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厯代制度詳説卷一 宋 吕祖謙 撰
科目
制度
賔興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賔興之一曰六徳知
仁聖義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藝禮樂
射御書數鄉大夫三年則大比考其徳行道藝而興其
賢者能者鄉老及鄉大夫帥其吏以禮禮賔之獻賢能
[001-1b]
之書於王王再拜受之登於天府内史貳之地/官 論士
命鄉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注移名於/司徒也司徒論選士
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鄉升於
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
於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注移名於司馬進/士可進受爵禄也司馬辨論
官材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論定然後官
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禄之王/制 孝弟力田漢恵
帝四年舉民孝弟力田者復其身 文帝十二年詔孝
[001-2a]
弟力田三老㢘吏今萬家之縣云無應令其議戸口率
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員并漢/書 後漢顯宗中元二年賜
三老孝弟力田爵人三級 唐廣徳二年停孝弟力田
科唐會/要 開寶三年詔諸州有孝弟徳行者籍滿萬五
千户聽舉一人㑹/要 開寶八年詔郡國察民有孝弟力
田或文武堪用者會/要 制舉漢文帝二年詔舉賢良方
正能直言極諫者 武帝建元元年丞相衛綰奏賢良
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請皆罷奏可 元光元
[001-2b]
年五月詔賢良曰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䇿察問
咸以書對於是董仲舒公孫𢎞等出焉并漢/書 光武建
武六年以日食舉賢良方正 諸漢帝凡日食地震山
崩川竭皆詔舉賢良通/典 唐制取士天子自詔者曰制
舉所以待非常之材焉唐選/舉志臨難不顧徇節寧邦科長
夀三年薛/稷長材廣度沉迹下僚科證聖元年張/才膺管
樂科神龍二年張大/來藏名負俗科景雲二年李俊/之文經
邦國科先天元年韓/休道侔伊吕科先天元年張九/齡将帥
[001-3a]
科開元十二年裴敦/復王霸科開元二十二年劉/瓘樂道安
貧科大厯二年楊/鷹軍謀越衆科建中元年夏侯審/丁俛 國
初制科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經學優深可為師法詳
閑吏理達於教化凡三科應内外草澤人并許諸州及
本司解送上吏部對御試䇿一道二三千字以上取文
理俱優者為入等 景徳四年帝曰比設此科欲求材
識若但考文義茍有濟時之用安得知今䇿問宜用經
義參之時務 天聖七年詔復置賢良方正能直言極
[001-3b]
諫博通典墳明於教化才識兼茂明於體用詳明吏理
可使從政識洞韜略運籌決勝軍謀宏逺材任邊寄六
科内外官許應又置髙蹈丘園沉淪草澤茂材異等三
科草澤人許應并進所業䇿論五十首如優長召試論
六首以三千字為合格即御試 熙寧二年賢良孔文
仲考入第三等詔毁薄時政不足收録告示發赴本任
熙寧七年中書門下言今進士已罷詞賦所試事業
與制舉無異賢良等科乞罷從之 乾徳二年賢良穎/
[001-4a]
䞇/ 天聖八年茂材富/弼景祐二年體用吳/育嘉祐六年賢
良蘇轍/蘇軾 孝㢘元光元年董仲舒請擇吏民賢者嵗貢
二人帝於是令郡國舉孝㢘各一人 元朔元年詔孝
㢘或闔郡不薦一人不舉孝者以不敬論不察㢘免并/漢
書/ 光武十二年詔三公舉茂材㢘吏各一人所舉率
不復試謗議漸生通/典 漢獻帝建安五年詔舉至孝
漢順帝陽嘉元年左雄議察舉限年四十以上諸生試
家法文吏課牋奏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如有顔回
[001-4b]
子竒不拘年齒有廣陵孝㢘徐淑年未及舉雄詰顔回
聞一知十孝㢘聞一知幾淑無以對乃譴還郡於是太
守胡廣等十餘人皆坐謬舉免黜唯陳蕃等三十餘人
得拜郎中自是牧守畏慄莫敢輕舉迄于永熹察選清
平多得其人左雄/傳 孫權郡察孝㢘州舉茂材三國/志
魏黄初三年除漢限年之制通/典 東晉元帝以喪亂孝
秀不復䇿試既經略粗定乃詔試經孝秀莫敢應命
唐髙祖詔諸州秀才縣考試州長重覆試嵗隨方物入
[001-5a]
貢通/典 貞觀十八年引孝㢘問皇王政術并不能答
初秀才科等最髙試方略五條貞觀中有不第者坐其
