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12 摩訶般若鈔經-前秦-曇摩蜱 (TKD)


[05-0633a]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一亦名長安品
奏大竺沙門曇摩蜱共竺佛念譯
道行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祗耆闍崛山
中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皆是羅漢
於生死以盡垢濁以索所語如言巳
脫於心度於智慧其聖巳了皆悉上
士所作巳辦離於重擔是卽自従所
有巳盡其智巳脫心卽従計除賢者
阿難佛告湏菩提今日樂不爲諸菩
薩說般若波羅蜜菩薩當従是學成
舎利弗心念今湏菩提爲諸菩薩說
般若波羅蜜自用力說耶持佛威神
說乎湏菩提知舎利弗心所念便語
舎利弗敢佛弟子所說法所成法皆
承佛威神何以故佛所說法法中所
學皆有證以知便能有所成展轉能
相成教於諸法隨其教所以者何怛
薩阿竭所說無有異若有仁善欲學
是法於中終不諍湏菩提白佛言使
我爲諸菩薩說般若波羅蜜菩薩當
従中成菩薩菩薩有字爲在何法而
[05-0633b]
摩訶般若經鈔第一卷第二張河天謙
字菩薩亦不見法有法字菩薩亦不
見菩薩亦不能得亦不見般若波羅
蜜亦不能得亦不見菩薩亦不能得
亦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能得何所
有菩薩當爲說般若波羅蜜說是時
菩薩聞之心不懈不怯不恐不難不
畏是故菩薩摩訶薩以應般若波羅
蜜菩薩摩訶薩當作是學般若波羅
蜜當念作是住是爲學湏菩提自佛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當作是
學學其心不當自念我是菩薩何以
故心無心心者淨舎利弗謂湏菩提
云何有心心无心湏菩提語舎利弗
心亦不有亦不無亦不能得亦不能
知處舎利弗謂湏菩提何等心亦不
有心不無心亦不能得亦不能知處
者湏菩提言従對雖有心心无心如
是心亦不知者亦无造者以是亦不
有有心亦不無无心舎利弗言善哉
善哉湏菩提爲佛所舉作所舉者不
妄空身空身慧所說最第一従是中
菩薩摩訶薩署得阿惟越致舉名終
不復失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以
[05-0633c]
摩訶般若鈔第一第三張河天謙應
中住欲學聲聞道地當聞般若波羅
蜜當學當持當守欲學辟支佛道地
當聞般若波羅蜜當學當持當守欲
學菩薩道地當聞般若波羅蜜當學
持當守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法
甚廣大故菩薩摩訶薩所學湏菩提
白佛我熟念菩薩心不可得亦不知
處亦不可見而可得亦不能及說何
所是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亦不
能逮說菩薩字字處無有處如是字
處無所止无所住作是說者菩薩聞
之心不懈不惓不恐不難不畏以應
阿惟越致其畏無所住住以如是住
悉了知不復還湏菩提白佛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色中不當住痛
痒思想生死識不當於中住想色住
爲行生死識想痛痒思想生死識住
爲行生死識不當行生死識設住其
中不隨般若波羅蜜教不爲應薩芸
若爲受色故不當受色以不受色爲
不受痛痒思想生死識不受色者爲
非色不受痛痒思想生死識者爲非
識復不受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摩
[05-0634a]
摩訶般若鈔苐一苐四張河天謙
訶薩爲行般若波羅蜜復不受三昧
字廣大所入不受聲聞辟支佛乃至
薩芸若都不受所以者何不當作想
若作想亦如外外小道而有信於薩
芸若雖異外道未得解脫雖不受色亦
受痛痒思想生死識以不受亦未曉
尙未成不見慧亦不内色見慧亦不
外色見慧亦不異色見慧亦不内痛
痒思想生死識見慧亦不於外識見
慧亦不於内外識見慧亦不異識見
慧雖従信欲得脫欲知薩芸若事於
法而作限謂爲得脫以爲得法於法
亦爲無所得亦未得脫其不以泥洹
