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燈全書卷第一百
京都聖感禪寺住持臣僧 超永 編輯
京都古華嚴寺住持臣僧 超揆 較閱 進
呈
臨濟宗
南嶽下三十六世隨錄
北京西山聖感霽崙永禪師
欈李姚氏子。七歲喪父。
慈母撫長。矢志業儒。值崇禎申酉之變。遇兵遇盜。幾
[100-0579c]
死復生。功名念澹。有僧𢹂金粟容語錄見訪。心生歡
喜。遂入山拜謁。求示參究法。于是。出俗之念愈堅。至
順治庚寅夏。禮本郡深雲果剃落。秋末辭師。造謁弁
山斯。制期進堂。參一口氣不來向那裏安身立命。二
七日。聞隔溪鋸樹倒地。有省。入方丈呈見。斯攔胸扭
住曰。一口氣不來。向那裏安身立命。師曰。不是驢胎。
便是馬腹。斯曰。墮也墮也。師曰。蒼天蒼天。斯索偈。師
隨口應曰。鐵壁銀山直下[厂@火]。鼻頭依舊大頭垂。如師
再問安身處。老大拳頭劈面揮。斯頷之。自此影來吳
越間。游歷天童徑山報恩金粟等剎。機緣頗多。然拈
提公案。不敢自欺。壬辰春。參安田靜于福源。一日舉
洗鉢盂話徵詰。連下數十語。不契。只是痛斥訶罵不
巳。數日間。直得無言可對。無理可伸。一日靜示眾。舉
野鴨因緣曰。眾生迷己逐物。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處。
頓然瓦解冰消。靜問。不得動著境。為甚瀉却淨瓶水。
師曰。百花叢裏過。一葉不沾身。靜曰。為甚歸宗道伊
亂瀉。師曰。無端特地。靜一日舉雪峰同條話問師。師
曰秦駐峰高。東洋海闊。靜連棒打出。從此痛打數十
次。幾及月餘。師出其不備。舉同條話。把住問之。靜亦
曰。秦駐峰高。東洋海闊。師于言下。覰破心肝五臟。愈
覺七通八達矣。安田結制定執事。靜垂問曰。我要個
不會佛法的。作頭首執事。還有麼。師便喝。靜曰。佛法
來了。師曰。這老漢作佛法會。靜曰。怎奈一喝何。師曰。
蒼天蒼天。靜命晉西堂。一日靜落堂。以杖卓于聖僧
[100-0580a]
前曰。有人承當得收取去。若也收不得。自來喫一頓。
師𢹂杖至靜前曰。和尚也須退身三步。靜曰。山僧過
在甚麼處。師打曰。再犯不容。靜曰。蒼天蒼天。師擲杖
曰。草賊大敗。靜低頭歸方丈。解制記莂。付授衣拂源
流。有安田露現一班。直得山僧迴避之句。時癸巳佛
成道日也。出世住平湖景雲慈濟孝豐圓通上海玉
芝深雪嘉興德雲普明陜西咸寧成六永嘉雲外護
國。康熙癸亥。因徵輯燈史。入京隱靜萬佛三教圓通
趙園。至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八日。
皇上特旨。命住西山聖感寺 景雲入院上堂。僧問。
師登法王寶座。請闡臨濟宗風。師曰。杲日麗中天。曰
如何是賓中賓。師便打。曰如何是賓中主。師又打。曰
如何是主中賓。師復打。僧擬議。師直打出曰。這是主
中主。僧罔措。師曰。蒼天蒼天。即舉臨濟四賓主話畢。
乃曰。當時臨濟老漢。于滹沱河邊。建立黃檗宗旨。可
謂寶劒揮空。不留朕迹。今古拈提。每于語下顯發。師
家殺活全彰。學人錯會不少。山僧久欲拈出老人面
目。以救膏肓。今日上堂。恰有一僧三問賓主。山僧四
度痛打。也是忍俊不禁。未免當陽註破。諸仁者。試簡
點看。于此識得。山僧許與濟上老人相見 上堂。僧
問雪峰兩度打僧。意旨如何。師曰。三杯酒壯才郎面。
一枝花插美人頭。曰雪峰與麼問。這僧如是答。且道
還有過也無。師曰。大冶精金。應無變色。曰為甚逢人
便罵。師曰。淚出痛膓。曰同行點破又作麼生。師曰。換
[100-0580b]
却闍黎眼睛。曰焚香遙禮聻。師曰。前箭猶輕後箭深。
