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16 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唐-道暹 (CBETA)



法華天台文句輔正記卷第六輔妙樂記
吳興永定寺 釋沙門 道暹 述


釋信解品第四



將釋此品先對古人以辯同異今家釋信解品通
權通實通偏通圓通凡通聖通近則領五時通遠
則探領法身之地先識諸意入文自融。


初四句者此正破題下注四句是慈恩所立。


鈍根正見者即盤特也。


利根邪見者如長爪邪見若鹿苑等為外道邪見者
此則不可若引涅槃中迦葉自敘我等自此之前
皆名邪見稍欲相似除此之外皆不可也三四准
知。


若法執者此且縱他釋也何者聲聞昔已斷見修訖
若開權己應斷法執若斷法執應入七地由他釋
云疑除名信迷破名解除破既深故當今責言法
執者一者俱生二分別俱生者無始時來虗妄薰
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
而轉名曰俱生又有二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
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法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
所變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法此
二法執細故難斷後十地中斷數數修習勝法空
觀方能除滅分別有二一緣邪教所說蘊處界相
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法二緣邪教所說自
性中等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法此二麤
[006-0730a]
故易斷入初地時觀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滅
他意云聲聞人至今法華無此見故即能信解故
今破之若無法執應入七地如何始入初信心耶
他又云若初心菩薩經已更一阿僧祇行菩薩行
二乘不爾發心已後但用邊際定力持入變易不
同菩薩慈恩又有四句凡夫信而未解十地證而
已信地前趣入由信而解一闡提皆不信不解破
曰若第三句為今品名二乘迴心始在初信尚未
入住況復乃至初地九地耶當知即屬信而無解
何能釋成今品目耶又吉藏法師云信解之名有
離有合離者有三義一疑除稱信執破名解疑是
猶預之名信是決定之旨聲聞猶預權實踟蹰一
三此疑既息故稱為信新信三是權信一為實執
破名解者解是解悟為義既執三為實有則封一
為實無此執既除故稱為解解三是無悟一為有
餘二義廣。


一所從異者故圓鏡云一生信處異身子從疑生信
故云欲以問世尊為失為不失此疑決所以生信
中下根人從執生信四十餘年執小究竟破故所
以生信以身子利根故生疑以餘人鈍根故有執。


安隔二蘇者破意者二乘已經二蘇如何身子猶疑
迦葉尚執耶此將見思疑執以破。


二廣略異者身子述解則略中根陳悟則廣謂身子
但領法說此中領解五時及探等。
[006-0730b]


三近遠異者身子近序現世迦葉遠陳往昔近則鹿
苑三教遠則昔化已來。


四通別異者身子別序自身迦葉通陳四眾。


第五不論者上但序三乘今具述五乘。


六歡喜異者身子昔憂今喜迦葉等昔不懷憂但今
非意忽得大寶故喜。


七一四不同者七約人異上根領解唯一中根述悟
則四。


有引婆娑者問毗婆娑云一切聲聞為三品上根身
子中根目連餘諸聲聞並是下根今此中根何為
有四答悟小有三種不得此齊解大何妨四人齊
駕。


疏云又人天善為一往者彼以初說提謂經為人天
教又轉教為一往者彼判般若方等前教以般若
為一往十地常教化者彼謂信解之時已入初地
故已在十地中所蒙訓化悉為隨遂金剛心者瓔
珞經云等覺位中有一人名金剛慧幢行過十地
住大寂定一切佛法皆現在前入佛行所坐佛道
場。


結僧那者此云弘誓指發心時也。


綺綬者朝服帶也[王*坴]圓頭玉也璋方玉也。


先標初後者夫一往非本壞是初也畢竟是宗極後
也。


第二第三者人天及二乘也。
[006-0730c]


為何所名者若以轉教為一往轉教前有四含為名
何等。


及悟有淺深者如前菩薩位行深絕諸新小菩薩不
敢領解證今文中二乘但齊已自領耳。


疏云如來說法既久者意云昔於鹿苑已證於空在
於方等般若聞佛說法令修菩薩行願心無怖取
但念本空故云疲懈等。


此乃通中之別者四悉理合通對信解文中別對為
人者但是通中之別耳。


若昔密入者二乘昔若密已入於初住令聞譬喻灼
然顯入二住已上。


冥成別人者應云至方等時冥成通人言冥成者情
中亦未自知唯佛能知。


經云即從座起者謂四大弟子已聞法譬二說開示
悟入契於究竟空理空理是座於此空理無所染
著故言起也以常安於空理理本無起愍眾生故
承機利益故云起也又中道本寂非起非不起而
能起能不起無起之起起即實相亦起眾生實相
故云起也此約三諦釋從座起也。


