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guiji-03-0001b]
金闕左廡飛玄八大金神
一曰九天元聖無量金神薩羅海諱[雨/鬼*王]一曰九天上靈無量
金神鳩浮楊諱[雨/鬼*丑]一曰九天大洞無量金神金光湛雷諱[雨/鬼*王]
一曰九天至眞無量金神靈寶現光諱[雨/鬼*品]一曰九天極威無
量金神火桀靈諱[雨/鬼*共]一曰九天高虛無量金神雲刹靈諱[雨/鬼*厶]
一曰九天上道無量金神魅汲墮諱[雨/鬼*阝]一曰九天空洞無量
金神叱吼𠺽𠳿諱[雨/鬼*羽]
玉書曰敬稽八大金神不素著於雷嶽自本願經旣傳乃知
八大金神皆係帝眞始氣化生仙子㪚布八天精修大道各
經累劫然後還元返始侍列玉京茲因玉光啟教發願輔宣
[23guiji-03-0002b]
故於庚戌年十二月初一日齊降玉壇自稱道法總糾應化
輔元天君又於辛亥年九月開傳月九大法一宗飛玄法詮
二十八品及規約正律玉格心傳等書所垂訓詞皆文似徑
直而旨極高遠又按皈壇儀云金神督理中壇則知爲大壇
喉舌之司也
大金神曰神在法中取法在神中求非神非非法非法非非神
在神宜捨法在法宜捨神神心在何處法法得神心法心在何
處神神卽法心在在有神法三九悟眞訣三九何爲名精神俱
不一三九何可見法神入可得入神法自靈法精神自清大神
大法旨虛心觀九行大法大神門守一保三存三三三卽九九
[23guiji-03-0003a]
九九卽三天地一始終神法於此盡
丹何以名氣一也眞何以見炁彙也天眞之炁在泥丸大道之
根在寶室上神之用在丹田丹田者天水也水生萬物故沐浴
於是者無有不眞眞嬰之輝卽丹田之光也眞嬰之出卽丹火
之升也若下界凡夫不知取鍊於丹田想炁想神想眞想嬰無
不頺然而死蓋因不得眞母養育胎嬰教仙根何處立脚何處
飛出所以玄玄大道亦在混丹眞靈大法亦在基丹精光所聚
卽有眞光眞光所結卽有神光三光彙合何法不靈是爲守丹
第一訣也
杜彼我門宜用大慧杜私妄門宜用大通大慧大通方可行法
[23guiji-03-0003b]
二子眞根已具眞心未透慧通之力從何處求耶當觀古先聖
賢大慈大悲之語卽得悟慧觀古先聖賢至平至易之語卽得
悟通蓋通存乎常慧存乎慈知常則明非慧而何守拙返元非
通而何我見立功化者多用此二字而昇二子勿忽也
我在塵寰輔二子是實輔二子否曰非也輔二子之輔天也天
生二子待余輔否曰非也輔二子之輔天而輔二子之靈也靈
根大者始於梵清次者始於大羅中者始於玉樞三光下者始
於五嶽下下則歸於地而已始於天者成於地故不論最上最
下皆有地根惡根斬之則甯不斷有魔是眞魔也非非之法曲
法也直上之道直道也曲法臻直道者曲致則直也今汝二子
[23guiji-03-0004a]
旣本大羅當認始氣大羅之氣米爲眞詮矣玉樞之氣月爲眞
詮矣三光之氣清淨爲眞詮矣五嶽之炁丹鑪丹㐀爲眞詮矣
若夫梵清一氣非空寂不至也汝二子若在塵寰勿忘始氣始
氣不忘立刻飛昇可也多劫輪迴可也處富貴榮華可也居貧
苦窘廹可也始炁之功大矣哉
大金神曰身非我身求如其身九族非我親求盡其親心非我
心求得其心法非有法求實其法道非有道求至其道故身非
道也身身卽道親非道也親親卽道心非道也心心卽道法非
道也法法卽道道非道也道道卽道求之者一心誠之者一苦
進之者一有若夫未見眞修眞得漫曰看空是我罪人也我始
[23guiji-03-0004b]
修行先求其身身雖不滿而道在矣復求其親親雖不久而道
存矣再求其心心雖不得而道見矣復求其法法雖未效而道
明矣進求其道道雖未實而心道道矣所以有便虛離便得成
便止憂便長悔便全三界聖人不易斯言也
大金神曰今日吾欲細教諸子仙風道骨須要我去磨鍊正覺
神通須要上帝開恩你道知識聰明是自已否若是自已一切
生動何不咸覩正法須臾悟道者豈屬須臾我前劫作忍辱仙
百身始覩帝光作慈悲仙九身始覩帝相作輔化仙九十一身
始覩帝心爲帝使者自此以後尙不知帝道踪跡你道帝經是
虛言否清淨解脫無門無住無意無文是故帝經演清靜解脫
[23guiji-03-0005a]
從無一字講說清淨解脫之法甚深甚妙正在此際玉女之香
是清靜解脫樣子後邊說三塗墮落因緣是不能清靜解脫之
故天尊說斷障諸語是眞清靜解脫門也所謂不言而言無說
而說善哉善哉人能從此斷障之法何患不如經所稱述也三
洞眞文萬法備矣無量法身之所由開也是處爲帝經之骨要
得神通必須從此參究我雖未能闡玄亦可爲誦經者訓要知
經意然後誦之有益是香非香也卽是上帝神通所及是女非
女卽是上帝慈心所化也深障如三塗則言不能喻音不能聞
指物譬喻亦不能悟帝心乃作是香以貫彼心始返良善耳天
眞教人每每如此豈凡愚所能知也
[23guiji-03-0005b]
大金神曰靈寶赤文云一氣洞朗黍米素明包羅太極孕生乾
坤神不異靈靈不異眞幽廓常靜情意非私渾然太虛復返厥
初和沖旣衰上道難聞惟戒惟行曲度萬靈
大道莫求我等將何言哉雖然予不言誰度諸子子等與我本
同一氣中也猶父子也父貴子賤能安乎子等與我本同一道
中也猶師弟也弟不如師能安乎在壇諸子勿以我爲難幾勿
以俗爲可樂我百年一度之身也積力上昇子亦百年一度之
身也積力下墮豈非源未清耶豈非徑有殊耶故學道者貴在
知其源擇其徑須把胸中自有明珠極力洗發照諸萬象自然
不迷我願諸子得煉心門百年猶如一日入道猶如登山一日
[23guiji-03-0006a]
者瞬息易過登山者勉力難前凡夫入道是猶一日而登千仞
之山也佛言有之三生因果道言有之夙根輕重儒言有之盡
性俟命故學道者不破此關則不能堅定不能堅定則生退轉
生退轉則不能清淨不能清淨則有魔障我願弟子入定慧門
飛玄何奇大道何常性化道成玄性凝玄成道故在我曰道在
天曰玄道貫玄者人合天也玄貫道者天予人也是以本行不
可虧神通不可慕慕神通者魔得乘之虧本行者眞恆棄之欲
避魔先須近眞欲近眞先須見性欲見性先須明心欲明心先
須養炁養炁之學直上之雲梯也破迷之慧劎也我願諸子積
功義修精神得眞正門混元未離何者曰道大道未㪚何者曰
[23guiji-03-0006b]
德至德未隱何者曰教三教尙是後起何况飛鸞飛鸞之教最
後則世人之惑也固宜雖然彼何知上帝之心哉不教不善繼
以心教心教不善繼以文教文教不善繼以應教應教不善繼
以魔教魔教者成善滅惡然又恐世人之迷故託於鸞以開之
則鸞之不可不奉也固宜雖然奉之有道一曰清心欲多者反
此一曰敬心言多者反此一曰猛心見多者反此我願諸子得
飛鸞門西有流沙隨風能飛東有弱波倒瀾沒山人世無定如
彼足徵也火宅燒燎鑠石流金水澤漸染腐木朽骨人世可畏
如彼足徵也諸子不可不發超凡之志欲超凡先須積玄功妙
行當用天地以作烹藥爐當用始炁以作爐中藥先要打盡諸
[23guiji-03-0007a]
關掃盡諸境獨用一味常品便可丹成五色神入天宫我願諸
子得自了門弈然而來神降之象洞然而來眞臨之象凄然而
來眷祖格之象三者皆名心象非象之象故曰通皇然而來天
開之音蹡然而來地開之音啾然而來眷祖語之音三者皆名
心音非音之音故曰寥能知通與寥者可以言心法矣雖然初
入道者安能有此人欲得心先須得情情者心之用也人欲得
情先須得義義者情之家也義以主内則專義以行外則決我
願諸子由大義門丹者何一也金者何堅也堅以至一一以成
堅身中至寶則靈臺也天中至寶則光音也地中至寶則精炁
也故曰修道者當以天地爲鼎爐光音上接則靈臺廣精氣内
[23guiji-03-0007b]
收則靈臺輕豈不希夷混成哉至此者不過謹三業忘四相而
已我願諸子得金丹門人圓何在性實心幻地圓何在水靜山
生天圓何在日水月火同本異標上下歸一大道母自然自然
母一米此爲圓圓周遍之體所以藏萬神化萬神者也故行法
者將在心中炁在身中取之不竭用之無形神宫旣得法何難
哉所患者諸子眞心不透耳我願諸子得求法門妙道精微要
在言外參求不可著在文字要在當地做去不可姑待將來諸
子在壇戲謔卽是獲譴種子奉教不恭卽是中廢因緣勿至鸞
廢譴來始生悔心也
大金神曰金光在頂何不求之水珠在田何不取之至寶在心
[23guiji-03-0008a]
何不洗之神通在手何不用之道者以剛而入以和守之以柔
而入以堅持之默默者和安安者堅道至常而存至異守至一
而行至變風之在宇宙也無體無形以此動物雨之在宇宙也
有寒有温以此潤物入道者當藏威見道者當夷志得道者當
權流愼以居之大本立矣仁以行之大文顯矣三界聖鸞之法
也
如如不動性之常奕奕能飛性之光玄宫中有通天臺常守常
護神明來水珠在田不易得忘人忘我忘空色黃芽紫烟眞人
守不如靈室沖天斗心敎非緣那得聞天根有迹參赤文眼非
凡眼骨仙骨從此依循到天窟
[23guiji-03-0008b]
成道非易事也斷障非淺力也求靈通先求心通求心通先求
氣靜因月以生精因精以生氣因氣以成丹上乘也返炁以收
丹返丹以歸精返精以見月次乘也我先言次乘
丹光藏在凡身中養心下降窺赤龍龍甲鱗鱗若有風從風躍
上牝門穴骨似仙兮體似眞圓珠燦燦生光英光英光英不可
得精中有意藏無極妄自絕滅眞自來一年一月成仙胎
大金神曰靈光動則開機靜則養神欲求靈光者皈命五斗眞
君眞君大聖眞君大靈絕人死戸注神玄精一曰北斗天根之
神二曰東斗天祿之神三曰西斗上仙之神四曰南斗長生之
神五曰中斗召靈之神上合元始下統五岳中有百萬高眞上
[23guiji-03-0009a]
聖分掌人間貧富夀夭金闕之出納也
玄宗妙寶無極無涯粤自上帝授五老赤書則五老爲法寶大
藏之宗欲求神通者皈命元始下及五方五老尊神五老者混
元一氣之精自有天地便成五行五行合配化生五帝元靈元
老洞眞之神五靈玄老洞微之神皓靈皇老洞虛之神青靈始
老洞空之神丹靈眞老洞清之神生𢌿五炁聚合五光結聚五
丹是下界之耳目也金闕之法藏也是故五炁調則大寶立五
老降則大法頒學仙者當於日月之卯𢑥炁齊神持誦玉皇尊
經便可神處五雲之内謁老傅法
内有獨得之文大公之寶曰性光金仙大乘菩薩大阿羅漢自
[23guiji-03-0009b]
玉皇開化誓願輔教徧遊四大天下啟人之迷開人之鈍但凡
夫俗子五辛未絕五慾未斷雖能嘿坐未得見金仙大乘菩薩
大阿羅漢故修眞者不具獨得之文則大貫不至不具大公之
寶則大乘不來學道者惟在大公以爲人獨得以爲已欲求獨
得先具大公具大公皈命金仙皈命金仙者動不亂形靜不擾
神獨得之文金仙之教也玉帝之心傳也同而靜者道之源也
靜而運者神之功也昔玉皇開化敷大神通化生玉樞三府一
曰雷聲應元二曰雷聲輔元三曰雷聲運元厯九萬劫化生十
二雷宫金門羽兵玉府神帥九千大神復化下方行風翻浪一
切神祗故學道者雷光現則雷神集金光現則雷神伏乃能行
