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i0036 南華真經註疏-- (CK-KZ-jye)


[05p001a]
重刋道藏輯要
 
南華眞經
周漆園吏莊周著     海陽復圭子程以寍注疏
 
雜篇外物第二十六
 
  狥外則伐生損道,有釣利者,有盜儒者,均之不知神聖自全之道。惟得意忘言之人,而始可與言内而忘外。
外物不可必,凡不言性命而言形色,人與物皆外物也。外物有成必有虧,無論善者、惡者、忠者、孝者、不孝者,均之
 不免而不可必也。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紂佞臣死,桀紂亡。人

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吳王戮之褁鴟夷而浮之
 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爲碧。周靈王臣,被放歸蜀,刳腸而死,藏其血於
 地,三年化爲碧玉。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孝已憂股高
[05p001b]
 宗子,逐於後母。而曾參悲誤斵瓜根,大杖幾死,以上俱外物之不可必者。木與木相摩則然,

 木火同侶,火陰根陽,寄位於木,因動而發,反傷其母。金與火相守則流。金本至堅,見火則流。陰陽
錯行,則天地大絯,音駭於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陰陽
 雜,其氣鬱而不伸則雷雨,交作或焚樹木所謂水中有火也,乃五行之不可必者。有甚憂兩陷而無

所逃,至人修眞,五志之火一時俱伏,不知道者甚憂,兩陷於利害之中無所逃遁。人事,陰陽之患,兩者交相陷也。
音陳淳不得成,怵惕不自安也心若縣音懸於天地之閒,慰睯音昬沈屯,抑鬱
 陷溺也利害相摩,生火甚多,眾人焚和,利害交戰,燥急心𤍠,甚於焦火,故焚傷其至和
 之氣。月固不勝火,於是乎有僓音頹然而道盡。月,水母也。尙在天涯,喻遠水不能救
 近火,於是惟有頽然衰斃,而生道盡矣。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

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
[05p002a]
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
子何爲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猶云水官。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
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
耳,若然可活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莊子貸粟,明養生者止於活身,
 而不必務有餘。意魚以水爲天,所與者惟水而已。一失水,則失其所與,而無處所矣。枯魚,乾魚也。肆,處所也。任公

子爲大鈎巨緇,五十犗音界犍牛也以爲餌,喻經世者期於大成蹲乎會稽,投
竿東海,旦旦而約,期年不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鈎,錎音陷
而下,驚揚而奮䰇,音須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赫千里。
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腊音昔之,乾肉也。自淛音浙河以東,蒼梧以北,莫
[05p002b]
不厭若魚者。已而後世輇音權才諷說之徒,皆驚而相吿也。夫揭
竿累,趨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
大達亦遠矣。是以未嘗聞任氏之風俗,其不可與經於世亦遠
矣。喻言有大抱負者必有大設施,有大設施者必有大成就。厭,飽飫也。輇才,小才也。累,小繩也。瀧瀆,田中灌水之瀆。鯢鮒,小
 魚也。文氣跌宕,與巨魚爭雄,摘文之士,允宜熟讀。儒以《詩》、《禮》發冡,《詩》、《禮》,古人之陳迹也,猶冡爲古人之
 臭腐也。取陳迹而稱迷之,何異於發冡而竊古人之臭腐哉!大儒臚傳自上語下曰臚,自下語上曰傳,故殿
 試唱名曰臚傳。大儒呼小儒亦曰臚傳。此爲遊談竊先生之緒餘者發。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不須解其裙襦,口中有珠在焉。《詩》固有之曰:引詩以證
 口中有珠。『青青之麥,生於陵陂,音披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爲?』譏富者生而鄙
 吝,死後含珠以下。大儒語小儒之言,計取珠之法。接其鬚,擪音壓,以手按之。其⬤,音𡻕,頤下。儒以

[05p003a]
金椎控開也。其頤,徐别其頰,無傷口中珠。』《詩》、《禮》乃古人口中之珠,世儒教子弟竊而取之,
 又欲其不失古而無損惑哉。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吿,曰:『有人

於彼,脩長也。上而趨促也。下,末僂背微僂。而後耳,耳帖腦後。視若營四海,蒿目
 而憂當世。不知其誰氏之子?』老萊子曰:『是𨚑也。召而來。』仲尼至曰:

『𨚑!去汝躬矜身矜持也。與汝容知,動容知慮。斯爲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蹙
然改容而問曰:『業可得進乎?』老萊子曰:『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驁
 音傲萬世之患,抑固窶邪,亡其略弗及邪?驁,放也。不忍一世放心,憂萬世豈其命當
 窶耶?抑其知慮不及此耶?惠以歡爲驁,終身之醜,中民之行進焉耳,相引

以名,相結以隱。以恩惠買人之歡爲自得,甚可醜也!常人之行進於此,以耳語耳相引以名也,或推心置人腹
 中,或施恩於人所不知,相結以隱也。與其譽堯而非桀,不如兩忘而閉其所譽。

[05p003b]
 不忍一世之傷者莫若堯,坐至一世之傷者莫若桀,是堯而非桀,斯毁譽生。吾堯桀兩忘,則無毁無譽矣。反無非
傷也,動無非邪也。教化必以其漸民,亦歸正而不覺。如頓欲反斯世於唐虞,民必以爲駭而傷其天,頓欲鼓
 動其民,舍舊而從新,民必放逸而趨邪,然則聖人將奈之何哉!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

奈何哉其載焉終矜爾?聖人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躊躇而不輕爲,所以往往有成功。今汝奈何哉!
 不忍一世之傷,而以萬世事自任哉!終見其矜持而徒勞爾。宋元君夜半而夢人披髮闚

阿門曰:『予自宰路淵名之淵,予爲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余音豫
 音趨得予。』元君覺,使人占之曰:『此神龜也。』君曰:『漁者有余且乎?』
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會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漁何得?』對曰:『且
之網得白龜焉,其圓音員五尺。』君曰:『獻若之龜。』龜至,君再欲殺之,
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殺龜以卜,吉。』乃刳音枯龜七十二鑽而無
[05p004a]
遺筴。仲尼曰:『神龜能見夢於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網。知能七
十二鑽而無遺筴,音策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
所不及也。神知根於有生之前,數定於有生之後。老子曰:『自吾無身復有何患。』外其身則不囿於數矣。雖有
至知,萬人謀之。雖有至知,不如與萬人謀之,合眾知以爲知也。魚不畏綱而畏鵜鶘。音提
 胡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網大而無情,猶之萬人。謀也;鵜鶘小而有情,猶
 之一人智也。魚之畏鵜鶘者,畏有情耳。小知任已,大知任物,人能去其任已之知,則大知自現,善者自善,吾不知其善也。
 人能不有其善而去之,則眾善畢集而自善矣。嬰兒生無石師而能言,與能言者處

也。』此習俗之移人,見人雖有知,亦當與眾謀之。惠子謂莊子曰:『子言無用。』莊子曰:『知
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吕吉甫曰:『世情以有知有能者爲有用,無知無能者爲無用,而不知無用者乃
 有用之所自出也。』夫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則厠音側

[05p004b]
足而墊音店掘也之致黃泉,人尙有用乎?』惠子曰:『無用。』莊子曰:『然則
無用之爲用也亦明矣。』足之所步,踐地幾何?必有餘地而後始敢於徐行濶步。若掘餘地至黃泉,則人
 不敢行無用之用,此爲最著。莊子曰:『人有能遊,且得不遊乎?人而不能遊,

且得遊乎?遊卽雲遊也,出家之意。人生根器有利鈍,故遊有能有不能。胸次飄洒者自然是出世之人,塵根太重者
 自然是入世之人。夫流遁之志,決絶之行,其非至知厚德之任與!音餘

覆墜而不反,火馳而不顧,大抵世緣難斷,私欲易牽。流遁之志,決絶之行,乃至知厚德之所任,常人
 不能也。夫墮物者誰不反顧,火逸者希不顧家。今獨不然,而後可以與遊。雖相與爲君臣,時也,易

世而無以相賤。故曰至人不留行焉。吾觀塵世,雖一時之閒有貴有賤,名爲君臣。易世之
 後,何貴何賤!故至人等爲浮雲而廟堂之閒無轍迹也。所謂人有能遊者且得不遊乎!夫尊古而卑今,

學者之流也。且以狶音喜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夫孰能不波?唯至
[05p005a]
人乃能遊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學,承意不彼。』夫人
 有古今學,無古今尊。古而卑今者,俗學也。上遡狶韋,下及今世,前浪後浪也。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夫孰能禁其不波
 波相逐乎?惟至人知之遊於世而無所偏倚,順於人而不失已居。塵,出塵也。彼教不能遊也,至人豈惟不學之,卽時或承
 不能遊之意,而我自我也,彼自彼也,豈爲彼教所移哉!目徹爲明,耳徹爲聰,鼻徹爲顫,

 音鸇口徹爲甘,心徹爲知,知徹爲德。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
不止則跈,跈則眾害生。人耳、目、口、鼻、心、知不爲聲色臭味所壅,則爲聰明,爲顫甘,爲知德。壅則哽而不
 通,不通則相蹍踐,得失交戰,眾害因之以生也。物之有知者恃息,其不殷,非天之罪。

天之穿之,日夜無降,人則顧塞其竇。人息存則生,息去則死。息之出入隨子午以消長,循
 陰陽而左右,不殷氣不盛也。天爲人穿其孔竅,有升有降,人顧自塞其竇,俾眞元之氣不能與天同周流也哀哉!

有重閬,音浪心有天遊。室無空虛,則婦姑勃豀;音奚心無天遊,則六
[05p005b]
鑿相攘。大林𨚑山之善於人也,亦神者不勝。陸西星曰:『此言虛之爲用胞人身脬
 膜也。重閬,空曠之地所以行氣者。人心亦然,中常清淨,便爲太虛,故曰『心有天遊。』於室亦然,故室有虛空,然後長幼各適。
 不然則婦姑勃豀而怒爭矣。以况人心而無天遊,則六鑿攘奪,終無寍已。六鑿卽六賊也。元神被擾,欲求幽靜之地以自
 安,故見大林𨚑山卽以爲善也。精神不能勝之,故也若吾之精神,足以勝之,何爲善之哉!』德溢乎名名,溢

乎暴,謀稽乎誸,音弦知出乎爭,柴生乎守,官事果乎眾宜。上德不德,故無
 名。有名則德之溢而如水之滿也。表暴不藏,則名之溢也。誸,急也。御下急則人思以智巧當之,故用稽。彼此交爭,則智慮
 所由出也。執滯於物,故柴塞於胸中而與物爲梗。官者,司也。謂司事者,或宜於一人而不宜於眾人,則不可果决。惟眾宜
 而後可果斷行也。春雨日時,草木怒生,銚鎒於是乎始修,草木之到

植者過半而不知其然。春雨時若草木沛然而怒生,生之速也。農人當此時,尙知修田器以治田大修。
 行人不知倣仙師,設丹房器皿以採藥而接命也。獨不聞草木之子入土曰種,根入土曰栽。折彼枝而插此枝上曰到植。
[05p006a]
 草木無知,尙可以老而接嫩,况人爲萬物之靈,而命不可接乎?故祖師之插梅寄柳,亦本乎易之枯楊生稊耳。子得仙師
 之傳而知其然,惜人未有信其然者,而不思接命,何也?靜然可以補病,眥𡟬音恣滅可以

休老,寍可以止遽。雖然,若是,勞者之務也,非佚佚作逸。者之所未
嘗過而問焉;人知靜功而行之,則火降水升,其病自己眥𡟬滅其嗜慾,則老境自安。靜能鎭動,故一止可止眾止。
 遽,急遽也。皆有病而求藥也。若佚人則不待遽而先安於止,故勞者之務佚者,未嘗過而問焉。聖人之所以

音戒天下,神人未嘗過而問焉;賢人所以駴世,聖人未嘗過而
問焉;君子所以駴國,賢人未嘗過而問焉;小人所以合時,君子
未嘗過而問焉。佚者兼神聖而言,神聖不同迹,賢人君子不同者才,君子小人則有義利之分矣。駴與駭同,聳
 人之視聽也。問,講求也。承上而言,勞者之務,佚者不問,則聖人之事,神人不問。可知君子賢人小人愈失愈下,故其所不
 問者不過禮樂文物之具。小人則惟術數而已。道不同不相爲謀,是故有過而不問者。演門有親死者,

[05p006b]
以善毁爵爲官師,其黨人毁而死者半。堯與許由天下,許由逃
之;湯與務光,務光怒之,紀他音陀聞之,帥弟子而踆音存,鄙薄之義。於窽
 音欵水,諸侯弔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百仆二音。河。演門,地名。善毁是親死而哭之
 哀者,上之人以爲善毁爵之而爲官師,其黨慕之,毁而死者過半。不得爵而反以喪其生,則好名之過也。若乃許由避堯,
 紀他聞之而踆窽,務光赴淵,申徒狄因之而自沈,何爲哉?則二子始作俑也。名也者,非聖人之所貴也。故至人無名,人不
 得而慕之焉。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兎,得兎而

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
言哉!筌,魚笱也。蹄,兎⬤,可以取兎者,旣得則無用矣。以言寓意,得意則可忘言矣。惟忘言之人可與言而行不言之教矣。
釋氏云『渡河須用筏,到岸不必船。』倣此。
 復圭子曰:天下物有内外,内者可必而外者不可必也。若禍
[05p007a]
 自外來,忠佞同盡,如以忠者爲必報與,則伍員不沈於江,萇
 弘不化爲碧。如以孝者爲必達與,則孝已不憂其逐,而曾參
 不悲其傷,豈惟人事不可必。木非火也,木與木摩則火生而
 然。金非水也,以火而守金,則金鎔而流,猶爲順也。如陰陽錯
 行,則天地大駭,雷雨交作,水中有火,大槐可焚,此天地之水
 火也。而人心憂甚,則水生焉,溺於淵猶可遊也,兩陷於方寸
 之水,無所逃也。棟宇焚於祝融,猶可救也,利害相摩,心火生
 焉,焚和甚多,月中之水,不能解人心之火,聽其無可救藥而
 生理絕矣。莊周家貧,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欲候邑金以
 三百貸之,莊周作色曰,周昨來視車轍中有鮒魚曰,我東海
[05p007b]
 之波臣也,君安得升斗之水而活我哉?莊周曰,我將遊吳越
 之王,激西江之水而活子,可乎?鮒魚作色曰,我失其常處,得
 升斗之水則活耳,與其遠而待西江之水來,不如早索我於
 枯魚之肆。近而得生之爲愈也,然則養生家身中有眞水,不
 能醍醐灌頂而五氣朝元也,惜哉任公子爲大鈎巨緇,五十
 犗以爲餌,投竿東海,大魚食之,海水震蕩,任公子得若魚而
 腊之,以爲後世諷說者之驚吿,况矜小說以干縣令者,不如
 大道以經世也。又明矣《詩》、《禮》,古人之陳迹也,而所以迹非《詩》、
 《禮》也,精神也。今人誦讀古人之《詩》、《禮》者,何異於發古人之冡
 得其臭腐而不能得其精神也。小儒曰,未解裙襦,是未見其
[05p008a]
 典藉也。口中有珠,卽《詩》、《禮》也。小儒有詩譏大儒曰,青青之麥,
 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爲是嘲其生不能救世,而僅
 以《詩》、《禮》傳後也。千古而下,有讀其書者曰,無傷口中珠,是摹
 其陳迹而遺其神理也,可乎哉!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
 於途反以吿曰,有人於彼修上而趨下,未僂而後耳,視若營
 四海,不知其誰氏之子?老萊子曰,召而來。仲尼至,老萊子曰,
 𨚑也去而矜躬與容知,斯爲君子矣。仲尼曰,夫子之業可得
 進乎?老萊子曰,夫不忍於一世,因而憂萬世者,非其命之窮
 也,乃其知之不及此也。不知以利買人之歡者,中民以爲德
 之進也。以名引人,以隱結人者,是譽堯而非桀也。吾以爲不
[05p008b]
 如兩忘而無毀無譽,故急欲反斯世爲唐虞者,適以鑿人之
 眞性;急欲以仁義而動人者,適以啟仁義之邪徑。惟聖人能
 無爲而後能無不爲,彼澤不及一世而欲齊萬世,徒勞而無
 功也。宋元君夜半夢人訴之曰,予爲清江使者,至河伯之所,
 適有余且獲予。覺而使人占之曰,此神龜也。因訪漁者余且,
 召之至曰,漁何得?且對曰,得白龜焉。命獻之殺之,以卜七十
 二鑽,而無遺筴。仲尼曰,神龜能見夢於元君,而不能避余且
 之網數也。知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筴,而不能避刳腸之患,亦
 數之無所逃也。如是則知,有所通必有所困,神有所及必有
 所不及也。故一人之知不如萬人之謀,亦猶魚之知畏鵜鶘
[05p009a]
 而不知畏網耳,何也?小知者大知之害,故去小知則明有善
 者,反爲善之累,故去善則愈善。嬰兒不必學言而自能言,與
 能言者處也,何也?不能言者,大言之根也。無用者,大有用之
 基也。足之所踐,其地幾何?其不及踐者乃踐者之大用,以爲
 壯行之本也無用,顧不重與。莊子曰,人之根器有利鈍,出世
 之士遊于方之外,且得拘于方之内乎?入世之人志在方之
 内,且得遊于方之外乎?夫雲遊卽流遁之志,決絶之行,非至
 知而有覺,厚德而有道氣者,不能非覆墜而不反,火逸而不
 顧者不能。吾觀塵世一時之君臣,有貴賤而易世,何貴?何賤?
 故廟堂之上無至人之轍迹。夫古之不能不今,亦猶水之無
[05p009b]
 平不波也。惟至人可方可員,正行而不倚,旁行而不流。非一
 徹盡徹者,安能目明、耳聰、鼻顫、口甘、心智、知德乎?徹則不壅,
 故道不欲壅,壅則猶噎者之哽,而不通其食,必爲人所跈而
 百病集也。一呼一吸,人之一息也。一升一降,氣之上下也。天
 固與之,人固塞之何哉?胞無重閬,此一氣不能周流;心無天
 遊,則六鑿相攘而不安。不然神擾者,何喜得𨚑山之善地!若
 吾神果靜,世途自鬧,吾心自寂,何善之有哉?德不欲溢,名之
 溢者必自累也。謀貴容與稽乎?誸者必其御下急也。知識出
 於爭競,執滯生於拘守。司事者宜於一人,不如宜於眾人之
 果決也。春雨日時,陰陽和也。草木之興沛然,何異於怒而生
[05p010a]
 乎種植者。固多而倒植者過半,草木無知,尙可移接,莫知其
 然而然。人知接木之理,當知接命之道,我命由我不由天矣。
 靜功可以却病滅恣,可以休老大定,可以止遽勞人之所務
 也。逸者未嘗過而問焉,神聖不同者迹,賢人君子不同者才,
 其未嘗過而問者,均以德言也。君子小人則以義利分矣,其
 未嘗過而問者,道不同也。宋人居喪有善毀而得爵者,黨人
 因毀而死者半。許由、務光均聞讓天下之語,一洗耳,一投淵,
 紀他與申徒狄聞之,因而踆水沈河,皆名爲之崇也。孰知至
 人無名乎?筌蹄所以取魚兎,旣得魚兎,則筌蹄可忘。立言所
 以達意,大意已得,則言語亦可相忘,安得忘言之人而與之
[05p010b]
 崇無言之教哉!
[05p011a]
 