州長於是廢開元後復有此舉時無及第者自是士俗
所趨向惟明經進士二科而已通/典 寶應二年揚綰請
依鄉舉里選察秀才孝㢘明經進士并停旋復故通/典
建中元年停孝㢘科會/要 計偕元光五年詔召吏民明
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漢武紀/注計者
上計簿使也郡國毎嵗詣京師上/之令所召之人與上計者俱來 武學成帝元延元
[001-5b]
年四月詔北邊舉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 後漢安帝
建安元年詔舉武猛堪将帥者各五人 晉武帝咸熙
五年詔舉勇猛秀異 唐長安二年教人習武藝每嵗
如明經進士法送兵部科試長垜馬射步射平射筒射
又有馬搶翹關負重身材之選翹關長丈七尺徑三寸
半凡十舉後手持關距出處無過一尺負重負米五斛
行二十步皆為中第通典并/唐志 天聖七年詔置武舉
天聖八年帝御崇政殿親試武舉人 皇祐元年罷武
[001-6a]
科舉 治平元年復置武舉 諸科後漢順帝陽嘉元
年以太學新成試明經下第者補弟子增甲乙科後漢/書注
云音義曰甲科謂作簡䇿難問列置案上在試者意投/射取而答之謂之射䇿上者為甲次者為乙若録政化
得失顯而問/之謂之對策 唐明經之制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
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選舉/志明經所試一大經及孝
經論語爾雅帖既通口問一經十義得一者為通問通
而後試策三條皆通者為第 熙寧四年明經科廢罷
中正魏文帝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注云/九品
[001-6b]
之制因後漢建安中衣冠多離本土置中正為之區别/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閥閲非復辨其賢愚九品及中正
開皇中/方罷 進士隋煬帝始建進士科唐寶應二年楊綰
上疏言進士科起於隋大業中 唐因隋舊明經進士
二科初止試䇿貞觀八年詔加進士試讀經史一部至
調露二年劉思立奏二科并加帖經通/典及試雜文會/要進
士所試一大經及爾雅帖既通後試文試賦各一篇文
通而後試策凡五條皆通者為第通/典貞觀二十三年王
師旦知舉而張昌齡王公謹聲震京邑奏等第無二人
[001-7a]
名太宗召師旦問之對曰此輩體性輕薄文章浮豔擢
之恐有變風雅帝以為名言 唐李揆乾元中進禮部侍
郎揆病取士不考實徒露搜索禁所挾而迂學陋生葄
枕圖史且不能自措於詞乃大陳書廷中進諸儒約曰
上選士第務得才可盡所欲言由是人人稱美本/傳 先
是進士試詩賦建中二年趙贊以箴論表贊代詩賦大
和八年復試詩賦 鄭覃疾進士浮薄屢請罷之文宗
曰敦厚浮薄色色有之進士科取人二百年矣不可遽
[001-7b]
罷會/要 武宗即位李徳裕論進士不根藝實朝廷顯官
須公卿子弟為之㑹/要 太平興國三年詔律賦以平側
次用韻 天聖五年詔進士參考䇿論 慶厯四年宋
祁等言使士皆土著而教之於學校先䇿論則文辭者
留心於治亂簡其程式則宏博者得以騁問以大義則
執經者不専於記誦賦許依倣唐人賦體詔頒下 五
年詔進士諸科如舊制考校注云先是頒行宋祁等/新制上封者言非便
熙寧四年詔進士罷詩賦帖經墨義令各占一經并論
[001-8a]
語孟子諸科稍令改進士科 嘉祐二年詔自今間嵗
一開科場四年設科/時頗淹久 治平三年詔今後三嵗一開科
場 唐取士制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要有
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皆升於有司而
進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
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
童子有史科此嵗舉之常選也其天子之自詔者曰制
舉所以待非常之材焉選舉/志殿試武后天授元年䇿問
[001-8b]
貢士於洛城殿貢士殿試自此始通/鑑 開寶六年三月
帝御講武殿復試進士 慶厯二年正月七日富弼言
省試有三長殿試有三短請令南宫考定髙下於殿廷
唱名著為彛式九月詔且依舊例 熙寧三年三月上
御集英殿試進士内出制䇿 知舉𤣥宗開元二十四
年舊制考功員外郎掌試貢舉人有進士李權陵侮員
外郎李昂議者以員外郎位卑不能服衆敇自今委禮
部侍郎試貢舉人通/鑑 帖經帖經者以所習經掩其兩
[001-9a]
端中間開為一行裁紙為帖凡帖三字隨時增損得四
得五得六者為通天寶十一載揚浚始開為三行試日
設兵衛薦棘圍之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
倍之得第者十一二試已糊其名考之 别試初禮部
侍郎親故移試考功謂之别頭正元十六年中書舍人
髙郢奏罷議者是之 元和十三年庾承宣奏復考功
