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燈全書卷第一百十七
京都聖感禪寺住持臣僧 超永 編輯
京都古華嚴寺住持臣僧 超揆 較閱 進
呈
曹洞宗
青原下三十七世隨錄
浦城竹源直指弘南禪師
廣信永豐徐氏子。少遊博
山。知有參禪事。年二十歲。投浦邑玉池菴披剃。參天
界盛于夢筆。受具。依止兩載。多承激發。次參善權斯
于雲門。承開示。疑情奮發。忽憶平常心是道。有省。作
本來面目頌。有直饒見得分明極。笑破虗空㭰半邊
之句。呈斯斯。頷之。後參博山。奉典監院。一日有蛇。盤
案上。趂亦不去。奉問眾曰。因甚趂亦不去。眾無對。師
曰。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驕。奉曰。看他日化龍去在。
師曰。弘南不作者蟲豸。奉曰。爭奈巳在洪波浩渺裏。
師禮退。自是盤桓古今。深臻元奧。奉以衣拂囑之。命
主瀛山。遷信州青巖。又赴潘雪僧請。鼎建竹源 解
制上堂。指峰倒插紫芝塢。二老亭前花似雨。大雪粉
紛徹骨寒。凍殺元沙白額虎。誰云六六三十六。五月
端陽定初五。咦。者且置。祇如昔日結制今朝解制。畢
竟意作麼生。良久曰。甜瓜徹蒂甜。苦匏連根苦 師
[117-0702a]
誕日上堂。歸𤠔攀得枝頭月。去鳥衝開石上雲。物物
本來成現事。不勞諸子外邊尋。真不掩偽。曲不藏直。
南山東海兩同庚。無事此中休久立。為甚麼鐵錘有
甚黃金汁 上堂。真西山楊大年。江文通。鐵篴仙。以
杖畫一畫曰。一狀領過。孔夫子又作麼生。良久曰。吾
無隱乎爾 小參。白如漆。黑如雪。硬如錦。輭似鐵。飛
上天是跛鱉。以拄杖作舞曰。參 問師唱誰家曲。宗
風嗣阿誰。師曰。古磵寒泉湧。喬松雪後蒼 問如何
是瀛山境。師曰。泉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曰如何是
境中人。師曰。滿頓白髮離巖谷。半夜穿雲入市廛
潘雪僧問。建法幢立宗旨者。是和尚尋常茶飯。今日
利生一句。作麼生道。師曰。高山流水尋常事。除却子
期誰賞音。曰恁麼則峩眉山色今古翠。帶水溪聲日
夜寒。師曰。斷絃不必鸞膠續。只要知音側耳聽 問
如何是人中境。師曰。白沙留月色。綠竹助秋聲。曰如
何是境中人。師曰。一杖橫天地。雙眸輝古今 問如
何是不用安排底句。師曰。青天非染皂。流水別高低。
曰利生接物。又作麼生。師曰。兔角不用有。牛角不用
無 問如何是死中活句。師曰。石牛慣吐三春霧。曰
如何是活中死句。師曰。靈鳥豈棲無影枝 問迷時
千卷少。悟後一言多。祇如悟後底人如何履踐。師曰。
金殿坐忘尊貴甚。玉人夜半臥清風雪磵奉嗣。
信州博山元祚弘裕禪師
饒之德興傅氏子。年十一。
丁母難。十二依宿雲旻出塵。十六閱高峰錄。至枕子
[117-0702b]
墮地置疑。造謁博山奉受具。越二年。受業遷化。始上
山參究。座元激勵嚴切曰。汝為甚麼疑情不斷。師曰
不會。座擲下竹篦曰。我今為汝倒斷去。師忙然不覺
失聲大笑。次日因奉命入城。有同行。師問。你還識睡
中主麼。同行曰。日中主某尚不識。況睡中主耶。師震
聲一喝。同行無語。師自疑無夢無想者。一喝畢竟落
