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25 記纂淵海-宋-潘自牧 (WYG)


[051-1a]
欽定四庫全書
 記纂淵海卷五十一   宋 潘自牧 撰
  識見部
   委順
經樂天知命故不憂 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
行之憂則違之並/易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聽天命 君
子居易以俟命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並/記用之則行舍
之則藏 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並/語
[051-1b]
子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魯侯天也並/孟當死不懼在
窮而戚知命也列子/知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
徳者能之 子貢曰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
非窮通也 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
順哀樂不能入也 孔子曰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
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並莊/子樂天知命吾何憂窮理盡
性吾何疑文中/子
[051-2a]
史知命不憂 乗流則逝得坎則止並漢賈/誼傳君子得時
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揚雄/傳黄憲隤然其
處順東漢/本傳郭璞遇顏含欲為之筮含曰自有性命無勞
蓍龜人禀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唯應恭已守道而闇
者不逹妄意僥倖徒虧雅道無關得喪乃以其意命弟
子愿著定命論以釋之宋世/祖李嗣源曰吾心不負天地
禍福之來無所可避皆委之於命耳唐明/宗
傳記知命之士見利不動臨死不怨劉向/新序
[051-2b]
集委命順理與物無患張華/鷯賦鷦齊萬物兮超自得委性
命兮任去留嵇康/琴賦歸老任乾坤杜/詩進取果由命不由趨
險難元稹/集貧賤非不惡道在何足避富貴非不愛時來
當自致 寘懐齊寵辱委順隨行止 時邪命邪吾其
無奈彼何委邪順邪彼亦無奈吾何夫兩無可奈何然
後能㝠至順而合大和 客問樂天憂病否樂天知命
更無憂並白侍/郎集悠悠天地間委順無不樂張九/齡集日有糲
食歲有粗衣饑寒獲同骨肉相保此亦熙熙委順之外
[051-3a]
益自安也白傅/集何去何從罷龜䇿之臧否自開自落任
天地之榮枯唐文/粹
本朝齒髪付天公缺壊不可修坡/詩
   待時
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
蛇之蟄以存身也並/易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價
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價者也語/
子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孟/
[051-3b]
史姑務修徳以待時乎 譬如農夫是穮是蓘雖有饑
饉必有豐年並/左戢鱗潛翼思屬風雲晉宣/帝紀王猛斂翼待
時候風雲而後動王猛/傳陸法和曰凡人取果宜待熟時
不撩自落梁世/祖元魏于謹曰州郡之職昔人所鄙台鼎
之位須待時來北史/本傳
集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曹大家/東征賦雖無
𤣥豹姿且隱南山霧謝朓/詩仲尼旅人文王明夷茍非其
時聖賢低眉李太/白天馬長鳴待駕馭杜/詩未展從東駿空
[051-4a]
戢圖南翼駱賓/王勉哉耘其業以待歲晩收 填窓塞户
慎勿出暄風暖景明年日並韓/詩低囘且向籠間宿奮迅
終須天外飛白樂/天潛龍須待一聲雷杜牧/之六翮未因風
武伯/蒼龍蟠泥中未有雲不能生彼昇天翼張文/昌夭矯太
空鱗曾為小泉蟄孟東/野夫豫章珠璣鏌鎁毛嬙終不慮
隱櫃撓櫃一作樻/撓一作燒帷之為患而臃腫礫石鉛鈍宿瘤之
排蔽但發有疾徐耳權徳/輿蟄龍三冬卧老鶴萬里心唐/文
粹/冬去氷須泮春來草自生馮/道
[051-4b]
本朝徘徊且垂翼㑹有秋風時歐公/集龍不冬躍螢能夜
飛君子小人各有其時邵堯/夫
   不知命
經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語/
子怨夭折者不知命者也 怨貧窮者不知時者也並/列
子/
史屈原至江濱懐石自投汨羅以死史記/本傳
   知足
[051-5a]
經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氷之家不畜牛羊
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 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漁
