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10 道行般若經-後漢-支婁迦讖 (TKD)


[05-0734c]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淡公瑩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釋提桓因品第二十
釋提桓因於衆中白佛言甚深般若
波羅蜜難了難知是人民功德不小
聞是深般若波羅蜜書者持者學者
佛語釋提桓因云何拘翼閻浮利人
民是都盧皆持十戒悉具足其功德
寧多不持是功德百倍千倍万倍億
万倍巨意万倍不如是善男子善女
人聞是般若波羅蜜書持學者時坐
中有一異比丘語釋提桓因出拘翼
上法巳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乎釋
提桓因報是比丘言持心一反念出
我上法巳何况聞般若波羅蜜書持
學者聞般若波羅蜜以隨是法隨是
法教作是立都盧出諸天阿湏倫世
間人民上都盧於諸天阿湏倫世間
人民中極尊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不獨過諸天阿湏倫世間
人民上也乃至湏陀洹斯陀含阿那
含阿羅漢辟支佛都復過是上菩薩
摩訶薩
[05-0735a]
道行般若經第八第二張淡行般
若波羅蜜不獨過阿羅漢辟支佛上
也亦復至菩薩行檀波羅蜜設無般
若波羅蜜无漚惒拘舎羅亦復過是
上不獨過檀波羅蜜亦復乃至尸波
羅蜜羼提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
羅蜜菩薩摩訶薩失般若波羅蜜失
漚惒拘舎羅亦復過是上去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正使菩薩摩訶
薩狎習般若波羅蜜中行都盧合會
諸天諸阿湏倫諸世間人民終不得
勝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菩
薩摩訶薩如中所狎習般若波羅蜜
作是堅持是菩薩摩訶薩疾近薩芸
若是菩薩摩訶薩離怛薩阿竭名不
遠是菩薩摩訶薩如是護離佛坐不
遠是菩薩摩訶薩所有懈怠不復生
是菩薩摩訶薩作是學爲學佛不學
阿羅漢法不學辟支佛法當作是學
菩薩摩訶薩四天王當作問訊言疾
學是四部弟子當作所度當於佛座
上坐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作是學
菩薩摩訶薩四天王常自徃問訊何
况餘天子怛薩阿竭阿羅呵三
[05-0735b]
道行般若經第八第三張淡公瑩
耶三佛當念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當作是行菩薩摩訶薩般若波
羅蜜或時世間所有勤苦之疾是身
了無有怨是爲菩薩摩訶薩般若波
羅蜜阿難作是念是釋提桓因自持
智說耶持佛威神說乎釋提桓因知
阿難心所念語阿難言持佛威神我
所說乎佛言如是阿難持佛威神釋
提桓因所說乎正是忠阿難或時菩
薩摩訶薩深念般若波羅蜜行般若
波羅蜜行學般若波羅蜜當是時三
千大千國土中弊魔一切心中皆愁
毒欲共壞亂是菩薩摩訶薩自共議
言當何以使是菩薩便中道取證阿
羅漢辟支佛道莫使成作佛
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貢高品第三十一
佛語阿難菩薩隨時欲學般若波羅
蜜隨法欲行般若波羅蜜是時一佛
界中魔各各驚自念言欲使菩薩中
道得阿羅漢果莫疾使得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疾使得佛復次阿難弊魔
愁毒爲憂見菩薩習行於般若波羅
蜜復次阿難是時諸弊魔四面放火
[05-0735c]
道行般若經苐八苐四張淡公瑩風
恐怖是菩薩若令畏懼衣毛當起使
心一反乱念轉復佛語阿難魔不遍
行亂菩薩若有行亂者有不行亂者阿
難白佛言何等菩薩爲魔所亂佛語
阿難若有菩薩聞深般若波羅蜜不
