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b0069 出曜經-姚秦-竺佛念 (TKD)


[29-0840a]
出曜經卷第十一殿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誹謗品第八之餘
若猗内藏依賢聖活愚者墮惡
猶願邪見
昔佛在舎衞圈祗樹給孤獨園時與
數千万衆前後圍繞而爲說法有異
比丘卽従坐起偏露右臂又手合掌
前白佛言如來莫說休息泥洹如來
出要賢聖妙法如來於現法中閑靜
無爲而自娛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觀此愚人自墜惡趣求滅形壽
不但今日呵制如來乃徃久遠无數
世時於毗波尸如來所亦復呵制使
不說法不但呵制毗波尸如來乃復
呵制尸棄如來使不說法次復呵制
毗舎毗如來次復呵制拘樓如來復
次呵制拘那含牟尼佛次復呵制迦
葉如來我今第七如來至眞等正覺
出現於世復來呵制使不說法如此
愚人端心正意不呵制如來者卽應
此座上坐諸塵垢盡得法眼淨是

[29-0840b]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二張殿世
尊在大衆中說此偈曰以
失今良會更立誓願求終不見聖諦况
欲見究竟比
丘當知此愚癡凡夫之人於賢聖道
檢自喪形命離於佛法聖衆若猗内
藏者如來深法之藏無所染著其事
有三一者三界緣對結使永盡无餘
亦名阿羅漢二者不復生滅更无萌
兆趣生熟藏三者於天人世興致供
養悉能消化使前施者受福无窮是
故說曰若猗内藏也依賢聖活者賢
聖有二一者善根成就名曰賢聖二
者无漏成就名曰賢聖如此賢聖不
猗邪見而求活乃依深法妙智而求
活也是故說曰依賢聖活也愚者墮
惡者猶如彼比丘呵制如來使不說
法休息泥洹如來出要賢聖妙法如
來於現法中但當閑靜无爲而自娛
樂何爲與大衆說法如此比類愚不識
眞自招禍惡願樂湯火以爲屋室此
人不當與坐起言語是故說曰愚者
隨惡也猶願邪見者懷猶豫見習顚
倒久與邊見相應如彼契經所說
[29-0840c]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三張殿佛
告長者夫邪見之人自犯身行如所
說犯口所行如所說犯意所行如所
說興意想念流馳万端盡興邪見不
可親近消滅善本増益惡種所以然
者長者當知邪見爲病迷於正法猶
伊叉桓子帝多羅子尸婆犁子種散
於地隨時長養漸得水潤火溫風動
地持後得長大食之極苦麤澁穢臭不
可食噉邪見之人亦復如是自犯身
行口行意行是故說曰猶願邪見也竹
籚生節還害其軀吐言當善不
演惡教竹
籚生節者竹籚生節鹿而且長若
遇暴風倚牙相橕各入其節節自枯
朽更不復生彼比丘所說亦復如是
自招其罪不爲他人是故說曰竹籚
生節還害其軀也吐言當善者言
當慈仁哀愍一切是故說曰吐言當
善也不演惡教者有吐言教不善之
法後趣惡道人身猶尙可行言辯通
達時乃有耳是故說曰不演惡教也従
善得解脫爲惡不得解善解者爲賢是
爲脫惡惱賢聖解不然如彼愚得解
[29-0841a]
出曜經卷苐十一第四張殿従善
得解脫者夫至解脫无爲之處言當用
善巧言善語者爲人所敬所至到方
多所饒益是故說曰従善得解脫也
爲惡不得解者常懷愁憂心意煩惱
恒懷恐懼是故說爲惡不得解也善解
者爲賢者言解脫未必是解脫或能
被繫王者所拘所謂解脫者心身俱
解脫是故說善解者爲賢是謂脫惡
惱者縛有二緣今身易後身今身者
桁械孝掠及諸五毒之痛復被結使
縛流轉五趣於中能自拔濟乃爲善
解是故說解脫惡惱也賢聖解不然
者賢聖有二業一者善本成就二者
无漏成就彼賢聖人所吐言教不自
傷損後无苦惱是故說賢聖解不然
也如彼愚得解者愚人習行好著邪
道不隨正路以自牽徃趣三惡道是
故說如彼愚得解也比丘