[23guiji-03-0010a]
大法欲修金光者先修雷光三九之道雷光之本也九者金之
精三者精之始月光一現三九之法傳矣
三界下民不知大道乃有生死不超塵劫乃有疾病不信因果
乃有災祥不悟本來乃有貧富不敬天地乃有鬼妖不修人倫
乃有瘟疫不重天物乃有飢荒不尙孝慈乃有兵戈不燮五行
乃有水火諸劫之報悉是岳府司之祈禳者必當皈命岳府投
誠星垣乃能感而必通求而必應
大金神曰將來生民苦厄甚多在壇弟子各當發誓願以輔上
天輔天莫若敬重法寶法寶者心寶也敬重心寶爲聖慢褻心
寶爲愚若人不悟法寶卽是心寶則愚見疊出安得智慧智慧
[23guiji-03-0010b]
不充豈能輔化輔化不忠豈能還元在壇弟子若欲還元先須
輔化子等當見衆生發大悲心卽是性光照時也若見衆生而
不發大悲心卽是障根纒結子等當見玉光發大哀心卽是性
根了時也若見玉光而不發大哀心卽是業報未盡子等自思
之可自得之自得之可自脫之種種善緣俱從大法中出故曰
勤參法寶爲第一等弟子靈寶者道法之宗能鍊慧光則靈能
養三品則寶天地交感三而生人故人人具此靈寶之貴但凡
夫下種塵沙每因塵沙而起情欲靈寶之光遂隱若有志者將
塵沙一時洗盡涵此性光故曰忍辱求宗爲第一等弟子金闕
玉京心中亦具性光慧刀徧布虛空大道玄玄總在不色不空
[23guiji-03-0011a]
處入手能知不色色不空而空是爲覺悟可入大道若有我
見卽生人見旣見有我人猶如兩鏡相對幻形生生終非清淨
故曰無著知神爲第一等弟子玉光眞人有三德一曰事聖不
倦二曰聞教不厭三曰改過不疑是三德者弟子之極則也然
有志學道必當造其極則必當效法大聖子人也大聖亦人
也一間未同卽當猛省不能猛省卽是自棄故曰效法無斁爲
第一等弟子靈通之人下土不少然道者混然無靈故能優容
萬物若能見眞萬物盡化靈通亦忘凡夫愚陋常好靈而忘大
道大道旣忘神光亦熄安得久靈是以有志者從靈求覺從覺
求眞不可以少得而止故曰忘靈不恃爲第一等弟子世人具
[23guiji-03-0011b]
有大智因得小智大智遂隱世人具有大覺因得小覺大覺不
露不知小智小覺無關生死不益本來奈何不求其大大者性
也天所命也若能暫息鋒塵洗心退養便悟本來故曰沈靜明
慧爲第一等弟子大道可傳終難傳也教者自教得者自得譬
如同事一師同聞一言究其兩人畢竟有高有下所謂高者聞
於耳思於心發於事悟而神之神而明之所謂下者或以發而
止或以思而止或以聞而止也故曰善通聖訓爲第一等弟子
道法無窮眞功難盡先須去盡三障方能生長慧靈一曰欲勝
他人人不我及二曰欲趨捷徑妄求法寶三曰欲求多聞聞過
卽放如此三障總於一心不過欲速豈能入道是以眞修之人
[23guiji-03-0012a]
惟談法不談道恐求效之心生也故曰勤爲不效爲第一等弟
子大凡天地之數有否有泰聖人之道有長有消假使終身學
道終身忍辱到此地位能不動否若能不動便可直上苟萌微
悔道光遂損故曰不求人知爲第一等弟子聖眞無鞅各有一
印可接夫印卽在名號中可見卽如混元法懴有四百八十天
尊卽有四百八十心印若能鍊得身心清清淨淨諸天天宫俱
可神遊謂之印證諸天法光乃備子等禮拜時亦會此意否能
會其意道智無邊德慧長新不至爲守株人矣故曰頴悟眞師
爲第一等弟子玄玄妙法出於一心心之所現神之所憑也下
士所以不能見神光者爲有欲心欲心未淨道心未光若能克
[23guiji-03-0012b]
去已私公其大道自然心光明白了悟本來故曰克欲求心爲
第一等弟子金光洞慧出於眞常至靈而不炫極妙而非幻神
奇而非怪苟有涉於炫墮於幻流於怪則通靈雖勝必有敗日
反不如平等修行實而無弊故曰好樂眞常爲第一等弟子上
帝撫護下民如同赤子眞仙陶冶人材不異師保神祗奉行敎
令一若傭彊總是慈悲中出慈悲者曉知人我皆同一父母所
生衆生不淨我果不成故能發出此心力行所願若非悟性雖
欲悲人何從悲起故曰慈願不窮爲第一等弟子下土人民有
智有愚智愚皆屬風土不足評論惟有天下大智爲能自度度
他今人每欲求度而不求自已眞師所以求之終身究不能度
[23guiji-03-0013a]
若能一見玉光便起哀心我夙昔何業何罪乃生下土爲風土
所囿是名大哀心有是心者不見可欲矣故曰善念眞師爲第
一等弟子今人修道不過欲果總云慈悲救世莫不有我見混
存意欲作眞仙事績耳不知大道極公我善非實衆生受惠亦
是虛妄不可執著惟大量人與人爲善不作出衆之想故曰公
同善道爲第一等弟子天心人人具得故人人皆好善道今之
不好善者不知心也道人訓世當使人自露心天若以我之所
得强彼得之不能好善矣故曰靜化衆生爲第一等弟子弱羽
者不能高飛細鱗者不能深潛無力故也修道之力在乎一忠
忠者至誠至愿之心有此心方能積累功行方能誠格幽明故
[23guiji-03-0013b]
學道者不可不敦其力也力有不敦事有不成事有不成化有
不興出神入聖皆虛言矣故曰盡忠不二爲第一等弟子
大金神曰桐子靈乘闡教事不可緩上帝專以傳法之任任子
所以護教也子當發護教之心以護已心更發愛已之心愛法
則明光所燭成就非難但恐吾子志有未堅耳從來眞仙得道
皆有心傳心傳非下人不得下人者非謂不勝人也只是心中
清靜不生計較耳惜乎塵寰碌碌無志者貪有其利有志者貪
有其名名利關頭是陷人大坑子世人甘心陷溺雖現在苦報
亦尙不顧况過去之輪迴耶但本師誓願愈廣愈堅吾子能體
此心恩寵自然異等所謂捨身而身榮無我而我大也切要處
[23guiji-03-0014a]
惟在下人從前從後一齊放下念念道法卽是念念玉光也
大金神曰玉壇之立仙子謂吳子之功大矣仙子之化著矣自玉
壇而聞道者誰不受子之恩䝉子之澤秉心效忠分所宜也在
仙子尤宜善始善終留萬世不易之事方能上報帝恩雖有艱
辛之事拂逆之言悉以奉命之心待之自然融化不致自傷亦
不致妨人也有言囑子爲大於其小圖難於其易子心不亂則
衆子不紛子心不碍則衆子不爭子心不求則衆子不欲其機
如此子能取是機而修之道法之宗也
吴銛言自今聞命後當以無欲應事曰不能徐徐可也
天徐徐經緯各展舒月徐徐蟾光滿碧虛心徐身自間身間事
[23guiji-03-0014b]
有餘天化徐徐開金丹結慧珠眞妙徐徐討三花聚隱芝子讀
徐徐吟且勿多執迂不見黃河水奔流墊民居不見太白星違
時亂天樞不徐多有害敬守悟徐徐
大金神曰規者儀之所由起度之所由設禮之所由生律之所
由作四者合乎天良和其人情所以致其敬所以暢其慕所以
存其誠所以開其覺如天之圓所以覆萬物也如地之平所以
載萬物也規圓以治心規平以治身圓故無碍平故無傾無碍
則可大無傾則可久規也者道之著也非以爲招也心之用也
非以爲飾也故太上顯道而頒科玉光傳敎而立規規其心則
心無邪規其身則身無尤規其事則事不隕内以防志外以防
[23guiji-03-0015a]
非天眞見焉靈寶存焉因果得焉故奉道而失規猶面墻而求
通不可得矣是以玉眞未傳法先傳規未傳規先傳律爲其近
而可守也爲其實而可造也爲其卑而莫踰也爲其顯而莫盡
也純乎純乎至於無爲誠乎誠乎至於無作愚者安智者樂規
之旨也天心本直規之前有大規大規者存之爲聖賢失之爲
禽獸守之登天宫違之入地獄萬劫而不變專守而不紛其惟
一米乎是故規也者米之道也月之英也欲造玉光者其在守
規乎故規不可曰大不可曰小不可曰近不可曰遠不大不小
不遠不近規之變通也能知變通者靜有神動有光語有倫黙
有存設於顏色施於四體是皆方便之道度人之源故守規爲
[23guiji-03-0015b]
主壇明規爲司教輔規爲司糾整規爲司科
大金神曰金子誦經誠勇能會一二但於大本尙有未明大本
者傳心之心也心在心上始能轉經心在經上心將物化經曰
珠輪運道黍鏡通眞二句方是心不化物吳銛云上句是靜下
句是動曰然但是珠輪外動而中定黍鏡内虛而外堅總是一
心不住道由心運心無入道之勞入道有二運則一也心能通
眞則眞有同心之樂同故能通大樂也此二句是我示諸子禮
誦之法當思之
大金神曰一氣含萬化九英靜眞如空洞本非寂寂寂修性珠
珠光同聖體月白見光時嗟嘆𡻕復𡻕身心兩不持珠光日自
[23guiji-03-0016a]
鑠聖性安所施猛然提此心電鼓振愚癡
羅子澄子誠敬由中性光已白但能守鼎存玄便可直參大乘
子知丹頭妙諦不在呑嚥呼吸不在觀心守神不在動作靜持
不在有想無想要在心中綿綿不息勿容妄念跳進○中勿使
精光溢於○外便是眞丹時時刻刻可見吾眞也
眞常大道非在聲音色相要實際工夫卽如子等凡緣未淨豈
能一旦卽了性明心第一先要去躁境無順逆能養得性水身
心自泰客火自消第二要去妄富貴功名浮雲過目况數由夙
定何事强求使心緣顚倒究竟歸空第三要去疑眞宗直接不
異面命耳提何須三門兼入以搖性光第四要去識大道無爲
[23guiji-03-0016b]
昏昏默默方能造入上宗若已見一參人我各異何由得進飛
玄第五要去執魚躍鳶飛無非是道若不在活潑處見我眞宗
定從滯著處拴住聖性能克此五障便能通五慧至尊可面睹
大法可親傳矣
大金神曰仰奉玉光綸命開緣啟化建立靈壇將欲廣揚聖敎
大闡正宗無奈人心昏濁承教者多佩教者少路多歧趨志多
歧向有好立功則著於事爲有好清修則淪於枯寂有好經而
不知變有好權而不知守有好和雅見剛毅則心竊非之有好
直率見遜順則心潛憎之有此種種性情所以坦坦周行無人
能履偏邪小路各自慣遊終成小乘之人不是正宗之子今後
[23guiji-03-0017a]
須將汝等心性洗滌光明靜思天眞開化本旨無爲習性所拘
人見所絆凡情所縈庶可仰奉慈光時沾化雨不然壇雖立而
未立法雖傳而未傳唯在子等一心也
修行無二亦無三無二無三本無一一生卽是有二三失𨚫心
中一箇直傳燈之子傳甚燈一二三中可推尋若言我道在勤
修便是悞𨚫天下人
修行無我亦無彼無我無彼亦無同彼我紛紛不可除皆因同
見留胸中燈尙無燈傳豈傳須知此道無捷徑若言有道可秘
傳便是揑虛爲自性
修行無意亦無識無意無識亦無滅滅者當知意識生是法非
[23guiji-03-0017b]
非名大月燈在人心我又傳便同騎馬又乘船夜來滴𤃉蒼苔
雨幾處春山瀉碧泉
玉壇無上正宗化開南國系接玄元其爲得玉壇弟子者悉乘
夙世善緣而來何况其中又能聞訓又能習法又能積行者乎
在今日者俱當自喜自幸念我旣生下土乃得遇此無上勝因
正憶玉光清淨教旨光光相續同登道岸此眞千生難遇萬劫
難逢每出一言行一事皆要把玉光弟子四字牢記於心自然
履中蹈和言無詭譎行無卑污一切法習之而遂通一切戒守
之而遂堅一切規行之而遂整同心同德協敬協和上以副聖
眷之隆下以開後人之信所以然者不是勉强要結之也全在
[23guiji-03-0018a]
主壇司教二人於平日薰陶涵養使之各存正性故有如是正