樂者弊魔便行住壞復次阿難若有
菩薩聞深般若波羅蜜心狐疑者自
念若有無有耶如是阿
難菩薩爲弊魔所得便復次阿難若
有菩薩遠離
於善師是菩薩所聞般若波羅蜜深
事不欲聞也亦不了也亦不知也何
因守般若波羅蜜用是故阿難是菩
薩弊魔所得便者復次阿難若有菩
薩與惡師従事用是故弊魔得菩薩
便是菩薩言正是我所喜師也當成
我所願餘多有菩薩非我善厚也用
是故弊魔便復得菩薩復次阿難聞
是深般若波羅蜜時教餘菩薩用是
爲學用是爲寫我尙不了其事汝能
了耶若有時菩薩與異菩薩轉相輕
易言我所
行是也汝所行非也爾時諸弊魔歡
欣踊躍是時弊魔便
[05-0736a]
道行般若經卷苐八苐五張淡公瑩
異被服像來嘆菩薩言汝於某國
生其種姓家是菩薩聞是語便輕易
餘成就不貢高菩薩是貢高菩薩功
德薄少無阿惟越致相也是菩薩於
阿惟越致中功德少自貢高輕餘菩
薩言卿不及我所行用是故弊魔大
歡欣言今泥犂禽獸薜荔墮者不少
弊魔當復増其念所語所說多有信
用者聞之者無不隨其言者作是學
者瞋恚益増心所作爲顚倒用是故
身口心所作爲輕反用是故其人在
泥犂禽獸薜荔中罪益増用是故弊
魔大歡欣踊躍无有極若求菩薩道
家與求羅漢道人共諍爾時弊魔自
念菩薩離薩芸若遠離遠亦不大遠
菩薩又與菩薩共諍爾時弊魔念言
兩離佛遠佛語阿難未得阿惟越致
菩薩與阿惟越致菩薩共諍罵詈阿
惟越致菩薩是菩薩罵以隨心所念
轉懷怨恨心一轉念聽却一刧菩薩
雖有是惡念不捨薩芸若却無數刧
極甫當更復従發意起阿難白佛言
心所念惡寧可得中悔不當乃却就
[05-0736b]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六張淡公瑩
爾所刧乎佛語阿難於我法中廣大
極可得悔佛語阿難若有菩薩念惡
有恨自歡欣復語他人是人不可復
使悔也若有菩薩若罵詈瞋恨自念
咄我所作無拔後終不敢復作是復
自考責人道難得用是故悉當忍於
人何况乃當與人共諍言乎我當爲十
方人作橋令悉蹈我上度去我有是
意寧當復與人共諍耶住立當如聾
羊諸惡悉當忍諸惡心不當犯我作
佛時悉當必十方人得般泥洹我不
復與人共諍瞋恚於人爲用羅漢道
故阿難白佛言菩薩菩薩自相與共
止法當云何佛語阿難菩薩菩薩轉
相視當如視佛心念言共一師共一
船共一道是所學我亦當學如是若
有餘菩薩欲喜學羅漢辟支佛道若
與従事設有是人者我不與従事其
有世世欲求佛道者當與相隨如是
學爲共一法學摩
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學品第二十二湏
菩提白佛言菩薩學無常爲學薩芸
若學无所生爲學薩芸若學去離
[05-0736c]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七張淡公瑩
婬爲學薩芸若學滅爲學薩芸若佛
語湏菩提汝所問學無常爲學薩芸
若者於湏菩提意云何是怛薩阿竭
本无隨因緣得怛薩阿竭本無字寧
有盡時不
湏菩提白佛言不佛言不佛語須菩
提爲學薩芸若如是學爲學般若波
羅蜜如是學爲學怛薩阿竭陀爲學
力爲學無所畏爲學諸佛法菩薩學
如是者悉行諸學法菩薩摩訶薩作
是學魔及魔官屬不能中道壞菩薩
如是學爲疾得阿惟越致菩薩如是
學者爲疾近佛樹下坐菩薩如是學
爲悉學佛道菩薩如是學爲習法也
菩薩如是學爲極大慈哀如是爲學
等心菩薩學如是三合十二法輪爲
轉菩薩學如是爲學度滅十方天下
人菩薩學如是爲學甘露法門佛語
菩提不懈怠人乃能學是作是學
爲學十方天下人道菩薩學如是者
不入泥犂禽獸薜荔中菩薩學如是
終不生邊地如是學不復生愚癡貧
窮中如是學不復盲聾瘖痾歐如是
[05-0737a]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八張淡公瑩
學爲不毀十戒如是學爲不隨解除
卜問如是學遠離不持戒人菩薩如
是學不願生尼惟先天上何以故菩
薩有漚惒拘舎羅故般若波羅蜜何
等漚惒拘舎羅従般若波羅蜜中出
漚惒拘舎羅持漚惒拘舎羅滅神入
禪不隨禪法菩薩學如是爲得淨力
爲得無所畏力爲得佛法淨力湏菩
提白佛言佛所有諸法本皆淨何等
爲菩薩得法淨佛語湏菩提菩薩學
