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56 文公易說-宋-朱鑑 (WYG)


[023-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公易說卷二十三    宋 朱鑑 撰
   雜問答
熹數日病中方得紬繹所示圖書卦畫二說初若茫然
 不知所謂因復以妄作啓蒙考之則見其論之詳而
 明者偶未深考是以致此紛紛多說而愈致疑耳夫
 以河圖洛書為不足信自歐陽公以來已有此說然
 終無奈顧命繫辭論語皆有是言而諸儒所傳二圖
[023-1b]
 之數雖有交互而無乖戾順數逆推縱横曲直皆有
 明法不可得而破除也至如河圖與易之天一至地
 十者合而載天地五十有五之數則固易之所自出
 也洛書與洪範之初一至次九者合而具九疇之數
 則固洪範之所自出也繫辭雖不言伏羲受河圖以
 作易然所謂仰觀俯察近取逺取安知河圖非其中
 之一事耶大抵聖人制作所由初非一端然其法象
 之規模必有最親切處如鴻荒之世天地之間隂陽
[023-2a]
 之氣雖各有象然初未嘗有数也至於河圖之出然
 後五十有五之數竒耦生成粲然可見此其所以深
 發聖人之獨智又非汎然氣象之所可得而擬也是
 以仰觀俯察逺求近取至此而後兩儀四象八卦之
 隂陽竒耦可得而言雖繫辭所論聖人作易之由者
 非一而不害其得此而後決也來喻又謂熹不當以
 大衍之數參乎河圖洛書之數此亦有說矣數之為
 數雖各主於一義然其參伍錯綜無所不通則有非
[023-2b]
 人之所能為者其所不合固不容以强合其所必合
 則縱横反覆如合符契亦非人所能强離也若於此
 見得自然契合不假安排底道理方知造化功夫神
 妙巧密直是好笑說不得也若論易文則自大衍之
 數五十至再扐而後掛便接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
 至可與佑神矣為一節是論大衍之數自天一至地
 十却連天數五至而行鬼神也為一節是論河圖五
 十五之數今其文間斷差錯不相連接舛誤甚明伊
[023-3a]
 川先生已嘗釐正啓蒙雖依此寫而不曽推論其所
 以然者故覽者不之察耳至於卦畫之論反復來喻
 於熹之説亦多未究其底藴且如所論兩儀有曰乾
 之畫竒坤之畫耦只此乾坤二字便未穏當盖儀匹
 也兩儀如今俗語所謂一雙一對云爾自此再變至
 生第三畫八卦已成方有乾坤之名當為一畫之時
 方有一竒一耦只可謂之隂陽未得謂之乾坤也來
 喻又曰以二畫増至四畫為二竒二耦又於四畫之
[023-3b]
 上各増一竒一耦而為八畫此亦是於熹圖中所説
 發生次第有所未明而有此語盖四象第一畫本只
 是前兩儀圖之一竒一耦縁此一竒一耦之上各生
 一竒一耦是以分而為四而初畫之一竒一耦亦隨
 之而分為四叚耳非是以二畫増成四畫又以四畫
 増成八畫也此一節正是前所謂自然契合不假安
 排之妙孔子而後千載不傳至康節先生始得其説
 然猶不肯大叚説破盖易之心體全在此處不敢容
[023-4a]
 易輕說其意非偶然也來喻又曰不知隂陽二物果
 可分老少而為四象乎此恐亦考之未熟之過夫老
 少於經固無明文然揲蓍之法三變之中卦扐四以
 竒耦分之然後爻之隂陽可得而辨又於其中各以
 老少分之然後爻之變與不變可得而分經所謂用
 九用六者正謂此也若其無此則終日揲蓍不知合
 得何卦正使得卦不知當用何爻安得以為後世之
 説而棄之乎又詳所論直以天地為兩儀而天生神
[023-4b]
 物以下四者為四象此尤非是大抵曰儀曰象曰卦
 皆是指畫而言故曰易有太極而生兩儀四象八卦
 又曰易有四象而示人以卦爻吉凶若如所論則是
 先有太極兩儀四象然後聖人以畫八卦而兩儀四
 象八卦三物各是一種面貌全然相接不著矣此乃
 易之綱領如法律之有名例不可以毫釐差熹之所
 見判然甚明更無疑惑不審髙明以為如何如其未
 然幸復有以見教也答袁樞/
[023-5a]
邵子曰太極既分兩儀立矣此下四節通論伏羲六十/四卦圓圖此一節以第一
 爻而言左一竒為陽右一耦為隂所謂兩儀者也今/此一竒為左三十二卦之初爻一耦為右三十二卦
 之初爻乃以累變而分非本/即有此六十四叚也後倣此陽上交於隂隂下交於
 陽而四象生矣此一節以第一爻生第二爻而言也/陽下之半上交於隂上之半則生隂
 中第二爻之一竒一耦而為少陽太隂矣隂上之半/下交於陽下之半則生陽中第二爻之一竒一耦而
 為太陽少隂矣所謂兩儀生四象也太陽一竒今分/為左上十六卦之第二爻少隂一耦今分為右下十
 六卦之第二爻少陽太隂其分/倣此而初爻之二亦分以矣陽交於隂隂交於陽
 而生天之四象剛交於柔柔交於剛而生地之四象
[023-5b]
 此一節以第二爻生第三爻言也陽謂太陽隂謂太/隂剛謂少陽柔謂少隂太陽之下半交於太隂之下
 半則生太隂中第三爻之一竒一耦而為艮為坤矣/太隂之上半交於太陽之下半則生太陽中第三爻
 之一竒一耦而為乾為兊矣少陽之上半交於少隂/之下半而生少隂中第三爻之一竒一耦則為離為
 震矣少隂之下半交於少陽之上半則生少陽中第/三爻之一竒一耦而為巽為坎矣此所謂四象生八
 卦也乾一竒今分為八卦之第三爻坤一耦今分為/八卦之第三爻餘皆倣此而初爻二爻之四今又分
 而為八矣乾兊艮坤生於二太故為天之/四象離震巽坎生於二少故為地之四象八卦相錯
 而後萬物生焉一卦之上各加八卦以相間錯則六/十四卦成矣然第三爻之相交則生
 第四爻之一竒一耦於是一竒一耦各為四卦之第/四爻亦分為十六矣第四爻乂相交則生第五爻之
[023-6a]
 一奇一耦於是一竒一耦各為二卦之第五爻而下/四爻亦分而為三十二矣第五爻又相交則生第六
 爻之一竒一耦則一竒一耦各為二卦之第六爻而/下五爻亦分而為六十四矣盖八卦相乘為六卜四
 而自三畫以上三加一倍以至六畫則三畫者亦加/一倍而卦體横分亦為六十四矣二數殊途不約而
 同如合符節不差毫/釐正是易之妙處此來教所引邵先生說也今子
 細辨析奉呈幸詳考之方可見其曲折未可遽輕議
 也然此亦是就六十四卦已成之後言之故其先後
 多寡有難著語處乍看極費分疏猝然曉㑹不得若
 要見得聖人作易根源直截分明却不如且看卷首
[023-6b]
 舊圖自始初只有兩畫時漸次看起以至生滿六畫
