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59 粵西詩載-清-汪森 (WYG)


[041-1a]
  欽定四庫全書


  粤西文載卷十六


  桂林府通判汪森編


  志


  西藩封志有序 志參   明舊通志府志黄 佐


  廣右藩封古未嘗有自趙光封蒼梧王於粤至南朝宋
泰始六年追改休倩為臨慶王以臨賀郡為臨慶國立
第八子躡為臨慶王食邑二千户繼休倩後元徽四年
[041-1b]
改始安為始建國立明帝第十二子為始建王南齊
則有嗣始安王遥光臨賀王子嶽梁有始安王方略陳
有臨賀王叔攸五代楚王馬殷以弟賨為靜江軍節度
扶風郡王宋髙宗為藩王領靜江軍節度及即位而陞
桂州為靜江府度宗為藩王領慶逺軍節度及即位而
陞宜州為慶逺府元之順帝為太子被讒徒居髙麗嘗
移廣西之靜江居獨秀峰下然在粤則為僭據之國在
前宋則為食邑之地齊梁陳為遥封宋為遥領馬賨雖
[041-2a]
嘗節度而所封則為扶風順帝雖號潛邸而移居不因
封建皆無足論明太祖衆建宗親以藩王室洪武三年
封靖江王國於桂林


  一世追封南昌王諱興隆太祖髙皇帝皇兄先薨附𦵏
鳯陽生子文正


  二世大都督節度中外諸軍事諱文正南昌王子也國
初從渡江克太平破陳也先營取建康歴有戰功擢為
樞密院同僉辛丑三月改樞密院為大都督府命文正
[041-2b]
為大都督節度中外諸軍事八月上克江州偽漢陳友
諒平章祝宗以南昌降壬寅正月上命宗從徐達征武
昌宗中途叛囘據南昌四月始定其亂上曰得南昌是
去陳氏之一臂其地襟江帶湖控荆引越乃楚之重鎮
為吳西南藩屏人復好訟難制且山寨來降日多非骨
肉老成莫能治之五月命文正統元帥趙徳勝等往鎮
授節鉞文正既至増復城池嚴為守備招諭山寨未降
首目悉樂歸順健訟者誅之號令明肅逺近震懼癸卯
[041-3a]
四月陳友諒自武昌親舉舟師號六十萬圍南昌用雲
梯等攻具百道攻擊文正行城上發砲石所當輒糜破
敵乃晝夜環攻友諒親督將士意在必擒文正文正主
畫軍中分布諸將隨方應敵翦獲甚衆友諒復以其所
獲吉安首將劉齊朱華臨江同知趙天祐狥城下文正
略不為動至六月被圍日久音問既隔援兵不至文正
遣千户張子明告急於建康㑹攻城益急文正遣捨命
王詣友諒營詐約日出降友諒信之緩其攻及期城上
[041-3b]
旗幟一新至暮不出友諒縛捨命王於城下殺之文正
堅守以待援至初子明取東湖小魚舟夜從水闗濳出
越石頭口夜行晝止半月始達建康見上具言其故上
問友諒兵勢何如子明對曰友諒兵雖盛而戰鬬死者
亦不少今江水涸賊之巨艦將不利用又師久乏糧若
援兵至必可破也上謂子明曰汝歸語文正但堅守一
月吾當自取之子明還至湖口為友諒所執友諒使呼
文正出降子明陽許之至城下呼曰大軍且至固守以
[041-4a]
侍友諒殺子明文正守益堅敵莫能破七月丙戍圍且
三月上親帥諸名將統舟師二十萬討之友諒解圍與
王師大戰鄱陽竟敗死禁江口是時文正遣部將何文
輝等討平江西未附州縣吳元年春江西按察使李飲
氷言文正驕僭不遜有怨言上詰責大懼謀叛降張士
誠上大驚曰嚄此子不才至此非吾自行不可即日登
舟至南昌泊城下召文正文正倉卒出謁上泣曰汝何
為輙起此意遂載與俱歸羣臣劾請伏法上曰吾兄惟
[041-4b]
此兒免文正官安置桐城召其子鐵柱語之曰兒無恐
爾父違訓教忘艱難恣兇狡貽我憂我育汝汝長且封
汝我終不以汝父故廢汝未幾文正卒洪武三年封鐵
柱靖江王改名煒又改名守謙


  三世封靖江王諱守謙大都督文正子洪武三年封靖
江王是年夏四月辛酉以封建諸王告廟禮畢賜宴廷
臣上曰昔元失其馭羣雄並起四方鼎沸民遭塗炭朕
躬率師以靖大難皇天眷佑海宇寧謐然治天下之道
[041-5a]
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靈今諸子既長宜各有封
爵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
長治之道羣臣稽首對曰封建諸王以衛宗社天下萬
世之公議也遂詔天下曰朕荷天地百神之靈祖宗之
徳起自布衣艱難創業惟時將帥協力遂至十有六年
混一四海功成治定以膺正統考之古昔帝王既有天
下子居嫡長者必正位儲貳其衆子則皆分茅胙土封
以王爵葢明長幼之分固内外之勢朕今有子十人前
[041-5b]
嵗已立長子標為皇太子爰以今嵗四月七日封第二
子樉為秦王第三子棡為晉王第四子棣為燕王第五
子橚為周王第六子楨為楚王第七子榑為齊王第八
子梓為潭王第九子杞為蜀王第十子檀為魯王姪孫
守謙為靖江王皆授以冊寳設置相傳官屬凡諸典禮
已有定制於戲衆建藩府所以廣磐石之安大封土疆
所以眷親支之厚古今通義朕何敢私尚賴中外臣鄰
相與維持弼成政化洪武九年之國廣西桂林獨秀山
[041-6a]
前有元順帝潛邸改為王宫未幾以淫虐廢為庶人使
田鳳陽閲七年復其王使居雲南賜璽書戒諭比至雲
南益貪暴召還安置鳳陽又横恣不法召至京撻而錮
之二十五年卒子贊儀尚幼上憐宗室諸王皆無後命
為世子留京師贊儀恭慎好學能書洪武三十年春遣
省晉燕周齊蜀湘代肅遼慶谷秦諸王先自楚湘入蜀
歴陜西出河南上山西抵大同宣府北平東至大寧遼
東轉於山東擇文武忠厚之士以從以贊儀年幼欲其
[041-6b]
知親親之義且令渉山川險易也永樂中遣之國守謙
第二子贊儼第三子贊侃第四子贊俊第五子贊偕第
六子贊倫第七子贊傑第八子贊儲第九子贊億俱授
輔國將軍


