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l0015 欽定歷代職官表-清-永瑢 (WYG)


[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厯代職官表卷十三
  刑部表
[019-2a]


[019-3a]


[019-4a]


[019-5a]
  刑部
 國朝官制
刑部尚書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折獄審刑簡核法律受天下奏讞咸閲實而上
  其辭以肅邦憲所屬有直𨽻奉天江蘇安徽江西
  福建浙江湖廣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四川廣東廣
  西雲南貴州督捕十有八司
 國初刑部設滿洲承政二員䝉古承政一員漢人承
[019-5b]
  政二員叅政八員啟心郎一員崇徳三年改設承
  政一員左㕘政二員右叅政三員順治初定設滿
  洲漢人尚書各一員七年増置滿洲尚書一員十
  年仍省雍正十二年以來親王郡王及大學士奉
命管理部務皆由
特簡無常員
左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迪播祥刑以貳尚書順治元年定額
[019-6a]
直𨽻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一人
䝉古一人漢人二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順天直𨽻及八旗㳺牧察哈爾左翼正黄東半/旗鑲黄正
  白鑲白正/藍四旗所属刑名初為右現審司乾隆二年改
  置直𨽻司設官如今額
   謹案初制刑部設江南等十四司康熈三十八
   年增置督捕前後司為十六司雍正元年増置
   左右二現審司凡囚繋之待讞者則主其訊鞫
[019-6b]
   之事十一年析江南司為江蘇安徽二司併督
   捕前後司為一乾隆二年改右現審司為直𨽻
   司七年復改左現審司為奉天司始定為十八
   司司属初置理事官六員副理事官八員順治
   元年改定滿中郎中六人員外郎八人主事十
   有四人漢軍郎中四人員外郎十有二人漢人
   郎中員外郎主事毎司一人五年増置滿洲郎
   中八人員外郎十人十五年省漢人員外郎主
[019-7a]
   事各四人十八年増置䝉古員外郎八人康熈
   元年仍省五十七年増置䝉古郎中員外郎主
   事各一人雍正三年復置漢人員外郎主事各
   四人五年罷漢軍員額増漢人郎中三人員外
   郎一人其續置各司員額亦俱隨時増設凡額
   官闕則總其數三分計之以其二牒吏郎除授
   而留其一由堂官遴選奏請擢補焉
奉天清吏司郎中䝉古一人漢人一人員外郎滿洲漢
[019-7b]
人各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
 盛京黒龍江吉林將軍及奉天府所屬刑名兼宗人
  府理藩院文移闗白之事初為左現審司乾隆七
  年改置奉天司設官如今額
江蘇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
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江蘇所屬刑名凡奉
[019-8a]
徳音肆眚則審定其條格而頒之於四方初為江南司
  雍正十二年析置江蘇及安徽二司設官如今額
安徽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漢人
各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安徽所屬刑名兼鑲紅旗文移闗白之事雍正
  十二年以江南司析置設官如今額
江西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漢人
各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019-8b]
  掌江西所属刑名兼正黄旗中城御史文移闗白
  之事
福建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漢人
各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福建所属刑名兼户部户科倉塲衙門左右兩
  翼鑲藍旗文移闗白之事
浙江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一人
漢人二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019-9a]
  掌浙江所属刑名及都察院刑科南城御史文移
  闗白之事兼司本部條奏彚題及各司爰書駮正
  者㑹其成比年一奏
湖廣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漢人二人員外郎滿洲二
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湖北湖南所属刑名
河南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
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019-9b]
  掌河南所属刑名兼禮部禮科太常寺光禄寺鴻
  臚寺國子監欽天監太醫院東城御史正紅旗文
  移闗白之事凡夏令熱審則布告各司頒行天下
  欽䘏如制
山東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
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山東所属刑名兼兵部兵科太僕寺文移闗白