整衣服者正助之行常冥中境無二邊偏故云整也。


偏袒等者有俗袒道袒權袒實袒俗袒者外國以袒
為敬此方以袒為慢然古有儒假先生肉袒謝於
張儀露兩脾也道袒者弟子事師供伇便易也故
袒右覆左權袒者權化易行故袒權覆實此釋他
[006-0731a]
經今經應言袒實覆權覆權昔二權顯今絕待一
實常理正當機利物便易得亘故言偏袒右肩右
膝著地者日既右轉隨順世間以右著地即世界
悉日是陽精表智慧導眾行即為人悉文殊問經
云右是正道左是邪道用正去邪此對治悉膝表
於行地表於理以行契理故膝著地即第一義悉
此意通解他經今經膝即常行地即常理以常行
到常理第一義悉也。


一心合掌者此方以抑手為恭外國以合掌為敬手
本二邊今合為一表專至一心一心相當以表敬
也合法者昔權實不合而今方合權實不二事理
契合云一心合掌也。


曲躬恭敬者謂戾曲之身今領同佛法身故云恭敬。


瞻仰尊顏者以下注上謂之仰表萬善圓因歸萬德
圓果也。


昔迷義旨者昔迷小乘涅槃之旨謂為究竟真諦。


十六行對三空者俱舍頌云。


「 空謂空非我
 無相謂滅四
 無願謂餘十
 諦行相相應
 此通淨無漏
 無漏三脫門」



釋曰空謂空非我者空三摩地謂空非我相應等持
空即空我所非我空其我故二行相俱得名空。


無相謂滅四者無相三摩地謂緣滅諦四種行相相
應等持涅槃離十相故名無相定緣無相得名無
相。
[006-0731b]


無願謂餘十諦行相相應者無願三摩地謂緣餘諦
十種行相相應等持言餘十諦者謂餘苦諦非常
苦相集諦下四集因生緣道諦下四道如行出此
名餘諦十種行相非常與苦及集諦因此二諦相
可厭患故道諦如船筏必應捨故故緣彼諦得願
名不願樂故名為無願謂此超過現前所對苦集
道諦可厭捨故於苦諦下空非我行相非所厭捨
以與涅槃相相似故。


此通淨無漏者此等持名通二種謂淨及無漏世間
出世間別故。


無漏三脫門者唯無漏名三解脫門能與解脫涅槃
為入門故依瑜伽論空解惡門八智所接謂法智
苦集滅道及出世間盡無生智也無願解脫門六
智所接謂法類苦集盡無生智也無相解脫門五
智所盡接法類滅盡無生智也。


疏云諮發者諮謂諮啟發謂披解也。


彌陀釋迦二佛既殊者問既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
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今何故云二佛異
耶答據彼彼三身體徧實不可分別體等悉圓據
從初發心自以慈悲薰於己身法性三身圓滿此
則不同何者如一室中燃十盞燈若光遍邊其體
不別若各照邊體復不一若其一者一燈滅時餘
燈應滅餘既不滅驗知不同亦如十人同起貪心
貪於一物據貪心體俱無形相其實是同若一人
[006-0731c]
貪息餘人不息則成不同是則同而不同不同而
同佛身亦爾常同常異由自薰故致令取土接生
各各不同是故不可用平等意趣他佛即是我佛
故云殊也。


消經事闕者古人若將彌陀合今長者則成機感不
成以經文無彌陀之言。


不動而往者古人迷於舍那不動寂場而遊化鹿苑
矣。


自矜者自矜曰賢只是彼此未曾自云我能助彼彼
能助我稱機適會。


疏云非結緣己界者應言非住本結大緣己界也。


尚非己界者以方便土中有破無明入實報土義故
云尚非。


思種種門者謂思五乘七方便門不同也。


疏云尚有殘福者初發大心時具有福慧猶退大後
受人天報貶之言殘。


故未復初者只是由保世樂未復初大。


善惡兩途者昔大善為善退大已後邪求為惡是則
大善冥薰邪惡顯被邪求雖惡由擊大悲故云薰
被。


終於十界至機者今且置通從別別取佛界圓機以
消此品。


諦觀四方者涅槃疏云於觀方人體凡有五人一頂
法二忍法三世第一法四苦法忍至十五心人五
[006-0732a]
初果至第十六心以此五人皆觀四諦並名觀方
然前燸法亦觀四方且從得住立觀方義頂法已
上方受其名又師子吼品明恒河生死河中七人
以生死河亘於變易唯佛得度餘悉河中所以外
凡窮惡闡提次將立而故為二人內凡有四方便
同為一者雖復優劣俱未發真聖人為四聲聞不
侵習支佛侵習菩薩侵習後化眾生㐼習氣本文
無盡即是四果為一故觀四方以譬四果為四人
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此涅槃河專在分段通
於四人即小乘七人也。


