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39 道樞--曾慥 (HFL)


[039-001a]
道樞卷之三十九美六
    至游子曾慥集
   傳道上篇抉開玄關道無餘藴/窈窈冥冥大哉乎問
吕子學道更七十餘師而後遇子鍾離子常
問于子鍾離子曰人之生也奚得安而不病
壯而不老生而不死乎子鍾離子曰二氣陰/陽
合而爲人方其胞胎乎太初之後而有太
質陰承陽以生氣從胎以化三十旬而其形
具靈光入焉始出于胎矣自太素之後乃有
升降黄芽長焉五百旬其氣足矣數盈于八
[039-001b]
十有一又云八百/一十丈也方年十有五也陰之中其
陽半焉譬夫初日之光昧者不知自愛喪其
元陽以至殞落其猶日之昃歟夫欲如子之
言其亦人中取仙仙中取天乎吕子曰仙一
也何云取天乎子鍾離子曰純乎陰者之謂
鬼純乎陽者之謂仙陰陽雜焉之謂人惟人
也可以鬼可以仙仙非一也其等有五其法
有三五等一曰鬼之仙二曰人之仙三曰地
之仙四曰神之仙五曰天之仙三法一曰小
乗二曰中乗三曰大乗吕子曰鬼之仙何謂
[039-002a]
也致之有道乎子鍾離子曰不達大道而求
速成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神識内守一氣不
散定中以出陰神斯鬼之清靈者也超乎陰
中而神像不明無所歸止惟投于人之胎而
就舍焉吕子曰人之仙何謂也致之有道乎
子鍾離子曰於道有法或得其一絶五味者
不知有二氣忘七情者不知有十戒嗽嚥者
鄙吐納採補者誚清靜即物以奪天地之氣
者不知辟穀存想以取日月之精者不知按
蹻固息者不知自然篤志爲之四時之序不
[039-002b]
能變也五行之氣失其交合也雖曰固形質
遠八邪第得以賖死爾吕子曰地之仙何謂
也致之有道乎子鍾離子曰法天地升降之
理取日月生成之數身之中用年焉年之中
用月焉月之中用日焉日之中用時焉時之
中用刻焉於是辨龍虎達坎離知水源之清
濁分氣候之早晏收眞一而察二儀列三才
而别四象審六運而定六氣聚七寳而序八
卦行九州而反五行反者顛/倒也氣傳乎子母液
行乎夫婦反復以焚三田而爲丹田鎮下田
[039-003a]
可以錬形而長生爾吕子曰神之仙何謂也
致之有道乎子鍾離子曰吾所謂地之仙者
誠能用其功不已焉使三關百節屬屬相連
抽增乎鈆汞則金晶錬于九天九天/頂也玉液還
丹至矣於以錬形成氣則五氣朝元三陽萃
于元宫陰盡而純乎陽矣吕子曰天之仙何
謂也致之有道乎子鍾離子曰行於道有功
矣施於人有行矣於是返乎洞天進乎三官
上曰天官中曰/地官下曰水官於天地又有大功矣於古今
又有大行矣歷洞天者三十有六躋陽天者
[039-003b]
八十有一然後升而登乎三清焉吕子於是
竦然而請曰鬼之仙不可求也天之仙不敢
冀也外是二者其道可得聞乎子鍾離子曰
人之仙其等有三太上引年益壽其次安而
引年其下安而無疾皆小乗也地之仙其等
有三太上極陽輕身騰舉自如其次錬形久
視至于千歲其下引年益壽皆中乗也神之
仙其等有三太上超凡入聖而歸三島其次
錬神合道出入自然其下錬形成氣亘古長
存皆大乗也吕子曰稽諸古今養命之士多
[039-004a]
求而不獲何也子鍾離子曰法不契于道爾
多聞强識自出於旁門小法仙乎仙乎豈多
聞强識云乎哉吕子曰敢問大道之眞子鍾
離子曰是無形也無名也莫可知也莫可行
也吕子曰士始學道次有道次聞道終于道
成而曰不可知不可行得無隱乎爾子鍾離
子曰吾非有隱也士聞大道而無信心有信
心而無苦志是以難知難行也夫旁門小法
其别三十曰齋戒曰辟穀曰錬氣曰嗽嚥曰