  四世悼僖王諱贊儀封靖江王守謙長子洪武二十三
年襲封永樂元年同弟輔國將軍贊儼等九人之國享
國九年世稱賢王


  五世莊簡王諱佐敬悼僖王長子永樂九年襲封天性
[041-7a]
孝友書史無所不讀善楷書頗得鍾王體國中諸寺觀
扁額多出佐書出長史康奎碑文享國五十八年


  六世靖江王長子諱相承莊簡王嫡長子未襲封薨後
追封靖江王諡懐慎


  七世昭和王諱規裕懐慎王嫡長子成化七年襲封享
國二十七年


  八世端懿王諱約麒昭和王嫡長子𢎞治三年襲封幼
而秀穎長而仁孝寛裕讀書通義好賢禮士御下不求
[041-7b]
小疵維持綱紀上遵朝廷大典内守昭和遺則不敢輒
以已意有所更張母妃早世事祖母谷氏承顔順志得
其歡心凡内政罔巨細未始有不稟命者夙嬰痼疾展
轉莫療其後乃請於上命長子攝行國事兵部尚書張澯撰神道碑
享國二十七年


  九世安肅王諱經扶端懿王嫡長子正徳十三年襲封
嘉靖四年薨享國七年


  十世恭惠王諱邦寧安肅王子嘉靖六年襲封隆慶六
[041-8a]
年薨享國四十六年


  十一世靖江王名任昌恭惠王子萬厯三年襲封以後備查
邸第在府治東洪武五年建二十六年復命指揮同知
徐溥工部主事戈祐韓毛知理督修城一座週若干丈
闢四門南曰端禮北曰廣智東曰體仁西曰遵義外繚
以垣各為櫺星垣左為宗廟右為社稷門牆内為承運
門承運殿王宫南向如祖向如祖訓之制風雲雷雨山
川壇在徳勝門外旗纛廟在壇之西又有迎恩館在伏
[041-8b]
波門外為進送表箋迎接詔勅之處王城内有獨秀峰
峰左右有寳善堂尊樂堂日新堂萬厯間復多鼎建靖
江府圖云亭有清樾喜陽拱秀望江臺有凌虚館有中
和室有延生軒有可心所有修𤣥門有擁翠平矗拱辰
朝天其上則𤣥武閣次則觀音堂三官廟山半則靈官
及山神祠皆其所禮神處其下有池日月牙可用汎舟
又有樂山探奇瞻雲三處可備清眺穿雲則其將陟巔
之道也王士性桂海志續云獨秀山居郡城之中圓數百歩髙千尺石山鐵色上下亭亭如削四無坡
[041-9a]
阜亦不與郡山接上有雕欄畫閣翠羃彤亭下漸月池臨朱邸則靖江宫府也余以己丑九日赴王宴而入登
髙俯視如坐危桅之顛四野碧篸一目俱盡其下有讀書巖五詠堂宋始安太守顔延之居也城中之勝此為
最 魏濬嶠南瑣記云靖江世子宴三司是日入則有間人數百輩先伺於門門啟輒挨擠疾馳爭先詢之皆
宗人也内人執梃逐之不能止亦多不冠而跣其足者云常不得登獨秀惟此一日可乗爾山徑既險仄斗峻
蜂湧而升常遲數級方得上喧雜甚趣殊不清獨登絶頂一眺盡郡中諸山水形勝為佳爾諸亭館皆嵌石壁
間半為飛磴不敢從容玩適宧游幽賞之不相謀大略如此王宫居稍右不甚廣頗見嚴整正殿端倚獨秀殿
後亭館皆廢狼籍荆莽中儲君居先王服制力未及此故爾所謂月牙池者葢營建時鑿取土遂稍甃之積水
可汎也 鄭圭粤西山水可遊記云獨秀山為靖江王府主山在府内壁立葵者如蒼玉珪甲子冬王按臺心
[041-9b]
一檄郡邑赴察同寅朝王禮畢宴余輩香殿殿厰有樓但將圯以木支者數十處前有假山盆樹數百種多佳
者傳梆請匙斂宫眷引余輩登山環山拾級而登可數里遇一折輒有亭榭多圯亦間有題詠至絶巔為𤣥帝
祠四望無際羣山拱揖


  宗學在府北麗澤書院原祀督學東泉姚公鏌隆慶五
年巡按御史李良臣請建知府彭文質改建前一堂仍
祀姚公後一堂以備宗人講學行禮


  靖藩子姓當永樂時有靜菴規繼者與解學士縉以詩
篇相賡和其家猶留遺墨子松坡約□克紹前美松坡
[041-10a]
時有玉田規聄壯年而鰥義不再娶亦庻幾乎好禮者
正嘉間則有禮軒規聘以友于稱明所規聉以好學稱
其他砥行而姱修者難以枚舉