 分無求多並/記
子知足常足知足不辱老/子知者不為不足莊/子福莫長於
無禍荀子/勸學士不通財貨國君不息牛羊錯質之臣不息
雞豚大夫不為長圃荀/名進身退天之道也管/子天下有
至富而非金玉也適情知足則富矣淮南/子錦繢紛華所
服不過温體三牲太牢所食不過充腹知以身取節者
[051-5b]
則知足矣茍知足則不累其志矣孔叢/子知足者則能肥
遁勿用頤光山林紆鸞龍之翼養浩然之氣繿縷帶索
不以負龍章之暐&KR0110也負步杖策不以易結駟之絡繹
抱朴子/暢𤣥篇
史齊與晏子邶殿弗受曰慶氏之邑足欲故亡吾邑不
足欲也不受邶殿非惡富也恐失富也左/范蠡曰居家
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
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懐其重寳
[051-6a]
間行以去止于陶史越/世家褚先生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
之主而都卿相之位今子積數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
過執㦸意者有遺行耶東方生曰彼一時也此一時也
使蘇秦張儀與僕並生於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
望常侍郎乎前漢東/方朔傳以齊三萬户封張良良曰臣願封
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户西漢/本傳公儀子相魯之其家見織
帛怒而出其妻食於舍而茹葵愠而㧞其葵曰吾已食
禄又奪園夫紅女利乎前漢董/仲舒傳辟彊侯子徳常持老子
[051-6b]
知足之計西漢楚/元王傳疏廣謂受曰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
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宦至二千石不知退懼有
後悔豈如父子相隨出關歸老故鄉以壽命終不亦善
乎即日父子俱移病上疏乞骸骨西漢/本傳殷興曰外戚家
若不知謙退嫁女欲配侯王娶婦盼睨公主愚心實不
安富貴有極人當知足漢光/武田豫為衛尉乞遜位司馬
宣王不聽豫曰年過七十而居位譬猶鐘鳴漏盡而夜
行不休是罪人也遂稱疾魏/志虞玩之年老請退表曰四
[051-7a]
十仕進七十懸車壯即驅馳老即休息知足不辱臣知
足矣齊/書光禄大夫開府儀同三司王僧䖍固辭台府謂
兄子儉曰汝任重於朝行登三事我若復有此授乃是
一門有二台司吾實懼焉同/上韋世康拜吏部尚書前後
十餘年間多所進㧞謂子弟曰吾聞功遂身退古人常
道今將懸車汝輩謂何子福嗣曰大人澡身浴徳名立
官成追蹤二疏伏奉尊命隋/書韋世康在吏部十餘年時
稱廉平常有止足之志謂子弟曰禄豈須多防滿則退
[051-7b]
年不待暮有疾便辭隋高/祖李義琰宅無正寢弟為市材
送之義琰曰既處貴仕又廣居宇非有令徳必受其殃
不許舊唐書/本傳張嘉貞不營家産有勸其市田宅者嘉貞
曰吾貴為將相何憂寒餒若其獲罪雖有田宅亦無所
用比見朝士廣占良田身没之日適足為無賴子弟酒
色之資吾不取也聞者是之唐𤣥/宗李日知拜侍中先天
中乞骸骨日知將有請不謀于家歸乃治行妻驚曰産
利空空何辭之遽日知曰仕至此已過吾分人亦何厭
[051-8a]
之有若厭於心無日而足也唐書/本傳元延祖調舂陵丞輒
棄官去曰人生衣食可適饑飽不宜復有所須每灌園
掇薪以為有生之役過此吾不思也唐書元/結傳有勸岑文
本營産業文本曰南方一布衣徒步入關望不過秘郎
縣令耳無汗馬之勞以文墨致位中書令亦極矣何得
更言産業乎唐書/本傳
傳記委贄之臣不探市井之利韓詩/外傳
集畏極位之盛滿潘安仁/西征賦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張華/鷦鷯
[051-8b]
賦/逹人知止足遺榮忽如無抽簪解朝衣散髪歸海隅
張景陽/詠史詩伯兄徳行高曉方藥食必視本草年止四十二
某疏愚食不擇禁忌位為侍郎年出伯兄十五歲矣如
又不足於何而足且獲終於牖下幸不至失大節以下
見先人可謂榮矣韓愈/行狀幸生天下無事時承先人之遺
業不識干戈耒耜攻守耕穫之勤韓文感/二鳥賦月費俸錢歳
縻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 始
我來京師止擕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此屋
[051-9a]
豈無華於我自有餘中堂高且新四時登牢蔬並韓/集
氏號為大族五六代以來無為朝士者豈容豈容一作/豈愚䝉
獨出數百人右哉以是自忖官已過矣寵已厚矣夫知
足與知止異宗元知足矣若便止不受禄位亦所未能
栁與楊京/兆馮書手不能執殳肩不能荷鋤幸因筆硯工得升
仕進途白樂/天鬢雪人間壽腰金世上榮子孫無可念產
業不能營 一日安閒直萬金 優游福禄更難銷
得年非痩薄長福是單貧 設自為化工優饒之如是
[051-9b]
 若比簞瓢人吾今大富貴 莫嫌貧活計更富即勞
心 有帛禦冬寒有榖防歳饑飽於東方朔樂於榮啟
期 身閒自為貴何必居榮秩心足即非貧豈惟珠滿
並同/上團圓便是家肥事何必盈倉與滿箱杜荀/鶴一身
既飽暖一家無怨咨家雖有𤱶畆手不秉鎡基皮日/休集
子今二頃揚雄才一㕓伊予有南畆數已踰先賢李義/山集
