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12 摩訶般若鈔經-前秦-曇摩蜱 (TKD)


[05-0650b]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三河學修奏天
竺沙門曇摩蜱共竺佛念譯善權
品第四爾時
彌勒菩薩謂湏菩提若有菩薩摩訶
薩勸助爲福出入布施持戒自守者
上其福轉尊極上無過菩薩摩訶薩
勸助福德湏菩提語彌勒菩薩復有
菩薩摩訶薩阿僧祗刹土諸佛所而
作功德一一刹土不可計佛其般泥
洹者乃従發意巳來自到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成至阿惟三佛者乃至無
餘泥洹界而般泥洹者然後至于法
盡於是中所作功德其功德度无有
極乃諸聲聞作布施持戒自守爲福
於有餘功德自致無餘諸有般泥洹
佛於其中所作功德至有淨戒身三
昧身智慧身以脫身脫慧所見身佛
法極大哀不可計佛天中天所說法
於其法中復學諸所有功德乃於諸
般泥洹佛法所作功德都計之合之
勸助爲尊種種德中爲極是上極勸
助者是爲勸助勸助以持作阿
[05-0650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二張河學
修耨多羅三耶三菩以是爲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置是菩薩之人持心能
作是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乃生作
是心欲有所得彌勒菩薩語湏菩提
其不作是求乃能有所得其作是思
想者以爲無黠能生是意用思想悔
還用信悔還但用无黠故還墮四顚
倒无常謂有常苦謂有樂空謂有實
无身謂有身以故思想悔還心悔還
信悔還菩薩不當作是心有所求於
所求無處所云何求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彌勒菩薩謂湏菩提不當於新
學菩薩摩訶薩前說是語何以故或
亡所信亡所樂亡所喜亡所行便従
是墮當爲是菩薩摩訶薩可說聞者
在善師邊者當爲是菩薩摩訶薩可
說聞者不恐不怖不畏是菩薩摩訶
薩能勸助爲福作薩芸若持心作是
勸助心亦盡滅无所有無所見何等
心當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當以
何心作心無兩對心之自然乃能所
作釋提桓因語湏菩提新學菩薩摩
訶薩聞是或恐或怖若菩薩摩訶薩欲
[05-0651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三張河學修
作功德者當云何勸助其福得作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湏菩提語彌勒菩
薩當作護諸佛所破壞衆惡而斷愛
欲等行如一降伏魔事棄捐重擔卽
従所有勤苦悉爲以盡其知以脫
心卽従計従阿僧祗刹土諸般泥曰
者於其中所作功德福於諸聲聞中
復作功德都計之合之勸助爲尊種
種德中无過勸助其勸助者能爲勸
助勸助以持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何所是菩薩摩訶薩想不還所信不
悔還正使菩薩摩訶薩持心作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其心無所想者是菩
薩摩訶薩心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正使心念自了知是爲想悔還心悔
還所信悔還正使心念復知是心則
是作是爲想悔還信悔還正使菩薩
摩訶薩持心了知當作是覺知盡无
所有知盡者當知何心有所作當了
知心何所心法於法有所作如法者
爲隨法巳於作眞爲是作卽非邪作
是菩薩摩訶薩所作若有菩薩摩訶
薩於過法當來今現在佛所
作功德
[05-0651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四張河學修
若諸聲聞下至凣人所作功德若畜
生聞法及諸天諸閱义亁多羅
阿湏倫迦留羅眞陀羅摩睺勒諸人
若非人聞法者發心所作功德及初
學菩薩道者都計之合之積累爲上
其勸助者能爲勸助是以極尊種種
德中无過勸助是以勸助所當勸助
能爲勸助福用作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正使復如是爲盡法於法无所生
無所滅无所處法無所生法得作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是法不了法有反
用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故是爲无
想不悔還心亦不悔還所信不悔還
