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1a]
欽定四庫全書
姑蘇志卷四十六 明 王鏊 撰
人物四
張温字惠恕吳縣人少脩節操容貌竒偉權聞之以問
公卿曰温當今與誰爲比劉基曰可與全琮爲輩顧
雝曰温今無輩徵到延見文辭占對觀者傾竦權改
容加禮罷出張昭執其手曰老夫託意君宜明之拜
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甚見信重時年三十二
[045-1b]
以輔義中郎將使蜀權謂温曰卿不宜逺出恐諸葛
孔明不知吾所以與曹氏通意以故屈卿行温對曰
臣入無腹心之規出無專對之用懼無張老延譽之
功又無子産陳事之効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
慮屈伸之宜推亮心必無疑貳温至蜀拜章曰昔高
宗以諒闇昌殷祚於再興成王以㓜沖隆周德於太
平今陛下以聰明之等契往古總百揆於良佐參
列精之炳燿遐邇望風莫不欣賴吳國勤任依力清
[045-2a]
澄江滸願與有道平一宇内委心協規有如河水軍
事興煩使役乏少是以忍鄙倍之羞使下臣温通致
情好蜀人甚貴其才還使入豫章部伍出兵權銜温
稱美蜀政又嫌其聲名太盛恐終不爲己用思中傷
之初温引致同郡暨豔以爲選曹郎至尚書豔性狷
厲好爲清議見時郎署淆雜多非其人欲臧否區别
賢愚異貫彈射百僚覈選三署率皆貶高就下降損
數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貪鄙志節汙卑者
[045-2b]
皆以爲軍吏置營府以處之由是怨憤交積浸潤譖
行競言豔及選曹郎徐彪字仲虞/廣陵人專用私情愛憎不
由公理豔彪皆坐自殺温既宿與豔彪同意數交書
問權因此爲温罪幽之斥還本郡以給厮吏後病卒
二弟祗白亦有才名與温俱廢温未廢時餘姚虞俊
歎曰張惠恕才多智少華而少實怨之所聚有覆家
之禍吾見其兆矣諸葛亮聞之未之信及温放黜乃
歎其先見亮初聞温敗未知其故思之數日曰吾得
[045-3a]
之矣其人於清濁善惡太分明耳
張儼字子節弱冠知名博聞多識緯文經武姿亮𢎞服
年十一族人温曰卿吾家顔子也拜大鴻臚寶鼎中
使于晉孫皓謂曰今南北通好以君有出境之才故
相屈行對曰皇皇者華臣蒙其榮懼古人延譽之美
磨厲鋒鐔思不辱命既至晉賈充裴秀荀朂等欲傲
以所不知皆不能屈羊祜何禎並結縞帶之好道病
卒子勃翰勃撰吳録三十卷勃子固有父風翰在文
[045-3b]
苑傳
張敦一作惇/又作訓字叔方德量淵懿清虚淡泊善文辭爲海
昏令甚有惠化子純字元基有清才與同郡張儼朱
異俱童少往見朱據據聞三人才名試之曰今三賢
屈顧其爲吾各賦一物然後乃坐夫騕褭以迅驟爲
功鷹隼以輕疾爲妙何必積思純賦席曰席以冬設
簟爲夏施揖遜而坐君子攸宜儼賦犬曰守則有威
出則有獲韓盧宋鵲書名竹帛異賦弩曰南嶽之幹
[045-4a]
鐘山之銅應機命中射隼高墉純尤厲操行學博才
秀容止可觀拜郎中爲廣德令治有異績擢太子輔
義都尉赤烏十三年廢太子和純盡言極諫權幽殺
之
張慿字長宗祖鎮太安中除蒼梧太守討王含有功封
興道縣侯慿年數歲鎮謂其父曰我不如汝有佳兒
慿曰阿翁詎宜以子戯父及長有志氣敏而有文爲
鄉閭所稱舉孝廉試策高等慿負才自謂必參時彦
[045-4b]
欲詣丹陽尹劉惔衆共笑之既至惔處之下坐神意
不接慿欲自發而無端會王濛就惔清言有所不通
慿於末坐判之言㫖深逺足暢彼我之懷一坐皆驚
惔延之上坐清言彌日留宿至旦遣之慿既還船須
㬰惔遣傳敎覔張孝廉船便召與同載言之於簡文
帝帝召與語歎曰張慿勃窣爲理窟即用爲太常博
士官至吏部郎御史中丞司徒長史有文集十卷
張澄字國明晉光禄大夫本郡太守善正書當葬父郭
[045-5a]
璞爲占葬地曰葬某處年過百歲位至三司而子孫
不蕃某處年減半位止於卿而子孫貴顯澄乃葬其
劣處位果止光禄年六十四而其後遂昌澄子彭祖
在藝苑傳彭祖子敞
敞晉侍御史度支尚書吳國内史桓𤣥簒位敞以事忤
𤣥表獻忠款官至龍驤將軍子裕
裕字茂度爲何無忌鎮南參軍出補晉安太守盧循陷
江州裕及建安太守孫蚪之並受其符書供其調役
[045-5b]
循走俱坐免官復以爲始興相郡經冦廨宇焚燒民
物凋散裕剏立城寺弔死撫傷收集離散徵爲太尉
參軍尋轉主簿揚州中從事累遷别駕武帝伐劉毅
關洛皆居守留任州事出爲都督廣州刺史平越中