  之事凡𡵯軍營捕獲盗窩嵗登其數請叙
[019-10a]
山西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漢人
各一人主事䝉古一人漢人一人
  掌山西及八旗㳺牧察哈爾右翼正黄西半旗正/紅鑲紅鑲藍三
  旗/定邉左副將軍綏逺城将軍歸化城副都統科
  布多大臣庫倫大臣所属刑名兼軍機處内閣翰
  林院詹事府
 起居注館内務府上駟院武偹院鑲白旗北城御史
  文移闗白之事
[019-10b]
陜西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漢人二人員外郎滿洲二
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陜西甘肅及伊犁烏魯木齊塔爾巴哈台葉爾
  羌哈什噶爾烏什阿爾蘇庫車土爾畨哈爾沙爾
  和闐哈密所属刑名兼大理寺西城御史文移闗
  白之事並稽覆囚糧出納俾無侵冒
四川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漢人
各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019-11a]
  掌四川所属刑名兼工部工科文移闗白之事秋
  審則㑹九卿詹事科道於朝房以定爰書
廣東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
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廣東所属刑名兼鑾儀衛正白旗文移闗白之
  事
廣西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漢人
各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019-11b]
  掌廣西所属刑名兼通政使司文移闗白之事及
  以時散給囚衣
 朝審則㑹九卿詹事科道於朝房以定爰書
雲南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漢人
各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雲南所属刑名兼廂黄旗文移闗白之事
貴州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漢人
各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019-12a]
  掌貴州所属刑名兼吏部吏科正藍旗文移闗
  白之事
督捕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八旗及各省駐防逃人之事初𨽻兵部督捕衙
  門康熈三十八年始以督捕前後司及督捕𠫊改
  𨽻刑部雍正十二年罷督捕前司及督捕&KR0550併其
  事於後司仍省後字但曰督捕司
[019-12b]
堂主事滿洲五人漢軍一人
  掌文案者滿洲二人掌章奏者滿洲三人漢軍一
  人俱順治元年定額
司務&KR0550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
  順治元年定額掌巡察出入約束胥𨽻凡直省解
  囚投文登其數給以批迴訟者收其狀呈堂分司
  聴之
筆帖式滿洲百有五人䝉古四人漢軍十有五人
[019-13a]
  滿洲筆帖式初置九十六人後増置九人䝉古筆
  帖式乾隆二年置漢軍筆帖式初置十有九人後
  省四人俱分𨽻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職事見/吏部篇
提牢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北所司獄滿洲二人漢軍
漢人各一人南所司獄滿洲二人漢軍漢人各一人従/九
品/
  主事掌稽覈罪囚於額外及試俸主事内掄選引
見補充嵗周更代咨吏部議叙司獄分掌南北監禁督
[019-13b]
  禁卒更夫書夜巡警凌虐需索者問如法順治元
  年置漢軍漢人司獄四人康熈五十一年増置滿洲
  司獄四人三年而代咨吏部叙陞如例又置官醫
  二人分𨽻南北所以療囚之疾病
贓罰庫司庫滿洲一人庫使滿洲二人
  掌収見審贓罰銀錢㑹其數以送户部順治元年
  置額
律例館總裁無定員提調官一人纂修官四人收掌官
[019-14a]
 四人繙譯官四人謄録官六人
   掌修明法令刋定條式隨時審訂以詔有司設館
   西長安門外總裁以本部尚書侍郎兼之提調纂
   修官以本部司員充収掌繙譯謄録官以本部筆
   帖式充凡嵗五周則彚輯而排次之謂之小修比
   十年迺重編新格増損刪定勒為憲典頒行天下
   謂之大修皆月給餐錢期年而畢初順治二年特
   置律例館
[019-14b]
勅修律官撰定律書四年書成名曰大清律集解附例其
   後次第刋修皆
特簡王大臣為總裁以各部院通習法律者為提調纂修
   等官凡額設十有八人乾隆七年始以其館併𨽻
   刑部復改定員額如今制焉
    謹案定制録直省獄囚曰秋審録刑部獄囚曰
   朝審嵗以八月刑部㑹九卿詹事科道於
   天安門外金水橋西公閲其爰書而覈定之初以
[019-15a]
   四川廣西兩司分掌案牘雍正十二年始别選
   司属滿洲漢人各二員主其事曰總辦秋審處
   尋佐以協辨者四員嵗滿則交替乾隆十九年
   以後凡核直省審冊辨實緩矜疑之當否以白
   於長官皆以總辦司員任之先後増至十六人
   學習者無定員其職雖出堂官掄𣲖而専司秋
   讞所繫綦重謹識於此
 厯代建置
[019-15b]
 三代
  尚書舜典帝曰臯陶蠻夷猾夏冦賊姦宄汝作士
  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
