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八旬萬夀盛典卷十四
聖徳十/ 文徳二/
皇上命頒布四庫全書
詔許士子檢錄乾隆五十五年復
諭翰林院一體遵行
御製命頒布四庫全書時許願讀中秘者抄錄毋靳詩
以誌事庚戌/
[014-1b]
發帑増抄四庫書更非㨗徑為崇儒前因江浙為人文/淵藪特命繕寫四
庫全書三部分弆揚州文滙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俾士子得就近抄録𫝊觀用光文治其抄錄書手皆
特發内帑雇覔不致濫/邀議叙為仕途㨗徑也擬公寒士廣聞檢預禁守臣嚴
䕶符全書繕竣分庋三閣恐地方大小吏過扵珍䕶以/致徒供挿架無禆觀摩因復降㫖曉諭有願讀中
秘書者許其陸續領出廣為傳寫但令督撫等派委妥/員董司其事設立收發檔案登註明晰不致遺失舛錯
俾多士得殫見洽聞以副朕/樂育人才稽古右文之至意褒博三倉實富矣精英二
酉任觀乎欲期寰宇敷文教濟濟明廷治贊吾
先是乾隆三十八年
[014-2a]
命館臣蒐輯永樂大典散篇成帙並校勘各省所進遺
書彚為四庫全書共三萬六千册繕寫四分分貯
大内之文淵閣
圓明園之文源閣
避暑山莊之文津閣
盛京之文溯閣復
命擇精粹者輯為四庫全書薈要一萬二千卷繕成二
分一貯
[014-2b]
大内摛藻堂一貯
圓明園味腴書室乾隆四十四年四十五年薈要二
分告成四十六年至四十九年四庫全書四分次
第告成又乾隆四十七年
特頒諭㫖俯念江浙為人文淵藪發給内帑續繕四庫
全書三分扵揚州文滙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
閣各貯一分至五十五年陸續頒發其自四十五
年以後編纂成書者若
[014-3a]
皇清開國方略滿洲源流考平定三逆方略
大清一統志
皇朝通典通志續通典通志
盛京通志
宗室王公表傳蒙古王公表傳繙譯五經通鑑綱目
續編通鑑輯覽附錄改正名字之金元遼史契丹
國志明宫史明臣奏議職官表河源紀略蘭州紀
略熱河志日下舊聞考補繪離騷音韻述微詩經
[014-3b]
樂譜等書均
諭令錄入四庫全書以昭美備
乾隆五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奉
上諭四庫全書薈萃古今載籍至為美備不特内府珍
蔵藉資益覽亦所以流傳廣播沾溉藝林前因卷頁
浩繁中多舛錯特令總纂等復加詳細讐校俾無魯
魚亥豕之訛兹已釐定蕆工悉臻完善所有江浙兩
省文宗文滙文瀾三閣應貯全書現在陸續頒發藏
[014-4a]
庋該處為人文淵藪嗜古好學之士自必羣思博覽
藉廣見聞従前曽經降㫖准其赴閣檢視抄錄俾資
蒐討但地方有司恐士子繙閲汚損或至過為珍秘
以阻其争先快覩之忱則所頒三分全書亦僅束之髙閣
轉非朕捜輯羣書津逮譽髦之本意即武英殿聚珍
版諸書排印無多恐士子等亦未能全行購覔該督
撫等諄飭所屬俟貯閣全書排架齊集後諭令該省
士子有願讀中秘書者許其呈明到閣抄閲但不得
[014-4b]
任其私自攜歸以致稍有遺失至文淵等閣禁地森
嚴士子等固不便進内抄閲但翰林院現有存貯底
本如有情殷誦習者亦許其就近檢録掌院不得勒
阻留難如此廣為傳播俾茹古者得覩生平未見互
為抄錄傳之日久使石渠天禄之蔵無不家絃户誦
益昭右文稽古嘉恵士林盛事不亦善乎
臣/等欽惟我
朝圖籍垂光儲珎藝藪
[014-5a]
皇上以聖學崇深迪
稽古右文之治爰羅三萬六千册之閎富編摹檢校
悉禀
睿裁既快全書之集大成分藏
四閣備著
記文美矣盛矣復
發帑繕録三分
頒之江浙兩省特沛
[014-5b]
恩言許令𫝊抄毋靳其情殷誦習者翰苑存貯底本
亦得就近檢録盖
