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八旬萬夀盛典卷十六
聖徳十二/ 謙徳一/
臣/等謹案易之為書廣大悉備惟謙一卦其内卦
三言吉外卦三言利盖謙者徳之柄也王者徳盛
禮恭以至厚之實持戒滿之衷則天地神人咸奉
之以福是以致恭存位而履無疆之慶也洪惟我
皇上盛徳大業積厚流光躋
[016-1b]
八旬之崇禧為萬古所希遘舉夫
文謨
武烈
聖徳
神功古聖人得其一端即足以照耀簡冊者我
皇上皆躬有而兼備之所由三靈荅以蕃祉五福嚮其
宣臻焉耳乃猶
聖懐沖抑鞏執勞謙於
[016-2a]
七旬慶典則弗俞臣民之籲逮
八袠鴻儀復屢
申裁抑之㫖以及徳水澄流嘉禾栖畆
特却宣付之請並
傳訓誡之辭凡皆
聖衷之保㤗持盈備昭撝吉雖堯之克讓文之小心豈
是過哉臣/等恭纂
夀編謹循錄乾隆四十五年以來屢奉
[016-2b]
宣諭之實事以仰推我
皇上不自滿假之實心敬載
謙徳一門用見夫
履慶延洪之盛惟
大徳足以致之而
聖人之抑然自牧者正所以尊而彌光也
乾隆四十五年
皇上七旬萬夀臣工籲行慶典
[016-3a]
詔弗允
先是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初三日大學士管兩江
總督臣/髙晉等以江浙臣民望
幸甚𣪞懇請庚子年再舉
南廵盛典並以是年恭屆
皇上七旬萬夀擬就近舉行
慶典合詞具奏奉
上諭朕本意以庚子年七旬慶辰越嵗辛丑即恭逢
[016-3b]
聖母九旬萬夀斯則敷天同慶自當臚歡祝
嘏以抒萬姓悃忱今既不能遂朕初願尚復何心為己稱
慶况朕蹕途所經老㓜歡迎扶携恐後未嘗不頋而
樂之若經棚戯臺及侈陳燈綵㸃綴紛華餙為衢歌
巷舞深所不取且非所以善體朕意也不特江浙臣
民不當為祝釐之舉即凡内外大小臣工于朕七旬
萬夀時亦均不得請行慶典以及進貢獻詩若伊等
謂欲藉以申其尊敬之誠是轉増朕心之不悦尚得
[016-4a]
謂之忠愛乎但天下士民遇朕七旬萬夀皆不免望
恩倖澤此亦情理之常朕亦何肯因不舉行慶典並
靳恩施乎著于己亥年八月舉行恩科鄉試庚子年
三月舉行恩科㑹試以彰夀考作人之盛至各省漕
糧曽于乾隆三十一年普免一次茲䝉
昊倉眷佑累洽重熈朕敬體
天心愛飬億兆用是再沛恩膏著于庚子年為始復行普
免天下漕糧一次俾藏富於民共享盈寧之福所為
[016-4b]
歛福錫民慶莫大焉其開科事宜著交禮部查例辦
理其各省漕糧應如何分年輪免之處著交户部詳
悉妥議具奏将此通諭中外知之
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十八日奉
上諭前因江浙督撫等以兩省臣民望幸奏請廵閲河
工海塘已降㫖允于庚子春正月諏吉南廵至所稱
明嵗為朕七旬萬夀欲就近申祝則斷乎不可業經
宣諭飭禁盖朕本意原以庚子為朕七旬誕辰辛丑
[016-5a]
即為
聖母九旬萬夀連嵗叠逢大慶中外臚歡自可聴其抒誠
祝
嘏今既不能遂朕初願朕復何心為已稱慶惟念士民想
望恩澤積有嵗年因詔開鄉㑹恩科並輪免各省漕
糧一周以洽羣悃明年南廵回鑾後俟
北郊禮成即啟程避暑山莊駐蹕八月慶辰一切仍照常
年例行若在京受賀惟恐轉多棖觸遂至山莊以避
[016-5b]
之至於西藏班禅額爾徳尼預請覲祝實屬吉祥盛
事是以允其前來即令於山莊瞻謁俾從其便朕並
非因其稱祝先期往就之也恐内外臣工尚未能深
喻朕意仍有以慶典為請者非惟不能博朕之悦適
以増朕之懐又豈臣子愛敬之道乎俟朕八旬大慶
則當聴從諸臣稱祝此次必不允行又前屆朕六旬
萬夀時自古北口熱河兩處曽有㸃綴叚落燈綵之
類本屬朕所不敢明年尤當嚴禁将此再行通諭知之
[016-6a]
臣/等謹案祝釐之典上以彰國家之洪祉下以
貢臣子之縷誠所願嘉納同懽庶以順人情而
光熙運也我
皇上椿紀増崇本年
萬夀八旬始荷
允行慶典爰溯
古稀之嵗中外請祝
聖齡