  廣西鎮守内臣志      蘇 濬


  永樂間時遣中官鎮外藩而安南馬騏遂釀大禍正統
而後益濫觴矣廣西内臣鎮守自景泰間始是時廣西
盜賊所在蜂起鎮守少監朱祥與總兵陳涇方握重柄
駐梧城賊入城中&KR1987帑金以去竟擁卒觀望莫敢以一
[041-10b]
矢相加遺者成化初警報日聞始設三大府於梧命勳
臣掌兵督臣運籌而内臣監之幾與唐之觀軍容制置
侔矣初韓襄毅公雍征藤峽以便宜行事總鎮内臣陳
瑄靡所沮格故雍得成功而左少監黄沁者鎮廣西所
為多不法雍每裁之沁大恚遂訐雍貪慾妄費坐視餘
賊復熾匿不以聞雍坐是致政歸而内臣之權日熾繼
雍者朱公英與貂鐺紈袴輕重不相得鎮守顧恒左袒
勲胄而齮齕英市舶韋眷又以英専恣聞之於朝上雖
[041-11a]
直英而英亦坐是鬱鬱不得志矣嗣是督臣多包荒含
垢黙黙自持而債帥更相與比周武弁厮養結為私人
土酋世及目為奇貨每一警報輒殺平民以邀功賞從
征土酋厚者錫之土次者錫之秩兩江元元荼毒幾盡
而思田泗城諸土酋愈恣睢桀驁視諸大吏蔑如也正
徳初閹人用事土官岑猛交通劉瑾據故土以請瑾骫
法右之且罪及督臣語在劉大夏傳中自是司禮者以
兩粤鎮臣為市兩粤鎮臣以海舶土官為市薦紳奪氣
[041-11b]
人人自恐世廟起自外藩諦聞鎮守官奸利狀永嘉為
相力請革鎮守内臣上忻然從焉於是文武之權歸之
大吏上不掣肘而下得息肩於鑠哉肅皇之神武也豈
直一世再世之為烈哉


  廣西軍官志        黄 佐


  秦置南海尉典百越兵桂林象郡屬焉按井田之法兵
寓乎農居為比閭行為什伍軍政已備秦始廢井田而
郡縣置尉以為守貳葢文武之判始此漢平南越用兵
[041-12a]
時有伏波將軍樓船將軍之屬既置蒼梧欝林零陵合
浦郡郡設都尉沿秦制也後漢省都尉置督郵以司譏
察而刺史兼理兵民得自置將兵者為都督都督之名
始此晉迄南朝刺史任重者為使持節都督輕者為持
節而蒼梧桂林分屬湘廣其刺史皆加平越中郎將及
平南將軍等號刺史無將軍號者謂之單車刺史有督
楊荆江湘交廣六州諸事有督交廣二州諸軍事亦有
止督廣州或湘州諸軍事者委任權力各不同也諸軍
[041-12b]
府之名曰仁威府曰揚烈府曰綏寧府之類置兵曹及
中兵外兵騎兵參軍行軍司馬及督護以統之雖沿漢
魏置縣尉惟理民事不掌兵梁陳始開都督府於廣州
所督至二十州蒼梧桂林屬焉隋置左右衛左右武衛
左右武侯各領軍坊鄉團以統戎卒天下軍衛之職始
此又改各州都督為總管開皇初又置驃騎將軍府每
府有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大業三年改置鷹揚府每府
改驃騎為鷹揚郎將車騎為鷹揚副郎將五年又以鷹
[041-13a]
揚副郎將為鷹擊郎將唐武徳初因隋鷹揚府改為諸
府折衝都尉副以左右果毅都尉及别將長史録事史
兵曹叅軍事之屬所統有校尉旅帥隊正副隊正州縣
捍防之地又置鎮將鎮副戍主戍副貞觀中分天下為
十道桂林蒼梧屬嶺南道天寳初置嶺南五府經略使
後或兼兵馬討擊使於是都督之權日分又桂容邕三
管置觀察招討使兼置防禦使至徳初陞嶺南五府經
略討擊使為節度使而五管經略使之設猶故也咸通
[041-13b]
中始分桂邕容三管為嶺南西道節度使治邕州其後
専置静江軍節度使於桂州而節度使之職得綜兵民
司生殺容州又設寧逺軍節度使則在唐末云宋制知
桂州州軍事者為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兼廣南西路
兵馬鈐轄又有兵馬都鈐轄謂之帥府葢以準古之連
帥也此外桂容邕融各有節度使邕桂有巡檢使又有
桂宜等州都巡檢使諸州有團練使宜融栁州又有捉
賊使用兵則有桂州道行營都部署及兵馬都監又有
[041-14a]
邕桂等十州安撫都監廣南東西路有體量安撫經制
盜賊事紹興間又置諸軍都統制大率因事設官事已
而罷無定格云然儒臣多領軍事武臣或知州縣縣必
置尉鎮砦必置官兵甲弓箭之微亦各設提舉皆瑣尾
猥雜難盡紀録而所謂節度使者徒有其銜而已元世
猶襲之設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以統諸路總管猶宋帥
府也各州惟設義兵萬户府以握兵視宋頗簡要焉明
未定天下之先諸軍在外者謂之翼洪武初改翼曰衛
[041-14b]
有指揮使等官後乃設廣西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
及都衛指揮使嘗以參知政事丁玉兼都衛指揮使然
各衛指揮使之職亦甚崇重嘗使人齎勅勞廣西衛指
揮曰朕惟桂林之域左蒼梧而右蠻溪地方烟瘴命卿
戍守已有年矣今當盛暑遣人往諭爾其撫士卒調飲
膳勿使瘴癘有乖卿其慎戒之洪武四年始設廣西都
指揮使司以統各衛百户楊文者嘗從髙僉事征南寧
有功積陞至右軍都督僉事二十八年命充總兵官率
[041-15a]
馬步官軍征討廣西廣西總兵官始此癸未命潭州衛
指揮同知丘廣為總兵官寳慶衛指揮僉事胡海廣西
衛指揮僉事左君弼副之率兵討左江上思州蠻賊廣
西副總兵始此然皆用以征討未嘗鎮守也其後都督
韓觀始挂征蠻將軍印充總兵官鎮守廣西自後兼用
侯伯都督成化中左副都御史韓雍征大藤峽張大其
事六年設總府於梧州以總兩廣兵權時雍守制奪情
起雍為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理巡撫於是平江
[041-15b]
伯陳銳以征蠻將軍總兵至復以署都督僉事夏正充
廣西副總兵鎮守桂林而總两廣兵者始専用侯伯矣
嘉靖初總制都御史新建伯王守仁奏用副總兵張祐
協守思田事寧即已非常規也兩江各設參將興安設
督備永福平樂俱設守備各以都指揮為之皆始自韓
雍奏設其後督備守備或用指揮又其後慶逺思恩欝
林亦設守備梧州設坐營則以廣東都指揮為之凡在
軍門司號令者曰旗牌官近又有軍門贊畫官嘉靖元
[041-16a]
年兵部題允於武舉中式者量其年力咨送邉方軍門
贊畫以五年為期期滿送部叙用軍府之盛一至於此
故兩廣兵權視三邊並推重云