雜篇寓言第二十七
 
  此莊子自敘其作經之旨。人當以聞道而先人,如顏成子游學道九年而臻大妙之境。不可如影之待形,甲蛻之離
  而不復合,則影滅然。待之中又有待焉,不可如影之必待火日,須臾而陰夜代之,則影又滅矣。人之形體猶影也,生
  猶火日也,死猶夜陰也,元神去而軀殼存,何異蜩甲與蛇蛻乎?而强陽安在哉!莊老此喻提醒人當急急覓侶伴,訪
  仙師而求長生。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音支言日出,和以天倪。此篇先生自敘立言之意,寓言猶詩
 之比體,所言在人事,而所指多在大道,卽孟子言近而旨遠之意。郭象謂託之他人,寓言非也所言者淺,故十言而九見
 信。重言謂借重上古帝王大聖大賢之言,以取信者,十居其七也。巵言猶巵酒易於入人之口,以况巵言易於入人之耳
 也。和者,和合也。天倪者,人天性之端倪也。以巵言和合天倪而出令人鼓動其性天耳。寓言十九,藉外

論之。親父不爲其子媒。親父譽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
[05p011b]
人之罪也。談性談玄人多不悟故不得不爲寓言藉外物論之卽下根鈍器聞之必悟矣故談道不可以直言猶親
 父之不可譽其子也非吾之好爲寓言之咎乃下根鈍器者之自取其咎耳與已同則應,不與已

同則反;同於已爲是之異於己爲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已止也。
也,喜同而惡異,人之常性;是同而非異,亦人之常情,故借重古人之言以止之。是爲耆艾。年先矣,而
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無以先人,無人道也;
人而無人道,是之謂陳人。我以耆年爲重者,以所聞先於我,非以年也。經緯,天經地緯也。本末,大道
 之本末也。此而先人,則人信之,人而不聞道,則是無以先人也。太上云識得人跳出塵,無人道也之道,乃天何以生人,人
 何以完其精氣神而爲眞人也。不然則亦一陳人而已猶古詩所謂陳死人,何重之有!巵言日出,和以

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窮年。巵,巵酒也。以美言入人之耳,曰巵言。日出日新而不重復之謂和,如和羹
 之和。曼衍,如草曼水衍,生息不竭,以此言而消𡻕月也。不言則齊,是非同異,惟此言則歸於一理。齊與

[05p012a]
言不齊,齊者,一也。一則忘言矣。若一而有言,則不一矣。言與齊不齊也,不言則一,設涉於言則一而不
 一矣。故曰無言。彼我之見原自不齊,故不若不言以待其自齊。言無言,終身言,未嘗言;

 聖人有有言之言,有無言之言,此則言其無言,故如未嘗言。終身不言,未嘗不言。終身不言,非緘
 默也。聖人有無言之教,卽無言若有言也。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

然,有自也而不然。天下之可不可,然不然,皆有自。惡乎然?然於然。我無然,然於物之所然。
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我無不然,因物不然。惡乎可?可於可。惡乎不可,不
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非巵
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凡人所謂可不可,然不然,皆有自來因其所然、所可,則物之無不然
 無不可者可得而齊,所以能久也。若非我以自然之言調和眾口而與之同爲是非,寍能要諸久遠哉!萬物皆

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
[05p012b]
倪也。又自物理而論胎卵濕化,物種有萬形雖不同,然皆自無始以來,形形相禪,始終循環,莫可得而比擬者,要皆以氣
 聚而生,氣散而死,於不齊之中有至齊,在焉是之謂天均。莊子謂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

而六十化,始時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
非也。』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勤志卽敏求之意,服知謂行其所知。莊子曰:『孔子
謝之矣,已謝去此事。而其未之嘗言。此不足以言之。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
復靈以生。鳴而當律,言而當法,利義陳乎前,而好惡是非直服
人之口而已矣。夫才受於大本,是天降之大才,非小有才之才也。且其才皆由性靈以生。德以濟乎才也,時而
 有鳴以彰志,皆合於音律。時而有言以範世,皆中乎法則。利義陳前不能淆,好惡是非不能混,皆是以言教也。止能服人
 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音悟迕也。立,定天下之定。』已

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不以口服人,能使人心服而不敢違逆者,是必無言之教也,而人心乃定
[05p013a]
 矣。吾立定以心服而定天下之定,道其止於此乎?止於此乎吾且不得,而及彼至人心服之教乎?已上皆孔子言。

子再仕而心再化,謂心化於祿也。曰:『吾及親仕,三釜而心樂;三釜之粟,祿之薄也。
 親及而亦樂。後仕,三千鍾不洎,音計,及也。謂以厚祿不及其親也。吾心悲。』親不及,祿雖厚
 而亦悲。弟子問於仲尼曰:『若參者,可謂無所縣其罪乎?』縣音玄曰:

『旣已縣矣。夫無所縣者,可以有哀乎?彼視三釜三千鍾,如鸛雀
蚊虻相過乎前也。』林希逸曰:『弟子問曾子,此言有係累之罪否?疑其前後兩變,有悲喜也。旣已縣矣,言只此
 悲喜便是有係。若無係,則外物過前猶蚊虻而已,豈足悲喜乎!必進此一步,然後爵祿不入於其心,而一塵不掛矣。』

成子游謂東郭子綦音其曰:『自吾聞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從,
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來,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
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野,返其朴也。從,順也。是非好惡無所逆也。通者,無我無人,無障
[05p013b]
 礙也。物如槁木,無情識也。來謂非幻非滅,如往之有來也。釋氏之如來本此。鬼入,與鬼同其屈伸。天成,與天同其造化。然
 又有箇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物,未始有始也者,故八年九年工夫愈細,不知有死,不知有生,乃入於妙,入於大妙,
 則與道合眞矣。不知死是不死也,不知生是不生也,釋氏不生不滅本此。生有爲,死也。勸公,以其

死也,有自也,而生陽也,無自也。而果然乎?惡乎其所適?惡乎其
所不適?生則有爲,死則無爲。有死生之見,自私者也。若勸之以公而無私,則不知有死矣。生而爲死之所自,故聖人外
 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能成其私,所以勸公也。夫人皆以其死也有自也,謂有大司命以宰之也。而生陽也,俄而自無而
 有疑其爲無自也,而果然無自乎?不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必然之理。夫人惟聽造化爲陶冶耳。適者,往也。惡乎以生爲
 得所當往而適其生乎?惡乎以死爲不得所不當往而不適其死乎?不敢與造化爭衡也。天有厯數,地有

人據,吾惡乎求之?此以造化之不可知者反復徵問厯數,謂日月星辰之數,人據謂圖書禹貢地理之可據
 者,二者猶不足以盡天地之理。莫知其所終,若之何其無命也?莫知其所始,

[05p014a]
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應也,若之何其無鬼邪?無以相應也,
若之何其有鬼邪?以爲無命耶?窮之不知其所終;以爲有命耶?遡之不見其所始。以爲無鬼耶?屈伸往來氣
 機不爽;以爲有鬼耶?善未必福,仁未必夀。造化之妙,不可知者如此。眾罔兩影邊淡薄者。問於景音影

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括髮而今也被髮,向也坐而今也
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叟叟也,影稱罔兩之詞。奚稍問也!汝何必稍
 稍而問。予有而不知其所以。我之俯仰行止,皆有所待,汝獨不知其所以然耳。予蜩音條

甲也,蛇蛻音脫也,似之而非也甲蛻一離,不復聯屬,形影則離合有時。火與日,吾屯
 屯聚有影。也;陰無日。與夜,無火。吾代代之而去。也。眾罔兩故稱曰叟叟,若隱若顯之謂,罔生於影,影生
 於形,俯仰行止,隨人而已。寍知所以哉!譬之蜩已化而甲在,蛇已化而蛻在,以此爲比,亦近似之而非也。影得日與火則
 屯聚而顯,遇陰與夜則代去而隱。形也。影也。所以有待耶?無形則無影,故影必待形。而况

[05p014b]
乎以有待者乎?影待形也,而形則何所待乎?有待者必有待待者。待者形操其權,而况待待者又有所以主張
 乎形者,非彼之所待乎?彼來則我與之來,彼往則我與之往,彼强陽猶言
 强健則我與之强陽。强陽者又何以有問乎?彼,形也。我,影也。影不能自來往,必待
 形以爲來往,影不能自强健,必待形以爲强健。及問强健者誰爲之强健乎?又問强健者果能長强健否乎?知此則知形
 亦影也,影亦罔兩也。皆爲幻相而非眞實也。有志之士何不訪眞人.跳出有待之外自爲解脫,而步日月無影乎!

子居姓陽,名戎,字子居。列子作楊朱。南之沛,老聃西遊於秦,邀於郊,至於梁而
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歎曰:『始以汝爲可教,今不可也。』陽子
居不答。至舍,進盥音管音𠻳巾櫛,脫屨戶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
子欲請夫子,夫子行不間,音閑是以不敢。今間矣,請問其故。』不可教之
故。老子曰:『而睢睢音疽,仰目。盱盱,音虛,張目皆傲狀。而誰與居?人將畏難而疏遠也。

[05p015a]
白若辱,道高之人心中無一毫點染,内懷玉也。而外被褐,和光同塵使人不識,若辱也。盛德若不足。』道愈
 高而心愈下,德盛而志愈謙,不自滿足也。陽子居蹵然變容曰:『敬聞命矣!』其往也,

舍者迎將,其家公主人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音陽炊也者避
竈。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同一楊朱也,一舍者也,始而避,不止於不爭,旣而爭,不止於不避,曷
 以故?始而露其丰頴,故人見而敬之。旣而深自韜晦,故人視之以爲尋常矣。

 復圭子曰:南華老仙自揆立言旣多,恐人殉迹而失眞宗,乃
 自說破其立言之法有三;寓言,重言,巵言也。使人知尋其正
 脉耳。凡言人事,寓言大道,十中有九欲人保全性天也。凡言
 帝王聖賢,有徵而可信,十中有七欲人之不疑也。巵言如巵
 酒在手,和天倪而出,令人爽口,因以爽心,不覺鼓舞而興起
[05p015b]
 也。此何以故以人之根有上下,器有利鈍也。故就性天而言,
 性天不若藉外物而論性天之易明也。卽親父不譽其子之
 說也,寓言也,就庸言而醒庸人,不若借聖諦而聳庸人之悅
 從也,卽是同而非異之說也。重言也,人之以年先,人而聞道
 不先吾,終謂之陳人,而不謂之先人。不如以美言曼衍使人
 知窮其根源也。巵言也。道有言乎?無言乎?言者齊乎?不言者
 齊乎?吾以不言爲齊,則言而愈不齊矣。吾以言與不言俱不
 齊也。毋寍不言乎?毋寍言而同不言乎?終身言未嘗言,言齊
 不言也。終身不言未嘗不言,不言齊言也。可不可,然不然,均
 之有所自,吾無然不然,因其物之然不然也;吾無可不可,因
[05p016a]
 其物之可不可也。物物有天,物物有倪,吾以巵言和而出之,
 則天下之言齊而久遠之情得矣。號物之數,謂之萬形不一
 也,而相禪同,造化之所循環,形不倫也。而天均同天均者,卽
 天倪也。人之所以成性,物之所以成物,不外乎此耳。莊子與
 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不惟渣滓化,而是非亦化。聲爲律,言
 爲法,利義不淆,好惡是非合宜,服人之口非難,而服人之心
 爲難也。曾子再仕而心再化,其先仕而心樂,樂親之與養也,
 非樂三釜之粟也。其旣仕而心悲,悲親之不與養也,非悲千
 鍾之粟也。卽此猶係心於悲喜也。其去哀樂不能入,而爵祿
 不介懷者,尙隔一膜矣。顏成子游進乎東郭子綦之道,一年
[05p016b]
 而復還乎太朴,二年而與道不違,三年而撤人我之障,四年
 而情識不著,五年而獨往獨來。釋氏之如來本此也。六年而
 役使鬼神,與鬼神合其吉凶也,七年而天卽我,我卽天,與天
 地合其德也。八年而忘死生,《心經》之不生不滅本此也。九年
 而大妙與道合眞,卽太上無欲以觀其妙也。生則有爲,猶有
 私而不爲者。死則無人不然,乃大公也。死,陰也。人之死不死
 於死之日,其來蓋有自矣。而生陽也,以爲無自者,不知死生
 同途,陰陽一理,惡乎?適惡乎?不適也。在天有厯數之可按,在
 地有圖書之可據,天文地理甚爲彰著也。昭昭生於冥冥,終
 無其終,而始無其始,故謂之無命。不可謂之有命,亦不可有
[05p017a]
 倫,生於無形,體物不遺,謂之無鬼,不可。不見不聞,謂之有鬼,
 亦不可。罔兩生於影,影生於形,俯仰行止,皆隨形也。影外微
 陰非一,故曰叟叟,予影自謂也。予雖有影而不知其所以然
 之故。形之有影猶之蜩已化而甲在,蛇已化而蛻在,以此爲
 比,亦似之而非也。火與日則影生,陰與夜則影滅,吾之所待
 者,非火日耶?而况乎又有所待者,火日乎?形體乎?彼火日有
 來往,吾亦與之爲來往,彼形體有强陽,吾亦與之爲强陽。形
 影且爲幻也,况强陽亦非眞也,又何必問其孰爲眞乎!孰爲
 幻乎!陽子遇老子於中道,老子仰天而歎曰,吾始以汝爲可
 教,今不可教也。陽子至舍,盥洗潄巾櫛,膝行而前曰,請問其
[05p017b]
 所以不可教者,何也?老子曰,善觀人者,不於動容,而於眉睫
 而睢睢盱盱,目中無人,人誰與之居者。大白若辱,不露一鋒
 頴也。盛德若不足,不矜一知識也。吾教子止於此矣。陽子斂
 容易色曰,謹受教。當其未受教之時,此一陽子也。公與妻胡
 爲而執席,執巾櫛。舍者焬者胡爲而避席避竈。及旣受教之
 後,亦此一陽子也,舍者胡爲而與之爭席,豈止不執席而已
 哉!良由太上數語默化,卽良賈深藏若虛,盛德不足若愚之
 意也。可見道德揚於外不若藏於内,與其使人知之者淺,不
 若使人不知者深也。陽子一言而頓悟,易悟也哉!
[05p018a]
 
雜篇讓王篇第二十八
 
  蘇長公謂,讓王以下數篇非莊子所作。予謂中有數段非莊子不能作,恐有漢儒竄入語,不全是而亦不全非也。其
  曰道之眞以治身,其緒餘以爲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乃莊子内聖外王之學,三語可以蔽全部南華。此篇厯引薄
  富貴而重生者,安貧賤而樂志者,第惟北人無擇、卞隨、瞀光三人藐天下,寍赴淵而不悔,爲吾儒所不取,不知此三
  人逆知今日有揖讓,他日必有征誅,有征誅必有簒弒,有簒弒必有屠滅,有屠滅必有改封建,旣改封建必有華犁
  夷庭,夷亂中華之漸高士先覺,故預赴淵以杜其漸耳,卽南華所謂絶聖棄智而民不亂,剖斗折衡而民不爭之意
  也。此等遠見,非學有淵源,而大有道氣者安足以語!此後有聞風而興起者,自伯夷叔齊而後不多見也。

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不受。又讓於子州支父,音甫,支父,字也,卽支伯也。
州支父曰:『以我爲天子,猶之可也。雖然,我適有幽憂幽隱也猶云隱憂病
 只是爲物累耳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

[05p018b]
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惟無以天下爲者,可以託天下也。無心於天
 下者而治天下,方不爲天下所累。舜讓天下於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適

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
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者也。上言不以重務傷生,此言不以外物而易吾生,總重
 養生上所以爲道德之書。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余立於宇宙之中,冬

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歛,身足以休
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閒而心意自得。吾何以
天下爲哉?悲夫,子之不知予也!』遂不受。於是去而入深山,莫知
其處。今常德府武陵縣南蒼山有善卷壇,宋政和中賜號『遁世高蹈先生』,郡守李燾爲壇記,壇之近仍有其墳,自適其適。
 故不適人之適。舜以天下讓其友石戶之農,石戸,地名。農,農夫也。石戸之農曰:『捲捲音權,捲捲,
[05p019a]
 勤勞貌。乎后之爲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爲未至也,葆力謂窮力以
 養人,非以德者,故德爲未至。於是夫負妻戴,攜子夫以背負物,妻以首戴物,手攜其子,乃隱士之
 風。以入於海,終身不反也。太王亶父音甫居邠,狄人攻之;事之

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
之所求者土地也。太王亶父曰:『與人之兄居而殺其弟,與人之
父居而殺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爲吾臣與爲狄人臣奚
以異!且吾聞之,不以所用養土地。害所養。』人也。因杖筴而去之。民相
連而從之,遂成國於岐山之下。夫太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尊生
 以身爲重,外物爲輕也。能尊生者,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