自貢高是爲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
蜜所以者何爲不受色爲不受痛痒
思想生死識亦不中道般泥洹悉得
十種力四無所畏佛十八事不同是
故爲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復次
天中天菩薩摩訶薩入般若波羅蜜
行者當作是視何所是般若波羅蜜
在何所法了不能知不能得處是故
爲般若波羅蜜當作是念菩薩摩訶
薩聞是不懈不怯不恐不難不畏知
[05-0634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五張河天謙
是菩薩以住不離般若波羅蜜舎利
弗問湏菩提何因菩薩摩訶薩不離
般若波羅蜜住離色色之自然痛痒
思想生死識識之自然般若波羅蜜
離般若波羅蜜之自然湏菩提語舎
利弗離色者色之自然痛痒思想生
死識離識之自然離般若波羅蜜般
若波羅蜜之自然般若波羅蜜自然
爲離相故相之自然爲離故相自然
相相之自然離相舎利弗謂湏菩提
學是者爲學薩芸若湏菩提言以學
是者爲入薩芸若何以故於諸法爲
無所入菩薩摩訶薩作是行者便自
致至薩芸若坐是菩薩摩訶薩般若
波羅蜜薩芸若種復次舎利弗菩薩
摩訶薩精進作是語我欲學設使行
色爲行想設想色行爲行想設生色
行爲行想設壞色行爲行想設滅色
行爲行想設空色行爲行想設我行
立欲得爲行想痛痒思想生死識滅
爲行想識生行爲行想壞識行爲行
想識滅行爲行想空識行爲行想我
行立欲得爲行想是菩薩摩訶薩爲
[05-0634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六張河天
謙反行想行是守行般若波羅蜜爲
不行般若波羅蜜反作想行是菩薩
摩訶薩無有護行舎利弗問湏菩提
菩薩摩訶薩當云何行般若波羅蜜
不行色行不想色行不生色行不壞
色行不滅色行不空色行不痛痒思
想生死識行不生識行不壞識行不
滅識行不空識行爲行般若波羅蜜
亦無見亦无行亦無見行无行亦不
見亦不不行亦不无行如是爲不見
何以故一切法無所従來亦无所持
是菩薩摩訶薩於一切字法不受
是三昧無有邊无有極無所不入諸
羅漢辟支佛所不能知菩薩摩訶薩
隨是三昧者疾得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得成至佛湏菩提承佛威神說是
言時菩薩摩訶薩皆得受決前過去
怛薩阿竭自致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時
得成至佛隨是三昧者亦不見三昧
亦不言我知三昧亦不念我三昧巳
亦不想我坐三昧亦不言我三昧巳
隨是法者都無有短舎利弗問湏菩
提何所菩薩摩訶薩隨是三昧行者前
[05-0635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七張河
過去佛得決時自致成佛可得見三
昧處不湏菩提言不可得見善男子
於三昧亦不知亦不曉亦不了何以
故不知不了則答言亦不得亦無有
三昧亦不得字佛言善哉善哉湏菩
提如我所說空身慧菩薩摩訶薩作
是者爲隨般若波羅蜜學是菩薩摩
訶薩爲學般若波羅蜜舎利弗白佛
菩薩摩訶薩如是學天中天爲學般
若波羅蜜佛語舎利弗是菩薩摩訶
薩爲學般若波羅蜜舎利弗白佛如
是者爲學何法佛語舎利弗菩薩摩
訶薩爲學無學法何以故法无所逮
得莫癡如小兒學舎利弗問佛誰能
逮得法者佛語舎利弗無所得是故
得佛言无所得法莫癡如小兒學謂
有字不能得欲學習入法適爲兩㝵
耳亦不知亦不見法若有法以有便
可得色是故法不可知是爲知亦不
知亦不可見若小兒癡謂有身卽不
解便不信以不解中住故日小兒舎
利弗白佛菩薩摩訶薩作是學爲不
學薩芸若佛語舎利弗菩薩摩訶
[05-0635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八張河天謙
薩作是學爲不學薩芸若菩薩摩
訶薩不作是學爲學薩芸若以成薩
芸若湏菩提白佛若有問者天中天
幻爲學佛得作佛或時作是問當何
以報之佛語湏菩提我故問汝隨所
報之於湏菩提云何幻學色爲有異
乎幻學痛痒思想生死識有異乎湏
菩提報佛言無有異幻學色天中天
無有異色是幻幻是色幻學痛痒思
想生死識等无有異佛言云何湏菩
提所問等不隨法従五陰字菩薩湏
菩提言如是天中天菩薩摩訶薩學
