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0 欽定盛京通志-清-阿桂 (WYG)


[131-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國朝藝文十三/
  記一/
[131-2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國朝藝文十三/
   記
勅建䕶國寺墖記崇徳庚辰/      剛 林
   夫幽谷無私有至斯響洪鐘虚受無叩不鳴而况
   於法身圓對規矩㝠立一音稱物宫商潛運故如
   來利見迦維託生王室憑五衍之軾拯溺㳺川開
[131-2b]
   八正之門大庇交䘮法力維持乎八極慈威鎭攝
   乎羣魔大智靜㴠靈源普挹
聖主道濟蒼生化隆無外念兹功徳允合瞻依
特敕工部遴委喇嘛錫伯札綽爾吉弼勒圖朗蘓相為度
   鳩工
  盛京四面各建莊嚴寳寺每寺中大佛一尊左右佛
   二尊菩薩八尊天王四位浮屠一座東為慧燈朗
   照名曰永光寺南為普安衆庶名曰廣慈寺西為
[131-3a]
   䖍祝
聖夀名曰延夀寺北為流通正法名曰法輪寺各立穹碑
   永垂來禩銘曰
 皇圖肇啓寳域宏開仰兹佛日躋扵春臺雨暘時叙國
   無祲災三途靡忒五福斯來
   銀岡書院記康熈乙夘/    郝 浴
   鐵嶺古銀州也浴甲午九月謫奉天戊戌五月下
   嶺卜築扵南門之右方十許畝中為書屋三間前
[131-3b]
   有圃種蔬後有園種花左壁吾卧室也右壁一帯
   皆吾友連屋而居也屋中造甓床一丈風月之夕
   吾友畢來登牀趺坐床下鑽火烹茶漉酒縱談名
   理至夜分不散架揷天下古今圖書恣吾友展玩
   有化人來則焚香晤對參騐竺乘屋後一岡隱然
   龍卧所謂銀岡者也雨後登之見郭外羣山紫翠
   交冩其北山錦亘西繞而東山迤邐南屬簇擁萬
   狀中控一背是為鐵嶺然總維於一線之銀岡殆
[131-4a]
   物之鼻祖者乎吾岡下所種桃李皆數度開花而
   成實矣所舉二三子亦裒然冠而似丈夫矣吾歸
   之嵗嵗徳在邜西牕北有杏一株發花數十蓓如
   蠟撚白梅香色䨇絶而花枝婉轉皆回頸西視是
   皆不足記獨念吾霜天雪夜一燈炳照大靜之餘
   徹四壁扵環海晤羣聖扵斯須截然有覺心目為
   豁於戲非吾銀岡吾安得有此一日也非吾
至尊又安得有此銀岡之一日也泣撫銀岡留為書院有
[131-4b]
   踵至吾岡而黙識浴一日之㫖者浴即近待於數
   十年逺待於千百世心皎然如一日也
   封長白山記康熈丁巳/     方象瑛
   康熈十有六年四月望日
上以長白山發祥要地
特命内大臣覺羅武穆訥一等侍衛兼親隨侍衛費雅什
   一等侍衛塞䕶禮等扵大暑前馳驛往五月四日
   啓行十四日至
[131-5a]
  盛京二十三日至烏拉宣
諭鎮守將軍等召村莊獵户皆無知長白者都綂尼雅罕
   族祖岱穆布魯世採獵以老退閒自言祖居額赫
   額音聞其父嘗云獵鹿長白山負以歸四日可抵