累形。有身不能無養,有生不能無累。富貴者樂於養,養過傷生;貧賤者迫於利,利失則累形。免此二患,乃所謂尊生也。
[05p019b]
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
越人三世弒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南戴曰爲丹穴。而越國無君,
求王子搜不得,從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
王輿。王子搜援綏登車,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獨不可以舍我
乎!』王子搜非惡爲君也,惡爲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謂不以
國傷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爲君也。搜無意於國,故可託以國。韓魏相與
爭侵地。子華子魏人見昭僖侯,韓侯。昭僖侯有憂色。子華子曰:『今使
天下書銘誓約於君之前,書之言曰:左手攫音却攘而取之也。則右手
廢,斷而去之也。右手攫之則左手廢,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
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華子曰:『甚善!自是觀之,兩臂重
[05p020a]
於天下也,身亦重於兩臂。韓之輕於天下亦遠矣,今之所爭者,
其輕於韓又遠。君固愁身傷生以憂戚不得也!』僖侯曰:『善哉!教
寡人者眾矣,未嘗得聞此言也。』子華子可謂知輕重矣!攘其銘而可以
 有天下,憂斷臂者且不攘之,何則臂重而天下輕也!韓輕於天下,而韓之所爭又輕於韓,乃以其故而愁身傷生,是亦重
 於失一臂矣,爲至輕而傷至重,可不謂惑乎!魯君聞顏闔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幣

先焉。顏闔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飯牛。喂牛食也。魯君之使者至,顏
闔自對之。使者曰:『此顏闔之家與?』音余顏闔對曰:『此闔之家也。』使
者致幣。顏闔對曰:『恐聽者謬誤也,謂誤聽也。而遺使者罪,不若審之。』使
者還,音旋反審之,復來求之,則不得已。故若顏闔者,眞惡富貴者
也。富貴非可惡也,亦顧其時何如耳。如堯舜在御則廟堂之上不可無皋夔,而猶然爲顏闔之行,吾恐其非惡富貴也,或者
[05p020b]
 祗以藏拙耳。故曰,道之眞以治身,其緒餘以爲國家,其土苴以治

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呂祖云:『萬物皆是假,惟有一道
 眞。』此『眞』字學者不得草草讀過。在天地爲太極,在人身爲先天眞一之氣。自情竇開則眞氣喪,故玄門有採眞之遊眞以
 治身也。其緒餘土苴則皆有爲之法。故聖人用之以治家國天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所謂糠粃糟粕陶鑄堯舜者。土
 苴,糞草也。凡聖人之動作也,必察其所以之與其所以爲。今且有

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
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夫生者豈特隨侯之重哉!陸西星曰:『所以之謂心之所往,
 所以爲謂事之所爲。如人意在得雀,則雖以珠彈而不顧世人笑之,而彼不以爲非也。其所以之之者,差也。』子列

子窮,容貌有饑色。客有言之於鄭子陽者曰:『列禦寇,蓋有道之
[05p021a]
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爲不好士乎?』鄭子陽卽令官遺之
粟。子列子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
 音撫心曰:『妾聞爲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今有饑色。君過而
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邪?』子列子笑而謂之曰:『君非自知
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
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子陽爲人嚴酷,舍人折弓,畏子陽怒責,因國人逐猘
 狗而殺子陽,禍不及列子,可謂有見幾之明者矣。楚昭王失國,屠羊說音悅走而從於

昭王。昭王反國,將賞從者,及屠羊說。屠羊說曰:『大王失國,說失
屠羊;大王反國,說亦反屠羊。臣之爵祿已復矣,又何賞之有!』王
曰:『强之!』屠羊說曰:『大王失國,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誅;大王反
[05p021b]
國,非臣之功,故不敢當其賞。』王曰:『見音現之!』屠羊說曰:『楚國之法,
必有重賞大功而後得見,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國而勇不足以
死寇。吳軍入郢,說畏難而避寇,非故隨大王也。今大王欲廢法
毁約而見說,此非臣之所以聞天下也。』王謂司馬子綦曰:『屠羊
說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子其爲我延之以三旌之位。』諸侯之三卿也。
屠羊說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貴於屠羊之肆也;萬鍾之祿,吾
知其富於屠羊之利也;然豈可以貪爵祿而使吾君有妄施之
名乎!說不敢當,願復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居屠肆而守義,若說者不當以
 屠羊目之矣。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蓋屋草不芟。蓬戸不完,桑

以爲樞;而甕牖一室,破甕爲牖。褐以爲塞;以褐衣塞牖。上漏下溼,匡坐而
[05p022a]
弦。鳴琴也。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
華冠縰音洗冠裂如花開曰華,履不著根曰縰。杖藜而應門。子貢曰:『嘻!先生何
病?』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
貧也,非病也。』子貢逡音皺巡而有愧色。原憲笑曰:『夫希世而行,比
周而友,學以爲人學當爲已而反以爲人。教以爲已,教當爲人,而反以爲已。仁義之
慝,依仁義以爲奸輿馬之飾,憲不忍爲也。』原憲所言,語語皆規子貢也,子貢卽善辨,亦不能不愧屈
 矣。曾子居衞,緼袍無表,顔色腫噲,虛浮之貌。手足胼胝。音支。三日不

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絶,冠久而敝。捉衿而肘見,言袖之短。納履而
踵決。見履之敝。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有節奏也。天子不得
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忘形
[05p022b]
 忘利,凡有志者皆可能也。至於忘心,非心齋坐忘不能,故下文云顔回。孔子謂顔回曰:『回,來!家

貧居卑,胡不仕乎?』顔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
以給飦音堅,糜也。粥;郭内之田十畝,足以爲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
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
回之意!𨚑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足乎已無待於外也審自得者失
之而不懼,在我者有以自得,則外物之失不足喜懼。行修於内者無位而不怍。』不以人不
 知爲愧。𨚑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𨚑之得也。』不知者以回之不仕
 爲回之有所得,而夫子用行舍藏與回同心,故不曰回之得而曰𨚑之得也。中山公子牟魏之公子封中
 山君名牟謂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魏闕,王之象,魏門也。
 志在富貴,則不能忘。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則利輕。』知生之爲重,則生之外無足重者。

[05p023a]
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能自勝也。』牟雖知生可重物可輕,然其心不能自勝也。
子曰:『不能自勝則從,神無惡乎?不能自勝而强不從者,此之謂
重傷。重傷之人,無夀類矣。瞻子教之曰:汝不能勝則從之乎!蓋人有元神,有識神,元神好清淨,識神
 則見境生情,所以學道之人先要降此識神,不然則清淨之中不勝擾擾,而元神惡之所不免矣。夫我之元神不能以勝
 欲又强不從而使之從,是謂重被其傷,分明神受傷之甚,故去人而死也。魏牟,萬乘之公子也,其

隱巖穴也,難爲於布衣之士;雖未至乎道,可謂有其意矣!一念不起,
 萬緣皆空,而後眞性始得。牟以公子學道,視韋布之士薰習猶深,故勝之愈難,所謂身雖隱而心不隱也。孔子窮

於陳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音傘,不糝,純菜而無米也。顔色甚憊音敗
而弦歌於室。顔回擇菜,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於魯,削
迹於衞,伐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陳蔡,殺夫子者無罪,籍凌轢之意
[05p023b]
夫子者無禁。弦歌鼓琴,未嘗絶音,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顔回
無以應,入吿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歎曰:『由與賜,細人也。召而
來,吾語之。』子路子貢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
言也!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𨚑抱仁義之道以
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爲!故内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
德,天寒旣至,霜雪旣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於𨚑
其幸乎!』孔子削然孤高之貌。反琴復鼓琴。而弦歌,子路扢音訖然執干而
舞。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仰夫子之道如天地。古之得道者,
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於此,則窮通爲寒暑風雨
之序矣。故許由娛於頴陽山名共伯名和。得乎𨚑首。山名。共伯修行及周厲王
[05p024a]
 之難,諸侯請以爲天子卽位。十四年大旱屋焚,卜于太陽兆曰,厲王爲崇,召公乃立宣王,共伯復歸於宗,逍遙得意共山
 之首。舜以天下讓其友北人無擇,北人無擇曰:『異哉后之爲人

也,居於𤱶畝之中而遊堯之門!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
我。吾羞見之。』因自投清冷之淵。不若是而已,猶言不寍惟是。此段居乎卞隨、瞀光之首者。以投
 淵爲二人之望也。湯將伐桀,因卞隨而謀,卞隨曰:『非吾事也。』湯曰:『孰

可?』曰:『吾不知也。』湯又因瞀音務光而謀,瞀光曰:『非吾事也。』湯曰:『孰
可?』曰:『吾不知也。』湯曰:『伊尹何如?』曰:『强力忍垢,徂兵須力弒,君須忍辱。吾不
知其他也。』湯遂與伊尹謀伐桀,克之,以讓卞隨。卞隨辭曰:『后之
伐桀也謀乎我,必以我爲賊也;勝桀而讓我,必以我爲貪也。吾
生乎亂世,而無道之人再來漫我以其辱行,吾不忍數音朔聞也。』
[05p024b]
乃自投稠音周,在頴陽。水而死。湯又讓瞀光曰:『知者謀之,武者遂之,
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瞀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
民,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之曰,非其義者,不
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土。况尊我乎!吾不忍久見也。』乃負石
而自沈於廬水。按三自沈乃慕洗耳與汙牛口之風而過焉者也,君子之所不取。昔人謂三代之後,士惟恐不
 好名,孰知三代之前,士有好名如此之甚者乎!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於孤竹,曰伯

夷叔齊。二人相謂曰:『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試往觀焉。』至於
岐陽,武王聞之,使叔旦往見之,與之盟曰:『加富二等,倍其祿。就官
一列。』重其爵。血牲而埋之。二人相視而笑曰:『嘻,異哉!此非吾所謂
道也。昔者神農之有天下也,時祀盡敬而不祈喜;其於人也,忠
[05p025a]
信盡治而無求焉。樂與政爲政,樂與治爲治,不以人之壞自成
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時自利也。不以人壞三段,乃上聖至德之事,作一冒
 下正明周之不然,所以箴萬世之爲人臣者。今周見殷之亂而遽爲政,上謀而下

行貨,上則用謀而下則用貨阻兵而保威,阻撓人之兵以自固其威。割牲而盟以爲信,
 不能以德爲信。而割牲以代之。揚行以說眾,不能見而民莫不說而必自陳功德以悅之殺伐以
要利,是推亂以易暴也。推尊亂德之周,以易暴虐之殷。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
避其任,遇亂世不爲苟存。今天下闇,周德衰,其竝音傍乎周以塗
 塗炭吾身也,不如避之以潔吾行。』二子北至於首陽之山,遂餓
而死焉。若伯夷叔齊者,其於富貴也,苟可得已,則必不賴。高節
戾行,如管仲之事桓公,魏徵之事太宗。獨樂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節也。世至
[05p025b]
 殷末臣弒其君者,國有子弒其父者,比肩簒逆之風將何底止。故夷齊不餓於他山而餓於首陽者,何也?蓋君明臣良,百
 姓熙皞陽舒用事之世也;主暴臣逆,世界愁苦陰慘用事之世也。夷齊之餓首陽而死之心,祈聖主當陽反斯世爲唐虞,
 回陰慘爲陽舒耳,豈止愧萬世天下爲人臣之懷二心者。

 復圭子曰:此以讓王名篇,輕富貴也。蓋其所重者,不在富貴
 而在生也,人苟知生之爲重,卽天子可藐,天下可輕矣。昔堯
 以天下讓許由而許由不受者,不以天下之大入其耳也。讓
 子州支父而支父不受者,不以天下害其生也。舜讓天下於
 子州支伯而支伯不受者,不以天下易其生也。以天下讓善
 卷,而善卷逃入山者,自適其適而不適人之適也。又以天下
 讓石戶之農,而農攜妻子以入於海者,謂至德之士知有其
[05p026a]
 身而不知有天下嗣。是太王棄邠遷岐,無以養人而害人,不
 惟自尊其生,且知百姓之生尊也。惟尊生者可以富貴,不以
 外物而賊生,惟尊生者可以貧賤,不以貪得而損生。胡今人
 兩者胥失,終身不解也。越人三世弒其君,王子搜逃乎丹穴,
 迫而後起,不得已而後爲君。非惡爲君也,惡爲君之患也。韓
 昭侯寍不有天下而不肯廢左右手者,知兩臂重於天下也,
 身又重於兩臂。韓又輕於天下,君胡爲爭其所輕愁身傷生
 而不顧也。顏闔不受魯君之幣,使者復至而先逃,此豈惟輕
 富貴,且直惡之矣。若顏闔者可謂得好惡之眞也。由此觀之,
 萬物皆是幻,惟有一道眞此眞。乃人生先天眞一之祖炁,學
[05p026b]
 者須尋侶伴,訪仙師,覓外護,以返還此眞炁,乃可以長生久
 視。若帝王之功,家國天下之事業,儒者以爲奇覯,而眞人視
 之特緒餘與土苴耳完身養生者之所不屑也。視富貴雖可
 欲也,不啻如一雀;生尤可欲也,不啻如隨珠。世人舍所重以
 徇所輕,何異以隨侯之珠而彈千仞之雀乎!列子不受鄭子
 陽之餽粟,非惡粟也。惡其不出己見而信人言,以餽遺安知
 他日不以人言而罪我!此其所以不受也。故後鄭子陽之難
 作而禍,亦不及焉。楚昭王失國,屠羊說從之遊,後昭王返國
 賞,及屠羊說詎,知屠羊說之所見有超乎爵祿之外者。曰大
 王失國,彼失屠羊;大王反國彼反屠羊。以故業爲爵祿而不
[05p027a]
 以外加爲爵祿。若而人也,不敢任受失國之罪,故亦不敢任
 受反國之功耳。昭王嘉其品,欲常常而見之。屠羊說以王爲
 廢法而輕下士也,不聞命焉。王謂司馬子綦曰,屠羊說居處
 卑賤而陳義甚高,子爲我延以三旌之位。屠羊說曰,以三旌
 較屠羊,其貴賤懸矣。以萬鍾較屠羊之利,其貧富又懸矣。然
 而終不可貪富貴而致吾君有妄施之名。不受,寍以屠羊終
 焉。原憲居魯,茅茨而桑樞,甕牖而褐塞,匡坐而絃歌,其自得
 可知矣。子貢軒車往見,原憲曰,噫!先生何病?原憲應之曰,憲
 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今憲貧也,非病也。憲
 獨愧。希世比周者,學不能爲已,敎不能爲人,借仁義以文其
[05p027b]
 奸,而飾輿馬以驕人者,吾不忍也。子貢其何詞以對!曾子居
 衞,袍緼形勞,烟火希舉,冠纓斷絶,曳縰而歌《商頌》,聲徹天滿
 天,徹地滿地,其聲鏘。疑出於金;其聲確,又疑出於石。天子得
 而慕之,不得而臣之;諸侯得而師之,不得而友之。故養形者
 忘利,煉精還氣也;養志者忘形,煉氣還神也;至於致道而忘
 心,則煉神還虛矣。孔子以顏回之貧而勸之仕,不知回不知
 其貧也。有負郭之田五十畝,飦粥之所給;郭内之田十畝,絲
 麻之所資。鼓琴足以自娛,所學有夫子之道,其樂在性天,而
 不在仕進也。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知足也。不以利而
 傷行,善哉!回之自得也。不以外失而有懼,善哉!回之内修也。
[05p028a]
 不以無位而取怍,用行舍藏,吾與回有同心。不惟回之得,而
 亦𨚑之得也。中山魏公子牟慕道而居江海,心猶未忘魏闕。
 求禁止之術於瞻子,瞻子曰,子能知生之爲重,則外物皆輕
 矣,胡牟明知之而以生與外物較其數,不勝也。瞻子曰,夫人
 神好靜而欲牽之,神不勝擾,欲必爲元神之所惡。子强不從
 者而從之,不能自勝,一傷也;强而抑之,又一傷也,故曰重傷。
 重傷之人,無夀類矣。孔子窮於陳蔡七日,不火食,弦歌鼓琴,
 未嘗絶音。子路子貢以爲君子之無恥。孔子曰君子當其通
 時,非通也,通於道之謂通。當其窮時,非窮也,窮於道之謂窮。
 今𨚑有其道而無其遇,何以爲窮!當窮而道在,遇難而德見,
[05p028b]
 𡻕寒霜雪然後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子以爲憂,而𨚑以
 爲幸也。孔子反琴弦歌如故。子路執干而舞,其所得猶淺也。
 子貢乃撫然曰,吾今而後始知夫子之道猶天地,吾安知天
 之高也,地之下也,道之有窮通,猶天地之有寒暑風雨。古之
 得道者無往而不樂,所樂非窮通也,視窮通爲寒暑風雨之
 序耳。故許由娛於頴陽而共伯得乎𨚑首。古之人又有甘窮
 死而不甘於通者,一見於北人無擇,謂居𤱶畝者,胡爲而遊
 巖廊,羞受舜禪而寍投於清冷之淵。再見於卞隨,謂湯伐桀
 而與我謀,必以我爲賊也。勝桀而讓我,必以我爲貪也,乃自
 投稠水而死。三見於瞀光,以不義之祿爲不可受,無道之土
[05p029a]
 爲不可踐,况肯尊居民上乎,乃負石而沈於廬水。若而人也,
 非惟不知有窮通,且不知有死生,三人之心何心哉?逆知揖
 讓者,征誅之漸也。放伐者,篡弒之始也。目不忍見,耳不忍聞,
 故以一死而挽,愈趨愈下之。頽風後有聞風興起者,伯夷叔
 齊是也。其始而之西周也,以西周有有道之人也,已而不受
 周之爵祿也,猶不能忘情於神農之世。祭盡敬而不祈福,治
 盡信而無所求。不以人之壞自成也,則不利其壞可知;不以
 人之卑自高也,則不樂其卑可知;不以遭時自利也,則不願
 逢時又可知。今周獨不然,殷好亂而周好整。殷無識而貨聚,
 周用謀而財散。殷人畔而心離,周人聯而信結。其作誓以要
[05p029b]
 眾也,征伐以市利也,何爲推尊亂德之周以易暴虐之殷乎?
 獨不聞上古之士,其遭治世也,以一身任天下而不辭。其遇
 亂世也,欲苟存於旦夕而不忍,吾與其傍周以辱吾身也,何
 如遠避之以潔吾行乎!於是逃之首陽之山,遂餓而死焉。二
 子之於富貴可已,則已非爲苦節不可貞也,亦非恥爲含垢
 以立虛名也。身處商周之交,世界缺陷,君臣分絶,吾欲以𣺌
 然之軀率天下諸侯西向返周爲商。力旣有所不能,吾欲隱
 忍以商臣而踐周之土,食周之毛,義又有所不可,惟有死之
 一字可以。贊化育,扶綱常,俾當時後世簒臣凛凛然而改心
 易慮,則夷齊非聖之清也,實聖之任也。非啻聖之任也,實聖
[05p030a]
 之時也。卽至人上聖居夷齊之地,處夷齊之時,不得不爲夷
 齊之餓也,後有作者弗可及已。
[05p030b]


[05p031a]
 
雜篇盜跖第二十九
 
  意淺語弱,展卷便知爲漢儒所作。古德喝佛罵祖爲報深恩,丹霞燒木佛以求舍利,無乃效尤而過者乎!首段詆毁
  帝王,譏侮聖賢處,無大意味。中段託爲滿苟,得謂矯飾,以全忠信,不如直情之爲愈。末段託爲知和不貪不廉之說,
  平爲福有餘爲害之語,可謂竊南華之皮相,而未竊其精神。識者以爲何如?

