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8 南華真經口義--林希逸 (WYG)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莊子口義卷七
            宋 林希逸 撰
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
田子方侍坐於魏文侯數稱谿工文侯曰谿工子之師
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當故無擇稱之
文侯曰然則無師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師誰邪子方曰
東郭順子文侯曰然則夫子何故未嘗稱之子方曰其
[007-1b]
為人也真人貌而天虛縁而葆真清而容物物無道正
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無擇何足以稱之子方出文
侯儻然終日不言召前立臣而語之曰遠矣全德之君
子始吾以聖知之言仁義之行為至矣吾聞子方之師
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吾所學者真土梗耳
夫魏真為我累耳
 稱道數當言稱誦道理拍拍皆當也其為人也真純
 也人貌而天貌雖人而有自然之天德也虛心而順
[007-2a]
 物未嘗動其心故曰葆真葆養也清自㓗也清則易
 離於物而能容之言其大也人有非道未嘗責之以
 言但動容貌而使彼自悟自然消釋其不肖之心故
 曰使人之意也消谿工之善猶可容言順子之美不
 可容言故曰何足以稱之全德君子言順子也形解
 言自失也土梗者得其粗不得其精也以有國為累
 故不得以深究無為自然之道故曰夫魏真為我累
 耳
[007-2b]
温伯雪子適齊舍於魯魯人有請見之者温伯雪子曰
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吾不
欲見也至於齊反舍於魯是人也又請見温伯雪子曰
往也蘄見我今也又蘄見我是必有以振我也出而見
客入而歎明日見客又入而歎其僕曰每見之客也必
入而歎何邪曰吾固告子矣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
乎知人心昔之見我者進退一成規一成矩從容一若
龍一若虎其諫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是以歎也仲
[007-3a]
尼見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見温伯雪子久矣見之
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
以容聲矣
 伯名也雪子其字也禮義有為之學也陋於知人心
 陋劣也謂其不識本心也振振德也言必有益我也
 故曰振我進退成規矩從容若龍虎動容周旋中禮
 也規矩有法度也龍虎成文章也大人虎變是也諫
 我似子道我似父謂交淺言深也目擊而道存即正
[007-3b]
 容以悟使人之意消也容聲容言也
顔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歩亦歩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
馳夫子奔逸絶塵而回瞠若乎後矣夫子曰回何謂邪
曰夫子歩亦歩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
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
逸絶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無
器而民⬤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仲尼曰惡可不
察與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東方而入
[007-4a]
於西極萬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後成功是
出則存是入則亡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
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効物而動日夜無隙而
不知其所終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規乎其前丘以是
日徂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汝殆著乎
吾所以著也彼已盡矣而汝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
肆也吾服汝也甚忘汝服吾也亦甚忘雖然汝奚患焉
雖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007-4b]
 不比而周言不待親比之而其情自然周美也無器
 者不可以迹名也民蹈乎前言人自來歸也以此比
 夫子之不可及也不知其所以然而已矣者言我至
 此不知其為如何也奔逸飛馳也絶塵去速而不見
 其塵也瞠直目以視也歩趨馳者皆以馬為喻也惡
 可不察者言當更於此精察也心死者無所見也生
 而無所見猶甚於死也故曰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
 亦次之比方可數也日既明時物之長短小大皆可
[007-5a]
 盡見故曰莫不比方出自東方入于西極自朝至暮
 也有目有趾羣動之物也必見日而後事可為待是
 待日也故曰待是而後成功是出則存是入則亡人
 事之存亡係日之出入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萬
 物之有待於道亦猶人事之待乎日也故曰萬物亦
 然生死皆循是道之自然故曰有待而死有待而生
 生而受其形則此道在身無所遷變以待其終故曰
 不化以待盡不化者無所遷變也效倣也倣於物而
[007-5b]
 行不容其心故曰效物而動物事物也無隙者無所
 間斷也不知其終者無已時也渾然此身無非和順
 之理故曰薰然而成形薰和也雖知事物之無非命
 而日用之間不以命為規度即所謂聖人不言命也
 日徂者日日如是與之俱往純亦不已也交一臂者
 並立也終身與汝周旋而汝未得此道故曰交一臂
 而失之著可見者也汝但見吾所可見者而不知有
 所不可見者故曰汝殆著乎吾所以著也盡無也道
[007-6a]
 必至於無而後盡汝但以有求之所以見不到盡處
 也故曰彼已盡矣而汝求以為有肆貨馬之地也唐
 無壁之屋也詩云中唐有甓唐肆今之過路亭也貨
 馬者來去不常止就其肆求之刻舟求劒之意也忘
 不可知者也極其不可知曰甚忘服行也吾與汝之
 所行必極其所不可知汝與吾之所行亦必極其所
 不可知故曰吾服汝也甚忘汝服吾亦甚忘意謂此
 事我與汝説不得汝亦與我説不得必至於忘言而
[007-6b]
 後盡也雖然又轉一轉謂汝今雖未至於此亦何患
 焉盖汝既知奔逸絶塵者瞠若乎其後則是知有此
 一解未盡矣若到此能忘其故吾之時雖與今日所
 見不同而在我之所不忘者仍舊在也釋氏所謂悟
 後依舊是故時人意謂見到無處方盡仍舊即是有
 時道理也故曰雖忘乎故吾而吾有不忘者存此兩
 箇吾字就顔子身上自説又與上面吾服汝汝服吾
 吾字不同
[007-7a]
孔子見老聃老聃新沐方將被髮而乾慹然似非人孔
子便而待之少焉見去/聲曰某也眩與其信然與向者先
生形體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老聃曰吾
遊心於物之初孔子曰何謂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
必亦反卷/不開也焉而不能言嘗為汝議乎其將至隂肅肅
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
物生焉或為之紀而莫見其形消息滿虛一晦一明日
改月化日有所為而莫見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
[007-7b]
歸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其所窮非是也且孰為之

 被髮而乾即離騷所謂晞髮也慹然凝定而立之貌
 非人猶未偶人也掘兀兀然也遺物遺外物也離人
 離人𩔖也立於獨者超立乎一世之表也物之初者
 無物之始也辟合也心無所知口不欲言故曰困焉
 辟焉將近也謂其深妙者難言且擬議其近似者也
 故曰言乎其將前曰其樊其風此言其將即變換為
[007-8a]
 文也肅肅嚴冷之意赫赫輝明之意即是一隂一陽
 之謂道如此下四句隂陽和而後萬物生交通互往
 來也獨隂不生獨陽不成故曰交通成和紀者綱維
 主張之意也亦似有物主之而不可見故曰或為之
 紀而莫見其形為之紀者造化也一晦一明晝夜也
 消息滿虛四時之氣運日改月化日異而月不同也
 日有所為而莫見其功日日如是而造化之功孰得
 而名言之相反不同也始終雖不同而其端不可尋
[007-8b]
 譬如雀化為蛤謂雀之終則蛤實始焉謂蛤之始則
 雀實終焉大而帝王之禪代亦如是如何見得盡故
 曰終始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此分明是説
 箇造物但不指其名却又曰非是也孰為之宗是即
 造物也宗亦造物也言不是這箇孰為之主宰莊子
