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a0241 玉清金笥青華祕文金寶內鍊丹訣--張伯端 (CK-KZ-jye)


[01p015b]
  採取圖【【圖】/_-_-】
imagesJY174JY1740315b15.jpg**   採取論
採者,採眞陽於腎府。取者,取眞汞於心田。可以採則採,採之必
得其用。非其時而採之,則龍不降,虎不升,惟見血氣奔馳,衝衝
來往,迷者以爲交姤矣,而不知坎中之眞陽,離中之眞陰,自兀
然也。至於氣脈爲一念所止,則氣疾入脈絡之中,坎離之内,反
[01p016a]
有傷於鉛汞。雖曰養氣,實所以喪元氣耳。夫元氣之在人,至靜
始見,是先天之氣也。此氣與後天之氣,時刻循環,略定之際,心
無他用,始知氣之上下,遂錯採以爲先天,致反有害。所以學道
者,常有奇疾,蓋爲此也。夫人之疾病,氣脈爲梗耳。氣本自調,而
役之使升,則傷脾胃肝肺,耳目口鼻。降則如決水長堤,銳然而
下趨,沛乎其不可禦,至眞之物,其能存乎?余爲此憫,故畫採取
圖,直泄天機。刀圭、玄黃、嬰兒、姹女,諸般譬喻,盡掃而去,使賢者
見之而參同,愚者見之泮然冰釋,分分朗朗,如寶鑑之察形,洞
見毫髮。金丹之士,先修陰德,以盡人事,然後持前心論,則大藥
産而圖形見矣。採取之法,生於心。心者,萬化樞紐,必須忘之而
[01p016b]
始覔之。忘者,妄心也。覔者,眞心也。但於忘中,生一覔意,卽眞心
也。恍惚之中,始見眞心。眞心旣見,就此眞心生一眞意,加以反
内照,庶百竅備陳,元精吐華。要在乎無中生有,有中生無。到
這境界,併眞心忘而棄之。我以無而待,則眞息綿綿。眞息綿綿
之時,後天之氣以定。後天隱,則先天之氣見,故陽生焉。陽生者,
先天之氣,自氣穴中流出,而至於腎中,○如噴泡然。蓋兩腎中
間,有一縷透氣穴,乃父母交姤之後始生脈絡也。故先天之氣
游之,旣覺如此,則一身百脈,盡若春生,春意融而漸長,此時先
天之體始立,先天立而後天愈退藏矣。然後可以微動採取之
意。意者,以目垂觀於心,卻以心放下,送入陽宫,徐收而又縱,則
[01p017a]
陽起矣。採之之意生於心,生於目,故老子曰:『吾嘗觀心,得道亦
至[目*靈]。』夫眞息旣定,内光乃神光,此心乃眞心,眞心生意,神光燭
心,故嘗爲之說曰:『目視心,心生意,意採鉛。』若陽生未融盛而遽
採之,則一念住採意旣萌,後天復起。故曰『了命實關於性地。』性
者,凡有所相,皆是虛妄,旣無著相,則虛妄除而眞理顯矣。眞理
方明,而一念生,豈非復爲虛妄之相乎?故伺陽長而始採,則勃
然而升,先天氣盛,而後天伏矣。採之升也,實有異焉。醺然而升,
至臍而稍上,徐止臍之上,則息方凝,名曰鉛。鉛,金也。金生水,故
汞產於心。雲從龍,風從虎之理兆矣。風平而雨降,自然鉛汞相
投,相吞相㗖。金生水,水生木,木又生火。木愛金而金戀木,乃交
[01p017b]
會之道也。金本尅木,反有愛戀之意焉,蓋金木之本性耳。夫○
乃先天也,五行在何處,但不如是,則不能達其理。採取之道旣
明,交會之理復露。再有叮囑,採取不可太緩,太緩則老而不可
用,而後天之氣雜矣。當以交會論參看。
