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61 竹澗集-明-潘希曾 (WYG)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竹澗集巻六
            明 潘希曽 撰
  序二十六首
   秋日寫懷詩序
詩三百篇尚矣而非必始諸此也歌非必始諸虞謡非
必始諸堯之時則詩也者古今人心之形也謂詩始諸
心可也是故觀乎其詩可以知其人矣古人發泄性情
[006-1b]
矢口而成抑揚短長恊而成聲皆不得已而鳴非如後
世規規為之者自楚騷一變為漢魏古詩再變以極于
唐律若蘇子卿陶靖節少陵昌黎諸君子名節志義鬱
中發外卓然名家矣學之者或不得其心其有至焉者
鮮矣草窻童廷瑞先生以秋官大夫請老一日過余出
其使蜀時秋日寫懷詩若干首屬引數語余三復而歎
曰是雖託于唐音何其善鳴性情也抑將有鬱于中如
昔之君子乎何以至是也先生讀書三十年逾四十筮
[006-2a]
仕未六十即角巾林下將必有鬱焉者乎詩始諸心請
質之先生
   閒庵詩序
閒庵潘翁徽之隠君子也其居在婺源山谷間有田園
之饒泉石之美竹樹蔭翳魚鳥上下翁樂之可以忘老
日惟携琴杖藜命酒賦詩或課子弟讀古人書優游卒
歲他無復事事因自號閒庵云𢎞治壬戌子珍玉卿舉
進士大夫士與游者胥為賦之既成帙屬序於予迺有
[006-2b]
感焉余郡貳守玉汝先生者翁從子也其心亷而靜其
政平而裕余昔從游也乆迺今與玉卿為同年復見其
有兄之風豈文獻舊邦士之生乎其間者類多賢耶抑
家傳爾耶世之擾擾匆匆以没齒者何限翁獨自處於
閒賢於人逺矣其子若姪克世其徳以效于用顧豈無
以哉余聞作徳心逸見大心泰逸且泰而後天下之物
不足以撓吾斯閒矣是雖居官致理可也獨隠居也哉
昔老莊以虚無為閒禍天下者也巢由以離遁為閒遺
[006-3a]
天下者也翁之閒適乎理趣要非異端者流而佳子姪
又推之以恊贊皇化視彼一於遺世者孰優耶余方慶
世之太平無事而翁之庵之得以終於閒也是亦諸賦
詩者意也
   三覲圖稿序
貳守婺源潘先生往者以名進士令湖之蘄水循例凡
三入覲朝廷凡三錫勅諭先生祗若休命既終厥功間
嘗謄黄成帙仍繪見賀辭三圖于首而以當時諸紀行
[006-3b]
詩附焉總題曰三覲圖稿闕廷想像于丹青綸綍昭回
乎簡册而大篇之舂容短章之寂寥具見其感時撫事
之實近以示某俾序之予見近世為縣令有能稱者一
再入覲率被徵書取顯官去之惟恐弗亟迺若乆任而
後遷既遷而不忘其初在行役無獨賢之歎慕君而終
身焉者不其尤難哉先生清節惠政茂著蘄陽直以情
性冲淡亷於取名故三載一覲覲且至于三而當路未
之甚異也乆之序遷今官或將熱中焉先生方懼弗稱
[006-4a]
手錄勅文朝夕披閲蓋將推其作縣者以倅郡大其惠
蘄者以惠吾婺也其冠以圖者所以繫其戀闕之忱而
附之詩者又以歌詠其勤苦焉若先生者可謂篤於忠
愛矣抑詩言志凡誦子美詩者必憐其忠也先生諸詩
發乎心聲之自然是以詞氣蕭散興寄悠逺有感慨而
無怨尤焉要當與知杜者論然後信余言之非誇而先
生之平生庶乎可識矣
   送武義令劉引之入覲序
[006-4b]
今天下司府州縣之長率三載一入覲朝廷察其治行
而勸懲加焉其事與古之述職試功一也縣親民而屬
府𨽻司司府之令必由縣以下於民簿書叢委催科不
息聽斷無虚日而送迎疲道路猾胥奸民窺伺舞弄而
上之人又從而掣其肘令之職蓋其難矣吾婺為江南
劇郡凡領縣八其間號難治莫如武義彭城劉引之令
武義之三年當入覲其僚屬請余言贈之初君受命闕
下余獲傾蓋焉觀其器宇宏深言論慷慨真有豐沛豪
[006-5a]
傑之氣非若拘拘章句儒者固已知君之才不患其難
矣自下車来果能沛然處之刑簡政清徭均賦足强者
服慝者革聲實流布而上下安之余然後歎縣無難易
視令為難易令無難易視人品為難易抑又自信管窺
之無謬也君行涉赤墀覲天顔吏部考績與天下循良
吏當無多讓朝廷三考陟明具有成憲亦且還君以終
惠其民矣二三君子奚用悵兹别哉於其請姑道余之
嘗知君者以觀其成