[016-6b]
皇上執徳謙沖再三辭讓雖未許臣工之稱慶而猶
恐虚衆庶之望
恩預啟
特科
普蠲漕糈
頒恩詔
舉時廵章焯令儀推
曼夀之殊施以廣億兆之攸賴盖閲十年而
[016-7a]
鴻禔茂介衆志顒孚所謂鳴謙中心得勞謙萬民服
實有以叶吉占而垂盛焉爾
乾隆四十五年
聖夀七旬
命於山莊敬搆戒得堂並
著記文以闡
皇祖鐫璽垂示之意
御製戒得堂記庚子/
[016-7b]
孔子三戒之論朱子注謂以理勝之則不為血氣所使
又引范氏之言以為飬其志氣故不謂血氣所動䝉引
又引新安陳櫟之語以為志亦定向於理志有善惡理
無不善諸説繹聖析理各抒所見亦既擇之精而語之
詳矣我
皇祖聖夀望七時嘗欲鐫通用小璽命内廷翰臣擬文
皆無當
聖意者乃定戒之在得字用之此語聞之張照蓋爾時
[016-8a]
伊在南書房裏行也然當時
聖意引而未發予今年亦屆七袠於元旦試筆即括
此語為什茲駐蹕避暑山莊乃
皇祖朝乾夕惕用此璽之處而予受
恩之所也適作書堂於清舒山館之左即以此題額而
為記以闡
皇祖之義曰帝王之學與佔畢書生有不同則所戒亦
當各異未定方剛之戒茲不復論茲所戒者當在得矣
[016-8b]
而得豈與庶人同乎欲得賢才而用之此可戒乎欲得
億萬年永承
天眷此可戒乎欲得寰宇安寜萬姓樂業此可戒乎欲
得五風十雨屢綏普徧此可戒乎若夫欲得貨財為
林大盈金花内帑之私則是剜肉補創自速其亡之舉
古有明戒而戒及此其亦小矣因敬思
皇祖所云戒得者其在擴土無逺之為乎擴土兼逺之
不已必有窮兵黷武之事我
[016-9a]
皇祖雖征朔漠復衛蔵非窮兵也不得已也予小子欽
承
先志亦既平伊犂定回部靖金川擴土不為不遐兼逺
不為不備然非敢恃兵之强将之畧而窮黷以逞已之
欲亦惟是不得已而用之耳幸䝉
天助諸事順成今則夀登七旬亦既老矣尚何所不足
敢弗以
皇祖之戒為戒乎如是則先儒所謂志氣血氣胥不外
[016-9b]
一理然此理實非佔畢儒生所得同而或有合於我
仁祖垂示萬禩之義乎
臣/等謹案謙六五象辭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程𫝊謂謙徳之君豈問威武不得已征之耳伏
讀
御製記文因孔子戒得之言闡
聖祖鐫寳之意謂兵者不得已而用之且以擴土既遐
兼逺既備嗣後所當為戒大哉
[016-10a]
王言嚴恭寅畏之心洵非佔畢書生之所能窺及矣
要之仰
天知戴共
極咸歸邇若安南緬甸等之歸誠内面均非利其尺
土一民有心於得而嚮風景附重譯偕徠
聖夀彌隆
聖功日懋奏
武成者九次矢
[016-10b]
文徳于萬年
天道福謙於斯益信云
御製戒得堂後記辛丑/
戒得之義於前記言之宜無不盡茲後記何為而作也
曰前記之義盖言其欲得茲後記之義乃言其已得欲
得者有形得與失任彼其過小已得者無形得與失任
已其過大茲後記之戒所以不可不講不可不作也夫
已得則有形而吾謂之無形且曰任已而其過大者何
[016-11a]
試以吾之所得者言之平伊犂定回部靖金川不為不
遐不為不備是皆有形者然而消息盈虚之理滿損謙
益之機伏於無形茍有或渝復隍随之故戊寅之嵗作
勒銘伊犁之碑於凡栽培傾覆之道屯種萬里外非計
之得三致意焉至今亦廿餘年矣荷
天之寵疆宇日以安耕闢日以廣方敢言有形之得而
吾心之慄慄危懼於無形以戒夫或有所失而不能保
其得全之意豈謂此一記遂足以息吾肩而䣃吾責哉
[016-11b]
亦惟日慎一日以待吾歸政之日而已爾
臣/等恭繹
前記所戒在欲得其義至大
後記所戒在已得其義至精而以有形無形反覆推
闡兢兢於消息盈虚之理滿損謙益之機斯實
帝王精一危㣲之學保世茲大之謨合内外而
宥宻㒺間統
覆載而
[016-12a]
悠乆無疆更非佔畢書生之所能窺及者矣
御製題戒得堂辛丑/
書堂昨夏始經營蹕駐宛㸔此落成攻匪庶民大雅異
戒惟老者魯論精庭餘古樹全鋪䕃堦繞新花自放榮
雖曰殷勤曽著記得通皇祖聖夀望七時嘗鐫戒之在/ 用小璽庚子駐蹕山莊作書堂