孔子與柳下季爲友,姓展名獲,字季禽,居柳下,諡惠。至孔子生八十餘年,至子路之死百五六十𡻕,是寄
 言也。柳下季之弟,名曰盜跖。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

諸侯,穴室樞戸、穿人之屋啟,人之戶樞。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
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
之。孔子謂柳下季曰:『夫爲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爲人兄者,必能
教其弟。若父不能詔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則無貴父子兄弟之
[05p031b]
親矣。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爲盜跖,爲天下害,而弗能教也,𨚑
竊爲先生羞之。𨚑請爲先生往說音稅之。』柳下季曰:『先生言爲人
父者必能詔其子,爲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聽父之詔,弟
不受兄之教,雖今先生之辯,將奈之何哉!且跖之爲人也,心如
涌泉,意如飄風,强足以拒敵,辯足以飾非,順其心則喜,逆其心
則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無往。』季言跖之强暴,非禮義所能化誨。孔子不聽,顏
回爲馭,子貢爲右,往見盜跖。盜跖乃方。休卒徒太山之陽,膾人肝而
日申時食也。之。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𨚑,聞將軍高義,
敬再拜謁者。』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曰:
『此夫魯國之巧僞人孔𨚑非邪?爲我告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
[05p032a]
武,冠枝木之冠,枝木之冠皮爲冠,謂華飾如枝繁也。帶死牛之脅,以牛皮爲帶,卽革帶也。
辭謬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
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倖於封侯富貴者也。
子之罪大極重,疾走歸!不然,我將以子肝益書餔之膳!』孔子復
通曰:『𨚑得幸於季,謂與下季相親,求以自適也。願望履幕下。』一見於幕下,而望其履也。
者復通,盜跖曰:『使來前!』孔子趨而進,避席反走,再拜盜跖。盜跖
大怒,兩展其足,案劍瞋音甸目,張目也。聲如乳虎,曰:『𨚑來前!若所言
順吾意則生,逆吾心則死。』孔子曰:『𨚑聞之,凡天下有三德;生而
長大,美好無雙,少長貴賤見而皆說音悅之,此上德也;知維天地,
 知可以包羅天地,天地不能出其知之外。能辨諸物,才能可辨名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
[05p032b]
聚眾率兵,此下德也。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今將
軍兼此三者,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脣如激丹,齒如齊貝,音
中黄鍾,而名曰盜跖,𨚑竊爲將軍恥不取焉。將軍有意聽臣,請
南使吳越,北使齊魯,東使宋衞,西使晉楚,使爲將軍造大城數
百里,立數十萬戸之邑,尊將軍爲諸侯,與天下更始,罷兵休卒,
收養昆弟,共祭先祖。此聖人才士之行,而天下之願也。』盜跖大
怒曰:『𨚑來前!夫可規以利而可諫以言者,皆愚陋恆民之謂耳。
今長大美好,人見而說之者,此吾父母之遺德也。𨚑雖不吾譽,
吾獨不自知邪?且吾聞之,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今𨚑吿
我以大城眾民,是欲規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長久也!城
[05p033a]
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湯武立
爲天子,而後世絶滅;非以其利大故邪?且吾聞之,古者禽獸多
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
曰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音樣之,故命
之曰知生之民。神農之世,卧則居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
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
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音卓鹿之野,流血百里。神農
 之後第八帝曰榆罔,世蚩尤氏强與榆罔爭王,逐榆罔。榆罔與黄帝合謀擊殺蚩尤,涿鹿之戰征伐之所自起也。

舜作,立羣臣,湯放其主,武王殺音弒紂。自是之後,以强凌弱,以眾
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
[05p033b]
以教後世,縫衣縫掖之衣,大袂單衣。淺帶,縫帶使淺狹。矯言僞行,以迷惑天下
之主,而欲求富貴焉,盜莫大於子。天下何故不謂子爲盜𨚑?而
乃謂我爲盜跖?子以甘辭說音稅子路而使從之,使子路去其危
 高也。冠,解其長劍,而受教於子,天下皆曰孔𨚑能止暴禁非。其
卒之也,子路欲殺音弒衞君而事不成,菹音葅於衞東門之上,是子
教之不至也。詆毀夫子,教人非。子自謂才士聖人邪?則再逐於魯,削迹
於衞,窮於齊,圍於陳蔡,不容身於天下。子教子路菹此患,上無
以爲身,下無以爲人,子之道豈足貴邪?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
帝尙不能全德,而戰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不慈,舜不孝,禹偏
枯,湯放其主,武王伐紂,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
[05p034a]
論之,皆以利惑其眞而强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世之所
謂賢士,伯夷叔齊。辭孤竹之君而餓死於首陽之山,骨肉不葬。
鮑焦飾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爲
魚鼈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音嗣文公,文公後背之,
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音煩,燒也。死。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
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四者,無異於磔音翟,張其尸曰磔。犬流豕
 言其身之自殺如殺犬豕也。操瓢而乞者,皆離名離,『麗』也。泥著於名也。輕死,不念本
 不知本眞之性養夀命者也。世之所謂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
胥。子胥沈音沉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謂忠臣也,然卒爲天下
笑。自上觀之,至於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𨚑之所以說音稅我者
[05p034b]
若吿我以鬼事,則我不能知也;若吿我以人事者,不過此矣,皆
吾所聞知也。今吾吿子以人之情,目欲視色,耳欲聽聲,口欲察
味,志氣欲盈。人上夀百𡻕,中夀八十,下夀六十,除病瘦死喪憂
患,其中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矣。天與地無
窮,人死者有時,操有時之具而託於無窮之間,忽然無異騏驥
之馳過隙也。不能悅其志意,養其夀命者,皆非通道者也。𨚑之
所言,皆吾之所棄也,亟去走歸,無復言之!子之道狂狂汲汲,詐
巧虛僞事也,非可以全眞也,奚足論哉!』孔子再拜趨走,出門上
車,執轡三失,目芒然無見,色若死灰,據軾低頭,不能出氣。歸到
魯東門外,適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闕然數日不見,車馬有
[05p035a]
行色,得微往見跖邪?孔子仰天而歎曰:『然。』柳下季曰:『跖得無逆
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𨚑所謂無病而自炙也,疾走料音聊虎頭,
音鞭虎須,幾不免虎口哉!』須作鬚,此戰國策士之言,若莊子所作,必能代夫子折伏盜跖,而豈作此
 狀耶!子張問於滿苟得亦是寓言之名,但求苟得以滿其欲者,子張學干祿,故復託之。曰:『盍不

爲行?無行則不信,不信則不任,不任則不利。故觀之名,計之利,
而義眞是也。若棄名利,反之於心,則夫士之爲行,不可一日不
爲乎!』滿苟得曰:『無恥者富,多信者顯。夫名利之大者,幾在無恥
而信。故觀之名,計之利,而信眞是也。若棄名利,反之於心,則夫
士之爲行,抱其天乎!』滿苟得蓋亦盜跖之徒,觀其寓言,謂但求苟得以滿其欲者。子張之意主於爲名,苟
 得之意主於爲利,『盍不爲行』言汝何不修行以爲名利之媒乎?苟反於心,豈眞有見義之當然,而不可一日不爲者乎?分
[05p035b]
 明是爲名利而修行也。苟得則以爲名利者,不在於修行,而在於無行,故名利之大者其幾,在無恥而多信,故觀名計利
 而信其眞在于是也。若棄名利,而反之心以自審,則夫士之爲行也,豈眞一無所爲而抱其天乎!抱如抱一之抱,言與之
 相守而不離也。子張曰:『昔者桀紂貴爲天子,富有天下,今謂臧聚曰,

 盜跖竊聚之人汝行如桀紂,則有怍色,有不服之心者,小人所賤也。
仲尼墨翟,窮爲匹夫,今謂宰相曰,子行如仲尼、墨翟,則變容易
色稱不足者,士誠貴也。故勢爲天子,未必貴也;窮爲匹夫,未必
賤也;貴賤之分,在行之美惡。』以臧聚而比之桀紂則怍,以宰相而比之孔墨則辭,可見勢爲天子,
 未必貴窮如匹夫,未必賤士而能修,則所貴在我,如之何其不修耶?滿苟得曰:『小盜者拘,大盜

者爲諸侯,盜賊之行,人之所賤。小盜則小利,大盜則大利,行之惡者果足賤乎?不足賤乎?諸侯之門,義
士存焉。苟得以言行之,貴賤卒無定論。昔者桓公小白殺音弒兄入嫂,而管仲爲
[05p036a]
臣;田成子常殺音弒君竊國,而孔子受幣。論則賤之,行則下之,則
是言行之情悖戰於胸中也,不亦拂乎!故《書》曰『孰惡孰美?成者
爲首,不成者爲尾。』小白不義而管仲爲之臣,田常不義而孔子受其幣,使夷吾孔子立論,必賤二君之所爲,
 而行則臣而下之,言與行大相悖戾也,行之惡者果足賤乎?子張曰:『子不爲行,卽將疏戚

無倫,貴賤無義,長幼無序;五紀五倫六位,君臣父子夫婦。將何以爲别乎?』
滿苟得曰:『堯殺長子,舜流母弟,疏戚有倫乎?湯放桀,武王殺紂,
貴賤有義乎?王季爲適,音的周公殺兄,長幼有序乎?儒者僞辭,墨
者兼愛,五紀六位將有别乎?且子正爲名,我正爲利。名利之實,
不順於理,不監於道。滿以仁義之名求得,我但爲利而已,不假矯飾之名也,爲名爲利,皆非眞實道理,故
 不順不監。吾曰與子訟於無約訟質成之意無約假設之名也曰:『小人殉財,君子

[05p036b]
殉名。其所以變其情,易其性,則異矣;乃至於棄其所爲而殉其
所不爲,則一也。』殉利殉名,雖清濁不同,然舍其所當爲而爲,其所不當爲則一而已。故曰,無爲小
人,反殉而天;小人殉財必逆乎天,旣無爲小人,則必反殉乎天矣。無爲君子,從天之理。眞君
 子必不背理而殉名,若殉時而獲名,則寍毋爲此。君子從天之理,而不得名也。若枉若直,相爲天極;

面觀四方,與時消息。人事之有枉直,君子相之爲天極,之有陰陽,四方之有生殺,四時之有消息也,雖堯
 舜之世不能,皆直而無枉。若是若非執而圓機獨成而意與道徘徊有枉直則
 君子因而是直非枉。無成心也,執圓機以爲是非,不隨世而是非,故謂之獨成。而意與道徘徊,雖有是非也,猶然無是非
 矣。無轉而行,不改其操。無成而義,不以一節立行。將失而所爲。將失自然本眞。

赴而富,無殉而成,將棄而天。趨赴於富求,狥其成將失其自然之天矣。比干剖心,子
胥抉音決眼,忠之禍也;直躬證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鮑子名『焦』。
[05p037a]
乾,棄蔬而槁洛水之土。申子不自理,申徒狄抱甕之河。廉之害也;孔子不見母,幼而
 失恃。匡子不見父,義之失也。此上世之所傳,下世之所語,以爲

士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離罹同其患也。』比干至此皆言立節尙行之患,正謂
 以忠信廉義之言爲實。必,期必也,苟得之意。謂矯飾以求利達,不如直情之爲愈。無足問於知和曰:

『人卒到底也。未有不興名就利者。彼富則人歸之,歸則下之,下則
貴之。夫見下貴者,所以長生安體樂音洛意之道也。今子獨無意
焉,知不足耶,意知而力不能行耶?故推正不忘耶?』無足志在興名就利以安
 體樂意,此亦苟得之徒,故知和告以富者貴積而能散,惠眾周物貧人倚之以爲命,乃能全身無患耳。陶朱三積三散,意
 固如此,以我一身而見人之下,我貴我則安體樂意之道,而子獨無意於富貴,豈知有不足耶?抑行有不力耶?將故推正
 理以遏求富貴之心而不能忘耶。知和曰:『今夫此人以爲與己同時而生,同

[05p037b]
鄉而處者,以爲夫絕俗過世之士焉;是專無主正,所以覽古今
之時,時變。是非之分分別。也,與俗化。世去至重,棄至尊,天爵。以爲其所
爲也;此其所以論長生安體樂意之道,不亦遠乎!察其胸中無定主,則隨俗
 治化,同流合汙以媚世,去其至重至尊之天爵,以爲儻來之名利,豈長生安身樂心之道。舍其重且貴而爲世俗之爲,非
 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乎!慘怛之疾,恬愉之安,不監於體;怵惕之恐,欣

懽之喜,不監於心,求富貴之人,其身其心或安或否,或悲或喜,迷而不覺,不能自見故曰不監。知爲
爲而不知所以爲,是以貴爲天子,富有天下,而不免於患也。』知有
 人爲而不知有天理,雖至貴爲天子,猶有損身之患,况其下乎?無足曰:『夫富之於人,無所不

利,窮美窮勢,至人之所不得逮,聖人之所不能及,俠人之勇力
而以爲威强,秉人之知謀以爲明察,因人之德以爲賢良,此設爲貪
[05p038a]
 者之言,無足者謂其不知足也。窮美極勢,謂語其美利之極,雖聖賢有所不能及,何者無所用力而力者至焉,無所用謀
 而謀者至焉,無所用德而賢良者至焉,皆富之利也。非享國而嚴若君父。富者無君父之尊而有君
 父之威嚴且夫聲色滋味權勢之於人,心不待學而樂之,體不待

象而安之。夫欲惡避就,固不待師,此人之性也。天下雖非我,孰
能辭之!』夫聲色貨利與權勢,人心樂而身安,意向此性也。以此爲性,正謂認賊作子。天下之人雖不似我之貪著,然亦
 未見其超然而獨辭者。知和曰:『知者之爲,故動以百姓,不違其度,是以

足而不爭,無以爲故不求。有餘不足之分内外之辨。不足故求之,爭四處而
不自以爲貪;有餘故辭之,棄天下而不自以爲廉。在我有所不足,則窮極四
 端而爭求之,亦不以爲貪,謂求在我也。德足有餘則身外之物皆辭之,雖辭天下,亦不以爲廉,謂棄其在外也。廉貪

之實,非以迫外也,反監之度。勢爲天子而不以貴驕人,富有天
[05p038b]
下而不以財戲人。計其患,慮其反,以爲害於性,故辭而不受也,
非以要名譽也。陸西星曰:『有餘而棄,不足而求貪,廉之實非在外也。反而監之天理,自然之法度,雖貴如天子。
 富以天下,直外物耳。以儻寄之物驕人戲人,豈常度哉!故計其違度,而慮其反害於性命,辭而不受,非要譽也。』堯舜

爲帝而雍,非仁天下也,不以美害生也;雍,揖遜也。不以美名而害其身,所謂有天下而
 不與也。善卷許由得帝而不受,非虛辭讓也,不以事害己也。此

皆就其利,辭其害,而天下稱賢焉,則可以有之,彼非以興名譽
也。』若此者可謂知利害之原,審去就之義而天下稱賢焉,則可以有是名而無黍矣。然其有之也,非以興名譽也,聖人不自
 名而天下之名自歸之。無足曰:『必恃其名,苦體絕甘,約養以持生,則亦

久病長阨而不死者也。』必恃賢知之名,苦肢體,絕甘旨,儉約以養生。縱得長生,亦如久病長阨,而不死
 者雖生何益。知和曰:『平爲福,有餘爲害者,物莫不然,而財其甚者

[05p039a]
也。平則能保,滿則必溢,物皆然,財爲甚?今富人,耳營鐘鼓管籥之聲,口嗛於芻豢
醪醴之味,以感其意,遺忘其業,可謂亂矣;無足之意,自安體樂意上來,知和推諸物
 理以吿之。耳營於聲,口嗛於味,違其常度,忘其本業,可不謂亂乎!礙。溺於馮氣,若負重行

而上也,可謂苦矣;氣失其平,或咽於上而爲侅,或洩於下而爲溺,行負重而登高,可不謂苦乎!貪財
而取慰,貪權而取竭,靜居則溺,體澤則馮,可謂疾矣貪財以慰無窮之求,
 貪權以竭天下之勢,居靜則數溲,而溺體澤則馮氣而懣,可不謂疾乎!爲欲富就利,故滿若堵

耳而不知避,且馮而不舍,可謂辱矣;積聚多財滿於阿堵,暴於耳目而不知避,馮於心志
 而不能舍,可不謂辱乎!馮,恃也。恃此以爲誇也。財積而無用,服膺而不舍,滿心戚醮,

求益而不止,可謂憂矣;滿心慼慼,憔悴形神,可不謂憂乎!内則疑刦請之賊,外
則畏寇盜之害,内周樓疏,外不敢獨行,可謂畏矣。居則疑刦盜之,至行則防
[05p039b]
 殺傷之。禍内則周其樓,疏外則盛其僕,御可不謂畏乎!請取也,疏窓也。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

 富者犯此六害體亦不安意亦不樂矣皆遺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盡性竭
財,單以反一日之無故而不可得也。此而尙不覺悟,及禍患之成,求盡其生理,竭其財貨,
 單求一日之無,故不可得也。故觀之名則不見,求之利則不得,繚意絶體

