶等珎珠蓋秦檜意也帥閫
[073-9a]
 奉承唯謹督公市之蕃蠻允/□持之不下㑹檜没而止牛大年知黎州兼節制/黎雅屯戍軍馬
 以亷潔自將/清操凜然何充通判黎州攝州事元兵破邛崍闗/充自刺不死為元將所執許以不
 殺誘之降充曰吾三世食趙氏禄為趙氏死不憾遂/死之妻陳罵不絶口亦死於是上下感泣願同死者
 四十/餘人
仙釋陶道人黎州卒也宋紹聖間入獅子山採薪遇異/人得道與王畫龍同時所畫龍有神異必
 有所闕不然則隨雷雨變化每見王輒/以杖擊之曰此龍妖也後俱不知所終
  思曩日安撫司領青川守/禦千户所
建置沿革闕/
[073-9b]
山川大雄山在青川守禦千户所城北一/十里山形峻峭夐出羣山東山在青川/守禦千
 户所城東/三十里白水江在青川守禦千户所城東三百四/十里魏鄧艾伐蜀嘗作浮橋於此
公署青川守禦千户所在司東一百二十里本後魏馬/盤縣置馬盤郡隋初廢郡以縣
 𨽻龍州後𨽻平武郡唐天寳初改縣曰清川𨽻江油/郡宋𨽻政州元省本朝洪武四年建為所𨽻四川都
 司/
闗梁北雄關在青川守禦千户所并杲楊迪平白水三/牢明月馬轉清平胡空葉棠三路口共十
 一/闗
  平茶洞長官司東至石耶長官司界一十里西至/貴州銅仁府烏羅長官司界二十
[073-10a]
   里南至銅仁府界一百里北至酉陽宣撫司界/五十里自司治至南京五千七百六十里至京
   師八千八百/六十七里
建置沿革禹貢荆梁二州之界天文軫分野戰國楚為
 黔中地秦属黔中郡漢属武陵郡三國吳為黔陽縣
 地後周属奉州隋属巴東郡唐武徳初属思州天寳
 間属寧夷郡五代時䧟於畨宋政和間得其地置平
 茶洞元初改溶江芝子平茶等處長官司𨽻思州軍
 民安撫司本朝洪武八年改為平茶洞長官司𨽻酉
[073-10b]
 陽宣撫司十七年改直𨽻四川布政司
形勝以酉陽為藩籬石耶為襟帶路通荆楚俱新/志
風俗言語侏離性好捕獵新/志火炕焙穀野麻緝布同上/火炕
 焙穀而給木浪槽之春野/麻緝布而製花斑色之服唱歌送殯司/志
山川岑仰山在司治西巍然/拔秀仰望可愛團山在司治南山勢團/聳特出衆山之上
 秀山在司治北髙立千丈/丹崖翠壁秀色如畫白歳山在司治西二十里/髙聳挿天冬有積
 雪漫頂歲則/豐稔故名諸葛洞在司治南石崖屹立傍有石洞/數丈相傳諸葛亮征九溪蠻嘗
 過此留宿洞中設一床懸粟一握以/秣馬後遂化為石床石粟至今猶存哨溪在司治東/南發源白
[073-11a]
 歲山澗中水流激/石有聲如哨故名滿溪在司治西南一十里/源出白歲山澗中龍潭在/司
 治西兩傍山崖陡峻潭中/水深莫測相傳有龍潜焉濟渴井在司治北其水清/甘每夏月行者汲
 之濟/渇龍泉在司治北石洞中相傳昔有/龍出故泉水清瑩四時不竭
土産黄蠟 土降香 花斑布 斑竹 楠木 樟木
闗梁迎恩橋在司治東/北跨小溪通蜀橋在司治南跨小溪/路通于蜀故名
寺觀崇興寺在司治東正/統十二年建
  松潘等處軍民指揮使司東至龍安府界一百九/十里西至吐蕃草地界
   四百八十里南至壘溪守禦千户所界二百里/北至陜西洮州衞界八百六十里自司治至南
[073-11b]
   京八千二十五里至京師/一萬一千四百七十里
建置沿革禹貢梁州之境天文觜參分野古氐羌地西
 漢始置護羌校尉属河闗郡晉属汶山郡宋齊因之
