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a0100 別譯雜阿含經--失譯 (TKD)


[19-0050a]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六不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舎衞圈祗樹給
孤獨園時有二天一名小勝善閉梵
二名小勝光梵欲來詣佛時婆迦梵
見此二梵卽問之日欲何所至二梵
答言我等欲徃詣世尊所問訊礼敬
時婆迦梵卽說偈言
四梵字鸛雀三梵名爲金七十二五百
名日爲餘毘汝觀我金色赫然而明盛
所有威光明暉光蔽梵天云何不觀我
乃欲詣佛所
爾時二梵以偈答言
汝今有少光映蔽于梵天當知此光色
皆有諸過患明智得解脫不樂斯光色
爾時二梵說是偈巳來詣佛所頂礼
佛足在一靣坐二梵白佛言世尊我
等欲來見佛時婆迦梵因問我言欲
何所至我等答言欲詣佛所時婆迦
梵說此偈言
四梵名鸛雀三梵名爲金七十二五百
名日爲餘毗汝觀我金色赫然大熾盛
所有身光明暉光蔽梵天云何不觀我
[19-0050b]
乃欲詣佛所
我等卽便說偈答言
汝今有少光映蔽於梵天當知此光色
皆有諸過患智者得解脫不樂斯光色
佛言梵天實爾實爾彼梵雖復少有
光色映蔽梵天當知光色皆有過患
智者解了不應樂此佛爲二梵種種
說法示教利喜二梵聞法歡喜頂礼
還於天宮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舎衞圈祗樹給
孤獨園時婆迦梵生於邪見言此處
常堅實不壞不復徃來於其生死若
有過此不往來者無有是處尒時世
尊知婆迦梵心之所念如來尒時譬
如壯士屈申臂頃尋卽往彼婆迦梵
宮時婆迦梵語佛言大仙此處是常
堅實不壞都無往來若有過此無往
來者無有是處佛語梵言此處無常
汝今云何橫生常想此處敗壞而復
橫生不敗壞想此處不定橫生定想
此處往來汝今橫生不往來想更有
勝處都無往來汝便橫生更無勝想
時婆迦梵卽說偈言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二張不
[19-0050c]
七十二梵作勝福悉皆於此而終沒
一切諸梵皆知我唯我在此不退沒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汝謂爲長壽其實壽短促我知汝壽命
百千尼羅浮
時婆迦梵說偈答日
婆伽婆世尊汝智實無盡過於生老憂
爲具眼者說我先造何業修何等戒行
在此梵天上壽命得延長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往昔有羣賊劫掠壞聚落剝脫繫縛人
大取於財物汝當於爾時甚有大勇力
救解於諸人然復不加害尋共彼諸人
一劫中修善慈仁好惠施復能持戒行
汝於睡及寤冝憶本所行又有人乘船
於彼恒河中惡龍提船人盡欲加毒害
汝時爲神仙救濟於彼命此汝昔日時
修戒之所致
時婆迦梵卽說偈言
汝實能知我壽命之修短更有諸餘事
汝亦悉知之汝光甚熾盛能蔽於諸梵
靡所不了達故名婆伽婆
爾時世尊爲婆迦梵說種種法示教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三張不
[19-0051a]
利喜尋復於彼沒還祗洹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舎衞圈祗樹給
孤獨園時有一梵起大邪見而作是
言我此處常不見有能生於我宮況
復有能過於我上者爾時世尊入於
三昧従閻浮提沒現於梵頂虛空中
坐尊者憍陳如以淨天眼觀於世尊
爲至何處卽知如來在梵頂上虛空
中坐時憍陳如亦入是定於此而沒
現梵頂上處如來下在於東面
時尊者摩訶迦葉以淨天眼觀於如
來爲至何處尋知世尊在梵頂上復
入此定於此處沒在如來下現梵頂
上在於南面
尊者目連以淨天眼觀於如來爲至
何處尋知世尊在梵頂上卽入是定
於此處沒現梵頂上處如來下現於
西面
時尊者阿那律復以淨天眼觀察如
來爲至何處尋知世尊在梵頂上亦
入是定於此處沒現梵頂上處如來
下在於北靣
爾時世尊告梵天言汝本所見爲捨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四張不
[19-0051b]
巳不復告梵天汝本心念我不見有
能生我宮者況能出過汝今試觀此
等天身容貌光明勝汝巳不時梵白
佛唯然巳見而今見之斯等光明昔
所不見而今見之斯等光明眞爲殊
勝自今巳後更不敢言此處常恒無
有變易佛告梵天此處無常空不自
在佛爲彼梵種種說法示教利喜入
如是三昧從彼梵沒還於祗洹尊者