曰可謂珊瑚枕上兩行淚。半是思君半恨君。師打曰。
也須薦取好。僧禮拜曰。風雲際會。千古一時。師連棒
打退。乃曰。雪峰與麼問。這僧如是答。大冶精金色轉
輝。獅兒豈受黃金索。兩番打趂兮佛祖魂消。數聲泣
罵兮人天膽裂。等閒一曲度瀟湘。正是太平時節。卓
拄杖。喝一喝 上堂。趙州道無。雲門道普。與麼拈提。
太煞莽鹵。良久曰。還識山僧麼。急搖手曰。從來不打
寬皮鼓 上堂。舉瑯琊覺曰。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
倒藤枯。好一推爛柴。大慧曰。作賊人心虗。雖然如是。
恩大難酬。師曰。是賊識賊。是精知精。簡點將來。猶欠
一著。圓通有甚長處。敢與麼道。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樹倒藤枯。苦 上堂。山河大地。墻壁瓦礫。無時不上
堂。無時不說法。可憐無限人。辜負伊太煞。今日忍俊
不禁。只得再下註脚。耳聞者聾。眼見者瞎 上堂。諸
人知處。良遂總知。穿衣喫飯。有甚麼難。良遂知處。諸
人不知。穿衣喫飯。莫道不難。祇如南泉入園拋出瓦
礫。且道是警覺這僧耶。不警覺這僧耶。翹一足曰。王
老師。慣向莊上喫油糍 上堂。黃面瞿曇。三百餘會
說不盡的。闕齒老胡。十萬里程傳不到的。山僧今日
特地露布。惟冀諸人直下薦取。良久曰。會麼。逢人莫
錯舉 上堂。僧出纔禮拜。師搖手。僧懡㦬而退。師椎
胸曰。蒼天蒼天。乃曰。華嶽崔嵬。到者須是其人。黃河
浩瀚。弄潮全憑好手。個個常光現前。且道阿誰知有。
[100-0580c]
眨得眼鐵壁銀山。跨一步移星換斗。你等長連床上
菩薩子。只知晝見日夜見星。那曉當年菩提達磨來
時無口。喝一喝 佛成道日上堂。無端特地。毒胎深
結。正覺山前。虗空迸裂。拾得麗水金。用作新羅鐵。以
拂點∴。午夜星別不別。復畫○。奇哉奇哉。證龜成鼈
除夕小參。小盡二十九。大盡三十日。兔走烏飛疾
似梭。茫茫幾個知端的。結角在羅紋。今宵好委悉。顧
視左右曰。形山有至珍。切忌輕拋擲 觀音誕日上
堂。草色芳菲。花光縹緲。須彌頂畔。杲日高昇。蟠桃枝
上。春風未老。鐘聲短的短。長的長。鳥聲大的大。小的
小。顧左右曰。會不會。了不了。一片大悲心。狼藉知多
少 京都萬佛入院上堂。全提正令。豈在多端。金鎚
纔動。寶劒光寒。志士寧容縮手。良馬那用揮鞭。括古
包今。篆不雕之心印。超聲越色。演不說之真詮。𦦨續
條條。玉燭花敷。井井青蓮。承誰恩力。鑒在機先。喝一
喝曰。非常人荷非常事。扶豎門庭不等閒 觀音大
士誕辰。植本師靜老人百日。上堂。雙林樹下。披襟瀝
膽。大抵無端。熊耳峰前。露尾藏頭。早成漏逗。若論洞
明正眼。還他沒量大人。道有也。而不立一塵。道無也。
而不撥一物。凡情詎可測。聖智莫能窺。驀拈拄杖。左
卓一下曰。觀音菩薩。向這裏出驢胎入馬腹。示現一
朝。又以拄杖。右卓一下曰。香嚴老人。向這裏飲鐵汁
食銅丸。化週百日。生滅不異。呼吸相通。好事多同。如
何證據。復以拄杖。中間連卓曰。直劈華山分兩路。萬
[100-0581a]
年流水不知春 聖感入院上堂。智鑑洞明。靈機廓
徹。揭示摩醯正眼。拈提向上弘規。日月星辰全彰。妙
明心印。昆蟲草木。咸躋菩提覺場。起立曰。仰荷 隆
恩。欽承 綸命。祝延。
聖壽。翊贊。
皇猷。又且如何展演。金輪統御三千界。寶祚延綿億
萬年 立兩序上堂。多年抱拙隱蘧廬。閉戶深藏定
祖圖。燈史纔完今日案。犂耙從此又相呼。事不獲巳。
略整規模。金將爐冶。玉切錕鋘。且約三章法。應遵七
事符。勒回河北千年運。直溯曹源萬叠波。
