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五百大阿羅漢 (TKD)


[26-0332c]


如契經說若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自
害或害他或俱害乃至廣說問何故
作此論荅爲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
經說佛告苾芻我未證得三菩提時
或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起出離尋無
恚尋無害尋雖起欲尋恚尋害尋而
不放逸便作是念若起欲尋恚尋害
尋或自害或害他或倶害契經雖作
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
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云何欲尋自害荅如有一類起貪緾
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
焦心焦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
樂非喜非悦諸異熟果如是自害此
中身勞等顯欲尋等流果貪瞋癡等
能驅役故令身心勞如熾火故能燒
身心令熱令燋當受長夜等顯欲尋
異熟果當受惡趣非愛果故云何欲
[26-0333a]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二張造
**尋害他荅如有一類起貪緾故觀
視他妻彼夫見巳心生瞋忿結恨愁
惱如是害他問觀他妻者亦招苦果
應名倶害何故說此唯是害他荅觀
視過輕其夫未能現加辱害是故不
說云何欲尋倶害荅如有一類起貪
緾故汙奪他妻彼夫覺巳遂於其妻
及於其人打縳斷命或奪財寶如是
倶害問彼夫害他亦招苦果應名三
害何以稱倶荅彼人現世不遭罪罰
反被稱譽是故不說復次夫亦是他
故名倶害云何恚尋自害荅如有一
類起瞋緾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
熱心熱身焦心焦復由此緣當受長
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悦諸異熟果如
是自害此中二果如前應知云何恚
尋害他荅如有一類起瞋緾故斷害
他命如是害他問斷他命者亦招苦
果應名倶害何故說此唯是害他荅
斷賊命等現無責罰更被稱譽是故
不說云何恚尋倶害荅如有一類起
瞋緾故斷害他命亦復被他斷害其
命如是俱害問煞能害者亦招苦果

[26-0333b]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三張造
名三害何以稱倶荅誅害他者世共
稱譽現無罪苦是故不說復次彼亦
是他故名俱害云何害尋自害荅如
有一類起害緾故身勞心勞身燒心
燒身熱心熱身焦心焦復由此緣當
受長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悦諸異熟
果如是自害此中二果如前應知云
何害尋害他荅如有一類起害緾故
打縳於他如是害他問打縳他者亦
招苦果應名倶害何故說此唯是害
他荅打縳惡人世同稱讃現不招苦
是故不說云何害尋倶害荅如有一
類起害緾故打縳於他亦復被他之
所打縳如是倶害此中問荅如前應知
問此三惡尋以何爲自性荅欲尋以
欲界五部六識身倶貪相應尋爲自
性恚尋亦以五部六識身倶瞋相應
尋爲自性害尋有說卽瞋一分相應
尋爲自性害卽瞋故問若尒恚尋害
尋有何差別荅瞋有二種一欲斷衆
生命二欲打縳衆生前名爲恚後名
爲害復次瞋有二種一於應瞋處起
二於不應瞋處起前名爲恚後名爲
[26-0333c]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四張造
**害彼二相應尋名恚尋害尋故有差
別有說害尋無明一分相應尋爲自
性害卽无明故如施設論說何緣故
癡増謂於害界害想害尋若習若修
若多所作彼相應尋名爲害尋評曰
應作是說有別心所說名爲害非瞋
非無明非隨眠自性是瞋所引是瞋
等流隨瞋後起名煩惱垢唯修所斷