[006-5b]
   贈潘守固授陰陽正術序
金華潘守固拜郡之陰陽正術正術亦流官也而行縣
視事不出鄉郡人皆華之士君子與游者且喜其學見
用也友人陳正之屬予贈言惟聖人開物成務莫大乎
陰陽理與數非二物也後世泥於術數而吾儒燮理之
用漫不之省司馬遷父子論六家之指遂以儒與陰陽
並列則世儒之不道陰陽陰陽家者之不得自附於儒
非一日矣堯命羲和主厯象而庶績熈舜命重黎司地
[006-6a]
天而人心正周以太史正歲年卜日馮相氏掌歲月辰
日二十有八星之位保章氏辨吉凶觀妖祥降豐荒之
祲象而六典始備是皆具乎吾儒之書而陰陽之為説
卒莫能外焉迺若忌諱之拘畏妖誕之降格祿命風角
之禍福泯泯棼棼偏泥乖隔彼陰陽者豈端使然哉今
京師欽天有監諸郡邑陰陽有學小大執事皆務得人
以稱國家稽古若天之意守固推於鄉舉於有司受秩
於銓曹以歸其知厥職矣乎律有瀆神明事邪術妄言
[006-6b]
禍福之條非獨法吏之所當知也守固其嘗考之乎夫
職茍思稱則雖抱闗擊柝不可輕道茍可以行則固不
必發䇿决科横金紆紫而後為快守固通儻喜文儒其
知所從講乆矣其能本之經參之律以效厥官也審矣
儒者燮理之用雖未可輕語而明夫人以息邪慝於一
方亦深有望焉余既重陳請又嘉守固不徒幸鄉人之
華而將無負乎士君子之喜也乃為之言
   贈福建僉憲婺源潘公序
[006-7a]
今天子嗣大厯服萬邦奔走稱賀吾金華則婺源潘公
以别駕至公未至旬日天子特簡命為閩憲僉事方兹
拜表成禮將奉勅之新任凡吾鄉之仕于朝者喜其来
而榮其行胥圖所以贈或曰公讀書起家進士厯郡縣
凡㡬書最有文學有政事賢勞二十餘年所至不挈家
尤有清苦之節是以不近名而名自隨不狥人而人自
知聖王御宇首膺顯陟縉紳士罔不竦聽改觀蓋公之
被遇於斯為盛而其所樹立亦至此而有徵是則可慶
[006-7b]
也已余曰以是慶公非公所慶也士君子生天地間要
自有所樹立而遇不遇所性弗存焉惟夫生于其鄉而
風流習染之有自仕于其邦而興起持循之有地則固
其所深願而不可得兼者婺源朱子闕里也其山川清
淑之氣磅礴而無窮故家遺俗文獻可考公毓秀其間
沾溉膏馥不啻孟軻氏近聖人之居而私淑焉者矧今
往按全閩又親履其講學過化之地當時武夷諸精舍
與考亭諸書院而今尚無恙否其為政規模布在同安
[006-8a]
其施諸臨漳者尤詳不識甘棠猶蔽芾否其所料簡諸
書在經史閣所刋四經四子在漳郡視今世所行書亦
有可參互否公於是重有感焉則所謂生於其鄉而風
流習染之有自仕于其邦而興起持循之有地兼得之
矣仕優而學則古今考驗皆有定見而體者益明學優
而仕則施為依據皆有成法而用者益大昔朱子不遇
於時未究其用公其將遇於今而益𢎞厥施矣乎夫如
是亦不足慶乎或曰誠哉子之言第有一焉公之佐吾
[006-8b]
郡于兹八年吾民之徳公亦與日積一旦奪公以去而
吾黨顧為是言如吾鄉吾民何於是相顧憮然若有不
能不介于懷者請書以為公慶而并以識吾私
   贈進士陳君正之授瀏陽令序
有地百里而為之長今之令尹猶古之子男爾古者民
淳事簡諸侯各君其國各子其民所為達於天子不過
六年一述職十二年一巡狩而已故其勢易後世民偽
日滋文移旁午農桑學校賦役獄訟盗賊之務去古奚
[006-9a]
啻什百而縣領於郡𨽻於監司風㫖意向稍有異同即
不能以自達故其勢難故事大縣非名進士不輕任及
任而著政績有旌異有徵取尋進而職部臺髙官膴仕
自此升矣士由進士宰百里膺簡任而負期待有子男
之國而處其所不易此其官豈不貴而道豈不可行哉
進士陳君正之令湖之瀏陽或曰龎士元非百里才蔣
琬為廣都衆事不治蓋才大難為用而清廟之器或非
窮鄉下邑所宜以正之宰瀏陽交游私惜之余謂不然
[006-9b]
古之君子體具用周而無所擇於官後之君子學力弗
逮而資禀用事故有能有不能矧一邑者天下之式經
濟之士固宜究心者也彼卑之而不屑為易之而不思
所以為者皆非也正之碩學逺抱有通敏才蓋知令之
不可易而盡心厥職者他日湖南稱循吏第一必吾正
之也臺端拜監察御史有入自湖南者必吾正之也正
之先大父憲使公文學政事有名于時先君憲副公實