聖駕幸山。謝 恩上堂。
駕臨古寺。春滿寰區。大毗盧頂應身。優鉢曇華吐𦦨。
山河大地。盡作琴聲。萬象森羅。俱隨妙舞 堯仁廣
被。位永固于金輪。 舜德恒新。壽彌堅于寶祚。仰祝
無疆。
睿算。所貴正法流通。豎拂子曰。大眾還委悉麼。須識
皇恩造化同。一切含靈承此力。揮拂子。下座。
聖駕侍。
皇太后幸山。謝 恩上堂。千峰如滌淨無塵。恭遇
宸遊雨露新。勝義諦中彰勝義。慈仁行處見慈仁。巍
巍乎全彰大用。蕩蕩乎顯發純真。胸宇早分無量壽。
頂珠常照百由旬。仰瞻一片溪山色。共沐。
皇恩不盡春 示眾。百丈得大機。黃檗得大用。更有
一人得個甚麼。顧左右曰。好不增一毫。醜不減一毫
[100-0581b]
晚參。提婆以一鍼投水。為甚龍樹大士。便喜恩深。
無語懷抱。分明聖人之道。不可名而可見者此爾。以
拂畫○
過在甚麼處。師曰。若是鳳凰兒。不向那邊討 僧參。
入方丈便喝。師亦喝。僧又喝。師把住曰。山僧被汝一
喝。僧擬議。師拓開曰。門外漢 師路逢一僧。攔住曰。
求和尚說說。師劈面一掌。僧無語。師曰。元來元來
僧參。師問。從那裏來。僧於地上畵[○@虎]此。師以杖作擎
叉勢。僧復于相上。加一日字。師與抹却。僧復擬畵相。
師連棒打出 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師以杖作舞。
僧翹首。師打曰。古佛過去久矣 問。維摩方丈。不以
日月為明。和尚方丈。以何為明。師展兩手曰。道甚麼。
曰直得某甲有眼覰不見。師曰。將謂將謂 問。大事
巳明。為甚亦復如喪考妣。師驀與一推。曰果然有口
只堪挂壁。師曰。二時粥飯聻。僧沉吟。師打曰。差之毫
釐。失之千里 問。趙州看二菴主。意旨如何。師曰。道
路各別。養家一般。曰為甚肯一不肯一。師曰。莫將閒
學解。埋沒祖師心 頌文殊三處度夏曰。暇即遊兮
倦即眠。玉容常醉彩樓前。春風起處楊花亂。江月重
重雪裏天 頌調達謗佛曰。韶光三月景和融。錦繡
山川處處同。碧瓦曉烟寒食雨。朱簾晴捲杏花風
頌初祖隻履西歸曰。達磨從不來東土。緣何說個西
歸去。空棺隻履大分明。知音烏用頻頻舉 頌鳥窠
吹布毛曰。冤家歷劫難回互。出鞘龍泉劈面寒。觸瞎
[100-0581c]
一雙青白眼。漫天覆地絕人烟 頌國師三喚侍者
三應曰。流鶯聲老綠楊中。啼落南枝一點紅。莫謂東
君無管待。更加煦日與和風 頌百丈野狐曰。描不
成兮畵不全。桃花如錦柳如烟。饒君題盡招魂賦。輸
我安閒自在眠 頌雲門乾矢橛曰。玉鷺飛歸蘆荻
渚。芙蓉𥥆窕秋光前。世間無限丹青手。到此都盧畵
不全 頌黃龍三關曰。有個生緣。帽大衣寬。愛喫梅
實。不顧牙酸。我手佛手。出乖露醜。纔涉思惟。披枷帶
杻。我脚驢脚。鳶飛魚躍。一種風流。誰能領略 師有
語錄二十卷。深雪草堂集三十卷。并輯五燈全書一
百二十卷。法苑英華□□卷。讀書隨記□十卷。古今
僧詩六十卷。諸種行世。嗣法弟子明誠謹錄道安靜嗣。
當湖豎玉道者馬明凞
邑之文學。少孤。性落落。喜自
適。甞覧詩書。遇疑難者愛讀之。閱歷事務。擇實益者
方為之。見人禮佛像誦經懺。哂為土木章句。從事奚
為。居於鄉習射獵。打魚弋鳧不顧焉。繼而避亂乍浦。
安田靜。應天台湧泉之請。取道海濵。寓於柏子院。士
偶過。一見若舊。生歡喜心。明晨修誠往謁。呈月牕偈
有清風明月夜。總是一家人句。靜問如何是人中主。
士茫然罔措。通身汗流。覺己躬下便有一種放不過
處。廢寢忘餐數晝夜。一日復造。直陳目前境地。恍如
桃花隔岸。芬芳可聞。恨不能便渡。輕航探賞。笑傲於
其間。又如䇿天驥迅足雲程。俄而晴空萬里。俄而嶽
峙峰連。種種識界不斷。塊壘多礙。伏望慈悲。靜偶閱
