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126 蜀中廣記-明-曹學佺 (WYG)


[029-1a]
欽定四庫全書
 蜀中廣記卷二十九
            明 曹學佺 撰
 名勝記第二十九
  川北道
   潼川州一
漢郪縣三國志云先主入蜀攻劉璋遣諸葛亮等分定
州郡略地至郪百姓以牛酒犒師於㑹軍堂山即此地
[029-1b]
東廣漢郡後主置也十道記云廣漢之地有鹽井銅山
之富蔬食果實之饒宋劉甲人物志序唐以前凡稱梓
潼者即今之隆慶稱涪者即今之綿州惟稱郪及廣漢
縣乃潼川也 楊炯送梓州周司功詩御溝一相送征
馬屢盤桓言笑方無日離憂獨未寛舉杯聊勸酒破涕
暫為歡别後風清夜思君蜀路難盧照鄰送梓州髙㕘
軍還京詩京洛風塵逺褒斜煙霧深北遊君似智南飛
我異禽别路琴聲斷秋山猿鳥吟一乖青巖酌空佇白
[029-2a]
雲心王維送梓州李使君詩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
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司空&KR0892送崔校書赴梓幕詩碧
峯天柱下鼔角鎮南軍管記催飛檄蓬萊輟校文棧霜
朝似雪江霧晩成雲想出褒中望巴庸方路分李洞送
東川髙僕射詩油幢影裏拜清風十里貔貅一片雄三
印鎖開霜滿地四門關定月當空泉浮山葉人家過詔
惹爐香鳥道通新起畫樓攜客上絃歌筵内海榴紅李
[029-2b]
義山梓州罷吟寄同舍詩不揀花朝與雪朝五年從事
霍嫖姚君縁接座交珠履我為分行近翠翹楚雨含情
皆有託漳濵多病竟無憀長吟逺下燕臺去唯有衣香
染未鎖元稹詩序元和四年三月七日予以監察御史
使東川往來鞍馬間賦詩凡三十二章秘書省校書郎
白行簡為予手寫為東川卷云 唐梓州參軍蘇榮丞
相味道之父到職授書鄉人曰頃注吏部州參子號縣
帶郪名由來不涉老身併是婦兒官職孫光憲北夢瑣
[029-3a]
言云西川人言梓州者我東門之草市也柳仲郢為東
川節度使美績流聞嘗語人曰吾仕朝廷三十年清華
備歴今日始與西川作市令耶人皆以為善謔 州治
名世堂畫司馬相如王褒揚雄嚴君平屈原陳子昻李
太白蘇子瞻八人皆蜀産而秭歸在蜀漢時為建平郡
故三閭得兼收之東坡送周正孺知東川詩為公掃棠
溪畫像或相繼自注云蜀中太守賢者無不畫像矣
元和郡國志州城宋元嘉中築舊潼川志云州之子城
[029-3b]
上紅樓董璋時建碑目云後唐武信軍軍衙記廣政間
歐陽烱撰蓮花漏天聖中燕肅為守日置以候昏曉仍
自為記也 杜甫春日梓州登城樓詩行路難如此登
樓望欲迷身無却少壯迹有但羈棲江水流城郭春風
入鼓鞞雙雙新燕子依舊已銜泥孫樵梓潼移江記云
涪繚于郪迫城如幡淫漲秋狂突堤蕩廬榮陽公始至
則思所以洗民患乃鑿江東壖地别為新江東北注流
使水道與城相逺百姓利賴之魏了翁潼川府新城銘
[029-4a]
云嘉定中永嘉曹君奉使按刑乃建治城隍且包牛峰
移西溪為久逺之計矣 通典云左帶涪水右挾中江
水經涪水出廣漢涪縣西北南至小廣魏與梓潼水合
注云小廣魏即廣漢縣地王莽更名曰廣信也經又云
梓潼水出其縣北界西南入于涪又西南至小廣魏南
入于墊江註云昔岑彭與臧宫伐公孫述從涪水而上
即此亦謂之内水也鄭谷東蜀春晩詩如此浮生更别
離可堪長慟送春歸潼江水上楊花雪剛逐孤舟繚繞
[029-4b]
飛 方輿勝覽云城東三里有東山寺一名普惠寺寺
