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05 周易劄記-明-逯中立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劄記卷三
明逯中立撰
繫辭上傳
來知德曰八卦相盪以天地水火山澤雷風之象言非
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也八卦者剛柔之體剛柔者八卦
之性總則剛柔分則八卦
既曰八卦相盪又曰雷霆風雨而不言山澤者孔氏曰
[003-1b]


風雨雷霆皆出于山澤也
乾健便易坤順便簡易簡只是行其所無事朱子曰易
簡只是凈凈潔潔无許多勞擾委曲
崔仲鳬曰柔推剛則剛化柔剛推柔則柔化剛即九六
之變剛柔兩盛則為相摩剛柔迭勝則為相推
進退只是一氣之消息退極而進進極復退驗之人身
動静語黙可見朱子曰陽消處便是隂不是别討箇隂
來也
[003-2a]


熊南沙曰極陸徳明訓至爻不極則不動故曰道有變
動曰爻
程可乆曰无咎者善補過也又曰震无咎者存乎悔王
弼畧例乃曰罪自已招无所歸咎亦曰无咎不知何據
節六三曰不節若則嗟若无咎嗟與戚嗟若之嗟同象
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與出門同人之象同唯王介甫
于此不用王弼畧例
張敬夫曰指其所之告之險欲其動心而有懼告之易
[003-2b]


欲其安意而无疑
生死只是一氣之聚散然死而不散者其氣未盡也子
産曰匹夫匹婦强死其魂魄猶能馮依于人以為淫厲
其他餌术山中鍊神物外往往解脫生死此如躍冶之
金造化一大盜耳然乆之未有不散也
精與氣融而生形魂則精氣之靈變動不居其于形也
直寄耳物鬼也游魂為變者神也神无所不之故曰變
近溪曰精氣涵靈魂而能運動游魂依精氣而露知識
[003-3a]


安土則不知有我敦仁則不知有物无我无物故能愛
葉少藴曰凡易見于有為者皆言用用之者體而易不
以體對用故别而論之曰无體
晁景迂曰體用本乎釋氏聖人未嘗有體用並言者
朱子曰繼是接續不息之意成是凝成有主之意繼之
者善如水之流行成之者性如水之止而成潭若只一
隂一陽而无繼便是合殺了孟子説性善不曽推原源
頭不曽説上面一截只是説成之者性也
[003-3b]


崔仲鳬曰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隂混而言之曰太極
分而言之曰隂陽天地由是而運萬物由是而生死言
其流行謂之道言其真實謂之誠言其條達謂之理言
其妙合適可謂之中言其於穆不已謂之命言其靈妙
謂之神
顯諸仁元亨也藏諸用利貞也並育並行无非此理何
富有也流行无已萬化皆從此出故曰日新而總之曰
生生之謂易
[003-4a]


生生之謂易生之謂元元者善之長也所謂繼之者善
是也惟其生生所以不可測
朱子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隂陽升降便是易成
性猶言見成底性是不曽作壞底存存是常在這裏存
之又存便是道義之門但知崇禮卑則成性便存存道
義之間謂從這裏流出道體也義用也
伊川曰盡天理便是易
薛敬軒曰成性即天地存存即設位道義之門即易行
[003-4b]


其中天之生生不已理之生生不已也
吕仲木曰智禮之性不成非狂則狷矣其至中之道義
此心必不能變化而出
熊南沙曰稱道義之門明業由徳廣
郭子和曰象不獨是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只是畫卦便
是象
朱子曰爻者效天下之動者也動亦未便説事之動只
是事到面前自家一念之動要求處置他便是動會是
[003-5a]


四邉合凑處通便是空處行得去便是通事理若不于
會處理會却只見得一偏如何行得通須是于會處理
會其間却自有箇通處鶴鳴以下七節當去亢龍有悔
而進自天祐之與下傳咸九四以下十一節共為一章
如文言釋經之例王輔嗣獨取入乾坤二卦而此置之
繫辭上下傳前後无所繫屬或有錯簡耳不必牽合傅
會强為之說也
簡輔曰一二三四五生數也化之漸也變也六七八九
[003-5b]


十成數也變之成也化也成變化者數也行鬼神指卜
筮而言所以求數也故下文遂以筮法言之
天地之數起于一生極于五成極于十大衍之數五十
者準天地生成之數之極也虚一不用為體而用其七
卦之用以八乾坤之用以九六皆成數也
凡揲蓍第三變九揲得三十六為老陽八揲得三十二
為少隂七揲得二十八為少陽六揲得二十四為老隂
周易主變止用九六而宋沈括以過揲之餘三少為乾
[003-6a]