郎將綏靜百越嶺外安之除廷尉轉尚書吏部郎騎
都尉元嘉元年爲侍中都督益州刺史七年爲廷尉
加奉車都尉領本州中正入爲五兵尚書又徙太常
以脚疾出爲義興太守徵爲都官尚書加散騎常侍
[045-6a]
固辭就拜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裕内足於財自絶
人事經始本縣之華山以爲居止優㳺野澤十八年
除會稽太守職事甚理明年卒官諡恭子子演鏡永
辯岱俱知名時謂之張氏五龍
演仕至太子中舍人子緒
緒字思曼少知名清簡寡欲從伯敷及叔父鏡並貴異
之鏡比之樂廣敷云是我輩人孝武帝用爲尚書倉
部郎都令史諮詳郡縣米事蕭然直視不以經懷爲
[045-6b]
州治中黄門郎明帝見之輒歎其清談袁粲言於帝
曰緒有正始遺風宜爲宫職復轉中庶子領翊軍校
尉轉散騎常侍領長水校尉尋兼侍中遷吏部郎參
掌大選元徽初東宫官罷選曹擬舍人王儉爲格外
記室緒以儉人地兼美宜轉祕書丞從之緒又遷侍
中嘗私謂客曰一生不解作諾有以告袁粲禇淵者
由是出爲吳郡太守緒不知也昇明二年遷太子太
傅長史加征虜將軍齊臺建轉散騎常侍世子詹事
[045-7a]
建元元年轉中書令緒善談元深見敬異王儉嘗云
緒過江所未有北士可求之耳不知陳仲弓黃叔度
能過之否時帝欲用緒爲右僕射以問儉儉曰緒少
有清望誠美選也但南士由來少居此職禇淵曰儉
少年未憶耳江左用陸玩顧和皆南人也儉曰晉氏
衰政不可爲則緒諸子皆輕俠中子充又不護細行
儉又以爲言乃止及立國學以緒爲太常卿領國子
祭酒以王延之代緒爲中書令何㸃歎曰晉以子敬
[045-7b]
季琰爲此職今以王延之張緒爲之可謂清官後接
之者實爲未易緒長於周易言精理奥見宗一時常
云何平叔不解易中七事武帝即位轉吏部尚書祭
酒如故永明元年遷金紫光禄大夫明年領南郡王
師加給事中三年轉太子詹事師緒每朝見武帝目
送之謂王儉曰緒以位尊我我以德貴緒遷散騎常
侍金紫光祿大夫師如故給親信二十人復領中正
長沙王晃屬選吳郡聞人邕爲州議曹緒以資籍不
[045-8a]
當執不許晃固請之緒正色謂晃信曰此是身家州
鄉殿下何得見逼乃止緒吐納風流聽之皆忘饑疲
見者肅然如在宗廟雖終日與居莫能測焉劉悛之
爲益州獻蜀栁數株枝條甚長狀若絲縷時舊宫芳
林苑始成武帝以植於太昌靈和殿前常賞玩咨嗟
曰此楊栁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時其見愛如此王
儉爲尚書令丹陽尹諸令史善俯仰進止可觀儉問
曰經誰共事答云十餘歲在張令門下七年竟陵王
[045-8b]
子良領國子祭酒武帝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辭祭
酒以授張緒物議以爲如何以緒領國子祭酒緒口
不言利有財輒散之清談端坐或竟日無食門生見
緒饑爲之辦飱然未嘗求也死之日無宅以殯遺命
凶事不設栁翣止以蘆葭轜車引柩靈上置盃水香
火不設祭從弟融敬緒事之如親兄齎酒於靈前酌
飲慟哭曰阿兄風流頓盡追贈散騎常侍特進金紫
光禄大夫諡簡子子完宋後廢帝時爲正員郎險行
[045-9a]
見寵坐廢銅完弟允永明中安西功曹淫通殺人伏
法允兄充知名
充字延符少好逸㳺緒嘗告歸至吳始入西郭逢充獵
右臂鷹左牽狗遇緒船便放紲脫鞲拜於水次緒曰
一身兩役無乃勞乎充跪曰充聞三十而立今充二
十九矣請至來歲緒曰過而能改顔氏子有焉及明
年便脩改多所該通尤明老易能清言與從叔稷俱
有令譽起家撫軍行參軍遷太子舍人尚書殿中郎
[045-9b]
武陵王友時王儉當朝用事齊武帝皆取決焉儉方
聚親賓充縠巾葛帔至便求酒言論放逸一坐盡傾
武帝欲以緒爲尚書僕射儉執不可充以爲愠與儉
書盛自標高致儉以爲脫畧弗之重仍以書示緒杖
之一百又爲到撝所奏免官禁錮沈約見其書歎曰
充始爲之敗終爲之成久之爲司徒諮議參軍與王
思逺陸慧曉等同爲司徒竟陵王賓客入爲中書侍
郎尋轉給事黃門侍郎明帝作相以爲鎮軍長史出
[045-10a]
爲義興太守爲政清靜民吏便之尋以母憂去職服
闋除太子中庶子遷侍中義師近次東昏召百官入
宫省朝士慮或往來酣宴充獨居侍中省不出閤
城内既害東昏百官集酉鐘下召充不至武帝霸府
建以充爲大司馬諮議參軍遷梁王國郎中令祠部
尚書領屯騎校尉轉冠軍將軍司徒左長史天監初
除太常卿尋遷吏部尚書居選稱爲平允俄爲散騎