福不可以屢僥倖得不可以常覬覦 先生貧而不言
利問之對曰利者商也今既士矣奈何亂四民之業乎
[051-10a]
並陸魯/望文於臣一生已為萬足王維/集
本朝薄酒可與忘憂醜婦可與白頭徐行不必駟馬稱
身不必狐裘無辱不必受福甘餐不必食肉山/谷
   易足
子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鼔琴而歌孔子問曰
先生所以為樂者何也期對曰吾樂甚多而至者三天
生萬物唯人為貴吾既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别男
尊女卑吾既得為男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
[051-10b]
襁褓吾既得已行年九十五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
死者人之終處常得終吾何憂哉家語六/本篇饑者易為食
渴者易為飲孟/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
過滿腹莊/孔子謂顏淵曰家貧居卑胡不仕乎對曰不
願仕囘有郭外之田五十畆足以給饘粥郭内之田十
畆足以為絲麻鼔琴足以自娛所學於夫子者足以自
樂也囘不願仕莊/子蟪蛄不羨大椿而欣然自得斥鷃不
貴天地而榮願以足莊齊/物論北宫子文其裋褐有狐貉之
[051-11a]
温進其茂菽有稻粱之味庇其蓬室若廣厦之䕃乘其
篳輅若文軒之飾終身逌然 庖饌班錯所享不過一
味華葢結駟列道警蹕其容不過容膝並列/子渇飲河水
入腹不過壺漿淮南/子
史鄭𤣥曰家今差多於昔東漢/本傳寒之於衣不待輕暖饑
之於食不待甘㫖西漢/食貨糲粱之食藜藿之羮夏日葛衣
冬日鹿裘西漢司/馬遷傳馬援謂兄子少游曰士生一世但取
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欵段馬為郡掾吏守墳墓鄉里
[051-11b]
稱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餘但自苦耳東漢/本傳阮孚曰持一
皂囊遊㑹稽客問囊中何物但一錢㸔囊庶免羞澁晉/書
本/傳潘師正曰茂林清泉臣所須也既不乏矣本/傳
傳記國子高子曰臣賴君之賜蔬食惡衣可得而食也
駑馬柴車可得而乘也韓詩/外傳方丈之食不過一飽綈袍
之綉不過一暖袁淮/正書
集其居易容其求易給巢林不過一枝每食不過數粒
文/選飲河期滿腹貴足不願餘巢林棲一枝可為逹士模
[051-12a]
左太沖/詠史詩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魚蘭膏停室不思銜燭
之龍陸士/衡池沼足以漁釣舂稅足以代耕灌園鬻蔬供
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臘之費潘岳閒/居賦序一枝之上巢
父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庾信小/園賦
願守陋巷教子孫時時與親舊叙契闊陳説平生濁酒
一盃彈琴一曲志願畢矣晉嵇康與/濤絶交書禽鹿志豐草嵇康/絶交
書/蔬食足充饑何必膏粱珍繒絮足禦寒何必錦綉文
文選互/見實惠篋中有餘衣盎中有餘糧閉門讀書史清風窓
[051-12b]
户凉韓集此日/足可惜詩高嗜緑蔬羮意輕肥膩羊孟東/野飲啄既
已盈安能勞羽翼劉賓/客茍無公私債飲水不為貧元稹/集
兹焉即可愛何必是吾廬韋應/物枯鱗易為水貧士易為
孟東/野如鳥擇木姑務安巢白樂/天才小分易足心寛體
長舒 浮榮及虛位皆是身之賓惟有衣與食此事粗
關身茍免饑寒外餘物盡浮雲 稍無骨肉累粗有漁
樵資 家田輸歳盡拾此充饑膓並白/侍郎日有糲食歳有
麄衣饑寒獲同骨肉相保此亦熙熙委順之外益自安
[051-13a]
白傅/集寛於蝸舍足於容身富於黔婁壽於顏囘飽於
伯夷樂於榮啟期健於衛叔寳今何求哉 身閒自為
貴何必居榮秩心足即非貧豈惟金滿室並同/上畦蔬繞
茅屋自足媚盤飱老杜/集一枝聊暫安駱賓/王蓬蒿三畆居
寛於一天下杜牧/之田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王建/詩以此心目暢敵彼名利途輕微何為者藜藿自有
李義/山詩每含咀義味獨坐日昃案上有一盃藜羮如五
鼎七牢饋於左右加之以撞金石萬羽籥也陸魯/望文坐白
[051-13b]
屋有公侯之資食藜羮有卿相之色皮日/休集尚儉經營少
居閒意思長張文/昌田翁真快活婚嫁不離村州縣供輸
罷追隨鼓笛喧盤餐同老小家計共田園 畫㦸門前
難作客釣漁船上易安身杜荀/鶴集
本朝生計易足纔蔬畦 人生自足乃為娛並歐/詩三徑
粗成資一枝有餘暖 身安一牀足坡/詩陋巷開門負朝
日小園除雪得春蔬 無錢種菜為家事 老作諸侯
客貧為一飽謀 生當得意樂鷗邊何用封侯墮鳶外
[051-14a]
並後/山集茅簷適性輕華屋黍酒忘情敵上尊 茹蔬飯糗
不願餘並欒/城集吾身眠食耳一飽萬想滅坡/詩一室可盤蝸
山/谷
   無厭
經辛未取郜歸於我辛巳取防歸於我春/秋
子不奪不饜 富貴之中有私龍斷焉並/孟禍莫大於不
知足老/子江河不能實漏巵淮南/子貪者難為惠譙子/法訓
史申侯有寵於楚文王文王將死使行曰唯我知汝汝
[051-14b]
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汝疵瑕也 初虞叔有玉虞
公求旃之/也既而獻之又求其寳劒曰是無厭也無厭將
