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84 山谷集-宋-黃庭堅 (WYG)


[020-1a]
  欽定四庫全書


  山谷集巻二十


  宋 黄庭堅 撰


  表九首


  代司馬丞相進稽古録表


  臣光言竊以九州四海一日萬幾將察知民物之性情
蓋布在文武之方册雖歴年多而舉其大要則用力少
而見大全功恭以皇帝陛下富有春秋弭寜方夏念
[020-1b]
終始典于學於緝熙單厥心延登老成親近勸講發論
語章句探經蓺之同歸誦寳訓丁寜憲祖宗之不易本
有如是實惟濫觴惟稽古堯舜之舊章惟信史春秋之
成法髙山可仰覆轍在前其興亡在知人其成敗在立
政或當艱難之運而不能師用賢智或有惻隱之意而
無以照知忠邪載籍之編患乎太漫鑒觀之主力不暇
遑敢用芟夷略存體要由三晉開國迄于顯徳之末造
臣既具之於歴年圖自六合為宋接乎熙寜之始元臣
[020-2a]
又著之於百官表乃若威烈丁丑而上伏羲書契已來
對越神人可用龜鏡悉從論纂皆有依憑總而成書為
稽古録二十巻因成書局繕冩奏篇兹冐昧以上陳助
聰明之逺覽中謝恭惟太皇太后陛下定九鼎以守天
下之公噐乗六龍以御古今之正權思齊之功啓佑聖
學過物之濟燕及宗祧至於法弊於涼而改為官非其
人而變置御戎之策上下措國之勢安危據舊以鑒新
去彼而取此陶成萬化東在兩宫七廟垂無疆之休微
[020-2b]
臣與不朽之業干冐宸扆臣無任


  代孫莘老謝御史中丞表二首


  臣覺言耳目之官紀綱所寄得人則百僚用憲舉枉則
庶職不凝豈圖眷求猥及孱朽臣中謝伏念臣帥心孤
陋賦性朴愚宣力三朝螻蟻之心未報親逢二聖犬馬
之齒既衰智已眇而見事遲才已拙而於用少補皁衣
之缺空慙折檻之忠拜青𤨏之門未有迴天之力執銓
衡無山濤之識侍帷幄無史魚之風忽被除書進丞執
[020-3a]
法方虞官謗更益寵驚此葢伏遇皇帝陛下淵黙以行
四時文明以首萬物有知人不蔽之福有念功無疆之
休憐其後凋收置近列惟是言責實難人才黒白分明
仰恃聖心之虛佇米鹽細碎敢塵天聴之崇髙雖自誓
言終憂隕越


  司繩宫省之中清道輦轂之下領職甚要用才匪輕豈
伊㝠頑遽叨任使中謝伏念臣非窮理極深之學無經
逺濟務之材諸生策名華髪在服昔荷先朝之識㧞今
[020-3b]
蒙二聖之眷求待罪諌垣初無功於補衮典司選部曾
莫效於澄源徒以天資重遲或許敦厚帝前講勸日近
清光猥録㣲勤辱兹虚授此葢伏遇太皇太后陛下對
越七廟緝熙百工至公無私大明不蔽直道而行於民
上有譽則試之官能察知孤臣無有比徳故因乏使式
付中司雖責重而憂深然主聖則臣直知人不易幸依
日月之明聴言則難敢忘藥石之報一心自誓九隕為


[020-4a]
  代李野夫亳州謝上表二首


  臣莘言懐中奪宣城之綬以畀從官望外得亳州之符
益慙小醜不勤傳舎既見吏民問父老殫於財力之難
宣朝廷惠于鰥寡之意天實咫尺郡為股肱中謝伏念
臣才資下中學術淺陋沈迷簿領久從州縣之勞清問
下民晚叨刑獄之寄在官曠守以殿