常侍雲麾將軍除晉陵太守徵拜散騎常侍國子祭
[045-10b]
酒充長於義理登堂講說皇太子以下皆至時王侯
多在學執經以拜充朝服而立不敢當也轉左衞將
軍祭酒如故入爲尚書僕射頃之除雲麾將軍吳郡
太守下車䘏貧老故舊莫不欣恱以疾自陳徵爲散
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未及還朝三年卒于吳詔贈
侍中護軍將軍謚穆子子最嗣
鏡少與顔延之鄰居延之常談議飲酒喧呼不絶而鏡
靜黙無言聲後鏡與客談延之從籬邊聞之取胡牀
[045-11a]
坐聽辭義清𤣥延之心服謂客曰彼有人焉由是不
復酣呌仕至新安太守演鏡於兄弟中名最高
永字景雲爲尚書中兵郎尚書中條制繁雜元嘉十八
年欲加修撰徙永爲刪定郎永渉獵書史能爲文章
善𨽻書騎射雜藝觸𩔖兼善又有巧思益爲文帝所
知紙墨皆自營造上每得永表啓輒執玩咨嗟自歎
供御者不及也造華林園𤣥武湖並使永監統凡所
制置皆受則於永徙爲江夏王義恭太尉中兵參軍
[045-11b]
越騎校尉振武將軍廣陵南沛二郡太守永既有才
能每盡心力文帝謂堪爲將二十九年以永爲揚威
將軍冀州刺史加都督王𤣥謨申坦等諸將經畧河
南進攻碻磝城累旬不拔爲魏軍所殺甚衆永即夜
撤圍退軍不報告諸將衆軍驚擾爲魏所乗死敗塗
地永及申坦並爲統府撫軍將軍蕭思話所收繫於
歴城獄文帝以屢征無功諸將不可任詔責永等與
思話三十年元凶弑立起永爲輔國將軍青州刺史
[045-12a]
及司空南譙王義宣起義又版永爲冀州刺史加都
督永遣司馬崔勲之中兵參軍劉宣則二軍馳赴國
難事平召爲江夏王義恭大司馬從事中郎領中兵
孝建元年臧質反遣永輔武昌王渾鎮京口明年召
爲尚書左丞大明元年遷黄門侍郎尋領虎賁中郎
將本郡中正累遷廷尉上謂曰卿既與釋之同姓欲
使天下無復寃人永曉音律大極殿前鐘聲嘶孝武
問永永答鐘有銅滓乃扣鐘求其處鑿而去之聲遂
[045-12b]
清越加寧朔將軍尚書吏部郎司徒右長史尋陽王
子房冠軍長史四年立明堂以本官兼將作大匠遷
太子右衞率八年上寵子新安王子鸞爲南徐州刺
史割吳郡屬之以永爲别駕從事史召爲御史中丞
永光元年出爲吳興太守遷度支尚書明帝即位四
方反叛復爲吳興太守加冠軍將軍假節未拜以將
軍假節徙爲吳郡太守率軍東討又爲青冀二州刺
史監四州諸軍事統諸將討薛安都累戰尅捷破薛
[045-13a]
索兒又遷鎮軍將軍尋爲南兖州刺史加都督時安
都據彭城請降而誠心不款明帝遣永與沈攸之重
兵迎之加督前鋒諸軍事進軍彭城安都招引魏兵
既至永狼狽引軍還爲魏軍追大敗復遇寒雪士卒
離散永脚指斷落僅以身免失其第四子三年徙都
督會稽東陽臨海永嘉新安五郡諸軍事會稽太守
將軍如故以北討失律固求自貶降號左將軍永痛
悼所失之子服除猶立靈坐飲食衣服待之如生每
[045-13b]
出行常别具名車好馬號曰侍從有事輒語左右報
郎君知也以破薛索兒功封孝昌縣侯在會稽賓客
有謝方童阮須何達之等竊其權賦貨盈積方童等
坐下獄死永又降號冠軍將軍四年遷太子詹事加
散騎常侍本州大中正六年又加護軍將軍領石頭
戍事給皷吹一部七年遷金紫光禄大夫尋領䕶軍
後廢帝即位進右光禄大夫加侍中領安成王師加
親信二十人又領本州中正出爲吳郡太守侍中右
[045-14a]
光禄如故元徽二年爲征北將軍南兖州刺史加都
督永少便驅馳志在宣力爲將帥能與士卒同甘苦
朝廷給賜脯餼必棊坐齊割手自頒賜年雖老志氣
未衰優㳺間任意甚不樂及有此授喜恱非常即日
命駕還都未之鎮遇桂陽王休範作亂永率所領屯
白下休範至新亭前鋒攻南掖門永遣人覘賊既及
唱言臺城陷永衆潰棄軍還以舊臣不加罪止免官
削爵愧發病卒子瓌稷
[045-14b]
瓌字祖逸仕宋累遷桂陽内史不欲前兄瑋處禄自免
不拜後爲司徒右長史齊書云瓌解褐江夏王太尉/行參軍署外兵隨有轉爲太
傅五官遷太子舍人中書郎/驃騎從事中郎司徒右長史永拒桂陽王休範於白
下敗績阮佃夫等欲加罪蕭道成固申明之瓌由此
感恩自結後遭親喪還吳持服昇明元年劉表與袁
粲謀誅道成表弟遐爲吳郡潛相影響因沈攸之之
難聚衆三千人治攻具道成密遣殿中將軍卞白龍
令瓌取遐諸張世有豪氣瓌宅中有父舊部曲數百
[045-15a]
遐召瓌委以軍事瓌僞受命與叔恕領兵入郡取遐
遐逾窓走瓌部曲顧憲子斬之郡内莫敢動者道成
授瓌吳郡太守封義城縣侯從弟融與瓌書曰吳郡
何晩何須王反間之嗟驚乃是阿兄瓌引顧暠陸聞