憍陳如摩訶迦葉阿那律等亦爲彼
梵種種說法示教利喜亦入是定従
彼處沒還於祗洹唯尊者大目揵連
在彼而坐爾時彼梵問目連言世尊
弟子頗有如汝有大威德神足者不
目連答言諸餘聲聞亦有如是威德
神足尊者目連卽說偈言
牟尼弟子大羅漢有大威德具三明
得盡諸漏知他心能現神變化羣生
如是聲聞甚衆多是故汝今冝恭敬
時尊者目速說是偈巳種種說法示
教利喜亦入是定従彼梵沒還於祗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尸那竭力士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五張不
[19-0051c]
告阿難日汝可爲我於雙樹閒北首
敷座於時阿難受佛勅巳於雙樹間
北首敷座旣敷座巳還至佛所頂礼
佛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於雙
樹間北首敷座所作巳竟爾時世尊
卽従坐起徃趣雙樹敷上北首右脅
而臥足足相累繫心在明起於念覺
先作涅盤想爾時拘尸那竭圈有一
梵志名須跋陀羅先住彼圈其年朽
邁一百二十時彼圈中諸力士輩供
養恭敬尊重讃歎是阿羅漢時須跋
陀羅傳聞人說婆伽婆於今日夜當
入涅盤作是念言我於法中有所疑
惑唯有瞿曇必能解釋決我所疑作
是念巳卽出拘尸那竭往詣娑羅林
尊者阿難在外經行時須跋陀見阿
難巳卽詣其所白阿難言我聞他說
沙門瞿曇於今日中夜當入無餘涅
盤吾今須見諮決所疑阿難答言梵
志佛身疲惓汝今擾惱須跋陀羅白
阿難言我聞如來今日中夜入無餘
涅盤我昔曾聞宿舊仙言若如來至
眞等正覺出現於世如優曇鉢花難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六張不
[19-0052a]
可値遇我有少疑思得諮決願聽我
見如是三請阿難答言莫擾惱佛爾
時世尊以淨天耳遥聞阿難遮須跋
陀不聽前進佛告阿難莫遮彼人聽
其前進隨意問難時須跋陀羅聞佛
慈矜聽令前進踊躍歡喜卽至佛所
問訊巳訖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
有少疑聽我問不佛言恣汝所問須
跋陀羅旣蒙聽許白佛言世尊外道
六師種種異見富蘭那迦葉末迦梨
俱賖梨子阿闍耶毗羅坻子阿闍多
翅舎婆羅迦尼陀迦旃延尼乾陀闍
提子斯等六師各各自稱巳爲世尊
竟爲實得一切智不爾時世尊卽說
偈言
三十一出家爾來過五十推求諸善法
戒定行明達一切諸世間不知實方所
況知實法者若修八正道能獲於初果
乃至第四果若不修八正初果不可知
況復第四果我於大衆中說法師子吼
如此正法外亦無有沙門及與婆羅門
佛說是時須跋陀羅遠塵離垢得法
眼淨時須跋陀羅整欝多羅僧合掌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七張不
[19-0052b]
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今巳得過三惡
道時須跋陀羅白阿難言善哉阿難
汝獲大利爲佛弟子給侍第一我於
今者亦得善利於佛法中願得出家
阿難合掌白佛言須跋陀羅於佛法
中願樂出家爾時世尊卽告須跋陀
羅善來比丘鬚髪自落法衣著身卽
得具戒得具戒巳卽成羅漢須跋陀
羅卽作是念我今不忍見於世尊入
般涅盤我當先入須跋陀羅卽時先
入涅盤如來於後亦入涅盤尒時衆
中有一比丘而說偈言
雙樹入涅盤枝条四遍布上下而雨花
繽紛散佛上所以雨花者世尊入涅盤
釋提桓因復說偈言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巳
乃名涅盤
時梵主天復說偈言
世間有生類捨身歸終滅今者大聖尊
具足於十力世尊無等倫今入於涅盤
時尊者阿那律復說偈言
法主意止住出入息巳斷如來所成就
行力悉滿足今入於涅盤其心無怖畏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八張不
[19-0052c]
都捨於諸受如油盡燈滅滅有入涅盤
心意得解脫
時衆覩巳身毛皆豎佛入涅盤始經
七日爾時阿難闍維如來右遶說偈
大悲梵世尊體同眞淨寶有大神通力
火出自然身千㲲用緾身内外二不燒
二誦第一
佛在王舎城迦蘭陀竹林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汝等皆當勤修善行漸漸
増長如月初生時有比丘初始受戒
漸修慚愧善持威儀徃返人間柔和
恭順不爲佷戾能制身心如明眼人
避深空井及山峻岸比丘亦爾如月
初生漸漸増長善行日新佛復告諸
比丘今此㑹中迦葉比丘勤修善行