[100-0582a]
士所鐫篆章。舉示曰。汝且向這裏薦取。分分明明。一
絲一毫。糢糊不去的是個甚麼。若能一眼覰破。盡十
方世界。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一印印定。無處不是圓
文鐵線。漢篆秦章。說甚麼桃花隔岸天驥雲程耶。時
雖心感開示。更覺增了一重疑案。抵夜同師步橋邊。
靜舉世尊初生雲門一棒因緣。言下未領。歸途間不
覺失笑。若有所遇。即扣門馳證曰。路次忽得可笑一
事。特來證明。笑得雲門老人一棒。打殺世尊。巳見辣
手。怎麼也要與狗子同槽喫食。靜曰。世尊雲門與狗
子則且置。只要問如何是汝獨尊的我。速道速道。士
擬議。靜叱曰。聰明意解。有甚麼用處。即推出門。士廢
然自喪曰。此誠識解邊事。算不得數。作不得準。生死
岸頭。怎能敵得。此時如進重圍。如增鉅石。心下益不
自安。而皇皇焉。又慮師之起程也偶無舟。得以阻期
遂邀闇然姪暮往。因茶次。談及報恩琇。一夜喚兩僧
入方丈。命以今夜不了明。各打一百杖。兩僧俱得開
悟。茶畢。靜起身曰。山僧今夜亦作報恩老人去也。設
兩蒲團於佛殿。命士參獨尊的我。命闇然參青州布
衫。鉗錘至半夜。疑情倍切。士獨立中庭。靜驀然一推。
此時心想意識。多無用處。猶如鈍鐵一般。靜復打曰。
不唧𠺕漢。士雖略知冷暖。不敢承當。回坐蒲團。良久
靜問曰。坐的與立的。有兩個否。士曰無。靜曰。天上天
下。唯吾獨尊。士益猛勵。𢬵死追求。至五更。聞報鐘鳴。
千重鎖鑰。豁然迸裂。謂闇然曰。不須參不須參。纔涉
[100-0582b]
思維。千里萬里矣。時東方既白。靜問曰。還信得及也
未。士曰。莫開口。靜曰。如何是獨尊的我。士豎拳。靜曰。
有人道是拳頭。士便喝。靜亦喝。士曰。今日看破和尚。
拂袖而出。盥沐焚香。請歸依。靜許諾。授名超建。臨別。
靜驀問曰。死了燒了。向何處安身立命。士曰。此去天
台一千里。靜曰。非汝境界。士連喝兩喝。靜微笑。嗣後
又達一書曰。仰荷鎔鑄。直頭逼出精液。山河大地。一
脚踏翻。百萬億劫後眾生。俱是盤古老子的。祖宗說
甚麼開天闢地。那如者拳頭。亘古彌今。縱橫自在。憑
人放馬打鞦韆。跳不出毫毛管裏。這也不是希奇特
剏之物。何用饒舌。弟子只在當湖。送師往天台去也。
靜謂。不是門外漢。爰授偈拂。以記莂焉道安靜嗣。
嘉興當湖復菴殊貫德禪師
上堂。道人行履。本無固
必。有時埋頭絕壑。種石鋤雲。有時身入鬧藍。和泥合
水。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無一事不演真乘。無一物
不圓至體。迥脫根塵。靈機廓徹。不妨拈草現金身丈
六。彈指開樓閣百千。顧左右曰。還有共相證據者麼。
一言金石風雲際。萬古洪謨祖道新 頌女子出定
曰。大定何曾有出入。文殊罔明誰得失。雲收雨霽廓
然空。依舊青天與白日 頌趙州勘二菴主曰。兩入
僧菴兩唱酬。豎來一樣是拳頭。若將得失分高下。覿
面何曾見趙州道安靜嗣。
順天房山天生院恒遠一禪師
僧問。臨濟三句請師
宣。師曰。我這裏著不得。曰如何是第一句。師便打。曰
[100-0582c]
如何是第二句。師又打。曰如何是第三句。師復打。僧
擬再問。師連棒打出。僧竚立門外曰。屈屈。師曰。一任
舉似諸方 問。德山托鉢事如何。師曰。平地起浪。曰
雪峰一問。德山為甚便低頭歸去。師曰。疑殺天下人。
曰雪峰舉似巖頭又作麼生。師曰。禍入不慎之家。曰
頭云未會末後句。又如何。師曰。趂空打劫。曰山聞令
侍者喚巖頭云。汝不肯老僧那。師曰。將錯就錯。曰頭
密啟其意麼。師曰。山西打鼓。江南作舞。曰山明日上