爲綱紀後皆立名除冠軍將軍東海東莞二郡太守
不拜建元元年改封平都侯遷侍中高帝嘗謂曰卿
雖我臣我親卿不異頥嶷等時集書每兼門下東省
實多清貧有不識者呼爲散騎二年遷都官尚書領
[045-15b]
校尉如故出爲征虜將軍吳興太守瓌以既有國秩
不取郡奉高帝敕上庫别藏其奉以表其清三年坐
不糾屬邑令免官明年爲度支尚書武帝即位爲冠
軍將軍鄱陽王北中郎長史襄陽相行雍州府州事
隨府轉征虜長史四年仍為持節督雍梁南北秦四
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軍事輔國將軍雍州刺
史尋領寧蠻校尉加都督徵拜左民尚書加右軍將
軍還後安陸王臨雍州行部有野老來乞
問何
[045-16a]
不事産而行乞邪答曰張使君臨州理物百姓家相
保後人政嚴故至行乞十年轉太常陳疾願閒明年
轉散騎常侍光禄大夫頃之復爲後將軍轉東海太
守行南徐州府州事又行河東王國事到官復稱疾
還為散騎常侍光禄大夫鬱林即位加金章紫綬隆
昌元年給親信二十人鬱林廢朝臣到宫門參承高
宗瓌托脚疾不下海陵立加各將軍高宗起兵以瓌
鎮石頭督衆軍事瓌見朝廷多難遂恒卧疾建武元
[045-16b]
年轉給事中光禄大夫親信如故月加給錢二年虜
盛詔瓌以本官假節督廣陵諸軍事行南兖州事虜
退乞還建武末屢求還吳居室豪富妓妾盈房或譏
其年衰畜妓瓌曰我少好音律老而方解平生嗜欲
無復一存唯未能遣此耳明帝疾甚授平東將軍吳
郡太守以備王敬則及敬則反瓌棄郡逃人間事平
還郡為有司奏免官削爵詳平/亂條永元初為光禄大夫
尋加前將軍金章紫綬三年義師下東昏假瓌節戍
[045-17a]
石頭義師至新亭瓌棄城走還宫梁天監元年拜給
事中右光禄大夫以脚疾拜於家四年卒瓌有子十
二人常云中應有好者率知名
率字士簡十二能屬文常限日為詩一篇稍進作賦頌
至年十六向作二千餘首有虞訥者見而詆之率一
旦焚毁更為詩示焉託云沈約訥便句句嗟稱率曰
此吾作也訥慙而退時陸少𤣥家有父澄書萬餘卷
率與少𤣥善遂盡通書籍起家著作佐郎建武三年
[045-17b]
舉秀才除太子舍人與陸倕陸厥同載詣沈約遇任
昉在焉約謂昉曰此二子皆南金也卿可識之由此
與昉善久之除太子洗馬蕭衍引為相國主簿天監
初遷司徒謝朏掾直文德待詔省勑使抄乙部書又
使撰古婦人事寫給後宫率取假歸論者謂為傲世
率懼乃為待詔賦奏之手勑答曰相如工而不敏枚
臯速而不工卿可謂兼之矣又侍宴賦詩武帝别賜
率詩有曰東南有才子得人今為盛率奏詩往反六
[045-18a]
首其年遷祕書丞引至玉衡殿謂曰卿東南物望且
宰相不從天下不由地出卿若復以禮律為意便是
其人祕書丞天下清官今以相處為卿定名譽四年
禊飲華光殿河南國獻赤龍駒詔率與到溉周興嗣
為賦帝以率及興嗣為工以父憂去職父妓數十人
邑子顧玩之求聘謳者不願出家為尼嘗因齋會率
宅玩之乃飛書言與率姦南司以聞帝惜其才寢其
奏然猶致時論服闋久之除中權建安王中記室參
[045-18b]
軍俄直壽光省脩丙丁部書鈔八年晉安王戍石頭
以為雲麾中記室王遷南兖州轉宣毅諮議參軍並
兼記室王還都除中書侍郎十三年王為荆州復以
為晉安王宣惠諮議領江陵府遷江州以諮議領記
室出監豫章臨川郡率在府十年恩禮甚篤還除太
子僕射累遷招逺將軍司徒右長史揚州别駕雖歴
職務未嘗留心簿領俄遷太子家令與陸倕劉孝綽
對掌東宫管記遷黃門侍郎出為新安太守大通元
[045-19a]
年卒年五十三昭明太子遣使贈賻與晉安王令曰
近張新安故其人才筆宏雅亦足嗟惜率嗜酒不事
於家務尤忘懷在新安遣家僮載米三千石耗大半
率問其故答曰雀鼠耗率笑曰壯哉雀鼠竟不研問
自少屬文七畧及藝文志所載詩賦亡者並補作之
所著文衡十五卷文集四十卷行於世子長公梁簡
文開文德省置學士與庾信徐陵等充之率弟盾
盾字士宣以謹重稱為無錫令遇刼問刼何須刼以刀
[045-19b]
斫其頰盾曰咄咄不易餘無所言於是生資皆盡不
以介懐為湘東王記室出監富陽令廓然獨處無所
用心身死之日家無遺財唯有文書千餘卷酒米數
甕而已
稷字公喬㓜有孝性生母劉遘疾稷年十一侍養衣不
解帶或終夜不寢及終毁瘠杖而後起見年輩㓜童
輒哽咽泣淚州里謂之淳孝兄瑋善彈筝稷以劉氏
先執此伎聞瑋為清調便悲感頓絶遂終身不聽之
[045-20a]
父永及嫡母丘相繼殂六年廬於墓側除驃騎法曹
行參軍遷外兵參軍齊永明中為豫章王嶷主簿見