 之文句句生活便是此等處
孔子曰請問遊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樂也得至美
而遊乎至樂謂之至人孔子曰願聞其方曰草食之獸
[007-9a]
不疾易藪水中之虫不疾易水行少變而不失其大常
也喜怒哀樂不入於胷次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
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將為塵垢而死生終始
將為晝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喪禍福之所介乎棄𨽻
者若棄泥塗知身貴於𨽻也貴在於我而不失於變且
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夫孰足以患心已為道者解乎此
 至美至樂賛道之美也不疾不厭也行少變言易藪
 易水也不失其大常所食之水草猶在也萬物之生
[007-9b]
 皆在乎天之下故必聽天之所為豈得以自異故曰
 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知其一出於天而莫不同
 則死生且不能滑其心而况得喪禍福乎介芥蔕也
 𨽻僕𨽻也僕𨽻去來棄如泥塗以我貴而彼賤也若
 知道之可貴實在於我則萬物之變豈能失我之至
 美至樂者天地之間變化相尋萬古如此何有盡時
 得喪禍福無非自然又何足以為吾心之患故曰萬
 化未始有極也夫孰足以患心但世俗之人不能解
[007-10a]
 此惟身與道一者方解曉乎此已身也身與道一故
 曰己為道
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脩心古之君子
孰能説焉老聃曰不然夫水之於汋也無為而才自然
矣至人之於德也不脩而物不能離焉若天之自髙地
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孔子出以告顔回曰丘
之於道也其猶醯雞與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
地之大全也
[007-10b]
 假借也至言者指以上許多言語也謂老子其徳如
 此猶且不能離言語以脩其心他人孰能免此脱免
 也謂必不能離言語以求道也説與脱同老聃曰不
 然者謂假言語以脩心其説非也汋取也與酌同江
 河之水酌之而不竭者以其本質無為而自然也才
 質也水之所以為水者自然之質也至人之徳本乎
 自然雖不假脩為外物亦不得而離間之天地日月
 亦自然而已矣又何容力乎故曰夫何脩焉醯雞醋
[007-11a]
 甕中之蠛蠓也其包覆於甕中豈知甕外之大言所
 見者小也
莊子見魯哀公哀公曰魯多儒士少為先生方者莊子
曰魯少儒哀公曰舉魯國而儒服何謂少乎莊子曰周
聞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方屨者知地形緩佩玦
者事至而斷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
必知其道也公固以為不然何不號於國中曰無此
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
[007-11b]
敢儒服者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
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
耳可謂多乎
 方術也言魯之儒者學術與先生不同也緩佩玦者
 言其行詳緩而佩玦玉也玦取能斷之義一丈夫言
 孔子也此意蓋言儒服者多而皆不知道也
百里奚爵禄不入於心故飯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
賤與之政也有虞氏死生不入於心故足以動人
[007-12a]
 方飯牛之時豈有求爵祿之心唯其不求所以見用
 於穆公動人者言感動而化之也死生不入於心者
 無為而為心無所動也到此又等閒説這兩句
宋元君將畫圖衆史皆至受揖而立䑛筆和墨在外者
半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
人視之則解衣槃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
 儃儃猶澶漫也舒遲自得之意受揖不立者言與衆
 史相揖而略不住也槃礴箕踞之狀臝即裸也此言
[007-12b]
 無心於求知乃真畫者東坡形容畫竹與杜詩曰神
 閒志定始一掃亦近此意
文王觀於臧見一丈夫釣而其釣莫釣非持其釣有釣
者也常釣也文王欲舉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
安也欲終而釋之而不忍百姓之無天也於是旦而屬
之大夫曰昔者寡人夢見良人黒色而⬤乗駁馬而偏
朱蹄號曰寓而政於臧丈人庻幾乎民有瘳乎諸大夫
蹙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則卜之諸大夫曰先君之
[007-13a]
命王其無他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無
更偏令無出三年文王觀於國則列士壞植散羣長官
者不成德斔音/庾斛不敢入於四境列士壞植散羣則尚
同也長官者不成德則同務也斔斛不敢入於四境則
諸侯無二心也文王於是焉以為太師北靣而問曰政
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應泛然而辭朝令而
夜遁終身無聞
 此一段把太公事却如此粧撰别箇話頭常釣者釣
[007-13b]
 常在手也釣竿雖在手而無意於釣故曰非持其釣
 有釣者也這般句語皆是好處無天者言無所主也
 偏朱蹄者其蹄只一⬤朱也先君王也言所夢乃文
 王之父也典法無更不變易法度也偏令無出無一
 事肯出號令也號令之間獨言一事故曰偏令壞植
 散羣言不立朋黨也不成徳不自有其成功猶易曰
 或從王事無成也同務與衆人同事功而不自異也
 斔即庾也外國之斔斛大小不同皆不敢入其境内
[007-14a]
 則諸侯無不知歸也故曰無二心朝令者朝聞文王
 之命有及天下之問故逃去終身無聞猶書曰暨厥
 終罔顯也旦屬之大夫古本作夫夫司馬云上夫字
 作大字讀夫一大也太山石始皇文曰御史夫夫盖
 篆字夫與大同見文鑑
顔淵問於仲尼曰文王其猶未邪又何以夢為乎仲尼
曰黙汝無言夫文王盡之也而又何論刺焉彼直以循
斯須也
[007-14b]
 循斯須者言茍徇一時之計欲衆人易從也又豈可
 譏刺乎
列御㓂為去/聲伯昏無人射引之盈貫措杯水其肘上發
之適矢復沓方矢復寓當是時猶象人也伯昏無人曰
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嘗與汝登髙山履危石臨百
仞之淵若能射乎於是無人遂登髙山履危石臨百仞
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㓂而進之御冦伏地
汗流至踵伯昏無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黃泉
[007-15a]
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爾於中也
殆矣夫
 引之盈貫開弓而至滿也前手直而肘平可以致一
 盃水於其上言定也發射也適去也沓重也又也矢
 方去而矢又在弦上沓於弦上者纔去而方來之矢
 又寓於弦上矣此言一箭接一箭如此其神速也象
 人木偶人也背逡巡者靣向髙山而背臨深淵退而
 未已之意故曰逡巡三分其足一分在岸二分垂於
[007-15b]
 虛處可謂危之至而伯昏無人能之者即所謂純氣
 之守也履地而射射之常也故曰非不射之射也神
 能守一則雖上闚青天下至黃泉揮斥乎八極其心
 亦無所變動若險夷之境界猶怵然而恂其目則是
 未知至人之學也以此為射而欲求中的之精義亦
 難矣故曰爾於中也殆矣哉怵懼也恂目恂動也
肩吾問於孫叔敖曰子三為令尹而不榮華三去之而
無憂色吾始也疑子今視子之鼻間栩栩然子之用心
[007-16a]
獨奈何孫叔敖曰吾何以過人哉吾以其來不可却也
其去不可止也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而無憂色而已
矣我何以過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
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將躊躇方將四顧何暇至
乎人貴人賤哉
 鼻間栩栩然息不在外而在内有自養之意也令尹
 之貴若在於令尹則與我無預我之可貴若在於我
 則與令尹無預故曰其在彼邪亡乎我其在我邪亡
[007-16b]
 乎彼此數句發得精神躊躇四顧者髙視遐想於天
 地之間安知人之所謂貴者賤者
仲尼聞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説美人不得濫盗人
不得刦伏戲黃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無變乎已况
爵祿乎若然者其神經乎大山而無介入乎淵泉而不
濡處卑細而不憊充滿天地既以與人已愈有
 知者不得説非言辭所可窮也美人不得濫非聲色
 所能淫也盗人不得刦非凶威所能屈也伏戲黃帝
[007-17a]
 不得友遁世而輕天下也介間也石雖無間可以穿
 而過也故曰經乎太山而無介處貧賤之地而不以
 為病故曰處卑細而不憊充滿天地者道也道在己
 者既塞天地推以化人用之無盡故曰既以與人已