如月初生漸漸増長漸修慚愧徃返
人間能制身心柔和恭順終不佷戾
如明眼人能避深井遠離峻谷迦葉
比丘亦復如是佛告比丘何等比丘
與法相應堪至諸家時諸比丘白佛言
世尊如來則是諸法根本諸法之導
法所依憑善哉世尊願爲我等敷演
斯義我等聞巳至心受持佛復告諸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九張不
[19-0053a]
比丘諦聽諦聽至心憶念若有比丘
無所染著不愛縛家不生増減心無
嫌恨亦不嫉妬見他利餋心生歡喜
見他施彼亦不忿恨於修福者咸皆
隨喜又不自讃巳有德行諸所言說
恒爲一切見餘比丘同至他家終不
譏毁於自他所心無高下若諸比丘
能修善心如向所說乃名隨順如法
周旋徃返人間爾時世尊於虛空中
而自運手告諸比丘今我此手不著
於空不縛於空無有嫌隟亦無瞋恚
此手寧有縛著増減巳不諸比丘卽白
佛言世尊此空中手無縛無著無有増
減佛告比丘如是如是若有比丘心無
縛著如空運手乃可出入徃返諸家
不生増減不生懊惱亦不嫉妬見他
利餋心生歡喜見他布施不與於巳
亦不忿恨見修福者普皆隨喜乃至
心無高下佛告比丘迦葉比丘亦復
如是徃返人間心無縛著乃至心無
高下佛復窒中第二運手告諸比丘
如上所說乃至迦葉比丘亦復如是
佛告比丘云何比丘出入諸家爲人
說法云何得名清淨說法云何名
爲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十張不
[19-0053b]
不清淨說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
來則是諸法根本法之所導法所依
憑善哉世尊願爲敷演我等聞巳至
心受持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至心
憶念若有比丘爲人說法作如是念
我爲彼人而說於法當令彼人信敬於
我能多與我飮食衣服病瘦醫藥若
作是說者是名不淨若有比丘爲人
說法欲令聽者證解佛法除現在苦
離諸熱惱不擇時節導示善趣爲其
顯現乃至能令知者自知不従他教
離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能令聽者聞
其所說如法修行爲令聽者於長夜
中得法得義得利得安如是說者名
爲清淨慈悲之說憐愍利益欲使正
法得久住故如是說法名爲清淨是
故比丘應作是念爲人說法當作是
學第三亦如上所說迦葉比丘能如
是說爲令聽者證解佛法乃至欲令
正法得久住故憐愍利益作如是說
是名清淨稱可佛法時諸比丘聞佛
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舎衞國祗樹給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十一張不
[19-0053c]
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若有比丘
將欲徃詣於檀越家先作是念若有
所施當速與我勿令遲晩至心施我
莫不至誠願使多得勿令寡少惠我
精細勿得麤澁若作是念決定意者
徃檀越家檀越雖與不至心施不恭
敬與雖施飮食不令豐足與其麤澁
不與精細設有施與遲緩不速而此
比丘不稱意故著恥愁憂生損減心
而此比丘應作是念至檀越舎彼非
巳家云何而得稱遂其心何故生念
欲令檀越速施不遲乃至精細不用
麤澁若作是念設無所得心不悔恨
離於増減無有怨嫌設彼檀越少有
所施不至心與遲晩不速乃至與麤
不與精細如是比丘心不嫌恨亦不
愧恥心無増減迦葉比丘作如是心
至檀越所斯非巳家云何而得自稱
其意望彼至心速施不遲力至精細
莫得麤澁迦葉比丘作如是念至檀
越家雖不得施都無慚恥心不損減
是故比丘應作是心至於他家不應
牛念速施於我乃至精細是故汝等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十二張不
[19-0054a]
當作是學如迦葉比丘徃檀越家時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葉在彼舎
衞舊園林中毗舎佉講掌時尊者摩
訶迦葉卽於其夜従定而起従定起
巳徃詣佛所頂礼佛足在一面坐佛
告迦葉汝當教授諸比丘等指導教
照禪定之法爲說法要何以故我恒
教授是比丘等汝亦應爾我常爲諸比
丘說於法要汝亦應爾迦葉白佛是
諸比丘不能受語難可教授佛告迦
葉汝於今者以何因緣不爲說法迦
葉復白佛言今二比丘一是阿難共
行弟子名日難荼二是目連弟子名
阿毗浮是二弟子互諍勝負各自稱
言我知見勝我所說勝互共相引欲
決知見及以言說爲我說妙爲汝說