  廣西馬政志雜纂


  朝野雜記云廣馬者建炎末廣西提舉峒丁李棫始請
市戰馬赴行在紹興初𨽻經略司三年春即邕州置司
提舉市於羅殿自杞大理諸蠻未幾廢市馬司以帥臣
領其事七年待制胡舜陟為帥嵗中市馬四千二百匹
[041-16b]
詔賞之其後馬益精嵗費黄金五鎰中金二百五十鎰
錦四百端他帛千疋㢘州鹽二百萬斤而得馬千五百
匹必四尺二寸以上乃市之其直為銀四十兩每髙一
寸増銀十兩有至六七十兩者土人云其尤駔駿者在
其出處或博黄金二百兩日行四百里但官價有定數
不能致此耳然自杞諸蕃本自無馬又市之南詔南詔
大理國也去自杞國可二十程而自杞至邕州横山塞
二十二程横山寨至靜江府又二十餘程羅殿國又逺
[041-17a]
如自杞十程宜州溪洞巡檢常恭者赴闕持南丹州莫
延葚表來乞就宜州市馬比之横山可省三十餘程張
説在樞筦以其表聞李夀翁時為檢詳文字為説言邕
逺宜近人孰不知前迂其塗亦豈無意况今黄氏方横
乃欲為之除道而擅以互市之饒誤矣小吏妄作將啟
邊患請論如法説不聴命從義郎李宗彥以提㸃綱馬
驛程往宜州措置既而説罷政密院乃奏宗彥所言邊
防不便罷之時淳熙元年也又諸蕃多以馬易錦葢蠻
[041-17b]
人死即以一錦纒繞親友賻者亦以錦貴人至纒數十
疋故須錦為急


  舊通志云宋建炎四年五月戊辰李棫請市廣西馬来
年又請市戰馬赴行在紹興二年正月壬午置司邕州
市馬於羅殿自杞大理諸蠻又命廣西經略司即韶州
撥内帑錢三萬緡市戰馬於是神武諸軍皆缺馬六月
癸巳以三百騎賜岳飛癸丑以百騎賜張浚七月癸亥
選千騎赴行在紹興三年四月辛卯賜韓世忠廣馬七
[041-18a]
匹十一月丁丑初令賓横宜邕四州守吕顓管買發戰
馬如邕州例隨即邕州置司提舉市羅殿自杞大理諸
蠻其後又置買馬司以帥臣領其事然諸蕃本自無馬
葢又市之南詔南詔即今大理國也紹興七年廣西進
出格馬十匹御廐留一匹餘付殿前司上謂臣曰朕所
留一匹幾似代北所生廣西亦有此馬之良者不必西
北可知上因論列國春秋不相通所用之馬皆取於中
國而已今必於所産之地而求則馬政不修之故也乾
[041-18b]
道元年十月命䕫路造舟二年二月吳璘由水道先發
宏昌西馬五十匹七月已未初置提舉孳生牧馬監官
於饒州置司時葢市馬於廣西故先擇牧地置營三年
正月壬寅樞密院請即邕州置買馬司馬必四尺二寸
以上每十匹為一營二月辛卯初置廣西提舉買馬司
於賓州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兵侍王之奇言蜀馬頗
煩費請於成都興元襄陽各置司牧營詔宣撫使相度
邕州買馬格大觀中所定有八等今之買馬多出於羅
[041-19a]
殿自杞彼乃以錦綵博於大理世稱廣西馬其實非也
横山寨博馬塲互市之制以銀鹽綵錦相叅而行


  范石湖奏議論馬政四弊云邕州置馬大弊二蠻人先
驅一二百瘦病者為馬様邀以買此而後大隊至暨至
亦雜以半買馬典吏與招馬人嵗久為弊一也横山寨
無草塲支錢悉與官吏乾没不以時得草二也沿路損
馬大弊二所至無橋道涉水貪程一也州縣不與草料
但計囑押人而去二也買之弊乞擇官損之弊乞馬病
[041-19b]
隨寓留醫焉淳熙元年指揮戰馬買四尺四寸以上石
湖奏乞四尺三寸以上葢以廣中原無戰馬羅殿自杞
以錦綵博之大理諸蠻驅至横山塲互市每低一寸減
銀十兩如四寸者銀四十兩三寸者銀三十兩自横山
邕州七程至經略司又十八程其道自邕賓象靜江出
湖南而指揮經由州縣於經制錢立科應副湖南自全
州至行在並遵依而廣西科稅户稅户陪些小錢物折
與管押兵校而馬斃於饑渴矣奏乞一體奉行又奏買
[041-20a]
馬久弊銀則雜銅名四六銀鹽則減斤一百斤止得七
十斤皆為邊吏乾沒若照依乾道九年任楷支銀不須
帶鹽足斤兩又印給支買憑由每量馬到足即批上尺
寸斤兩則蠻人感恱而得馬最良矣