絶内曰斷味曰禪定曰玄默不語/也曰存想曰
[039-004b]
採陰曰服氣曰持淨曰息心曰去累曰開頂
曰縮龜曰絶迹曰洛誦看讀/也曰燒錬曰固息
曰按蹻曰吐納曰採補曰博施曰解祠曰賑
乏曰棲山曰適性曰不動曰受持夫如是者
伐疾可也養性可也以津爲藥何以造化以
氣爲丹何以渟峙肝爲龍肺爲虎何以交合
坎爲鈆離爲汞何以抽增而乃四時溉之以
求黄芽之長是不知五行之根蒂三才之造
化去大道遠矣吕子曰大道如何子鍾離子
曰眞源判矣大朴散矣道生于一一生二二
[039-005a]
生三一者體也二者用也三者造化也孰爲
體用陰陽是也孰爲造化交合是也道生二
氣二氣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萬物人
者萬物之靈能盡性而齊天地者也吕子曰
此何道歟子鍾離子曰大道判而有形形而
後有數天得乾道以一爲體所用者陽也地
得坤道以二爲體所用者陰也陽主乎升陰
主乎降且互交焉何也天積氣也地積水也
天以乾索於坤一索而爲長男曰震再索而
爲中男曰坎三索而爲少男曰艮此天交於
[039-005b]
地而生三陽者也地以坤索於乾一索而爲
長女曰巽再索而爲中女曰離三索而爲少
女曰兊此地交於天而生三陰者也於是三
陽交于三陰而萬物生三陰交於三陽而萬
物成故乾坤相索而生六氣焉六氣交合而
分五行焉五行交合而生成萬物焉方其乾
道下行三索既終其陽復升陽中藏陰上還
于天坤道上行三索既終其陰復降陰中藏
陽下還于地陽中之藏陰也其陰不消是謂
眞陰其至于天因陽而生焉所以陰自天降
[039-006a]
故曰陰中能無陽乎陰中之藏陽也其陽不
滅是謂眞陽其至于地因陰而發焉所以陽
自地升故曰陽中能無陰乎陰陽也周而復
始亘古長存者其交合不失於道也吕子曰
以眞氣投于眞水心之火與腎之水相交而
在人者何如哉子鍾離子曰父與母會時陽
先進陰後生胞胎成焉猶乾坤之三索也故
吾眞氣陽也藏於水而主升眞水陰也藏於
氣而主降陽隨水下行是乾索於坤自上而
下者也上而震爲肝中而坎爲腎下而艮爲
[039-006b]
膀胱陰隨氣上行是坤索於乾自下而上者
也下而巽爲膽中而離爲心上而兊爲肺元
陽在于腎而生眞氣者也眞氣朝于心肺生
眞液者也上下往復而不虧焉可以修齡矣
若夫時候無忒抽增有度可以長生矣行之
不倦則其氣盛其魂無陰其陽壯其魄有氣
升降如天地盛衰如日月可以入聖矣吕子
曰日月躔度交合於人者可得聞乎子鍾離
子曰玄黄之萌天地其如卵焉六合處中其
如鞠焉毬/元日月運行於天之上地之下其如
[039-007a]
輪焉日月者陰陽之精也默紀天地交合之
度者歟夫日者賔出于東餞納于西而晝夜
分焉冬而南至夏而北至而寒暑定焉月者
載魄於西受魂于東光照于夕魂藏于旦其
始也魄生魂狀如弓焉夕之初其光燭于西
其次也魂加半焉是謂上弦夕之初其光燭
于南其次也魂盈矣與日相望夕之初其光
燭于東其次也魂生魄狀如闕鏡焉旦之初
其魂藏于西其次也魄加半焉是謂下弦旦
之初其魂藏于南其次也魄盈矣與日相背
[039-007b]
旦之初其魂藏于東於是魂生魄魄生魂進
退有時合于乾坤之期與數焉夫日之南至
也日出于辰之端納于申之杪各五十分焉
過于此則其出也其納也自南而北及乎北
至也日出于寅之杪納于戌之端各五十分
焉過于此則其出也其納也自北而南又復
乎南至矣夏之日冬之夕也冬之夕夏之日
也南至之月其出自北而南比乎夏之日也
北至之月其出自南而北比乎冬之夕也此
其往來爲寒暑之序者歟吕子曰寓于天者
[039-008a]
巖知之矣寓于人者未之知也子鍾離子曰
天地之機在乎陰陽之升降竊比我於日月