  詩曰:
醺醺和氣釀春風,
 一點陽生恍惚中。
無自有生無勝有,
 色從空裏色成空。
升於臍上鉛情見,
 產自心源汞性通。
定裏見眞眞裏定,
 坎離交會雨濛濛。
  又詩曰:
[01p018a]
木爲龍兮金爲虎,
 坎戸生男引離女。
要知造化有根源,
 不離眞火生於子。
 交會圖【【圖】/_-_-】
imagesJY174JY1740318a35.jpg**   交會論
恍惚中有象,杳冥中有物。古先哲嘗持此以警學者。蓋恍惚杳
冥,定之象也。惟定可以鍊丹,不定而陽不生。陽生之後,不定而
丹不結。故纔以意採鉛,而遽止其意。止有時,而升有刻。蓋始生
無過一氣耳。升於臍則爲鉛,鉛升則止其意。鉛自能引汞,汞自
[01p018b]
能尋鉛。恍惚杳冥之中,交姤之理畢矣。
  採取交會口訣
忘裏覓,覓裏忘,忘中見,見中忘,陽生矣。忘中採,採中忘,忘裏升,
升裏見,見裏變,鉛成矣。定中起,意中升,忘中用,鉛引汞矣。鉛合
汞於内,精會神於外,交會矣。鉛汞精神,合而爲一,卻將一念,使
之落黃庭歸鼎矣。
  口訣中口訣
打合鉛汞,須用意。動採一陽,須用以靜而生定。莫怪平叔多兜
攬,卻縁學者盡癡迷。咦。滿眼天花散亂飛,門前流水浪聲微。靑
驄載取靑娥去,頃刻靑驄獨自歸。靑娥何在?巫峽雲生十二峰,
[01p019a]
故宮簫管寂寥中。星橋路隔靑山外,若要相逢永不逢。是性又
是命。或問:『孰爲交姤?』曰:『採取圖心下一竅,乃交會之地。不可以
有形求,不可以無形取。』但鉛升之際,陽氣上󰔳,又自氣穴降入
一陽宮,○我採以意。○汞降之際,會氣降爲󰔴。蓋汞自鉛生,鉛
升於臍上󰔵,爲精光所燭,故曰鉛。鉛猶表也,汞猶影也。表動影
隨,故汞降亦如之。陽鉛之升,不可謂之純陽,中含精光爲鉛,蓋
亦屬陰。陰汞之降,不可謂之純陰,心生汞,心爲神舍,汞遇神光
而後可用,蓋亦屬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二氣交感,凝結不散,
遂成玄珠,○如黍米。』又問:『鉛乃一陽,一陽乃先天一氣耳。汞以
何物爲之?』曰:『鉛與汞,皆先天之物。鉛乃先天氣,汞乃先天靈。氣
[01p019b]
乃命之母,靈乃性之子。可以曰鉛汞,可以曰性命,諸得道之宗
師,誰肯直泄至此?』又問曰:『心下一竅,何竅也?』曰:『混沌神房,乃精
華目光之氣,幻而爲之。華騰爲=,󰔳光垂爲=。󰔶精雖元精,然無日
用之精,則元精不見。譬如有水,則潮興白氣,未聞白氣興於地
也。水乃精也,白氣乃華也。神雖元神,然日用之神不役,然後元
神見,譬之皓月當天,雲收而光始下燭。淸淨卽無雲也,垂光卽
照臨也。精雖屬陰,而精華屬陽。目光屬陽,而照於内,則亦屬陰。
光華相遇,而成一竅,以氣感氣,使二物會於其中[○@・],工夫周足,
遂爲眞人。蓋生生之意,寓於此矣。所以能靈而神也。』『然則交會
之後,安得此珠落於黃庭,歸於鼎内?』曰:『二物聚時情性合,五行
[01p020a]
全矣,虎歸於山,龍歸於淵。目光還而精氣復,此[○@、]落於黃庭,歸
於鼎内,會有關捩子麽。恍恍惚惚,萬孔生春[○@、],祕、祕、祕。』又問:『陽