 後周置龍涸郡及扶州治嘉城縣隋郡廢以其地属
 汶山同昌二郡唐初於嘉城置松州後置都督府天
 寳初改交川郡後復為松州廣徳初䧟於吐蕃至元
 時始内附本朝洪武十一年置松潘衞二十年改松
 潘等處軍民指揮使司領千户所一長官司十七安
[073-12a]
 撫司四
 占蔵先結簇長官司 蠟匝簇長官司 白馬路簇
 長官司 山洞簇長官司 阿昔洞簇長官司 北
 定簇長官司 麥匝簇長官司 者多簇長官司
 牟力結簇長官司 班班簇長官司 祈命簇長官
 司 勒都簇長官司 包蔵簇長官司 阿昔簇長
 官司以上俱洪武/十四年置思曩兒簇長官司洪武二十/六年置阿用
 簇長官司宣徳十/年置潘幹寨長官司正統/初置八郎安撫司
[073-12b]
 永樂十/四年置麻兒匝安撫司永樂十/五年置阿角寨安撫司 芒
 兒者安撫司俱正統/初置
郡名交川唐/名古松以産甘/松故名
形勝雪嶺面東南洮河界西北郡/志山川險峻雨雪多寒
 同/上
風俗日耕野壑夜宿碉房郡/志刻木契以成交易炙羊髈
 以斷吉凶同/上人精悍善戰鬪宋史/傳被氊衣戴毛㡌新/志
山川金蓬山在司城東/南五里牛心山在司城東南/一十五里紅花山在/司
[073-13a]
 城南一/十五里雪欄山在司城東三十里山/勢蟠蜒四時積雪風洞山在司城/東五十
 里上有/風洞甘松嶺在司城西北三百/里又名松桑嶺大分水嶺在司城/北二百
 三十里其山髙/峻水分二流小分水嶺在司城北/九十里潘州河在司城/西北六
 十/里龍潭在司城東九十里淵/深莫測四時澄清響水泉在司城北六十/里泉流湍急潺
 潺有聲/故名
土産甘松 當歸 羌活 麝香 朴硝 蠟 毛氊
公署小河守禦千户所在司城東一百九十/里𨽻松潘指揮使司
學校松潘學在司城内東/景泰三年建
[073-13b]
闗梁鎮夷關在司城西/二十五里西寧關在司城南/三十里安化關在司/城南
 四十/里新塘關在司城南/七十里歸化闗在司城南/一百里北定闗在/司
 城南一百/二十里浦江闗在司城南一/百五十里望山關在司城東/一十里
 欄闗在司城東/三十里風洞闗在司城東/五十里黒松林闗在司城/東七十
 里/三舎闗在司城東/九十里小關子在司城東一/百二十里鎮革堡在/司
 城南五十五里以上闗/堡俱有本司卒戌守古松橋在司/城内通逺橋在司/城東
 化橋在司城南/一百里浦江橋在司城南一/百三十里合江橋在司城/東一百
 三十/里松風橋在司城東一/百三十里迎恩橋在司南門外/永樂中建積雪
[073-14a]
 橋在司東七十五/里洪武中建
寺觀大悲寺在司城内西南隅/洪武二十六年建崇善寺在司城/内西北赤松觀
 在司城内俱/洪武間建
古蹟嘉城廢縣在司城内後周置嘉誠縣隋属/扶州唐改曰嘉城於縣置松州交川廢
 縣在司境隋初置属㑹/州唐初改属松州平康廢縣在司境後周置隋/属會州唐属松州
名宦薛文勝洪武初龍州知州率兵從征松潘開路修/橋供給軍餉及克松潘遂留安撫之招降
 生畨/甚衆曽貴洪武十年為指揮僉事征進松茂威疊數/著戰功後征建昌清水江蠻賊中流矢卒
 贈都指揮同知遣官致祭其在邉威服畨/夷有恩信及人畨酋至今乃稱曽將軍云
[073-14b]
  疊溪守禦軍民千户所東至㹈牛山界五里西至/生畨界六十里南至茂州