堂。果與尋常不同。師曰。龍蛇易辨。衲子難瞞。曰頭至
僧堂前。撫掌大笑曰。且喜老漢會末後句也。天下人
不奈他何。雖然也祇得三年活聻。師曰。撼動須彌。曰
山果三年而逝。師曰。頭正尾正 題觀音大士像曰。
觀音耳作眼。耳見始方明。若問圓通意。驢鳴犬吠聲
道安靜嗣。
京都聖感桂芳林禪師
保寧清苑張氏子。賦性淳和。
不茹葷酒。雖覊塵網。矢志出家。二十七歲。禮本郡觀
音菴光碧玉披剃。詣憫忠圓具戒。後居漏澤園。日誦
華嚴。夜持尊勝。設放𦦨口施食。三年無輟。四眾傾心。
鬼王之號。由此稱之。繼住西山寶珠洞。有禪者。以拄
杖向背語請益。師罔措。遂抱疑團。通宵不寐。次晨食
椒菜。有省。適竺菴於善應開爐。師預其數。聞鼓聲正
思惟間。有人誦金剛經三心不可得。豁然悟徹。撫掌
笑曰。此心不逾三心外。離却三心亦此心。後參先師。
靜屢徵詰。知臻堂奧。乃記莂焉。洞前有平坡寺廢址。
[100-0583a]
係唐朝勅建者。師不辭勞瘁。拮据一新 善應結制
示眾。善應結制。好個消息。禪不會參。噇飯第一。飯後
喫茶。不知何味。喝一喝曰。過了三十。定是初一 自
題像曰。者個阿禿。生來薄福。不諳人情。太甚孤獨。破
衲隨身。愛棲林麓。虗空作隣。頑石為族。問著宗風。張
口閉目。咦。建立門庭三十年。等閒難覓知心腹 康
熈壬子秋。
今上皇帝。召師入萬善殿。見師撲實。解珍寶數珠
賜之。并 賜龍藏扁額。咏詩褒之。 命內翰。亦咏其
事。至丙寅七月十日。忽然示寂。世壽六十八。僧臘四
十一。
上聞。仍 賜白金為殯資。其徒寂印。奉師全身。塔于
後山廣禧寺之前道安靜嗣。
育嬰關主忍菴信宗禪師
吳江人。僧問。如何是南臺
境。師曰。萬柳年年綠。如何是北臺境。師曰。千山日日
青。如何是境中人。師曰。玉堂金馬客。不作等閒看
問。關中意。請師直指。師曰。有口道不盡。曰還容出入
也無。師曰。上座何方來。曰五臺。師曰。無汝下脚處
問。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來面目。師曰。午上與你包
子喫。曰不會。師示一頌曰。不會不會。石頭土塊。斷却
咽喉。失錢遭罪 問。如何是佛。師曰。水面葫蘆 問
終日看經。有何利益。師曰。特地一場愁。曰如是則不
消看也。師曰。瞎 師示疾。謂眾曰。臭皮袋生死關。打
得破尚還難。會得會不得。滿目是青山。復豎起拳曰。
[100-0583b]
道道。一眾罔措。師曰。青山也不識。瞑目而逝道安靜嗣。
慈祥雲平我禪師
示眾。舉丹霞燒木佛話畢。乃曰。丹
霞偶爾成文。院主不妨撞彩。今日將二老漢。一齊燒
却。拍掌大笑曰。且看有舍利也無 問。五千四十八
卷。那一卷是真經。師曰。破被蒙頭總不知。曰普天下
僧。那一個是真僧。師曰。兩耳依然左右垂。曰三頭六
臂。那一臂是正臂。師曰。照顧眉毛。曰杲日當空。為甚
覆盆之下。師曰。從來不借他力道安靜嗣。
燕京法興寺德涵讓禪師
上堂。轟雷掣電。駒踏麟奔。
目視繩床。煥然頓現。不是師資合妙。安得啐[口*豕]同時。
就中殺活機權。個裏鉗鎚嚴密。全提大用。還他獅子
之威。褫代相承。須藉法王之印。到者裏。水到渠成。遇
緣即住。各各懷仁抱義。人人裕後光前。驀豎拂子曰。
還委悉麼。生涯只在絲綸上。明月扁舟得自由 上
堂。聲前悟旨。巳涉程途。句下明宗。却成知解。說心說
性。謂之惡口小家。言證言修。總歸世諦流布。若有個
漢。不涉程途知解。不作惡口世諦。山僧拄杖子。雙手
分付。良久曰。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 示眾。舉殃