  柬人物被先朝之識拔假即位者嵗年自狀短長無禆
分寸為國宣力尚辦一城與民持平則有三尺輒傾肝
[020-4b]
膽昧冒髙明伏遇皇帝陛下一日萬幾六通四闢知
人之福順于宗工䘏民之深寄在牧守察其勤舊善於
撫綏致兹蕞爾之材獲奉欽哉之詔臣敢不烹鮮期於
不撓牧羊去其敗羣使蚊負山何錙銖之能力以塵足
岳亦臣子之至情


  護田閱嵗初無尺寸之功乞郡治民已懼再三之瀆幸
天從欲守國近藩奉宣詔條慰拊鰥寡中謝伏念臣刻
鵠之學纔能類鶩割鷄之技不任解牛頃將命江湖之
[020-5a]
行所云補米鹽而已遭逢先帝制作文昌迪知九徳之
材祗承六典之任實以蹇淺誤䝉洗湔雖懐松栢後凋
之心顧有蒲栁先衰之質惟兹外補不俟終更伏遇太
皇太后御聖人之時持天下之寳柬百執事以熙帝載
重二千石以共民功謂臣早趨州縣之勞既習為吏付
以股肱之郡儻能牧人不以望輕遂兹噐使臣敢不疚
心獄訟勸課農桑迄収塵路之勤少荅乾坤之造


  代李公擇遺表二首


[020-5b]
  依日月之末光未殫報國愒桑榆之晩景忽慟窮塗輒
輸將死之言儻動葢髙之聴中謝伏念臣生長孤外遇
逢聖明學淺而智卑才拙而用少先皇帝攟収流落湔
拔塵泥擢登清禁之班許以經逺之噐二聖臨御四門
穆清無補㳙埃薦䝉轡策長地官術不足以富國丞御
史忠不足以囬天少寛素食之憂得備維藩之寄重分
虎節出拊刀州雖受命即行驅馳夙駕而短生無禄隕
越路隅猶結戀於清時敢獻忠於未瞑伏願皇帝陛下
[020-6a]
尊事耆老延登俊良緝熙六藝之光明靈承七廟之謨
烈盡子道以法舜之孝師天常以體堯之文國家膺無
疆之休㣲臣釋沒齒之憾


  仕而服休雖效挈瓶之智沒而獻直猶希結草之忠未
沬須㬰之期少陳迫切之願中謝伏念臣學則無友於
國仕則無閲於朝智常病於逺謀噐適宜於近用遇䝉
先帝擢寘周行登備諌工言不足以成務出將使指事
不足以分憂天秩六官妙選羣吏収臣江湖之外進列
[020-6b]
文昌之班汔終元豐之年乆司宗伯之典天地立極日
月並明不能退蔵復叨任使髪白於民部曽莫裕於邦
財心盡於中臺亦何功於衮職重以直書延閣勸講露
門請郡以避素飡籲天而從私欲㑹乏蜀川之守遽叨
使節之行承命載驅猶憂靡及雖犬馬自弛於鞭策而
蒲栁盡至於冰霜忍死路隅敢輸忠藎伏望太皇太后
陛下昭事上帝而長其變清問下民而察其微以包荒
為用材之方以柔逺為御戎之策師用古訓而難任人
[020-7a]
勤國家一日之幾貽宗社萬年之慶臣雖死之日猶生
之年


  代宜州党皇城遺表


  惟孝惟忠生則縻於榮禄立功立德殁猶戀於明朝伏
念臣本以書生起從戎旅




[020-7b]





  曲老在嶺南顧齒髮之凋零關土風之弊惡闔家瘴癘
終嵗號呼老母終堂墨衰猶在少孫殞命薪火未寒臣
之衰殘逮兹殞越將成異物猶仰清光伏願皇帝陛
下千年膺撫世之期百禄受宜民之慶永錫蒼生之福
尚推枯骨之仁臣無任


