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i0073 玉詮-- (YP-C)


[23guiji-05-0063b]
[23guiji-01-0001a]
道藏輯要
 玉詮卷一目錄
  立壇宗旨
  皈壇規約
  讀詮心法
  太上道德大天尊
  浯邱天公
  本師玉光普照天尊
  文昌帝君更生永命天尊
  正陽帝君飛行救劫天尊
[23guiji-01-0001b]
  孚佑帝君純陽妙道天尊










[23guiji-01-0002a]
立壇宗旨
本師諭眾言子等能知我壇宗印否宗有三一曰上二曰覺三
曰正天下乩仙應化之壇咸出上宫淵源師派故凡建立壇宇
要皆從上覺中演化而來惟我大壇上承元始中通金闕所以
規曰玉壇正宗正者該乎覺而統乎上者也所謂印者亦有三
義一曰妙二曰慈三曰照凡乩仙度世附鸞傳教者本乎照印
中出照者悲深願重已能照徹本來亦望世人同加照徹借鸞
以伸其接引之意此照印所由名也至若元皇開教闡道拯迷
自從厯劫修證妙印圓隆乩鸞流藴奧竅弘宣故曰妙印要之
妙也照也俱爲一洞因緣寸地現光而非普慈上乘之旨惟大
[23guiji-01-0002b]
壇分演八毫光光映續十眞開萬載之勝因八使護現前之妙
道所以上覺惟此地爲宗妙照奉玉清爲主主印宣慈慈光四
覆金光一百里祥烟徧江南正宗二字確有指歸實有明驗爲
是壇弟子者必須内究性元外操言行層層解悟步步隄防於
至紛至擾易動易雜之時尋出大明不昧之體寶月高懸萬物
畢照自然左右逢源法元俱徹方名善解上修弟子庶幾正宗
慈印日顯月彰矣
大金神曰天化昭垂聖慈廣運勅眞仙以度世傳法寶以濟人
天下有正壇三十六而玉壇爲之宗因緣浩大功化淵深所以
玉壇之光直接三壇而通玉闕上壇金光洞眞之宫中壇雷光
[23guiji-01-0003a]
洞元之宫下壇寶光洞神之宫故勅罡元紫微大帝督典上壇
星元文昌眞君督典中壇輔元八大金神督典下壇三壇珠貫
燈聯光充十極而此玉壇肇始於甲辰之秋定基於已酉之冬
顯明於甲寅之春充括於癸亥之夏莫不待人而後著藉道而
後弘如是三十餘年之功績遙遙接五百餘年蜀水之宗而開
後千百萬年之緒成眞之數已著明混元寶圖豈不偉哉子等
千生慶幸値此正緣務須發志發志之道不在銳進不在廣叅
但要大其眞心去其凡心證其聖身空其幻身自然生出大志
今俗夫之不入道者非道難也志不立也志立則信心漸堅志
立則覺性漸開志立則正行漸充志立則元功漸著所以我規
[23guiji-01-0003b]
約之中首言有志卽白上仙所云傳道傳心傳心傳志也然此
志非人可發非心可發更非言語可發更非文字可發何也發
與不發關乎道之成與不成是以就子等身上說則有天命主
之根器佐之夙修成之尙有風土囿之元氣範之業𡨚持之所
以易者易而難者難也然在子等旣逢大壇難道任其虛生浪
死該就極難發處特立志中之志念我大志何故不發必有𡨚
業持我急思所以解之必因元氣嗇我急思所以培之必爲風
土囿我急思所以超之有此三種思修方能解悟夙修完其根
器而全歸天命矣子等勉乎哉
韓眞人曰仙道儒道同者道也不同者法也儒道之中性天亦
[23guiji-01-0004a]
備但法在治世故詳於倫教而元元之理秘而未宣故我道祖
憫世降凡敷揚神奧傳道德于圅關授元科於玉局發先聖所
未發以爲萬劫度世慈航今函關一派尙識全眞玉局一宗漸
流應俗是以玉光聖尊重開木鐸丕濟烝民曰明曰直顯大通
出自重元曰月曰米闡性功本於元始正教煌煌言不能殫惟
在有志弟子入我壇讀我書專心求之教心自悟一志行之聖
果斯登矣
陶眞人曰飛鸞開化其來久矣秦漢以來在在有之總皆出於
上帝大慈光所現不知者以爲奇事不信者以爲異端豈知通
天達冥原屬吾人性分中事是以上古聖賢性光純潔雖無飛
[23guiji-01-0004b]
鸞之名咸有通靈之實是以苞符啟秘河洛成書嵩山授治水
之經赤水傳補天之術甚至七返九還醫經辨藥等書皆從昔
賢性光中得而利澤垂於萬世中古以降湻風漸漓人之靈慧
不能出於自然是以上帝哀之徧勅瓊仙周流八海或託鸞以
示化或假筆以相接其進者則如阿難之心聞道陵之神籙莫
不從無達有自隱至彰雖因緣之殊途而感通則一致也迄今
大壇啟化聖恩優渥溯泉源之細流匯巨浸而澤物所以道通
元始法布玉京而仍有取於飛鸞以示教者爲其近而易知也
爲其顯而易見也爲其實而易學也苟能進之心聞神籙漸次
堪成其靈通漸臻上古金書玉籙澤及將來此玉光啟化之深
[23guiji-01-0005a]
意也無奈世人肉眼未破一見飛鸞卽驚詫爲奇事或以奇而
信奉或以奇而疑退信奉者不過買櫝還珠疑退者眞同暗中
投璧甚至偏邪小人挾其私心鄙見謗爲異端致使已皈弟子
不能堅守初心捨道入俗者比比有之此等庸夫總之未解鸞
理罔識帝心眞所謂欲自絕於天而並傷其日月也豈不更可
哀哉
又曰三天之上亦有鸞臺其臺高廣數千仞中設珠鸞丈餘金
色香沙布於碧玉之几兩仙侍傍眾天人咸於臺下仰觀惟高
眞上仙許登臺侍側二仙子端肅甯靜乘鸞不動傳亦不多一
言一句出於妙機聞者無不立地開悟歡欣頌揚聲如雷震故
[23guiji-01-0005b]
其天曰雷音寶勝天所以三天之上亦設是鸞者非天眞之不
能親謁元始故也蓋因天天有民不能隨上聖高眞遠去故假
鸞一接其文皆一丈天書能自發光音天民雖眾無不聞見不
待侍眞宣傳而後知也是以二仙眞人亦曾供職九十劫始證
天仙子等莫視侍鸞爲艱苦事當作想此時侍側便不疑高眞
上仙之登臺鵠立安知此室之外庭除之下不亦有億萬幽靈
仰瞻妙化乎所以侍鸞一日其功同於行煉一次故本願經曰
同此無爲功德之所莊嚴其功莫大也



[23guiji-01-0006a]
皈壇規約
玉壇者上帝開化選擇眞修之子以充眞淨一會之壇也金闕
巍巍七寶元苑上帝宫中侍眞侍神悉是了悟因緣斷除障礙
清齋弘誓曠劫修證故得親奉慈顏聆大妙音聲嬉遊聖域逍
遙自在上帝慈憫深摯見彼眾生貪名逐利迷失本來猶如慈
母見赤子入井心如箭入爰以神通移接下塵世界污垢之中
成大羅宫七寶苑金闕殿復以一毫吹散人間以成十大眞人
八大元帥侍列左右金光一百里祥烟遍江南是名曰玉清正
壇爲是壇弟子上事聖眞中交神明下濟羣生修元功立妙行
入寶月叅性宗浩浩乎上帝之心也悠悠乎米眾之因也有志
[23guiji-01-0006b]
者視戒規碧玉眞宫大戒一戒曰不殺微命二戒曰不起淫意
三戒曰不生諍念四戒曰不盜一芥五戒曰不欺一愚六戒曰
敦行盡力七戒曰語言無妄八戒曰千魔不轉九戒曰弘發願
力十戒曰事聖不倦
眞人曰上乘惟一道捨此難成覺圓明自然路非由爲人作人
性至廣大性開成上仙
 王天君注曰本師言夫玉壇者上帝開化選擇眞修之子以
 充一會眞淨之壇也開化二字上帝慈悲之心上帝自龍漢
 劫來何日不以赤子之心待人何至立了玉清正壇纔說開
 化要見得時節因緣元始上帝親涖塵沙而說法也法廣而
[23guiji-01-0007a]
 深眞仙聽法之際咸發誓願親往下方濟度是時祥烟遍覆
 七寶浮空隨地結成宫殿仙眞下降或示鸞書或降凡身親
 臨輔化上帝承是願言設立上中下三壇層次宣達俾有緣
 之子不致汨沒靈光所以本師又說選擇二字選者選其夙
 根擇者擇其品行夙根旣嘉品行又正方許入得大壇是曰
 眞修眞修者以眞心行實修也眞心旣充上光自接不待慕
 靈著異而始面我本師也壇曰玉清爲何又說眞淨見得以
 眞合眞性光明淨方始充得大弟子不負元始上帝之眞切
 妙化也又說上帝慈憫深摯見彼眾生貪名逐利遺失本來
 一段要見得慈憫之心時時入人心坎照見那有夙根的被
[23guiji-01-0007b]
 名利之心喪了有品行的被名利之心邪了本來故物日暗
 日昏上帝雖慈焉能人人盡施大藥故仙眞不忘本誓時時
 降光啟迪冀復其本來如赤子入井何等皇急心如箭入何
 等哀痛選擇眞修不得不汲汲也十眞八使咸以本師之心
 爲心指詮示法不啻萬言而示弟子眞實清修只有七件七
 件之中前三件是教弟子之顯功後四件是教弟子之密證
 第一曰上事聖眞上事者敬心所發萬聖千眞式臨壇宇在
 内則屏息斂容時存兢惕在外則揖必至地拜必挺腰無速
 無遲班聯如一著不得縱肆之念方展對越之儀第二曰中
 交神明中交者誠意所動神祇將吏森列在前或冀表文之
[23guiji-01-0008a]
 上達或冀符命之宣通當平氣以相接舒顏以導誠著不得
 諂媚之念方見孚信之至第三曰下濟羣生爲弟子者上事
 旣敬中交已誠一點誠敬之心直達瓊霄是時不將天化闡
 揚豈不依然虛生浪死所以本師又致叮嚀以下濟爲急濟
 之一字有百折深情如渡江泛海必須乘風方能達岸如壇
 緣之順逆非逆施而行也壇緣之處逆則當固守待時處順
 則當廣宣壇教隨處宣揚以副上帝眞慈又濟者廣及之意
 也萬民之災沴如我一人之災沴水旱之祈疫癘之禱豈容
 不爲請命壇中弟子有厄如我一人之厄疾病之來祟邪之
 殄豈容不爲驅遣至於下度沉淪亦在濟中生出第四曰修
[23guiji-01-0008b]
 元功元者天之正色丹之定基自然而然非說可說修之則
 能中包天地外契五行不修則爲血肉之窟而仙根難見矣
 本師指出箇修字有不疾不徐不難不易境候俟人自驗可
 歎世人妄意修元者或指左元右牝或指虎嘯龍吟或冥覩
 凝想或息氣閉關俱是拘形逐跡大足悞人所以又指箇功
 字示人這功字要見得不是内面去尋外邊去究寔只須靜
 中著力一身三百六十餘竅皆有光明正上應周天之數人
 只須在尋常日用間靜持其眞動維其簡勿勞我形勿役我
 身自然眞竅中有妙光上蟠下際可通上帝之心可濟兆民
 之命故密證之功以修元爲首務也第五曰積妙行元基旣
[23guiji-01-0009a]
 定若無善行持之其基必致易傾所以本師又以積行爲急
 人之處境不一而可積行則一也故我規中分貲力之法以
 勸弟子卽本師積妙行之法也貲者人之所吝也知妙行則
 吝可化力者人之所惜也知妙行則惜可竭總之積得一分
 自種一分善果他人奪不去人當初積之時尙有苦難之色
 若曉得了這便是妙行而千而萬勢如百川赴海豈有稍舍
 之時成眞證果多稱妙行可見行不在成證之後而後積也
 明矣第六曰入寶月寶月者本師之名號也本師名號不一
 而此云寶月者要弟子見本師之心光明洞徹無一毫䝉蔽
 也本師何心以弟子之心爲心故比明而共印弟子之心何
[23guiji-01-0009b]
 心當體本師之心爲心故潔凈而常圓所以提箇入字出來
 見得本師如愛護赤子惟恐傷之弟子亦宜以慈母之恩待
 本師惟恐一刻離之這纔是入寶月第七曰叅性宗性者人
 所固有之天良宗者人所當止之歸宿性出於天而賦於人
 五常百行豈有舍性而外求大道者乎故性有專屬而命則
 隨之修性不謂命者專主於天也立命兼攝性者自盡乎天
 也奈何世人不知正命遂因而縱食色之性以累吾眞是以
 性水不滋長生路絕性光不透十釁叢乘而夙根品行又烏
 可言哉所以將叅字示人使時時内考常自檢曰今日所行
 會合天否曾縱情否自考未定於明師良友之中互相訂證
[23guiji-01-0010a]
 失則攺之是則更勉行之旣力性水性光自然重復而萬里
 危程今日始到是爲完人七件旣能方曰玉光上乘弟子庶
 不負上帝之心本師言有志者聽受戒規選擇清修之子便
 當立志志在精勤方始植得夙根不畏霜雪之壓覆志在堅
 確方始成得品行不爲利欲所搖惑故曰有志上文密證旣
 已持循勿怠全賴戒規以守本心故本師又說十戒弟子當
 細心靜聽本師頒這十戒可謂巨細兼該就是禪門之菩薩
 戒元門之天仙戒亦不出此範圍所以上文說了性宗戒中
 就教人明心一戒曰不殺微命此戒要弟子發慈憫心上帝
 慈悲度世只在仁字中發出所以物物必要度盡方始愜我
[23guiji-01-0010b]
 大願本師示現十八身中尙欲變形飛走以度惡道故畜生
 一道其報最慘莫道他業重任受刀砧之苦弟子等見之便
 當惻隱動中惕然悲涕思我前生安知不曾墮此而忍殺之
 乎又當思我今雖爲人安知來世不又墮此道甯忍嚼而戀
 之乎回思至此當代爲哀求懺悔冀彼復全覺性至於微命
 尤人易忽殊不知他也曉得避寒欣暖躍草啣花一種自憐
 自適景象何常異人只因有知無覺有識無靈所以自生自
 滅一段覺靈未曾悟得耳爲弟子者當憐之救之方不負本
 師之戒那有戲殺故殺之事乎受戒者當深體戒言不殺微
 命若微命不殺决無恣口腹而自奉者可知二戒曰不起淫
[23guiji-01-0011a]
 意此戒要弟子發潔白心本師承帝恩開化度儒門而成正
 果修至性以全道心不是教弟子捨身出家而輕廢彝倫也
 所以指一意字示人然淫字亦要看得廣不可拘在色欲上
 說卽如廢當務而逐遊覽是專淫蕩棄常經而事奇藝是專
 淫巧疎上眞而媚左道是專淫祀捐詩禮而躭豔曲是專淫
 詞故本師說戒至此條要弟子守定眞操勿爲外好所役方
 能鍊得此心潔白如秋水一泓汙濁盡去故曰不起淫意受
 戒至淫意不起决無漁美色而敗倫化者可知三戒曰不生
 諍念此戒要弟子發忍辱心諍者諫言之直也雖君父之前
 尙有諍臣諍子然施於君父則可若守眞之壇事關救濟合
[23guiji-01-0011b]
 於天足矣何需於諍理符機會契於眞足矣何待於諍况是
 非曲直言下卽明必俟受諍始明此中先已撓亂烏能藉諍
 而感格乎甚有明知其非而故言其是明洞其曲而不言其
 曲任其事往而私議曰我已知其事之非而假意順之者恐
 言之以觸其怒也明知其理之曲而不面言其曲者言非我
 責奈何我獨饒舌也本師所以指一念字以抉人之隱人若
 能去此念字必也和其衷以納人之言大其識以繩人之謬
 彼此同心如水受月事無過舉理不妄牽人盡合天斯爲大
 道故曰不生諍念受戒弟子諍念不生决無生謗誹而壞天
 化者可知四戒曰不盜一芥此戒要弟子發明净心貪者盜
[23guiji-01-0012a]
 之萌欲者盜之漸人身一落塵沙纔離襁褓貪欲之心頓生
 養成驕慢以爲舍此貪欲便無以立身成家故本師特揭個
 盜字警人甚至富而貪貴雞鳴喔喔猶如昏夜之乞憐貴而
 欲富虎視耽耽惟念脂膏之潤已燒黃煉白空求不死之丹
 翠繞珠圍幾見蘭枝之夢迨至欲求眞道授受何從所以不
 盜之戒最難遵守不盜尙難况一芥乎若以明凈之心克之
 則取與之界清而盜源息矣故曰不盜一芥受戒弟子一芥
 不盜决無攫金於市廛者可知五戒曰不欺一愚此戒要弟
 子發眞實心小智小慧最足損人道德而播我之智慧全將
 一欺字術人以鳴其得意殊不知愚有二種有質厚而賢之
[23guiji-01-0012b]
 愚有質魯而拙之愚賢而愚者不受欺拙而愚者不知欺豈
 非徒逞機鋒而不受不知於彼何損况愚忠愚孝在聰明者
 止可旁觀愚直愚誠在椎魯者易於入道此戒犯者最多只
 因不知欺人正自欺耳故曰不欺一愚受戒弟子一愚不欺
 决無喪天眞以害教者可知六戒曰敦行盡力此戒要弟子
 發報本心至性所出惟有良知良能何謂良知彝倫之外別
 無可知何謂良能彝倫之外更無當能知矣能矣而不加功
 盡力則景賢學聖則古稱先謂何所以本師指箇敦行二字
 爲入道之階况凈明宗旨首重孝弟故斗重孝弟王垂法度
 人壇之脈絡實由於此奈何弟子等名浮於實性滅於情事
[23guiji-01-0013a]
 親無養志之心他日事君必僞事兄無友愛之篤平居待友必
 疎甚有衣冠甲族而醉柳眠花學敗倫之蕩子詩禮名家而
 馬釣錢攤等下賤之傭工竟不知立身一敗萬事瓦裂豈不
 痛傷第思若輩豈不自有知能以用惟用之不良故至此耳
 所以本師要將行字去盡力盡力在行上爲之自然惟日不
 足那得工夫去閒遊曠蕩喪失天良乎故曰敦行盡力受戒
 弟子盡力敦行决無壞名節以傷化者可知七戒曰語言無
 妄此戒要弟子發誠一心妄之一字埋沒了多少仙根道果
 只因妄字認得太眞故耳孰不有正緣當悟被那富室田園
 孶孶罔倦營謀不已貪嗔濟之甚有侵人之產以方圓已產
[23guiji-01-0013b]
 占人之穴以爲已穴遂致陽訟陰號貲傾家疾莫不從妄而
 生此外境之妄當戒也若内妄則馳情縱欲但知圖歡習惰
 偷安不思精進妄冀長年而無玄功之修靜妄干聖眞而無
 妙行之能積出片言而謂人必我從妄發於欺答一語而謂
 人必我信妄流於蕩甚有對上眞而無實矯詞飾行叅上帝
 而不誠陽攝威儀心不存於經懺而内與外相違志不專於
 幽明而聲與意俱倍如此而曰清修知大道者如是乎所以
 言語出入最有關切天心之去留在乎誠僞人之誠者言必
 寡人之僞者言必支是以善聽言者聽心善視人者視色若
 弟子能受此戒立功必成以其能嘿而守也妙行必積以其
[23guiji-01-0014a]
 能簡而操也故曰語言無妄受戒弟子能不妄語言决無逞
 舌辨而妄道者可知八戒曰千魔不轉此戒要弟子發堅固
 心魔從心起不是外來世人常謂道高一丈魔高十丈此浪
 言耳非眞實語若道高而召魔則古來得道者鮮矣何以龍
 漢劫來得道者愈繁而避魔之書絕少可見云道高者道究
 未高也世上妄稱道高者不一有嫺習歧法而顯神通圖私
 利者道不高有煉外丹而服假氣者道不高有品行端方眞
 傳秘授不知時節强以與人者道不高有良緣際會大壇眞
 元䙝慢不珍者道不高召魔之由皆從此出若入壇之後妄
 想有爲必受境魔入壇之後卽冀天福必受病魔入壇之後
[23guiji-01-0014b]
 不立輔天大願逐隊隨班無上進之志者魔亦不來道亦不
 見故本師以魔字堅弟子信心去弟子俗念所以不曰一而
 曰千鍊金剛體者自能解之經云魔王退保可見魔非邪道
 所以堅固正道也故曰千魔不轉受戒弟子雖千魔不轉决
 無舍正道而外求者可知九戒曰[弓*口]發願力此戒要弟子發
 廣大心經云齋戒禮誦無願不成此爲初進道弟子而說也
 蓋弟子初入大壇未知心性工夫當先以齋戒清其心禮誦
 明其性以至淺之事開發其至深之功所以願在是功卽在
 是若加功旣密便要將[弓*口]字擴充其廣大之心大士云[弓*口]誓
 深如海若有志無願志爲虛設有願不[弓*口]願爲塵沙所以證
[23guiji-01-0015a]
 如來成大道者願必大大而浮又慮其易竭故曰深如海所
 以大士辭佛身而作菩薩者度人之念億劫常存也我本師
 誓願不憚塵穢腥濁隨處眞光相接者以誓願[弓*口]深神通廣
 大耳本師更不欲以一已之願度人而欲羣弟子皆當以本
 師之願爲願故曰發[弓*口]誓願受戒弟子發[弓*口]誓願决無作自
 了以成眞者可知十戒曰事聖不倦此戒要弟子發精進心
 聖心無處不現聖光無在不燭所云事聖者非專指醮祝參
 鸞之際也人當不聞不覩必宜嚴如在如臨之愼倦心之生
 皆因平居失於戒愼故雜慮紛乘而自不覺惟能事聖者守
 神於室則事聖可接聖光納氣於中則事聖可見聖心若疲
[23guiji-01-0015b]
 神傷炁則已之心光先已撓亂安能守天乙玄精而明我聖
 日聖月故本師提出不倦二字而表精之根源丹基萬法未
 有不先從事於精而可安身立命一身之中百骸九竅皆有
 眞精而精之主則在中田上田爲神廬精充則神光常湛下
 田爲氣海精足則氣脈常流大月之源皆出於此本師故以
 水月示人入道精喜靜靜則明精喜蓄蓄則清故曰清明在
 躬志氣如神以清明之躬事聖天心和豫而至誠足感以勇
 往之志立功則妙行皆圓矣故曰事聖不倦受戒弟子事聖
 不倦决無面聖眞而昏怠可知十戒之後本師復以偈言繫
 之曰上乘惟一道捨此難成覺上乘工夫不過見性明心所
[23guiji-01-0016a]
 以本師以叅性宗透了箇性字十戒内皆藏一箇心字世間
 萬法千門未嘗不具大道而獨我本師立將以心悟性一解
 卽超無上所以說捨了這易進易遵之道更有何處能尋覺
 岸又云圓明自然路非由爲人作圓明二字卽本師寶月二
 字圓而不明不見大月之體明而不圓難澄金水之輝本師
 教弟子入道之法不過斂光於精定志於一便是登雲捷徑
 若簸弄靈光希通異法立願不堅喜入旁門者卽與本師之
 道殊矣所以自然之道貴乎無爲無爲之道方可有爲此志
 此願要言下立發如參唯唯是也所以說斯道之源如是若
 一萌歧退卽父子之親師友之切其昇其墮誰能挾之故曰
[23guiji-01-0016b]
 非由爲人作又云人性至廣大性開成上仙本師嗟嘆人之
 元性出於天而𢌿於人巍巍蕩蕩與元始之光明不異爲大
 壇弟子卽當養元始之光明以濟羣生充元始之光明以事
 聖眞放元始之光明以交神明總不外這性字性見心明三
 彭六賊聞風宵遁故曰性開成上仙又何疑乎余自受督教
 以來本師之教弟子玄詮眞訓多矣似無煩余之再贅然天
 心密邇不暢發本師之心恐愚迷弟子矯者無以化其正滯
 者無以致其和故將本師之訓所說戒言條分縷晰如霧開
 見日頃刻洞明庶幾後來英俊借此爲濟海之葦云爾辛未