崛產難。頌曰。賢聖法來不殺生。親言親口有誰爭。堪
憐來往途中客。惜却眉毛露眼睛 示眾。舉國師三
喚話畢。乃曰。南陽明修棧道。侍者暗渡陳倉。帶累多
少人。向辜負處。轉身不得 示眾。舉趙州二菴主話
畢。頌曰。一分家私兩分分。老婆心切剖來均。堪憐無
限痴男子。猶向其中論富貧 示眾。舉興化打維那
[100-0583c]
話畢。乃曰。興化善行六韜三略。奇正莫測。克賓運籌
帷幄。終不墮他術中。雖然如是。還知克賓喫棒處麼。
具眼者試道看 示眾。舉婆子燒菴話畢。乃曰。婆子
似冰。者僧如火。檢點將來。二俱不了 士問。庭前柏
樹子。是何意旨。師曰。昨夜三更月到牕。士曰錯。師曰。
居士又作麼生。士曰。今日風吹面裏寒。師曰錯。士曰。
某甲罪過。師曰。錯錯道安靜嗣。
蘇州虎丘甘露雨平定禪師
本郡孫氏子。母夢北方
僧借宿而生。父母早亡。九歲。依甘露純薙染。參安田
靜。究徹法源。而受記莂。出住甘露。示眾。舉維摩默然
話畢。師曰。維摩默然。其聲如雷。文殊讚歎。巳落第二。
二大士。靴裏弄指則不無。若是不二法門。要且未在
示眾。舉趙州二菴主話畢。師曰。趙州雖則殺活全
提。要且鼻孔在別人手裏 頌五通問佛曰。無端惡
口噴青天。却把黃金當碌甎。打破那通關棙子。瞿曇
鼻孔不完全 頌二祖得髓曰。禮拜無言聲若雷。老
胡有口也難開。若將皮髓論高下。辜負西來破草鞵
頌南泉斬猫曰。殺人刀握無人識。魔佛當陽遭霹
[靂-秝+林]。若道圓機是趙州。[鷂-缶+工/山]子巳過新羅國 頌溈山水
牯牛曰。不是溈山不是牛。清風明月一時收。短歌唱
出蘆花岸。無限青山盡點頭道安靜嗣。
開封天王印持敬禪師
上堂。仰之彌高望不及。鑽之
彌堅劄不入。瞻之在前天左轉。忽焉在後地右旋。驀
豎拂子曰。若向這裏薦得。所見一切見。所聞一切聞。
[100-0584a]
山河大地。百億須彌。盡在諸人面前。一一頓現了也。
諸仁。還會麼。以拂子擊禪床曰。劒去久矣 上堂。獨
露全機。觸目菩提。踏翻四大海。踢倒五須彌。也是一
場笑具。何故。從上諸祖。只到得這裏。且道這裏是甚
麼所在。喝一喝 上堂。佛法禪道。無你諸人啟口處。
無你諸人解會處。無你諸人湊泊處。無你諸人分別
處。汝若是個丈夫。直下休去歇去。多少省力。無位真
人。在汝面門出入。還見麼。待汝等打破鏡來。纔有喫
棒分。喝一喝下座 小參。佛法二字。無說無傳。指鹿
為馬。肋下還拳。天王今日覓個還拳底。有麼有麼。良
久曰。也不得按牛頭喫草道安靜嗣。
雎陽大佛平林旭禪師
嘉定馮氏子。上堂。豁開戶牖。
萬里不挂片雲。杲日當空。四顧清光溢目。本來現成。
何必口喃喃地。以拂子畫○曰。急著眼。復喝一喝曰。
休錯認 上堂。心不是佛。智不是道。直下承當。切莫
草草。若或顧盼躊躇。徒白鬚眉到老。有個徑捷法門。
也要當人便了。良久曰。父母所生口。終不為汝道
上堂。道遠乎哉。觸事而真。紅爐烈焰。片雪飛騰。聖遠
乎哉。體之即神。寒風凜冽。滴水成冰。汝等諸人。曾撞
著無位真人麼。擊禪床一下曰。切莫動著 僧問。佛
祖近不得底。是甚麼人。師曰。不是佛祖。曰畢竟是甚
麼人。師脫一履拋向前。僧罔測 問。如何是掩關一
句。師曰。向你道不難。恐成兩句道安靜嗣。
五燈全書卷第一百
[100-0584b]
五燈全書卷第一百補遺
臨濟宗
南嶽下第三十六世隨錄
當湖復庵殊貫德禪師
示眾。舉國師三喚侍者話畢。
師曰。國師將金博金。侍者以水投水。一期聲應氣求。
千古之下。足稱父慈子孝 示眾。舉興化打克賓維
那話畢。師曰。興化徹底婆心。其奈棒頭短。克賓不因
喫棒。怎令此話行。雖然。只如罰錢出院又作麼生。從
前汗馬無人問。祇要重論葢代功 問。世尊初生。雲