意識相應此相應尋是害尋自性此
三不善故名惡尋復次有三善尋一
出離尋二無恚尋三无害尋問此三
善尋以何爲自性荅皆以一切善心
相應尋爲自性謂三惡尋一一別起
自性各異非與一切不善心倶此三
善尋無別自性皆與一切善心相應
問若尒此三有何差別荅自性無別
而義有異是三惡尋近對治故謂諸
善尋違欲尋故名出離尋違恚尋故
名無恚尋違害尋故名無害尋如契
經說我未證得三菩提時雖起欲尋
恚尋害尋而不放逸問菩薩尒時若
不放逸如何猶起此三惡尋尊者世
反作如是說菩薩雖起此三惡尋而
[26-0334a]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五張造
勤修善名不放逸復次雖起惡尋而
速能覺知是不善名不放逸復次雖
起卽能猒棄吐捨名不放逸復次蹔
起便能修彼對治名不放逸復次起
巳卽能斷因缺依了知境過名不放
逸復次三因緣故煩惱現前一由因
力二境界力三加行力菩薩起此三
不善尋但由因力能伏餘二名不放
逸大德說曰菩薩雖起速能伏除如
一渧水墮熱鐵上名不放逸脅尊者
曰起巳速捨如救頭然名不放逸
問菩薩何處起三惡尋脅尊者曰由
因力故隨處而起不勞定責如盲顚
蹶愚者昏迷隨至皆然何定處所有
作是說菩薩棄捨轉輪王位踰城出
家求無上覺尋訪師友至王舎城於
曰初分入城乞食百千衆生圍遶瞻
仰礼拜讃歎心無猒足菩薩於彼初
起欲尋衆圍遶故妨癈乞食飢火所
惱復起恚尋瞋心漸歇害尋復起湏
臾覺察生重慙愧有餘師說菩薩棄
捨刧比羅城依空閑林求無上覺父
王遂遣釋種五人隨逐侍衛於中有
[26-0334b]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六張造
執樂行得淨初見菩薩修苦行時卽
便捨去中復有執苦行得淨後見菩
薩捨苦行時亦復辭去時有難陀難
陀跋羅二梵志女因獻乳糜見無侍
者遂住供給女手柔軟摩觸菩薩菩
薩於彼便起欲尋卽生念言先吾左
右不葉我者豈有女人得近於我遂
於左右復起恚尋瞋心稍歇害尋復
起便自覺悟生大慙愧或有說者菩
薩未出家時父王淨飯爲娉五百玉
女以爲妃娣娛樂菩薩不令出家菩
薩捨之而出家巳諸王遣使素女還
國淨飯王曰我子出家心甚憂惱見
其妃娣時用慰懷今者未能放其還
國諸王聞已各生忿恚共發兵戈來
相征罰父王憂怖遣告菩薩吾今坐
汝致此怨讎有說天神來告菩薩菩
薩聞巳於父王所先發欲尋於五百
王恚尋次起於其軍衆復起害尋少
時覺察深生慙愧復有說者菩薩出
家修苦行時憶昔所受五欲樂事起
於欲尋後聞天壽乱已宮室復起恚
尋於彼媒媾復起害尋湏臾覺悟生
[26-0334c]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七張造
*大慙愧或復有說菩薩六年修苦行
時惡魔隨逐欲作留難或時示現可
愛色像菩薩於彼發起欲尋或時示
現可畏色像菩薩於彼發起恚尋或
時示現侮弄色像菩薩於彼發起害
尋少時追悔深起慙愧尊者妙音作
如是說菩薩先以欲界聞思所生二
慧伏諸煩惱愛此慧故發起欲尋湏
臾覺悟此是煩惱増惡此故發起恚
尋漸復歇薄發起害尋於後覺知深
生慙愧大德說曰菩薩昔居菩提樹
下初夜魔女來相媚亂尒時菩薩蹔
起欲尋中夜魔軍惣來逼惱菩薩於
彼蹔起恚尋漸復歇薄復起害尋湏
臾覺察卽入慈定令魔兵衆摧敗墮
落如
契經說菩薩起此三惡尋巳便自了
知此能自害害他倶害問云何菩薩
所起欲尋恚尋害尋能爲三害荅雖
無害用而依相說惡尋必有三害相
故復次惡尋起時自利事遠故名自
害利他事遠故名害他倶利事遠故
名倶害復次惡尋起時自利事遠
[26-0335a]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八張造
故名自害利他事壞故名害他俱利
事壞故名俱害復次惡尋起時自利
心息故名自害利他心息故名害他
俱利心息故名俱害復次惡尋起時
於自相續取果與果故名自害令諸
施主雖施四事而無大果故名空他
卽㧾此二名爲俱害復次惡尋起時
於自相續生自性愚及所緣愚故名
自害令他施主施無大果故名害他
卽㧾此二名爲俱害復次惡尋起時
染自相續故名自害染他相續故名
害他卽㧾此二名爲俱害復次惡尋
起時令自相續離賢聖樂故名自害
亦令他離故名害他卽㧾此二名爲
俱害尊者世友說曰惡尋起時令自
相續離繫果遠故名自害令所化者
離繫果遠故名害他卽㧾此二名爲
俱害尊者妙音說曰惡尋起時令自
相續勝功德遠故名自害令所化者