[23guiji-01-0017a]
讀詮心法
王天君曰本壇妙經眞詮須潛心細讀叅求大義勿著色相邊
推求勿向隱怪處尋覓平平蕩蕩眞路自開切勿舍爾靈龜向
街頭問卜倘遇盲人指點翻令性海汪洋納於牛跡矣
又曰壇教雖有深淺之不同而所以爲教者並無深淺之分看
鸞諭者須要會心到無深淺處方能豁然有得苟萌一點好文
之心深者則愛之淺者則置之縱使淹貫寶藏於心何益看諭
之法第一要平心將眞詮訓語如今日新聞句句不敢輕放第
二要靜氣上眞寶訓本從性光中演出若氣有不靜性光已昏
何從更得妙義第三要去執本壇教言有因人而發者有因時
[23guiji-01-0017b]
而出者皆有一種妙圓妙機不可認作死句看第四要去恃人
世元言甚多已同塵土苟本壇教訓亦將粗疎之見一覽便道
能解不惟上孤帝眷抑且無益性靈若能去其執恃養其平靜
可以閱寶藏而得眞傳可以行大法而襄天化
又曰正宗大道本在平直平則不偏直則無曲大壇所傳經訓
如九孔神針一線而貫弟子等誦繹經訓先當尋繹大節大根
方得我大壇綱領





[23guiji-01-0018a]
太上道德天尊
 壬子年降
太上曰金精洞然大月之基性水昭融者天眞自全精微至靈
道寶惟一不二眞一之悟靜觀元妙復其本來同德於元始氣
氣相資光自不滅人能發正信道意尊敬玉光天子卽有三清
眞人三洞神將施力護衞永斷夢幻泡影之相而得神明不壞
之身性非難修和光剖微則悟眞常入道者微以動著光以破
迷可得性水湛明心如滿月大通無礙吾念銛能以鈍姿而修
解脫復元之道故特降此言之須時時護苗種黍愛養靈苗以
承大命不可忘也
[23guiji-01-0018b]











[23guiji-01-0019a]
浯邱天公
 玉書曰浯邱太上假名爲本壇洞法主
浯邱天公曰廣揚聖化誕演眞如恢漠妙道傳授眞書本元妙
本元眞本元神三者同爲萬化之母同謂之元五玄精六玄神
九玄靈玄精神玄玄靈同出於一氣本元也精之始生冲然而
虛精之始成湛然而明精之始有翼然而英故道人見英而知
明見明而知虛虛之又虛謂之玉虛氣之始生鬱然而清氣之
始成浩然而誠氣之始有肅然而青故道人見清而知誠見誠
而知青青之又青歸乎始青神之始生混然一元神之始成昭
然如嬰神之始有奕然有思故道人見思而知嬰見嬰而知元
[23guiji-01-0019b]
元之又元至於太元夫三者人之所以爲人也卽地之所以爲
地天之所以爲天也妙眞神三者上玄之體頂有金光覆護其
身心如寶月性如帝英現光度世之本也浴神之道莫如無思
吞芽之功莫如不馳養丹之法莫如至虛治身之方莫如不驕
恬然無欲怡然神舒此之謂性青爲元青虛爲元虛元爲元元
入乎道則不知其入乎元一我而已傳道卽知命明心卽見性
眞眞神神妙妙一元而已何者爲眞何者爲神何者爲妙一性
而已夫惟如是期於得者必至於失期於有者必至於無期於
勝者必至於不勝故入道之人心無所期惟有所止神神眞眞
妙妙矣三者一玄玄起於帝故名曰帝玄帝玄玄一不知其所
[23guiji-01-0020a]
以然故道心無所住謂之眞住心無所空謂之眞空心無所爲
謂之眞爲心無所化謂之眞化圓明之門盡於此矣吾故能知
眾生之性浯邱天公在洞神之上居太於元居元於妙莫乎不
可得微乎不可測遠之則不現現之則大變水之母金之眞如
烟具妙具妙生神吾能踐其位而不疑入其堂而不懼造其室
而不怖所以然者吾能得精氣神而養之也夫是以知三者妙
眞神之基妙眞神三者精氣神之元眞人於此六者念念在心
未嘗不勤三靈九英至此始矣本乎太元發乎九天道法一宗
志士密傳秘之秘之
浯邱天公曰主法須明行法須誠悟斯道者玉清可臻恩光甚
[23guiji-01-0020b]
渥天化靡窮在壇諸子皆有成果證因之日各宜勉力自新毋
至倦怠斗宫九法乃太上勅命傳頒將來大法聿開神光正郁
須俟壇中有大弟子出方能成就此緣也成道之人皆具[弓*口]誓
得道之人皆具慈悲造道之人皆具清淨行道之人皆具智慧
修道之人皆具堅固大弟子在此五種人爲之開化不易言事
聖有倦不能開化矣事聖不易言昭明不結不能事聖矣昭明
不易言天心不湛不能昭明矣天心不易言人我未忘天心不
湛矣壇之興敗在乎幾微道之存亡在乎頃刻人之離合在乎
須臾命之去留在乎纖毫大道坦坦大化昭昭大人純純大德
平平能一者隆能空者[弓*口]去其所愛得其所愛離其所欲遂其
[23guiji-01-0021a]
所欲反其所好成其所好用其所知開其所知導其所能進其
所能遠其所樂適其所樂大弟子以此悟人之性見人之情明
人之志順人之意發人之思啟人之睿大道之門有一而已入
門之門可二可三可四可五因其所偏以正治之因其所陷以
力挽之因其所窮以通將之因其所迷以照引之因其所失以
得助之諸弟子皆能見道矣大弟子者諸弟子之師天神之君
玉光之子眾生之燈第一曰守戒第二曰好善第三曰勤修第
四曰靈通第五曰凈見第六曰正覺第七曰明曉第八曰入流
第九曰乘時第十曰護念第十一曰大忍第十二曰大和第十
三曰大慧第十四曰大觀第十五曰妙行第十六曰具妙第十
[23guiji-01-0021b]
七曰大具妙第十八曰無勝妙第十九曰最妙神光所在之處
名爲光嚴所居之境名爲妙境所化之人皆得名爲正法弟子
一劫之中度人化人其果可知矣我見眞道流行之妙至此盡
美矣天心在一一者性天也天化在變變者神化也天道在誠
誠者元眞也夫是以知大弟子不勞其形不役其神不炫其明
不有其知大人純純此之謂也傳道在心心之主曰神道光旣
厚神自清明是名修行門心主不清神明不察難得其道以心
提起勿使坐昏是名煉神門大道在心心光未充見猶不見能
勤能聞道亦可得是名致知門三門者乃入聖之要道見性之
捷程入道者先須入門入門者先須認主夫如是人材日廣吾
[23guiji-01-0022a]
教可興夫如是天心可得度人乃[弓*口]夫如是原本者多無有退
轉夫如是神通廣大不入旁門夫如是性天合一俱入大乘故
大弟子爲諸弟子師當矣安矣妙法傳於月妙道傳於米傳傳
而下月米而已月者米之精米者月之英悟其精返其英天尊
恭敬尊重稱大弟子玉光弟子度人弟子妙如心法可以心傳
飛玄神法可以神傳一切大法可見可聞三清妙境卽在此矣
現光弟子修光弟子乘光弟子愛光弟子現音弟子修音弟子
乘音弟子愛音弟子皆是大弟子之徒師諸弟子者大弟子也
當矣安矣入壇卽入道未入道不可名爲弟子聞道卽聞性未
聞性不可名爲弟子談玄卽談行未立行不可名爲弟子侍鸞
[23guiji-01-0022b]
卽侍聖未侍聖不可爲名弟子當名信子蓋言可進於弟子者
信也聞我之言當知我心見我之化當悟我道我心直而不倚
我道常而不弊大弟子當具清淨而修解悟大化自彰天眞可
得夫道一而已無可言者也欲化眾生不得不言夫性一而已
無可論者也欲化眾生不得不論然而吾道吾性終不可得而
言之論之妙周於萬化化周於萬物萬物得化而生得妙而靈
大弟子得妙而度眾生妙雖可得眾生不可得雖曰度眾生而
實非度也妙道至此可以登眞矣我奉上帝玉命來臨此壇俯
觀景運眞道宜隆因緣大事惟在諸子自召不可忽也
浯邱天公曰修心不可着有著便非修萬法歸一空惟空乃能
[23guiji-01-0023a]
宏性覺圓妙性圓則合性滯則離歸眞則能反一養慧則能定
光人之一身非神寓則死人之一靈非道涵則滅故養其神而
神長生守其道而靈常在凡夫不知道故不明心不明心故不
入道道爲心元心爲道本兩者豈可暫離離道則昏昧心則著
不可不知也滌心須滌盡莫放一毫污煉丹須煉眞莫著一分
假爲已須爲徹莫存一點障爲人須爲透莫置一絲寛大徹方
大樂是卽我安心積功成聖胎所修亦如是試問學道人還元
欲也未
浯邱天公曰靈臺峩峩鬱蒼香服氣生神守胃房雲霞杳沓來
天中妙光湛湛聖月藏因道遂機玄中玄語語皆是仙中王回
[23guiji-01-0023b]
風混合眞人悅延星康斗童女芳始氣在我絳樓中天精飛入
天乙堂太上眞符不用鈎直道金文付玉皇子能見之可翺翔
飛玄洞神遊帝鄕世人不知心是母太玄𣺌𣺌非中黃太乙一
現守太乙居之不懼藏不息固精養氣護靈明一點眞文落太
極圓明氣母是法主苟能悟之三彭死入道長生永遠希見玄
爲寶丹光立用神使將在金樓金樓一門通天子照徹英英三
九數彷彷彿彿皆來護一日二日萬法通吾子得之是要路天
皇眞氣在泥丸太乙眞精是丹母虛心觀之可現光光從金水
長空窩胎元在我兩腎交丹田火熾胎元墮一昇一昇復一昇
眞人乘火飛金門飛玄𣺌𣺌不可說煉光煉月皆有得世人豈
[23guiji-01-0024a]
知性裏通吾子知之可度蒙玄玄至道非尋常知識意見悉宜
空湛然一點帝光照飛玄天道眞天道眞人志士始得聞一朝
可役千萬神至心思念玉光聖三九心傳方可進十年功行積
無邊到此方知是天性一言教子當細思一事臨身當愼之勿
輕勿逸養靈光自有天神開子知聞道未可名言說至人勤行
實無得歸來寂然相色忘天顏在邇天根實胞元一斷霹𩆝聲
飛玄恍惚入帝庭大法有聞修可到莫將三毒喪元精太上眞
符在主君瑩徹光芒卽可行何須步罡履牛斗何勞結訣誦靈
文元始一符萬神走上帝一印千靈欽隨子立行并立功俱是
我等眞心興化工在人不可遏玄元眞使靈通絕世人當知大
[23guiji-01-0024b]
月居故傳此法同志習勿使匪人敗化機勿使庸夫胡亂閱上
道非緣弗可聞盜來雖成終日傾子當愼之勿慢存一言一字
皆玉文誠敬由中舉止端品格卻從孝弟敦審緣察安不可忽
付法他人如此說太上靈寶在心傳非心慕道神光滅愼兢翼
翼開大教生者受恩亡者越傳心傳道及傳神高上金門上使
臨惟有金剛不退轉飛神自然到玉清