 之後其先後多寡既有次第而位置分明不費詞説
 於此看得方見六十四卦全是天理自然挨排出來
 聖人只是見得分明便只依本畫出元不曽用一毫
 智力添助盖本不煩智力之助亦不容智力得以助
 於其間也及至卦成之後逆順縱横都成義理千般
 萬種其妙無窮却在人看得如何而各因所見為説
 雖若各不相資而實未嘗相悖也盖自初未有畫時
[023-7a]
 說到六畫滿處者邵子所謂先天之學也卦成之後
 各因一義推說邵子所謂後天之學也今來喻所引
 繫辭說卦三才六位之說即所謂後天者也先天後
 天既各自為一義而後天說中取義又多不同彼此
 自不相妨不可執一而廢百也若執此說必謂聖人
 初畫卦時只見一箇三才便更不問事由一連便埽
 出三畫以擬其象畫成之後子細看來見使不得及
 旋擘劃添出後一半截此則全是私意杜撰補接豈
[023-7b]
 復更有易耶來喻條目尚多然其大節目不過如此
 今但於此看破則其餘小小未合處自當迎刄而觧
 矣故今不復悉辨以浼高明伏幸財察答袁樞/
來教疑河圖洛書是後人偽作熹竊謂生於今世而讀
 古人之書所以能别其真偽者一則以其義理之所
 當否而知之二則以其左驗之異同而質之未有舍
 此兩塗而能直以臆度懸斷之者也熹於世傳河圖
 洛書之舊所以不敢不信者正以其義理不悖而證
[023-8a]
 驗不差爾來教必以為偽則未見有以指其義理之
 繆證驗之差也而直欲以臆度懸斷之此熹之所以
 未敢曲從而不得不辨也况今日之論且欲因象數
 之位置徃來以見天地隂陽之造化吉凶消長之本
 原苟於此未明則固未暇别尋證據今乃全不尋其
 義理亦未至明有證據而徒然為此無益之辨是不
 議於室而譟於門不味其腴而齩其骨也政使辨得
 二圖真偽端的不差亦無所用又况未必是乎願且
[023-8b]
 置此而於熹所推二圖之說少加意焉則雖未必便
 是真圖然於象數本原亦當略見意味有歡喜處而
 圖之真偽將不辨而自明矣
來教疑先天後天之說 據邵氏說先天者伏羲所畫
 之易也後天者文王所演之易也伏羲之易初無文
 字只有一圖以寓其象數而天地萬物之理隂陽始
 終之變具焉文王之易即今之周易而孔子所為作
 傳者是也孔子既因文王之易以作傳則其所論固
[023-9a]
 當專以文王之易為主然不推本伏羲作易畫卦之
 所由則學者必將誤認文王所演之易便為伏羲始
 畫之易只從中半說起不識向上根原矣故十翼之
 中如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而天
 地山澤雷風水火之類皆本伏羲畫卦之意而今新
 書原卦畫一篇亦分兩儀伏羲在前文王在後必欲
 知聖人作易之本則當考伏羲之畫若只欲知今易
 書文義則但求之文王之經孔子之傳足矣兩者向
[023-9b]
 不相妨而亦不可以相雜來教乃謂專為邵氏觧釋
 而於易經無所折衷則恐考之有未詳也
來教謂七八九六不可為四象 四象之名所包甚廣
 大抵湏以兩畫相重四位成列者為正而一二三四
 者其位之次也七八九六者其數之實也其以隂陽
 剛柔分之者合天地而言也其以隂陽太少分之者
 專以天道而言也若專以地道言之則剛柔又自有
 太少矣推而廣之縱横錯綜凡是一物無不各有四
[023-10a]
 者之象不但此數者而已矣此乃天地之間自然道
 理未畫之前先有此象此數然後聖人畫卦時依樣
 畫出揲蓍者又隨其所得掛扐之數以合焉非是元
 無實體而畫卦揲蓍之際旋次安排出來也來喻於
 此見得未明徒勞辨説竊恐且當先向未畫前識得
 元有箇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底骨子方有商量今未
 湏遽立論也用九用六之文固在卦成之後而用九
 用六之理乃在卦成之前亦是此理但見得實體分
[023-10b]
 明則自然觸處通透不勞辨説矣至謂七八九六乃
 揲蓍者所為而非聖人之法此誤尤不難曉今且説
 揲蓍之法出於聖人耶出於後世耶若據大傳則是
 出於聖人無疑而當是之時若無七八九六則亦無
 所取決以見其爻之隂陽動靜矣亦何以揲蓍為哉
 此事前書辨之已詳非熹之創見新説更請熟玩當
 自見之今不復縷縷也來喻又云繫辭本只是四象
 生八卦今又倍之兩其四象而生八卦之一此數字
[023-11a]
 不可曉然不足深辨請且於前所謂實體者驗之庶
 乎其有得也同上/
來教疑四爻五爻者無所主名 一畫為儀二畫為象
 三畫為卦則八卦備矣此上若旋次各加隂陽一畫
 則積至三重再成八卦者八方有六十四卦之名若
 徑以八卦徧就加乎一卦之上則亦如其位而得名
 焉方其四畫五畫之時未成外卦故不得而名之耳
 内卦為貞外卦為悔亦是畫卦之時已有此名至揲
[023-11b]
 蓍求之則九變而得貞又九變而得悔又是後一叚
 事亦如前所論七八九六云爾非謂必揲蓍然後始
 有貞悔之名也大抵新書所論與繫辭説卦容有異
 同至論揲蓍則只本繫辭何由别有他説如此等處
 至為淺近而今為説乃如此竊恐考之殊未詳也同/上
來教引伊川先生説重卦之由然重卦之由不但伊川
 先生之説如此盖大傳亦云八卦成列因而重之矣
 但八卦所以成列乃是從太極兩儀四象漸次生出
[023-12a]
 以至於此畫成之後方見其有三才之象非聖人因
 見三才遂以已意思維而連畫三爻以象之也因而
 重之亦是因八卦之己成各就上面節次生出若旋
 生逐爻則更加三變方成六十四卦若併生全卦則
 只用一變便成六十四卦雖有遲速之不同然皆自
 然漸次生出各有行列次第畫成之後然後見其可
 盡天下之變不是聖人見下三爻不足以盡天下之
 變然後别生計較又并畫上三爻以盡之也此等皆
[023-12b]
 是作易妙處方其畫時雖是聖人亦不自知裏面有
 許多巧妙竒特直是要人細心體認不可草草立説
 也同上/
  以上五條鄙意傾倒無復餘藴矣然此非熹之説
  乃康節之説非康節之説乃希夷之説非希夷之
  説乃孔子之説但當日諸儒既失其傳而方外之
  流隂相付受以為丹竈之術至於希夷康節乃反
  之於易而後其説始得復明於世然與見行周易
[023-13a]
  次第行列多不同者故聞者創見多不能曉而不
  之信只據目今見行周易縁文生義穿鑿破碎有
  不勝其杜撰者此啓蒙之書所為作也若其習聞