   家以此度之長白與額音距當不逺因問額音路
   幾何獵户噶拉達額赫等曰陸行十日水路乗小
   舟二十日乃命獵人喀喇前導各持三月粮又慮
   食盡馬乏不能歸也期將軍巴海載米一舟候於
[131-5b]
   額音於是噶拉達額赫等由舟覺羅武穆訥率薩
   布素由陸六月三日啓行經温徳亨河防虎山庫
   勒訥林竒爾薩河温都河布爾堪河納丹佛勒地
   方輝發江發河穆敦林巴克坦河納爾琿河敦敦
   山扎倫果河几數十處抵額音而噶拉達額赫等
   亦至葢自江逆溯由呼努瑚河至佛多和河復順
   流來㑹纔七日耳十一日發額音一望林莾迷不
   得路薩布素率旂甲二百人伐木開道十二日悉
[131-6a]
   衆行是日薩布素遣顧愫等先後馳報前進約百
   數十里登一山升樹而望遥見逺峯白光片片殆
   長白山也因留噶拉達額赫等督米珠蚌十四日
   與薩布素等㑹密樹茂林揣摩開路十六日黎明
   聞鶴鳴六七聲雲霧迷漫不復見山乃從鶴鳴處
   覔徑得鹿蹊循之以進則山麓矣始至一處樹木
   環密中頗坦而圓有草無木前臨水林盡處有白
   樺木宛如栽植香木叢生黄花爛漫隨移駐林中
[131-6b]
   然雲霧漫漫無所見也衆惶惑前誦
綸音禮甫畢雲披霧捲歴歴可覩莫不歡呼稱異遂攀躋
   而上有勝地平敞如臺遥望山形長濶近視頗圓
   所見白光皆氷雪也山高約百里五峯環繞慿水
   而立頂有池約三四十里無草木碧水澄清波紋
   蕩漾繞池諸峯望之摇摇若墜觀者駭焉南有峯
   稍低宛然如門池水不流山間則處處有水左流
   為松阿哩烏拉河右流為大小額音河瞻眺之頃
[131-7a]
   峯頂遊鹿一羣皆駭逸惟七鹿忽墜落衆喜曰神
   賜也葢登山適七人時正乏食拜而受之回首望
   山倐復雪霧遂扵十八日南回至前登山高望處
   一氣杳㝠并不見有山光矣二十一日至二額音
   河合流處二十五日至阿嚕河則額音東流合處
   也二十九日由阿嚕庫河厯色克騰圖畢赫噶爾
   罕噶達琿薩滿薩克錫法克錫松阿哩多觀大江
   險絶處凡九七月二日次烏拉十二日抵寜古塔
[131-7b]
   遍閲㑹寜諸府八月二十一日還京具疏
 聞
上以發祥之地竒蹟甚多山靈宜加封號下内閣禮部議
   封為長白山之神嵗時享祀如五嶽焉夫封山之
   典肇始唐虞然報祀嶽瀆非有闗扵鍾祥之自也
   志稱長白山横亘千里高二百里巔有潭周八十
   里南注為鴨緑北流為混同
  國家龍興所自然至今無知其處者
[131-8a]
睿慮周詳穆然念
祖宗所由興專官訪求備厯險異卒光大典以答
 神庥其享天心而致靈貺宜哉謹摭原䟽綴葺為記用
   志千萬世無疆之盛云
   奉天府文廟志康熈己未/    梁拱辰
   嘗讀班史有曰文徳者帝皇之利器武功其輔也
   余則以為武功者帝皇之利器所以開治者也文
   徳所以保治者也武功之所定者逺文徳之所化
[131-8b]
   者深漢唐以來莫不皆然我
太祖高皇帝之起於東陲也始以武功定全遼扵學校未
   遑也
太宗文皇帝修建廟學而文敎聿興
世祖章皇帝平定方夏首崇文治改衛為
  盛京設立師儒以訓子弟