 愈有
楚王與凢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凢亡者三凢君曰凢
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夫凢之亡不足以喪吾存則楚
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觀之則凢未始亡而楚未始存
[007-17b]

 此意即刖者喪足而尊足者存又如此換箇話頭謂
 道之在已不問有國與無國也凢不為亡楚不為存
 則世之得喪禍福皆外物矣然其意猶在楚不足以
 存存一句失者既不足以自歉則得者亦不足以自
 矜自歉愧也自矜誇也此語尤有味此學問切身受
 用之語
外篇知北遊第二十二
[007-18a]
知北游於𤣥水之上登𨼆弅之丘而適遭無為謂焉知
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
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
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問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闋之上
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
將語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問反於帝宮見
黃帝而問焉黃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
道無從無道始得道知問黃帝曰我與若知之彼與彼
[007-18b]
不知也其孰是耶黃帝曰彼無為謂真是也狂屈似之
我與汝終不近也
 前後人名皆是寓言如此三名却有分别知有思惟
 心者也無為謂自然者也狂猖狂也屈者掘然如槁
 木之枝也此書猖狂字便與逍遥遊浮遊字同猖狂
 而屈然無知之貌也此叚只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故粧出許多説話問而不知答是此中無老僧靣前
 無闍梨也夾山/語欲答而忘其言是猶知有問者也故
[007-19a]
 曰無為真是狂屈似之似近也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
徳不可至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故曰失道而
後德失徳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
華而亂之首也故曰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
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今己音/紀為物也欲復歸根不亦
難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
 知者不言此是達磨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
[007-19b]
 成佛不言之教即維摩不二法門也道不可致不可
 以言致也徳不可至不可以迹求也仁義禮皆為有
 迹有迹則於道隳矣莊子以禮為强世故比之仁義
 其迹又甚故曰道之華亂之首華外飾而無其實也
 外飾之偽欺詐之所由生也故曰亂之首黜聦明墮
 枝體此為道之日損者也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則是
 忘其故吾之時能無為則循天理之自然無所不可
 為矣物迹也求道而又有迹則是已猶與物同而欲
[007-20a]
 見自本自根之地宜其難矣復歸根者言收歛而返
 於無物之初也大人無為者也大人則易之其易也
 三字莊子文法若他人則曰唯大人則易之矣
生者死之徒死者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
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
也是其所美者為神竒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
神竒神竒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

[007-20b]
 生者死之徒死者生之始下一句易説上一句難説
 且如花木之發為枝為葉是其生者也然此已發者
 終無不盡之理則是其生者猶死矣伊川曰復入之
 息非己出之息此語極好便是此意碩果不食剝者
 復之萌也謂之碩果死者矣種之再生非死為生之
 始乎死生往來萬物皆然孰知其所以為之者紀綱
 紀也主張而為之者也氣之聚散為生為死人皆知
 之若知死生只是一理則吾又何患為徒者死生為
[007-21a]
 一也死生本一理萬物皆然而人自分美惡好惡如
 花卉之方盛則以為神竒落而在地則為臭腐殊不
 知葉落糞根生者又自是而始則是臭腐復化為神
 竒也既生而落則神竒又化為臭腐矣亘古窮今來
 來往往只此一氣而已聖人知此故不以死生窮達
 禍福為分别故曰聖人故貴一一者無分别也
知謂黃帝曰吾問無為謂無為謂不應我非不我應不
知應我也吾問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
[007-21b]
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問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黃
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
也予與若終不近也以其知之也狂屈聞之以黃帝為
知言
 此數行解得前意甚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
而不説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
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今彼神明至精與彼
[007-22a]
百化物已死生方員莫知其根也扁然而萬物自古以
固存六合為巨未離其内秋毫為小待之成體天下莫
不沉浮終身不故隂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
而存油然不形而神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本根可以
觀於天矣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乾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明法者寒暑往來盈虛消長皆有曉然一定
 之法則何嘗犯商量故曰不議鳬短鶴長麥垂⬤仰
[007-22b]
 或寒或熱或苦或甘皆是自然之理而其所以長短
 甘苦者如何説得故曰有成理而不説不作即無為
 也無為不作皆順自然也聖人之所以順自然者亦
 得諸天地而已大故曰觀於天地之謂也神明至精
 言妙理也百化百物之化也上彼字在天底下彼字
 在物底物之或生或死其生也或方或圓皆神明至
 精者為之既已有矣孰能究其根極之地故曰物已
 死生方圓莫知其根扁然即翩然也有去而不已之
[007-23a]
 意便是逝者如斯萬物之化相尋而去無所窮己而
 其造化常存東坡所謂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若非
 有所見亦不能道及此六合為巨未離其内言天地
 雖大不出造化之内也秋毫為小待之成體若無此
 秋毫之體則無秋毫之名即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
 而太山為小也沈浮往來也不故常新也萬物往來
 而不窮日日如此故曰天下莫不沉浮終身不故惟
 其不故所以四時運行而得其序也惛然不可見也
[007-23b]
 油然生意也若亡而存死者生之徒也不形而神不
 恃形而立不隨生而亡也畜養也養萬物者道也而
 人不知之此造化本根之地也觀於天者不過此理
 故曰可以觀於天矣
齧缺問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
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
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言未卒齧缺睡寐被衣
大悦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
[007-24a]
以故自持媒媒音/昧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彼何人哉
 此一叚又撰出兩箇知道之人相與語釋氏所謂好
 手手中呈好手紅心心裏中紅心正汝形一汝視是
 忘其形體耳目也攝汝知一汝度是去其思慮意識
 也度意度也天和者元氣也忘其形體耳目則元氣
 全矣神者釋氏所謂主人公也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則非來舍矣德將汝美德潤身也道將汝居居天下
 之廣居也瞳無知而直視之貌犢之初生未嘗不視
