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66 誠齋集-宋-楊萬里 (SBCK)


[096-1a]
誠齋集巻第九十六
       廬陵楊 万里 廷秀
 雜著
  &KR0634
   代梁丞相作 夀聖齋明廣慈備德太上
   皇后𠕋文
維淳熈十二年嵗次乙巳十二月一日庚戌朔
皇帝臣謹稽首再拜言曰臣聞五三六經若稽天
則𠡠叙人紀罔不上昭帝猷内融母德與懤載相
永與曦朏相輝是以書首堯典詩首周南蓋降羲
[096-1b]
迄黄肇允而未具嫄武狄鳦若淑而靡隆君子於
是乎謂帝道莫盛於唐堯母德無加於文母也然
上下千載相望遥遥若夫堯父文母生同昭時参
天兩地夀儷太極如日斯升如月斯常倬乎如今
日之於鑠者夐哉不可得聞已徳日新夀日新則
鴻號領聞又日日新顧可挈而不熈哉恭惟
光堯夀聖憲天軆道性仁誠徳經武緯文紹業與
綂明謨盛烈 太上皇帝陛下皇建渾淪再造穹
窿更生肖翹重輝宗祐固天縱之聖神武文叡聦
徇齊又多績也厥亦惟我 夀聖齊明廣慈太
[096-2a]
上皇后徽懿淵穆惠和靜専實左之右之輔之翼
之在河之洲言采其荇闗雎之所以風天下也荘
敬以思謙恭以卑思齊之所以垂徽音也為綌之
俗薄澣之服葛覃之所以化婦道也至於求賢如
巻耳逮下如樛木化行如兎𦊨由身而家由家而
國由國而天下母也克仁繄 光堯有不殺之武
母也克儉繄 光堯有日損之道母也克遜繄
光堯有黄屋非心之聖惟父惟母同道一德惟齊
惟鈞光施沖人恩被函生格于皇天自天夀之有
永無艾臣敢不涓選令月朌飾上儀躬率百工増
[096-2b]
崇顯名用荅&KR0045二親之光訓蓋聖善夀祺言之不
足我是以有明慈之稱光明宣慈言之不足我是
以有齊廣之稱乃齊乃廣言之不足我是有備德
之稱且厚以持載愽而能化德也貫三為一襲六
為八備也衆美㑹焉萬善叢焉徳行純備視周之
大任無所與遜臣不勝大願謹奉玉𠕋金寶加上
尊號曰 夀聖齊明廣慈備德太上皇后伏惟
殿下同堯之天合堯之日對越大飬於萬斯年復
無無極燕翼右序以篤 宋祐以茠于萬嗣臣誠
歡誠抃稽首再拜謹言
[096-3a]
 詞
   給太學士人綾紙詞
牒某人成均材之囿也言蓻其苗言擷其秀既曰
擷之曷不蓺之士之入於斯出於斯有碩其用者
相踵也庸非國家飬士之仁乎有養士之仁有自
養之仁徃省毋怠事須凖𠡠給牒充太學生故牒
 議
   光堯太上皇帝謚議
某聞聖人之孝莫大於尊親尊親之至莫大於愛
之以德吾如是而尊之吾親可以受之受之而安
[096-3b]
居之而無疑是之謂愛之以德不然極吾之所&KR0082
尊而不顧吾親之所不欲受豈所謂愛之以徳乎
昔魯之閔僖兄弟也然閔公先君也僖継閔者也
而文公乃躋於閔之上文公知尊其父而不知嗣
其父於非禮之地是則尊其父者䧟其父也故春
秋書之曰躋僖公譏之也至定公而逆祀始正故
又書之曰從祀先公嘉之也然則議者欲尊
大行太上光堯皇帝為祖無乃近於躋僖公之類
乎兄弟且不可而父子則可乎恭惟 太上光堯
皇帝以上聖之資當艱難之運而能撥乱世反之
[096-4a]
正皇建太極再造兩儀更生烝民重立 九廟
中與之業巍蕩遂古至於囬龍輴於永祐承太母
於慈寕偃兵息民涵育溥博和戎靖國方内密如
紹興辛巳逆亮叛盟戎路一征兇酋自斃㓛成不
處断自 天𠂻褰裳去之以授 聖嗣駿㓛丕烈
赫然如彼道隆徳茂卓然如此其視光武無所與
遜皇乎我 宋丕天之大律不可貶已尊而為祖
何不可者然莽取漢而漢亡則先漢至平帝而終
光武取莽而漢與則後漢自光武而始國自我始
謂之祖可也光武之於平帝光武所不得而父况