在甚麼處。正提撕間。忽失脚跌倒。如放下千斤擔子
相似。輙衝口偈曰。熟眠無夢主何安。始覺從前被熱
瞞。自倒應須還自起。未曾相隔一毫端。城歸。見首座
隱几熟睡。師拈案上竹篦。座醒。擡頭一喝。師亦喝。座
問。且道者兩喝。孰賓孰主。師復喝。座連喝曰。途寒向
火去。師掩耳而出 嗣後繼席。結制上堂。祖師禪西
來意。饑來喫飯困來睡。無端鷲嶺笑拈花。震旦竺乾
多失利。求安心復斷臂。走遍本山供不避。有人築破
脚指頭。笑落虗空半邊鼻。大丈夫須決志。切勿思量
與議擬。有麼有麼分明在。目前今古應無墜。卓拄杖
曰。果能直下自知非。頓覺山僧成特地。擲下拄杖
本師九十忌辰上堂。鳥跡空中九十年。魚踪水底覓
徒然。先師面目分明示。謾隨紙裏復麻纏。覓者邊覓
那邊。婁至不後。威音何先。莫是涅槃城裏麼。咦。死水
原不藏龍。畢竟在那一邊。卓拄杖曰。姹女巳歸霄漢
去。獃郎猶向火邊蹲雪磵奉嗣。
信州博山怡生弘喜禪師
永豐潘氏子。世業儒。因版
蕩之際。隨父母。避兵山中。失怙。即欲出塵。母兄弗為
[117-0702c]
許允。過經年。恃亦亡。方遂其志。即依博山奉落䰂。巾
瓶有年。奉一日室中舉大千俱壞語。師有疑。決志參
究。乞假走浙。參靈隱禮。有省。打脫無夢無想本參。禮
有古人之風。推歸博山。適奉受瀛山主席。師為首領。
因坐香昏睡。失跌得徹。奉上堂。召師問。昔日黃梅夜
半傳衣。今朝博山當堂授記。畢竟是同是別。師曰。蘆
花與岸雪。烟水一江秋。奉曰。不虗為我室中子也。遂
分座說法 上堂。風飄飄。雲片片。魚躍鳶飛。物物顯
現。個裏真機。阿誰能薦。薦薦。直須著眼看仙人。莫看
仙人手中扇 上堂。切。切露柱得夢真實說。濯纓井
底生蓬塵。三脚蝦蟇變作鱉。諸人還信得切否。信得
切。萬里長空一條鐵。信不切。莫怪山僧重饒舌 上
堂。一年三十六旬。今朝從頭始起。文殊表率風規。普
賢提立綱紀。露柱交相慶讚。燈籠大笑歡喜。且道歡
喜個甚麼。東君昨夜行春令。無蒂。花開生碓嘴 小
參。日日說。時時說。祇要諸人知休歇。歇歇。大似紅爐
一點雪雪磵奉嗣。
江寧攝山棲霞竺菴大成禪師
潭州醴陵龍氏子。母
王產師。多異徵。七歲違怙恃。稍長夢遊南嶽。廿一投
毗盧洞落髮。因讀高峰錄至狗䑛油鐺語有省。乃事
參方。往謁博山誾。徵其本參。復示偈。深為感發。師泣
下。後至瀛山。危坐不起者五晝夜。因止靜聞魚聲。打
失布袋。大笑曰。從前謬矣。和尚真我導師也。崇禎丁
丑。誾示寂。師建塔畢。辛巳扣天界盛。盛問。汝當時見
[117-0703a]
雪關。得個甚麼。師方對。盛以手掩其口。師曰。何得干
戈相待。盛曰。錯過了也。是冬師領眾。自此師資日契。
盛印之以偈。命主圓通。次主壽昌景雲棲霞諸剎
上堂。一條楖栗辭南嶽。祇為先師後事來。今日無端
居此寺。醉扶公子上高臺。諸仁者。莫是法隨法行。法
幢隨處建立麼。且喜沒交涉。莫是若不傳法救迷情。
畢竟無有報恩者麼。且喜沒交涉。既不如此。今日拖
泥帶水。來此住持。所為何事。不見昔日法燈道。山僧
本志棲息巖谷。奈先師有個未了公案。出來為伊了
却。雖然。此事如天普葢。似地普擎。只貴一回徹悟。大
用現前。還會麼。村歌社舞偶成曲。莫向宮商韻裏尋