禮未嘗呼名每喚為張五以貧求為剡令不視事多
為小山逰會山賊唐㝢之作亂稷率部人保全縣境
生母先𦵏琅邪建武中改申𦵏禮賻助委積時不拒
絶事畢還之自㓜及長常設劉氏神坐出告反面如
事生焉為本州治中明帝領牧仍為别駕時魏冦壽
春以寧朔將軍軍主副沈文季鎮豫州魏衆稱百萬
[045-20b]
圍城經畧處分文季悉以委稷軍退遷西司馬寧朔
將軍南平内史魏又冦雍州詔以本號都督荆雍諸
軍事時雍州刺史曹武度樊城岸以稷知州事魏師
退稷還荆州授給事中黃門侍郎復為司馬新興永
寧二郡太守郡犯私諱改永寧為長寧永元末徵為
侍中宿衞宫城梁武至兼衞尉江淹出奔稷兼衞尉
卿副王瑩都督城内諸軍事時東昏淫虐王珍國就
稷謀及使張齊行弑于含德殿稷召王亮等列殿前
[045-21a]
西鐘下議遣范雲裴長穆等使石頭城詣武帝以稷
為侍中左衞將軍遷大司馬左司馬入梁為散騎常
侍中書令封江安縣侯南史云/縣子又為侍中國子祭酒
領驍騎將軍遷䕶軍將軍揚州大中正以本職知領
軍事尋遷領軍將軍中正侯如故時魏冦青州詔假
節行州事魏軍退仍出為散騎常侍將軍吳興太守
下車存問遺老引其子孫置之右職政稱寛恕進號
雲麾將軍徵尚書左僕射帝將幸稷宅以盛暑留幸
[045-21b]
僕射省舊臨幸供具皆酬太官饌直帝以稷清貧手
詔不受宋時武帝造永室至稷三世並降萬乗論者
榮之稷雖居朝右每慙口實乃名其子伊字懷尹霍
字希光畯字農人同字不見見字不同以旌其志出
為青冀二州刺史進號鎮北將軍鬱州接邊陲多與
魏人交市及朐山叛或與魏通恒不自安稷禁防寛
弛僚友頗致侵擾州人徐道角等夜襲州城害稷時
年六十三有司奏削爵土稷性明烈善與人交歴官
[045-22a]
無畜聚奉禄皆頒之親故家無嬴財初去吳興就僕
射徵道由吳鄉候稷者滿水陸稷單裝徑還都下人
莫之識長女楚媛適會稽孔氏無子歸宗至逢稷見
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稷與族兄充等俱知名時稱
充融卷稷爲四張卷字令逺少以和理著稱能清言
位都官尚書天監初卒稷子嵊在忠義傳
寶積建武中為廬陵太守時名流謝瀹何㸃陸慧曉孔
珪至融弟鐵之舍㸃造坐便曰今日可謂盛集二五
[045-22b]
我兄弟之流阿六張氏保家之子二五謂孔珪及融
并弟五也寶積永元中為湘州行事乗腰輿詣蕭穎
胄舉動自若穎冑聞何至之晩答曰本朝危亂四海
橫流既不能為比干之死實未為微子之去是以
至晩穎胄深以為善即用為相府諮議後位御史中
丞
辯事文帝亦見任遇歴尚書吏部郎廣州刺史大司農
孫種
[045-23a]
種字士苖祖辯宋司空右長史廣州刺史父略梁太子
中庶子臨海太守種少恬靜居處雅正不妄交逰傍
無造請時人為之語曰宋稱敷演梁則卷充清虚學
尚種有其風仕梁王府法曹遷外兵參軍年四十餘
家貧求為始豐令武陵王紀為益州刺史重選府僚
以種為征西東曹掾種辭以母老坐免侯景之亂奉
母東奔久之得達鄉里母卒種時五十毁瘠過甚又
迫以兇荒未獲時𦵏服制雖畢而居處飲食恒若在
[045-23b]
喪及景平王僧辯奏起為貞威將軍治中從事史并
為具𦵏𦵏訖種方即吉時天下喪亂皆不能終三年
喪惟種及會稽孔奐在冦亂中守法度並以孝聞僧
辯又以種年老傍無𦙍嗣賜之以妾及居處之具貞
陽侯僣位除廷尉卿太子中庶子敬帝即位為散騎
常侍遷御史中丞領前軍將軍陳武帝受禪為太府
卿天嘉元年除左民尚書二年權監吳郡尋徵復本
職遷侍中領歩兵校尉以公事免白衣兼太常卿俄
[045-24a]
而即真廢帝即位加領右軍將軍未拜領𢎞善宫衞
尉又領揚東揚二州大中正高帝即位重為都官尚
書領左驍騎將軍遷中書令驍騎中正並如故以疾
授金紫光祿大夫種深沈虚靜識量宏博時皆以為
宰相之器僕射徐陵嘗抗表讓位於種曰臣種器懷
沈密文史優裕東南貴秀朝廷親賢克壯其猷宜居
左執大建五年卒贈特進諡元子種仁恕寡欲雖歴
顯位而家産屢空終日晏然不以為病大建初女為
[045-24b]
始興王妃以居處僻陋特賜宅一區又累賜無錫嘉
興縣侯秩嘗於無錫見重囚在獄天寒呼出暴日遂
失之世祖大笑而不深責有集十四卷種弟稜亦清
淨有識度官至司徒左長史大建十一年卒贈光祿
大夫種族子稚才齊䕶軍沖之孫少孤介特立仕為
尚書金部郎中遷右丞建康令太府卿揚州别駕從
事史兼散騎常侍使周還遷司農廷尉卿所歴並以
清白稱
[045-25a]
岱字景山州辟從事累遷南平王右軍主簿尚書水部
郎出補東遷令隨王誕於會稽起義以岱為建威將