今皇帝即位多士克生先後繼美文明之化日隆而文廟
   漸起前後京兆以請時兵餉方殷増華有待猶眷
[131-9a]
   眷不忘特
諭守臣設法修建至康熈十八年秋拱辰再奉
命尹兹土乃奉行前
㫖率二府二州七縣之官儒紳士捐俸出財修治之於是
 聖殿櫺星門暨四周垣墻皆鼎新焉師儒得以瞻仰人
   士得以矜式豈非武功定而文徳興乎然予觀詩人
   所言景員之祥發扵殷土生民之慶本扵姜嫄則
  本朝之肇基必有出扵武功之先者也今也武功已
[131-9b]
   定文敎復興人才扵是軰出治化扵是休隆矣然
   予願司敎者之求其實也夫詩書禮樂非徒以飭
   容觀琴瑟笙簧非徒以美聲律要以調習其性情
   消釋其鄙戾使之居家處鄉則有孝恭禮遜之行
   服官蒞政則有公忠亷仁之節斯學校為育才之
   區人士有治平之任不然雖實枚其磨礱閟洫其
   宫宇亦何益乎若溺扵文辭習扵佻達此又人才
   風俗所由敗壊者不可不豫為防也
[131-10a]
   逰遼陽千山記康熈壬戌/    張玉書
   康熈二十一年嵗在壬戌海㝢削平慶典具舉春
   三月
車駕至
  盛京告成功於
列祖
三陵畢謁
巡蒞邊塞
[131-10b]
特敕扈
蹕部院諸臣留都祗候臣玉書叨與侍從自
  興京奉
命返轡時日休暇將徧厯州邑諏訪舊聞㑹積雨中阻不
   獲逺渉遼陽城南五十里為千頂山迤邐盤互夙
   擅竒勝望後十日持襆被杖䇿以行比過遼城獲
   覩
太祖髙皇帝駐師築壘㩀河克敵之遺蹟又延問故老得
[131-11a]
   年八十以上者二人指述舊事尤詳越宿冐雨入
   山既至風日開霽恣覽縱陟往返凡八日山多竒
   峰㠝坑稠疊不可指屈故名千頂僧寺最著者五
   曰祖越龍泉中㑹大安香巖志無紀載或曰唐貞
   觀中征高麗曾駐軍扵此語多附㑹據元皇慶中
   直學士陳景元撰僧雪庵塔記言僧自毉巫閭駐
   馬大安後移居鴨緑江復還香巖具有異蹟今香
   巖寺西有雪菴塔而諸山所傳名勝亦往往以雪
[131-11b]
   庵著則五寺舊址雖不可考而其創建在元以前
   興起在皇慶以後亦可信矣夫遼陽為
  國家肇基重地
陵宫相望百有餘里此山蟺蜒瑰異嫓之往代當在東都
   瀍澗西京灞杜之間而闗塞遼逺輪蹄罕及致使
   靈峯鷲嶺鬰而不彰臣玉書來觀欣嘆希覯隨跡
   所至用志梗概山不勝紀仍以五寺繫焉循遼城
   而南里許山色凝碧籬落類江左至八里村有梨
[131-12a]
  數百株雨後吹白如雪踰石門度七嶺東南行湯
  泉泉近濁可滌不可飲也入山經邢崖徑路逼仄
  萬峯回互烏鳴樹底雜卉蓊翳梨最盛彌漫溪谷
  七八里不絶過南塔有官亭遺址勝國時將吏宴
  㳺休暇之地又數武至祖越寺寺環山而搆面俯
  背倚左右拱揖高輙數百仞巒岩洞石各各肖形
  有神人仙佛蓮月盂鉢螺髻獅象之屬惜無高人
  勝流持擇評品雖稱名近鄙仍而不變也由寺東
[131-12b]
  縁磴而上脱㡌杖藜盤薄沙礫數百歩得巨石石
  形如丸圍徑以丈許兀踞峯頂凌虚聳特不欹不
  仄石上為松坡為石佛崖為羅漢洞洞對峙曰振