生於上,遽止其意,安保不復降?』曰:『大哉問。黃庭之下,有一丹室
之門戸,意生則上,故陽升意止則一,陽卽不可得而降矣。爐鼎
則在乎一之内,正屬土,故○備五行之正氣,成天地之全形也。』
或問爐鼎之法。曰:『黃庭之在人身,一陽上升如珠,落於其中[~⚭]。
如此卽爐鼎也󰔷。黃庭同屬土󰔸,至於中之中,蓋屬土中之土
也。故落於其中,而成鼎器,五行各厚其基。何謂厚其基?夫母求
子,子戀母,丹之法也。皆取其本然之性。旣歸於鼎,而各趨之,如
子之戀母。故靜坐之中,神光下垂,則歸於鼎,精華上升亦如之。
[01p020b]
至於行住坐臥,如龍養珠,如雞抱卵,而氣各歸一身之脈絡,務
在勿忘勿助長耳。學道之士然乎?不然乎?某之丹法,若是而已
矣。
  詩曰:
何勞姹女與嬰兒,
 透徹分明說與伊。
身裏乾坤顚倒處,
 壺中日月運行時。
要知一者爲陽用,
 須識其中作氣機。
天使紫陽來說盡,
 後來何必更尋師。
 直泄天機圖【【圖】/_-_-】
imagesJY174JY1740321a15到這田地,知這道理,且莫歡喜。咄。未知如何。寶劒沈埋古嶽邊,
虹光夜夜上衝天。虎龍戰罷三田靜,何處求他汞與鉛。嗄、嗄、嗄,
嘻、嘻、嘻。且休認鹿爲馬,一箇玄珠在泥底。
  詩曰:
牛女橋邊路不通,
 河車運去杳無蹤。
[01p021b]
憑誰問得眞消息,
 吹徹重關藉巽風。
  直泄天機論
 金丹之圖旣成,天機尤祕,且論五行之顚倒,述水火之流行,
 明藥材之進退,體日用之循環。此書直泄天機,動見毫髪,化
 頑石而成金,點瓦礫而成玉。
夫兩目爲役神之舍,顧瞻視矚,神常不得離。兩耳爲送神之地,
百里之音聞於耳,神隨之而去。兩鼻爲勞神之位,隨感而辨薰
蕕。辨之者誰?神也。使耳目口鼻皆如眉,則神安而全,不爲後天,
亦不勞修煉。大抵忘於目,則神歸於鼎,而視於内,蓋綿綿若存
之時,目垂而下顧也。忘於耳,則神歸於鼎,而聞於内,綿綿若存
[01p022a]
之時,耳内聽於下也。忘於鼻,則神歸於鼎,而吸於内,蓋眞息旣
定之時,氣歸元海之理。合而言之,俱忘俱歸於鼎,而合於内矣。
  口訣雞能抱卵心常聽
或問:『金丹之道,耳目口鼻,固亦得聞之矣。心固不言,可知也。肝、
膽、脾、胃、肺、腎,無用之物,無用之中,而有功者何?』予答之曰:『此須
已到,而後知其理。吾初從師,亦叩此矣。師贈我以詩曰:「五湖風
景闊漫漫,鷺立沙灘宇宙寛。畫出枉勞君指點,異時遊到儘堪
看。」余初未達此理。後到此田地,始信師言之不我欺。余以師之
不言者並言之。夫五行之用,不可缺一。故綿綿若存之頃,脾氣
與胃氣相接,而歸於心縷。肝氣與膽氣相接,從大小腸接於腎
[01p022b]
縷。肺氣伏心氣,而通於鼻。是氣也,腎脾定後,元氣周流,自東而
西,自南而北之氣也。西南乃氣之會,氣合而歸於此,卻自夾脊
直透上中丹田,而降於腎腑。兩腎中間有治命橋一帶,故寒山
子曰:「上有棲神窟,橫安治命橋。」氣降至於此,陽氣盛而上衝,與
此氣相接於一,則周圍於鼎器之外,日用之則日增經營之力,
鄞鄂之成,實肇於此。忽然有一物,超然而出,不内不外,金丹之
事,到此則一半矣。○超然而出者,乃玄關一竅也。其大無外,其
小無内。○有形之中也,○無形之中也。先就有形之中,尋無形