有蘇公泉臨川門下瞰涪江志云隔江修阜如長城有
蘇公泉暨石塔在焉杜甫陪章梓州王閬州蘇蓬州李
果州四使君登惠義寺詩春日無人境虚空不住天鶯
花隨世界樓閣倚山巔遲暮身何得登臨意惘然誰能
解金印瀟灑共安禪魏了翁臨發潼上許侍郎奕提刑
餞於東山賦詩留别云人生出處亦何常又到涪江江
上鄉山色如逢故人語松聲仍作去年香紅裳大舶滿
[029-5a]
清鏡翠瀲白沙明夕陽未省此懽何日竟擬邀明月照
昏黄 李膺益州記云桃花溪在東三十里從涪城縣
南流入涪水也 本志云西郊有亭宋蒲規記以為蜀
相髙平公所建杜甫有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
弟赴成都詩 寰宇記云牛頭山在郪縣西南二里髙
一里形似牛頭四面孤絶俯臨州郭上有長樂寺樓閣
煙花為一方之勝槩方輿勝覽云郪江源出銅山縣赤
岸溪遶牛頭山足入涪水亦謂之中江水也又云石谷
[029-5b]
溪源出當州杜山下亦遶牛頭而入中水 九州要記
云牛頭山葛仙翁多遊於此今立寺與白獸山相連秦
時有白獸為害夷人射之因刻石於此山今遺像尚存
圖經云牛頭山永福寺據其頂廣化寺據其岡羅漢院
據其麓本志云永福寺梁武賜名長樂唐名靈瑞宋名
永福也杜甫上牛頭寺詩青山意不盡滚滚上牛頭無
復能拘礙真成浪出遊花濃春寺靜竹細野池幽何處
啼鶯切移時獨未休李洞秋宿牛頭寺詩月去簷三尺
[029-6a]
川雲入寺樓靈山頓離衆列宿不多稠篆字焚初闕/
經誦若流牕閒二江泠簾捲半空秋話散松梢别碁終
竹節收靜增雙闕念髙並五翁遊鶴夢生紅日雲門鎖
梓州望空工部眼搔亂廣文頭石室僧調馬銀河客問
牛曉樓歸下界大地一浮漚柳公綽題牛頭寺云一出西
城第二橋兩邉山木晩蕭蕭井花淨洗行人耳留聽溪
聲入夜潮 按靈瑞寺有浮圖隋開皇建王勃碑略云
牛頭山者廣漢之名峰也圓裔㡬乎數里直上逾乎百
[029-6b]
仞蒼岑隱嶙旁分玉砌之階碧洞逶迤下趣金陵之苑
因危立戸跨險分榮又于山頂别立浮圖每至兩江春
返四野晴初山川霽而風景凉林窻清而雲霧絶賞因
時并筆為神驅有情君子誰為捨乎 神僧傳云牛頭
山半有洞人傳八百里與眉州通曾有避罪者匿其中
後於青神中巖見之碑目云洞門寺一名天寧在牛頭
山麓舊鐫洞門宇于嵓側 本志云西五里三臺山下
有魯交洞交讀書於此即宋仁宗手錄其清夜吟者
[029-7a]
盧照鄰集云梓州城南池亭者長史張公聽訟之别所
也觀其巖嶂迴複州流灌注雲牕綺閣負繡堞之逶迤
澗戸山樓帶金隍之繚繞信巴蜀之奇觀矣圓潭寫鏡
光浮落日之津雜樹開帷彩綴飛煙之路藤蘿杳靄挂
疎陰以送秋鳬鴈參差結流音而將夕百年之懽不再
千里之㑹何常下客悽惶暫停歸轡髙人賞玩豈輟斯
文咸請賦詩六韻成章云爾照鄰得池字詩曰二條開
勝跡大隱叶沖規亭閣分危岫樓臺遶曲池長薄秋煙
[029-7b]
起飛梁古蔓垂水鳥翻荷葉山蟲咬桂枝遊人惜將晩
公子愛忘疲願得迴三舍琴樽長若斯杜甫宴章梓州
水亭詩云城晩通雲霧亭深到芰荷吏人橋外少秋水
席邊多近屬淮王至髙門薊子過荆州愛山簡吾醉亦
長歌 勝覽云兠率寺在南山一名長壽亦隋開皇建
即東坡詩所稱牛頭與兠率雲木蔚堆壠也林泉紏合
之勢山川表裏之形抽紫巖而四絶疊丹峰而萬變連
溪拒壑所以控引太虛蒸雲駕雨所以盪洩元氣此見
[029-8a]
諸王勃本寺浮圖碑矣杜甫上兠率寺詩云兠率知名
寺真如㑹法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庾信哀雖久
