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51 甘肅通志-清-許容 (WYG)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甘肅通志巻十五
  水利
 𤱶澮時濬土多沃壤川源既滌畆盡膏腴相其流泉
 度其原隰因地之宜順水之性修復渠堰節宣蓄洩
 俾灌溉有資農事首務志水利
臨洮府
 洮河渠 新渠在狄道縣北六十里雍正三年新開
[015-1b]
  灌新店子田一百頃北流二十里至古城兒灌田
  二百頃又北安家河李家灣水溝靈石寺八哈斯
  一帶俱開渠灌溉
 三岔河 在狄道縣西北十里自河州界流至野門
  口灌田百餘頃
 栁林溝水 在狄道縣北四十里由七十里至好水
  溝入洮河灌地一頃餘
 牛頭溝水 在狄道縣北六十里至朱家溝灌田三
[015-2a]
  十頃
 唐古泉 在狄道縣南二十五里由清水渠至番城
  灌田二百餘頃
 阿干河 在蘭州西南四十里源出馬銜山自分水
  嶺分為二南流金縣為浩亹水北流蘭州經阿干
  峪為阿干河由龍尾山麓分一渠灌州東南北田
  園並入城内由古&KR0280山麓分一渠灌州西田園
 五泉水 在蘭州南臯蘭山下有泉五眼泉流成溪
[015-2b]
  至南園灌田二十餘頃
 黄峪溝水 在蘭州西七里 筍羅溝在州西南六
  里 大小金溝在州西二十里 東栁溝在州東
  三十里 西栁溝在州西五十里以上五水俱資
  灌溉共計三百餘頃
 萬眼泉 在州東北三十里沿河諸山巖間湧泉甚
  多可資灌溉
 黄河水 在蘭州城北横流東西兩灘為翻車導引
[015-3a]
   灌田自州人段續始
  大峽河 在金縣西南源出馬銜山至馬家溝分流
   夾城南曰浩亹北曰神濟兩河可灌田一十餘頃
  龕峪河 在金縣南十五里北入浩亹河可灌田三
   頃餘
  官溝水 在金縣南分馬家溝水由長川入城可灌
   田園
  新添溝水 在金縣南分馬家溝水灌大峽口田地
[015-3b]
  大夏河 在河州南
國朝康熙六年郡人自西古城引大夏水至十里屯三十
   里開渠灌田無數年久廢壊康熙四十三年監督
   同知郭朝佐知州王全臣重修並引水入城居民
   利便
  洪水河 在河州南頗資灌溉
  老鴉山口水 在河州西自土門闗口至九眼泉有
   古渠明成化癸卯守備康永設具編次人户輪流
[015-4a]
  灌溉開壩百五十里灌田千頃田間水道周流不
  息民咸利焉年乆湮廢隆慶四年叅將張翼知州
  聶守中開渠䟽通上下百十里兩岸共植木二千
  本後渠壩衝壊萬厯壬寅知州陳文焯新開長渠
  自焦家壩入九眼泉三十里灌溉如故
 漫灣水渠 在河州西南明永樂間都督劉釗創開
  知州陳文焯重修灌田百餘頃
鞏昌府
[015-4b]
 渭水 在隴西縣北宋熙寜八年秦鳯提㸃鄭民憲
  自通遠軍熟羊砦導渭河至軍溉田引流入城分
  東西南北四池以資汲取又有頭渠在縣西十五
  里引渭水至下中川澆圃轉磨二渠在縣西教塲
  西引渭水至下川澆圃轉磨三渠在縣西三里岳
  家墩引渭水至城東角澆圃轉磨上下四十里皆
  引渭灌溉下流仍入渭
 永利渠 在縣西三十里明萬㦄間開引科羊河水
[015-5a]
  入府城以資汲取為民永利
 粟水 在縣東南由南門引入城以給民用
 西河 在安定縣西南六十五里源出甸子川東北
  流遶城西又東㑹於東河東河味苦亦曰苦水西
  河味甘亦曰甘水二水交流東西二十里南北三
  十里其間通渠流水以資灌溉物産繁甚寔為民
  利
 得羅川 在安定縣西南二十里土脉肥饒灌田千
[015-5b]
  畆
 甜水河 在通渭縣七里引流入城歳久湮塞明嘉
  靖中築堤數十丈復引入城由西北出灌溉取汲
  至今民頼其利
 錦雞峽水 在通渭縣西二十里可資灌溉
 龍尾溝水 在通渭縣南十里可以溉田
 華川 在通渭縣西八十里四圍平坦草茂水清明
  置安定苑於此為牧圉之所𨽻苑馬寺
[015-6a]
 漳河 在漳縣南自三岔引水通渠灌田三十里
 壤泉 在㑹寜縣北四十二里又有紅栁泉在㑹寜
  縣北二百里皆可灌溉
 米家峽河 在㑹寜縣南六十里□岔河在縣南松
  樹岔河在縣東三十里響河在縣東一百里四水
  味甘居民資以灌汲
 通濟渠 在伏羗縣西一十里自延泉舖引渭水穿
  城至東川復入於渭東西灌地四十餘里又於城
[015-6b]
  内修官磨一輪官民便之
 陸田渠 在伏羌縣西二十里引渭水至邑北安元
  川灌地二十餘里以上二渠俱明知縣王珣剏開
 廣濟渠 在伏羗縣西中川十五里引水至邑南黄
  羊堡灌地二十餘里
 惠民渠 在伏羗縣西引朱圉河至邑東石人川灌
  地三十餘里明知縣王從善開
 寜遠縣東路紅峪溝舊水渠灌田二里 廟峪溝水
[015-7a]
  渠灌田三里 野南溝舊水渠灌田三里 新渠