妙爲我句義具足爲汝句義具足爾
時阿難侍於世尊以扇扇佛尒時阿
難語迦葉言止止尊者聽我懺悔如
此比丘新入佛法愚無智慧未有所
解尊者迦葉語阿難言爾止阿難汝
莫僧中作偏黨語爾時世尊告一比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十三張不
[19-0054b]
丘汝可徃喚彼二比丘時彼比丘奉
教徃喚語二比丘言世尊喚汝時二
比丘承佛勅命卽徃佛所頂礼佛足
在一面立爾時世尊告二比丘汝等
二人實作是語我讀誦多我所知多
我所說言句偈不闕欲決勝負爲有
是不時二比丘白佛言實爾世尊佛
復告言汝若解我所說修多羅祗夜
授記說偈優他那尼他那伊帝目多
伽本生毗佛略未曾有優波提舎本
事是十二部汝若讀誦令通利者是
等經中爲有勝負以不時二比丘白
佛言世尊是十二部實無是說佛復
告二比丘言說十二部經爲欲除滅
諍訟勝負汝今云何作如是說汝等
愚人作如是解我豈可有如是說耶
若生諍訟此非佛法又復不應出家
之法我佛法中終不如是我勝汝負
乃至我所說法句義具足汝之所說
句義不足如是諍訟實非我說汝二
比丘如斯之事汝應作不時二比丘
卽礼佛足白佛言我等聞佛所說自
知有過實如孳愚無所知解作不應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十四張不
[19-0054c]
作所作不善乃共相決種種勝負實
有是過唯願世尊憐愍我故聽許懺
悔佛言知汝誠心置重懺悔汝實孳
愚無所知解所作不善不如佛教非
出家法乃諍勝負各云多知乃至我
所言說句義具足汝不具足如是勝
負實不應作吾今受汝誠心懺悔使
汝善法増長無有退失何以故若能
至心實知有罪然後懺悔後莫復作
如是懺者善法増長無有退失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頂礼而去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舊園
林毗舎佉講堂中時尊者迦葉於日
沒時従禪定起徃至佛所礼佛足巳
在一面坐佛告迦葉汝可教授諸比
丘等當爲說法所以者何我恒教授
汝亦應尒我當爲諸比丘說法汝亦
應爾迦葉白佛是諸比丘難可教授
不能受語佛告迦葉汝於今者見何
因緣而不爲說迦葉對日若不信者
退失善法便生懈怠無有慚愧愚癡
無智貪著他物有恚害心睡蓋所覆
掉動不停於法疑惑深著我見具於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十五張不
[19-0055a]
煩惱垢汙之心喜瞋失念無暫定有
如是等種種不善惡法決定具有如
斯等人尙無少善况復増進善法無
有退失若復有人具於信心不退善
法精進不倦能修慚愧有智之人具
行善法無有貪想遠離瞋嫌除睡眠
蓋心不掉動無有疑惑不著身見心
淨無染不喜瞋恚能住心念具於禪
定善法不退若有具上種種善法我
尙不說彼人善法停住况不増長如
斯等人於日夜中善法増長佛告迦
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不信者退
失善法乃至如斯等人尙無少善况
復増長若復有人具信心者不退善
法乃至我尙不說彼人善法停住况
不増長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舊園
林毗舎佉講堂時尊者迦葉於日沒
時従禪定起徃詣佛所頂礼佛足在
一面坐佛告迦葉汝可教授諸比丘
等爲其說法所以者何我常教授汝
亦應尒我常爲彼而說法要汝亦應
爾迦葉白佛言世尊是諸比丘不能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十六張不
[19-0055b]
受語難可教授佛告迦葉汝何以故
而不教授爲其說法迦葉對日世尊
是法根本是法之導法所依憑善哉
世尊願爲敷演我聞語巳至心受持
佛告迦葉汝今善聽受持憶念吾當
爲汝分別解說迦葉白佛唯然世尊
願樂欲聞佛告迦葉昔有比丘自修
阿練若行讃嘆修阿練若行者自行
乞食著糞掃衣讃嘆乞食著糞掃衣
者少欲知足常樂空閑寂靜之處勤
修精進心不馳散恒樂禪定自盡諸
漏讃盡漏者以是之故一切比丘咸
來親近而問訊之而此比丘語諸來
者善來比丘可就此坐汝名爲何是
誰弟子履行賢良應沙門法夫出家
者冝應如汝作於沙門若見汝者學
汝所爲不久必當獲於巳利新學比
丘覩斯事巳而作是念彼有比丘共
相恭敬我今亦當習學其行自修阿
練若行讃嘆修阿練若行者自行乞
食著糞掃衣讃嘆乞食著糞掃衣者
少欲知足常樂空閑寂靜之處勤修
精進心不馳散恒樂禪定自盡諸漏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十七張不