何顒好不忘白牛車逺近且欲上慈航文同題兠率寺
云簿領迷人喜暫閒聊尋古寺陟孤巒栢藏一逕中間
窄雲歛千峰四面寛逺目已將飛鳥過寸心更乞老僧
安若為借得禪房宿卧看龕燈一㸃殘 寺内有文塚
銘云文塜者長沙劉蜕復愚為文不忍棄其草聚而封
之也蜕愚而不鋭於百工之技天不工蜕也而獨文蜕
[029-8b]
焉故飲食不忘於文晦冥不忘于文悲戚怨憤疾病嬉
遊羣居行役未嘗不以文之為懷也適當無事而天下
將以文為貴號文明代生植明晦皆效文用故日月星
辰文乎旂常魚蟲鳥獸文乎彛器徐方之土文於侯社
夏翟之羽文於旗旄登龍於章升玉於藻百工婦人雕
礱染練以供宗廟祭祀之用豈獨蜕也生知効用不及
時文哉然而意嘗獲助於天不獲助於人故其窮雖窮
無憾也當勤意之時不敢𡁲不敢咳不敢唾不敢跂倚
[029-9a]
嗜欲躁競忘之於心其祗祗畏畏如臨上帝故有粲如
星光如貝氣如蛟宫之水又有黯如屯雲如久陰如枯
腐熬燥之色則有如春陽如華川逶逶迤迤則有如運
海如震怒動蕩怪異夫十為文不得十如意少如意則
豈非天助乎常欲使天下聞之而必行勸之而必蹈散
之茫洋以為道演之浸潤以及物然後為農文之使風
雨以時兵文之使戎虜以順文於野文於市使得其所
幽隱之士以出口者使之言材者使之用然而自振者
[029-9b]
無力終知者甚稀豈非不獲於人助乎嗚呼十五年矣
實得一千一百八十紙有塗者乙者有注楷者有覆背
者有珠墨圍者於是以周易筮之遇復之同人筮者曰
鳴於地中殷殷隆隆七日不復復來其天下昭融乎它
日更召龜而令之將聽襲吉卜於火如秦兆惟曰不吉
卜於水不成乎河洛兆則亦惟曰不吉卜於木而悶悶
土叶吉纍纍為塚則汲之兆乎峭峭為壁則魯之兆乎
且其占曰土之文為阿山為英華將不崩不竭為滋味
[029-10a]
而傳乎結為丘陵為其設險乎融為川瀆率其朝宗乎
華為百榖以潔祭祀之粢盛乎不然使其速腐為墟壤
生芻槀以食牛羊乎化為泥塗甄陶以作器乎將塊為
五色而分封茅社乎流為樂為土鼔為木槎以泄其和
聲乎夷為都邑以興宫廟坎為洿池以澤生植乎祀為
壇竈乎窽為井墓乎吾皆不得而知也嘗既不得為吾
用惟速化為百工之用慎母朽為芝菌以怪人自媚慎
母堅為金銕以作貨起爭慎母潏為釀泉以味乎諂口
[029-10b]
慎母禱為城社以狐䑕憑妖慎母聳為良材以雕斵傷
性慎母萌為蘭茝以佩服見䙝嗚呼介而為石使之服
言舒而為螾使之飲泉既而他年遊魂之未返者亦命
巫以巾三招之號曰在几閣而來歸兮視不汝醜在
口吻而來歸兮譽不汝久噫筆絶之年而麟見祟文其
無含乎含非珠玉斂無裙襦後世詩禮之儒無驚吾之
幽墟其塜也在莽蒼之野大塊之邱時大唐大中之丁
卯而戊辰之季秋銘云文乎文乎有鬼神乎風水維貞
[029-11a]
將利其子孫乎按蜕字復愚唐懿宗朝為左拾遺上書
言令狐綯之子滈不宜為言官貶山陽令後寓居潼川
又北夢瑣言云劉蜕桐廬人早以文學進士其父嘗戒
之曰任汝舉進取窮之與達不望於汝吾沒後慎勿祭
祀乃乗扁舟以漁釣自娯竟不知其所適蜕後登華貫
出典商於霜露之思於是乎止臨終亦戒其子如先考
之命蜀禮部尚書纂即其息也常為同列言之益部談
資云文塚庭前古栢數百株皆虬枝而龍幹矣 通志
[029-11b]
云州南五里印臺山趾方而頂圓故名其右三四里有
落馬崖昔有易𤣥子乗馬至此馬化為龍躍入江 輿
地紀勝云州南七里有鶴林寺杜詩牛頭望鶴林梯徑
遶幽深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陰傳燈無白日布地有
黄金休作狂歌客回看不住心 碑目云王勃庾信䕶
