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15 唐宋八大家文鈔-明-茅坤 (WYG)


[080-1a]
欽定四庫全書
 唐宋八大家文鈔巻七十六
            明 茅坤 撰
廬陵史鈔十六
 雜傳
傳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
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身之大節蓋不
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亂敗
[080-1b]
亡亦無所不至况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
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讀馮道長樂老叙
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廉恥者矣則天下可從而
知也予于五代得全節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
士之被服儒者以學古自名而享人之禄任人之國者
多矣然使忠義之節獨出於武夫戰卒豈於儒者果無
其人哉豈非髙節之士惡時之亂薄其世而不肯出歟
抑君天下者不足顧而莫能致之歟孔子以謂十室之
[080-2a]
邑必有忠信豈虚言也哉予嘗得五代時小説一篇載
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婦人猶能如此則知世固嘗有其
人而不得見也凝家青齊之間為虢州司户㕘軍以疾
卒于官凝家素貧一子尚幼李氏攜其子負其遺骸以
歸東過開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見其婦人獨攜一子而
疑之不許其宿李氏顧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牽其臂而
出之李氏仰天長慟曰我為婦人不能守節而此手為
人執耶不可以一手并汚吾身即引斧自斷其臂路人
[080-2b]
見者環聚而嗟之或為之彈指或為之泣下開封尹聞
之白其事于朝官為賜藥封瘡厚䘏李氏而笞其主人
者嗚呼士不自愛其身而忍恥以偷生者聞李氏之風
宜少知愧哉
  馮道傳
   覽道傳到底是一鄉愿中之最深而滑者
馮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也事劉守光為㕘軍守光敗
去事宦者張承業承業監河東軍以為巡官以其文學
[080-3a]
薦之晉王為河東節度掌書記莊宗即位拜户部侍郎
充翰林學士道為人能自刻苦為儉約當晉與梁夹河
而軍道居軍中為一茅庵不設牀席卧一束芻而巳所
得俸禄與僕厮同器飲食意恬如也諸將有掠得人之
美女者以遺道道不能却置之别室訪其主而還之其
解學士居父喪于景城遇嵗饑悉出所有以賙鄉里而
退耕于野躬自負薪有荒其田不耕者與力不能耕者
道夜徃潛為之耕其人後来愧謝道殊不以為徳服除
[080-3b]
復召為翰林學士行至汴州遇趙在禮作亂明宗自魏
擁兵還犯京師孔循勸道少留以待道曰吾奉詔赴闕
豈可自留乃疾趨至京師莊宗遇弑明宗即位雅知道
所為問安重誨曰先帝時馮道何在重誨曰為學士也
明宗曰吾素知之此真吾宰相也拜道端明殿學士遷
兵部侍郎嵗餘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天成
長興之間嵗屢豐熟中國無事道嘗戒明宗曰臣為河