及我 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 管
仲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 實有豕心貪惏無厭忿纇
無期謂之封豕並左/傳谿壑可盈是不可厭也國/語田蚡嘗
討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庫田蚡/傳猶未足
澹音/贍其欲西漢食/貨志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
人乎此民之所囂囂苦苦一/作若不足也漢/武安世尊為公侯
[051-15a]
食邑萬户然身衣弋綈夫人自紡績家童七百人皆有
手技作事内治產業累積纖微是以能殖其貨西漢張/安世傳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左/嬰兒常病
傷於飽也東漢王/符傳光武賜岑彭書曰人苦不知足既平
隴復望蜀光武/紀殷興曰外戚家苦不知謙退嫁女欲配
侯王娶婦盼睨王室光武/建武宣王破張魯請魏武便討劉
備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復欲得蜀耶王隱/晉書車騎將
軍張敬兒好信夢初為南陽太守其妻向氏夢一手熱
[051-15b]
如火及為雍州夢一股熱為開府夢半身熱敬兒意欲
無限嘗謂所親曰吾妻復夢舉體熱矣又自言夢舊村
杜樹高至天上聞而惡之齊太/祖溪壑可盈志欲難滿齊/書
溪壑之欲發乎無厭唐書元/載等贊楊國忠于暄舉明經舉業
荒陋不及格禮部侍郎逹奚珣置暄上第及暄為户部
侍郎珣始自禮部遷吏部暄與所親言猶歎已之淹囘
珣之迅疾唐𤣥/宗
傳記薛元超曰吾富貴過分然平生有三恨不以進士
[051-16a]
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國史劉餗撰隋/唐嘉話
集華貂深不足之嘆選/表江海誠難滿元微/之集早夭羨中年
中年羨暮齒暮齒又貪生服食求不已白侍/郎
   求多
子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
率天下而路也孟/
史無大功以求大禄國/語淳于髠曰臣見道傍有禳田者
操一豚蹄酒一盃祝曰甌窶滿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
[051-16b]
穰穰滿家臣見其所持者狹而一本無/而字所欲者奢史記/滑稽
傳/寗成曰仕不至二千石賈不至千萬安可比於人乎
西漢/本傳安世尊為公侯食邑萬户然身衣弋綈夫人自紡
績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產業累積纖微是
以能殖其貨西漢張/安世傳身寵而戴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
乘富貴之資力以與民爭利於下漢/武昔秦始皇毀壊諡
法以一二數欲至萬世而莽下三萬六千歳之厯言身
當盡此度東漢隗/囂傳無毛髪之勞而欲求丘山之用漢張/奐傳
[051-17a]
本朝宿鳥一枝足爭林終夜鳴陳後/山
   安分
經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記/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
其外在下位不援上庸/君子下不僭上上不偪下記/
子監門御旅抱關擊柝而不自以為寡荀/古之為道者
量腹而食容身而居文中/子
史公孫免餘曰唯卿備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亂也
受其半 齊景公欲更晏子之宅辭曰君之先臣容焉
[051-17b]
臣不足以嗣之於臣侈矣並/左李克曰卑不謀尊疏不謀
史魏/世家龍門王通教授於河汾之間弟子自逺至者甚
衆累徵不起楊素甚重之勸之仕通曰有先人之敝廬
足以庇風雨薄田足以具&KR0673粥讀書談道足以自樂願
明公正身以治天下使時和年豐通也受賜多矣不願
仕也隋髙/祖蔬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
以自虞戰國/策
集客徒欲朱丹吾轂不知一跌將赤吾之族也文選/解嘲
[051-18a]
衣可終身寵禄豈足賴阮嗣宗/詠懐寧與燕雀翔不隨鴻鵠
同/上茍無凌風翮徘徊守故林陸士/衡詩老龜豈羨犧牲飽
蟠木寧爭桃李春 我本蓬蓽人鄙賤遽泥沙並白/侍郎
瞻順流輩誰敢望同昇元稹/集寧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
坤竊禄人杜荀/鶴鳳凰不憎山栖蛟龍不羞泥蟠王無/功
遥飲啄安涯分何假扶摇九萬為王維/集身世比行舟無
風亦暫休敢言終破浪唯願穢乘流錢起/詩却厭長裾曳
寧辭短褐穿張丞/吉詩驥路未伸雀羅無愠司空表/聖文
[051-18b]
本朝或告狄青當推狄梁公為逺祖青謝曰青出田家
少為兵安敢祖梁公哉聞見/録茹蔬飯糗不願餘樂城/集
守道為舉子時王瀆侍郎以盤餐遺之石謝曰甘脆者
亦介之願也但日享之則可若止得一餐則明日將何
繼乎朝享膏粱暮厭粗糲人之常情也介所以不敢當
倦遊/録
   安貧
經君子固窮語/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詩/貧而無諂 貧