之老陽兩多一少則少者主之為震坎艮之少陽三多
為坤之老隂兩少一多則多者主之為巽離兌之少隂
亦可通也
王童溪曰營求也用蓍之法以四而揲之成易之數以
四而成之若曰分二掛一揲四歸竒則歸竒于扐者再
是為五營矣
吕仲木曰引伸觸類者自八卦小成而言以至六十四
卦也若指四千九十六卦則六十四卦者不足以畢天
[003-6b]


下之能事其文又何以承八卦小成也
張子曰尚辭則言无所苟尚變則動必精義尚象則法
必致用尚占則謀必知來
崔仲鳬曰參伍以變者四營也錯綜其數者十有八變
之事也貫三變為一爻遂成奇偶之畫極十八變為一
卦遂定肖似之象非至變孰能與于此變者多少之數
不常也吕仲木曰凡數二四則方參伍則圓方則體而
定圓則神而變也錯其數左右相交也綜其數并左右
[003-7a]


而合之也
程子曰寂然不動萬物森然已具在感而遂通感則只
是自内感不是外面將一件物來感于此也又曰寂然
不動感而遂通此只言人分上事若論通則萬理皆具
更不説感與未感
張子曰一故神譬之人身四體皆一物故觸之而无不
覺此所謂感而遂通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
韓康伯曰極未形之理故曰深適動㣲之㑹故曰㡬朱
[003-7b]


子曰知至如極深能慮便是研㡬研㡬是不待他顯著
只在那茫昧時都處置了
吕仲木曰開物以下言聖人用易之事也聖人以易之
開物者而通志以易之成務者而定業以易之冒天下
之道者而斷疑蓍之徳以下則其故也圎神所以開物
也方知所以成務也易貢所以能冒天下之道也故聖
人洗心退藏所以能通志之學也吉㓙同患所以能成
務之學也知來藏往所以能斷疑之學也聰明睿知神
[003-8a]


武不殺則言其資耳聖人有是資又有是學故能明天
道察民故崇此神物以前民用若上通志成務以斷疑
也夫神物即易也豈難知哉近譬之即人出入之門户
可見矣夫斯門户也何莫非乾坤變通象器法神者
哉又豈小乎哉出於太極生于大業見于天地四時日
月富貴蓍龜也夫易既如此故聖人又則天地日月蓍
龜以作易耳兼天地日月蓍龜者聖人也故四象以示
之下申言通志定業斷疑也言其所示所告所斷者皆
[003-8b]


天地日月蓍龜之意非聖人之私説也此章言聖人先
能用易而後能作易耳
韓康伯曰唯變所適无數不周故曰圎卦列爻分各有
其體故曰方
伊川曰退藏于密密是用之源聖人之玅處退藏于密
是寂然不動之中包羅萬里无些滲漏无些隙縫便與
天載无聲无臭一般即到感應時亦是如此
來知徳曰洗心者心之名聖人之心无一毫人欲之私
[003-9a]


如江漢以濯之又神又明又應變无窮具此三者之徳
所以謂之洗心猶書言道心人心詩言遐心之類
熊南沙曰洗心則无思藏密則无為有思則與物雜故
齋以齊之有為則與物敵故戒以警之
呉㓜清曰其徳即蓍卦之徳神而明之在乎聖人不然
則枯草朽莖何神物之有
天道是隂陽變化民故是物理人情民之故即天之道
也看易中何所不有是聖人冩出胷中所藴
[003-9b]


熊南沙曰戸一也闔闢之則二隂陽之動静亦一氣耳
孔氏疏曰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
太初太乙也兩儀謂天地四象謂金木水火不言土者
分王于四季也八卦謂震木離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時
又巽同震木乾同兑金加以坤艮之土為八卦也
項平庵曰凡繫辭之稱八卦者即六十四卦也八卦更
相上下為六十四卦故例以八卦稱之其言伏羲始作
八卦者亦謂六十四卦也
[003-10a]