聖寺碑在城北本寺内又云唐䕶聖寺鐘銘龍紀二年
節度使顧彦暉鑄有銘又云䕶聖寺水陸淨土巖北有
甘泉亭碑李潮八分書又云甘泉寺誓犀碑李邕書又
[029-12a]
云䕶聖寺彌勒崖佛頌唐大中年東川判官李商隱文
 髙僧傳云梓州城北有白門蘭若在長平山即北山
也山長而平故名碑目云梓州官僚磨崖賛唐武后時
司法參軍楊炯作在北崖字十六七磨滅不可讀炯又
為北山惠義寺銘曰長平山兮建重閣上穹隆兮下磅
礴紛被麗兮駢交錯儼靈相兮沖寂寞誰所為兮天匠
作杜甫惠義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分得峰字詩云苒苒
谷中寺娟娟林表峰闌干上處逺結構坐來重騎馬行
[029-12b]
春徑衣冠起晩鐘雲門春寂寂此别惜相從
   射洪縣
李膺益州記云婁僂灘東六里有射江土人語訛以江
為洪後周從俗因改射洪矣注水經云涪江水又東南
合射江志云縣東十五里射江源自劍州歴梓至獨坐
山下與涪江合流也 楊用脩雜字韻寳云谼大壑也
俗省作洪川中之射洪徐州之吕梁洪義皆取此其言
不知何據然按寰宇記云萬頃澤田在通泉縣東北二
[029-13a]
十二里澤内方萬頃則亦與大壑之義近矣通泉今併
當縣 陳子昻故宅在東武山下本集云子昻四世祖
陳方慶好道隱於此有唐朝道觀址而真諦寺在其左
有暉上人者子昻與之往還本集酬暉上人夏日林泉
詩云聞道白雲居窈窕青蓮宇嵒泉流雜樹石室千年
古林卧對軒窻山陰滿庭户方釋塵勞事從君襲蘭杜
又酬暉上人秋夜山亭有贈詩云皎皎白林秋微微翠
山靜禪居感物變獨坐開軒屏風泉夜聲絶月露宵光
[029-13b]
冷多謝忘懐人塵憂未能整又酬暉上人獨坐山亭有
贈詩云鐘梵經行罷香牀坐入禪巖庭交雜樹石瀨瀉
鳴泉水月心方寂雲霞思獨𤣥寧知人世裏疲病苦攀
縁又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云永淳二年四
月孟夏東海齊子宦于此州雖黄綬位輕而青雲器重
故能委邦君而坐嘯屈刺史而知名屬乎鑾駕巡方諸
侯納貢將欲對揚天子命我行人執玉帛而當朝擁驂
駢而戒道指途河渭發引岷嵎粤以丙丁之日次於暉
[029-14a]
公别舍葢言離也爾其巖泉列坐竹樹交筵吐青藹於
軒窻栖白雲於左右參差池榭亂山水之清陰繚繞階
庭雜峰崖之異勢入禪林而避暑肅風景於中庭開水
殿而追涼徹氛埃於戸外瑤琴合奏翠斚時行譚窈窕
於天人極留連於晷刻既而歡樂極良晨征攀白日而
不迴唱浮雲而告别山光黯黯凝綠樹之將曛嵐氣沉
沉結蒼雲而遂晩雖同交未阻風月可留岐路方乖關
山咸恨嗟乎朝廷子入期富貴於崇朝林嶺吾棲學神
[029-14b]
仙而未畢青霞路絶朱紱途遙言此㑹之何時願相逢
而誰代永懐千古豈知仁者之交凡我三人盍崇不朽
之迹斯文未喪題之此山同疏六韻云爾 碑目云陳
拾遺故宅有趙彦昭郭元振題壁杜甫過陳拾遺故宅
詩云拾遺平昔居大屋尚脩椽悠揚荒山日慘淡故園
煙位下曷足傷所貴者聖賢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揚馬後名與日月懸同遊英俊人多秉輔佐權彦
昭超玉價郭振起通泉到今素壁滑灑翰銀鉤連盛事
[029-15a]
㑹一時此堂豈千年終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編圖經載
陳拾遺建徳碑大厯六年趙儋代梓州鮮于刺史作予