   衞界三十里北至松潘界六十五里自所治至/南京七千八百二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二百
   七十/里
建置沿革禹貢梁州之域天文觜參分野古氐羌地漢
 為蠶陵縣地属蜀郡晉属汶山郡後周置翼針郡及
 縣隋初郡廢以縣属㑹州大業初属汶山郡唐武徳
 初始置翼州天寳間改臨翼郡乾元初復為翼州領
 衞山翼水峨和三縣五代至宋元皆為羌人所據不
[073-15a]
 置州縣本朝洪武十一年平定西羌以古翼州置疊
 溪右千户所𨽻茂州衞二十五年改疊溪守禦軍民
 千户所𨽻四川都指揮使司領長官司二
 疊溪長官司在所城北一里本朝永樂/四年置渇卓等五寨属之鬱郎長官司
 在所城西十五里本朝永樂/四年置松坪等五寨属之
郡名臨翼唐/名
形勝犛牛峙其左汶江環其右排柵接前雲峯擁後新/志
風俗漸染聲教習尚衣冠新志夷人性獷勇悍不習詩/書近者漸染聲教習尚衣冠
[073-15b]
 逺者不通漢語羊皮/毛褐喪不棺而火化
山川蠶陵山在所城北寰宇記衞山縣/本漢蠶陵縣西有此山犛牛山在所城/東五里
 排柵山在所城南五里本朝洪武十一年/大軍至此屯駐立柵為營故名雲峯山在/所
 城東六里/髙聳凌雲汶江在所城西三里源出松潘衞流經/本所西南與黑水合流入茂州
 里溪在所城西七里源出/松坪寨流入汶江翼水在所城南五十里源/有二一出松潘衞地
 一出黒水合流如張兩翼/唐置翼水縣取此為名飲馬溝在所城東源出雲/峯山頂懸崖而下
 入汶/江玉津泉在所城外甃以鉄瓦石甗緣坡/接引直抵城下居民取汲甚利天湧池
 在所前本朝正統間開鑿引飲/馬溝水瀦其中以便邦人之汲
[073-16a]
土産犛牛 毛毯 麝香 白蜜 馬 犏牛 馬鷄
學校千户所學在所治東景/泰三年建
宫室玉津亭在所治南景/泰二年建
闗梁南橋關在所城/南五里小關在所城/東五里疊溪橋闗在所治/西五里
 橋關在所城南/十五里徹底闗在所城南/三十里永鎮橋關在所治/北四十
 里/鎮平闗在所治北六十里以上/七闗俱洪武十二年置
寺觀石輪寺在所城北三里/唐貞觀四年建海印寺在所城/東三里
古蹟翼州城在所城南唐/武徳初置廢蠶陵縣在所城北三里漢/置後周改為翼針
[073-16b]
 縣/廢翼針縣後周置隋因之/唐移治七里溪廢衞山縣在所城西五/里本翼針縣
 唐天寳初更名衞山/為翼州治所後廢廢翼水縣在所城南一十里本/後周龍求縣及置清
 江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清江尋改曰翼水後廢廢峨和縣在所城北六十/里永鎮橋唐書
 云開州蠻所置按唐志有峨和白崖都護祚鼎/四城有合江穀塠三谷三守捉城皆在縣境
  四川行都指揮使司東至烏䝉府界五百里西至/常郎堡生吐蕃界五十里南
   至雲南武定府界七百八十里北至寧蕃衞界/一百四十里自司治至南京八千五百里至京
   師一萬一/千五百里
建置沿革禹貢梁州之境天文井鬼分野本西南夷卭
[073-17a]
 都國地漢武帝置越嶲郡領卭都等縣晉徙郡治㑹
 無縣宋因之齊謂之㺐郡後周置嚴州隋改西寧州
 後復為嶲州治越嶲縣大業初改為越嶲郡唐初復
 改嶲州置中都督府又改越嶲郡至徳初没於吐蕃
