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57 歷代帝王宅京記-清-顧炎武 (WYG)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厯代帝王宅京記卷一
             崑山顧炎武撰
  總序上
伏羲氏都於陳今河南開封府/陳州有太昊陵
 春秋傳曰陳太昊之虚也
神農氏初都陳後居曲阜司馬貞三皇本紀注曰據今/淮陽有神農井又左傳魯有
 大庭氏之庫是也今/山東兖州府曲阜縣
[001-1b]
 水經注曰陳城故陳國也伏羲神農並都之城東北
 三十里許猶有羲城實中
黄帝居軒轅之丘山海經曰在窮山/之際西射之南邑於涿鹿之阿今/直
 𨽻保/安州遷徙來徃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
 漢郡國志上谷郡涿鹿縣引帝王世紀曰黄帝所都
 有蚩尤城阪泉黄帝祠
 水經注曰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
 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晉太康地理記
[001-2a]
 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㑹水出蚩
 尤城城無南面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里有蚩
 尤城泉水淵而不流霖雨則流注東北入涿水
少昊自窮桑登帝位在魯/城北居曲阜今曲阜縣/有少昊陵
 春秋傳曰封伯禽於少皥之虚注少皥虚曲阜也在/魯城内 劉楨魯都
 賦昔大庭氏肇建厥居/少昊受命亦都茲焉
顓頊都帝丘今山東東/昌府濮州
 春秋傳曰衛顓頊之虚也故為帝丘註衛今山東/郡濮陽縣昔
[001-2b]
 帝顓頊居之其城内有顓頊塚中皇/覽曰顓頊塚在城門外廣陽里
帝嚳都亳今河南河南/府偃師縣
 水經注曰亳本帝嚳之虚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
 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尸鄉亭是也
堯都平陽今山西平陽/府臨汾縣
 五子之歌曰維彼陶唐有此冀方孔安國傳冀/州堯所都
 春秋傳曰呉公子札觀樂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
 陶唐氏之遺民乎
[001-3a]
 後漢郡國志曰河東郡平陽侯國有鐵堯都此應劭/曰在
 平河/之陽
舜都蒲坂今山西平陽府蒲州言皇甫謐曰舜所都或/言蒲坂或言平陽或 潘潘今上谷嬀州城
 是/也
禹都安邑今山西平陽府解州安邑縣都郡國志夏縣/東北十五里安邑故城禹所 也 皇甫謐
 曰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
 服䖍曰唐虞夏之都大率相近不出河東之界
湯居亳
[001-3b]
 書序曰自契至於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傳/曰
 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焉故曰從先王居嚳金/履祥曰唐虞以上無王稱且契非嚳子不宜謂 先
 王也先王者必指元王/此商王追稱之辭也
 漢書地理志曰河南郡偃師殷湯所都皇覽曰偃師/有湯亭有湯
 祠/書立政三亳皇甫謐曰䝉為北亳穀熟為南亳偃
 師為西亳詩元鳥正義曰亳地在河洛之間書序注/云今屬河南偃師地理志河南郡有偃師
 縣有尸鄉殷湯所都皇甫謐曰學者咸以為亳在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西二十里有尸鄉亭是也謐考
 孟子湯居亳與葛為隣案地理志葛今梁國寧陵之/葛鄉是也湯地七十里葛伯不祀湯使亳衆為之耕
[001-4a]
 有童子餉食葛伯奪而殺之古文仲虺之誥曰湯征/自葛始計寧陵去偃師八百里而使亳衆為之耕有
 童子餉食非其理也今梁國自有二亳南亳在穀熟/之地北亳在䝉地非偃師也書序曰盤庚五遷將治
 亳殷即偃師是也然則殷有三亳二在梁國一在河/洛之間穀熟為南亳即湯都也䝉在北亳即景亳是
 湯所受命也偃師為西亳即盤庚所徙者也立政之/篇曰三亳阪尹是也如謐之言非無理矣鄭必以亳
 為尸鄉者以地理志言尸鄉為殷湯所都是舊説為/然故從之也且中候格予命云天乙在亳東觀在洛
 若亳在梁國則居於洛東不得東觀於洛也所言三/亳阪尹謂其尹在阪謐之所言三亳其地皆非有阪
 故立政註云三亳者湯舊都之民分為三邑其長居/險故云阪尹蓋東成臯南軒轅西降谷也是鄭以三
 亳為分亳民於三處非三處有亳地也杜預以景亳/為周地河南鞏縣西南有湯亭或説即偃師也漢書
[001-4b]
 音義曰臣瓚案湯居亳今濟陽薄縣是也今薄有湯/冢已氏有伊尹冢皆相近又以亳為濟隂薄縣以其
 經無正文故各為異説/地名變易難得而詳也
 括地志曰宋州穀熟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地即湯
 都北五十里䝉城為景亳湯所盟也因景山為名河
 南偃師為西亳即帝嚳湯所都盤庚所遷亳邑故城
 在偃師縣西十四里
仲丁遷於囂音敖史記作隞甫書正義曰李顒云囂在/陳留浚儀縣皇 謐云仲丁自亳徙囂在
 河北也或曰今河南敖倉二説未知孰是也括地志/云滎陽故城在鄭州滎澤西南殷時敖地 周時名
[001-5a]