[051-19a]
而無怨難並/語
子貧者士之常處常何憂哉列/列子窮有饑色有客言
於鄭子陽子陽令官遺之粟列子辭莊/
史揚雄家產不過十金無儋石之儲晏如也西漢/本傳藜藿
有八珍之甘蓬蓽有藻梲之樂晉書葛/洪傳陶潛環堵蕭然
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晉本/傳
傳記顏蠋曰安步以當車蔬食以當肉戰國/策大雪丈餘
洛陽令出行見人家皆除路而袁安門無行路謂安死
[051-19b]
矣令㸔之見安偃臥問之答曰大雪人人皆餓不宜干
後漢注見汝/南先賢傳
集含歡谷汲行歌負薪陶潛自/祭文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
潘安仁/閒居賦食先人之徳無厚生之財陳子/昂故園生事微
韋應/物長安布衣誰比數反掃衡門守環堵 長貧任婦
愁 手自移蒲栁家纔足稻粱並杜/詩活計縱貧長淨潔
白傅/集筆耕為養傭書成學任彥/昇表素尚寧知貴清談不厭
温飛/卿
[051-20a]
本朝貧家何以娛樂但知抺風批雨一本作抺月/批風東坡集家徒
四壁書侵坐山/谷陋巷一生顏氏樂清風千古伯夷貧程/顥
和邵康節/安樂窩
   不安分
經志大心勞所以求者非其道也詩/士志於道而恥惡
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語/
子弓人而恥為弓矢人而恥為矢孟/
   量力
[051-20b]
經貧者不以貨財為禮老者不以筋力為禮禮/陳力就
列不能者止語/
子短綆不可以汲深荀/子
史量力而動其過鮮矣 冉求曰小人慮材而言量力
而共者也並/左皇甫規對曰徳不稱禄猶鑿墉之趾以益
其高豈量力審功安固之道哉漢/紀
集量力守故轍陶淵/明大厦既焚不可洒之以淚長河一
决不可障之以手庾信/連珠
[051-21a]
本朝載物者常使馬輕其車車輕其物馬有餘力車有
餘量然後可以涉塗泥而車不僨登阪險而馬不躓欒/城
集/
   不量力
經徳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易/多見其不
知量也語/
子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 挾泰山以超北海並/孟
 代大匠斵希有不傷手矣老/猶涉海鑿河而使䖟負
[051-21b]
山也莊/夸父不量力欲逐日於嵎谷之際道渴而死
北山愚公年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寒出入之迂聚
室而謀曰畢力平之可乎 髪引千鈞並列/子螳蜋怒臂
以當車轍莊/譬以盲辨色以聾辨聲荀/以博塗而塞江
海以僬僥而戴泰山短人也/荀子猶以錐力墮泰山也荀/
敵之堅大敵之擒孫子注言小國不量力與大邦為/讐權時堅城固守然終必見擒獲
狗之噬虎伏雞之搏狸淮南/子以一縷之任係千金之重
孔叢/子策蹇驢而追迅風棹藍舟而濟大川抱朴/子以燕雀
[051-22a]
之羽而慕沖天之迅犬羊之蹄而覬追日之步劉/子
史君子是以知息之將亡也不度徳不量力左/驅羣羊
而攻猛虎虎之與羊不格明矣史張/儀傳張儀說趙王曰斷
右臂而與人鬬欲無危得乎通/鑑以桀詐堯若卵投石夫
何幸之有前漢刑/法志以羔犢之弱而扞虎狼之敵也西鄒/陽傳
錯之𤨏才智小謀大晁錯/傳以一簣障江河西漢何/武等贊譬猶
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東方/朔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
芒刃臣以為不缺則折賈誼/傳張儉以區區一掌而欲獨
[051-22b]
堙江河終嬰疾甚之亂多見其不知量也東漢/本傳投盈寸
之膠而欲使江海易色燒一羽之毛而欲令大爐增勢
夏侯/湛傳譬由虻蚋之捕羣牛腐肉之齒利劒也漢/書步隲表
言北相多作布囊盛沙塞江水向荆州吕範諸葛恪云
此江與開闢俱生寧有可以沙塞埋也三國吳志/步隲傳注欲以
片心除衆弊獨手遏羣邪君子不亮其誠羣小共攻其
舊唐書/贄傳論持腐株支大厦之顛唐李/順贊夫以蝸蚓之餌雜
垂滄海而望吞舟之魚不亦難乎唐/書
[051-23a]
傳記炎帝之女名曰女娃遊于東海溺而不反是為精
衛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東海山海/經
集機蓬矢以射革 駟跛鱉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
陞 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楚/辭物勝權而衡殆形過
鏡則照窮選演/連珠以螳蜋之斧禦鋒車之隧袁紹/檄不揆蠛
蠓之力强舉千鈞之重宋玉對/楚王問何異無足而欲行無翼
而欲翔魯褒錢/神論微縷懸千金陳子/昻集謬持蠡測海杜/詩千鈞
巨石一髪懸韋應/物詩手中無尺鐵徒欲穿重圍劉長/卿捧爝
[051-23b]
火以干日御抱布鼔以詣雷門李義/山是猶垂蝸蚓之餌
以釣吞舟之魚設弓弋之&KR1508以羅垂天之翼李深/之施衆
網而加一禽尚不能况張一目以羅萬品而望其飛走
大小盡出乎其間可乎元微/之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韓/文童麋來觸犀徳力不相及 何異乎蜉蝣爭長於龜
鶴秋毫計大於崐閬者哉 逆風撲燎推岸塞河知其