欲作佛爲學幻耳何以故作幻者持
陰色如幻無所有色六衰五陰如幻
痛痒思想生死識皆空无所有但有
字六衰五陰耳湏菩提湏菩提白佛
言若新學菩薩摩訶薩聞是語得無
恐怖佛語湏菩提設使新學菩薩摩
訶薩學惡師相得相隨或恐或怖設
學善師相隨不恐不怖湏菩提白佛
何所菩薩摩訶薩想師當何以知之
佛語湏菩提其人不尊重摩訶般若
流羅蜜教人棄捨去遠離菩薩心反
[05-0635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九張河天
謙教作想令學雜經隨雜經心邪喜
樂教學餘經聲聞若辟支佛事卷卷
令諷誦之爲說魔事魔主行壞敗菩
薩爲種種說生死勤苦言菩薩道不
可得是故爲菩薩摩訶薩惡師湏菩
提白佛何所是菩薩摩訶薩善師當
何従知之佛語湏菩提其人尊重摩
訶般若波羅蜜稍稍教人令學成教
語魔事令覺魔令遠離諸魔是故菩
薩摩訶薩摩訶僧那僧涅摩訶衍三拔
致諦是爲菩薩摩訶薩善師湏菩提
問佛何因菩薩名爲菩薩天中天佛
語湏菩提學諸經法悉曉了於諸法
无所著爾故字爲菩薩湏菩提復問
佛悉曉知諸經法爾故字菩薩何以
故復呼摩訶薩佛語湏菩提摩訶薩
者於天上天下最尊爾故字爲摩訶
薩舎利弗白佛我亦樂聞何以故爲
摩訶薩佛語舎利弗樂聞者當爲若
說之摩訶薩者悉自了見悉了知一
切人世間所有悉了知人壽命悉了
知悉了知著斷之事便能隨人所樂
爲說法以是故名爲摩訶薩湏菩提白
[05-0636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十張河天謙
佛摩訶薩者天中天以得摩訶薩字
設菩薩心無有心學心等者无有能
逮心者諸羅漢辟支佛所不能及心
無所著心何以故是薩芸若心故用
无有餘故以是心無所著是故号爲
摩訶薩舎利弗問湏菩提何因菩薩
心無所著湏菩提心无所思故無所
著分耨文陀尼弗白佛何因摩訶薩
摩訶薩者何所菩薩爲摩訶僧那僧
涅摩訶衍者大乘三拔諦三拔諦者
等住佛言是菩薩卽爲摩訶薩湏菩
提白佛摩訶僧那僧涅者何因菩薩
摩訶薩爲摩訶僧那僧涅佛言菩薩
摩訶薩念我當度不可計阿僧祗人
悉令般泥洹如是賜般泥洹而無有
法般泥洹者何以故湏菩提譬若如
幻師於廣大處化作衆人滿一城中
悉斷所化人頭於湏菩提意云何有
所中傷死者不湏菩提言无有中傷
死者佛言如是湏菩提度不可計阿
僧祗人賜般泥洹無有人般泥洹者
聞是不恐當知是菩薩摩訶薩卽爲
摩訶僧那僧涅湏菩提白佛如我従
[05-0636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十一張河天
謙佛聞念其中事如是不爲摩訶僧
那僧涅何以故無有作薩芸若者无
有供養無有作人者何所人當作僧
那僧涅色天中天無著无縛無脫痛
痒思想生死識天中天無著无縛無
脫分漫陀尼佛問湏菩提色無著无
縛無脫痛痒思想生死識无著無縛
无脫乃有色不著不縛不脫乃有痛
痒思想生死識不著不縛不脫何所
色湏菩提無著无縛無脫何所痛痒
思想生死識无著無縛无脫湏菩提
語分漫陀尼弗色如幻無著无縛無
脫痛痒思想生死識如幻无著無縛
无脫無有邊无著無縛无脫恍忽无
著无縛無脫无所生無著无縛無脫
是故菩薩摩訶薩摩訶僧那僧涅湏
菩提白佛何因菩薩摩訶薩爲摩訶
衍三拔諦何所是摩訶衍従何所住
衍衍爲住何所當従何所立衍中佛
語湏菩提摩訶衍摩訶衍者無有極
不可得邊幅従何所自致立衍摩訶
衍者従三界出立薩芸若中亦不於
衍有所立不立何以故立不立者於

[05-0636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十二張河
天謙不知法何所法當立者湏菩提
白佛言摩訶衍摩訶衍者於天上天
下人中極過上其衍學空等如虛空
覆不可計阿僧祗人爾故爲摩訶衍
菩薩摩訶薩亦不見來時亦不見去
時亦不見住處於摩訶衍天中天不
能得本亦不能得當所來亦不能得
中間於三界見字爲摩訶衍佛言善
哉善哉湏菩提爾故菩薩摩訶薩爲
摩訶衍分漫陀尼弗白佛尊者湏菩
提佛使說般若波羅蜜乃說摩訶衍
事爲湏菩提白佛言我說般若波羅
蜜得无過天中天佛語湏菩提所說
般若波羅蜜不過如毫毛適得其中
復次天中天亦不見菩薩本亦不見
當來菩薩亦不見菩薩中間色無有
邊菩薩亦无有邊色菩薩不可逮亦
不可知亦不可得如是天中天菩薩
摩訶薩亦不可知亦不可得當以何
般若波羅蜜爲菩薩摩訶薩說之亦
不得菩薩亦不見菩薩當以何法說
般若波羅蜜菩薩轉復相字爲菩薩
