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59 粵西詩載-清-汪森 (WYG)


[039-1a]
  欽定四庫全書


  粤西文載卷十四


  桂林府通判汪森編


  志


  栁州府


  牂牁水既與龍融二江合過栁州宛轉環遶如壺城盖
水北來還轉向北束處如壺之領城則居其腹也栁山
迴互交錯而水従之栁子厚所謂江流曲似九迴膓者
[039-1b]
以此魏濬西事珥 栁江在城南一名潯水源出懐逺流經
象州歴潯梧至廣東入江名勝志


  馬平縣


  峨山距城西三里一名深峨山有雙瀑布飛流如鵝亦
名鵝山名勝志 立魚山在江南岸里許以形似名山半
巖洞玲瓏前一巨洞左右二門通後二洞髙廣明潔如
堂房可供遊宴山足有潭名小龍潭中多魚與大江通
江水消漲此潭隨之又里許為屏山以其方正類屛為
[039-2a]
甑山以其突圓類甑又二里為雷山兩岸東西大山相
向南有飛來廟最靈廟下深潭名大龍潭栁子厚有雷
塘祈雨文 仙奕山在城西南詳在栁河東栁州山水
近治可遊者記又次為駕鶴山旁臨大江聳挂如鶴古
州治之所扆也又次為新洞山與鵝山相對有洞可坐
百人石乳融結以杖觸之作鐘磬聲 背石山在城北
十里其東山曰桃竹西曰雀岡俗名夾道雙山 龍壁
山在城東十五里石壁峭竪下臨大江郡城之下闗也
[039-2b]
有洞曰闗洞距城八里 栁江即城南江經江口鎮合
相思埭永福雒容之水下潯州與鬱水合是曰黔江


  白蓮池在北闗外池有九竅泉出其中又城北隅有井
栁子厚為之銘沈傳師書見金石録 陸道仙泉在城
東南十里仙巖之麓相傳有陸道人者修煉於此巖洞
玲瓏泉流不竭有古詩刻甚多 仙人迹在城東北十
五里有石平地突出周半里許上有巨人迹二相傳鍾
吕二仙所留按志城南亦有仙迹山其麓有大雲寺唐
[039-3a]
初建後燬於火仍修復之栁子厚有復寺記


  雒容縣


  雒清江在縣南半里自桂江分流經縣界至郡城三江
口入於栁江縣以此名名勝志 龍鼻江發源託定雒斗
郷流入雒清江 㑹仙嵓在縣南白象嵓有石鐘鼓撃
之鏗然 思微山上有泉穴四時不涸屏石山下有泉
崖水出其中 如來山在縣南十五里髙聳峭拔相傳
有神女降於此


[039-3b]
  羅城縣


  東黄山在縣東有嵓曰淵秀名勝志 鳯凰山在縣北二
里又八里為覆鐘山俱以形似而名 氷山在縣西北
四十里其上髙寒四時常氷又四十里為葵山以形似
之或謂其産多葵故名 石硯山在縣西九十里聖水
發源於此 武陽江在縣北界有二源一自髙懸里出
一自平西里出皆至武陽寨合流入沙拱江


  栁城縣


[039-4a]
  青鳯山在縣西二里髙百餘仭上有一竅通明亦名穿
名勝志 烏蠻山在城東南二里髙聳臨江下有深潭
澄湛徹底以其山石純盧故名 勒馬山在縣北三里
舊縣治處 銅磬山一名雲盖山在縣西十里髙大峻
聳雲霧常覆其上筆架山在縣東十里尖鋭而秀故
名 觀音巖在縣西北回環相通西有臨西閣北有丹
霞亭南有石田石盆池嵓東有㑹仙巖巖中有仙人迹
丹爐 龍江在縣西源出慶逺與融水合流㑹栁江


[039-4b]
  湧珠泉在城西七十里自地湧出相傳諸葛孔明南征
過此馬跑其地其泉湧出故又名馬跑泉


  懐逺縣


  平山在縣北五里宋建平州以此一名屏山其下為治
平洲廣數百畆可以耕種名勝志 縣在丹陽州即古丹
陽鎮也蒼帽山在其北珠玉山在其南天馬山在其東
挂榜山在其西又北為大桂山再逺為唐朝山與湖廣
通道縣界 九曲山在下石門其山巔處髙萬仭怪石
[039-5a]
巖巖中有一泓碧練莫竅 石門山有四江左右兩山
夾峙崖石峭竪若門古州江出黎平古州合容江及靖
州諸水至縣 板江在縣北界源自扶勞山出牛頭上
甕經邉田入大江 蕉花江在縣北二十里源自蕉花
村至江口入大江又十五里為田寨江源出吼江北原
經田寨播營丹竹入大江又三十里為西波江源自白
雉山入甘邊江㑹合水江 四里江自大理馬平經白
花古利龍塘入潯江 斗江水自江源大地入潯江