  易曉人人皆能領略則又何必更著此書以為屋
  下之屋牀上之牀哉更願髙明毋以為熹之説而
  忽之姑且虚心遜志以求其通曉未可好髙立異
  而輕索其瑕疵也玩之乆熟浹洽於心則天地變
  化之神隂陽消長之妙自將瞭然於心目之間而
[023-13b]
  其可驚可喜可笑可樂必有不自知其所以然者
  矣言之不盡得小詩以寄鄙懷曰忽然平地一聲
  雷萬户千門次第開若識無心涵有象許君親見
  伏羲來説得太郎當了只少箇拈拄杖卓一下便
  是一回普説矣狂妄僣率幸勿鄙誚也
熹伏承别紙誨諭諄悉及示新論尤荷不鄙但區區之
 說前此已悉陳之而前後累蒙排擯揮斥亦已不遺
 力矣今復下喻使罄其說顧亦何以異於前日耶然
[023-14a]
 既辱開之使言則又不敢嘿嘿然其大者未易遽論
 姑即來教一二淺者質之夫謂温厚之氣盛於東南
 嚴凝之氣盛於西北者禮家之說也謂陽生於子於
 卦為復隂生於午於卦為姤者厯家之說也謂巽位
 東南乾位西北者說卦之說也此三家者各為一說
 而禮家厯家之言猶可相通至於說卦則其卦位自
 為一說而與彼二者不相謀矣今來教乃欲合而一
 之而其間又有一說之中自相乖戾者此熹所以不
[023-14b]
 能無疑也夫謂東南以一隂已生為隂柔之位西北
 以一陽已生而為陽剛之位則是陽之盛於春夏者
 不得為陽隂之盛於秋冬者不得為隂而反以始生
 之微者為主也謂一隂生於東南一陽生於西北則
 是隂不生於正南午位之姤而滛於東陽不生於正
 北子位之復而旅於西也謂巽以一隂之生而位乎
 東南則乾者豈一陽之生而位於西北乎况說卦之
 本文於巽但取其潔齊而位之東南於乾則但取其
[023-15a]
 戰而位之西北巽以三畫言之雖為一隂之生而其
 所以位之東南者初非有取乎其義至於乾則又三
 陽之全體而初無一陽已生之義可得而取也凡此
 崎嶇反復終不可通不若直以陽剛為仁隂柔為義
 之明白而簡易也盖如此則發生為仁肅殺為義三
 家之說皆無所悟肅殺雖似乎剛然實天地收歛退
 藏之氣自不妨其隂柔也來教又論黑白之位尤不
 可曉然其圖亦非古法但今欲易曉且為此以寓之
[023-15b]
 耳乾則三位皆白三陽之象也兊則下二白而上一
 黑下二陽而上一隂也離則上下二白而中一黑上
 下二陽而中一隂也震則下一白而上二黑下一陽
 而上二隂也巽之下一黑而上二白坎之上下二黒
 而中一白艮之下二黑而上一白坤之三黑皆其三
 爻隂陽之象也盖乾兊離震之初爻皆白巽坎艮坤
 之初爻皆黑四卦相間兩儀之象也乾兊巽坎之中
 爻皆白離震艮坤之中爻皆黑兩卦相間四象之象
[023-16a]
 也乾離巽艮之上爻皆白兊震坎坤之上爻皆黑一
 卦相間八卦之象也豈有震坎皆黑而如坤巽離皆
 白而如乾之理乎此恐畫圖之誤不然則明者察之
 有未審也凡此乃易中至淺至近而易見者契丈猶
 未之盡而况其體大而義深者又安可容易輕忽而
 遽加詆誚乎此熹之所以不敢率言盖恐其不足以
 觧左右者之惑而益其過也幸試詳之若熹所言略
 有可信則願繼此以進不敢吝也答袁樞/
[023-16b]
來喻以東南之温厚為仁西北之嚴凝為義此鄉飲酒
 義之言也然本其言雖分仁義而無隂陽剛柔之别
 但於其後復有陽氣發於東方之説則固以仁為屬
 乎陽而義之當屬乎隂從可推矣來喻乃不察此而
 必欲以仁為柔以義為剛此既失之而又病夫柔之
 不可屬乎陽剛之不可屬乎隂也於是强以温厚為
 柔嚴凝為剛又移北之隂以就南而使主乎仁之柔
 移南之陽以就北而使主乎義之剛其於方位氣候
[023-17a]
 悉反易之而其所以為說者率皆參差乖迕而不可
 合又使東北之為陽西南之為隂亦皆得其半而失
 其半愚於圖子已具其失矣盖嘗論之陽主進而隂
 主退陽主息而隂主消進而息者其氣强消而退者
 其氣弱此隂陽之所以為柔剛也陽剛温厚居東南
 主春夏而以作長為事隂柔嚴凝居西北主秋冬而
 以歛藏為事作長為生歛藏為殺此剛柔之所以為
 仁義也以此觀之則隂陽剛柔仁義之位豈不曉然
[023-17b]
 而彼揚子雲之所謂於仁也柔於義也剛者乃自其
 用處之末流言之盖亦所謂陽中之隂隂中之陽固
 不妨自為一義但不可以雜乎此而論之爾向日妙
 湛盖嘗靣禀易中卦位義理層數甚多自有次第逐
 層各是一箇體面不可牽强合為一說學者湏是旋
 次理㑹理㑹上層之時未要攪動下層直待理㑹得
 上層都透徹了又却輕輕揭起下層理㑹將去當時
 雖似遲鈍不快人意然積累之乆層層都了却自見
[023-18a]
 得許多條理千差萬别各有歸著豈不快哉若不問
 淺深不分前後輥成一塊合成一說則彼此相妨令
 人分疏不下徒自紛紛成鹵莽矣此是平日讀書已
 試之效不但讀易為然也同上/
前書所論仁義禮智分屬五行四時此是先儒舊説未
 可輕詆今者來書雖不及之然大義也或恐前書有
 所未盡不可不究其說盖天地之間一氣而已分隂
 分陽便是兩物故陽為仁而隂為義然隂陽之義各
[023-18b]
 分為二故陽之初為木為春為仁陽之盛為火為夏
 為禮隂之初為金為秋為義隂之極為水為冬為智
 盖仁之惻隐方自中出而禮之恭敬則已盡發於外
 義之羞惡方自外入而智之是非則已全伏於中故
 其象類如此非是假合附㑹若能黙㑹於心便自可
 見元亨利貞其理亦然文言取類尤為明白非區區
 今日之臆說也五行之中四者既各有所屬而土居
 中宫為四行之地四時之主在人則為信為真實之
[023-19a]
 義而為四德之地衆善之主也五聲五色五臭五味/五藏五蟲其分倣此
 盖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貫徹初無間隔若不見
 得則雖生於天地間而不知所以為天地之理雖有
 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為人之理矣故此一義切
 於吾身比前數叚尤為要𦂳非但小小節目而已也
垂喻易說又見講學不倦下問不能之盛美尤切欽仰
 已悉鄙意别紙具呈矣此易中卦畫隂陽之分位耳
 未是吾人切身之事萬一愚見未合盛意可且置之
[023-19b]
 而更别向裏尋求恐合自有𦂳切用功處也同上/
再辱垂喻具悉尊㫖然細觀本末初無所爭只因武陵
 舊圖仁義兩字偶失照管致有交互其失甚微後來
 既覺仁字去西北方不得義字去東南方不得即當