念有正念而後有正行有正行而後有正化有正化而後有正
緣如是正緣乃可流傳奕𥜥若諸子正性未存各存偏念雖今
日法會甚隆不足取也欲使諸子各存正性不是語言文字可
以勸不是威儀可以動須汝存得正性發得正念自然有一種
香炁動人故曰薰陶若在語言者爭之府也威儀者僞之尤也
如何可稱大道故前偈以蒼苔雨近喻子性以春山泉遠喻他
性在子今日只要看自性之水枯潤若何便知他人之水虧盈
若何矣此古聖賢化度妙旨也
大金神曰修眞學道者修所本無學所本有何謂本無卽今子
[23guiji-03-0018b]
等心上種種情根愛根是也何謂本有卽今子等心上種種智
根覺根是也情根不斬則智根不生愛根不除則覺根不發殊
不知情愛之生於心也猶如幻影動而無實何以見之情變而
爲欲欲變而爲苦苦之與欲不可同日語矣愛變而爲貪貪變
而爲嗔嗔變而爲殺殺之與愛又不可同日語矣所以者何不
過一點迷心隨境遷轉並非我心本來面目故曰本無若能去
其所無把此心打掃得空空洞洞自然有一个眞人種子以此
心而對越上天天心卽無不合以此心而闡揚道法道法則無
不興以此心而保持壇運壇運卽無不固以此心而引進後人
後人則無不賢此心者人人固有之心不是從外學入故曰學
[23guiji-03-0019a]
所本有子等務須從粗入細從卑至高從小至大大者小之積
小者大之分高者卑之極卑者高之基細者粗之化粗者細之
門不入其門不培其基不悟其分雖智大愚雖明大昧
大金神曰守壇開化理無二致修已度人道有同歸全在得一
見中斯能入門登室我等自膺帝命降凡輔揚寶月妙乘演法
有詮言願有經一中之奥剖示已深今屆昌期四方甯謐八穀
豐登善信雲興英賢駢集一會仙眞從茲發軔一天瑞靄眷注
靈壇故復命火車王使頒降金格勸獎修眞之子一者使其顧
名思義勵輔功於壇職二者使其知徑聞修積玄功於性命三
者使其接靈受福仰護庇於幽明四者使其明系宗元漸登證
[23guiji-03-0019b]
於眞果洞明四種妙事方是知此金格者圓成四種妙事方是
奉此金格者然而金格之道甯在遠求盡之以一貫之以中内
一者外自純内中者外自和純一以盡性故曰盡之以一中和
以貫玄故曰貫之以中性玄雙修眞假雙證圓通無礙寶月之
乘也
訓言雖多不如靜持半偈取乎一也詮疏甚繁不如總明大旨
貴乎中也今本壇詮訓甚多弟子輩往往失其大旨所以未得
眞修實證四非要去得淨四知要生得正方能於一切經書領
會大旨四非者觸也背也離也渾也四知者析也念也別也證
也合此四知一條悟徑去了四非撤開迷路方能與經書大旨
[23guiji-03-0020a]
融洽大旨旣融然後修於身心則身心不被死句所牿全爲活
句所助一句中具無量功萬言中具一種智必到如此地位方
是會看鸞訓會讀經法者若錯會一句經便錯做一生事過失
亦不小矣
何謂四非四非者卽四種枝見枝見一乘正覺便被他阻抑故
名爲非言非正覺也一曰觸者如人盲眼不見天日指盤指燭
處處不喻蓋因未見眞道千萬經詮亦不能爲彼破暗所以者
何以彼無目但知觸故學道之人最當戒此所謂背者如人聾
耳雷震曰鼓梭響曰雷總於聞性未清便與眞道多背究竟雷
梭自有眞響彼耳已聾故錯聽也所謂離者如人腳不履地手
[23guiji-03-0020b]
不攀枝聳躍半空力盡自墮所以者何蓋是人粗知道之妙未
知妙之常往往有蹈空之病故名曰離所謂渾者如人年老精
衰目短觀空則花生看花則霧障非背非離別有一般未精神
處故名曰渾此四種皆係凡夫氣稟中具習性中成故必遠離
塵習習得一種清淨心田方使炁稟中四種惡草不生四非可
淨矣何謂四知四知者卽人天賦四種解悟之性用之正則成
眞證果用之不正則反亂正覺所謂析者如截大樹必用析開
方可炊爨故凡參看經詮先須識得字讀得句畫得段節節支
解不見全牛方能入其有間處故一曰析也所謂騐者如捉生
虎置於檻中方知平日熟視畫虎頭毛足爪件件皆同而尾能
[23guiji-03-0021a]
搖動口能呌嘯向者實未能知故凡看讀經詮者必要内騐於
心外騐於身遠騐於物物歸於身身歸於心是名爲騐所謂別
者如持鏡背而知鏡是銅造若只觀鏡面幾乎錯認是月故凡
看訓讀規必須把正文一反精義自出譬如論語云吾嘗終日
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若只正文便泥定思不如
學不知反面尙有不食不寢以學無益不如思也在故宜用別
所謂證者如人說食酸甘苦辣曾聞如是然未經入口安知今
日之甘不反作前日之苦耶故凡學道必先讀經讀經必先靜
坐坐後則知讀之功性光乃證經之義一步步自知一程程自
得是名爲證也四非四知略略喻指然大道無文欲仗筌蹄已
[23guiji-03-0021b]
忘魚兔今要子等力除四非善用四知庶使法乘昌明英賢繼
出矣
陳濟思問眞假雙證之旨曰凡聖賢妙句卽是常句我說雙證
者無奇奥也不過云性是眞身是假性修則性可與道合故名
眞證玄修則身可與道合故名假証又推而廣之眞證者智證
也假證者形證也故眞證非難假證爲難我飛玄詮云修德不
修玄其身不飛便是假未證道也故雙證爲高耳推而下之則
身是眞境是假身修而境未化亦是假未證也推而近之心是
眞意是假心靜而意不清亦是假未證也推而實之壇中弟子
是眞壇運盛衰是假弟子皆已向道而盛衰未合眞規亦是假
[23guiji-03-0022a]
未證也總之所證者何道也道字若作理字會便是老儒常談
又會錯也道字若作空字會便是老婆禪話又會錯也有有眞
境道安得空恢漠神通道不拘理此是玉光寶月之道也證於
是者豈不眞假齊仙
[23guiji-03-0023a]
金闕下殿飛靈四大天君
一曰雷威元帥宗諱𣺌一曰雷光元帥吉諱漠一曰雷火元
帥法諱泂一曰雷聲元帥雷諱善總號曰金闕傳符捧詔大
元帥神威自在妙通眞應定光普救斬鬼蕩魔上宰飛靈赴
感天尊
玉書曰敬稽四大天君初蒞壇時自稱使者來輔鍊乩且云
位遜雷部諸帥而在金闕同秩者九九之數及其後也談道
談玄無微不悉註規註法無奥不宣每迎機而開始或輔理
以成終辭尊居卑運大神力凡有祈禱救濟咸仰資焉
四天君曰桐子未可以得大法未可以求大道未可以奉大命
[23guiji-03-0023b]
未可以上大衆未可以爲大事必也其下人乎下人者心也非
事也上人者道也非志也欲上人者其道卑也求上人者其心
卑也心卑者未見本來也未見本來者未好玄文也好玄文而
後慧光生好道法而後大本見子先立志讀書讀書者讀道也
非讀文也讀文中之心也心中之人也汝未見心未見前人之
心也未見前人之心卽未見前人之道矣前人之道吾之道也
吾道天下之道也前人之人道中之人也讀書宜如是見心亦
宜如是
未能見心而見性者寡矣未能見意而見心者寡矣意者道中
之意也非心中之意也道無思者吾道之意也如是入道而不
[23guiji-03-0024a]
入道者性之障也非性有障道心有障也如是入道而不入心
者意中之業也非意有業大道中有業也可以悟可以不悟者
一之爲道也一之爲道我之直也
三子汝見之心非心也見心之心是子心也用之則道成收之
則道明廣之則道現如如不動意心合一意心合一同歸於寂
寂者性之玄妙化之玄宗氣之玄竅知其竅守其宗入其妙傳
心在是矣清明之本未去何來來者如其本耳米者本來之清
明清明之極清明現矣米大爲大米一爲一天地萬物惟有一
米子能守此一米謂之元始居心萬法之王也道高而義玄至
難以語下士下士者相深欲重者也欲爲米之仇相爲米之障
[23guiji-03-0024b]
兩者一空米光如來本心之不堅非二心害之本心之未堅也
至道之不立非外道妨之至道之未立也感應之機存於寂寂
然而守寂然而化有德之士也三米高高心未求之豈在於心
豈不在於有玄在壇弟子皆有一米皆有一米者心也若言其
工夫未有也
桐子汝前日以得爲無得非也以有所得亦非也桐子汝心也
何不得汝心也何所得心卽是道道卽是心二者同出同歸於
月本來之月取象於月月中之月取名於月一月皆是性法法
不妄法法而不法其理自然出於至眞之道也夫道月而巳夫
月米而已米者道之實乎實之精乎精之玄乎帝心之玄乎
[23guiji-03-0025a]
米光未現道無源而法無本本源之於人猶飮食也未得飲食
而生者亦鮮矣得飲食而不生者亦鮮矣常道卽是妙道妙道
卽是米道玉光弟子須向个中著力勿落於外外之者未見其
要也如能知其妙之要其妙自來來而居之名之入道道入而
性光矣未有道未入而求光明者也
桐子心中眞人太上之米眞也一丹在中眾妙悉得米光一丹
太上心傳其理深微近在目前大本在目謂之定觀定觀澄光
夙根解脫善而藏之善而用之光明不減矣
傳心者傳其心法也原其本來無心可傳傳亦無傳未入道則
傳心未入道而傳心者未見心而傳心也心無其心傳道之傳
[23guiji-03-0025b]
心也非傳道而傳心者不足以傳道有心可傳者不足以傳道
不足以傳道者不足以言傳心也妙心之在我亦太上之傳心
也眞心之在我亦太上之傳心也至於我則何思何慮至於人
則何思何慮至於天地萬物則何思何慮傳心之子何思不思
何慮不慮慮者道也思者眞也來眾入月以應如是來眾得道
以應如是而何爲子之不見心哉
因者去來之道去來之道性之道也去來之道道之性也道之
性者吾之極也心之玄玄之帝皆以一米修之可以入月上聖
之秘妙玉光之心法也子如能修之天上天下皆來呵護米光
具在心中心光藏在米中米者玄中之玄帝心之玄也至於帝
[23guiji-03-0026a]
則米無米玄無玄不無不米不米不無無米而米米中有光光
明入道和氣爲之也和之爲氣本身之本身心皇之心皇也莫
如守其和而求之不守和而求之猶面牆也未可與言道矣
流米在心其光有覺現光在性其性有覺善芽增長其道有覺
誰爲入道無得與得者我未至於得也無得者巳至於得也心
中有身返求之心身中有心返求之身返之以完其本來本來
見矣
米在於道不在於心米在於心者未知心者也子若能見心道
道有心非道勿用非其心之道而用之則傷其心矣天下衆法
皆是心法以法求心不如以心取法法在而心在也心在而米
[23guiji-03-0026b]
在也道光所在謂之昭明昭明之至謂之神靈思之思之神靈
其來來者守之心心入道矣凡夫不知神者不知心也愚夫好
談神者亦不知心也若能知心之所以爲心卽知神之所以爲
神矣若知神之所以爲神於心之所以通神卽知米之所以爲
米矣三界聖賢皆以一米而分其高下淺深
大道心無其心心者元始觀之法也元始之法法元始之法者
卽元始也至於是而心明矣見於是而心在矣米光之來所以
主萬心也心在主者可以悟本來矣
桐子汝若能傳心心可以傳道汝若能傳道道可以傳心上上
法丹不外於是卽大道之門也天眞雖高在此一米而已矣本
[23guiji-03-0027a]
來之米非色非相玄中之玄也去其非而參其神用其機而居