有信故出者以發心故名出。


不修故沒者退本善心流轉故名沒也入已沒者入
即入生死也。


淺處即住者煩惱漸盡名為淺處。


大悲對子更近者且對同居有緣之類故云更近故
云至國城等約子所至止國城等約父所住。


經先來者先字去聲呼則以今古相望其義則遠若
平聲呼則以前後相望其義則近。


疏云求機不會者纔子背父父即思子雖思未會故
云不得。


經中止者中字若平聲呼者即是居二土之間為中
若去聲呼者即是住於方便土此所中當思子機
今從去聲呼也。


同居人類未熟者此明往日大通佛所結緣之人且
[006-0732b]
在同居成熟之人大小二善並皆未熟。


思此同居得子便者一二土隣近故二上化下便故
三埀應取機便故居方便土而為中止。


豈不然耶者以諸子退大之後其父亦曾垂形六道
調熟其子故云也。


須從勝說者亦從取二乘機說且置於六道機緣又
垂於八相亦名勝也。


疏云住此涅槃者住此有餘涅槃土有起應又從劣
起勝亦名無餘涅槃。


問向答問者問意者由前答文將此中城對斷惡涅
槃將下文舍對慈悲竟至今何以將城對有餘涅
槃又云處此為家而起於應何以與前不同耶答
如記。


二舍者只是家對實境舍對子機名為二舍。


自他中間者實報為自同居為他也。


國為居民者為生取土故云居民長者住此故云安
主。


家本養性者一者以慈悲養於自性二者慈悲冥薰
眾生養眾生之性令堪與大所以處此而起兩應。


勝兼兩處者方便娑婆二處大機所感其身無二故
云兩處。


劣唯鹿苑者五人生方便土小執雖未全除至彼並
發大心所以不假現於劣應。


始末雙明者一結大為始小機為末又華嚴為始鹿
[006-0732c]
苑為末又鹿苑為始法華為末若消疏文初義為
正。


多迷其教者破法相宗也又他人判八六四二得須
陀洹已更經八萬方得羅漢始發大心餘三亦爾
他人又破今家云此人出界住在何處經爾許劫
太是可笑故今破之全迷經旨。


若以四人者只是藏通兩教二乘為四人耳此則貶
於他人所立以他人不許取三果人斷惑盡生界
外名為菩薩但取兩教二乘及通菩薩為五人耳
今意云通菩薩在於界內已覩勝應不假於彼方
得菩薩之名若五人生彼對於勝應名菩薩於義
則便若云通菩薩者其義不便何者界內已名菩
薩至彼理應增進發於別圓菩薩之心豈應更守
當教菩薩之道故云豈應守舊。


具足六度者謂一度皆具五度也。


即餘助行者謂三教道品助無作道品正行也。


如布衣所使者喻同體權施悉皆一也。


事理不二者自行為理化他為事。


疏云就位為語下約位釋也前文是約因緣釋也。


望實望正者只此三教全成體內權望同體實助行
望於正行權及助行俱名賤伇。


疏云即空折空者通教菩薩化遍用體折二觀故。


疏云二而不二是入者初從自行因果至入中等也。


約二諦說者真俗合為俗中為真也。
[006-0733a]