崔仲鳬曰極者屋檁以其居中而至故名夫自其合而
言之太極也自其分而言之儀也象也卦也生者皆太
極生之而有漸次也非有三度生也氣者流形而舉質
者也其合當如是而有條者理也如春秋者氣也温與凉
者理也氣之中正也温未能勝冬而寒涼未能革夏而
熱氣未充也愆伏乖戾氣之變也皆理所必然
何氏指神物變化垂象圖書為四象而東坡從之其曰
此四者聖人之所取以作易也當是之時有其象而无
[003-10b]


其辭示人以意而已聖人以後世為不足以知也故繫
辭以告之定吉㓙以斷之聖人之憂世也深矣
吕仲木曰書不盡言以下言聖人作易之事也化而裁
之存乎變以下言學者學易之事也易之事不過立象
盡意繫辭盡言而已情偽皆出于意利神皆出于言故
立乾坤之象易之意可盡繫乾坤之辭易之言可盡乾
坤者包六十四卦而言也夫意在象外者也故形而上
者謂之道言在象後者也故形而下者謂之器自道而
[003-11a]


言則為變通焉自器而言則為事業焉何也聖人之立
象也極天下之賾皆存乎卦故象立可以盡其道之意
聖人之繫辭也鼔天下之動皆存乎辭故辭繫可以盡
其器之言變通神明則學形上之道所謂意也徳行則
學形下之器所謂言也不言乃所以盡言故曰不言而

熊南沙曰陰陽之老者必窮窮則變陸績曰變三百八
十四爻使相交通以盡天下之利虞翻曰神易也陽息
[003-11b]


陰為鼔陰消陽為舞故鼔之舞之以盡神盡利盡神則
聖人之意盡矣
朱子曰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此言最的當若以有
形无形言之便是物與理相間斷了裁之行之措之都
是這箇道
龔夬曰剛柔有體竒耦有數左右有方者形也形而上
則為一陰一陽以至一剛一柔故謂之道形而下則為
仁義為禮樂以分則有守以實則有名故謂之器
[003-12a]


熊南沙曰形即上文乾坤形上者乾坤所藴一陰一陽
之謂道也形下者成列之乾坤也道可共繇而通所藴
之易未定也器則方體不可易者裁猶除也陰陽之道
以漸化其舊者而除去之乃卦之變推變者而行之所
謂變則通也二用周流六虚占用其變也于是舉而措
之天下矣
又曰賾形而上者動形而下者在卦變剛柔相推在卦
通出入互用也
[003-12b]


又曰自形上而放諸事業由㣲而逹于著也自至頥而
極于徳行由著而歸于㣲也體用一原顯㣲无間㣲矣

楊誠齋曰此章言聖人作易之意其散在六十四卦之
爻象其聚在乾坤之二卦聖人用易之道其散在天下
之事業其聚在一身之徳行
吕仲木曰自天尊地卑以下皆天地自然之象以為卦
爻其天一以下始兼蓍而言也
[003-13a]


程沙隨曰十有八變成六爻毎爻盖參以變故通其變
則陰陽相錯遂成天地之文天地之數五位相得而各
有合遂伍以變綜其數而極之遂定天下之象如織婦
之用綜合衆經相間而上下之也
繫辭下傳
吕仲木曰八卦成列一章言聖人立卦及繫辭不外乎
仁義以生人也義所以行其仁即天地易簡之徳貞一
之理也
[003-13b]


天地非一則无以成化育聖人非一則无以應萬變故
曰為物不二又曰吾道一以貫之一者何无欲是也此
道最易最簡韓氏注曰貞者正也一也夫有動則未免
乎累殉吉則未離乎㓙盡㑹通之變而不累于吉㓙者
其惟貞乎萬變雖殊可以執一御也
張子曰吉㓙否泰有義命焉聖人一以貞勝而不顧如
大人否亨滅頂无咎盖其類也又曰能正夫一則吉㓙
可勝而天地不能藏其迹日月不能眩其明盖正明不
[003-14a]


為日月所眩正觀不為天地所遷貞正也本也本立則
不為聞見所轉其見其聞須透徹所從來乃不眩惑
天地之大徳曰生此是乾坤之易簡處
正辭者无訟也聖人在上而民輸固有不敢枉其是非
之心非明徳新民何以有此
程子曰聖人制器不待見卦而後知象以衆人由之而
不能知故因卦以示之耳
朱子曰盖取諸三言者以意逆志之辭時人知器而已
[003-14b]