  衣岡磨崖大書蒼潤可愛名氏已蕪蝕畧見彷彿
  而已又里許厯危磴數百級至巔鑿壁為斗室顔
  曰無梁昔有老僧精梵律者常棲宿其地他僧處
  之或觸鬼物或虎嘯扵側中夜惴慄輙携軍持而
  下僧浩然云自祖越折而西可五百歩兩崖夾峙
[131-13a]
  劃然如門既入泉流潨激泠泠如操石琴溯流而
  上一徑盤紆古木間植達龍泉寺聞竹鼓聲遥與
  泉聲應而軥輈鳥語雜㳫其中泉出寺後彌勒峯
  峯左有石洞方幅數尺珠光噴湧穿澗而溢寺僧
  截木承之刳腹類竹引入牖下有若懸溜凡祖越
  所見西北諸峯皆在寺東峯勢詭異險幻正側殊
  狀逰者心目駭蕩不諦視不能辨也寺延袤僅數
  畝其築室架壑皆依山偃仰有清越環映之致故
[131-13b]
  山徑峭窄而取境特竒寺為故相國范文肅公舊
  逰地其子忠貞公所書字存藏經閣中寺僧寳而
  藏之出以示客結搆嚴泠如見其人龍泉距中㑹
  不十里山徑曠衍林隩暢蔚虎跡交錯竟日無行
  人晨興循龍泉東麓折而南有牝鹿十數注坂徐
  下僧曰此鹿就飲溪澗水耳畋獵罕至故與人狎
  時墮虎口至中㑹寺寺前為水閣方廣半畝夏秋
  之交霪潦演溢九峪之水滙注扵下閣因是得名
[131-14a]
  其盛時水石交映禽鳴魚沫頗極登臨瞻眺之勝
  今閣久廢僅存石址而水勢亦湮塞尋所謂九谷
  水故道無識其源流者可為太息中㑹在五寺為
  簡寂禅宇剥落無復舊觀僧恥若遼陽人有學行
  築室數楹書史盈案龍泉西南諸山皆倚室東隅
  而松苔峯西峙與粥魚庵故址相望嵐氣環匝視
  靜而聽逺坐移時窅然深也出中㑹行十里許草
  樹藂宻溪流鏘然水穿石中時露時伏是為大安
[131-14b]
  寺山址又里許徑路盤紆下馬拾級而上行五百
  餘歩徑漸平復騎距寺半里許竒峯疊嶂聳出雲
  表如立如踞如拱如戴孤挺峭厲率去地數千尺
  寺枕山之中前俯後仰萬象盤鬰入寺憇五峯丈
  室閣鈴松韻時發異響坐久之邀兩僧導㳺人授
  一藤杖循百佛堂過薛菴至瓔珞峯峯突兀無梯
  膝行而上有泉出石旁如盎既下入萬松林逶迤
  里許隱蔽日月野卉數十本色丹而妍錯互於古
[131-15a]
  松之隂幽麗特甚自此山益竒徑益偪沙礫雜糅
  積葉盈數尺怪石怒攫下視無際心&KR0822然而危乃
  令兩僧前挈後掖䇿杖其中同行七人穿叢莽排
  株朽纍纍然趾背之相錯也行十餘里至羅漢洞
  洞深五六丈懸崖後阻蘚壁對峙有明嘉靖中華
  學士察題石出洞口折而西遥望石穴如牖為雲
  封洞背雲封過馬蹄㠗當衆山之中南而通明北
  俯中㑹若襟帯然又百餘歩經石門渡嶺天風乍
[131-15b]
  起山木盡號仰睇仙人臺一峯斗絶空際疑不可
  即循磴道徐上約數十尋至臺址左深潭右絶壁
  環顧諸山盡在肘腋之下臺距趾二丈許上布石
  枰桞桞州記仙奕山庶幾似之而其矗立萬仞之
  巔崚嶒竒詭飛鳥垂翼虎豹却顧海内諸山所罕
  覯也此峯居大安中㑹香巖之間山脈之所薈萃
  故逰大安者指為盡境折而下則去香巖為近於
  時夕陽在山隂氣慘肅不及還大安遂尋香巖而
[131-16a]
  西距仙人臺二百歩有徑東南行孤峯旁突為觀