還用向之三二等者化他但須真俗自行則在真中
故云也。


對權義立者謂將此二而不二等通於三教以釋亦
應義通於理無失義已兼接故不分對。


猶資佛本者一化功歸佛名資佛本二化功歸於菩
薩增進後位法身名為資本後釋為正。


冥資於正者本結太緣名之為正。


疏云苦境為機者只此苦境在如來大悲之內即是
苦機冥扣大悲名為到耳。


並現所居者大小涅槃也。


化物名殊者大小涅槃名殊耳。


二義雙成者窮子初得小涅槃後得大涅槃故云收
亦先後。


以此為臣佐等者意云如來何故不向臣佐說於僮
僕是己子者良由臣佐亦具覆實從權護於僮僕
故不說耳。


對此蔽彼者只是此土未堪說諸聲聞本是大乘佛
子彼土亦未說耳又此未說聲聞是佛子彼不說
向菩薩小之。


中途調熟者失中途圓乘調熟也。


並對彼此者悔恨二字父子皆具二義。


權實皆然者只是權實俱得記皆為引機。


以現說當者我若得子則現財物當有所付即當也。


舉生領熟者謂舉昔日之生領委業付財之熟故云
[006-0733b]
我若得子委付財物等。


始末者權始實末。


劣應化道始終者始自道樹劣應之始終于勝應付
財之終。


自他破已者此中具錄被文第二釋先立四句破四
性已方云不思議感應道交而論發心故。


有三文者上法譬中本有三譬今合三為二者合第
三驚入在第二父見子中是故但成二譬而已。


脩推理弱者明鈍使凡夫但隨附理貧等而不推理
如此之人亦未成機感。


見生奪鈍者明利使凡夫由邪推理脩惑不起如此
之人得成機感。


從一至一者從一道至一道也又是從一見生一見
又從一實而退取於小後釋為正故。


有轉至之理者謂由世善趣出世圓乘之理。


從退從末者從退故有大機從末故有小機故云雙
扣。


二邊並偏者二乘屬左邊右邊謂三藏菩薩等。


疏云大機始發者謂機道始成冥扣於應故名為發。


二俱未合者以二乘人在華嚴時大小兩機俱未會
入。


疏云圓報法身者他受用報也。


尚得名為作師子吼者如佛說一句法身子七日七
夜作師子吼說不能盡。
[006-0733c]


從定名諦者只是從止名諦從觀名境境之與諦眼
目殊稱定之與慧左右異名並約寂照所依體同
而作此說故止觀第三文也。


從所名能者即是無生境家之定慧又是能發定慧
家之無生境也。


疏云剎利對七地已下者古人意云剎利姓從婆羅
門中出故以剎利對七地已還。


先譬後法者父子譬也機應法也體用法也著脫譬
也。


不曉部類者他人不曉一代兼但對帶法華獨顯。


結會始終者今經專會始歸終耳。


疏云即等覺離垢菩薩者瓔珞經明此菩薩等覺諸
佛二諦界外非有非無常行中道於佛名菩薩於
下地諸菩薩名佛何以故是菩薩以大變力住壽
萬劫化現成佛威儀進止一法同現佛神通似佛
非佛常住本境已上釋等覺名又入金剛三昧一相無相
寂滅無為名無垢地。


疏云剎利九地已下者亦以生在佛家而譬剎利不
論第十地菩薩者合在等覺位中以其同入大寂
忍故同學化同具一切功德悉能一切示一切形
云云


疏云居士富而不貴者准瓔珞經十住菩薩常住八
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一切法門皆習受行住空性
位心生一切功德爾後諸位展轉倍增乃至十向
[006-0734a]
學一切法第一義諦中道無相於一切法皆一相
照稱之為富然未入地未能紹菩薩位入聖種姓
中故云不貴。


依正具如分別功德者一品如終品初長行偈頌乃
至品末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
聞眾圍繞說法等寶塔在空三變土田等神力一
品始終品初乃至俱共彈指等並是正報分別功
德品云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等所散之華
從十方來遍覆此間諸佛之上于時十方世界通
達無礙如一佛土等即是依報融即之相也。


總如玄文者妙雖有十亦不出於事理依正法也。


此經空無處有者如安樂行品云觀一切法空無處
有性等是其文也。


算數孔目者此經開權顯實以此二法收一切法猶
如孔目。


無譬事理者前譬實為理今譬權為事。


外同為顯於內者為實施權意在於實也。


如第二釋者從亦是定水灑散心地以下是也。


疏云接律儀者瓔珞經云律儀戒謂十波羅蜜接善
謂八萬四千法門接生謂慈悲喜捨化眾生及令
得安樂又律是遮止儀是形儀能正形止身口諸
惡故稱為戒又律儀者法戒儀則規矩行人令入
聖道大士誓心不過止惡興善若不動身口即是
止惡發戒防動不動即是律儀律儀對斷一切惡
[006-0734b]
訖至等覺最後一品無明。


接善法者於律儀上起大菩提心始從彈指乃至等
覺最後所得寂照定慧法門皆名善法。


饒益有情者於前善法上起大慈悲喜捨心令一切
眾生斷一切惡得一切善善即佛道果也下化眾
生脩萬善法門上歸佛果又取榮勵眾善依六度
門稱接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門稱接生云云
楞嚴者名健相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