  謝黔州安置表


[020-8a]
  臣庭堅言昨蒙恩責授涪州别駕黔州安置已於四月
二十三日到黔州公參訖者聖恩寛大善貸曲成刳心
隕元未足稱報中謝伏念臣草茅下士詩禮小儒漸階
清塗厠列文館誤䝉噐使孤奉國恩罪在至愚刑兹無
赦有司議獄期從鈇鉞之誅明主原心終全螻蟻之命
雖投裔土猶得為人此蓋皇帝陛下有天地好生之
心有堯湯不蔽之福旁開用命之網或漏吞舟之魚顧
兹未死之年皆是再生之日罪深責薄感極涕零重念
[020-8b]
臣萬里戴天一身弔影兄弟濵於寒餓兒女未知存亡
不敢每懐惟深自咎窮鄉多恠苦霧常隂木石為親栁
或幾於生肘日月在上葵敢忘於傾心報徳無階惟忠
與孝臣無任


  奏狀三首雜著十五首


  修神宗實錄乞外任奏狀


  伏念臣日者䝉恩待罪著作討論史事預聞聖朝大典
實以為榮而臣才不逮人讀書有數見聞淺陋無助闕
[020-9a]
遺黽勉素飡已縻嵗月重以老母年垂七十寢飯須人
朝請坐曹義當夙夜退則有虧子職進則無補公家敢
申犬馬之情仰望乾坤之造伏望聖慈除臣一江淮合
入差遣問民疾苦得以效於吏功將母㫖甘或少禆於
孝治臣無任


  戎州辭免恩命奏狀


  臣昨於元符三年五月䝉恩自責授涪州别駕戎州安
置復宣義郎監鄂州在城鹽税并還所奪勲賜以江水
[020-9b]
汎漲不可下峽至十月又准告復臣奉議郎簽書定國
軍節度判官㕔公事臣以乆客瘴地抱疾累嵗年衰病
侵加以去年弟妹凋喪幾至無生十二月方得發戎州
貶所建中靖國元年三月至峽又准告復臣朝奉郎權
知舒州事至四月至荆南又准尚書省劄子已降告命
除臣吏部貟外郎乗逓馬發來赴闕而臣到荆南即苦
癰疽發於背脇痛毒二十餘日今方少潰氣力虛劣而
以累年脚氣并起艱難全不堪事方陛下始初清明萬
[020-10a]
國歸往蕩滌瑕垢登用賢俊如臣材輕智短罪棄之餘
誤䝉哀憐洗滌驅䇿實深遭逢徼倖望雲就日之心而
臣天賦孤寒百疾所攻冐昧寵光清議可畏輒傾螻蟻
之誠上瀆天聽欲乞免前件恩命除臣江淮一合入差
遣假之數年儻漸完復尚堪黽勉自誓糜捐伏望聖慈


  特賜憫察臣出於誠懇别無      以謝朝
㫖謹録奏聞謹奏


  臣所乞差遣如太平州無為軍一處實於私計為便
[020-10b]
自荆南至臣所居分寜縣不逺臣已一面前去展省
墳墓即迴荆南聴候朝㫖


  再辭免恩命奏狀


  右臣六月二十二日准尚書省劄子奉聖㫖不許辭免
已除吏部之命臣即時治行有日上道㑹臣亡弟所遺
三男因病連失二子臣亦不勝哀惱伏暑傷冷併作羸
疾累日委頓不可支持已分霣于溝壑幸得醫藥稍復
蘇醒只今四體唯骨都不堪事度不三兩月不得復常
[020-11a]
不免以蚍蜉性命之情再干冐生成之造乞除臣江湖
一合入差遣免於犇馳或至顛越道上重念臣與趙彦
若范祖禹三人同時得罪竄逐二子已為異物不獲親
見盛明臣以蠢愚强顔猶在伏䝉陛下湔祓收用一
嵗四遷臣非木石實未知報稱之所豈敢睥睨詔除慢
不恭命恭惟陛下體堯蹈舜光宅天下不蔽之福無
疆之休是以草芥賤臣敢竭愚衷昧冐再請他日或有
繁難任使臣當刳心隕首不愧初筮謹具狀奏聞伏望
[020-11b]
聖慈曲垂聴許