抱損意不躁言得忠義說如法說是言
柔軟甘比丘
抱損意者比丘護口意自能牧攝語
不煩重若處道俗處中而說不嬈彼
此是故說曰比丘抱損意也不
[29-0841b]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五張殿躁言
得忠者少言多中不離佛語世俗煩
閙意恒遠離是故說曰不躁言得忠
也義說如法說者具足而說句身味
身无所缺漏是故說曰義說如法說
是言柔軟甘出无量義解悦人意
所說无猒足如天甘露善心无怒亦
不選擇彼豪族種此卑家種平等而
說无増減心是故說曰是言柔軟甘
也善說
賢聖教法說如法二念說如念三諦說
如諦四善說
賢聖教者賢聖出教必有所由接度
衆生无不有濟是故說賢聖教也法
說如法二者賢聖教中正法所居非
法所居何以故說法之時廣布賢聖
道長益善根說非法時増益不善
根善法有損善說賢聖教第一句法
說如法說是故說法說如法二也念說
如念三者出言柔和爲人所愛念出
言麤獷爲人所憎惡欲爲人所念者
當自念其善雖處畜生聞其惡言皆
懷愁惑昔有二人各畜力牛一人自
誇欲得與彼牛捔力若不如者
[29-0841c]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六張殿要
金錢五百試牛竝耕一牛力實勝之
其牛主罵日弊牛努力牛聞其罵卽
便臥地輸金錢五百枚復至後日主
責牛日名汝爲快牛乃使我失錢令
我慙愧牛報其主曰更可試之當盡
我力當還倍得彼錢卽復更耕如牛
所言倍得彼錢畜生尙識業惡之言
况人當不識善惡言乎是故說念說如
念三也諦說如諦四者好學之士畏
懼生死五道患難旣損秏不益前人
如斯之類塞泥洹路開地獄門如來
欲現眞妙之義諦說如諦四也是
以言語者必使巳无患亦不剋衆人是
爲能善言是
以言語者言先自惟不自剋伐便今
世後世必无苦患若今身爲惡犯王
者法或財産田業沒入於宮或爲盜
賊刧掠居業曰秏所願必乘若至後
身死入地獄畜生餓鬼地獄五毒不
可堪忍畜生芻蒿負重爲伎餓鬼飢
饉形⬤極苦若欲吐言當念謹愼使
今世後世來无苦患爲无數衆生見
輒愛念死生天上受福自然是故說
[29-0842a]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七張殿上三
日是以言語者必使巳无患也亦不
剋衆人者或有狂夫妄讒良善使彼
興恚以致喪身言說眞誠不譏彼短
則无所剋是故說曰亦不剋衆人也
是爲能善言者人修善行言必有驗
或說泥洹趣要正路順従佛教種天
之福是故說是爲能善言也
言使投意可亦令得歡喜不使至惡意
出言衆悉可
言使投意可者人之處世當習方俗
或相顏而出語或聽彼進趣而後報
恒適彼人意良冝得所或現威怒怯
怕時人或現羸弱伏従於人將護其
意令彼是所是故說曰言使投意可
也亦令得歡喜者出言向人必使有
益前人聞者倍用歡喜不被罵詈來
彼罵辱是故說曰亦令得歡喜也不
使至惡意者不施怨於人造不善行
亦不種地獄餓鬼畜生之行造惡業
者當受三報是故說曰不使至惡意
也出言衆悉可者與人従事恒當謙
恭卑下正使言論得勝當自鄙不如
是故說曰出言衆悉可也
[29-0842b]
出曜經卷苐十一第八張殿會昌
至誠甘露說說法无有上諦說義如法
是爲立道根
至誠甘露說者與人說法當修諸功
德如來法者甚深微妙善住安隱一
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泥洹爲滅盡
能意御亂與人說法不懷懈怠是故
說曰至誠甘露說也說法无有上者
出言眞正輒有所度趣道之要由是
通達是故說曰說法无有上也諦說
義如法者如念眞實本際清淨亦不
顚倒不懷虛詐如法者名句身句味
句眞如法性亦不變易是故說曰諦
說義如法也是爲立道根者无漏善
法永離塵垢至解脫門逮無㝵道是
爲立道根也
說如佛言者是吉得滅度爲能斷苦際
是謂言中上