作是無所求衆所不逮是爲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所作若有菩薩摩訶薩
不諦曉了知作福德者所以者何於
身恍忽於勸助福亦復恍忽菩薩了
知恍忽无所有是故菩薩摩訶薩般
若波羅蜜若於諸般泥洹佛所而作
功德持是功德欲作所求其知自然
能爲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諸佛天中
天所著不著想過去以滅亦无有想
而不作想其作想者爲非德菩薩摩
訶薩
[05-0651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五張河學
修當學漚和拘舎羅未得般若波羅
蜜者不得入巳得般若波羅蜜乃得
入勿爲身作識用之有滅以是故无
有身身有德之人有想便㝵反欲苦
住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菩不學
作是德持勸助何以故用不正故視
般泥曰佛而反有想以故爲㝵所作
功德爲不及逮反欲苦住其不作想
者是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之
德其作想者譬若雜毒何以故設美
飯以毒著中色大甚好而香无不喜
者不知飯中有毒愚闇之人食之歡
喜飽滿食欲消時久久不便身不知
德行者甚之爲難不曉將護不曉中
事不能解知作是行德者爲如雜毒
之食語善男子過去當來今現在佛
持戒身三昧身智慧身以脫身脫慧
所見身及於聲聞中所作功德佛天
中天所說若復辟支佛所而作功德
都勸助之勸助以持是福德作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持所作爲想用是故
譬若雜毒菩薩摩訶薩當作是學何
所過去當來今現在佛功德當云何勸
[05-0652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六張河學修
助作福成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是
菩薩隨怛薩阿竭教者是卽爲作智
佛功德所生自然及其想法所有持
是福作勸助因其勸助自致得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菩薩摩訶薩作是施
者無過終不離怛薩阿竭阿羅訶三
耶三佛佛所語皆至誠復次菩薩摩
訶薩當作是施如淨戒如三昧如智
慧如以脫如脫慧所見身无欲界無
色界无無色界亦无過去當來今現
在亦無所有无所有施亦復無所有
其作是施爲以如法法亦无所有作
施者爲成所施无有毒其作異施者
爲作反施是菩薩摩訶薩所施以如
法者佛天中天所知是卽爲施得作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佛言善哉善哉
湏菩提所作爲如佛是卽爲菩薩摩
訶薩所施三千大千國土人悉念慈
哀等護心无過菩薩摩訶薩上頭所
施是卽爲極尊復次湏菩提三千大
千國土人悉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使如恒邊沙佛刹人皆供養是菩薩
震越衣被飯食牀臥具病瘦醫藥如
[05-0652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七張河學修
恒邊沙刧供養隨所憙樂作是布施
云何湏菩提其福寧多不湏菩提言
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勸助功德福
過其上不可計湏菩提白佛言代勸
功德福者如恒邊沙佛土不能悉受
佛言善哉善哉湏菩提若有菩薩持
般若波羅蜜者所作施爲過其本所
施上以無能過勸助所施上百倍千
倍萬倍億倍巨億倍爾時四天王天
上二萬天人悉以頭面著佛足皆白
佛言極大施天中天菩薩摩訶薩漚
和拘舎羅乃作是施其功德甚大尊
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
蜜於中勸助故忉利天上諸天人持
天華名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天繒
華蓋幢幡伎樂持用供養娛樂佛供
養巳皆白佛言極大施天中天菩薩
摩訶薩漚和拘舎羅乃作是施極大
施之功德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學
般若波羅蜜於中勸助故鹽天上諸
天人持天華名香擣香雜香澤香燒
香天繒華蓋幢幡伎樂持用供養娛
樂佛供養巳皆白佛言極大施天中
[05-0652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八張河學
修天菩薩摩訶薩漚和拘舎羅乃作
是施極大德之功德何以故是菩薩
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於中勸助故