 北制在敖山之陽後屬韓為滎陽/縣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滎澤縣
河亶甲居相書傳曰在河北/州内黄縣東南 括地志曰故殷城在相/史記項羽與章邯期洹
 水南殷虚上今河/南彰徳府安陽縣
祖乙圯於耿書傳曰圯於相遷於/耿河水所毁曰圯
 水經注曰汾水又西逕耿鄉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為河所毁故書序曰祖乙圯于耿後漢郡
 國志曰河東郡皮氏有耿鄉耿史記正義曰括地志/云綘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 城故耿國也今山西
 平陽府蒲州河津縣史記作邢/索隱曰邢音耿近代本亦作耿
盤庚遷於殷
[001-5b]
 史記曰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
 成湯之故居水經注曰陽渠又東逕亳殷南昔盤庚/所遷改商曰殷始此 書五方括地志
 曰湯自南亳遷西亳仲丁遷囂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盤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遷也釋文馬氏曰五邦
 謂商邱亳/囂相耿
武乙徙朝歌今河南衛/輝府汲縣
 史記曰武乙立殷復去亳徙河北
 又曰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
 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001-6a]
 漢書地理志曰河内本殷之舊都周既滅殷分其畿
 内為三國詩風𨚍&KR0352衛國是也𨚍以封紂子武庚&KR0352
 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監民謂之三監
 後漢郡國志曰朝歌紂所都居南有牧野北有𨚍國
 水經注曰朝歌城本沫邑詩云爰采唐矣沫之鄉矣
 殷王武乙始遷居之為殷都也有糟丘酒池城内有
 鹿臺紂自投於火處竹書紀年曰武王親禽帝受於
 南單之臺蓋鹿臺之異名也
[001-6b]
 詩譜曰𨚍&KR0352衛者商紂畿内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
 禹貢冀州太行之東北踰衡漳東及兖州桑土之野
 周武王伐紂以其京師封紂子武庚為殷後庶殷頑
 民被紂化日久未可以建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監
 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自紂城而北謂之𨚍南
 謂之&KR0352東謂之衛
周太王遷於岐山今陜西鳳翔/府岐山縣
 史記曰后稷封於邰徐廣曰今斄鄉在扶風名正義/曰括地志云故斄城一 武功
[001-7a]
 古邰/國公劉居邠正義曰括地志云豳州新平/縣古豳國公劉所邑之地古公遷
 岐詩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孟子曰太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
文王居豐括地志云周豐宫在雍州鄠縣東/三十五里 今陜西西安府鄠縣
 詩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於崇作邑於豐
武王宅鎬括地志曰鎬在雍州西南二十五里西顔師/古曰今昆明池北鎬陂是 今陜西 安府
 咸陽縣西南里徐廣曰豐鎬/相去二十五 皆在長安南
 詩曰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水經/注曰
[001-7b]
 渭水上承鎬池於昆明池北周武王之所都也自/漢武帝穿昆明池於是地基構淪禠今無可究
既克商遷九鼎於洛邑今河南府/洛陽縣
 史記曰武王至於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
 為不寐王曰告汝惟天不饗殷自發末生於今六十
 年麋鹿在牧蜚鴻滿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維天建
 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以至今索/隱
 曰言殷家不大光昭亦/不即賓滅以至於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王曰定
 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惡貶從殷王受日夜勞來我西
[001-8a]
 土我維顯服及徳方明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毋固
 其有夏之居索隱曰夏居河南初/在陽城後居陽翟我南望三塗北望
 嶽鄙索隱曰杜預云三塗在陸渾南嶽蓋/河北太行山鄙都鄙謂近嶽之邑顧詹有河
 粤詹雒伊毋逺天室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
成王使召公相宅
 召誥曰惟二月既望傳曰周公攝政七/年二月十五日越六日乙未
 王朝步自周則至于豐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來三