於清舒山館之左因額曰戒得堂並/為記以闡 皇祖垂示萬禩之義斯干爰處愧猶生
御製題戒得堂壬寅/
泐筆壬寅尚欠詩山莊蒞止已多時曽無
[016-12b]
羲畫髙輝宇是處為新搆故無/ 皇祖御書宜有藐躬祖述詞見堂/記
雨鮮庭莎緑猶淺雲生峯樹白徒披即今亟望甘霖得
此得又安能戒之
御製題戒得堂乙巳/
兩月頻來未著詩今朝心適一題詞較晴量雨曽何暇
幸北繾南忽閲時駐蹕山莊每因南北較量晴雨時切/於懐詳見前誌事諸作兹幸近畿及
口外雨後連日晴霽而河南山東淮徐一帶均得透/雨惟安徽湖北尚有未霑渥澤之處殊深繾念耳陽
暴大田㸔遍穫露霑小草許同滋西成指日将登寳於
[016-13a]
得吾原弗戒斯
御製題戒得堂丙午/
皇祖垂明訓成堂敬額之在得皇祖夀望七旬刻戒之/ 小璽行用予庚子年屆
七袠因於山荘敬搆/戒得堂用志紹承䝉庥百年乆保㤗一心寅國晏民
熙世内安外闢時書云滿招損戒得有同斯
御製題戒得堂丁未/
搆得書堂乆慶落流隂七載分明堂築於庚子/今閲七載矣不踰
已邁宣尼嵗戒得原循
[016-13b]
聖祖情璽庚皇祖聖夀望七時曾鐫戒之在得通用小/ 子於山荘清舒山館之左搆書堂數楹亦
以戒得題額葢仰循/ 皇祖垂示之意也 望道依然慚未見化民肫若竟
何成余即位五十餘年以來無日不以化民惠鮮為先/務乃近日臺灣逆匪林爽文等謀為不廹脅良
民抗拒官軍半載有餘尚未就獲雖撫躬循/省尚無致此之由然頑梗未化殊深憤懣每教新什
隣舊詠藉騐年來已所行
御製題戒得堂戊申/
書堂述
祖額檐開肯構而今亦乆哉已是居安九年閲曰惟謙
[016-14a]
益一言該有無形著後記悉辛丑作戒得堂後記謂前/記言其欲得者有形得與
失任彼其過小後記言其已得者無形得者而曰無形/盖言消息盈虚之理滿損謙益之機即潜伏于其中也
以此慄慄戒懼日慎一日若今嵗臺灣之三月蕆功緬/甸之萬里入貢當亦仰邀 上蒼鍳予夙昔不得已
而用兵之心刀/益昭茲寵眷耳
覆載恩叨此日培平得臺灣順得緬莫非篤念戒中來
御製題戒得堂已酉/
金風皜日曉秋清徙倚書堂静六情下卷魯論堪意㑹
上篇孔子重躬行戒之原在耄而耋得也還分實與名
[016-14b]
近誌安南終始事更申知過義尤精安南用兵之始意/在興㓕繼絶原無
欲得其土地之心然得其名與得其實同當孫士毅初/復黎城予不能無得名之意迨後阮光平復來予不處
孫士毅之乆駐失防而自咎其喜而忘懼為未能體得/ 皇祖戒得之訓因書安南始末事記以誌過而戒
之義為/尤精矣
御製戒得堂自箴庚戌/
書堂樸不詡耽耽硯净甌香性所諳
聖祖兩言記闡兩得四皇祖聖夀望七時鐫用戒之在/ 字通用小璽然 聖意引而
未發予七袠時駐蹕山荘剏作書堂即以戒得題額因/為記以□ 皇祖之義盖 皇祖所云戒得者在
[016-15a]
擴土兼逺之為予欽承順成先志平伊犁定回部靖金/川幸䝉 天助諸事 敢不以 皇祖之戒為
戒乎嗣有後記之作謂前記之義言其欲得後記之義/言其已得消息盈虚之理滿損謙孟之機伏于無形敢
不日慎一日以待歸政/之年詳見前後兩記
先師三戒戒宜三兹年登八旬是宜/第三之戒得矣生身鱗集西合北
今嵗西北諸藩如額魯特霍碩特都爾伯特土爾扈特/烏梁海哈薩克及各回城伯克等皆逺來祝嘏念其未
出痘生身多俱/今至山荘宴賚虔念駢臻東及南其東南如安南國王/阮光平及朝鮮南掌
緬甸各國使臣咸來京稱慶亦俱令先至山荘一體與/宴似此中外一家可稱極盛䝉 天佑能不益切虔
寅且以盛/滿為懼矣極盛何修遇而得
[016-15b]
天恩深沐懼兼慙
臣/等伏讀
御詩敬懐
天貺恒以時處極盛益深戒滿之衷即如五風十雨叶
應屢綏而
聖念攸勤惟因大順而増大惕若本年諸藩鱗集祝
嘏來同以
必得之徳而猶申
[016-16a]
戒得之箴謙斯受益義與謨典並昭矣
[016-16b]
八旬萬夀盛典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