  一道灌田三里 樂善河渠灌田十五里 龍泉
  堡水泉渠灌田三里 渭水舊渠灌田五里 䃰
  石川大佛峽舊渠灌田三里 䃰石川新渠灌田
  二十里 屈家橋渭水新渠灌田五里 木林峽
  新山水渠灌田二里 髙橋舖渭水新渠灌田二
  十里 蓼川舖河新水渠灌田五里
  按縣志寜遠縣東路舊有十三渠今縣東南川渭
[015-7b]
  水通渠自城東北祭祀壇入渠經廟峪河灘陳家
  門紅溝鄧家川等處至髙橋舖共灌二十里濶三
  二里不等是舊志十三渠所稱紅峪廟峪渭水屈
  家髙橋五渠寔止一渠也或當時随地開濬其後
  引而通之耳
 寜遠縣西路脫篆川渠灌田五里 大人溝渠灌田
  五里 遮陽口渠灌田五里 魯寺觀渠灌田六
  里 湫子坪泉渠磨渠灌田五里 盤谷川渠灌
[015-8a]
  田五里 硤龍坪山水渠灌田五里 納泥古蹟
  山水小渠灌田五里 磨石峪古蹟山水小渠灌
  田五里 鴛鴦舖舊唐渠灌田五里 廣吳舖渠
  灌田三里 山丹舖渠灌田十里 坡崙溝山渠
  灌田二里 杜家馬鬃河新水渠灌田五十里
  右寜逺縣西路十四渠按縣志明萬厯間知縣鄒
  浩東路開五渠西路開二渠餘失考
 桃花峽水 在寜遠縣北五里見資灌溉
[015-8b]
 古流泉水 一在寜遠縣東一里山畔石中瀉出為
  瀉泉一在縣西南百歩平地湧出為湧泉俱引流
  北注渭水資民灌汲
 九龍泉 在西和縣西北居民引以灌溉 官泉去
  縣百歩許亦資灌汲之用
 黄河 在靖遠縣城北一里沿河上下多製水車開
  渠引水以資灌溉
 黄河堰 在靖逺縣北唐刺史安敬忠築以捍河流
[015-9a]
 小水 在靖遠縣達喇齊堡西南五里屈吳山麓溉
  田十餘頃
 瓦窑水 在靖遠縣達喇齊堡南三里引渠資灌
 西泉 在靖遠縣達喇齊堡西一里注則為湖引則
  灌田
 東泉 在靖逺縣達喇齊堡東二里其泉清冽灌田
  數十頃出各種果&KR0188花草
 楊稍兒水 在靖逺縣東二十五里山澗泉泓數十
[015-9b]
  引灌園圃又南三里朶兒泉引灌&KR0188果又東五里
  泖孩泉又東十里磨合泉衆泉合流引灌園林茂
  盛又東北三十里房家溝泉朱家泉俱䟽渠引流
  資灌田圃
 紅栁泉 在靖逺縣北三十里資灌溉
 陡城水 在靖逺縣北七十里一名萬馬泉謂可以
  飲萬馬不竭也泉水引灌田百餘頃
 西川水 在岷州西䟽渠灌西川地三十里
[015-10a]
 疊藏河 在岷州東引渠灌近城東南川地及教塲
  地
 三眼泉 在西固城北三里石厓孔中湧出近城俱
  賴此灌溉
平凉府
 涇河 在平凉縣城西二支合流至城西北一里源
  出笄頭山下隂䟽為中内外三渠陽亦一渠東西
  二十里分流溉田
[015-10b]
 浚谷水 在平凉縣東郭源出小谷谷髙數丈縣南
  諸山泉流滙焉自西而東三十里北流入涇東西
  溉田各里許山水暴漲則盈溢為患
 岨谷水 在平凉縣東二里東南山泉所滙流八里
  入涇亦可溉田自此以東南北山谷之水咸入涇
  民以利灌汲多負水以居
 利民渠 在平凉縣城東五里即清水河明成化末
  䟽為利民渠東逹十里舖越大坌河至白水凢南
[015-11a]
  來水咸滙之以溉民田又東入涇州界志云利民
  渠引涇水連亘二百里至涇州東分渠六十二道
  灌田三千餘頃
 暖泉 在平凉縣城北郭即古栁湖泉東流過萬竹
  園溉地三里許
 横河 在平凉縣西五十里又有胡盧河本名蔚茹
  水在府城西南以上二水皆可資灌溉
 汭水渠 在崇信縣北一里唐李元諒䟽渠引汭水
[015-11b]
  蒔荷畜魚民享其利今渠尚存
 新栁灘 在崇信縣西北一里汭水之濱其水自髙
  而下可引為渠順治中知縣武全文開陂塘䟽水
  渠教民種稻上自銅城下迄于家灣四十餘里稻
  畦相望
 四峪水 在崇信縣南縣志赤城南三十里有龍峪
  西南八十里有神峪又十里有九峪又新窑二水
  之交曰對峪四峪之水滙而成川可資灌溉
[015-12a]
 汭水 源出華亭縣東南北二源㑹於仙姑山東麓
  地峻流駛居民治為輪磨明嘉靖三十四年知縣
  王官取仙姑東麓之石遏汭半流使東為渠在縣
  西北引汭水穴城而入經縣治東放之學宮為泮
  水注東郊灌溉民田謂之恵民渠
 武村水 在華亭縣南十里䇿底水俱在華亭縣北
  三十里北河在縣北一里以上諸水可資灌溉
 甜水河 在固原州紅古城西二十里味甘可飲便
[015-12b]
  於灌溉居民引以種稻
 朝那湫 有二一在固原州東十五里土人謂之東
  海一在固原州西三十里土人謂之西海二水合
  流明正徳十年以城中井水鹹苦導自西門入城
  環流内外以資汲溉公私便之
 南川 一在固原州東六十里曰大南川一在州東
  南五十里曰小南川又乾川在固原州東南一百
  六十里三水俱可資灌溉
[015-13a]
 百泉溝 在涇州西三十五里泉眼百餘溢竇而出
  下流入涇四時不竭民資灌溉
  按涇汭二水至涇州合流但灘髙流駛不能引以