而爭此,不亦惑乎!』當此之際,名利俱失,纒縛其身心而爭此,賈禍之物非惑而何!此篇所設三段,鄙而淺至,
 其破市井之見,語貨財之患,亦有可觀處。

 復圭子曰:天下有聖狂,雖兄弟不能以相及,如柳下季之與
 盜跖是也,以下季之聖,百世之下聞風猶足以興起。胡有一
 弟曰盜跖,不能才養,不才任其爲盜,聚卒橫行,貪得忘親,不
 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諸侯震恐,萬民愁苦。孔子謂柳下季
[05p040a]
 曰,父詔其子兄教其弟,理也。今先生有一跖而不能誨,𨚑請
 爲先生說之。柳下季曰,先生所言,乃父子兄弟之常也,如季
 之所遇,則兄弟之變也。且跖之爲人,也强足以拒敵,辨足以
 飾非,可順而不可逆。先生卽往說,亦無益也。夫以聖人猶不
 能化其弟,况中才而涉季世之末流,安能奈不聽父詔之子
 不受兄教之弟,何哉?孔子不聽,徃見盜跖,謁者入通。盜跖曰,
 此夫魯國之巧僞人孔𨚑非耶?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擅生是
 非,妄作孝弟而徼倖於封侯富貴者也。謁者復通,孔子曰:凡
 天下有三德,生而長大美好,少長貴賤見而皆悅,此上德也;
 知維天地,能辯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眾率兵,此下德
[05p040b]
 也。今將軍兼此三者,有意聽臣請爲將軍帥天下諸侯,爲將
 軍造城數百里,與天下更始,罷兵休卒,此天下之願也。盜跖
 大怒曰,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今𨚑吿我以大城眾民,
 欲規我以利而恆民畜我也,安可長久!城之大者,莫大乎天
 下。堯舜湯武皆有天下,而後世子孫今將何如?有巢氏之民
 不知衣服,神農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耕食織衣,無有相
 害之心。今子修文武之道,矯言僞行,以迷惑天下之主,盜莫
 大於子。而乃謂我爲盜跖,何耶?世之所高,莫若黃帝,黃帝尙
 無全德,堯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湯放主,武伐紂,文王拘。此六
 子者,其行甚可羞也。夷齊餓,鮑焦槁,申徒狄沈,介子推,燔尾
[05p041a]
 生溺,比干剖,子胥抉。若告我以人事者,不此過矣。天地無窮,
 人死有時,操有限之時而託於無窮之閒,何異騏驥之過隙
 也。𨚑之所言,皆吾之所棄也,奚足論哉!孔子趨走出門歸,到
 魯東門外,柳下季曰,跖得無逆汝意乎?孔子曰:𨚑所謂無病
 而自炙也。疾走料虎頭,扁虎鬚,幾不免虎口哉!子張問於滿
 苟得曰,士惟修行,則人信而任之,不任則不利,故名利皆假
 物也。獨有一義眞爾,若棄名利而反之於心,則士幾無行矣。
 滿苟得曰,藏垢納污者富,行孚於人者顯,無恥之人多爲名
 利之魁,如以旦晝之所爲,反於日夜之所息,則士又無心矣。
 子張曰,以臧聚而比之桀紂,則怍以宰相而比之孔墨,則辭
[05p041b]
 可見,勢爲天子,未必貴也。窮如匹夫,未必賤也。非以貴賤爲
 貴賤,乃以行之美惡爲貴賤也。滿苟得曰,桓公、小白、田成子,
 常士論所不齒,而士行則下之,故《書》曰,孰惡孰美成者爲首?
 不成者爲尾,止論成敗,不論美惡也。子張曰,子不爲行,必將
 混疏戚,紊貴賤,亂長幼,五紀六位將安所分辯乎?滿苟得曰,
 長子可殺,母弟可流,堯舜安在疏戚有倫也!桀可放,紂可殺,
 湯武安在貴戚有義也!季子可適,管叔可殺,王季周公安在
 長幼有序也!儒飾辭,墨兼愛,五紀六位安在有別也!殉利殉
 名,雖清濁不同,然捨其所當爲而爲其所不當爲,則一而已。
 故曰無爲。小人反殉乎天則易,無爲君子從天之理則難,若
[05p042a]
 枉若直,自有天極;若是若非,自有圓機。非獨成而意者,安能
 與道徘徊!無轉而行,無成而義乎!自古忠信皆有禍患,廉義
 悉有害失,况於士者規,規於言行,安能免其患也!無足問於
 知和曰,名利二字,夫誰能解之使去,而子獨無意於富貴,豈
 知限之,抑力制之,而終難忘之耶?知和曰,今夫有人於此中
 無專主,時有古今而我無古今,分有是非我無是非。和其光,
 同其塵,止知有世俗之爲而體之若逸,有不知心之悲喜,迷
 而不覺,雖至貴爲天子,猶有損身之患,况其下乎?無足曰,富
 之於人,無往不利,若究竟富之美處與勢力,至人讓能,聖人
 遜通,無勇力而勇力至,無知謀而知謀集,無懿德而懿德歸,
[05p042b]
 無君父之尊而有君父之威。聲色權勢,心不待學而樂焉。欲
 惡避就,兒不待師而辨焉。知和曰,知者明其有餘不足之分,
 内外之辨,天下之至足莫足於我,故不爭;天下之至無莫無
 於我,故不求。不足故求之,非求其在人,惟求其在我。所爭在
 四端,而不自以爲貪,有餘故棄之,非棄其在我,誠棄其在人。
 雖捐天下而不自以爲廉,故以貪廉之實而反監之。凡儻來
 之外物,皆害性也。古之人有辭天下而不受者,善卷、許由是
 也。無足曰,如必苦肢體以爲高,絶甘旨以養生,則雖生猶死
 也。知和曰,平爲福,水平則不流;有餘爲害,水滿必溢也。物莫
 不然,而財尤甚,多聚者必多散也。今富人窮其口耳之欲,奢
[05p043a]
 於意而荒於業,則性亂矣。氣失其和平之度,逆於上而溺於
 下,則情苦矣。縱其貪於財勢之求,溺於色而懣於氣,則形疾
 矣。聞知足者不辱,聚財滿於阿堵,知利而不知避,能貪而不
 能舍,不求辱而辱自至矣。聞財行當如流水,必欲積至於無
 用。念茲在茲,釋茲在茲,知進而不知止,無憂而戚,憂必聚焉。
 廣積招賊,賄盛寇至。居則嚴爲防衞,行則盛爲僕御,無畏而
 懼,畏必集焉。凡此六者,而能先覺,猶可救也。及其患至,雖傾
 宿昔之所積聚以利而易性,此必不得之數也。自古喪國喪
 家,亡身亡命之儔,往往坐此弊也,哀哉!
 一部南華專爲性命而作,此旣以『盜跖』名篇,吾以爲跖不得
[05p043b]
 盜之道也,猶小盜也,非大盜也。《陰符經》云:天地萬物之盜,萬
 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旣宜,三才乃安。故善爲盜者,盜
 天地陰陽之中氣以爲人,復盜先天祖一之炁以全生,所謂
 掘地尋天是也。莊老豈見不出此,而乃區區如和之所云而
 已哉!其爲戰國策士之僞筆也,又奚疑!
[05p044a]
 
雜篇說劍第三十
 
  此篇卽非莊子所作,亦戰國時人文也,漢儒無此筆力。若爲莊老手筆,必云天地閒有三尺之劍,第一武夫之雄耳,
  有純陽之劍,非至人不能操也。世人欲保全性命,必自築基煉己,始其名曰鑄劍,劍成先斬自己妄念,所謂魄滅則
  魂昌也,而道乃成。

昔趙文王喜劍,劍土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
者𡻕百餘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音里
之,募左右曰:『孰能說音悅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左右曰:『莊
子當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與使者俱,往見
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賜周千金?』太子曰:『聞夫子明聖,謹奉千
金以幣從者。以此爲從者之奉天子弗受,悝尙何敢言!』莊子曰:『聞太子
[05p044b]
所欲用周者,欲絶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說音稅大王而逆王意,下
不當太子,則身刑而死,周尙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說音稅大王,下
當太子,趙國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唯劍士也。』莊
子曰:『諾。周善爲劍。』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謂不裏其
 頭,故鬢髮皆突然而上。垂冠,束髮之冠低垂於會撮也。曼胡之纓,纓粗無文理者。短後之衣,

 衣短于後,便作事也。瞋目而語難,瞋音甸,勇士憤氣積於心胸,言不利王乃悅之。今夫子
必儒服而見王,事必大逆。』莊子曰:『請治劍服。』治劍服三日,乃見
太子。太子乃與見王,王脫白刃待之。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
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
見王。』王曰,『子之劍何能禁制?』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05p045a]
王大說,音悅曰:『天下無敵矣!』莊子曰:『夫爲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
利,誘其進也。後之以發,先之以至。鷙鳥將擊其勢,必作也。願得試之。』王曰,『夫子
休就舍,待命令設戲劍戲也。請夫子。』王乃校劍士七日,死傷者六
十餘人,得五六人,使奉劍於殿下,乃召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
敦劍。』治劍也。莊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長短何如?』曰:『臣
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劍,惟王所用,請先言而後試。』王曰:『願聞
三劍。』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王曰:『天子之劍何如?』曰:
『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爲鋒,劍突也。齊岱爲鍔,劍刃也。晉魏爲脊,劍中
 厚處,背也。周宋爲鐔,劍口也。韓魏爲鋏;劍把也。包以四夷,裏以四時,繞

以渤海,帶以常山;剌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
[05p045b]
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
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自燕谿、齊岱以至勃海、恆山,喻天子之劍
 以天下爲之。自五行、刑德以至下絕地紀,喻神之無時無方也,唯神人可以御神器,故匡諸侯而天下服。此天子

之劍也。』文王芒然自失曰:『諸侯之劍何如?』曰:『諸侯之劍,以知勇
士爲鋒,以清廉士爲鍔,以賢良士爲脊,以忠直士爲鐔,以豪傑
士爲鋏。諸侯以一國爲劍,言士者民之望也。智勇居先,故爲鋒;清廉居次,故爲鍔;賢良,國之幹,故爲脊;忠直,國之紀,故
 爲鐔;豪傑所恃以行者,故爲鋏。爲國者觀其所以爲鋒、鍔、鐔、鋏者,合與否則器之利,不利國之安危可知矣。此劍,

直之亦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
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此劍一用,
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侯
[05p046a]
之劍也。』王曰:『庶人之劍何如?』曰:『庶人之劍,蓬頭窔鬢垂冠,曼胡
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
庶人之劍,無異於鬬雞,一旦命已絶矣,無所用於國事。今大王
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爲大王薄之。』指趙文之所好而救其失,有王
 請大之意。王乃牽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環之。三環其所上之食以示敬也。

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於是文王不出宮三月,劍
士皆服斃其處也。
 復圭子曰:天地閒之武藝,惟劍爲長技,有有形之劍,歐冶所
 鑄,制以金水,配以柔剛,萬里誅妖,一電光也。况吾身有無形
 之劍,係天地之根,陰陽之骨,乃吾身之眞金眞水,煅煉而成。
[05p046b]
 内斬三尸,外滅百魔,愚者以此劍殺其身,眞人以此劍飛其
 神,何趙文王智不出此,卽喜劍,何爲哉?門下有三千客,止知
 擊剌之劍耳,好之三年而國衰,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
 悅王之意止劍士者,左右曰莊子當能。乃以千金奉莊子,與
 使者俱往見太子。太子曰,吾王所見,惟劍士也。莊子曰,請治
 劍服。治服三日,太子乃與見王。王曰,子何能禁制?曰,臣之劍
 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悅,曰,天下無敵矣。莊子曰,夫爲
 劍者,示之以虛,不敢輕擊剌也;開之以利,誘之使入也,後之
 以發,迫而後動也;先之以至,令其應接不暇也。願得試之。王
 校劍士七日,得五六人,乃召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敦劍。莊
[05p047a]
 子曰,臣有三劍。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王曰,天子之
 劍何如?曰,天子之劍以天下爲之,非金非錫,非銅非鐵,其鋒
 甚巨。以燕谿石城爲之;其鍔甚銳,以齊岱爲之;其脊甚厚,以
 晉魏爲之;其鐔甚利,以周宋爲之;其鋏甚壯,以韓魏爲之。非
 四夷在外不能包,非四時在内不能裏。渤海常山,其繞帶也;
 五行刑德,其刺論也。其開也以陰,其闔也以陽。前後畏威,上
 下四旁,披靡以此正萬邦,何諸侯之不匡?以此尅海内,何天
 下之不服。此天子之劍也。若諸侯之劍,非鏌鎁,非干將,其鋒
 不在劍而在智勇,其鍔不在劍而在清廉,其脊不在劍而在
 賢良。忠直,其劍之鐔也;豪傑,其劍之鋏也。此劍所制不惟,前
[05p047b]
 無其前,上無其上,而下亦無,下旁亦無旁。上法圓天而與日
 月星爭光,下法方地而與春夏秋冬並行,中和民意而四鄰
 之民無不安堵。此劍一揮,如雷霆之震,驚四封之諸侯,無不
 賓服而從命矣。此諸侯之劍也。至於庶人之劍,不知有劍術,
 卽劍法雖善,其鋒甚易折也。况劍法有善者,有善之善者。善
 者曰吾能制人之死命,善之善者亦曰,吾能制人之死命。兩
 善相持,一擊一刺,必有一人失利而命殞於三尺矣。果何補
 於國事,劍事已畢矣。大王以諸侯而好庶人之劍,吾竊爲大
 王不取也。
[05p048a]
 
雜篇漁父第三十一
 
  此篇以全眞爲主。身非天子、諸侯、大夫、庶人四者之分則不可憂四者之憂獨有守眞爲無累一眞不惟可以保命
  亦可以動人天下至人爲能下人不積不精不得其眞大哉眞乎人物所由以生死世人不務眞而趨假者天下皆
  是也毋亦讀南華者有人而學南華者無人耶

孔子遊乎緇帷黑林名。之林,休坐乎杏壇壇植有杏,故云杏壇。之上。弟子讀
書,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鬚眉交白,被
髮揄音愉,揮也。袂,音寐,衣衿也。行原以上,距至也陸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
頤以聽。漁父聞弦歌而聽,欲以申其說也。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對立
指孔子曰:『彼何爲者也?』子路對曰:『魯之君子也。』客問其族。子路
對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應,子貢對曰:『孔氏者,
[05p048b]
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揀選其理以教人。上以忠於世主,
下以化於齊民,平等之民。將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問曰:『有
土之君與?』音余子貢曰:『非也。侯王之佐與?』音余子貢曰:『非也。』客乃笑
而還,行言不吿而去且行且言也。曰:『仁則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勞形以
危其眞。嗚呼!遠哉其分於道也!』謂其離道之遠,危眞二字乃立言根宗。子貢還,報
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聖人與!』音余乃下求之,至於澤畔,方將
杖挐撓也。而引其船,顧見孔子,還鄉音向而立。孔子反走,退行數步而後進。
再拜而進。客曰:『子將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緒言卽微言也。而去,
𨚑不肖,未知所謂,竊待於下風,幸聞咳音核音叱之音以卒相𨚑
也。』卒,終也。謂終其言以教我也。摹寫逼眞。客曰:『嘻!甚矣子眞好學也!』孔子再拜而
[05p049a]
起曰:『𨚑少而修學,以至於今,六十九𡻕矣,無所得聞至教,敢不
虛心!』客曰:『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吾請釋吾之所有
而經予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以子之所以爲子經略,此下正經子之所以處。
子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離位而亂莫大
焉。官治其職,人憂其事,乃無所陵。離位,相侵其事也。一官各治一職,人人各憂其所事,不相
 陵奪也。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徵賦不屬,音燭,謂不繼也。妻妾不和,長

少無序,庶人之憂也;庶人有身者,故以身爲憂。能不勝任,官事不治,行不清
白,羣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祿不持,守也。大夫之憂也;廷無忠臣,國
家昏亂,工技不巧,貢職不美,春秋後倫,倫,序也。後倫謂朝覲失其序也。不順天
子,諸侯之憂也;諸侯以國爲憂。陰陽不和,寒暑不時,以傷庶物,諸侯暴
[05p049b]
亂,擅相攘伐,以殘民人,禮樂不節,財用窮匱,人倫不飭,百姓淫
亂,天子有司之憂也。天子以天下爲憂。今子旣上無諸侯有司之勢,而
下無大臣職事之官,而擅飾禮樂,選人倫,以化齊民,不泰多事
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謂之總;
 非己事而强爲之。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不使之言而强進其言,逞口才者。希意道
言,謂之謟;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好言人之惡,謂之讒;析交離
親,謂之賊;離析人之交親而賊害之。稱譽詐僞以敗惡人,謂之慝;包藏禍心,口佯以譽
 之,而其實所以毁之。使人墮其詐而不覺,所謂口有蜜,腹有劍也。故不曰惡而曰慝,乃惡之匿於心者。不擇善

否,兩容顏適,偷拔其所欲,謂之險。以顏色投人之所好曰顏適。無善無否皆欲其悅已曰兩
 容。揣人之所欲而濳引拔之以長其惡曰偷拔。此八疵者,外以亂人,内以傷身,君子

[05p050a]
不友,明君不臣。所謂四患者,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謂
之叨;喜爲非常之事,以立莫大之功,所謂叨也。專知擅事,侵人自用,謂之貪;專用私智,獨擅
 其事,侵他人之權,而喜於自用者也。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狠;狠愎拒諫者。人同

於己則可,不同於已,雖善不善,謂之矜。他人有善,以其不同己也。亦以爲不善,此自矜
 誇者。此四患也。能去八疵,無行四患,而始可教已。正所謂經子之所以者。

孔子愀然而歎,再拜而起曰:『𨚑再逐於於魯,削迹於衞,伐樹於宋,
圍於陳蔡。𨚑不知所失,而離罹也此四謗者何也?』客悽然變容曰:
『甚矣子之難悟也!人有畏影惡迹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音朔
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爲尙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
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迹,處陰處靜以爲進道之喻也。愚亦甚矣!子審
[05p050b]
仁義之問,辨析仁義不同之理。察同異之際,是非之分也。觀動靜之變,隨時之宜。
受與之度,辭受之節理好惡之情,和喜怒之節,講明性情之理。而幾於不免
矣。謹修而身,愼守其眞,還以物與人,則無所累矣。今不修之身
而求之人,不亦外乎!』漁父之意以夫子爲人而不爲己,所以得謗。孔子愀然曰:『請問
何謂眞?』客曰:『眞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强哭者
雖悲不哀,强怒者雖嚴不威,强親者雖笑不和。狀假如畫,人能辨假者方能辨
 眞也。眞悲無聲而哀,眞怒未發而威,眞親未笑而和。眞在内者,

神動於外,精誠在内而有諸己,必能感動於外而通諸人。是所以貴眞也。其用於人理
也,事親則慈孝,事君則忠貞,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忠貞以
功爲主,飲酒以樂爲主,處喪以哀爲主,事親以適爲主,功成之
[05p051a]
美,無一其迹矣。功樂哀適四者俱全,得主則不必有形迹。事親以適,不論所以矣;飲
酒以樂,不選其具矣;無擇味也。處喪以哀,無問其禮矣。喪與其易寍戚之意。
者,世俗之所爲也;眞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禮者文飾于外,
 故曰世俗之爲。眞者天命自然之理,故不可易。故聖人法天貴眞,不拘於俗。愚者反,