如是爲學無所得淨法語法淨如是湏
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悔不
猒是爲行般若波羅蜜未得道者愚
癡不曉是法不見是事菩薩用人故
常精進人見我亦當効我精進用是
故菩薩得力精進无所畏菩薩作是
學悉知十方天下人心意所念無能
過者譬如地出金銀少所處出耳如
是湏菩提少所人隨般若波羅蜜法
教學譬若湏菩提少所人索遮迦越
羅處索小國王多如是湏菩提少所
人隨般若波羅蜜法教學従是中多
索阿羅漢辟支佛者有初發意菩
[05-0737b]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九張淡公瑩
薩少有隨般若波羅蜜教者旣有學
般若波羅蜜少有得阿惟越致者菩
薩當作是念我當力學慕及阿惟越
致復次湏菩提行般若波羅蜜不持
瞋恚意向人不求他人短心無慳貪
心不毀誡心不懷恨心不懈心不迷
乱心不愚癡時菩薩學般若波羅蜜
時諸波羅蜜皆悉屬學般若波羅蜜
爲照諸波羅蜜爲悉入諸波羅蜜學
般若波羅蜜爲具足餘波羅蜜譬如
人言是我所便外著十二品如是湏
菩提菩薩學般若波羅蜜皆悉屬譬
如湏菩提人死時命盡身諸根悉滅
如是湏菩提菩薩學般若波羅蜜爲
學諸波羅蜜皆悉屬菩薩欲學度諸
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欲學
般若波羅蜜爲學无極於湏菩提意
云何一佛界中所有人寧多不湏菩
提報佛言甚多佛言若有菩薩供養
一佛界中乃爾所人供養自盡壽命
其福寧多不湏菩提白佛言甚多佛
語湏菩提不如菩薩守般若波羅蜜
如兩指相彈頃佛語湏菩提般若波
[05-0737c]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十張淡公瑩
羅蜜極尊用是故疾得佛如是湏菩
提菩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爲十方人中獨尊給施十方貧窮孤
獨者欲求佛境界者欲得佛智惠所
樂者欲得如師子獨鳴者欲得佛處
者悉欲得是者當學般若波羅蜜菩
薩學般若波羅蜜者爲悉學餘法須
菩提白佛言菩薩爲復學阿羅漢法
耶佛語湏菩提雖知阿羅漢法不樂
行不學阿羅漢所作功德云何當得
也阿羅漢所行菩薩悉知不學不行不
於中住菩薩作是學天上天下無有能
過者悉過阿羅漢辟支佛上如是爲
近薩芸若菩薩作是學不離般若波
羅蜜遠也爲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作
是學於薩芸若法中不増不減離阿
羅漢辟支佛道菩薩若復作是念持
是般若波羅蜜當得薩芸若有小想
爲不行般若波羅蜜亦不有般若波
羅蜜之相當持得薩芸若亦无念亦
無見亦无所想是爲行般若波羅
蜜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守行品第二十
三是時釋提桓因在大會中坐作是

[05-0738a]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十一張淡公瑩
菩薩行十方天下人無有能過者何
况自到至佛乎十方人道難得旣得
壽爲安隱有一發意行佛道者難得
何况至心行佛道者乎欲爲十方天
下人作導首是人難得是時釋提桓
因化作文陀羅華取持散佛上散巳
作是說行菩薩道者乃向佛道乎所
願悉成爲近爲悉護作是行者爲悉
成佛諸經法薩芸若經法怛薩阿竭
經法悉具足阿惟越致經法亦爾釋
提桓因言人有至心索佛於是法中
一反念終不遠釋提桓因言我欲使
人於法中益念不猒生死之苦一切
天上天下爲苦用人故悉當忍勤苦
之行心作是念諸未度者悉當度之
諸未脫者悉當脫之諸恐怖者悉當
安之諸未般泥洹者悉皆當令般泥
洹釋提桓困問佛言新發意菩薩勸
人助其歡欣得何等福隨次第上菩
薩勸人助其歡欣得何等福乃至阿
惟越致上至阿惟顏勸人助其歡欣
得何等福佛語釋提桓因湏彌山稱
之尙可知斤兩従勸助代初發意菩
[05-0738b]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十二張淡公瑩