[19-0055c]
讃盡漏者以是之故一切比丘咸來
親近安慰問訊而此比丘語諸來者
善來比丘可就此坐汝名爲何是誰
弟子履行賢良應沙門法出家之人
冝應如汝作於沙門若見汝者學汝
所爲不久必當獲巳義利諸新學者
若生是念長夜利益得義得樂名自
濟拔能令正法得久住世是人進趣
終不退沒佛告迦葉若有比丘生則
有福初始出家多得利餋衣服湯藥
牀敷臥具四事豐饒復有比丘見是
比丘親近談語安慰問訊時此比丘
語彼比丘汝名何等是誰弟子生則
有福多得利餋衣服湯藥牀敷臥具
四事豐饒若有比丘親近汝者四事
不乏若有新學比丘覩斯事巳應作
是念彼有生福比丘共相恭敬我今
亦當修如是行衣服臥具飮食湯藥
四事供餋亦常豐饒若新學比丘作如
是意學如是事巳是名長夜衰耗都無
利益及以利樂非沙門法受諸苦惱
名自輕毁梵行不立沒于淤泥爲惡
所欺具於結使數受諸有名生熱惱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十八張不
[19-0056a]
獲得苦報必當受於生老病死時大
迦葉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舊園
林毗舎佉講堂時大迦葉於日沒時
従禪定起徃至佛所頂礼佛足却坐
一面爾時世尊告迦葉言汝今朽老
年旣衰邁著此商那糞掃納衣垢膩
厚重汝今還可詣於僧中食於僧食
檀越施衣裁割壞色而以著之迦葉
白佛言世尊而此納衣是我久服我
亦讃嘆著納衣者云何可捨佛告迦
葉汝見著納衣者有何義利長夜服
翫自行阿練若行讃嘆阿練若行者
自行乞食讃嘆乞食者迦葉白佛言
世尊我見納衣者有二種利於現在
世安樂而住未來之世爲諸比丘作
照明法爲後世人之所習學後世人
輩當發是意昔佛在世大德比丘久
修梵行善樂佛法深達法式少欲知
足自行阿練若行讃嘆阿練若行者
著糞掃衣讃嘆著彼糞掃衣者次行
乞食讃嘆乞食者未來世人多生此心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十九張不
[19-0056b]
欣慕斯法爲作救拔義利安樂佛讃
迦葉善哉善哉汝若如是於長夜中
憐愍世間利益弘多爲作救濟義利
安樂若有沙門及婆羅門毁頭陀者
是等卽爲毁呰於我若有讃嘆頭陀
功德是等卽爲讃嘆於我所以者何
我以種種因緣無數方便讃嘆頭陀
所得功德安立頭陀讃嘆頭陀諸行
中勝汝従今日巳後常應自行阿練
若行讃嘆能行阿練若行者時大迦
葉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葉在於邊
遠草敷而住衣被弊壞染色變脫鬚
髮亦長來詣佛所爾時世尊大衆圍
遶而爲說法時諸比丘見迦葉巳皆
生是念彼尊者不知出家所有威儀
衣色變壞鬚髮亦長威儀不具爾時
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爲欲令彼
生欽尙故遥見迦葉卽語之言善來
迦葉尋分半座命令共坐我當思惟汝
先出家我後出家是故命汝與爾分
座摩訶迦葉聞斯教巳卽懷惶悚便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二十張不
[19-0056c]
起合掌頂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是我
大師我是弟子云何與師同共同坐
第二第三亦作是言佛告迦葉實如
汝言我是汝師汝是弟子卽命迦葉
汝可於彼所應坐處於中而坐時尊
者迦葉卽奉佛教敷座而坐爾時世
尊爲欲令彼諸比丘等益増猒惡自
呵責故爲欲讃嘆摩訶迦葉功德尊
重與佛齊故告諸比丘我修離欲之
定入于初禪作意思惟迦葉比丘亦
欲離惡不善有覺有觀入于初禪亦
復晝夜欲入初禪二禪三禪及第四
禪亦復如是我若發心欲入慈心無
嫌怨心無惱心遍廣心善修無量於
其東方作如是心南西北方四維上
下亦作是心我於晝夜欲修是心摩
訶迦葉亦復如是欲入慈心無嫌怨
心無惱心遍廣心善修無量於其東
方作如是心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
作是心我若修於悲喜捨心我於晝
夜常入此心摩訶迦葉亦復如是於
晝夜中常入此心我欲滅除惱壞却
於色想除若干想入無邊虛空亦欲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二十一張不
[19-0057a]
晝夜常入此定識處不用處非想非
非想處亦復如是我亦欲入神通等
定能以一身作無量身以無量身還
作一身我欲觀察諸方上下入于石
壁無有障礙猶如虛空坐臥空中如