  允
   謹案虞廷以皋陶為士孔𨽻達謂即周禮之士
   師鄭康成云士察也主察獄訟之事三代刑名
   其源盖本於此然考漢書胡建傳引黄帝李法
   蘇林曰獄官名也顔師古曰李者法官之號總
[019-16a]
   主征代刑獄之事是其官已起於黄帝時故孔
   安國傳以士為理官鄭康成禮記月今註則云
   有虞氏曰士夏曰大理周曰大司冦雖稱名不
   同其實一也自周官既廢秦漢乃専置廷尉大
   理以主刑獄至隋唐復設刑部以當周司冦之職
   而大理仍並置不廢其職名遂分為二矣今以
   周秋官之属及厯代尚書諸曹繋諸刑部表内
   而理官沿革則别載入大理寺篇名實相承庶
[019-16b]
    有條而不紊焉
   孔𨽻違禮記疏鄭注大傳夏書所謂六卿有作士
   謹案尚書言汝作士者乃指臯陶為士師之官
   與上文伯禹作司空汝作司徒同義並非以作
   士兩字為官名王莽妄引經義改大理曰作士
   水衡都尉曰朕虞殆於不識句讀康成乃以亡
   新官號傅㑹夏官此漢人説經之陋不足據也
  尚書洪範三八政六曰司冦
[019-17a]
  禮記曲禮天子之五官曰司冦鄭康成注此殷時
  制也
   謹案箕子陳禹九疇而稱司冦之官此可考見
   夏殷之制實有此職曲禮鄭注所云並非鑿空
   矣
  尚書周官司冦掌邦禁詰姦慝刑暴亂
  春秋左氏傳昔周克商使諸侯撫封蘇忿生以温
  為司㓂
[019-17b]
  春秋左氏傳康叔為司冦孔安國書傳司冦/第五衛侯為之
  尚書序吕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吕刑孔安國傳吕/侯見命為天
  子司㓂後為甫/侯故稱甫刑
   謹案司冦本李官管子五行篇昔者黄帝得六
   相而天地治又云春者土師也夏者司徒也秋
   者司馬也冬者李也盖李即周之司冦春秋襄
   三年左氏傳魏絳曰請歸死於司冦荀子曰防
   滛除邪戮之以五刑使暴悍以變姦邪不作司
[019-18a]
   冦之事也此雖春秋戰國猶存周禮舊名顧其
   時稱名亦多錯雜吕氏春秋管子復於桓公曰
   平原廣城車不結軌士不旋踵鼓之三軍之士
   視死如歸臣不若王子城父請置以為大司馬
   决獄折中不殺不辜不誣無罪臣不若弦章請
   置以為大李注大李治獄官以大李對大司馬
   則大李之為大司冦明矣淮南子天文訓何謂
   五官東方為由南方為司馬西方為理北方為
[019-18b]
   司空中央為都南方既為司馬北方既為司空
   則西方之理即為司冦明矣其以理為司冦與
   吕覽同皆舉三代以前之官名周官也至商子
   慎法篇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
   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所謂殿中置一法
   官不知何官其云殿中則又與司冦職掌不合
   至司冦於周為秋官而管子五行篇以司馬為
   秋官李為冬官均異周制百家殊説不合經典
[019-19a]
   姑識於此以偹&KR0257考焉
  周禮秋官刑官之屬大司冦卿一人小司冦中大
  夫二人士師下大夫四人鄉士上士八人中士十
  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遂士中士十有二人
  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縣士中士三十有二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
  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方士中士十有六人府八
[019-19b]
  人史有十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訝士
  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司刑
  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司刺
  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司厲下士二人
  史一人徒十有二人司圜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
  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掌
  囚下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徒百有二
  十人掌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司𨽻中
[019-20a]
  士二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五人史十人胥二十人
  徒二百人大司宼之職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
  邦國詰四方以五刑糾萬民凡諸侯之獄訟以邦
  典定之凡卿大夫之獄訟以邦灋斷之凡庶民之
  獄訟以邦成弊之小司冦之職以五刑聴萬民之
  獄訟附於刑用情訊之至於旬乃弊之以八辟麗
  邦灋附刑罰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士師之職
  掌國之五禁之灋以左右刑罰察獄訟之辭以詔
[019-20b]
  司冦斷獄弊訟致邦令掌士之八成鄉士掌國中
  各掌其鄉之民數而糾戒之聴其獄訟察其辭辨
  其獄訟異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職聴於朝司