兜率天上諸天人以天華名香擣香
雜香澤香燒香天繒華蓋幢幡伎樂
持用供養娛樂佛供養巳皆作是言
極大施天中天菩薩摩訶薩漚和拘
舎羅乃作是施極大德之功德何以
故是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於
中勸助故尼摩羅提天上諸天人持
天華名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天繒
華蓋幢幡伎樂持用供養娛樂佛供
養巳皆白佛言極大施天中天菩薩
摩訶薩漚和拘舎羅乃作是施極大
尊之功德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學
般若波羅蜜於中勸助故波羅尼蜜
和耶拔致天上諸天人持天華名香
擣香雜香澤香燒香天繒綵華蓋幢
幡伎樂持用供養娛樂佛供養巳皆
白佛言極大施天中天菩薩摩訶薩
漚和拘舎羅乃作是施極大尊之功
德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
羅蜜於中勸助故梵天梵迦夷天梵福
[05-0653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九張河學修
樓天梵波利産天⬤天波利陀天⬤
波摩那天阿陂譮天首訶天波利首
訶天阿波摩首天首訶迦天比伊潘
羅天阿比耶天湏陀施天尼天乃至
阿迦膩吒天等諸天人悉以頭面著
佛足皆言甚善天中天菩薩摩訶
薩學般若波羅蜜極爲大施之功德
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
蜜於中勸助故佛語首陀衛諸天人
置三千大千國土中菩薩摩訶薩及
恒邊沙佛刹人悉作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復有恒邊沙佛刹人都共供養
是輩菩薩摩訶薩震越衣服飯食去
來臥具病瘦醫藥供養如恒邊沙刧
隨所樂憙作是施與若復過是者不
及菩薩摩訶薩勸助之施爲過去當
來今現在佛淨戒身三昧身智慧身
以脫身脫慧所見身及諸聲聞身其
中者所作功德都共計之合之不及
勸助若勸助者以是極尊无能過者
作是勸助以持作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湏菩提白佛言屬天中天所說都
共計之合之極尊無過勸助悉代勸

[05-0653b]
摩訶般若鈔第三第十張河學修
勸助巳菩薩摩訶薩従是中得何等
法佛語湏菩提道德之人當知過去
當來今現在法無所取亦无所捨亦
無所知亦无所得其法者爲無所生
法亦无所滅法者亦無従生法亦
無所従滅於法中了无有生者法亦
无所従有而滅是者法之所法我代
勸助之是爲勸助作是施者疾得作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是故湏菩提菩薩摩訶
薩勸助爲尊復次湏菩提菩薩摩訶
薩於過去當來今現在佛所代作布
施者勸助代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
慧而勸助之代以脫者勸助之代脫
慧所見身勸助之作是代勸助其脫
者是爲布施其脫者是爲忍辱其脫
者是爲精進其脫者是爲一心其脫
者是爲智慧其脫者是爲脫慧其脫
者是爲脫慧所見身其脫者是爲以
脫其脫者代其勸助其脫者是爲法
是故當來未有如其脫者令阿僧祗
刹土諸佛天中天現在者其脫者是
卽諸佛弟子其脫者以過去諸佛弟
子其脫者今現在諸佛弟子
[05-0653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十一張河
學修於是法中無縛无著無脫如是
法者持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所施
爲従中無有能過者无有能壞者是
者湏菩提菩薩摩訶薩勸卽之爲尊
如恒邊沙佛刹中菩薩悉壽
如恒邊沙刧恒邊沙佛刹人都悉供
養諸菩薩摩訶薩震越衣服飮食牀
臥具病瘦醫藥乃至恒邊沙刧湏菩
提皆持戒忍辱於精進而不懈於禪
悉得三昧百倍千倍萬
倍若千巨億萬倍不如勸助功
德福最尊出其上摩訶般若波羅蜜
地獄品第五舎利弗白佛言般若波
羅蜜者多所成天中天因般若波羅
蜜无不得字者天中天般若波羅蜜
爲極照明天中天般若波羅蜜爲去
冥天中天般若波羅蜜者无所著天
中天般若波羅蜜爲極尊天
中天無目者般若波羅蜜爲作眼天
中天其迷惑者般若波羅蜜悉授道
路天中天薩芸若者卽般若波羅蜜
是天中天般若波羅蜜者是菩薩摩
訶薩母天中天无所生无所滅卽般若波羅蜜是天中天
[05-0654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十二張河學修
具足三合十二法輪爲轉是般若波
羅蜜天中天般若波羅蜜其困苦者
悉安隱之天中天般若波羅蜜於生
死作護天中天般若波羅蜜於一切