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憂不與人合也。不知貴眞,不知天爵之貴。祿祿而受變
於俗,祿祿與碌碌同,此亦同流合污之意。故不足。惜哉!子之早湛音沈於人僞而晚
聞大道也。』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𨚑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
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問舍所在,究其居也請因受業而卒
學大道。』客曰:『吾聞之,可與往者與之,至於妙道;不可與往者,不
知其道,愼勿與之,身乃無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
[05p051b]
船而去,延綠葦閒。延迎。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定,
不聞挐音而後敢乘。子路旁車而問曰:『由得爲役久矣,未嘗見
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
庭抗禮,夫子猶有倨音據傲之容。今漁父音甫杖挐逆立,而夫子曲
要磬折,再拜而應,得無太甚乎?門人皆怪夫子矣,漁父何以得
此乎?孔子伏軾而歎曰:『甚矣由之難化也!湛於禮義有間矣,言其
 沈酣於禮義之學有日矣。而樸鄙之心至今未去。進,吾語女!夫遇長不敬,

失禮也;見賢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
其眞,下人又必要精誠,庶得眞人之教益。故長傷身。人而未聞眞人之教,終身有損而無益。惜哉!不
仁之於人也。禍莫大焉,而由獨擅之。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
[05p052a]
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爲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
聖人尊之。今漁父之於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萬物之生死皆在一道之
 中,吾尊其道,所以敬之。不尊敬則不足以得其眞。

 復圭子曰:道之所在,不廟廊而尊,無江海而閒,自適其適,吾
 以保全吾眞而已。昔孔子與弟子遊乎緇帷之林,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客
 指孔子曰,彼何爲者也?子貢曰孔氏者,佩服忠信,躬行仁義,
 修飾禮樂,明察人倫。上有益於世主,下默化乎齊民。固非有
 土之君,亦非侯王之佐。客乃且行且言曰,仁則仁矣,吾恐其
 身之不免也。丈夫惟心逸形適者,而後其眞不搖。彼孔氏苦
[05p052b]
 心勞形,祇以危其眞耳。嗚呼!其涉世日深者,乃其與道日遠
 也。子貢還報孔子,孔子曰其聖人,與乃下求之。漁父引其船
 顧見孔子,孔子再拜而進。客曰,子將何求?孔子曰,先生有緒
 言而去,𨚑不肖,未知所謂,竊待於下風,幸聞咳唾之音以卒
 相𨚑也。客曰,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吾請釋去吾
 之所有而就子之所爲者,以經綸之可乎?天下之人,不過天
 子、諸侯、大夫、庶人四者而已。故田疇不治,公私不給,長少無
 別,則庶人之憂。官有曠職,下猶懈怠,績未就緒,大夫之憂。忠
 臣不在廷,貢獻不供職,天子未悅媚,諸侯之憂也。陰陽未爕
 理,諸侯未懷柔,人倫未整飭,天子有司之憂也。今子旣非其
[05p053a]
 人,不在其位,而謀其政,毋乃泰多事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
 患,不可不察也。總、佞、謟、諛、讒、賊、慝、險謂之八疵,叨、貪、狠、矜謂
 之四患。人有八疵四患,内外交病,窮通之所疾也。故必去此
 疵患,而始可教已。孔子愀然再拜曰,𨚑之不得志於魯、衞、宋、
 陳,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客悽然變容曰,甚矣,子之
 難悟也!人有畏影惡迹而去走者,舉足愈數,而迹愈多,走愈
 疾而影不離身。猶以爲行之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
 陰可以休影,處靜可以息迹。愚亦甚矣!今子之所審者,人事
 也。而幾於不免,莫若謹修而身,全吾形也;愼守其眞,完吾性
 也。人物還之人物,何所適而爲吾累乎?請問何謂眞?客曰,眞
[05p053b]
 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精誠不盡於哭怒笑,而
 哭怒笑亦足露精誠之一端也。强哭者雖悲不哀,而徒悲不
 能令人戚也;强怒者雖嚴不威,而貌嚴不能令人畏也;强親
 者雖笑不和,而虛笑不能令人悅也。故眞悲無聲而哀,眞怒
 未發而威,眞親未笑而和,故有其眞於内者,其神輒動於外。
 君子之所以貴眞也,若人也以之事親必爲慈孝之子,以之
 事君必爲忠貞之臣,以之飲酒必爲懽樂之賓,以之處喪必
 爲悲哀之主。禮者,世俗之所爲也。眞者,所以受於天也。故聖
 人法天貴眞,不拘於俗,惜哉!子之早溺於人僞而晚聞大道
 也。孔子曰,敢問舍止所在。客曰,是吾徒之可與者,吾與之同
[05p054a]
 臻於妙道,卽無欲以觀其妙之妙也。非吾徒不可與者,愼勿
 輕與之,以漏泄道妙,庶免天譴。乃刺船而去。顏淵還車,子路
 授綏,孔子待水波定而後乘車。子路問曰,萬乘之君見夫子,
 未嘗不分庭抗禮。今漁父杖挐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漁父
 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軾而歎曰,夫遇長不敬,失禮也;見賢不
 尊,不仁也。彼漁父若非至人不能下人而與之言妙道,吾下
 人若不精不誠,不能得眞詮,而身名之不全。大哉道乎!萬物
 之所由以生死,人事之所由以成敗。今漁父之聞道先乎吾,
 吾非尊漁父也,尊道也,敢不敬乎!
[05p054b]


[05p055a]
 
雜篇列御寇第三十二
 
  此篇以韜晦爲主。故巧者勞,而知者憂。知道易,勿言難。中言人心之險不可測度。有謙者,有驕者,有投淵而取珠者,
  有衣文繡以入廟者,有不奪彼而與此者。前言無能者虛而遨遊,末言愚者恃其所見,止知用功於外。亦見人非有
  知不能入道,非無知不能得道耳。

列御寇之齊,中道而反,遇伯昏瞀音務人。伯昏瞀人曰:『奚方道也。
反?』曰:『吾驚焉。』見人感己卽違道,故驚也。曰:『惡音烏乎驚?』曰:『吾嘗食於十[將/食],漿同。
五漿先饋。』以賣漿之家止取其半價,而以其半餽之,可謂敬賢矣。列子驚之盛德若愚,恐人知也。伯昏瞀
人曰:『若是則汝何爲驚己?』曰『夫内誠不解,形諜成光,以外鎭人
心,解,化也。列予自謂誠積中而未化。諜,動也。謂舉動不能光而不耀,故人得而見之,以鎭服我也。至人不樂表見類如此。
使人輕乎貴老,貴者、老者人之所敬,今移貴貴之心以貴老,我是貴老居下而我反居上矣。而𩐎音齎
[05p055b]
其所患。𩐎,積也。積而久之名迹愈露,必不能逃當世之患矣。夫漿人特爲食音嗣羨之貨,多
餘之嬴,音盈其爲利也薄,其爲權也輕,而猶若是,而况於萬乘之
主乎!身勞於國而知盡於事,彼將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正𩐎所患
 處。吾是以驚。』漿人以飲食之故求刀錐之利,猶見而敬之,况萬乘之主見之,其有不以國從者乎!此所以驚
 也。伯昏瞀人曰:『善哉觀乎!汝處已,人將保汝矣!』無幾何而往,

則戶外之屨滿矣。觀,謂汝於此具隻眼矣。處,止也。保,師保也。言汝止矣,不必出遊也。人將歸向於汝爲師保
 矣,未幾履滿,戶外則從之者眾,所謂保汝矣。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音頓𥪡也杖蹙之

乎頤,𥪡立其杖而拄之於頤也。立有閒,不言而出。賓者以吿列子,列子提屨,
跣而走,古人席地而坐,必脫屨而入,急於迎瞀,不暇穿也。暨乎門,曰:『先生旣來,曾不發
藥乎?』謂不發言,以救正我。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將保汝,果保汝矣。非汝
[05p056a]
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無保汝也,而焉用之感豫出異也!
 使人保汝易,使人無保汝難,汝焉用保爲哉!人之感動豫悅汝者,由汝不能自晦,卓異表見於外而致然也。必且
有感搖而本性,又無謂也。必且有所感發以動搖其本性,無謂謂無人言之者。與汝遊者
又莫汝吿也,彼所小言,盡人毒也。莫覺莫悟,何相孰也!且與汝遊者,莫
 能以大道之言而盡,忠吿細巧之言,盡爲人患,汝又不自覺悟,孰,誰。何也相問之詞言莫有能覺悟者,何取其爲相問也。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汎若不繫之舟,
虛而遨遊者也。人之巧者必自勞,智者必自苦。惟爲道日損者去智巧而無能,故于外物無求,飽食喜遊,心無
 繫著,而遊於無物之初也,歸結在一『虛』字。鄭人緩也呻吟誦讀聲。裘氏之地。祗音支

三年,而緩爲儒,河潤九里,河潤,潤澤也。得其儒道而澤及之廣。澤及三族,使其弟
墨。儒墨相與辯,其父助翟。父愛弟翟而助之。十年而緩自殺其父夢之
[05p056b]
曰:緩見夢於父『使而子爲墨者予也。闔胡嘗視其良,良,善也。緩自謂也,謂墨不良於
 儒,欲父至墓視己。旣爲秋柏之實矣?』謂旣能自化爲儒,又化弟令墨,弟由己化而不能順己,己以良
 師而便怨死,精誠之至,故爲秋柏之實。夫造物者之報人也,不報其人而報其

人之天。彼故使彼。造物於人,自有報應,學懦學墨者,人也。學儒必性之近儒,學墨必性近墨,乃其人之天也。
 故造物不以人之初學爲報應,而以儒成墨成之天爲報應。彼翟之學墨,非緩使之也,乃彼之性所使自近墨也。

人以己爲有以異於人以賤其親,緩美儒有親親之殺,異於人之賤其親,如路人者蓋指弟
 之學墨而言也。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故曰今之世皆緩也。齊人卽齊民,猶
 言眾人也,陸德明曰:『穿井者謂已有造泉之功,而捽飲者不知泉之出乃天也。』緩以使弟墨爲功而怨其父,不知翟之能
 墨亦其天也。今人凡有我相而市私恩者,皆緩之徒也。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而况有

道者乎!古者謂之遁天之刑。至仁無恩,上德不德,尙不自知,况有道乎?不務道德而貪天功爲己
[05p057a]
 力,則棄天矣。棄天,我之罪也。故曰天刑。聖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眾人安

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所安者自然之理,天也。所不安者,有爲之迹,人也。莊子曰:知道
易,勿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
人,天而不人。道者無心,自然知之易,勿言難,難者謂忘言也。知道而至忘言,則與天爲徒矣。知道而未免於言,則
 未離於人爲矣。古人純乎天而不人,所以行不言之教也。朱泘音乎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

 音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用其巧。無龍可屠,故巧無可用,寓言道不可學,學之至
 有伎倆,則終無用矣。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事之可必者,猶以爲不必,故於人無所爭。

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眾人行險,僥倖以不可必之事爲可必,故多爭。順於兵,故行有
求。兵,恃之則亡。順於兵之道而行,則有求矣。兵者不祥之器,不戢將自焚也。小夫之知,不離
苞苴竿牘,苞苴,有苞裏也。竿牘,謂竹𥳑爲書。苞苴以遺,竿牘以問,遺問之具,小知所殉。敝精神乎蹇
[05p057b]
淺,而欲兼濟道物,太一形虛。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
初。小知之夫敝精神于蹇淺,而欲與道合眞,遊乎太一之虛,以彼之憧憧迷惑于宇宙之閒爲形累耳。寍知太初之無有哉!
 太初卽太一也。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㝠乎無何有之鄉。水

流乎無形,發泄乎太清。悲哉乎!汝爲知在豪毛,而不知大寍!歸精
 神于無物之治,安處乎無爲之地,其應物也如水之流過而不留,物而能化,至人之所爲若此。豪毛卽小知也,大寍卽太
 初也,此欲學者斷緣𥳑事意。宋人有曹商者,爲宋王偃王。使秦。其往也,得車

數乘;王說之,王惠王說音悅益車百乘。反於宋,見莊子曰:『夫處窮閭阨
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項無肉而槁瘦曰槁項耳不潤而黃薄曰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一悟萬乘之坐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
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䑛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
[05p058a]
愈多。子豈治其痔耶?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非莊老人品之高不能形容,罵此輩
 如此子毒。魯哀公問於顏闔曰:『吾以仲尼爲貞幹,貞楨通易以貞爲事之幹猶云
 棟梁也)國其有瘳乎?』曰:『殆哉圾乎!仲尼方且飾羽而畫,從事華
辭,以支爲旨,忍性以視民而不知不信,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
以上民!以文物之美爲飾,以枝果之言爲旨,矯飾其自然之性以示民,而不知其無實,其心蓋已著於此,其神蓋已主
 於此,何足以長民乎?彼宜汝與?音余予頤養也。音余誤而可矣。今使民離實

學僞,非所以視民也,爲後世慮,不若休之。彼,指夫子。汝,指哀公。言謂彼有益於汝,與
 必以彼爲賢而養之,則其誤猶之可也。今以爲貞幹則使民離其實而學爲僞,非所以視民也,爲後世慮不若休之言,勿
 用也。難治也。』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民難以有心治之也。施惠於人而不能無心,非
 天之雲行雨施,布濩萬物,而無心也。商賈音古不齒,雖以事齒之,神者弗齒。商賈有心
[05p058b]
 求利,固大道之所不齒,雖因事偶有關涉,閒亦有齒之之時,然有心求道,亦聖神之所弗齒也。爲外刑者,金

與木也,爲内刑者,動與過也。宵人之離罹也外刑者,金木訊音信之,
離内刑者,陰陽食之。夫免乎内外之刑者,惟眞人能之。金謂斧⬤,木謂
 桎梏,動謂心不靜而多過愆者。金與木刑人之體,故曰外動與過,刑人之心,故曰内宵。人卽晝人之過少,夜人之過多也。
 陰陽食之,卽内篇陰陽之患也。眞人則寂然而爲緣於不得已,内外之刑,安能累之。孔子曰:『凡人心險

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懁而達,有堅而縵,有緩而釬
 音漢故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𤍠。人之情貌不可測度,有外若謹愨而内質盈溢者,有
 内挾偏長而外若不肖者,有巽順儇急而類達者,有外若堅持而内反纒繞者,有外若和緩而内實釬急者,有始進若銳
 而終退反速者。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

[05p059a]
而觀其能,卒焉問焉而觀其知,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
而觀其仁,告之以危而觀其節,醉之以酒而觀其則,雜之以處
而觀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凡此九徵者,皆南華之緒餘土苴也。君能倣此以用人,而天下
 不足平矣。正考父音甫,宋之公族,孔子十世祖。一命士也。而傴,曲背。再命大夫。而僂,曲腰。

三命卿也。而俯,身伏。循牆而走,不敢當路考,父之謙如此。孰敢不軌!誰敢不取以爲法如。
而夫凡夫。者,一命而呂鉅,驕矜貌。再命而於車上儛,乘車而軒儛。三命而
名諸父,呼諸父以名。孰協唐許!孰能同唐時之許由哉!德與之不協。賊莫大乎德有心
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視,内視而敗矣。有心爲德,未免害德,德旣有心,復露
 之於眉脻,而德愈僞矣。然後從事内視,欲以眞易僞,是秃而施髢,祇見其敗而已。凶德有五,眼耳鼻舌心。

中德爲首。何謂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呲音鄙其所不爲
[05p059b]
者也。言眼耳鼻舌之害,不如中心之害,故曰中德爲首。有以自好者言我有所能也,以我之能而誚人之不能,則此心又
 不可學道。窮有八極,極究言之謂八者,窮之極也。達有三必,必決言之,謂三者達之必也。

有六府。形謂六者,表暴於外府,藏蓄於中也。美髯長大壯麗勇敢,八者俱過人也,
因以是窮。美貌修髯,身長軀大,氣壯詞麗,勇力果敢,因以是窮。此箇病根全在過人上,大扺過人者人恆忌之,取於
 造物者多,則造物亦必忌之,此窮之所不免也。緣循,偃佒,音鞅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

達。緣循,不能自立之貌。偃佒,隨起隨倒之義。心不能通曰困,心有所歉曰畏,三者之人俱不若人,而𨚫有必達之理,亦是必
 謙而受造物之益,非謂八者皆窮。而今之達者皆此三等人也。知慧外通,勇敢多怨,仁義多

責。達生之情者傀,達於知者肖;達大命者隨,達小命者遭。知慧一府
 也,則多明通於外。勇敢一府也,則取怨憤。仁義一府也,則多責任。達生一府也,則造於實際,傀然而大解矣。達知一府也,
 則知天知人,天之肖子也。達命一府也,大達則曰吾隨之,小達則口吾遭之。蓋遭猶有委命之意,隨則無容心矣。或問達
[05p060a]
 生達命,何所分别。生則性也,命則天也,而氣數行乎其中矣。文子曰:『道有知則亂德,有心則險,心有眼則眩,何者有眼?必
 有見學道者。每患於無見而不知見,爲德之賤也。』釋氏說五種眼,惟天眼肉眼在面,慧眼、法眼、佛眼皆在心。心眼者德之
 成,此心眼者德之敗。知其所以敗,則知其所以成,無二理也。然則達於知者,非眼乎而何以言肖,曰老子不云乎?夫道大
 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穉其色驕如
 穉子莊子。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蕭以織葦爲業者而食者,其子沒

於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音段,碎其珠也。之!夫千金
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音犁龍頷音𣵡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
也。使驪龍而寤,子尙奚微之有哉!』言必爲驪龍所攫,無有遺類也。今宋國之深,
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必遭其
睡也。使宋王而寤,子必韲粉矣!』喻人之求富貴皆危機也。或聘於莊子。莊子
[05p060b]
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菽,及其牽而入於
音泰廟,雖欲爲孤犢,其可得乎!』與彘龜之之喻同意。莊子將死,弟子欲厚
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爲棺槨,以日月爲連璧,星辰爲珠璣,萬
物爲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鳥鳶之食
夫子也。』莊子曰:『在上爲鳥鳶食,在下爲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
偏也!』至人不有,其身等爲逆旅視,猶旦暮、夢幻、泡影、石火、電光,欲破生死關頭,鳥鳶何疏!螋蟻何親哉!以不平
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萬物之理本平,我以不平之心平之,則其平者
 亦不平矣。萬物之理可驗,我以不驗之心驗之,則可驗者亦不驗矣。陸西星曰:『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則非不平之平矣。寓
 言十九,藉外論之。重言十七,以爲耆艾,則非不徵之徵矣。』明者誰爲之使,神者徵之。且人之聰
 明誰爲之使耶?毋亦其天性之神,自然之徵驗也。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而愚者恃