 貞元中收復太和中徙治臺登縣懿宗時為䝉詔所
 據改此城曰建昌府以烏白二蠻實之元至元間置
 建昌路又立羅羅斯宣慰司以統之𨽻四川行省尋
 改𨽻雲南行省本朝洪武中罷宣慰司置建昌衞𨽻
[073-17b]
 四川都司改建昌路為府𨽻四川布政司後廢府改
 建昌衞為軍民指揮使司尋置行都司領衞六
 建昌衞軍民指揮使司附郭本越嶲郡地洪武二十/五年置領守禦禮州徳昌打
 沖河四千户所昌州/威龍普濟三長官司建昌前衞指揮使司附郭本越/嶲郡地洪
 武二十/七年置寧畨衞軍民指揮使司在都司城北一百九/十里漢為邛都國地
 隋唐皆𨽻嶲州蒙氏𨽻建昌府元為蘇州属建昌路/本朝初因之洪武二十二年立蘇州衞二十七年改
 寧畨衞領守禦/冕山橋千户所越嶲衞軍民指揮使司在都司城北/二百八十里
 漢為越嶲郡邛都闡縣地後周置邛部郡及邛部縣/隋罷郡以縣属嶲州唐因之䝉氏為建昌府所属邛
[073-18a]
 部川元中統間立邛部川安撫招討使至元中改為/邛部州𨽻建昌路本朝初因之洪武中改為邛部軍
 民州尋廢州始置越嶲衞軍/民指揮使司領邛部長官司鹽井衞軍民指揮使司
 在都司城西三百里本漢定筰縣属越嶲郡晉因之/齊属㺐郡後廢唐武徳初置昆明縣属嶲州唐末南
 詔為香城郡宋時號賀頭甸部属大理國元初為落/蘭部至元中於黒白鹽井置閠鹽縣於縣置栢興府
 𨽻羅羅斯宣慰司本朝初因之洪武中改為栢興千/户所𨽻建昌衞後改為鹽井衞軍民指揮使司領守
 禦打沖河千户/所馬刺長官司㑹川衞軍民指揮使司在都司城東/南五百里本
 漢越嶲郡㑹無縣地晉宋因之齊属㺐郡後周属亮/善郡隋属嶲州唐徙邛都於此名曰㑹川縣南詔置
 㑹川都督府又號清寧郡宋時属大理為㑹川府元/置㑹川路治武安州𨽻羅羅斯宣慰司本朝洪武中
[073-18b]
 復立㑹川府領武安永昌麻龍等州𨽻四川布政司/後改置守禦千户所𨽻建昌衞又改為㑹川衞軍民
 指揮使司領守/禦迷易千户所守禦禮州二千户所俱在建昌衞城/北六十里本漢
 越嶲邵蘇示縣晉宋齊因之後周以縣置亮善郡隋/為蘇祗縣属嶲州唐曰蘇祈唐末吐蕃烏白蠻迭據
 其地號籠麽城元立千户尋改置禮州𨽻建昌路本/朝洪武中改守禦禮州後千户所并中中千戸所属
 建昌/衞守禦打沖河中前千户所在建昌衞城西一百/四十里本漢越嶲郡
 邛都縣地唐為嶲州沙野城地後䧟於蠻元為建昌/路瀘州地本朝洪武中撥官軍守禦後置所属建昌
 衞/守禦徳昌千戸所在建昌衞城南一百四十里本/漢越嶲郡邛都縣地唐時没於
 南詔宋時名阿屈部元置定昌路尋改徳昌路總管/府治昌州属羅羅斯宣慰司本朝洪武中改路為府
[073-19a]
 𨽻四川布政司後廢府置/徳昌千户所属建昌路打沖河守禦中左千户所
 在鹽井衞城北一百六十里本漢越嶲郡地唐為沙/野城地元為建昌路瀘州地本朝洪武中始置千户
 所属鹽/井衞守禦冕山橋千户所在寧畨衞城東一百二/十五里元為蘇州地本
 朝為寧畨衞之冕山堡正統七/年始置千户所仍属寧畨衞守禦迷易千戸所在/㑹
 川衞城西八十里元為㑹川路地本朝洪武中設會/川守禦千户所𨽻建昌衞十五年改置守禦迷易千
 户所仍𨽻建昌衞/尋改属會川衞昌州長官司在建昌衞城南二百/里蠻名阿屈部元至
 元中置昌州属定昌路尋置徳昌路治此本朝因之/属徳昌府洪武中改属建昌衛又改州為長官司