云何天中天何所字我我天中天我者亦
[05-0637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十三張河天謙
滅是者法之自然何所是色其要不
滅者何所色爲是痛痒思想生死識
亦爾識者無有邊菩薩亦无有邊菩
薩了不知處亦不可見天中天一切
菩薩摩訶薩了无有處亦無可得何
所是菩薩摩訶薩當爲說般若波羅
蜜於菩薩都不可得見亦不知處當従
何法中說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爲得字者如是字想我我天中天我
亦滅是法之自然何所識要而不滅
者何所識於法之自然而不滅不滅
者非法作亦不無不滅何无滅者如
般若波羅蜜所說不作異滅當従何
法自致菩薩爲住行者其聞是者不
恐不畏爲行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
蜜者天中天熟思惟是時爲不入色
何以得色無所生爲非色設非色爲
無色亦无有生従其中无所得字是
色爲法作數是時菩薩摩訶薩爲行
般若波羅蜜當視法思惟深入中是
時亦不入痛痒思想生死識何以故
識無所生爲非識設非識爲无識亦
无有生従其中無所得字是識爲法
[05-0637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十四張河天謙
作數舎利弗閒湏菩提所說法无所
出生設菩薩無所出生者菩薩用何
等故勤苦行菩薩之道設用一切人
故何能忍是勤苦湏菩提語舎利弗
我亦不使菩薩忍是勤苦行菩薩忍
勤苦行是菩薩之道不自念我忍勤
苦行何以故菩薩心不作是念便能
爲不可計阿僧祗人而作本令悉安
隱念之如母念之如父念之如子念
之如身菩薩摩訶薩當持心作是念
一切於菩薩不見亦不知處於内外
法當作是念當作是行作是行者爲
忍勤苦行設使菩薩舎利弗不見出
生菩薩爲无所生舎利弗謂湏菩提
設使菩薩無所生薩芸若亦无所生
湏菩提語舎利弗薩芸若亦無所生
舎利弗復謂湏菩提薩芸若无所生
凣人亦無所生湏菩提言凣人者亦
無所生舎利弗謂湏菩提菩薩无所
生菩薩法亦无所生薩芸若無所生
薩芸若法亦無所生凣人亦无所生
凣人法亦無所生菩薩无所従生自致
薩芸若湏菩提言不従无所生法可
[05-0637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十五張河
天謙入亦不無无所従生法逮得舎
利弗復問其生生者乃能逮得法不
須菩提言无所従生法爲逮生無无
所生法是爲逮得舎利弗復言以生
生者爲従無所生生湏菩提言无所
生無所生樂聞舎利弗語湏菩提無
所樂生是故爲樂湏菩提言无所生
聞是爲聞舎利弗言以聞所語湏菩
提語舎利弗无無所語是爲語无所
語無所樂是故語是故樂舎利弗言
善哉善哉湏菩提所說於法中爲尊
何以故尊者湏菩提隨所問卽答悉報
之湏菩提語舎利弗佛弟子所說法
皆悉如事隨其所問卽能解何以故
隨法如事故亦不知所出生舎利弗
言善哉善哉湏菩提従何波羅蜜度
菩薩摩訶薩湏菩提語舎利弗従般
若波羅蜜說是法時若諷誦讀菩薩
摩訶薩當知信之不疑有隨是法不
増不隨是法者不減舎利弗謂湏菩
提隨是法不増不隨是法亦不減隨
法教一切人隨法者不失一切人皆
使得菩薩摩訶薩何以故一切人悉學法
[05-0638a]
摩訶般若鈔第一第十六張河天謙
其法俗如故湏菩提言善哉善哉舎
利弗所解法如舎利弗言無異何以
故人之自然當念知人之恍忽當念
知恍忽人身難了知當念知之舎利弗
菩薩摩訶薩法當作是守當作是行
摩訶般若波羅蜜問品第二
爾時釋提桓因與四万天人俱來共
會四天王與天上二万天人俱來共
會梵迦夷天與一万天人俱來共會
首陀譮天與五千天人俱來共會諸
天宿命有德光眀巍巍得佛威神力
諸天光眀悉不復見釋提桓因白湏
菩提若干万千天人大會欲聽湏菩
提說般若波羅蜜云何菩薩摩訶薩
於般若波羅蜜中住湏菩提語釋提
桓因拘翼是若干万千天人樂聞者
皆聽我當持佛威神力廣爲諸天人
說般若波羅蜜何所天人未發菩薩
心者今皆當行以得湏陀洹者不可
復得菩薩道何以故閉塞生死故正
使是輩人索菩薩道我亦勸助之不
斷其功德悉使取法中極尊欲使極
上佛言善哉善哉湏菩提勸樂諸學
[05-0638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十七張河天謙
乃爾湏菩提白佛言我當報恩不得