  音閣閣久廢而其地特勝衆山環列蒼靄畢㑹蔚
  然巨觀又東為夾峯元僧雪庵棲息之地峯下為
  洞洞口正黑傾亞不能措手足捫一穴僅容兩膝
  兩石離立横木其中背石履木下見深塹側身而
  入攀穴而出極山行之險甫出穴復對立一峯架
  木為梁闊僅踰尺引絙乃度夾峯之名以此峯頂
  有巨石有古屋有斷碑峯外道絶仍觸險出洞口
[131-16b]
  厯鸚鵡石雨花臺循錦繡坡至香巖日已暝矣僧
  言深夜常聞虎嘯繞佛閣數匝而去遂墐户就宿
  曉起捫石碑得元直學士陳景元撰雪庵塔記碑
  覆土中百餘年掘土得之苔蘚瘢胝雜以塵垢字
  畫漫漶不可辨强起衆僧鉤剔滌除纎翳盡去所
  刓缺者纔七八字文載雪庵始末甚詳字體亦遒
  潤諸寺碑版之文此居第一由山後循舊徑度嶺
  又尋别峯東過䨇井撫朝陽寺碣折入松林經大
[131-17a]
  安而返千頂勝概以大安為最而山徑竒特實在
  香巖大安交㑹之介以道出諸山之背邃奥深隱
  故多見側勢登覽者惮其僻逺往往避險而就夷
  皆未能窮極兹山之勝者也
  廣寜縣義學記康熈庚申/    項 蕙
  蕙以庚申正月莅廣寜再閲月規治東隙地將誅
  茅為舍招邑子弟而延師敎之邑之父老似有疑
  而議者蕙悉其狀集諸公廨而問之曰吾儕小人
[131-17b]
  誠不知治要竊見號神君者雖多殊績大抵不過
  急所當急緩所當緩而已矣我公下車勵精圖治
  以休息民力為心乃聞割清俸誅茅為舍以敎邑
  子弟是近迂非所望扵我公也余曰必何務之為
  急曰敎民稼穡力作貿易使勿興訟而耗財余曰
  若軰何知急其所緩正以急其所急也試畧言之
  吏治衰則民風敝而民風之敝不敝扵椎魯鄙模
  之氓而敝扵聰明才智之士椎魯鄙樸者或農或
[131-18a]
  工或商即上之人不以督迫亦從事焉唯聰明才
  智者敎之農或越其畔敎之工或躍其冶敎之商
  或折其本彼之聰明才智心有所弗屑也其父兄
  初或溺而縱之繼雖不欲縱業已成習放蕩不可
  收拾呼朋引類忘三餐所自來視六愽為正業招
  尤啓釁蕩産傾家其為害一也又煽惑彼椎魯鄙
  樸者為其所為相率而從惡以致夫不之督迫而
  業農業工業商者竟日加督迫而不農不工不商
[131-18b]
  矣游惰滿街滛酗成俗究厥病源實為戎首其為
  害二也况又不但不農而為之辭曰地瘠不但不
  工而為之辭曰力殫不但不商而為之辭曰貧無
  母曷子焉久則地不糞真成瘠矣力不用坐成殫
  矣家無以為生貧果徹&KR0487矣夫乃縁餬口之艱難
  致輸公之濡滯為乾餱之過失起雀䑕之忿爭其
  為害三也嗟乎幸而生聰明才智之子弟是人所
  禱祀而求者而其為害至此無他不學之過亦不
[131-19a]
  使之學之過也使之學則彼方澤身禮義之林奮
  志勲名之路翹翹自命曰吾士也向被其煽惑者
  榮其若是亦欲從為士而不可得不得不歸而各
  業其業從此四民莫不見義而遷家給人足比户
  可封矣蕙之欲為舍以敎邑子弟者職是故也在
  所緩耶急耶諸父老乃悦欲子來其事余不可爰
  興工於三月十二日乙丑落成扵三十日己未舍
  三楹苫以蘆垣以甓西依縣治東面龍山弁其門