 就此分明改正便無一事顧乃護其所短而欲多方
 作計移換隂陽剛柔四字以盖其失所以競辨紛紜
 以至于今而不能定也盖始者先以文王八卦為說
 而謂一隂生於巽一陽生於乾則既非說卦本意矣
[023-20a]
 其以三陽純乾之方為一陽始生之地則又為乖刺
 之甚者及既知之而又以十二卦為說則謂一陽生
 於乾之上九一隂生於坤之上六遂移北方之隂柔
 以就南使之帶回仁字於西南而不失其為隂柔移
 南方之陽剛以歸北使之帶回義字於東北而不失
 其陽剛則亦巧矣然其所移動者凡二方而六辰六
 卦例皆失其舊主又更改却古來隂陽界限盖不勝
 其煩擾而其所遷就之意乃不過僅得其半而失其
[023-20b]
 半盖北方雖曰嚴凝而東方已為温厚南方雖曰温
 厚而西方已為嚴凝也是則非惟不足以救舊圖一
 時之失而其恥過作非故為穿鑿之咎反有甚於前
 日者竊恐髙明於此急於求勝未及深致思也欲究
 其說以開盛意又念空言繳繞難曉易差不免畫成
 一圖先列定位而後别以舊圖之失及今者兩次所
 論之意隨事貼說有不盡者則又詳言别為數條以
 附於後切望虚心平氣細考而徐思之若能於此翻
[023-21a]
 然悔悟先取舊圖分明改正仁義二字却將今所移
 易隂陽剛柔等字一切發回元來去處如熹新圖之
 本位則易簡圓成不費詞說而三才五行天理人事
 已各得其所矣至於文王八卦則熹嘗以卦畫求之
 縱横反覆竟不能得其所以安排之意是以畏懼不
 敢妄為之說非以為文王後天之學而忽之也夫文
 王性與天合乃生知之大聖而後天之學方恨求其
 說而不得熹雖至愚亦安敢有忽之之心耶但如來
[023-21b]
 書所論則不過是因其已定之位已成之說而應和
 賛數之爾若使文王之意止於如此則熹固已識之
 不待深思而猶病其未得矣故嘗竊謂髙明之於此
 圖尊之雖至信之雖篤而所以知之則恐有不如熹
 之深者此又未易以言語道也至如邵氏以此圖為
 文王之學雖無所考然說卦以此列於天地定位雷
 以動之兩節之後而其布置之法逈然不同則邵氏
 分之以屬於伏羲文王恐亦不為無理但未曉其根
[023-22a]
 源則姑闕之以俟知者亦無甚害不必率然肆意立
 論而輕排之也又謂一竒一耦不能生四象而二竒
 二耦不能生八卦則此一圖極為易曉又不知老丈
 平時作如何看而今日猶有此疑也盖其初生之一
 竒一耦則兩儀也一竒之上又生一竒一耦則為二
 畫者二而謂之太陽少隂矣一耦之上又生一竒一
 耦則亦為二畫者二而謂之少陽太隂矣此所謂四
 象者也四象成則兩/儀亦分為四太陽竒畫之上又生一竒一耦
[023-22b]
 則為上爻者三而謂之乾兊矣餘六條/準此此則所謂八
 卦者也八卦成則兩儀/四象皆分為八是皆自然而生瀵湧而出不
 假智力不犯手勢而天地之文萬事之理莫不畢具
 乃不謂之畫前之易謂之何哉僕之前書固己自謂
 非是古有此圖只是今日以意為之寫出竒耦相生
 次第令人易曉矣其曰畫前之易乃謂未畫之前已
 有此理而特假手於聰明神武之人以發其祕非謂
 畫前已有此圖畫後方有八卦也此是易中第一義
[023-23a]
 若不識此而欲言易何異舉無綱之網挈無領之裘
 直是無著力處此可為知者道也目疾殊甚不能親
 書切幸深照
 第四畫者以八卦為太極而復生之兩儀也第五畫
 者八卦之四象也第六畫者八卦之八卦也再看來
 書有此一項此書未答故復及之熹又禀同上/
易說不知尊意看得如何前書所云二方六卦六辰皆
 失其所得半失半之說後來思之亦有未盡盖徙陽
[023-23b]
 於北使陽失其位而奪隂之位徙隂於南使隂失其
 位而奪陽之位二方固已病矣東方雖得仍舊為陽
 然其温厚之仁不得與南同類相合而使强附於北
 方嚴凝之義不則却湏改仁為義以去隂而就陽方
 得寧貼然又恐無此理是東方三卦三辰亦失其所
 也西方雖得仍舊為隂然其離北附南與夫改義為
 仁其勢亦有所不便是西方三卦三辰亦失其所也
 盖移此二方而四方八面十二辰十二卦一時鬼亂
[023-24a]
 無一物得安其性命之情也前書所禀殊未及此之
 明白詳盡也
易說已悉若只如此則熹固已深曉不待諄諄之告矣
 所以致疑正恐髙明之見有所未盡而費力穿鑿使
 隂陽不得據其方盛之地仁義不得保其一德之全
 徒爾紛紜有損無益爾今既未蒙省察執之愈堅則
 區區之愚尚復何說竊意兩家之論各自為家公之
 不能使我為公猶我之不能使公為我也不若自此
[023-24b]
 閉口不談各守其說以俟羲文之出而質正焉然以
 髙明之見自信之篤竊恐羲文復出亦未肯信其說
 也魏鄭公之言以為望獻陵也若昭陵則臣固已見
 之矣佛者之言曰諸人知處良遂總知良遂知處諸
 人不知正此之謂矣世間事吾人身在閑處言之無
 益此正好從容講論以慰窮愁而枘鑿之不合又如
 此是亦深可歎者而信乎其道之窮矣同上/
易說垂示極荷不鄙然淺陋之見前已屢陳至煩訶斥
[023-25a]
 乆矣今復何敢有言但詳序說諸篇唯是依經說理
 而不惑於諸儒臆說之鑿此為一書要切之㫖今以
 篇中之説考之則如繫辭說卦解兩引禮記以春作
 夏長為仁秋歛冬藏為義說卦解又獨引温厚之氣
 始於東北盛於東南嚴凝之氣始於西南盛於東北
 以為仁義之分此於經既有据又合於理之自然真
 可謂不惑於諸儒臆說之鑿矣但其所以為說則又
 必以為聖人恐乾止有陽剛而無仁坤止有隂柔而
[023-25b]
 無義故必兼三才以為六畫然後能使乾居東北而
 為冬春之陽坤居西南而為夏秋之隂又必横截隂
 陽各為兩叚以分仁義之界然後能使春居東而為
 乾之仁夏居南而為坤之仁秋居西而為坤之義冬
 居北而為乾之義此非本書之詞但以鄙意注/觧如此庻覽者之易曉耳則其
 割裂補綴破碎參差未知於經何所据依而何以異
 於諸儒臆說之鑿也又案文王孔子皆以乾為西北
 之卦艮為東北之卦顧雖未能洞曉其所以然然經
[023-26a]
 有明文不可移易則已審矣今乃云乾位東北則是
 貶乾之尊使居艮位不知使艮却居何處此又未知
 於經何所据依而何以異於諸儒臆說之鑿也又案
 孔子明言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是則固以太極為一
 兩儀為二而凡有心有目者皆能識之不待推厯布
 算而後可知也今太極論乃曰乾坤者易之太極則
 是以兩儀為太極而又使之自生兩儀矣未知此於
