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22 五燈全書-清-超永 (J)



五燈全書卷第四十四
京都聖感禪寺住持僧 超永 編輯
京都古華嚴寺住持僧 超揆 較閱 進


臨濟宗


南嶽下十五世


龍門遠禪師法嗣



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



成都史氏子。初依大慈雅。
心醉楞嚴。逾五秋。南遊謁諸尊宿。始登龍門。即以平
時所得白佛眼。眼曰。汝解心巳極。但欠開眼耳。遂俾
職堂司。一日侍立次。問曰。絕對待時如何。眼曰。如汝
僧堂中白椎相似。師罔措。眼至晚。抵堂司寮。師理前
話。眼曰。閒言語。師於言下大悟。宋政和末。出世和之
[044-0106b]
天寧。屢遷名剎。紹興間。奉詔開山鴈蕩能仁。時真歇
居江心。聞師至。恐緣未熟。特過江迎。歸方丈。大展九
拜。以誘溫人。由是翕然歸敬。未視篆。舊住僧。懼行規
法。深夜放火。鞠為瓦礫之墟。師竟就樹縛屋。陞座示
眾曰。愛閒不打鼓山鼓。投老來看鴈蕩山。傑閣危樓
渾不見。谿邊茆屋兩三間。還有共相出手者麼。喝一
喝。下座。聽法檀施。併力營建。未幾復成寶坊。次補江
心 上堂。萬年一念。一念萬年。和衣泥裏輥。洗脚上
床眠。歷劫來事。祇在如今。大海波濤湧。小人方寸深。
拈起拄杖曰。汝等諸人。未得箇入頭。須得箇入頭。既
得箇入頭。須有出身一路始得。大眾。且作麼生是出
身一路。良久曰。雪壓難摧㵎底松。風吹不動天邊月。
卓拄杖。下座 上堂。萬機不到。眼見色。耳聞聲。一句
當堂。頭戴天。脚踏地。你諸人。祇知今日是五月初一。
殊不知。金烏半夜忙忙去。玉兔天明上海東。以拂子
擊禪床。下座 上堂。明明無悟。有法即迷。諸人向這
裏立不得。諸人向這裏住不得。若立則危。若住則瞎。
直須意不停元。句不停意。用不停機。此三者既明。一
切處不須管帶。自然現前。不須照顧。自然明白。雖然
如是。更須知有向上事。久雨不晴。咄 上堂。一葉落
天下秋。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塵起大地收。嘉
州打大像。陜府灌鐵牛。明眼漢合作麼生。良久曰。久
旱簷頭句。橋流水不流。卓拄杖。下座 上堂。見見之
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落花有意隨流水。
[044-0106c]
流水無情戀落花。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
汝而誰。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喝一喝
曰。三十年後。莫道能仁教壞人家男女 上堂。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東家點燈。西家暗坐。曰未
審意旨如何。師曰。馬便搭鞍。驢便推磨。僧禮拜。師曰。
靈利衲僧祇消一箇。遂曰。馬搭鞍。驢推磨。靈利衲僧
祇消一箇。縱使東家明點燈。未必西家暗中坐。西來
意旨問如何。多口阿師自招禍 僧問。如何是第一
義。師曰。你問底是第二義 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趙州道無。意旨如何。師曰。一度著蛇齩。怕見斷井索。
 問燕子深談實相。善說法要。此理如何。師曰。不及
鴈銜蘆 問如何是佛。師曰。華陽洞口石烏龜 問
魯祖面壁意旨如何。師曰。金木水火土。羅[目*候]計都星
 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時如何。師曰。作賊人心虗。
曰國師三喚侍者。又作麼生。師曰。打鼓弄猢猻。鼓破
猢猻走 高宗紹興丙寅七月十八日。召法屬長老
宗範。付後事。次日沐浴。聲鐘集眾。就座泊然而逝。茶
毗日。送者均獲設利。奉靈骨塔于鼓山。


