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a]
御製題王元杰春秋讞義
聴訟吾猶人無訟以為本春秋經世書道徳齊禮謹尊
王而賤霸賴是以示準人心與天理藉斯以不冺讞有
評獄義獄實刑之引春秋豈其然求精失之逺夢得葉/
已一誤宋葉夢得嘗作春秋讞不揆經世之意而専以/評獄解經已失春秋本㫖至元王元杰復撰讞
義盖未見夢得原本而名與相複其書編輯程朱緒言/復刪掇胡安國𫝊分綴經文之下而於三家末别標已
意曰讞其於朱子一無異詞盖墨守前/説一字不敢芟削實難免重儓之誚云元杰王/重儓允
後賢議前賢辯駁恣口吻類此各標長充棟奚能盡
[000-2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
春秋讞義 春秋類
提要
臣/等謹按春秋讞義九卷元王元杰撰元杰
字子英呉江人至正間領薦兵興不仕教授
於其鄉昔程子作春秋傳未成朱子之論春
秋亦無專書元杰乃輯其緒言分綴經文之
下復刪掇胡安國傳以盡其意安國之書在
[000-2b]
朱子前而其説皆列朱子後欲别所尊故不
以時代拘也其間如隠公四年州吁條下備
録朱子邶風擊鼔篇傳於春秋書法無關亦
以意所推崇一字不欲芟削耳三家之末元
杰以已意推闡别標曰讞如桓公四年紀侯
大去條下程子以大為紀侯之名意主責紀
不責齊元杰之讞則委曲恕紀不従程子之
説而全書之内於朱子無一異詞其宗㫖概
[000-3a]
可見矣昔葉夢得作春秋讞多得經意元杰
盖未見其書故名與相複其所論斷亦不及
夢得之精而守一先生之言不踰尺寸所見
雖淺所學猶篤實差勝明代諸儒無師瞽説
以至洸漾自恣者原書十二卷乆無刊板今
諸家傳寫之本並闕後三卷既無従校補姑
仍舊本繕録焉乾隆四十二年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000-3b]
總 校 官臣/陸 費 墀
[000-4a]
春秋讞義原序
聖人達天徳而語王道春秋為萬世立王法敦典庸禮
命徳討罪本原於天其用則王者之事也周徳既衰王
者弗克若天人欲横流綱淪法斁亂亦極矣夫子生乎
斯時慨聖人之不作慮斯道之将墜豈不曰文王既没
文不在兹乎於是假魯史以修春秋示褒貶以寓王法
其義則總攝萬事大本始於尊王盖尊卑之分明綱常
之道立然後有以定其是非而不舛春秋者王道之日
[000-4b]
月也典禮隳臣下僣春秋定尊卑而王道明春秋者王
道之權衡也刑賞濫法度差春秋明貴賤而臣道立易
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髙以陳貴賤位矣經書元年
加王於正聖人繫易之始辭作經之大法也故其詞約
而深其㫖微而逺深有不言之意微有不形之道聖人
之心見於經猶元之妙賦於物大而化之之謂也於一
草一木以求化工之神於一語一言以窺聖人之用亦
云難矣然聖人行事本於道聖人之道本於心事有萬
[000-5a]
變之不同理有萬殊之或異大公至正之道貫萬事於
一心百王異世而同神萬象異形而同體聖人贊易以
盡事物之變窮其理也作春秋以行法度之權著其事
也文王作易於殷世之末夫子作春秋於周徳之衰有
其理則有其事體用一原也有其事則有其理顯微無
間也由辭以達理因理以見事天下之變故盡矣前乎
千百世之已徃後乎千百世之未来此理此心未嘗外
於語言文字間也河洛二程紫陽朱子續正學於千載
[000-5b]
之上易書詩禮俱著訓辭獨於是經未聞註釋中呉王
元杰子英氏家世業儒有志經學放求易經本義詩傳
訓辭禮經制度四書集註集義語録紫陽宗㫖凡釋經
引證之言師友講明之論其有𤼵明春秋之㫖者具載
本經證以胡氏釋辭目曰春秋讞義旁搜取證竭慮窮
思甫及成書㡬二十載學者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則
知聖經賢傳並行而不悖矣若夫天人相與之原古今
事物之變微辭奥義何敢仰窺聖域之淵微其於尊君
[000-6a]
父之大倫正人心之大義典章法度之正是非善惡之
公舉而措之未必無涓埃之助云爾至正十年嵗在庚
寅仲夏下澣嘉議大夫禮部尚書致仕呉郡干文傳夀
道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