  為利民間所資以溉田者乃在陂澤源泉其清渠
  舊有六十四道溉田三千餘頃
 蒲川水 在靈臺縣南涇汭下流山溪多泉可資灌
  溉
 後溝河 在靈臺縣東北水味清甘一邑汲飲
[015-13b]
 興隴渠 在静寜州西明成化間知州祝祥于東郊
  引上硤水䟽渠為水輪以資利用萬厯間州判楊
  守約又分開數渠州郊水輪凡十許餘流灌溉&KR0188
  圃自城東遶城西入河長堤一帶後故道久湮康
  熙五十四年知州黄廷鈺於仁當垂家二川各開
  渠築壩盡引河水入渠蓄洩䟽濬由城西遶南又
  十里許逹于河名曰興隴渠灌田數百頃
 暖水河 乾磑川俱在静寜州東激磨不凍旁溉田
[015-14a]
  圃民咸利之
 湧泉 在静寜州南冬夏不涸灌溉園&KR0188以資民用
 官泉 在隆徳縣城内治東儒學南二十歩深丈餘
  水甘四時不涸居民資汲
 小水泉 在隆徳縣城内儒學西居民資以灌溉
慶陽府
 東河水 在安化縣城東又西河水在城西自環河
  流入逕城下合下馬汀㑹於東河南流至合水縣
[015-14b]
  滙馬蓮河又南流入寜州北坌河東又黒水河在安
  化縣西一百二十里以上諸州可資灌溉
 華池水 在合水縣東北一百里又有玉梅川在合
  水縣東七十里又有北川在合水縣東一里㑹於
  建水西南入馬蓮河以上諸水可資灌溉
 環江 在環縣西一里又安塞川在環縣東四十里
  又合道川在縣西八十里七里溝在縣東七里又
  甜水溝鴛鴦溝佛堂溝俱在縣西可資灌溉
[015-15a]
 真寜河 在真寜縣南十里又小河在縣東馬槽溝
  在縣北俱可灌汲
 馬蓮河 在寜州西二里又九龍川在州東一百二
  十里流入馬蓮河又大小延川在州東以上諸水
  可資灌溉
甘州府
 千金渠 在張掖縣西引羗谷水溉田
 甘泉 在張掖縣城南門内北流出城引以轉磑
[015-15b]
 紅沙渠灌田一十三頃 仁夀渠灌田一十七頃
  回回壩渠灌田一十七頃 老人渠灌田二十五
  頃 以上諸渠俱引泉水 義徳渠灌田三十八
  頃 無虞渠灌田一十三頃 童子寺渠東渠灌
  田四十八頃 西渠灌田三十四頃 黒城東渠
  灌田八十一頃 西山渠灌田二十六頃 獨泉
  渠灌田六十九頃 紅崖壩上壩灌田五十二頃
  下壩灌田三十四頃 東泉渠灌田三十餘頃
[015-16a]
  以上俱在張掖縣東
 陽化西渠灌田四十三頃 陽化東渠灌田三十餘
  頃 宣政渠灌田二百三十頃 大慕化西渠灌
  田六十頃 大慕化東渠灌田八十頃 小慕化
  上壩灌田二十頃 小慕化下壩灌田二十七頃
  馬蹄渠灌田四十頃 虎剌孩西渠灌田二百四
  十畆 虎剌孩東渠灌田一百頃 以上諸渠俱
  引山水 洞子渠灌田二十三頃 鹿溝渠灌田
[015-16b]
  一十四頃 以上二渠俱洪水河流 卓家渠灌
  四一百五頃 古浪渠灌田三百九十二頃 小
  滿渠灌田三百五十餘頃 大滿渠灌田八百五
  十頃 馬子渠灌田二百十餘頃 洞子渠灌田
  五百餘頃 以上俱黒河水 洪水頭渠灌田一
  百七十五頃 二渠灌田八十二頃 三渠灌田
  一百三十頃 四渠灌田一百二十頃 五渠灌
  田六十三頃 六渠灌田一百六十頃 梁園堡
[015-17a]
  新渠灌田一十八頃 以上俱在張掖縣南
 官渠灌田二百二十八頃 沙子渠灌田五百八十
  二頃 小沙子渠灌田三百九十頃 龍首渠灌
  田四百餘頃 二壩河西渠灌田八十頃 三壩
  屯田渠灌田六十頃 四壩舊站渠灌田四十五
  頃 迓剌渠灌田五十畆 西洞渠灌田二十五
  頃 磁窑渠灌田七頃 小彩竹渠灌田一十三
  頃 白集渠灌田三十頃 巴乞兒祁渠灌田八
[015-17b]
  十頃 宿嵬渠灌田二十頃 永濟渠灌田一百
  一十一頃 鋪家渠灌田三十二頃 大葫蘆灣
  渠灌田三十二頃 小葫蘆灣渠灌田一十頃
  塔兒渠灌田一十三頃 徳安渠灌田一十五頃
  早兀剌渠灌田三十九頃 五眼泉渠灌田二十
  頃 九眼泉渠灌田一十七頃 鴨子渠灌田七
  十六頃 委的渠灌田七十頃 野猪渠灌田一
  十六頃 撫彜渠灌田一百頃 寜西渠灌田二
[015-18a]
  十六頃 滅烈渠灌田一百二十五頃 下漚波
  渠灌田六十七頃 名麥渠灌田八十一頃 倪
  家渠灌田三十頃上漚波渠灌田二百二十六
  頃 以上俱在張掖縣西
 城北渠灌田一百七十三頃 阿薛古渠灌田一百
  五十頃 昔剌壩上壩灌田五十七頃 下壩灌
  田四十頃 板橋渠灌田四十六頃 七十二戸
  渠灌田五十頃 以上俱在張掖縣北
[015-18b]
 草湖泉 在張掖縣西南張掖河兩岸多生蘆葦每
  年收草百餘萬束可以飼馬
 南草湖渠 在山丹縣南一里周九里灌田四百餘
  頃
 西草湖 在山丹縣西十里周七里中皆蘆葦分灌
  民田
 暖泉渠 在山丹縣東南四十五里平地湧泉二穴
  沍寒不凍溉田百七十頃
[015-19a]
 洪水河壩渠灌田七十六頃 二壩渠灌田一十六
