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i0036 南華真經註疏-- (CK-KZ-jye)


[01p001a]
南華眞經注疏序
予友復圭子旣疏《道德經》矣,識者咸喜,太上之嫡派出,始知其
淵源然。《南華》爲《道德》而發明也,其文辭浩蕩,其旨歸邃邈,其底
裏直探混溟,始無始而終無終,學者又恨途迷。復圭云:『齊諧者,
志怪也。則鯤魚、鵬鳥吾惡知其說,安可踵前人之妄註!』數載以
來,復圭時潛心《南華》癸酉春,頓悟其爲丹經之祖。鯤魚,卽丹經
之水虎;鵬鳥,卽丹經之火龍。二語參破一部《南華》,莫不迎刃而
解矣。昔註自郭象向秀而下,迄今焦猗園所集《老莊翼》而上,何
啻百種!不知《道德》,豈知《南華》經中有說禪處。惟陸西星得其皮
肉,至聖諦中之眞色不色,眞空不空,仙佛殊途同歸,乃骨隨也,
[01p001b]
雖陸西星亦茫然矣。莊子慨千載而下,道術分裂,而世界缺陷,
不以太古無爲之道提醒之,必不能返有爲於渾噩,躋仁義爲
道德。况鬬心之習熾,而功利之學盛,將安所底止乎?其曰:『無爲
也,用天下而有餘;有爲也,爲天下用而不足。』卽吾儒君逸臣勞
之道也。其曰:『無入而藏,無出而陽,柴立其中央。』卽玄門食毋之
道也。其曰:『以生死爲一條。可,不可爲一貫。』卽釋氏不生不滅之
道也。學者細味南華之註疏,非惟道釋二家不可一日無。卽吾
儒達而在上者,有復古之志,必以無爲之治爲最。上窮而在下
者,有進取之心,必以道德爲勝。仁義惡可以其理不必耳目經,
語不必古今道,掊擊聖智,殫殘名法而訾議之乎。大抵《南華》一
[01p002a]
經,十萬餘言,皆先行其言也。故言言皆閫奥。昔人註《南華》豈惟
不必行且未知而言,故其所註多剿說,而於道德性命如嚼蠟
然。予玩《南華註疏》,有如食蜜,中邊皆甜,可謂前無古而後無今
矣。胡膂力方剛,輙棄科場而訪道註疏,大得南華之神。後有讀
之而朝徹者,不可忘先知先覺開來學之功也。昔朱紫陽註經
書,爲千古之的解。今復圭子註疏《道德》《南華》亦爲千古之玄解。
兩者皆新安人,故予序之,爲並不朽云。
           晉陵友弟鄒忠允頓首拜序
[01p002b]


[01p003a]
南華眞經註疏自序
復圭子曰,《道德經》爲三教之祖
太上憫人不悟,性命之學無傳,不得不化身作南華,以洩其秘。
凡爲寓言,猶詩之比體,教人全性保命也。重言亦借重於古人,
而欲人信彼保全性命之說也。巵言千變萬化,膾炙其詞,使人
悅於口,因悅於心,而索彼立言之正意,自欲跳出世網,而遊神
於性命之域也。其津筏後學者,可謂至矣。南華之註,始於郭象,
繼之向秀,終於焦猗園之老莊翼,百有餘家,尙隔山萬重,卽聰
明如李青蓮,讀南華而賦鯤鵬,且認虛爲實,其詞愈縱恣,而背
眞意愈遠。無怪世儒指鸞鳳爲山雞,視神龍爲妖幻也。竊思《易》
[01p003b]
之所謂老夫得其女妻,如枯楊生稊也。《妙法蓮花經》佛受龍女
之獻珠寶也。《維摩經》云:『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也。』
雲巖禪師云:『百花叢内過,一葉不黏身。』卽丹經取坎塡離之旨。
其有不合也,有不同也,入門煉已之異也《易》之所謂殊途也其
無不合也,無不同也,成功究竟之一也。《易》之所謂『殊途而同歸』
也。佛祖云:『我娘生我我還先。』仙師云:『先有吾身,後有天[⺡*夾/水]園。』先
生之作《南華》蓋身在天地之先也。予今之註疏《南華》,敢云身在
天地之先,特知九天九地、積氣積塊之所以然耳。或問:『何物爲
生天地?』予曰:『混沌以前,不惟無天地,且無五行,獨有一乾金耳,
此金有氣無質,乃造化之根也,故能生天地,因而生水,爲五行
[01p004a]
之始。仙家之金丹,釋氏之金剛,不過竊先天之乾金耳。學者須
知,金水爲凡鉛,水中金爲眞鉛,但得有眞鉛,以制木火之飛騰,
何愁無眞汞,以制金水之沈重。故鉛汞交而内丹結矣。然則搬
運一身之鉛汞者,不知靜裏孤修,氣轉枯也。偏倚採取之術者,
不知眞空不空,眞色不色也。旣聞大道之人,當訪外護,覓雲朋,
尋福地,三者缺一必爲羣魔作障緣。若果三千八百功行與天
齊,自然有鼎烹龍虎矣。予先人程兩峯翁酷好讀《南華》,每有超
見,因予過庭而輒以垂訓,予曷敢忘焉。昔人謂《南華》爲《道德》之
註疏,予今本《道德》而註疏《南華》,眞醉者之初醒,而夢者之忽覺
乎!予之不敢秘,而以註疏授剞劂氏也。其不敢獨醒,而欲與天
[01p004b]
下共醒;不敢獨覺,而欲與天下共覺乎!倘太上與南華仙翁嘉
予註疏之勞,早爲予作外護侶伴之合,則赴龍沙之會爲有期。
異日召予以供呼鸞駕鶴之役,未可知也。然而不敢必也,則予
作註疏之心也夫。
             海陽程以甯薰沐拜撰
[01p005a]
南華眞經注疏題詞
夫《道德》、《南華》二經之在天地間也,猶珠藏澤媚,玉韞山輝。而人
間之有此經也,猶抱璞於山,而懷蚌於淵也。得寶而不見寶,眞
千古之一大恨。予友復圭子南生而北學,入齊魯之科場,而蹶
於齊魯。不知者以爲時命,大謬也。知之者以爲
太上與仙翁正不欲其立功名於一時,而欲其立言於百世爾。
故復圭得以知命之年而遊方外,以性命之學而註疏《道德》《南
華》,經數年晝夜不倦,非仙翁累顯神通,復圭安能壯其精神,愈
鼓而愈旺乎。然則世之僞儒,有心怖二氏而口稱爲異端者,有
行無儒行,而陽黜二氏以附儒者,覩此註疏,不愧欲死乎?然則
[01p005b]
二經信爲三教之全經,而人間有藏二經之註疏者,無論其知
與不知,何異剖璞見玉,開蚌得珠乎?何異太空一旦雲開霧撤,
而三教中人今日始得見
太上與南華之眞面目乎?天下倘有因面目而知索其精神者,
則傳神集之名爲不虛矣。
         同邑道友了凡汪伯修頓首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