元旦上堂。新年頭佛法。有無俱戲論。拋出鐵崑崙。
十方同聽命。風從虎雲從龍。以拂子打○相曰。無盡
生涯在此中。等閒撥動毛頭許。大地乾坤用不窮。江
南三尺雪。人道十年豐。擊拂子 上堂。雪未銷。風不
歇。虎空凍得筋齊折。泥牛海底嚼冰花。木馬崖前奔
玉屑。此事明明絕覆藏。因甚諸人打不徹。打得徹。眉
間迸出一輪紅。萬里山河光皎潔。到者裏。始知山僧
平日無故。向諸人說黃道白。雖然。汝也須是個人始
得。喝一喝 上堂。踏破鐵鞵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
夫。直下欲知端的意。趙州東壁挂葫蘆 問牛頭未
見四祖時如何。師曰。巖頭落葉堆樵徑。曰見後如何。
師曰。那畔無人說向誰。曰見與未見時如何。師曰。山
花冷落千峰色 師再住壽昌時。入閩武夷報親。鼓
[117-0703b]
山掃諸祖塔。來福之長慶示疾。手書囑壽昌樓霞兩
住持事。并自書封龕起龕舉火三偈曰。樓閣門開。開
巳復閉。我住其中。法當如是。曰老大年來。行必動眾。
今日依然。伏惟珍重。曰烈𦦨光中三十年。拿雲獲浪
奮空拳。于今撒手還鄉去。分付紅爐徹底煎。雖然如
是。且道如何是老僧末後句。白雲籠嶽頂。終不露崔
嵬。怡然委順。當康熙丙午十一月十九日也。師壽五
十有七。臘三十六。門人歸骨南嶽毗盧洞覺浪盛嗣。
建昌覆船福山石潮大寧禪師
進賢傅氏子。上堂。連
日半晴半雨。風漸急天漸寒。空中霜氣滿。河畔水聲
乾。落木巖前文殊縮項。臘梅枝上普賢破顏。是甚麼
不合無端饒舌 元旦上堂。揮拂曰。新民新令。還他
舊日之風。愈出愈奇。卓爾今時之用。花開鶯囀。春令
不遙。鼓擊鑼鳴。歡聲相續。直得山河大地草木叢林
一齊起舞。驀豎拂子曰。天上人間斯為元首。擊拂子
下座 上堂。一聲寒鴈。帶來塞外。秋光幾處黃花。別
露人間風骨。祇如鐘樓上唱讚。床脚下種菜。明甚麼
邊事。擊拂子曰。太歲頭上動土 上堂。春日晴。春鳥
鳴。江村柳枝綠。郊外草痕青。畢竟承誰恩力。揮拂曰。
溪深杓柄長 上堂。庭外花枝。紅紅綠綠。因甚都在
眼裏。嶺上松聲。澎澎湃湃。因甚都在耳裏。良久豎如
意曰。風流不是誇王謝。祇為渠儂得自由 元旦上
堂。初一是今朝。乾坤怪未了。春光動十洲。吹回舊花
鳥。大地盡飛香。五嶽姿容好。偉哉無邊身。隨處恣探
[117-0703c]
討。正當恁麼時。擊拂子曰。後園驢喫草 問萬法歸
一。一歸何處。師曰。大洋海底點金燈 問青州布衫
是何意旨。師曰。一秤稱不起 問如何是日用施為
底事。師曰。火杈頭上雪花飛 問如何是據欵結案
句。師曰。鄱陽湖口石鐘山 問如何是向上一句。師
曰。兩岸紅塵飛不到 問如何是入廛垂手句。師曰。
番人不繫腰覺浪盛嗣。
杭州虎跑大慈石公大[琮-示+眉-目+貝]禪師
錢塘顧氏子。幼從母
謁雲棲宏。宏一見喜甚。摩其頂曰。吾家真種子。異日
當繼予席。遂命名大[琮-示+眉-目+貝]。過目成誦。世間書史三藏元
詮。無不熟記。宏與剃落受具。弘經吳越間。聞天界盛
住西湖鳳林。師往叩法要。盤桓數日。歎曰。雲棲古佛
有此兒耶。明年盛遷徑山。師再見。盛曰。入門須有語。
師曰。和尚年尊猶未聞。盛大笑。命師典書狀。一日登