不報何以故過去時怛薩阿竭皆令
弟子爲諸菩薩說般般波羅蜜怛薩
阿竭時亦在其中學如是法中今自
致作佛天中天因是故當報恩今我
復說般若波羅蜜菩薩亦當復受菩
薩法我亦復勸樂菩薩摩訶薩疾得
成佛湏菩提語拘翼當所問者且聽
所問菩薩摩訶薩云何住般若波羅
蜜菩薩摩訶薩以空住般若波羅蜜
菩薩摩訶薩摩訶僧那僧涅摩訶衍三拔諦
色不那中住痛痒思想生死識不那
中住湏陀洹不那中住斯陀含不那
中住阿那含不那中住阿羅漢不那
中住辟支佛不那中住佛不那中住
有色不那中住有痛痒思想生死識
不那中住有湏陀洹不那中住有斯
陀含不那中住有阿那含不那中住
有阿羅漢不那中住有辟支佛不那
中住有佛不那中住色常无常不那
中住痛痒思想生死識常無常不那
中住色若樂若苦不那中住痛痒思
想生死識若苦若樂不那中
[05-0638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十八張河
天謙住色若空不空不那中住痛痒
思想生死識若空不空不那中住色
是我所非我所不那中住痛痒思想
生死識是我所非我所不那中住湏
陀洹道不動成就不那中住湏陀洹
道成巳不那中住何以故七死七生
便度去是故湏陀洹道不那中住斯
陀含道不動成就不那中住斯陀含
道成巳不那中住何以故斯陀含一
死一生便度去是故斯陀含道不那
中住阿那含道不動成就不那中住
阿那含道成巳便於天上般泥洹是
故阿那含道不那中住阿羅漢道不
動成就不那中住何以故羅漢道成
巳便盡是間无有餘泥洹般泥洹是
故羅漢道不那中住辟支佛道不動
成就不那中住辟支佛道成巳過聲
聞道地不逮佛道便中道般泥洹是
故辟支佛道不那中住自致成佛爲
阿僧祗人作本教不可計阿僧祗人
皆當般泥洹佛所作爲皆究竟巳當
般泥洹亦不那中住舎利弗心念言
菩薩云何住湏菩提知舎利弗心所念便
[05-0639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十九張河天謙
卽報之云何舎利弗佛爲在何所住
舎利弗語湏菩提佛无所住怛薩阿
竭心無所住止亦不在不動處止亦
無動處止湏菩提語舎利弗菩薩摩
訶薩當作是學如怛薩阿竭不住亦
不不住亦無无住當作是學住諸天
人聞是其心各作是念諸閱义若大
若小所語悉可了知尊者湏菩提所
說了不可知湏菩提知諸天人心之
所念卽報言是語難了難了亦不可
聞亦不可知諸天人心各各復念是
語當解當解今尊者湏菩提所知深
入深入湏菩提卽復知諸天人心所
念語諸天人欲得湏陀洹道證以得
湏陀洹道不忍不那中住便度去欲
得斯陀含道證以得斯陀含道不忍
不那中住便度去欲得阿那含道證
以得阿那含道不忍不那中住便度
去欲得阿羅漢道證巳得羅漢道不
忍不那中住便度去欲得辟支佛道
證巳得辟支佛道不忍不那中住便
度去欲得佛道證巳得佛道不忍不
那中住便度去諸天人皆念言尊者
[05-0639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二十張河天謙
湏菩提所說乃爾誰當聽受是法者
湏菩提知諸天人心所念語諸天人
幻人者當聽我法當受我法何以故
従我聞法巳亦不作證諸天人心各
各復念云何幻人聽法與人等無有
異湏菩提知諸天人心所念語諸天
人幻如人人如幻湏菩提言我說湏
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
道亦如幻耳正使佛道我說亦復如
幻諸天人謂湏菩提乃至佛亦復說
如幻湏菩提語諸天人乃至泥洹亦
復如幻諸天人復問湏菩提乃至泥
洹亦復如幻云何湏菩提言諸天人
設復有法出於泥洹者亦復如幻何
以故幻人泥洹賜如空所有舎利弗
分漫陀尼弗摩訶拘絺羅摩訶迦旃
延等共問湏菩提般若波羅蜜實重
深何等人當受是法者賢者阿難亦
爾湏菩提報諸比丘言阿惟越致菩
薩當受是法若成就阿羅漢者復有
是法无有持者何以故般若波羅蜜
說相如是従中無所出何以故法中
無所有无所聞無所得如是法比无
[05-0639c]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二十一張河
天謙所聞法无所得法従是法中無
所受釋提桓因心念雨法寶尊者湏
菩提所說我寧可化作華持散湏菩
提上釋提桓因卽化作華散尊者湏
菩提上湏菩提卽言是華不出於忉
利天上曾見是華爲従幻化釋提桓
因所化散我上者爲従心樹出不従
樹木出生是華爲従心樹出生釋提