 經何所据依而又何以異於諸儒臆說之鑿也至繫
[023-26b]
 辭解又謂太極者一之所由起則是又以為太極之
 妙一不足以明之而其序則當且生所起之一而後
 再變乃生兩儀矣則又未暇論其於經有無据依是
 與不是諸儒臆說之鑿而但以前論參之已有大相
 矛盾者不審髙明之意果何如也凡此四條熹皆不
 敢輙以為非以觸尊怒但所未曉不敢不求教耳
誨諭參同邵氏不知易之說辨博髙深非淺陋所能窺
 測但參同之書本不為明易乃姑借此納甲之法以
[023-27a]
 寓其行持進退之候異時每欲學之而不得其傳無
 下手處不敢輕議然其所言納甲之法則今所傳京
 房占法見於火珠林者是其遺說沈存中筆談解釋
 甚詳亦自有理參同所云甲乙丙丁庚辛者乃以月
 之昏旦出沒言之非以分六卦之方也此雖非為明
 易而設然易中無所不有苟其言自成一說可推而
 通則亦無害於易恐不必輕肆詆排也至於邵氏先
 天之說則有推本伏羲畫卦次第生生之妙乃易之
[023-27b]
 宗祖尤不當率爾妄議或未深曉且當置而不論以
 謹闕疑若必以為不知易則如熹輩尚何足與言易
 而每煩提耳之勤也既荷不鄙不敢不盡其愚其他
 如六五坤承向亦疑有誤字見於考異而所示十二
 卦圖以姤為子以復為午亦所未喻所引坎離無爻
 位亦有脫字此或只是筆誤皆未暇論也同上/
慕用之乆徃嵗雖辱寵臨而倥偬卒廹不能少欵每以
 為恨近乃竊窺所著易論語書又歎其得之晚而不
[023-28a]
 獲親叩名理也間因虞君轉請所疑初未敢以姓名
 自通而髙明不鄙逺辱貽書所以傾倒之意甚厚三
 復以還感慰亡量不敢無以報也盖道體之大無窮
 而於其間文理密察有不可以毫釐差者此聖賢之
 語道所以既言發育萬物峻極于天以形容其至大
 而又必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以該悉其至微而其
 指示學者脩德凝道之功所以既曰致其廣大而又
 必曰盡其精微也近世之言道者則不然其論大抵
[023-28b]
 樂渾全而忌剖析喜髙妙而略細微其於所謂廣大
 者則似之而於精微有不察則其所謂廣大者亦未
 易以議其全體之真也今且以經論之其所發明固
 不外乎一理然其所指則不能無異同之别而就其
 所同之中盖亦不無賔主親踈逺近之差焉如卦之
 所以八者以竒耦之三加而成也而爻之所以三則
 取諸三才之象而非竒耦所能與此理之一而所指
 之不同者也四象之說本為畫卦則當以康節之說
[023-29a]
 為主而七八九六東西南北水火金木之類為客得
 其主則客之親踈逺近皆即此而可定不得其主而
 曰是皆一說則我欲同而彼自異終有不可得而同
 者矣此所指之同而不能無賔主之分者也是皆樂
 渾全而忌剖析之過也至於乾坤之純而不雜者聖
 人所以形容天地之德而為六十四卦之綱也乾之
 純於剛健而不雜又聖人所以形容天理自然之全
 體而為坤之綱也所以賛其剛健柔順之全德以明
[023-29b]
 聖人體道之妙學者入德之方者亦云備矣未嘗以
 其偏而少貶之也至於諸爻雖或不免於有戒然乾
 九三之危以其失中也其得无咎以其健而健也坤
 六五之元吉以其居尊而能下也上六之龍戰以其
 太盛而亢陽也是豈惡乾之剛而欲其柔惡坤之柔
 而欲其剛哉今未察乎其精微之藴而遽指其偏其
 為當戒意若有所未足於乾坤而陿小之者是不亦
 喜髙妙而略細微之過乎至用九用六乃為戒其剛
[023-30a]
 柔之偏者然亦因其隂變為陽陽變為隂之象而有
 此戒如歐陽子之云者非聖人創意立說而强為之
 也大抵易之書本為卜筮而作故其詞必根於象數
 而非聖人已意之所為其所勸戒亦以施諸筮得此
 卦此爻之人而非反以戒夫卦爻者近世言易者殊
 不知此所以其說雖有義理而無情意雖大儒先生
 有所不免比因玩索偶幸及此私竊自慶以為天啓
 其衷而以語人人亦未見有深曉者不知髙明以為
[023-30b]
 如何舊亦草筆其說今謾録二卦上呈其他文義未
 瑩者多未能卒業姑以俟後世之子雲耳近又嘗編
 一小書略論象數梗槩并以為獻妄竊自謂學易而
 有意於象數之說者於此不可不知外此則不必知
 也心之精微言不能盡臨風引領馳想増劇答趙善/譽
易學未蒙指教乃有簡易之襃令人踧踖其書草略何
 足以當此然此二字在易數中真不可易之妙近世
 說易者愈多而此理愈晦非見之明孰能以一言盡
[023-31a]
 之哉歎伏亡已近嘗略脩數處尋别寄呈但圖書錯
 綜縱横無不脗合終有不可得而盡者信乎天地之
 文非人之私智所能及也答趙善譽/
承示及新著易說開卷一讀啟發已多屬此數日諸處
 書問萃集撥置不下未及詳細但所略看過處其不
 能無疑者已兩三條如元亨利貞文王本意只是大
 亨而利於正耳至彖傳文言乃有四德之說今若依
 而釋之則此乾卦只合且以隂陽推說不應於利字
[023-31b]
 遽以隂氣佐陽為言且以一木言之萌芽則元華葉
 則亨枝幹堅强則利子實成熟則貞貞則所成之實
 又可種而為元循環盖無窮也若但謂歸根復命則
 亦不見貞字之意矣此湏更於天地大化通體觀察
 其曲折未易以尺紙言也又大明終始乃言聖人大
 明乾道之終始程先生說本如此但傳中言之簡略
 却是語録中有此意若云乾道自能大明其終始殊
 費言語卒不成文義也大有卦亨享二字據說文本
[023-32a]
 是一字故易中多互用如王用亨于岐山亦當為享
 如王用享于帝之云也字畫音韻是經中淺事故先
 儒得其大者多不留意然不知此等處不理㑹却枉
 費了無限辭說牽補而卒不得其本義亦甚害事也
 非但易學凡經之說無不如此獨恨早衰無精力整
 頓得耳大抵隂陽只是一氣隂氣流行即為陽陽氣
 凝聚即為隂非直有二物相對也此理甚明周先生
 於太極圖中已言之矣答楊元範/
[023-32b]
易說大槩得之但一隂生之卦本取一隂而遇五陽之
 義今如此說亦佳但更子細看不知能兼此兩意否
 萃卦三句是占詞非發明萃聚之意也此是諸儒說
 易之大病非聖人繫辭焉而明吉凶之意卜田之吉
 特於巽之六四言之此等處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
 只得虚心玩味闕其所疑不可强穿鑿也成性成之
 者性成字義同而用異成性是已成之性如言成說
 成法成德成事之類成之者性是成就之意如言成