其官天道不遠人可至也
入道者先去其欲速之心心性之功如水之隨月火之宿於日
無形無跡其中至實其中至實玄理之極神之來也亦如是知
而不覺覺而不見見者非見乃心之見見見恍惚其象爲妙心
性之功至於是者能有得矣有得之得米光使之也
米光清明心之智也藏於智者開於智也智惟其有有之所得
則存於無無者合道之精而守道之極也求米光者當如此修
光明者當如此此至眞所處妙玄所現天地萬物之所由出也
子若能見之勿以凡心妨害其化本來之化天地萬物之母也
[23guiji-03-0027b]
得其母而養其子故可以普化天下皆爲善人入大智乘心心
不二米月交輝大米非易有也須辦善道眞心以得之善道者
道中之道眞心者心中之心心中道中皆有至精精光所至而
米至矣
有心道而後有身道有空道而後有實道有上道而後有下道
不悟上宗道入於幻幻以爲道其道危矣故子當知上宗上宗
者天地萬物之所以天地萬物之所由天地萬物皆上宗之一
體也養其米光守其眞光則可知上宗之爲妙妙而不知爲妙
故得本來本來在心不在物也本來用物不去物也是故傳心
爲貴貴於心傳之傳非心爲傳何貴於心
[23guiji-03-0028a]
天化在在可見不見者不悟心也心爲至妙妙爲至近入道者
當見心以察化化之爲神神之宗也知化則知神知神則知道
道有進退有順逆化心旣得進之退之不失爲妙順之逆之不
忘其神故道以知化爲重若不能知化米光不全全米光者自
知化矣
上上要妙不高遠也近而可至卑而易從順而自適自然而然
何必有識無識之識至於空空而寂寂而天下皆歸於吾道
玉光之法深而有門門而無形不若能見玉光之門卽知玉光
之無形矣可以爲傳道之本矣
上道在於我故自然爲而好自然上道不在我矣充米之光充
[23guiji-03-0028b]
之有道也直心之眞直之有功也其功不離於物其法不礙於
空故亦曰自然淨明米光道法之至也
清者神之心神者光之體體完則光長存心清則神自在下士
所以不能見道者心有未神也神之失於心者心之戀於物也
子若能不戀於物而求其神心光自湛
桐子天下之衆生有善有惡子心不可有善有惡心之有善有
惡心之障未斷矣事之有善有惡事之障未斷矣善善惡惡天
地萬物之情也我何思何心妙法之高下亦如是至道之淺深
亦如是是機之妙無實無虛永永得道而心入大月矣
聖光在心求之不遠道意在目悟之在心寶月之光通天達聖
[23guiji-03-0029a]
若一心修月我等來奉子法
米光之人上帝之使也我等今日來此傳心欲諸子皆聞上乘
法耳至於細行小德諸子當自省察不必言矣
四天君曰三界之中惟人可以宣揚正化普救諸迷而人之所
賴以神者天也故修眞鍊法者要明本來之天具在方寸全無
虧損玄元一氣應感自然此天卽天中之天萬劫不渝之天也
仗此一天可以解脫塵垢可以厯劫化度可以隨遇而安充滿
道氣培養眞靈無非全固此天雖天人隨方設教說法未同究
其本來未有不從此天而立說者故學道弟子貴在知我身之
寶方可參究三寶方可得睹本來吾身與天身未嘗離也願弟
[23guiji-03-0029b]
子掃開心障剖出金光卽天篆金書一一出我性中也
法天君謂羅桐曰大志須勤子知之矣如勤而不得子知之乎
對曰不知曰天心不合也夫修眞之子須本時而後行故勤則
有功傳法之人須要空人我空空色若非空空不染卽是未能
傳法矣浮動非美沈愚非美米光精光皆在一個字中得之須
要提醒此心使之時時向道故精鸞法曰須常在也浮沈之理
甚微浮者浮其光沈者沈其神使神光交聚於黃庭此心之至
安也米三故有三沈三浮之數其實一也傳道在於志志合而
道同汝能同於我之志乎對曰未能曰米光一透卽見我心浮
沈一悟米光卽透浮沈之法當求之中勿求之上下二田二田
[23guiji-03-0030a]
之光我之光也中田之光子用力收之問有雜念何如曰河流
滔滔有砥柱可止有心王可滅心中多欲不是道心中頑空亦
不是道汝向來所做皆未得力若欲得力非生出上慧眞靜不
能也上道在心一覺便明子若能覺我可現光教子慧性充矣
覺者心有所偏卽以正心察之此之爲覺若正心之中更有精
進此之爲慧慧光之中未嘗有一毫慧光可見此之爲性三者
一貫靜而思之非心勿動動而存之非義勿存爲覺之功也
雷天君曰太極宫眞人有言高上至眞存心於無相而應心以
相爲衆生故也高上至眞分相以道合相以神爲弟子故也衆
生不離弟子弟子不離衆生一氣所感而行化度衆生卽我豈
[23guiji-03-0030b]
能出我法敗我教今也子欲普化而存見存識人故不化也存
見者不得已性存識者不得他人性性不得教不正教不正衆
生不悟豈肯從子作善人眞聖動物性也非情也行也非言也
願也非欲也子曷以哉若不見性而具教法謂之旁邪獲譴不
小當墮風輪火車萬劫滅光錮性愼之愼之仙子吳銛我今日
以要言語子當發如是弘誓種種知覺師眞撫念以成子道不
然化將寄之他人敬之敬之吾言不得巳也
四天君曰三三九九大緣已定何患壇化不隆可患者諸子未
能見道也朱子立科於大本處不清楚故所言皆不得要道惟以
外面文章儀表建立道緣故終不立也夫佛氏非有意於人之
[23guiji-03-0031a]
供養不過乞食全生因道高德重乞食中亦自不辱立大法門
故眞人諭子有德無辱緣水窮山盡自有雲生理之自然耳奈
何諸子不求其眞富眞貴而畏幻賤幻貧下人則愈上自卑則
愈尊道在我也雖虎狼惡物尙知天良何况人哉故道德足則
一人可化億萬道德不足則億萬不能化一人釋家弟子初祖
東渡不過一人非有譽聞先之也非有言語要結也非有財寶
莊嚴也而其因如是其成如是今飛鸞弟子引之以文章誘之
以禍福護之以眞靈而不能奉命信果是子等道心未開耳向
來鸞教流行未有眞種子承奉故不大顯今遇二子是眞種也
但修力淺薄不能頓悟無上故暫以平等緣相接二子須知作
[23guiji-03-0031b]
者人也成者天也子未能作天將何成子若能作天實助佑必
無不成也雖然作不易言不如守常朱子未能作而又不能守
常故終不用於帝切已卽是度人愈切愈廣愈深愈顯道之自
然也傳心不在鸞奉鸞不在言鸞之變化神也言之深淺道也
神爲靜者通道爲眞者得鸞爲通者悟化爲得者開傳傳至妙
惟在一心經綸大業亦惟在一心故頓覺者見得此心明朗諸
惡不入衆緣不生不必思而慮中不必勉而行安眞直也求直
莫如斷障非非門也其功夫以專沈爲上專之極純自生焉沈
之極定自生焉純全大定非入聖而何今人所謂智者與道大
愚今人所謂愚者與道庶幾常人之性易失於浮不失於沈故
[23guiji-03-0032a]
上眞顯九還九返之術所以復其靜元也
法天君謂吳諟曰靜光道壇甚綿我甚喜之靜壇之通玉壇是
上帝特恩將以正覺就子也大恩非特難報知得也難諸子能
守報恩一念則道日加欲日離業漸消眞漸近故我常言奉鸞
弟子十年感恩合眞度人十年悔罪悟玄脫蛻豈論時日之久
與暫哉當率衆弟子皆求性報恩其福無量其功無量是以爲
主壇者先於人以眞誠開於人以道機誨於人以畏罪使諸子
有志者得言忘俗無志者聞訓守身在主壇爲之也今也眞教
不布於人修爲不格於常語言不服於衆戒光不充於身豈能
奉承我帝我爲因緣大本不覺言之痛切
[23guiji-03-0032b]
法天君謂吳銛曰觀心得身是三返中極要緊處心是月之門
月是心之母故得月非難觀心爲難觀心者非觀血肉之心亦
非觀腔子之心是觀一念未起一物未交之中心此心卽是性
光發現之地能見是心方能見月若一執色相便落萬層大抵
玄功一道非色非空若說是色何者是實實有的若說是空何
者是實實無的悟玄功者全賴那非色非空處參入所以能出
神而入化也我見子坐時則生欲速心不坐時絕不想及非落
色相卽著頑空竟不知玄功二字比性功尤難性功是一旦可
鍊玄功是幾劫方成所以古來忠臣孝子常爲神靈若考選玄
眞則皆未及矣雖然性與玄究非兩件在子能合可也
[23guiji-03-0033a]
法天君曰金語曰天中之道人性得之人中之道孝弟得之是
敬爲養心之要道孝弟爲立命之根源精鸞不在一時鍊習全
在平素存心有合有不合若心默契一坐可成若未契雖坐何
益此修鍊第一截大功夫精鸞弟子不可不知夫身旣在天地
之中不可不順天地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清靜孝敬
二者不可缺一當寡欲使心常清當淡情使心常靜靜則生動
清則生剛卽是眞人大力量也靈光養不易守念當合眞孝敬
與清靜何往非至道
月九工夫全在遁之一字夫遁者高而不忘卑榮而不忘辱常
應物不常見物常修巳不常有已通眞經云不覩不聞遁者眞
[23guiji-03-0033b]
傳在左在右遁者處先處先者無物爲有物之宗眞傳者無聞
爲有聞之本月九大道卽是精鸞全功遁字大諦卽是常在全
量非兩截工夫也然而未嘗無先後修鸞者先修常在而遁至
矣
雷天君曰我開教玉壇求眞者則有法在求道者則有法在求
福者則有法在傳一法而三者皆得大法也者非符呪之謂也
法道之謂法日用間未嘗離也故上士一讀而得之中士必鍊
而明之下士雖鍊不知也子不見舟子乎欲左則右其尾欲右
則左其尾非逆舟之意也順水道也是故道人之輔化也欲顯
必藏欲著必隱猶舟子然舟子人不得而非之道人人亦不得
[23guiji-03-0034a]
而非之非道人之藏且隱者猶笑舟子之順水道也是將以逆
道爲志耶不然矣
四天君曰凡欲速者不可成大事要入道須如釣鰲用力旣深
一旦大獲非欲速之夫所能爲者也先去其欲速之念則怯與
怠皆無從出矣米光須極收乃見神光須極靜乃通人我須極
空乃化大木之道以土修之土者廣大而容平正而忍安靜而
生木直不可一屈充滿其本來曰直凝定其神明曰米修復其
善根曰仙成就其大願曰直克盡其私欲曰清化空其道相曰
遂完誠其空寂曰因此惟上士可能也
雷天君曰靈通自然得得者亦自然春至鳥自鳴秋深月自娟
[23guiji-03-0034b]
靈心與靈性無虧亦無添莫言靈通奇靈通本自然
靈通本自然自然不可得銷礦始成金披雲方見日世人心未
明心中亦無月錯用自然理萬劫修難徹
四天君曰桐子聖根在汝心上回顧聖根使不昏昧此是第一
件要事道之存也不昧而已其發也時宜而已其處常也知止
而已其處變也隨順而已若乾元四德循環無窮便可成就一
切法身妙行
羅桐言道德文章不能有進欲求一課程以自朂四天君曰四
時不同寒暑易令風雨有凄涼之色晴明有和煦之景隨時應
酬已自無暇况更加一必欲爲之事以爲子心累乎本壇法旨
[23guiji-03-0035a]
本無一物清淨二字可以盡之而子之心終日營營汲汲祗因
不能清淨故耳本無事而强力事本無爲而强有爲此道之所
以終不明而心之所以終不見也爲子計者自今以後莫如掃
心塵涵眞樂清清淨淨把榮辱得失之念渙然氷釋誠能如是
心塵何自而生眞樂油然而至雖日誦金經而不知倦也雖日