始末受化者結大緣為始中間小起及今鹿苑施小
俱為末又法華為末爾前皆是機中論於相失相
見來至鹿苑方乃顯露受於小化大機顯遂唯在
法華。


疏云非人天處及者以小機流轉在人天中故云非
也。


既入五塵者五塵俱是煩惱及見二濁此二是總接
得餘三故但云五塵耳。


疏云我常思念者此述施小之意故云常思等。


於勸開誡者譬說勸門中為三譬譬上法說勸門三
境還只於此勸門開出誡門三耳。


義當因果者經文但舉於因故云稱怨大喚疏中加
於苦痛苦痛是果謂大喚必苦痛是故疏中作因
果兩申也。


疏云內既無機者且從退大後說。


令起貪欲者菩薩入假同他示有三毒。
[006-0734c]


必墮下二釋者墮三途及溺無明地二釋也。


疏云小去大遠者近大在華嚴極大在法華。


強之言釋成前句者不須此人句也。


說有理之教者謂說於詮真理之教也。


疏云開小逗機者只是開大出小以逗小機。


疏云更俟後期者且蹔施小終令至於法華大故云
後期。


不彰其實者此明隨自意開權之實未說也。


二起無別者疏釋二起俱從小善生以說也。


納法既重者已聞法譬二周開權顯實俱領在心故
云重也。


即之與密者上文即遣傍人忽追將還即顯追也今
云密遣即當覆實用權也。


雖在小論者婆娑論中但說菩薩百劫修相不云二
乘故也。


如諸童子者是釋種中童子經中無此語論是佛滅
後所集故得云皆是菩薩。


疏云小教明理紆隱者歷位次第而入名為紆隱。


且云伏耳者以六行有漏對出世無漏故云且也然
欣厭修但斷思惑者如來且順物情而已。


橫十七句者彼經始從直心終至十善總有十七淨
土法門並無淺深故名為橫次從隨其直心則能
發行乃至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十三法門由前起
後傳傳相須遍前十七故名為竪也。
[006-0735a]


非關行具者便斥他人也他云二乘雖得開入初住
由行未具故得記已經若干劫方得作佛今意不
爾但是與物結緣非謂其行未具。


疏云時二使人等者領火宅中父知諸子先心各有
所好等方便品中作是思惟時下六行半明有機。


疏云具陳等者領火宅中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
希有難得等方便品中思惟是事已下一行半正
施方便。


疏云窮子先取等者領上火宅諸子聞父所說珍玩
之物等方便品中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下一
行受行悟入。


疏云始見因緣者先小後大之因緣也。


疏云日者時也者謂是他時也亦智也者他時用智
也依法身下釋上也。


依教所有者法說施小譬說三車即己所有也。


探向道樹寂場之前者道樹為小化始寂場為大化
始又應知探領並異相失相見及以傍追二誘三
節文意何者相失等三並領勝劣二身施化今之
探領專領結緣之後未居中止之前佛則息化歸
本居寂光土而照子機亦亘脫大著小故云於窓
牖中遙見子身等所以今日探領法身之時施化
之意故玄文第十判教初大意中云初即頓與乃
至拂之以權迹顯之以實本如是等意皆法身地
寂而常照非始道樹逗大逗小佛智照機其來久
[006-0735b]
矣據此而推知探領在三節之前明矣是故記云
但指法譬能見之眼即法身也。


言他日者文中有於三他探中二他並是如來同體
之權擬於二乘二乘爾時雖稟齊教體外之權不
測同體之他故也又齊教中則以二乘所得體外
之權為自望於如來法身體內之權二乘名此為
他故云非化身用事為他所以三他俱屬如來體
內權智何者齊中則以二乘不領體內之權此於
二乘而得他名探中則以如來用昔同體之權擬
於二乘二乘不測則於如來而得他名。


二乘於彼至小化者稟於齊教體外之化名為小化
也。


於佛二自者意云於佛二自但是對佛同體之權而
得自名故云皆指也此釋語隱須依今消即是如
來用同體權擬二乘人於其不受故得他名。


他即二乘所用者意云二乘於如未同體之權已得
少分故云所用雖得少分不測全是如來同體之
權所以於佛名之為他二他不同結上二所三他
也於佛用二他為一他齊教望佛得一他為一故
但成二。


明處仍狹者明只是偏空以空偏故名之為狹。


琉璃殺釋者如來爾時頭痛即是惱也。


塞風索衣者大論云冬至前後八夜寒風破竹如來
索衣。
[006-0735c]