  臣前狀嘗乞太平州無為軍一處非是沽激實出至
誠此郡公事少可以飬疾圭田厚有補家貧臣以兄
弟流落六年婚嫁多失時節今日得此於臣足以辦
事非特朝廷尚記姓名臣不敢昧冐如此


  莊子内篇論


  莊周内書七篇法度甚嚴彼鵾鵬之大鳩鷃之細均為
有累於物而不能逍遥唯體道者乃能逍遥耳故作逍
[020-12a]
遥㳺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大塊噫氣萬竅殊聲吾是以
見萬物之情狀俗學者心窺劵外之有企尚而思齊道
之不著論不明也故作齊物論生生之厚動而之死地
立於羿之彀中其中也因論以為命其不中也因論以
為智飬生者謝飬生而飬其生之主幾乎無死地矣故
作飬生主上下四方古者謂之宇往來不窮古者謂之
宙以宇觀人間以宙觀世而我無所依彼推也故去挽
也故來以徳業與彼有者而我常以不材故作人間世
[020-12b]
有徳者之驗如印印泥射至百步力也射中百步巧也
箭鋒相直豈巧力之謂哉子得其母不取於人而自信
故作徳充符族則有宗物則有師可以為衆父者不可
以為衆父父故作大宗師堯舜出而應帝湯武出而應
王彼求我以是與我此名彼俗學者因以塵埃粃糠據
見四子故作應帝王二十六篇者觧剥斯文爾由莊周
以來未見賞音者晩得向秀郭象陷莊周為齊物之書
涽涽以至今悲夫


[020-13a]
  論語斷篇


  論語一書孔子之門人親受聖言雖經秦事編簡斷缺
然而文章條理可疑者少由漢以來師承不絶比諸傳
記最有依據可以考六經之同異證諸子之是非學者
所當盡心夫趨名者於朝趨利者於市觀義理者於其
㑹論語者義理之㑹也凡學者之於孔氏有如問仁有
如問孝問政問君子者衆矣所問非有更端而所對毎
不一葢聖人之於教人善盡其材視其學術之蔽性習
[020-13b]
之偏息黥補劓之功深矣古之言者天下殊塗而同歸
百慮而一致學者儻不善領㑹恐於義理終不近也近
世學士大夫知好此書者已衆然宿學者盡心故多自
得晩學者因人故多不盡心不盡其心故使章分句解
曉析詁訓不能心通性達終無所得荀卿曰善學者通
倫類葢聞一而知一此晩學者之病也聞一以知二固
可以謂之善學由此以進智可至於聞一知十由此以
進智可至於一以貫之一以貫之聖人之事也由學者
[020-14a]
之門地至聖人之奥室其塗雖甚長然亦不過事事反
求諸已忠信篤實不敢自欺所行不敢後其所聞所言
不敢過其所行毎鞭其後積自得之功也夫不仕無義
也子使漆雕開仕對吾斯之未能信而孔子説葢漆雕
開在聖人之門聞義雖甚髙至於反身以自誠則未能
篤信其心未能篤信則事至而不能無惑以不能無惑
之心適事而欲應變曲當不可得也此漆雕開所以不
願仕也先王制禮行道之人皆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
[020-14b]
而宰予欲於朞祥之中食稻衣錦引天下至薄之行自
以為安漸漬孝弟之説不為不乆豈其無所忌憚吐不
仁之言至於如此葢若宰予者其先受之質薄自其至
誠内觀實見三年為哀已忘而强勉為之者將欲加厚
其質而不可得故不敢少自隱匿方求孔子之至論或
寛假其邪心以窮受薄之質而不暇恤人之議已也豈其
不仁者欲見於一時之言而近仁者将載於終身之行
古之學者所自得於内而不恤其外凡如此也此所以
[020-15a]
有識有學有朋友切磨以相發明非為文章可傳後世
辯論可屈衆人而發也其所聞於師與自得於心者如
此方其學於師也不敢聽以耳而聴之以心於其反諸
身也不敢求諸外而求之内故樂與諸君講學以求飬
心寡過之術士勇之不作乆矣同與諸君勉之