南康軍雲居高庵善悟禪師



洋州李氏子。年十一去
家。業經得度。有夙慧。聞僧冲舉武帝問達磨因緣。如
獲舊物。遽曰。我既廓然。何聖之有。冲異其語。勉之南
詢。蒙授記於龍門。一日有僧被蛇傷足。佛眼問曰。既
是龍門。為甚麼却被蛇齩。師即應曰。果然現大人相。
眼益器之。後傳此語到昭覺。圓悟曰。龍門有此僧耶。
[044-0107a]
東山法道。未至寂寥 住後。上堂。少林面壁。懷藏東
土西天。歐阜陞堂。充塞四維上下。致使山巍巍而砥
掌平。水昏昏而常自清。華非艶而結空果。風不搖而
片葉零。人無法而得咨問。佛無心而更可成。野蔬淡
飯延時日。任運隨緣道自靈。畢竟如何。日午打三更。


遂寧府西禪文璉禪師



郡之張氏子。上堂。一向恁麼
去。直得凡聖路絕。水泄不通。鐵蛇鑽不入。鐵鎚打不
破。至於千里萬里。鳥飛不度。一向恁麼來。未免[厂@火]頭
土面。帶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為馬。非唯孤負先聖。
亦乃埋沒己靈。敢問大眾。且道。恁麼去底是。恁麼來
底是。芍藥花開菩薩面。椶櫚葉散夜叉頭 上堂。諸
方浩浩談元。每日撞鐘打鼓。西禪無法可說。勘破燈
籠露柱。門前不置下馬臺。免被傍人來借路。若借路。
須照顧脚下。若參差。邯鄲學唐步 上堂。心生種種
法生。森羅萬象縱橫。信手拈來便用。日輪午後三更。
心滅種種法滅。四句百非路絕。直饒達磨出頭。也是
眼中著屑。心生心滅是誰。木人擕手同歸。歸到故鄉
田地。猶遭頂上一鎚 上堂。正月孟春猶寒。直下言
端語端。拈起衲僧鼻孔。穿開祖佛心肝。知有者。達磨
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不知有者。誰知當面蹉過。
迢迢十萬八千。山僧為你重說偈言。大眾莫教孤負。
盂春猶寒 僧問。師子未出窟時如何。師曰。瓜牙巳
露。曰出窟後如何。師曰。龍頭蛇尾。曰出與未出時如
何。師曰。正好喫棒 問以一重去一重。即不問。不以
[044-0107b]
一重去一重時如何。師曰。闍黎有許多工夫。


隆興府黃龍牧庵法忠禪師



四明姚氏子。十九試經
得度。習台教。悟一心三觀之旨。未能泯跡。徧參名宿。
至龍門。觀水磨旋轉。發明心要。乃述偈曰。轉大法輪。
目前包褁。更問如何。水推石磨。呈佛眼。眼曰。其中事
作麼生。師曰。㵎下水長流。眼曰。我有末後一句。待分
付汝。師即掩耳而去。後至廬山。於同安枯樹中。絕食
清坐。宋宣和間。湘潭大旱。禱而不應。師躍入龍淵。呼
曰。業畜當雨一尺。雨隨至。居南嶽。每誇虎出遊。儒釋
望塵而拜 住後。上堂。張公喫酒李公醉。子細思量
不思議。李公醉醒問張公。恰使張公無好氣。無好氣。
不如歸家且打睡 上堂。今朝正月半。有事為君斷。
切忌兩眼睛。被他燈火換 上堂。我有一句子。不借
諸聖口。不動自己舌。非聲氣呼吸。非情識分別。假使
淨名杜口於毗耶。釋迦掩室於摩竭大似掩耳偷鈴。
未免天機漏泄。直饒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
若向牧庵門下。撿點將來。祇得一橛。千種言。萬般說。
祇要教君自家歇。一任大地虗空。七凹八凸 僧問。
如何是佛。師曰。莫向外邊覓。曰如何是心。師曰。莫向
外邊尋。曰如何是道。師曰。莫向外邊討。曰如何是禪。
師曰。莫向外邊傳。曰畢竟如何。師曰。靜處薩婆訶
 問大眾臨筵。請師舉唱。師豎起拂子。僧曰。乞師再垂
方便。師擊禪床一下。後示寂。塔于香原洞。