[039-5b]
  大融江古州清水江之水出焉即舊縣西北大江也


  融縣


  獨秀山在縣西一里挺然秀發上干雲霄又里許為旗
山勢稍衍迤香山廟棲其麓舊有香山驛名勝志 老人
巖在縣西南四里舊傳有老人拄杖悠然其上故名叠
巘隆起不啻千仭山半削壁中忽開巖竇髙朗通明寛
敞軒豁登者自山後石徑縈紆而上數憩乃至臨巖一
眺俯視萬家雲際諸山如在几榻紫溪集 玉華巖在城
[039-6a]
西北四里巖間有一石蹲踞如虎昂首而上驤又一石
蜿蜒如龍垂首而下盼謂之龍吟虎嘯巖 劉公巖在
城南四里舊名西峰宋紹定間郡守劉繼祖命報恩寺
僧知性袪礙剔穢豁然虚明因以劉公名名勝志 徳巖
即彈子嵓也在城西五里玲瓏空洞濶四五丈髙如之
内産石子如彈因名 真仙嵓在縣南六里仰視髙逺
青白錯雜靈夀溪出焉泠泠清響作環珮聲中有白石
如天尊像舊名靈巖山又名老君洞宋咸平中改為真
[039-6b]
仙嵓頒太宗御書百二十軸蔵於内張孝祥磨崖大書
天下第一真仙之巖八字又有宋元祐黨籍碑巖背里
許平地中有二潭相連大者數十畆小者一二畆水色
紺碧中多靈産名安靈潭 雲際山在縣北十里甚髙
峻上有翠玉寒碧二泉山頂出雲多雨雲浄則晴近西
為石門山背江兩山夾峙崖石峻削如門狀土人謂之
上石門在縣下者謂之下石門 銅鼓山在縣西南二
十里舊傳諸葛武侯散埋銅鼓以服蠻獠後有得于是
[039-7a]
山者山下有銅鼓灘 採藍洞在縣東北二十里四面
青山護列洞中平地如砥石上有硃書採藍洞三字


  鐵船山在縣西三十里遙望髣髴一船尾插絶頂嵓間
又有仙女泉以七月七夕嘗有仙女浴於泉側 聖山
在縣北四十里長安鎮髙七八里上有廟祀虞舜因名
近東為四盤嶺上下二十餘里嶺道縈紆寳積山在
縣東五十里産鐡及盧甘石近北為天堂嶺上有一泉
長流不竭登扳飲者以為天堂也 潭江合縣保江浪
[039-7b]
溪諸水與龍江并入於栁 保江出縣北杲村至魚樓
浪溪江出縣大段村至長安靈夀溪在縣西南出六村
背江在縣北流經羅城俱入于融


  來賓縣


  石牙山在縣南三十里平地有石峭拔如象牙又三十
里為金峰山方輿勝覽云山有寺大石當其殿前寺僧
禱于雷神欲去此石忽風雨晦㝠頃之開霽則石已移
在山中宋有佛日禪師金華開山第一祖也名勝志 白
[039-8a]
雲山在縣此二十里洞至深邃常有白雲籠罩其上


  思玉山在縣北四十里舊經云昔人有得玉於此山者
再來求之不得因以名 居松山在縣南四十里山有
石門有自然石盆夏生蓮花嘗有魚戲盆中又十里為
穿山其山有穴南北相通相傳馬伏波時獲白鹿於此


  瑞象山在縣西瑤光臺紀云郡之西山聳秀蔥翠四
時寒暑隂晴變態不一當其天宇澄霽倐爾溟濛紅日
朝暾遊雲間出悉為白象之形宛若生成奔逐飄逸於
[039-8b]
西山之上 雙泉巖在縣西北嘗有士人讀書嵓中而
患無水一日雙泉湧出濶丈餘夏凉冬温 武禪山在
縣境昔時有武志士者修煉於此每出赴人齋供則架
青布幕為橋去五七里逺至市㕓宋皇祐初白日上昇


  大江在縣南發源遷江縣都泥江流合栁江牂牁水
自牂牁來注之元和郡國志云嚴州有長水自牂牁流
下來賓即此水也 古郎城在縣東南五十里九域志
云在古郎山盖以山得名周迴一里


[039-9a]
  象州


  象山在州治西山多出雲其下有嵓白石如象象州之
名本此名勝志 鳯凰山在州東二里與東岡山相連
燕子嵓在城北嵓中空洞可容千人群燕巢棲于此其
下有碧潭亦名龍潭山 白面山在州南七里石壁横
截大江如白面然又三里為鷺鷥嵓一名鷺鷥峽其上
有石約四尺許叩之如鐘鼓聲吕景䝉名之曰石樂


  獨傲山在州南五十里舊名天盖山宋乾徳間邑婦獨
[039-9b]
孤氏與夫妹傲氏採葛山中飲泉見有雙鯉戯水傲氏
取之身陷其中獨孤氏往救亦陷俄無形影月餘在室
中呼其父母曰吾二人乃仙女因有過謫於人間今當
還故來辭耳衆咸異之呼為獨傲仙女亦以名其山