 威龍長官司在建昌衞城東南四百一十里夷名巴/翠部領三小部元至元中并三部置威
[073-19b]
 龍州属徳昌路本朝仍為州洪武/中改𨽻建昌衞又改州為長官司普濟長官司在建/昌衞
 城西南二百四十里夷名玗甸昔為荒僻之地獹魯/蠻世居之後属屈部元置普濟州初𨽻定昌路後改
 𨽻徳昌路本朝因之洪武中改/𨽻建昌衞又改州為長官司馬刺長官司在鹽井/衞城南
 五百里本漢晉越嶲郡定莋縣地元初為落蘭部後/属栢興府本朝洪武中属栢興州後於州置千户所
 俱𨽻建昌府尋省州所併入鹽井衞/永樂初復分設長官司属鹽井衞邛部長官司在/越
 嶲衞治東後周有邛部縣置邛部郡隋廢郡以縣属/嶲州元初置安撫招討司改邛部州本部因之洪武
 中改邛部軍民州永樂初/分設長官司属越嶲衞
郡名邛都古/名越嶲漢/名西寧隋/名
[073-20a]
形勝東連烏䝉西距吐蕃南接中慶北隣西蜀元/志地據
 西南咽喉衝要之處同/上山清水秀田地膏腴元志建/昌古為
 越嶲郡山清水秀土廣人稀田地/膏腴市井荒陋有青草黄茅之瘴邉陲形勝之地新/志
風俗重儒敬佛僰人重儒敬佛相見之禮長/跪不拜所為多有西蜀之風通商殖貨
 金珠富産穀粟豐盈民足衣/食牛羊鹽馬氊布通商殖貨竹籬板舎不事修飾越/嶲
 郡東門十部蠻羣居竹籬/板舎不事修飾俱元志善造堅利善造堅甲利刃/弩置毒其末沾
 血立/死
山川吕金坡山在都司城西四里/昔工酋吕金居此瀘山在都司城南一/十五里其山西
[073-20b]
 近瀘/州天王山在都司城西一十/五里上有天王廟青山在都司城北三/十里上有松林
 四時青/翠因名螺髻山在都司城東南四十五/里其山髙聳項如螺髻鹿角山在都/司城
 東一百一十里山/峯尖削狀如鹿角凉山在都司城東一百三十/里羣峯嵳峩四時多寒柏林
 山在鹽井衞城南一/十里多産松栢鐵石山在鹽井衞城西北七十/里山有砮石燒之成鐵
 為劒㦸/極鋼利白耳山在鹽井衞城西二百/里山下有白耳村玉虚沙山在㑹/川衞
 城西北四十里其/山髙聳中有白沙土曰山在㑹川衞城東南三十/里上産石碌有三色
 砧山在㑹川衞城東南八/里上産石青有四色密勒山在㑹川衞城東二/百里内産銀礦
 南山在寧畨衞城南五里山勢/屹然向南漢志此山出銅白土山在寧畨衞城/南四十里上
[073-21a]
 有白/土孤山有二一在越嶲衞城西一在城/南二十里孤髙出衆山之表阿露山在/越
 嶲衞城西五十/里即大雪山冕山在冕山橋千户所東三/里其山髙聳狀如冠冕小相公
 嶺在越嶲衞城南五十里/山勢髙聳石磴﨑嶇石巖洞在越嶲衞城北三/十里中可容十數
 人東北崖畔有石版/擊之有聲名瓊鐘曬經石在越嶲衞城北三十里/曬經闗傍相傳唐𤣥裝
 三藏禪師/曬經於此金沙江在㑹川衞城西南二百五十里源/出吐蕃東流合瀘水至黎溪接馬
 湖其江古有嵐瘴隆冬人過雖祖楊皆流汗惟雨/中及夜渡無害夾岸皆石江中沙土黄色因名
 逺河在都司城大通門外源出東北/山麓經城南合瀘水入金沙江寧逺河在都司/城寧逺
 門外源自青山麓流出/西南合瀘水入金沙江越溪河在鹽井衞城東二百/里源出凉山合打沖
[073-21b]
 河入金/沙河雙橋河在鹽井衞城西五里源出凉/山流經打沖河入金沙江長河在/寧