聖人敷宣雅化嘉恵儒林有加無已之至意允宜祥
徵太乙輝映長庚
天文人事並昭煒郁者哉
乾隆五十五年
皇上重排石鼓詩
特命製鼓重刻置太學及熱河
[014-6a]
文廟
御製集石鼓所有文成十章製鼓重刻序庚戌/
凡舉大事者必有其㑹與其時而總賴昭明
天貺以成其功武成九次無論矣即如四庫全書及以國
書譯漢蔵經皆始於予六旬之後自癸巳年蒐輯海/内遺書並於永樂
大典内採集散篇命館臣依經史子集督繕四庫全/書四分又佛經本出厄訥特珂克一譯而為唐古忒
之番再譯而為震旦之漢其蒙古經則康熙及乾隆/陸續譯成而未有國書之佛經先於乾隆三十七年
亦命開館譯定兹二事卷帙浩繁俱非易於觀成/者乃皆在予六句後始命舉行初亦覺其遲也既
[014-6b]
而悔之以為舉事已晚恐難觀其成越十餘載四庫
全書則早㕘攷裝潢畢以貯之閣而所譯漢藏兹亦
將告畢就此非
天恩垂佑俾予雖老而善成此二事乎近因閲石鼓文惜
其嵗久漫漶所存不及半夫以國學興賢述古之為使
千萬年之後並此僅存者胥歸無何有之鄉有治世
之責者視之而弗救予且不成為讀書之人矣斯事體
大千古讀書人所不能任亦従無道及者予故不怍
[014-7a]
不文及此未至耄耋智昏爰蕆此事盖石鼓之為宣
王時作與夫宜置國學為萬世讀書者之津逮自以
韓昌黎之見為正車攻吉日之章班班可考也後人/議論
紛出如董逌程大昌據左傳成有岐陽之蒐以為成/王鼓鄭樵據殹㞼二字見秦斤秦權以為秦鼓馬定
國據後周書以為宇文鼓陸友仁據北史以為元魏/鼓至楊慎之偽作全文為尤謬甚總不若韓愈之見
為正盖即本鼓之文取証小雅可信也若歐陽修集/古錄云韋應物以為文王鼓宣王刻今應物石鼓歌
具存明以為宣王何曽有文王之/説近者尚悮况與論三代以上㦲夫昌黎有其見而
無其力且未思及存其詩則予較昌黎為勝矣兹用
[014-7b]
幸翰苑之例乾隆九年重修翰林院落成親臨錫宴/以張説東壁圖書府五律四十字為韻
予賦東字及末音字二韻其/餘飭諸臣各分一韻賦詩親定首章截其長以補
後數章之短即用文中字並成末章自第二至第九
命彭元瑞按餘字各補成章非因難以見巧實述古
以𫝊今於是石鼓之文仍在十鼔井井有條而不紊
矣舊鼓舊文為千古重器不可輕動但置木柵蔽其
風雨以永萬世而新為十鼓以刻十章並列國學以
公天下恵後儒則仍周宣之文也熱河
[014-8a]
文廟為嵗嵗恵逺詰武之地則亦命置之以詔来世庶
乎宣王中興之烈不冺
宣聖牖世之道恒昭而予耄耋之年尚得蕆此崇文之
舉孰非㑹之萃時之合深蒙
昊貺之所致㦲希周家卜世之久鬯皇清重道之規後世
子孫尚慎念之是為序
我/車既工攻/
我/馬既同
我/車既好
我/馬既
阜/君子員員云/邋邋獵/其斿麀鹿速速君子之求
[014-8b]
右一八句凡二十/九字重文三
郭廓/猷□合/衟道/允□熾/隹維/宣/天子謂公
徒/我
其㠯以/□田/簡徒/□徇/衆除
道/具駕
我/
馭/
其亞師我/弓其射
右二八句凡三/十五字
亞車趍趍趂/酋/車䢱䢱續/左驂䮯䮯敖/右驂
音/速
其游□□丑若反司馬相如/大人賦休□奔走其□未/詳旛旛君子其来
導導/我/鳴鑾
[014-9a]
右三八句凡二十/六字重文六
車趩趩丑亦反/行聲也欶䇿/馬䟏䟏音/瀝導導/
彼/盭盩/邍原/
隮彼/大
陸/彤矢□□鏃/鹵鹵/弓□□音/臺其斿
音/洛君子其来
右四八句凡二十/七字重文五
遄来騝騝音/堅寺時/余卅三/十里余射鹿于兹六轡寫缷/止
出勿□憂/微霾/或以時雨邍原/溼隰/隂陽霝靈/帛泊/
華/
籞/天子之所
[014-9b]
右五九句凡三十/七字重文一
其淵殹也/孔深帛泊/淖洋/滔滔沔沔泛/澫漫/之一
方其魚不識㞼㞼烝/隹維/鱮鯊/□鯁/鱄鮒/
音/白又极
楫/又罟
右六八句凡二十/九字重文四
其阪/又多𣗳為
㯶/