桓因言如所說華爲従心樹出湏菩
提言如是拘翼釋提桓因言亦不従
心樹出湏菩提言以是故爲非華釋
提桓因言尊者湏菩提所入慧甚深
甚深所說不増不減作是說法如湏
菩提教菩薩摩訶薩當作是學湏菩
提語釋提桓因拘翼所言如語無有
異是菩薩摩訶薩所學菩薩摩訶薩
作是學者爲不學湏陀洹斯陀含阿
那含阿羅漢辟支佛道是菩薩爲學
薩芸若作是學者爲學不可計阿僧
祗法不生色學不生痛痒思想生死
識學不學受色不學痛痒思想生死
識不學受想法樂亦不學受有所失
作是者爲學薩芸若爲如薩芸若舎利弗
[05-0640a]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二十一張河天謙
語湏菩提作是學者亦不受薩芸若
亦不失學爲學薩芸若爲如薩芸若
湏菩提語舎利弗作是學亦不受薩
芸若亦不失學是爲學薩芸若爲如
薩芸若釋提桓因問舎利弗菩薩摩
訶薩當云何求般若波羅蜜舎利弗
言當問尊者湏菩提釋提桓因問尊
者湏菩提當持何威神恩而所學湏
菩提言所學者悉承用佛威神恩屬
拘翼所問菩薩摩訶薩當云何求般
若波羅蜜亦不可従色求亦不可離
色求亦不可従痛痒思想生死識求
亦不可離識求何以故般若波羅蜜
亦非色亦不離色般若波羅蜜非
痛痒思想生死識般若波羅蜜亦不
離識般若波羅蜜釋提桓因問湏菩
提摩訶波羅蜜无有邊摩訶波羅蜜
無有極湏菩提語拘翼摩訶波羅蜜
无有邊無有極波羅蜜了不可見无
有極波羅蜜了不可極人無極波羅
蜜亦無極如是拘翼當云何求波羅
蜜於法中無有極无有邊際亦無中
間亦不能得有所限波羅蜜者亦復
[05-0640b]
摩訶般若鈔經苐一卷苐二十二張河天謙
如是復次拘翼法者無際无限無有
極無有中間無可得者釋提桓因言
云何尊者湏菩提人無極波羅蜜亦
無極湏菩提語釋提桓因都盧不可
計正使倍復倍人亦無極波羅蜜
亦復無極釋提桓因言何緣人无極
波羅蜜亦無極湏菩提言於拘翼意
云何何所法中說人人之本釋提桓
因言無有法作是說者亦无法留置
者設有出者但字耳無有作者但以
字耳湏菩提言於釋提桓因云何能
有人可得見者不釋提桓因言不可
得見湏菩提報釋提桓因無有作者
何所有人正使怚薩阿竭阿惟三佛
壽如恒邊沙刧說有人生者滅者釋
提桓因言無有人何以故本淨淨故
以是拘翼人无有極當作是念般若
波羅蜜摩
訶般若鈔經卷第一戊
戍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
彫造
[05-0640c]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二河前秦天竺
沙門曇摩蜱
共竺佛念譯功德品第三爾時諸因
坻天諸梵天諸波耶和提天諸伊沙
天諸那提乾天同時三反作是稱譽
法賢者湏菩提所說法甚深怛薩阿
竭皆従是生其有聞者若諷誦讀有
行者我輩恭敬視如怚薩阿竭我輩
恭敬視菩薩摩訶薩持般若波羅蜜
佛語諸天人如是如是昔我於提和
竭羅佛前逮得般若波羅蜜我便爲
提和竭羅佛所授決言却後若當爲
人中之導悉當逮佛智慧却後無數
阿僧祗刧汝當作佛号字釋迦文天
上天下於中最尊安定世間法中極
眀号日爲佛諸天人白佛言甚善菩
薩摩訶薩天中天行般若波羅蜜自
致行到薩芸若佛於天會中告諸比
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今以四輩
爲證欲天梵天阿陂譮天皆共證知
佛語釋提桓因拘翼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其有
學般若波羅蜜允卿
[05-0641a]
摩訶般若鈔第二第二張河允卿
持誦者是善男子善女人魔若魔天
若人若非人終不能得其便亦不得
撗死復次拘翼忉利天上諸天人其
有行佛道者未得般若波羅蜜學誦
者是輩天人皆當徃到善男子善女
人所其學持誦般若波羅蜜者若行
空閑屛隈之處終不恐怖無所畏懼
四天王白佛言我輩自共擁護是善
男子善女人學般若波羅蜜持者誦
者梵摩三鉢天及諸梵天人俱白佛
言我輩自共擁護是善男子善女人
學般若波羅蜜持誦者釋提桓因白
佛言我自擁護是善男子善女人學
般若波羅蜜持誦者釋提桓因復白
佛言難及天中天若善男子善女人
有學般若波羅蜜者便得現在法其
受般若波羅蜜者天中天爲悉受六
波羅蜜佛言如是拘翼其受般若波
羅蜜者爲悉受六波羅蜜復次拘翼
若善男子善女人學持諷誦般若波
羅蜜者拘翼且聽我說其人所得功