說如佛言者說四意止究生死原後
念專意或說意斷精進不懈或說神
足兼逮定或說根義於中逮慧根或
說力義成就於力或說覺意令達覺
法或說八直道分別八道亦復說若
干家法名身句身味身如來或說八
[29-0842c]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九張殿金昌
十千諸度使衆生類乘此度而度彼
岸是故說曰說如佛言者是吉得泥
洹者永寂之處吉无不利脫衆苦患
離諸結使亦復脫於生老病死憂慼
難禍是故說曰是吉得泥洹也爲能
斷苦際者所謂苦者五盛陰身牽致
冥室不覩慧明苦有八相生苦老苦
病苦死苦怨憎會若愛別離苦所求
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阿僧衹
衆生涉歷苦塗至永寂處如今衆生
履行妙觀越苦境界至无爲岸者皆
由佛恩是故說曰爲能斷苦際也是
謂言中上者所出言教无能過上亦
非二乘所能逮及曠濟无量亦无邊
福是故說曰是謂言中上也
出曜經行品第九
一法過去謂妄語人不免後世
无惡不更
昔佛在舎衞圈衹樹給狐獨園爾時
世尊像如經行漸漸以次至羅云房
中時羅云遥見世尊卽従坐起更拂
拭坐具清淨水世尊至房偏踞羅云
牀取清淨水洗手足留少殘水告羅
[29-0843a]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十張殿云曰
汝見留此水不唯然巳見佛告羅云
沙門執行亦復如是不知慙愧无有
恥辱羅云當知設有比丘如此行者
无惡不更无痛不連猶此惡垢水不
可淨用爾時世尊躬自寫水於地告
羅云曰汝見吾寫水在地不乎唯然
巳見其有至誠執意妄語不知慙愧
无有恥辱如此之行无惡不涉爾時
世尊手執水器覆地語羅云曰汝見
我覆此器不唯然巳見若有至誠執
意妄語人不知慙愧无有羞辱如此
之類无惡不涉爾時世尊告羅云曰
汝今當作是學彈指戲笑之間不
得妄語况至誠妄語乎如是羅云當
作是學是故說曰一法過云謂妄語
人二百五十戒威儀内禁七法所說
犯一法者則受其愆是故說曰一法
過去謂妄語人也不免後世者巳捨
後世功勳善本夫人妄語衆人證
知况言重作罪涉歷艱苦无不周
遍是故說曰不免後世無惡不更
寕噉
燒鐵呑飮洋銅不以无戒
[29-0843b]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十一張殿食
人信施寕
噉燒鐵者猶如鐵丸猛火燒赤取而
呑之燒脣燒舌燒咽燒腹下過雖有
此苦自致死亡不緣此入地獄餓鬼
畜生受苦无量是故說曰寕噉燒鐵
呑飮洋銅也不以无戒食人信施者
不持戒人外荷法服内懷姦詭信无
實行自大憍人少有所知誇世自譽
受人信施謂冝應爾不慮後世万毒
加形見諸持梵行人興輕蔑心死輒
墮惡身口意不具亦不修威儀礼節
出入行來違失禁限見人得養生嫉
妬心死輒受困无罪不受是故說曰
不以无戒食人信施也若
人畏苦亦不樂苦勿迼惡行念
尋變悔若
人畏苦者巳身畏苦不得施苦於人
施苦於人者後受其報是身如地隨
其所種各獲其果衆生之類亦復如
是隨其種罪後受其報人心不同猶
如形像罪苦追身无有脫者是故說
曰若人畏苦亦不樂苦也勿造惡行
者不得爲惡加被一切夫人自利
[29-0843c]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十二張殿
乃得利人不能自益安得益人若處
閙中若在閑靜若大若小可見不可
見當遠離於惡如避刧燒是故說曰
勿造惡行念尋變悔也
至誠爲惡巳作當作不免於苦
欲避何益
至誠爲惡者或復有人巳作當作方
作巳作過去方作現在當作未來三
世作惡不知苦至是故說至誠爲惡
巳作當作也不免於苦者衆生之類
心好爲惡不知後罪報至若於現身
犯王者禁隨罪輕重料簡決斷此内
禁亦復如是習惡不自覺縱情弛
意是故說不免於惡欲避何益也死
