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110 春秋通論-清-方苞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通論卷三
          翰林院侍講銜方苞撰
  殺大夫公子三章/
殺大夫稱國者以國法殺之也殺大夫公子稱人者國
亂無政而羣下擅相殺也稱盜者隂賊而未得其主名
也殺弟與世子目君者過由君也天王之殺大夫無見
經者義得專殺也殺其弟書不得專殺也而殺得其罪
[003-1b]
則不書故子頺子帶子朝之討鄭世子華宋公母弟須
之殺皆不見于經也曹宋殺其大夫不名者舊史以傳
聞書而未得其名也宋殺其大夫司馬宋司城來奔則
未有不得其名者而以官書傳謂魯人貴之理或然也
外大夫不以名與行次稱者四而皆與魯接者以傳考
之齊高子仲孫則魯人喜之也宋司馬華孫則魯人以
為敏也宋司馬司城則魯人貴之也蓋史文之不當者
可革也若書氏書官而闕其名則孔子雖知之而不能
[003-2a]
益也兩下相殺不志于春秋以是為有司之事而非王
法所寓也其特書者則辭窮也義有所辨也趙盾之殺
先都士縠箕鄭父也稱晉人而殺召伯毛伯不可稱周
人也又不可書王殺也殺陳世子偃師獨招之罪也書
陳人則失其實矣殺公子比稱楚人則棄疾之姦心隱
矣故三者特目其人也宣成而後外大夫無不氏者而
宋山獨不氏從告辭也其國惡之故告不以氏謂春秋
削之非也弑君之賊無不氏而山以背族削氏則其類
[003-2b]
頗矣晉陽處父救江稱氏而與公盟魯人惡之則不氏
亦此類也大夫公子之見殺善惡有間矣而其辭一施
之何也春秋書王法不誅其人身也
殺大夫公子之稱國稱人與弑君之稱國稱人異義何
也殺大夫必君與秉國者共成之不可以專目君也若
弑君既知為當國之大臣則當目其人以著其罪矣如
不得其主名又宜從稱人之例矣此以知其異義也弑
君者必不得其主名而後稱人大夫公子茍非國殺雖
[003-3a]
得其主名而亦不得不稱人也晉趙盾之殺三大夫非
不得其主名審矣而稱人者不可書盾殺也其赴告必
曰國討而不稱國者非其君之意也凡經之辭同而異
義者皆于其事别之也
先儒以書殺大夫而不去其官為累上之辭非也鄭良
霄晉欒盈不稱大夫奔而位絶也其居位者皆稱大夫
不以賢愚異也衛元咺鄭公孫黑與陳洩冶同文則不
論殺之當否可知矣惟晉里克衛甯喜稱殺其大夫則
[003-3b]
變文以著其非討罪也知然者夏徵舒以罪誅則不稱
陳大夫也
  大夫奔
經書外大夫出奔自衛元咺始前此近百年豈無大夫
去國者而不見于經蓋大夫未張故其國不告或告而
魯史不書也自曹公孫㑹而外小國大夫之奔無見經
者亦魯史略之也其奔我則書詳内事也自僖以前外
大夫之奔不書而内大夫之奔書亦此義也奔未有書
[003-4a]
所自者而自昭之末以至定哀書所自者三蓋至是而
大夫之有邑與民者皆自擅而不屬于公也然曹公孫
㑹書自鄸出奔而不書叛則與宋辰華向異矣大夫反
國或書所自或不書所自或書歸或書復歸義與諸侯
同其書入則事與諸侯同而義各異也入者難辭也諸