難矣並唐/文粹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曹鄴讀/李斯傳
本朝有時爭勝不量力何異弱魯攻强齊 安得獨洒
[051-24a]
一掬淚欲助河水增滔滔並歐/公集司馬公曰燕丹不勝一
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輕慮淺謀挑怨速禍使召公之
廟不祀忽諸罪孰大焉七國/紀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持一
草摇蟠桃臨/川譬如敝車羸馬而引丘山之載幸而無虞
猶恐不能勝不幸而有隂雨之變陵谷之險其患必有
不可知者欒城/集欲將駒過隙坐待石穿溜東坡/集
   隨宜
經深則厲淺則揭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
[051-24b]
齊之姜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雖
無旨酒式飲庶幾雖無嘉肴式食庶幾雖無徳與女式
歌且舞並/詩禮從宜 子游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君子之於禮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殺也 啜菽飲
水盡其歡斯之謂孝歛手足形還葬而無槨稱其材斯
之謂禮並/記
子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 清斯濯纓濁斯濯
並/孟夫待腰褭飛兔而駕之則世莫乘車待西施毛嬙
[051-25a]
而為配則終身不家矣淮南子/齊俗訓
史何必驊騮騄耳而后行逺乎史記/樂書浴不必江海要之
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史外戚/世家未能免俗聊復爾
晉/書
集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王/羲
之蘭/亭記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魚蘭膏停室不思銜燭之
選連/珠聽極於音不慕鈞天之樂身足於䕃不假垂天
之雲選/稱家隨豐儉 盤飱市逺無兼味樽酒家貧只
[051-25b]
舊醅杜/詩稱家開户牖量力置園林白樂/天
本朝華佗不世出天下未嘗廢醫東/坡
   彊為
經志大心勞所以求者非其道也詩/序居山以魚鼈為禮
居澤以鹿豕為禮記不順其鄉/之所有也
史王吉王崇皆好車馬衣服自奉養極為鮮明而遷徙
去處所載不過囊衣人怪其奢服其儉故俗傳王陽能
作金西漢王/吉傳
[051-26a]
本朝事到强為須涉迹邵堯/夫
   曠逹
子身非吾有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
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孫子非汝有是天
地之委蛻也莊/生為附贅縣疣死為决&KR2741胡玩/切潰癰忘
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遥乎無為
之表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並/莊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死生同狀並/莊吾所以有大患
[051-26b]
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無町畦莊人/間世莊子
將死弟子厚葬之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曰在
上烏鳶食在下螻蟻食奪彼予此何其偏也 莊子妻
死惠子弔之方箕倨鼓盆而歌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
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以死生為寤寐以形骸為逆旅
並莊/子平仲曰既死豈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瘞之
亦可衣薪而棄諸溝壑亦可衮衣繡裳而納諸石椁亦
可唯所遇焉 死後數百年餘名豈足潤枯骨並/列魏人
[051-27a]
有東門吳者年四十有一子喪之而不憂其相室曰公
之愛子也天下無有今子死不憂何也東門吳曰吾嘗
無子之時不憂今子死乃與向無子同又奚憂焉列/子
高曰人生有四方之志豈鹿豕也哉而常羣聚乎孔叢/子
史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澹乎若深淵之靜氾乎若不
繫之舟不以生故自寳兮養空而遊徳人無累兮知命
不憂細故蔕芥兮何足以疑史賈/生傳達人大觀物亡不可
賈誼/傳飄飄有凌雲氣游天地之間意司馬相/如傳孟敏荷甑
[051-27b]
墮地不顧而去郭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
之何益東漢郭/泰傳其於胷中曾不芥蔕司馬相/如傳飛鳥遺跡
蟬蛻亡殻東漢王/符論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間仲長/統傳