  冦聴之斷其獄弊其訟於朝羣士司刑皆在各麗
  其灋以議獄訟獄訟成士師受中協日刑殺肆之
  三日若欲免之則王㑹其期遂士掌四郊聴其獄
  訟二旬而職聴於朝縣士掌野聴其獄訟三旬而
  職聴於朝方士掌都家聴其獄訟之辭三月而上
[019-21a]
  獄訟於國訝士掌四方之獄訟諭罪刑於邦國四
  方有亂獄則往而成之司刑掌五刑之灋以麗萬
  民之罪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灋以贊司冦聴
  獄訟司厲掌盗賊之任器貨賄辨其物皆有數量
  賈而楬之入於司兵其奴男子入於罪𨽻女子入
  於舂槀司圜掌収教罷民掌囚掌收盗賊掌戮掌
  斬殺賊諜而搏之凡殺其親者焚之殺王之親者
  辜之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刑盗於市凡罪
[019-21b]
  之麗於灋者亦如之司𨽻掌五𨽻之灋辨其物而
  掌其政令
   謹案周禮諸官列職紛繁以今六部之制相凖
   不能一一脗合惟秋官専掌獄訟自士師以迄
   司𨽻皆理刑之官故與今刑部職掌相符者為
   最多如士師為士官之長而其下有鄉士以主
   六鄉之獄有遂士以主六遂之獄有縣士以掌
   外野之獄有方士以掌都家之獄有訝士以掌
[019-22a]
   四方諸侯之獄皆隨地設官以治之今之按省
   分司以治庶獄者正同此意至司刑司刺掌五
   刑三刺之法以詔司寇則如今之律例館秋審
   處司圜掌囚掌戮則如今之提牢𠫊司獄司而
   司𨽻掌五𨽻司厲掌罪𨽻即唐宋都官郎中員
   外郎所自出雖其職已散入各司然亦刑部所
   有事也惟唐宋司門郎中員外専掌門闗往來
   之籍賦唐六典以地官司門之職當之自明以
[019-22b]
   來其職事併入户兵二部久不𨽻於刑部今仍
   載司門一曹以存沿革而不復逺溯周制用符
   其實云
  唐六典刑部尚書周之秋官卿也侍郎周之秋官
  小司冦中大夫也周禮大司冦属官有士師下大
  夫盖郎中之任也有司厲下士盖郎官員外郎之
  任也
 漢
[019-23a]
  杜佑通典漢成帝時尚書初置二千石曹主郡國
  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斷獄後漢光武改三公曹
  主嵗盡考課諸州郡政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
  盗賊詞訟罪法亦謂之賊曹重於諸曹華譚集尚/書二曹論
  曰劉道貞謂漢氏重賊曹為是呉晉重吏部為非/薛君曰君何是古而非今劉難曰賊曹職典刑獄
  刑獄難精是以欲重之答曰今之賊曹不能聴聲/觀色以别真偽縣不能斷讞之尚書也夫在獄者
  率小人在朝者率君子小人易檢君子/難精俱不得已吏部冝重賊曹宜輕也
  冊府元龜漢有大獄則令雜治如王嘉致都船詔
[019-23b]
  獄使將軍以下與二千石雜治之類也其次即令
  就問如廷尉請捕衡山王遣中尉大行即問之類
  也其當罪又令雜議如淮南王所犯不軌承相御
  史宗正廷尉雜奏又詔列侯吏二千石議是也
  漢書百官公卿表宗正有都司空令丞如淳曰/主罪人
  府有若盧令丞如淳曰漢儀注/有若盧獄令中尉有都船令丞
  如淳曰漢儀注/有都船獄令
  後漢書和帝本紀永元九年復置若盧獄官
[019-24a]
   謹案漢書宣帝紀遣使者分條中都官獄師古
   曰中都官凡京師諸官府也後漢志稱孝武帝
   以下置中都官獄二十六所各令長名今以紀
   傳&KR1802之其可考見者如宗正所属有都司空獄
   竇嬰傳劾繋都司空伍被傳/偽為左右都司空詔獄書内官獄東方朔傳/獄繫内官
   少府所屬有導官獄張湯傳其弟繋導官師古/曰或權寄在此非本獄所
   若盧獄李賢後漢書注若盧/獄主鞫将相大臣考工獄劉輔傳繋/共工獄蘇
   林曰考/工也居室獄灌夫傅繋居室後故保/宫李陵母繋保宫是也掖庭獄
[019-24b]
   師古曰漢舊儀掖庭/詔獄令丞宦者為之暴室獄師古曰暴室職務/既多因為置獄主
   治罪人故往往云/暴室獄然非獄名中尉所属有都船獄説見/後
   臚所属有别火獄如淳曰漢儀注/有别火獄今郡邸獄師古/曰漢
   舊儀郡邸獄治天下郡/國上計者属大鴻臚當時皆謂之詔獄各置
   令丞等官其罪人就繋者則謂之中都官囚徒
   劉屈氂𫝊發長/安中都官囚徒而廷尉専掌刑法獨不聞有獄
   官考王嘉傳嘉得罪有詔假謁者節召丞相詣
   廷尉詔獄嘉隨使者詣廷尉廷尉收嘉丞相新
[019-25a]
   甫侯印綬縛嘉載盡都船詔獄是嘉當下廷尉
   詔獄而廷尉乃縛送都船足知當日中都官諸
   獄皆以繋廷尉罪人故本署轉無専獄薛宣傳
   載宣為廷尉書佐都船獄吏亦可見諸獄皆属
   廷尉故吏職得互相遷補也後漢惟廷尉及雒
   陽有獄而和帝復置若盧獄官不言所属考安
   帝紀永初二年皇太后幸雒陽寺及若盧獄録
   囚徒賜河南尹廷尉卿及官属有差雒陽属河
[019-25b]
   南則若盧亦當属廷尉矣今廷尉沿革雖己别
   載大理寺表而獄制専𨽻刑部故取都司空若
   盧都船三令丞繋之於此以著提牢司獄設官
   之權輿又二千石曹初主郡國二千石三公曹
   後故主考課今據其職掌亦互見吏部表内云
 三國
  鄭樵通志魏青龍二年置都官郎掌刑法獄訟之
  事
[019-26a]
  冊府元龜魏置定科郎主定法令法官郎主軍事刑
  獄定科又/作定課
  太平御覽何貞奏許都賦明帝竒之擢為都官郎
  中
  晉書職官志魏尚書有二千石郎
  孫逢吉職官分紀魏尚書郎有比部
   謹案前代法令之書在漢以後有二曰律令諸
   家漢書注所引有漢律又有令甲令乙令丙杜
[019-26b]
   周傳云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是
   也在唐有四曰律令格式新唐書刑法志謂令
   者尊卑貴賤之等數國家之制度格者百官有
   司所常行之事式者具所常守之法凡邦國之
   政必従事於此三者其有所違及人之為惡而
   入於罪戾者一斷以律是也在宋亦有四曰敕