即對位者今文非專對位道品文相具相生相接二
義。


疏云亦是責數者只是䇿發令進後位耳。


是老死者是計五陰實法誰計宰主假名應云無是
老死名法空無誰老死名生空。


疏云雖不丁壯者此即有漏神通亦堪小小助入無
漏名為運伇。


如大經至用常者彼第一經云其名曰威德無垢稱
王優婆塞善德優婆塞等而為上首深樂觀察諸
對治門所謂苦樂常無常淨不淨我無我實不實
乃至增上非增上總有十三雙對治法門諸優婆
塞所修為入非常非無常不二佛性中道也。


疏云九想者九通名想者能轉心轉想故名為相所
謂能轉淨顛倒想故一脹想。
○若觀人死屍胮脹
如韋囊盛風異於本相是為脹想。
○二壞想。
○若
觀死屍風吹日曝轉大裂壞在地是為壞想也。

三血塗漫想。
○若觀死屍處處膿血流溢汙穢塗
漫是為血塗漫想。
○四膿爛想。
○若觀死屍虫膿
流出皮肉壞爛漫施在地是為膿爛想。
○五青瘀
想。
○若觀死屍皮肉黃赤瘀黑青黮是為青瘀想。


○六噉想。
○若觀死屍虫疽唼食鳥挑其眼狐狗
咀嚼虎狼爴裂是為噉想。
○七散想。
○若觀死屍
禽獸分裂身形破散筋斷骨離頭手交橫是為散
想。
○八骨想。
○若觀死屍皮肉已盡但見白骨筋
[006-0736a]
連牙分散狼藉如貝如珂是為骨想。
○九燒想。

若觀死屍為火所燒曝裂煙息薪盡形滅同於[厂@火]
土假令不燒亦歸磨滅是為燒想。
○此觀成時名
得解脫亦名假想觀。


十想者能轉計常樂等諸顛倒等者想故前三想為
斷見諦惑說中四想為斷思惟惑說後三想為無
學道者說是以壞法人修此十相能斷三界結使
證無漏聖果一無常想。
○觀一切有為法無常智
慧相應名無常想。
○二苦想。
○觀一切有為苦智
慧相應名苦想。
○三無我想。
○觀一切法無我智
慧相應名無我想。
○四食不淨想。
○觀諸飲食不
淨智慧相應名不淨想世間飲食皆從不淨因緣
有如肉從精血水道中生等也。
○五世間不可樂
想。
○觀一切世間不可樂智慧相應名世間不樂
想眾生世間國土皆有過惠無可樂。
○六死想。

觀死智慧相應名死想若一期果報無常為二種
死所逐想出息不保入息。
○七不淨想。
○觀自他
身不淨智慧相應名不淨想若觀此身內有三十
六物外死惡露常流從生至死終無一淨。
○八斷
想。
○觀涅槃斷煩惱智慧相應名斷想行者思惟
若涅槃清淨無煩惱者當斷煩惱證涅槃。
○九離
想。
○觀涅槃生死智慧相應名離想行者思惟若
涅槃清淨離生死者當離生死證生死證涅槃。

十盡想。
○觀涅槃結使及生死盡智慧相應名盡
[006-0736b]
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淨及生死永盡當盡生死
業證涅槃。
○八背捨等者等取八勝處十一切處
已如前釋。


疏云未有智斷者若入無漏方得智斷之名是故忍
位未名智斷。


從所造論等者諸論主所造自申彼經弘論之人謂
為真實故引破之。


進退二釋者彼止觀中羅漢為死初果已上名死等
苦又須陀洹已上皆名為死方便位中名死等苦
以二等苦皆可發故故須二釋。


疏云又不須至結者意令且發大心然後方斷餘結
也。


或更依權行者實人依權人斷結也。


不入方等之文者此明今文合二為一者令應上法
譬二文所以合之以彼二文無方等般若之文復
令知上譬短合長故須細開應於方等般若為領
家業譬故以口索對之者只是對法華口索也。


疏云心相體信領上免難者由於鹿苑已免難故至
方等被彈不謗則是體信之相。


疏云並聞大集者言並聞者彼座之中帶小聞大故
云並也。


疏受折淨名者五百八千咸陳被呵皆辭不堪問疾
即其事也。


轉教般若者如大品中富樓那白佛言世尊使須菩
[006-0736c]
提為諸菩薩說般若波羅蜜等是也。


疏兩經義同者以齊探二領領於法譬二為兩經也
又若聞對者思盡在於法說出宅在於譬周亦是
兩經二終但共為一者謂齊探二終其義同故共
為一終雖為一終義未究竟何者借使二乘經於
方等般若但是冥成通別若於顯露但斷見思故
使濟探二終皆至法華為一大終也。