[007-24b]
 而何嘗有所視赤子亦然無求其故謂人不知其所
 以視者如何也此即形容無心之貌言未卒而睡寐
 者言答之未己而自睡也語意相契不容於言故如
 此狀出真其實知者言其實見此理之真也事物不
 入其心故曰不以故自持故事也媒媒晦晦芒忽無
 見也彼既無心而我有不容言者故曰無心而不可
 與謀穹壤之間有此人物故曰彼何人哉深美之也
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
[007-25a]
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
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
之委順也孫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
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彊陽氣也又胡可
得而有邪
 委聚也四大假合而為此身故曰委形隂陽成和而
 後物生故曰生者委和也順理也性命在我即造物
 之理故曰委順人世相代如蟬蜕然故曰子孫委蜕
[007-25b]
 也强陽氣即生氣也動者為陽人之行處飲食皆此
 氣之動為之皆非我有也圓覺所謂今者妄身當在
 何處便是此意此一叚亦自竒特不知所持無執着
 也
孔子問於老聃曰今日晏閒敢問至道老聃曰汝齊戒
䟽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知夫道窅然難言哉將
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
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故九竅者胎生
[007-26a]
八竅者卵生
 䟽瀹通導之也澡雪洗滌之也掊擊屏去之也窅然
 深奥之貌崖邊際也崖略者謂深妙者難言只言其
 邊際粗略而已昭昭可見者也冥冥不可見者也見
 而可得分别者謂之有倫有倫萬物也無形造化也
 精神在人者也形可見者精不可見者九竅人𩔖也
 八竅禽𩔖也以人與禽並言故抑之也佛經所謂胎
 生卵生濕生皆原於此此意盖謂人雖貴於物而其
[007-26b]
 生也實同故欲其捨色身而求法身莊子之意亦如
 此
其來無迹其往無崖無門無房音/旁四達之皇皇也邀於
此者四枝强思慮恂達耳目聦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
無方天不得不髙地不得不廣日月不得不行萬物不
得不昌此其道與
 其來無迹其往無崖言造化之間去者來者無地可
 尋逐也四達皇皇言太虛之間人之室居則有門有
[007-27a]
 旁太虛之間但見其皇皇之大豈知其所從入從出
 者乎邀於此者言邀索而見此道也四枝强即圓覺
 所謂身體輕安也恂達通達也不勞順自然也無方
 不定也即是以接而時生乎其心者也天地日月萬
 物若非此道誰實為之此四句只形容徹上徹下無
 非此道而已
且夫博之不必知辯之不必慧聖人以斷之矣若夫益
之而不加益損之而不加損者聖人之所保也淵淵乎
[007-27b]
其若海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運量萬物而不匱則君
子之道彼其外與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此其道與中
國有人焉非隂非陽處於天地之間直且為人將反於
宗自本觀之生者喑音/䕃與噫氣/之噫同物也雖有夀夭相去
幾何須臾之説也奚足以為堯桀之是非
 ⬤之無所不知也人之辨⬤皆誇以為己能而不必
 出於汝之知慧其所以知慧者造物也故聖人只以
 造物斷之不以益為益不以損為損所保者在我而
[007-28a]
 外物不得而加焉此聖人之事也終則復始純亦不
 已也運量萬物而不匱應物而不窮也運用而量度
 之故曰運量此未免於有心只為君子之道盖言其
 有迹也以我而應物則為運量萬物物至而我應之
 則為萬物皆往資焉便是感而後應迫而後動如此
 而不匱則謂之道道者無心無迹也中國有人焉謂
 天地之中有至人焉非隂非陽言其不可以物指名
 也有人之形而其心遊於物之初直寓形於天地之
[007-28b]
 間耳故曰直且為人將反於宗宗者萬物之初也喑
 醷氣之不順者也人身之氣有所不順則為疣為贅
 造物之氣生而為人則亦其不順者也故曰自本觀
 之言反於天地之初而觀之也此意盖是貶剝人身
 便是釋氏所謂皮囊包血之論子細看來大藏經中
 許多説話多出於此堯桀是非言人世是非之論因
 有此身而後有之百年之間縱有長短比之天地須
 㬰而已此數語亦好
[007-29a]
果蓏有理人倫雖難去/聲所以相齒聖人遭之而不違過
之而不守調而應之德也偶而應之道也帝之所興王
之所起也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注
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
 果蓏物之至微也者其生也有時其種也有種自古
 及今其𩔖不雜非有自然之理乎舉其微者言之則
 大者可知矣人倫之中雖有許多厄難如上下之相
 制强弱之相凌夀夭之為悲喜此皆厄難也然而同
[007-29b]
 處宇宙之間相為齒列君臣父子中國要荒亦皆造
 物中之一物也聖人則曰方以𩔖聚物以羣分此則
 無分精粗彼我皆曰相齒亦髙論也遭之而不違者
 遭時有逆順順之而已過之而不守者所過者化也
 調和也偶合也隨感隨應相與和合道德之自然者
 也帝王興起亦不越此理而已忽然者即須㬰之意
 出生也伸也來也入死也屈也往也注然勃然推擁
 而出之狀油然漻然活熟也此即往者伸也來者屈
[007-30a]
 也易之所謂窮神知化者也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𩔖悲之解其天弢墮
其天袠紛乎宛乎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
 物之初生本無而有又化而死則是既有而無同乎
 一理而人物之類自以為悲哀愚惑也弢藏弓之物
 也袠囊也愚惑之人猶有所包裹而不明也能自知
 覺則解其弢而墮其袠矣墮落也棄之也紛乎宛乎
 宛轉也言變化也魂魄精神也精神將散則軀殻從
[007-30b]
 之故曰大歸即返其真宅之意也
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將至之所務
也此衆人之所同論也彼至則不論論則不至
 不形之形不可見者也形之不形於形體之中而有
 不可見之形也即佛所謂唯有法身常住不滅也然
 此事人皆知之而未能離形以求之故不得而至焉
 務事也學而將極乎至則其所從事者不止如斯而
 已故曰非將至之所務也衆人之論皆如此而未有
[007-31a]
 至之者故曰此衆人所同論也又就此語演説謂能
 至者則不論纔有此論則為不至矣故曰彼至則不
 論論則不至盖謂不形之形此本易知不待言也若
 以此為論乃是未造其至妙之地此又説髙一層話
明見無值辯不若黙道不可聞聞不若塞此之謂大得
 見而有所遇曰值此有迹之見也道不可以形迹見
 則無值矣故曰明見無值辯不若黙纔有辯則非矣
 嘿不言也所謂道者非聞彼也自聞而已矣謂之聞
[007-31b]
 則非道矣有聞不如不聞塞塞其耳而無聞也故曰
 道不可聞聞不若塞大得猶言深造也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
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
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
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此叚撰得又好雖似矯激之言然物無精粗同出此
[007-32a]
 理亦是一件説話釋氏所謂無情説法瓦爍熾然常
 説即此意也期而後可者言指定其所而後可質本
 也汝問不及其本故吾所言愈下也監市猶今之賣
 肉行頭也履狶者以足躡豕則知其斤兩輕重也况
 比也下監市之賤者也正獲之官欲知豨之肥瘠若
 問其卑賤者則其比况説得愈明故曰每下愈况正
 市令司也獲人名也此以喻問道者也
汝唯莫必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徧咸三者
[007-32b]
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嘗相與遊乎無何有之宮同合而
論無所終窮乎嘗相與無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調
而閒乎寥已吾志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來不知
其所止吾已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彷徨乎馮閎大知
入焉而不知其所窮
 莫必者無固必之意也汝若無固必之心則物之至
 理皆無所逃又豈疑於吾言故曰至道若是大言亦
 然周徧咸三字同訓故曰異名同實此一句盖喻物
[007-33a]
 無精粗其理一也無何有之宮志已見而無固必之
 意也同合而論言無精無粗合而同論安有終窮調
 間和安也澹静漠清調間皆形容無為之妙而已寥
 虛也已與矣字同言能講究至此虛一之妙則吾之
 志順足矣故曰寥已吾志此四字下得簡而有力既
 無往矣安有所至雖有去來而無所止宿之地上兩
 句既言往來不可知之意又結云我既往來而不知
 其所終則但見其彷徨馮閎入於大知之中而不知
[007-33b]
 其所窮極矣彷徨徜徉也馮閎虛曠也大知至道也