  明廣西都司所屬衛所牧養馬匹䕶衛馬三十匹中衛
馬八十七匹右衛馬八十九匹全州守禦千户所馬三
十九匹灌陽守禦千户所馬四十八匹平樂守禦千户
所馬五十二匹富川守禦千户所馬七十六匹慶逺衛
[041-20b]
五所馬軍馬五十六匹正統間奉例以一户丁多者獨
養一匹専令本軍騎操謂之獨户馬軍其丁少者或三
户五户朋養一匹嵗輪一户軍騎操謂之朋合馬軍後
来因朋合輪當者少閑騎射専令一户軍騎操名曰正
户其貼户人丁但幇助喂養彼時每馬一匹例以八丁
其養𢎞治十七年兵備副使姜綰減作六丁正徳間右
叅將張祐又減作三丁自此各户被累貧絶者多葢縁
本處山多地狹蠻賊常伏近郊刼掠以此艱於芻牧馬
[041-21a]
價髙貴况冬間地枯水冷毎草一擔賣錢十文抑且氣
候多疫馬匹不時倒死又遭虎狼搏噬賊盜偷竊一遇
調征囘還馬亡過半初時毎馬一匹額定官價銀六兩
若一年倒死一次則三丁養馬者毎丁該出銀二兩倒
死二次毎丁該出銀四兩况官價之外又有増補餘數
以此貧薄之家無所於措只得鬻賣房屋子女以充馬
價丁盡户絶者不可勝計


  廣西土官例有貢馬嘉靖四年奉勘合折銀貯庫以備
[041-21b]
買馬應用田州府并恩城州果化州下等馬十匹上林
縣下等馬十匹忠州下等馬二匹鎮安府下等馬四匹
向武州下等馬二匹都康州下等馬二匹思陵州下等
馬二匹奉議州下等馬二匹龍州下等馬六匹龍英州
下等馬二匹歸順州下等馬二匹江州下等馬二匹思
同州下等馬二匹茗盈州下等馬一匹上下凍州下等
馬一匹東蘭州下等馬二匹萬承州下等馬二匹安平
州下等馬二匹佶倫州下等馬二匹全茗州下等馬二
[041-22a]
匹思城州下等馬二匹毎上毎匹折銀一十二兩泗城
州上等馬十六匹每匹折銀二十四南南丹州中等馬
一匹折銀十八兩下等馬一匹折銀十二兩那地州中
等馬一匹折銀十八兩下等馬一匹折銀十二兩


  蘇濬論云粤不産馬亦非用馬地也宋時西北之駿不
充内廐不獲已而開馬市於邕紹興間所進多市之南
詔即雲錦為羣亦安能與冀北渥洼之産競其馳驅哉
我國家天閑皆西極上乗粤西土司貢馬且易以朱提
[041-22b]
留之粤藩而已大都平原利騎兵陵谷利步兵粤諸猺
獞據髙岡伏深箐徑可容足即有驃騎神駿無所用之
矣馬軍間有設者今益零落


  廣西鹽法志雜纂


  宋范石湖奏狀云廣西無酒稅商舶所入祖宗撥諸路
錢物助之湖北軍衣絹四萬二千疋湖南絹一萬五千
疋綿一萬兩廣東米二萬二千石提鹽司鹽一千五百
萬斤韶州岑水塲銅五十二萬斤付本路鑄錢一千五
[041-23a]
萬貫總計一百一十餘萬貫並充廣西支遣建炎兵興
諸路不復撥到所籍者官賣鹽耳廣西漕司嵗發鄂州
大軍經略司買馬靖州共二十一萬貫嵗發諸經費及
諸司循例支遣共五十二萬二千八百貫通計七十三
萬一百貫均撥鹽數諸州出賣除收息充嵗計外又别
支鹽附賣以六分為大軍買馬及靖州嵗計四分助諸
州又計一十九萬四千一百貫有竒紹興八年六月改
官賣鹽行客鈔利歸鹽司分𨽻起發時漕臣髙繹止具
[041-23b]
舊来經費已失四分所管十九萬四千一百餘貫之利
又便擬鈔法必及嵗額以大半不可指准之錢為一路
嵗計以致諸州困乏軍無贍養因後鈔鹽不行乾道四
年六月四日復令官賣廣東鹽廢弛以不得過西路為
説乾道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復通行客鈔石湖入蜀值
宜州南丹州作亂皆因邊郡無錢糧軍廢弛所以力請
於朝以復作官賣鹽為第一事


  孝宗淳熙五年李茆奏廣西鹽法見於巳行者曰鈔商
[041-24a]
興販也曰官自搬賣也然二者利害不可不究且官自
搬賣舊係本路轉運司主其事行之既便嵗課自足諸
州亦無缺乏之患爰自紹興八年改行鈔法轉運司所
得僅二分不能給諸州嵗計至於髙折秋苗民被其害
逐年賣鈔所虧之數甚多陛下灼見其弊仍舊撥還轉
運司均與諸州官搬官賣盡罷折米招糴之為民害者
止令轉運司嵗認息錢三十一萬貫其為計甚善自當
確守此法必為永久之利詔令户部將廣西官搬官賣
[041-24b]
鹽法申嚴行下常切遵守續文獻通考下同


  十年詔廣鹽復行鈔法罷官搬官賣


  十一年廣西經略詹儀之等奏靜江府一十六州官賣
鹽以救十六州之害住髙化等五州敷賣二分食鹽令
轉運司置舖出賣從便請買以為五州之利所有五州
嵗計令轉運司計度抱認應副如是則一路二十五州
無不均被聖澤折苗科敷之弊可以永革而民力裕矣
十二年廣西提舉胡庭直言邕州賣官鹽並緣紹興間
[041-25a]
時指揮於江右永平太平兩寨置塲用帛博販交趾私
鹽夾雜官鹽出賣縁此溪洞之人亦皆販賣交鹽近雖
改行鈔法其本州尚仍前弊詔經略司及知英州陳士
英公共措置聞奏既而經略司申元初起置博易塲以
人情不可止絶而博易交鹽亦是祖宗成法乞只嚴禁
博販等人不得販鬻交鹽攙奪官課餘仍舊從之