始四味者則是今世顯露四味也褒揚菩薩貶挫二
乘也。


疏云付財與記者付財詑譬與記是法。


己正佗傍者菩薩元求佛道自能進修望於二乘則
成傍也。


及己難他易者謂二乘經歷四味不入於實菩薩處
處開權故也。


約理名別者者此名一乘彼名常住又此經名妙法
彼名涅槃。


彼稱捃拾者此如大獲故有不同。


論意者意恐末代守理而迷事守實而迷權故彼經
云汝能問於戒律之義恣汝所問云云今經低頭
舉手無非佛因故此不同。


彼無廣記者無如今經廣明授劫國等相彼但云汝
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則得無上菩提等。


說時長短者此八年彼從晨朝至於中夜。


談常過未不同者今經明過去久成塵點彼經明未
[006-0737a]
來常住不滅。


論譬大陳餘黨者法華大陳已破彼經如餘黨不難。


現瑞者此經雨華動地表因果六番放光則表從一
出多收光則表從多歸一彼經面門放光但表大
般涅槃之教流至未來永永不絕執破者彼但破
三修十仙外道等近執此經破三乘等於迹門令
生實信於本門令生遠信所破近遠二執皆除。


領解者此經遠領齊探大小之益彼但通途領於當
世近果等。


述成者彼但述成迦葉得因得果不同故云云汝等
善知常無常及能知如來常存不反甚為希有等
今經具述二萬佛所常教以大三草二木皆依地
雨及大通等事云云


用治者彼但能治一闡提心不死人今經則於心死
敗種悉皆與記。


付屬者此經唯付下方踊出菩薩何故爾由法是久
成之法故付久成之人彼但付於此土菩薩如云
此大涅槃但付菩薩不付聲聞。


餘亦不易者是須用法華經意向諸部中辨其同異
於理易明若只隨彼當部自辨同異其義不顯。


疏探領一化者此領今佛一代五味化也。


疏始終次第等者此示後人今將涅槃五味譬文來
對今經五時之文文相次第分明莫過於此。


然子體父者謂昔為說小即不虗妄今為菩薩說大
[006-0737b]
亦應非謬此於方等中聞說大而背昔小也。


父體子者謂子昔入小既不違我教今被彈斥體信
亦應無違。


疏聞微生信者但是被斥不謗名微生信。


疏大品所明真諦者內外二真諦也界內通理接藏
界外別理接圓故云已接餘二。


前後二周者前周廣後周略也。


意通法華者只是不二之言已當與記故云意通法
華。


述佛至此二者先教次理佛出世意不過此也。


經漸已者漸教時終故名漸已叡公生起者今家許
此生起次第也。


資產各異者教行法也。


二三小王者二即般若帶二三即方等對三當教之
理並是王也。


圓極主弱者圓未會權故名為弱。


同沾一化者法華遍開圓無強弱故云同沾。


或歸者二乘及鈍菩薩爾前密歸顯無歸義。


義可比知者如法華前執小之徒偏小理教昔並隨
宜今皆開入同體圓常理教無二如民歸從王本
一綩故云比知。


言華嚴至玄文者玄文第十云而言華嚴海空者若
作寂滅道場之華嚴此非次第今依法性論云鈍
根菩薩三處入法界初則般若次則法華後則涅
[006-0737c]
槃因般若入法界即是華嚴海空。


知之與見者此中智知佛難思之意以佛眼見尊特
之身此本非他故云並是所有。


疏云三藏中本心不求者在鹿苑中唯求羅漢本不
求大故也。


歸頓不成者即是漸頓歸法華轉不成。


世出世一雙者彼疏云二者然漸教中人天乘為世
間從除糞已下到法華出世間。


鹿苑之後說戒善耶者意云既以人天戒善為漸始
今問鹿苑之後方等般若之中為亦說戒善不若
說何獨鹿苑之前為世間耶。


大小一雙者三者然出世中雇子除糞是小乘入出
無難是大乘。


自他一雙者然大乘中付財即化他領業是自利初
不得財後必得故故是自利。


自爾已後者只是般若已後未改小途至法華略開
方改小志五顯密如記但略教字耳謂密教顯教
也。


三種者三種法輪也彼疏云䇿此五雙但為四句一
頓而非漸即華嚴經二漸而非頓謂人天二乘教
三亦頓然斬謂方等般若等也教諸菩薩名亦頓
於二乘人是入法華方便名然漸四非頓非漸謂
法華泯上三門歸於一相。