物物者與物無際而物不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
際際之不際者也謂盈虛衰殺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
衰殺非衰殺彼為本末非本末彼為積散非積散也
 與物無邊際是與物俱化者也與物俱化則可以物
 物即所謂不物者乃能物物也與物未化則有崖際
 矣既有崖際則窮於其所際有際則有窮矣故曰物
 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極而至於無極窮而至於無
[007-34a]
 窮則為不際於物之際而得其不際者則際之不際
 者也謂於崖際之地而見其無崖際也不形之形形
 之不形不際之際際之不際此等句法皆是莊子之
 文竒處衰盛衰也殺隆殺也舉其一則知其二也盈
 虚盛衰本末聚散皆若有迹而實不可窮此則不際
 之際際之不際者也
妸荷甘與神農同學於老龍吉神農𨼆几闔户晝⬤妸
荷甘日中奓處野/反户而入曰老龍死矣神農𨼆几擁杖
[007-34b]
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訑故棄予而死
已矣夫子無所發予之狂言而死矣夫弇堈弔聞之曰
夫體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繫焉今於道秋豪之端萬分
未得處一焉而猶知藏其狂言而死又况夫體道者乎
視之無形聽之無聲於人之論者謂之㝠㝠所以論道
而非道也
 奓開也推開其户而入嚗然放杖之聲也天知予以
 天呼老龍吉也夫子在則有啓發予之大言今既死
[007-35a]
 則無啓發予之言蓋謂老龍吉死而無言矣弇姓也
 堈名也因弔老龍而聞神農之言體道者與道為一
 也繫歸而宗之也有體道之人則天下之君子皆歸
 而宗之今神農於道未有所見而亦知老龍之死為
 藏其狂言况其體道與老龍同者乎狂言即大言也
 其意盖謂道在不言藏其言而死所以為道神農未
 造此境而亦為此言况髙神農者乎秋毫之端至小
 矣於此而未有萬分之一少之又少可知矣佛經算
[007-35b]
 數譬喻亦有此語勢道本無聲形不可視聽若論説
 於人以冥冥而名其道是特强名而已實非道也故
 曰所以論道而非道也即言者不知之意形聲有也
 冥冥無也知有之為無不若並與無無之蓋謂神農
 之為此言亦未為知道也
於是泰清問乎無窮曰子知道乎無窮曰吾不知又問
乎無為無為曰吾知道曰子之知道亦有數乎曰有曰
其數若何無為曰吾知道之可以貴可以賤可以約可
[007-36a]
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數也泰清以之言也問乎無始
若是則無窮之弗知與無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無
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淺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於是泰
清中而歎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無始曰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
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無始曰有
問道而應之者不知道也雖問道者亦未聞道道無問
問無應無問問之是問窮也無應應之是無内也以無
[007-36b]
内待問窮若是者外不觀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
不過乎崐崘不遊乎大虛
 發語之端着於是兩字即是佛經我聞一時之上着
 如是兩字也道之有數謂可厯厯而言也貴賤合散
 皆道之可以厯數者約合也内自得也外與道為二
 也不知之知乃不可名言之妙也形形之不形即不
 物乃能物物也當對也有道之名則名與道對立即
 離其本然之真矣故曰道不當名道本無問問之而
[007-37a]
 答我已離道彼之問者所聞亦非道矣問窮者言其
 所見至於問而窮盖謂泥言語求知見之非也無内
 者中心未得此道也得此道則不應答之矣宇宙可
 見者也故曰外大初不可見者也故曰内崐崘在於
 宇宙之外太虛又在崐崘之外崐崘且未過安得至
 太虛乎
光曜問乎無有曰夫子有乎其無有乎光曜不得問而
孰視其狀貌窅然空然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
[007-37b]
搏之而不得也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無
矣而未能無無也及為無有矣何從至此哉
 孰視其狀數語只形容道之不可見也予能有無未
 能無無此言妙之又妙也未能無無則我猶在無字
 之内為無字所有矣何從至於窅然空然者乎圓覺
 曰説無覺者亦復如是覺而至於無覺可謂妙矣而
 猶以無覺為未盡即此未能無無為無所有之意前
 之知無為㤗清無始此之光曜無有似此等名字其
[007-38a]
 寓意却甚明非其他王倪被衣等之比
大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毫芒大馬曰子巧與
有道與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鉤於物無視
也非鉤無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長得其用而
况乎無不用者乎物孰不資焉
 鉤帶也大馬大司馬也捶鍜也大司馬之屬有鍜鉤
 者老而精絶至於無毫釐之差言其巧也非鉤無察
 即前所謂唯蜩翼之知也用心專一於鉤之外無所
[007-38b]
 見也用者巧也不用者道之自然者也無不用者道
 之無為而無不為者也言我以不用自然之妙而用
 之於巧且長得其用而至於老况道之無為無不為
 者天下之物孰不資賴之乎
冉求問於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猶今
也冉求失問而退明日復問曰昔者吾問未有天地可
知乎夫子曰可古猶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
問何謂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
[007-39a]
也且又為不神者求邪無古無今無始無終未有子孫
而有子孫可乎冉求未對仲尼曰已矣未應矣不以生
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體有先天地
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
無已聖人之愛人也終無已者亦乃取於是者也
 太極之初隂陽判而為天地天地之運行隂陽之往
 來循環而無已古亦如是今亦如是也以古猶今而
 答未有天地之問意蓋如此昭昭見之甚明也神者
[007-39b]
 在我之知覺者也不神者知覺之靈為氣所昏也昔
 日之昭昭虛靈知覺者在也故能受之今之昧然者
 虛靈知覺者不在故又有所求而未知也無今古無
 始終言太極之理一動一静無時不然也造化之理
 生生不窮如人之有子孫不待其有而後知之也有
 此人𩔖則有此子孫有此宇宙則有此隂陽無一息
 之可間斷也已矣未應矣言汝到此不必更形於言
 矣纔有生字則有死字是因生而後生一死字也才
[007-40a]
 有死字則有生字是因死之名而後死其生者也此
 即無生無死四字又如此變換言句死生之有待一
 體而已一體猶一本也即一理也即造化之自然也
 物物者非物則有非物者必生於天地之先豈可以
 物名之故曰有先天地生者物邪言非物之物不可
 以物名也既名為物則不得為在天地之先者矣如
 此便是有物也故曰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
 此是一句既曰有物則物之相物無窮已矣故曰猶
[007-40b]
 其有物也無已如此等處皆其文字之妙者聖人之
 愛人則有迹可見矣形迹之相求至於無時而已者
 蓋其所取在於有物而不知物物者之非物也
顔淵問乎仲尼曰回嘗聞諸夫子曰無有所將無有所
迎回敢問其遊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
内化而外不化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
與之相靡必與之莫多狶韋氏之囿黃帝之圃有虞氏
之宮湯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師故以是非相⬤
[007-41a]
也而况今之人乎聖人處物不傷物不傷物者物亦不
能傷也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相將迎
 無將無迎即無心於物者也應物而不累於物則為
 外化因感而應不動其心則為内不化故曰古之人
 外化而内不化與接為構日以心鬬則為内化與物
 相劘相刃而見役於内則為外不化故曰今之人内
 化而外不化以我之内不化者而外應乎物所過者
 化而無將迎則化亦不知不化亦不知故曰與物化
[007-41b]
 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一不化者無心之心也
 安猶豈也相靡言相磨也靡與劘同安與豈與也多
 求多也求多相勝也莫多則不求相勝也必與之莫
 多言至道之人必與物不求多以相勝也狶韋黃帝
 有虞湯武儒墨之師皆未能盡内不化之道故至於
 以是非相⬤言其猶有是非之争也五味相奪而後