[23guiji-01-0025a]
本師玉京左宫天子玉光普照天尊
 一號玉清首座聖慧寶月如來一號救生發願慈悲碧玉眞
 人玉書曰敬稽天尊洪名寶號未著人間而辛漢臣所集錫
 福寶懺終僅有玉光普照天尊六字今爲玉壇開化教主者
 自庚戌年下元蒙頒月九眞經始知天尊以重梵光身發司
 靈大願叩元始而開宗顯聖師以度世故頒經之後卽蒙眞
 駕時涖靈壇教雨滂沾宗風丕振又按天庭金格曰本壇正
 脈元始傳宗故號玉清而正宗心印惟寶月得其眞故教主
 則爲玉光雖曰玉京左宫天子要之卽是上帝應現法身託
 眞人以立名示師道以設教蓋慈願也
[23guiji-01-0025b]
 大金神曰玉光微妙淵通我等皆仰爲師範今立壇在此如
 寶蓮出世色聲香味無一不臻至妙壇中弟子誰能消受此
 蓮之色得眼方見此蓮之聲得耳方聞此蓮之香得鼻方知
 此蓮之味得舌方嘗消受寶蓮之具爾等箇箇俱足只要能
 淨不淨則雖具而不足矣吾可爲子等淨之然須先發肯心
 肯心一發善根卽現現光弟子是也玉光弟子皆由現光弟
 子造就百年當如一日切勿求速效
 雷天君曰上帝住在金闕而玉光卽上帝之清淨身也故居
 元始玉清宫今來此土開教降聖臨凡慈悲豈可名量奉道
 弟子必須心同玉光慈悲救苦奉玉光之戒同玉光之行守
[23guiji-01-0026a]
 玉光之規同玉光之教叅玉光之訓同玉光之心奉戒守規
 叅訓乃可稱玉光弟子
 王天君曰靈應十方混然無名慈尊妙相寶月圓明慈尊妙
 心難狀難形浮黎黍米萬劫修成慈尊妙音普度天人三珠
 振響檀熾和鈞慈尊妙道三界推尊大無等倫細入微塵吾
 聞慈尊證果玄眞萬仙爲師千聖爲朋吾見慈尊仙眞道迎
 藹藹天顔穆穆天心吾願輔慈尊俾使正教興吾願輔慈化
 俾使人民欽
本師言玉和靈範道結眞光三藐泛蘭祁曩專然明梵浩𣺌淨
正太皇我示刀圭蓮華黃房醜鑒惡奕洛澤眞格三邱上聖元
[23guiji-01-0026b]
始天王抱孕萬靈散霞吐芒六角眞妙觀察四方雲雲流流通
入飛舞品圓液成次歸上玄蕩蕩大化眞法之光咸至佻忘綿
綿是狂景照互容飛到帝旁大聖智慧從定心降金門大神奔
走雲鄕護道驅魔度人無量
道者綿息非動償其幻動復歸綿息身如泡影法如鏡花不可
取非法亦不可取身法非法非非法我心如是常應常靜故如
來之果可修心者神之元領之至神完之至擴不損不滅勿害
於情深求其情害心之故悟見本來俱爲幻空空而非空至於
玉清
眞人在上情生五衰五衰旣現重下雲霞之天住有欲界以煉
[23guiji-01-0027a]
我無慾天人在天性迷生四相四相發露重下紅塵受人我報
眾生短命報夀者滯生報故當於報中忘相叅性復其本來凡
人亦然欲動結愆愆結害炁沉爲魂魄受報諸苦或者分靈之
苦或者囚性之苦或者迷徑之苦或者落阱之苦或者戀眷之
苦或者驚惶之苦心迷諸苦遂陷地獄惡境受無窮痛苦辛酸
具本來而不見思欲脫而無門通道雖邇莫如返還是故人當
克欲求神金闕可到
凡人之報非止於一二生之前所定自元始分眞卽當有是深
淺因緣眞光旣遠道岸難臻甚者緣報未盡復結罪狀生生不
已愈久愈昏不知大地之上有聖賢可師空寂之中有玉光可
[23guiji-01-0027b]
得執迷忘返以墮苦惱求道者能捨除眼前境界卽可安穩心
志不驚不怖不畏而入清淨解脫無上眞門
俗者心之至妄眞者我之至常但凡夫不知大本以俗爲眞忘
其所以有俗是故落於凡流人能空其俗緣悟其眞常卽見無
量光明卽耳無上妙音卽聞無上眞香卽讚無上妙道卽通無
上聖眞樂淡自然眞人可至
法無頓速無遲延道無憎惡無好樂雲過月現幽寂之境米光
湛然是曰沉潛大定可見妙如妙如之名我之妙如非妙如之
我非爾之我是道之我故我不見有我亦不見有子子能不見
有我不見有我我卽是妙如虛無大道
[23guiji-01-0028a]
宗元正本得正眞之炁也修無爲者必先爲有爲有爲之爲卽
是修無爲徹玄之義明玄之道收玄之神任玄之境故名之曰
寶月妙如絳宫眞人可飛可走可動可靜無形之形有名之義
洞玄之子須當志以求之
我昔在西天名天修如來三昧忍辱之性而證金仙厯無量億
劫化人救苦乘元始玉毫來事元始上聖名曰普照眞人飡聽
妙法修入黍珠又厯三千劫得大乘菩薩道永超情想故號之
曰聖慧寶月如來居大羅天處碧眞宫登七寶座以成福報但
凡夫之人未能苦志先貪福利故終不悟喪其眞元深可憫也
靈非我靈眞人之靈神非我神至道之神道非我道中天至道
[23guiji-01-0028b]
心者得道非載道文者載道非得道但凡夫之人忘文卽是忘
道忘心卽是幻道不能貫玄上士非文非心非我至悟於無法
之境執法之柄如是如法故大貫成
身以心累非身累心情以性累非情累性眞見本來幻者卽是
至實忘者卽是至眞方圓可合大小相容而悟要妙風土習成
易離易破神光一遠萬法難逢能皈命大道眞師修緣養寂便
有大羅眞人教訓或出或入或立或行或坐或臥無非長養性
光生神合帝而飛玄中
金闕大殿有神無量無數皆同一性皆同一志皆同一慈皆同
一信義理自然果報清淨周行大千世界可大可小無體無形
[23guiji-01-0029a]
無能無功漸摩涵養共悟元始人能知神之神故能傳神
神化妙道不求可得求在解脫之志解脫者眞心去障則慧性
日新克之又克卽是大慧金剛豈不入道但凡夫之人不知我
心安知非心不悟無障豈知有障故宜調神息慮思我丹元也
本師言上乘知覺在空本來欲悟本來先曉因緣銛等能悟因
緣否
業是因四大因緣著塵沙解障斷因緣莫如探本體空空卽是
道空道卽是身勿見罪福相一切皆如來指你業身及業報有
因有果種塵沙沙深忘本逐塵飛動幻本形不復識高高一鏡
在生前解脫塵沙容你拾斷諸有相與有情水月鏡花皆福德
[23guiji-01-0029b]
旣曉前因做此緣先空知覺後空玄認定本來眞實相電光泡
影又誰牽
須具天眼以照已身卽得前說上眞玄音不可忽略皆是直指
性丹須要日夜思量方得進步徒以句解字叅無益也
皆是因緣皆是命修緣盡命見原身傳燈引你入蓮花業根報
盡如來意
本師言寶光現處空罪垢容得他人卽善夀千年萬劫無量修
不如一日能和柔他人劣子父母管何必兄弟結深仇今世惡
劫非由他相𡨚相報氣當發天宫帝子皆欲善地獄眾生偏好
殺眾生生命命無常俱是浮生趨苦惱一瘟一水一刀兵見世
[23guiji-01-0030a]
善人知多少三天法主眞慈悲現諸妙與令人隨一年靈應龍
沙劫金書玉文皆滿盈六𡻕孩兒傳此脈道釋儒門皆曉得飛
鸞種子在誰人二木中曲一木直
 羅眞人曰一日能和柔者非言今日和柔而明日便不和柔
 也此一句如孔子所云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之意蓋
 修道者已先從千生萬劫廣種福田普植慧本福慧兩足道
 性[弓*口]開故能得此和柔之一日是此一日卽爲寶光現處三
 界十方充周無礙而厯劫罪垢從此一空無纖毫之滯染故
 曰寶光現處空罪垢從此罪垢旣空則一身清淨卽多身清
 淨一人清淨卽一世清淨如是則視彼五無間性盡是聖因
[23guiji-01-0030b]
 十八獄果盡同眞趣到此地位善道獨存則惡機絕滅夀量
 無盡則萬災不干故曰容得他人卽善夀
 王天君曰父母天地也人之爲不善乃自絕於天地故曰劣
 子而我與它同爲天地之子則兄弟也今有人責其兄以不
 孝責其弟以不順爲之兄弟者甯不仇怨耶
本師言寶合音開甚自然大迷不智認爲玄我根爾根在何方
只在我爾心中主看此動時道根出若爲妄心若爲識從此看
透世緣清何爲合一何爲分上眞佛俗皆成道視佛俗殊增煩
惱我曾出現三千身半從佛教半爲人火宅不過金不堅污泥
不著蓮不鮮衣珠身寒不如綿樂國華麗安如天空中有門何
[23guiji-01-0031a]
處得欲得正覺須知偏上佛應口卽是法捨此修乘皆可殺魔
教佛教判一心著法生魔離法眞妙如子孫多無數仙教魔教
皆滅度滅度不得地獄嚴火熖血硤亦吾心報盡報盡復報盡
我知我子去復來此音示與眾生知貪多癡迷枉自迴
本師言空中有相復有音若箇爲偏若爲眞今我教子莫分別
物來物應非吾心心同秋月尙非得纔得團圓永終缺寶中明
月無數形三千大千皆可悅妙如出果師玉清玉清眞境何人
聞始炁變出三菩提分付吾子無昏迷仙根修盡成佛果佛果
能離得是心𢆯定禪修皆誘法不肯受誘是逆子打他辱他苦
惱他賢子貴時必生孝此是下識非非門豈是有魔方作佛
[23guiji-01-0031b]
汝等今年進道卽有無邊知覺如不進道同彼逆子卽有無數
魔障若汝心性汝等不要看道難能進一毫卽是賢子辛亥
本師與白上仙同降靜壇本師吿上仙言靜湛眞人妙如在玉
清爲首座長者未敢以爲聞道每自克過無有他求上仙言眞
人每自克過無所不得卽是大求眞人靜湛在玉京金闕爲至
眞眞人亦無所他願惟願眾生不入苦道發是願已無刻懈怠
本師言眞人無刻懈怠是大願本妙如亦以此爲心無刻懈怠
上仙言眞人靜湛於二六時中每自思想眾生不來之故求不
可得願眞人言之本師言眞人不來無故生心無故心求不得
何况非心生心者耶上仙言眞人眾生非心緣何墮落此意惟
[23guiji-01-0032a]
靜湛能疑惟眞人能道本師言眞人至此我亦不能道妙如所
能道者以法心也上仙言眞人我念眾生苦於犁牛深不敢安
願卽說是法心使下界有所宗别本師言眞人慈心救世妙如
安敢不言哉但下方人民有五果五報六障三業不能信我之
言不能愛我之訓上仙言眞人所謂五果五報六障三業可先
示之乎本師言善哉妙如亦願先說焉心爲至虛著入魔果心
爲至眞妄入生果心爲至常變入惡果心爲至明昧入罪果心
爲至解迷入親果魔果之報心如烈火生果之報心如沃湯惡
果之報心如飛散罪果之報心如觸雷親果之報心如覆塵眞
人以此五果五報盡得入我心否上仙言眞人靜湛思惟五果
[23guiji-01-0032b]
五報盡同入我性六塵三業願眞人再示本師言眞人大慈妙
如何敢不言哉眞人不入眼通不聞是法不入耳通不聞是法
不入心通不聞是法不入鼻通不聞是法不入舌通不聞是法
不入神通不聞是法上仙言眞人六塵消滅緣何積功而得之
眞人可說本師言眞人至誠妙如何敢不言意業不盡道心不
來身業不盡五體不具口業不盡𡨚債不退眞人以此三業之
身得聞二人說法否上仙言眞人斷不得也本師言眞人三業
之身尙不可以得說何况於是業中更造無數惡業上仙言眞
人若人造如是惡業能度得否本師言眞人雖入羽毛濕化之
儔亦得滅度上仙言眞人羽毛濕化眞人將何法度之本師言
[23guiji-01-0033a]
眞人妙如在玉清宫放大玉光雖羽毛濕化亦得見其本性不
復墮落上仙言眞人靜湛聞之眞人有十八身教可得聞乎本
師言眞人妙如未敢安耳非敢曰教上仙言我在四八日中常
思大力願示勿吝本師言眞人大慈妙如何敢不言哉眞人妙
如常現天眞之身發諸異香神光徧遊三天之下及大地獄以
攝眾生妙如常現人聖身行諸妙道設諸禮樂以攝眾生妙如
常作孝子身忠臣身忘諸貪戀不畏斧⬤以攝眾生妙如常現
道人身獨處山林殊無畏懼以攝眾生妙如常於惡劫大難現
苦修身終得生活以攝眾生妙如常現富貴身施財忘我以攝
眾生妙如常現魔王身誘諸惡類入於地獄變換靈根以攝眾
[23guiji-01-0033b]
生妙如常現貞女身諸邪不入以攝眾生妙如常現貪夫身聚
諸金寶以殞其命以攝眾生妙如常現十惡五逆身受諸極刑
致入地獄受大苦楚以攝眾生妙如常現貧困身衣食不給以
道自處以攝眾生妙如常現邪教身興諸廟宇爲道人所繫以
攝眾生妙如常現禽獸身飛鳴有節飮啄有時以攝眾生妙如
常現良醫身教人養護以攝眾生妙如常現陋貌身人所棄擲
以攝眾生妙如常現飛化身人所敬仰以攝眾生眞人妙如一
心慈悲止此已乎上仙言眞人若以十八身教爲可已不爲道
人卽不得爲妙如是故靜湛能知眞人止言其可見不言其不
可見本師言眞人在玉京中以何法救度上仙言眞人靜湛在
[23guiji-01-0034a]
玉京中說八大法天宫帝子皆以我法得度本師言眞人是八
法者下界銛等可得聞乎上仙言眞人靜湛在元始前懇恩方
便銛等可得而聞本師言眞人妙如觀時已至可卽言之上仙
言眞人命我靜湛何敢不言靜湛初於浩劫之先求道不得爲
心著物以忘物門得道眞人靜湛復求道未得爲有我見以忘
我門得道眞人靜湛復求道未得爲有長生見以忘長生門得
道眞人靜湛求道未得爲有眞人見以忘眞門得道眞人靜湛
求道未得爲有師見以忘師門得道眞人靜湛求道未得爲有
弟子見以忘弟子門得道眞人靜湛求道未得爲有如來見以
忘如來門得道眞人靜湛求道未得爲有救護見以忘救護門
[23guiji-01-0034b]
得道本師言善哉微妙之言銛等何幸得聞乎本師言銛吳銛
汝知法中法蔽乎心法蔽眞慧慧法蔽眞通通法蔽眞母母法
蔽眞空空法蔽眞道是故我囑仙子莫著一切法莫著一切相
我如也人如也道全德備矣凡人能識一百字可以奉飛鸞可
以聞正法鸞不著相故也如珠錦錯綜泉源浩浩我視之如死
泥塊何以故於道多迷也上清之上有炁無形玉清之上有道
無文今動此處鸞意飛天外矣念之
本師言主大法宣大化宜空如妙如行如妙如願如妙如大德
不德成於空無能勝體成於行如意祥光成於願夫妙如玉清
之心法境忘色忘相忘反其無英洞然元明月光隱晦其寂藏
[23guiji-01-0035a]
月光顯著元始玉身有至寶惟在斷欲道有萬層專沉直上落
落乎恢矣上士聞道如與已爲𡨚顧惜不得故能有成我悲眾
生慧識旣短又愛凡軀生成大障桐羅桐吳諟有自然大道
之言諦心察聽可用以宣化也
 玉清大使七什藍迦曰三界之主其言大慈深抉奧妙非等
 於常文道道者宜細心叅究堅猛受持庶幾入道不負玄恩
本師言神光之子大本可悟性光之子大本可求道光之子大
本可聞如其不聞急急悔罪不能悔罪速攺其過不能攺過一
心下人下人者道也非下人也道下人也無道之人上人非上
人也大逆命也死不足救生不足接引仁人之心如是仁人之
[23guiji-01-0035b]
心上帝也上帝亦如是仙子不可畏我言妙如之言也
本師言通明本覺何一何二世人不知遂分空玄究之心性不
殊趨慕自異而本來慧光潛沒所以上帝分身開化先定其門
自見其質有質則光深光深而明照自然可以洞達八景可以
潛育三珠可以昭融九幽可以闇暉月鼎總從本來生質上把
立若質已漏損雖外繪文采内先崩裂與道雖親離道愈遠矣
子等功夫先要鍊成金質火不能焚煉成雷威山不能壓煉成
玉毫日月不能奪其明斯方可爲上帝弟子玉尊法臣然平日
第一要養氣氣能貫天符可達天氣能貫地符可徹地氣能通
神符可役神若平日不莊以律身敬以接物放精耗思妄思妄
[23guiji-01-0036a]
想溢喜溢怒七情顚倒六慾逞揚先天一氣先已漓喪直至臨
時尙欲自矜曰我取者祖氣也此生氣也此煞氣也此五方正
氣也以此而云藉氣達符吾未之信也第二要保元元者無極
之先昏昏默默無作無爲一點中已包億劫化生人人具有只
因認無作有訛以致訛將飛靈謁帝爲實境反使神思飛揚心
光搖蕩眞元反不能接矣第三要澄心心者太虛之境太虛之
中洞洞空空不著於物不粘一絲無明無暗無識無知無來無
去方爲大光明境界一涉有爲便非眞境眞境旣虛眞元何辨
眞氣何生三者缺一縱得玉籙千箱金書萬軸已身尙不可度
焉能度人弟子勉之壬子
[23guiji-01-0036b]
本師言虛空妙道惟在忘相入門所謂不住心一也一者妙如
之心不住者妙如之法觀此幻相眞相卽現空此幻相眞相卽
實此爲道法統宗天人一貫之源在壇弟子不可不悟今宵我
見諸子神光頗明故來眞光爲神光之本神光爲眞心之枝植
其本而枝自茂培其枝而本以滋神眞交養妙如可得法者神
之作用道者性之作用故道法兼修眞神兼足從此以入虛空
是我玉清眞傳也若非然者終爲小量未見本來非非雖切究
無成功我願諸子好樂斯言也
 碧眞弟子曰道道傳法皆要一空空者大道之空非冥頑之
 空亦非著境之空天空故高地空故厚厚者能載高者能覆
[23guiji-01-0037a]
 惟其一空故天地能覆載於人於人一空更能覆載天地也
 空者實之本靜而不動居斯空也清而不濁見斯空也虛而
 不著法斯空也一而不紛得斯空也玄色道斯空也聖
 慧寶月一空而已性光九英一空而已玉清之正法大道之
 直門若非寡過滌愆之士安足以語其妙哉我碧眞弟子也
 事碧眞者億萬士眞師護念未嘗私偏妙如之道妙如之法
 宣說示現罔不聞之是故大道人無所爲秘法亦無所爲心
 法心法有直道雖罪障重重莫不以直道教之也子等莫言
 直道難進莫言直心難發總在一已雖多言以寛自亦無益
 也同心同德方能應化子等俱已共事眞師謂何彼我之念
[23guiji-01-0037b]
 如此深重可憐爾等只因障大未能見得道字眞相字假耳
 今日眞人親來指點子等當於靜中求悟斯悟道矣壬子
本師言大華嚴經云佛言是平等心欲令一切眾生悉從十慧
而證如來平等之心人人具足不待修持不待行願世上凡夫
肉眼看得道字過高視得身家太重所以一言一行俱與平等
相背將自已蓮苞十慧日凋日謝本然晃晃明燈悉被惡風吹
滅今日爲爾等將蓮苞香露洗刷垢穢本來再現須具金剛力
拔盡罪根智慧刀割開𡨚債自然卽心見佛然世上凡夫有五
種斷不入道底人謗佛謗法者無論矣有一種聰明自用的人
玄詮眞諦過目便知郤道此言無甚深微不求精進此種人譬
[23guiji-01-0038a]
如春藻秋蓉一時文雅畢竟不能成實願爾等勿效也有一種
夙植旣好又現生富貴的人鐘鳴鼎食翠繞珠圍縱遇直師不
過歡喜佈施不知前生因果此種人譬如冠嶺秋霞日落自滅
願爾等勿效也又有一種心雖向道性卻無常的人朝叅夕誦
自謂精勤殊不知萬法千門畢生豈能盡曉若一法未能又尋
一法一詮未解又討一詮費盡神思了無一得此種人譬如羣
雀啣梅止可得香不能得飽願爾等勿效也又有一種俗緣牽
染不肯明心但營家計者竟不知身是外物可速可久心爲大
寶萬劫常存只要時時放開苦惱中卽現蓮花時時提醒火坑
内遍沾甘露若今日不閒明日又多俗事心隨身盡業與道違
[23guiji-01-0038b]
此種人譬如青蠅躭嗜葬在嗜中願爾等勿效也又有一種無
善無惡半信半疑的人自謂平日雖不修行斷無入獄之事聖
眞道遠甯有相接之時縱發敬心徒矜外貌雖在聞𢆯豈肯細
探竟不知天耳甚親審過甚密如此之人終身偃蹇斷無發慧
之時譬如風逐浪萍東西無定願爾等勿效也如此五種人非
不具聖性也非不具靈根也只因不知平等二字所以到底無
成這平等二字原極易明白極易點正今日爲爾等開發此心
便是蓮花種子平者如水本來原無波浪平者如鏡本來不著
塵埃那波浪塵埃𨚫是外面生出與本來種子絕不相干只要
爾等清淨其心縱有掀天波浪我心一派銀河耿耿白在明潔
[23guiji-01-0039a]
其心縱遇徹地塵埃我心中自具一輪寶月瑩洞眞空奪我一
毫光明不去如此纔是平等平等心見佛心卽見自然十慧發
生把從前所作豁然大悟便是立地聖賢道經云是法平等儒
言夫子道在忠恕皆是平等源頭爾等可細繹之經云妙空不
空以忍辱故不怖不畏卽云妙空空者實之門天生人物各有
眞空本相故天以空而明日月以空而光星宿以空而燦山岳
以空而靈河海以空而不竭人性以空而存眞故曰妙空不空
此指性宗以示人也性出於天本來無惡無私如日之未昇雲
霞就斂萬籟寂如此時妙空景界内外悉符就於此回光一照
始見性光合處卽是心光心光四照若海旭旣高倐然晃朗到
[23guiji-01-0039b]
此地面必待工夫工夫初起先存忍辱忍辱之道不分順逆不
論尊卑只要時時省察能化不能化皆以此心待之能存不能
存悉以此心運之以積誠持事事無不得以積善持身身無不
全故如來說法先要人具忍辱心而後可以發廣大願爾等今
日願非不廣行多不逮未能忍辱故也忍辱之心出於妙空妙
空之心卽是佛性爾等旣皈三寶不能得寶縱使爾等身到金
沙亦是矮人觀劇不能見我寶相不能聞我法音願子等各具
無怖畏心方可悟得正宗三昧那怖畏念頭不是叅悟可消只
要爾等去怯去私便是工夫作用如怒蛟出穴風雨自隨爾等
不得坐縻𡻕月墮落在因循業網中也壬子
[23guiji-01-0040a]
本師言修性者上乘之道性無體而慧有覺慧無形而定有丹
法中之丹心光湛然道中之丹天君泰然心道不二是名眞一
解悟無上玄文講演無上妙法積功妙化神可飛昇但修行之
子未知有形難悟無形若知有形有卽是無無無至妙不可名
言故我强名之曰玉光又名之曰寶月月者光之體慧者月之
基修定入慧修慧見性性光之徹悟者自見
吾於性光中分演金火玄元無量大神心心清淨未嘗滿足如
未分者故人當知大慧終不離定定者大定非如枯定全定非
守隅定三昧至深成於忍辱是曰金剛定玉清眞妙成於解脫
是曰無障定梵炁杳冥成於昏嘿是曰大精定性全定全慧全
[23guiji-01-0040b]
定全道全定全眞定得道乃得常道常明見性卽見天矣故好
爭者性之盜多欲者慧之賊欲盡則偏見消爭冺則道光溢可
以奉至眞而登玉清聖境也
本師言諸子欲行法先降炁欲明道先修性總之靜定爲行法
之本覺悟爲明道之門知其光定其神去其妄除其躁方是我
玉光弟子
汝等旣煉混元法名守得定三字戒否淫戒不守玉光不見殺
戒不守金光不燦盜戒不守雷光不赫
圓明一炁出先天寶月光明遍大千地水基全滋性體火風昭
灼慧光堅本無塵沙諸惡垢貪心一染慧心捐避淫當如避大
[23guiji-01-0041a]
蟒惡涎污觸牝門天戒盜當如執火鞭竊人一草戒非全戒殺
先當戒食鮮勿謂鯤鮞命不全煌煌金闕已標名無戀凡身利
與名月光洞處飛𢆯見只在黃庭寸地尋碧海盈盈無限春元
精一喪盡枯傾金樓全在神光守氣亂何堪役萬靈我心卽是
玉光心念念慈悲接眾生若有一毫私障起層層錮獄卽時分
勿矜勿傲勿恃靈下人忍辱證天眞百年能得幾重九三九因
緣仔細尋時壬子𡻕九月九日
本師言圓明上眞統御九靈三才配合五炁相生天玄直指⬤
悟命門台爲性主斗乃身根弟子求道先禱元辰元辰之尊巍
峩紫京每𡻕六度注照人身救災奪禍長養元靈修眞上士不
[23guiji-01-0041b]
日丹成慕法中士常接玄音祈福下士應感遂心願子䖍誠皈
命斗君降期齋醮獲福非輕障緣漸釋道業易成逍遙自在身
性同眞
斗主福澤卽人命元修道者旣悟碧眞以見性當皈慶華以植
福乃是單入雙修證眞要路植福者非邀福也邀福是欲植福
是道言道不言福則道未全二子異爲日人行法亦當作植福
觀若云邀福道多礙矣是日諸子祝斗母誕故有是諭
本師言我說於眾聞妙如侍玉清上聖見有黎庶初發善心已
發善心終發善心不住於色不住於聲相以心皈道以身皈道
以眷屬皈道以家財皈道如此厯年永久乃得眞道見諸道因
[23guiji-01-0042a]
法相成就道果法會未有向道心懷輕淺内念不實著色著聲
著相多生疑惑多生計較而成道者吾於天中見諸弟子奉道
迷道事眞違眞外竊道名内無道念心心口口不見眞道惟有
私見撓亂正眞及妙如徧觀他壇人多匪類法無正宗玄功以
誘長生之見符法以惑靈通之見禍福以愚俗人之見狐禪以
子前信後疑又有俗子始眞後僞又有俗子因財射利又有俗
子因人畏法又有俗子叛道違天故生偏隅執見者又有俗子
謗師毀戒故生邪私阿曲者又有俗子生心慕道不專爲道者
又有俗子生心愛法不專爲法者又有意在以道爲名而附聲
[23guiji-01-0042b]
勢者又有意在以道爲名而資口食者又有意在以道爲名而
索營生者又有意在以道爲名而顯雜技者又有以道爲名而
欲寄懷遊戲者又有以道爲名而欲倡爲異說者如此等類盡
非道人所爲事事逆天違聖罪過一積受報無窮或者壇事毀
裂或者神鬼索𡨚或者災殃並起或者謗毀時來或者刑罰常
遇或者禍患時臨由是眞於始者邪於終正於初者敗於後積
於未察成於不救深可憐憫故我丁𡧾神使爲說眞規以絕諸
障防衞修眞弟子如金湯堅固萬劫不磨非法之精得法之奧
非心之法卽心之法壇在心心在壇壇心兩立自然入道
本師言玉尊恩命化度仙種爰建靈壇所以大開法藏盡露𢆯
[23guiji-01-0043a]
機眾弟子今日在壇聽法者俱不從禍福中來卽是一念淨信
向本來性分中發生毫無假僞時存此心豈不快樂子等所以
不能時存者只爲塵沙惡業障蔽是心遂致本來性地恍惚難
尋如驪珠重寶已落萬丈污泥光明安能復吐今日汝等先當
作清塵想欲令性地一時解脫卽發大慧心皈神玉帝以清白
自守以貞固自持積功累行至於道岸方是眞實下手工夫
本師言仙子仙子崇德德生遷善善立懷仁棲一身可永存消
者長之本息者生之機日有寒燠月有盈虧山川有時崩竭水
火有時克戰守奇不變所以棲一能知此者可以養神
空其中實其外可以含和空其外實其中可以含眞兩者皆名
[23guiji-01-0043b]
有爲玄眞未至當其可何實當其直何空非空非實是名元英
一目視直一耳聽專一心應全生死從此定矣
仙子仙子病境者心也病心者志也志多於神其神日昏神旺
於志其道日至青春雨露豈無稿草𢆯冬霜雪豈無茂花知時
者昌乘時者貴知命者安立命者大道也不知道者或求於天
或求於人豈若求之我哉
米光光之本也根於大月培於黃芽滋於𢆯霜生於大直三五
之神天地之元精也本光立枝炁生炁炁皆光矣
本師言生生化化何不窮兩儀劈破離洪濛件件搬本都有象
象中大象眞人通傳心世上無人識識者原從沙裏得何爲先
[23guiji-01-0044a]
天大道中心印飛來名是月主人𢆯𢆯坐玉堂旦餐甘露夕瓊
漿有時出遊六合表滿衣惹得三珠香我欲提命浮黎眾不奈
眾心如大夢點出一圓金火珠丁𡧾神使相呼動立壇開化豈
有心應度不度皆夙因旣逢良緣莫失果勤修三九歸𢆯中
 法天君曰名是月者言乎妙如心體難可言語形容卽稱寶
 月猶屬名相究竟人人具足無待外求不藉師授故曰原從
 沙裏得言卽在塵沙性中未嘗欠缺些子然必要悟得先天
 大道心印方得得心印時本自内出反若外至故曰飛來也
本師言靈三神五𢆯中機一點精英九内居圭𢆯金熾抱太乙
朝元降眞出黃廬一水纔生尾閭間雙輪烏兔金玉圓一升一
[23guiji-01-0044b]
降飛金火縷縷珠光徹九天天光返照龍虎窟水騰火伏綿胎
息混合回風八景宫眞人帝子騎赤龍一還一返眞丹固眞丹
只在三五中再還再返升降冺龍虎無事吟雲風只留一月照
金水丹爐妙候露珠融眞人無眞眞太極無相無色歸浩空此
是頂門度世針守玄抱一凌高穹
鼎藏於金胎成於玉金者三之精玉者五之炁三五合一鼎成
胎結化者其神乎而所以凝神者非化生者其氣乎而所以結
炁者非生生生化化非三不一非九不成故知三九者成月運
三九者成大月水爲火用火不能爲水用故𢆯基在一不在五
五者中之極天星斗樞地維岳奠人衡藏英皆五數也知天之
[23guiji-01-0045a]
樞先守崑頂知地之奠先守𢆯室知人之英先固黃廬人中無
米欲見米者當先見心心空光見光見米成天以靜運神以靜
凝養靜者守丹以交眞火凝靜以俟眞雷牝不可守守牝者當
知其門門入而日月可探息不易調調息者當知其鼎鼎安而
呼吸始洽觀心得月心月非二見心者知月見月者明心莫將
心上想觀息得金金者丹之母也母戀子子自和順弗用歸想
𢆯牝萬法一門知空是也道無大小見元是也空非頑空心靜
空知元非外元性明元復雷光生火而非火之生金光出水而
非水之發解水火之源者先復性而修玉光飛玄其神乎見我
神者始知飛玄若神未至而遽云知法者神爲人襲也神未充
[23guiji-01-0045b]
而遽云知法者人爲神𣺌也俱不得爲飛玄天體圓人體直能
修直道當接元始妙萬物者天化萬物者地生萬物者風動萬
物者雷天地風雷備於一體者其人乎人中三品上合三光運
而不竭謂之炁施而不窮謂之精充而常通謂之神修飛玄者
基於炁存於精而飛於神能飛神者存乎慧
陳濟思問養心之法本師曰養心之法在潛潛則動而不溢精
光内守而一呼一吸皆合至道方見胎息若酧酢未終矯强靜
息則水火不調多致神瘁靜如春水之魚泳游自得動如臨風
之鳥吟弄悠悠
本師言欲求道者求之以眞眞求無求無求大求直道法門久
[23guiji-01-0046a]
不談矣諸子若能去盡凡思靜涵聖性我當時降靈壇演說眞
直之道眞直之道演說可明非眞直也直道不在心不在身不
在有不在無不在無中有不在有中無不在大不在小不在外
不在内不在内而外不在外而内不在空不在相不在實不在
虛不在虛而實不在實而虛一言不可著一相不可存圓明本
無際悟者得傳心
眞直本直道人欲說眞直眞直難以言傳師不能告之弟子父
不能傳之子孫所以者何直道本空無所比類諸子發志求直
道者當求無上圓明是圓明之心不染於物不著於相清清淨
淨廓然無礙無曲無二一道充盈是無上直心也命從此立道
[23guiji-01-0046b]
從此生世人不知修行妄執有相故隨任遷轉至於老死而心
不悟夫所謂悟心者照空命根全復本性觀我有生如同宅舍
泥瓦木石假合而就嗔怒悲忿譬如火然喜樂淫蕩譬如風搖
憂慮疲勞譬如水浸以假合之凡胎受三般之毒苦潰敗自來
無所迴避故能悟心者不戀不毀終其天年而本性如故此心
旣悟萬善同根隨感而應善道具足以是天眞教旨惟一直心
指引眾覺終始圓妙並無隔礙子等若於直心有悟精進大道
利己利人不可稱說其或未能見此直心眞實誠一亦能保此
性光漸希覺悟收心洗念又保性之要也
今日所言略明心法傳道之人修心爲要日用之中一舉一動
[23guiji-01-0047a]
皆須反已之心覺照時時在内方能合道若一念不存便爲外
物所動而直心難見矣
陳濟思問曰動而省察亦須靜而存養乎本師曰光明之心本
一無二光現之時靜固存也動而能察明掩之時動固昏也靜
亦外牽
金淵鼎問守玄抱一之道本師曰收心可以守玄守玄是名抱
一所謂抱一者非有一之可抱也常守於中謂之抱專靜無雜
謂之一得來之時不出一个直心子等守玄基立丹鼎皆須於
死法中參求活義方是下手工夫若執定死法千萬寶詮皆是
我性之障矣陳濟思曰讀寶詮而自有心得是謂能參活義者
[23guiji-01-0047b]
耶本師曰譬如嗅花得香香入吾鼻花雖不一快鼻則同若執
著於花必徧嗅而後知香非也必一花香竟而後再嗅一花亦
非也寶詮利益當如是觀陳濟思曰花雖有香必具聞性始得
本師曰然聞香之性眾生咸具特患不到萬花園中則空負此
聞性矣你道萬花園在何處陳濟思曰卽現在眞壇光明相接
處本師曰然
本師言心從性出性自天成流行不息是曰𢆯根以假入假混
入紅塵用心返性見我元神淡欲心虛心虛氣清氣清不息不
息理明理明於天日月星辰理明於地山岳眞形理明於時元
亨利貞理明於幻身外見身理明於俗三綱五倫理充法界理
[23guiji-01-0048a]
貫天人守樸工夫莫如悟心心以假合愚癡貪嗔心自性出見
性忘心見性之功用默而存冥心内鑒太始之精天元交合五
行迭運乾坤皆聚成形化心子有現在身是卽凡夫身藉此凡
夫身可以證金身夫凡夫身天生其身則落愛心繼入情心再
入幻心更入善心是爲凡夫心以心入相而爲凡夫身我於先
天一心入於後天化形心入異形而不作異心身入凡塵而不
起凡心及至身爲凡夫而不作凡夫心故能出有入無若隱若
顯劫劫度人未嘗少損金身少亂聖心守此平直之心誓將來
證位救度眾生守樸何如道人以示玄機不息之根使汝知眾
妙之門天靈降生身從何有皆是一息之中陰陽混沌而成故
[23guiji-01-0048b]
身形入世則有混濁昏華美色奢淫皆是身中之境意中之念
動中之心故從靜中而返息中而生如是虛幻相能消除已盡
境界皆虛欲作不生非從長生是無長生方得有生以生不靈
其心則眞以心有靈其身不生故法無常法動息長甯天靈旣
得此身卽生散之是境其心現眞以是道法爲之玄境當此玄
中化玄劫中修玄玄去劫以劫化劫其心旣眞身從性成復
用元心返觀五内從心發現透出神光一切境中生滅不聞有
無不見身非其身形化心眞神成道相不作塵心而有道心但
有道心而無塵心可以運神飛步玉清
本師言元一未分混虛空洞動靜旣殊體分爲二一元流注於
[23guiji-01-0049a]
二體之中二體奉承乎一元之化而後三數生焉太極之數也
迨夫清玄之氣稟三數而爲天渾厚之氣稟三數而爲地英間
之氣稟三數以爲人三各有三而成九九者一元之全數也故
修眞之法洞悟其三則知吾身所從受眞空妙體萬劫不磨洞
悟其九卽知吾身所從去一靈湛然二陰不隔如此者生死不
能動其情榮辱不能擾其志苦樂不能易其生淡然無欲其欲
易遂泊然無求其求易得恬然無思其思易通靜然無爲其爲
易就是以眞人常行喜心不行恚心常行信心不行疑心常行
定心不行亂心常行空心不行住心故能身脫乎塵網之牽心
超乎妙如之樂今之修道者不然也以欲爲常以妄爲實以道
[23guiji-01-0049b]
爲奇以靜爲滅以有爲眞以無爲寂故所愛者鮮衣美食肥駟
高堂所畏者淡飯粗衣茅廬土室所愛者分甘漸澤朋眷交稱
所畏者住靜逃榮沒世無譽所愛在彼所畏在此不亦愚乎道
人非惡富貴也視之如一非好貧賤也視之如一他人雖二之
我心自一也他人雖百之我心亦自一也能如此者謂之守一
守一之人可以修玄眞
吾開化本壇心中清淨無設教想無救度想金子守化本壇亦
當無行道想無興化想何也是一想根卽離眞一種種障道皆
從此生經曰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不知者謂是言心空知者謂
是言我法空俱未解也此正金剛一點萬磨不折之心在如來
[23guiji-01-0050a]
卽爲般若在上帝卽爲解脫正所以[弓*口]大化廣度人也吾今日
所言若能合壇信受心解神識見之語言自無鄙倍見之動容
自無粗暴見之行事自無惡濁格諸天上聖伏諸方地祇行無
礙慈心開無邊法藏如此者壇運豈不隆乎然而旣言壇運尤
當作不住心一陰一陽天之運也一生一殺地之運也一盛一
衰人之運也是故聖人尙有休否末學亦有疾傷水火尙有克
戰天地亦有否終道之隱顯亦運使然所謂運者卽我所言一
生爲三三化爲九輪轉無停範圍至道陶冶萬物其不可究者
雖上帝猶不能盡其可至者雖末學之夫亦當悟之也汝善念