勝功德遠故名害他卽㧾此二名爲
俱害大德說曰惡尋起時令一切智
一切種智不能速證故名自害令所
化者不疾得益故名害他卽㧾此二
[26-0335b]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九張造
名爲俱害脅尊者曰惡尋起時身心
熱惱故名自害失所化益故名害他
卽㧾此二名爲俱害尊者覺天說曰
惡尋起時身心不適故名自害天神
訶責故名害他卽㧾此二名爲俱害
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初成佛多起
二尋謂安隱尋及遠離尋問此二尋
以何爲自性荅安隱尋以出離尋爲
自性遠離尋以无恚害尋爲自性有
說翻此復次安隱尋對治欲尋遠離
尋對治恚害尋有說翻此復次安隱
尋无貪善根相應遠離尋無瞋癡善
根相應有說翻此復次安隱尋對治
貪相應尋遠離尋對治瞋癡相應尋
有說翻此復次安隱尋慈悲相應遠
離尋喜捨相應有說翻此復次安隱
尋苦集智相應遠離尋滅道智相應
有說翻此復次安隱尋空及苦集無
願三摩地俱遠離尋无相及道無願
三摩地俱有說翻此尊者妙音說曰
見流轉過失相應尋名安隱尋見還
滅功德相應尋名遠離尋尊者覺天
說曰見還滅功德相應尋名安隱尋
[26-0335c]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十張造惠
*見流轉過失相應尋名遠離尋大德
說曰無邊利益意相應尋名安隱尋
无邊安樂意相應尋名遠離尋脅尊
者曰無邊安樂意相應尋名安隱尋
無邊利益意相應尋名遠離尋尊者
世友說曰無邊憐慜意樂所起名安
隱尋無邊調善意樂所起名遠離尋
問何故初成佛巳多分起此二尋荅
由此二尋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行者及淨道故復次爲對治昔在
家時受欲樂故初成佛巳多起遠離
尋爲對治修苦行時无利苦故初成
佛巳起安隱尋復次初成佛巳慶自
德故多起安隱尋欲度他故多起遠
離尋
智多耶境多耶乃至廣欬問何故作
此論荅爲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
執有緣无智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若
緣幻事健達縳城及旋火輪鹿愛等
智皆緣無境爲遮彼執顯一切智皆
緣有境或復有執有智不緣境有境
非智緣爲遮彼執顯一切智皆能緣
境顯一切境皆智所緣復次爲顯外
[26-0336a]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十一張造惠
*道有顚倒故境智相違及顯内道無
顚倒故境智相順復次有說智多非
境以一境上有多智故今欲顯示境
多非智由此因緣故作斯論智多耶
境多耶荅境多非智所以者何智亦
境故謂智唯攝一界一處一藴少分
境攝十八界十二處五藴有作是說
智多非境所以者何如非想非非想
處下下品一刹那受爲欲界十智知
謂九不同分界遍行隨眠相應品智
及善世俗智知爲欲界十智知乃至
無所有處亦尒爲非想非非想處十
六智知謂十一遍行隨眠相應品智
及修所斷貪漫無明相應智无覆無
記善世俗智如是揔有九十六智幷
無漏智九十七智知彼一受餘受餘
法如理應知是故當知智多非境彼
說非理所以者何彼智相應倶有等
法及智自性皆是境故設智非境其
境尙多况智亦境而境非多問若智
亦境智境何別荅能知是智所知是
境復次智唯非色无見无對有爲相
應有所依有所緣有行相境通色非
[26-0336b]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十二張造
*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爲无爲相
應不相應有所依無所依有所緣无
所緣有行相無行相復次智唯三世
三諦所攝境通三世非世四諦所攝
此等名爲境與智別
智多耶識多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
此論荅爲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
執識智二法展轉相應忍卽智故爲
遮彼執顯一切智與識相應非一切
識與智相應諸無漏忍非智性故或