  頃 三壩渠灌田一十八頃 四壩渠灌田七頃
  無虞山口渠灌田一十九頃 紅崖子渠灌田十
  頃 寺溝渠灌田三十七頃 童子寺東渠灌田
  三十四頃 童子寺西壩灌田九十五頃 大黄
  山壩灌田九十頃 獨泉渠灌田二十七頃 木
  溝渠灌田五十七頃 白石崖渠灌田三十九頃
   以上俱在山丹縣南
[015-19b]
凉州府
 金塔寺河壩渠 在武威縣南五十里水源由天梯
  山金塔寺山口流出自城西南分流延六十餘里
  分左右兩派共一十五壩引以灌田八百餘頃
 雜木口澗壩渠 在武威縣南五十里由天梯卯藏
  山雜木寺口流出自城南五十里流入沙河延七
  十里共九壩一溝分引灌田一千五百餘頃
 大七渠 在縣南與雜木渠同口共十七溝二寨一
[015-20a]
  壩分引灌田
 永昌渠 在武威縣西七十里由天梯白嶺山西把
  截口流出入於土彌干川自城西南五十里流入
  昌隆舖分為六壩灌田一千四百餘頃
 懐安渠 在武威縣西與永昌渠同口共四堡一寨
  五壩分引灌田 河南壩沙河堡水源出永昌山
  分使永昌縣蹇占口山水
 黄羊川壩渠 在武威縣東南一百七十里由黄羊
[015-20b]
  山張義堡口流出入於黄羊川延流大河驛東凡
  四十五里分七壩分引灌田四百八十餘頃沙
  溝水源出黒水腦引以灌田 䨇塔所下五壩水
  源出古浪山分使古浪縣山水灌田
  按武威水利區分六渠山泉不一其泉水壩每渠
  之末不過數溝每溝各有泉腦各有溝道定以晝
  夜日時循環灌溉但潦則水溢旱則水弱借力於
  山水者居多其山水皆發源於天山洩尾於沙河
[015-21a]
  沙河為衆水㑹歸天山乃羣山總名凉地早寒壑
  多宿氷巖皆積雪山中深險之處雖盛夏亦寒而
  山之上下有原泉常混混不竭其泉源由天梯山
  南把截口而出者為金塔寺渠由雜木山口而出
  者為雜木口渠為大七渠由白嶺山口而出者為
  永昌渠為懐安渠由黄羊山口而出者為黄羊川
  渠以地氣而論望其冬月多雪則雪積而水源裕
  春日多晴則凍解而水流行夏秋多雨則雪消而
[015-21b]
  水勢長倘雨澤愆期其渠頓涸故俗傳官斯土者
  嵗以天山之祭禱為先務焉
 蹇占口渠 在永昌縣東三十里亦名澗水源出雪
  山東北流經蹇占山口共分九壩三溝流灌民田
 水磨川渠 在永昌縣西南二十里發源鸞鳥山之
  平羗腦兒都山口㑹考來河暖泉東北流入水磨
  川東共分六壩冬夏不竭轉磨溉田其利甚溥
 暖泉壩城西三十里獨為一渠
[015-22a]
 牧羊川渠 在永昌縣北三十里自金川發源入水
  磨川遶流城北共分四壩流灌民田
 大河口渠 在永昌縣西南水源甚遠共灌五壩必
  頼冬月雪盛至夏凍消水盈旱則勢弱流竭土人
  謂西五壩為山水田
 五顆樹渠 在永昌縣東北計灌十堡四壩與武威
  接壤舊為沃土
 大河 在鎮番縣東南二十五里其源有二一為石
[015-22b]
  羊河發源于凉州城西北清水河灘之尾海藏寺
  一為洪水河發源于凉州城東北髙溝塞頭墩營
  東邉外由五墩斜入邉内至蔡旗堡河口入石羊
  河總㑹為大河自重興黒山堡亂山窩新溝為上
  壩下至頭壩大二壩更名小二壩四壩為下壩俱
  於此河分水灌田 蔡旗堡野猪灣上下皆分灌
  於永昌之烏牛壩
 板槽壩 在古浪縣西北二里暖泉壩在縣東北五
[015-23a]
  里俱引城西髙崖泉水分流灌田
 大河上頭壩 在古浪縣東北三十里北三十里為
  三壩又北四十里為四壩西三十里為西壩西北
  二十五里為包垉壩北三十里為五壩俱引河水
  開渠灌田
 土門暖泉壩 在古浪縣土門城南十里引流暖泉
  水轉磨灌田 頭壩二壩東溝二壩西溝新河壩
  俱自古浪河縣北分渠遶七十里引以灌田
[015-23b]
 大靖教塲壩 在古浪縣大靖城南源自湖灘泉出
  引以灌田 大河壩長嶺壩山泉壩俱發源於不
  毛山後由酸茨河北流百里至靖城南二十里硤
  門下始分河引以灌田
 髙崖泉 在古浪縣西二里水自崖下湧出流於西
  南可用轉磨灌田
 莊浪河 在平番縣西門外發源於烏稍嶺由鎮羗
 河腦流入河西渠八一渠流二里溉田四頃二渠
[015-24a]
  流十二里溉田四十一頃三渠流十二里溉田二
  十五頃四渠流十里溉田三十五頃五渠流八里
  溉田二十二頃六渠流七里溉田三十二頃七渠
  流十五里溉田十七頃八渠流十里溉田六十七
  頃河東渠九一渠流五里溉田十一頃二渠流二
  十里溉田四十三頃三渠流十五里溉田二十二
  頃四渠流十五里溉田二十三頃五渠流十五里
  溉田四十頃六渠流二十里溉田三十頃七渠流
[015-24b]
  二十里溉田五十二頃八渠流十里溉田十二頃
  九渠流十里溉田二頃
 大通渠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大通堡引大通河水