[023-33a]
 已成物之類神之所為與祐神同與神德行之神小
 異法象變通如此說亦得但不免微有牽合之病耳
 答潘謙之/
來書云引大易生死之說程氏語黙日月洪鑪之論熹
 案此四者之說初無二致來書許其三排其一不知
 何所折衷而云然然則所許三說恐未得其本意也
 愚意以為不必更於此理會且當案聖門下學工夫
 求之乆自上逹所謂未知生焉知死答李宗思/
[023-33b]
來書云聖人體易至於窮神知化未之或知之妙熹疑
 此語脉中有病又云生死之際必不如是之任滅也
 熹謂任滅二字亦是釋氏言之聖人於死生固非任
 滅亦初不見任滅之病更以前叚參之答李伯諫/
至於易之為書因隂陽之變以形事物之理大小精粗
 無所不備尤不可以是内非外厭動求靜之心讀之
 鄙意如此故於來喻多所未安同上/
示喻觀玩之别想已有成就兹因下問之及嘗竊思之
[023-34a]
 敢布左右盖易有象八卦/六爻然後有辭卦爻/之辭筮有變老/隂
 老/陽然後有占變爻/之辭象之變也在理而未形於事者也
 辭則各因象而指其吉凶占則又因吾之所值之辭
 而決焉其示人也益以詳矣故君子居而學易則既
 觀象矣又玩辭以考其所處之當否動而諏筮則既
 觀變矣又玩占以考其所值之吉凶善而吉者則行
 否而凶者則止是以動靜之間舉無違理而自天祐
 之吉無不利也盖觀者一見而決玩者反復而不舍
[023-34b]
 之辭也筮短龜長之說惟見於左氏元凱之注理固
 有之但先王制卜筮之法至嚴至敬虚其心以聼於
 鬼神專一則聼疑二則差故禮曰卜筮不相襲盖為
 此也晉獻之欲立驪姬以理觀之不待卜而不吉可
 知及其卜之不吉也則亦深切著明已矣乃不勝其
 私意而復筮之是以私心為主而取必於神明豈有
 感通之理哉此所以筮之雖吉而卒不免於凶也今
 不推其所以聼於鬼神者之不專不一而遽欲即此
[023-35a]
 以校龜筮之短長恐未免乎易其言之責也理則一
 而已矣其形者則謂之器其不形者則謂之道然而
 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盖隂陽亦器也而所以隂
 陽者道也是以一隂一陽徃來不息而聖人指示以
 明道之全體也此一隂一陽之謂道之說也不審髙
 明以為然否答丘子野/
易說大槩多與啟蒙相出入但後數條旁通衆說亦有
 功俟更徐考奉報然既知其無取自不必深究王輔
[023-35b]
 嗣所謂縱或復值而義無所取此一言切中事理中
 間亦嘗有數語論之後便寫寄也向在玉山道間見
 徐彦章說離為龜故卦中言龜處皆有離象如頤之
 靈龜損益十朋之龜以其卦雖無離而通體似離也
 頤六爻損自二至上益自初至五此其求之巧矣然
 頤猶取龜義而無取於離損益則但言其得益之多
 而義亦不復繫於龜矣今乃不論其所以得益之故
 以為求益之方而必窮其龜之所自來亦可謂枉費
[023-36a]
 心力矣答林久德/
易象說似未條暢所謂小過中孚先儒之說却似未為
 過也答林至/
所論正蒙大㫖則恐失之太容易爾夫道之極致物我
 固為一矣然豈獨物我之間驗之盖天地鬼神幽明
 隠顯本末精粗無不通貫而為一也正蒙之㫖誠不
 外是然聖賢言之則已多矣正蒙之作復何為乎恐
 湏反復研究其說求其所以一者而合之於其所謂
[023-36b]
 一者必銖銖而較之至於鈞而必合寸寸而度之至
 於丈而不差然後為得也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
 以反說約也正為是爾今學之未博說之未詳而遽
 欲一言探其極致則是銖兩未分而臆料鈞石分寸
 不辨而目計丈引不惟精粗二致大小殊觀非所謂
 一以貫之者愚恐小差積而大謬生所謂鈞石丈引
 者不得其真矣答江彦謀/
問侯氏曰消息盈虚徃來神明皆是理也吉凶悔吝剛
[023-37a]
 柔變化皆是物也恐難分明愚謂是數者皆物也而
 有理存焉又曰以隂陽言之則曰道以乾坤言之則
 曰易貫通乎上下則曰誠夫道非隂陽也所以一隂
 一陽者道也程子固言之矣繫辭止曰乾坤其易之
 門易之緼而謂易為乾坤則非也且既以貫通上下
 為誠矣而又曰總攝天地斡旋造化動役鬼神闔闢
 乾坤萬物由之以生死日月由之以晦明者誠也是
 誠者乃一作用之物有似乎隂符經之云者而不可
[023-37b]
 謂之貫通上下矣既以鬼神為形而下者而非誠矣
 又曰誠無内外無幽明故可格而不可度射審如此
 說則詩當云誠之格思而不當言神之格思也凡此
 自相矛盾有不可曉者不審如何答云看得是答萬/人傑
示及易說等書實不曉所謂不敢開卷累承喻及必欲
 見强使同其說隐之於心有未能安者遂不敢奉報
 今承見語欲成書而不出姓名以避近名之譏此與
 掩耳偷鈴之見何異不知賢者所見何故日見邪僻
[023-38a]
 至於如此夫天下之理唯其是而已若是則出名何
 害若不是則不出姓名何益若如所論乾坤二字乃
 是將一部周易從頭鶻突了豈能使易通著明乎若
 曰人人親見三聖而師之此尤不揆之言如所說乾
 坤字義恐自家未夢見三聖在如何敢開此大口耶
 元書謹用封納拙直之言盡於此書今後不復敢聞
 命矣千萬見察答江黙/
所示經說孟子大意頗佳其間亦有少未合處徐議未
[023-38b]
 晚也但易說愈見乖戾三復駭然因復慨念鄉里朋
 友清素朴實刻意讀書無世間種種病痛未有如德
 功者所以平日私心常竊愛慕思有以補萬分者亦
 荷德功不鄙三數年來雖所論不合加以鄙性淺狹
 譏誚排斥無所不至而下問之意愈勤不&KR0520此在他
 人亦豈能及然自頃至今為日愈乆而所執愈堅所
 見愈僻孜孜矻矻日夜窮忙不暇平心和氣參合彼
 已異同之說反覆論難以求至當之歸而專徇已意
[023-39a]
 競出新竒以求已說之勝以至於展轉支離日益乖
 張而不悟不知用心錯誤何故至此使人更不可曉
 但竊歎恨而已今且據來示而舉其一二言之如既
 曰乾健也而又曰能體其健之謂乾若乾本是健即
 别無體此健者若更要體得此健方謂之乾則是乾
 在健外以此合彼而後得謂之乾也又如羣龍无首
 乃用程傳无妄六二之說雖於理不謬然安頓不是
 地頭全然不是文理又且岐而為二互相矛盾盖乾
[023-39b]
 為萬物之始故天下之物無不資之以始但其六爻
 有時而皆變故有羣龍无首之象而君子體之則當