東掌書記時奉使中山過井陘之險懼馬蹶失不敢怠
[080-4a]
於銜轡及至平地謂無足慮遽跌而傷凡蹈危者慮深
而獲全居安者患生於所忽此人情之常也明宗問曰
天下雖豐百姓濟否道曰穀貴餓農穀賤傷農因誦文
士聶夷中田家詩其言近而易曉明宗顧左右録其詩
常以自誦永運軍將於臨河縣得一玉杯有文曰傳國
寳萬嵗杯明宗甚愛之以示道道曰此前世有形之寳
爾王者固有無形之寳也明宗問之道曰仁義者帝王
之寳也故曰大寳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明宗武君不曉
[080-4b]
其言道已去召侍臣講説其義嘉納之道相明宗十餘
年明宗崩相愍帝潞王反於鳯翔愍帝出奔衛州道率
百官迎潞王以入是為廢帝遂相之廢帝即位時愍帝
猶在衛州後三日愍帝始遇弑崩已而廢帝出道為同
州節度使踰年拜司空晉滅唐道又事晉晉高祖拜道
大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魯國公
高祖崩道相出帝加太尉封燕國公罷為匡國軍節度
使徙鎮威勝契丹滅晉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徳光於京
[080-5a]
師徳光責道事晉無狀道不能對又問曰何以来朝對
曰無城無兵安敢不来徳光誚之曰爾是何等老子對
曰無才無徳癡頑老子徳光喜以道為太傅徳光北歸
從至常山漢髙祖立乃歸漢以太師奉朝請周滅漢道
又事周周太祖拜道太師兼中書令道少能矯行以取
稱於世及為大臣尤務持重以鎮物事四姓十君益以
舊徳自處然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
之稱譽耶律徳光嘗問道曰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道為
[080-5b]
俳語以對曰此時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人皆以謂
契丹不夷滅中國之人者賴道一言之善也周兵反犯
京師隠帝已崩太祖謂漢大臣必行推戴及見道道殊
無意太祖素拜道因不得已拜之道受之如平時太祖
意少沮知漢未可代遂陽立湘隂公贇為漢嗣遣道迎
贇于徐州未至太祖將兵北至澶州擁兵而反遂代漢
議者謂道能沮太祖之謀而緩之終不以晉漢之亡責
道也然道視喪君亡國亦未嘗以屑意當是時天下大
[080-6a]
亂戎夷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懸道方自號長樂老著
書數百言陳已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階勲官爵以為
榮自謂孝於家忠於國為子為弟為人臣為司長為夫
為父有子有孫時開一巻時飲一杯食味别聲被色老
安於當代老而自樂何樂如之蓋其自述如此道前事
九君未嘗諫諍世宗初即位劉旻攻上黨世宗曰劉旻
少我謂我新立而國有大喪必不能出兵以戰且善用
兵者出其不意吾當自將擊之道乃切諫以為不可世
[080-6b]
宗曰吾見唐太宗平定天下敵無大小皆親征道曰陛
下未可比唐太宗世宗曰劉旻烏合之衆若遇我師如
山壓卵道曰陛下作得山定否世宗怒起去卒自將擊
旻果敗旻于髙平世宗取淮南定三關威武之振自髙
平始其擊旻也鄙道不以從行以為太祖山陵使葬畢
而道卒年七十三諡曰文懿追封瀛王道既卒時人皆
相稱嘆以謂與孔子同壽其喜為之稱譽蓋如此道有
子吉
[080-7a]
  李琪傳
   通篇㸃綴琪之無廉恥處頗似馮道傳
李琪字台秀河西燉煌人也其兄珽唐末舉進士及第
為監察御史丁内艱貧無以葬乞食而後葬珽飢卧廬
中聞者哀憐之服除還拜御史荆南成汭辟掌書記吴
兵圍杜洪梁太祖遣汭與馬殷等救洪汭以大舟載兵