習時文而不覺紛也雖日走紅塵而不至勞也何等要妙何等
直截不此之思而思一課今日一誦明日一禮間以應物雜以
吟咏吾知其終身勞勞攘攘求勝於人而不能自勝其私求得
於已而不能自得其志眞所謂勞而無功泛而不實欲近而彌
遠欲清而反濁矣可細思之
[23guiji-03-0035b]
法天君謂羅桐曰要求大道人欲不可不盡除天理不可不全
具天理在何處因相而生人欲去相則見天理汝今念念不離
色身者卽是相也靈光被他掩了多少智慧被他沒了多少善
根被他損了多少因緣被他錯了多少眞是害道第一個魔軍
不可不除滅之除滅之法要清清明明的念頭常居絳宫滋滋
潤潤的性水常流月窟浩浩蕩蕩的正氣常宿靈臺充充實實
的願力常存玄府直至魔氣不留魔影不現便可到除滅境界
汝今念念不離色身者於何見之求富之人初心非求富也不
過曰我身活計非財不可旣生了如是相因而又生貪又生妄
又生煩又生惱又生怨尤又生驕恣又生忍刻又生嫉害種種
[23guiji-03-0036a]
無間惡業皆起於此求貴求食亦復如是而世人忽之往往說
到相字卽輕輕放過不知相之爲害爲諸惡首可輕視耶至凡
厯一境者而存一境之相卽從相上起無量障蔽生無量惡業
諸相生諸障身空諸相空欲求大道者去相是眞功
四天君曰宣揚聖化扶植人倫上接元始下領修眞厥功巍巍
廣大光明惟公斯大惟敬斯明守敬在和守公在清蜎私不著
萬化同根春和風永萬物資生志同道合法法流行
光之爲體至微也顯而爲用則至廣神在光中通法在光中悟
道在光中興壇在光中立收此光可以煉玄昇眞出此光可以
濟生度死聖眞乘此光以救世衆生乘此光以還元故本壇帝
[23guiji-03-0036b]
師號曰玉光光者最上乘也人能通玄洞微一氣合於元英三
品歸於玄一寶光充備眞如具存則成玉光弟子其次修爲眞
正功夫純密除物欲至於無欲之地離色相得悟無相之宗遊
行自如道不踰矩則成性光弟子其次敦倫盡道孝義著於家
庭守義無虧忠誠聞於鄉國全聖學卽通仙道之精盡人功自
見天心之復中和位育人範神宗則成道光弟子其次慈心利
物有眞願以行之慧眼求眞有眞功以進之博覽金書而不爲
法相所縛廣行濟度而無起自得之心能虛中而實外不進銳
而退速則成法光弟子至於慕光雖曰庸庸然必要始於慕而
終於見始於見壇光而終於見已光方能成得一个慕光弟子
[23guiji-03-0037a]
蓋光者人所同具物所共知惟不自愛其光故至三塗輪轉奉
道之子當明大壇開化之本總在一光旣皈大壇必須把四光
弟子自期從法而道漸躋高明勿得空談心性說過一生反使
千眞萬聖玉藏瓊書徒爲子等屏障掩蔽天心大月也
丹臺一點妙如光萬法林中號法王仙佛盡從儒理出淨明忠
孝是天堂
三子有道氣故我等今日始來道氣者何卽是現前無彼我之
心也彼我之心已化中和之氣斯集故能結成一光以通上眞
年來我等不到不是袖手旁觀任子等之紛紛也只是道氣未
𤁒則神光不聚神光不聚則法效未彰今能保守此光使不爲
[23guiji-03-0037b]
外相所搖撼繼續此光使不爲内私所混淆我當次第輔宣聖
化何謂次第第一宣明玉規開出子等一條坦道第二宣明玄
功剖出子等一个聖珠第三宣明符法培出子等一雙聖手第
四宣明宗旨指出子等一輪皓月但子等亦必具得光明心方
能不厭不倦無怠無斁任我嘵嘵有述也望之望之
四天君曰障隨心起心因物遷物無盡心亦無盡心無盡障亦
無盡聖賢斷障法門不求諸物而求諸心欲惡之境在前當以
無欲惡之心應之順逆之境當前當以無順逆之心處之卽大
經所云無起分別也分別之心是諸障種子一分別則是非愛
憎隨之疑惑昏垢成之貪嗔淫殺錮之直至此時光明之體已
[23guiji-03-0038a]
被障盡卒難得開故善於斷障者先把分別第一個障輕輕撤
去使物未來時則萬神調伏物已在時則心若太虛物已過時
則内外貞白夫貞白者卽我前日所言光字也四光弟子皆必
要具斷障之心方始隨高隨下各見一光若分別之心未除則
疑惑之心未去安知淫殺貪妄不相因而至乎三教同理萬法
同心上不明理下不明心卽教法兩個字便成一座大分別山
此所以指月錄第一案有云若人活千𡻕不見水老鴉不如生
一日而得見了之此四句偈中已出無量修行人矣佛弟子云
汝偈誤也曰若人活千𡻕不見生滅法耳自此誦偈者便不成
道釋迦訶責之曰汝何得壞他佛性以此觀之分別是第一個
[23guiji-03-0038b]
障俗人最喜分別有一不能分別者卽笑爲愚殊不知大性海
中視此幻身與幻世相値不異雲氣之白衣蒼狗不足當其一
瞬又何睱置其一噱所以莊眞有人間齊物諸篇爲俗人下一
箆子今日使者亦然分別之心旣冺四光弟子便隨心現光大
充法座各得成就正覺則正大之念日生清明之氣日接有何
高下之殊淫殺貪妄之萌乎所以玉尊至道唯在修性碧落正
教首重聞修子等不能精進者皆壞於知識二字知識旣深眞
明反昧是以易起分別劒子吳子號慧劍得道本未嘗研精於返還之術
而驟證仙階者一則夙器之深一則眞樸未鑿耳子等今日不
須遠求步步學劒子足矣勿二勿疑可以服衆守眞守樸可以
[23guiji-03-0039a]
登眞玉光弟子也不要看得不可幾及只要自已眞性不著垢
染不爲識昧此光便充若以慧解之則支以靈測之則小冺慧
絕靈始成圓覺圓則觸境而融覺則不言而化斯乃無上大乘
人子等勉之
天君奉承玉光爰立大規只是從汝輩身心上細細看出一個
大中至正之道詳悉言之耳不知者便把作絕妙好文讀之𨚫
一似不曾讀也何以故未將大規眞旨實實在自已心上體認
身上力行所以口口談規事事背規念念行規步步亂規也我
等今日不及細述規中深意且把大意略宣一宣太上曰聖人
非以明民將以愚之大道渾樸唯愚斯可守至性圓明唯愚斯
[23guiji-03-0039b]
可參若一恃靈性卽淆矣一弄識道卽違矣一用慧人卽僞矣
一逞私物卽乖矣所以眞規開卷第一句只說道法無爲四个
字無爲者四念住時也四儀寂時也四慮冺時也四相離時也
這個時喚做無爲如今𨚫把個無爲做了道法的注脚難道吃
飯著衣都不是道修持禮誦也不是法畢竟這個道法無爲四
字何解殊不知眞聖高居天上縱目下觀一切蠢動生靈各各
自具一個有爲之性鳥矜其巢魚善其穴皆道是自已智慧搆
成何况物之靈者曰人人之秀者奉道安得不生個自矜自善
念頭道本直也我徒以曲求之道本一也我偏以二測之於是
把天眞清清正正法門反弄得不清不正所以者何只是物物
[23guiji-03-0040a]
有個有爲之性唯人具得較多耳是以玉眞將欲開化南洲先
使眞帥立規圍住了弟子種種支離之見然後好以大光明攝
之是以天君奉承此旨開卷便道出無爲兩字以爲一部大規
總領四字中已罄規旨矣何故下文又添出三個字曰而有爲
不過就子等意中以爲救災㧞難作忠成孝種種廣大利益此
是彰彰著明仍喚作無爲𨚫不能得故只得點個有字以鼓舞
子等興致而已究竟這個有爲不向無爲中決化不出所以下
文疾忙增出一句天教來承上句有爲兩字渡到歸寂兩字寂
者卽無爲也於寂字暗添一歸字要知歸字中有多少陶鎔多
少精神方能如十年蕩子一旦思家把昔年游玩戀著之身澡
[23guiji-03-0040b]
洗得頭清面白一程程望家而走更不回頭旁觀方始是能歸
的好子所以者何諸境無常是幻現法諸事無常是電影法諸
作無常是生滅法若不從身心上顯出一個大寂來修這個大
通道宣這個大覺法便如瞽人看花聾人聽樂安能得其芳葩
之色音節之和故天君深心大力摶捖出十四個字竟爲首章
第一節直爲後章結尾句也
五子在壇一人而具五官也雖曰主輔教糾科各有專責要皆
稟於玉規而行猶人之五官皆稟一人而用但人有清濁之分
規有明昧之異明者言言見道昧者字字違心故非把玉規細
心體玩必至勉强奉行背盡無爲之旨矣所以大天君旣已和
[23guiji-03-0041a]
盤托出說了無爲兩字就把合壇的人在指頭一輪分明提著
一個最要破法的賊曰智人是以便大張金口喝出人雖甚智
遵規乃無失兩句且不要說汝小智就是你具了一目十行的
見過耳不忘的聞錦繡的文章懸河的才辯世人誰不道你甚
智孰知你的秉心偏與無爲之旨相反眼見得奉道一年便造
了三百六十日的過失矣所以大天君指他一個遵字遵者如
人先走我隨之亦走此是舍已從人的訓解必要舍得自已智
學得他人走方免歧路之悲破規的賊已發放了便要於壇中
尋出一個不破規的人來教導必取一個最老實極本分的曰
愚人這箇愚不但心無機變世人以爲愚直是目無好歹天眞
[23guiji-03-0041b]
亦以爲愚方是甚愚賢者才德過人之稱若是這般魯鈍安能
才德過人不知玉規無爲之旨原極易守除是智人皆能守而
不變所以聖門一貫之傳偏是魯者能唯故確然四句規便爲
第二節也全旨旣顯兩種人又已表明仰承玉光立規的意思
不得不再向大衆一宣所以復提喝一句曰規也者你看我所
立之規有許多字許多事許多道理然此是規中所明言更有
四件不言不知的妙用不可不先說了何等爲四件妙用衞信
絕魔啓迷安善是也有不知規者偏在規中尋個信魔迷善四
件來講豈知四件不在規中規只有衞之絕之之法啓之安之
之道耳至於信迷魔善一言難盡各人稟受不同則所信亦別
[23guiji-03-0042a]
或信之以理或信之以靈或信之以感應或信之以禍福然信
理者理不引其至於大通則信理者壞信靈者靈不規其造於
至正則信靈者壞何况感應之機其細如⬤禍福之理其潛如
伏苟不迎其機以導之陳其理以慰之鮮有信根不壞始終如
一者如上等信各各不同故曰衆信眾信唯規能保護故曰衞
也絕眾魔者魔是心生非如經所云六天大魔也卽此人間種
種害道之事便曰魔事種種累心之緣便曰魔緣種種壞信之
人便曰魔人種種無實之想便曰魔想有此四等魔縱有金堅
石固之心也被他轉了冰清玉潔的身也被他污了所以規之
妙用在於絕之絕者不是使外面不生只是使弟子内面不隨
[23guiji-03-0042b]
他走不隨他走莫說只是四魔縱有千千百百動我主人不得
矣衆迷二字包括得甚廣卽如看眞規不悟無爲之旨便是爲
規所迷奉法寶不會離法求眞之心便是爲法所迷况世間種
種音聲色相那一件不能迷人然而物不迷人人自迷耳若果
能遵守玉規眞修常道坦坦當前自能引出子等一條覺路安
衆善者天下唯善事難成惡緣易入譬如聲色貨利之途人共
趨之雖有阻之莫入而彼方以入之爲安雖有勸之使出而彼
終以不出爲樂若夫善道者雖是人生第一件事不奈無始以
來順流而下性田中善種十之一惡種十之九此所以善心難
固善事難成也百日靜養一怒則傾千日抽𣷹一欲盡瀉何况
[23guiji-03-0043a]
砥志立行之士何堪魔人之口一言飛入玄樓頓令天光遠隔
寶山空手大半如斯所以大天君顯明規旨便明四件妙用而
四件妙用之中必安衆善爲極功也
四天君曰成道之本唯此一點靈光若逐逐於字句之間營營