   令格式乃沿唐之舊而自律以外又増敕為四
   也&KR0257稽厥制律為律之正文而勅令格式則如
[019-27a]
   今各部院衙門之則例厯代統其事於刑曹凡
   罪人之麗辟及職官之案劾者皆據此平决盖
   今刑部之議罪與吏兵二部之議處其職掌本
   同在法官晉書刑法志載裴頠奏有尚書免皆
   在法外刑書之文有限舛違之故無方故有臨時
   議處今案牘承用之議處/二字其源實始於此之文誠不能皆得循
   常云云此罰至罷免亦由刑官議處之明證隋
   唐始於吏部置考功一曹而所司惟考績黜陟
[019-27b]
   之令其他論劾仍不與焉唐六典稱九品已上
   犯除免官者大理詳而質之以上刑部是其事
   尚在法官至明以内外彈章付之考功定擬武
   官功過亦歸武選於是官司過失至革職以下
   者其核議之事乃悉属吏兵二部而不在法司
   矣今以定科刪定兩郎専掌修定法令隋志載/陳沈洙
   以議獄不同請牒送刪定曹詳/改前制即如今之纂入則例實兼有今刑部
   律例舘吏兵二部則例館之任故既載入吏部
[019-28a]
   篇而仍互見於此至比部郎起自曹魏而唐以
   後則専司勾覆倉庫出納百官俸料乃如今户
   科給事中及江南道御史之磨勘註銷並不預刑
   名之事其職久與刑部無涉顧炎武日知錄云
   周禮小司冦三年大比則受邦國之比要註大
   比謂使天下更簡閲民數及其財物也唐時刑
   部有刑比都官司門四曹唐書職官志比部掌
   周知内外之經費而總勾之楊炎傳天下財賦
[019-28b]
   皆納左藏庫尚書比部履其出入宋史職官志
   比部掌勾覆中外帳籍考其陷失而理其侵負
   山堂考索㑹計逋欠每三月一比謂之比部故
   昔人有刑罰與賦歛相為表裏之説今四曹改
   為十三司而財計之不闗刑部久矣乃猶稱郎
   官為比部何耶炎武之説誠為詳核然考宋隋
   二志皆稱比部主法制則比字當亦取律例相
   比况之義如漢志所云决事比者盖自唐以後
[019-29a]
   始失其職耳今以厯代皆属刑部故仍繋之於
   表而具論其職掌之不同者如右
 晉
  通典晉復置三公尚書掌刑獄
  唐六典晉太康中省三公尚書以吏部尚書兼掌
  刑獄
  晉書職官志晉受命置三公比部都官二千石曹
  郎
[019-29b]
  宋書百官志晉西朝則有三公比部都官曹郎
  謝維新合璧事類魏有定科郎晉賈充定律令以
  裴楷為之
   謹案晉書職官志稱武帝罷定課郎即定/科郎而謝
   維新乃謂晉時裴楷為之頗不相合今考楷本
   傳其為定科郎尚在魏世至晉初定律令時則
   楷已為散騎侍郎維新誤以為晉事盖失於詳
   檢也
[019-30a]
  唐六典晉令有獄左右丞各一人
 宋
  宋書百官志宋髙祖初増都官尚書太祖元嘉十
  八年増刪定曹郎盖魏世之定科郎也吏部尚書
  領刪定三公比部曹都官尚書領都官曹比部主
  法制都官主軍事刑獄
  通典宋三公比部皆主法制
  南齊書百官志吏部尚書領刪定三公比部曹都
[019-30b]
   官尚書領都官曹
   隋書百官志梁尚書省置都官尚書刪定三公比
   部都官等郎陳承梁皆循其制官
   唐六典宋齊並以三公郎曹掌刑獄置郎中一人
   梁陳因為侍郎梁陳又置獄丞二人第七品
    謹案三公曹後漢雖改主考課而自晉以迄南
    北朝則仍為主刑獄之官其属之吏部者盖以
    太康省三公尚書以吏部尚書兼掌刑法故三
[019-31a]
   公曹郎亦歸其統轄也至二千石郎晉南渡後
   已罷不置史亦不詳其職掌而當時去漢未逺
   建置當必相同今並繋之於表云
 北魏
  通典後魏亦有都官尚書
  唐六典獄丞後魏亦二人
  魏書官氏志獄掾從第七品下
   謹案後漢惟和帝置有若盧獄官而廷尉雒陽
[019-31b]
   縣獄官皆不見於史唐六典始載晉置獄丞梁
   陳因之魏書亦載魏置獄掾為從七品其後厯
   代多設是官属於廷尉盖當時六曹未有定制
   廷尉尚當秋官之職故也今大理寺已不置獄
   前代所為廷尉獄官其職久已歸入刑部故析
   繋於此以偹提牢司獄之沿革焉
 北齊
  隋書百官志後齊置都官尚書統都官掌畿内非/違得失事
[019-32a]
  二千石掌畿外得/失等事比部掌詔書律令/勾檢等事曹都官二千
  石比部各量事置掌故主事員
  唐六典三公郎曹掌刑獄北齊置郎中二人
  通志北齊有三公曹掌諸曹囚帳斷罪赦日建金
  鷄等事属殿中尚書
  冊府元龜北齊獄丞掾各二人
 後周
  通典後周官品正七命大司冦正六命小司冦上
[019-32b]
  大夫正五命秋官刑部中大夫正四命秋官小刑
  部司𨽻等下大夫正三命秋官小刑部司刺鄉法
  遂法稍法縣法畿法小司𨽻等上士正二命秋官
  司刺鄉法逐法稍法縣法畿法掌囚司厲掌罪𨽻
  掌夷𨽻掌蠻𨽻掌戎𨽻掌狄𨽻掌徒等中士正一
  命秋官小刑部掌囚司厲掌夷𨽻掌蠻𨽻掌戎𨽻
  掌狄𨽻掌徒等下士
  冊府元龜後周刑部中大夫掌五刑之法附萬民
[019-33a]
  之罪
  馬端臨文獻通考後周有司𨽻下大夫掌五𨽻及
  徒者捕盗賊囚執之事
   謹案周官司𨽻掌五𨽻之法本主罪人自漢武
   帝襲其名置司𨽻校尉使持節從中都官徒千
   二百人捕巫蠱督大姦猾後又令察三輔三河
   𢎞農乃全與周制不合今按其職掌已别繋之
   步軍統領衙門表内惟後周所置依仿周官復
[019-33b]
   掌罪徒與漢魏以下司𨽻之職又殊故仍載入
   刑部沿革焉
 隋
  隋書百官志髙祖受命置都官尚書統都官侍郎
  二人刑部比部侍郎各一人司門侍郎一人尋改
  都官尚書為刑部尚書煬帝即位六曹各置侍郎
  一人以貳尚書之職諸曹侍郎並改為郎又改刑
  部為憲部郎以異侍郎之名
[019-34a]
  通典隋初有都官尚書開皇三年改都官為刑部
  亦因後周之名
  唐六典隋置獄掾八人
   謹案今刑部之名肇於後周定於隋世厯代相
   沿未之有改溯其本始即南北朝之都官尚書
   也但考列史所載都官一曹自魏晉以後皆掌
   京師及畿外得失非違等事頗似漢之司𨽻而
   並無斷獄議罪之責故六典以為非唐時都官
[019-34b]
   之任推原其故盖由魏晉諸朝尚書各曹尚不