軍輔國長史行縣事事平為司徒左西曹掾母年八
十籍注未滿岱便去官還養有司將糾舉宋孝武曰
觀過知仁不須按也累遷撫軍諮議參軍領山隂令
職事間理巴陵王休若為北徐州未親政事以岱為
冠軍諮議參軍後臨海王豫章王晉安王岱歴為三
府諮議三王行事與典籖主帥共事事舉而情得或
[045-25b]
謂岱曰主王既㓜執事多門而毎能緝和云何致此
岱曰古人言一心可以事百君我為政端平待物以
禮悔吝之事無由而及明闇短長更是才用多少耳
入為黃門郎遷驃騎長史領廣陵太守徐州别駕總
刺史之任累遷吏部郎明帝初除使持節督西豫州
諸軍事輔國將軍西豫州刺史尋徙為冠軍將軍北
徐州刺史都督北討諸軍事並不之官泰始末為吳
興太守元徽中遷使持節督益寧二州軍事冠軍將
[045-26a]
軍益州刺史數年益土安其政徵侍中領長水校尉
度支尚書領右軍遷吏部尚書王儉為吏部郎時專
斷曹事岱毎相違執及儉為宰相以此頗不相善兄
子瓌弟恕誅吳郡太守劉遐齊高帝欲以恕為晉陵
郡岱曰恕未聞從政美錦不宜濫裁高帝曰恕為人
我所悉又與瓌同勲自應有賞岱曰若以家貧賜禄
此所不論語功推事臣門之恥加散騎常侍建元元
年詔序朝臣欲以右僕射擬岱禇淵謂過優詔更量
[045-26b]
出為吳郡太守高帝知岱歴任清直至郡未㡬手敕
曰大郡任重乃未欲回換但總戎務殷宜須望實今
用卿為䕶軍加給事中岱拜竟詔以家為府陳疾明
年遷金紫光禄大夫領鄱陽王師武帝即位復以為
散騎常侍吳興太守以寛恕著名遷使持節監南兖
青冀五州諸軍事卒年七十一諡貞子
張邵字茂宗裕之弟也初為晉琅琊内史王誕龍驤府
功曹桓𤣥徙廣州親故皆離棄唯邵情禮彌謹流涕
[045-27a]
追送時冦亂年饑邵又資饋其妻子及劉裕討𤣥邵
白父忠欸王謐為揚州召邵補主簿劉毅位居亞相
好士愛才當世輻湊唯邵不往親故問之邵曰主公
命世人傑何煩多問劉穆之言於帝帝益親之轉太
尉參軍署長流賊曹盧循至蔡州武帝至石頭使邵
守南城時百姓水際望賊帝不解其意以問邵邵曰
節鉞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暇觀望今當無復恐耳
帝以邵勤練憂公重補州主簿邵悉心政事精力絶
[045-27b]
人及誅劉藩邵時在西州直廬即夜誡衆曹曰大軍
當大討可各條倉庫及舟船人領至曉取辦旦日帝
索諸簿應時即至怪其速諸曹答曰宿受張主簿取
分帝曰張邵可謂同人憂慮矣九年始開征虜府以
邵補録事參軍轉號中軍遷諮議將軍領記室十二
年武帝北伐邵請見曰人生危脆宜有逺慮若劉穆
之邂逅不幸誰可代之尊業如此若有不諱則處分
云何帝曰此乃委穆之與卿耳檀祗鎮廣陵輒率衆
[045-28a]
至滁中掩討亾命劉穆之慮其為變議欲遣軍邵曰
檀韶據中流道濟為軍首若有相疑之迹則大府立
危不如逆遣尉勞必無患也祗果不動及穆之暴卒
朝廷恇懼便發詔以徐羨之代邵獨曰今誠急病任
終在徐然世子無專行之義宜須諮信反方使世子
出命曰朝廷及大府事悉諮徐司馬其餘啟還武帝
善其臨事不撓得大臣節十四年世子改授荆州邵
諫文帝為中郎將以邵為司馬領南郡相衆事悉决
[045-28b]
於邵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臨沮伯湘州刺史將署
新府邵以長沙内地非用武之國置府妨人乖為政
要從之謝晦反遺書要邵邵不發函使呈文帝元嘉
五年轉征虜將軍領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初
王華與邵不和及華參要人為邵危邵曰子陵方𢎞
至公豈以私隙害正義是任也華實舉之及至襄陽
築長圍脩立隄堰創田數千頃公私充給丹浙二洲
蠻屬為冦邵誘其帥並出因大會誅之遣軍掩其村
[045-29a]
落悉禽既失信群蠻所在並起水陸路斷七年子敷
至襄陽定省當還都群蠻欲斷取之㑹蠕蠕國獻使
下蠻以是為敷因掠之邵坐降號揚烈將軍江夏王
義恭鎮江陵以邵為撫軍長史持節南蠻校尉九年
坐在雍州營私畜貨下廷尉免官削爵土後為吳興
太守卒追復爵邑謚曰簡伯邵遺命祭以菜果葦席
為轜車諸子從焉長子敷在孝友傳兄禕在忠義傳
禕子暢
[045-29b]
暢字少微少與從兄敷演鏡齊名起家為太守徐佩之
主簿佩被誅暢馳赴制服盡哀為論者所美弟牧嘗
為猘犬所傷醫云宜食蝦蟆牧難之暢含笑先嘗牧
因此乃食創亦即愈孝武鎮彭城暢為安北長史沛