數萬珽為汭謀曰今一舟容甲士千人糗糧倍之緩急
不可動若為敵人縻之則武陵武安必為公之後患不
[080-7b]
若以勁兵屯巴陵壁不與戰吴兵糧盡則圍解矣汭不
聽果敗溺死趙匡凝鎮襄陽又辟掌書記太祖破匡凝
得珽喜曰此真書記也太祖即位除考功員外郎知制
誥珽度太祖不欲先用故吏固辭不拜出知曹州曹州
素劇難理前刺史十餘輩皆坐事廢珽至以治聞遷兵
部郎中崇政院直學士許州馮行襲病行襲有牙兵二
千皆故蔡卒太祖懼為變行襲為人嚴酷從事魏峻切
諫行襲怒誣以贓下獄欲誅之乃遣珽代行襲為留後
[080-8a]
珽至許州止傳舍慰其將吏行襲病甚欲使人代受詔
珽曰東首加朝服禮也乃即卧内見行襲道太祖語行
襲感泣解印以授珽珽乃理峻寃立出之還報太祖太
祖喜曰珽果辦吾事㑹嵗饑盜刦汴宋間曹州尤甚太
祖復遣珽治之珽至索賊得大挍張彦珂珽甥李郊等
及牙兵百餘人悉誅之召拜左諫議大夫太祖幸河北
至内黄顧珽曰何謂内黄珽曰河南有外黄下黄故此
名内黄太祖曰外黄下黄何在珽曰秦有外黄都尉在
[080-8b]
今雍邱下黄為北齊所廢在今陳留太祖平生不愛儒
者聞珽語大喜友珪立除右散騎常侍侍講袁象先討
賊珽為亂兵所殺琪少舉進士博學宏辭累遷殿中侍御
史與其兄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為翰林學
士梁兵征伐四方所下書詔皆琪所為下筆輒得太祖
意末帝時為御史中丞尚書左丞拜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與蕭頃同為宰相頃性畏慎周密琪倜儻負氣不拘
小節二人多所異同而琪内結趙巖張漢傑等為助以
[080-9a]
故頃言多沮頃嘗掎摭其過琪所私吏當得試官琪改
試為守為頃所發末帝大怒欲竄逐之而巖等救解乃
得罷為太子少保唐莊宗滅梁得琪欲以為相而梁之
舊臣多嫉忌之乃以為太常卿遷吏部尚書同光三年
秋天下大水京師之食尤甚莊宗以朱書御札詔百寮
上封事琪上書數千言其説漫然無足取而莊宗獨稱
重之遂以為國計使方欲以為相而莊宗崩明宗入洛
陽羣臣勸進有司具儀用柩前即位故事霍彦威孔循
[080-9b]
等請改國號絶土徳明宗武君不曉其説問曰何謂改
號對曰莊宗受唐賜姓為宗屬繼昭宗以立而號國曰
唐今唐天命已絶宜改號以自新明宗疑之下其事羣
臣羣臣依違不決琪議曰殿下宗室之賢立功三世今
興兵向闕以赴難為名而欲更易統號使先帝便為路
人則㷀然梓宫何所依徃明宗以為然乃發喪成服而
後即位以琪為御史中丞自唐末喪亂朝廷之禮壊天
子未嘗視朝而入閣之制亦廢常㕘之官日至正衙者
[080-10a]
傳聞不坐即退獨大臣奏事日一見便殿而侍從内諸
司日再朝而已明宗初即位乃詔羣臣五日一隨宰相
入見内殿謂之起居琪以謂非唐故事請罷五日起居
而復朔望入閣明宗曰五日起居吾思所以數見羣臣
也不可罷而朔望入閣可復然唐故事天子日御殿見
羣臣曰常㕘朔望薦食諸陵寢有思慕之心不能臨前
殿則御便殿見羣臣曰入閣宣政前殿也謂之衙衙有
仗紫宸便殿也謂之閤其不御前殿而御紫宸也乃自
[080-10b]
正衙喚仗由閣門而入百官俟朝于衙者因隨以入見
故謂之入閣然衙朝也其禮尊閣晏見也其事殺自乾
符已後因亂禮闕天子不能日見羣臣而見朔望故正
衙當日廢仗而朔望入閣有仗其後習見遂以入閣為
重至出御前殿猶謂之入閣其後亦廢至是而復然有
司不能講正其事凡羣臣五日一入見中興殿便殿也
此入閣之遺制而謂之起居朔望一出御文明殿前殿
也反謂之入閣琪皆不能正也琪又建言入閣有待制
[080-11a]
次對官論事而内殿起居一見而退欲有言者無由自
陳非所以數見羣臣之意也明宗乃詔起居日有言事
者許出行日陳又詔百官以次轉對是時樞密使安重
誨専權用事重誨前騶過御史臺門殿直馬延誤衝之
重誨即臺門斬延而後奏琪為中丞畏重誨不敢彈糾
又懼諫官論列乃託宰相任圜先白重誨而後糾然猶