法悉皆自然菩薩摩訶薩當云何於
般若波羅蜜中住天中天佛語舎利
弗世多羅者因般若波羅蜜住其敬
佛者當自歸般若波羅蜜釋提桓因
心念尊者舎利弗何因發是問卽時
釋提桓因謂舎利弗何因尊者乃作
是問舎利弗謂釋提桓因拘翼般若
波羅蜜者是菩薩護因其勸助功德
福持作薩芸若過菩薩之所作爲若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上譬若如人
従生而盲若百人若千人若萬人若
千萬人无有前導欲有所至若欲入
城者不知當如行如是拘翼五波羅
蜜者亦如盲無所見離般若波羅蜜
者如是欲入薩芸若中不知當如行
般若波羅蜜卽五波羅蜜之護悉與
眼目般若波羅蜜者是護令五波羅
蜜各得名字舎利弗白佛當云何守
入般若波羅蜜中佛語舎利弗色者
[05-0654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十三張河學修
不見所入痛痒思想生死識亦不見
所入視五陰亦不見所入是爲守般
若波羅蜜如是者天中天以爲守
般若波羅蜜作是守者爲逮何法佛
語舎利弗無所守是爲逮法守爲般
若波羅蜜釋提桓因白佛言般若波
羅蜜不逮薩芸若者亦不能得逮亦
不逮守於生死亦无所逮當云何逮
天中天佛言無所逮故能爲逮釋提
桓因言少有及者天中天如般若波
羅蜜於諸法諸法无生無所滅當何
所住無有住湏菩提白佛言菩薩或
時作是念便離般若波羅蜜佛語湏
菩提儻有所因便念般若波羅蜜知
般若波羅蜜空无所有無近无遠是
故爲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湏菩
提白佛言般若波羅蜜者爲信何法
佛語湏菩提信般若波羅蜜者爲不
信色亦不信痛痒思想生死識有不
信湏陀洹道不信斯陀含阿那含阿
羅漢辟支佛道湏菩提白佛言摩訶薩
波羅蜜者天中天卽般若波羅蜜是
佛謂湏菩提云何知摩訶薩波羅蜜

[05-0654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十四張河
學修般若波羅蜜是湏菩提於色无
大無小不以色爲證亦不爲色作證
痛痒思想生死識亦无大无小於識
不以爲證亦不爲識作證便於怛薩
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致十種力卽
不復爲弱薩芸若無廣无狹何以故
無廣无狹薩芸若知於般若波羅蜜
无所行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无所
有若人若於中有所求謂有所有是
則爲大非何以故人無所生般若波
羅蜜與人俱皆自然人恍忽故般若
波羅蜜倶不可計人亦不壞般若波
羅蜜亦如是人如般若波羅蜜者便
得成至阿惟三佛人亦有力故怛薩
阿竭現而有力舎利弗白佛言般若
波羅蜜甚深甚深天中天若有菩薩
摩訶薩信般若波羅蜜者不說其中
短亦不狐疑其人従何所來生是間
爲行菩薩道巳來幾聞解般若波羅
蜜事隨教入中者佛語舎利弗従他
方佛刹來生是間是菩薩摩訶薩於
他方供養佛巳従受決聞般若波羅
蜜故以是復聞般若波羅蜜自念言我如
[05-0655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十五張河學修
見佛無異湏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羅
蜜可得見聞不佛言不可得見湏菩
提白佛言是菩薩隨深般若波羅蜜
者行巳來爲幾聞佛語湏菩提是非
一輩學各各有以供養若干百佛若
干千佛悉見巳於其所皆行清淨戒
巳若有於衆中聞般若波羅蜜棄捨
去爲不敬菩薩摩訶薩法佛說深般
若波羅蜜其人棄捨去不欲聞之何
以故是人前世時聞般若波羅蜜用
棄捨去故亦不以身心是皆无和之
人所致用是罪故若聞深般若波羅
蜜復止人不令說之止般若波羅蜜
者爲止薩芸若其止薩芸若者爲止
過去當來今現在佛用是斷法罪故
死入大泥犂中若干百千歲若干億
萬歲當受若干泥犂毒痛甚不可言
其中壽盡轉生他方摩訶泥犂中其
壽復盡展轉到他方摩訶泥犂中生
舎利弗白佛言其罪爲墮五逆惡佛
謂舎利弗其罪雖喻不可引譬若諷
誦讀深般若波羅蜜時其心疑於法
者亦不肯學念是言非怛薩阿竭所
[05-0655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十六張河學修
說止他人言莫得學是爲以自壞復
壞他人自飮毒巳復飮他人毒是輩
人爲以自亡失復失亡他人自不曉
知深般若波羅蜜轉復壞他人是曹
人者不當見之舎利弗不當與共坐
起言語飮食何以故是曹之人誹謗
法者自在冥中復持他人著冥中其
人自毒煞身無異斷法之人所語有
信者用其言者其人所受罪倶等无
有異所以者何用誹謗佛語故誹謗
般若波羅蜜者爲悉誹謗諸法巳舎
利弗白佛言願聞誹謗法者受形何
等像類許不知其身大如佛謂舎利
弗是誹謗法人儻聞是事其人沸血
便従面孔出或恐便死因是被大痛
其人聞之心便愁毒而消盡譬若斷
華者日中卽爲萎枯舎利弗言願