侯而強入難之者非臣民則當國者也故其事猶有是
非焉若大夫而強入則惡不待言矣先儒謂諸侯有復
道故書復歸為正歸為貶大夫無復道故書復歸為惡
[003-4b]
歸為善非也趙鞅之叛也楚公子比之弑也而第書歸
則元咺之書復歸亦以其有不歸之勢而非以復為惡
可知矣蓋咺之惡固無以加於鞅比也宋魚石晉欒盈
書復入而鄭良霄宋公之弟辰仲佗石彄公子地第書
入則以著其去國有淹速謀入有難易而非以是為褒
貶明矣宋華元之自晉歸與鄭良霄之自許入同而再
書華元者許鄭壤接奔與入一時之事耳晉宋懸隔奔
與歸非一時之事各舉其事不得不再見其名也此當
[003-5a]
以經為斷而不可以傳亂之者也内大夫之奔惟敖與
歸父不書出奉使而道奔也晉先蔑自令狐奔秦不書
出亦此義也周公之奔書出而王子瑕王子朝及尹氏
召伯毛伯之奔不書出者子朝與敬王分國而居三族
奉之敗而奔楚不可以言出也子瑕于傳無考而以敖
歸父先蔑推之必在外而奔者也
  外大夫叛復入
外大夫以邑叛者皆書入奔而書入者自外而入内也
[003-5b]
在國而書入者自國都而入其私邑也其書復入者已
絶于國復入而為亂也宋魚石晉欒盈鄭良霄是也魚
石之事與華向辰地同而不書叛者挾楚鄭以伐國志
間晉以毒諸侯而不止于據邑以叛也良霄書自許而
欒盈不書自齊者告辭有詳略也魚石不言自楚何也
其出也奔楚楚伐宋而後石入于彭城則自楚不必言

  諸侯兄弟四章/
[003-6a]
諸侯之兄弟見經者十傳曰母弟母兄也奔者譏其薄
于恩也盟聘帥師譏其過于寵也夫經書兄弟未言其
為母兄母弟也豈奔異母之弟遂無害于恩乎若譏過
寵則未見齊年衛黑背之以聘與帥師階亂也以無知
與剽之簒弑而預譏年與黑背之過寵則義不可通矣
又况無知與剽之世繫本不見於經哉按左氏秦伯之
弟鍼懼選也衛侯之兄縶弱足也公弟叔肸不義宣公
而不仕也他如齊年鄭語衛黑背陳黄衛鱄宋辰無一
[003-6b]
有職司者而經以公子書者多執政然則稱公子者大
夫也稱兄弟者不任職也蓋公子之屬疏而無職者其
出奔見殺皆不著于册書惟君之兄弟特書之盟聘帥
師則見其未有職司而任國之大政耳獨陳招前後稱
公子而殺世子偃師稱弟則著其以親屬而忍為大惡
也君之兄弟與公子公孫皆以其屬稱耳微傳者無以
知公子為大夫而稱兄弟者為無職也經固具此義矣
陳招前後皆稱公子使非殺偃師則竟不以弟見矣是
[003-7a]
弟而為大夫者固稱公子而不稱弟也以是知稱弟而
不稱公子者為無職也㑹與盟聘帥師等也虢之㑹陳
招稱公子齊年鄭語衛黑背盟聘帥師獨不可以稱公
子乎然則弟為無職之稱審矣諸侯之兄弟見經者十
而傳獨于陳招稱司徒則公子為大夫之稱審矣盟聘
帥師則寵任矣而不得為大夫何也春秋時卿多世職
居位任事既久非有大故不得廢而使人代之也而君
之兄弟又不肯别居微職也故獨以其屬稱王季子來
[003-7b]
聘亦此類也
諸侯之兄弟不稱名而以行次書者四許叔也紀季也
蔡叔蔡季也許叔則國并於鄭而中復也紀季則君將
去而使後五廟也以是推之則蔡季即獻舞也蓋封人
無子故季以次入而承國焉入書季執書獻舞義各有