門一棒。且道。世尊過在甚麼處。師曰。知恩方解報恩。
問。雲門放洞山三頓棒。且道。有喫棒分。無喫棒分。
師曰。事因叮囑起 問。靈雲見桃花悟道。玄沙云未
徹在。如何是未徹處。師曰。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頌庭前柏樹子曰。一片無私古佛心。頻將肝膽向
人傾。堪憐無限癡男子。猶向庭前柏上尋 頌大事
巳明如喪考妣曰。破家散家向誰論。赤體無依徹底
貧。迢[逅-口+巿]故鄉消息斷。回思不覺倍傷神道安靜嗣。
京都白雲瑞平毓禪師
佛誕上堂。昨夜三更明月朗。
倒騎玉象下丹墀。牛回馬沒稱殊勝。難免諸方惡水
澆。大眾。即今釋迦老子。在什麼處。擲拄杖曰。直下來
也。急著眼看 上堂。一葉落天下秋。一塵起大地收。
樹凋葉落金風動。只要諸人放下休。且道結角在甚
[100-0584c]
麼處。卓拄杖。喝一喝下座 示眾。舉玄沙和尚示眾
曰。深山懸崖。千年萬年。人跡不到處。還有佛法也無。
若道有。喚甚麼作佛法。若道無。却有不到處。師曰。大
小玄沙。漏逗不少。佛法說甚麼有無。與麼說話。大似
黃葉止兒啼。大眾。山僧與麼道。意在于何。良久喝一
喝曰。喚作祖師機。猶落第二義 師同天根到勝果。
指庭前柏樹曰。汝向者裏。道一句看。曰今古一色。師
曰。西來意庭前柏樹子。為甚五祖演道。前邊會得不
是。後邊會得是。曰當年若道茆長短。燒了方知地不
平。師曰。放汝三十棒 僧問。十方無路。四面無門。因
甚又道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師曰。即今路頭。在甚麼
處。僧便喝。師曰。且喜沒交涉道安靜嗣。
奉川法海樸庵樸禪師
姚江韓氏子。上堂。若道山僧
今日生。誠哉杓卜聽虗聲。古今不離於當念。日日無
非是誕辰。雖然。作麼生道箇應時及節句。以充眾聽。
今朝六月六。芙蕖香馥郁。安分且隨緣。唱闋哩囉曲。
眾中和得者。出來通消息看。如無。山僧拄杖子。現大
神通。轉大法輪去也。卓一卓。下座道安靜嗣。
亮公周超端居士
拈百丈再參曰。豎拂挂拂。熟處難
忘。振威一喝。傾湫倒嶽。不但百丈三日耳聾。直使盡
大地人。髑髏粉碎 拈丹霞燒木佛曰。丹霞因風縱
火。院主別有生涯。要見丹霞則易。要見院主則難
頌百丈野狐曰。不落不昧。牢關粉碎。玉兔東昇。金烏
西墜。一時吐却野狐涎。忽然闖入金毛隊 頌大隨
[100-0585a]
劫火曰。壞不壞觀自在。劫火光中無隔礙。隨他去真
古怪。將人財物償人債大用全提超物外道安靜嗣。
撫州芙蓉瑞庵濟禪師
上堂。芙蓉近日。與諸方不同。
有時默。有時說。有時默中說。有時說中默。你諸人。擬
向默時見芙蓉。芙蓉不在默時處。擬向說時見芙蓉。
芙蓉不在說時處。擬向默時說說時默處見芙蓉。芙
蓉亦不在默時說說時默處。你擬不要見芙蓉。怎奈
諸人無處迴避。還有迴避得者麼。舉手劈開生死易。
教人除却是非難道安靜嗣。
都門李泰然居士
參道安靜。問和尚住何道場。靜曰。
臨濟老門庭。曰何不自建立。靜曰。料汝跳不出。曰却
被和尚鈍置。靜曰。還識趙州語言麼。曰趙州有多少
語言。靜曰。那裏是他勘破婆子處。曰瞞得阿誰。靜曰。
猶未曾在。曰擬會即錯道安靜嗣。
蘇州定慧瑞旭容禪師
示眾。吞盡楊岐栗棘蓬。更於
何處覔英雄。別峰謾道相逢也。未出門時見巳同
示眾。豎拂子。召眾曰。看看。若恁麼見得。向第三句會
取。擊禪床曰。若恁麼聞得。向第二句會取。只如第一
句。向何處會取。以拂畫[○@牛]曰。休錯認 師落堂。見一
僧經行。向前搊住曰。道道。僧擬議。師拓開曰。山僧罪