之中,乃因命而見性也。就無形之中,尋有形之中,乃因性而見
命也。先性故難,先命則有下手處。譬之萬里雖遠,有路可通。先
[01p023a]
性則如水中捉月,然及其成功一也。用力到者,自知其然。未見
不必存之以有,恐至着相。』或又曰:『子畫圖中多有竅,何也?』曰:『斯
竅也,非採取交會之竅也。蓋一陰一陽之謂道,往來不可窮。用
之則充塞於一身之中,不用則歸藏於心田之一,了無形像。然
則何物耳?[○○][○@祕]意之主耳。左屬陽,右屬陰。[○@疑]祕、祕、祕、祕,到這裏
方是返太極處。曰返太易者自太極,返太極者自太和,致太和
者自陰陽始。故曰:陰陽和而風雨時、嘉禾生,大衍之數五十,天
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二十五,
地數三十,合爲五十有五。去五以象五行者,後之鼎,内外󰔺是
也。又就其中尅一,象太極之不動,其用四十有九。又就其中尅
[01p023b]
一,以爲鄞鄂,其用四十有八。學人行爐鼎用火之法,以四卦爲
主,以六十卦爲用。四卦者,乾坤坎離也。又以大衍圖求其象,則
循環之理明矣,周天之法泄矣。如或未明,請看爐鼎圖論云。
 蟾光圖【【圖】/_-_-】
imagesJY174JY1740323b46.jpg  詩曰
一點蟾光照太虛,
 金蟆水裏吸還噓。
高低猶是純陰體,
 何是生陽用有餘。
  蟾光論
[01p024a]
太虛寥廓,皓月粲然。雪浪翻騰,金蟆吐耀。人見月之用而曰金
精,盛則月明。孰知金之所以生者,自月而產也。人知金之產於
月,而不知月之明本於日也。月喻元性,水喻坎宮,金蟆者,喻一
點眞陽之竅也。月喻元性者,性之用也。性之初見,如星,圓陀陀,
光爍爍,未足以見性。氣質之性稍息,而元性略見,如雲開則月
見,合則亦然。時時存之,則見未見時,無以異也。故金丹之士,纔
見此物分明,便是元氣產矣,遂從而用之,譬之見賊便捉,毌使
再逸。若以之收於鼎器之中,則一點元氣之眞,終不得出矣。以
丹田爲日,以心中元性爲月,日光自返照月,蓋交會之後,寶體
乃生金也。月受日氣,故初三生一陽。一陽者,丹旣居鼎,覺一點
[01p024b]
靈光,自心常照,而無晝夜也。自一陽生,至於月之八日,而二陽
產矣。二陽者,丹之金氣少旺,而元性又少現也。自二陽生,至於
月之望日,而三陽純矣。三陽純者,元性盡現,卽前無形之中也。
一陽生時,覺吾身有一物,或明或隱。二陽生時,則遍體生明矣。
三陽生時,則光不在内,不在外,覺此身如在虛空,無身、無虛空,
亦無日、無月矣。嘗能如此,則禪定。但丹士若生於有,不能採眞
空,而以無爲用也。旣至於此,而金丹且半。何也?元神見矣,而未
歸丹鼎,混精氣而爲一,所以爲半。更說他後一半底道理。月旣
望矣,十六而一陰生。一陰者,性歸於命之始也。自一陰生,至於
月之二十三,而二陰產矣。二陰者,乃性歸於命之二也。自二陰
[01p025a]
生,至於月之三十日,而三陰全矣。三陰者,乃性盡歸於命也。性
之全體見,於綿綿若存之時,則性反於命内矣。方其始也,以命
取性,性全矣,又以性安命。此是性命大機括處。所謂性命雙修