  十五年廣西提刑趙伯逷奏本路鈔法五弊且曰曩者
諫議之臣以官搬官賣科敷百姓害及一路於是改行
[041-25b]
鈔法上以足國下以裕民莫不以為便今六年矣諸郡
煎熬益甚民旅困於科抑名曰足國實未嘗足名日裕
民實未嘗裕臣嘗徧訪吏民向者官搬官賣之時廣西
諸郡誠有科敷百姓去處然不過産鹽地分所謂髙化
欽㢘雷五州是也海鄉鹽賤不肯買故有科抑如靜江
欝林宜融柳象昭賀梧藤邕容横貴潯賓近裏一十六
州去鹽塲逺若非官賣無從得鹽舊時逐州隨宜置舖
出賣民間食用樂然就買不待科抑自改行鈔法以来
[041-26a]
近裏一十六州徒損於官無補於民民食貴鹽又遭科
鹽鈔之苦沿海五州雖名賣鈔其舊賣二分食鹽元不
曽禁戢計户科擾如故切謂今日之法正當講究沿海
五州利病杜絶科敷不當變近裏一十六州官搬官賣
之法詔令相度條具聞奏


  十六年運判朱希顔奏今廣西鹽名曰客鈔元無客也
自乾道間變法富商失業無復客商矣今鈔以客為名
乃强稅户之家使之承認至於破家而止尋詔詹儀之
[041-26b]
罔上害民袁州安置


  元世祖三十一年廣西鹽先給引於民而徵其直私鹽
日横及官自鬻鹽民復不售詔先以鹽與民而後徵之
明景泰初監察御史沈義奏請於廣西按察司添設有
風力副使一員専一巡行鹽法䝉准欽差江西道監察
御史甘 陞授前職奉勅前來専於梧州兩廣接境
地方并衡州等處常川巡鹽捉拏私販於是鹽法通行
客商皆赴柳慶中糧餉充足


[041-27a]
  𢎞治初總督都御史閔珪題為預防邊患急缺糧儲事
行據廣西布政司呈開本司廣盈庫原收湖廣解来折
糧銀兩及開中引鹽銀一萬六千二百六十四兩俱於
𢎞治四年八九十月内放支盡絶見今在庫支剰折簟
并梧州府鹽銀及富川賀縣田價銀共止有四千三百
餘兩即今王府將軍中尉折鈔䘵米三萬五千餘石該
支鈔五十餘萬貫毎錢七百文折銀一兩共該銀一千
五百餘兩桂林中右䕶衛等官軍月俸等糧每月計該
[041-27b]
銀三千一百八十餘兩其餘又有賞功犒勞并修理等
項難以數計案照先准户部咨該鎮守廣西太監等官
王廉等奏前事本部查得近該總督兩廣都御史奏紘
題為指置糧餉事已行廣西布政司閩中廣東海北二
提舉司鹽共一十萬引召商分派所屬缺糧倉分上納
及查有湖廣布政司所屬鄰近長沙衡州永州三府倉
糧共一十七萬八千六百石有零備咨煩查廣西布政
司及各府州縣實在倉糧米銀兩并自今閩中引鹽糧
[041-28a]
米一面酌量地方緩急分派支用又准户部咨行兩廣
閩中引鹽出召商人無肯報納不免行仰各塲竈户折
納銀兩去後今據前因查得天順五年為處置軍餉事
該欽差户部郎中陳俊㑹同巡撫都御史葉盛議得江
西南贑二府發賣者毎引於南雄府納米二斗折銀一
錢收候以充軍餉等因題准通行欽遵外該都御史韓
雍照奉勅諭便宜行事將前往南贑衡永所屬有引官
鹽毎引納銀五分秤出餘鹽毎引納銀一錢一向於南
[041-28b]
雄梧州照例盤收以濟軍餉近准户部咨為禁革奸弊
以疏通鹽法事臣竊見兩廣地方猺獞盜賊不時出沒
連年撫勦必藉兵威非食何以養兵非兵何以禦㓂且
嶺海之間近習夷俗軍民困竭易於為亂伏望皇上軫
念邊方勅該部從長計議合無暫疏南贑衡永四府鹽
法容令客商往彼貨賣照舊抽銀以備軍餉停免續添
解京折銀及將廣東起運廣西糧米准作京運餘盡存
留本處支給行令湖廣上班官軍俱於長沙衡永各府
[041-29a]
闗支行糧庶使軍門鹽利尋復舊規存留糧米不失原
額軍士有執銳之氣官府無懸磬之憂邊儲不致久缺
地方不致驚擾矣舊通志


  嘉靖間 黄佐疏略云兩廣用兵全仗鹽利法之立
於行鹽地方各立鹽塲廣西則於梧州廣東則於韶州
南雄肇慶清逺商人到彼投稅者正鹽一引帶餘鹽六
引抽銀五分餘鹽一引抽銀一錢餘鹽一引更有多餘
鹽斤許令自首免其没官毎一引令其納銀二錢此鹽
[041-29b]
法之大概也相沿行三四十年通融府庫充實地方正
徳六年廣東御史解冕條陳議措軍餉巡撫葉盛等議
每鹽一引納米二斗後都御史韓雍見收積米多議令
毎官鹽一引許帶餘鹽四引官鹽一引納銀五分餘鹽
毎引納銀一錢後都御史秦紘案令官鹽一引許帶餘
鹽一引仍前照例抽収此外又有多餘鹽斤准令自首
毎引抽銀二錢葢止帶一引則軍餉無處措辦合無酌
量毎官鹽一引許帶餘鹽三引仍量其地方鹽價貴賤
[041-30a]
抽收軍餉已該都御史林富依擬施行竊照兩廣民猺
雜處冦盜縱横嵗用兵征勦錢糧支用不貲自正徳二
年查盤起解之後倉庫遂無餘積比一舉動輒合缺乏
合無仍復舊規每官鹽一引許帶餘鹽六引正鹽一引
免其納銀餘鹽毎引納銀一錢五分外夾帶多鹽之數
許令自首毎引納銀二錢五分自首外仍有夾帶隱瞞
多餘者盤出没官犯人充軍盤鹽官受囑容隱者事發
問擬枉法贓罪一體充軍仍乞著為定規永逺遵守