當而不相悖也蓋蔡季書名則與公子之入而争國者
無以别矣紀季書名則疑于以邑叛矣許叔書名則疑
于公子争國且無以見其中并于鄭而至是始復矣故
[003-8a]
皆以行次書所以示兄終弟及之義而明其非逆也至
公弟叔肸不仕也而比于内大夫之書卒鄭叚弟也而
不謂弟又義之變也
桓十一年柔㑹宋公陳侯蔡叔盟于折杜預曰蔡大夫
叔名也古未有以伯仲叔季為名者且于季曰字于叔
曰名非所安也以情事推之叔乃蔡侯封人之弟封人
老而無子將以承國故使㑹盟其後叔又死乃召季于
陳而立之耳非卿大夫也故不稱公子承國非承嗣也
[003-8b]
故不得稱世子而以行次稱正與蔡季許叔紀季類耳
世子列㑹皆以名見而叔不名何也世子以名見固知
其為世子也以名而繫于叔則與卿大夫無别矣其不
稱蔡侯之弟何也經所書某氏之子某君之弟皆無位
之稱也然則叔為蔡侯之弟而將以承國也審矣
按左𫝊衛宣公以急子屬右公子夀子屬左公子則為
執政重臣而位數有定必君之子為大夫始得稱公子
如後世稱太弟親王之類非凡君之弟/皆得稱太弟凡親屬皆得稱親王也此非先王之典
[003-9a]
禮而衰周之政俗也故國史因之而春秋不革以見事
實焉
  遷國
遷國見經者七皆瀕于滅亡者也邢衛之遷廹于狄也
許之遷廹于楚鄭也蔡之遷廹于吳楚也其宗廟社稷
幾不守矣幸而能定故以告而舊史書之若擇地而居
則有國者之恒事也傳所載晉遷于新田楚遷于鄀邾
遷于繹是也或其國不告或告而舊史不書或書而孔
[003-9b]
子削之皆未可知也
  齊桓城三國三章/
齊桓城三國屬辭各異皆以其實書也城邢者獨三國
之師也縁陵則命諸侯城之而齊不與也楚丘則命魯
獨城之而諸侯不與也霸者之令有使諸侯承事而已
不與者矣襄五年魯衛㑹吳于善道是也然㑹吳雖列
序魯衛之大夫而可知為晉令也若城縁陵而列序諸
侯則似諸侯自城之而不知其為齊令矣何以知齊人
[003-10a]
不與也使齊人率諸侯以城則如城邢之列序可也何
以知楚丘之役諸侯不與也當是時陳鄭廹于楚宋曹
既同城邢之役而齊宋復謀㑹江黄惟魯以内難凡役
皆不與故至是使獨任楚丘之役耳衛杞不書遷何也
衛之遺民聚于楚丘而作邑焉不可以言遷杞遷則赴
告不及或縁陵塞邑而非國都也楚丘衛地而與城内
邑同文何也春秋于㑹遇盟戰之地皆不係以國蓋職
方具在書某地則知為某國必如彭城之披于楚虎牢
[003-10b]
之戍于晉而後還係之宋鄭也
盟扈㑹扈不序諸侯既曰晉大夫主之縁陵之城不序
諸侯又曰齊人不與何也文襄繼霸以後百年中無諸
侯自為㑹盟者而文之篇主㑹盟者皆晉大夫也以晉
大夫而先諸侯不可序也故不序諸侯而没晉大夫使
齊帥諸侯以城縁陵則無為不序也即諸侯自城之而
非齊志亦無為不序也惟令出于齊而齊不與故總書
諸侯以見城者諸侯而令者齊人耳至于列序諸侯則
[003-11a]
似諸侯自㑹自盟而不屬于晉自城而不令于齊又三
役之所同也
以傳考之諸侯以霸令有事於鄰國而魯人獨書其國
事者四城楚丘也戍陳也戍鄭虎牢也歸粟於蔡也其
屬詞略同而謂楚丘之城諸侯不與何也經有文同而