藏天樓。將欲致問。盛扭師鼻。負痛作聲。豁然契悟。盛
曰。見甚麼道理。師點首曰。元來即便如此。順治壬辰。
出住大慈 上堂。凍合玉樓寒起粟。相携行聽無生
曲。石人拍板木人歌。響遏行雲聽不足。聽不足。珊瑚
影映澄江綠 上堂。椎鐘撾鼓。早是惡水澆人。禮拜
燒香。轉見互相鈍置。豈不知從上諸聖。向劒刃上橫
身。火𦦨裏垂手。也都是勞而無功。那更到者裏。如何
若何。纔涉語言。堪作甚麼。汝諸人見山僧上來。便掀
倒禪床。喝散大眾。略較些子。今既不能。總成世諦流
布。重加一杓惡水去也。卓拄杖下座 上堂。亂鐵叢
[117-0704a]
中熱𦦨花。不禁東掀西撒。燈籠昨夜笑咍咍。却與露
柱惡發。驚起大慈山上白[鴳-女+隹]峰。從南閻浮提。直走向
北鬱單越。報道。山僧連日口嘮忉。將釋迦老子七寶
八珍。太煞狼藉。良久曰。是甚麼乾矢橛 上堂。喃喃
幽鳥出雲岑。檻外長江空古今。荒草深村豈無意他
年莫負老婆心。諸人還有共出隻手者麼。他牽犂你
拽耙。不為分外 問如何是正中偏。師曰。沉沉禁殿
月當軒。曰如何是偏中正。師曰。波濤萬丈寒潭淨。曰
如何是正中來。師曰。百卉承春徧地香。曰如何是兼
中至。師曰。狂風暴雨爭迴避。曰如何是兼中到。師曰。
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師示寂。葬于皋亭山歇祖塔
左覺浪盛嗣。
吉州龍華梅逢大忍禪師
九江劉氏子。出家廬山迴
峰。年十六扣圓通盛。即徧參。尋謁語風信于雲門。復
結茅廬山。歷數稔。再省盛于崇先。纔見便問。何處來。
師曰廬山。盛曰。在彼何為。師曰。若有所為。辜負和尚。
盛曰。脫空謾語作麼。師一喝。盛便掌。師曰。老和尚探
頭大過。盛呵呵大笑。師出世住掦州石塔。次遷蕪湖
興國。復繼席壽昌。後興龍華 上堂。南天獅子閒弄
影。通身文彩。西舍玉人暗拋梭。錦繡昭然。蹋步向前。
天然湊巧。顧竚停思。白雲萬里。一口吸盡西江。且道。
魚龍蝦蟹甚麼處安立。卓拄杖曰。此時決定無香餌。
新月何煩作釣鈎 上堂。從上祖師。信脚行。隨口道。
後代兒孫。巧生計。較剛道。是有賓有主。有元有要。通
[117-0704b]
宗通途。挾帶挾妙。壽昌今日齩定牙關。分明向諸人
說也是㶚陵橋上望西川 解制上堂。陶鑄佛祖。煅
煉英賢。手長衫袖短。脚瘦草鞋寬。大好山中。乘時耕
鑿。扶犂底扶犂。拽耙底拽耙。田地穩密。家常之言。綠
染簑衣三徑草。一犂春雨鷓鴣天 廣陵石塔退院
上堂。依依嫩綠水雲鄉。柳綫牽風日漸長。江北江南
無限意。聲聲好鳥弄晴光。只此八字打開。一一華藏
莊嚴。山僧不妨土上添泥。更與諸人。下個註脚。卓拄
杖曰。分明記取 蕪湖興國上堂。江上春風梅信早。
山中日暖笋抽芽。要知今日天心意。先看庭前玉樹
花。須各曉。謾矜跨。善財樓閣門方啟。曼倩眉長老歲
華。卓拄杖曰。天然一片好生涯 上堂。漁家客。蓬牕
夢醒東方白。旋理輕。舫上釣磯一江寒。氣冷如鐵報
君知。古人有言兮。欲識佛性義。當觀好時節。遠烟浪
靜渾無隔。超然獨對千崖雪覺浪盛嗣。
五燈全書卷第一百十七
[117-070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