衢州烏巨雪堂道行禪師



處州葉氏子。依泗州普照
[044-0107c]
英得度。參佛眼。聞舉玄沙築著脚指話。遂大悟。出世
住南明。遷薦福。末領烏巨 上堂。會即便會。玉本無
瑕。若言不會。碓觜生華。試問。九年面壁。何如大會拈
花。南明恁麼商確。也是順風撒沙。參 上堂。雲籠嶽
頂。百鳥無聲。月隱寒潭。龍珠自耀。正當恁麼時。直得
石梁忽然大悟。石洞頓爾心休。虗空開口作證。溪北
石僧點頭。諸人總在這裏瞌睡。笑殺陜府鐵牛 上
堂。佛說三乘十二分頓漸偏圓。癡人面前。不得說夢。
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癡人面前。不得說夢。
臨濟三元。雲門三句。洞山五位。癡人面前。不得說夢。
南明恁麼道。還免得遭人撿責也無。所以古人道。石
人機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應和。還
有和雪曲底麼。若有。喚來與老僧洗脚。上堂。通身是
口。說得一半。通身是眼。用得一橛。用不到處說有餘。
說不到處用無盡。所以道。當用無說。當說無用。用說
同時。用說不同時。諸人若也擬議。西峰在你脚底
 到國清。請上堂。句亦剗。意亦剗。絕毫絕氂處。如山如
嶽。句亦到。意亦到。如山如嶽處。絕毫絕氂忽若拶通
一線。意句俱到俱不到。俱剗俱不剗。直得三句外絕
牢籠。六句外無標的。正當恁麼時。一句作麼生道。傾
葢同途不同轍。相將𢹂手上高臺 上堂。舉趙州示
眾曰。老僧除却二時齋粥。是雜用心處。師曰。今朝六
月旦。行者擊鼓。長老陞堂。你諸人。總來這裏雜用心
 上堂。舉僧問雲門。如何是驚人句。門曰響。師曰。雲
[044-0108a]
門答這僧話。不得便休。却鼓粥飯氣。以當平生 上
堂。黃梅雨麥秋寒恁麼會太無端。時節因緣佛性義。
大都須是髑髏乾 示眾。舉璣先輩問僧。禪以何為
義。眾下語。皆不契。璣自代曰。以謗為義。師曰。三世諸
佛是謗。西天二十八祖是謗。唐土六祖是謗。天下老
和尚是謗。諸人是謗。山僧是謗。於中還有不謗者也
無。談元說妙河沙數。爭似雙峰謗得親 師示疾。門
弟子教授汪喬年至省候。師以後事委之。示以偈曰。
識則識自本心。見則見自本性。識得本心本性。正是
宗門大病。註曰。爛泥中有刺。莫道不疑好。黎明沐浴
更服。跏趺而逝。闍維。五色設利。烟所至處纍然。齒舌
不壞。塔于寺之西。


撫州白楊法順禪師



綿州文氏子。依止佛眼。聞眼普
說。舉傅大士心王銘曰。水中鹽味。色裏膠青。決定是
有。不見其形。師於言下有省。後觀寶藏迅轉。頓明大
法。趨丈室作禮。呈偈曰。頂有異峰雲冉冉。源無別派
水冷泠。遊山未到山窮處。終被青山礙眼睛。眼笑而
可之 住後上堂。好事堆堆叠叠來。不須造作與安
排。落林黃葉推水去。橫谷白雲風卷回。寒鴈一聲情
念斷。霜鐘纔動我山摧。白楊更有過人處。盡夜寒爐
撥死[厂@火]。忽有箇衲僧出來道。長老少賣弄。得恁麼窮
乞相。山僧祇向他道。却被你道著 上堂。我手何似
佛手。天上南星北斗。我脚何似驢脚。往事都來忘却。
人人盡有生緣。箇箇足方頂圓。大愚灘頭立處。孤月
[044-0108b]
影射深灣。會不得見還難。一曲漁歌過遠灘 示眾。
染緣易就。淨業難成。不了目前。萬緣差別。祇見境風
浩浩。凋殘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燒盡菩提之樹。道念
若同情念。成佛多時。為眾一似為己。彼此事辦。不見
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
解脫 上堂。鷄啼曉月。狗吹枯樁。只可默會。難入思
量。看不見處。動地放光。說不到處。天地元黃。撫城尺
六狀紙。元來出在清江。大眾。分明話出人難見。昨夜
三更月到窗 上堂。風吹茆茨屋脊漏。雨打闍黎眼
睛濕。恁麼分明却不知。却來這裏低頭立時紹燈上座。聞之有
省。後住婺之廣教 因病示眾。久病未嘗推木枕。人來多是