義異者非以事别即於前後文見之襄五年秋公㑹諸
侯于戚冬戍陳楚公子貞伐陳公㑹諸侯救陳則諸侯
同戍陳可知矣十年秋公㑹諸侯伐鄭冬戍鄭虎牢楚
[003-11b]
公子貞救鄭次年公再㑹諸侯伐鄭則諸侯同戍鄭虎
牢可知矣若城楚丘歸粟于蔡則前後無所見也果同
城則如城成周書㑹齊人某人某人城楚丘可也果並
歸粟則如㑹于澶淵宋災故書暨晉人某人某人歸粟
于蔡可也且至定公時晉令不行于諸侯久矣不能救
蔡而吳專其功蔡既勝楚無為復令諸侯歸粟蓋淮泗
通流舟漕易致故蔡人告糴而魯以粟歸耳用此觀之
楚丘之惟魯城益信矣
[003-12a]
  内大夫卒二章/
内大夫之卒必書大夫國體也有生無所見而卒書者
矣未有生見于經而卒不書者也而桓莊之間五十年
如翬如柔如單伯如溺如結其逆女盟㑹帥師大書特
書而卒則無見焉此一經之大義也蓋隱之大夫而臣
于桓則背君也桓所建置則黨賊也故凡隱之大夫而
臣于桓桓之大夫而死于莊之世者皆不書其卒以示
為王法所不容也至莊三十二年而後書牙之卒則莊
[003-12b]
之大夫也然則叔彭生之卒不見于經何也此義之變
也使紀外事當書公子遂弑其君赤及其大夫彭生而
為國諱惡不敢然也子之弑不書而第書彭生之卒則
習其讀者以為内大夫卒之常辭而殉君之迹隱矣内
大夫生無所見而卒猶書况彭生十一年㑹晉郤缺十
四年伐邾其事屢見于經使以故出則當如慶父公孫
敖之書奔使以事誅則當如公子買公子偃之書刺而
當是時兩卿並聘而子卒不地先君既殁而夫人大歸
[003-13a]
新君即位而強隣取賂則國之内亂可知矣而彭生自
是不見于經則不與罪人同心而死于非命亦可知矣
然則彭生之不卒即君薨子卒而不地葬而不書之義
也内大夫卒無不書而桓之大夫不書宣之大夫得罪
于先君者卒皆書而殉君者不書皆所以發疑端見情
實也安知非舊史本不書乎為舊史者非明于春秋之
義也再世而不録大夫之卒史無是法也彭生之事非
諱而書卒即誣而書刺耳以是知孔子削之也
[003-13b]
内君見弑者四桓之大夫不卒而其餘皆卒何也繼般
繼閔者非簒也諸大夫非與慶父同心者也惟宣之大
夫與桓之大夫同罪然特文以見義而餘從其常者春
秋之法也桓之篇月不繫王而宣之篇月仍繫王矣不
見義于始不知背主事讐皆有可誅之罪也不實録于
後不知亂賊皆保首領以殁世也且彭生殉君不得從
大夫卒之恒辭而卒不見經使宣之大夫皆不卒則彭
生之義隱矣獨削仲遂之卒則與彭生之不卒相混而
[003-14a]
行父得臣之黨惡皆得自脫于是獄之外矣然則仲遂
之卒雖無變禮而亦宜見于經者也
  内夫人九章/
内夫人之薨必書不書者閔定哀也書娶者五桓莊文
宣成也餘不書得禮而以為常事也或以為娶於公子
時事或有之而非春秋之法也以言隱僖可矣定哀則
不可考襄之立也少經書夫人歸氏之薨而不書其娶
以是知得禮則不書也然則書者皆失禮乎失禮而書
[003-14b]
者譏也非失禮而書者明嫌也桓夫人之書也以齊侯
親送至魯境也莊夫人之書也以娶讐女而親迎也文
宣二夫人之書也以喪婚也成夫人無是也而亦書以
是知其為嫌也莊之有成風也文之有敬嬴也成之有