别頭試 太和三年姚中立奏停考功别頭試 六年
賈餗又奏復之唐選/舉志 家保狀會昌四年中書門下奏
[001-9b]
舉人於禮部納家狀後望依前五人自相保 公薦建
隆四年詔不得更發公薦故事每嵗知舉将赴貢/闈臺閣得公薦所知 累
舉賜出身開寶三年詔貢士十五舉者具名以聞籍到
司馬浦等百六人賜本科出身 鎖㕔天禧二年詔鎖
㕔應舉人到省不及格勒停 元年詔鎖㕔不合格除
落罪名
詳説
取士科目自夏商以前不見於經其可見者至周始有
[001-10a]
自周後數千載凡其間廢置因革輕重就所偏者看皆
自可考然而考論須見得廢置因革輕重之所以然以
大略觀之大抵向前重向後愈輕且如周禮以鄉三物
教民謂之賔興只看賔之一字當時蓋甚尊士詳考前
一段他一個本末度數精詳具備固不必説只看他賔
興之三年大比獻賢能之書於王王拜受之登於天府
内史貳之如此其重及至後世如飲墨水如奪席脱客
刀如棘闈如糊名若防奸盜然為士者須深思其故何
[001-10b]
故古如此重後世如此輕須當深究之三代之時士一
個進修之至惟上之人自求之故如此重又須看當時
之於士待之甚重而攷之則甚詳後世待之既輕攷之
又畧且如王制論鄉秀士升於司徒曰選士司徒又論
其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然後方免其徭役大樂
正又論造士之秀者升諸司馬曰進士這裏方可以受
爵禄司馬政官也以其可使從政也凡經四級然後始
從政然猶未也司馬又辨論官材論其賢者以告於王
[001-11a]
而定其論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待其位定始
與之以禄一人之身未入仕之前凡經四級已入仕之
後凡經三級經七級然後始得禄其攷之詳如此成周
之時見得官爵皆天位天禄不敢輕授至後世與之甚
遽全以文字髙下為進退蓋有以一日之長而決取終
身之富貴者然論其大略漢唐以來大抵自重而漸輕
自緩而漸速由漢以來雖不能如三代拜受之禮然猶
長州身勸為之駕雖以當時號為諂諛如公孫𢎞者猶
[001-11b]
是鄉人勸勉而來未嘗自進到得後來唐始令投牒自
進按原本作楊綰投牒自進通考作唐始令投牒自進/考唐書寶應二年禮部侍郎楊綰請進士勿自投牒
非綰投牒自進也/今依通考改正而士始甚輕此所謂自重而漸輕自
漢至唐進士登第者尚未釋褐或是為人所論薦或再
應皆中或藩方辟舉然後始得釋褐至本朝始放進士
及第即放釋褐此所謂自緩而漸速科目雖多其間厯
代常行自有數自漢至隋以前惟孝㢘與秀才常行自
隋唐至本朝惟進士明經常行至熙寧後王荆公用事
[001-12a]
改取士之法自是進士獨存明經始廢此其大畧可見
其次便是制科却厯代常行不廢漢則因事而舉六朝
亦間舉至唐及本朝亦未嘗廢到得熙寧間王荆公得
政孔文仲對策議新法制科始罷至元祐初又再復得
兩三舉至紹聖初章惇為相欲行荆公法又再罷大抵
三代之時不耑是語言文章至漢以來則有所謂射䇿
對䇿是時已成科舉之習雖然尚理會經義入與時議
到隋煬帝之時風俗浮華始有進士之科方有律賦自
[001-12b]
唐以來孝㢘秀才之科尚在但只是明經進士二科盛
而孝秀衰是時才記傳記則謂之明經文章之士則謂
之進士故有記問者則得明經有辭藻者則得進士當
時南北未分兩邊各自設科既分之後後周進士未設
尚自理會秀孝二科是時南人髙南師北人髙北師各
守家法莫之能定當時主司有欲優劣之者反為所難
隋煬帝時風俗浮華進士科始立至唐初間進士明經
都重及至中葉以後則進士重而明經輕蓋當唐之時
[001-13a]
文華之士多了故如此到得本朝待遇不同進士之科
往往皆為将相皆極通顯至明經之科不過為學究之
類當時之人為之語曰焚香收進士嗔目待明經才設
進士試時便設香案有拜跪之禮才到明經試時則設
棘監守惟恐他傳義當時進士却有帖經之制他文士
都不屑去記這傳義於是有贖帖才是進士科試帖經
不知是或作一篇文或作一賦便可贖帖經及至熙寧
間荆公罷詞賦帖經墨義併歸進士一科齊魯河朔之
[001-13b]
士徃徃守先儒訓詁質厚不能為文辭所以自進士科
一併之後榜出多是南人預選北人預者極少自哲廟
以後立齊魯河朔五路之制凡是北人試者皆别考然
後取人南北始均慶厯中范文正公富鄭公韓魏公執
政欲先試論策使工文辭者言古今治亂簡其程式使
得以逞問以大義使不専記誦自是古文漸復一年而
三公皆罷政此制遂停王文正為相南省試進士當仁
不讓於師賦時邊讓李迪皆有名場屋榜出二人不與
[001-14a]
試官取其文觀之李以落韻邊以師為衆與注疏異特
奏令御試王公議以為落韻者不審爾若舍注疏而立
説不可許遂取李黜邊前輩之守注疏如此嚴至王荆
公始以注疏皆不可用作三經説令天下士非從三經
者不預選舉之列罷詞賦又以春秋有三傳難通罷之
至元祐間始復詞賦增春秋又至紹聖章惇執政欲復
介甫法遂復罷詞賦去春秋後來至欽宗又始復元祐
制大抵須是有鄉舉里選底風俗然後方行得鄉舉里
[001-14b]
選之制所以楊綰復鄉舉里選未幾停罷縁是未有這
風俗今已為士須思所以為風俗者何由又須深察三
代之所以厚而後世之所以薄者何故則亦庶乎復古
厯代制度詳説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