 可以為⬤故曰相⬤以狶韋而下與儒墨對説是以
 小抑大之意囿圃宮室者謂其以此為窠臼也不傷
[007-42a]
 物即與物化也既與物化則物亦不能傷謂其無所
 累也惟其心無所累所以能與人相將迎前言無將
 迎此言與人相將迎即無為無不為不物乃物物之
 意
山林與臯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樂未畢也哀又繼
之哀樂之來吾不能禦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為物
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
無知無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務免乎人之所不免
[007-42b]
者豈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為去為齊知之所知則淺

 凡人遊於山林臯壤之間其始也必樂既樂則必有
 所感感則哀矣蘭亭記中正用此意因物而樂因物
 而哀去來於我皆不自由則我之此心是哀樂之旅
 舍也此言自無主人公為物所動也遇可見者也不
 遇不可見者也可見者人也不可見者天也能其所
 能人也其所不能天也舉世之人皆有不自知不自
[007-43a]
 能者既謂之人皆不免此故曰無知無能者固人所
 不免也唯其知人而不知天故嘗用心用智欲以免
 其所不可免者豈不可悲也哉至言則無言矣故曰
 至言去言至為則無為矣故曰至為去為不知其所
 不可知而皆以其所可知者為知其所見淺矣故曰
 齊知之所知齊同也猶皆字也
雜篇庚桑楚第二十三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壘之
[007-43b]
山其臣之畫然知者去之其妾之絜然仁者遠之擁腫
之與居鞅掌之為使居三年畏壘大穰畏壘之民相與
言曰庚桑子之始來吾灑然異之今吾日計之而不足
歲計之而有餘庶幾其聖人乎子胡不相與尸而祝之
社而稷之乎庚桑子聞之南面而不釋然弟子異之庚
桑子曰弟子何異於予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
萬寶成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大道已行矣吾聞至
人尸居環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壘
[007-44a]
之細民而竊竊焉欲爼豆予于賢人之間我其杓之人
邪吾是以不釋於老聃之言
 役徒也門人弟子也偏得獨得也臣僕也畫然分明
 之意絜然慈柔之意擁腫鈍朴也鞅掌猶支離也灑
 然異之者言見其瀟灑有異於人也歲計有餘者久
 而有益也尸祝社稷只是敬祀之意四字輕重一般
 如此下語皆是其筆端鼓舞處南面者必其所居向
 南不釋然不樂也春秋之所以得而然者天為之也
[007-44b]
 故曰豈無得而然哉大道已行矣大道自然也此盖
 自然無心之喻尸居環堵之室而自託於猖狂與百
 姓為一人皆不知其所行為何如故曰百姓猖狂不
 知所如往如亦往也言與世相忘也爼豆猶言位置
 也杓小器也必我淺而易見故人得以知之如釋氏
 言我脩行無力為鬼神覻破是也不釋然於老聃之
 言者恐負吾師之誨而不樂也
弟子曰不然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鰌為
[007-45a]
之制歩仞之丘陵巨獸無所𨼆其軀而㜸狐為之祥且
夫尊賢授能先善與利自古堯舜以然而况畏壘之民
乎夫子亦聽矣庚桑子曰小子來夫函車之獸介而離
山則不免于罔罟之患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
之故鳥獸不厭髙魚鼈不厭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
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稱揚哉
是於其辯也將妄鑿垣墻而殖蓬蒿也簡髮而櫛數米
而炊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舉賢則民相軋任知則
[007-45b]
民相盗之數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殺
父臣有殺君正晝為盗日中穴阫普回反/又音裴吾語汝大亂
之本必生于堯舜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後千世之後
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
 鯢鰌雖小可以主尋常之溝㜸狐雖小而可以主歩
 仞之山此言地無細大皆有所尊也先善與利言名
 出則利入也堯舜之時其於賢能亦然言人有賢能
 之善則人必尊敬之今畏壘之地雖小而其敬賢之
[007-46a]
 心亦與古同謂夫子當聽從之也函車吞舟函亦吞
 也介獨也碭流蕩也此喻名見於世能害其形生全
 其形生長生久視者也藏身不厭深眇欲遯世而無
 名也二子指堯舜也以堯舜為辯猶垣墻之上將欲
 種草無此理也謂引證失其宜也簡髪而櫛數米而
 炊形容其屑屑容心之意舉賢則民必争以知為任
 則民愈詐之數物者言以上數事也民於利甚勤者
 言為生甚苦也阫墻也日中穴墻即晝為盗也千世
[007-46b]
 之後必有人與人相食者謂天下之患自堯舜始也
南榮趎蹙然正坐曰若趎之年者已長矣將惡乎託業
以及此言邪庚桑子曰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
營若此三年則可以及此言也南榮趎曰目之與形吾
不知其異也而盲者不能自見耳之與形吾不知其異
而聾者不能自聞心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而狂者
不能自得形之與形亦辟矣而物或間之邪欲相求而
不能相得今謂趎曰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慮營營
[007-47a]
趎勉聞道達耳矣庚桑子曰辭盡矣曰奔蜂不能化藿
蠋越雞不能伏鵠卵魯雞固能矣雞之與雞其德非不
同也有能與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今吾才小不足
以化子子胡不南見老子
 託業言受學也及此言者欲及庚桑子之所誨也具
 人之形其心耳目皆同故曰吾不知其異也人人有
 此心而狂者不自得亦猶盲聾者之無所見聞也辟
 開也我之形與人之形亦皆開明而無所蔽而我乃
[007-47b]
 為物欲所間我欲以心求心愈不可得故曰欲相求
 不能相得我方求心了不可得而夫子謂我勿使思
 慮營營若於此黽勉以求聞道亦庶幾其能達乎趎
 為此言未有脱離處庚桑子更欲㸃化之而未盡其
 言欲指其往見老子故曰辭盡矣蓋託為謙言非果
 辭窮也奔蜂小蜂也藿蠋豆中大虫也越雞小魯雞
 大鵠亦大鳥也小蜂不能呪大虫小雞不能覆大卵
 此喻其力量尚小不能㸃化汝也遂使之往見老子
[007-48a]
南榮趎贏糧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老子曰子自楚之
所來乎南榮趎曰唯老子曰子何與人偕來之衆也南
榮趎懼然顧其後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謂乎南榮趎俯
而慙仰而歎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問老子曰何謂
也南榮趎曰不知乎人謂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軀不仁
則害人仁則反愁我身不義則傷彼義則反愁我已安
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願因楚而問之老子
曰向吾見若眉睫之間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
[007-48b]
之若規規然若䘮父母揭竿而求諸海也汝亡人哉惘
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無由入可憐哉
 趎方獨見而老子以為與衆人偕來正釋氏所謂汝
 胷中正閙也忘吾答因失吾問者言其心茫然失所
 問答也去其知而不知則人以我為愚矣朱專也朱
 愚猶顓蒙也若有心乎用智則反為我身之累此意
 蓋謂無心既不可有心又不可即釋氏謂謂恁麽也
 不得不恁麽也不得其言仁義處亦同三言之患其
[007-49a]
 疑即一也若汝也見汝眉睫已知汝為未知道今觀
 汝言果然故曰又言而信之規規蹇淺之貌揭竿而
 求諸海言求無於有茫乎而無歸着也亡人者失其
 本心之人也惘惘憂愁不自得也欲反情性而無由
 入言欲見自然之道而不可得亦可憐憫也
南榮趎請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惡十日自愁復見
老子老子曰汝自灑濯孰哉鬰鬰乎然而其中津津乎
猶有惡也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内揵内韄者不可
[007-49b]
繆而捉將外揵外内韄者道德不能持而况放道而行
者乎
 召其所好欲求其是也去其所惡欲離其非也有好
 有惡其中自惑故十日自愁孰哉孰與熟同言用功
 亦久矣鬰鬰乎未寧一之意也纔有所惡則心有所
 着故津津然而可見韄以皮束物也揵閉門之牡也
 二者皆執捉歛束之喻應物於外欲自檢柅則繁多
 而不可執捉外既不定則將反而求之於内故曰將
[007-50a]