不知其有所取者孔子以易道觀知其制作合易非謂
見十三卦而後制十三器也
葉正則曰十三卦亦近世學者所標指庖犠始為綱罟
神農始為耒耜交易黄帝堯舜始為衣裳其後乃有舟
楫牛馬門柝杵臼弧矢宫室棺槨書契考于易乃无毫
釐形似之相近學者震于異説欲大而反小之也
熊南沙曰是故承上取象言依俞氏屬前章取夬下
吕仲木曰易者象也以下證取十三卦之故也象爻所
[003-15a]


以立其體吉㓙悔吝所以達其用皆像也
陽卦竒者以竒為主陰卦耦者以耦為主少者多之所
貴也故陽卦多陰陰卦多陽
張子曰一其歸者君子之道多以御者小人之理
陶石蕢曰萬塗宗于一心萬慮宗于何慮歸以道言致
以心言天下論道則同而塗徑錯糅論心則一而思慮
百變
熊南沙曰説文思有所圗曰慮致趣也歸自來言人也
[003-15b]


致自往言已也同歸一致言其本然殊途百慮自憧憧
者言耳君子以虛受人感則通之日月寒暑之往來任
氣尺蠖龍蛇之屈信委形至于下學上達亦待其自致
致用謂將用利用謂巳用致用者屈之信崇徳者信之

横渠張子曰入神僅能入于神窮神窮盡其神淺深之
别也斯言至矣
張子曰何思何慮行其所无事而已行其所无事則意
[003-16a]


必固我巳絶今天下无窮動静情偽止一屈伸而已在
我先行其所无事則復何事之有日月寒暑之往來尺
蠖之屈龍蛇之蟄莫非行其所无事是以惡其鑿也百
慮而一致先得此一致之理則何用百慮慮雖百卒歸
乎理而巳又曰屈伸相感而利生感以誠也情偽相感
而利害生雜之偽也精義入神事豫吾内求利吾外也
利用安身索利吾外致養吾内也窮神知化乃養盛自
然非思勉之能强故崇徳而外君子未或致知又曰精
[003-16b]


義入神以致用謂貫穿天下義理有以待之故可推用
凡人應物無節則往往自失故要在利用安身以養徳
見㡬則義明動而不括則用利屈伸順理則安身而徳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自私者自生分别君子因物
付物順事應事如日月寒暑之往來何用計較安排故
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知其同歸一致而思
慮自无矣
[003-17a]


利用安身從精義中來到窮神知化地位也是從此做
去在熟之而已矣
神化不屬陰陽在日用感應之間窮之知之總是精義
之極所謂日用間都是恰當的道理絶无一毫思勉到
此與天命於穆不已一般
張子曰君子見常不動故能得動之㣲豫六二在中而
静故能知幾
蘇東坡曰顔子其心至静而清明故不善觸之未嘗不
[003-17b]


知知之未嘗復行知之而復行者非真知也世所以不
食烏啄者徒以知之審也如使知不善如知烏啄則世
皆顔子矣所以不及聖人者猶待知耳詩曰不識不知
順帝之則
熊南沙曰釋咸者言无為之妙及有為之迹困解二節
言能與不能之利害噬嗑二節言戒與不戒之禍福否
鼎以下言求无為者在主敬主敬則能知幾而所謂主
敬者又在専一故稱損恒明之
[003-18a]


吕仲木曰精義未至于致一欲安身必至于或擊矣彰
往所以察來㣲顯所以闡幽往來顯幽无二理也
崔仲鳬曰開釋名卦之意而各當其名辨别陰陽之物
而正言其占斷辭即彖辭也
崔仲鳬曰憂患者為天下後世不得與聞易道故揭此
九卦指示後人全體大用之學非専為處憂患而言也
陸子静曰復而先以謙履盖履上天下澤而人居其中
先辨一身所以舉措動作之由謙以自持使精神收聚
[003-18b]


于内則此心斯可得而復本心既復謹始克終以得其
常而至于堅固私欲日以消磨而為損天理日以澄瑩
而為益雖涉危蹈險所遭多至于困而此心卓然不動
然後于道有左右逢源盖至此則順理而行無纎毫逗
漏如巽風之散无往不入
熊南沙曰九卦之陳履謙復恒損益所以豫其内困井
巽所以利于外又曰九卦初徳次體次用
韓氏注曰動本于静語始于黙復者反其所始故為徳
[003-19a]