王閻羅遣獄卒阿傍迎罪人魂神身
被五繫將至閻羅王所王問罪人汝
頗見第一天使不耶對曰不見王問
罪人云何男子汝生在人閒時経過
村落城郭郡縣見諸男女父母懷抱
未能離大小便父母推燥處濕沐
浴澡洗澥浣衣裳汝爲見不對日巳
見王告罪人日汝何不作是慮於現
法中見善惡報當自謹愼淨身口意
[29-0844a]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十三張殿
修諸善法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意
自恣愚不識眞本我所造今受其報
王告罪人如卿來語卿本自造今當
受報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汝所作
罪業非父母爲亦非兄弟五親沙門
婆羅門所造爾時閻羅王以此第一
天使教誡次復第二天使教誡之汝
頗見第二天使不耶對日不見王問
罪人云何男子汝在人間經過村落
郡縣城邑見諸男女疾病困篤坐牀褥
上或坐或臥罪人報曰巳見云何男
子汝何不作是念於現在法中其罪
如此當自謹愼淨身口意修諸善法
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逸自恣愚不
識眞本我所造今受其殃王告罪人
如卿所說卿本自造今當受報使放
逸人知制難犯汝所作罪非父母爲
亦非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亦
非諸天世人教卿所作爾時王以此
第二天使教誡巳次與第三天使重
教誡之汝頗見第三天使不耶對曰
不見王問罪人云何男子汝在人間
經過村落城郭郡縣見諸老人柱杖
[29-0844b]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十四張殿
呻吟行步脊僂頭白齒落飮食苦竭
在旦夕汝爲見不罪人對曰唯然
見之王問罪人云何男子汝何不作
是念於現法中其事如此當自謹
愼淨身口意修諸善法罪人報曰處
在人間放逸自恣愚不識眞本我所
造今受其殃王告罪人如卿所說卿
本自造今當受報使施逸人知禁制
難犯汝所作罪非父母爲亦非兄弟
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亦非諸天世
人教誡使作時閻羅王以此第三天
使教誡巳次以第四天使重教誡之
汝頗見第四天使不對曰不見王問
罪人云何男子汝在人間終過城郭
郡縣村落見諸男女有終亡者或死
經一曰二日乃至七日身體膖脹膿
血流出或爲鳥鵲虎狼所見噉食汝
見不耶罪人報曰唯然見之云何男
子汝何不作是念於現法中其事如
此當自謹愼淨身口意修諸善法罪
人報曰處在人間放逸自恣愚不識
眞本我所造今受其殃王告罪人如
卿所說卿本自造今當受報使放逸
[29-0844c]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十五張殿
人知禁制難犯汝所作罪亦非父母
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亦非諸
天世人教卿使作時閻羅王以此第
四天使教誡巳次以第五天使重教
誡之汝頗見第五天使不對曰不見
王問罪人云何男子汝在人閒經過
城郭郡縣村落見諸男子偸盜作賊
爲王所縛或截手截腳或截耳截鼻
或生剝其皮或拔頭筋或以鋸鋸頸
或以長橛刺髖従口出或融銅灌身
或支節解其形或倒懸於樹經於七
曰以箭射殺或生革絡頭反縛野地
上棄之曠野或開腸抽腸以草充之
汝爲見不對曰唯然見之云何男子
汝何不作是念於現法中其事如此
當自謹愼淨身口意修諸善法罪人
報曰處在人閒放逸自恣愚不識眞
本我所造今受其報王告罪人如卿
所說卿本自造今當受報使放逸人