彼鴈王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至梵
天手捫日月若我晝夜欲修是定迦
葉比丘亦復如是欲入於彼神通等
定能以一身作無量身以無量身還
爲一身觀察四方四維上下能以此
身入于石壁無有障閡猶如虛空坐
臥空中如彼鴈王履地如水履水如
地身至梵天手捫日月亦欲晝夜常
入此定天眼天耳及他心智宿命漏
盡亦復如是爾時世尊於彼無量大
衆之中稱讃迦葉功德尊重如是種
種與巳齊等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舎城耆闍崛
山迦蘭陀竹林爾時尊者摩訶迦葉
尊者阿難在耆闍崛山中于時阿難
食時巳到語尊者摩訶迦葉言大德
食時巳到可共乞食於是摩訶迦葉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二十二張不
[19-0057b]
著衣持鉢與阿難出耆闍崛山入王舎
城乞食阿難語摩訶迦葉言日時猶
早我欲至彼比丘尼精舎觀諸比丘
尼等所行法式迦葉答言可爾卽時
共詣比丘尼精舎爾時諸比丘尼遥
見二尊者來卽敷牀座旣敷座巳白
二尊者可就此坐時二尊者卽就其
坐諸比丘尼旣見坐巳稽首礼足在
一面立爾時摩訶迦葉爲比丘尼種
種說法示教利喜於彼衆中有比丘
尼名偸羅難陀聞說法要心不甘樂
卽出惡言今者云何長老迦葉在阿
難前爲比丘尼而說法要如賣鍼人
至鍼師門求欲賣鍼終不可售今者
迦葉亦復如是云何乃在阿難前而
說於法作是語巳默然而住時摩訶
迦葉以淨天耳聞其所言語長老阿
難汝見是偸羅難陀比丘尼心不喜
樂悦心出麤言不是時阿難語迦葉
言彼說何事迦葉答言彼作是說云
何迦葉在阿難比提醯子牟尼之前
而說法要以汝同彼鍼師之子以我
名爲賣鍼之人尊者阿難語迦葉言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二十三張不
[19-0057c]
止止尊者孳愚少智不足具責唯願
大德聽其懺悔迦葉卽語長老阿難
言如來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
藐三佛陀爲教導故引彼月喻日漸
増長能具慚愧離於無慚忍于罵辱
禁制身心徃返人間爲導於我爲說
於汝同彼月耶阿難答言如來世雄
實不說我同於彼月迦葉復言唯
佛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
佛陀等正覺知者說我同彼月初生
時日漸増長能具慚愧離於無慚忍
于罵辱禁制身心徃返諸家阿難白
言實尒尊者迦葉語阿難言如來世
尊於無量百千大衆之前稱我名字
言是大德有慚愧人智慧深遠喻似
巳佛告比丘我今離於欲惡不善
有覺有觀喜樂一心入於初禪晝夜
常在如是定中迦葉比丘亦常離於
欲惡不善有覺有觀喜樂一心入於
初禪晝夜恒在如是定中阿難答言
實爾迦葉二三四禪慈悲喜捨及四
禪定三眀六通亦復如是尒時尊者
摩訶迦葉於比丘尼大衆之前作師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二十四張不
[19-0058a]
子吼巳従坐而起卽還所止
爾時如來將欲涅槃尊者阿難摩訶
迦葉在耆闍崛山時世飢儉乞食難
得於是尊者阿難將諸新學比丘向
于南山聚落新學比丘之中有諸年
少樂著嬉戲耽嗜飮食不攝諸根無
有威儀初夜後夜不勤行道讀誦經
典左脅著地自恣睡眠旣達彼巳諸
比丘中三十餘人罷道還俗以是之
故徒衆減少遊行巳竟還至於彼王
舎大城耆闍崛山収攝衣鉢洗手足
巳徃詣尊者大迦葉所礼尊者足在
一面坐時大迦葉告阿難日汝従何
來徒衆減少阿難答言我徃至彼南
山聚落弟子之中三十餘人昔日盡
是童眞出家罷道還俗以是事故徒
衆減少摩訶迦葉語阿難言如來何
故制別衆食而聽三人共一處食如
是之意爲欲擁護於諸人故使不損
減復爲制伏惡欲比丘斷除於人多
眷屬故稱僧名字多有所求減損諸
家破壞衆僧使作二部故令如法比
丘不得供餋衣服飮食非法比丘多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二十五張不
[19-0058b]
獲利餋惡欲比丘旣得供餋與淨行
者而共諍訟汝以何故於飢饉世將
彼新學年少比丘以爲徒衆而此比
丘樂著嬉戲貪嗜飮食諸根馳散無
有威儀貪嗜睡眠無有猒足初夜後
夜不勤行道讀誦經典云何而此如
是徒衆遊行至彼南山聚落旣達彼
巳三十餘人昔日盡是童子出家罷
道還俗汝於今者徒衆破壞汝今無
智猶如小兒阿難答言我巳年邁云
何而言猶如小兒迦葉復言我非無
故稱汝名字以爲小兒今世飢饉乞
匃難得而汝云何多將人衆遊行至
彼南山聚落汝弟子中有諸年少樂