問如何。山僧據問隨緣對。窗外黃鸝口更多。只如七
尺之軀。甚處受病。眾中具眼者。試為山僧指出病源。
眾下語。皆不契。師自拊掌一下。作嘔吐聲。又曰。好箇
木枕子 師律身清苦。出入唯杖笠獨行。後示寂。闍
維。收舍利。目睛齒舌數珠。同靈骨。塔于寺西。


南康軍雲居法如禪師



丹丘胡氏子。依護國瑞祝髮。
登具。徧參浙右諸宗匠。晚至龍門。以平日所證白佛
眼。眼曰。此皆學解。非究竟事。欲了生死。當求妙悟。師
駭然諦信。一日命主香積。以道業未辦固辭。眼勉曰。
姑就職。其中大有人。為汝說法。未幾晨興開廚門。望
見聖僧。契所未證。即白佛眼。眼曰。這裏還見聖僧麼。
師詣前問訊。叉手而立。眼曰。向汝道。大有人為汝說
法 住後上堂。一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萬法若無。
[044-0108c]
普賢失其境界。向這裏。有無俱遣。得失兩亡。直得十
方世界三世諸佛。總不可得現前。諸人且道。十二時
中。向甚麼處。安身立命。披蓑側立千峰外。引水澆蔬
五老前 上堂。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
形山。雲居又且不然。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
擲下拄杖曰。大眾也須識取。


南康軍歸宗真牧正賢禪師



潼川陳氏子。世為名儒。
幼從三聖澄。為苾蒭。具滿分戒。遊成都。依大慈秀。習
經論。凡典藉過目成誦。義亦頓曉。秀稱為經藏子。出
蜀謁諸尊宿。後扣佛眼。一日入室。眼舉殷勤抱得旃
檀樹語。聲未絕。師頓悟。眼曰。經藏子。漏逗了也。自是
與師商確淵奧。亹亹無盡。眼稱善。因手書真牧二字
授之。宋高宗紹興己巳。歸宗虗席。郡侯以禮請。堅臥
不應。寶文李公懋。嘗問道於師。同屬官強之。乃就
 上堂。且第一句如何道。汝等若向世界未成時。父母
未生時。佛未出世時。祖師未西來時道得。巳是第二
句。且第一句如何道。直饒你十成道得。未免左之右
之。卓拄杖下座 上堂。良久召大眾曰。作麼生。若也
擬議。賢上座謾你諸人去也。打地和尚。瞋他秘魔巖
主。擎箇叉兒。胡說亂道。遂將一摑成虀粉。散在十方
世界。還知麼。舉拂子曰。而今却在拂子頭上。說一切
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還聞麼。閻老子
知得。乃曰。賢上座。你若相當去。不妨奇特。或不相當。
總在我手裏。祇向他道。閻老子。你也退步。摸索鼻孔
[044-0109a]
看。擊禪床下座 僧問。久默斯要。巳泄真機。學人上
來。請師開示。師曰。耳朵在甚麼處。曰一句分明該萬
象。師曰。分明底事作麼生。曰台星照臨。枯木回春。師
曰。換却你眼睛。