[05p061a]
其所見入,於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夫明與神何所分别?第用明者以察察爲明,而神則
 無心先覺,况愚者恃其所見,則逞聰明矣。入于人,未免穿鑿知識,上增知識,其功夫全在外而乏内照,安能反其性命之
 情哉!是可悲也。

 復圭子曰:至人被褐懷玉,其道愈高而其迹愈晦。列御寇之
 齊驚於食漿之家,使賣漿主人知其賢,以一半餽遺,必其鋒
 頴太露。故人知貴之重之,况萬乘之主必以彼爲賢勞,而不
 以國從者乎?伯昏瞀人曰,善哉!觀乎汝能欲自晦,則人將以
 汝爲師保,無所往而不可,戸外之履常滿矣。伯昏瞀人不言
 而出,列子暨乎門曰,先生旣來,曾不發一藥石之言乎?伯昏
 瞀人曰,使汝爲師保易,使汝不爲師保難,已不表異,人孰感
[05p061b]
 而豫之。已不震撼,人孰從而稱之。知者不言,莫汝吿也。言者
 不知,又爲人患也。世有莫覺之人而後有大覺,世有莫悟之
 人而後有大悟,世有巧勞知憂之士而後有無知無能之士,
 心曠神怡不以口食爲累,泛若一虛舟而遨遊於宇宙者也。
 其不令人喜,亦不令人驚者乎!有鄭人緩者,學儒三年而道
 成,䝉其澤者,河潤九里仁及三族。使其弟習學墨一日,儒墨
 不相下,其父助翟,十年而緩自殺。異日而緩見夢於父曰,使
 而子爲墨者,予也。良莫良於儒,吾之良不可見,而精神已化
 爲秋柏之實矣。故視秋柏,卽視予也。夫學儒學墨者,人也。而
 所以學儒而儒,學墨而墨者,其人之天也。造物不責成於人,
[05p062a]
 而責成其人天性之所近。緩以使弟墨爲功,何異穿井者自
 矜其有造泉之勞。至仁無恩,上德不德,况有道者乎!人各有
 安有不安,聖人安於天,眾人安於人,聖人不安於人,眾人不
 安於天。故曰知道易,不言難,知者不言,天道遠也。言者不知,
 人道邇也。所以古之人,人也,而與天爲徒也。大道尙自然不
 尙神奇。朱泘漫學屠龍於支離益,技成而無所用其巧,君子
 不取也。天下事有可必者,有不可必者。聖人寍盡其在人之
 可必,而不敢必之於天。眾人人事未盡,以不必於已者,而必
 之於天。此其所以有招兵與不招兵之異也。寍知兵不虛動
 也,必有所求於人而不戢,將自焚乎!吾獨鄙夫末世小夫之
[05p062b]
 知,不離苞苴,以相餽遺,竿牘以相通,問敝蹇淺之精神,而欲
 行經濟萬物之道,不知太一形虛無物也。有物者安能物物!
 上善若水,至人返精神於無,何有與水流乎?無形發洩乎?太
 清者何以異。宋人有曹商者說秦王,得車百乘,誇於莊子曰,
 夫以守困而安於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以立談而悟萬
 乘之主,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有人於此爲秦王
 醫病一也,破癰潰痊者,得車不過一乘,舐痔者得車百乘,子
 非治其痔耶?何得車之多也!魯哀公問於顏闔曰,吾以仲尼
 爲貞幹,國其有瘳乎顏闔曰,君子與其貌勝情也不如實勝
 華也仲尼之爲人文掩乎質枝葉傷乎本根若以爲貞幹恐
[05p063a]
 民已雕已琢,難返其朴矣。民之不可以有心治也,猶施惠於
 人不可不忘也,猶商賈之不見齒於有道也。刑有内外金木
 之訊,凡懷刑之君子倶能免之。陰陽之患,非眞人能陶鑄陰
 陽者,安能跳出其外而免之哉!孔子曰,山川猶可升而航也,
 人心之險過之;天猶可以步數推也,人心之不測更難知焉;
 天猶有四時旦暮之期,人之厚貌深情安有定期哉!故非遠
 使之不能觀其忠,非近使之不能觀其敬,非煩使之不能觀
 其能,非卒然問焉不能觀其知。急與之期,則言易爽而信可
 見,委之以財,則守易奪而仁可徵;告之以危,則操易變而節
 可知;醉之以酒,人之所不暇檢點,人而有法則者自不淆;離
[05p063b]
 之以色,尤人之所不能强制者也。而有道氣者自不亂,九徵
 至,則人之賢不肖得矣。正考父爵彌高而彌下,一命而傴,再
 命而僂,人猶或可能也。至三命而俯循牆而走,非甚盛德不
 可及也!其孰敢不軌亦宜矣。如凡夫職益升而氣益驕,一命
 而自矜,有呂鉅之狀。再命而於車上儛,三命而名諸父,其視
 許由不受堯禪者大懸絶矣,何也?德不可不爲也,又不可有
 心爲也。德不可不内視也,待其露於眉睫而後内視,恐眞不
 勝僞,祇見其敗耳。凶德有五,眼、耳、鼻、舌、心是也。然四者之害
 不如中心之害,故曰中德爲首。故君子不可不愼所好也。八
 極之窮,三必之達,六府之不常,一珠九淵之僅得,所以喻處
[05p064a]
 道應物之多端,貪名逐利之多患也。人能懲犧牛之不得爲
 孤犢,鑒治棺槨之疎烏鳶而親螻蟻也,則必不奪彼而與此。
 無人我相,無眾生相,無夀者相,何非平者?亦至有徵驗也。若
 有人我眾生夀者相,是持不平之心,而平之愈不平矣,是持
 不徵之心而徵之,愈不徵矣。且人之聰明誰不如我,以我之
 神合人之神,因以人之神徵我之神。然則至人非用明也,用
 神也,離人入天,故登彼岸。
[05p064b]


[05p065a]
 
雜篇天下第三十三
 
 此篇莊子後序也,厯敘古今道術淵源之所自。後列諸子,而莊生自爲一家,末闢惠子,其祟正之意見矣。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道術之局於一方者。皆以其有爲不可加矣。又皆自以
 爲至。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音烏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

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神謂人之本性降,衷於天者明,是人心之
 靈覺。聖卽内聖之德,王卽外王之業,其用無乎不在其體原於至一,此道術之大也。下文曰宗曰精曰眞,卽所謂一也。

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以無爲爲宗,畸於人而侔於天者曰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
 聚精會神,出無入有,與神相合。不離於眞,謂之至人。本眞純粹無以復加。故曰至人。以天爲
宗,以德爲本,以道爲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三句言天人、神人、至人之事以無爲
 爲體,有爲爲用,以上所謂具有内聖之德者也。以仁爲恩,以義爲理,以禮爲行,以樂

[05p065b]
爲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以仁義禮樂爲事,薰然納天下於慈仁之中,神明而爲聖,卽内聖之德。首
 出而爲王,卽外王之業。君子也下,言君子之業。以法爲分,法謂法度,有所區別曰分。以名爲表,名謂
 名器,有所標準日表。以參爲驗,參者三也三生萬物以萬物爲徵驗以稽爲決,考古以準今

數一二三四是也,一二三四者,五行之生數也,不言五者,以五爲土旺於四季也。百官以此相
齒,百官之相序者此也。以事爲常,事有常職。以衣食爲主,民有常業。蕃息畜藏,養民之政。
老弱狐寡爲意,恤民之政。皆有以養,民之理也。葢仁義禮樂皆失道而下之事,賢人君子
 治世之法,無過於此。自此以下至此所謂外王之業,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備乎!配神明,醕天

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係於末度,天德王道兼該並舉
通四辟,小大精麤,其運無乎不在。古之道術,其大如此,所謂以其眞治身而其土苴亦足以
 理天下。其明而在厯數者,舊法如帝王傳心之法。世傳之史,尙多有之。

[05p066a]
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音導
 下同。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

名分。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
 有道之時,道德一而異術不能鳴。其在厯數者,有司出其法,國史記其迹,散在六經者鄒魯之士能明之此皆古之道術
 在度數者。先王以此施於政,故百家眾技時或稱述之,亦不出於道術之外。以上設古之道術,天下以下設後世之方術。

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剖而爲三教,分而爲諸子百家。天下多得一察
焉以自好。抱偏見以自矜。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
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徧,音遍一曲之士也。判
天地之美,天地有大美而判之析萬物之理,萬物有成,理而析之。察古人之全,觀古之人
 其備若彼。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百家各執其一曲以自喜,如耳目口鼻各適一用而不能兼。純全之
[05p066b]
 道,備之者寡矣。稱神明之容。容指道之在外者而言。是故内聖外王之道,闇而

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爲其所欲焉以自爲方。悲天,百家
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
大體,道術將爲天下裂。内聖,體也。外王,用也。道不明不發,人各爲所欲爲迷而不反,則知方術之多,道
 術之裂也,而朴始散而爲器矣。不侈於後世,不靡於萬物,不暉於度數,以繩

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墨翟宋大夫。禽滑釐
 墨翟弟子。聞其風而說音悅之。此上論理,此下卽事以實之。不道以侈,不飾以靡,不以禮樂度數爲暉耀。
 惟以繩墨自檢束而儉以備急用。古之道術有如此者,翟之徒乃聞而說之。爲之大過。大過,過於儉也。

 之大順。已止也。已止於儉,嗇爲順於人情也。作爲《非樂》,命之曰節用《非樂》,《節用》,墨子書中
 篇名,言其著書立教。生不歌,死無服。墨子汎愛兼利而非鬬,其道不怒;

[05p067a]
又好學而博,不異,不與先王,同毁古之禮樂。養生送死,皆主於薄。以爭鬬爲非,以
 不怒爲道,推廣其說以爲博,主於不立異而亦與先王之道不同也,此其所以毁古之禮樂。黃帝有《咸池》,

堯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湯有《大濩》,文王有《辟音闢雍》之樂,
武王周公作《武》。古之喪禮,貴賤有儀,上下有等,天子棺榔七重,
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自黃帝以來,禮樂皆有定則。今墨子獨生不歌,
是毁樂。死不服,是毁禮。桐棺三寸而無槨,以爲法式。以此教人,恐不
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已。未敗墨子道,雖然,歌而非歌,哭而非
哭,樂而非樂;是果類乎?薄道固不可教人,亦不可自處。不必待其道之敗。然當歌而不歌,當哭而不哭,
 當樂而不樂,哀樂之不近人情,如此是果同類者之所當爲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

觳;音忽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爲也,恐其不可以爲聖人之道,反
[05p067b]
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離於天下,其去
王也遠矣。生勤死薄,其道太朴,使人憂悲,反天下之常。墨子獨能任之,如天下何?非王天下之道也。墨子稱
道曰:『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
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音託耜,而九糾同。雜天下之川;糾率庶工,
雜治天下之川。音肥無[月*㧞-扌],音拔脛無毛,沐甚風,櫛疾雨,置萬國。禹大聖人

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爲衣,以跂蹻
 爲服,木履曰跂,麻履曰蹻服,用也。日夜不休,以自苦爲極,曰『不能如此;非
禹之道也,不足謂墨。』相里里名人名之弟子,五侯之徒,散出於五侯之門。
南方之墨者苦獲、一人已齒、一人鄧陵子一人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
音厥不同,相謂別墨;墨學之別派。以堅白同異之辭相訾,音紫,相反而訾。以觭
[05p068a]
音欺偶不仵音午之辭相應;以巨子爲聖人,墨家號其道成者爲巨子,若儒家之碩儒。
願爲之尸,謂已乃墨學之別派,相訾則相反,相應則相合。巨子者,卽法嗣也。尸,主也。冀得爲其後世,
至今不決。絶也。墨翟禽滑釐之意則是,同於聖人之勤苦。其行則非也。爲之
太過,已之太甚。將使後世之黑者,必自苦以腓無[月*㧞-扌]脛無毛,相進而已

矣。亂之上也,治之下也。雖然,墨子眞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
也,雖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苟於人,不
忮於眾,願天下之安甯以活民命,人我之養畢足而止,以此白
心,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宋鈃音刑尹文皆齊宣王時人。聞其風而說音悅
之。作爲華山之冠華山上下均平,作冠象之。以自表,接萬物以別宥爲始。別善
惡宥不及。語心之容,形容此心以語人。名也之曰心之行,以⬤音而合驩,心之用以
[05p068b]
和意而合懽於人。以調海内,請欲置之以爲主。見侮不辱,救民之鬬,禁

攻寢兵,救世之戰。以此周行天下,上說音稅下教,雖天下不取,强
音括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見厭而强見也。上下皆厭而强以此自見。雖然,
其爲人太多,其自爲太少,曰:『請,欲固置五升之飯足矣。』先生恐
不得飽,弟子雖飢,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圖傲乎
救世之士哉!爲人意多,自爲意少,雖忘食自苦以爲天下,而亦爲之,我豈必以此升斗求活哉!葢以矯夫託名救
 世而自利之人耳。圖,謀也。傲,矯之也。曰:『君子不爲苛察,不以身假物。』以爲無益

於天下者,明之不如已也。苛察則非別宥矣,故不爲事。事皆自爲而不假借於人以自助,以身無益
 於天下而求備於天下,則不如其已也。以禁攻寢兵爲外,以情欲寡淺爲内,其

小大精粗,其行適至是而止。其學之大旨,外之欲其戢兵,内之欲其寡欲,大㮣如此。公而
[05p069a]
不黨,易而無私,決然無主,不先立主意。趣物而不兩,萬物理趣歸於一致。不顧
於慮,不謀於知,於物無擇,與之俱往,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彭
䝉田駢愼到音廣聞其風而說音悅之。齊萬物以爲首,曰:『天能覆之
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
知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選則不徧,教則不至,道則無
遺者矣。』天地亦萬物中之一物,故齊物而天地其首也。天大、地大、道大,皆有能有不能,則知物之有可有不可矣。若擇
而選之,則有不徧;教而使之,則教有不至。與之同歸於道,則道體物而未始有遺矣。是故愼到棄知去已,

而緣不得已,泠汰於物,泠者清其濁,汰者去其擾。以爲道理,曰:『知不知,雖知止作
不知將薄知而後鄰傷之者也。』知識之開,混沌之鑿,鑿則傷矣。故人皆曰知,而我不知者將薄夫?發
知之後,鄰於鑿混沌而傷之者也。百係,無恥。音課,獨行。無任,而笑天下之尙賢也;縱

[05p069b]
脫無行,而非天下之大聖。謑髁縱脫,皆無能之貌。椎拍音魄音遠斷,與物宛
轉,椎以拍之,輐以斷之,隨其材而斷之,使各適其用。舍是與非,苟可以免。不師知慮,不
知前後,魏音危然而已矣。無是非,無知慮,無先後,魏然不動而已,無他能也,絶聖棄知,故能魏然。
而後行,曳而後往,若飄風之還,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若風,若羽,若磨
 石,與物宛轉而無心。全而無非,動靜無過,未嘗有罪。是何故?夫無知之

物,無建已之患,無用知之累,動靜不離於理,是以終身無譽。是以
 自全於世而無非,動靜自如而無罪,此何以故?葢物惟無知則無是已之患,無容心之累。動靜皆順,不離於理,不求知於
 人。惟無譽,故無咎,乃所以自全也。故曰:『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無用賢聖,夫

塊不失道。』豪傑相與笑之曰:『愼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
之理,適得怪焉。』田駢亦然,學於彭䝉,得不教焉。故常自言曰,人之處世,何用聖
[05p070a]
 賢之名,但塊然如土而不失其常行之道。彼豪傑笑之以爲猶死人也。適怪焉耳。田駢學於彭䝉,不待教誡,而自相契合
 也。彭䝉之師曰:『古之道人,至於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風

音域,逆風過物之聲。然,惡可而言?』常反人,不見觀,而不免於魭音抗無圭角也
斷。其所謂道非道,而所言之韙不免於非。彭䝉田駢愼到不知
道。雖然,槩乎皆嘗有聞者也。古之有道者,無是無非,言而無言,辟飃風之過其前,窢然而已。烏可
 而言,烏不可而不言哉!是以所見常與人相反,而人不見取,則不免宛轉遷就。所言雖是,而不免於世人之非。僉曰田駢
 愼到不知道,雖然槩乎,其嘗有聞者也。葢世人雖以爲非,而莊子猶有取焉者也。以本爲精,以物爲

粗,以有積爲不足,淡然獨與神明居。本謂道,未謂器。道器雖不相離而有精粗之别,故以
 道爲精,以物爲粗。道未始有物有積,則不足之心累之,故致虛極必至無積而止,常守自然,淡然與神明居已。古之

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說之。關令尹喜,字公慶。建之以
[05p070b]
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爲,表以空虛不毁萬物爲實。
 建,立也。常無有,卽本也,未始有始也。太一卽有始,萬物之母也。萬事萬化皆從此出,故以爲主。道虛而用之或不盈,是故
 以濡弱謙下爲表焉。表謂應事接物,見之於外者,道之用也。物各歸根,體自空虛,毁壞萬物則斷滅頑空矣。故不壞世用
 而成實相,實卽眞空不空,謂實相。關尹曰:『在已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

靜若鏡,其應若響。芴音忽乎若忘,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
未嘗先人而常隨人。』居卽住心也。言已之心一無所住,而形形物物莫非已心之所顯著,所謂無所住而
 生其心者。水之動,鏡之靜,空谷之響應,皆無心者。芴乎者恍惚中若有物而又無物也,若清無所淆也。以同於物爲和,以
 無所得爲得,未嘗先而常隨者,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也。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爲天

下谿。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谷。』人皆取先已獨取後曰受天下
之垢。人皆取實,已獨取虛無藏也。故有餘。巋音魁然而有餘,其行
[05p071a]
身也,徐而不費,無爲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已獨曲全,曰苟免於
咎。谿谷在下而能容,所謂有容乃大也。未嘗先人而常隨人,卽取先取後也。受垢卽知白守辱也,不以實爲實,以虛民實,所
 謂取虛也。無藏而有餘,卽以有積爲不足也。舒徐容與常自儉嗇,所謂不費也。人皆以巧爲巧,已獨以無爲爲巧,人皆以
 福爲福,已獨以無禍爲福。以深爲根,以約爲紀,曰堅則毁矣,銳則挫矣。常