向長隱居不仕貧無資食好事者更饋焉受之取足而
反其餘讀易至損益卦歎曰吾已知富不如貧貴不如
賤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後/漢趙岐先自為壽藏圖季札子
產晏嬰叔向四像居賓位又自圖其像居主位皆為讚
頌敕其子曰我死之日墓中聚沙為牀布簟白衣散髮
[051-28a]
其上覆以單被即日便下下訖便掩坎本/傳劉伶放情肆
志常以細宇宙齊萬物為心常乘鹿車擕一壺酒使人
荷鍤隨之曰死便埋我晉書/本傳畢卓常謂人曰得酒百斛
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盃左手持蟹螯拍浮酒
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晉書/本傳張翰縱任不拘因見秋風起
乃思吳中菰菜蓴羮鱸魚鱠曰人生貴得適意何能覊
官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本/傳阮修性簡意
有所思率爾褰裳至或無言欣然相對常步以百錢挂
[051-28b]
杖頭至酒店便酣暢晉/書阮籍傲然獨得任情不覊當其
得意忽忘形骸 郄超卓犖不覊有曠世之度 阮孚
蓬髪飲酒不以世務嬰心常以金貂換酒並晉/本傳張翰曰
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時人貴其曠達曰人
生貴適意耳富貴何為同/上王徽之居山隂憶戴逵夜乘
小船詣之造門不前而反曰乘興而來興盡而反何必
見安道耶晉王徽/之傳阮孚曰未知一生能着幾兩屐晉/書
濳為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解印去縣未嘗有所造詣
[051-29a]
所之唯至田舍及廬山遊觀而已 阮籍聞步兵㕑營
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乃求為校尉遺落世事並晉/本傳
榮素好琴張翰哭之上牀鼓琴數曲撫琴而歎曰顧彥
先能復賞此不因又哭不弔喪主而去晉/書不事崖檢宋/書
梁蕭恭曰勞神苦思竟不成名豈如臨清風對明月登
山泛水肆意酣歌也南史梁/本傳放情事外浮沈讌詠唐/書
賤苦樂更迭為之亦復何傷唐高/祖語言之間何足介意
唐太/宗姚崇孫朂自為壽藏於萬安山崇塋之旁署兆曰
[051-29b]
寂居穴墳曰復真堂中剟土為臺曰化臺新唐書/本傳
傳記馬融才高博洽為通儒逹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
東觀/漢記澹臺子羽渡水子溺死將葬之滅明曰此命也吾
豈與螻蟻為親戚魚鱉為仇讎遂以葬之博物/志山巨源
舉嵇康自代康曰譬猶禽鹿少見馴育則服教從制長
而見覊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愈思長林而志在豐草
高士/傳
集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懐乎故宇楚/辭茍縱心於物外
[051-30a]
安知榮辱之所如張衡/田賦歸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何
必同衾裯然後展慇懃曹/植微身輕蟬翼潘安仁/河陽詩人生如
寄多憂何為善哉/行身名竟誰辨圖史終磨滅謝靈運/遊山
天地為一朝以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扄牖八荒為庭衢
行無轍迹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巵執
觚動則挈榼提壺劉伯/倫頌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求歸于故
宅羞以嘉蔬薦以清酌陶潛自/祭文釋域中之常戀暢超然
之高情孫綽天/台賦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蘭亭序一隨徃化滅安
[051-30b]
用空名揚謝靈/運求一日之足當百年之溢晉孫綽蘭/亭詩叙
然遺天地乘化入無窮 聖人以萬幾為貴而我以天
下為累聖人以大寳為尊而我以天下為煩並陳/子昻乾坤
水上萍 榮貴如糞土 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
此身醒復醉乘興即為家 李白自稱酒中仙 身世
雙蓬鬢乾坤一草亭 萬世一骸骨隣家逓歌哭 放
神八極外俯仰俱蕭瑟 萬古一死生胡為足名數並/杜
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051-31a]
 但得醉中趣勿為醒者傳 逹士遺天地並李/太白起舞
先醉長松摧 飄然天外步豈肯區中囚 與其有譽於
前孰若無毁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車
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 奴視法度士
 高士例須憐麴糵丈夫終莫生畦畛 牆頭菊花好
沽酒錢帛縱空衣可準 安得長翮大翼如雲生我身
乘風振迅出六合絶浮塵死生哀樂兩相棄是非得失
付閒人 江魚不池活野鳥難籠馴並韓/集至仁以死生