同朝焉而余於正之學同業仕同時契好厚矣於其别
[006-10a]
宜不能無惜若其被命出宰蓋將為朝家得人慶為一
方得父母慶而奚以惜也正之明年當述職再逾年當
被徵書官内臺所為相過從相砥礪以恊贊太平吾黨
可翹足待則其别又奚以惜也於是崇酒載肉相與祖
餞之且以斯言諗之正之以為何如
   送蔣廷元遊南雍序
丹陽蔣廷元應貢至京既廷試將卒業南雍同官湯君
仁甫謂余曰廷元吾友也吾宦游諸鄉人圖贈之言以
[006-10b]
壯其行以朂其有成子知我者雖未知廷元願為我一
言廷元世儒家兼邃軒岐之術或以醫顯或以儒仕凡
十三四傳而姓益著廷元又蔣氏佳子弟也種學績文
有志當世雖場屋數竒而不怨不怠今方游南雍友天
下士以博其所見聞而要其所成立其所存可知已今
世士如廷元子茍知之雖弗吾以猶將喜稱焉而顧獨
吾靳哉余惟范文正公有言大丈夫不作宰相當作明
醫以活天下則醫與儒非二道也儒之用調燮元化整
[006-11a]
齊庶政而民得其所醫之用䕶植元氣攻刼衆疾而身
得其安顧其事有大小功有廣狹而所為利于物者豈
有二乎哉古之人急於利物故不得為宰相寧願為明
醫彼為宰相而不足以濟世固不若為明醫而足以濟
人之為愈也廷元之於醫余不知其得於家廷者何如
而獨種學績文有志當世蓋亦舍其小者狹者以就其
大者廣者至於場屋數竒不為世用謂宜反求諸醫以
姑酬其利物之心可矣乃確有定守而得失利鈍不一
[006-11b]
動其中輕數千里来貢京師又輕數千里往游南雍觀
其志若將必得其願欲而後已者余聞貧賤憂戚天所
以玉其成而古人當大任往往出於勞苦拂鬱之境他
日收晩成之功以𢎞醫國之用者安知不在廷元耶傳
曰三折肱知為良醫又於廷元之行卜之
   送進士徐君朝儀序
皇上勅禮部采輯中外事蹟修先朝實錄禮部請簡有
學行進士分遣天下於是永康徐朝儀使池廬諸郡大
[006-12a]
夫士知朝儀者咸榮之瀕行徵余言贈之余惟君子處
世必有出乎人之所難而後能擅夫人之所榮斯其可
榮者在我而外物之烜赫不與焉夫自成周賔興之法
易後世得人莫盛於進士一科士由庠序舉於鄉升於
春官而後進於天子之廷率千百之什一其選既精則
其才愈難而進士於是乎榮於人人孔子謂誦詩三百
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而先王遣使臣必曰每懷靡
及曰周爰咨諏蓋宣德達情非有用之學鮮不辱君命
[006-12b]
者其事既難則其遣不輕而使命於是乎榮於人人若
夫史氏之學世又孰不榮之亦孰不難之昔司馬遷以
不覊之才足跡殆徧天下網羅放失考論行事卓然成
一家言而後之君子猶或病之然而卒無以及之者史
固豈易哉朝儀學舉進士才堪史命而是行也訪求采
摭實與史氏之責焉所謂必有出乎人之所難而後能
擅夫人之所榮者朝儀有焉雖然難事之在人無窮而
榮名之加已未可以遽足故以自强不息為徳業不尤
[006-13a]
難歟以令聞廣譽為文繡不尤榮歟是固吾儒所為無
待於外者而朝儀所自勉也彼恒情之所榮而衆人之
所難抑又其餘也朝儀余益友鄉舉同年故因大夫士
之榮其行也為之申其説而復以其至者望之
   贈平原令李仲實序
遷安李仲實以鄉進士分教忻州既考最擢山東平原
令同官王君汝温一日告余而屬為贈言余未嘗傾葢
仲實而知王君實深君端人也取友必端故弗辭為之
[006-13b]
言竊惟循吏之頼于民闗于治理不為輕矣始傳班史
者龔黄諸守相而已再傳范史而後荀陳諸令長有聞
焉豈古之時為吏者多循故難指名而先漢之時為令
者猶多循故未可一二舉耶夫親民者莫如守而於民
最親者莫如令守與令未有能輕重之也顧為守者崇
以專而為令者卑以詳惟卑也則張弛舉措恒見掣肘
惟詳也則詳者覽者荅者判者智揣者心計者又往往
不暇給守令之難易於是乎有間哉平原古齊郡地夫
[006-14a]
子謂其一變至魯再變乃能至道蓋自太公之教壞於
管仲而夸詐餘習至漢猶不變今欲變而之道其難易
未知視昔何如夫令不易稱也平原不易治也畀以不
易稱之職而委之不易治之地朝廷待仲實者甚不易
也仲實其易之耶其將沮於其不易耶昔者劉寵令平