 謙恭卑順不敢為天下先耳非謂可天德而不可為
 首也又非謂乾不為首也可天德而不可為首不成
 文理無可言者若曰乾不為首則萬物何所資始而
 又誰使為之首乎且程傳之說為人不可以私意造
 始故為之戒耳若乾之為始乃是天理自然非若人
 有形體心思而能以私意造始也此二說者其失甚
[023-40a]
 不難見原其所以失之大抵只是日前佛學𤣥妙之
 見尚在故以理為外以事為粗而必以心法為主然
 又苦其與大易體面不同湏至杜撰揑合所以欲高
 而反下欲密而反踈耳此是義理本原大差謬處不
 但文義之失然在今日德功病痛尚是第二義却是
 日用之間自己分上更不曽實下功夫而窮日夜之
 力以為穿鑿附㑹之計此是莫大之害正使撰得都
 是亦無用處不得力況其乖戾日甚一日豈不枉費
[023-40b]
 工夫虚度光隂不惟無益而反有害乎
   論程氏易傳
程傳艮卦云聖人能使天下順治非能為物作則也唯
 止之各於其所而已此說當矣至謂艮其背為止於
 所不見却恐未是據彖辭自觧得分曉曰艮其止止
 其所也上句止字便是背字故下文便繼之云是以
 不獲其身更不復出艮其背也止是所當止之處下
 句止字却是觧艮字所字是觧背字盖謂止於所當
[023-41a]
 止也所即至善之地如君之仁臣之敬之類不獲其
 身是無與於已不見其人是亦不見人無己無人但
 見是此道理各止其所也艮其背是止於止行其庭
 是止於動故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必大問如何是
 不見其人若舜禹有天下而不與是否先生曰近之
 繼曰似未若遺書所謂百官萬務金革百萬之衆飲
 水曲肱樂在其中萬變皆在人其實無一事却是此
 氣象大槩看易湏謹守彖象文言聖人觧得精密平
[023-41b]
 易後人看得不子細好自用己見觧不若虚心去熟
 看便自見如乾九五文言云同聲相應至萬物覩夫
 子因何於此說數句只是觧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覩
 字分明是觧見字聖人作便是飛龍在天萬物覩便
 是人見之如占得此爻則利於見大人九二見龍在
 田亦是在下賢德已著之人雖未為世用然天下已
 知其文明利見亦是他人利於見之非是二五兩爻
 自利相見凡易中利字多為占者設盖是活人方有
[023-42a]
 利不利若是卦畫何利不利之有如屯卦利建侯屯
 只是卦如何去利建侯乃是占得此卦者之利晉文
 公曽占得此卦屯豫皆有此辭果能得國若常人見
 之亦隨髙下自有箇主宰底道理但古者卜立君卜
 大遷卜大封是事體重者故爻辭以其重者言之必
 大問屯卦何故利於建侯曰屯之初爻以貴下賤有
 得民之象故其爻下之辭復云利建侯必大又問何
 以得爻辭與所占之事相應曰自有此道理如今抽
[023-42b]
 籖者亦多與所占之意相契先生又曰何以見得易
 為占筮之用如王用亨於西山王用亨於岐山亨是
 享字古多通用若人君欲祭祀山川占得此爻則吉
 公用亨於帝吉諸侯占得此卦則利於朝覲天子耳
 凡占筮若爻辭與占意相應即用爻辭斷之萬一占
 病却得利建侯又湏别有卦上討義正淳問二五相
 應不相應時如何曰若得應爻則所祈望之人所祈
 望之事皆相應如人臣即有得君之理不相應則亦
[023-43a]
 然又曰昔張敬夫為魏公占遇暌之蹇六爻俱變二
 卦名義自是不好李壽翁斷之曰用兵之人亦不得
 用兵講和之人亦不成講和暌上卦是離離為甲胄
 為戈兵有用兵之象却變為坎坎險難也有險阻在
 前是兵不得用也兊為口舌又說也是講和之象却
 變為艮艮止也是講和者亦必無成未幾魏公既罷
 湯思退亦敗皆如其言吳必大録/
不耕穫不菑畬如程傳之說則當云不耕而穫不菑而
[023-43b]
 畬乃可又如極言无妄之義盖縁要去義理上說故
 如此觧易之六爻只是說吉凶之辭至彖象方說義
 理六二在无妄之時居中得正故為无妄之吉其曰
 不耕穫不菑畬是四事都不做謂都不動作亦自利
 有攸徃史記无妄作無望是此義必大問若以為無
 望即願望之望非誠妄之妄有所願望即是妄但望
 字說得淺妄字說得深六三即是无妄之灾或繫之
 牛行人自得之何與邑人事而邑人之灾正如俗云
[023-44a]
 閉門家裏坐禍從天上來耳此亦是古辭如飛龍在
 天利見大人謂占得此爻者利於見大人也然吉凶
 以正勝有雖得凶而不可避者縱貧賤窮困死亡却
 非悔吝故横渠云不可避凶趨吉一以正勝是也又
 如占得坤六二爻湏是自己直方大方與爻辭相應
 便不習无不利若是自己不直方大時却反是凶也
 如春秋時南蒯占得坤六五爻以為大吉示子服惠
 伯惠伯曰忠信之事則可不然必敗一叚說得極好
[023-44b]
 盖南蒯所占雖是吉爻然所為却不黄裳却是大凶
 同上/
大凡一爻皆具二義吉者苟不如此則凶凶者苟不如
 此則吉如同人于門湏是自出門去與人同則无咎
 若以人從欲則凶其辭亦自有分曉說破者如婦人
 吉夫子凶咸其腓凶居吉君子得輿小人剥廬又需
 于泥致冦至則又更不决吉凶夫子方於其下說破
 云若敬慎則不敗此又一爻中具吉凶二義之例也
[023-45a]
 如小過飛鳥以凶若占者得之更無可避禍之理故
 象曰不可如何也同上/
問易中交易變易之義如何先生曰交易是陽交於隂
 隂交於陽是卦圗上底如天地定位山澤通氣云云/
 者是也變易是陽變隂隂變陽老陽變為少隂老隂
 變為少陽此是占筮之法如晝夜寒暑屈伸徃來者
 是也又問聖人仰觀俯察見天地竒耦自然之數於
 是畫一以為竒所以象陽畫兩以為耦所以象隂恐
[023-45b]
 於方圓之形見得否或記云豈以天是渾淪圓底只/是一箇物事地則便有闕陷分
 裂處/否先生曰也不特如此天自是一地自是二凡物
 皆然盖天之形雖包乎地之外而其氣實透乎地之
 中地雖是一塊物事在天之中實虚容得天許多氣
 或引先生注易陽一而實隂二而虚為證曰然所以
 易中言夫乾其静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
 其静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静專動直大生都
 是一底意思他這物事雖大然無間斷只是鶻侖一
[023-46a]