定姒也其卒也書夫人書薨葬稱小君使哀姜出姜齊
姜之娶不書則未知孰為嫡也襄之篇三夫人之薨並
書使不備其始末則未知孰為君母孰為君生母孰為
君祖母也宣成二夫人之書也非譏遂與僑如之以至
[003-15a]
乎諸侯之禮異于公子士庶人卿逆而迎于境禮也越
國而親迎非禮也何以知其非禮也莊之篇前書公如
齊納幣後書夫人姜氏入使親迎為禮則公如齊逆女
當以常事而不書矣卿逆為禮則其書何也不書翬之
逆而書夫人姜氏至自齊則與文夫人歸寧而至同文
不知其為始婚也不書遂與僑如之逆而書以夫人姜
氏至自齊更不知其事之端與義之所在矣閔定哀不
書夫人之薨何也閔未娶也哀未薨也定則或未薨或
[003-15b]
卒于公子時也
内夫人至各異文因事而屬辭也文姜之至也公親受
之于讙矣故不書翬以也哀姜亦公受于齊而不書至
者仇人之女不可以入宗廟故變文書入以著其逆也
出姜不書逆者不書至而併言之何也貴聘而賤逆君
而卑之特略其辭以見公之薄于伉儷著夫人不允于
魯之由也蓋宣公之立也長至是而敬嬴仲遂之邪謀
兆矣穆姜齊姜則恒辭也君不得越國而迎則逆者以
[003-16a]
至無譏也文姜之至也桓親受之於讙矣而書至自齊
明公之未嘗成婚于讙也如書至自讙則成婚于讙之
辭也
内夫人出入必書舊史之文也違禮而出則書得禮則
不書春秋之法也夫人之禮父母在嵗一歸寧悉書之
則不可勝書而違禮而行者其失亦不可得而見矣然
亦有得禮而書者則著變也文九年夫人姜氏如齊是
也夫人之歸魯也貴聘而賤逆至而不致敬嬴仲遂同
[003-16b]
心以搆禍夫人至是蓋不安于魯矣故志其出而並志
其返也是他日君薨子弑夫人大歸之端兆也惟得禮
而歸寧者皆不書然後知出而書者皆失禮也然後知
得禮而特書者為著變也文姜之如齊也或在齊襄之
世或在齊桓之世而屬辭同文姜㑹齊襄于禚姦也聲
姜㑹齊桓于卞為公請也而屬辭同文姜如齊非禮也
出姜如齊歸寧也而屬辭同何以别乎此據事直書而
義自别者也不待異文以别之也文姜鳥獸行君死于
[003-17a]
齊姜孫于齊既返于魯而奔齊襄者汲汲焉則書㑹書
享書如不問而知其為姦也若齊桓則義著于天下久
矣自襄之死姜與齊絶已七年至是齊魯之邦交始通
而姜靦顔以歸母家桓之失在不能固拒耳他無嫌也
若聲姜則桓之子或兄弟之子也其失在道㑹耳他無
嫌也惟出姜如齊無以明其為得禮故特書至以别焉
以違禮而行者皆不書至故知書至為得禮也惟得禮
而書至故知不書至者皆孔子削之也何以知舊史之
[003-17b]
備書也為舊史者非明于春秋之法也使夫人歸寧例
不書則出姜亦不書而孔子無從而得之矣以出姜之
歸寧書知凡夫人之歸寧備書也以出姜書至知凡夫
人之備書至也春秋獨于出姜不削以著變而其義皆
見矣
襄夫人之娶不見于經而左氏以齊歸為娣非也未有
志娣之薨葬而反削夫人之薨葬者也歴襄昭定哀而
未嘗别見襄夫人之薨以此知齊歸之為嫡也襄之篇
[003-18a]
並書三夫人之薨葬何以知穆姜之非襄夫人也夫人
之薨未有不見于經者隱僖二夫人未書娶也而薨葬
見于經桓莊二夫人之大惡也而薨葬不削宣夫人姜