   依六官分職故刑名政令自大理以外八座則
   以三公吏部尚書主之郎官則以三公郎中主
   之而或領於吏部或領於殿中𨽻属&KR0257差本無
   定制隋文帝改都官尚書為刑部而省三公郎
   不設於是三公舊職遂悉歸於刑部曹又以都
   官郎改掌簿録配没官私奴婢并良賤訴競俘
   囚之事弼教之任自是始専之刑部矣今以刑
[019-35a]
   部出自都官建置相因源流有在故仍繋之於
   表而附著其異同於此
 唐
  新唐書百官志刑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
  正四品下掌律令刑法徒𨽻按覆讞禁之政其属
  有四一曰刑部二曰都官三曰比部四曰司門○
  刑部郎中員外郎掌律法按覆大理及天下奏讞
  為尚書侍郎之貳凡刑法之書有四一曰律二曰
[019-35b]
  令三曰格四曰式凡鞫大獄以尚書與御史中丞
  大理卿為三司使凡國有大赦集囚徒於闕下以
  聴○都官郎中員外郎掌俘𨽻簿録給衣糧醫藥
  而理其訴免○比部郎中員外郎掌勾㑹内外賦
  歛經費俸禄公廨勲賜贓贖徒役課程逋欠之物
  及軍資械器和糴屯収所入京師倉庫三月一比
  諸司諸使京都四時勾㑹於尚書省以後季勾前
  季諸州則嵗終總勾焉○司門郎中員外郎掌門
[019-36a]
  闗出入之籍及闌遺之物
   謹案今制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為三法司其
   名始自明代而實昉於唐之三司使其時有大
   獄則以刑部御史臺大理寺為三司使以鞫之
   謂之大三司使見合璧/事類若三司所按非其長官
   則侍御史與刑部郎中員外郎大理司直評事
   往訊之謂之小三司使見唐/職林今凡刑部重辟囚
   先以御史大理左右寺官㑹刑曹察其辭辨其
[019-36b]
    死刑之罪而要之曰㑹小三法司及致辭於長
    官都御史大理卿廼詣刑部與尚書侍郎㑹聴
    之各麗其法以議獄曰㑹大三法司盖即其遺
    意也唐自中葉以後史傳所紀獄事多云三司
    按鞫皆指臺省寺三官而言唐六典又云三司
    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與史不符此殆開元以
    前之初制新唐書刑法志肅宗時陳希烈等獄
    以三司使劾治而通鑑所載乃御史大夫崔器
[019-37a]
   禮部尚書李峴兵部侍郎吕諲為之亦不及刑
   部大理則以峴等本出西臺遷官以後仍令領
   三司之事耳又案魏文帝黄初六年収鮑勛付
   廷尉廷尉法議正刑五嵗三官駮依律罰金胡
   三省通鑑注三官廷尉正監平也冊府元龜梁
   置建康縣獄三官以尚書郎為之冠服同廷尉
   三官元㑹廷尉三官與建康三官皆法冠皂衣
   朝服以監東西中華門據此則執法之官以三
[019-37b]
   為數其來已久又不僅始自唐時矣
  舊唐書職官志龍朔二年改刑部為司刑都官為
  司僕比部為司計尚書為太常伯侍郎為少常伯
  郎中為大夫咸亨元年依舊光宅元年改刑部為
  秋官垂拱三年加秋官侍郎一員神龍元年詔官
  名並依永淳以前故事天寳十一載改刑部為憲
  部比部為司計至徳二載仍舊
   謹案天寳中改刑部為憲部凡行内諸司之稱
[019-38a]
   部者並改之以避六部之名舊唐志所載甚詳
   新唐志乃謂改刑部為司憲是誤以龍朔所改
   御史大夫之名属之刑部非也
  唐六典刑部主事四人令史十九人書令史三十
  八人亭長六人掌固十人都官主事二人令史九
  人書令史十二人掌固四人比部主事四人令史
  十四人書令史二十七人計史一人掌固四人司
  門主事二人令史六人書令史十三人掌固四人
[019-38b]
  ○獄丞四人從九品下以流外入仕者為之
  舊唐書嚴郢列傳郢兼御史中丞御史臺奏天下㫁
  獄自徒以下結竟者並徙置邉州郢駮奏請下刪
  定使詳覆然後施行從之
   謹案刪定使之名職官志不載僅見於此盖因
   纂集律令隨時所置之官猶今之律例館總裁
   也
 五季
[019-39a]
  五代㑹要後唐長興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勅刑部
  大理寺冝各置法直官兩人仍召曉法令者充晉
  天福三年三月詳定院奏前守晉州洪洞縣主簿
  盧粲進䇿伏以刑獄至重朝廷所難尚書省分職
  六司天下謂之㑹府諸道决疑若闗人命即刑部
  不合不知欲請諸州府凡斷大辟罪人訖逐季将
  有無申報刑部仍具録案欵事節并本判官馬步
  都虞候司法&KR0257軍法直官馬歩使判官名銜申聞
[019-39b]
  或有案内情由不圓刑部請行勘覆從之
   謹案盧粲進䇿請諸州府斷大辟罪人申報刑
   部仍具録案欵事節然則前此諸道州府大辟
   案欵未嘗申報刑部矣唐刑部郎中員外郎掌
   集天下奏讞而五代時州府大辟案欵至不申
   刑部於此見五代之廢弛也
  冊府元龜後唐同光二年刑部尚書盧質長興二
  年刑部郎中周知㣲四年刑部侍郎任贊晉天福
[019-40a]
  元年刑部郎中鄭觀六年刑部員外郎李象周廣
  順元年刑部員外郎曹匪躬
   謹案五季官制史志不詳今據冊府元龜所載
   畧採一二以見刑曹建置亦多仍唐舊也冊府
   元龜又載後唐同光元年御史臺奏當司刑部
   大理寺本朝法書自朱温刪改今見在三司収
   貯刑書並是偽廷之制云云周顯徳五年中書
   門下奏三司臨時條法望令刪集送中書門下
[019-40b]
   詳議聞奏云云是五季亦以刑部御史臺大理
   寺為三司並同唐制矣
 宋
  宋史職官志刑部掌刑法獄訟奏讞赦宥叙復之
  事凡斷獄本於律律所不該以敕令格式定之禁
  於未然之謂令施於已然之謂勅設於此而使彼
  至之之謂格設於此而使彼效之之謂式皆閲其
  案状傅例擬進其属三曰都官曰比部曰司門設
[019-41a]
  官十有一尚書一人侍郎二人郎中員外郎刑部
  各二人都官比部司門各一人國初以刑部覆大
  辟案淳化二年増置審刑院知院事一人以郎官