郡太守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拓跋燾南侵江夏王
義恭統諸軍出鎮彭城燾親率大衆去彭城數十里
彭城衆力雖多軍食不足義恭欲棄彭城南歸時歴
城衆少食多沈慶之議欲以車營為函箱陳精兵為
[045-30a]
外翼奉二王及妃媛直趨歴城蕭思話留守何朂欲
席卷奔鬱洲自海道還都二議未決暢曰若厯城鬱
洲可至下官敢不高讚今城内乏食百姓咸有走情
但以關扃嚴固欲去莫從若一旦動脚則各自散走
欲至所在何由可得今軍食雖寡朝夕猶未窘罄豈
有舍萬安之術就危亡之道若此計必用下官請以
頸血汚君馬蹄孝武謂義恭曰張長史言不可異也
義恭乃止燾至登城南亞父冢初隊主蒯應見執燾
[045-30b]
遣應至小市門求甘蔗及酒孝武與之求駱駝明日
燾自上臺復遣使至小市門求與孝武相見遣送駱
駝并致雜物使於南門受之暢於城上與魏尚書李
孝伯語孝伯曰張長史暢曰君何得見識孝伯曰君
聲名逺聞足使我知虜使問何為怱怱杜門絶橋暢
曰二王以魏主營壘未立將士疲勞此精甲十萬人
思致命恐輕相陵踐故且閉城待彼休息士馬然後
共治戰場克日交戰虜使曰君當以法令裁物何以
[045-31a]
十萬誇人我亦有良馬逸足若雲騎四集可以相距
暢曰侯王設險何但法令而已耶我若誇君當言百
萬此城内有數州士庶工徒營伍猶所未論我本鬬
智不鬬馬足且冀之北土馬之所生君復何以逸足
見誇邪虜使曰城守君之所長野戰我之所長我之
恃馬猶如君之恃城耳且燾又求酒及甘橘暢宣孝
武㫖又致螺桮雜糭南土所珍燾復令孝伯傳語曰
魏主有詔借愽具暢曰有詔之言政可施於彼國何
[045-31b]
得稱之於此詔孝伯曰魏主言太尉鎮軍久闕南信
殊當憂邑若欲遺信當為䕶送暢曰此方間路甚多
不復以此勞魏主孝伯曰知有水路似為白賊所斷
暢曰君着白衣故稱白賊邪孝伯大笑曰今之白賊
亦不異黄巾赤眉暢曰黄巾赤眉似不在江南孝伯
曰亦不離青徐燾又遣送氊及九種鹽并胡䜴又求
黄甘并云魏主致意太尉安北何不遣人來至我間
要須見我小大觀我為人暢又宣㫖答曰魏主形狀
[045-32a]
才力久為來往所知李尚書親自銜命不患彼此不
盡又云魏主恨向所送馬殊不稱意安北若須大馬
當更送之暢曰安北不乏良駟送自彼意非此所求
義恭又餉炬燭十挺孝武亦致錦一匹燾復求甘蔗
安石榴暢曰石榴出自鄴下亦當非彼所乏孝伯曰
君南土膏粱何為著屩暢曰膏粱之言誠為多愧但
以不武受命統軍戎陣之間不容緩服孝伯辭辯暢
隨宜應答音韻詳雅風儀華潤魏人相視歎息時魏
[045-32b]
聲云當出襄陽故以暢為南譙王義宣司空長史南
郡太守三十年元凶弑逆義宣發哀之日即使舉兵
暢為元佐居僚首哀容俯仰䕃映當時舉哀畢改服
著黄韋袴褶出射堂簡人音姿容止莫不屬目見者
皆願為盡命事平徵為吏部尚書封夷道縣侯義宣
既有異圖解南蠻校尉以授暢加冠軍領丞相長史
暢遣門生荀僧寶下都宋書荀/作茍因顔峻陳義宣釁狀
僧寶不時下會義宣起兵津路斷絶遂不得去義宣
[045-33a]
將為逆遣嬖人翟靈寶告暢暢陳必無此理請以死
保之靈寶知暢不回勸義宣殺以徇衆賴竺超民得
免進號撫軍别立軍部以收人望暢雖署文檄而飲
酒常醉隨義宣東下梁山戰敗為軍人所掠衣服都
盡遇王𤣥謨乗輿出營暢已得敗衣因排𤣥謨上輿
𤣥謨意甚不恱送都下廷尉尋見原起為都官尚書
轉侍中代其子淹領太子右衞率孝建二年出為㑹
稽太守大明元年卒年五十諡曰宣子暢愛弟子輯
[045-33b]
臨終遺命與輯合墳論者非之暢弟恱亦有美稱歴
侍中臨海王子頓前軍長史南郡太守晉安王子勛
建偽號召拜吏部尚書與鄧琬共輔偽政事敗恱殺
琬歸降復為太子中庶子後拜雍州刺史泰始六年
明帝於巴郡置三巴校尉以恱補之加持節輔師將
軍領巴郡太守未拜卒暢子浩官至義陽王㫤征北
諮議參軍浩弟淹黄門郎封廣晉縣太子左衞率東
陽太守逼郡吏燒臂照佛百姓有罪使禮佛贖愆動
[045-34a]
至數千拜坐免官禁錮起為光祿勲臨川内史泰始
初與晉安王子勛同逆軍敗見殺淹弟融
融字思光解褐為宋新安王子鸞行參軍出為封溪令
路經障險獠賊執融將殺食之融神色不動方作洛
生詠賊異之不害也浮海至交州於海中遇風無懼
色方詠曰乾魚自可還其本鄉肉脯復何為者哉又
作海賦以示顧覬之覬之曰卿此賦實超𤣥虚但恨
不道鹽耳融即求筆注曰漉沙構白熬波出素積雪
[045-34b]
中春飛霜暑路此四句後所足也覬與融有恩好覬
卒融身負墳土在南與交阯太守卞展善展於嶺南