[096-4b]
非受之於平帝之於光武平帝所不得而子况非
授之於光武親則非父子也世則非授受也謂之
祖可也今我 光堯親則 徽宗之子也位則
徽宗之授也禀父之命傳父之位至於 廟號父
居其前同 列聖而稱宗子居其後異 列聖而
稱祖 光堯之心其安乎哉楊雄曰孝莫大於寕
親寕親莫大於寕神尊其號而使其心不安其神
不寕可乎今申命公卿大臣議郎博士僉爾而進
質之於天盍亦無變稱宗之制而獨求極尊之謚
庻㡬下可以稱 吾君愛親以徳之美意上可以
[096-5a]
安 光堯在天之神靈也謹案謚法窮神知化曰
聖一民無為曰神克定禍乱曰武修徳來逺曰文
禮文法度曰章継志述事曰孝夫自天生徳聦明
仁儉不曰聖乎内嬗 聖子獨觀昭曠不曰神乎
赫聲濯靈風揮日舒不曰武乎投戈舞于裔夷用
賔不曰文乎刺經作制與滯舉偏不曰章乎宗廟
再安祀 宋配天不曰孝乎昔 帝堯之徳乃聖
乃神乃武乃文煥乎文章堯之章也親睦九族堯
之孝也惟我
太上異時尊號于堯有光厥今易名備堯六徳勒
[096-5b]
崇垂鴻金聲玉振於是為稱若夫髙者天德之稱
也致崇極之謂也詩曰莫髙匪天又曰謂天蓋髙
惟髙之一字乃盡乎天德惟天下之至聖乃配乎
天徳於赫太上其道髙乎九皇其㓛髙乎二典其
夀髙乎五三六經之傳豈惟堯而已矣非天徳其
孰能當之 太上光堯皇帝尊謚宜天錫之曰
聖神武文章孝皇帝廟曰 髙宗謹具申尚書省
伏乞照㑹謹狀
   葉恭簡公諡議名義問/字審言
議曰天下有名教聖人有天爵政教莫大乎誅賞
[096-6a]
而誅有不及於隱慝人爵莫顯乎公卿而爵有不
施於幽光諡也者其教不以政而以名其爵不以
人而以天者也一字之褒死而不忘片言之貶百
世不改是以君子貴之樞密葉公既薨其子某謁
于太常考其行實稽之謚法法之所與也謹案諡
法不懈于位曰恭正直無邪曰簡合是二者可以
易公之名矣公何以謂之恭也紹興之季年虜酋
敗盟冦我彊埸有為右相而受命督視者逡巡畏
避竟不肯行公入對毅然請行 太上皇帝玉音
慰諭且謂卿能為朕復何慮大抵緩則食其禄急
[096-6b]
則逃其死為臣如此懈孰甚焉公遇大難而以身
任之可謂不懈于位矣是以謂之恭也公何以謂
之簡也公自為少吏而上䟽論時宰之姦邪以取
免官之譴及執法殿中則論執政之垂愎必使釋
位而去且謂君子當長養成就使之有立小人當
芟夷藴崇勿使能殖可謂正直無邪矣是以謂之
簡也請諡曰恭簡謹議
   節使趙忠果諡議名士跋
議曰身與義孰重曰義重志與㓛孰難曰志難古
人不以天下易兩臂蓋以身重於天下故也然身
[096-7a]
不可殺乃有殺身以成仁生不可舎乃有舎生而
取義君子是以知天下至重之噐在義而不在身
古人不以九合易一死蓋以㓛難於濟世故也然
以其君覇者或有比之而不恱以其君顯者或有
耻之而不為君子是以知天下至難之業不在㓛
而在忠故節使趙公&KR0108至難之志而不懼&KR0162甚重
之身而無愛㓛雖不就義則獨髙矣矧公神明之
冑宗室之英乃與上古之伏節死義者爭日月之
光凌雪霜之嚴是嵗寒之松生於 髙宗之景山
疾風之草生於文王之靈囿也詩不云乎豈無他
[096-7b]
人不如我同姓議禮者當正色而謚之夫何疑焉
公在靖康之間憤金虜之猘宗國之屯結豪傑三
千人以赴京師在建炎之間復結義士數千人欲
為 朝廷取河北竟以謀泄虜人執之断腰於市
嗚呼痛矣謹按謚法殺身報國曰忠犯衆所懼曰
果公之志欲取河北於既䧟之後不亦犯衆所懼
乎公之義能捐一身於衆人貪生之日不亦殺身
報國乎冝以忠果為諡謹議
 策問
   太學私試䇿問
[096-8a]