焉則月受日之魂以陽變陰陰盡陽純如日
之輝吾氣也能錬而成神是亦返乎純陽者
也吕子曰天地陰陽升降之理日月精華交
合之度二者何先子鍾離子曰明乎陰陽之
升降使水火眞水/眞火合于一焉以鎮丹田大藥/也
可以齊天地矣其欲輕舉歟則法日月之交
會以陽錬陰使陰不生焉以氣養神使神不
散焉然後五氣朝元三花聚頂矣是蓋有時
[039-008b]
焉陰陽之升降歲以交合者也日月之往來
月一交合者也人之氣液晝夜一交合者也
於是時又有四等焉百歲者人之常也自一
而至三十者少壯之時也六十者長大之時
也九十者老耄之時也百而至于百有二十
者衰落之時也是謂身中之時焉十有二辰
者一日也五日者一候也三候者一氣也三
氣者一節也二節者一時也時屬于春陰之
中其陽半焉其氣變寒爲温時屬于夏陽之
中有陽焉其氣變温爲熱時屬于秋陽之中
[039-009a]
其陰半焉其氣變熱爲涼時屬于冬陰之中
有陰焉其氣變涼爲寒是謂年中之時焉月
有三旬其辰三百有六十其刻三千其分十
有八萬自朔旦至于上弦陰之中其陽半焉
自上弦至于既望陽之中有陽焉自既望至
于下弦陽之中其陰半焉自下弦于於晦陰
之中有陰焉是謂月中之時焉六十分者一
刻也八刻有二十分者一時也時之半是爲
一卦言其卦以定八方焉論其正以分四位
焉自子而至于卯陰之中其陽半以太陰起
[039-009b]
少陽焉自卯而至于午陽之中有陽純以少
陽而起太陽焉自午而至于酉陽之中其陰
半以太陽而起少陰焉自酉而至于子陰之
中有陰純以少陰而起太陰焉是謂日中之
時焉嗟夫難得而易失者身中之時也其去
疾其來徐者年中之月也迅如電光石火者
日中之辰也夫吾年之壯也根元固而易爲
功千日可以大成矣年之中也先圓補之而
後至焉及其耄也救護之輔益之積小成以
至中成積中成以至還童而止爾夫天地相
[039-010a]
去八萬四千里日南至之後地中之陽升焉
凡一氣旬有五日上進于七千里其旬十有
八其升者至于天太極而陰生矣日北至之
後天中之陰降焉凡一氣旬有五日下進于
七千里其旬十有八其降者至于地太極而
陽生矣蓋如循環焉日月之圍各八百有四
十里既旦之後六之中起九焉一之日其時
十有二魄中之魂進于七千里旬有五日則
其時一百有八十魄中之魂進乎八百有四
十里既望之後九之中超六焉一之中其時
[039-010b]
十有二魂中之魄進于七十里旬有五日則
其時一百有八十魂中之魄進于八百有四
十里亦如循環焉人之心也腎也其相去八
寸有四分陰陽升降與天地同氣液相生氣/中
生液液/中生氣與日月同然天地也日月也年之後
有年焉月之後有月焉人也不究交合之時
損不知補益不知收陰交而不知養陽陽交
而不知錬陰月無損益日無行持而吾之年
之月則有限焉吕子竦然曰巖願聞修錬之
法行持之時子鍾離子曰五藏之氣月有盛
[039-011a]
衰焉日有進退焉時有交合焉運行五度氣
傳六候精錬而後眞氣生氣錬而後陽神合
神錬而後大道契矣吕子曰五藏之氣金木/水火
土/也五行之位東西南/北中也其生成有道乎交合有
時乎採取有法乎子鍾離子曰天地分而五
帝列焉東曰青帝其行春令起陽於陰中而
萬物生焉南曰赤帝其行夏令升陽於陽中
而萬物長焉西曰白帝其行秋令起陰於陽
中而萬物成焉北曰黑帝其行冬令進陰於
陰中而萬物殞焉四時各旬有八日中央黄
[039-011b]
帝主之春以助乎發生夏以接乎長育秋以
資乎結立冬以制乎嚴凛五帝分治各七旬
有二日於是三百有六十日而歲功畢矣青
帝之子甲乙其位在東其德在木赤帝之子
丙丁其位在南其德在火黄帝之子戊己其
位在中央其德在土白帝之子庚辛其位在
西其德在金黑帝之子壬癸其位在北其德