  居鹿山在州東北四十里上有鹿池舊經云天欲雨輒
先有雲如鹿起於池中 濮泉在州東四十里松檜森
羅水石交映州人遊賞之地其上為石牛山山多怪石
常有雲霧䝉罩天色晴霽儼然牛像頭角俱全 雷山
[039-10a]
天欲雷雨則此山先有雲霧又四十里為聖塘山髙峻
懸絶昔有藤根垂地人或攀藤而上有一池水清泠可
愛魚鼈遊泳桃李樹環遶之且多猿猴自藤為風雨折
去人迹遂絶風土記 象江即栁江也經州城西而州東
七里有七里江出天堂嶺入于象江名勝志 元至正二
十四年清規院池中有龍居焉寺鐘常夜飛入水與龍
鬭勝而歸則聲振林木偶一夕不囬僧往視之見龍蟠
踞鐘上寺遂廢值冬永落清徹猶見其影


[039-10b]
  武宣縣


  仙人山在縣西十里嶺表記云唐賈鵬隠此名勝志 仙
巖山在縣南四十里嵓髙一丈深十倍之可容數百人
壁上有仙人影中有泉滴成乳 石羊山在縣西六十
里峭壁上有石如羊俯臨大江江中石影頭角尾蹄俱
全又石上有大字六行隠約如草書無路可行莫能辨
其真相傳以為古仙留題 銅鼓瀨距縣十里昔馬援
南征得銅鼓於此廣化記曰獠人鑄銅為鼓以髙大為
[039-11a]
貴面濶至丈餘者初成縣於庭尅晨置酒招同類來觀


  永通峽一名斷藤峽在縣南三十里接潯州界民謠
曰昔永通今求通求不得𦵏江中誰其作者噫陳公按
即都御史陳公金也


  賓州


  領方山在城東一里古郡縣名皆因之今設學宫處有
宋淳祐中進士題名碑名勝志 仙影山在州城外相傳
有二仙女遊此因留影嵓石間舊設解鞍驛在焉 州
[039-11b]
南門外圓珠嶺在大江之濱如珠圓抱故名又里許為
銅鼓嶺嶺上行人逢逢有聲如銅鼓也又三里為頂山
舊傳漢陸賈使越時所經又三里曰武渌山又五里曰
南山 葛仙嶺在州西十五里有洞深邃可容數百人
宋乾道間知州葛翁葺亭其上右在馬嶺之傍 與馬
鞍山相連者白村嵓也舊傳嵓中暗通武縁縣以火燭
之乃可行又五里為金雞山相傳有金雞飛集其上又
二十里為古漏山泉如滴漏四時不竭州守王舉開浚
[039-12a]
得之甘冽可飲 羅鳯嶺在州北十五里形勢蜿蜒為
治屏障近東曰銅泉山以出銅泉故名又三里為石壁
山與白羊山相對其側有廖平嵓清勝竒絶四圍堅密
如城郭宋時廖陸祖者居此 鎮龍山在州東南燈臺
山在州西南各八十里極其危聳接南寜永貴武縁上
林諸界迤邐二百餘里 寳水在州西南三十里自賓
水派合東流出李依江合于栁李依江源出琅琊鄉過
遷江趨于栁古融州商舶俱于是出 武陵江在州東
[039-12b]
三十里源出武淥山合浮江水 白鶴泉在州南三十
里源出南山至瑯琊鄉通鶯寨泉俱合李依


  上林縣


  扶嵐山在縣北五里其山八分矗若扶欄因建八角仙
亭于上又五里為石光山嵓石晶潔日照之有光名勝志


  古禄山在縣西七里土有石壇號仙殿宋雍熙中有
盧氏年十嵗登山採茶遇仙於此又縣南五里古禄水
出焉 思鄰山在縣西五里昔有何鄰者精道術年百
[039-13a]
餘嵗隠居于此後不知所適鄉人思之故名又里許為
羅勾山以山勢盤屈如勾也又三里為大明山蜿蜒叠
聳中有五峰插漢四時雲霧隠現不常上有深潭相傳
吐光時照數里又縣東七里嶺上亦有夜光與大明山
交映名争光嶺 鏌鋣山在縣南十里昔人有得鏌鋣
寳劍于此故名又十里為雞籠山中洞宏濶可容百人


  石篷山在縣東南十里平地特起中有嵓洞容數百
人下有小江穿石縫中水清碧多魚 止輦山在縣東
[039-13b]
四十五里平地突起圓阜其形如輦上有古木一株亭
亭如盖 智城洞在縣東二十里唐初韋厥持節來伏
生蠻後隠於此因為上林人有韋敬辯所撰碑存又三
十里曰羅洪山其中有洞宋韋旻讀書處旻號白雲先
生遇異人有所得章子厚招至象臺勸其勿以榮辱為
念因歸集書一樓閉門誦讀無所不通鄉人以書樓目
之象臺即今州驛所 獅山螺山俱平地特起與羅洪
山相向有水出焉曰獅螺江 古渌山在縣西南五十
[039-14a]
里古樹參天逺望葱蔚其下有古渌水 澄江出大明
山下入馬波唐以此縣為澄州治所其名本之黄龍江
里仁江化龍江周江皆在縣北其流注于馬波馬波發
源茶江流入遷江有章光水淡竹水樊廟水皆合注之