陵民懷其仁韓韶為嬴長賊相戒不入境嬴與平陵皆
咫尺平原而二子者固登名循吏者也今仲實職似地
隣古今人豈必不相及也雖然二子未聞道也未及乎
[006-14b]
儒也儒之用不但如循吏而已也余聞仲實儒者其聞
道乆矣往教忻州士多化之今推以治平原也民獨不
然乎余方慶齊之俗將變而之道也他日史氏傳之與
漢之循吏並俾天下後世知循吏足以安民息冦而聞
道者化民成俗也不其盛哉仲實其毋迂吾言
   壽封君王翁序
天地乆長之氣得之則壽故物有松栢龜鶴而人有耆
老耄耋然物無知而人有欲物茍壽焉斯已矣人幸而
[006-15a]
壽則非富不養非貴不榮非逸不樂必兼得而無遺焉
然後能足其願欲故天之於物也易為功而於人也難
為力昔者楚邱垂老不免於貧賤季子位髙金多而不
終帝堯憂壽多辱憂富多事周大夫有位而歎賢勞豈
非造物無全功而事固不能盡如意耶故人之願欲壽
考而享富貴逸樂而無所係累者古人不可得而兼矣
世之君子於古人之不可得兼者而或得焉獨非所值
之至幸者乎吾婺封刑部主事王翁壽躋六十子銓秉
[006-15b]
衡以繫官京師未遂歸寧乃屬余言將寓歸為壽余違
鄉未乆念翁往時矍鑠喜徒步目瞳漸方色若孺子雅
歌投壺終日對賔客弗倦有以知翁之壽葢未艾也翁
諸子賢而克家秉衡以清才粹學致身天朝用是家累
千金而竒贏㑹計之務一無所與跬步未始出鄉井而
封官如其子所謂壽考而享富貴逸樂而無所係累余
方為翁喜幸羡慕之不暇亦復何言雖然天不可必而
在人者可必聖賢或不得其常而君子惟語其常翁天
[006-16a]
性孝友與物無忤讀書樂善以義方成諸子古所謂鄉
先生者翁其人也則夫得全於天而足其所願欲葢有
德集福之驗也他日逍遥上壽而子之榮養益致其極
皆理之可卜者請以是壽翁并為翁祝且用告鄉之人
俾登堂觴翁者不徒幸其得於天而深慕其有諸已焉
亦或錫類之一助也
   贈湖州太守何侯序
古者天子所與分國而治者有諸侯焉後世罷侯置守
[006-16b]
而良二千石實與天子共理世稱郡守古侯伯信矣然
周之時大國不過百里其次七十或五六十今天下百
里之制皆縣也郡之制其為縣凡㡬也此小大之勢也
聖人乆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而今之從官者易地而治
計日而遷視彼世守其國以服習其民者果孰難易耶
夫以郡守之貴與諸侯等且勢大而時難君子之立乎
其位茍非志定而才副者孰能不奪於富貴而使徳澤
加於民聲實流於人哉湖守何侯奏績京師同官陳聲
[006-17a]
伯謂余曰侯閩人舉進士歴官兩京守吾湖且三載其
度廓然以宏其德温然以厚其政平易而規法不廢故
民樂而安之臺臣嘗薦于朝天官卿兹復書最蓋不惟
湖人德之而當路亦知之舉朝皆信之乃今旋斾吾湖
吾幸湖之人獲終惠也余聞而歎曰是所謂志定而才
副者非耶何其德澤如此聲實如此不奪於富貴如此
士方窮時以勲名自期慷慨發憤真若可致洎其得志
往往汩沒於聲利而卒無以表見於世或者有立而弗
[006-17b]
逮不能用大而濟斯則志才不足之過也以侯之所樹
立卓卓若此其志與才過人逺矣即使由郡國而推之
藩服由藩服而推之天下又惡有弗勝者哉古之諸侯
入為王朝公卿漢三公擢自守相是亦今日朝廷用人
之典也聲伯忻然應聲曰吾固以是望侯矣願屬筆為
侯贈
   王氏家譜序
嗟乎世之人孰不愛其身惟目前之圖而不重其本輕
[006-18a]
其身者也抑孰不愛其子孫規規身後之利而無以維
繫其心棄其子孫者也枝榦崢嶸必植其根而後千花
萬葉於焉以榮天下未有本撥而末茂者獨木乎哉是
故祖父吾本也兄弟其枝榦子孫其花葉也吾父之視
吾兄弟猶吾於子也吾祖之視吾從兄弟猶吾於孫也
自鼻祖至於耳孫愈逺愈分而氣脉所貫固一本而無
二世之人惟不知本也是以骨肉之親至同途人喜無
慶而戚無弔也平居不相得而患難不相拯也貴且陵
[006-18b]
賤也貧且忮富也將其身之不保而欲以及其子孫不
可得也家之有譜所以重本始而維繫乎族屬君子之
善愛其身與其子孫舍是無所用心矣古者因生賜姓
胙土命氏使民有别而不混又立大宗小宗之法使民