知禁制難犯汝所作罪亦非父母兄
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亦非諸天
世人教卿使作時閻羅王以此第五
天使教誡巳卽以罪人付獄卒將詣
[29-0845a]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十六張殿
鑊湯所隨罪輕重使入百三十六鑊
湯絰歷刧數受苦難量是故說曰欲
避何益也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閒莫能於此處
避免宿惡殃
昔佛在釋翅瘦迦惟羅越國尼鳩類
園中爾時流離王集四種兵欲徃攻
伐舎夷圈將諸營従退父王位自立
爲王有一惡臣名曰耶利白流離王
王本爲王子時至舎夷外家舎到佛
精舎爲釋子所毁辱時王見勅若我
爲王便啓此事今時巳到兵馬興盛
卽勅嚴駕欲徃報怨佛知其意先至
道側坐枯樹下時流離王躬率兵馬
徃伐舎夷圈道遇如來卽前礼覲前
白世尊此閒多諸好樹枝葉繁茂何
以捨之坐枯樹下佛告王曰五親䕃厚
不可捨離昔此樹茂枝葉熾盛曾經
過此得樹䕃力王尋退還還詣兵衆
告語上下我等冝還不應前進所以
然者如來今曰爲彼五親必佐神力
不可攻伐臣佐白王如來豈能恒坐
樹不乎如來見流離王去後知此宿
[29-0845b]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十七張緣不
可得避以宿命智觀其所由觀諸釋
種必當受苦卽従坐而去還至比丘
僧中在衆而坐時大目連見如來憐
愍五親如有憂悒徃到佛所前白佛
言今流離王攻舎夷圈念其中人當
遭辛苦欲以方便救接彼國一者舉
舎夷圈著虛空中二者舉舎夷圈著
大海中三者舉舎夷圈著湏彌山腹
裏四者舉舎夷圈人著此地下他方
世界令流離王不知其處佛告目連
知卿雖有此智德神足无量安隱舎
夷圈人耳何能安處宿對人耶於是
目連礼巳便退爾時世尊與諸大衆
敷演其義欲使正法久存於世亦現
宿對永不可避大衆聞其所說悵然
悲泣愍流離王當報宿緣在於大衆
而說頌曰非空
非海中非入山石閒莫能於是處避免
宿惡殃衆生有苦惱不得免老死唯有
仁智者不念人非惡衆生
有苦惱者若見他人非法之事覺寤
比丘專念五法然後與發人意云何
爲五一者謂爲前人契經不流
[29-0845c]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十八張殿利二
者戒不成就三者定意不具四者愚
无黠慧五者諸漏不盡是故說曰
衆生有苦惱不得免老死也唯有
人智者欲止彼人當自謹愼巳自爲
穢復止他者爲人所譏嗤其所爲是
故智者終巳遠離縛中牢者莫若緣
對縛處在泥梨无有繫縛者隨罪輕
重各受其報是故說曰唯有仁智者
不念人非惡也妄證
求賂行巳不正怨讃良人以狂
治士罪縛斯人自投在坑妄證
求賂者或有衆生不自量巳内不思
恒求人短見非則喜見善不従所
行衆事以邪爲正是故說曰妄證求
賂行巳不正也怨讃良人者或有良
善之人意在貪學衣不蓋形食不
充口爲愚者所輕障塞其德不使顯
現緣是致各復當經歷百三十六地
獄従一地獄至一地獄其中受苦不
可稱計以融銅爲食以釜湯爲室以
膿血爲盛饌以髓腦爲脂澤畢彼罪
巳來入畜生受形若千志趣不同或
高或下食以芻草擔負重載
[29-0846a]
出曜經卷苐十一第十九張殿白有
皆由先世扺突所致若生餓鬼以空
氣充腹以鍼刺腹内氣泄出尋還滿
腹猶如羅縠觀空表裏悉現是故說
怨讃良人以抂治士也罪縛斯人者
行對追身如影隨形奔趣五道涉
苦无量所至到處不離四縛五結設
處爲人恒在牢獄繫閉身被考掠求
死不得是故說曰罪縛斯人自投
于坑
也夫士爲行好之與惡各自爲
身終不敗
亡夫土爲行者一切有形衆生之類
心念口言身口意行是故說夫士爲
行也好之與惡者或善不善若好若
醜若苦若樂或苦痛樂痛斯名善惡