  以上至兩省充詳議官以京朝官充掌詳讞大理
  所斷案牘而奏之大中祥符二年置糾察刑獄司
  糾察官二人以兩制以上充凡在京刑禁徒以上
  即時以報若理有未盡或置淹恤追覆其案詳正
  而駮奏之凡大辟皆録問元豐三年八月詔省審
[019-41b]
  刑院歸刑部以知院官判刑部掌詳議詳覆司事
  刑部主判官為同判刑部掌詳斷司事審刑議官
  為刑部詳議官官制行悉罷歸刑部元祐元年省
  比部郎官一員以都官兼司門五月三省言舊制
  糾察在京刑獄以察違慢自罷歸刑部無復申明
  糾舉之制請以御史臺刑察兼領其御史臺刑獄
  今尚書省右司糾察從之紹聖元年詔都官司門
  互置郎官一員崇寜二年十二月詔刑部尚書通
[019-42a]
  治左右曹侍郎一治左曹一治右曹如獨員即通
  治○尚書掌天下刑獄之政令凡麗于法者審其
  輕重平其枉直而侍郎為之貳應定奪審覆除雪
  叙復移放則尚書専領之制勘體量奏讞糾察録
  問則長貳治之而郎中員外郎分掌其事有司更
  定條法則覆議其當否凡聼訟獄或輕重失中有
  能駮正詔其賞罰若頒赦宥則糾官吏之稽違者
  分案十二置吏五十有二紹興後分案十二裁减
[019-42b]
   吏額置三十五人○侍郎南渡長貳互置隆興常
   置一員淳熈十六年依崇寜専法奏獄及法令事
   請大理寺官赴部共議之用侍郎呉博古之説也
   ○郎中員外郎分左右&KR0550掌詳覆叙雪之事建炎
   三年刑部郎中以二員為額闗掌職事初無分異
   紹興二十六年詔依元豐舊法分&KR0550治事先是右
   司汪應辰言刑部郎官分為左右左以詳覆右以
   叙雪同僚異事祖宗有深意倘初無分異則有不
[019-43a]
  當於理者孰為追改乞遵用舊制要使官各有守
  人各有見参而用之以稱欽恤之意従之仍令今
  後倣此○都官郎中員外郎掌徒流配𨽻凡天下
  役人與在京百司吏職皆有籍以攷其役放及増
  損廢置之數分案四置吏十有八建炎三年詔比
  部兼司門隆興元年詔都官比部共置一員自此
  都官兼比部司門之事分案五裁减吏額置十二
  人淳熈十三/年减三人○比部郎中員外郎掌勾覆中外帳
[019-43b]
  籍凡塲務倉庫出納在官之物皆月計季考嵗㑹
  從所𨽻監司檢察以上比部至則審覆其多寡登
  耗之數有䧟失則理納鈎考百司經費有隠昧則
  㑹問同否而理其侵負舊帳案𨽻三司熈寜五年
  置提舉帳司選人吏二百人驅磨天下帳籍并選
  官吏審覆七年二月詔帳司每嵗具天下財用日
  出入數以聞元豐初年詔諸路財賦出入自今三
  年一供著為令官制行釐其事歸比部元祐元年
[019-44a]
  七月用司馬光奏悉總於户部三年釐正倉部勾
  覆理欠凴由案及印發鈔引事歸比部分案五置
  吏百有一建炎以後或都官兼比部司門之事○
  司門郎中員外郎掌門闗津梁道路之禁令及其
  廢置移復之事應官吏軍民商販譏察其冒偽違
  縦者凡諸門啟閉之節及闗梁餘禁以時舉行分
  案二置吏五
   謹案宋制獄囚皆繋開封府司録司及左右軍
[019-44b]
   巡三院盖如今之順天府及五城司坊官法司
   僅平其讞牘未嘗置獄至熈寜九年神宗始命
   置大理獄而史志並無管獄之官疑即以司直
   主簿兼其任也至比部自唐宋而後専掌勾稽
   中外帳籍如令注銷錢糧職之並不闗涉刑名
   説己具前然考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謂
   官禁嵗取金銀錢帛率以百萬計雖有嵗終比
   部驅磨之令然郎官第赴内東門司終日危坐
[019-45a]
   而數璫自為㑹計郎官不得預畢事乃卷牘尾
   示之俾書名而已據此則比部未嘗能舉其職
   亦可以見當時冗濫之弊矣
  章俊卿山堂考索勅令所宋差牢臣提舉詳定官
  以侍従之通法令者充刪定官於職事官内差兼
  王闢之澠水燕談録祥符二年以京獄訟之繁懼
  有寃滯始置糾察在京刑獄司以省寃濫命知制
  詰周起侍御史趙湘為之凡在京師刑獄御史開
[019-45b]
   封府皆得糾之起慮抑屈者不能盡知乞許今糾
   察陳状従之但不鞫獄○太宗慎刑罰淳化二年
   始置審刑院以覆大理奏案以近臣一人知院事
   設詳議六人擇京朝曉律常任法寺官者為之每
   奏一人従知院上殿得得賜緋故士大夫以審刑
   為朝官染院
   江休復隣幾雜志審刑奏案貼黄上更加撮白撮
   白上復有貼黄
[019-46a]
   謹案百官志元豐官制行審刑詳議糾察悉罷
   歸刑部即所謂刑部郎中員外分左右𠫊左主
   詳覆右主叙雪之職也
 遼
  遼史百官志伊勒希巴滿洲語伊勒希副也巴處/所也原作夷离畢今改正
  院掌刑獄○伊勒希巴○左伊勒希巴○右伊勒
  希巴○知左伊勒希巴事○知右伊勒希巴事○
  敞吏○選底掌獄
[019-46b]
   謹案遼世刑獄主之伊勒希巴考遼史刑法志
   載道宗清寜四年詔左伊勒希巴曰外路死刑
   雖己欵伏仍令附近官司覆問有寃者即具以
   聞可見諸路獄訟皆歸决遣其職實如今之刑
   部至其時南面官僚内尚書六部多依唐典建
   置刑部長貳亦必偹官然以史證之惟大理寺
   所掌較重故大理卿少如耶律儼劉伸之属史
   皆稱其治獄詳允而刑部除授紀傳多未之及
[019-47a]
   殆以其僅存空名故畧而不載歟
 金
  金史百官志刑部尚書一員正三品侍郎一員正
  四品郎中一員從五品員外郎二員従六品一員
  掌律令格式審定刑名闗津譏察赦詔勘鞫追徴
  給没等事一員掌監户官户配𨽻訴良賤城門啟
  閉官吏改正功賞捕亡等事主事二員從七品令/史
  五十一人内女直二十二/人譯史五人通事二人架閣庫管勾一員正八
[019-47b]
  品掌刑工兩部架閣大安二年以/主事各兼同管勾一員從
  八品○獄丞一員従九品属御/史臺
 元
  元史百官志刑部尚書三員正三品侍郎二員正
  四品郎中二員従五品員外郎二員従六品掌天
  下刑名法律之政令凡大辟之案覆繫囚之詳讞
  拏収産沒之籍捕獲功賞之式寃訟疑罪之辨獄
  具之制度律令之擬議悉以任之世祖中統元年
[019-48a]
  以兵刑工為右三部置尚書二員侍郎二員郎中