有所統而不離後世宗法廢而襲冒興益以淆亂其猶
可見先王之遺意者惟譜焉耳隋唐間譜掌於官五季
以来其法復廢士大夫之家間能為之而或旁援貴顯
以為榮駕空於不可考之世以自詭則又愈失古之意
[006-19a]
而亦奚用譜為哉余友王秉衡自其祖壽四翁居婺之
北闗子姓繁衍蔚為吾鄉望族秉衡懼其族大而難合
也則謀為之譜王在晉宋間江東最盛浙之諸王多其
苖裔秉衡皆不敢取信斷自所知壽四翁以下凡七世
圖其宗系䟽其字名生卒之詳為譜昭穆秩然可考嗚
呼是殆有識而合於古者乎秉衡名銓舉進士歴官刑
部員外蓋亢宗者也而用心若此其賢於人逺矣夫為
人後而能使先世之祀有所藉以延於無窮者孝也使
[006-19b]
夫人皆興於孝天下不㡬於治乎余竊有意於斯觀秉
衡之為而重感焉故樂為序之
   送陳教授先生序
滌齋陳先生以選部推擇教授于金華九載當奏績上
京士大夫華其行而重其去也則思以言贈顧謂予曰
先生自此升矣吾黨之小子誰與造就風俗誰與陶成
吾儕里居奚所㳺從而咨訪於其别不可無言予惟儒
者學古通經砥礪名節固將有益於斯世斯人非徒善
[006-20a]
其身而已故用之朝廷足以尊庇用之郡邑足以承宣
或者不為世用亦必傳道授業以淑諸人人是故孔聖
思裁狂簡孟氏樂育英才而説者謂教澤所及顧有大
於守一官效一職者皇家化民成俗設國學以教於上
設郡縣學以教于下師有官弟子有廩非如昔之聖賢
不用於世而自相授受者也其任不亦重乎其遇不亦
幸乎先生以明經舉京闈兩典郡邑教事老成學行為
時推重循資而升必得太學右職所謂作人才而勵風
[006-20b]
化者當為天下慶不當為一邦惜也若夫游從咨訪之
私固人情也予亦奚以釋諸君
   南封録序
正德七年春希曾以刑科右給事中奉天子命偕翰林
編修湛君若水持節往封安南國王人賜上公服一襲
榮使逺也明年正月入其國授封行禮信宿而返蓋自
京師至廣西之憑祥水陸萬里然後達于安南而安南
之往返僅二十日耳又明年復命上錫宴于光祿勞行
[006-21a]
役也仰惟皇明統一海宇九夷八蠻重譯獻琛西南海
嶠諸國惟安南尤秉禮我國家待之特厚若其嗣世襲
封則寵以詔勅齎以冠服而將命之使必簡侍從文學
之臣充焉皇上之所以誕敷文德惠綏逺外者何其盛
哉希曾空疎蹇拙謬膺是行仰仗王靈不煩專對從容
指授而使事畢矣重惟遭際明時目覩盛事歴萬里絶
域幸不辱命不宜泯焉無所紀述乃取在安南所賦詩
歌二十二首回京奏䟽一通手録為巻又以安南國王
[006-21b]
詩二首書二通陪臣詩五首綴之巻末題曰南封録序
而藏之凡山川之迂險風土之竒詭與夫往来交際之
始末一覽可見古者太師陳詩以觀民風采之里巷歌
謡春秋以狄視秦而車鄰駟驖諸詩三百篇取焉是録
也予不得以淺俚自嫌且俾外國之什得附見者固不
以夷而棄之也擇焉不精覽者庶無我疵
   東園看月詩序
正德甲戌中秋前一日閣老西崖先生李公即所居之
[006-22a]
東園開樽肆筵召其門人司業魯振之少卿張汝吉太
史趙爾錫李宗易通政李守正王時芳宫允李夢弼洎
希曽為看月之㑹于時乆雨新霽殘暑已退夕陽落陰
凉風時至公坐諸生于左右或論文或誦詩或觀古書
名畫時一命酒以待明月之出少選栖鳥漸集暝色四
合獨鶴唳空氷輪皎然於林薄之上公仰視乆之忽顧
謂曰嫦娥差瘦一分秋仲魯尚記憶否此蓋希曽十三
年前從公閣試八月十六夜賞月句也於是諸生起為
[006-22b]
公壽因自相勸酬振之雅故善飲獨舉公去嵗中秋詩
作楚調歌之歌畢請用韻紀興公顧坐客八人俾各占
一字為句首濡筆引紙就月下書一律命屬和焉酒罷
漏下三鼔矣後希曽謁謝公又請得連夕所作乃并公
招飲手柬装為一巻而以諸屬和詩附焉庶用備他日
故事惟公文章勲業固已被今垂後學士大夫莫不尊
信而師資焉顧當謝政引年之日於門下士猶且不忘
汲引至於片言可采歴十餘年之乆尚挂齒頬是固公
[006-23a]
之盛德而其所為誘掖奬進者不識當何以副也詩曰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公之録善也又曰肆成人有徳小