氏娶見于經矣而再世未志其薨以是知為穆姜也此
不待傳而知者又况傳載穆姜之事獨詳乎哀姜之行
得罪于先君齊人討之而魯以其䘮歸葬以夫人雖失
禮而又以見僖公之厚也出姜以子弑見逐而不得歸
祔于先君則宣公敬嬴之惡極矣成風敬嬴定姒之卒
[003-18b]
書薨葬稱小君非禮也而是時魯尚有君也故諸大夫
從君所欲姒氏卒不書薨葬不稱小君禮也而非能行
禮也季氏弱其君不使備禮君羸而不敢專也昭公君
魯三十年而孟子卒不書薨葬不志蓋季氏逐其君而
並黜其夫人也哀不能定其身况能正季氏哉傳稱昭
夫人之䘮孔子適季氏季氏不絻則惡由季氏明矣
内夫人出奔者二大歸者一奔書孫罪在夫人也大歸
書歸罪在臣子也出姜之歸也不反矣哀姜之孫也以
[003-19a]
䘮至矣文姜則孫而返返而復出㑹享而其返不見于
經何也舊史所無也莊公雖有念母之私而魯之臣子
未嘗不心知其醜也其不告于宗廟不著于册書必矣
既孫于齊而不書其返又無異文以見之則後出㑹享
者知其為何人哉魯夫人皆見于經矣隱夫人子氏既
薨莊夫人姜氏未入則出㑹享者非孫齊之夫人而誰
哉此不待異文而見者也
娶夫人書納幣者二莊二十二年公如齊也文二年公
[003-19b]
子遂如齊也納幣淺事也公親之非禮也使卿亦非禮
也文之納幣書譏䘮婚也何以知使卿之非禮乎以宋
公使公孫夀來納幣知之也卿納幣為禮則夀之來不
宜見于經
隱夫人不書葬傳曰夫人之義從君非也古者葬各有
期未有君在而久不葬者未有君夫人葬而不書者蓋
隱志乎讓不以夫人之禮葬故不書于册也不以夫人
之禮葬則書夫人書薨何也隱雖不以夫人之禮葬而
[003-20a]
史必書夫人猶隱不舉即位之禮而史必書公也惟書
公然後知不書即位為志乎讓也惟書夫人薨然後知
不書葬為不用夫人之禮也經書紀伯姬之葬傳載晉
荀躒如周葬穆后則謂君在而不葬與雖葬而不書皆
未得其實也
夫人至稱婦者有姑之辭也而稱婦姜者二稱婦姜氏
者一或曰齊姜之書氏也承嫡姑之辭也然婦書氏亦
無以見姑之為嫡或曰出姜穆姜之去氏也以䘮婚而
[003-20b]
夫人與有貶也亦無以見其必然豈文有衍闕與
  内女四章/
内女之歸也非失禮不書得禮而書者著變也無變而
書者明嫌也鄫季姬之歸也以及鄫子遇防而書也宋
伯姬之歸也以公孫夀納幣行父致女三國來媵而書
也紀伯姬叔姬之歸也未嘗有失禮而書則閔其後之
變也紀亡而伯姬葬于齊侯變也紀侯殁而叔姬歸于
&KR0566葬于叔變也故將有其末而録其本焉齊子叔姬郯
[003-21a]
伯姬把叔姬之大歸亦變也而未嘗預書其歸閔紀二
姬之變則録其後之變可矣何用預書其歸也二姬並
歸于紀侯者也書二姬之卒葬而不書其歸則似伯姬
為紀夫人而叔姬别歸于酅且紀既亡而叔姬之卒葬
係以紀亦不知其事之端與義之所在矣把伯姬之歸
無變無失禮而書者明嫌也歸見于經然後知㑹于洮
為公之凟于恩也然後知把伯姬來以非歸寧志也若
不書其歸則不知其為吾女也與諸姬之女適把者無
[003-21b]
别也而書㑹書來幾與文姜如莒哀姜孫邾同義而疑
于大惡矣内女無書逆者而于紀一見之何也古者庶