 蕃衞城東源出西蕃界南流㑹/瀘水經建昌城西入金沙江瀘沽河在㑹川衞城/南八十里源
 出小相公嶺/流入金沙江大渡河在越嶲衞城北源出吐蕃下流/與敘州府馬湖江合西南烟瘴
 惟此與金/沙江為甚魚涸河在越嶲衞城北二十五里源出吐/蕃流入羅羅河入大渡河其中常
 出魚漢志邛部有河中有魚長一/二丈頭特大遥視如戴鐵釡狀羅羅河在越嶲衞/城南二十
 三里其河有二源出吐/蕃東流與大渡河合打沖河在打沖河千户所治/西蠻名黒惠江又名
 納夷江源出吐蕃/下流合金沙江東河在冕山橋千户所東三里源/自小相公嶺流㑹瀘沽河下
 注金/沙江瀘水在都司城南一十里源出吐蕃南入金沙/江元史云其水溪廣而多瘴鮮有行者春
[073-22a]
 夏常熱其源/可燖鷄豚龍潭在鹽井衞城北五里水從地湧出/方圓四丈四時清潔相傳有龍潜
 其/中海子有二處一在都司城東一十五里/一在鹽井衞城西二百九十里倪家井在/都
 司城南四時清甘/居民日汲不竭勝功井在㑹川衞城西北五里/自石竇中出四時不涸
 布井在都司城南三十里自/山頂流下狀如白練𤣥泉在㑹川衞城東泉/色稍黒灌溉山田
 民獲其利常/以仲春祀之温泉有二一在寧蕃衞城東一百四十/里一在越嶲衞城東二十里四時
 温暖可/以療疾荷花池在㑹川衞城西一百六十/里黎溪驛北中有芰荷熱水池在/都
 司北七十里四時常熱流/入溪河合瀘水接金沙江
土産鐵 鹽俱鹽井/衞出白銅寧蕃/衞出石青 石碌 銀俱㑹/川衞
[073-22b]
 出/
學校建昌衞學在都司治西南隅元建/本朝洪武十九年重修鹽井衞學在衞/治南
 會川衞學在衞治西北俱洪/武二十九年建寧畨衞學在衞治/東北越嶲
 衞學在衞治北俱洪/武二十八年建
闗梁雙橋關在鹽井衞城/東八十里古得關在鹽井衞城西/二百八十里永昌
 關在㑹川衞城/西三十里迷郎闗在㑹川衞城/南六十里大龍關在㑹川/衞城西
 六十/里甸沙關在㑹川衞城北/一百六十里松平闗在㑹川衞城南/一百八十里
 沙陀闗 羅羅闗俱在寧蕃衞城/東一百七十里北山闗在寧畨衞/城北二十
[073-23a]
 里/烏角闗在寧畨衞城/南五十里九盤闗在寧畨衞城東/一百八十里刺伯
 關在越嶲衞城西/北二十五里小相公嶺闗在越嶲衞/南二十里青岡闗在/越
 嶲衞城北/四十里海棠闗在越嶲衞城北/一百四十五里曬經關在越嶲衞/城北二百
 八十/里懷逺橋在都司城/南三里瀘川橋在都司城/南一十里龍溪橋在/都
 司城北/八十里龍溪索橋在都司城/東四百里崇仁橋在鹽井衞/城東五里鎮安
 橋在㑹川衞/城北三里太平橋在寧畨衞城東/一百二十里梅子嶺橋在越/嶲衞
 城南五/十里禄馬橋在都司南八/十里祿馬驛
寺觀光福寺在都司城南一十里唐天祐間建/舊名瀘山寺本朝正統間賜今名景淨寺
[073-23b]
 在都司治西北宋咸平/間建本朝永樂初重修華嚴寺在鹽井衞治/東永樂初建勝功寺
 在㑹川衞城北/三里永樂初建聖夀寺在越嶲衞城南門/外正統十四年建三清觀在/都
 司治南元至正間建/本朝永樂間重修崇真觀在寧畨衞治南/洪武三十年建𤣥天觀
 在越嶲衞城/南景泰中建𨼆溪菴在都司城南/一十五里靈應菴在都司城/東南三十
 里二菴/俱元建
古蹟武侯城在都司城南三十里瀘水東蜀漢諸/葛武侯所築所謂五月渡瀘即此處孟獲