  遷江縣


  鐘山在縣北一里其下有嵓名勝志 寳積山在縣東二
里叠石崔嵬不通道路頂平可居 印山在縣西二里
上有石盤瀦水盤内時出石魚一雙中有八仙洞下有
[039-14b]
白石牛身全見而二足隠又一里為烟合山層巒叠聳
林壑深蔚時出烟霞故名 泊艦山在縣北五里其下
有嵓足容數百人石筍奇甚舟過者皆駐觀之 古黨
山在縣西十五里唐書有黨州乃開古黨洞時置又有
澄江洞猺人所居無田而有山畬刀耕火種 潮泉在
縣西八十里泉水湧出一日三潮自羅月鎮入于都泥
江 鷓鴣山在縣南二十里郡志又謂之白鶴山其下
有洞名白龍江水出焉曰龍江縣西二里有賀水又八
[039-15a]
里有武節水縣南十里有武繩水皆流注之


  慶逺府宜山縣


  宜山在縣北二里龍江上江源自貴州都勻府流至城
北而東兩岸石筍孤峭直下栁城合於融江名勝志 北
山一名㑹仙山在城北一里上有白龍洞洞有石龍鱗
甲宛然唐末河東陸禹臣居大嵓修煉後屍解仙去又
里許為天門山兩峰如削崒嵂參天宋馮當世祖墳在
焉其子孫所居曰馮村 南山在城南五里山有洞軒
[039-15b]
敞如屋中有石龍鱗甲皆具因名龍隠洞前有廣化寺
宋真宗嘗賜御書十六軸藏之閣中州有盧僧者名徳
洪自幼棲止于寺一旦不知所之 九龍山在城西南
六里山有石田髙低井井洞口一潭深不可測州守張
自明墓在内 日山在城東隔江九里其西有月山距
城二十五里皆以形肖而名古讖云東有日山西有月
年年征戰無休歇賴得西水向東流世代永無憂 香
燼山屏風山在徳勝鎮羊角山在河池所俱屬府西


[039-16a]
  龍泉在城南二里泉湧僅一勺然灌溉甚廣其水重于
諸水黄魯直編管宜州暇嘗秤之果然泉上有石橋舊
名歐公橋山谷易之曰龍濟橋


  天河縣


  北陵山在縣西二十里麓有泉水里人有吳生者師事
陸仙翁修道於此名勝志 三潮水在縣西一十里一日
三潮潮退則其流一線可以溉田因名聖水


  河池州


[039-16b]
  吳山在州前其下即秀江也智州山在州西四十里綿
亘百餘里舊智州治設此名勝志 金城山在州東五十
里舊金城州以此為名太平山在金城江次嵓上鐫天
下太平四字


  思恩縣


  寒山在縣南五里土人謂之寒坂以山髙多風炎方之
人甚宜之名勝志 緝山在縣北二十里土人謂之暗嶺
以其山嶂崇叠日光少見故名 石嵓洞在縣東二十
[039-17a]
里三峰之下天成嵓穴寛約五六丈有泉自穴中湧出


  環江在縣東六里唐環州治也帶溪在縣北四十里
源出茘波至此旋流如帶入龍江宋之帶溪寨設焉又
十里為婆婆泉其泉常隠不見遇行者渇而求飲則湧


  茘波縣


  方林山在縣北五里名勝志 水嵓山在縣西十里其下
有水従嵓中出 勞村江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039-17b]
  梧州府


  史記帝舜南巡崩于蒼梧之野山海經曰蒼梧之山帝
舜葬于其陽丹朱葬于其隂文頴注漢書以為九疑之
山半在零陵半在蒼梧也魏濬引𤣥中記云堯時有何
侯者隠蒼梧山至夏禹已二百餘嵗五帝賜之藥一器
家人三百餘口同昇今為太極真人按此則蒼梧已著
名于堯之世矣名勝志 舜葬蒼梧之野有鳥如雀名曰
憑霄自丹州而來銜青沙珠積成隴阜名曰珠丘今蒼
[039-18a]
梧採藥者時得青石潔如珠服之不死帶者身輕洞㝠記