[131-19b]
  曰義學而典史邢君式巡檢秦君涵亦與有力焉
  異日者踵事増華尤余所望也因筆其經營之始
  事而勒諸石
  奉天府學兩廡記康熈壬戌/   高爾位
 國家以人才為本而人才以敎化為先自古培植人
  才靡不以學校為亟亟况
龍興發祥之地將相名臣先後蔚起則宫牆爼豆之規
  有司又安敢不加之意哉位自順治丁亥叨列仕
[131-20a]
   籍歴躋京尹膺豊沛之重任思廣植户口以培元
   氣凡無藝之征侵漁之弊以次釐剔夙夜兢兢與
   諸僚屬飲水茹蘗庶幾杜苞苴而絶耗羡仰報
皇上加惠元元至意恭惟我
太祖高皇帝以武功肇基遼左逮
太宗文皇帝纘承鴻業建修文廟
世祖章皇帝撫御區夏以瀋陽為
  盛京設京兆立州縣置師儒扵時從龍碩彦彬彬濟
[131-20b]
   濟我
皇上臨雍誦學尊禮
 先師可稱盛矣惟是奉天文廟肇創之初大殿雖已告
   成而兩廡尚未營構夫崇祀先哲所以式後進也
   恢宏廡廟所以肅瞻觀也邇者
皇威赫濯干羽兩階聲敎四訖行見比户絃歌盛扵曩時
   式廓前規尤在今日顧念長吏俸入僅足養亷文
   武青衿率多貧士又難以營度之功重煩我父老
[131-21a]
   子弟於是獨捐薄俸飭材庀工補建兩廡各三楹
   列諸賢之主而祭器亦具焉多士瞻仰之餘庶其
   景行往哲濯磨砥礪以襄
聖天子升平之治乎是役也肇扵壬戌七月至九月告竣
   謹勒諸貞石用垂不朽
   開原縣文廟記康熈壬戌/    周志煥
   厯觀世之盛也比户絃歌崇儒明道必自學校始
   鄉學三代異名國學遞仍其號鄉學即今之郡縣
[131-21b]
   學也論道明倫接洙泗之淵源續斯文扵不墜養
   老而敎射尚徳而毓才無不出於是也典最盛矣
   值今
聖天子稽古右文
躬親釋奠
經筵講學博徴碩儒聖賢之道昭明于世誠唐虞三代之
   時也近又奉
俞㫖敕滇黔諸省各官創建學宫使山陬蠻瘴之區得沾
[131-22a]
   聲敎矧
  畿輔近地
鑾輿臨幸若開原者而文廟茅茨不翦土階湫隘豈所以
   尊崇
 先聖之意乎但斯邑建立未久前任何公金序披荆剪
   棘剏茅屋三楹奉祀先賢繼任劉公超凡復立櫺
   星門外置左右二坊規模已備惟兩廡神牌俱未
   之設煥司牧是邦踰越二載心懐修葺力不能逮
[131-22b]
   今敬捐資購工以瓦易茅餙
  聖殿而重新之置四配十哲兩廡先賢先儒神位葢
   欲為荒邑尚斯文之統以覲揚我
皇上文治之盛即瞻仰宫牆者或亦有所感發焉
   重修奉天府學宫記康熈己丑/  廖騰煃
   王化非聖道不行聖道非王化不久王化洽則孔
   子之道益尊聖道尊則王者之化大啟故建學明
   倫所以崇道統正人心而廣治化於無窮者也粤
[131-23a]
   稽奉天自
太祖高皇帝神武建基
太宗文皇帝式廓隆業創興學校
世祖章皇帝統一區夏文命誕敷今
皇上天縱聖神徳威翔洽無逺弗届仁義漸摩無思不服
   編户之子釋耒横經羽林之士投戈講藝詩書禮
   樂之盛四方郡國皆然矧奉天為
 發祥首善之地設學以來雖規制漸増而二十餘年未
[131-23b]
   遑修葺其何以仰副我