皆由行興是故說好之與惡也各自
爲身者人爲善惡若苦若樂若好
若醜盡當受報无免之者善生天上
惡入地獄是故說各自爲身終不敗
亡也夫善惡之行猶形影相追受對
由行終不毁敗正使天燋地融湏彌
崩頽海水枯涸日月墮地星宿凋落
善惡之報然不毁敗於是頌

[29-0846b]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二十張殿
動轉屈申影常親附或起或住
不離其形不但影隨形亦隨影
猶行善惡終不相離是故說終
不敗亡也
好取之士自以爲可沒取彼者
人亦滅亡
好取之士者夫人自善其身不當念
彼長短亦莫譏別擇地取要若詭欺
於人虛妄不實於百千生沒彼生此
恒爲人欺展轉受報不離縛著隨本
作行今受其報如種果樹苦得苦果
甛得甛果善惡之報亦復如是善受
天福惡報地獄是故說曰好取之士
自以爲可沒彼取者人亦沒亡也
作惡不起如兵所截牽徃不覺
巳墮惡道後受苦報乃知前習
作惡不起者愚人思慮不與善俱
晝夜興想殺盜婬妷犯十惡行是故
說作惡不起也如兵所截終不還變
有迴顧心何以故爾愚人自作是念
檀越施主素自貧匱慳嫉之人反更
富貴是以愚者見此譏變執意遂堅
心不開悟是故說曰作惡不起如兵
[29-0846c]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一張
殿所截也牽徃不覺巳墮惡道者不
知現世後世所作善惡諸不善行不
慮後當无有覆護是故說曰牽徃不
覺巳墮惡道也後受苦報乃知前習
者昔有居士戒勅家人以雉爲食先
持雉肉著釜中然後方覔火煮之不
覺蛇墮釜中居士食法要當問師師
曰此不可食不従師教遂便食之經
宿蛇毒内發方更問師師曰不従我
命知當如何爾時醫師句彼而說頌
貪味遂食毒不従吾徃言爲毒之所
困後乃自覺
悟爾時世尊告衆會人當爲是離是
夫人爲惡死入地獄修行善者受彼
天福然此衆生者有來久不計天常
遷變之事不受如來眞實至教謂
惡爲善以是爲非爾時世尊便說此
偈愚心不開悟習惡不従吾受苦地獄
痛後乃憶眞
教後受苦報乃知前習者地獄憢炙
痛餓鬼飢饉苦畜生常重苦是故說
曰後受苦報乃知前習
也兇人行虐沈漸數數快欲爲

[29-0847a]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二張殿
罪報自然
昔佛在舎衞國祗樹給狐獨園爾時
拘薩羅國波斯匿王在閑堂空室自
生想念何等衆生不自念巳時王復
重思惟諸有身口意念惡顚倒者是
謂斯人不自念巳云何衆生而自念
巳若有衆生身口意行清淨是謂斯
人爲自念巳爾時王波斯匿卽従閑
堂靜室起卽嚴駕羽寶車將諸營
従至世尊所到巳頭面礼足在一面
坐湏臾退坐前白佛言向在閑堂靜
室自生心念何等衆生自念巳何等
衆生不自念巳時我世尊復重思念
諸有身口意念惡顚倒者是謂斯人
不自念巳云何衆生而自念巳若有
衆生身口意行清淨是謂斯人爲自
念巳爾時世尊告波斯匿曰如是如
王所言諸有身口意行不清淨者其
人則不自念巳若有身口意清淨者
則爲自念巳所以然者大王當知諸
有不自念巳爲自減損興不善法諸
有身口意行清淨者則自爲巳所以
然者以其人修清淨行故爾時尊者
[29-0847b]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三張殿馬
聲便說斯偈夫
人習惡者不慮後世緣爲惡自受殃殃
身永不滅是
故說曰兇人行虐沈漸數數快欲爲
之罪報自然者所生之處受其惡報
生地獄中榜笞无量餓鬼中愚惑爲
苦生畜生中儀罪爲苦若生人中
行缺爲苦是故說曰快欲爲之罪報
自然也
凡人爲惡不能自覺愚癡快意
後受鬱毒
凡人爲惡不能自覺者凡夫愚人恒
懷愚惑恣情爲惡不能改更亦不
知後受其報猶如有人行過山嶮兩
邊嶮峻閉眼而過不知身危或致命
終此凡夫人亦復如是生盲无智亦
不知後當受報是故說曰凡人爲惡