德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不語亦善釋
提桓因言受敎佛語拘翼其欲於我
[05-0641b]
摩訶般若鈔經苐二卷苐三張河允卿
法中有所繞害亂者其人稍稍起惡
意欲來未至中道而亡是善男子善
女人用學般若波羅蜜持誦故其人
賷惡徃來至稍稍繞害亂意自止便
屈還終不至是者拘翼善男子善女
人所作爲悉自見得用學持誦般若
波羅蜜故譬若有藥拘翼名爲摩祗
有蛇飢者行索食所當噉食道逢虡
豸蛇欲噉之虡行到摩祗藥所蛇聞
藥香卽走還去何以故藥力所却蛇
毒卽歇藥力所厭如是拘翼若善男
子善女人學持誦般若波羅蜜者其
有欲害便自消亡用般若波羅蜜威
神力所却佛言設有謀作者所従來
處便於彼鬪破壞不復成四天王皆
擁護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入般若波
羅蜜中思惟者自在所爲所語如甘
露所語悉尊重瞋恚不生不自貢高
四天王皆當擁護是善男子善女人
學持誦般若波羅蜜者所語无有異
所言如甘露所言不輕瞋恚不起自
貢高不生何以故用學般若波羅蜜
故不愛貢高不愛自用不愛瞋恚是
[05-0641c]
摩訶般若鈔經苐二卷苐四張河允
卿善男子善女人心自生念若有鬪
諍常當遠離面自羞慙念是曹之惡
而不可近自念我索佛道不可隨瞋
恚語疾使我逮好心是善男子善女
人所作爲悉自見現在功德其學持
誦般若波羅蜜者亦爾釋提桓因白
佛言難當天中天爲般若波羅蜜者
乃過諸惡上去自在所作無有學等
者佛語釋提桓因復次拘翼善男子
善女人學持誦般若波羅蜜者或過
劇難之中終不恐正使入軍不被兵
佛言我所語無有異若善男子善女
人當是時念誦般若波羅蜜正使於
中當死若冤家在中欲共害之如佛
所語無有異是善男子善女人終不
於中橫死正使在中若有射者若有
兵向者終不中其身何以故是般若
波羅蜜者極大呪持尊之呪學是
者善男子善女人不自念惡亦不念
他人惡都不念惡爲人中之雄自致
作佛當護一切人學是呪者疾成得
佛復次拘翼若書般若波羅蜜學持
誦經者若人若非人不能害之除宿命
[05-0642a]
摩訶般若鈔經苐二卷苐五張河允卿
之罪不可請避若佛朷得道處若有
人従在方面來入其中若鬼神禽獸
欲來嬈者終不能傷害何以故用過
去當來今現在佛悉従是處自致成
佛以是故不恐不怖无所畏懼般若
波羅蜜者亦復如是在所止處一切
皆爲作礼恭敬護視之釋提桓因白
佛言若有天中天書般若波羅蜜持
經卷自歸作視承事者名華好香擣
香雜香澤香燒香繒綵華蓋幢幡以
是供養若有持怛薩阿竭阿羅訶三
耶三佛舎利起塔自歸作礼承事好
華名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繒綵華
蓋幢幡持用供養佛問拘翼如是其
福何所爲多者隨所樂報云何拘翼
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菩自致薩
芸若成佛身出見従何法中學得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釋提桓
因報言怛薩阿竭従般若波羅蜜學
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自致成阿惟
三佛佛語釋提桓因不用身舎利故
爲従薩芸若得佛怛薩阿竭者爲従
般若波羅蜜出如是拘翼薩芸若身
[05-0642b]
摩訶般若鈔經苐二卷苐六張河允卿
者爲従般若波羅蜜出怛薩阿竭阿羅
訶三耶三菩爲従薩芸若生我得作
佛身我般泥洹巳後舎利亦得供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書般若波羅蜜
學持誦行自歸作礼承事以好華名
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繒綵華蓋幢
幡持用供養卽爲供養薩芸若慧巳
復次拘翼其有書般若波羅蜜者持
經卷雖不讀但供養作礼是善男子
善女人従其中得功德無比何以故
爲供養薩芸若慧故釋提桓因白佛
言如是天中天閻浮利人不供養事
般若波羅蜜者是輩人不知般若波
羅蜜爲尊當得福無比佛語釋提桓
因云何拘翼閻浮利人中有幾所信
佛信法信比丘僧者釋提桓因白佛
言閻浮利人少所信佛信法信比丘
僧者少少耳及行湏陀洹斯陀含阿