  孟子斷篇


  由孔子巳來求其是非趨舎與孔子合者唯孟子一人
孟子聖人也荀卿著書號為祖述孔氏而詆訾孟子以
[020-15b]
為略法三王而不知其統葢荀卿見孟子道性善言必
稱堯舜義不見諸侯其迹與孔子不合故云爾曽不知
前聖後聖所謂若合符節者要於歸潔其身者觀之孟
子論孔子去魯不知者以為為肉其知者以為為無禮
乃若孔子則欲以㣲罪行以㣲罪行此聖人之忠厚非
孟子不足以知之學者欲知孟子率以是觀之其智不
足以知孟子安能知孔子然則荀卿所謂知孔子者特
未可信聖人無名而淳于髠以名實求孟子固不足以
[020-16a]
知之荀卿曽未能逺過淳于髠也揚子雲曰孟子勇於
義而果於徳知言之要知徳之奥非茍知之亦允蹈之
言雖不多以子雲之言行反覆考之足以發子雲之知
言司馬遷號稱博極羣書至如論伊尹百里奚皆不信
孟子此所以得罪於子雲也由孔子以來力學者多矣
而未有揚雄來者豈可不勉方將講明飬心治性之理
與諸君共學之惟勉思古人所以任已者


  勸學贈孟甥扶埸


[020-16b]
  軻闢楊墨功愈於禹仲子論詩汔紹厥緒喜鑿言易亦
自名家一姓幾墜光綿其𤓰嘉出江夏處濁而清河潤
九里外孫淵明雲卿浩然爰及郊簡三詩連蹇尚書則
顯咨爾孟孫望洋漢唐其勤斯文對前人光


  解疑


  或議涪翁御奴婢不用鞭撻能慈而不能威涪翁笑曰
奴婢賤人不過為惡而詐善慢令而詐恭當其見效在
前雖我亦不能不怒退自省不肖之狀在予躬者甚多
[020-17a]
方且自鞭其後又何暇捨已之沐猴而治人之沐猴哉
或曰孔子曰小懲而大戒小人之福然則非歟涪翁曰
然有是言也不曰不教而誅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
慢令致期謂之賊乎今之用鞭撻者有能離此三過者
乎昔陶淵明為彭澤令遣一力助其子之耕耘告之曰
此亦人子也善遇之此所謂臨人而有父母之心者也
夫臨人而無父母之心是豈人也哉是豈人也哉


  董隱子傳


[020-17b]
  董隱子隱於乞人從人乞於南康市中與酒無不飲未
嘗見其醉連敗紙蔽後前衣穿結不周腹背風雪人挾
纊戰栗其面有孺子色凡衆人之所嚴如涕唾人以世
俗所重利要之不滿一吷也或祈嚮願聞其方則曰無
過乞爾無他言人皆謂狂而不悖髙安劉裕道純晚
得之與為禮甚愿為置酒觧衣衣之與言或時語不狂
自道宿人年三十六矣熟視二十許人也道純得疱瘡
如蓓蕾潰肌膚岑岑痛晝夜生數十隱子為和齊五日
[020-18a]
良已異日隂與方士約買藥煑丹砂期未至語不聞侍
旁隠子又來飲起握道純手曰冶金鑄銀奔馬即死禍
乞一榼酒行歌而往曰歸飲吾同舎明日遣人問安留
榼語旁乞人去矣數日客見之於潯陽猶寄聲别道純
不了其來之始其去以庚申正月二十三日