 城在都司城東二里蜀漢時孟獲/所築瀘州即諸葛亮擒獲之地善住城在都司城/東南二十
 里/黄土城在㑹川/衞城西廢徳昌府在徳昌守禦千户所南/本漢邛都縣地南詔號
[073-24a]
 屈部元置徳昌路軍民府本朝/改徳昌府洪武二十五年廢廢柏興府在鹽井衞/元以普樂
 閏鹽二州省為閏鹽縣/立柏興府本朝省入衞廢徳州在都司城西二十五/里漢越嶲郡蘇示縣
 地南詔時名吾越甸元初置徳/州属徳昌路本朝初因之後廢廢永寧州在都司城/東古偏城
 也唐時南詔立建昌郡領建安永寧二州元至元中/分建昌為二州在城曰建安東郭曰永寧俱属建昌
 路本朝初/因之後廢廢瀘州在都司城西南二十五里本唐嶲/州沙野城蠻名沙城瞼後蠻酋於
 城北新築一城曰洟籠属建昌/元置瀘州本朝初因之後廢廢里州在都司城東/三百里漢為
 越嶲郡之境唐属嶲州蒙詔時落蘭部裔阿都居此/號阿都部元至元中置軍民總管府後改里州本朝
 初因之/後廢廢濶州在都司城東南四百里本宻納甸烏/蒙所居有名科者因為部號後訛曰
[073-24b]
 濶元至元中置濶州𨽻/建昌本朝初因之後廢廢㑹理州在㑹川衞城東南/蠻名昔陀南詔属
 㑹川節度元置㑹/理州属㑹川路廢武安州在㑹川衞城南一十里/本名龍泥城唐時南詔
 於此立清寧郡宋時大理髙凌據此元/置為州㑹川路治此本朝初因之後廢廢永昌州在/會
 川衞城西五里漢㑹無縣地南詔置㑹同府大理/曰㑹川元置永昌州属會川路本朝初因之後廢
 麻龍州在㑹川衞境地名棹羅能元初置管/千所属㑹川路尋立為州属閟畔部廢黎溪
 州在㑹川衞城南一百五十里唐時䝉閣羅鳳徙白/蠻戍黎溪後為羅羅蠻所據宋時属大理元始置
 此州𨽻㑹川路本/朝初因之後廢廢瀘沽縣在都司城北一百二十/里本漢越嶲郡臺登縣
 晉宋因之後周置沙郡隋廢以縣属嶲州唐𨽻登州/後䧟於䝉詔號落蘭部元至元中置瀘沽縣属禮州
[073-25a]
 本朝初因/之後廢廢北社縣在都司城東三百里元為北社/縣属建昌路本朝改為碧舎縣
 後/廢廢中縣在都司城東四百里元時東門蠻沙麻部/也至元間建中州後降為縣属蘇州𨽻建
 昌路本朝初/因之後廢廢金縣在鹽井衞北乃漢越嶲郡北境/蠻名利竇掲勒所居元至元間
 置金州後改為縣属柏興府/以縣境斛僰和山出金故名
名宦漢任貴在越嶲郡太守建/武中封為國王三國張嶷蜀延熙間為/越嶲太守將
 所領之郡誘以恩信蠻夷降附繕治城郭夷/種男女莫不致力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隋梁毗
 開皇四年為西寧州刺史不受餽金/夷人畏服在州十一年徵為大理卿唐韋仁夀為南/寧州
 都督寄治越嶲將兵循西洱河開地數千里稱詔置/七州十五縣酋豪來見授以牧宰威令簡肅人人安
[073-25b]
 悦/劉伯英貞觀間為大都/督嶲州太守李徳裕太和間持節鎮嶲/州都督撫民定亂
 徙州治臺登/以奪蠻險元譚澄中統間西南夷羅羅斯内附世/祖以其文武兼資授為副都元
 帥同知宣慰司事至其境諭之曰皇元一視同仁特/置大帥安輯招懷以捍外侮非利徵求於汝也夷人
 大/恱
 
 
 
 明一統志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