音/咎棫樸楊桺及㮚栗/既氐柢/
既柞如□莽/如箬及華/及碩禽
翰/□攸/宫以寺時/
而乍
[014-10a]
右七八句凡三/十四字
其邍原/孔獸□迺/寍寧/處麋豕
豚/蜀犢/麀鹿雉免
音/即其旲古老反/白澤也
憲/其虎左驂馬執之大黄弓
射之
右八八句凡三十/二字重文二
即鹿又奔搏麀又真填/鮮□葅/時□㫖/異音拉今作/䏠博雅
謂之/是申如天之□喜潘迪作嘉朱彜尊石鼓/考據施宿引説文作喜秀□藝/
員云/乍作/□□未/詳未/詳即以寫樂
[014-10b]
右九八句凡三十/字重文二
徒/
馭/既射
我/馬載止用賢孔
康康敇□治/田
車既安日隹維/丙申用各為章害曷/不永寧
右十八句凡三十/一字重文一
御製重排石鼓詩得句庚戌/
就石鼓所有三百十字分排十章並鑿成十鼓各泐
其面
十什排成十鼓咸崇文漫議創非凡就其本有差鱗次
[014-11a]
弗以所無為雁讒潘氏迪/詳詮尚可取楊家慎/偽作概
従芟拈題既復囅然笑那禁千年後削劖
臣/等謹案古来金石之最夀者莫石鼓若其宜
寘國學以津逮萬世之讀書者誠如
御製序文韙唐臣韓愈之言為正慶逢我
皇上登耄耋之年剏億萬載非常之舉舊文
重次貞石新刋用以公天下而昭来許而
聖意深逺
[014-11b]
命於國學於熱河
文廟分列其間臣/等竊以車攻吉日之詠周宣不
過揚中興之駿業而未嘗膺運㑹之極隆若我
皇上文謨武勲炳灼今古偉
鴻烈之九奏拓疆宇於二萬里之遥胥藉
天眷
祖貽蒙庥悠逺則今新鼓之成羲娥齊耀夫豈容成𨽻
首所能布算及之者乎
[014-12a]
乾隆五十五年
命以清文繙譯全藏經成
皇上親製序文
申訓
御製清文繙譯全藏經序庚戌/
為事在人成事在
天天而不佑事何能成人而不為
天何従佑然而為又在循理為不循理之事
[014-12b]
天弗佑也予所舉之大事多矣皆賴
昊乾黙佑以致有成則予之所以感
貺奉行之忱固不能以言語形容而方寸自審實不知
其當何如也武功之事向屢言之若夫訂四庫全書以
及國語譯漢全蔵經二事胥舉於癸巳年六旬之後既而悔
之恐難觀其成越十餘載而全書成兹未逮二十載
而所譯漢全藏經文畢蕆夫耳順古稀已為人生所艱
致而况八旬㢤兹以六旬後所剏為之典逮八旬而得
[014-13a]
觀國語大藏之全成非
昊乾嘉庇其孰能與於斯而予之所増惕欽承者更不
知其當何如矣至於以國語譯大藏恐人以為惑於禍
福之説則不可不明示其義夫以禍福趨避教人非佛
之第一義諦也第一義諦佛且本無而況於禍福乎但
衆生不可以第一義訓之故以因縁禍福引之由漸
入深而巳然予之意仍並不在此盖梵經一譯而為番
再譯而為漢三譯而為蒙古我皇清主中國百餘年彼
[014-13b]
三方久屬臣僕而獨闕國語之大藏可乎以漢譯國語
俾中外胥習國語即不解佛之第一義諦而皆知尊君
親上去惡従善不亦可乎是則朕以國語譯大藏之本
意在此不在彼也兹以耄耋觀蕆事實為大幸非溺於
求福之說然亦即䝉
天錫佑如願臻成所為益深畏滿怵惕儆戒而已耳是
為序
臣/等謹案佛書以有全藏不與經史並列我
[014-14a]
皇上精究法乘以為梵文雖異其義則同亦既三譯
成編番漢蒙古字體俱備則
國語譯經之舉所闗固有甚鉅者焉仰惟
皇上以長夀無量之身
康强御世慶登
八旬而兹所譯全藏經文適以本年告蕆是不可思
議之因縁皆由
善思議之福智有以快如願而覩圓成信非偶然也
[014-14b]
恭譯
序文推本於
上天之黙佑
示要於中外之尊親要皆以循理之為廣
大同之化然則
文思光被
至徳難名彼三竺之秘典且將與四庫之鴻篇同垂
不朽豈非
[014-15a]
億載昌期之盛事乎哉
[014-15b]
八旬萬夀盛典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