於禮誦之際是名志崇非養靈所喜至道之精𥥆𥥆冥冥至道
之極昏昏默默人唯守得昏默二字自然精充氣周而神全矣
然昏者大明之所致默者眞慧之所存得了大明眞慧則性天
中具一太極自然能酬酢萬事包涵萬物而性中不失眞靜之
體故曰昏默也故太上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能節勞者也若
未明乎此者事事皆堪傷性故有持呪而得喘逆作觀而病怔
[23guiji-03-0043b]
忡此無他不會修道耳
四天君曰大道之成惟悟修二路然悟修二路總以一心貫之
悟不從心是名曰識識起則悟門益迷修不從心是名曰效效
浮則修力益淺如是工夫雖終身極勤不能到性光地位性不
著光不現大月何由而成大月旣巳不成則行法而無神宣符
而無氣無氣則神將不隨無神則聖眞不格以要言之諸種過
失皆起於好文一念故惠禪師曰文字性離你先把從前所讀
字句俱嘔出糞厠中我好與汝說佛法楊眞人云心一而已一
心好文卽一心忘眞一心忘眞則一心迷相一心迷相則一心
造業業重罪深故墮地獄皆好文一念始之也子等能力去文
[23guiji-03-0044a]
習將來本壇符命子等是歸矣
四天君曰侍鸞之職壇化之根必須清心寡欲然後天光可接
旣接矣必須靜氣凝神然後天光可恆旣恆矣必須建中納和
然後天光可大旣大矣必須致虛守玄然後天光可充旣充矣
必須履誠蹈信然天光可純旣純矣必須復元抱樸然後天
光可混而爲一故主教之觀靈不可不明其造詣之淺深不可
不知其立志之純雜不可不察其存養之疎密不可不量其根
器之厚薄不可不審其見悟之眞僞所貴乎主教弟子者爲能
訓正鸞職以定靈壇之本也若不當奬而奬使鸞職稍萌喜心
則破其混一之化若不當勉而勉使鸞職稍萌畏心則阻其充
[23guiji-03-0044b]
大之機所以善爲教者不務奬勉不尙言說嘿而成之方可云
觀靈一事矣靈不可恃也恃則易失靈不可著也著則易迷所
以養靈之士致虛存一則恃念不生著念克化靈光永無迷失
之患譬如坐禪者有時親見文殊妙相有時親聆大士說法有
時親遇彌陀放光有時親覯釋迦摩頂此皆一合相也無實無
虛之機也不可令我心隨相而轉隨相而轉則卽眞是妄不隨
相轉則卽妄歸眞實得手之人方能識此利害不是口頭虛虛
說空說妄已也非利卽害間不容髮切不可口裏說空心中猶
憶意中欲忘性内猶染猶之施財而希善報一種貪心積善而
欲人知一般凡念所以靈乘弟子⬤毫不可著假當從魔之又
[23guiji-03-0045a]
魔鍊出眞心方可上侍天眞耳
吳楓翼有疾衆子懇恩救護四天君曰靈光者養於平日方能
發於一時已任鸞職便當日日存養靈之念毋溢喜以傷神毋
溢怒以損性毋過飽以害氣毋過飮以竭精毋任逸而萎志毋
任勞而喪眞毋起欲而危生毋起貪而㪚英毋近盜而自錮毋
近爭而自驚明乎十者之要方能養乎眞靈教子一言須記克
伐怨欲休行囑子一言須守清明誠正當遵靈非我所自有自
天錫我何仁靈錫我不能養逆天獲罪非輕靈錫我若能養成
眞得道堪欣才大不如靈大多才每致亡身名大不如靈大盛
名每碍修眞末學不生正覺修道漸失元心多聞又好塗說筭
[23guiji-03-0045b]
來只博才名何用勤參三寶南無子曰天尊何用宣揚道化體
面世故人情健時靠粥飯氣勞筋鼓舌搖唇衰時無縮地術足
軟腰疼涕零直至臘月三十手忙脚亂無憑年年臘盡春囘陽
春不照幽陰念到此時𦂳急當思存念養靈
前言示之若生悔悟便是挽救之機若心無悔悟徒欲邀恩於
上則究竟凡軀諸漏難除精氣何由生長經云仙丹妙寶隨意
自取凡人當大患篤疾之時非凡藥可以治療必仙丹而後回
旋所謂仙丹者非必隱芝月屑之難得也只此一點悔悟心發
露得透便是無業不除無𡨚不解無衰不扶無結不去所以云
隨意自取昔有二僧同修四十年念佛未曾一日有間忽然同
[23guiji-03-0046a]
感癘氣同瞽雙目檀越不來侣伴俱去無衣無食不能聊生乃
相攜投淵欲投之頃二僧厲聲大哭曰四十年念佛修行功勲
豈無一點佛天困我若此何用有生潙山大師邂逅見之各加
一棒大喝曰昧畜生作何勾當兩僧聞喝卽拜伏備陳念佛修
行及感疾致瞽絕糧苦乏之狀潙曰未瞽之前是誰念佛僧曰
某甲念佛潙曰我未見某甲念佛祗見畜生念佛僧曰如何不
成畜生念佛潙曰念佛者眞性念佛念眞性佛眞性念佛者念
時不雜衣食想念眞性佛者佛分上無生老病死苦此一廢疾
安能窘佛兩僧聞之大悔大悟放聲痛哭四目流血歸菴靜坐
中夜方飢卽有地主供粥兩甌僧喜問曰施主何知僧飢地主
[23guiji-03-0046b]
曰土神相報知有二大士苦飢故特供耳僧取啜之四目皆愈
嗣後天人供養不絕總之靈壇啟教貴弭禍患於未形挽災殃
於未兆傳經示訓一字一丹而子等不肯及時呑服直至禍患
災殃已形已兆欲挽維艱惟有悔悟兩字乃已形已兆之奪命
丹也若併此奪命丹而不肯服反欲怨良醫之不救如此之人
何足惜哉
含光守眞立壇本旨頃聞主教二子之論俱以督師止許清修
不許作醮爲暫爾韜斂之謀是年聖誕止訓禮誦一日甚違上意究竟二子看
得開花兩字未明故有此障這個障障了吳子二十年又障了
金子十年又障了陳子十五年矣卽如佛門初起止有一禪豈
[23guiji-03-0047a]
分赴應止因金山大師受國王之請不得已而潤飾醮法因著
科文因立儀表後人不肖便重色相習技樂初猶不過云以法
資生云爾孰知勞於外者必虛於内精竭則思味氣亂則思淫
有私則分戸分戸則棄公遂使終身削髪披緇難免寒庭苦楚
是以典師有慮及此故欲傳定玉書使子等探原返本不迷色
相子若未信試問俗道何人知正宗者乎卽有一二眞實之士
如施金經者亦祗做得外面工夫究竟與本性無益若李璞則
又落於自了之見不能成丹皆吾道之庸夫也若欲爲玉光弟
子當以此二人作兩頭炯戒今二子從事内玄尙未及李璞之
專一從事外法尙未及金經之純熟而徒一念貪生慕李璞之
[23guiji-03-0047b]
自逸一時逐相效金經之事業理欲雙馳心行相背多年積障
牢不可破至於切已當憂之事反不知憂若終如此併玉規尙
屬贅疣更傳玉書是何心歟
子等心雖好道不知道之有原心雖慕光不知光之有本徒向
聲名色相中討論是非高下天年有盡妄見無窮形色易凋神
明日牿甚者因俗碍道不知道本至常何曾碍俗又或因人畏
法不知法皆自度何常藉人子等都因此二種顚倒妄見未除
所以不合天心不成大道悠悠忽忽竟隨四苦流轉而中心無
定主也
四天君曰韓耀宗施錦二子年將杖朝筋力宣勞固非爾責然俱
[23guiji-03-0048a]
要自樹老成典型方可爲眾心推仰所謂老成典型者其體端
然以莊其容温然以和其言悠然以永其動展然以舒其氣肅
然以清其慮純然以樸皆所以徵其内養也大眞人云分付後
人休務外六時常把念頭看一念之躁體不可得而莊矣一念
之傲容不可得而和矣一念之褊言不可得而永矣一念之遽
動不可得而舒矣一念之得氣不可得而清矣一念之矜慮不
可得而樸矣我之言此不是要子容體上用功夫故曰常把念
頭看也
四天君曰我等位雖下僚心同上帝其爲道也不高不卑無大
無小其爲心也無愛無憎不喜不怒有喜有怒有愛有憎者凡
[23guiji-03-0048b]
夫有我之心也可大而不可小可高而不可卑者腐儒執一之
道也
危微之辨桐子知否靜不忘危則人心不起動不忽微則道心
常明
上聖一心大壇一法萬法一旨不得其一則種種玄儀皆爲具
文種種妙制盡同死法若能悟一見原則人事盡爲天功外儀
俱屬妙行矣
四天君曰天尊大慈悲普開清靜門無聲亦無色無緒亦無文
道卽眞常道心卽湛寂心湛明寶月現寂靜性珠呈瑞氣結靈
壇祥光護寶鸞壇以鸞爲根鸞由人以傳潔已能無瑕玉心照
[23guiji-03-0049a]
高天守眞靈自永敬至氣自綿冺我知見賊入我光明緣斯人
秉鸞教大道始得宣慨彼世上人未能解鸞音馳神復耗氣枉
爾稱多聞靈丹不可結三品徒凋零事眞雖盡年功行終無成
壇基易覆撥道心難永存所以大眞師口勅諸天神護壇立規
教法語何煌煌大則照今古細則分毫芒厥旨隱且密厥詞顯
且彰一言盡三際一事兼五常斟酌由聖慧奥義不可詳遵之
雖至愚法席日以昌違之雖予智轉盼壇根亡念茲昌與亡只
辨遵與違百慮歸一致合天守無爲無爲非不爲心心道爲歸
但知奉天行不問行者誰僞心從此滅眞氣從此回朗抱對白
日神精互滋培靈嬰生面目逍遙走雲逵
[23guiji-03-0049b]
四天君謂施元根曰元子内光昭朗已堪進法但魔試未嘗未
可自信已臻於不退之境須以下人忍辱法門降伏已心方能
心照天心而成堅固之體所以古人善降心者必密察已之所
偏而呵責之如飢嗔飽喜之類俱屬凡性之偏畏謗好諛之心
亦屬凡情之障必要洞明至道人我無間方是性光流露之候
性開天見無入而不自得則一切塵魔俱銷殞矣故規曰行法
之要曰下人不然受一法則增一慕靈之念得一靈則增一著
相之心窺一相則增一傲物之志究竟人不可上物不可傲始
而爲彼對待繼而爲彼比敵終而爲彼怨魔如是則所窺之相
無非魔境所得之靈盡屬魔因終身入魔不知洗雪眞果反因
[23guiji-03-0050a]
此而墮矣故曰行法非難𨚫魔爲難下人忍辱降魔之第一義
也性光弟子之品也玉光弟子之基也子敬而行之
四天君曰靈壇啟化傳道傳心願宏者可以傳道志一者可以
傳心何謂宏有一毫自私自利之心卽非宏何謂一萌一點若
信若疑之念卽非一所以我於皈壇儀中首曰勘志次曰徵願
蓋道非願不入心非志不覺也今日所傳玉書是要子等本願
奉行的若無本願雖行何濟卽如行一鍊度法必須發一大慈
願行時始不虛妄這大慈願又不是設心要發卽可名爲願也
實有觸悟於心洞見衆生緣業必然都入地獄哀憫慘怛思欲
救之而未能於是得法如珍奉法如寶卽此如珍如寶之心名
[23guiji-03-0050b]
曰喜法喜之至則習之勤習之勤則思之熟思之熟則行之貫
行之貫則施之溥貫也溥也而後可稱度師也然其心不先具
有慈願又何處生出法光凡讀訓者最忌輕信輕信者非眞信
也必要從疑團中晃然透出光明返之身心實可相證而後始
稱眞信眞信一生知之必透行之必力入道入法無難事矣子
等每每自稱道已知訓已信獨因塵境累心不能躬行實踐耳
若如此則子等塵境無時得脫卽道法無時可成矣自悞悞人
殊不知智慧人人具有果能用以照燭則一切事境之中卽知
是道非道之辨天理人欲之分至樂至苦之判至安至危之機
自然從道而樂順理而安斷不肯違道以就苦縱欲以就危此
[23guiji-03-0051a]
乃行從信起信自悟生上士解此故能入道所以大學誠意工
夫在致知之後修身之前也
人生天地間所以爲最貴者惟此一點靈光可以通天徹地可
以濟死超生故得之則成聖眞失之卽淪異類學問工夫惟在
保守此光而已但保守之法當知三品三品之用當知三節三
節之道當應三時人自十𡻕以上至於三十名曰青時斯時三