爲人故當說之令知其身受形云何
當爲後世人作大眀其有聞者畏懼
當自念我不可誹謗斷法如彼人佛
語舎利弗是爲示人之大眀以所因
罪受其身甚大醜惡極勤苦臭處誠
不可說其苦痛甚大而久劇是善男
[05-0655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十七張河
學修子善女人聞是語自足以不敢
復誹謗湏菩提白佛言善男子善女
人聞是人但坐口所言乃致是罪佛
語湏菩提是愚癡之人於我法中作
沙門反誹謗般若波羅蜜言非道止
般若波羅蜜爲者止佛菩薩以止佛
菩薩者爲斷過去當來現在佛薩芸
若巳斷薩芸若者爲斷法以斷法者
爲斷比丘僧以斷比丘僧者爲受不
可計阿僧祗之罪湏菩提白佛言若
有斷般若波羅蜜者天中天爲幾事
佛語湏菩提以爲魔所中是善男子
是善女人不信不樂用是二事故能
斷深般若波羅蜜復次湏菩提斷般
若波羅蜜者復有四事何謂四事隨
惡師所言不隨順學不承至法主行
誹謗索人短自貢高是爲四事湏菩
提白佛言少有信般若波羅蜜者天
中天不曉了是法故佛語湏菩提如
是如是少有信般若波羅蜜者不曉
法故湏菩提言云何深般若波羅蜜
少有信者佛語湏菩提色無著无縛
無解何以故色之自然爲色痛痒思想生
[05-0656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十八張河學修
死識無著无縛無脫何以故識之自
然爲識過去色无著無縛无脫何以
故過去色之自然故當來色無著无
縛無脫何以故當來色之自然色故
今現在色無著无縛無脫何以故色
之自然色故過去痛痒思想生死識
無著无縛無脫何以故過去色之自
然故當來識无著無縛无脫何以故
當來識之自然故今現在識无著無
縛无脫何以故識之自然故用是故湏
菩提般若波羅蜜甚深少有信者
摩訶般若波羅蜜清淨品第六
湏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羅蜜少有曉
者將不狎習故佛語湏菩提如是如
是般若波羅蜜少有曉者用是不狎
習之所致何以故湏菩提色清淨道
亦清淨故言色清淨道亦清淨痛痒
思想生死識亦清淨故言道亦清淨
是故識亦清淨復次湏菩提色清淨
薩芸若亦清淨色亦清淨是故色清
淨薩芸若亦清淨等無異今不斷前
前不斷後故无壞以是故前爲不斷
舎利弗白佛言清淨者天中天爲甚
[05-0656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十九張河學修
深佛言甚清淨舎利弗言清淨爲極
眀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舎利弗言清
淨無有垢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舎利
弗言清淨无瑕穢天中天佛言甚清
淨舎利弗言清淨無所有天中天佛
言甚清淨舎利弗言於欲无所欲清
淨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舎利弗言於
色而无色清淨天中天佛言甚清淨
舎利弗言無所生爲色甚清淨天中
天佛言甚清淨舎利弗言於有智而
無智甚清淨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舎
利弗言於智者而無智者甚清淨天
中天佛言甚清淨舎利弗言於色而
有智无有者甚清淨天中天佛言甚
清淨舎利弗言於痛痒思想生死識
而無有智无有智者甚清淨天中天
佛言甚清淨舎利弗言般若波羅蜜
甚亦清淨天中天薩芸若者不増不
減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舎利弗言般
若波羅蜜甚清淨於諸法無所取天
中天佛言甚清淨湏菩提白佛言我
者清淨色亦清淨天中天佛言本清
淨湏菩提言故曰我清淨痛痒思想
[05-0656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二十張河
學修生死識亦清淨天中天佛言本
清淨湏菩提言我清淨道亦清淨天
中天佛言本清淨湏菩提言我者清
淨薩芸若亦清淨天中天佛言本清
淨湏菩提言我者清淨無端緖天中
天佛言本清淨湏菩提言我者清淨
天有邊色亦清淨無邊天中天佛言
本清淨湏菩提言我者无有邊痛痒
思想生死識亦无有邊天中天佛言
本清淨湏菩提言曉知清淨者卽菩
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是佛言本清
淨湏菩提言般若波羅蜜者亦不在
彼亦不在是亦不離是亦不在中間
天中天佛言本清淨湏菩提白佛言
菩薩摩訶薩知是者爲行般若波羅
蜜有想者便離般若波羅蜜遠巳佛
言善哉善哉湏菩提有字者便有想
以想故著湏菩提白佛言難及波羅
蜜天中天安隱決於著舎利弗言問
湏菩提何所爲著湏菩提言知色空
者是曰爲著知痛痒思想生死識空
是曰爲著於過去法知過去法是曰
爲著於當來法知當來法是曰爲著於現