[041-30b]
  嘉靖末年總督吳桂芳疏略云近者都御史鄢整理鹽
法議改衡永二府盡食淮鹽逺涉洞庭經歴風波鹽來
既艱其價必髙衡永舊食廣鹽毎斤不及一分而淮鹽
之價則倍之矣於民情益不便也臣考梧州闗稅往昔
頗増葢以衡永盡食廣鹽惟鹽之疏通故稅入頗裕夫
何邇年改食淮鹽察議者之意本為增兩淮鹽課之計
但淮鹽之抵衡永有水道阻運之難而衡永之食淮鹽
受姦商刁掯之苦且淮之官鹽其來有限而廣之私鹽
[041-31a]
遂致盛行徒減兩廣之軍需何益兩淮之嵗課於上無
補於下有虧所據該道議復舊規似應依擬


  萬厯二年題准廣西僱募水手人夫改造中船赴廣東
買鹽仍添設梧州鹽運司副提舉二員常輪一員齎銀
督船往來管理公私諸費悉如商販之制買完運梧州
侯桂林船到轉發


  八年題准廣西毎年於廣東運鹽五萬四千四百五十
四包每包用工價銀四錢一分九厘湖廣衡永二府解
[041-31b]
銀隨時髙下每發官鹽一包許搭商鹽一包同賣一嵗
一運可得鹽利銀一萬五千餘兩著為定例


  粤西兵餉半藉鹽運其法與他處異官出鹽本及舟具
嵗令郡倅一人往東省鬻買運歸轉市楚商取其利以
資餉葢官自為市也毎嵗定為一運運分四起顧一嵗
類不能畢一運之役緩則利輕速則鹽滯而嶺左 分
鹽之利楚南病得食之艱事非同舟情不相急牒文往
復意見齟齬徼潤鄰壤殊非得已往以武卒駕舟今改
[041-32a]
用水手以閭右充之既無工資稍稍得溢於數差不甚
困若遇東省盤覆之密必苦折閱粤人原無積蓄就役
如赴湯鑊予舟行遇艖舶過見其憔悴困苦因漫占一
絶云官差贏得號長年十丈遥遥木馬船不信揚州風
景好重樓歌舞百花烟木馬粤西艖舶名也魏濬嶠南瑣記


  蘇濬鹽法論云漢元狩四年斡山海之貨置鹽官二十
八郡而蒼梧居其一唐劉晏始行常平鹽官自為市嵗
得錢百餘萬緡而軍饟官禄皆仰給焉官之鬻鹽葢自
[041-32b]
此始宋時二廣之鹽皆屬漕司量諸州嵗用而給之東
廣地沃民饒商人輻凑故行商鹽廣西廣莫而凋瘁食
鹽無幾商不樂趨故官為搬運紹興間議易二廣鹽法
安撫胡廷直欲俱行客販轉運司主管文字徐夢莘爭
之廷直違其議不三年商賈毁業民苦無鹽自是官搬
如故是廣西之行官鹽自宋然矣元至正間額爾濟訥
以中書省平章政事兼肅政廉訪使時紅巾賊入湘南
嶺表震動濟訥議甃石城以扼險要遂捐官俸貿易海
[041-33a]
鹽獲倍稱之息版築經費討銀二十餘萬皆取給鹽利
四年始克終事民不苦勞粤至今賴焉國初行鹽専以
利民其後則以佐軍興商自為轉輸而官稅什一其利
頗鉅洪武二十八年兵部尚書唐鐸言長沙寳慶衡永
四府彬道二州食鹽甚艱廣東積鹽有餘而廣西新立
諸衛糧饟不足若將廣東之鹽運至廣西中納軍民交
利其於計便上從其議命廣東二提舉司運鹽八十五
萬引至廣西桂林以給商人之入粟者於是粤東之鹽
[041-33b]
始達之粤西湖南矣隆慶初都御史殷正茂平古田議
増營伍為善後計而嵗費不貲左藏稱詘因請之於朝
倣元額爾濟訥故事而綜理加焉其督鹽則用指揮其
運鹽則用旗軍其監運則屬府佐其數則每嵗廣東買
鹽七千五百引每引重一千七百五十斤分十四包每
包重一百二十五斤每船一隻&KR1019鹽三百五十包共二
十四引官買三百包運軍帶五十包以償其勞其運船
則官自為造其買鹽及厰稅一如商鹽之例其運鹽往
[041-34a]
返以四月為期嵗可二運其湖廣行鹽之價則與時低
昻官鹽商鹽互相搭配各居其半除工本諸費其利息
一嵗多可二萬少不下一萬五千後以衛卒不習水道
而武弁多藉為姦利因改民運改上船為中船改官旗
為水甲而以府官督之水手所帶鹽包以漸殺焉然府
江灘髙水道蹇澀昔之三運僅可併為一運而計一運
之利與三運大略不甚相遥粤西左藏自是稍贏矣顧
曩時販商俱粤東富家子而韶連諸邑楚商私販往往
[041-34b]
相屬自行官鹽商利漸殺私販重繩商人造為浮言以
撼當道而總督都御史劉堯誨衡人也遂極言官商不
便欲於韶連二路量増引目粤西撫臣郭應聘按臣胡
宥亦以情聞上下大司農議曰廣西運鹽之議原為新
添兵餉而設一日不可無兵則一日不可無食若西省
官運之鹽旋行旋罷兵食俱乏地方坐困咎將誰諉似
不可以一時商人之私便而忘地方將来之逺圖也宜
從舊議上曰這兩廣都是朝廷地方軍餉比之通商干
[041-35a]
係為重這鹽運只著遵照近奉欽依事理行不許再議
紛更然兩粤之議呶呶未已宦東者則左袒東人宦西
者則左袒西人而東粤薦紳家亦起而爭之上從科臣
言行督臣郭應聘覆議如殷中丞指由是官鹽始通而
衆喙少息矣嗣是按臣行部每更一官輒更一議所以
革姦剗蠧至詳矣而罔亦少密焉邇年直指疏請官鹽
百包許帶私鹽六包重以押運之官朝更而夕改官非
正塗船無統紀市利者相煽爭利者相攻長年諸役靡
[041-35b]
所顧忌故夾帶之禁益嚴而鹽滯益甚稍遭旱涸即減
一運之半矣夫民之趨利若水之奔海然不隄之則潰
而過隄之則壅世未有不利於下而能専利於上者也
當殷中丞首議時每鹽三百包許運軍帶五十包今且
殺其三之二矣彼見待軍之如彼而待民之如此安能
俛首而甘心者况其衝凌於狂波巨浪之中奔走於嚴
霜烈日之下一遭蕩耗輒令陪償利少而害多彼獨非
人情乎故水手之不可不優也勢也或謂曩之官軍自
[041-36a]
食其力今之水手已給之工食以恤其私似未可例論
者不知官軍有月糧有行糧未嘗不為其身家計即水
手之運半於官軍則夾帶者亦可半於官軍不應遽若
是懸也今縱不可復中丞之舊而就中劑量以百包帶
十包此外有夾帶者必置之法彼樂於加斤之利而愓
於没官之害誰敢以身試法哉然欲禁私鹽而不更官
艇是導其源而欲塞其流也查之舊例木馬船只容二
百包今之船且十二艙即三百包猶寛然有餘是名更
[041-36b]
而實不更也彼安得不滿載而歸也今當委官督造長
至八艙為止每船只許容一百五十包而又多造小船
在平樂郡限以官鹽報稅之後即駁之小船則私販者
既無寄頓之地而駕艇者不病往來之艱未必非通商
足課之一助也大都首事之人長慮却顧故其法似寛
而行之可久更事之人以剔弊為功故其法常嚴而莫
必其後夫豈獨鹽筴然哉論曰儒者迂談性命輒姍笑
桑孔以興利之臣無足數者夫當瀚海窮追朔方力作
[041-37a]
縣官大空至損膳解乗輿猶不給微桑孔其能令民偷
甘食好衣國用益饒否邪粤西之事棘矣古田征而増
兵者千計府江征八寨征而増兵者又千計朝執㦸而
夕待哺者踵相接也東人佐之糧佐之税遑遑焉無以
繼不得已而分商人什一之利以助兵興之乏二十年
来藉其贏餘少紓緩急殷中丞之徳於粤西也宏矣哉
邇者舊制漸更運期日緩參而伍之則存乎其人耳