安吉州道場正堂明辯禪師



本郡俞氏子。幼事報本
蘊。圓顱受具。後謁諸名宿。至西京少林。聞僧舉佛眼
以古詩發明。罽賓王斬師子尊者話曰。楊子江頭楊
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一聲羗笛離亭晚。君向瀟湘
我向秦。師默有所契。即趨龍門求入室。佛眼問。從上
祖師方冊因緣。許你會得。忽舉拳曰。這箇因何喚作
拳師擬對。眼築其口曰。不得作道理。於是頓去知見
 住後下堂。猛虎口邊拾得。毒蛇頭上安排。更不釘
椿搖艣。回頭別有生涯。婆子被我勘破了。大悲院裏
有村齋 上堂。淨五眼。湧金春色晚。得五力。吹落碧
桃花。唯證乃知難可測。卓拄杖曰。一片何人得。流經
十萬家 上堂。三祖道。但莫憎愛。洞然明白。當時老
僧若見。便與一摑。且道。是憎耶。是愛耶。近來經界稍
嚴。不許詭名挾佃 解夏上堂。十五日巳前不得去。
少林隻履無藏處。十五日巳後不得住。桂子天香和
雨露。正當十五日。又且如何。阿呵呵。風流不在著衣
多 上堂。舉僧問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時如何。子曰。
不許夜行。投明須到。師曰。我疑千年蒼玉精。化為一
片秋水骨。海神欲護護不得。一旦鰲頭忽擎出 上
堂。華開隴上。柳綻提邊。黃鶯調叔夜之琴。芳草入謝
[044-0109b]
公之句。何必聞聲悟道。見色明心。非唯水上覓漚。巳
是眼中著屑。擘開胸曰。汝等當觀吾紫磨金色之身。
今日則有。明日則無。大似無風起浪。全不知羞。且道。
今日事作麼生。好箇迷逢達磨。不知誰解承當 僧
問。如何是佛。師乃鳴指三下 問語默涉離微。如何
通不犯。師曰。橫身三界外。獨脫萬機前。曰祇如風穴
道。長憶江南三月裏。鷓鴣啼處百花香。又作麼生。師
曰。說這箇不唧𠺕漢作麼。曰嫩竹搖金風細細。百花
鋪地日遲遲。師曰。你向甚麼處見風穴。曰眼裏耳裏
絕瀟灑。師曰。料掉無交涉 問蓮花未出水是如何。
師曰。未過冬至莫道寒。曰出水後如何。師曰。未過夏
至莫道熱。曰出與未出時如何。師曰。三十年後。不要
錯舉 問如何是佛。師曰。無柴猛燒火。曰如何是法。
師曰。貧做富裝裹。曰如何是僧。師曰。賣扇老婆手遮
日。曰如何是和尚栗棘蓬。師曰。不答此話。曰為甚麼
不答。師大笑曰。吞不進。吐不出 問如何是一喝如
金剛王寶劒。師曰。古墓毒蛇頭戴角。曰如何是一喝。
如踞地師子。師曰。虗空笑點頭。曰如何是一喝如探
竿影草。師曰。石人拍手笑呵呵。曰如何是一喝不作
一喝用。師曰。布袋裏猪頭。曰四喝巳蒙師指示。向上
還有事也無。師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鋸解秤
鎚。隨聲便喝 佛眼忌拈香。龍門和尚。闡提潦倒。不
信佛法。滅除禪道。拶破毗盧向上關。猫兒洗面自道
好。一炷沈香爐上然。換手搥胸空懊惱。遂搖手曰。休
[044-0109c]
懊惱。以坐具搭肩上。作女人拜曰。莫怪下房媳婦。觸
忤大人好 室中垂問曰。猫兒無甚麼愛捉老鼠。又
曰。板鳴因甚麼狗吠 師家風嚴冷。初機多憚之。因
贊達磨曰。昇元閣前懡㦬。洛陽峰畔乖張。皮髓傳成
話霸。隻履無處埋藏。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
鼻香。雪堂行一見。大稱賞曰。先師猶有此人在。只消
此贊。可以坐斷天下人舌頭。由是衲子奔湊 臨終
登座。拈拄杖。於左邊卓一下曰。三十二相無此相。於
右邊卓一下曰。八十種好無此好。僧繇一筆畫成。誌
公露出草藁。又卓一下。顧大眾曰。莫懊惱。直下承當
休更討。下座歸方丈。儼然趺坐而逝。火後。收靈骨設
利。藏所建之塔。曰僊人山。


潭州方廣深禪師



僧問。一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萬
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未審意旨如何。師曰。富嫌千
口少。貧恨一身多。


世奇首座者



成都人。徧依師席。晚造龍門。一日燕坐
瞌睡間。羣蛙忽鳴。誤聽為淨髮版響。亟趨往。有曉之
者曰。蛙鳴。非版也。師恍然。詣方丈剖露。佛眼曰。豈不
見羅睺羅。師遽止曰。和尚不必舉。待去自看。未幾有
省。乃占偈曰。夢中聞版響。覺後蝦蟇啼。蝦蟇與版響。
山嶽一時齊。由是益加參究。洞臻元奧。眼命分座。師
固辭曰。此非細事也。如金針剌眼。毫髮若差。睛則破
矣。願生生居學地。而自煅煉。眼因以偈美之曰。有道
只因頻退步。謙和元自慣回光。不知巳在青雲上。猶
[044-0110a]
更將身入眾藏。暮年。學者力請不容辭。後因說偈曰。
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諸法同。諸法我心無別
體。祇在而今一念中。且道。是那一念。眾罔措。師喝一
喝而終。