子有造公之樂育也希曽謬託龍門無所底就特序其
事以自識
   贈御醫呉先生還鄉序
御醫呉晦叔先生謝事南還於是年七十矣而聰明矍
鑠若後生且戒行吾鄉里之仕京師者飲餞于其邸酒
半客執爵而歎曰賢哉先生去就若先生亦誠賢矣乃
[006-23b]
顧謂余曰贈言之誼以屬子余惟賢者處世身為先用
次之身必有以立用必有以及物故學術以立身也宦
業以及物也其或所遇不齊所就雖異二者無歉焉可
也是故太上則周孔之事其次以職其次以藝賈誼稱
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卜醫范希文謂大丈夫不作
宰相當作明醫活人其理同也正直平蕩之道塞世途
多艱賢者益難為全為其大而莫之全孰愈為其小而
終始之全也先生故業儒尤精於醫成化間被檄供太
[006-24a]
醫院事尋擢本院吏目進今官首尾凡三十年所活都
人士不可勝計朝廷眷遇方隆而先生懇辭以老其亦
知退而全身者耶其亦小試而畢其及物之志者耶夫
賢者心事未易測識漢二䟽之去使人歎息稱道於千
載之下亷頑立懦有遺風焉則史氏之言為之張本也
先生歸矣他日知先生者或有徵於余言
   贈長沙府推官項君序
余鄉項君瑞周以太學生試天官頴出儕輩拜湖廣長
[006-24b]
沙府推官余暨陳大理馮進士則君之執友且聫姻若
周侍御應職方亦君瓜葛若徐秋官陸武庫唐侍御胡
江夏朱邵二進士皆與君有場屋舊若陳李二上舍又
同君偕計者于時咸在京師初君未至時吾黨思鄉里
之彦必曰瑞周思士之篤學清修出可守官而處可敦
俗者必曰瑞周悵悵焉惟恨其至之晩比至則倒屣迎
之下榻舘之恐後每公退醼集秉燭夜闌相與道故舊
商古今靡不心醉形忘不啻疇昔之處鄉曲也君承檄
[006-25a]
當之官吾黨屬余贈言余惟長沙為湖南大郡領州縣
十有二山深土曠江右川洛之民多流其間里族雜而
獄訟繁視舊志所謂民朴而淳者有間矣國家設推官
以聽一郡之訟其任甚重君治長沙實重且難雖然余
聞諸子思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
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君信乎友若是其於獲
上治民何難哉易稱君子以明慎用刑書稱惟刑之恤
又君素所誦習者舉而措之吾知長沙無寃民矣請拭
[006-25b]
目以觀其成
   滁陽贈言序
滁介江淮之間阻山抱澗舟車罕通唐以前未顯也宋
歐陽子作守文章節義竦動一世游觀品題形勝㧞出
自是名人韻士往往聞風願遊而天下知滁矣迨我皇
明實登畿輔尋建太僕寺總攝馬政則以其地為桃林
華陽而天閑之往来冠蓋之南北日交乎滁之陽矣蓋
滁之遭莫盛於今而歐陽子之遺迹過而訪者益多於
[006-26a]
昔山川顯晦固自有時哉正德丙子希曽由諫司来貳
太僕吾兄栢軒先生適分教于泰滁泰相去僅三百里
而各縻于官猝難㑹晤或託音書或形夢寐不勝陟岡
之感迺丁丑秋吾兄便道過滁數年悒鬱一旦傾瀉爰
命軟輿從以殽酒相與登豐山入琅琊追醉翁之風流
潄玻瓈之潔清于時秋髙木落風日清朗樵歌鳥哢如
倡如和遊興所極不知日之既暮於是環滁之景盡在
心目而友于之情亦少慰其一二獨非幸哉已而吾兄
[006-26b]
將還泰同寮諸先生咸贈以詩更倡迭和積成巨巻題
曰滁陽贈言惟諸先生之作鏗鏘振發金舂玉應所以
侈山川之竒觀嘉天倫之樂事揄揚借譽蔑以加矣獨
念予兄弟自㓜侍先君宦四方未嘗一日相舍既長筮
仕各自為途離合可勝歎哉昔蘇子由與其兄子瞻相
約早退為閒居之樂子瞻亦謂宦遊相别之日淺而退
休相從之日長顧予與兄今雖未敢言私幸齒髮未艾
後樂有日則兹别也安知不為終老之聚晤而兹遊也
[006-27a]
安知不為故園之美談耶予既屬和巻末復序此以竢
   五山先生吟稿序
五山先生宫保大司馬何公吟稿凡六巻其子南京太
僕寺丞汝𢎞所輯也將鍥梓俾希曾序諸簡端公少有
異質博涉經籍其為詩矢口信筆多不屬稿即屬稿亦
漫不置意或至焚棄其中之所存蓋有大焉而於詩若
未暇數數然者故汝𢎞所輯止此公起家進士厯事三