不能自覺也愚癡快意後受鬱毒者
有智之士明眼視皻猶如一趣之道
有大火坑行人經過先不諳道明者
指授語行人曰中道有大火坑不得
經過卿等可於此息意勿復前行諸
人意勇不信其語各共進前皆墮火
[29-0847c]
出曜經卷苐十一第二十四張殿
坑受痛甚苦號天喚呼悔亦无及目
相謂言智人所勅不従其教今受苦
痛知當許誰此衆生顚倒亦復如是
一向趣人道爲智人所訶止道多艱
難有鬱毒痛卿等設欲前進必遇此
患不免其難是故說曰愚癡快意後
受鬱毒也
夫人行惡還自熾然啼泣流面
後受其報
夫人行惡者純惡不善不念不喜是
故說夫人行惡也還自熾然者若人
懷變悔心知有愁憂之惱晝夜憂思
以致煩熱是故說曰夫人行惡還自
熾然也啼泣流面者晝夜悲泣違頭
亂髪舉聲悲泣是故說啼泣流面也
後受其報者酸苦无量不可愛樂兼
有愁憂苦惱艱難无數憂慮百千是
故說後受其報也
吉人行德相隨積増甘心爲之
福應自然
吉人行德者猶如有人行應得至爲
天人所恭敬歎譽其德稱揚善名四
遠皆聞无數諸人皆來供養是故說
[29-0848a]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五張殿吉
人行德也相隨積増者晝夜喜慶无
有憂愁心意歡悦无有煩熱是故說
相隨積増也甘心爲之福應自然者
若生天身福應自然宮室百億五色
玄黃快樂无極若生人閒五樂自娛
作倡伎樂以自歡悦心意怡然不興
亂想是故說甘心爲之福應自然戲
笑爲惡巳作身行佛泣受報隨
行罪至戲
笑爲惡者善惡之行皆有輕重身
口意造非獨一類或依巳身戲笑爲
惡觸嬈衆生不安其所或以瓦右刀
噐共相傷害或合會彼此由致鬪訟
猶如世人好喜鬪羊鬪鷄鬪馳鬪牛
鬪人鬪象或以罵詈來徃見以歡喜
不能自勝若其壽終啼哭受苦是故
說戲笑爲惡巳作身行號泣受報隨
行罪至也惡
不卽時如⬤牛乳罪在陰伺
灰覆火惡
不卽時者夫人造行報不卽應昔有
異圈生卽應草若以彼草著乳中者
卽成爲酪不移時節是故說曰惡
[29-0848b]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二十六張殿不卽
時如牛牛乳也若不爾者其義云何
答曰愚者被燒然後乃悟罪在陰伺
如灰覆火者猶若以灰覆火人不覺
足徃蹈之漸漸熱徹乃知燒足此衆
生類亦復如是當行惡時甘心悦豫
若壽終後身墮惡道五毒加治乃自
覺悟方知罪至是故說罪在陰伺如
灰覆火也惡不
卽時如彼利劍不慮後世當受
其報惡不
卽時者或有衆生習其惡本壽經百
年自恃年壽謂爲无罪自相謂言人
之爲惡皆謂有罪我躬行之方便延
壽諸有屠兒獦師自興誹謗謂沙門
瞿曇行不眞實好行妄語虛辭万端
教勅弟子言諸有殺生傷害人物者
身壞命終當入地獄畜生餓鬼受苦
无量是故世尊躬說偈曰惡爲
惡所緾爲惡不自覺至惡知惡至受惡
惡根原時彼
屠兒聞佛所說猶不改更是故說曰
惡不卽時如⬤牛乳不慮後世當受
其報報對卒至乃知爲惡復當
[29-0848c]
出曜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七張殿
經歷地獄餓鬼畜生是故說不慮後
世當受其報也
如鐵生垢反食其身惡生於心
還自壞形
如鐵生垢者猶如淨鐵及明淨鏡瑩
治淨潔无有塵垢然其人藏隱不牢
或在土中或在濕地便生重垢觸便碎
散不任本用猶如利刀人所愛敬恒
自防備不離其身中便忘誤安置
不牢便生塵垢本鐵不存追惟此刀
乃无有價一朝壞敗不可任用是故
說如鐵生垢反食其身也彼修行人
亦復如是爲貪食欲所覆閉不慮後
世殃舋衆惱與惡知識従事不以善
爲友緣是故殃自毁其根不修梵行
婬妷不淨巳自招患而受其報是故
說曰惡生於心還自害形
也出曜經卷第十
一甲辰歲高麗圈六藏都監
奉勅彫

[29-08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