  河西一渠行二十五里溉田三十五頃河東一渠
  行七里溉田七十七頃二渠行三十里溉田二十
  頃三渠行五十里溉田十一頃
 岔口渠 在縣西北七十里岔口堡引莊浪河水西
  山二渠一渠行十里溉田四頃一渠行三里溉田
[015-25a]
   一頃東山三渠一渠行九里溉田八頃一渠行七
   里溉田七頃一渠行五里溉田五頃
  武勝堡渠 在縣西北三十里一渠自西石嘴大河
   引水行五里溉田五頃二渠自小川兒河源内引
   水溉田七頃
  苦水堡河東渠 引莊河水城北渠三道城南渠二
   道共溉田七十七頃
 寜夏府
[015-25b]
  惠農渠 在寜夏縣葉昇堡東南雍正四年
皇上軫念寜夏邊陲查漢托䕶地方漢唐二渠餘波所不
   及遂為荒野
特命侍郎通智單疇書相度土宜形勢以黄流自青銅硤
   口而下分流至此足溉數萬頃之田於陶家嘴南
   花家灣為進水口開大渠三百里建進水正閘一
   曰惠農閘建退水閘三曰永䕶曰&KR0106通曰萬全設
   永泓永固暗洞二以通上下交流設彚歸暗洞一
[015-26a]
  以接漢渠餘水正口加幫石囤頭閘&KR0390造石橋建
  尾閘以蓄洩之累石節以鞏固之大渠口以東俱
  引灌大渠水其西岸不能歸暗洞之小退水特留
  獾洞放之大渠絶無漲漫之患任春葉昇二堡為
  徃來孔道於正閘覆造橋房沿渠之橋二十有二
  西河之橋十六行旅徃來賴以普濟其枝渠四逹
  長七八里以至三四十里者百餘道均作陡口飛
  槽二萬餘頃良田無不霑足於渠之東築長堤三
[015-26b]
  百二十餘里以障黄流泛溢於渠之西䟽通西河
  舊淤三百五十餘里以瀉漢唐兩渠諸湖减水各
  閘渠堤兩岸夾植垂楊盤根可固湃㟁取材可供
  嵗修至於東北隅一帶地廣土沃改六羊河為渠
  百餘里以佐大渠所不及建縣城二一在田州塔
  南為新渠縣一在省嵬城西為寳豐縣設官吏建
  學校置營汛移市口於石嘴以便漢夷建城堡於
  山後以資守禦䝉
[015-27a]
皇上特頒帑金數十萬兩為物料工匠之用招徠耕種之
   資向之曠土今為樂郊億兆歡呼趨附闢田園葺
   廬舍勤耕鑿
欽錫嘉名曰惠農渠誠萬民世享之業也
  漢延渠 一名漢渠在寜朔縣東南引黄河水入渠
   遶城自東而北流十二里至漢壩堡設石閘四空
   正閘外又設退水石閘三道水小則閉各閘使水
   皆入渠水大則開閘以洩之渠長二百三十里經
[015-27b]
   寜朔寜夏東界而北溉田三千八百九十餘頃合
   惠農渠明寜夏道汪文輝修葺
國朝順治十五年廵撫黄圖安重修康熙四十年河西道
   鞠宸咨補修雍正九年重修
   夏人呼堤壩為湃黄河自出青銅峽以來有支流
   五道漢延渠横截第五道之支流渠口築湃曰石
   子湃乃截流之湃河水泛漲時内外波濤勢險此
   湃最要又有蔣淮湃王峴湃俱漢渠迎水湃並同
[015-28a]
  石子渠底開暗洞三一在魏信堡一在張政堡一
  在王澄堡溉田之餘水歸於各湖湖滿則溢故設
  洞以洩之明同知王三鍚甃張政堡洞以石康熙
  五十一年同知王全臣重修各洞皆甃以石 漢
  渠東岸支渠水磨三水渠任春果子渠五道渠大
  營後渠小營後渠大小邊渠大小髙渠南毛渠北
  毛渠中渠别渠王家渠果園渠胡家渠共十四道
  西岸支渠小南渠新渠舒渠囬渠小髙渠吳家渠
[015-28b]
  沙渠小營渠䨇渠四渠四號渠廟兒渠六號小營
  渠翟家渠共十四道兩支渠陡口共計三百六十
  九道每年四月開水必自下而上澆灌田畆官為
  分俵諸渠同
 唐來渠 一名唐渠在寜朔縣西據漢延渠之上三
  十里黄河出青銅峽東北流渠口即於峽之盡處
  開鑿引水遶城自西而北行二十里至唐壩堡設
  閘六空西四空為唐渠/東二空為貼渠舊皆以木為之明汪文輝
[015-29a]
   始易以石駕橋構宇其上至今為利正閘外亦設
   退水石閘三道渠長三百二十里經寜朔寜夏平
   羅縣界溉田四千八百餘頃零明汪文輝廵撫李
   虞䕫修葺閘口
國朝康熙四十八年同知王全臣於倒流河増建退水閘
   雍正九年重修
   唐來之貼渠與唐渠同口異閘溉唐渠東岸地之
   最髙者至郭家寺分二稍一至陳俊堡長四十里
[015-29b]
   一至蔣鼎堡長五十里貼渠素被河水浸囓昔人
   築張貴湃以䕶之嵗費修理康熙四十七年都司
   王應龍於河水從入處築湃曰馬關嵯水遂不入
   張貴湃可以不修 唐來東岸支渠丁王渠蘆葉
   渠羅家渠五道渠大新渠大沙渠紅花渠引水渠
   塔渠亦的小新渠撒延渠張亮營後渠言剛渠新
   北髙渠王家渠共十五道西岸支渠杜家渠他他
   渠吳渠良田渠曹家渠于良楊召渠阿里八字渠
[015-30a]
  掠米渠滿達喇渠羅哥渠即里白塔渠大小髙渠
  髙榮果子渠陳家渠閘渠張林渠屠家渠共十七
  道兩支渠陡口共四百三十六道 又明永樂間
  總兵何福以寜夏城中地鹻水鹹於西北正南開