依違不敢正言其事豆盧革等罷相任圜議欲以琪為
相而孔循鄭珏沮之乃止遷尚書右僕射琪以狀申中
[080-11b]
書言開元禮僕射上事日中書門下率百官送上中書
下太常禮院言無送上之文而琪已落新授復舉上儀
皆不可明宗討王都已破定州自汴還洛琪當率百官
至上東門而請至偃師奉迎其奏章言敗契丹之凶黨
破真定之逆城坐誤以定州為真定罰俸一月霍彦威
卒招琪撰神道碑文彦威故梁將而琪故梁相也叙彦
威在梁事不曰偽為馮道所駮琪為人重然諾喜稱人
善少以文章知名亦以此自負既貴乃刻牙版為金字
[080-12a]
曰前鄉貢進士李琪常置之坐側為人少持重不知進
退故數為當時所沮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六十
  劉岳傳
劉岳字昭輔洛陽人也唐民部尚書政㑹之八代孫崇
龜崇望其諸父也岳名家子好學敏於文辭善談論舉
進士事梁為左拾遺侍御史末帝時為翰林學士累官
至兵部侍郎梁亡貶均州司馬復用為太子詹事唐明
宗時為吏部侍郎故事吏部文武官告身皆輸朱膠紙
[080-12b]
軸錢然後給其品髙者則賜之貧者不能輸錢徃徃但
得勅牒而無告身五代之亂因以為常官卑者無復給
告身中書但録其制辭編為勅甲岳建言以為制辭或
任其材能或褒其功行或申以訓戒而受官者既不給
告身皆不知受命之所以然非王言所以告詔也請一
切賜之由是百官皆賜告身自岳始也宰相馮道世本
田家狀貌質野朝士多笑其陋道旦入朝兵部侍郎任
贊與岳在其後道行數反顧贊問岳道反顧何為岳曰
[080-13a]
遺下兎園冊爾兎園冊者鄉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
誦也故岳舉以誚道道聞之大怒徙岳祕書監其後李
愚為相遷岳太常卿初鄭餘慶嘗採唐士庶吉凶書疏
之式雜以當時家人之禮為書儀兩巻明宗見其有起
復㝠昏之制嘆曰儒者所以隆孝悌而敦風俗且無金
革之事起復可乎婚吉禮也用於死者可乎乃詔岳選
文學通知古今之士共刪定之岳與太常博士段顒田
敏等増損其書而其事出鄙俚皆當時家人女子傳習
[080-13b]
所見徃徃轉失其本然猶時有禮之遺制其後亡失愈
不可究其本末其婚禮親迎有女坐壻鞍合髻之説尤
為不經公卿之家頗尊用之至其久也又益訛謬可笑
其類甚多岳卒于官年五十六贈吏部尚書子温叟
嗚呼甚矣人之好為禮也在上者不以禮示之使人不
見其本而傳其習俗之失者尚拳拳而行之五代干戈
之亂不暇于禮久矣明宗武君出于夷狄而不通文字
乃能有意使民知禮而岳等皆當時儒者卒無所發明
[080-14a]
但因其書増損而巳然其後世士庶吉凶皆取岳書以
為法而十又轉失其三四也可勝嘆哉
  和凝傳
   和凝傳不足觀特其好文本末頗與今之士大
   夫以文相侈者類予故録之以自警云
和凝字成績鄆州須昌人也其九世祖逢堯為唐監察
御史其後世遂不復宦學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節然
獨好禮文士每傾貲以交之以故凝得與之游而凝幼
[080-14b]
聰敏形神秀發舉進士梁義成軍節度使賀瓌辟為從
事瓌與唐莊宗戰于胡栁瓌戰敗脱身走獨凝隨之反
顧見凝揮之使去凝曰大丈夫當為知已死吾恨未得
死所爾豈可去也已而一騎追瓌幾及凝叱之不止即
引弓射殺之瓌由此得免瓌歸戒其諸子曰和生志義
之士也後必富貴爾其謹事之因妻之以女天成中拜
殿中侍御史累遷主客員外郎知制誥翰林學士知貢
舉是時進士多浮薄喜諠譁以動主司主司每放牓則
[080-15a]
圍之以棘閉省門絶人出入以為常凝徹棘開門而士
皆肅然無譁所取皆一時之秀稱為得人晉初拜端明
殿學士兼判度支為翰林學士承㫖晉髙祖數召之問
以時事凝條對皆稱㫖天福五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髙祖將幸鄴而襄州安從進反迹巳見凝