 内揵心中之擾擾欲自檢柅則綢繆纒繞而不可執
 捉内既不定則又將求之於外此言學道而不得其
 要或欲制之於外或欲制之於内皆無下手處若此
 者其在身所有之道徳且不能自持守况欲行道乎
 放道而行言循自然之理而行之也能循自然而行
 此至人之事也
南榮趎曰里人有病里人問之病者能言其病然其病
病者猶未病也若趎之聞大道譬猶飲藥以加病也趎
[007-50b]
願聞衞生之經而已矣老子曰衞生之經能抱一乎能
勿失乎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諸
人而求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兒子終
日噑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終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
終日視而目不瞚音/舜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
所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是衞生之經已
 病者方病人有問之能自言其病之狀則是其病猶
 未甚也病至於甚則不能言矣我今欲聞大道而不
[007-51a]
 自知其受病之處言蔽惑之甚也雖有教誨之言使
 我愈見惑亂故曰猶飲藥以加病今皆不敢請教只
 願學衞生之道而已抱一者全其純一也勿失者得
 於天者無所䘮失也無卜筮而知吉凶者至誠之道
 可以前知也能止能定也能已即釋氏所謂大休歇
 也舍諸人而求己不務外而務内也翛然無所累之
 貌侗然無所知之貌能兒子乎不失赤子之心也噑
 哭也嗌喉也嗄聲乾也赤子噑啼而聲不乾無容心
[007-51b]
 而不傷其和也掜屈不可伸也人之手久握而不伸
 則伸時必有窒礙小兒則不然者其自然之性箇箇
 如此共同也徳性也目視而不瞚雖視而無所視也
 未知外物也知有外物則為偏矣瞚與瞬同行不知
 所之居不知所為即言無心也委蛇隨順也或行或
 居動而與物隨順波流也同波即與物偕往之意如
 此則可以為衞生之常故曰是衞生之經已
南榮趎曰然則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乃所謂氷
[007-52a]
解凍釋者夫至人者相與交食乎地而交樂乎天不以
人物利害相攖不相與為怪不相與為謀不相與為事
翛然而往侗然而來是謂衞生之經已曰然則是至乎
曰未也吾固告汝曰能兒子乎兒子動不知所為行不
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若是者禍亦不至
福亦不來禍福無有惡有人災也
 趎問衞生之經求其次者也及聞老子之言如此之
 妙故有至人之德之問此問自是而老子又曰非也
[007-52b]
 蓋恐其住着於此又成窠臼即釋氏所謂立處非真
 是也氷解凍釋即脱灑自悟之意相與交食於地與
 人同也交樂於天自同乎天也交俱也同也相攖相
 觸也為怪為異也不為謀無計度之心也不為事無
 事事之迹也又曰是衞生之經已上言夫至人者此
 曰衞生則所言衞生之道即至人事矣以此而觀則
 前面非也兩字分明不是實話趎既聞此又曰然則
 是至乎意謂此道即至道矣而老子又曰未也既曰
[007-53a]
 未也則當别有話頭却又提起前頭能兒子乎之語
 則所謂未也亦非實話禍福無有者言超出禍福之
 外也人災者世情之患害也我既超出禍福之外則
 去世遠矣又何有世間之患害乎曰非也曰未也盖
 不欲與之盡言使之自悟也禪宗多用此一解
宇泰定者發乎天光發乎天光者人見其人人有脩者
乃今有恒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謂之天民
天之所助謂之天子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行者行其
[007-53b]
所不能行也辯者辯其所不能辯也知止乎其所不能
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
 自此以下莊子泛言至理也宇胷中也泰然而定則
 天光發見即誠而明也故曰宇㤗定者發乎天光天
 光既發則人雖見其為人而已自同於天矣人有脩
 者脩真之人也脩真之人至於天光既發則有恒矣
 恒久也便是至誠悠久也至誠而至於悠久則天亦
 助之人亦歸之舍止也歸也天民天人也言非常人
[007-54a]
 也天子者天愛之如子也學行辯皆有迹者也所不
 能學所不能行所不能辯自然者也人之所知至其
 所不能知而止則為所造之極故曰至矣天鈞即造
 化也有不即是者不就是也即就也不就是反是也
 反是則失造化自然之理矣敗失也
備物以將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達彼若是而萬惡
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不可内於靈臺靈
臺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
[007-54b]
 備物者備萬物之理也萬物皆備於我也將形者順
 其生之自然也不虞不計度不思慮也退藏於不思
 慮之地而其心之應物隨時而生即佛家所謂無所
 住而生其心也存於中者敬則應於外者無不通即
 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也達通也彼在外者也萬惡者
 不如意之事也吾之所造既至於是而猶有萬惡至
 者則是天實為之非人事之失有以致之又何足以
 滑我胷中渾成之徳故曰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
[007-55a]
 滑成靈臺心也不納於靈臺外物不入其心也外物
 不入其心所以不滑其成也有持者言有所主也不
 知其所持者雖有所主而不知其所主大而化也不
 可持者言有所持守則未化矣此一句三持字最説
 得精微不可草草看過
不見其誠已而發每發而不當業入而不舍每更為失
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為不善乎幽間之
中者鬼得而誅之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後能獨行
[007-55b]
 此數句又説不善之人未能成已而有所作為妄發
 也妄發則每事皆不當業已入於其間雖知之而不
 能自舍此恥過作非者也更換也恥過而作非每有
 所更改轉見差錯故曰每更為失業不訓事今人曰
 業已成行業已如此便是此業字如此之人所為既
 不善矣非有人誅則有鬼責言幽明之間有不可得
 而逃者人能知幽明之可畏則能謹獨矣故曰明乎
 人明乎鬼然後能獨行此即莫見乎𨼆莫顯乎微是
[007-56a]
 以君子慎其獨也獨行即慎獨也似此數語入之經
 書亦得
劵内者行乎無名劵外者志乎期費行乎無名者唯庸
有光志乎期費者唯賈人也人見其跂猶之魁然與物
窮者物入焉與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
容人者無親無親者盡人
 劵内者所求在我之分内也即孟子所謂求則得之
 求在内者也無名者人無得而名也劵外求在外者
[007-56b]
 也務外之人志之所期不過為費用之資耳言求以
 自利也唯庸有光充實而有輝光也庸常也光常在
 也舍己而求外志在得利商賈者之用心也故曰唯
 賈人也跂髙而自立之貌人見其外或富或貴有過
 於人則以為魁然而可尊而不知其與物欲相為終
 始至於窮盡而後己是其一身皆没入於物欲之内
 矣故曰與物窮物入焉且茍也逐逐於物茍且以求
 得有至於䘮身而不悔者故曰與物且者其身之不
[007-57a]
 能容身且不能容於人何有以其不能容人之心及
 其甚者則親戚骨肉皆疎棄矣故曰不能容人者無
 親人而無親則人道絶矣故曰無親者盡人盡絶也
 看此數句莊子如何不理會世法
兵莫⬤于志鏌鋣為下冦莫大於隂陽無所逃於天地
之間非隂陽賊之心則使之也
 志者心有所着也心有所着皆能自傷人之自害莫
 ⬤於此志尤甚於兵之鏌鋣故曰兵莫⬤于志鏌鋣
[007-57b]
 為下隂陽之氣皆能傷人猶冦也然此心若平和則
 隂陽豈能為害故曰非隂陽賊之心則使之即所謂
 其熱焦火其寒凝氷是也此兩句極佳在心學工夫
 此語最切
道通其分也其成也毁也所惡乎分者其分也以備所
以惡乎備者其有以備
 成毁二事分而為二以道觀之一而已矣故曰道通
 其分也人心既分彼我則於其私也必求備故曰其
[007-58a]
 分也以備凡有皆歸於無而私於求備者但求其有
 知道者惡之故曰所惡乎備者其有以備也
故出而不反見其鬼出而得是謂得死
 應於外者能反於内則為德為德則能神能天逐乎
 外而不知反則淪於鬼趣矣故曰出而不反見其鬼
 釋氏曰鬼窟裏活計即此是也無是無非則此心常
 生執是非而不化則此心為死出而得是言役於外
 而得自是之見者也齊物曰近死之心不可復陽即
[007-58b]
 此意也
滅而有實鬼之一也以有形者象無形者而定矣
 實者天地之間實理也無心則虛虛則實若以私心
 滅之而以有者為實則其人與鬼同矣故曰滅而有
 實鬼之一也鬼趣淪没皆私心滅理貪著諸有而不
 知真空實有者也人能於有形之中而視之似無形
 則見理定矣象似也釋氏云但可空諸所有不可實
 諸所無便是此意
[007-59a]
出無本入無竅有實而無乎處
 出生也萬物之所由始也未嘗無本而不可知故曰
 無本入死也萬物之所由終也雖知其所終而不見
 其所入之處故曰無竅實理雖有而無方所之可求
 故曰無乎處
有長而無乎本剽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有實而無乎
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