復有執智唯無漏識唯有漏㸦不相
應爲遮彼執顯識與智倶通二種有
相應義有餘師執智卽是識分位差
別故智與識無相應義爲遮彼執顯
識與智體用各別有相應義由此因
緣故作斯論智多耶識多耶荅識多
非智所以者何諸智皆識相應非諸
識皆智相應忍相應識非智相應故
問諸無漏忍何故非智荅於所見境
未重觀故謂無始來於四聖諦未以
无漏眞實慧見今雖創見而未重觀
故不名智要同類慧於境重觀方成
智故無一有情於一切法無始時來
[26-0336c]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十三張造
非有漏慧數數觀之故有漏慧皆智
所攝復次忍於聖諦推度忍可未究
竟故非智所攝復次忍與所斷疑得
倶故非智所攝設不與倶而是彼類
有漏無閒道非眞對治故雖疑得倶
而亦是智由无漏忍非智所攝故說
識多復次識攝七界一處一藴智唯
一界一處一藴少分所攝是故智少
有漏行多耶無漏行多耶乃至廣說
問何故作此論荅爲止他宗顯正理
故謂或有執佛生身是無漏如大衆
部彼作是說經言如來生在世閒長
在世間若行若住不爲世法之所染
汙由此故知如來生身亦是無漏爲
遮彼執顯佛生身定是有漏若佛生
身是无漏者則於佛身無比女人不
應起愛指鬘不應起瞋慠士不應起
慢隖盧頻螺不應起癡旣緣起愛及
瞋慢癡故佛生身定非無漏問若尒
彼部所引契經當云何釋荅彼依法
身故作是說經言如來生在世閒長
在世閒者依生身說若行若住不爲
世法之所染汙者依法身說故不相
[26-0337a]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十四張造崔吕
違復次依不隨順故說不染謂世八
法隨順世間諸有情類亦隨順彼故
說染汙世間八法隨順如來佛不順
之故說不染復次如來生身雖是有
漏而超八法故說不染問利等八法
如來亦有何故言超利謂哀慜勇長
者故一日受彼三億具衣衰謂入彼
大娑羅村乞食不得空鉢而返毀謂
戰遮婆羅門女及孫陀利謗佛聲遍
十六大國譽謂如來生時聲徹他化
自在成佛聲至色究竟天轉法輪時
聲至梵世稱謂跋羅墮闍梵志以五
百頌現前讃佛論力外道塢波離等
諸大論師以百千頌瞻仰讃佛具壽
阿難合掌讃佛諸希有法尊者舎利
子恭敬讃佛諸無上法如是一切譏
謂跋羅墯闍梵志先五百頌現前罵
佛苦謂如來有時背痛礫石毒刺傷
足指等樂謂如來有輕安樂及生死
中最勝受樂如何世尊超世八法荅
如來雖遇利等四法而不生於高歡
喜愛如來雖遇衰等四法而不生於
下慼憂恚由此名超故稱不染非謂
[26-0337b]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十五張造
無漏立不染名如妙高山住金輪上
八方猛風不能傾動諸佛亦尒住淨
尸羅世閒八法不能傾動是故爲遮
他宗異執顯示正理故作斯論有漏行
多耶無漏行多耶荅有漏行多非無
漏行所以者何有漏行攝十處二處
少分无漏行唯攝二處少分故有作
是說無漏行多非有漏行所以者何
如欲界繫下下品攝一刹那色定爲
四種無漏慧緣一苦法智忍二苦法智
三集法智忍四集法智餘色餘法如
理應知復有此餘諸無漏法故無漏
行決定爲多有餘師說有漏行多所
以者何如一無漏行爲四有漏緣一
邪見二疑三無明四善世俗智餘無
漏行如理應知復有此餘諸有漏法
故有漏行決定爲多評曰應作是說
有漏無漏行雖倶无邊而此本論師
且約處攝說有漏多非無漏行復
次此本論師雖不問荅有爲无爲諸
法多少而義應有問有爲法多耶無
爲法多耶荅有爲法多非无爲法所
以者何有爲法攝十一處一處少
[26-0337c]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十六張造善
*分無爲法唯攝一處少分故評曰應
作是說無爲法多非有爲法所以者
何隨有漏法有尒所體擇滅無爲數
量亦尒隨无漏道有尒所體非擇滅
無爲數量亦尒復有此餘隨有漏法
體量多少諸非擇滅及虛空无爲故
無爲法多非有爲法然准前門且依
處說故說无爲其數是少
云何行圓滿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
論荅爲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
佛弟子衆尸羅圓滿等持圓滿般若
圓滿行圓滿護圓滿契經雖作是說
而不分別其義不說云何行護圓滿