  圖經云朱臨水在郡城南後漢郡守陳穉升郡事暇
時釣魚於此名勝志 朝臺岡在城北六朝范𣋌築臺山
上遇正朔輒率羣僚望朝而拜


  蒼梧縣


  繋龍洲在城東七里大江中亦名七里洲江水巨漲洲
獨不沒故謂之繫龍洲名勝志 氷井在城東氷井寺内
其水澄湛不涸味甘且冷唐經略使元結目之為氷井
[039-18b]
又為銘刻石上其前有浣清堂今廢 鰐池一名思良
江在城北二十里亦名多賢水其中鰐魚有四足長者
二丈恒在山間伺鹿亦能啖人攷搜神記扶南王范尋
養數虎於大雲山以罪人投之無罪者虎不食乃赦之
又於池養鰐魚十數頭投之如大雲法 大雲山在城
東北隅有伏虎嵓蟠結危聳即范養虎處今投虎之事
寂然乃有三界廟者廟中小蛇十數背青腹赤目有火
光常縁神身及蟠繞藤香土人以手接而玩之甚馴習
[039-19a]
往來莫知其嚮有祈願越期未賽者蛇輒至其家人驚
曰神索願也友人鄭紱偕予至梧渡江祀之果然廟在
火山之麓 寰宇記云火山府城南隔江山下水深無
極山上有火每三五夜一見如野燒或言其下水中有
寳珠光燭於上或言南越王尉佗藏神劍於此故騰焰
如火山有茘枝四月先熟吾閩稱火山茘枝本此又産
獸名靈麖生三足郡中有災福及使車將至則先鳴唐
沈佺期詩身經火山熟顔入瘴江銷虞衡志云嘉魚在
[039-19b]
火山下丙穴中狀如小魽魚味極美脊末尤佳 三江
以左右二江合府江滙于城南故名府江一名桂江即
灕水也水經注曰鬱水又逕蒼梧廣信縣灕水注之又
東逕番禺入海是矣漢武帝使馳義侯發夜郎兵下牂
牁江㑹番禺即此也水傍有石英山宋産石英充貢英
山之左有鶴飛岡相傳南漢太守劉曜嘗鑿㫁之俄有
雙鶴飛逝於上又城北六十里有通星山亦傳曜所鑿
以觀星象者 金石山在城東二里圖經云吳時有道
[039-20a]
士牽牛渡江語舟人曰船内牛糞聊以相酬舟人視之
牛糞皆金須㬰道士與牛並隠石下 石鼓洞在城西
北五里山巔有洞洞下為慶林寺其左臨江為髙明亭
故址 蘇山在城東南八里大江之滸相傳宋蘇軾被
謫南行泊舟於此山下故名 立山在城西十五里東
臨大江山坂平衍西極險隘一徑通藤 印山在城西
北三十里其形正方如印特立水塘中塘曰大印塘


  漢孝子丁密墓在縣内密遭父喪廬於墓側有雙鳬游
[039-20b]
密舎傍小池見人馴伏後遭母喪復廬墓三年雙鳬游
戲池中亦如之仝時有頓琦者母喪獨身造墳歴年乃
成手種松樹成行感飛鳬白鳩之瑞南史范雲為刺史
遣使祭密及琦墓是也 唐吳武陵墓在城内桂芳橋
石刻唐咸通二年立 城冡記云農城縣在治西南晉
置劉宋時廢郡國志云縣有銅山銅湖銅丘 戎城縣
亦晉置宋咸平省入以地置戎墟鎮 歌羅城在治西
南六十里隋開皇李賢築以屯兵者 朗吟亭在城東
[039-21a]
跨濠通放生池舊名飛仙以昔有神仙朗吟其上 武
竈渡在逓運所前桂江之側 戎墟渡在城南二十里
大江上通長洲即宋戎墟鎮 五兩渡在縣東二十里
本唐詩惡説南風五兩輕之句


  藤縣


  東山在縣東一里上有李衛公祠以公南征嘗駐師於
名勝志 南山在縣南二里頂平如砥上有杏壇松崖
竹巷芹澗皆清絶勝地附近為石壁山嵓巒相倚松檜
[039-21b]
倒生其下即大江也又有石人山危石臨潭逺望如人


  龍驤山在縣南七里數峰聳列下俯清流晉龍驤將
軍陳隠鎮此嘗駐兵山下故名 登嶼山在縣西十五
里二山南北對峙江中蒼翠相望溢於眉睫 六爻山
在縣西九十里山形交加如列成卦 赤水峽在縣東
六十里峽南有嵓深濶丈餘頂竅通日光相傳李白嘗
過此因名李白嵓峽與嵓相對壁立而一水中流舊有
廣恵寺今置巡司其上 白藤嶺在縣西南一百里路
[039-22a]
通容縣多産白藤今昔州縣俱以此名 藤江在縣北
源出交趾至邕州左右江至此與繡江合又東流至番
禺入海蘇子瞻詩繋州藤江下云云按宋紹聖間黄門
蘇轍責授化州别駕其兄軾亦徙儋州相遇於藤作詩
倡和即此處也 鐔江在縣東南自髙州北流徑容縣
至縣城東入於黔鬱唐武徳初有宣撫使者至此艤舟
遊慈聖寺以金杯挹井水杯墜井中汲水至乾不見杯
只得一龜長一尺二寸宣撫解紅勒帛繋其腰放之井
[039-22b]
祝曰爾若有靈當漲杯出水及歸至寺門塘見龜踴躍
塘内次日遊乾亨寺道忽見前杯自澗流出又見前龜
紅帛仍繫於腰又拾龜而放之曰爾若有靈同歸供養
是夜風浪忽起宣撫舟中有一寳劍浮水而去明日集
網窮搜不見但得古藤一根而埋之乃至西㟁又見龜
迹環繞及奏改移鷰州於此仍依龜迹築城名其地曰
鐔津且於寳劍躍水處名劒江 注玉泉在縣西南宋
秦觀詩中有涵雲注玉之句故名元余觀亦有詩 桂
[039-23a]
山泉在縣東二里色白味甘余觀有詩 鴨兒灘在縣
南三里明富禮有詩 金環灘在峽内唐武徳初宣撫
使於藤州得馴鷯能言語歌舞獻之内庭嵗餘不語怪
而問之答曰身居南土生長禽中父母異方故不敢言
上憐之賜以金環而遣之歸比歸舊巢母已死鷯以所
賜金環殉母身畔郷人感焉為之立塜鄺露赤雅 榻州託
州俱在縣東繡江上居民鱗錯名勝志