[23guiji-01-0050b]
 雷天君曰天眞之言語語皆是度世金針不是尋常文字三
 九當參我身不可如小家術數也道機流行陽化陰成一元
 爲土混炁全眞一化爲二乾金始生其在於人胎元性英三
 從二化水始爲精不以情散是曰仙根一二三者神與炁精
 五行迭運三品交生神爲寶月炁爲無英玉光眞精爲九之
 神先天而生後天而存炁炁相化化化相成悟斯道者玉清
 之眞
本師言金火洞玄房水月還相印心心非我心我心能入聖聖
光湛然明明光藏聖性收收冥不見便入黍珠境
金子今年壇事方肇當先立心壇方可應求人生幻泡壇非可
[23guiji-01-0051a]
恃上眞非可恃鸞非可恃皆不過曇花一現指點聲香所可恃
惟心壇一建可以通三界可以濟萬方可以傳億劫可以對至
尊可以證天眞遊行如願豈比人寰衣祿易罄哉
天教廣大無窮約之只在一性諸子修玄煉法何處立腳總之
要復此大月耳陳濟思問曰只宜在絳宫做工夫否本師曰從
絳宫做工夫者又要從一切法煉絳宫也故爲心道寶心定道
生法爲心寶法貫心明陳濟思曰是宜一心煉法本師曰我說
一切法者該舉聖典廣及因緣無非見性之資故靜坐求佛譬
之磨磚成鏡此有量工夫非圓通之法也汝不聞乎净此一心
明此萬緣勤求至道名列天仙可見求道工夫當用全副精神
[23guiji-01-0051b]
做去若只在絳宫中求大月尙只做得半邊工夫難聞圓妙陳
濟思曰是謂萬物皆備於我耶曰不是抑謂成已所以成物耶
曰非儒言有體有用吾言無體無用吾所言者卽是規中審緣
直悟二法
金子傳燈繼體欽哉念之開化主壇要如嬰兒無私無欲天根
不漓守化主壇要如處子謹言謹動内守幽貞若使本性先昏
雖壇運日隆壇根日壞矣欽哉念之善宏吾道諸子今日到壇
聞教者皆有一個眞信在汝心頭道芽已露但須培養方得長
成使汝等平日在家夙興夜寐眞信時時不攺便造大圓明地
位不足爲難所慮者諸子道心輕淺一入塵勞便忘妙諦今日
[23guiji-01-0052a]
我欲鼓舞子等善心啟迪子等道念又恐說法無常難以日日
提命則使汝等今日雖豁然心開他日仍墮雲霧中矣金子如
是應若何繼吾心也金淵鼎對曰當念念正壇曰看取吾言再
答淵鼎未達本師曰若子可謂無間否對曰形迹未能無間也
弟子一心如是本師曰志不間易工夫不間難必要工夫無間
方是修眞眾弟子尊汝爲師亦須使其道芽恆長方可開化使
汝置於度外無以教之何賴主壇諸子亦須自修清眞自攺俗
氣使諸子聞教不思修持不力何賴奉道今𡻕各各自勉毋使
光陰浪擲也
 王天君申諭曰修行之道始於齋戒基於禮誦若壇中有能
[23guiji-01-0052b]
 常修禮誦者金子當立清修一錄以紀其功勤玉眞問汝之
 意如是而子一時未能解故不終諭
本師言大千法界大千法門接引下土化導羣生元始正因細
若微塵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中有智人破彼微塵流傳文字開
示眞經無邊法藏三界充盈時有愚人修煉不精妄測元始忽
此微塵修習幻相幻法乃興接續到今與正並行奇靈更速技
巧更能以此誘民惑眾成羣嗟夫正道不行不明正道平直遜
彼通神正道眞樸讓彼技精所以世人莫奉莫承我立此壇誓
度修眞一塵非小天地含精願與世人講習晨昏恢[弓*口]妙元斬
斷魔根振我彝倫翼我天心救我迷子育我眞嬰勉哉諸弟[弓*口]
[23guiji-01-0053a]
化在人守眞無變守一無分敬爾丹臺保爾元神抱爾眞樸養
爾九英惕惕在心毋使魔侵庶幾夙夜無斁我云時弟子有以煉筆逢魔者
故諭及之