[051-31b]
為傳舍以軒冕為儻來 留名千代不關身並劉/賓客肺腑
都無隔形骸兩不覊白侍/郎悠悠天地内一死㑹相逢
安處即為鄉 鄙斗筲之奚筭哂挈瓶之固守 身後
堆金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第一莫如禪第二莫
若醉禪能冺人我醉可忘榮瘁 飄然世塵外鸞鳳如
何追 形骸屬日月老去何足驚 栖心釋梵浪跡老
莊 汨市朝溺妻子非逹也囚山林擯血屬亦非達也
若有人與羣動處一代間彼為彼我為我不自潔不自
[051-32a]
汚不巢許不伊吕水其心雲其身浮沈消息無徃而不
自得者其惟達人乎 吾觀九品至一品其間氣味都
相似紫綬朱衣青布衫顔色不同而已矣 付命有厚
薄委心信窮通通當為大鵬舉翅摩蒼穹窮則為鷦鷯
一枝足自容茍能知此道身窮心不窮 功名斗藪是
灰塵 其生也浮雲其死也委蛻來何縁去何縁吾性
不動吾形屢遷已焉已焉吾安徃而不可又何足厭戀
乎其間 伯倫每置隨身鍤元亮先為自祭文 去有
[051-32b]
何顧戀住亦無憂撓 名為錮身鎻利是焚身火 形
神兩是幻夢寐俱非實 餘年自問將何用恕是人間
賸長身 相㸔萬里别同是一浮萍並白/樂天古之逹人以
生為寄為夢以死為歸為魂偶然即冺為大空與不同
杜牧/之理涉虛趣心潛潛一/作偕靜縁室為為一/作惟生白人則
思𤣥張說/之文勢去未須悲時來何足喜白侍/郎惟有不二門
其間無壽夭同/上富貴何如草頭露杜/詩始終者萬物之大
歸生死者百年之常分駱賓/王存亡去就如九牛一毛
[051-33a]
長林豐草豈與官署門闌有異乎並王/維集第宅非吾廬逆
旅暫留止子孫非我有委蛻而已矣有如蠶造繭又似
花結子子結花暗凋繭成蠶老死 天地為幕席富貴
如沙泥白樂/天豈戀腰間綬如彼籠中禽韋應/物匪傷蜉蝣
之夕不羨龜鶴之年 得喪雙遺巢由與許史同歸寵
辱兩存廟廊與山林齊致並駱/賓王身外皆虛名酒中有全
李義/山雲山不求吾是林泉不責吾非元次/山但令終日
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李長/吉集棄世酒中老謀身書
[051-33b]
外貧許用/晦集眼豁浮生夢杜荀/鶴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
恨亦悠悠今生有酒今生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功名
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
塵下並高/達夫朝衣在酒家 自覺有家非並姚/少監喜方外之
浩曠嘆人間之窘束 腹中書萬卷身外酒千杯並温/飛卿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隂者百代之過客 意逺超超
然若萬里之鶴也飄飄然不知冠冕之在已浩浩然不
知天地之為大㝠機順道迹繫心曠鴻遡清風凌顥氣
[051-34a]
翺翔自得於冥冥之間 循大小於天倪既齊椿菌忘
壽夭於物化寧辨彭殤 無春夏秋冬四時之行無得
失是非去來之蹟 得非我美失非我恥並唐/文粹一朝同
物化身與糞壤并 畢竟金與銀何殊泥與塵 貴賤
與貧富高下雖有殊憂樂與利害彼此不相踰是以達
人觀大物同一途並白/侍郎不恨百年促翻悲萬刼長眼前
讐敵都休問身外功名一任它 雲利何方不是家
萬齡龜菌等一死天地平並元/微之高士不覊世頗將榮辱
[051-34b]
韋應/物
本朝食方丈飽止一則瓢飲水樂何涯盧陵/集金鐵有時
而腐山岳有時而摧凡有形之物即易壊老/泉大患縁有
身無身則無疾 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曽不能以
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東/坡下眂
官爵如泥淤 興廢何足弔萬世一俯仰 名高不朽
終安用 有生何處不安生 功名一破甑棄置何用
顧已向閒中作地仙更於酒裏得天全 人之施堂如
[051-35a]
物在衡損益銖黍了然覺知堂之受施如水涵影雖千
萬過無留者 五更待漏靴滿霜不如三丈日高睡足
北窻凉珠襦玉匣萬人祖送歸北邙不如懸鶉百結獨
坐負朝陽生前富貴死後文章百年瞬息萬世忙夷齊
盜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憂樂兩都忘 愛惜
微官將底用它年端好冩旌銘 萬古一昏曉 平生
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 逸韻謝邊幅 升沈
何足道等是蠻與觸囘翔天壤間何必懐此都 年來
[051-35b]
萬事足所欠惟一死 何必擇所安滔滔天下是 譬
&KR0196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去不復念
並東/坡坐中客滿誰憂百榼之空身後名輕但覺一杯
之重東坡濁醪/有妙理賦雞蟲得失何須筭鵬鷃逍遥各自知
收拾乾坤付一壺世間無物直錙銖並臨/川鄉閭等行路
何處更為家後/山已將世界等微塵空裏浮花夢裏身
盛衰閱過君應笑寵辱年來我亦平 何侯方丈庾郎
三韭較豐約於夢寐卒同歸於一朽 百年雖長要有
[051-36a]
終富死未必輸生窮並東/坡
 
 
 
 
 
 
 
[051-36b]
 
 
 
 
 
 
 
 記纂淵海卷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