  竇鑿小渠二道引唐渠水入城又於東南開竇鑿
  小渠一道引紅花渠水入城以資灌溉汲飲
 大清渠 在寜夏府漢唐二渠之間其渠距漢渠口
  五里引黄河水北流七里至陳俊堡設石閘二空
[015-30b]
  即名大清閘閘外設退水閘三道又於大清閘後
  建過水筧一道以木為之横架渠上以渡貼渠之
  水渠長七十五里餘經寜朔寜夏二縣界溉田一
  千一百二十餘頃零合唐來渠康熙四十八年同
  知王全臣創開並於本渠宋澄堡大清堡底建暗
  洞雍正九年重修 東岸支渠魏家渠鴨子渠長
  行渠臺埧渠王渠大小邊渠董渠召名髙渠紅廟
  渠西岸支渠地八渠姜家渠曹家渠羅家渠蔣家
[015-31a]
  渠李家渠
 河忠堡渠 在寜夏縣東南去靈州五里渠 受漢
  延渠之水順治初因黄河衝囓靈州乃於西岸挑
  溝以洩其勢後竟成河而河忠堡遂在河中矣有
  小渠二沿長十餘里溉田三十餘頃係堡民所自
  開每嵗春工官為董率之
  漢書太初三年夏四月遣光禄勲徐自為築五原
  塞列城西北至盧朐後遂名為光禄塞則寜之光
[015-31b]
  禄渠應屬自為所開濬又後漢書西羗傳順帝永
  建四年尚書僕射虞詡奏復朔方西河上郡廼使
  謁者郭璜激河浚渠為屯田省内郡費億計則寜
  夏之渠應是東漢郭璜復浚者也唐渠意亦即漢
  故渠而復修之者 唐書李聼節度靈鹽境内有
  故光禄渠廢久聼復開决以溉田是聼所開亦漢
  故渠也又吐魯番傳載馬重英㓂靈州塞漢御史
  尚書光祿渠則三渠皆為漢渠無疑 又後魏刁
[015-32a]
  雍為薄骨律鎮將請自富平西三十里有艾山鑿
  以通河作渠溉田按富平即寜夏城今城西三十
  里有廢渠疑即艾渠也又唐書吐蕃㓂靈州郭子
  儀敗之七級渠宋劉昌祚圍夏城夏人决黄河七
  級渠以灌營元和志言千金陂在靈武縣北四十
  二里漢渠在縣南五十里從漢渠北流四十里始
  為千金陂舊志謂虞郭濬於東漢李楊濬於唐宋
  則史有可考者 又按唐漢二渠其來久逺朔方
[015-32b]
  志謂肇自董文用郭守敬所開導授民者非也董
  郭皆元人其時二渠湮塞二人者因舊蹟加之䟽
  濬耳
 清塞渠 在平羅縣五墩左右受唐來渠水長六十
  七里溉田一千八百餘畆東西兩岸共支渠陡口
  二十二道康熙五十三年同知王全臣千總李朴
  創開
 羙利渠 在中衛縣引黄河水入渠舊自石龍口尾
[015-33a]
  達勝金闗曰蜘蛛渠明嘉靖間改濬易名沿長一
  百二十里溉田七百三十頃康熙四十年副將袁
  鈐開壩疊埂四十五年西路同知髙士鐸鳩工加
  鑿渠口砌石成湃水乃通利
 貼渠 在中衛縣即中所渠也改築渠口設減水壩
  二道埂一道沿長七十里溉田五百餘頃
 北渠 在中衛縣鎮靖堡沿長五十里溉田一百四
  十餘頃
[015-33b]
 新北渠 在中衛縣鎮羅堡舊皆荒灘土人穿渠引
  黄河水自堡東北至勝金闗沿長三十里溉田一
  百頃
 勝水渠 在中衛縣勝金闗下沿長五十里溉石空
  寺堡中分支渠溉永興堡又張義堡舊渠坍壊亦
  接用此渠之水三堡共溉田三百餘頃
 順水渠 在中衛縣棗園堡沿長七十里溉田二百
  六十頃
[015-34a]
 常永渠 在中衛縣鐡筒堡沿長三十里溉田四十
  九頃
 石灰渠 在中衛縣廣武堡自鐡甬碾盤灘起至五
  塘溝止長五十七里溉田一百二十七頃 以上
  七渠俱在河北
 七星渠 在中衛縣黄河南沿長百餘里溉新寜安
  威武鳴沙三堡田五百餘頃中衛諸渠羙利之外
  惟此最大由來久逺工費視他渠亦倍同知髙士
[015-34b]
  鐸添石渠口創流恩鹽池二閘蕭家溝馮春溝暗
  洞二道渠始流通不受山水衝淤
 栁青渠 在中衛縣舊寜安堡地宜枸杞資渠灌溉
 羚羊夾渠 在中衛縣宣和堡長四十餘里溉田二
  百餘頃康熙十五年創開
 羚羊店渠 在中衛縣永康堡渠逼山趾常有山水
  衝决之患康熙四十七年同知髙士鐸設暗洞一
  道渠始不淤
[015-35a]
 羚羊角渠 在中衛縣常羅堡渠舊溉田七十三頃
 通畸渠 在中衛縣張恩堡渠長三十里溉田七十
  八頃 以上各渠俱在河南
 秦渠 在靈州一曰秦家渠相傳創始於秦引黄河
  水南入渠口設閘二空曰秦閘沿長一百五十里
  溉田一千三百頃零渠尾洩水者曰黒渠閘前此
  每嵗修築徒應故事康熙缺/  年叅將李山重
  修以石甃底長百餘丈嵗省夫役木植不可勝數
[015-35b]
 漢渠 在靈州一曰漢伯渠相傳創始於漢其渠口
  即在秦渠上流青銅峽之麓沿長八十里溉田一
  千三百頃入渠口亦設閘二空曰漢閘秦漢兩閘
  明初始易木以石其後河勢日下二渠常苦無水
  康熙四十五年中路同知祖良正改建兩閘其底
  較深六尺䟽濬渠之上下深亦如之又增長両渠
  之迎水湃水乃足用 先是漢伯渠苦無出洩腴
  田皆成巨浸明河東道張九徳創開蘆洞長十三
[015-36a]
   丈五尺髙廣各三尺五寸自秦渠北岸抵窑橋䟽