問錢之為物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然非天下之無
用無以行天下之有用是以假之也嘗怪鑄之自
於古積之至於今旧者不足継之以鼓鑄鑄之不
足継之以楮券宣其為錢不勝其有餘也而反愈
不足夫錢之與物無兩重亦無兩輕此賤則彼貴
彼低則此昻也今則錢與物兩貴其咎安在或謂
以楮為之其數十而其用八非細民之便此其所
以敝也然行之於益州未聞如是之敝彼何術也
或謂以銅為之其費不貲盍與鉄者兩行乎議者
曰鉄非銅比也不久且毁有鉄之費無泉之利無
[096-8b]
以為也然是物也益州亦用之又何歟放鑄可為
也其如權去公上何且楮券之偽者民猶病之放
鑄可為不可為也禁其銷則錢不毁禁其泄則錢
不耗是二者固載之令甲矣然銷之者無藝泄之
者不貲何其自若也或者曰昔者孟子不言利不
知夫五雞二彘之育孟子所不忽也何必曰利孟
子有為言之也信如或者之&KR0003則王&KR0283亦孟子歟
不然時之所憂庸得不憂民之所病庸得不病諸
君獨無意乎美言不補窽言無施諸君必不為也
願悉解有司之惑將有擇焉
[096-9a]
   省試别頭䇿問
問道與德可勉而能才不可强而致此蘇氏之論
也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徳謂之小人此司馬氏
之論也由前之語則先才由後之說則後才兩從
則戾一從則孰㱕或曰蘇氏駮乎權司馬氏粹乎
經權則多尤經則寡悔信斯言也仲尼之所謂才
難不尚才哉舜之五臣周之十乱不用才哉且司
馬氏之說曰正直中和之謂德聦明果敢之謂才
然則才與徳之分也昭矣及觀傳稱髙辛氏髙陽
氏之才子則曰忠肅恭懿又曰齊聖廣淵傳之所
[096-9b]
謂才乃司馬氏之所謂徳也又何歟諸君且用世
矣於此何嚮有司將觀焉
   太學上舎䇿問
問趨治者固多塗經乃謂之道継乃謂之德濟乃
謂之術就乃謂之㓛其趨三其就一也唐虞氏粹
乎道周人粹乎徳秦人粹乎術漢人駮乎術與徳
嘗怪二帝之治執中之彌迩而光被之彌逺精一
之彌約而雍煕之彌博堯曰成㓛舜曰大㓛何其
卓也及舜以是傳之三而至文武周公觀周公相
成王以治周者豈弟形於心忠厚浹於物禮樂陶
[096-10a]
於天下韙矣然吕刑之繁已伏於圄空之日春秋
之戰亦𠋣於兵寢之年自是而後周弱矣當周公
用此以治魯而君子已逆知其寖㣲矣周公用於
周而不自知其將弱歟抑知之而不攺歟且其道
未離於唐虞之所𫝊而其德非違於道也所𫝊者
無二而所就者不一何也於是秦人監之絀道以
進乎術偭徳而嚮乎㓛一用權㔟法制以驅其民
挈携其政以㱕乎兵與刑以為吾可以有就則亦
奚天下不恱之恤故其䆒曰冨而富曰强而强為
國而濟登兹焉者可也然說者必曰秦以此始亦
[096-10b]
以此終其信然耶抑評以成毁而不以工拙乎夫
成毁之與工拙此二事也𥘿果工於為國則不以
毁廢㓛不以人揜枝也且其後之毁庸知其不有
由歟抑其所以毁者果出於其所以成者歟於是
漢人監之髙文創守以寛厚公恕之治與天下為
清靜和樂之事然漢無秦之術而亦有𥘿之㓛朽
貫紅粟白老児嬉𥘿未必有也南越請服匈奴和
親不為𥘿之强而亦不至周之弱武宣継之則又
不然曰髙皇帝遺朕平城之憂曰何至純任德教
周周政乎二君之治蓋出乎秦人之所謂術者矣
[096-11a]
然一以之虛耗一以之中興事同而㓛之異此又
何也且夫道與德唐虞不得不帝周不得不弱說
者曰窮於周然奚而不窮於漢之髙文乎此尚有
可諉者曰異世至於術秦一秦也由乎前也奚以
㓛由乎後也奚以毁説者又曰秦之所挾者毁之
具也其前之㓛者幸也然宣帝復用之而㓛則又
奚説之諉恭惟 主上躬發聖徳統揖群元蓋將