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欲
說之故作斯論云何行圓滿荅无學
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問學及非學
非無學亦有律儀何故此中唯說無
學荅依勝說故謂若法若補特伽羅
倶無學勝是故偏說復次若有律儀
非不律儀所損壞者此中說之學等
不尒無學身業名身律儀无學語業
名語律儀无學身語業惣名命清淨
卽是正業正語正命契經說戒或名
[26-0338a]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十七張
造尸羅或名爲行或名爲足或名爲
篋言尸羅者是清涼義謂惡能令身
心熱惱戒能安適故曰清涼又惡能
招惡趣熱惱戒招爲趣故曰清涼又
尸羅者是安眠義謂持戒者得安隱
眠常得善夢故曰尸羅又尸羅者是
數習義常習善法故曰尸羅又尸羅
者是得定義謂持戒者心易行定故
曰尸羅又尸羅者是隧蹬義如伽他
說佛法池清涼尸羅爲隧蹬聖浴不濡
身逮彼岸功
德又尸羅者是嚴具義有莊嚴具於
幼爲好非壯老年有莊嚴具於壯爲
好非幼老年有莊嚴具於老爲好非
幼壯年尸羅嚴身三時常好如伽他
說尸羅嚴身具幼壯老咸冝住信慧爲
珍福無能盜
者又尸羅者是明鏡義如鏡明淨像
現其中住淨尸羅無我像現又尸羅
者是階陛義如尊者无滅言我蹈尸
羅階叔無上慧殿又尸羅者是増上
義佛於三千大千世界有威勢者皆
尸羅力昔此迦濕彌羅國中有一毒

[26-0338b]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十八張
造名無怯懼禀性暴惡多爲損害去
彼不遠有毗訶羅數爲彼龍之所嬈
惱寺有五百大阿羅漢共議入定欲
逐彼龍盡其神力而不能遣有阿羅
漢従外而來諸舊住僧爲說上事時
外來者至龍住處彈指語言賢面遠
去龍聞其聲卽便遠去諸阿羅漢怪
而問言汝遣此龍是何定力彼荅衆
曰我不入定亦不起通但護尸羅故有
此力我護輕罪如防重禁故使惡龍
驚怖而去由此尸羅是増上義又尸
羅者是頭首義如有頭首卽能見色
聞聲嗅香嘗味覺觸知法有尸羅者
卽能見四聖諦色閒未曾有名身等
聲嗅三十七覺分花香嘗出家遠離
三菩提寂靜味覺靜慮解脫等持等
至觹知藴處界自相共相法是故尸
羅是頭首義契經說戒名爲行者以
諸世間說戒名行故諸世間見持戒
者言彼有行見破戒者言彼無行又
淨持戒是衆行本能至涅槃故名爲
行契經說戒名爲足者能徃善趣至
涅槃故如有足者能避險惡至安隱

[26-0338c]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十九張造
*有淨戒者能越惡趣生天人中或
超生死到涅槃岸故名爲足契經說
戒名爲篋者任持一切功德法故謂
持戒者任持功德不令退散如篋持
寶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戒名不壞所
以者何如足不壞則能自在往安隱
處具淨戒者亦復如是能至涅槃此
中無學身語淨戒名行圓滿行中極
故云何護圓滿荅无學根律儀應知
此中根是所護由念慧力護眼等根
不令於境起諸過患如鉤制象不令
奪逸是故無學正念正知名護圓滿
如伽他
說世閒諸瀑流正念能防護若令畢音
斷其功唯正
知問根律儀根不律儀各以何爲自
徃荅根律儀以正念正知爲自性根
不律儀以失念不正知爲自性云何
知然經爲量故如契經說天告苾芻
汝今不應自開瘡漏苾芻荅曰我當
覆之天復語言瘡漏非小以何能覆
苾芻荅曰我當覆以正念正知天曰
善哉此爲眞覆故知此二是根律儀

[26-0339a]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二十張造惠元
護律儀義相似故根不律儀翻前而
立故是失念及不正知問若正念正
知是根律儀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
如說念慧圓滿故根律儀圓滿豈說
自性圓滿故自性圓滿耶荅念慧有
二種一因性二果性因性者名念慧
果性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
一生得善二加行善生得善者名念
慧加行善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