朝垂五十年守令之民庸風紀之賢勞藩服之楨幹卿
[006-27b]
列之股肱經綸匡濟思日孜孜洎叅留務典本兵值時
多故尤極勞瘁故其發之乎詩率皆隨事應酬一時興
寄之作固不暇歲鍜月鍊句拾而章綴之也卒之澤生
民功社稷名竹帛而其稿之僅存而可見者又皆和平
暢達有非苦吟雕蟲之士所能及焉嗚呼古之所謂大
臣者類如此士果貴於多言乎哉公吾浙人先大夫辱
交焉希曽頃居諫司獲侍論議兹又與汝𢎞為同寮仰
先達之風烈且嘉汝𢎞能傳業也乃不辭&KR2451薄而序之
[006-28a]
云爾公居新昌之五山學者稱為五山先生因以名稿

   潘氏家乘序
乘所以載也家乘者家之所載凡以論譔其先世傳之
後人者也古者諸侯世國卿大夫世家有家之事國史
載焉國史亦有謂之乘者焉後世世祿廢而譜狀猶掌
於官五季以来其法復廢世之君子乃家自為乘乃天
理人倫之不容已者而可以義起也惟我潘氏世居浙
[006-28b]
東遺文往事乆而散漫於是竊不自揆編家乘八巻首
以累朝誥勅之典次以吾宗世系之譜而凡銘狀表傳
祭挽贈送之作亦附焉顧子寡陋無似採掇未備其事
雖核而文不能無闕矣為之歎曰嗚呼此一家之書也
而闗繫之大不獨于一家而已也是故覩綸綍之昭回
則思篤忠貞審宗系之聫絡則思崇孝弟誦文辭之紀
述則思濟世美如是而孝不可興忠不可移俗不可化
者吾弗信也語有之求忠臣于孝子之門又曰人人親
[006-29a]
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夫然則兹乘豈徒為一家之書
哉潘氏之子孫尚念之哉
   送思州太守俞君序
俞君一中由後軍都督府經歴擢守貴之思州且戒行
㑹廷臣伏闕爭大禮皇上震怒大臣罰俸者二十餘人
百執事逮杖者二百餘人中外凛凛相視莫敢發一言
君獨抗疏請恤已故宥垂亡則威福並行凡懷忠者無
復以言為諱皇上霽威答之於是言路復通聖人不忍
[006-29b]
人之心益明我國家無疆之休端在於此而君之忠誠
激切首批逆鱗不亦戞戞乎其難哉先是幕府蔣君某
輩謂予與君同里閈雅相友善以贈言見屬予時方自
訟且為君危之未遑也幸君之言足以悟主大夫士靡
不深嘉而樂道之予其可終無言乎嗟乎君子之於天
下也誠未易也才氣弗充則弱學識弗到則闇諳練弗
熟則妄弱則見義而懾闇則迷先㡬而不知妄則舉動
輕率而顛踣隨之如是而欲有為於天下誠未易也君
[006-30a]
視予十年以長嘗同為黌舍生直言勁氣素為儕輩敬
服歴艱苦浩然不撓其才氣何如也自少喜吟詠涉獵
羣籍上下古今數千百載如指諸掌以周易累舉不第
復以蔡氏書取㨗非經生專門者比其學識何如也由
進士拜冬官郎左遷倅蘄尋倅惠州延平二郡乃叅戎
幕二十年間掣肘挽心者㡬紛錯震撼者㡬其諳練何
如也今日一鳴而國體増重士類胥賴夫豈偶然者哉
推是道也於一郡何有哉抑思州去京師八千里地僻
[006-30b]
而小蠻夷雜處君守思或者弗滿焉予謂行乎蠻貊尤
未易也君誠不鄙夷其民而惠綏之威鎮之文化之治
之以不治焉則昔之諳練而未及者在斯行也他日大
用以有為於天下斯行又一助也
   賀封禮科給事中章翁序
吾金華之蘭溪處士章翁子處仁任禮科給事中今年
夏四月朝廷以尊崇禮成推恩凡京官父母存者先封
之翁乃被封如子官配某封孺人於是孺人壽躋六十
[006-31a]
而翁逾年亦六十矣是歲秋九月處仁奉命册封某府
往返瀫水之上得稱觴為父母壽宦遊諸鄉人羡翁偕
老而遭異數享樂事屬予序之因處仁寓歸以賀予之
再来京師也朋舊落落如晨星得處仁與遊甚歡也處
仁才氣英邁問學博洽直言宏論有聲諫垣予蓋嘗稱
願曰幸哉有子如此比聞翁志慤行端周于孝義讀書
論古今事有卓見居鄉不刓方為圜而閭里多求直焉
誨子弟惟禮惟義乃知處仁得於過庭者非偶然也揚
[006-31b]
子雲嘗稱無是父無是子翁之謂也又稱無是子無是
父處仁不得辭也抑先王勞使臣恒閔其不遑將父今
處仁奉使而獲寧親蓋良便也聖天子之恩至渥也則
其衣錦承歡能不思聖天子之恩乎詩云式遄其歸翁
尚為子誦之而保王躬補衮職尤處仁顯親之大也請
因賀而申其説