之本和而不至從物者也和而能至故可履井以辨義
施而无私義之方也
朱子曰兑見而巽伏也一陰入在二陽之中是入細底
意故曰稱而隠如此然後可以制事可以行權
項氏玩辭曰困之辨辨于已復之辨辨于物井人巳之
間兩極其辨
崔仲鳬曰不可為典要卦之變也既有典常書之辭也
卦之變无定體書之常有定理學易者由辭以明理即
[003-19b]


理而應變錯綜斟酌天下可運于掌
熊南沙曰位言之曰初上時言之曰初終道言之曰本
末事言之曰始終其實一也時變則事變事變則道與
之俱
二四同功而異位同陰而異二四之位也四以近而多
懼二之多譽以柔中也三五同功而異位同陽而異三
五之位也三以賤而多凶五之多功以剛勝也柔剛以
位言邪疑辭君道以剛為本亦有柔中而吉者君道體
[003-20a]


剛而用柔也
來知徳曰文不當者非専指陽居陰位陰居陽位也卦
情若淑或以不當為吉剥之上九豫之九四是也卦情
若慝反以當位為凶大壯初九同人六二是也要在隨
時變易得其當而已
呉㓜清曰至健以下言天地之能也説諸心以下言聖
人成能也變化云為以下言人謀鬼謀百姓與能也
張子曰天能為性人謀為能大人盡性不以天能為能
[003-20b]


而以人謀為能故曰天地設位聖人成能又曰天人不
須强分易言天道則與人事一滚論之畢竟人謀之所
經畫則亦莫非天理耳
蘇東坡曰萬物自生自成故天地設位而已聖人无能
因天下之巳能而遂成之故人為我謀之明鬼為我謀
之幽百姓之愚可使與知焉書曰謀及卿士謀及庶人
謀及卜筮
韓氏注曰變而通之以盡利故曰變動以利言吉凶无
[003-21a]


常惟人所動情順乗理以之吉情逆違道以陷凶故曰
吉凶以情遷冺然同順何吉何凶愛惡相攻然後逆順
者殊故吉凶生相取猶相資也
項平庵曰相感者情之始交故以利害言相取則涉于
事矣故以悔吝言相攻則其事極矣故以吉凶言此姑
就淺深别之凡情莫不然故總以相近一條明之不相
得者惡相攻偽相感近不相取也
愛惡相攻而吉凶生故吉凶以情遷吉凶者生于愛惡
[003-21b]


相攻之情也韓康伯曰冺然同順何吉何㓙故曰吉凶
者貞勝者也
蘇氏曰悔吝者生于不弘通者也天下孰為貞逺自其
近者觀之則逺矣孰為貞近自其逺者觀之則近矣逺
近相資以為别也因其别也而各性其有以自異則或
害之矣或害之者悔吝之所從出也信其人則舉以為
利己不信則舉以為害已此情偽之蔽也王臨川疑六
辭與上不屬或疑為占者所問之辭
[003-22a]


說卦
蘇氏曰介紹以傳命謂之賛天地鬼神不能與人接也
故以蓍龜為之介紹
張子曰有謀有問命于蓍謂之生蓍起其用也非謂在
野而生蓍也
馬融曰天得三合謂一三五也地得兩合謂二四也
孔氏疏曰倚立也參天而為九兩地而為六用生數也
熊南沙曰未入用則謂之陰陽故止曰觀已入用則謂
[003-22b]


之剛柔故曰發揮謂布散于六十四卦而生三百八十
四爻也
程子曰求是即為理義求是之心俄頃不可忘又曰窮
理盡性矣曰以至于命則全无著力處又曰窮理盡性
以至于命三事一時並了不可將窮理作知之事若實
窮得理即性命亦可了又曰知窮理便能盡性至命又
曰窮理盡性至命一事也才窮理便盡性盡性便至命
如木可以為柱理也其曲直者性也其所以曲直者命
[003-23a]


也理性命一而已又曰天命猶天道也以其用言之則
謂之命命者造化之謂也
來知徳曰理一而已矣自其共由而言謂之道自其藴
蓄而言謂之徳自其散布而不可移易謂之理自其各
得其所賦之理謂之性四者自其在人而言謂之義自
其在天而言謂之命和順于道徳者謂易中形上之道
神明之徳皆有以貫徹之不相悖戾拂逆也理于義者
六十四卦皆利于貞其要无咎者義也
[003-23b]