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眞人哉!
 根者,根極之義。紀,法紀也。觀其言曰,古之爲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測,得非以深爲根之謂乎!治人事,天莫如嗇,所謂約
 也。太剛則折,太銳則剉,故常破其堅,挫其銳,以容物爲量,而不過爲刻削之行,其道可謂至矣。夫博大眞人尊之之辭。

寂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音余生與,音余天地並與,音余神明往與!音余
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
者。莊周聞其風而說音悦之。清通無象,往來無住,以無相爲宗,以無爲爲行。萬物一府,死生同狀。直與
[05p071b]
 天地並,神明俱,芒乎不知何之,芴乎不知所適。古之道術在是,南華聞而悦之。以謬悠之説,荒唐之

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音羇見之也。以天下爲沈
濁;不可與莊語,以巵言爲曼衍,以重言爲眞,以寓言爲廣。虛遠曠大,
 莫之終始,故其言恣縱而不黨同於人,不炫奇立異以自表見於已。謂天下之沈溺混濁不可以端莊之言語之。故因之
 以曼衍,質之以重言,廣之以寓言。必以此三言者,非我之罪,不信我者之罪也。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天地無棄物,與道爲體者亦無棄物。敖倪,
 卽傲睨也。不敖倪則與物無競,得者同於得,失者同於失,不譴是非而與世俗同處,相安相忘,而不知玄同之德有如此。

其書雖⬤瑋而連犿音汴無傷也。瓌瑋,竒特之狀。連犿,相從之貌。言其書雖若驚世駭俗,而郤善
 體物情,連環宛轉。與物不違,是以雖瓌瑋而不傷。其辭雖參音叅音痴而諔音竹詭可觀。

 辭雖抑揚參差不一,而滑稽詭譎之中卻有深思可得之理,故曰可觀。彼其充實不可以已,一書
[05p072a]
 之中皆道理充塞,世不可無者。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爲

友。其於本也,宏大而闢,深閎而肆,其於宗也,可謂調適而上遂
矣。與造物遊,與無終始者友,此等見解不出老氏。所謂道術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者,建之以常無有,故其於本也。宏
 大而闢,深閎而肆。主之以太一,故其於宗也,可謂調適而上遂矣。宗,主宰也。調,養也。養性之功有作有爲。已而無爲,則自
 適矣。上,遂猶言上達也,遂其上升之志,而與天爲徒矣。雖然,其應於化而解於物也,其

理不竭,其來不蛻,芒乎昧乎,未之盡者。順天地自然之化以解萬物之縣結,所謂不壞
 世法而成實相者,其理不竭,其出無窮也。其來不蛻,謂形不待蛻而後解也。此書深遠未易窺測,可與諸者究,難以芒昧
 之見盡其義也。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墨翟、宋尹、彭田、
 愼到之徒,猶爲見道之一偏。惠子則主於好辨而已。多方,猶云方言也。多方未免誇多鬬靡,其所閱之書雖有五車之名,
 而其道則舛駁,不合於道,其言不中,不當於理。亦不能成一家也。音厯物之意,曰:『至大無外,

[05p072b]
謂之大一;至小無内,謂之小一。『厯』,考其辨物之意。曰大無外小無内似矣。而又曰大一小一,於
 一之中而有大小之分,此便是同中之異,異中之同,啟辨端矣。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無厚,
 則薄積則厚矣。積之不已,其大可至千里,是千里之大卽無厚之積也。此言大與小同也。天與地卑,山與

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天高地卑,其位定矣。而天道下濟,亦可言卑。山高澤深,其象陳
 矣。而山下有澤,亦可言平。日方中也,而睨視之,亦可謂睨物。方生而歸根復命,亦可謂死。大同而與小同

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一物各具一太極,大以成
 大,小以成小,此謂小同異。萬物統體一太極,統同之中有辨異者,在此謂大同異。蓋大不出小之積,而合小亦可以爲大,
 則無同無異矣。南方無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天地
 東南,滙爲巨浸,芒手不知其涯岸,不知旣謂之方,則滯於有形。又地不足於東南,不足非窮乎?適越者,啟行雖在今日,而
 其神昔日已先往矣。非今日適越而昔來乎!連環所貫,貫於無環,非貫於環也。若知環之所以連,則識環之所以解。釋氏
[05p073a]
 參禪云:猛虎項下金鈴,誰人解得。曰解鈴還用繫鈴人,卽此意。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

之南是也。汎愛萬物,天地一體也。』惠施以此爲大,觀於天下而
曉辯者,天下之辯者相與樂之。世之中央不知在何處,然燕越人各以其所處爲中,則燕之北
 越之南亦可以爲中矣。天地雖大,而以汎愛觀之,則天地亦萬物中之一體耳。惠施以此爲大,觀而曉天下之辨者,天下
 人亦樂而宗之。卵有毛;雞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爲羊;毛生於卵中,是卵有毛。雞
 本兩足而必有主張,是足者是爲三足。郢本侯國,而僭王自郢始,是有天下之號。犬羊惟人所命,若未有名稱之先而呼
 犬爲羊,亦可矣。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𤍠;山出口,形之所託名之所寄皆假耳非眞也
 故犬羊無定名胎卵無定形故烏可以有胎馬可以有卵也夫萬物無定形形無定稱在上爲首在下爲尾世人謂右行
 曲波爲尾楚人呼蝦募爲丁子今丁子二字雖左行曲波亦是也人知天下有温泉而無寒火不知有蕭邱有涼焰又
 有火生之蟲則火不𤍠也山無口而空谷傳聲非口乎輪不展地;目不見;指不至,至不

[05p073b]
絶;龜長於蛇;矩不方;規不可以爲圓;不圍枘;天下之物,方則滯而不動。圓則
 活而不滯輪圓也。故不展地而行之速。目不能自見,指不能自指。目目指指者,至則指目,不至窮絶矣。蛇形雖長而短,
 龜形雖短而命長。規矩爲方圓之至,而其體則不方不圓者。枘形圓而鑿形方,枘雖在鑿之中,而枘之旋轉非鑿可止。故
 不圍枘圓,卽鑿之枘也。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

之時;狗非犬;黃馬驪牛三;鳥飛於天,影落於地,但可謂鳥動而不可謂影動。鏃矢之去雖疾,其離弦
 則行,其中鵠則止,然離弦而未到,不止也。鵠而已中,不行也。非不行不止之時乎!北人呼犬爲細狗,謂其身之瘦也。而其
 實狗不可以爲犬。黃馬一也,驪牛二也,文始經曰:形可合,亦可分。一夫一婦,二也。合之共生一子,非合乎!馬牛合可生一
 騾,非黃馬驪牛三乎?白狗黑;孤駒未嘗有母;失『母』。一尺之棰,音垂日取其半,
萬世不竭。辯者以此與惠施相應,終身無窮。黑白之分,一定也。第白者易汙。故曰
 白狗。黑駒生於母,言孤駒可謂有母乎!一尺之棰,不爲長也。其數之窮折而爲二,今日取其半,明日取其半,展轉數之,則
[05p074a]
 萬世不竭。亦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意此皆學於惠子者,推廣其說,相與强辨無窮已者。桓團公孫龍

辯者之徒,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辯
者之囿也。囿者聚天下之辯而不能剖也。惠施日以其知與人之辯,特與天下
之辯者爲怪,此其抵音底也。然惠施之口談,自以爲最賢,曰天地
其壯乎!施存雄而無術。施日以其辯與人相持而不相下,競爲譎詭以相勝,其說大抵如此,且自以爲
 賢而曰,天地爲我壯其辯,施知存雄而不能守雌,無道術者也。南方有倚人異人焉曰黃繚,音了

問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辭而應,不慮而
對,徧爲萬物說,說而不休,多而無已,猶以爲寡,益之以怪。以反
人爲實,而欲以勝人爲名,是以與眾不適也。施自恃其才辯之過人,旁引曲證,猶
 爲不足,益之怪誕以欺人耳目之所不及,其說雖長,而與眾不協也。弱於德,强於物,其塗噢矣。

[05p074b]
 夫有德者必有言。惠子徒以雄辨與物相競,故日弱於德,而强於物。究竟於道亦終幽昧而不自明。故曰噢,音奧。
天地之道觀惠施之能,其猶一蚉一䖟之勞者也。其於物也何
庸!夫一尙可,曰愈貴道,幾矣!由天地之無言觀惠施之多言,何異蚊䖟之聚聲成雷。亦不能
 驚蟄而震動萬物也。故曰其於物也何庸!吾於其多言之中摘其一言而充之尙可,使之不叛於道而曰愈於貴道者,不
 幾於失惠子乎!惠施不能以此自甯,散於萬物而不厭,卒以善辯爲

名。惜乎!惠施之才,駘音殆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是窮響以聲,
形與影競走也。悲夫!蓋貴道之人自以多言數窮爲戒。惠子不能以此道甯一其心志,以其精神散於萬
 物而不厭其煩,徒以善辨名,惜乎!其才而不能善用,駘蕩而不得於心,逐於而不反其本,譬之響出於聲,影出於形,欲息
 響而振其聲,欲息影乃與形競,走不休也。惠施學昧根原,逐物生辨,影響之見而已。

 復圭子曰:『道何在乎!混沌未開,道在天地;混沌旣開,道又在
[05p075a]
 人。散之爲萬而統之於一,神得之以降,明得之以出,内聖得
 之以生,外王得之以成,大哉一乎!天下之治方術者雖多,而
 未有不原於一者也。世有天人倚之以爲宗,世有神人聚會
 其元精,世有至人完保其眞純,世有聖人領略其道德。失道
 德則仁義禮樂矣,非君子烏能勝其任乎!故有名法以整齊
 之,有參稽以考證之。官有常度,民有常業。天德王道,兼該並
 舉。有道之時,道德一而異術不能鳴。道之在歴數者,有司守
 其法,太史紀其實,道之散在六經者,鄒魯之儒接其統,百家
 之學揚其波。孰知道術每與治術相升降者也,故天下大亂,
 而道德亦不一矣。得一察以自好之士,猶耳目鼻口之不相
[05p075b]
 通,何以知天地之美,萬物之理,古人之全乎!人各爲其所欲
 爲迷而不反,方術之多,道術之裂也。於是有墨翟、禽滑釐也
 者,矯侈靡之風而過焉者也。養生送死,皆以薄爲道。倣上古
 禮樂未備之時,而不與中古帝王之禮樂同,其生不歌,而死
 無服也。使人憂悲,反天下之常。王天下者可如是乎奈何!以
 禹自方,不知禹當水土之未平,不得不以身先天下。而墨翟
 之時,非禹之時也,後有論墨經者,以得其道者爲巨子之聖
 人雖腓無胈,脛無毛,而不恤也,則道之一裂也。於是大宋鈃
 尹文也者,好爲人之風而甚焉者也。作爲華山之冠以自表,
 别善惡宥不及上,説其主以禁攻下,教其民以寢兵,其爲人
[05p076a]
 而不知自爲也。雖饑不忘天下,未常苛察以求人,亦不假物
 以自益。謂戢兵猶爲外,而寡欲乃爲内也。其大小精粗,總之
 有人無已之學也。則道之又一裂也。於是有彭䝉、田駢、愼到
 也者,聞不慮不謀之學,而往焉者也。謂天地覆載猶不能兼
 豈萬物而無可不可,其棄知去已也。恐知爲鑿混沌之竅也;
 其笑天下之尙賢也,恐有是非而適以啓爭也;故必推而後
 行,曳而後往。甯爲員,毋爲方,求以自全足矣。故故咎無譽,雖
 其道不盡合於古人,然無是無非,言而無言,猶有古意也。不
 可因其不韙於人,而謂其無所聞也。則道之又一裂也。豈知
 道無形也,而未常無本末;物有象也,而不能離精粗。天地閒
[05p076b]
 無有餘也,故無積而常足,惟至人獨往獨來,與鬼神合其吉
 凶,得道術之精神者,其關尹、老聃乎!彼其道以無有爲體,太
 一爲主,濡弱謙下爲表,空虛不壤爲實其心無物而能物物,
 可動可靜,非水之善下,鏡之忘形,不能狀之空谷之傳聲,不
 能似之且清且和,不失爲得甯。隨人而母先人,甯守雌而母
 雄,甯守辱而母白,甯取虛而母取實。不以多藏爲有餘,不以
 無積爲不足,不以有爲爲巧,不以無爲爲拙。人皆以福爲福,
 已獨以無咎爲福。自治不厭,其深根而甯極;治人不厭,其簡
 約而易遵。太剛則折,堅可不破乎!太銳則鈍,銳可不挫乎!其
 藏垢愈多,其容物愈寬,其道術可謂至極而莫以加矣。關尹、
[05p077a]
 老子,眞古之博大眞人哉!嗣是有聞其風而興起者,莊周是
 也。以無相爲宗,無爲爲行,萬物一府,死生同狀。知天下之言
 非悠謬而虛遠,則荒唐而曠大;非無端而莫終始,則恣縱而
 不羈,不可與莊語也。故不得不託爲巵言曼衍如草之繁曼
 必有根水之流衍必有源也。天下凡物皆假,其眞獨有性命。
 故託古大聖大賢之言以爲重,使人知性命之爲眞。寓者寄
 也,所言雖近而其旨則遠,故不嫌於廣。譬曲喻使人深思,而
 自得其正意,以天地爲精神,萬物爲逆旅。上與造化爲徒,而
 下與外死生者爲友。窮其本則弘而深,究其宗則達而上,奚
 必脫其形骸而後上升乎!此可與諸者道,難與芒昧之人言
[05p077b]
 也。道術至惠施豈止分裂,且舛駁矣。其言雖多而不中,以大
 無外爲大一,小無内爲小一,猶近似也。謂千里爲無厚之積
 也,可乎!謂天有時而卑,山有時而平,亦近似也。謂睨視爲日
 方中也可乎!物方生者爲方死,非無理也。謂小同異者而淆
 於大同異也,可乎!無窮必有窮,不必定在南方也。身未至而
 神先往,不必定適越也。連環非五金之環,乃人身中之玄牝,
 其白如綿,其連如環。大修行人必知解此之環,而後可以解
 脫。惠子與莊子善,亦道德而塗說也。燕北越南可以爲中,而
 不必爲天下之中。萬物當愛,不必泛愛也。天地同體,不必一
 體。以爲大觀也。毛不生於毛,而生於卵。雞二足,而有使足者
[05p078a]
 存。郢非天下而僭稱王,則有天下。犬羊無定名,胎卵無定形,
 首尾無定稱。火有蟲則不𤍠矣,山出泉則有口矣。輪,員也。轉
 之速則不展地矣。目不能自見,指不能自指,短長不以形,則
 龜可使之長於蛇。方圓亦不以形,則規矩無方圓之體,而有
 方圓之用。鑿不必圍枘,而無枘則不成其爲鑿。飛鳥有影,第
 可謂之鳥。動而不可謂之影。動矢行甚疾,而亦有不行不止
 之時,同中有異。故狗不可以爲犬,合中有分。故黃馬驪牛三
 皎皎者易污,則白狗可黑。天下無無母之駒,而孤駒則不可
 以言有母。萬物無有不竭,而以尺棰平折之日展其半,則無
 窮盡之時。此皆學於惠子者也。亦猶桓團公孫龍,止能以其
[05p078b]
 辨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也。惠子自以其善辯爲最賢,曰
 天地且爲我辯,生色止知守雄而不知守雌。有道術者固如
 是乎!觀其答黃繚之間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所以
 或翕或張也。彼非知道者,安能洞徹之!而惠子何如人也。矢
 口而對,恣意而談,止能欺人之耳目,而不能屈人之心志。出
 天地之無言觀惠施之多言,何異聚蚊成雷,而必不能震驚
 萬物也。有其才而不能善用,其才是欲息響而振聲,欲息影
 而走形,不知本也。以强辯止辯,亦猶是耳。有道術者,必不如
 是。』
[05p079a]
 
 南華眞經註疏傳神集後序
復圭子曰:『千古以來,知道德者未有不透南華。南華者,所以筌
蹏道德也。晚近文人不惟不究道德,卽『南華眞經』四字,鮮有知
其說者。先哲云:『湛爲道德,浮爲英華也。』南華卽道德之英華也,
又何以云眞經?天地以南北爲經,東西爲緯。丹經云:『天上太陰
一月一度,而與太陽會此,常經也。人間少陰一月一經,而癸水
至此,眞經也。』丹經又云:『度人須要眞經度。』夫南者,火也,華亦火
之精神也。此南華在天爲太陰,晦王朔癸之火候在人爲眞經。
期前期後之火候,莊老題爲南華眞經者,所以點破流戊就已,
取坎塡離之妙竅耳。非得天仙口訣者,安能知之。非眞有道氣
[05p079b]
者,安肯信之。彼其出入造化,洞徹人物,達生死之變,明内聖外
王之道。以有物之後而追窮無物之始,不過欲人知性命之淵
源。始覺天地間凡有形質者皆爲幻,惟有一道眞耳。胡爲含齒
之倫,與搢紳先生悉戀戀朝露之滋潤,不知人生寄蜉蝣於天
地,旣無長繩繫白日,當求大藥以引年。自古神仙留有接命法,
第非大德大行之人,知法財兩用者不可與口傳耳!予觀世儒
止知爲利祿以養臭腐,不思化臭腐爲神奇。坐待無常之至,甘
就木而不悔者,天下皆是也。予甚憫之,故作南華之註,其先哲
所已註而可存者,人事也十之一二;其發前人所未發者,性命
也十之八九。然於精神、筋骨、脉落尙未融貫,故不得不作疏於
[05p080a]
各章之後,疏者,通也。彼其精神有隱藏處,吾爲通而露之;其筋
骨有屈曲處,吾爲通而直之;其脈落有閒斷處,吾爲通而聯之。
俾後之讀南華者,一展卷咸識上升之有路,登彼岸之有筏,卽
儒者有以諔譎議之者,莫不翻然悟莊老,思返有爲於無爲,進
仁義爲道德,乃還古之美意也。曷常與吾儒異哉!然則五經四
書者,世人之先師也;道德南華者,祖宗也。二經註疏者,子孫也。
子孫象貌不必盡肖祖宗,然而精神血脈未常不肖者,此可與
眞儒道,難與俗儒言也。
崇禎十年八月將望日程以甯拜序
[05p08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