曰陛下幸鄴從進必因此時反則將柰何髙祖曰卿將
何以待之凝曰先人者所以奪人也請為宣勅十餘通
授之鄭王有急則命將擊之髙祖以為然是時鄭王為
[080-15b]
開封尹留不從幸乃授以宣勅髙祖至鄴從進果反鄭
王即以宣勅命騎將李建崇焦繼勲等討之從進謂髙
祖方幸鄴不意晉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
為神遂敗走出帝即位加右僕射嵗餘罷平章事遷左
僕射漢髙祖時拜太子太傅封魯國公顯徳二年卒年
五十八贈侍中凝好飾車服為文章以多為富有集百
餘巻常自鏤版以行于世識者多非之然性樂善好稱
道後進之士唐故事知貢舉者所放進士以已及第時
[080-16a]
名次為重凝舉進士及第時第五後知貢舉選范質為
第五後質位至宰相封魯國公官至太子太傅皆與凝
同當時以為榮焉
  張允傳
張允鎮州人也少事鎮州為張文禮㕘軍唐莊宗討張
文禮允脱身降莊宗繫之獄文禮敗乃出之為魏州功
曹趙在禮辟節度推官歴滄兖二鎮掌書記入為監察
御史累遷水部員外郎知制誥廢帝皇子重美為河南
[080-16b]
尹掌六軍以允剛介乃拜允給事中為六軍判官罷遷
左散騎常侍晉髙祖即位屢赦天下允為駮赦論以獻
曰管子曰凡赦者小利而大害久而不勝其禍無赦者
小害而大利久而不勝其福又漢之吴漢疾篤帝問漢
所欲言漢曰惟願陛下無赦爾蓋行赦不以為恩不行
赦不以為無恩罰有罪故也自古皆以水旱則降徳音
而宥過開狴牢而出囚冀感天心以救其災者非也假
有二人之訟者一有罪而一無罪若有罪者見捨則無
[080-17a]
罪者銜寃此乃致災之道非救災之術也至使小人遇
天災則皆喜而相勸以為惡曰國將赦矣必捨我以救
災如此則是教民為惡也夫天之為道福善而禍淫若
捨惡人而變災為福則是天又喜人為惡也凡天之降
災所以警戒人主節嗜慾務勤儉恤鰥寡正刑罰而已
是時晉髙祖方好臣下有言覽之大悦允事漢為吏部
侍郎隠帝誅戮大臣京師皆恐允常退朝不敢還家止
于相國寺周太祖以兵入東師允匿于佛殿承塵墜而
[080-17b]
卒年六十五
  馬重績傳
馬重績字洞微其先出於北狄而世事軍中重績少學
數術明太一五紀八象三統大厯居于太原唐莊宗鎮
太原每用兵征伐必以問之重績所言無不中拜大理
司直明宗時廢不用晉髙祖以太原拒命廢帝遣兵圍
之勢甚危急命重績筮之遇同人曰天火之象乾健而
離明健者君之徳也明者南面而嚮之所以治天下也
[080-18a]
同人者人所同也必有同我者焉易曰戰乎乾乾西北
也又曰相見乎離離南方也其同我者自北而南乎乾
西北也戰而勝其九月十月之交乎是嵗九月契丹助
晉擊敗唐軍晉遂有天下拜重績太子右贊善大夫遷
司天監明年張從賓反命重績筮之遇隨曰南瞻析木
木不自續虚而動之動隨其覆嵗將秋矣無能為也七
月而從賓敗髙祖大喜賜以良馬器幣天福三年重績
上言歴象王者所以正一氣之元宣萬邦之命而古今
[080-18b]
所紀考審多差宣明氣朔正而星度不驗崇𤣥五星得
而嵗差一日以宣明之氣朔合崇𤣥之五星二厯相㕘
然後符合自前世諸歴皆起天正十一月為嵗首用太
古甲子為上元積歳愈多差濶愈甚臣輒合二歴創為
新法以唐天寳十四載乙未為上元雨水正月中氣為
氣首詔下司天監趙仁錡張文皓等考覈得失仁錡等
言明年庚子正月朔用重績歴考之皆合無舛乃下詔
頒行之號調元歴行之數嵗輒差遂不用重績又言漏
[080-19a]
刻之法以中星考晝夜為一百刻刻十分刻之二十為
一時時以四刻十分為正此自古所用也今失其傳以
午正為時始下侵未四刻十分而為午由是晝夜昏曉
皆失其正請依古改正從之重績卒年六十四
 
 
 
 
[080-19b]
 
 
 
 
 
 
 
 唐宋八大家文鈔卷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