  容縣


[039-23b]
  大厯間元結為容管經略使植蓮于廨後池搆亭曰面
面以其四周爽豁可矚蓮花而名相傳蓮塘内有銅鍋
一口每風雨夜與譙樓禁鐘相搏鐘盖唐貞元間物也
當事者屢欲徙之他處皆不克達若還之祗用其力之
名勝志 濯纓亭在城西三里繡江上有石横江枕流
上平如砥可坐數人石罅如紫玉尊受水數斗次山亦
名之為窪尊其水色似滄浪故以濯纓名 城南江即
容江也一名繡江有駱駝橋跨之唐貞觀二年建縣於
[039-24a]
此至元始遷江源出北流藍山經縣城南東流入藤梧


  距城十里有讀書臺巨石蟠江上如砥昔漁人繫舟
夜宿其滸聞石上朗誦書聲故名 北靈山在縣北二
里其狀似龜亦名真武嶺又八里為陵雲山勢髙入雲
上産斑竹 西山嶺在縣西二十里嶺斜而長聨絡不
斷迤北即大容山 大容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髙五
百丈周圍一千餘里鬱林髙潯諸州分據其麓 都嶠
山在縣南二十里山有八峰曰兜子馬鞍八叠雲盖香
[039-24b]
鑪仙人中峰丹竈而八叠最奇秀有南北兩洞道書第
二十洞天南洞寛廣平坦中有浮屠大像北洞差狹為
星壇者八中峰絶頂有室曰中宫院宋隆興中有梁賢
者與友人遊此見有閣宇三間傍多梅林取一顆啗之
自是遂不粒食蘇東坡贈邵道士詩乞得紛紛擾擾身
結茅都嶠與仙鄰即此 楊山在縣西凌雲里唐楊貴
妃産於此有井尚存曰楊妃井妃小名玉環父亡母葉
氏懐孕十三月而生妃後軍都督部署楊康以財帛求
[039-25a]
之為女三嵗聴康親女讀書即能成誦時長史楊𤣥琰
攝行帥聞之遂倍金帛與康得之選入夀王宫明皇召
入内為貴妃號曰太真 龍母墳在縣南二百里白花
村沼澗而入層崖濺瀑飛下數十丈瀑之左羣峰盤竦
稍夷處儼成一月堂龍母墳在焉東偏有小石池容水
數斗石壁如削下臨急湍不能容步衆流奔瀉百數十
尺乃滙為深潭渟泓莫測龍盖蟄伏于此初猺人婦入
山中久不返衆往覓之則為龍所據隂雲罩羃既歸所
[039-25b]
居常有寒氣人莫敢近婦不自覺也娠嵗餘産一龍胞
中無血止下水數升頃之雲霧交集騰舉而去婦亦無
恙後數嵗婦以病死方殯忽有龍自空中下盤旋蜿蜒
數四遂擁其骸以去衆隨之至其地石忽自裂龍寘骸
陷而入焉石復合後龍常至其家飛繞屋前久之乃去


  岑溪縣


  髙城山蟠結縣南勢競髙逺土人以為石人嶺有巨石
如人立狀名勝志 烏峽山在縣北十里壁峻千仞縣治
[039-26a]
是憑舊有烏峽巡司今改上里河村去縣四十里 都
盤山在縣南二十里一名羅山 丁蘭山在縣東十里
有丁蘭村為漢孝子丁蘭故居或云孝子丁密非蘭也
一名丁郎山其下有泉名孝感泉密字靖公詳蒼梧下 冷
水山佛子山並在縣西南三十里兩山相接如翼之張
縣以為輔 要峩山在城東一百里峥嶸秀特又名秀
峰即秀江之源也縣南有皇華江縣西有潘洞江俱出
連城鄉經縣前西流入于繡江下藤峽入梧 晉勾漏
[039-26b]
令葛洪在縣東六里山修煉有棋盤石澗流涓涓入石
竅中因名葛仙嵓相去里許有石穴出泉甘冽名葛井