著嬉戲貪嗜飮食諸根馳散無有威
儀貪好睡眠無有猒足初夜後夜不
勤行道讀誦經典使三十餘人休道
還俗如是所作豈非同彼小兒者乎
爾時帝舎難陀比丘尼聞大迦葉呵
責尊者阿難比丘作小兒行心中不
悦生大憂惱卽出麤言此大迦葉本
是外道而今云何毁呰阿難比提西
牟尼作小兒行是時迦葉以淨天耳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二十六張不
[19-0058c]
聞比丘尼出斯麤言毁罵巳巳於是
迦葉告阿難日帝舎難陀比丘尼身
心中不悦生大苦惱發是惡言斯大
迦葉本外道師云何毁呰尊者阿難
比提醯牟尼作小兒行卽時阿難語
迦葉日此比丘尼稚小兒智猶如孳
孩唯願大德聽其懺悔摩訶迦葉語
阿難言我出家時作是要誓世間若
有阿羅漢者我當歸依自出家來未有
異趣唯依如來無上至眞等正覺我
先在俗未出家時觀諸世間生老病
死憂悲愁惱衆苦聚集如是之事竸
來逼切我於爾時猒家迫迮無有可
處樂出家法能離塵垢觀於在家衆
憒鬧猶如入於鉤棘之林鉤剴刺
牽傷毁形服難可得出在家亦爾緣
務緾縛沒於欲泥不得修於清淨梵
行晝夜思惟不見一法能勝於彼剃
除鬚髮被服法衣棄捨家業信心出
家欲出家時選擇家中最下衣裳得
一弊衣其價猶直十万兩金卽便取
之爲僧伽梨先所居業一切悉捨眷
屬親戚亦悉捨離復作是念世間若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二十七張不
[19-0059a]
有阿羅漢者我當歸依隨其出家時
彼王舎大城中間有羅羅健陀羅羅
健陀中間有多子塔我端嚴殊妙諸
根寂定心意惔怕得於無上調伏之
心相好光飾如眞金樓我旣見巳心
中踊躍卽作是念我昔推求出世之
師今所見者眞是我之婆伽婆阿羅
呵三藐三佛陀也作是念巳心不散
乱專念觀佛更正衣服右遶三匝胡
跪合掌白佛言佛是我世尊我是佛
弟子如是三說佛亦復言如是迦葉
我是汝世尊汝是我弟子亦復三說
佛告迦葉世間若有聲聞弟子都無
至心實非世尊而言世尊實非羅漢
而言羅漢非一切智言一切智如是
之人頭當破壞作於七分我於今日
實是知者實是見者實是羅漢而言
羅漢實等正覺言等正覺我所敷
演實有因緣非無因緣而說法要實
有乘出非無乘出實有對治非無對
治實有精進非不精進能斷結漏非
不能斷迦葉汝今應作是學諸有所
聽是善法儀應當至心受持莫忘尊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二十八張不
[19-0059b]
重憶念捨於乱心冝應專意觀五受
陰増長損減常應觀彼六入生滅安
心住於四念處中修七覺意轉令増
廣證八解脫繫念隨身未曾放捨増
長慚愧爾時如來爲我種種分別法
要示教利喜我於爾時尋隨佛後未
曾捨離毎作是念佛若坐者我當
以此僧伽梨價直十万兩金者與如
來敷之佛知我心之所念故出道而
住我疾牒衣以敷坐處白佛言世尊
願就此坐佛卽坐上旣坐上巳語迦
葉言此衣輕軟迦葉白佛實爾世尊
唯願世尊憐愍我故當受此衣佛告
迦葉汝能受我亻那納衣不迦葉答
言我能受之爾時如來卽受迦葉所著
大衣我於是時自従佛手受是㒀那
糞掃之衣佛授我巳卽便起去我隨
佛後遶佛三匝爲佛作礼卽還所止
我於八日學得三果至第九日盡諸
有漏得阿羅漢阿難當知若有人能
正實說者應當言我是佛長子従佛
口生従法化生持佛法家禪定解脫
諸三昧門中出入無㝵譬如轉輪聖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二十九張不
[19-0059c]
王所有長子未受王位五欲自恣我
於今者亦復如是是佛長子従佛口
生従法化生持佛法家禪定解脫諸
三昧門出入無㝵如轉輪王所有象
寶甚爲高大持一多羅樹葉覆其身
體欲令不現可得爾耶阿難卽言如
是樹葉終不能覆彼大象身尊者迦
葉語阿難言彼猶易覆無有人能障
覆於我六通之者若有人於如意通
中生疑惑者我悉能爲演說其義令
得明了天耳通知他心通宿命通生
死智通漏盡通若復有人於此通中
生疑惑者我亦能爲演說其義使得
明了阿難答日我於長夜毎敬尊者
心生淨信時二尊者作是說巳歡喜
而去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舎城耆闍崛
山迦蘭陀竹林爾時尊者舎利弗及
大迦葉俱在彼山時彼國中有諸異
見六師徒黨來詣尊者舎利弗所問
訊巳訖在一面坐而作是言如來世
尊頗說於我死此生彼如是說不舎
利弗答言如斯之事佛所不說外道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三十張不
[19-0060a]
六師復作是言若如是者說於我身
在此間耶更不生耶舎利弗言如斯