薩歡欣其福不可量佛語釋提桓因
一佛境界尙可稱知斤兩阿闍浮菩
薩行勸人助其歡欣其福无有科限
佛語釋提桓因一佛境界中諸海所
有水取一髪破爲百分従中取一分
以一分之髪取海水盡尙可數知幾
渧阿惟越致菩薩行勸人助其歡欣
其福不可數佛語釋提桓因阿僧祗
佛刹所有境界虛空持一斛半斛一
斗半斗一升半升尙可量空知幾所
阿惟顏菩薩行勸人助其歡欣其福
不可極釋提桓因白佛言爲魔所乱
聞是不助歡欣魔官屬人聞是不助
歡欣者従魔天上來下聞是不助歡
欣者何以故若有意索佛者爲壞魔
境界也有發意索佛者當助其歡欣
是爲壞魔境界心不離佛不離經不
離比丘僧如是當助其歡欣佛語釋
提桓因如釋提桓因所言助其歡欣
者爲近佛用是助歡欣之功德世世
所生處爲人共欲得供養未嘗有聞
惡聲時不恐當歸三惡道常生天上
在十方常尊何以故如是人助菩薩
[05-0738c]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十三張淡公瑩
歡欣者爲悉施護十方人何以故初
發意菩薩稍増自致至佛成就作佛
巳當度脫十方天下人湏菩提白佛
言心譬如幻何因當得佛佛語湏菩
提於湏菩提意云何汝寧見幻不湏
菩提言不化幻亦不見幻心離化幻
離幻心雖離是見異法當得佛道不
湏菩提白佛言不見亦不離化幻離
幻心亦不見當得佛亦無法亦无見
當說何等法耶得不得乎是法本無
遠離亦本无若得若不得本無所生
亦无有作佛者設無有法亦不得作
佛湏菩提白佛言設爾般若波羅蜜
離本无對法離本亦無對亦无證亦
無守亦无行亦無有法當有所得何
以故離般若波羅蜜本無形故本无
遠離何因當於般若波羅蜜中得佛
佛者離本無所有何所本无所有當
得佛者佛語湏菩提如湏菩提所言
離今般若波羅蜜無所有離本薩芸
若无所有佛語湏菩提雖離般若波羅
蜜本本亦無所従生湏菩提當作是思
惟深入守是故離本无所有得作佛
[05-0739a]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十四張淡公瑩
佛語湏菩提雖知離本般若波羅蜜
無所有是爲不守般若波羅蜜不具
足行般若波羅蜜者不得作佛也佛
言如湏菩提所言不用得般若波羅
蜜故得佛也亦不用離無離得作佛
亦不可離般若波羅蜜得作佛不得
般若波羅蜜者不得作佛湏菩提白
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甚深難及
佛語湏菩提汝所言菩薩行般若波
羅蜜甚深難及菩薩所言勤苦行深
奥之法不在取泥洹湏菩提白佛言
如是所說事菩薩不爲勤苦行何以
故亦無有作證者亦无般若波羅蜜
中得證者亦無有經法得作證者菩
薩聞是不恐不怠不難是爲行般若
波羅蜜雖作是行亦不見行是爲行
般若波羅蜜雖近作佛亦不見是爲
行般若波羅蜜遠離羅漢辟支佛亦
不見亦不念是爲行般若波羅蜜譬
如空中无念若有近若有遠何以故
空本無有形故行般若波羅蜜无有
離佛遠離佛近何以故般若波羅蜜
無有形故譬如幻師作化人化人不
[05-0739b]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十五張淡公瑩
作是念師離我近觀人離我遠何以
故化人無有形故般若波羅蜜亦如
是不作是念羅漢辟支佛道離我遠
佛道離我近也何以故般若波羅蜜
无有形故譬如影現於水中不作是
念何因影現於水中若所有近者不
念言近若遠者亦不念言遠何以故
影無有形故般若波羅蜜如是亦无
念羅漢辟支佛道爲遠耶佛道爲
近乎何以故般若波羅蜜無有形故
般若波羅蜜敵无所愛敵無所憎怛
薩阿竭所有无所著無所生般若波
羅蜜亦如是亦無所生亦无所著譬
如怛薩阿竭化作人不作是念羅漢
辟支佛道離我遠亦不言佛道離我
近何以故化人無有形故般若波羅
蜜亦不作是念羅漢辟支佛道離我
遠亦不念佛道離我近何以故般若
波羅蜜无有形故譬如工匠黠師剋
作機開木人若作雜畜木人不能自
起居因對而搖木人不作是念言我
當動搖屈伸低仰令觀者歡欣何以
故木人本無念故般若波羅蜜亦如
[05-0739c]
道行般若經第八第十六張淡公瑩
是隨人所行悉各自得之雖爾般若
波羅蜜亦無形亦无念譬如造作海
中大船所以者何作欲度賈客船亦