  懐集縣


  縣西南有懐溪合馬寜花兜諸水經廣州入海其南峰
有釣臺石臨溪水色澄泓時出白魚游泳可見按懐谿
發源齊嶽山在縣西北一百里峭拔出於衆山之上望
如嶽齊故名名勝志 天馬山在縣南五里唐地里志驃
山疑即此 四門嵓在縣西五十里突起平地中有石
[039-27a]
室外有四門嵓中石乳凝結為柱者八為蓮花者一此
嵓之東北又有遊仙嵓嵓中化龍石一石人一西南有
三潮嵓嵓中有泉應潮輒湧 潮嵓在縣西八十里徑
窄而暗其中明敞滴乳凝結為珠玉纓絡鳥獸龍蛇之
類甚多此嵓西南又有燕嵓石峰峭拔入洞深邃中有
石僧芝菌棋局以多蟄燕于此故名 梅子山在縣東
一百里中多梅樹掩映成林 白崖山在縣西南百五
十里山嶺險峻白石楚楚望之如雪故名 古龍&KR0008
[039-27b]
黨山大凹潭深不可測相傳有龍潛其中每風雨時作
潭自有聲嵗旱祈禱輒應 上愛嶺與新州四㑹縣接
壤唐神龍間五祖傳衣鉢與恵能密囑能速去恐人害
之嘗潛至上愛嶺最髙峰頭石室棲遲至今猶傳曰六
祖嵓長慶年間洊水縣建寺以尊崇之後寺廢乃于道
士嵓前重建 道士嵓即花石洞也晉葛洪字稚川號
抱朴子嘗遍遊名山過洊水縣覽花石洞遂居之采覓
丹砂及金鵝蕋諸藥丹竈中鐫抱朴二字水漬墨跡隠
[039-28a]
隠尚存後人遂以道士名嵓


  鬱林州


  圖經信石山在州東南二里一名牢石坡坡上夾石側
竪如鐘唐置牢州以此每嵗秋期郷人共候此石若有
雲氣覆之嵗必大稔名勝志 石柱坡在州南三里柱髙
三尺相傳馬伏波立又七里為兩道嶺峰嶺稠叠博陸
二縣經由此分 寒山在州北二十里九域志云越王
佗遣人入山採橘十日方回問其故云山中大寒不得
[039-28b]
歸故名 茘枝山在州東南二十里出茘枝夏月如錦
屛障 隠仙嵓在州西二十里石室幽邃壁上題元和
十四年來遊七字附近為黄都山九域志云昔有樵夫
入山迷路見黄衣冠者五人語之曰吾都此山者也故
名 水月嵓在州東南二十里洞中虚明石乳凝結如
琅玕倒垂澗水従嵓中流蕩漾激石遵澗行為隂洞遊
必列炬跨木渡澗數十步水石益竒削為芙蓉伸為仙
掌渦盤柱立翔飛疾馳無所不有又出洞西南行扳緣
[039-29a]
而上有一峰拔起草木森蔚洞在其腹是曰天馬洞洞
中有馬蹄跡莫紀其數直入石二三寸許又有鈞天洞
分上下二界即天馬西峰也下洞涉潭水始至臨潭有
二石叩之作金玉聲上界軒豁可布十筵坐聴考鐘撃
石琅琅如鈞天之奏已拂日光矣遡其初入洞兩山欲
合未合之間上露一道天光晻晻如昧爽初曙澗流紆
折與之相應又别自一世界也 南流江在州之左南
流縣以此名源出大容山㑹綠鵶水西南流十餘里八
[039-29b]
叠縈迴過羅望江至亷入海江濱有巨石如伏犀石間
二竇水各湧出仍合一派迴數十步入江宋嘉定十六
年忽湧紫水因名紫泉 五龍潭在州南三里其水甚
深色如靛旁有石壁狀如雕鏤 司命井在鬱平廢縣
縣即唐麟德初所析置也南越記云縣有石井甘淡半
之可給合境不竭又其南有石室皎潔明朗中有石人
像中一石床可坐百餘人 郡國志馬援造銅船一既
歸付程安令沈於渚天晴水澄往往望見船樓上恒有
[039-30a]
四寸水不知㡬十丈許 顧微廣州記云鬱林郡東南
山上有池池有石牛百姓祈雨殺生牛以牛血和泥泥
石牛背祭畢即大雨洗石牛背泥盡乃晴又有西甌池
在郡西越王遣甌脱淬劒于此晨夕常有煙氣今西甌
驛沿其名


  博白縣


  衛公山在縣東十里有靈應侯壇相傳即李藥師也其
側為洞房山髙廣玲瓏綴乳丹碧麗若雕房宋劉子羽
[039-30b]
謫居時置有尋山堂今廢名勝志 雙角山在縣西十五
里雙峰角立綠珠江發源於此又十五里為綠羅山其
下有綠珠村 將軍洞在縣南三十里洞凡三重石室
虛明中有石田石龍石廩有温涼泉分為二派而流石
壁上刻南州太守領將軍龎孝泰十字 伏割山在縣
西四十里鸚鵡孔雀諸禽多出其中下為伏割村 金
魚山在縣西南五十里舊傳曾産一角羊於此山下有
石井深十餘丈多金魚 又十里為宴石山北㟁臨江
[039-31a]
中有二石流泉濆激崖宇虚曠峙於其巔寰宇記以為
南越王宴坐處 飲馬江在縣南一里漢馬伏波南征
飲馬於此 綠珠江在縣南七里嶺表錄異云白州界
有一派水出自雙角山合容州江是謂綠珠江昔梁氏
之女有容貌石季倫為交趾採訪使以真珠三斛買之
梁氏之居舊井存焉飲者必誕美女西事珥云後人以
巨石壓之女生雖麗而根竅遂多不全者