熊南沙曰和順言因其自然而无矯强也理治也理義
各指其所之時措之宜也
窮理盡性至命以用占者言
曰窮理盡性至命又曰順性命之理理即性命也而繼
之以陰陽剛柔仁義則知性命之理矣
孔氏曰天動而施曰仁地静而理曰義
朱子曰仁體剛而用柔義體柔而用剛
吕仲木曰非天地定位則山澤風雷水火不相交也故
[003-24a]


下言雷動風散雨潤日晅艮止兑説而皆歸于乾君坤
藏也
雷風相薄陸徳明釋文云相附麗也又云入也與後陰
陽相薄之薄字不同
韓康伯曰于往則順而知之于來則逆而數之作易以
逆睹來事以前民用
崔仲鳬曰順者言已往逆者言未然易以知來故曰逆

[003-24b]


漢嘉安石易牖曰天下之事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易為
知來而作故其數逆數也數往者順盖因下句而並舉
之非謂易有數往之順數
胡仲虎曰數往知來指圎圖言卦氣之行易逆數指横
圗言卦畫所以立
蘇氏通幽賛生蓍為一章曰道徳之變沿其末流至于
生蓍倚數立卦生爻而萬物之情備泝而上之反從其
初有性者有見者一是二者則至于命矣此之謂逆聖
[003-25a]


人既得性命之理則順而下之以極其變率一物而兩
之以開生生之門是故兼三才設六位以行于八卦之
中天地山澤雷風水火紛然相錯盡八物之變而邪正
吉凶悔吝憂虞進退得失之情不可勝窮也此之謂順
然自命言之以順為往以逆為來故數往順知來逆六
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據其末而反求其本故易逆
數也數往之數上聲逆數之數去聲
羅念庵曰往者陽之舒也來者陰之歛也陽自内而逹
[003-25b]


外故順陰自外而反内故逆自震而離而兑而乾乃一
陽至三陽自巽而坎而艮而坤乃一陰至三陰此天地
消息盈虚之理也陰之歛不極則一陽不能復生此復
所以次剥也易者生生也然必本于歛静則所謂逆數
也造化以之卦爻象之又曰自内如外謂之往往主發
生由震而乾是也自外反内謂之來來主歸復由巽而
坤是也數往者順順其後天乎知來者逆逆其先天乎
故曰易有太極者逆也生兩儀則順矣逆順相感而化
[003-26a]


行故月從逆為朔
黄慎軒曰自有天地以來皆順生者也逆者逆于天地
之先所以為易也夫山澤雷風水火皆天地之位也八
卦相錯皆定位中自然之變化雖變而未嘗不定也引
伸觸類八八六十四以之于四千九十六且有不可勝
窮者皆八之錯也其初則一而已數一之往必順為八
而知八之來必逆為一順之生者有盡逆之生生者無
窮生生之謂易故曰易逆數也數至于歸極矣百千萬
[003-26b]


億皆歸于一一復何歸无所歸者萬物之大歸與故曰
同歸而殊途何以明其然也乾之用九也一乗八也八
卦皆乾一之所生也故乾統天坤之用六也母六子也
能母其所成而不敢敵其所尊六則窮上反下以復為
一故曰復亨剛反反者逆之數也乾之无首何也乾卦
成而坤之為一者不可見也故其初曰潛龍而其用九
曰无首无首則无尾矣无首无尾故能即首即尾无所
不首无所不尾是所以為易也易者圓神周流不可為
[003-27a]


典要之稱也立于乾之初則曰一行乎圖之中則曰五
五乗十故大衍之數五十五十者成而所謂中五者不
可見矣猶乾初之潛也故其用四十有九六八則四十
有八盡乎八卦之爻數矣而其竒者一也此一之所以
乗八而乾之所以用九也故來之跡生于往逆之名起
于順无順无逆无往无來者所以為易也甚矣蓍之似
易也亦非理亦非象亦非數而往來順逆无所不可變
化焉者執而名之曰此為某䇿則不可故仲尼贊易獨
[003-27b]


以圓神歸蓍彼卦之智爻之義皆圓之所包而神之所
為也惟其並一之名无之是以无一物而不在也故曰
聖人以此洗心退蔵于密神以知來知以蔵往夫聖人
之密與神不可見而吾于蔵往見之視往如來履卦爻
如蓍立于未有天地之先而行于既有天地之後未嘗
不用而與用俱蔵淵乎乾一之潛乎乾而圖五之虚于
圖也伯陽曰反者道之動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楞嚴
曰返流歸一六用不行六解一亦亡皆易之所謂逆也
[003-28a]