品充周養立甚易惟有精不易固守精者在乎節欲節其身尤
須節其心心有未節水不制火丹傾藥走呼吸間耳三十至五
十名曰朱時斯時日麗中天光明圓滿神氣壯實獨患精已虧
殘欲養玄者不徒節欲已也兼欲節勞凡一切奔競擾攘之處
[23guiji-03-0051b]
俱宜退避一步使我身無客火之侵得眞水之灌而後三田平
五臟調六府時運百節安和節勞之道甚細而微稍違於氣之
自然卽爲勞矣故節勞之道在乎專氣致柔自五十至七十名
曰黃時斯時精已耗竭雖節欲而猶凋氣亦衰殘雖節勞而無
補可以爲養玄之資者獨賴一神耳凡夫之神隨精氣而俱萎
若聞道者不然念空則客火不生慮靜則眞水常注元陽一點
孕英成精法水一泓貫華生氣斯時還返之功全在每事知節
毋爲所不能毋任所不勝抱眞伏雌含光守嘿方能保得靈光
一點常在絳臺而疢疾自寡延年可冀
施德浩問入門工夫曰入門不可好奇靈眞二字乃玄門也故
[23guiji-03-0052a]
丹家有悟眞之篇有致靈之圖
靜觀其靈方悟其眞潛育其眞自生其靈眞從三見靈以七名
三者維何太極之精七者維何少陽之英精英相輔定光斯生
大定曰玉大光曰金青羅慧照金玉渾成凡塵不染心印光明
飛靈上朝謁帝瑤京明此法旨赴感濟人鬼殃消滅災厄和平
廣運慈悲普度羣生功圓德備證行登眞小子何幸得覩龍文
朝斯夕斯莫負宏恩
吉天君曰三乘敦修貴循其序一曰照二曰明三曰覺照則明
明則覺覺因明顯明由照宏宏其量乃克大其修振其功始得
登其岸
[23guiji-03-0052b]
明明照照明覺三種修宜自學學到性命敦修地聖印堪承
塵漸濯
覺照明明覺照字字玄修宜細討松間明月滿長空若個能知
消息好
覺明照照覺明心性功夫靜始凝凝米護丹原有道六時先保
念頭眞
一眞可以通神萬眞便爲一貫照非眞非妙如之照也明非眞
非湛明之明也覺非眞非上覺之量也是故我道以眞而入以
眞而得以明而見以覺而臻還童誕妙之鄉覺也明也照也總
不外乎存眞眞則事事皆實言言立本心心無妄步步存神傳
[23guiji-03-0053a]
燈授印化導凡品總不外此
[23guiji-03-0054a]
金闕掌飛玄法大使白大天君
大天君諱[宀/三]
玉書云敬稽大天君自辛亥年三月特莅玄壇至九月則於
玉壇輔宣月九眞法及飛玄妙品九九之中大天君爲之綱
領矣位同四使職主飛玄所以金火隨身玄元共體將來樂
法之士咸賴提𢹂而探星宿矣
白天君曰子等本來具足文字文字具足本來諸子俱見文字
不見本來安能久傳天鸞諸子各宜知本眞實是空正相無相
元始之心傳無上無等求之者心眞米三耳汝勿生疑障本來
清淨方能知之我不浪言子勿浪聽眞妙不在文也飛玄相我
[23guiji-03-0054b]
實相胡成相玉相圓滿相聖相普覺相飛眞相是諸相皆爲我
相正相也子可尋已相舍其非已相可以進道矣如是爲爲爲
不可作想曰我爲一心如是至於皇初太上而得道眞之妙
至道相成離欲相不求眞實與眞空我能斷滅諸妄心卽見玄
元無上道
性光者大智光也慧由寂生寂者眞遁眞童遁爲童門欲求童
者必求遁至精之道在乎此也始之以誠繼之以空終之以默
三者眞實之法門可以見性也生是幻死是幻法是幻想是幻
故去幻生眞神光相接矣遁者無我如去有因如來去來無形
去來之間不去不來湛然常在心須常在是此意也故曰擊其
[23guiji-03-0055a]
首其首不得搏其尾其尾不見遁矣道矣相者空相也是故不
落鬼魔惡道非非空非相本元本淨是也
白天君曰聞道半也執道半也空道空法乃是全也敬鸞半也
信鸞半也忘鸞忘言乃是全也
將欲實之必先空之將欲大之必先下之將欲用之必先舍之
將欲彰之必先韜之離其欲破其相碎其光小其體必有大教
付子也
乩動非必善乩不動非必不善不靈之中大靈存不可測是玄極
極天鸞現化之道
養誠之士心如赤子未知人事而知食乳天之動也赤子之心
[23guiji-03-0055b]
不離是是乃玄德可以通玄極
寶一者上識一者次形相旣空統一無著天眞在心身相空不
可得心相亦空不可得所以通玄
大直之道通於天地天地一直以長存人得其直可以靈世人
不知見吾鸞形是以不知鸞心
混然而處鸞之理存蔚然而文鸞之理亡有文曰礙有礙曰妄
有妄曰不在不在而在之非道之常
文者意之子也大道無意而安有文文者色之祖也眞修無色
而豈可好文文人多俗慧人多狂大智之士有而若忘能於此
者可以奉天鸞法有神篆有解然且不著二子何著於扶鸞哉
[23guiji-03-0056a]
不在多言
白天君曰教育無常啟廸唯心宣化不一守教唯直直者不撓
直者不曲不曲不撓可以言心心者心也心有其心斯爲繫心
心無其心斯爲忘心心住其心名曰滯心心逐其心又曰放心
凡此心者皆非不壞心無上心也不壞心者稟天道之純一守
地道之堅貞秉五氣之正通三界之中出有入無隨感隨應常
清常靜同乎太虛太虛之體不壞眞心無上心者心唯至平無
所委曲心唯至直無所偏倚守元始之眞丹得玄妙之眞體從
實至虛從虛返實從無入有從有歸寂同乎帝心帝心之體無
上眞心二心甚大不出一米二心甚廣不外一寂諸子若欲歸
[23guiji-03-0056b]
吾正教入吾正法顯吾正道須具正眼辦此二心方可爲玉光
弟子然此心者爲之有道守之有因非渺茫而莫測非微細而
難尋下手時用一存字存者爲存其心於心也譬如飮食則存
心於飲食言語則存心於言語坐卧則存心於坐卧以至應一
事接一物無不存心以應之自然不錯又如心乃主人端坐中
堂有客相訪不論君子小人卽便相接便不淆亂我中宫毁壞
我黍米矣次用一養字養者譬如心躁則養之以靜心亂則養
之以一心憂則養之以死心怒則養之以忍心恐則養之以神
心喜則養之以淡靜守眞如斂息默坐抱神守一綿綿不絕如
魚之得水不見其水也而樂生焉如鳥之棲林不以爲林也而
[23guiji-03-0057a]
神止焉自然天性可復米光可現矣次用一眞字今世學道之
人常多詐僞常多自欺卽諸子猶不能免今須要眞實存心眞
實守戒不可外美其觀聽内忘其眞實終用不足二字道法無
邊愈進而愈形其不足眞常無息愈求而愈見其難幾故進一
步則知一步之路徑過一日則知一日之陰晴道路豈有盡頭
日月豈有底定大道亦若是已觀於帝心尙形不足修眞豈有
定憑諸弟子一日存養則有一日存養之益一年存養則有一
年存養之功故諉力於不如者自畫於進修者也心心求進於
道法者眞位虛之以待三年九年眞丹有基綿綿不息眞王可
躋眞米眞光諸子俱有何不急急自修尙爾徘徊顧慮甘爲末
[23guiji-03-0057b]
劫之鬼魂不樂身登於金闕大衆須各自省莫待臨歧忙亂
白天君曰信爲道本道由信入信爲德源德由信充信爲法根
法由信運信者土也土生萬物信生萬善若具人身逢道緣而
德未充法未究者非他也必其中心信還未徹徹者其心塵疑
不起纎障不生如太陽當空任是妖鬽現前亦見其胆嶮巇在
下亦覺其平所以者何唯光大則照之自悉唯本堅斯持之乃
固善哉信乎信之光最大信之本最堅也寶玉在石匠人能剖
而得之知石之必有寶也明珠在淵鮫人能沈而取之知淵之
必有珠也故能信則無象而可求無緣而可得若反是則羹中
有蛆盃中有蛇雖有香飯亦難下口所以古人稱信是功德母
[23guiji-03-0058a]
然世人非不能信也不善用信也道本一途而好信其二德本
一性而好信其私法本一神而好信其邪信之未善而曰信無
益也豈不誣古謗經耶若夫善於用信者先於道中去二德中
去私法中去邪使我心甚一甚公甚正然後曰此事如是此理
如是毅而有爲弘而有容坦坦蕩蕩自然人定天從理勝數轉
此方是有本之學也治身理性教人之本知言養氣化人之原
修玄所以治身也觀心所以理性也明理所以知言也持志所
以養氣也人無智愚清濁二氣皆渾存於身一不持養則清氣
衰少濁氣充塞由是施於四體則多躁多怠多肆多餒四者一
乘動止有乖矣言詞有背矣雖欲化人人何能化處卑澤者不
[23guiji-03-0058b]
聞山巓之聲立高堂者乃睹庭下之物光以高而照遠心以定
而慧生故知言之實在於明理能使萬理洞於中能使一心融
於内自然言來卽辨是是非非一無倒置方是化人之基本也
修玄爲治身之道者何也動容舉止養氣之人自然合節然止
云外治非内治也所謂治身者必要使精光充溢元神和暢而
後可云已治故非修玄不可得也觀心爲理性之道者何也知
言之士理旣明矣而内觀之力未全則性元之善未透隹木之
香火焚斯達文石之秀水漬益奇靈臺之米必須火以燭之水
以沃之而後光明始吐故曰理性在觀心也夫是二者實爲本
壇設教之意焉有身不能治性不能理而可以教人者哉人世
[23guiji-03-0059a]
空華孰非夢幻雖云夢幻亦要於夢幻中尋個實境方可爲人
世導師全體呈露乃是實境不全體呈露者終是夢中說夢幻
中生幻譬如養丹家必要到一點落黃庭方是眞得手若其平
日裏運關納氣猶是夢幻工夫耳願子等皆能到此地位則我
等開緣化度之志伸矣如其不然有負玉光大恩無益爾等元
命也
白天君曰道何道道之是道心何心心之是心故不知道者以
心求道能知道者以道求心心求道者躁者欲速靜者欲漸智
者欲奇愚者欲常執者欲方流者欲圓殊不知道無頓漸之機
亦無常異之別更無方圓之量道不如是而以如是求之故曰
[23guiji-03-0059b]
不知道者也若夫以道求心者和其中以應機無頓漸之法也
分其心以合化無常異之見也大其修以造極無方圓之跡也
道在斯行行人所不能行於是誠勇之心成矣道在斯守守人
所不能守於是堅忍之心成矣道在斯專專而久於其專於是
純一之心成矣道在斯權權而善於其權於是圓明之心成矣
必能成此四心方顯平日修道之騐故曰能知道者以道求心
者也子等以心求道乎以道求心乎以道道道乎以心心心乎
修道得道中間不雜一心是名以道道道以心見心中間巳具
萬道是名以心心心故經曰心集於虛道自來居心棲於一道
自來入心懷其和道自來都心抱其月道從此出細味此言始
[23guiji-03-0060a]
知以道求心不由以心求道也下士不知此意將謂道以心得
必藉心求殊不知此心未明雖求之終身亦終身求道人耳非
得道人也故以心求道者下學之事以道求心者上達之機子
等不可不知也
大法宗曰田在身中吾不知所以耕義在田中吾不知所以取
是名盲夫偉哉斯言子等向來習法坐玄其盲甚矣能於身中
見田乎能於田中取義乎玄者法之本法者玄之化必成眞玄
而後可以行眞法然眞玄之道豈在高遠豈落虛無須知人人
有身則人人有田三田六田井絡分明溝遂貫通自生以來人
人具一太極陰陽五行之位故坐玄之士返觀洞見洞見其位
[23guiji-03-0060b]
自然洞見其神自能知神之性情知神之陰陽知神之能事知
神之變化凡諸神之性情陰陽能事變化此所謂義也義者玄
之所由名也道之所由立也至於法顯靈通參天贊地亦不外