出有乎入入出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
[007-59b]
 自此以下解上三句也理在今古千萬年如是故曰
 有長然而不見其始終故曰無乎本剽本始也剽末
 也終也老子曰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雖出者不窮而
 不可屈其竅虛也虛乃所以為實故曰有所出而無
 竅者有實出入一也此解入字却曰所出可見其意
 宇四方上下也道無定所四方上下皆是也故曰宇
 即鳶飛于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古往今來曰
 宙道之往來千萬年而常如是者即宙也生出也死
[007-60a]
 入也生死出入皆有所自而無形可見此造化之妙
 也天門即造化也自然也因言出入故下門字
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
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聖人藏乎是
 有不生於有而生於無故曰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
 於無有而此無有者又一無有也故曰無有一無有
 齊物曰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即是此意藏者
 退藏於密也聖人之心藏於無有故曰藏乎是
[007-60b]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
矣盡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將以生為䘮也
以死為反也是以分已其次曰始無有既而有生生俄
而死以無有為首以生為體以死為尻孰知有無死生
之一守者吾與之為友是三者雖異公族也昭景也著
戴也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
 無物之始死生終始無分其次則有死生之名矣䘮
 旅寓也齊物言弱䘮而不知歸以生為䘮即寓形宇
[007-61a]
 内之意以死為反言歸真也以生為寄以死為樂纔
 有生死之分便是有物故曰是以分已上焉者無物
 太極之初也次焉者有物隂陽既分也又其次者曰
 有生有生則有我矣雖知有我猶以死生有無為一
 是知其分而又知其不分者也三者雖有次第而皆
 未離於道譬如公族分而為三姓則同也昭氏景氏
 以有職任而著也甲氏以有封邑而著也戴任也任
 職也昭景甲雖非一氏而皆楚國之公族也上言三
[007-61b]
 者雖異同乎公族却於四也字之下以非一也結之
 就上生下絶而不絶之體此皆文字妙處
有生黬户減/反也披然曰移是嘗言移是非所言也雖然
不可知者也
 黬黶也釡底黒也亦疵病也喻氣之凝聚也天地之
 氣聚而為人元氣之病也前言生者喑噫氣也與此
 意同人之生也同是此氣而强自分别故曰披然披
 者分也既有分别則各私其私既私其私則各是其
[007-62a]
 是而所謂是者移矣移不定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
 是非移也其意只與齊物論同而又撰出移是兩字
 非所言者謂不當言也謂移是之説在人皆不當言
 言之皆為私也人雖各有一是而其所是者不定故
 曰雖然不可知者也
臘者之有膍音/毗古來/反可散而不可散也
 臘祭也膍牛百葉也胲足指也牲之一體也方祭之
 時既殺此牲其四體與五臟皆散而置列爼之間謂
[007-62b]
 之散則所祭之性本只是一物謂之不可散則五臟
 四體已分於鼎爼矣譬猶人之所謂是者移而無定
 也五臟只是百葉四體只舉胲文法也
觀室者周於寢廟又適其偃焉為是舉移是
 一室之中有寢有廟又有偃息之所在在不同謂之
 寢謂之廟謂之偃則同乎一室謂之室則又有寢廟
 偃之異名亦猶移是之不可定也此兩句即移是之
 喻也舉皆也以臘祭與室而觀則其所為是者皆移
[007-63a]
易而不可定之是也故曰為是舉移是
請嘗言移是是以生為本以知為師因以乗是非果有
名實因以己為質使人以為己節因以死償節若然者
以用為知以不用為愚以徹為名以窮為辱移是今之
人也是蜩與鷽鳩同於同也
 上面既結一結又提起移是字再説是以生為本言
 既有是字則以生者為本以其所知之智為師因此
 而後以是非相乗孰為名乎孰為實乎故曰果有名
[007-63b]
 實曰果有者言其非必有也質本也因吾一己之師
 以此為本而欲人皆聽己之節度故曰因以為己質
 使人以為己節惟其因此自私是非之争雖以死償
 之而亦甘心焉故曰因以死償節下節字因上節字
 而生也唯其如此故於用舍窮通之際有知愚榮辱
 之分今世之人皆移是者也故曰移是今之人也徹
 通也蜩與鷽鳩皆同譏大鵬亦猶移是之人不知至
 道之士而非笑之其見識與蜩鳩同矣蜩與鳩同人
[007-64a]
 又與蜩鳩同故曰同於同也此鼓舞之文
蹍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兄則以嫗大親則已矣故曰
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仁無親至信辟金
 此數行又别一項説話與市人行而蹍⬤其足則必
 以放傲自責而辭謝之恐其怒也若兄蹍弟之足則
 嫗詡之而已必無所辭謝蓋其情親不待謝也大親
 父母也若父母而⬤其子之足則併與嫗詡亦無之
 矣情親之至自相孚也至禮有不人謂禮之至者無
[007-64b]
 人己之分忘其揖遜也至義不物謂義之至者不待
 物物而度其宜也至知不謀無容於謀度也至仁無
 親者言不見其相愛之跡也至信辟金者言不待以
 金寳為質也辟音屏除也蹍足之喻為下面禮義五
 者設也
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貴富顯嚴名
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
哀樂六者累徳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
[007-65a]
者不盪胷中則正正則静静則明明則虚虛則無為而
無不為也
 徹與撤同解釋也顯華顯也嚴威嚴也勃志言六者
 能悖亂其志也動舉動也理辭理也謬心者言六者
 能綢繆牽繫其心也累徳者情勝則累其自得之真
 也知心知也能才能也塞道障道也盪蕩亂也去此
 勃志謬心累德塞道四者之六害則胷中不為之蕩
 亂此教人下工夫處也
[007-65b]
道者徳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
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謨也知者之所
不知猶睨也動以不得已之謂徳動無非我之謂治名
相反而實相順也
 欽持守而恭敬也生徳之發見者也發見則有光華
 矣性在我者也質本然也性之動而後有為有為而
 流於人偽則為性之失接應也謨謀也應接而至於
 有謀慮皆性中之知也此處字義與語孟不同以莊
[007-66a]
 子讀莊子可也不可自拘泥嬰兒之視而無所視曰
 睨知者以其所不知而為知亦猶嬰兒之睨也此即
 智者行其所無事之意凡所動用皆以不得已為之則謂之
 徳即忘我也於忘我之中而又無非我此即形中之不形不形中
 之形也
羿工乎中㣲而拙乎使人無已譽聖人工乎天而拙乎
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惟蟲能蟲惟虫
能天全人惡天惡人之天而况吾天乎人乎
[007-66b]
 㣲妙也射之中至於㣲妙故曰中㣲羿之不能使人無譽已
 亦猶聖人不能逃天下之名也工乎天者盡天道也俍乎人能
 自晦於人也俍音良善也能也全人者全徳之人也
一雀適羿羿必得之威也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是故
湯以庖人籠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籠百里奚是故非以其
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介者拸畫外非譽也胥靡登髙而
不懼遺死生也
 羿之射見雀必得雀亦畏之猿見養由基抱樹而啼即
[007-67a]
 此意也以天下為籠則雀皆在籠之中不待射之矣主
 意不在羿只引生下句而已
夫復謵不餽而忘人忘人因以為天人矣
 復反復也猶易之反復道也謵習熟也不餽者不以遺予於人也
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出
怒不怒則怒出於不怒矣出為無為則為出於無為矣
欲静則平氣欲神則順心有為也欲當則縁於不得已
不得已之𩔖聖人之道
[007-67b]
 敬我亦不以為喜侮我亦不以為怒即所謂舉世譽
 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也天和造物之和
 氣也同乎天和與之為一也怒雖出而不怒則是其
 怒者本自不怒而出自然之怒非有心之怒也以此
 一句喻下一句至人出而有為於世無所容心雖為
 亦無為也是其所以為者本自無為而出即是無為
 無不為又如是變換言句欲静則必平其氣氣不平
 則不能静矣欲全其神則必順其心而無所拂少動
[007-68a]
 其心則神不全矣凡有為而欲得其當則必縁順不
 得已而後起之意不得已者無心之應也應事而無
 心乃為聖人之道故曰不得已之𩔖聖人之道
 此篇文字何異於内篇或曰外篇文粗内篇文精誤
 矣
 
 
 
[007-68b]
 
 
 
 
 
 
 
 莊子口義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