金子經教未悟故法席不揚玄詮萬軸出一微塵子將微塵參
究便生解悟究之若無邪法正法亦無子從邪正兩無時看這
微塵作何狀貌此際惟是一團眞炁其上不皎其下不昧渾渾
淪淪一物未起便欲喚他作道亦不得也然此非吾子旦夕可
會下手先把玄宫掃淨少私寡欲作念我是道人要存眞道世
人不見而說故僞道人見而不說故眞如此潛修數年何患道
果不成乎有偈付汝
[23guiji-01-0053b]
吾年七十無言說終日昏昏守玄默世人伎倆幻非常笑我老
夫還似拙一山雲一窗月獨坐蒲團看不歇莫可洩金丹術秘
在囊中已百劫世人忙忙採藥龍轉笑世人眞是拙返還都在
不言中尋得天根共月窟
眞修二字誰能解得當從虛處觀詮實處觀玄生神生炁生精
以至種種妙丹皆是從實而修修眞之士須要步步踏著實地
故玄眞一道出於妙有而非出於太空然其中神神化化著不
得一毫非想容不得一毫粗炁貴在精思定慮方能煉出眞丹
金淵鼎問靜坐時當存心何處本師曰主人在那裏便照此處
玄者心也心外求玄不爲眞玄故炁未平者示之以觀息精未
[23guiji-01-0054a]
充者示之以觀丹田水火未交者示之以守玄牝神光未接者
示之以存上田默朝或取炁或運神或觀水火輪或呼五臟神
此皆因病之藥若上智人精足性空者亦何頼此哉
本師言妙性離塵垢光明湛十方空洞化無化幽德由斯彰眾
生欲所染害道如斧斨内爲三毒惡外爲六業戕對境心便起
展轉成無良修心在明性非戒何由防眾生愚所染全無智慧
光遇物便搖惑處事多乖張一心不能別道義從此忘欲入定
與慧非戒何由將眾生業所染三世有夙殃内善恆易失外惡
恆易長令人智顚倒皆因業所妨魔軍來惱亂非戒何由降眾
生習所染虛僞成肺腸居心多隱惡外事徒晦藏天鑒如明鏡
[23guiji-01-0054b]
神明若電光實善斯遇福僞行有不祥修眞須攺習非戒何由
昌戒能離眾欲欲去心果芳戒能破愚暗愚去性智揚戒能淨
諸業業淨神乃光戒能洗舊習不爲俗所攘一切聖賢人奉戒
如奉王飮食造次間敬守莫敢傷細微必愼密容止亦務莊嚴
淨結法界相好同眞皇具足妙功德悉由戒所昉
我道甚易知甚易行也平心以遇物物無不化虛心以御境境
無不清實心以求德德無不立慈心以開教教無不明諸子當
應物御境求德開教之時須問自己心上平否虛否實否慈否
若覺己心憎愛未融順逆未化隱顯未一人我未同急宜懺悔
能改前過能禁後惡方能直超無上然而人生濁世世濁性亦
[23guiji-01-0055a]
濁性濁智亦濁是以少分善功卽懷盈滿多方罪過力除未能
一念欲平及遇物時平心又失一念欲虛及御境時執著還在
一念欲實及求德時僞根潛伏一念欲慈及化度時人我山高
所以者何皆是汝等業性昏濁定慧不全故我今日欲以大戒
普吿子等今汝等有志者從事戒行戒行立則眞身自具眞身
旣具我道何待外求信者眾善之母忍者萬行之基無上元良
非信不發無量堅定非忍不能信以入之忍以止之道在此矣
然信忍二字非能强生必要從自己身上密密返觀卽如經云
俯念浮生遂捨其國入山修道豈不是信割愛學道行忍辱故
捨己血月豈不是忍覺悟處全在俯念浮生四字一見得浮生
[23guiji-01-0055b]
空幻便見得眞性常住故一切法門皆能信入一見得浮生虛
妄便見得世界無常故一切是非榮辱苦樂生死業報如同浮
雲任其去來而本性自若故能忍止諸子今日有志修道者且
從我平虛實慈信入忍止八字諦思可也癸亥
本師言寶月圓明黍珠湛寂總不離寸心而成人能淨此心無
一毫污染明此心無一毫障蔽便是寶月黍珠之根蒂也子等
試想平常日用酬緣應物之際所謂污染是心者何在障蔽是
心者何在在外耶大地山河無非淨相人緣酬酢亦是虛舟那
一個是污染障蔽的主子在内耶丹臺紫府眞吾常存意馬心
猿空中幻現那一個是污染障蔽的面目子等若能想得此想
[23guiji-01-0056a]
便是從想入觀從觀入定之學莫謂道屬空虛漫求無想心有
靈光非想不開但爲之有道進之有門爲之以正想而不以正
是斷其道也進之以專想而不以專是塞其門也子等誠能開
其門由其道自然靈光現前玄法易就若不從淨明二字立基
縱能談玄縱能煉法亦止做得外面皮殼究竟一個眞吾落在
迷障中永不能出所以本壇玉光宗印先要弟子具清塵想行
忍辱行修含眞法廣妙如心總是爲汝等滌去污染開通障蔽
奈何汝等平日昏昏逐逐營名營利得之則喜不得則憂背其
覺明趨向黑暗當知此心與清塵反又若營求不得百慮交攻
一縷善功便思誇耀一毫過差便思推卻所以者何是愛名故
[23guiji-01-0056b]
一步讓人五中火𤍠一分損已平日難忘所以者何是愛利故
世人惟具此二種愛心所以嗔恨嫉怨惱怒爭鬬時時現形作
主把我眞光錮害當知此心與忍辱反又有一種習性本非有
求終日營營本非有失終日忽忽本非有與卻好張弛本非有
取卻躭色相致使眞光失其明凈之體變成雲霧之幻當知此
心與含眞反含眞旣反情深障重本來一點眞炁消磨剝蝕塵
沙惡業觸處糾⬤眞月不來性水不潤所以然者爲有住著心
也當知此心與妙如反所謂妙如心者一曰平等二曰通圓三
曰精微四曰空寂含眞則内寶漸成忍辱則業𡨚冰釋清塵則
外境無牽以此三種工夫培養寸天還復始炁此眞妙如宗印
[23guiji-01-0057a]
也子等勉之
 白上仙曰正等無上心普令聞妙覺有爲卽成妄非法是眞
 法心印印眞心妙明燭無物來去任經過著迹墮魔窟大抵
 人無智愚妙如心人人具有只爲障蔽重重不能自見旣不
 能見安能自立所以眞皇要人含眞必先掃除凡垢透露光
 明如同日月方能丹臺不壞故曰含眞又恐世人凡情易熾
 眞性難融一點米珠墮入情田慾浪若非𦂳𦂳操存時時提
 醒神仙種子被他汨沒殆盡所以要人忍辱天生是人旣𢌿
 五行方成形質最尊至貴卻笑世人自待卑薄道是大道難
 聞修眞匪易惟酒肉是躭惟聲色是戀英英一個寶器埋沒
[23guiji-01-0057b]
 在糞溷中豈不負了天恩所以眞皇教人清塵三者之中本
 無深淺分合只要教人認了妙如心自然一做卽徹若想了
 清塵又想忍辱又想含眞妙心先自散亂了卻得如何下手
 一點珠光圓又明塵沙豈得凂眞身多緣愛裏⬤綿著總有
 鋼刀怎割情
 情慾相牽似海潮朝朝隨信起狂濤若能忍得人難忍引領
 凡夫駕六鰲
 丹基本是自家基修築還須著意搥貞志旣堅馴養足琪花
 萬樹玉連枝
 妙如心本妙如心出入隨機變化神修到無修方得手乾坤
[23guiji-01-0058a]
 一氣統初眞
本師言將來道法聿隆聖眞甚邇惟在子等洗滌塵埃自然能
見光明沾雨露今日我二人到此所說者俱是無上眞宗印心
妙諦子等各宜盡心思維不得視爲虛語入耳出口已也我觀
壇中諸子俱有慧根未具定力俱有才智未辦眞覺所以諄諄
誡訓不外清塵忍辱含眞妙如四門修清塵者先要看透心源
本無污染湛然常清卽有萬丈紅塵無礙本體如此下手方得
頭腦不是塵已來而驅之心已亂而束之也修忍辱者非俗云
忍耐也蓮花眷屬本是和同蝶夢身心終歸無我以此勘破縱
有極難忍者不以難忍而失我本眞矣修含眞者道在無言有
[23guiji-01-0058b]
言斯淺僞光去則眞光生小慧淨則大覺見亦非獨瞑目内觀
而已也務要把從前好見才智鼓弄聰明的氣習打掃無餘母
飾賢以矜愚母尊已而淩物縱能成得大丹悟得至道也要含
蓄得住方能眞實若一有炫露於人卽眞光爲僞光矣修妙如
者寶月妙道人人可至只因塵沙一著眞性遂昏先要看自已
性根所成就何者是塵其搖動飛揚者是塵也何者爲月其湛
寂光明者是月也子能於此見得自然守遁自然還童童相全
則眞月成矣
妙如如我本明心一著塵沙遂失眞剖破凡情須忍辱眞光内
蓄反元身
[23guiji-01-0059a]
本師言元化無言有言卽落小乘子等能知元化乎元者始也
命有元本在天性有元本在人人能立命方能見天見天之功
不在意識而在存養何謂存存者存其所不見何謂養養者養
其所未萌只將不見之中默默存想自然知得來路清方能保
得去路正來去路頭平平坦坦絕無一毫蹇塞聖愚一般走得
只爲心中一亂便覺慌忙歧路旣趨人禽頓別故入道者先要
立腳天賦人身便如種一寶樹五行具備日月洞明祿食作雨
露之滋培動靜合乾坤之旋轉何等護持珍惜奈何不知答報
任其增長惡芽故修道者先要防意每日意之所起先在寅時
人能披衣正慮默想天光初曉心光亦曉此時此際善善惡惡
[23guiji-01-0059b]
俱聚在一團腔子内卽當在未萌之先善者掖之使長惡者剪
之使無自然眞宗不失元命永存可以見天可以成人而以元
還元本初仍在化者以人化不爲欲所化賦命之後我可自主
認得眞我方不爲外誘所奪若身隨物役則神爲邪侵本來大
化逐氣而盡故元化二字道之微妙不易輕言我今觀壇中弟
子俱無能保守元化故去年如是今年亦如是所以如是者或
過或不及耳惟金子稍能守中但百尺竿頭不能上進更有犯
淫犯盜犯殺種種不端不止一人不糾不教前所云壇中氣象
如愁雲苦霧豈不信然我本欲指此等弟子列名於壁姑念向
來曾有功績可書尙冀將來悔過自贖故亦已矣今後不可不
[23guiji-01-0060a]
嚴其防也
元元始氣洞然清不奈閒花滿地侵邪徑易勾春蝶去誰人得
似妙如心
元元始氣洞然清只爲貪金不見人鼠竊難盈千日飽誰人得
似妙如心
元元始氣洞然清利筆戕人只爲貧也有宰屠營一飽誰人得
似妙如心
本師言三寶道爲先唯虛故無上一元啟萬化道體常居中三
寶次爲經聖言誠可畏一切言語中唯經載實相三寶終爲師
師以道爲貴有傳斯有益非徒重其名汝等奉道者是爲奉聖
[23guiji-01-0060b]
師因師得聞經誦經宜報恩因師得聞道修道莫負恩恩在冥
冥中非心可思議心量旣不及耳目何能知言報卽非報言知
是不知洞達爾身心自見眞師恩恩在不欺誑非實不汝言眞
語似庸庸天心只一中一中含萬化三界一中中
三界如何在一中寂然不動始能通元化無形成萬象電飛雷
吼本無踪
本師言一元萬化會合神眞統元返玄全復元眞道以元結德
以元成一元之炁藹如春雲動息靜開眾妙化生寶珠培護傳
心九英去邪去妄含元守靈滌心浣慮元炁長存
傳經大事時傳元始廣化開緣經何我靈光不接眾問故曰夜來言多此
[23guiji-01-0061a]
番傳經乃因陳子志願始發故傳付大寶以明至道奈何仙子
志雖發矣而習氣尙未琢磨習之未攺不可以言學氣之未變
不可以言道陳濟思言因𤍠心勸人故不覺言之雜本師曰唯
之與呵相去幾何唯則恭呵則慢而人之應我則大異矣豈獨
陳子爲然哉輔教二子亦若是也施子妙矣道則堅矣而語言
之間則近於好奇奇則流於僻羅子妙矣道則眞矣而語言之
間則病於有支支則傷於囂所以太上欲傳至道首必曰可道
非道葢甚言言之害道也發於道猶且不可况發於習乎况發
於習之偏僻者乎今陳子旣有大誓願闡揚吾化則當以修詞
爲首務辭之輯矣人之洽矣辭之懌矣人之莫矣向來人心之
[23guiji-01-0061b]
不合壇運之不昌其咎豈非言哉雖然修辭者亦有原非鉗口
也游乎太虛志乎無爲直之以仁義裁之以威儀養炁乘時因
心善導斯可以言矣
本師言玉京開化啟迪良知緼英成質含性成眞人生下土性
光漸漓良知斯昧肇開靈乘救拔沈淪各正本性各化氣質空
洞自然元性具存修之充之可達帝庭性光本具因欲斯昏欲
修性光先須滌垢欲去天全乃返眞常欲充性體先須守一守
一則中時中應化天教丕揚無言默會契合天心靈不著靈其
靈乃大空不執空其空乃眞心無偏倚行無邪僻見無滯著意
無固執空空蕩蕩方可言通天堂地獄總在一心數年教誨殫
[23guiji-01-0062a]
心盡力今次臨鸞願子復性性見道明性具道立返乎無始歸
乎渾淪日就月將得證瓊班因循如故永墮輪迴欲思救度重
霄黑壞援手無由拯度無門言至於斯三嘆太息
性本靈明無形無體三景彙合五行化成付𢌿下民方得成人
情欲日染眞性自昏性本虛靈忽焉錮蔽性本清明忽焉魔障
性本大公忽焉自私性本至直忽焉矯枉性本正大忽焉污染
性本眞實忽焉浮僞性本高明忽焉卑陋如斯等類不可盡言
與性相反那能見性與性相背那能復性一塊血團成何天性
私意日萌欲心日起皆非天性乃是人心去卻人心復還天性
其機甚捷其功甚難其道最大其理最微難處下手微處思惟
[23guiji-01-0062b]
轉關甚捷修玄最大玄玄妙諦方可得聞
修玄無歧趨復性接天機光芒億萬丈飛玄乃聖基
本師言一炁瀰淪太素具凝金光一點照遍寰區盡倫盡性不
失玄英超乎生死入乎中和運行五炁參贊乾坤流行不息與
天長存無聲無色萬象昭融天高莫測人性須存理存天復理
失天滅得失之機甚危甚微勉爾厥躬毋安舊習毋起懈心朝
乾夕惕
本師言碧霞眞氣人人具在丹田何云碧非白非青是也何云
霞眞水眞火是也故至聖高眞全是眞炁存之則成玉光現之
則爲青毫總由眞元不壞常淸常靜乃能保此最初元炁子等
[23guiji-01-0063a]
旣入宗壇旣聞宗教當知是炁我所固有存之弗失仙根巳充
養之無間仙果斯證不奈人生五濁元眞易漓人我易分爭競
易起徒知修道是邀福之途不知修道乃超劫之具所以愈久
愈迷方進方退也有道之士能修五觀以絕五種惡根何謂五
種惡根一者計較根二者思維根三者分別根四者虛假根五
者貪著根如是五種惡根輪迴⬤結俾爾等性光易昧大道難
修豈知此五根者非我性體欲還元眞先須斷絕人處天地之
中陰陽爲胚五行爲範貧者如少水生魚生涯易竭富者如高
原播粟穎實自然貴者如細草山巓雲煙偏近賤者如青松卑
隰天日恆遙夀者如豫章出土堅質已存夭者如木芍敷春弱
[23guiji-01-0063b]
姿先稟安者如藏燭洞房自遠狂飈危者如浮航巨海終沈弱
浪是知天地定位而物命係之故謂之數陰陽摩盪而物命屬
之故謂之氣五行交戰而物命隨之故謂之劫斯三者計較徒
然欲絕計較根者當作无我觀修道之士道從何修豈非現前
之光明心耶修心之士心從何修豈非現在之正眞法耶然以
法治心貴知本來之心方能會法得道子等性光易昏所以視
法不悟則起思維起於思維而得者往往與法背馳也於法背
馳則趨於物趨於物則隨乎境隨乎境則散於應是以定志不
守性光愈迷欲絕思維根者當作無心觀凡人之心愚者不知
分别大智者不起分别唯中材之士小慧之人最好分别不知
[23guiji-01-0064a]
眞道乃天地自然之理亦卽我自然之心初不因分別而後得
從分别而始正也然凡夫性光未明因生四種分别一者相上
分别如舍利佛爲天女轉化是也一者法上分别如婆羅門訕
佛擕齋是也一者報上分别如佛弟子不敬彌勒癩疾是也一
者見上分别如阿難錯認佛身紫金光聚是也前此四種分别
大乘弟子尙然未免何况爾等因物動情任情起念種種分别
總不是主人翁之運用所以一事當前便忘卻向來所得之道
胡亂酬應轉增迷障今須認定玉光宗旨以無計較立其命以
無思維養其性以無分别通其心則眞道日進矣欲絕分别根
者當作一等觀妙有之境是爲玄眞玄眞之庭字曰眞常眞常
[23guiji-01-0064b]
者卽眞性也四大乘化而來隨化而去不得爲常世界緣氣而
結依氣而散不得爲常五親有緣則合緣盡則離不得爲常七
情逐境而生境空則滅不得爲常惟有先天一炁結成一粒黍
珠生死厯劫本體如然乃可曰常耳所以修道工夫不向此用
力總名虛假然此虛假二字實之賊而成之仇必須用力觀察
稍有一分未誠未實便爲虛假惡根所據蓋虛假因地有五存
於人心最難斷絕何謂因地如因於身身是陰陽所稟陽實陰
虛故陰性用事則好虛假如土卑濕常出浮烟因於境境本心
造造境非心凡夫不知遂於境上著我施設假心假意件件屬
虛如撮塵沙不能作飯因於聞見聞見者眞聞眞見也若未聞
[23guiji-01-0065a]
謂聞未見爲見此名自欺亦曰自障皆由凈眼未開内不見已
外不見物故虛假從此而發如轉兩眸遂見二月因於人我人
我本是幻相暫分何從覓出眞人非我眞我非人不知道者每
每從人我見中增出虛假二字謂不假恐人得以槪我也不虛
恐我不足以餂人也此種虛假最妨大道如兩猴舞機變互生
因於智巧智巧之於人大用之則爲大智聖巧惟不善用者偏
於小處繫心如煉法而止嫻音調事聖而止習外儀爲之久久
内中究無實得外人視之亦皆謂此人道法虛假耳所以然者
蓋因性本智巧已具一種虛假根故也如將寒枝綴以綵花欲
絕虛假根者當作眞愚觀妙如之道甚易知甚易行也一切不
[23guiji-01-0065b]
貪則心自明心明則性自定一切不著則心自空心空則性自
照子等欲求吾道當觀察已心所貪者何事所著者何物不貪
不著時此心必能自見但爾等有生卽著於生有知卽著於知
有才卽著於才是故著於生者貪欲具焉著於知者私己乘焉
著於才者妄想出焉有此三種過失故曰貪著之根最背大道
况我壇宗教闡發不住心一之旨卽道中之靈通感應尙須不
著不貪况於世味之中而可貪著耶欲絕貪著根者當作大苦
觀人生下土何身非苦何情非苦何遇非苦總欲於斯世尋樂
者非徒樂未得而大苦隨至是故我弟子莫求世樂當求世外
之樂何以故世樂無常人所爭天所吝物所忌我欲攫其所爭
[23guiji-01-0066a]
邀其所吝蹈其所忌此願何時可遂若我道者人所弃也天所
遺也物所貢也取其所弃拾其所遺受其所貢夫復何患能遠
患者是天下之至樂也
 三九金神頌曰一炁開元化分毫照萬方踢破禍福關始得
 面眞皇眞皇大無外纖巨皆納藏無分人我相不競清濁場
 舌底清蓮生玄談字字香人心能一中卽與覆載量此衷稍
 有歧天律肯降祥所以開宗教玉語皆琳琅定志習五觀眞
 炁生三漿可以滋内鼎可以輔聖光可避水火劫可挽𡻕雨
 晹漸漸碧霞興天路同翺翔
本師言眞相啟眞教無我成眞修融融眞性中一炁化眞樓樓
[23guiji-01-0066b]
中十二眞環抱眞皇洲光華接大千言言契冥搜養精擴眞抱
專默絕妄求三花聚眞頂眞風任遨遊顧視蚩蚩者捨眞與妄
浮萍緣有時去眞珠難暗投何如蓄眞嬰燈燈萬載悠
我道平直平者心無爾我直者意無邪曲學道之人能修心凈
意行來步步都是平直以此見性性可復也以此參玄玄可一
也本是人人可以造就得的只爲人之一性各墮一偏遂致道
本相懸萬萬三惡五逆無論矣卽如有志見性有志參玄者一
落僻性到底是個凡夫死沉下鬼豈不痛惜我且略言其僻或
銳進而不研精曰妄或因循而不振發曰疲或昧於事理之經
權名之曰執或罔識中正之條理名之曰瞽或授金書而不展
[23guiji-01-0067a]
習正法而不探名之曰蔑或貪世務而懈眞修或恣謔言而忘
大戒名之曰流種種結習我弟子多所易犯故今日特來諭爾
務宜洗滌肺腸互相勉勵將來爾之性復卽爾之天位亦復矣
靈乘開緣宣揚眞教不過補三教之所未足發三教之所未明
非别有歧旨而另闢一宗也子等於三教中未能通其源植其
本是以無門可入無路可由不知本原原極易探取不待勉强
儒道曰中中者天地間自然之理凡心凡性便是不中所以去
了凡心凡性此中卽可與天地合德矣佛道曰正覺覺者人所
本有奈爲執著我人虛僞六偏所錮此覺遂難得正故以圓破
執以空破著以無常破我以無實破人以定破虛以戒破僞凡
[23guiji-01-0067b]
佛乘所演莫非輔行儒道闡發一中妙諦耳至我本師元始眞
皇立極於太無虛寂之先演道於黍珠生生之後大無不包細
無不入要不外此一中之性厯劫度生並無二旨故我今日仰
承本師宗印開化南洲亦不過以一中正覺化導弟子子等誠
能養心理性開已心之正覺合天心之大中則道在是矣豈遠
乎哉
三教皆言性混然同一化儒修最居先一中遞相授偏倚偶不
齊毫釐千里謬禪定有大覺從空得眞有若涉寂與無菩提非
樹覆𣺌𣺌玄中玄雲霞生虛牖著迹去貪求珠光轉難覯唯有
冺識知全得絳宫竇人生天地間幾睹光明晝余心已若剖君
[23guiji-01-0068a]
子愼屋漏
 慧光使者曰玉尊授眞法眞法無别岐大中自然道正覺人
 所知塵情一洗滌斯道自不離凡心好虛無學道常自欺爲
 子不能孝爲父不能慈爲弟非誠共爲兄弗友于爲朋乏觀
 摩面善無先施倫行旣不立學道徒爾爲豈知三教源一中
 實在茲見中自敦行守中自循規敦行與循規正覺始立基
 基本立以誠虛僞成百非基本立以公人我眞卽違基本立
 以大執著大乃迷所以大眞師開宣大乘機一中傳至道三
 教剖玄微爾等被教者教心須熟思中非虛寂理處處藏云
 爲所云苟非中戕口實禍樞所爲苟非中雖善亦易隳何况
[23guiji-01-0068b]
 不中者秉心己自愚戒則不能守定則不能持慧心因此沒
 隨塵作澆漓正覺日云亡大苦常相隨諄諄勵爾等有志莫
 自迷授訓至眞前深信無傾移一言當三復庶免歧途悲
本師言天開弘化性靈玄眞三三九九直道自循剝極生復靜
機動根守我三關勿使炎侵綿綿玉鼎文武徐温一炁沖和辛
弦望盈無爲水溢無爲火崩嘿守丹元煉質鎔金金身不壞永
固壇根堪嘆世人虛擲光陰不知報本不識元身法律煌煌不
見不聞規旨簡括葉析枝分無爲有爲倒施逆行司職曠⬤厥
咎唯均上天無私昭鑒甚明我今誕吿各發正誠主言如風加
草則從輔言如金加火則鎔教言如雪加月則瑩糾言如霆善
[23guiji-01-0069a]
驚瞶矇科言如星條畫適中黽勉同心玉聖心宗一有間曲正
化難弘主輔協志庶職殫躬謹身愼行明目達聰三品内滋五
德外榮母負此身可亮天工
清眞大道著不得一毫塵垢容不得一毫虛妄所以俗人一著
塵垢性卽不清一容虛妄心卽不眞俗之一字違道最易今日
我欲重申清眞妙義諸子各將光明心承受我訓夫守玄之道
金欲其清土欲其眞金土者精氣之源也清眞生萬化也修性
之道神欲其清志欲其眞神志者覺悟之基也清眞生萬行也
治身之道心欲其清行欲其眞心行者福德之幹也清眞生萬
善也宣化之道規欲其清法欲其眞規法者化度之本也清眞
[23guiji-01-0069b]
生萬道也故經曰道清斯高道眞斯明唯其得高明之道方化
得塵垢之俗離得虛妄之習世人擾擾一生何一不將塵妄用
事甚有正覺汨沒反視塵爲潔以妄爲能者語以清眞大道彼
必惘然無所從入不知元始眞身人人具有丹臺妙覺本自高
明特患未曾下手做得清眞二字工夫所以心地卑污性天霾
霧今日自聞吾訓之後各宜反求諸身自問曰吾性清乎否乎
凡塵俗垢去乎否乎吾心眞乎否乎虛僞妄志去乎否乎立此
清眞二字若結道場時時崇奉時時回向尋出身中超凡玉體
不壞金身卓然現前方爲下手修清者先禁嗜欲修眞者先誠
口意口無論人意無輕人則元神内守神守則眞光發矣口無
[23guiji-01-0070a]
貪味意無求樂則元性内蓄性蓄則清氣集矣是以善爲道者
不期高而高清也不求明而明眞也子等勉之
本師言欲尋仙種繼靈壇法乘盈盈仙拜難曩日劒鋒淬未就
今時鶴羽又凋殘謂主壇吳子及陳子也虛垂玉字詔塵閣漫有金書秘
錦函分付後人休務外六時常把念頭看
吾自建立靈壇以來無日不望弟子咸成一道各證一眞所以
徧勅諸仙臨鸞啟導而諸仙之應勅臨鸞者咸能上契我心所
垂法訓宗旨不歧不二歸於大中至正而止矣吾意弟子閱是
法訓亦當心開而道成矣孰知弟子等奉事雖䖍業根仍在向
往雖切心境未空化度四十餘年而弗能有一人登堂入室者
[23guiji-01-0070b]
徒見其少者漸壯壯者漸衰老者漸病病者漸死同溺於塵海
波濤頭出頭沒不能自救安望救人所以我今日特來再爲囑
付一番夫我道之傳於世也是生民之命脈也是人天之眼目
也是乾坤之正氣也是無始之元和也得其命脈之用則已身
可以長生救濟可以利人得其眼目之用則心合至眞道通天
地明察萬機化被草木得其正氣之用則中和位育萬沴消亡
百邪遠遁天地清甯得其元和之用則道參太極陰陽交化金
玉易身在世可以拯災捍患在已可以脫化飛形有此四種道
用故宣斯道於壇今法乘充盈譬如慈父愛子情深已多與之
財寶矣而子等尙無移氣移體之驗徒滋弱喪弱穢之容可知
[23guiji-01-0071a]
子等雖有法寶未知受用雖有寶訓未能樂聞所以因因循循
仍如窮子一般模樣深負余之期望也雖然諸子各有一種妙
心所以能敬我鸞能愛我訓較之庸俗可云霄壤爲主壇教職
者必當本乎時訓細細爲弟子宣明宣明之道先宜審人人之
愚者宣之宜詳不詳則不明人之慧者宣之宜要不要則不信
人之文者宣之宜雅不雅則不投人之俗者宣之宜淡不淡則
不順更有進者或以嘿宣或以身宣或以規法宣宣訓之道也
而主教二子向來鮮能行之是以大道未明也人心未開也上
眷雖隆福果未成也主教二子其交勉之
本師言雲羅八表慧光始開無上玄天金樓玉臺炁通元極津
[23guiji-01-0071b]
轉根荄骨從茲正筋從茲諧百脈凑理無舛無乖因我自有全
我本來萬災不干慧接三台是爲靈首大月入懷清心寡思擔
荷眞宗唯誠斯固唯信斯通信者無疑水乳交融誠者無僞日
月同宫二手一心旋若輕風光中生光大觀目中是形非形機
至形同是象非象化成象容靈通妙乘輔化高穹志發性開修
純性和有修無志厥功豈無以云入道止得我膚有志無修其
心孔嘉以此求眞左右逢魔志發修純昻首玄都無高爾志志
在識途無大爾修修在養和内懷明朗外若糢糊是曰善藏慧
花日敷元湛元英寶相雲羅上通八表遊衍太無靈乘秘旨玉
光要圖念之斯得母曰我迂
[23guiji-01-0072a]
本師言靈臺一點徹重霄妙湛光明契玉毫迷悟只爭方寸地
凡心拂盡道心高
聖眞立壇啟化傳教傳經無非欲人去迷得悟化凡心爲道心
變凡身爲道身如是而已不奈下凡愚昧不知内求於心實修
於身而徒馳逐妄緣沉沒幻海因妄起妄因幻入幻竟把靈臺
一點黍珠錮蔽得鐵桶相似不能有一毫光明乘機發露是以
上聖慈悲託鸞宣教教言雖繁教旨無二善聞教者當以一心
承受一心參求一心學習一心取證自然上聖傳教宗旨洞明
爾心爾心旣得洞明自然能於一切經教一切規教一切法教
知其一貫無二無雜大道昭昭取擕而得矣若不明此則雖日
[23guiji-01-0072b]
聆教言反增五障所謂五障者一曰計較二曰分别三曰思維
四曰疑惑五曰執著如是五障一起不能得聖教之益反成受
教之病所以然者皆因不悟宗旨而不内求於一心故也五障
不除則意識用事意識用事則神慧不宣神慧不宣則性光不
透所謂性光者道合於自然之謂也若計較則理多歧途而趨
向不决若分别則心無統一而解悟不眞若思維則意識相牽
而參求不實若疑惑則光明淆亂而踐履多舛若執著則悟機
阻塞而取證皆妄五障不除名曰强合夫强合者非自然也所
以性光之子最易入道其聞教也卽知以一心承受一心參求
一心學習一心取證歧疑不起五障不生坦坦蕩蕩觸處洞然
[23guiji-01-0073a]
舉而措之於身則身無不修推而見之於事則事無不宜事無
不宜則境緣隨我而化身無不修則天人順我而融轉凡入聖
之機存乎此也是故能以一心承受者必能嘿而識之能以一
心參求者必能聞一知十能以一心習學者必能時措而宜能
以一心取證者必能見眞合聖而五慧六通漸次圓成如是聞
教是名善受所謂一者統於中貫於心合於元會於神見於機
發於微也是以開化南洲務使人人了明此理勿爲歧二所搖
勿爲小乘所引勿爲爾我所間必令盡入寶明鏡中此我立壇
以來千言萬語不過俾子等識得我心自然包容元化大道探
原矣奈何頗有解者此心乍合乍離合了一分反離了九分悟
[23guiji-01-0073b]
在終朝旋迷於頃刻黍光最大積久而通如是間斷曷能通達
殆非性之不明皆由心之不一故是等人終不能見我也不能
見我則明明一月任彼雲遮蕩蕩周行多生荆棘他日業攻一
心錮鎖百慮搖撼出入無門進退不得積年事聖工夫竟付火
關水窟矣故知我道者心一不患乎無援六陰攪擾從他猖獗
我心一定立有神光破之心一不患乎病死大限臨頭試魔在
側任他威暴我心一定卽有智光袪之究之玉京在眼黍照當
眉而陰鬼爲我所伏之人試魔卽是保迎之將故知我道者必
剛必果乾清而浮至剛大也地厚而輿至果定也人生而靈炁
會元也坦坦一途卻被小智歧趨便壞我門一道爾等宜致力
[23guiji-01-0074a]