   溝三十里洩水入河復故田數百頃嵗久淤損其
   秦渠東岸一帶二十餘里每受山水之害渰沒田
   房康熙五十二年同知祝兆鼎重修
  光禄渠 在靈州東漢開久廢唐李聼為靈州長史
   引渠溉田千頃以省轉餉
  薄骨律渠 在靈州南六十里溉田千餘頃
  七級渠 在靈州南溉地千頃唐吐蕃㓂靈州郭子
[015-36b]
   儀敗之於七級渠
  特進渠 在靈州西唐長慶四年開溉田六百頃
  昌潤渠 在新渠縣東四十里雍正四年
欽命侍郎通智單疇書經營查漢托䕶地方開大渠以資
   灌溉築長堤以障狂瀾引黄河支流六羊河水入
   渠培湃岸之傾圮濬河流之淤塞渠口建正閘一
   曰昌潤閘外設退水閘曰清安以瀉水内設退水
   閘曰清暢以分水使不至於漲溢分列支渠二十
[015-37a]
   餘道復設逼水閘三曰永惠永潤永屏以束水使
   其仍由故道以入於河設橋於渠上以通耕牧徃
   來栽栁於渠旁資其根力以固湃岸大渠以東易
   畜牧為桑麻者三百餘里
欽定名曰昌潤渠渠之兩旁良田萬頃比戸千家為萬年
   之樂利云
  西河 在寳豐縣西三十里惠農漢唐諸渠並湖水
   由此入黄河
[015-37b]
 西寜府
  伯顔川渠 在西寜縣西六十里即西川河分渠有
   九共灌田五百四十七頃餘
  車卜魯川渠 在西寜縣西北九十里即北川河分
   渠有十共灌田五百七十七頃餘
  那孩川渠 在西寜縣南即南川河分渠有五共灌
   田二百八十四頃餘
  廣牧川渠 在西寜縣北八十里一名沙塘川一名
[015-38a]
  東川分渠有四共灌田一百五十頃餘
 乞荅真渠 在西寜縣東南二十里灌田四十五頃
  餘
 哈剌只溝渠 在西寜縣東五十里灌田六十二頃
  餘
 大河渠 在西寜縣東北九十里灌田一十二頃餘
 季彦才溝渠 在西寜縣東南五十里灌田五十四
  頃餘
[015-38b]
 觀音堂溝渠 在西寜縣東北十里分渠有二共灌
  田一百三十八頃餘
 紅崖子溝渠 在西寜縣東七十里灌田七十二頃
  餘
 把藏溝渠 在西寜縣東八十里灌田六十九頃
 壤吃塔溝渠 在西寜縣東南一百里灌田五十二
  頃
 西蕃溝渠 在西寜縣東一百三十里灌田五十三
[015-39a]
  頃
 撒都兒溝渠 在西寜縣東北一百二十里灌田五
  十九頃
 河北渠 在碾伯縣北西寜河自硤口流入縣境東
  至下川口開渠灌田共一十六道 上水磨溝渠
  一道灌硤口堡及硤灣田畆 楪兒溝渠一道灌
  旱庄羊圏上溝田畆 大河渠二道灌旱庄羊圏
  杏園兒下溝田畆 西弩木溝渠一道灌本溝及
[015-39b]
  達子灣田畆 勝番溝河西渠二道灌本溝及大
  小古城在城田畆 大河渠一道灌大小古城河
  灣田畆 勝番溝東渠二道灌本溝及水磨營田
  畆 土官溝渠一道灌本溝田畆 羊官溝渠一
  道灌本溝及羊官石嘴二堡上溝田畆 大河渠
  一道灌羊官石嘴段舖司下溝田畆 東弩木溝
  渠一道灌本溝及髙廟長樂二堡田畆 下水磨
  溝渠一道灌本溝及旱地灣老鴉堡上溝田畆
[015-40a]
  大河渠一道灌老鴉及硤波灣田畆
 河南渠 在碾伯縣南開渠灌田共一十四道 髙
  店溝渠一道灌本溝及髙店堡上溝田畆 大河
  渠一道灌髙店下溝田畆 硤闗大河渠一道灌
  瑪哈喇舖深溝河灣田畆 馬哈剌溝渠一道灌
  瑪哈喇舖深溝堡上溝田畆 峰堆溝渠一道灌
  本溝及七里堡田畆 大河渠三道灌七里小店
  二堡田畆 䝉都溝西渠一道灌本溝崗子營及
[015-40b]
  小店堡番糧田畆 䝉都溝東渠一道灌本溝及
  湯官營田畆 䨇塔溝渠一道灌本溝及䨇塔營
  一帶田畆 大河渠一道灌䨇塔營下溝河灣田
  畆 虎狼溝渠一道灌本溝及洪水店田畆 大
  河渠一道灌阿巒堡上下溝田畆
 山南堡渠 在碾伯縣東南古鄯城一帶共渠八道
  米列溝渠一道灌路家堡李二堡及本溝田畆
  巴州溝渠一道灌本溝上川口下川口等堡田畆
[015-41a]
  柴溝河渠一道灌本溝及古鄯原田畆 暖川上
  渠一道灌本溝田畆 暖川下渠一道灌本溝及
  下川口田畆 三川渠一道灌本溝田畆 鈕爾
  都溝渠一道灌本溝田畆
 東硤川渠 在大通衛城南灌阿李二堡田畆
 硤門堡渠 在大通衛城南灌硤門新張等堡田畆
直𨽻秦州
 赤峪水 在秦州西灌天水湖旁田
[015-41b]
 藉河 在秦州南䟽渠通流灌附郭一帶田
 渭水 在秦州北舊有軍民二渠灌三陽川田地頗
  廣但民渠岸常被水衝易致坍損須時加修築軍
  渠上流易壅時須䟽濬
 束龍峪水 在秦安縣北一十里居民引以沃田安
  磑
 湫科平水泉 在秦安縣東北六十里其泉沸出可
  資灌汲
[015-42a]
 可泉 在秦安縣南七里可灌城南田圃
 泉河 在徽縣南六十里宋開以通漕運
 嘉陵江 在兩當縣南三十里 礬水在縣南七里
  紅崖河在縣東二十里 香泉在縣北一里 靈
  應泉在縣南七里 以上諸水俱可資灌溉