女常為嫡女之媵而不以年為先後詩曰問我諸姑/遂及伯姊是也
書二姬之歸並書二姬之卒葬則未知誰為嫡媵也有
履緰之逆而後知叔姬之為媵知叔姬之為媵然後知
其歸其卒其葬皆不宜著于册書而特書以著其節也
于是乎歸&KR0566之義始顯白而無所疑矣
内女之卒有變然後書紀二姬之書也以國亡君奔而
[003-22a]
失其所也宋伯姬之書也以災卒也其無變而書者則
僖之篇伯姬也鄫季姬也文之篇子叔姬也皆君重其
事而為之變故著于册書而孔子不削以徵過焉然則
内女之卒舊史皆不書乎史所書者國政也故惟卿卒
書外此則公子公兄弟之親公叔伯父之尊無見于册
書者矣而况女子外適者乎而况女子未嫁者乎三姬
之卒之特見于舊史也其義于齊王姬公弟叔肸之卒
而得之王姬由魯歸齊者二而書卒者獨襄之王姬以
[003-22b]
莊公暱而為之服也公子不為卿而書卒者僅見于叔
肸以宣公有愧焉而加隆也然則三姬書卒以君閔之
而過于禮之常制可知矣何以知非舊史備書而孔子
削之也盡削公子之卒而獨存叔肸以著其賢猶可言
也盡削内女之卒而獨存三姬則義所無處矣内夫人
之出入既曰舊史備書而孔子削之公子内女之卒所
以異者何也常事也非國政之所及也與婦人出疆異
矣且君夫人有行承事者必卿大夫也出入必告宗廟
[003-23a]
也車徒供億動皆及于國政而史有不志者乎鄫季姬
之卒既為君之所閔而不書葬何也凡書葬者皆禮之
變也以為著其賢者非也宋共姬之葬也以卿供葬事
而書紀叔姬之葬也以媵而書二姬之賢與葬之之非
禮蓋兩行而不相悖也鄫季姬之卒也以徵過而書其
葬也以得禮而不書亦兩行而不相悖也宋共姬之葬
以諡而紀二姬以伯叔何也夫人之諡從君者也葬伯
姬時紀侯未殁叔姬則媵也不得以君諡配二姬之歸
[003-23b]
並書而於伯姬特書逆者以為後事之徵也
内女書來者六而義各異莊之篇杞伯姬來以非歸寧
書也僖之篇伯姬三至以非歸寧而為朝其子與求婦
也蕩伯姬來以姑自逆婦而公下主大夫之婚也宣之
篇子叔姬來以三月而歸寧又與高固偕也書外大夫
來逆者二而義各異莒慶之逆以公為主也齊高固之
逆以公為主並徵叔姬三月而遽歸也書來歸者三而
義各異齊人來歸子叔姬齊臣子之罪也郯伯姬把叔
[003-24a]
姬來歸罪在姬也把伯姬之來也傳以為歸寧然歸把
不書子則非時君之女明矣而是時文姜已死則無母
矣且子叔姬之來也以歸寧之急且與高固偕也外此
别無書子某姬來者以是知合禮而歸寧則不書也于
此見春秋之世女敎之猶謹焉二百四十二年内女非
歸寧而來者惟把伯姬則違禮而行者至少也在禮女
子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把伯姬桓女也而莊
二十五年始嫁何也重䘮也文姜死于莊二十一年或
[003-24b]
把伯亦更有䘮也
文十二年子叔姬卒踰二年齊人執子叔姬或曰前叔
姬卒次襲其號以亂大從也或曰前叔姬以庚子卒而
録者誤衍耳
 
 
 
 春秋通論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