  北流縣


[039-31b]
  金龜山在縣東二里口吻凥足皆具遠近視之無不駭
為真者與㑹靈臺隔江相對亦髙山也上有瀑布嵓洞
名勝志 梧臺山在縣南天門山在縣西與穿鎮公界諸
嵓為縣西南之鎮 勾漏山在縣東北十五里平川中
石峰千百矗立特起其嵓穴多勾曲穿漏故名山有靈
寳觀觀東有龍潭洞冷襲毛骨觀後二小洞南向者曰
太陽北向者曰太隂由觀後西北行即勾漏洞洞前俯
瞰有横塘石室室東為寳圭洞秉燭而入丹竈床几盤
[039-32a]
甕碾臼皆石乳自然凝結而成約半里許水涯循梯直
下拏竹筏而行歴甕門三四重間闗委曲窮水際益廣
益竒矯首見一㸃煙如長虹出天表盖石罅之容光也
捨筏躡梯扳躍而上其中一室曰蟠桃深三四百步仰
視髙處杳不見頂其西小室明朗連榻周遍可踞可卧
是為道書第二十二洞天按北流志云晉葛洪為勾漏
令嘗於寳圭洞修煉成仙邕州志云洪句容人聞交趾
出丹砂遂遊邕訪羅山寺修煉丹成復遊勾漏羅浮以
[039-32b]
去廣州志云洪將之勾漏至廣州刺史鄧嶽留之不聴
去止於羅浮煉丹忽與嶽疏云當遠行尋師嶽急往别
及至洪已兀然而逝蘇子瞻與王定國書云葛稚川求
為勾漏令而竟化於廉州其説不一如此晉中興書云
洪亡時舉屍入棺輕如空衣豈其屍解於羅浮而復遊
於勾漏耶 通津嵓縣之南壩郷後山叠峙絡繹不絶
石門二南北對闢髙朗侔闕有清溪自南門入流可二
百餘步有一水自東石穴中來注之二水合流從北門
[039-33a]
出陽光交映石室虚爽水石又堪容與 綠藍水出綠
藍山其流有二一經廉州入海一經容縣至番禺入海
有橋曰落桑跨綠藍江去縣東二十里 銅鼓潭在縣
北二十里昔有銅鼓浮水而出撃之聲駭村落至暮復
沈水中明景泰三年其鼓復出舟人獲送本縣譙樓至
今存 馬門灘在縣西南四十里漢馬援南征以江流
迅急鑿去其石餘二巨石雙立為門其中流水如奔馬
故名 北戍灘在馬門灘下唐髙駢為安南都䕶平蠻
[039-33b]
北歸患其湍險屬防遏使楊陵疏濬之 鬼門闗在縣
西十里兩山相對間濶三十步馬援討林邑蠻路由於
此立碑石龜尚存往來交趾皆由此闗其南尤多瘴癘
去者少得生還諺曰鬼門闗十人去九不還我洪武初
勅改為桂門闗宣徳中改天關


  陸川縣


  後陽山為縣所据羣峰叠嶂起伏不齊名勝志 東山去
縣八里髙三十丈中有泉水南入妙洞其下為金砂溪


[039-34a]
  文龍山在縣東北十五里山下有水流遶縣前 雙
龍山在縣西南二十里山髙百仭雙瀑流注即古龍豪
縣治也 鳴石山寰宇記云董奉既死人見於鳴石山
山海經云長石之山洪水出焉山多鳴石即此 石袍
山方輿記云山多竹木蔥翠如袍山有肉翅虎下山食
人食訖即飛還絶嵓 白羊山山色潔白四面懸絶上
有飛泉下有勾芒木可為布 文黎山在縣南産黄白
藤及多鷴雉蚺鹿有水瀠洄凡九十九渡 六穿石在
[039-34b]
縣北壁立如碑髙丈餘上穿六孔 簫韶山九域志云
嘗聞音樂於此 崑崙水在縣東水中有石似崑崙下
流經廉州入海 平南水在縣南二十五里合龍化江
流入伏波灘


  興業縣


  萬石山在縣西四里峰巒錯落如累石然其下有石井
流澗詰曲土人修禊於此名勝志 東斗北斗二山俱在
城外十里柬斗之外又有東山山上有泉従石飛下百
[039-35a]
餘仞望之如翔鸞舞鶴舊建有飛泉亭今廢 緑隂山
在縣南十里有木如榕大蔽數十畝一名甑山鳴水江
遶其下 翻車嶺在縣北二十里龍母江之源也險峻
難行車轍易倒故名 鐵城山在縣南十五里周圍嶻
&KR1110皆鐵色其中平衍容數百家外繚石壁險固如城上
多石竇泉流不竭山有四門惟東首可通人行南門有
土基相傳為古敵樓西北二門多石艱阻圖經云石南
郡縣舊設于此宋至道二年移治南流山北一里有古
[039-35b]
州嵓廣數丈嵓中有潭四時不涸又東入一竇有石懸
下如鐘叩之鏗然石壁間有元和十四年來遊等字


  白馬嵓在縣西十餘里逺望如馬其中深廣可容數千
人又有三四小洞幽深莫測上透天光 牛龍嵓在縣
南二十里中可容千牛每冬寒則居民驅牛入嵓以避
又有龍蟄於此



  粤西文載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