為人所殺融身奔赴舉秀才對䇿中第為尚書殿中
郎不就改為儀曹郎尋請假奔叔父喪道中罸幹鞭
杖五十寄繫延陵獄時制二品清官行僮幹杖不得
出十為孫緬奏免官復位攝祠部倉部二曹時劉緬
戰死融議上應哭尋兼掌正厨見宰殺回車徑去自
表解職再遷南陽王友融父暢為丞相長史義宣事
[045-35a]
難暢將為王𤣥謨所殺時𤣥謨子瞻為南陽王長史
融啟求去官不許融家貧欲祿乃與從叔征北將軍
永書求為南康郡且曰時議以融非御人才不果辟
齊太傅掾稍遷中書郎非其所好乞為中散大夫不
許張氏自敷以來並以理音辭脩儀範為事至融風
止詭越坐常危膝行則曳步翹身仰首見者驚異聚
觀成市而融了無慙色隨例同行常稽遲不進高帝
素愛融為太尉時與融款接見融常笑曰此人不可
[045-35b]
無一不可有二即位後手詔賜融衣曰見卿衣服麤
故誠乃素懷藍縷亦虧朝望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
故乃勝新也高帝出太極殿西室融入問訊彌時方
登堦上曰何乃遲為對曰自地升天理不可速時魏
主至淮而退帝問何意忽來忽去未有答者融時下
坐抗聲曰以無道而來見有道而去公卿咸以為捷
融善草書常自美其能帝曰卿書殊有骨力但恨無
二王法答曰非恨臣無二王法亦恨二王無臣法以
[045-36a]
假還鄉詣王儉别儉立舉不前融亦舉手呼儉曰
歜曰王前儉不得已趨就之融曰使融不為慕勢而
令君為趨士豈不善乎常歎云不恨我不見古人所
恨古人又不見我入為長沙王鎮軍竟陵王征北諮
議並領記室司徒從事中郎永明二年總明觀講敕
朝臣集聽融扶入就榻私索酒飲長歎曰嗚呼仲尼
獨何人哉為到撝所劾融形貌短醜精神清徹王敬
則見融革帶寛殆將至髀謂曰革帶太急融曰既作
[045-36b]
步吏急帶何為融假東出武帝問融住何處答曰臣
陸處無屋舟居無水後上問其從兄緒緒曰融近東
出未有居止權牽小船於㟁上住上大笑後使融接
對北使李道固道固顧而言曰張融是宋彭城長史
張暢子不融嚬蹙久之曰先君不幸名達大夷八年
朝臣賀衆瑞公事融扶入拜起復為有司所奏見原
遷司馬兼右長史張欣時為諸暨令坐罪當死欣時
父興世討宋南譙王義宣官軍欲殺融父暢興世以
[045-37a]
袍覆暢而坐之以此得免興世卒融著高履為負土
成墳至是融啟竟陵王子良乞代欣時死子良答曰
此乃是長史美事恐朝有常典不得如所懷遷黄門
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長史融有孝義忌月三旬不
聽樂事嫂甚謹臨終謂諸子曰昔丞相事難吾以不
同將見殺縁司馬竺超民得活爾等必報其子後超
民孫微冬月遭母喪居貧融弔之悉脫衣以為賻披
牛被而反常以兄事微豫章王嶷竟陵王子良薨自
[045-37b]
以身經佐吏哭輒盡慟建武四年卒遺令建白旐無
旒不設祭三千買棺無製新衾妾媵舉哀畢各遣還
家曰吾平生之風調何至使婦人行哭失聲不須暫
停閨門更戒其子曰手澤存焉父書不讀吾意不然
别遺爾㫖吾文體應變變而屢竒豈吾天挺益不隤
家聲汝可號哭而㸔之融文集數十卷行於世自名
為玉海禇淵問其故融云蓋玉以比德海崇上善耳
融言辭辯捷周顒彌為清綺而劉繪音采不贍麗有
[045-38a]
風則永明末俱在竟陵王西邸時人為之語曰三人
共宅夾清漳張南周北劉中央言其處二人間也融
玩涉百家長於佛理著三宗論張氏前有敷演鏡暢
後有充融卷稷
張𤣥之字祖希澄之孫也少聰慧與顧敷俱顧和中外
孫和常謂敷勝至𤣥之頗不懕時𤣥之九嵗敷七嵗
和常至寺中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以
問二孫𤣥之謂彼親故泣彼不親故不泣敷曰當由
[045-38b]
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𤣥之以才學顯初為縣
丞以職事對府不知官曹處吏白門下責之時扶風
張業亦大儒聞𤣥之試引與語大驚曰今日相遭真
解朦矣遂請上堂難問極日范寗亦稱𤣥之為吳士
之秀孝武時封晉陵侯一云寧/晉侯歴吏部尚書出為冠
軍將軍吳興太守與㑹稽内史謝𤣥同時之郡論者
以為南北之望𤣥之名亞於𤣥時亦稱南北二𤣥卒
於郡
[045-39a]
[045-39b]
姑蘇志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