将逆之而至乎无所可逆耳惟无所可逆故能即往即
來无往无來而亦若有往亦若有來賢者知逆而不能
无往又其下則與物往來而已知用而不知蔵為順而
已矣是雖曰與易俱而為卦為爻固无時已也悲夫
崔仲鳬曰生成者物也生之成之者八卦也主之者一元
之氣也
程子曰艮止也生也止則便生不止則不生此艮始終
萬物
[003-28b]


崔仲鳬曰帝者言其宰物者也神者言其妙物者也宰
則包萬物无遺妙則運萬物不滯六子之成无限帝也
六子之用无迹神也其乾坤之尊稱與非有二物也
程可久曰始言六子之材各有所長終言六子之情各
有所合
吕仲木曰震乾之長子也震且為龍乾不言可知矣由
是知乾為牛亦可也何也坤為牝馬乾可為牡馬故雖
鷄雉羊豕亦皆可通也故雖八卦之物舉其大耳近取
[003-29a]


諸身亦由是也
吕仲木曰先儒謂一梅一兎皆可起八卦如乾為玉矣
凡玉之次以至頑石之類皆可推七卦也乾為木果矣
凡果之下以至枝葉根苖之類皆可列七卦也胡仲虎
謂有相對取象相因取象有一卦中自相因取象有不
言互見者其説亦庶㡬也
乾鑿度曰物有始有壮有究震得陽氣之先巽得陰氣
之先故其卦皆有究極之義
[003-29b]


呉幼清曰震巽言究而震之究為乾巽之究為震者喜
陰卦為陽卦陽卦為純陽不欲陽為隂卦陰為純陰卦

序卦
吕仲木曰以政合者畜之小以徳合者畜之大大過美
之至也小過失之細也是故養而動則大過乎人自信
而行能无失乎困乎上者必反下此不得乎人而反求
諸巳也其諸澤无水則濬井乎
[003-30a]


序卦之義有相反者有相因者相反者窮而變也否泰
之類也相因者未至于極也比蒙需訟是也亦老變少
不變之義也要之不出此二例
雜卦
韓康伯曰雜卦者雜揉衆卦錯綜其義或以同相類或
以異相明也
鄭康成以大過以下非相從之次疑有錯簡後蔡節齋
改云大過顛也頥養正也既濟定也未濟男之窮也歸
[003-30b]


妹女之終也漸女歸待男行也姤遇也柔遇剛也夬決
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熊南沙曰雜卦之末特别君子小人其意㣲矣始乾終
夬一陰決盡則乾也
大畜以艮畜乾艮為上主而力足以畜大故云時无妄
以乾行震而不利者震為下主以上主者為時則下主
者災矣是上下之分也萃升皆四陰之卦萃一陰為上
卦之主而三陰聚于下升一陰為下卦之主而三陰往
[003-31a]


于上陽在下卦自抑而為謙之主故輕陽在上卦自亢
而為豫之主故怠
蘇東坡曰易以上為往下為來澤上于地萃聚于下也
地中生木升一于上也噬嗑自二至五皆以相噬為事
躁于食者也賁自初至四皆賁而不受汙安于无色者

熊南沙曰噬嗑賁皆三陰三陽之卦噬嗑中陽在頥居
下卦震動之上食也賁中陽文剛而光輝于艮實之内
[003-31b]


无色也
蘇東坡曰柔在外則見在内則伏隨以隨時為安故曰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蠱以媮安為危故曰君子以振民
育徳故事也飭修也爛者非一日之故而不可反者也
闗朗曰明乎外者物自暌明乎内者家自家
熊南沙曰大壮則止之止盖上字之誤
項氏玩辭曰大有同人皆以離之中爻為主在上則人
歸乎我故曰衆在下則我同乎人故曰親
[003-32a]


蘇東坡曰陰在外據用事之地故為小過在内不據用
事之地故為中孚
熊南沙曰内文明則有所容為多故外文明則有所察
故无徒
吳幼清曰離六五為主火炎而上故上征而折上九之
首坎九五為主水潤而下故下比而納六四之約來知
徳曰小畜柔得位但寡不能勝衆陽所以不能畜故曰
寡履柔不得位惟以悦體履虎尾故曰不處不處非所
[003-32b]
居也
蘇東坡曰天水相迫故不進相違故不親初上者本末
之地也以陽居之則正以陰居之則顛故曰頥養正也
大過顛也
周易劄記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