  書萍鄉縣㕔壁


  庭堅杭荆江略洞庭渉脩水徑七十二渡出萬載宜春
來省伯氏元明於萍鄉初元明自陳留出尉氏許昌渡
[020-18b]
漢江陵上䕫峽過一百八盤涉四十八渡送余安置于
摩圍山之下淹留數月不忍别士大夫共慰勉之乃肯
行揜淚握手為萬里無相見期之别蠻中九年白頭來
歸而相見於此訪舊撫新悲喜兼懐其情有不勝言者
矣余之入宜春之境聞士大夫之論以謂元明盡心盡
力視民有父母之心然其民嚚訟異於他邦病在慈仁
太過不用威猛耳至則以問元明元明嘆曰天子使宰
百里固欲安樂之豈使操三尺法而與子弟仇敵哉昔
[020-19a]
漢宣帝患北海多盜賊起龔遂為太守及入見見其老
而悔之遂進而問曰北海之盜陛下將勝之耶將安之
耶然後宣帝喜見於色曰張官置吏固欲安之也余嘗
許遂以為天下長者也夫猛則玉石俱焚寛則公私皆
廢吾不猛不寛唯其是而已矣故榜吾所居軒曰唯是
而自警庭堅曰夫猛而不害善良寛而不長姦宄雖兩
漢循良不過如此萍鄉邑里之間鴟梟且為鳯凰稂莠
皆化為嘉榖矣因書之屏間以慰别後懐思庭堅之來
[020-19b]
以崇寜元年四月乙酉而去以是月之已亥


  黔南道中行記


  紹聖二年三月辛亥次下牢闗同伯氏元明巫山尉辛
紘堯夫傍崖尋三㳺洞繞山行竹間二百許步得僧舎
號大悲院才有小屋五六間僧貧甚不能為客煎茶過
大悲遵微行髙下二里許至三㳺間一徑棧閣繞山腹
下視深谿悚人一徑穿山腹黮闇出洞乃明洞中略可
容百人有石乳乆乃一滴中有空處深二丈餘可立嘗
[020-20a]
有道人宴居不耐乆而去厥壬子堯夫舟先發不相待
日中乃至蝦蟇碚從舟中望之頥頷口吻甚類蝦蟇也
予從元明尋泉源入洞中石氣清寒流泉激激泉中出
石腰骨若虬龍糾結之狀洞中有崩石平闊可容數人
宴坐也水流循蝦蟇背垂鼻口間乃入江耳泉味亦不
極甘但冷熨人齒亦其源深來逺故耶壬子之夕宿黄
牛峽明日癸丑舟人以豚酒享黄牛神兩舟人飲福皆
醉長年三老請少駐乃得同元明堯夫曵杖清樾間觀
[020-20b]
歐陽文忠公詩及蘇子瞻記丁元珍夢中事觀隻耳石
馬道出神祠背得石泉甚壯急命僕夫運石去沙泉且
清而歸陸羽茶經紀黄牛峽茶可飲因令舟人求之有
媪賣新茶一籠與草葉無異山中無好事者故耳癸丑
夕宿鹿角灘下亂石如囷廩無復寸土步亂石間見堯
夫坐石據琴兒大方侍側蕭然在事物之外元明呼酒
酌堯夫隨磐石為几案牀座夜䦨乃見北斗在天中堯
夫為履霜烈女之曲已而風激濤波灘聲洶洶大方抱
[020-21a]
琴而歸初余在峽州問士大夫夷陵茶皆云觕澁不可
飲試問小吏云唯僧茶味善試令求之得十餅價甚平
也携至黄牛峽置風爐清樾間身候湯手斟得味既以
享黄牛神且酌元明堯夫云不減江南茶味也乃知夷
陵士大夫但以貌取之耳可因人告傅子正也


  晁深道祝詞後名詠之改名之道


  吉月榖旦晁氏深之字爾深道發書祝之咨爾深道聖
學無蚤與其闖於門不若觀於奥昔在聖人行深道時
[020-21b]
照藴處空萬物君之魚涔在淵深則不獲井有寒泉短
綆不食深噐者工深稼者農深利者賈世守者為宗宗
其一家出門則病焉深於道者不官三宗者聴焉窮則
帯索達則華衮惟學無止自深其本