溫州淨居尼慧溫禪師



上堂。舉法眼示眾曰。三通鼓
罷。簇簇上來。佛法人事。一時周畢。師曰。山僧道。三通
鼓罷。簇簇上來。拄杖不在。苕帚柄聊與三十。


給事馮楫濟川居士



自壯扣諸名宿。最後居龍門。從
佛眼遠再歲。一日同遠。經行法堂。偶童子趨庭吟曰。
萬象之中獨露身。遠拊公背曰。好聻。公於是契入。宋
高宗紹興丁巳。除給事。會大慧就明慶開堂。慧下座。
公挽之曰。和尚嘗言不作這蟲豸。今日因甚却納敗
缺。慧曰。盡大地是箇杲上座。你向甚處見他。公擬對。
慧便掌。公曰。是我招得 越月特丐祠。坐夏徑山。榜
其室曰不動軒。一日慧陞座。舉藥山問石頭曰。三乘
十二分教。某甲麤知。承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實未明了。伏望慈悲示誨。頭曰。恁麼也不得。不恁麼
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你作麼生。山罔措。頭曰。
子緣不在此。可往江西見馬大師去。山至馬祖處。亦
如前問。祖曰。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有時不教伊揚眉
瞬目。有時教伊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教伊揚眉瞬目
者不是。山大悟。慧拈罷。公隨至方丈曰。適來和尚所
舉底因緣。某理會得了。慧曰。你如何會。公曰。恁麼也
不得。囌嚧娑婆訶。不恁麼也不得。㗭唎娑婆訶。恁麼
[044-0110b]
不恁麼總不得。囌嚧㗭唎娑婆訶。慧印之以偈曰。梵
語唐言。打成一塊。咄哉俗人。得此三昧。公後知卭州。
所至宴晦無倦。甞自詠曰。公事之餘喜坐禪。少曾將
脇到床眠。雖然現出宰官相。長老之名四海傳。至紹
與癸酉秋。乞休致。預報親知。期以十月三日報終。至
日。令後廳置高座。見客如平時。至辰巳間。降堦望闕
肅拜。請漕使攝卭事。著僧衣履。踞高座。囑諸官吏及
道俗。各宜向道。扶持教門。建立法幢。遂拈拄杖按膝。
蛻然而化。漕使請曰。安撫去住如此自由。何不留一
頌。以表罕聞。公張目索筆書曰。初三十一。中九下七。
老人言盡。龜哥眼赤。竟爾長往。先是。建炎後。名山巨
剎教藏多不存。公累以己俸印施。凡一百二十八藏。
用祝君壽。以康兆民。門人蒲大聘。甞誌其事。有語錄
頌古。行於世。


開福寧禪師法嗣



潭州大溈月庵善果禪師



信州余氏子。上堂。奚仲造
車一百輻。拈却兩頭除却軸。以拄杖打一圓相曰。且
莫錯認定盤星。卓一卓下座 謝供頭上堂。解猛虎
頷下金鈴。驚羣動眾。取蒼龍穴裏明珠。光天照地。山
僧今日到此。讚歎不及。汝等諸人。合作麼生。豎起拂
子曰。眨上眉毛。速須薦取。擲拂子下座 上堂。心生
法亦生。心滅法亦滅。心法兩俱忘。烏龜喚作鱉。諸禪
德。道得也未。若道得。道林與你拄杖子。其或未然。歸
堂喫茶去 僧問。達磨九年面壁時如何。師曰。魚行
[044-0110c]
水濁。曰二祖禮三拜。為甚麼却得其髓。師曰。地肥茄
子大。曰祇如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明甚麼邊事。
師曰。賊以賊為驗。曰有時乘好月。不覺過滄洲。師曰。
闍黎無分 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時如何。師曰。驗
盡當行家。曰樹倒藤枯句歸何處。又作麼生。師曰。風
吹日炙。曰溈山呵呵大笑聻。師曰。波斯讀梵字。曰道
吾推倒泥裏。溈山不管。此意又且如何。師曰。有理不
用高聲。曰羅山道。道吾是撮馬糞漢。又作麼生。師曰。
多口阿師。曰今日足見老師七通八達。師曰。仰面哭
蒼天。僧禮拜。師曰。過 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師曰。
乾坤無異色。曰出水後如何。師曰。徧界有清香。