   贈錢以時授大名節推序
進士錢君以時授大名節推或曰大名外郡也節推刑
[006-32a]
官也重内輕外其来非一日而簿書獄訟殆非君子所
貴之道也夫士之釋褐進士也或游藝詞林或攄忠臺
諫或分職部屬近天子之清光樂職事之優暇蓋其所
也以時以正德庚辰舉南宫越四年而奉廷對又逾年
而就選視諸同年士不謂不乆也其學充其行飭其與
人信其應務達槩諸同年士不得多讓也而官之于外
勞之于刑不猶棲鳯凰於灌木策騏驥於羊腸也乎予
則曰君子之仕也將以行道也茍將以行道也則内外
[006-32b]
一爾輕重奚計精粗一爾勞適奚計易曰山上有火旅
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謂刑乃君子之所慎也書
云刑期于無刑民恊于中謂刑罰之精華與禮樂教化
同歸也果孰精孰粗耶矧國家任人歴試諸難内除者
或外遷外選者或内補今台鼎股肱之臣大率皆更歴
中外之士也果孰輕孰重耶使以時才器之美盡心審
克以成明允之功不三數年且膺召命進京秩矣又由
是加勉焉崇功廣業髙衘膴仕不難到矣不猶鳯凰起
[006-33a]
灌木而迴翔千仞之上騏驥歴羊腸而馳騁於康莊也
乎以時先翁為順慶貳守文學政事有名以時蓋能世
其業而又大之者也予與以時同里閈聫姻婭不敢謂
非相知而凡與以時游者莫不韙予言之非阿且足以
相朂也因請為以時贈
   壽榮録序
福莫先乎壽壽莫貴乎榮壽且榮夫人樂之而人子之
樂其親不啻于其身然獲焉者亦罕矣獲焉而思所以
[006-33b]
永之此壽榮録所為作也太常寺卿汪君用之之母太
夫人唐氏故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贈禮部尚書寅
軒公之配以用之兄弟繼武登仕累封至太夫人歲壬
午行年八十在廷公卿游用之父子間者喜太夫人壽
且榮也相與賦詩為文以頌以祝所謂章毋德而侈家
慶者渢渢乎其盛矣用之承歡之餘鍥梓以傳蓋將永
其所樂乎親者于無窮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用
之之謂乎用之歴事三朝勲名茂著仰世德而作求迓
[006-34a]
天休之滋至今兹樂事夫豈倖致而亦詎有涯哉夫孝
所以事君也忠所以顯親也太夫人有孝子我國家有
忠臣也希曽忝用之同年辱以序見屬不敢以不敏辭
而樂為天下道也
   送鳯陽令何世卿序
武義何世卿嘗從予受經玉温金純磬折其恭其學博
而知要其文清麗而達其才無施不宜而不敢肆少游
鄉校累舉于有司弗售比壯應貢卒業南雍近謁選来
[006-34b]
京師朝夕過從甚勤蓋别予者既乆而其所自得者益
深矣無何天官試優等奏授鳯陽縣令同鄉諸士夫屬
予贈言予於世卿固將有以贈也夫今之學者非孔氏
之書弗讀士賢而聖孰不嘐嘐自許也而考其設施求
如漢世循良吏不可多得豈嚮之學者不足用耶抑措
之用者非所學耶吾謂世卿兹行亦自信而已矣亦無
舍所學而已矣昔者子游為武城宰而弦歌之聲聞教
人以道也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衰者聞子臯將為成
[006-35a]
宰遂為衰誠能動物也子賤治單父得賢於已者五人
而事之故衆悦巫馬期戴星出入以身親之而單父亦
治一尚賢一勤民也夫子教子貢之宰信陽也曰治官
莫若平臨財莫如亷善子路之治蒲也曰恭敬以信矣
忠信而寛矣明察以斷矣凡此賢令之事具載孔氏之
書而世卿所素學也篤信力行在世卿而已雖然今之
為令者視古蓋難矣矧鳯陽我國家所基兵民雜處宗
室羣居驛使南北無虚日加以饑饉荐臻冦盗竊發呻
[006-35b]
吟之民生理未復視他縣蓋尤難矣世卿審時與勢因
人情土俗為之張弛而無失孔氏之家法焉庶㡬講習
之素不托諸空言而循良之績卓越乎常流矣昔人有
云不遇盤根錯節無以别利器予於世卿兹行見之
 
 
 
 竹澗集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