 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於洛卜宅厥既
[001-8b]
 得卜則經營傳曰其已得吉卜則經營規/度城郭郊廟朝市之位處越三日庚
 戍太保乃以庶殷攻位於洛汭傳曰以衆殷之民治/都邑之位於洛水北
 今河南城也縣正/義曰漢河南 治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
 公朝至於洛則達觀於新邑營越三日丁巳用牲
 於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於新邑牛一羊一豕
 一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書命庶殷侯甸男邦
 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洛誥曰周公曰予維乙
 卯朝至於洛師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澗水東瀍
[001-9a]
 水西惟洛食傳曰我卜河北黎水上不吉又卜澗/瀍之間南近洛吉今河南城也卜必
 先墨畫龜然後/灼之兆順食墨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傳曰今/洛陽也
 將定下都遷殷/頏民故并卜之伻来以圖及獻卜傳曰遣使以地/圖及獻所卜吉
 兆来告/成王
 又曰戊辰王在新邑傳曰以十二/月戊辰晦到烝祭嵗文王騂牛
 一武王騂牛一王命周公後
 春秋傳曰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京/相
 璠曰郟山/名鄏邑名
[001-9b]
 史記曰太史公曰學者皆稱周伐紂居雒邑綜其實
 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復
 都豐鎬至犬戎敗幽王周乃東徙於雒邑
平王東遷居雒邑
 史記曰平王立東遷於雒邑辟戎冦
 詩譜曰王城者周東都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其
 封域在禹貢豫州太華外方之間北得河陽漸冀州
 之南始武王作邑於鎬京謂之宗周是為西都周公
[001-10a]
 攝政五年成王在豐欲宅雒邑使召公先相宅既成
 謂之王城是為東都今河南是也召公既相宅周公
 徃營成周今洛陽是也成王居雒邑遷殷頑民於成
 周復還歸處西都至於夷厲政教尤衰十一世幽王
 嬖褒姒生伯服廢申后太子宜臼奔申申侯與犬戎
 攻宗周殺幽王於戯晉文侯鄭武公迎宜臼於申而
 立之是為平王以亂故徙居東都王城
 括地志曰故王地本郟鄏周公新築在洛州河陽縣
[001-10b]
 北九里苑内東北隅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此城
 至敬王乃遷都成周至赧王又居王城也詳見/卷三
秦孝公都咸陽在陜西西安府咸/陽縣東二十里
 史記曰秦之先中潏保西垂非子居犬丘正義曰扶/風槐里縣
 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時名/廢丘髙祖三年更名槐里封邑於秦徐廣曰今天/水隴西縣秦
 亭/莊公復居犬丘文公元年居西垂宫四年居汧渭
 之㑹寧公徙居平陽徐廣曰郿之平陽亭正義曰括/地志云故城在岐州岐山縣西
 四十六里秦寧/公徙都之處徳公居雍正義曰括地志云岐州/雍縣南七里故雍城獻公居
[001-11a]
 櫟陽徐廣曰今/萬年是也孝公十二年作為咸陽正義曰括地/志云咸陽故
 城亦名渭城在雍州咸/陽縣即孝公徙都之處築冀闕徙都之秦凡/八徙
漢髙帝初王關中今陜西漢中/府南鄭縣
二年冬十一月都櫟陽今陜西西安府臨/潼縣東北櫟陽鎮
五年春二月甲午即皇帝位於汜水之陽乃西幸洛陽
因戍卒婁敬之説即日車駕西都關中
 史記劉敬傳曰戍卒婁敬求見説上曰陛下都洛陽
 豈欲與周室比隆哉上曰然敬曰陛下取天下與周
[001-11b]
 室異周之先自后稷堯封之邰積徳累善十有餘世
 公劉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馬箠居岐師/古
 曰箠馬策也杖謂拄之也云/杖馬策者以示無所携持也國人争隨之及文王為
 西伯斷虞芮之訟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濱來歸之
 武王伐紂不期而㑹孟津之上八百諸侯皆曰紂可
 伐矣遂滅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
 洛邑以此為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
 矣有徳則易以王無徳則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務
[001-12a]
 以徳致人不欲依阻險令後世驕奢以虐民也故周
 之盛時天下和洽四夷鄉風慕義懷徳附離而並事
 天子不屯一卒不戰一士莫不賓服效其貢職及周
 之衰也分而為兩師古曰謂東/周君西周君天下莫朝周不能制
 也非其徳薄也而形勢弱也今陛下起豐擊沛收卒
 三千人以之徑徃而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羽戰滎陽
 争成臯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