  五員員外郎五員以郎中員外郎各二員專署刑
  部至元元年析置工部而兵刑仍為一部尚書四
  員侍郎仍一員郎中四員員外郎置五員三年復
  為右三部七年始别置刑部尚書一員侍郎一員
  郎中一員員外郎二員八年改為兵刑部十三年
  又為刑部二十三年六部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
  定以二員為額大徳四年尚書増置一員其首領
[019-48b]
  官則主事三員吏属則䝉古筆且齊解見吏/部篇四人
  令史三十人囘囘令史二人克埒穆爾齊解見吏/部篇
  一人知印二人奏差十人書寫三人典吏七人○
  司獄司司獄一員正八品獄丞一員正九品獄典
  一人初以右三部照磨兼刑部繋獄之任大徳七
  年始置専官部醫一人掌調視病囚○司籍所提
  領一員同提領一員至元二十年改大都等路斷
  没提領所為司籍所𨽻刑部
[019-49a]
   謹案周禮秋官職金掌受士之金罰貨罰孔頴
   逹疏謂斷獄訟者有疑即使出贖既言金罰又
   曰貨罰者出罰之家或時無金即出貨以當直
   也盖職金主受贖鍰故属於司冦當為今刑部
   贓罰庫所自出特其職於金玉錫石丹青之政
   令本無所不掌非特罰贖一事與今顔料庫尤
   為相合今己専繋之户部三庫篇内不復列於
   此表至自漢以後贖金所入未見専司唐六典
[019-49b]
   載侍御史之職有六其五曰贓贖李林甫註謂
   以年深之次者一人知西推贓贖事則以憲官
   兼之宋志載大理寺右治獄分四案其一曰左
   右寺案掌斷訖公事案後収理追贓等則又為
   吏人所掌初無定式惟元代司籍所雖主斷没
   之籍不止贓贖而𨽻属刑部猶得秋官職金遺
   意視今制之贓罰庫差為近之云
  富大用事文類聚大元刑部掌律令格式審定刑
[019-50a]
  名奴婢配𨽻闗津譏察城門啟閉之事置令史分
  掌名頭無専曹官
 明
  明史職官志刑部尚書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
  人正三/品其属司務𠫊司務二人従九/品浙江江西湖
  廣陜西廣東山東福建河南山西四川貴州雲南
  十三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一人従五/品
  主事二人正六品正統六年十三司俱増設主事/一人成化元年増設四川廣西二司主
[019-50b]
  事各一人後革萬厯中又革湖廣/陜西山東福建四司主事各一人照磨所照磨正/八
  品/檢校正九/品各一人司獄司司獄六人従九/品尚書
  掌天下刑名及徒𨽻勾覆闗禁之政令侍郎佐之
  十三司各掌其分職及兼領所分京府直𨽻之刑
  名照磨檢校照刷文卷計録贓贖司獄率獄吏典
  囚徒凡軍民官吏及宗室勲戚𨽻於法者詰其辭
  察其情偽傅律例而比議其罪之輕重以請詔獄
  必據爰書不得逢迎上意凡有殊㫖别敕詔例榜
[019-51a]
  例非經請議著為令甲者不得引比凡死刑即决
  及秋後決竝三覆奏兩京十三布政司死罪囚嵗
  讞平之五嵗請敕遣官審録寃滯霜降録重囚㑹
  五府九卿科道官共録之矜疑者戍邉有詞者調
  所司再問比律者監候夏月熱審免笞刑減徒流
  出輕繋遇嵗旱特㫖錄囚亦如之凡大祭止刑凡
  贖罪視罪輕重斬絞雜犯徒未減者聴收贖詞訴
  必自下而上有事重而迫者許擊登聞鼓四方有
[019-51b]
  大獄則受命往鞫之四方决囚遣司官二人往涖
  凡斷獄嵗疏其名數以聞曰嵗報月上其拘釋存
  亡之數曰月報獄成移大理寺覆審必期平允凡
  提牢月更主事一人修葺囹圄嚴固扄鑰省其酷
  濫給其衣糧囚病許家人入視脱械鎻醫藥之簿
  録俘囚配没官私奴婢咸籍知之官吏有過並紀
  録之嵗終請湔滌之以名例攝科條以八字括辭
  議以准皆各/其及即若以五服参情法以墨涅識盗賊籍産
[019-52a]
  不入塋墓籍財不入支度宗人不即市宫人不即
  獄悼耄疲癃不即訊洪武元年置刑部六年増尚
  書侍郎各一人設總部比部都官部司門部部設
  郎中員外郎各二人惟都官各一人總部比部主
  事各六人都官司門主事各四人八年以部事浩
  繁増設四科科設尚書侍郎郎中各一人員外郎
  二人主事五人十三年設尚書一人侍郎一人仍
  分四属部部設郎中員外郎各一人總部比部主
[019-52b]
  事各四人都官司門主事各二人尋増侍郎一人
  始分左/右侍郎二十二年改總部為憲部二十三年分四
  部為河南北平山東山西陜西浙江江西湖廣廣
  東廣西四川福建十二部浙江部兼/領雲南部各設官如
  户部之制二十九年改為十二清吏司永樂九年
  以北平為北京十九年革北京司増置雲南貴州
  交阯三司宣徳十年革交阯司遂定為十三清吏司
   謹案明制凡五嵗請敕遣官出京府兩京十三
[019-53a]
   省審録謂之恤刑嵗盡遣主事往闗内江南江
   北涖殺謂之審决
  國朝順治初尚沿其制&KR0882遣三法司堂上官至直
   𨽻審决十四年改遣司屬康熙五年停止而恤刑
   郎中員外郎各差亦於康熈初裁省焉
   又按明一代弊政莫甚於厰衛詔獄以刑名重
   任寄之武夫宦寺肆情生殺屠僇忠良其𢙣殆
   過漢之黄門北寺而履霜有自實起於令内監
[019-53b]
   審獄獄囚俾得以擅作威福史稱成化以後凡
   大審録太監齎敕張黄盖於大理寺為三尺壇
   中坐三法司左右坐御史郎中以下捧牘立唯
   諾趨走惟謹三法司視成案有所出入輕重俱
   視中官意不敢少忤以刑餘小豎輒敢凌鑠卿
   貳指揮郎吏竟無一人能與抗争不獨䙝侮班
   聯而刑獄之失中其流弊更難究誥我
  國家明罰敕法慎重邦刑凡秋録大典㑹讞上
[019-54a]
 聞皆
 親覽要辭
 宣召大臣再三審覈然後麗之於辟
 權衡至正明允咸孚固非中官所得&KR0257决而内監等
   之給事
  禁掖者自灑掃使令以外其他亦從未能干預絲
   毫宫府肅清厯代積弊至今日而祛除實盡矣
 
[019-54b]
 
 
 
 
 
 
 
欽定厯代職官表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