皇上崇文重道之至意顧念遼左沃野千里生聚日滋騰
   煃以謭劣材承乏京兆亦惟是勞來拊循之不暇
   其又何忍以兹役重煩我父老子弟為爰捐俸入
   不足謀之同事諸鉅公不足謀之諸長吏謀之諸
   紳士僉樂相予志遂鳩工庀材自聖殿而啓聖祠
   而兩廡而廟門而明倫堂胥巍然煥然此皆昔圮
   而今修者也殿以外繚垣奕奕廟以前㦸門峩峩
[131-24a]
   又皆昔無而今有者也經始於康熈四十八年七
   月十三日落成扵康熈四十九年閠七月初十日
   計工五千三百有竒計費一千一百二十兩有竒
   役成而遊聖人之門者共知聖道之大將伯之助
   其可冺歟夫明政刑正風俗者
天子之化也謹庠序飭倫紀者孔子之敎也今學校之振
   興若此滿漢士子服習其中優㳺徳敎人文蔚起
   不將與鎬京鐘鼓並美千古而不朽哉謹彚襄事
[131-24b]
   諸賢鐫之扵石俾後有可考因并記之以詔學者
   重修銀岡書院記康熈乙未/   屠 沂
   復陽郝中丞留居時所築室為書院公之自記備
   矣重修者誰邑今焦君釐正之宋令光大之也余
   惟天下之書院多矣惟嵩陽白鹿嶽麓石鼓四書
   院以大稱豈高閣周建長廊四起云爾哉葢大其
   人故大其書院也余讀公之文章想公之行事而
   有以識公矣公學探理窟才蔚國華嶽嶽懐方不
[131-25a]
   移不屈前後厯任政績昭然而直言敢諌則吕獻
   可之先見范景仁之勇决殆又兼之矣顧公﨑嶇
   龍塞二十餘年讀書深造味道之腴有大過人者
   觀公之自記非眞聞道者而能言之乎後人登公
   之堂因依手澤有能識公之旨證公之心或聞風
   興起薰其徳而善良鄒魯文物近在海隅以成
聖天子夀考作人之化則是公有大造於此邦也兹鐵嶺
   片石即與嵩陽白鹿嶽麓石鼓四大書院而五焉
[131-25b]
   奚不可也夫興行敎化守土之責也表彰前哲後
   學之事也今余忝京兆後又與司空中美君為同
   垣友扵公為子姪行故因宋令之修復書院為文
   以記之宋令者誰江西鄉進士一驤也有善政與
   邑廣文何師曾者共襄斯舉則其人可知矣
   錦州府文廟記康熈丙申/    馬鍾華
   錦郡之有學葢即明之中左屯衛學也攷之誌書
   創建扵正統元年繼増修扵成化隆慶間嗣是廢
[131-26a]
   修無常泊明季兵燹之餘學宫遂湮沒扵荒烟蔓
   草中矣今
上龍飛之三年以錦州為府而府學復設郡伯宋公因遺
   址而重建焉凡殿廡祠堂門坊池橋之屬釐然具
   舉但厯年已久棟摧瓦解砂礫滿地蓬茨盈堦過
   者每興茂草之嘆余下車之始目覩心傷每與錦
   令周君議欲更新之適年值荒䘲物力維艱姑少
   待焉前大司成尹公入廟瞻禮不禁歎息曰廟貎
[131-26b]
   傾圮若是非所以重道而崇
 先聖也遂慨然有捐修之志夫致仕者尚鋭意從事况
   余職守兹土則是役烏可已乎爰率諸僚屬與縉
   紳士庶或捐財或輸力無不踴躍從事經始扵戊
   戌之仲夏越次年秋告成構正殿三楹因舊規而
   加増其制兩廡各三楹啟聖祠三楹明倫堂五楹
   又拓㦸門坊砌亞字墻界之櫺星門舊制卑隘今