大隨靜禪師法嗣



東川合州釣魚臺石頭自回禪師



本郡人。續傳燈。有合州立處。
確然可據。會元作台州者。此剞劂之誤。合作台。今改正世為石工。雖不識字。志

慕空宗。每求人口授法華。能誦之。棄家投大隨。供掃
灑。寺中令取崖石。師手不釋鎚鑿。而誦經不輟口。隨
見而語曰。今日腔磕。明日硿磕。死生到來。作甚折合。
師愕然。釋其器設禮。願聞究竟法。因隨至方丈。隨令
且罷誦經。看趙州勘婆因緣。師念念不去心。久之。因
鑿石。石稍堅。盡力一鎚。瞥見火光。忽然省徹。走至方
丈。禮拜呈頌曰。用盡工夫。渾無巴鼻。火光迸散。元在
這裏。隨忻然曰。子徹也。復獻趙州勘婆頌曰。三軍不
動旗閃爍。老婆正是魔王脚。趙州無柄鐵掃帚。掃蕩
烟塵空索索。隨可之。遂授以僧服。人以其為石工故。
[044-0111a]
有回石頭之稱。有頌曰。石頭和尚。咬嚼不入。打破虗
空。露些子跡。既歸釣魚山。建護國禪林。化導彌著
 上堂。參禪學道。大似井底呌渴相似。殊不知。塞耳塞
眼。回避不及。且如十二時中。行住坐臥。動轉施為。是
甚麼人。使作眼見耳聞。何處不是路頭。若識得路頭。
便是大解脫場。方知老漢。與你證明。山河大地。與你
證明。所以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諸仁者。大凡
有一物當途。要見一物之根源。見得根源。源無所源。
所源既非。何處不圓。諸禪德。你看老漢。有甚麼勝你
處。諸人有甚麼不如老漢處。還會麼。太湖三萬六千
頃。月在波心說向誰 嘗自甃石二十四片為龕。一
日別眾。自入掩門而逝。


潼川府護聖愚丘居靜禪師



成都楊氏子。年十四。禮
白馬安慧為師。聞南堂道望。遂往依焉。堂舉香嚴枯
木裏龍吟話。往返酬詰。師於言下大悟。一日堂問曰。
莫守寒巖異草青。坐却白雲宗不妙。汝作麼生。師曰。
直須揮劒。若不揮劒。漁父棲巢。堂矍然曰。這小廝兒。
師珍重便行 出住東巖。上堂。月生一。東巖乍住增
愁寂。紅塵世路有多端。米麵倉儲無顆粒。崖為伴泉
為匹。颯颯清風來入室。山王土地暗中忙。雲版鐘魚
偷淚滴。世人莫道守空巖。亦有東籬打西壁 嘗謂
眾曰。參學至要。不出先南堂道。最初句及末後句。透
得過者。一生事畢。儻或未然。更與你分作十門。各各
印證自心。還得穩當也未。一須信有教外別傳。二須
[044-0111b]
知有教外別傳。三須會無情說法。與有情說法無二。
四須見性。如觀掌中之物。了了分明。一一田地穩密。
五須具擇法眼。六須行鳥道元路。七須文武兼濟。八
須摧邪顯正。九須大機大用。十須向異類中行。凡欲
紹隆法種。須盡此綱要。方坐得這曲彔床子。受得天
下人禮拜。敢與佛祖為師。若不到恁麼田地。祇一向
虗頭。他時異日。閻老子未放你在。間有學者。各門頌
出呈師。師以頌示曰。十門綱要掌中施。機會來時自
有為。作者不須排位次。大都首末是根基。


簡州南巖勝禪師



上堂。召眾曰。護生須是殺。殺盡始
安居。會得箇中意。分明在半途。且道。到家一句。又作
麼生。釋迦彌勒沒量大。看來猶祇是他奴 僧問。放
行五位即不問。把定三關事若何。師曰。橫按鏌鎁全
正令。曰把定三關蒙指示。放行五位事如何。師曰。太
平寰字斬癡頑。曰恁麼則南巖門下。土曠人稀。師曰。
靈利衲僧。祇消一點 問自古自今。同生同死時如
何。師曰。家賊難防。曰今日學人小出大遇去也。師便
打曰。須是老僧打你始得。僧禮拜。師曰。切忌詐明頭。