二種一不定善二定善不定善者名
念慧定善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
二種一世間善二出世間善世間善
者名念慧出世間善者名根律儀復
次念慧有二種一學二無學學者名
念慧無學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
二種一鈍根種性二利根種性鈍根
種性名念慧利根種性名根律儀故
與契經不相違害有作是說根律儀
以不放逸爲自性根不律儀以放逸
爲自性有餘師說根律儀以六恒住
法爲自性根不律儀以此所對治諸
煩惱業爲自性或有說者根律儀以
於六根巳斷巳遍知法不成就性及
[26-0339b]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二十一張造
彼對治道成就性爲自性根不律儀
以於六根未斷未遍知法成就性及
彼對治道不成就性爲自性復有說
者根律儀以於六根巳斷巳遍知時
所有妙行善根生長廣大爲自性根
不律儀以於六根未斷未遍知時所
有惡行不善根生長廣大爲自性有
作是言根律儀以一切善法爲自性
根不律儀以一切染汙法爲自性復
說言根律儀以一切善法及順善
無覆无記法爲自性根不律儀以一
切染汙法及順染無覆无記法爲自
性昔此迦濕彌羅國中有毗訶羅名
吉祥胤二阿羅漢曾住其中俱證三
明具八解脫得无㝵解是說法師是
親兄弟父名難提婆羅門種倶作是
說根律儀根不律儀皆以無覆无記
不相應行藴中律儀不律儀爲自性
問若此俱是無覆无記心不相應行
藴攝者此二自性有何差別荅隨順
染汙者名不律儀隨順清淨者名律
儀是謂差別評曰此諸說中初說爲
善經說念慧能護根故
[26-0339c]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二十二張造
復次卽此念慧有位亦得斷律儀名
隨位差別建立多種且說有漏斷律
儀者謂欲界見修所斷法以未至地
能離欲界有漏九無間道中念慧二
法爲斷律儀若初靜慮見修所斷法
以第二靜慮近分地能離初靜慮九
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爲斷律儀乃至
無所有處見修所斷法以非想非非
想處近分地能離无所有處九无間
道中念慧二法爲斷律儀若說无漏
斷律儀者謂欲界見修所斷法以未
至地能離欲界無漏諸無間道中念
慧二法爲斷律儀若初靜慮見修所
斷法以依未至靜慮中間及初靜慮
能離初靜慮三地無漏諸無間道中
念慧二法爲斷律儀第二靜慮見修
所斷法以前三地及第二靜慮能離
第二靜慮四地無漏諸無間道中念
慧二法爲斷律儀第三靜慮見修所
斷法以前四地及第三靜慮能離第
三靜慮五地無漏諸无間道中念慧
二法爲斷律儀第四靜慮見修所斷
法及無色界見所斷法以前五地及
[26-0340a]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苐四十四苐二十三張造
**第四靜慮能離第四靜慮等六地無
漏諸无閒道中念慧二法爲斷律儀
空無邊處修所斷法以前六地及空
无邊處能離空無邊處七地無漏九
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爲斷律儀識无
邊處修所斷法以前七地及識無邊
處能離識无邊處八地無漏九無閒
道中念慧二法爲斷律儀无所有處
及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法以前八
地及無所有處能離二地九地无漏
九無間道中念慧二法爲斷律儀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毗婆沙論卷第四十四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26-0340b]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卷第四十四造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雜藴第一中思納息第八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