  廣西田糧賦役志      蘇 濬


[041-37b]
  粤西自元以前田額無徵國朝洪武十四年編賦役黄
冊州縣各以實自占田分官民米分秋夏田之没入公
家者謂之官田官挈以授農人而嵗收其入故其賦重
而役則蠲田之屬私家者謂之民田民自相鬻買以為
恒産官不得多科故其賦輕而役則重夏稅多産於地
秋糧多産於田而其賦其役視其則之髙下為重輕至
洪武二十六年冊籍始定其田賦可得而考云時上方
重農桑令天下農民凡有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
[041-38a]
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倍之惰者有罰嗣是定麻毎畝八
兩木綿毎畝四兩至是年定民間桑株照則例起科絲
綿十八兩折絹一疋樹株果價兼收錢鈔正統八年令
不出蠶絲地方絲一疋折銀五錢自是廣西絲絹隨地
派米登之正額矣景泰四年令廣西人民被賊劫殺遺
下田土者有司取勘撥給而是時峽賊方猖獗梧州蹂
躪尤甚蕪田相望督府韓雍覈實以聞遂停荒田賦人
多賴之萬厯九年令有司履畝清丈而有司奉行太過
[041-38b]
以加額為功曩時荒田已經奏免者盡數編賦十三年
復行覆丈豁虚糧而有司奉行不一間有闒茸不事事
者吏書之蠧窟穴其中甚有一邑而存二三千虚糧者
雖欲均之庸可兾邪今一省賦役大都以覆丈為據計
畝定賦而農桑絲絹俱在其中


  國初之制百十户為里丁糧多者為長每户十甲首户
百即周人比長閭胥之職也圖分十里輪年應役十年
而周公賦公旬皆里正董之一年在官九年在里故其
[041-39a]
賦易供而其民常逸厯年漸久徵輸之制名色繁多曰
額辦者以物料為貢有定額者也曰雜辦者藩司承部
不時徵派無定額者也有定額者民猶得按額而輸之
無定額者吏巧為名色今日曰奉計部明日曰奉繕部
今日曰奉司文明日曰奉部文今日曰正編明日曰加
編頭緒絲棼里正茫然莫知其措則不得不多方以應
之至於差役其繁滋甚見役里甲賦錢於官曰綱銀曰
辦銀有司復攝之令直日供具無名之征紛然四出即
[041-39b]
百緡不以抵數窮鄉小民白首不識官府僱人代直月
費數十金里甲大苦及編均徭又復取盈其最重者莫
如庫子夫甲廪保諸役上司行部使客下車下程夫役
之費急於星火而郡邑長吏諸餼務咄嗟立辦大都廪
編一兩費可百餘金庫子編一兩費可數百金至兵役
繁興衙蠧蝟集編派彌多民不勝弊破貲鬻産逃亡者
相踵矣自一條編之法行之兩浙諸藩多倣而行之其
法合一邑錢糧分為四差一曰里甲則課程公費之類
[041-40a]
也一曰均徭則柴薪皁役之類也一曰郵傳則水陸夫
馬之類也一曰兵款則弓兵民壯之類也通括四差之
數每嵗幾何而復酌户賦之盈縮為編賦之重輕每一
丁酌銀幾何每米一石酌銀幾何一切顧役官給之費
而民不與焉然後編為成書刋為由帖上無以飾憲司
之觀下無以掩閭閻之目貧富適均出入有度雖聖喆
復生莫之易也至若補偏救弊之權則當責之有司


[041-40b]









  粤西文載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