修性不難割愛爲難見心不難含眞爲難不含眞不能使神光
之無漏不割愛不能使慧地之發光所以善修性者必先割愛
凡於一切事境所係戀所躭染所欣羨者必用智刀慧劍一斬
而盡方全復我性體性體旣復道源清澈自不爲外境所淆不
爲歧途所惑善見心者必先含眞眞知眞悟入道之時人人有
發露之頃眞慧眞光學道之際人人有透現之機只因子等於
發露透現時非特不能沖虛涵養每每乘其發露必有意以炫
耀之偶獲透現必有念以表著之是以外事徒張内功潛損子
等果能發出無上道心决當從事於割愛含眞唯割愛始有眞
[23guiji-01-0074b]
可含能含眞更無愛可割應玄經云有生曰窒萬欲叢成有知
曰賊萬私交集有才曰蠧耗我靈眞人能不以有生役其神則
諸欲不起而性體空洞高明崇效天矣人能不以有知喪其元
則私意不起而性光温厚博大卑法地矣人能不以有才恃其
慧則靈眞日擴而性光鞏固性波流潤若高山之永奠大川之
不息而性量全具矣如是三愛旣割則諸塵亦盡視彼嗜欲貪
妄一切瑣屑之境我自有智珠照破本無可愛又安用割割旣
不事含眞自然恬淡虛無頭頭是道到此地位纔可稱曰是我
弟子繼壇一日一日之眞功也傳教萬年萬年之道行也
 陶眞人曰昔我與惠遠交問曰何名外道遠曰心外求道是
[23guiji-01-0075a]
 名外道又問曰何名中道遠曰心中求道是名中道此二句
 答言與前日教旨相契大眞人見子等求道多年全無心得
 故特唱此四句宗印曰一心承受者非僅言聞教之時也是
 言聞教之後心心相對須臾不離如有所稟令故曰承如有
 所容納故曰受若卽見之語言譬如所受已傾出在外若卽
 問以遺忘譬如所承又旋念背棄機括甚緊勿輕視也曰一
 心參求者訓言雖已承受終是死法與我性未能貫洽猶如
 服藥不化所以參求之功尤爲緊要參者兩物相衡求者收
 歸所放故教旨如是必返觀已心能如是否再周觀於事物
 淆亂時已心能如教旨否攝心靜察無二無迷方是眞參其
[23guiji-01-0075b]
 或已心與教心扞格多端當知一一懺悔必期與教旨洞然
 契合卽始見終通徹無礙方是眞求曰一心習學者大道重
 在躬行眞參眞求不過完得知悟邊事事無分於大小習勞
 總是積功道不離乎日用能淡是爲超脫至一切功行之圓
 必要具得普賢行願方不虛前此之參悟習學可不重乎曰
 一心取證者道以得心爲貴譬如素習清靜而尙有一念之
 未空一時之妄動則知其心中所修清靜寶珠猶有玷缺若
 珠已得斷無是也譬如素學凈明而偶有一意之染着一境
 之障蔽則知其心中所修凈明寶光尙未實證若已證者永
 不失也從百千教法中悟百千大道其力在參求從百千大
[23guiji-01-0076a]
 道中出百千功行其力在習學從百千功行中得百千智果
 其力在取證如是參求習學取證方全一心承受四字耳子
 等奈何不以上眞之訓反覆體驗耶
本師言通明妙覺空洞清虛天光沖照湛然眞如道以靜凝玄
以靜明明玄得道惟靜爲門四大無堅堅在行生行之無阻生
之無窘無阻無窘陰陽和平外扞六氣内調五神沖照渾全眞
身始成慨彼凡夫不智多愚沉迷慾海馳逐塵途損沖滅照勞
機是躭大道昭垂覺者誰焉無堅四大日渙日病孰能生香有
如桂枝秋霜一及頓失榮滋入道無苦入俗無娛奈何弟子不
知自圖愼爾旦氣保爾康精神廬定居百病孰乘旣盥旣沐日
[23guiji-01-0076b]
新又新迪慧蹈知去順卽安塵緣交錯緊抱一丹三品上藥毋
苟竭焉可以養生可以利人可以宣化可以葆眞厥惟靜功入
道之基有基勿壞存乎去歧寶月中天人咸仰之
不睹諸子久矣子等敬信之心雖厯久不渝而於成已成物之
處毫無半分入手忙忙碌碌日墮塵凡法訓經詮未能神會眞
規玄範未克躬修在家則戾氣未消在壇則道光未明四大虛
疲五神慘黯我甚爲子等憐之傳吾道者誰乎得吾印者誰乎
究竟所慕之塵囂所逐之凡境毫無結果譬如蝶戀芳花一遭
風雨香色俱空而粉蝶已盡退脫仍附弱草卑枝以待斃耳若
夫有道根者先成已而後成物眾人嗤嗤我獨不移眾人擾擾
[23guiji-01-0077a]
我獨不迷眾人嘻嘻我若有遺眾人攘攘我若有往專我所求
一我所向不隨人境而或遷恢恢乎似躡雲而直上蕩蕩乎若
憑虛御風而遊行人間無人能見我無人能知我幽兮若處子
質兮若嬰兒渾渾乎若寶珠之未脫淵而良玉之在璞也簡兮
潔兮若飛鳥無迹而逝水無痕也光兮白兮若日中天而月旣
望也如此道心己成道身已固道行充周道功圓滿方副我屬
望至意不料子等元慧淺薄塵根深固有緣不修是不能立命
也有訓不悟是不能見性也性命兩途因緣錯失尙思保無堅
之四大了不盡之凡緣謬矣謬矣
迷悟關頭一界分上懸下隔似雲塵人生誰是長年者何不將
[23guiji-01-0077b]
心自照身
 羅眞人曰聖師云迪慧蹈知去順卽安迪者通也蹈者行也
 人有本慧而以物欲蔽之故慧光阻遏而難通人有良知而
 以已私間之故眞知自欺而不行若能修道者必先迪其元
 慧使不爲小慧所迷必能蹈其眞知使不爲邪知所亂去其
 事物之順我私欲者就其理境之安我元眞者則慧曰迪而
 知行相長矣昔有儒士愛食江鱸其一日戒之其妻曰君平
 日好鱸何反戒鱸士曰唯其好之是以戒之惡其順我欲而
 累我心也又有一高僧凡人供具香疏美饌必拂衣而走曰
 何得誘我毒蛇出戸凡供華服必趣侍者取去曰汝肯代我
[23guiji-01-0078a]
 擔此械鎖乎此皆去順之意也所以提心法中有去順提心
 一品俗中若能行此去順一法在富居貧同於入道又安見
 其礙道耶
本師言清眞妙道三界欽崇正壇開化普度凡蒙規以定志戒
以律躬懺以洗業科以立功法以授印經以傳宗日光月潔淵
靜源通理無遺義文與化工持循匪懈三景昭融絳臺甯謐丹
室含弘三品自調百絡自雍四象互交身寶聿逢天人交仰一
道同風
鸞理精微聖心淵廣非凡夫所克解非俗士所能通相接之際
全憑一片神光方能契鸞理而合聖心夫神光者靜則凝動則
[23guiji-01-0078b]
散止則流搖則暗譬若火之在燈香之流篆也是以侍鸞之道
貴乎靜一靜者非動於欲乃爲不靜卽動於理亦爲不靜也一
者非歧於邪始爲不一卽歧於正亦爲不一也是故主一無適
所以云敬莊子云用志不分乃凝於神修眞學道凡事皆然智
不靜一不能開丹不靜一不能結心不靜一不能澄身不靜一
不能養行不靜一不能圓功不靜一不能立法不靜一不能探
神不靜一不能感事不靜一不能辦規不靜一不能行是故明
乎侍眞之道候鸞之理者積功致靈證行登眞無餘事矣
寶地輝煌眾妙門金書玉笈護祥雲何人參透玄元旨主領宗
風大道行
[23guiji-01-0079a]
紫霞靄靄覆靈壇識得眞機天地寬漫道塵情難割捨空羈塵
跡未全刪
特地爲人得此生如何不覔好前程平夷大道休言淡入我門
時不負君
塵世茫茫應不窮此雖空了彼難空直須主一無他適動靜方
能合化功
垂老年華去日多百年瞬息一南柯時時常作臨行想不怕塵
機不漸無
哀哉庸俗日奔忙精漸乾枯志漸荒縱有慈航如海闊豈能度
爾出圍墻
[23guiji-01-0079b]
我道談來止一言無中莫把有來⬤六時度日休生事湛寂光
明接上天
寔地修行此話長一涵清靜一爐香素心若問靈壇旨此外惟
餘向日光
修眞最怕說修眞一說修眞已落塵直道難容如芥障太虛寥
廓是眞人
顧子廷玉汝爲司教將來若何施設廷玉對曰願遵規守玉勸
勉同壇共襄大化本師曰今日主司急務唯在去歧歸一返動
爲靜若云遵規習法其事已繁靜一之體已損施設之事皆謬
安能稱其教職至勸勉同壇一事尤屬逆浪之舟灌畦之甕不
[23guiji-01-0080a]
足以宣揚二玉必也已身能實地修行已心能洞然三極方可
以德感人人可不言而化廷玉問曰何名三極本師日月九經
云伏以眾生心塵沙永不明開緣說正寶吹散諸塵氛此立壇
之極也上乘唯一道捨此難成覺圓明自然路非由爲人作此
一切法之極也先天理生直結絡自月魄眞炁從精生包羅億
萬神此一切心之極也三極旣明一訥爲寶如是乃可宣吾至
道若一味豔稱二玉半極未窺舌搖唇鼓人將厭之非教理也
廷玉曰修三極者當從靜一入手否本師曰始之以勤繼之以
不欲速終之以無倦靜一者非修靜一也言修道當以靜一修
之也時時能攝心使靜御神歸一斯可謂勤矣攝之未能卽靜
[23guiji-01-0080b]
而不忘攝御之未能卽一而不退悔斯可謂不欲速矣直至大
月洞明三極照了回心起慈指示盲瞽斯可謂無倦矣所以聖
賢之人其修巳也必使人見無萌其度人也必使我見冺滅人
見無萌修已之功方力我見冺滅度人之意方眞下士不然修
已則以人見障之其修已也必不純度人則以我見雜之其度
人也必不化何者靜一之道不合也今子二見未化教旨未明
當遵我訓以參二玉其曰勸勉非爾責也
軒子羅松軒培糾者合也合乎道而爲糾則受糾者其心皆能合道
皆能合道卽人無異志咸有一德一道同風之象端賴乎糾是
故爲糾之道亦當以靜一爲宗以我之靜制人之動以我之一
[23guiji-01-0081a]
破彼之歧自修之功原與教職無二惟熟識科條執持規律爲
少遜於教旨圓通耳然身不可不修心不可不正意不可不誠
言不可不愼毋見已而不見人毋見人而不見己見人不見已
者咎人之非而忘己之非也見己不見人者恃已之明而忘人
之明也協心於主教指標於壇庶嘿而後言斯寡尤矣和而後
諍斯無爭矣陳諫不從而我志弗違斯道氣集於爾躬矣化人
維艱子其愼諸
廣子施德浩廣程科職雖繁明理則易辦科職雖卑輔化則多功善
爲科者能令壇眾樂爲之輔則人人知進道之門人人識積功
之路人之進道積功皆爾之進道積功矣所以一事之微不可
[23guiji-01-0081b]
或苟一物之小不可或輕一人之能不可不察一士之長不可
不用微事必愼大化斯昌矣小物克謹大道斯明矣有能必察
庶事維整矣有長必用眾心咸豫矣子而曰壇事可悅人皆曰
壇事可悅彼此同悅踴躍之機鼓舞之用在是矣子而曰法事
煩苦人皆曰法事煩苦彼此共苦轉退之機廢弛之兆在是矣
宣科無人甯不行科習法無士甯不行法苟且爲醮不如清修
勞人多事不如省事以逸人也竭貲供養不如儉用以常繼也
總之大化貴以漸行人心貴以實感天眞貴以信奉規事貴以
自然五事修於平日三要盡其當務斯爲司科上首積功成果
豈淺淺哉
[23guiji-01-0082a]
本師言金光洞玄一黍通元靈風四垂五炁回旋上帝玉光充
滿人間知之者夀見之者仙湛寂光明普照無邊凈我六欲保
我三元培我五府養我四田金光沖頂大道聿傳可得五慧可
達九天神化蕩蕩奠坤轉乾珠英勃勃露芝鮮妍結爲眞米眞
果斯堅大道無他躬行不言直超三乘契宗印玄有悟之者妙
炁齊添陰甯陽壯丹堅鼎全無思無想無𦊱無牽獲我凈樂成
我高安回光返照金明玉宣米月之道入聖因緣仙山寶樹移
植塵寰可以出世可以和緣性天開朗功德廣覃道成法備衣
德象賢敬哉諸子願各勉旃
我自立壇傳教以來無日不以光明覆護諸弟子故傳無止眞
[23guiji-01-0082b]
經頒無上秘法示無上妙詮開無上寶懺種種玄文皆爲諸弟
子掃塵去障見明性玄之資也是故有志者卽當乘此勝緣開
心悟道矣不奈壇中多士上根者鮮上慧者稀身雖在壇而未
聞師訓者有之心雖慕道而未能力行者有之卽有二三弟子
稍知向往然駁而未純歧而未一怯而未勇執而未圓聞大訓
不知靜載於心發上心不知堅持於志向日所悟墮凡緣而復
迷前修所得入塵勞而又障依依壇下荏苒晨昏究竟一無所
造甚可哀已今日特蒞鸞軒因緣甚大諸弟子皆當念此因緣
非可易得不見不聞之中必有一種大神通光結就若眞經若
秘法若妙詮若寶懺皆是我三生罕覯之鴻文如是珍重因緣
[23guiji-01-0083a]
則自待自然不敢凉薄從此發生上志步步提撕時時儆省自
然志光昭達始而清信繼而正覺旣而上解正覺開而大道圓
上解生而神通就種種勝緣莫不由此珍重心爲而基本本固
基堅成道何難然而世人非不能珍重也不知珍重也雖知珍
重而不知珍重之有益吾身如此之大也今二侍訓弟子有能
知珍重者乎知珍重者無二無疑惟道是好不以世塵混其清
不以紛華奪其慕不以空乏改其樂不以忙冗害其修不以物
欲引其眞不以人緣阻炁其如是爲心是曰知珍重者可笑凡
夫俗子往往有躭嗜一藝一技一好一玩便能廢寢忘餐以爲
其事勞而不倦貧而不怨力疾而不辭撥忙而不顧無他愛之
[23guiji-01-0083b]
也若能移此愛以求吾道何難大丹之結大月之成是故新皈
弟子入我門墻第一法旨在知珍重當知此珍重兩字不是等
閒可以發出上智下愚於此分辨今日聞訓之後卽當靜坐觀
心觀心之際金明玉宣光明照耀遂覺大神通光停駐丹臺絳
室因起珍重之心者此上智也若觀心之際暫離塵惱洞見元
神因而慧花開敷迷處忽悟粘處忽釋亂處忽定着處忽脫獲
此道智而起珍重者亦上智之次也若靜坐之際心安而體逸
神清而氣甯清甯之中乃發方便照見一切事境同彼幻花泡
影一點光英如如自在一念正眞前業蕩除獲此正覺而起珍
重者此又上智之次也遞推而下至於下愚則靜坐之際便不
[23guiji-01-0084a]
能守其信心信心旣不守則疑魔入之便不能住其恆心恆心
旣不住則怠魔入之便不能存其照心照心旣不存則昧魔入
之便不能生其覺心覺心旣不生則退魔入之疑怠昧退四魔
塡塞於靈臺如是而曰我知珍重也不亦妄乎是故諸弟子當
認定我立壇傳教源頭是以大吉祥𢌿汝是以大福澤施汝是
以大安樂導汝是以大顯榮加汝是以大無畏庇汝是以大長
久夀汝知此種種利益自然克生珍重
本師言王京啟教南國鼎峙宗壇金闕分燈中土廣宣靈乘心
印非眞修不授丹頭豈昧者能探猗歟大道蕩蕩難名偉矣鴻
猷巍巍無際五方十極罔不被澤蒙休八海九州盡屬通光流
[23guiji-01-0084b]
照瑞氣氤氲祥風披拂龍沙泰運迥出尋常茲者𡻕逢甲午時
在仲春天垂甘露地湧醴泉鸞化爲之轉關人心從茲萃輯道
人秉塵一談有志反躬三省
乩仙應化在在林立我壇之所以久者平也談玄說妙處處開
緣我道之所以高者直也坦然無私之謂平一毫無曲之謂直
惟其平故可垂萬世而不弊厯亘古而彌新惟其直故所闡之
道曰常道所接之人曰眞修細繹全規不外平直二字所以下
篇曰我道平直平則心廣體胖直則神恬氣靜人能悟得眞規
平直之旨自然事事契天心心符印禮門義路出入是由一壇
之内和氣雍穆藹然可親秩然有序不言而喻不令而行使瑤
[23guiji-01-0085a]
階玉樹並沐春風之下均沾時雨之滋欣欣向榮觀感而不知
爲之者庶幾法席漸昌宗燈聿顯而可不負玉清上聖開化南
洲之意也主司重職可不勗哉
道在有無際有無平直因存無性自養守有理方親有有彌綸
大無無藴蓄眞非無非有處能悟道全身平直者規之旨有無
者道之極有而無無無而有有非道也有而仍無無而仍有道
也有而執有無而滯無偏也有而非有無而非無神也有而日
趨於有害道也有而漸歸於無悟道也仰觀於天雷霆風雨之
鼓潤日月四時之運行俯察於地山川嶽瀆之流峙飛潛動植
之繁多非天地之所有乎近取諸身仁義禮智蓄於性經權常
[23guiji-01-0085b]
變運於外遠觀於物天下國家何其大禮樂刑政何其煩非此
身此物之所有乎推之我壇有儀有職有主有司各有當盡之
心當竭之力卽如主化之要在無爲無爲者道全德備無事於
爲也若一行未備一德未全何能化人司教之要在大爲大爲
者言坊行表以身教人也若一言之玷一行之苟不可以爲教
司科之要在眞爲眞爲者明善誠身至誠動物也若善不明而
身不誠不可以糾人司科之要在有爲有爲者無畏無疑以壇
事爲己任也若稍萌畏勞之念疑怠之思卽非科司所宜主司
之下有九職亦各有當盡之心當竭之力如是觀之天地人物
皆有也主司儀職亦有也而其所以然之故則無也君子之道
[23guiji-01-0086a]
費而隱我壇之要有爲無爲有爲歸寂也然不從有爲入手求
道者不幾生望洋之嘆耶故凡爲我弟子者在家則盡人倫日
用之常在壇則盡百職庶司之事件件從有爲做起俟功行圓
成而玄玄大道七日百日而得矣臺前諸子咸具上根夙慧尙
其懋哉
本師言吾道終歸寂眞空在洗心坐忘元性見藏密太玄深杳
冥靈須覺絪緼志默尋洗心神氣定悟徹步瑤林
用九者立玄之基洗心者覔玄之路基不立功無自而進路不
覔玄何由而得道人今日發明洗心之學諸子皆須潛心諦聽
心爲一身之主統四德備萬善遠則天下國家近則日用飮食
[23guiji-01-0086b]
大則綱常倫紀小則事物細微皆此心爲之主宰甯得寂守此
心如死灰槁木也哉然由動而靜由勉而安由博而約由有而
無必歸到寂然不動之地方見功夫究竟堯之大曰無名舜之
治曰爲無文之德曰不識不知孔子之聖曰吾有知乎哉無知
也皆妙於洗心者也顏子之心齋坐忘孟子之不動心亦庶幾
能洗心者矣本壇之旨曰歸寂曰湛空曰觀心曰止念無非洗
心之功也但洗心之前尙有九層工夫一字曰敬二字曰靜坐
三字曰常惺惺四字曰戒愼恐懼五字曰親義序别信六字曰
道不可須臾離七字曰非禮勿視聽言動八字曰懲忿窒慾遷
善攺過九字曰彊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有此九種功夫然後知
[23guiji-01-0087a]
用九之道知用九則知洗心矣洗心之要不徒去塵障幷須去
理障不徒去魔障兼要去道障潔淨精微心無一物虛靈瑩徹
心空萬象易曰聖人以此退藏於密其是之謂歟心旣能洗玄
功之得易易也心息相依玄功功要著心卽神息卽氣以淵湛之
神馭呼吸之氣以升降之氣留靜嘿之神神以馭氣氣以留神
神氣相守金丹立就呼吸之靈神氣爲之也神氣之合呼吸爲
之也然非有心於馭氣有心於留神洗心之功旣至神自能馭
氣氣自能留神如天地無心於覆載日月無心於照臨也天地
人一理天能久覆地能久載日月能久照而人不能久存者眞
僞之分也人能如天地日月之眞亦夀矣眞者何九是也用九
[23guiji-01-0087b]
者全體天德乾乾不息無一毫僞也故曰用九者立玄之之基也
洗心者覔玄之路也
羅子知乾始坤成之旨乎以聖學言乾知大始智之事也坤
作成物聖之事也維乾至健維坤至順健則無私洞徹於始天
道大明順則循理直底於成化機自得以玄學言乾乃屬志坤
乃屬炁心無塵雜純純不已以志帥炁太極渾全炁無粗厲綿
綿若存以炁從志坎離交媾此非難知亦非難行孔子有云乾
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爲主壇者洞明斯旨克
體斯爲卽牖同壇交修交勉天道人道聖學玄功盛於我壇備
於我教猗歟茂哉
[23guiji-01-0088a]
 白眞人曰前聖師訓言仁義禮智蓄於性卽天命之謂也經
 權常變達於外卽時中之謂也性者德行之源凡天地間經
 權常變之事莫不藴蓄於中而仁義禮智則性之四德也在
 天爲元亨利貞在人爲仁義禮智故孔子曰君子行此四德
 者又曰君子以成德爲行實可見之行也夫古之聖人未嘗
 不期於見性然必實有可見之德行則性始發越而不可揜
 若無可見之德行則性亦滅沒而不彰又安能經權常變各
 得其當乎聖師指出有字見盡性之學必有工夫作用非僅
 空談空玄說妙已也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元卽
 仁也仁爲眾善之長而統乎禮義智者必於此用一番切實
[23guiji-01-0088b]
 工夫始焉明之於心無一理之不徹旣焉體之於身無一事
 之不順如今日所訓九層工夫皆求仁之學也故終之以强
 恕求仁也蓋能依乎仁則義禮智皆全矣由此隨其時位所
 値顯一番作用遇其位必當乎道隨其時必協其宜大而經
 綸天下小而盡職壇中舉夫經權常變之事莫不各盡焉德
 行之可見者莫大於此矣而性玄之不可見者不從茲而悟
 哉故又曰大道七日百日而得也
本師言我道無奇旣直且平平直之理只在一心心是活物操
之則存謹之於獨察之在萌善惡之機自見分明毋曰不貪見
利生情母曰不嗔逢怒難平母曰我忠謀事勿勤母曰我恕有
[23guiji-01-0089a]
已忘人緣此之故塵氣易之如何爲善歡喜奉行如何去惡截
鐵斬釘小善不爲自棄前程小惡無傷蒂固根深緬維冬仲妙
如未臨因爾弟子未盡厥誠今朝甫至恭侍以迎主壇穆穆眾
子肅清我心則喜奉道方殷細察壇規賴有科臣主化無爲亦
合規心我從眾請晉爾上卿其餘道侣另日覃恩欽哉欽哉
 王天君曰聖師之訓眞守眞之寶筏渡世之津梁爾弟子勿
 草草看過要繹其體用爲妙總之求道不過一心此其體也
 而謹獨於平時審幾於臨事此用功下手處也爲聖爲賢皆
 在於斯爲佛爲仙亦在於斯包涵廣大厥旨精微不得視爲
 常訓也
[23guiji-01-0089b]