在水及其交也見于時而爲象者木青龍也
火朱雀也土勾陳也金白虎也水玄武也見
於時而生物者乙合于庚春有榆焉其色青
[039-012a]
而白不失乎金木者也辛合于丙秋有棗焉
其色白而赤不失乎金火者也己合于甲夏
之杪秋之端有瓜焉其色青而黄不失乎土
木者也丁合于壬夏有椹焉其色赤而黑不
失乎水火者也癸合于戊冬有橘焉其色黑
而黄不失乎水土者也以類推之可勝既歟
吕子曰在於時者知之矣在於人者未之知
也子鍾離子曰人也圓顱方趾天地之象具
焉陰升陽降天地之機藏焉腎水也心火也
肝木也肺金也脾土也有生成之道焉生者
[039-012b]
謂之母受生者謂之子於是復有剛克之道
生謂五行相生/克謂五行相克克者謂之夫受克者謂之
婦其氣之生也孰自哉腎生肝肝生心心生
脾脾生肺肺生腎也其氣之克也孰自哉腎
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腎也故曰
腎者心之夫肝之母脾之婦肺之子也肝者
脾之夫心之母肺之婦腎之子也心者肺之
夫脾之母腎之婦肝之子也肺者肝之夫腎
之母心之婦脾之子也脾者腎之夫肺之母
肝之婦心之子也心見乎内爲脉見乎外爲
[039-013a]
色口舌者其門户歟受腎之制伏而役用於
肺夫婦然也得肝則盛見脾則衰子母然也
腎見乎内爲骨見乎外爲髮耳者其門户歟
受脾之制伏而役用於心夫婦然也得肺則
盛見肝則衰子母然也肝見乎内爲筋見乎
外爲爪目者其門户歟受肺之制伏而役用
於脾夫婦然也得腎則盛見心則衰子母然
也肺見乎内爲膚見乎外爲毛鼻者其門户
歟受心之制伏而役用於肝夫婦然也得脾
則盛見腎則衰子母然也脾見乎内爲藏見
[039-013b]
乎外爲肉唇齒者其門户歟呼吸以定往來
受肝之制伏而役用於腎夫婦然也得心則
盛見肺則衰子母然也吕子曰心火也何以
得下行歟腎水也何以得上升歟脾土也土
在中而承火則盛安得不克于水歟肺金也
金在上而下接火則損安得有生于水歟生
者遠克者近爲之奈何子鍾離子曰五行之
歸于源也以氣引元陽而升舉焉於是乎生
眞水矣眞水造化而後生眞氣眞氣造化而
後生陽神始于五行定位有一夫一婦焉腎
[039-014a]
水也其中有金吾之起功當識焉金本生水/故曰水中
水惡土者也吾之採藥須土歸水焉龍者
肝之象也虎者肺之神也陽龍出于離陰虎
生于坎五行之位顛倒則陰陽之氣傳子母
矣時自子而至于午者陽中生陽五行顛倒
則液行乎夫婦矣自午而至于子者陰中錬
陽陽不得陰不成其極也無陰斯不死矣陰
不得陽不生其極也陰絶斯壽矣吕子曰五
行者何以本乎陰陽之氣歟子鍾離子曰人
之始造形也於是腎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
[039-014b]
生心心生小腸小腸生大腸大腸生膽膽生
胃胃生膀胱此陰之精血也元陽之始萌則
在二腎腎水也其中有火升而斯爲氣以朝
于心心陽也以陽合陽故太極生陰焉由是
積氣生液液自心降而還于腎肝者心之母
腎之子也傳導腎之氣而至于心肺者心之
婦腎之母傳導心之液而至于腎氣也液也
其升降如天地陰陽焉肝也肺也其傳導如
日月往復焉五行者名之數也論其交合生
成惟元陽一氣爲之本歟氣生液液生氣於
[039-015a]
是知腎爲氣之根心爲液之源也靈根既固
則恍惚之中其氣生眞水矣心源既清則杳
冥之中其液生眞火矣火中識龍水中識虎
二者交而黄芽茂矣
道樞卷之三十九






[039-0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