過 問。目前雙塔。終日相峙。未審放甚麼光。師曰。剌
破汝眼。曰是何心行。師打曰。且道是甚麼光道安靜嗣。
松陵泗洲松吼雷禪師
上堂。夏木陰森。黃鸝聲碎。梅
熟梔香。松蒼竹翠。百千法門。處處全彰。無量妙義頭
[100-0585b]
頭顯著。遂拍案曰。少林心髓盡傾翻。汝等諸人尚瞌
睡 上堂。一年三百六十日。倐爾新正巳過三。老死
將期休放逸。拚條窮命力追參。旋顧左右曰。參參參。
釋迦本姓是瞿曇。不必逢人乞指南。以手摑口曰。無
端終日口喃喃純朴汶嗣。
海鹽草堂秀禪師
小參。火雲時乍歛。萬里碧天秋。金
風翻貝葉。玉露輥珠毬。蛩吟幽谷畔。蟬噪柳梢頭。動
絃應別調。葉落自知秋。卓拄杖一下雲皐慧嗣。
懶雲學禪師
禮嘉善靈塔冲凡師薙染。看竹篦子話。
有省。後參廣化明得法。頌夾山參船子話。師曰。活計
波心三十年。錦鱗高躍出重關。相逢點首華亭棹。收
拾蘆花月一彎悅可明嗣。
眉庵靈谿源禪師
頌高峰六問。人人有個影子。寸步
不離。因甚踏著踏不著曰。一江明月浸秋空。獨泛扁
舟上下同。莫道水中撈不住。依然人在月明中 頌
盡大地是個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燒却曰。投滿芥城
猶有缺。拂殘劫石尚披衣。不如斫却無根樹。一任旁
人說是非 頌大修行人當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
曰。春風花放一枝新。花放春風色愈真。處處縱教春
色好。相逢誰是看花人 頌大徹底人本脫生死。因
甚命根不斷曰。難難難易易難難。十石油麻樹上攤。
回首啞然只一笑。前三三與後三三 頌佛祖公案
本是一個道理。因甚有明與不明曰。一片婆心舉似
他。絕誵訛處轉誵訛。都來換却時人眼。莫笑時人眼
[100-0585c]
目多 頌杲日當空無所不照。因甚不照覆盆之下
曰。臈盡春回感歲華。朔風吹雪徧天涯。可憐名利江
湖客。何事經年不到家芥子彌嗣。
西山廣泉自曉愍禪師
吳江馮氏子。幼為諸生。負豪
俠。順治庚申年脫白。參福嚴容。發明心要。依孤雲鑑
最久。巳而登峨嵋。歷五臺。遂至京師。謁法曇海于延
壽。機緣相契。即受記莂。康熙甲辰秋。聞白雲山外道
趙圓真。緇服妖言。鼓惑甚眾。師恐貽患正教。志存匡
救。直抵榆關。同僧悟宗入山。諭以正法。真不從。回京
著照妖直論一書示之。真怒欲誣師。師不得巳。聞之
當事。時大宗伯。具疏上聞。奉旨以趙圓真邪教惑人
擬斬。又以可矜。減等。杖一百。流三千里。隨發遣陜西
藍田案結垣中察希納。請師住西山廣泉。師應之。即
閉門謝眾。鑿泉栽花之外。無他務也。間以一拈一頌。
發明向上 丁巳。師年五十一。秋季示微疾。以十月
初四日。告眾而逝。闍維收骨。墖于本山。其遺稿。為不
知者所焚。僅存廿之一。剃度弟子寂衍。編刻之。曰焚
餘集。與照妖集。竝行於世法曇海嗣。
萬善始如慎禪師
淨土頌曰。淨穢無根何處生。謾將
修證論圓成。試看此土是何土。擬議思量千萬程
從來無滅亦無生。任性逍遙最現成。堪笑隨聲逐色
者。跉𨂲辛苦問途程 一念知歸事怎生。無根樹子
蔭凉成。頂門一隻金剛眼。萬里神光不計程 師資
契合不尋常。針芥相投別有方。一錐痛處難回互。飲
[100-0586a]
恨而今孰可忘 脫盡皮膚始見真。一真猶是眼中
塵。要知真妄消融盡。萬里長空月一輪法曇海嗣。
吳江羅漢月嶠閒禪師
示眾舉死了燒了向何處安
身立命。頌曰。龍歸大海作波瀾。東湧西遊過萬山。縱
使乾坤搖撼動。渠儂不動一毫端淳樸汶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