過縣之東門闤闠中榜曰唐拾遺陳公宗祠想必其後
遷徙入城者 子昻讀書在金華山志云上拂霄漢下
瞰涪江有玉京觀在本山上方輿云東晉陳勲學道山
中白日仙去梁天監中建觀有唐明皇所鑄老君像陳
拾遺祠中有盧藏用祭文陸魯望云枝峰蔓壑秀氣磅
礴不啻神仙登臨也觀至有宋治平二年賜號玉京延
[029-15b]
祐元年道士陳若海重脩二年歳次乙卯九月丙午朔
重九日甲寅前渠州學正杜文炳記本集春日登金華
觀詩云白玉仙臺古丹邱别望遙山川亂雲日樓榭入
煙霄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
邀杜甫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迹云
涪右泉山内金華紫崔嵬上有蔚藍天垂光抱瓊臺繫
舟接絶壁杖策窮瀠洄四顧俯層巔澹然川谷開雲嶺
日色死霜鴻有餘哀焚香玉女跪露裏仙人來陳公讀
[029-16a]
書堂石柱仄青苔悲風為我起激烈傷雄材盧藏用賛
曰岷山導江回薄萬里浩瀚鴻溶東注滄海靈光氛氲
上薄紫雲其瑰寳所育則生異人於戲才可兼濟屈而
不伸行通神明困於庸豎子曰道之將喪也命矣夫
其相近者為黄溪志云在縣北一里即黄初平叱石成
羊處 為上方寺志云北關外唐有釋氏文公知名杜
甫贈之詩云野寺隱喬木山僧髙下居俯視萬家邑烟
塵對階除吾師雨花外不下十年餘長者自布金禪龕
[029-16b]
只晏如 為石鏡寺志云在縣北二里金華山之側盧
照隣詩古墓芙蓉塔神銘松栢烟鸞沉仙鏡底花沒梵
輪前銖衣千古佛寳月兩重圓隱隱香塵夜鐘聲徹九
天按寺宋淳熙間復建至今成化三年僧繼圓于草莽
中得古碑字漫滅不可攷惟存一詩云昔日朱輪守經
過野寺家柱間留墨跡泉下隔年華雲去空雕檻風來
捲碧沙江山雖似畫每到動吁嗟繼圓因遺址重脩
其稍逺者益部談資云射洪北三十里山巖迴合梯磴
[029-17a]
逶迤谷口石刻風磴雲門四字乃唐何將軍山林也杜
少陵與鄭廣文同逰處矣 少陵早發射洪縣南詩寒
日出霧遲清江轉山急蓋指通泉路也 子昻之墓在
獨坐山寰宇記云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周迴一里髙
一百丈卓然孤峻南枕涪梓二水志云此山似人巍然
獨坐故名在縣南十五里盧藏用題曰道喪千載而得
陳君子昻郭廷謂詩魂逐東流水墳依獨坐山 按此
山東北有公成山唐時梓潼官吏掘得石龕龕中有尊
[029-17b]
像一真人六獅子昆侖各二于時王維為留司表賀略
云是聖祖見於萬春鄉語絳都人而指其處也周流六
虚言於晉而驗於蜀混成一氣出於有而入於無未達
齋心初迷三里之霧既符真氣俄成五色之雲山腹洞
開仙容儼若萬物今覩千刼未逢矣 其近者為懸巖
山寰宇記云在縣南一十五里逺望懸崖皎如白雪舊
名白崖山天寳三年勑改梓州志白厓即玉屏山下有
陸使君祠使君諱弼梁代謫瀘州刺史卒於官櫬過射
[029-18a]
洪之玉屏山而舟覆瀘人哀之為立廟於此土人呼曰
白崖廟宋世賜號顯惠梁書有傳即陸放翁所云以杜
詩為籖譜往往有驗者詳見詩話中 為龍門洞志云
在卧龍山右里許宋艮菴先生隱處紫岩張公嘗訪之
大書龍門二字左有紫岩叟圖書又其下題云淳熙戊
申仲冬十三日秦國張煜自翠麓縱步艮菴龍門獲覩
先公大師魏國忠獻遺跡江山增重矣煜敬拂塵不勝
感慨 為全真觀志云縣南二十五里全真觀有古栢
[029-18b]
形如卧龍又名木龍觀 逺之為乾明寺志云治南五