不作是念言我當度人何以故船本
無念故般若波羅蜜亦如是隨人所
行悉各自得之般若波羅蜜亦无形
亦無念亦如是譬如曠野之地万物
百穀草木皆生其中地亦不作是念
言我當生也不生也般若波羅蜜生
諸經法亦不念言従中生與不生何
以故般若波羅蜜本無形故譬如摩
尼珠悉出其寶般若波羅蜜悉出其
經法分別教授雖爾般若波羅蜜亦
无念譬如日照於四天下其眀亦不
念言我當悉照般若波羅蜜悉照諸
經法雖爾般若波羅蜜亦無念譬如
水无所不至水亦不作是念言我當
有所至般若波羅蜜悉至諸經法雖
爾般若波羅蜜亦無念譬如風无所
不至風亦不作是念言我當有所至
般若波羅蜜成就諸經法亦如是雖
爾般若波羅蜜亦無念譬如湏彌山
顚以忉利天爲莊飾湏彌山亦不作
[05-0740a]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十七張淡公瑩
是念言我當上治忉利天莊嚴般若
波羅蜜成就薩芸若雖爾般若波羅
蜜亦無念譬如大海悉出諸珎琦寶
物海水不作是念言我當従中出珍
寶般若波羅蜜悉出生諸經法亦如
是雖爾般若波羅蜜亦无念譬如佛
出生諸功德悉覆輩等心加於十方
人般若波羅蜜成就於諸經法亦
如是
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强弱品第三十四
舎利佛問湏菩提言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爲高行耶湏菩提報言
我従佛所聞事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爲無高行也若干百千愛欲
諸天作是念當爲十方人發意爲菩
薩道者作礼何以故行般若波羅蜜
不中般泥洹故如是菩薩爲勤苦行
不於是法中墮落取證湏菩提語諸
天言雖不中道墮落取證是不爲勤
苦勤爲十方不可計阿僧祗人被法
鎧度令得泥洹是乃爲勤苦之難是
人本無本无索不可得也如是菩薩
作是念爲欲度人度十方人爲欲度
[05-0740b]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十八張淡公瑩
空何以故空亦無有遠亦无有近亦
無所有用是以菩薩勤苦行索人本
無有欲度人爲度虛空被德鎧用人
故被德鎧欲過度人是故菩薩爲被
德鎧如佛所說人無有本曉知人本
无所有是爲度人菩薩聞是不恐不
怖是爲行般若波羅蜜離人本無本
无離色本無色離痛痒思想生死識
本无識離諸經法本無諸經法菩薩
聞是不恐不懈是爲行般若波羅蜜
佛語湏菩提何因菩薩不恐不懈湏
菩提白佛言本无故不恐本淨故不
懈何以故索懈怠本本無有所因懈亦
復无有菩薩聞說是不懈不恐不怖
是則爲行般若波羅蜜菩薩行是時
諸天皆爲作礼諸梵天皆爲作礼佛
語湏菩提不但諸天諸梵天爲菩薩
作礼上至阿會亘彼立阿波摩那阿
會波羅及上至阿迦膩吒諸天皆爲
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作礼十方不可
復計阿僧祗現在諸佛悉念行般若
波羅蜜菩薩悉共擁護知是行般若
波羅蜜菩薩阿惟越致恒邊沙佛
[05-0740c]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十九張淡公瑩
刹其中所有人悉使爲魔一魔者化
如恒邊沙人悉使爲官屬設使爾所
魔各各乃爾所官屬欲共害行般若波
羅蜜菩薩不能中道壞不能中道得
便菩薩有二事法行般若波羅蜜魔
不能中道使得便何謂三事一者諸
經法視皆空三者不捨十方人悉護
是爲三事菩薩有三事諸魔不能動
何謂三事一者不失本願三者十方
諸佛悉護視是爲三事菩薩行般若
波羅蜜時諸天徃至菩薩所問訊深
經之事諸天讃歎善之今作佛不久
當隨是法教立旣隨是法教立者諸
有困苦者皆得護諸未得歸者爲得
自歸爲人故作法舎無目者使得黠
目隨是般若波羅蜜法教立者十方
不可復計阿僧祗現在諸佛悉共擁
護行般若波羅蜜者諸佛各各於其
刹四部弟子中說是菩薩功德各各
讃歎善之佛語湏菩提譬若我今讃
歎說羅麟那杖那佛佛復言今我刹
界中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十方諸佛