[23guiji-01-0090a]
文昌帝君更生永命天尊
 玉書曰敬稽天尊以庚戌年正月立文昌靜壇於吳迥家中
 先期巳時親臨斗玄二壇頒經示懺至此復時親降靜壇厥
 後辛酉年始又時親降施錦家壇頒經示懺慈深願重故爲
 飛鸞開化之主
文昌永命天尊曰修道之要惟存一敬字在心眞字在性清字
在躬和字在氣卽便日新其德日進於道人但知敬字之用在
於對越之時而忽於幽獨之際所以内念不純漸肆回僻果能
常存敬心則放心日收惡業自伏天賦我形卽付我性本無不
眞旣成我性卽成我命凡境緣之或順或逆俱從眞理中化現
[23guiji-01-0090b]
眞命中安排不因用僞而或移不因存眞而加劇故人之捨卻
天眞好存人僞者俱未了本性者也至於清之一字尤當研究
卽如坐忘則天君泰然用慧則夢魂顚倒可以知心本好清趺
坐則血脈流通奔馳則氣機騰沸可以知形本好清蔬水則齒
頰流香酒肉則胸膈塡穢可以知臟腑亦本好清居貧則布絮
安然競爭則高車慮覆可以知一切事境亦本好清洵乎清靜
經所云夫人神好清者是也庸士未研斯理故生倒識豈知清
濁一分靜躁迥别清而靜者生之徒也濁而躁者死之徒也可
不愼乎然而致清之秘妙在一和和者無過不及敬而能和則
免於矜峻之患而開其自然之光眞而能和則免於滯著之害
[23guiji-01-0091a]
而生其大明之輝淸而能和則免於寂槁之容而養其純潔之
體一和之用通貫三德譬之太極之中渾含至元三氣做此工
夫不零不碎返躬具全方得修道之要願爾等致思焉
韓耀宗問性命之旨曰空將性命苦尋思若個行藏得所宜回
也屢空斯善受參乎一唯是能持半𥦗明月窺無盡一榻清風
樂有餘試問向平推順逆何如守得性如如
天教至廣性命之理闡發無遺只要吾子靜將眞訓細參便可
一源洞達若言命則兼氣性則專理何以易書六十四卦全是
氣機發現而物之正性卽具於中可見性亦兼氣又云性有氣
質之性有義理之性分爲二者亦非也難道義理之性遂空空
[23guiji-01-0091b]
洞洞離了氣質而虛懸者乎後之儒者未通玄妙所以出此不
了不當之說若本壇眞訓性命合一此玉光之教旨也至星家
所言之命是主後天氣數而言更屬一曲之學明道者所不語
又問立命之旨曰子輿氏所言立命者不過如太上所云全受
全歸耳非袁學海所云積功求福之意所以端木貨殖孔子便
以爲不受命蓋於人事中增了一分卽於天性上虧了一分是
故不獨立命兩字廣大難知卽受命兩字亦精微不可易見人
能解得受命之旨則無往而非道矣
兩間粹氣命爲人四德同時集此身若使一毫私欲蔽誕衷先
盡與禽倫所以學道之人不須於命上做手腳只要保全了天
[23guiji-01-0092a]
予之性卽已契合乎命故謂之受命可也謂之立命可也卽謂
之造命可也復命可也總是聖眞學問無二無雜不著推求不
俟談論在乎默而識之不言而信方爲得旨子其誌之








[23guiji-01-0092b]











[23guiji-01-0093a]
正陽帝君
 帝君姓鍾離諱權爲斗壇基化之師天仙之祖
正陽帝君曰盈天地之間莫非道也而道之所以爲妙者莫非
氣故有形而不滯於形無象而能妙其象四時無象而生長收
成日月有形而循環往來豈非一氣運行爲之屈伸變化乎卽
從人身而論在母胎中何以成形纔下地時何以有聲三𡻕以
還何以有覺漸漸成人知識頓開俄然而壯俄然而老又俄然
而死豈非氣之初生發榮滋長氣之漸衰昏疲消竭乎𦕈然一
身全賴天地之氣默默貫通而後可以長生不死故學道者以
天地爲鼎爐以日月爲離坎以陰陽往來爲交媾所以開壇接
[23guiji-01-0093b]
引只要人人得道豈料下界凡夫如此昏迷但知目前得意不
信身後輪迴心靈一點純被五濁汨沒殆盡天尊哀憫故以琅
函玉笈寶誥靈符蕩滌邪穢消融戾氣無奈凡夫遂以不見不
聞疑之爲爲鬼魔背壇者多信壇者少不知吾身之氣與諸子
本同一氣中來以神仙之清氣通子等之元靈自然心開見道
只如禮誦之下自有一種清和之氣沁入心腑便是神之格思
神仙一降清光滿室一團眞氣無量瀰淪爾等雖愚氣感卽智
爾等雖濁氣降則清所以度脫幽魂盡入光明藏者亦何非氣
也耶若必欲求之形而不求之氣何以古來忠臣孝子精靈常
在天地間與人默默感孚豈必形貌相接而後謂之有乎况三
[23guiji-01-0094a]
界之中赫赫神祇皆屬有形修行得道之人可以通幽洞微如
德山見土地珪禪師受戒岳神具凈眼者自見天身我日日在
壇而子等不見譬如瞽目之人不見光明遂疑世上無日月不
亦愚乎因子等塵垢不能見我之形而一呼一吸尙能通我之
氣故以飛鸞方便接引通光流照合神會氣先注精於玄宫後
運靈於手腕自然流出金書玉字以破羣迷此一線之生機也
奈何幷此一線而亦欲斷滅之爲快耶悵塵途之日妄悲大道
之無傳感幽明之慘慘嘆劫海之茫茫上聖高眞辭瓊臺玉闕
降塵凡市肆不惜方便略露天機指點禍福無非欲人歸於大
道重悟本來何以世人疑之凟之更謗之毀之所以然者只是
[23guiji-01-0094b]
俗根未斷遂囿於習見而不能自出今諸子果能奉壇須要遠
俗以此心還之大道此身還之天地此家還之劫數自然空空
洞洞引眞歸元上可以參輔元化次可以獨成道果如是與吾
之心嘿嘿相契方不爲緇玄所奪方不爲神靈所攝方不爲外
道旁門所淆亂不離日用之中直達先天之境金丹妙道非子
等莫受非我莫傳他年擕手三山爲蓬萊賓主豈不快哉豈不
快哉
正陽帝君曰所得無所得無得得所得得自無中來著有便無
得雲飛水自流雲水混天一無形化有形雲水皆不息卻嘆修
道人妄測金丹術無得保天英有得喪玄室漠漠守無爲無得
[23guiji-01-0095a]
方無失我嘆子等茫茫在此不過爲得字[㓁/亠/月]了身心所以日在
水雲空洞世界毫不知享用縱有眞師眼前指點也不知路歧
南北昏昏逐逐只爲戀戀不肯割捨卽有一時警悟便欲誇得
勝人爭貪競起卽有眞得爲妄得矣豈可不自知猛省所以大
眞示提心三十法正欲[⺡*剪]積染而警維新也勉之
正陽帝君曰仙道貴虛虛者虛其所當虛儒道貴實實者實其
所當實當虛者心也當實者行也太虛無踪以喻心也務實守
約以迪行也心不虛則不存行不實則不高要之心行同源仙
儒一理儒家不說金丹未嘗不說存養仙家不言治術未嘗不
言利濟總是一箇道源一般作用非有二也世人不知往往卑
[23guiji-01-0095b]
視儒而高視仙云何卑視以卑卑利祿爲儒而不知儒者原非
利祿何云高視以偶爾神變爲仙而不知眞仙不重神變二者
胥失之今我承命啟教演道傳經務使仙儒相助心行交修達
則儒中有仙隱則仙中有儒歸於不負聖恩便是玉壇宗旨自
今以後子等當去歧說除疑心斷分别心成正信念自然種粟
得粟因果不錯也
正陽帝君曰大月在中氣自環衞何必學呼吸亂我動靜哉故
至人無身依氣而生至人無心順時而見子等生於俗長於俗
安能謝絕人事而成木石之體只要過而不留便是持身定心
之根本氣神與精一之則靈分之則傾氣中有天不見不聞精
[23guiji-01-0096a]
中有天藴爲風雲神中有天光炳日星存之默之自然運成矯
之揉之喪我元嬰子夜至已名之曰息從午至亥名之曰消息
中眞火湛然而明消中眞水汪然而澄一息一消元會之根人
能解此便是玄門
正陽帝君曰諸子修道從何處下手修道者修心也心在先天
本有正無邪有眞無僞只爲事物牽引情欲動搖故爾至明之
體變成昏昧至公之用變爲私曲公明旣喪大道日離事天則
天心不合應事則事理乖違持身則精神消耗處世則苦障叢
生凡此種種皆由身雖奉道修不在心故也所以聖門指出誠
意兩字示人修心之法全在於人不見不聞之地嘿嘿操存一
[23guiji-01-0096b]
如禪宗之止靜道家之内觀一塵不立一絲不掛到此地位方
見愼獨之功用然意也念也不可滅之使無當妙其所有識也
情也不可遏之使絕當歸其本眞明於此方達修心之理而與
道日親矣至於眞陽之氣非至靜不復非至和不聚非至清不
充靜也和也充也亦須從幽獨之中涵養而入陶融而得不可
徒向語言文字中求流於訓詁之見謹成口舌之慧反使意念
之萌不及照管是以道人今日先把丹基第一節指示子等若
能細研我言修道修玄功夫日進莫謂斯理平平無奇不去修
學自將大道之門塞斷不由反由旁竇而入如此則雖修道勤
苦終不能升堂入室矣天眞啟教本自三教同原在儒則從此
[23guiji-01-0097a]
工夫顯出齊治平之效在仙則從此工夫顯出濟生渡死結丹
仙化之效在佛則從此工夫顯出圓通無礙行因證果之效也
正陽帝君曰邱子勤持我誥知黃芽白雪在何處黃者中宫
之土土厚則易於發生先天土薄多致昏倦昏倦則性光不透
惟借我後天土氣重培故曰圭土厚生金故曰刀圭刀入土則
膏澤徧沾故曰黃芽芽之所生隨性而發性有偏正芽有苗莠
知其莠則先鋤去之而苗日長苗長穀成猶夫得道白雪者何
腎中眞水也水爲天一之源出崑崙徧九河若散而不凝則爲
浮潦爲淤池全賴牝中眞氣結之故曰白雪雪者朔風扇搖覆
於土而不䊀於土陰極轉陽之機惟在於此卽超凡入聖之關
[23guiji-01-0097b]