十里唐貞觀間僧慧悟開山宋熙寧中僧居信建王安
石贈以詩云如今别我去成都始覺吾師道更殊坐看
空中雲與鴈五湖明月一輪孤寺中有御書閣其下為
堂庭可容百人柱皆連抱兩山盤礴檜栢森然此知軍
州事陳鵬所記矣已上是通泉西界 髙僧傳云通泉
縣西山有大佛像髙百三十尺兩邊泉流唐貞觀慧震
所鐫也 有歸雲洞志云在縣南五十里洞深四丈五
[029-19a]
尺廣八尺餘其髙如廣之度中有石榻二石龕二茶竈
石棊局各一宋岑象求先生讀書處按象求通志稱中
江人第進士官至侍講出將指使入侍經筵存心制行
為士所矜式也 又逺之百里則沉水出焉為昔通泉
縣治矣黄滸名川大浸名寺皆取流泉交注之義也寰
宇記云沉水在通泉縣北即漢臧宫破公孫述將延岑
處又云通泉山在縣西北二十里東臨涪江絶壁二百
餘丈水從山頂湧出下注涪江湧泉郡故城在此老杜
[029-19b]
通泉驛詩驛樓衰柳側縣郭輕烟畔一川何綺麗盡日
窮壯觀楊天惠連鰲閣記通泉為梓名邑江山秀潤土
田平夷蓋俱詠歎其美也 碑目云晉雲南太守叚宗
仲徳政碑在通泉縣碑在墓下又云唐薛稷書慧普寺
三字方徑三尺筆畫雄勁在通泉壽聖寺聚古堂按慧
普寺梁大同中建初造彌勒下生一座相好端足唐貞
觀年放光戸牖皆明燭人稱異焉王勃頌曰長江舊域
廣漢遺區川分潼峽塞接岷渝閭閻四㑹亭障咸紓爰
[029-20a]
開寳地實控名都霞&KR0633百雉雲甍四注紫闕尋烟頳樓
結霧波流虹起雷奔蠖步網罩星鶉璫栖月兎靈機藻
綷禪室安閒琱金範玉舉翠浮丹神功不夜虛室長寒
光超有色貺出無端清露花徑飛泉葉戸磵綠苔秋山
蒼樹古茫茫庶類巍巍淨土鶖鷺同歸華夷共聚第一
義諦寥廓法門迹離生滅思舉乾坤情迷則復道在為
尊唯名與器萬古長存 張彦逺名畫記云薛稷畫鶴
在通泉縣署屋壁後老杜詩薛公十一鶴皆寫青田真
[029-20b]
即此處也唐詩紀事郭元振神龍間尉通泉任俠使氣
不事小節武后召欲詰問既與語奇之索所為文章上
寳劍篇后覽之嘉歎杜甫過代公宅詩豪傑初未遇其
跡或脱略代公尉通泉放意何自若及夫登衮冕直氣
森帷薄磊落見異人豈伊常情度我行得遺跡池館皆
疏鑿髙詠寳劍篇神交付㝠漠志云郭代公墓在通泉
縣東按普惠寺小園有代公姬薛氏殯地陳子昻為誌
銘矣 予觀李知㡬義冢偈信達者之言也併錄之偈
[029-21a]
云佛子初出母胎時云何便有人我相布施慳貪分兩
種是義不義相對治恩怨一堕於有情親愛路人生異
見我今施汝大屋宅與汝普懴諸有情同丹胡越遇黑
風忽然得此大洲島熙熙于于相勞問語笑相接如一
家佛子便當具正見此本無情而相聚不作思惟能相
忘此義廣大無情故彈指賛歎諸佛子願如流水大池
魚同日上生忉利天受諸天子大快樂長者亦以無情
施是故不名為義者淳熙二年九月己卯朔朝散郎前
[029-21b]
成都府路轉運判官李石撰 右方舟先生所述射洪
雍氏義冢記邑士髙君喻持以相示乃為記曰骨肉斃
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此神之著也夫
生於土歸於土雖物理之常要其死而不忘者其神存
也若専𡨕漠之中輪轉且久一旦得塊土掩骼所托何
厚若猶有知而不昧歸趣吾將以觀其復而為生生化
化之候淳熙丙申甲寅迪功郎潼川府射洪縣主簿管
學事韓南杞謹䟦
[029-22a]
 
 
 
 
 
 
 
 
[029-22b]
 
 
 
 
 
 
 
 蜀中廣記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