  徐氏二子祝詞


  徐氏二子總髮承師爰卜令日冠而字之孟氏曰麐其
仲曰麑字麐子西字麑次西咨爾子西孔作春秋當一
王法文成致麐啓迪後覺一角儀儀㳺聖賢宅出於西
[020-22a]
狩爰瑞聖功疑若可羈豈其犬羊謂予不然視經卒章
咨爾次西孟孫得麑授秦巴西歸而求麑與兒女嬉曰
予不忍其母既與之矣荷戈逐之頃也以傅其子樂羊
殺敵恐怨不深啜其子之羮三軍推鋒卒取中山魏侯
賞功而疑其心人而棄本效我以忠反巇與同賈子求
通予是以知巴西之罪賢於樂羊之功昔在孺子生芻
一束少長卑薄之域躬此盛徳其在有功遭世險傾九
死不悔以持刑平先民載徳以篤後慶爾尚對于前人
[020-22b]
緝熈爾姓惟爾東鄉厲夜生子驚鄰請火不能待旦恐
其似我終身為惡願其不已若彼饕彼嚚亦包終身之
羞而無一日之樂耕而鹵莽爾苖則枯耘不竟草秋稊
滿筥爾蓻其禾天不能黍惟爾東鄉日篤于孝毋慢游
是好惇爾詩書以迪有造俾麐與麑是則是效


  覺民對問


  弟仲堪温恭而文好學之氣方愛日而未倦也庭堅字
之覺民覺民曰願遂聞之應之曰自勝之謂强能任之
[020-23a]
謂堪聰莫宜於反聴明莫宜於内視强莫宜於自勝古
之人能披折萬物獨見本真能自勝巳然後有形有物
皆為服役故其自任曰吾天民之先覺者也吾將以此
道覺斯民也古之人未聞此道則發憤而忘食聞之則
樂以忘憂守之則不知老之將至覺民曰我始於何治
而可以比於先民之覺問之曰若善琴何自而手與弦
俱和曰心和而已若善篆何自而手與筆俱正曰心正
而已曰然則求自比於先民之覺獨不始於治心乎覺
[020-23b]
民曰詩云思無邪思馬斯徂其斯之謂歟曰然遂書而
贈之


  全璧字說


  長林全君璧問字於涪翁翁字之曰天粹而告之曰璧
者成器之玉也其温潤縝宻清明特達天之粹美也體
圎而性剛又其天徳之純也夫名者實之賔也有其實
然後受其名而無愧昔者舜為天子兄弟之間遇人之
不幸而舜盡其心於孝友使頑嚚誕傲蒸蒸而為善不
[020-24a]
至於姦曾參之事親盡力以飬其志此孝之粹也傅說
之事君也勸人君終始典于學魏鄭公之事君也造次
顛沛責善責難終其身而不勌此忠之粹也栁下惠與
鄉人處國人不穪天下樂之此和之粹也季子辭國而
䘏吳之社稷子臧辭國而與曹之興亡此清之粹也是
皆清明在躬有至徳者也若夫有好學之意而不求明
師不近畏友喜君子之名而不舍㓜志不出下流則是珉
而非玉也彼珉之為物似温潤而不澤也似縝宻而不
[020-24b]
栗也是以君子賤珉而貴玉惟夫粹之質可以琢磨而
成器故予為之言


  侍其佃字說


  戰國時風聲氣俗之陋也故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
如遇合涪翁改之曰農當力田有時乎逢年士當事道
有時乎遇合故字佃曰仲年


  評李徳叟詩秉彞


  孫莘老嘗以徳叟詩一軸示予曰子試為我評之予對
[020-25a]
曰再過普惠七言石人道中表字韻國朝以來能者不
過一二人而已韓退之所謂横空蟠硬語妥帖力排奡
唯此詩足以當此語昔嘗見其汲汲浚源今又見其金
玉井榦矣莘老大以為然


  書倦殻軒詩後洪玉父軒名


  潘邠老宻得詩津於東坡葢天下竒才也予因邠老故
識二何二何嘗從吾友陳無已學問此其淵源深逺矣
洪氏四甥才器不同要之皆能獨秀於林者也師川亦
[020-25b]
予甥也比之武事萬人敵也因五甥又得潘延之之孫
子真雖未識面如觀虎皮知其嘯於林而百獸伏也夫
九人者皆可望以名世子猶能閲世二十年當見服周
穆之箱絶塵萬里矣





  山谷集巻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