之事佛亦不說外道復言我於此死
亦生於彼亦不生彼如是說耶舎利
弗言佛亦不說外道復言我死之後
非生非不生耶舎利弗言佛亦不說
外道復言我先問汝死此生彼乃至
非生非不生悉不見答汝若名爲宿
舊出家應廣解義爲我分別今者觀
汝不能答我便是童蒙無智愚人時彼
外道作是語巳卽従坐起還其所止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去舎利弗不遠
外道去後舎利弗卽詣於彼大迦葉
所以外道閒向迦葉說如來何故如
是四問默然不答何以故不引相似
比類而答於彼我昔曾聞有人問佛
於此死巳受後有不佛默然不答又
問死後不受有耶佛亦不答又問我
此死巳亦受後有亦不受耶佛亦不
答又問我死之後非受於有非不受
有耶佛亦不答尊者迦葉語舎利弗
言如來寕可說色滅巳生於後有乃
至非生非不生世尊於彼色所盡處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三十一張不
[19-0060b]
正智解脫然都無有死此生彼死此
不生彼亦生亦不生非生非不生是
故不答如斯之義甚深廣大無量無
邊無有算數乃至盡滅受想乃至識
死此生彼乃至非生非不生亦復如
是此是動轉此是憍慢此是放逸此
是有爲造作之業此是愛結此愛生
彼愛不生彼愛亦生彼亦不生彼愛
非生彼非不生彼如來愛盡得善解
脫愛盡生彼有亦無也不生彼有亦
無也生彼不生彼亦無也非不有生
彼非不無生彼亦無也此義甚深廣
大無邊無有筭數至於盡滅大德舎
利弗當知以是因緣故如來於問中
而不正答死此生彼此死不生彼亦
生彼亦不生彼非生非不生此二大
人互相讃美各還所止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舎衛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舎衞
國西園林中毗舎佉講堂彼大迦葉
於日沒時従禪定起徃詣佛所頂礼
佛足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以何
因緣如來初始制戒之時極爲尠少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三十二張不
[19-0060c]
修行者多今日何故制戒轉増履行
者少佛告迦葉如是如是衆生命濁
結使濁衆生濁劫濁見濁衆生轉惡
正法亦末是故如來爲諸弟子多制
禁戒少有比丘能順佛語受持禁戒
諸衆生等漸漸退沒譬如金寶漸漸
損減乃至相似金出如來正法亦復如
是漸漸損減像法乃出像法出故正法
滅沒迦葉當知譬如海中所有船舫多
載衆寶船必沆沒如來教法亦復如是
以漸滅沒如來正法不因地沒亦非
水火風之所壞若我法中生於惡欲
行惡威儀成就衆惡法言非法非法
言法非是毘尼說言毗尼犯說非犯
非犯說犯輕罪說重重罪說輕如斯
之事出於世者皆由像法句味相似
令佛正法漸漸滅沒迦葉當知有五
因緣能令法滅一切咸共忘失章句
善法退轉何等爲五不恭敬佛不尊
重佛不供餋佛不能至心歸命於佛
然復依止佛法而住不敬法不尊重
法不供養法於正法中不能至心然依
法住不恭敬戒不尊重戒不供養戒
別譯雜阿含經經卷苐六苐三十三張

[19-0061a]
不能至心持所受戒然依戒住不恭
敬我授不尊重教授不供餋教授不
能至心向教授者以不恭敬尊重供餋
亦不至心向教授故然復依此教授
而住於同梵行佛所讃者不恭敬不
尊重不供餋不能至心礼拜問訊然
猶依彼而得安住迦葉以此上來五
因緣故能令正法漸漸滅沒衰退忘
失迦葉復有五因緣故能令正法久
住於世不沒不退不忘不失何等爲
五恭敬世尊尊重於佛供餋於佛常
能至心歸依於佛於法於戒及以教
授同梵行者亦應供餋恭敬尊重至
心向之以此五種善因緣故能使正
法久住於世不沒不退不忘不失以
是義故應當恭敬佛法教授同梵行
者諸比丘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月喻施與角勝無信佛爲根本
極老納衣重是時衆減少外道法損壞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六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別譯雜阿含經卷苐六苐三十四張不
[19-0061b]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七不
失譯人名今附奉錄
二誦第二
爾時世尊在王舎城迦蘭陀竹林時
彼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