今亦讃嗼說行般若波羅蜜菩薩
[05-0741a]
道行般若經卷苐八苐二十張淡公瑩
亦復如是湏菩提白佛言諸佛悉讃
歎諸菩薩如是耶佛言不賜讃歎佛
語湏菩提有行菩薩道未得阿惟越
致者諸佛亦復讃歎湏菩提復問佛
何等爲行菩薩道爲佛所讃歎佛語
湏菩提有菩薩隨阿閦佛前世爲菩
薩時所行及羅麟那杖那佛前世爲
菩薩時所行有菩薩隨是教用是故
十方諸佛讃是菩薩復次湏菩提菩
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諸經法信
本無所従生是菩薩尙未得无所従
生法樂於中立信諸法本空是菩薩
尙未得阿惟越致信諸經法本無如
泥洹是菩薩尙未得入阿惟越致地
隨是法教立疾得阿惟越致有應是
法行者是故十方諸佛共讃歎是菩
薩菩薩爲度阿羅漢道地辟支佛道
地向佛道地若有菩薩應般若波羅
蜜行者爲諸佛所讃歎知是菩薩不
乆在阿惟越致道地立
復次湏菩提菩薩聞深般若波羅蜜
信不狐疑菩薩作是念如佛所說諦
無異是菩薩却後當復於阿閦佛所
[05-0741b]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二十一張淡公瑩
聞是般若波羅蜜及餘菩薩所聞亦
復爾作是信般若波羅蜜者以爲在
阿惟越致地立若有聞般若波羅蜜
信者其德甚大不小何况菩薩隨般
若波羅蜜法教立者隨是法教立者
爲疾入薩芸若
湏菩提白佛言設離本本無法不得
何所法有作佛者何所法說有說經
者佛言如湏菩提所言設離本本无
法不得何所法有作佛者亦無有法
說經者是本無无本何所有於本無
中立无者有本無有當得佛者亦无
有本法有作佛者本無无有說經者
亦不可得釋提桓因白佛言般若波
羅蜜甚深菩薩勤苦行乃自致成佛
何以故無有字法无所得在本無中
立者亦无有法當作佛者亦無有說
經者菩薩聞是不恐不怖不疑不猒
湏菩提語釋提桓因言如釋提桓因
所言菩薩勤苦聞深般若波羅蜜信
不狐疑不猒湏菩提報釋提桓因言
拘翼諸經法皆空何所有狐疑猒者
釋提桓因語湏菩提言如湏菩提所
[05-0741c]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二十二張淡公瑩
說一切爲說空事爲悉無所著譬如
射虛空了无所著湏菩提所說經亦
如是了無所著釋提桓因曰佛言如
我所說爲隨佛法教耶爲有増減乎
佛語釋提桓因拘翼如佛所說法教
等無異如湏菩提所說但說空事湏
菩提亦不見般若波羅蜜者亦不見
行般若波羅蜜者亦不見得佛者亦
不見薩芸若亦不見得薩芸若者亦
不見怛薩阿竭亦无有得怛薩阿竭
者亦不見無所従生亦不見无所従
生證得之者亦不見十種力亦無有
索十種力者亦不見四无所畏亦不
見索四無所畏者經法本淨亦无
所得湏菩提隨無所得教立如是湏
菩提隨无所得教立者是菩薩爲行
般若波羅蜜百倍千倍万倍湏菩提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者捨置佛道地
衆羅漢辟支佛道地不及是菩薩道
地欲爲十方天下人持尊當隨佛法
教立如是是時忉利天上數千万天
持化作文陀羅華散佛上散巳作是
說諸天言我曹亦當隨法教立時坐

[05-0742a]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第二十三張淡公瑩
百六十比丘起整衣服爲佛作礼作
礼巳各各手中有化文陀羅華持是
華散佛上散巳作是說我曹亦當隨
法教立是時佛笑口中出若干色其
明至十方佛刹悉爲明其明還遶佛
三帀従頂上入阿難従坐起整衣服
爲佛作礼長跪問佛佛不妄笑旣笑
當有意佛告阿難是百六十比丘及
諸天當於是波羅刧中作佛皆同一
字字漚辰那拘尼摩作佛時比丘僧
數各各等壽命亦各各等其壽各十
万歲隨次稍稍作佛作佛時各各盡
世雨五色華
道行般若經卷第八
戊戍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05-0742b]
道行般若經卷第九淡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