耀宗問觀心養氣之方曰觀心養氣先要得竅
觀心不要著心觀四面雲霞抱玉盤空到不空方入彀綿綿眞
息定中看
細參此偈便是大道之門
正陽帝君曰三返大法首曰觀心回光返照是也其中次第階
級不可不知初攝心時積染將脫未脫正氣欲回未回此時觀
心之道全要勿助勿忘如調疾苦是名養觀二攝心時四體粗
安元精元氣稍稍旋復惟有意馬念猿拴住未定全要歸神太
虛將清靜經三空句子轉轉密持自然心能泰定是名靜觀三
[23guiji-01-0098a]
攝心時定光始生照見五藴此時五行四大有餘不足自家能
知然三關未開雖能知而未能治仍須一心養光勿起情欲壞
其光體勿生苦樂損其光英勿隨動搖暗其光華三者克持卯
地新蟾來臨午位而大丹有基矣四攝心時澄念念澄靜氣氣
靜身中腠理脈絡漸漸貫通向日積習舊病漸漸解釋此時此
際玉光漸長始而充滿絳臺繼而流注下田旣而回照崑崙遂
覺三關洞闢吾身正氣直與天上眞陽貫通不善攝心者極易
於此時返生妄想必要如月九經云得光若非光青青返眞房
守此一心寂然不動而後二英始成是名寂觀五攝心時二英
旣具聖心益明二英者抱日扶月也功效在左玄右牝太和元
[23guiji-01-0098b]
氣所結二英照耀則絳樓大月漸生五色光華上注五官漸開
五慧到此則造化在手風雲護身矣是名定觀然此地位祇可
稱爲小月一成三體初現耳未可云九英全復大月全成也然
子等且將前五級從事無間亦不枉一生奉道望切望切







[23guiji-01-0099a]
孚佑帝君純陽妙道天尊
 帝君姓吕諱巖爲三教宗師奉勅顯化度人慈悲普濟等觀
 音之願海功德無量無邊且立壇百千萬億丕宣道妙宏範
 諸天晉號孚佑上帝位證文尼眞佛
純陽帝君曰道法無邊廣莫外吾心光天眞無量眾俱在吾心
中大道難思議吾能造其宏一心中有失不能禁其邪如彼世
間人何堪爲我說說及多苦惱願救眾生劫救劫良不易挾之
不可挾有能始信者終於多疑惑有能善信者壞於多畏縮有
能具靈者多爲家緣失有能自悔者繼而復蹈也有能謹守者
怯於無胆决有能勇爲者敗於入道邪此等愚迷輩俱入河沙
[23guiji-01-0099b]
劫欲返眞元良三九須尋急大限一來時此命頃刻結玄功不
可擬如天嘿運月玄功不可知如彼須彌輪玄功不可及如天
難幾也一入易幾處卽在心中獲無邊恆河沙俱有此米月欲
得此心珠須憑守戒烈欲得此心清須仗歸命一歸命無作爲
靜守天理樂樂天知命士吾願度出劫
輕清者爲天重濁者爲地人得二氣以成丹臺虛明廓落本無
所著一戀妻孥萬欲齊來一爲身家萬魔俱到殊不知此身死
者也非靈明者也此身殻也非眞也豈可以有盡之身累此不
壞之心乎身尙無用何况身外之物道之於人人心素具不假
於人酒色財氣本無魔障只是本性旣失四魔畢集四魔旣集
[23guiji-01-0100a]
良心難復主翁旣去客人作主酒迷於一時色迷於一身財迷
於終世氣遂因之而來大魔旣集各逞威風自相殘害酒殘吾
之神色取吾之精財迷吾之志氣喪吾之身亡身敗家上遺辱
於祖宗下遺患於妻子存不能見世人於生前死不能覲天顏
於身後豈不可憐豈不可惜設有勇士能逐去四魔心無雜念
心清而氣順氣順而精裕精裕而神旺三寶旣備不至喪失於
是而内整玄功外度末世功成行滿上帝褒嘉拔擢及汝位證
飛仙無疑誑言又或有人天生好道不致逢魔位證上仙者固
無論矣抑有中士酒色財氣魔之又魔世味俱嘗作惡將盈而
能一念悔心將前所作爲盡情改悔誦經禮懺歸命上眞度人
[23guiji-01-0100b]
自度自利利他功行一成靈根素具南斗標名亦可位證選仙
吾道蕩蕩吾道平平人自遠之非遠人也一戀浮華卽遠道也
又有下士不知道法不知明心見性然不敢自專亦不致作大
過大惡此等之人卽經大道亦不能造飛仙證玄功惟積德累
功作一集受洪福之流然或功德積久上帝亦不負之至於身
亡南宫受煉殻脫尸解位證地仙可以無疑性本無著貴乎虛
靈道本無相貴乎忘念諸弟子旣無生知之聖又無復性之功
可乎吾願爲子論復性之功復性者非在於一念一意以復之
也須要念念返本意意還元復性者又不在於一事一物以復
之也務要事事報本物物知先太虛冥漠總不著一實相又不
[23guiji-01-0101a]
著一空相著實者不靈明著空者守枯寂枯寂者死不靈明者
亦不活無非著一死相欲靈明者先提心欲提心者先去欲欲
去欲者先斷疑欲斷疑者須定欲定者在於慧欲慧者在於玩
鸞訓玩之務要行之
純陽帝君曰鸞理微深空靈方覺能空其心空其相而後眞理
湛然靈機直接此不獨能輔鸞亦能進道何也大道無形惟空
能合大道無方惟覺始通凡夫之所以不知道者非道遠也爲
多妄想以塞其本空多色心以障其靈體是以顚倒神志終身
迷悶覺性不光今日諸子欲知大道須悟本心本心旣徹何道
不集然本心兩字甚難體認文字語言講究不得步步要在身
[23guiji-01-0101b]
上理會及至身上理會更難下手知識意見都用不著全要在
法上參求及至法上參求尤難立腳符印經詮亦屬虛形所以
本心兩字迷者實多悟者實少玉尊所以發大慈心勅建宗壇
欲使世人跳出塵囂咸臻道岸使本心不失遊樂眞鄕此大壇
開化宗旨諸子各當奉命力行况天人相感寓於一鸞教之通
塞存於一心道之廢興關於一機諸子誠欲使天常接教常弘
道常興必要從本心發揮應現方稱妙乘上宗本心者天地自
然之心無無虛寂靜動未形混沌未啟便有一點種子布於太
極之先合於無極之極便是本心人從後天立體分陰陽定五
行一本以二所以天與人分靈從知喪日從事於道而道愈遠
[23guiji-01-0102a]
子等只要貼認吾身未生以來心在何所本自何賦時時回顧
時時注察便知此身已屬幻空此心萬劫難毀今玉尊開壇濟
世宗旨不過爲本心兩字復歸元化至於法籙符詮靜功玄諦
究不外此諸子能知能解便可稱爲上眞然修之有漸復之有
源從源溯本妄盡眞生近裏工夫全在去妄勉之
純陽帝君曰金子夙根旣好慧悟後開捨身衞壇可謂難矣若
能一見本來便成眞聖小其心大其身一呼一吸還本眞存其
神守其精左日右月抱靈根龍吞北海水虎嘯南山雲此心非
我心此身非我身朝騰九霄布風雨暮列酆城濟萬靈精旣滿
神復盈與天齊夀無陷傾仙家訣細討論身心與精神氣氣合
[23guiji-01-0102b]
元英元英一點分爲九八卦相排一中守子能尋得這源頭億
萬仙眞隨爾走走走走莫嘆西風兩鬢斑雲中自有人㩦手
諸子有志煉鸞務要日日涵養月從精生米以氣結天精未漓
月體易復眞氣未散米珠具存持其志守其神勿逐物而營營
念須空視須中固關鑰昇玄宫是名天精飛如龍調汝形潛汝
息勿隨欲而役役尋眞母守玄室三田交通上下混一是名眞
氣堅如石一米成大本立一月成性光得玄玄至道本尋常萬
劫修成只性光就裏工夫微似髮靜中火候細如芒弄丸抱卵
差堪擬伏虎降龍豈易詳得手莞然成獨笑誰無鼻孔費思量
元始所𢌿之氣乃心之王所謂守心者無撓其氣養心者能定
[23guiji-01-0103a]
其氣氣足神完萬物備我何從更有欲念人之所以喪其心者
喪其本來所以出之心也人能復其心者存我後天再造之心
也故修煉之法不守心而守氣氣從混元之初而結先天地而
生始陰陽而立所以一闔一闢從無極中剖出玄關一竅氣氣
應合陰陽故曰始氣欲求道者斬後天立先天故能立地飛昇
修行有五字訣正專靜存斬盡之矣
行自在坐自在如如不動眞玄解養氣工夫只寡言躁急平兮
天君泰晨調百息葆中黃叩齒三通百邪壞五辛絕兮腸胃香
眞珠一點懸紫房紫房眞人天地通護養丹壺徑寸中龍飛虎
走風雲動梅花片片琹三弄水底瑤天漸次明三彭不敢撼金
[23guiji-01-0103b]
身律巳嚴如侍君側競競執玉時畏惕日日常行人不知萬億
仙宗從此出入俗無妨諧世塵避喧由此登仙室不炫聰明不
走歧三千弱水舟堪覔
諸子煉鸞未得通光者少此一段工夫故也今當平平做去淡
淡得來自能優入聖域也
純陽帝君曰修行路頭我前日五字訣盡之矣我再宣之
一曰正如何是正
周行大道本如弦曲逕旁門戒勿叅趁此大梁珠照乘輪蹄熟
路著先鞭
眞實路頭不難進步
[23guiji-01-0104a]
一曰專如何是專
灰心息念檢玄詮一字堪消萬劫愆檢到無言明月對心珠光
照大羅天
只要專志不廢時日
一曰靜如何是靜
息息收回方寸田精神纔動守吾玄空裏影來空裏滅眞空湛
湛定中禪
不須絕俗只要隨應隨空
一曰存如何是存
眞心圓活是明珠動靜中含造化機但使七情沉碧海一輪浩
[23guiji-01-0104b]
月見眞如
學道參宗最患執著
一曰斬如何是斬
大藥初成九轉丹三彭斬去萬神安塵緣攝向光明鏡拔宅飛
升也不難
目前骨肉豈易輕抛但須慾寡戀稀三彭斬去矣
或言斬字工夫最難曰只要用沉船破釜工夫認得這條門路
急急望前是生落後便死其勢不容不斬譬如毒蛇螫手不脫
腕不生不得不斬一透此關何難直入眞境到得客火滅盡眞
水復榮重如纔出母腹便是歸元大路也
[23guiji-01-0105a]
純陽帝君曰云何是攝心心起心還滅捺住無明津上潮眉中
現出光明佛云何是息機機動眞光裂試看風平波不動一輪
湧出光明月云何是養神神在崑崙穴莫將塵垢凂元眞飛身
自到光明闕云何是報恩恩隆難喻說髮膚原是本來身直教
認取光明血云何是充覺覺在智中徹撇盡巵言冺見聞珠心
獨契光明雪金丹大道非易非難只要子等認正路頭認得正
時怡情花鳥皆可得道認不正時埋頭面壁也是枉然施子子
被那心魔縛了故懷抱不開心執著了道便是礙道認不眞三
品合一之道三品之中精爲根氣爲本神爲標根主靜本主立
標主動精靜而動藏神動而靜伏修玄者修靜也靜能見天精
[23guiji-01-0105b]
爲天本所以悟金丹者重於養精精固然後能養氣氣定然後
能養神所以守精之法在於善潛不必納息黃廬恐撓於中也
不必注光崑頂恐耀於外也惟有念念不著便步步不錯况暮
年之人精元將竭安可妄有作爲哉今後子當一念養精方可
攝氣氣攝自然充神若子妄以客氣爲眞氣僞神亂眞神烏能
見大月升於碧海
或問養精之方曰
起居隨意適寒暄飮食須調護聖元但看梅花琹裏弄爐烟靜
對共無言
純陽帝君曰施子近來作何工夫對曰有志而神衰曰旣知
[23guiji-01-0106a]
神衰何不卽做養神工夫對曰志欲以壇法醫道訓子孫曰如
此更役神矣志多則事多神愈竭矣豈不聞大眞人云志多於
神其道日昏神旺於志其道日至子言志未衰而神衰不知子
之神衰皆本於志未衰耳所以禪宗有云放下全放下佛也不
要做𥪡起脊梁筋便是骷髏坐子若參透此旨心空則正氣長
留心定則眞精長湛何患神之不旺也
純陽帝君曰子等能明寶月二字乎太極初分先生月而後生
日故日爲始氣月爲始精其體微妙而難盈其光清瑩而不耀
始生爲三圓滿爲九降精於人謂之正性正性之門謂之寶精
所以見月得道者甚多可笑人生逐逐徒見天中之月不知已
[23guiji-01-0106b]
身中各有一月只爲塵氛蔽之雲霧掩之不能使光明吐露耳
若能潛神内照精滿而月生神全而英現從一至三從三得九
金丹大道莫外乎此
問從一之義曰天一精也
大道從來要自探守元抱一見三三不須空向金爐叩攝念蒲
團仔細參
問三九之義曰陽數也月包日體故老陽之數至九而極月白
水清故少陽之性從水而生知得此理便可長生
純陽帝君曰聖光照朗洞徹始青生機潛運道氣内凝定慧若
虛體乾效坤是曰純陽金丹之門我靈不遠人各能存我眞不
[23guiji-01-0107a]
難人各能明靈眞二物上藥之英一在去私一在滅嗔私去嗔
滅方存我靈一在除妄一在還湻妄除湻復方明我眞二物克
具納爐養烹元氣爲鼎元精爲鐺元息爲火元金爲薪三要口耳
固密五性充勻返三爲九天地合幷玉光温温降我崑崙金

光微微現我黃庭金玉二光聚會生神不以知測不以意分無
無虛極妙理自呈更形換骨漸育胎嬰雲霞燦發金火聿騰知
此道者尅日丹成
靈眞二物盡人具備不假造作不煩尋覔有生以來卽全體於
我身但因世人馳逐塵途不思還返所以靈者變而爲窒眞者
改而爲妄靈眞旣失窒妄用事所以道本大通而以窒性求之
[23guiji-01-0107b]
則處處染著道本至實而以妄心探之則事事虛僞殊不知靈
眞之體賦自上天所謂天根者是也染著虛僞因於幻合所謂
地根者是也以天歸天如水入海本無異致是以古來昇仙成
道之士不過善保我身之靈眞而已大壇開化教育無邊亦止
欲子等識善保之道所患子等有明浪擲有慧虛投不肯潛心
凈識反照自已眞身耳若能返照則靈性日充神通可致眞心
日透聖慧具全如此工夫雖或未能易胎換骨飛形上界幻身
凋謝則眞身堅固安住天宫不難矣
純陽帝君曰彭子甚有緣天恩旣深子立志亦復不小眞吾道
之嗣法人也我適言有明浪擲者靈眞之體不可以言語彰不
[23guiji-01-0108a]
可以形貌狀惟在反身自問見一分自有一分受用見十分自
有十分作爲若預期助長便同赤水神珠不可得矣所以世人
不會修心者無不有明浪擲也所言有慧虛投者慧光原屬人
之善根用之得宜卽是明心知性立命見天之基本若恃慧爲
我有而用之以勝上之念則漸覺他人之慧皆不我及一點勝
心化成大障如是則雖有聖訓而不聞雖有寶典而難入障根
起於纖毫靈眞隔於霄壞是謂有慧虛投也今吾子信道正而
且固諒無前者之過然大道精微不離平坦大道廣博不外近
約若稍有務博好精之念便致忘失在我之靈眞而不易復矣
道藉緣成緣從天授凡古來得道之士必有善緣以成之所以
[23guiji-01-0108b]
境界之或順或逆俱足以發明我靈眞之體而唯上慧之士爲
能審緣而悟之若無慧者逢善緣而不能覺則善緣日遠反墮
邪緣不知緣之善者其始必有逆境故能警惕身心漸歸正路
緣之邪者其始必有順境使人迷戀轉展漸入迷途是以有志
向道者必先正心以乘正緣所謂正心者去華就淡輕名重實
崇本抑末尙志寡言乃能令我絳宫眞人通明洞達不因境順
而昏不因境逆而苦則一切境緣俱是我成道之助何况更遇
大壇無量提撕此善緣中之最勝因緣也所云緣從天授者子
等於正心之後尤要生大覺悟看得世間一切因緣莫非天授
半點不由人力造作自當心心事天冺私忘我棄智絕矜則靈
[23guiji-01-0109a]
眞本體日與天光相接而德行符於元極矣然必一言一動悉
存戒愼之念樂善之誠而後過悞漸寡功勳漸多天之授緣有
加無己而大道可成也若未明此則雖竭智探玄究竟金丹不
復所以然者丹道非神助不成上神非功德不感最悞人者有
一輩自了話頭徒講論汞鉛龍虎而置積功立行於度外如此
等人雖能屏息絕糧終不是眞胎息眞辟穀也安可云道哉總
是本壇大化闡玄功則以心月爲無上丹頭論功行則以性宗
爲無盡妙諦言化度則以眞靈爲自然舟楫俱要天人合一處
細勘而得非淺小智慧所能幾也呵呵此吾道所以知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