疏云小機似像者由子具於大小二機故更約小乘
[006-0738a]
似大以釋。


位淺者未入真位五濁全在故云迷深。


小尚非似位者既云年朽即是已入真位今何故却
云似耶。


言三苦者且約十二因緣分三苦者初無明至六入
五支是行苦四相遷流義故華嚴云從癡至六處
是行苦次觸受二支是苦苦謂五根體是行苦更
加觸中苦觸受中苦受為苦苦故華嚴云觸受苦
苦後愛取有生老死五支是壞苦有變壞義故華
嚴云所餘是壞苦又寶性論云欲界為苦苦色界
為壞苦謂樂生樂住樂壞名壞苦無色界為行苦
唯捨受相應故名行苦謂苦受生是苦苦樂受生
是壞苦捨受生是行苦又欲界有三種生苦色界
有二種生苦除苦受無色界有一種生苦除苦樂
二受老死二苦通三受遍三界欲界有髮白面皺
之老六天及色界此老有改異綵𦘕始則分明久
則歇薄無色界果報盡時心有改異昔時定心堅
固將終定心劣弱恒欲退墮故三界皆有終壽。


經云受諸熱惱者煩煎色心為熱迫擾色心為惱雜
集論云熱惱各三謂貪嗔癡。


無機兼之者由無大機故不擬宜。


兼得餘二者歎三車得小擬取價兼得知先心。


經云不為分別寶藏者行藏約修得若理藏約性德
小志強大志弱故未為說二藏令其得入而自等
[006-0738b]
者兼得餘二者由無布取兼得不捨下劣由受命
故漸已通泰。


疏云毀皆小心者如大集經云佛告陀羅尼自在王
菩薩言善男子若恒河等世界眾生悉住聲聞辟
支佛乘欲比菩薩初發心業百分千分不可為喻
何以故二乘之人自為解脫觀煩惱故二乘之業
有邊際故即是其事。


疏云不頌不求者上法說又二先明昔稟三故不求
二明今會一故自得不求中有標有釋標有三一
居僧首故二俗年邁故三證得故釋亦有三今皆
不頌。


經云我等今日聞佛音教者法譬二周法也昔日雖
聞不能令我究竟斷於別惑以今異昔故歡喜也。


非寂光自然者意有餘實報皆是修成是故不同寂
光自然本有。


即不行也者且止有餘之土未進同居故也不可自
行至將至者佛久已證常住法身權同二乘不可
於佛自唱言死時將至也。


疏云根塵至邑者邑謂同里此則往還之所故以涉
入譬之國有對境界畔故以十八界隔譬之。


經傭轉者謂小機將生欲以有漏易於無漏故云傭
債從一至一故云展轉。


入法界品傍論授記者如善財求善知識每至發一
城知識語善財言我已先發阿耨菩提心及唯我
[006-0738c]
知此一法門耳汝能如是即時獲得是法等則是
傍論授記之相。


經強駈使作者謂強令我行菩薩行入生死中不能
為此是故駈走。


經嘿而識之者知而不言謂之嘿識。


重牒二門者謂頌上第二勸誡合明放捨文也。


經必當見殺者若相執則大小慧命俱死也。


經何用衣食者何用大乘正助法也。


疏云無非摩訶衍者如大品中始自色心終于種智
一一無非摩訶衍以嚴法身。


疏語者者語只是言教今依教觀念處。


疏云上委業有命有受者上長行從世尊爾時長者
有疾下第二委以家事為二一命知家事二受命
領知初為四一明時節二正命知家事三誡令體
我心四勅無令漏失今皆不頌。


經凡我所有者凡諸也如上金銀珍寶臣佐吏民僮
等悉付與子八句者上文父子相失有八句父子
相見有八句只此二句接十六句也。


經以諸因緣者三教因緣故云種種。


內即惑體者惑在於內故內即體也。


經則為已得報佛之恩者只得羅漢則為已報佛恩
故不更餘法也初不勸進者法華已前皆名初也。


經柔伏其心者於方等般若彈斥淘汰柔豈過於此
疏云昔持至共顯者七淨昔顯也。
[006-0739a]


經云牛頭者百緣經云一兩直十萬錢。


疏云無人受此果報者小乘教中不說更有生處故
也。


疏云智願不失者願前弘誓也智則前如來行也。


疏云遮醜陋恩者遮偏空之醜也。


尚未敷榮者二乘之人至法華會中道雙顯如林蓊
[鬱-山+止]四方敷榮。


物不答施於天地者謂物雖由天地而生而不云報
於天地之澤子又如之。


只緣令我報亡者意云只緣如來令聲聞等得於亡
報之理理謂一大涅槃得此法亡其恩難報雖曰
難報報不可亡矣。


經取相凡夫者三乘之人於法華前皆名取相。


法華天台文句輔正記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