   易以木下實上空中高旁低壯若牌樓兩旁砌八
[131-27a]
   字牆規模嚴整左右建坊峙耀通衢他如泮橋拜
   臺靡不盡制入其門者仰宫牆之巍煥睹芹藻之
   青葱而釋菜鼓篋講學行禮俾人勃勃然有希賢
   希聖之思洵陶鑄人才而振興斯文之盛地也是
   役也倡之者尹公和之者余而至於程工飭材營
   建措置則錦今周君之功居多云
   海城縣文廟記雍正戊申/    張士毅
   海邑文廟舊在縣治西南今明倫堂其故址地地
[131-27b]
   既僻凹又經風兩剥蝕差不肅觀士毅以中州末
   學來令兹土每逄祗謁仰止庭除徘徊悚息即有
   更新之志恭惟我
  國家崇儒重道逺軼漢唐矧海邑為
 龍興盛地王化所昭廟貎不肅其何以振興文學對揚
休命也乎越嵗丁未廣文齊公王謨秉鐸縣庠雅意襄贊
   並詢諸闔邑紳士等僉有同志而移建之議遂决
   因卜建扵新城厝石山陽逺山如屏近水若帯池
[131-28a]
  擅龍蟠之勝峯環虎踞之竒地滿百弓力輸衆助
  工始扵是嵗八月越戊申嵗九月告成自照壁八
  字牆起内建櫺星門三間東西廡各三間大成殿
  三間因舊明倫堂為啟聖宫周圍紅牆八十餘丈
  越翼日迎位扵廟用特士毅偕諸紳士人等拜奠
  堂下朱楹丹渥廷陛崇高視諸舊制頗肅觀焉至
  扵祭器樂府尚須完整新甫徂徠容俟栽培不具
  論敬以事之始訖勒之扵石
[131-28b]
  奉天試院記雍正癸丑/     吕耀曽
  拔士之必有試院非僅以壯觀瞻崇體統也葢欲
  覘其學者必令有以盡其長而欲盡其長者必先
  有以安其所奉天為
 國家發祥之地體重
 留都故與直𨽻共省而不與他府埒嵗科兩試學政
  之事亦屬府丞示有别也第裒集生徒每考與試
  不過數百人又不若直省之衆多是以昔之日未
[131-29a]
   建試院皆臨期架木設棚遇風雨則不免淋衣汚
   卷多致草率成篇或有未盡其長之慨焉
今天子御極之十有一年予䝉
恩特簡來尹兹土而同榜族兄果初先生先予來視學建
   院之議已有成規即丞署之東偏崇舊基而廣之
   堂分前後塲列東西門楹井竈吏舍鼓亭三閲月
   而告竣葢已煥然而可觀矣約其費八百餘金果
   初首先捐俸各屬官紳及生童慕義者均有助而
[131-29b]
   治中王柱國承徳今蔡書升則力贊而捐助為多
   錦府一屬亦聞風興起同時建一試院云憶壬辰
   嵗予世父司農坦菴公視學於此樂育人才刋有
   文萃一編一時紙貴猶未獲創興斯舉今果初毅
   然而成之夫豈非不朽之業歟予新承
上恩命以左副都仍管尹事吏治民生尚需整頓仕而未
   優遑敢言學而不虞不文以為之記者以果初之
   創是學也葢欲多士之安其所而盡其長非僅以
[131-30a]
  壯觀瞻崇體統已也果初行將内調甘棠之愛固
  能信其不朽且樂多士之相礪於有成也而予也
  更將竟果初之志置學田以給供膳矣
 
 
 
 
 
[131-30b]
 
 
 
 
 
 
 
欽定盛京通志卷一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