 箇大底物事故曰大生地則静翕動闢便是兩箇物
 事其翕也是兩箇之聚其闢也是兩箇之開他這中
 間極闊盡容得那天之氣所以說廣生又曰隂自是
 虧不可盈只得一半兩箇方做得一箇又曰伏羲觀
 鳥獸之文與地之宜那時未有文字只是仰觀俯察
 而已想得聖人心子細察得出雖以鳥獸羽毛之微
 想見聖人也盡察得有隂陽如今人心粗如何察得
 或曰伊川見兎曰察此可以畫卦便是此象先生曰
[023-46b]
 就這一端上亦可以見耳而今凡是草木禽獸無不
 有隂陽鯉魚脊上有三十六鱗隂/數龍有八十一鱗陽/數
 龍不曽見魚必有之又龜背上文中間五箇兩邉各
 插四箇共八箇八箇之外周圍共有二十四箇者二
 十四氣也箇箇如此又如草木之有雌雄如銀杏桐
 樹楮樹牡麻竹曰男生必伏女生必偃其死於水也
 亦然盖男陽氣在背女陽氣在腹也又云揚子撰太
 𤣥云觀龍虎之文察鳥獸之理謂二十八宿也吕闕/
[023-47a]
問坤六二聖人取象何故說得恁地大都與坤德不相
 似曰如何見得不相似處曰隂陽反對觀之則直方
 大者皆非隂之屬也曰坤六爻中只此一爻最重六
 五雖居尊位然却是以隂居陽六二以隂居隂而又
 居下卦所以如此問坤之順恐似此處順只是順理
 不是柔順之順曰也是柔順只是他都有力乾行健
 固是有力坤雖柔順亦是決然恁地順不是柔弱放
 倒了所以聖人亦說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静而徳方
[023-47b]
 問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本義云乾健而動故以易而
 知太始坤順而静故以簡而作成物若以學者分上
 言之則擴然大公者易也物來順應者簡也不知是
 否曰然曰乾之易致知之事也坤之簡力行之事也
 問恐是下文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故知其所分如此
 否曰他以是而能知故人亦以是而知之所以坤之
 六二便只言力行底事楊道夫録/
先生問時舉看易如何時舉說云只看程易見其只就
[023-48a]
 人事上說無非日用常行底道理先生云易最難看
 湏要識聖人當初作易之意且如泰之初九拔茅茹
 以其彚征吉謂其引賢類進也都不正說引賢類進
 而云拔茅何耶如此之類要湏思量某之啟蒙自說
 得分曉且試去看因云某少時看文字時凡見有說
 得合道理底湏旁搜逺取必要看得他透今之學者
 多不如是如何時舉退看啟蒙晚徃侍坐時舉云向
 者看程易只就注觧上生議論却不曽靠得易看所
[023-48b]
 以不見得聖人作易之本意今日看啟蒙方見得聖
 人一部易皆是假借虚設之辭盖縁天下之理若正
 説出便只作一件用唯以象言則當卜筮之時看是
 甚事都來應得如泰之初九若正作引賢類進說則
 便只作得引賢類進用唯以拔茅茹之象言之則其
 他事類此者皆可應也啟蒙警學篇云理定既實事
 來尚虚用應始有體該本無便見得易只是虚設之
 辭看事如何應耳未知如此見得否先生頷之因云
[023-49a]
 程易中有甚疑處可更商量看時舉問坤六二爻傳
 云由直方而大切意大是坤之本體安得由直方而
 後大耶先生曰直方大是坤有此三德若就人事上
 説則是敬義立而徳不孤豈非由直方而後大耶潘/時
 舉録/
且如子善向看易傳徃徃畢竟不曽熟如此則何縁得
 㑹浹洽同上/
論易云其他經先因其事方有其文如書云堯舜禹成
[023-49b]
 湯伊尹武王周公之事因有許多事業方說到這裏
 若無這事亦不說到此若易則是箇空底物事未有
 是事預先說是理故包括得盡許多道理看人做甚
 事皆撞著他又曰易無思也無為也易是箇無情底
 物事故寂然不動占之者吉凶善惡隨事著見乃感
 而遂通又云易中多言正如利正正吉利永正之類
 皆是要人守正又云人如占得一爻湏是反觀諸身
 果盡得這道否也坤云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湏
[023-50a]
 看自家能直能方能大方能不習无不利凡皆類此
 又云所謂大過如當潛而不潛當見而不見當飛而
 不飛皆是過又曰如坤之初六湏知履霜堅氷之漸
 要人恐懼修省不能恐懼修省便是過易大槩欲人
 恐懼修省又曰文王繫辭本只是與人占底書至孔
 子作十翼方說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
 其變而玩其占又曰夫子讀易與常人不同是他胷
 中洞見隂陽剛柔吉凶消長進退存亡之理其賛易
[023-50b]
 即就胷中寫出這道理味道問聖人於文言只把做
 道理先生曰有此氣便有此理又問文言反覆說如
 何曰如言潛龍勿用陽在下也又潛龍勿用下也只
 是一意重叠說伊川作兩意未穏同上/
銖問程易如何看先生曰且只恁地看又問程易於易
 之本義如何先生曰程易惟是不說易文義處只說
 道理處極好看又問乾繇辭下觧云聖人始畫八卦
 三才之道偹矣因而重之以盡天下之變故六畫而
[023-51a]
 成卦據此說却是聖人始畫八卦每卦便是三畫聖
 人因而重之為六畫似與邵子一生兩兩生四四生
 八八生十六十六生三十二三十二生六十四為六
 畫不同先生曰程子之意只云三畫上疊成六畫八
 卦上疊成六十四耳與邵子說誠異葢康節此意不
 曾說與程子程子亦不及問之故一向只隨他所見
 去但他說聖人始畫八卦不知聖人畫八卦時先畫
 甚卦此處便曉他不得又問啟蒙所謂自太極而分
[023-51b]
 兩儀則太極固太極兩儀固兩儀自兩儀而分四象
 則兩儀又為太極而四象又為兩儀以至四象生八
 卦節節推去莫不皆然可見一物各具一太極否先
 生曰此只是一分為二節節如此以至於無窮皆是
 一生兩耳因問序所謂自本而榦自榦而支是此意
 否先生曰是董銖録/
問易中也有偶然指定一兩件實事言者如亨于岐山
 利用征伐利遷國之類是也先生云也是如此亦有
[023-52a]
 兼譬喻言者如利涉大川則行船之吉占而濟大事
 亦如之
 
 
 
 
 
 
[023-52b]
 
 
 
 
 
 
 
 文公易說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