直𨽻階州
 紫水 在階州東七十里 北峪河在州西二里
  西水河在州西三十里 以上三水俱資灌溉
[015-42b]
 東河水 在成縣東可資灌溉
 西園渠 在文縣南溉田百餘頃 又縣南有雪夜
  碧雲復古清波三闗等渠皆資灌沃
 甘棠渠 在文縣西二十里引水入城灌田千頃相
  近又有東谷渠亦資灌利
 流春渠 在文縣西灌田百頃
 瀑布水 在文縣東明知縣范文彦鑿渠引水民用
  澆溉百里頼之
[015-43a]
直𨽻肅州
 黄草埧 在肅州西南十五里由南山討來河流入
  自州西南龍口起訖於東北水磨渠延六十餘里
  又沙子埧在黄草南去州城西南三十餘里訖于
  頭果園東延七十餘里又兎兒埧在州西南文殊
  山口延二十餘里東北入水磨渠又有老君埧石
  家埧葡萄渠中渠河北沙子埧安逺寨老鸛窩栁
  樹榆林等埧下古城新埧俱引討來河水分灌民
[015-43b]
  田
 紅水埧 在肅州南二十五里水由南山發源經夏
  盛流延一百餘里灌田極多其北有花兒埧延十
  五里南有新渠又分東洞子埧西洞子埧延十里
  俱在紅水河起鑿石為洞引水漸上直透岸頂分
  流而下大為民利
 豐樂川埧 在肅州東南水由南山豐樂川口下分
  河東等四埧河西等六埧皆引豐樂川水溉清水
[015-44a]
  金佛寺紅寺河清等堡田
 觀音山埧 在肅州東南水由觀音山口下分紅山
  新埧灌金佛寺紅山堡田
 暖泉埧 在肅州東三十里乃亂石堆北湖中有滚
  鍋泉水流成渠灌小泉兒暖泉堡諸田
 鉢和寺埧 在肅州西北四十里灌新城堡田
 通濟渠 在肅州東南接沙子第三埧四埧地界地
  盡水尾其流常竭明嘉靖三十五年另開山水埧
[015-44b]
  一道以濟二埧水利之不及近城之田得復成沃
  壤故名曰通濟渠
 九眼泉 在肅州西嘉峪山下可灌民田 鎮志肅
  州渠埧不一分流引派埧口甚多要其所本皆頼
  討来河紅水河豐樂川三水耳雖有湖泉鮮濟耕稼
 納凌渠長三十里豐稔渠長六十里站家渠長五十
  里俱在高臺縣城南又有永豐渠堰冶渠河西三
  埧等渠俱引泉水分灌民田
[015-45a]
 千人埧渠 在髙臺縣西南又有橙槽河東三埧河
  西二埧暖泉古城毛家埧等渠紅山渠在縣西北
  俱引山泉水分灌民田
 定寜渠長三十五里新開渠長二十里樂善渠長二
  十五里六埧渠長十里俱在髙臺縣北
 黒河分渠 在髙臺縣西北有鴨子渠由張掖西黒
  河流入又紅城等三埧至九埧渠沙碗十三埧渠
  鎮夷官渠三埧四埧紅山上下二埧臨河楊家泉
[015-45b]
  等渠俱引黒河水分灌民田
  按髙臺水利頼黒河灌溉而黒河之源起於甘州
  城南鷄山之下遇暑水發平時常涸惟有甘州甘
  泉廟水流至北門外并湖水泉水合流以至髙臺
  但甘州渠口百十餘道廣種稻田以致上流邀截
  争水訐訟近年每至五六月閉上流渠口七日以
  濟髙臺禾苖永為定例
安西𠫊靖逆𠫊
[015-46a]
 蘓頼河 在安西衛北三里由栁溝衛西北流入分
  為三總渠 屯田渠東自安家窩舖起至西南三
  十里井子止計長九十里 回民渠東自安家窩
  舖對面起西南至𤓰州營汎堡止計長六十里
  餘丁渠東自郭家窩舖起西至西樹窩止計長三
  十五里 以上安西衛三總渠其澆秄種七千餘
  石
 四道溝 在栁溝衛南山昌馬河北流至下龍王廟
[015-46b]
  五里開渠口流入四道溝分東西二渠灌溉田畆
 蘓頼河 發源南山昌馬河由靖逆經栁溝入安西
  衛界藉以溉田
 党河 在沙州衛西南流入分為五總渠 通裕渠
  長二十里枝渠六道澆秄種一千一百一十六石
  普利渠長二十三里分東西兩岔枝渠十九道澆
  秄種三千一百一十四石 永豐渠長三十二里
  枝渠三十二道澆秄種五千一百二十四石 慶
[015-47a]
  餘渠長十七里枝渠十道澆秄種一千一百四十
  石 大有渠長四十二里枝渠十八道澆秄種三
  千九百三十六石
  按沙州舊有東大渠西大渠西小渠三道多流沙
  淤塞蓄水無多今復加開濬其東渠一道更名永
  豐西渠一道更名普利西小渠一道更名通裕而
  西小渠引水甚逺又相度地勢新開中渠一道名
  慶餘西中渠一道名大有共為五總渠足敷灌溉
[015-47b]
 井泉 在沙州衛西有党河民間日用汲取遠難至
  冬氷凍即涸乃於居民聚居之處計四十户為一
  井合計井泉六十有一民甚便之
 昌馬河 在靖逆衛西南一百二十里自南山口流
  出引向東北去城三十里分東中西西邉四渠以
  資灌溉
 頭道渠 二道渠 三道渠 四道渠俱在赤金所
  康熙五十六年開濬其源出草地諸泉支流成河
[015-48a]
  挨流入渠灌田六十餘頃
 
 
 
 
 
 
 
[015-48b]
 
 
 
 
 
 
 
 甘肅通志巻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