[05-0657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二十一張河學修
在法知現在法是曰爲著知法者爲
得大功德發意菩薩是卽爲著釋提
桓因問湏菩提何謂爲著湏菩提心
知拘翼持是知心施與作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心者本清淨能可有所作
善男子善女人其菩薩者勸人教人
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爲說正法自
於身無所失於佛種有所造是善男
子善女人以離諸著爲棄本際佛言
善哉善哉湏菩提令菩薩摩訶薩知
本際爲覺著事復次湏菩提有著甚
深微妙我今說之諦聽諦聽上中下
言悉善湏菩提白佛言願樂欲聞佛
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怛薩阿竭阿
羅訶三耶三佛念欲作想隨所想是
故爲著過去當來今現在佛天中天
於无餘法代勸助之是爲勸助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於法者而无法故曰
無過去當來今現在以是不可有所
作亦不可有想亦不可作因緣有不
可見聞不可知湏菩提白佛言其本
甚深清淨天中天佛言本清淨湏菩
提言今自歸般若波羅蜜佛言法无
[05-0657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二十二張河作者
故得成阿惟三佛湏菩提言諸法實
無作阿惟三佛者佛語湏菩提无有
兩法用之本淨故曰爲一其淨者於
一切亦无作者佛語湏菩提是以離
諸著爲棄本際湏菩提白佛言般若
波羅蜜者難了天中天佛言如是無
有得阿惟三佛者湏菩提言般若波
羅蜜不可計天中天佛言如是湏菩
提非心之所知湏菩提言爲无有作
者天中天佛言無有作者故無所著
湏菩提白佛言菩薩當云何行般若
波羅蜜佛言不想痛痒思想生死識
行爲行般若波羅蜜色不滿色爲行
般若波羅蜜色不滿爲非色行爲行
般若波羅蜜痛痒思想生死識不滿
爲行般若波羅蜜湏菩提白佛言難
及天中天於著无所著是實爲不著
佛言不著色者爲行般若波羅蜜不
著痛痒思想生死識行爲行般若波
羅蜜是爲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
蜜於色爲不著於痛痒思想生死識
爲不著於湏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
羅漢辟支佛道亦不著所以者
[05-0657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二十三張
河何以過諸著故復出薩芸若中是
爲般若波羅蜜湏菩提白佛言所
法甚深難逮天中天若所說不増不
說者亦不減佛言如是如是湏菩提
譬若怛薩阿竭盡壽稱譽空空亦不
増若不稱譽空亦不減譬如稱譽幻
人者亦不増不稱譽者亦不減聞善
亦不喜聞惡不憂如是湏菩提於法
各各諷誦學之法亦不増不減湏菩
提白佛菩薩摩訶薩甚慊苦行般若
波羅蜜若有守般若波羅蜜者不懈
不恐不怖不動不還以何故守般若
波羅蜜者爲守空故一切皆當爲菩
薩摩訶薩作礼用被僧那大鎧故與空共戰爲一切人故著僧那爲一切人故而舉空是菩薩摩訶薩爲極大勇猛天中天用空法故自致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得成阿惟三佛有
異比丘心念之當自歸般若波羅蜜
爲無所生法亦爲无所滅法釋提桓
因語湏菩提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
者爲隨何教湏菩提言爲隨空教釋
提桓因言何所隨空教者湏菩提言
其欲寂
[05-0658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三卷苐二十四張河學修
靜者是菩薩摩訶薩爲知般若波羅
蜜釋提桓因白佛言其受般若波羅
蜜者天中天當護幾何間湏菩提謂
釋提桓因云何拘翼能見法當所護
者不而言欲護之釋提桓因言不湏
菩提言隨般若波羅蜜教作者是爲
以得護若人若非人終不得其便湏
菩提言若菩薩摩訶薩護空者爲隨
般若波羅蜜行巳云何拘翼能可護
響不釋提桓因言不能湏菩提言如
是拘翼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者其法亦如響以知是者亦復无想
以無想念爲行般若波羅蜜用佛威
神三千大千國土諸四天王諸釋梵
及諸尊天一切皆來到佛所前爲佛
作礼遶竟三匝各住一面諸天天王
釋梵悉承佛威神念諸千佛皆字釋
迦文其比丘者皆字湏菩提問般若
波羅蜜者皆如釋提桓因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三
[05-065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