精此義耳子等奈何不能取之甯能免於盲乎易曰精義入神
以致用也義不精何以入神神不入何以致用用可見也神不
可見而可入也義不可拘而可精也何爲不可拘陰陽二而已
而動靜剛柔生殺消長之變不可窮極也五行五而已而生尅
倚伏摩盪盛衰之致不可勝紀也故人之於天道也賢人見之
不及聖人聖人明之不及神人神人體之不及乎自然所以不
及者精與未精之等也精一義則一義入神至於二三至於千
[23guiji-03-0061a]
萬則千萬入神也入神者神入也出化者化出也我神與義會
是我取義以養神非從義而入之謂非神入乎神存於中不可
見也化顯於神謂非化出乎是故不入神而用者是妄爲也爲
而不應不精義而入神者是虛幻也求之無益子等細思我言
靈壇以何爲宗大月爲宗以何爲教清塵是教以何爲修直悟
爲修以何爲玄自然爲玄直悟者性直乃悟凡人作爲修養誰
個肯用直性直性旣已不明悟安從來夫直性者無諸委曲無
諸倚著無諸阻抑無諸紛歧合於一通於自然守其中成乎大
公是以謂之直也不知直者心存物欲則委曲而不公心取境
法則倚著而不中心礙色相則阻抑而不通心用私智則紛歧
[23guiji-03-0061b]
而不一是以凡夫日日求直而終不直也傳心曰自直者存我
直者亡自然而合之者存有爲而合之者亡道之存與亡也幾
希大眞人丁甯告誡專欲子等明自然之旨去有爲之病有爲
則直道障礙故然去有爲者非無爲也譬如禹之治水以故爲
因以利爲本知故之利者乃能知性之直也天地萬物之生成
雨露風雷之變化山嶽江河之流峙人物芸生之動靜通其本
根何一非直故善言道者言性善言性者言故善言故者言利
利以養故故以達義直性可得而見矣天性旣明悟從此出故
本壇以直悟爲修也生化之機出於自然若不自然卽爲勉强
勉强卽爲假僞假僞卽爲敗壞玄功之道可以敗壞者成乎哉
[23guiji-03-0062a]
可以假僞者入乎哉故曰玄無大小自然爲寶玄無小大勉强
是戒從來古仙煉品浴嬰飛神脫胎何一非乘氣化之自然施
調護之工巧令其自生自結自長自飛若非然者玄功之道同
於飮食之用藥石之功欲求延年尙不可必豈能如旌陽之沖
舉雞犬皆上升耶蓋所貴乎自然者自然無限量道功亦無限
量自然無㪚滅道功亦無㪚滅故曰自然爲玄則本壇之眞玄
也
我前言以道求心陳羅二子已解得否求者從這裏尋覓這箇
若曰以心求道你現成一片凢心那裏尋覓得道出所以我下
一句斬關奪門之法曰以道求心其機甚滑其縫甚狹全要腳
[23guiji-03-0062b]
立得定頭鑽得進方可說此四字若略錯一針卽落在大暗穽
中矣反不如以心求道之庸庸也求字上著力方不錯一針道
字上看清方是頭鑽得進心字上得實方是脚立得定
或問關字之義曰關者是汝等心上界限譬如一座大城有八
門中居一箇大士八門皆通大士欲出此城走遍七門俱爲惡
鬼所攔惟剩一門位在正北通道最近亦爲惡鬼所踞故斬之
奪之大士方能出於此城登於大道坦然無慮矣所以我前日
皆下壯勇之句曰道在斯行行人所不行道在斯守守人所不
守斯字裏便具得一種勇敢果決之氣在字裏便具得十分確
知實見之情
[23guiji-03-0063a]
陳子我有一言相贈一言者養精也精者從米從青青者東方
木色在人須怡情抑志使肝氣平寡慾戒怒使肝精守絕妄節
勞使肝神悅氣平矣精守矣神悅矣而後我身之肝木合乎始
青之九氣流液於心方能制得二火召得三精二火者元氣之
賊也三精者元氣之根也其根旣復其賊能制方能於中田中
結成一粒米珠故育青者養精之始事也米珠者養精之眞果
也心印經曰呼吸育青此之謂也
米珠非氣不結非精不光精氣二物皆屬有形唯神無形故心
印經曰存無守有無之一字最難體認修道之士必要從一切
事物上一切動用間尋得出一个無字源頭方可以無存神若
[23guiji-03-0063b]
言無卽是神何不以無名無而以神名字也蓋陰陽之妙理曰
神神之妙理曰無譬如太極之中已具陰陽之理然陰陽尙未
朕兆渾渾淪淪一團眞氣非動非靜不剛不柔不寒不温不生
不尅人能體會得太極方能認箇無字故曰最難體認也惟能
存此神而不間斷則陰陽和平亢害不作由是天地交而復姤
成元氣生而元精出元精元氣卽人身之陰陽卽丹家之水火
卽仙果之聖日聖月其工夫全在存無兩字若一念著物卽驚
其神一物起欲卽漏其神一欲造業卽濁其神一業受報卽沈
其神直至神濁神沈地位雖欲精氣之保不可得矣夫初生小
兒卽患種種惡疾精氣滯毒形肉潰爛彼豈精氣之未養哉只
[23guiji-03-0064a]
因前生帶得濁神染著漏業故至此耳今子等雖不夭札然而
多病多災亦是神濁之故神濁則精氣之中潛伏幾分不足之
因或不足於木或不足於金或不足於水或不足於火或不足
於土有此五種不足一遇外邪内爲牽引是以著而成病究竟
病則精氣自病治則精氣不能自治必藉此千生萬劫不磨不
滅的一點元神方能培得精補得氣接得命全得形若能存得
此神純粹精密則不但我身可保顯用藏仁更可奉行大法普
濟世間疾苦所以飛玄首言制萬象於幾先謂之曰洞元之神
也神者精氣之母也精氣者神之男女也道者精氣之父也故
神合道而精氣生焉黃庭經云道父道母常相望此之謂也故
[23guiji-03-0064b]
養生之士第一在存神
心印經曰神依形生此神在我未生以前我不得而養之亦不
得而壞之及我旣生神已入此形軀則形與神相爲依倚所以
修玄之士養神固急養形亦不可緩然所云養形者非必食膏
粱衣文繡快情欲餌藥石而後形始得養也只要於平常日用
之間動靜合宜若花之在春若魚之在水順天時調地氣適人
事尊生命敬天神此形便能遠害如久行傷筋緩行則養筋久
立傷骨凝立則養骨久坐傷肉息坐則養肉久卧傷氣安卧則
養氣久視傷血内視則養血久作傷節微作則養節久屈傷脉
徐屈則養脉久伸傷俞略伸則養俞又如春氣和宜緩志而少
[23guiji-03-0065a]
憂夏氣炅宜微吟而去欎秋氣平宜小勞而莫躁冬氣密宜玄
坐而寡言又如寒氣暴至當按摩以𨚫之風氣暴至當握固以
𨚫之暑氣暴至當吐納以𨚫之温氣暴至當温熨以𨚫之燥氣
暴至當洗渫以𨚫之如是三等工夫皆養形之事也形旣得養
炁精不爲外物所淆不爲客氣所奪由是元神日固道性漸充
故修士第二在養形握固有五皆用兩手握住内氣自固故名握固黃庭經云手爲人關把盛
衰所以手之所至可以變衰爲盛初生小兒兩手作拳蓋其本氣未泄尙藏水中故能作拳名元始握固又神仙起居法云兩
手腸下踞是交兩手兠勒少腹使膀腎氣得煖而交通是名運水握固又中氣凝滯則用兩手一手捺腰一手摩腹左右旋換
通徹爲度是名助中握固又若風寒初入皮毛洒然鼻流清涕則用兩手交項手項交爭額有微汗則風寒去矣是名清上握
固又如風在經脉寒𤍠交作則用兩手抱膝而坐抱欲其𦂳坐欲其踡亦必得通身微汗則風氣亦𨚫矣是名治下握固按摩
[23guiji-03-0065b]
不第五處當隨寒之所入而按之摩之然出入起居耳輪面部亦宜常摩心胸腰脊亦宜常摩手足掌中及兩髀亦宜常摩摩
則必按毋使膚𤍠此其度也吐納卽呼吸也六字訣盡之問吹字念吹抑直吹風曰念吹音卽吹風也若直吹風則太走泄又
問呼吸何別曰直口曰呵蹙口曰呼呬音斯胆氣用嘻又問或云嘻主三焦然否曰三焦無專氣在上卽呬呵在中卽呼嘻在
下卽噓吹也道君授此六字爲法門之最要行符作法非氣貫不靈然須平日做得存神養形工夫五氣方能眞具於中眞發
於外若徒仗此六字口雖誦之中無其氣則亦取如不取用如弗用也上帝之諱訓豁落切祖氣也元始之諱曰洪[王*音]弘切玄
氣也紫微之諱聻漆錫切水炁也罡星之諱炓桃棗切火炁也必明其音乃識其炁必具其炁乃顯其法
人身有三火一曰元靈之火卽神光也一曰元命之火卽命門
之火也一曰元藏之火是東方之火也二火和則養形亢則害
形故曰制之又有三精一曰胎光之精卽絳仙也一曰爽靈之
精卽金精也一曰幽精之精卽腎氣也總之水火二藏精氣相
[23guiji-03-0066a]
交金木二藏精氣各專土居中央金木水火各效其職以成其
後天之元氣故中氣不自運得木氣乃運中氣不自和得火氣
乃和中氣不自降得金氣乃降中氣不自升得水氣乃升故水
氣不貫中病爲滯下金氣不貫中病爲喘逆火氣不貫中病爲
中寒木氣不貫中病爲中滿所謂不貫中者無眞氣以相輔也
有邪氣以相賊也五性循環妙義難盡惟在子等能於身中覓
田田中取義則此等妙用自能靜照其源默識其化矣
白天君曰慈雲普覆化雨時新飛鸞埀教引度修眞二陽全具
嗣光傳燈燈光晃朗眞接瑤京厥惟靜一入道之門旦參夕鍊
胎就爐温我道蕩蕩周行易登遵規守玉默契天心沖虛湛寂
[23guiji-03-0066b]
圓轉無停氣綿其氣其氣方生神充其神其神斯清精霔其精
精滿月盈渾淪三品内鼎存存水耕火耨霞起雲蒸茶烟一榻
半卷黃庭是爲晶寶寶花淨明淨明旣足見聖要津有能解者
米結丹凝外緣不擾性海澄清尙加策勵莫負隆恩
今日正期開教故特到此見弟子等誠信不渝敬光可挹深爲
悅豫但仙凡之界別於幾希理欲之源分於一芥欲非嗜慾之
慾六種動因皆欲也凡非垢穢之凡見聞感觸俱凡也維此四
字實爲學人進退關頭必須於此辨得明白立得脚住方能默
契帝心潛符我印而一息存胎之效不難一蹴而獲矣無奈爾
弟子等慧根雖具上解未通不免理欲之莫分遂致仙凡之渙
[23guiji-03-0067a]
隔從茲以後當知人居福地咸可成眞只要掃障離凡理存欲
去性珠一透度品上仙可以斷滅罪垢永離惡根可以長親善
道飛化浴嬰種種玄妙種種利益只由一點鑒別之心而始能
知鑒別信曰大信誠曰大誠大誠淨信米結丹成飛靈無奇六
通非異所謂脫胎換骨之道煉金陶火之術又孰有外於此者
哉
理欲關頭一芥分辨明清濁道方純水耕火耨胎元固土土滋
培蓮自芬
煉金陶火始爲仙仙種原來不易言攜杖緩行探谷口溶溶性
水露珠鮮
[23guiji-03-0067b]
氣中有神神中有精精英一點晃耀黃庭神能會氣氣能聚精
神神渾合紫電飛騰一心求道道反我眞眞者無僞理之所存
理者無塵昇仙之門
天全胎息轉欲盡道心堅理至爐火熟九寶寶英鮮氣粹丹光
徹神清玉質妍精融融太始芝晶現寸田寸田能灌漑玉尊化
化延苞涵涵大月月印照無邊三品不離㪚塵性日消湔
以此云靜靜爲大靜以此期一一爲至一
靜一之旨明存胎胎火凝眞空之訣解上解慧花生觀心見道
本本立念方純純純歸無極止念法光明上根根蒂足米米護
玄嬰嬰童遊頂上竅竅吐華英無英全有英無有有無眞理欲
[23guiji-03-0068a]
仙凡地關頭方寸分混混求三米三米漸舒精精舒爐藥滿二
豎奚能侵妙如眞印語語語盡天音囑爾諸同志休爲俗故攖
似是而非最混眞慧刀劈破斷塵氛妙如心印誰能契契合慈
燈在保英
蜎私淨盡月光含一息存胎鼎不寒子欲傳燈須細辨辨明一
芥法燈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