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少少耳能至行
佛道者亦復少少耳佛言如是拘翼
至有索佛道行者亦復少少耳求佛
者不可計阿僧祗人欲作菩薩行然
後従其中出者若一若兩在阿惟越
[05-0642c]
摩訶般若鈔經苐二卷苐七張河允
卿致地立以是故拘翼若善男子善
女人行求佛道者學持誦般若波羅
蜜經當爲作礼承事恭敬所以者何
用曉般若波羅蜜故過去怛薩阿竭
阿羅訶三耶三佛本従菩薩行般若
波羅蜜所學我時亦在中學怛薩阿
竭般泥洹後菩薩摩訶薩悉當受是
般若波羅蜜怛薩阿竭般泥洹後拘
翼若善男子善女人取舎利供養起
七寶塔盡壽自歸作礼承事供養天
華擣香澤香燒香雜香天繒華蓋幢
幡如是於拘翼意云何其所作爲福
寧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
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書般若
波羅蜜持經卷自歸作礼承事供養
名華好智擣香雜香澤香燒香繒綵
華蓋幢幡得福甚多佛言置是塔拘
翼若滿閻浮利七寶塔善男子善女
人盡形壽自歸作礼承事供養天華
好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天繒華蓋
幢幡云何拘翼其福寧多不釋提桓
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不如善
男子善女人書般若波羅蜜持經卷自
[05-0643a]
摩訶般若鈔經苐二卷苐八張河
**歸作礼承事供養名香好香擣香雜
香澤香燒香繒綵華蓋幢幡得福甚
多佛言且置是閻浮利所作塔滿四
天下七寶塔拘翼若善男子善女人
盡形壽自歸作礼承事供養天華好
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天繒華蓋幢
幡其福寧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甚
多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
書般若波羅蜜持經卷自歸作礼承
事供養名華好香擣香雜香澤香繒
綵華蓋幢幡得福甚多佛言置四天
下塔拘翼譬如一天下復次一天下
如是千天下四面皆滿七寶塔若善
男子善女人盡形壽自歸作礼承事
供養天華好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
天繒華蓋幢幡云何拘翼其福寧多
不釋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
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書般若波羅
蜜持經卷自歸作礼承事供養名華
好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繒蓋幢幡
得福甚多佛言復置千天下拘翼復
次千小國土如是中爲二千國土四
面皆滿七寶塔若善男子善女人盡
[05-0643b]
摩訶般若鈔經苐二卷苐九張河允卿
形壽自歸作礼承事供養天華擣香
雜香澤香燒香天繒蓋幢幡云何拘
翼其福寧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甚
多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
書般若波羅蜜持經自歸作礼承事
供養名華好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
繒蓋幢幡得福甚多佛言置二千中
國土拘翼三千大千國土四面滿中
七寶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盡形壽
自歸作礼承事供養天華擣香雜香
澤香燒香天繒蓋幢幡云何拘翼其
福寧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書
般若波羅蜜持經卷自歸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