常德府梁山廓庵師遠禪師



合州魯氏子。上堂。舉揚
岐三脚驢子話。乃召大眾曰。掦其湯者。莫若撲其火。
壅其流者。莫若杜其源。此乃智人之明鑒。佛法之至
論。正在斯焉。這因緣。如今叢林中。提唱者甚多。商量
者不少。有般底。祇道宗師家無固必。凡有所問。隨口
便答。似則也似。是即未是。若甚麼祇作箇乾無事會。
[044-0111c]
不見楊岐用處。乃至祖師。千差萬別。方便門庭。如何
消遣。又有般底。祇向佛邊會。却與自己沒交涉。古人
道。凡有言句。須是一一消歸自己。又作麼生。又有般
底。一向祇作自己會。棄却古人用處。唯知道明自己
事。古人方便。却如何消遣。既消遣不下。却似抱橋柱
澡洗。要且放手不得。此亦是一病。又有般底。却去脚
多少處會。若恁麼會。此病最難醫也。所以他語有巧
妙處。參學人。卒難摸索。纔擬心則差了也。前輩謂之
楊岐宗旨。須是他屋裏人。到恁麼田地。方堪傳授。若
不然者。則守定枯樁之謂也。這公案。直須還他透頂
徹底漢。方能了得。此非止禪和子會不得。而今天下
叢林中。出世為人底。亦少有會得者。若要會去。直須
向威音那畔。空劫巳前。輕輕覰著。提起便行。捺著便
轉。却向萬仞峰前進一步。可以籠[ㄇ@人/卓]古今。坐斷天下
人舌頭。如今還有恁麼者麼。有則出來道看。如無。更
聽一頌。三脚驢子弄蹄行。直透威音萬丈坑。雲在嶺
頭閒不徹。水流㵎下太忙生。湖南長老誰解會。行人
更在青山外 上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
得一以治天下。這箇說語。是家常茶飯。須知衲僧家
別有奇特處始得。且道。衲僧門下。有甚奇特處。天得
一。斗牛女虗危室壁。地得一。萬象森羅及瓦礫。君王
得一。上下四維無等匹。且道。衲僧得一時如何。要見
客從何處來。閒持經卷倚松立 浴佛上堂。舉藥山。


彭州土溪智陀子言庵主



綿州人。初至大隨。聞舉石
[044-0112a]
頭和尚示眾偈。倐然領旨。歸隱土溪懸崖絕壑間。有
石若蹲異獸。師鑿以為室。中發異泉。無涸溢。四眾訝
之。居三十年。化風盛播。室成日。作偈曰。一擊石庵全。
縱橫得自然。清涼無暑氣。涓潔有甘泉。寬廓含沙界。
寂寥絕眾緣。箇中無限意。風月一床眠。


劒門南修道者



淳厚之士。自大隨一語契投。服勤不
怠。歸謁崇化贇。坐次。贇以宗門三印問之。南曰。印空
印泥印水。平地寒濤競起。假饒去就十分。也是靈龜
曳尾。


莫將尚書



字少虗。家世豫章分寧。因官西蜀。謁南堂
靜。咨決心要。堂使其向好處提撕。適如廁。俄聞穢氣。
急以手掩鼻。遂有省。即呈偈曰。從來姿韻愛風流。幾
笑時人向外求。萬別千差無覓處。得來元在鼻尖頭。
堂答曰。一法纔通法法周。縱橫妙用更何求。青蛇出
匣魔軍伏。碧眼胡僧笑點頭。


龍圖王蕭居士



字觀復。留昭覺日。聞開靜板聲有省。
問南堂曰。某有箇見處。纔被人問却。開口不得。未審
過在甚處。堂曰。過在有箇見處。堂却問。朝斾幾時到
任。公曰。去年八月四日。堂曰。自按察幾時離衙。公曰。
前月二十。堂曰。為甚麼道開口不得。公乃契悟。


五祖自禪師法嗣



蘄州龍華高禪師



上堂。象王行。師子住。赤脚崑崙眉
卓豎。寒山拾得笑呵呵。指點門前老松樹。且道。他指
點箇甚麼。忽然風吹倒。時好一堆柴。
[044-0112b]


五燈全書卷第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