者,此之謂也。到此際則金丹以全,始行火候,養之百日,而嬰兒
產矣。月明實本於金,金之性實出於月,百鍊愈堅,萬劫不壞。蓋
金日色月性也,火日氣,金入火,而復於元性之眞,可以鍊成至
寶,號爲金液還丹。修丹者,始則取金,爲金生水,交合之理顯,而
藉土以成之,城廓基址,無非托眞金爲藥,而固濟隄防,鍊成純
金,故曰金丹。


[01p025b]
 爐鼎圖【【圖】/_-_-】
imagesJY174JY1740325b13.jpg  詩曰:
鼎爐形象恁分明,
 八卦縱橫用則親。
鍊就五行全藉土,
 又令眞土變眞金。
  爐鼎論
鼎之爲器,匪金匪鐵。爐之爲具,匪玉匪石。黃庭爲鼎,氣穴爲爐。
黃庭正在氣穴之上,縷絡相連,是爲爐鼎。以陰陽爲炭,烹之鍊
之。夫黃庭在人身交會之頃,元氣方生之際,此時正開,而丹落
[01p026a]
於其中,宜遂固守。所謂『水銀實滿葫蘆裏,閉塞其口置深水』也。
水銀,汞也。葫蘆,黃庭也。深水,猶氣也。閉塞黃庭,隱藏丹母,而置
於氣會之地,萬氣歸鼎,而封固愈密,烹鍊愈堅,此爐鼎之所以
名也。但不可泥於無心,亦不可泥於有心。惟在綿綿若存。知其
無,守其有。知其白,守其黑。靜中行火候,定裏結還丹。
 神室圖【【圖】/_-_-】
imagesJY174JY1740326a68.jpg  詩曰:
費盡工夫結得成,
 返光内照景分明。
[01p026b]
主人未至誰藏得,
 聞道靈光駕赤城。
  神室論
神室者,元神所居之室,鄞鄂是也。人知立鄞鄂之造化,抑不知
有室而無主人,何取其爲室哉?然主人雖無,而主人之胎,亦在
乎一室之中矣。如懷孕然。十月之間,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但氣
未足耳。氣足而形完,一點靈光,入於其中,則倏然而生矣。此乃
鄞鄂成而神歸於室之時。神歸其室,所謂『得一萬事畢』也。蓋交
媾之後,神光垂而燭乎玄珠矣。精華上升,產玄珠矣。精氣神亦
先有胚胎在其中矣。火足氣充,則元精元氣元神,合而爲一,嬰
兒產矣。嬰兒豈自產?火爍羣陰胎始脫,到此方是產嬰兒。吾嘗
[01p027a]
謂:古人畫鍊丹之圖象,☉○固鄞鄂也,●知此一點當安。遂不
知安一點於中之道,暫結終散,猛火空燒,而離坎逸矣。夫此一
點產於外,而順於後天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皆從乎此,
常人爲之。志士反焉,逆之而產於内,則長生久視之道存矣。豈
非歸根復命乎。歸根復命,深根固蒂也。深根固蒂之道,自澄心
遣欲始。澄心之理,屏視去聽,如孔子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言,
非禮勿聽,非禮勿動』便是。眞道修丹之士,以眞心幷爲妄心,混
然返其初而原其始,卻就無妄心中生一眞心,始有爲而終則
至於無爲也。若釋氏之所謂眞心,則又異焉。放下六情,了無一
念。性地廓然,眞元自見。一見之頃,往來自在。蓋靜至於極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