攄闔闢天地之志以不纘祖烈内修之政自治之
䇿必有万其全也比者紓淮民之勤蠲江湖之逋
復鹽䇿朘丘甲郤羨餘戢横歛劭農㓛講水澤藹
[096-11b]
如之治登周漢而咸唐虞有日矣敢問諸君繄郤
輯不世之㓛則冝術之施然秦之短武之悔乃有
可懲而秦之强宣之㓛亦有可計欲建不抜之業
則宜道徳之用然周人之弱得無可監而唐虞之
隆周漢之永又有可宗今行其三而並歟擇其一
而専歟抑外此而之他也或曰仲尼之門羞称乎
術或曰仁術不自孟氏儒術不自荀氏歟願殫議
而洽講之將以聞焉
   公試武學䇿問
問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非古也危而注
[096-12a]
意將是寒裘雨蓑之論也故擇將在素論將在豫
嘗試歴選若昔與諸君論之或謂制勝者不穿札
破敵者乗軺車將豈顓戴鶡哉然栒邑陳濤之役
山西之族哂之或又謂列兵法者皆决水轉圜之
家學裕父㓛者乃忠義感人之燕翼不干其人干
其閥也然長平河橋之役非將種乎彼起屠販為
爪牙何必將種乎或又謂謝病頻陽乃能平楚老
者可使也不更事少年亦能破秦可偏廢哉軍市
之租盡給士卒廉者可使也貪而好色亦得士死
力可獨取哉抑不思故將軍而失道尚乳臭而見
[096-12b]
輕鬻樵水歛錢帛而霣燕晋斯焉取斯嗟乎將固
不易知知將亦未易若曰亡踰老臣若曰臣能平
之自鬻何嫌焉然降匈奴者即自當單于之俊困
壺頭者即據鞌矍鑠之老獨何歟或謂戰必勝之
將㣲信謹守鑰者疇知之勇可用之將㣲經濟大
畧者疇識之舉良將大臣事也然守汝州而禽舉
之者誰歟此猶可諉曰文武異科將相異列也意
思深長必禽万人敵者舉之䇿敵制勝必武舉異
等者舉之亦各於其黨也然敏辯言兵而望風輒
潰舉之者又誰歟或曰相崇而䟽將重而逺盍親
[096-13a]
且近者之咨乎嘻五樓之敗即中尉之門人潼闗
之衂即軍容之上客旄節以賂得者有債帥之號
招討以貨取者亡封丘之師又何歟擇將之難也
如此或謂君王神武則駕馭必英雄然有君無臣
古人歎之何也恭惟 主上聖武如堯勇智如湯
競烈遵晦如武王然寤寐方召旁招頗牧迺者發
徳音下 明詔内而待從外而計臣令各舉偏禆
以備采擢 聖慮至深逺也伊欲謹差真材&KR4547
隆指據旧以鑒新舍短而集長䇿將安出願諸君
切瑳究之將以聞焉
[096-13b]
   庚戌殿試武舉䇿 御題
朕以寡昧獲承 至尊壽皇之休徳任大守重永
惟保邦安邊之要莫大乎二柄夙夜祗懼遹求天
保采薇之治至親御鞍馬講武訓兵婁詔諸將一
意拊摩選偏禆之智勇而上之樞庭戒將帥之掊
克而察以御吏 朕於軍政非不盡心焉今子大
夫咸造在廷 朕甚嘉之蓋聞古者兵制夏商而
上邈矣周家之制地方百里出士若徒者三千焉
此井牧之法也然乗馬之法一同百里出士若卒
者七千有五百焉何其異也至於諸侯兵十大夫
[096-14a]
孟津之㑹侯國八百則兵之為千万者六矣而天
子之兵止七十有五萬焉財足以當十諸侯之兵
而已豈强榦弱枝之制乎至於齊之内政晋之被
廬秦之材官漢之南北軍七校樓舩唐之府兵曠
騎雖曰非古亦各言其制也其因革善否可得聞
乎若夫歴代舟車步騎之異技竒正偏伍之異法
擇將者或以文或以武或以新進或以老成何塗
而得其人議兵者或仁義或詐力或祖韜畧或祖
孫吴何門而决其䇿子大夫講之熟矣悉意以陳
朕將親覽
[096-14b]


   嘉定元年春三月男 長孺 編定
   端平元年夏五月門人羅 茂良 校正
誠齋集卷第九十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