 𡍼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未絶傷夷
[001-12b]
 者未起而欲比隆於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也且
 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衆
 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
 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
 也夫與人鬭不搤其亢未能全勝也張晏曰亢喉嚨/也師古曰搤與
 㧖同謂促持之/也亢下郎反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
 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髙帝問羣臣羣臣皆山東
 人争言周王數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
[001-13a]
 能决及留侯明言入關便即日車駕西都關中東萊/大事
 記曰婁敬所引有徳易以王無徳易以亡乃戰國陋/儒之説於周秦形勢初未嘗考也豐鎬本文武成康
 之所都平王東遷始以封秦耳敬所言秦之形勢乃/周之形勢秦漢間人多不學但據目見言之東遷以
 前全盛之周則/識之者鮮矣
 留侯世家曰劉敬説髙帝都關中上疑之左右大臣
 皆山東人皆勸上都洛陽洛陽東有成臯西有殽澠
 背河向伊洛其固亦足恃留侯曰洛陽雖有此固其
 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
[001-13b]
 也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
 北有胡苑之利索隱曰崔浩云苑馬牧外接胡/地馬生於胡故云胡苑之利阻三
 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
 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京城
 千里天府之國也劉敬説是也於是髙帝即日駕西
 都關中
七年春二月自櫟陽西都長安地理志云長安縣髙祖/五年置長安本鄉名盧
 綰封長安侯西今陜西西/安府長安縣 故城是也
[001-14a]
 史記髙祖本紀曰上擊韓王信還至長安蕭何治未
 央宫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師古曰未央宫雖/南向上書奏事謁
 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亦在北焉是則以北闕/為正門而又有東門東闕至於西南兩面無門闕矣
 蓋蕭何初立未央宫以/厭勝之術理宜然乎上見其壯麗甚怒謂何曰天
 下匈匈勞苦數嵗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宫室過度也
 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
 海為家非令壯麗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上悦自櫟陽徙都長安
[001-14b]
惠帝元年春正月城長安
三年春發長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萬六千人城長安
三十日罷
夏六月發諸侯列侯徒𨽻二萬人城長安
五年春正月復發長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萬五千人
城長安三十日罷秋九月長安城成此據漢書孝惠帝/本紀文案史記吕
 后本紀曰三年方築長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成/就此云五年九月成小異索隱引漢宫闕疏四年築
 東面五年/築西面
[001-15a]
 漢書翼奉傳曰元帝時奉為中郎上延問以得失奉
 以為祭天地於雲陽汾隂及諸寢廟不以親疎迭毁
 皆煩費違古制又宫室苑囿奢泰難供以故民困國
 虚亡累年之蓄所由來久不改其本難以末正廼上
 疏曰臣聞昔者盤庚改邑以興殷道聖人美之竊聞
 漢徳隆盛在於孝文皇帝躬行節儉外省繇役其時
 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中諸離宫館也未央宫又無
 髙門武臺麒麟鳳凰白虎玉堂金華之殿獨有前殿
[001-15b]
 曲臺漸臺宣室温室承明耳孝文欲作一臺度用百
 金度大/各反重民之財廢而不為其積土基至今猶存師/古
 曰今在新豐縣/南驪山頂上又下遺詔不起山墳故其時天下大
 和百姓洽足徳流後嗣如令處於當今因此制度必
 不能成功名天道有常王道亡常亡常者所以應有
 常也必有非常之主然後能立非常之功臣願陛下
 徙都成周左據成臯右阻澠池前鄉嚮/同崧髙後介大
 河建滎陽扶河東南北千里以為關而入敖倉地方
[001-16a]
 百里者八九東厭壓/同諸侯之權西逺於萬/反羌胡之難
 陛下共恭/同已無為按成周之居兼盤庚之徳萬嵗之
 後長為髙宗漢家郊兆寢廟祭祀之禮多不應古臣
 奉誠難亶居而改作如淳曰欲徙都乃可更制度也/師古曰亶讀曰但居謂依舊都
 也/故願陛下遷都正本衆制皆定無復繕治宫館不
 急之費嵗可餘一年之蓄今東方連年饑饉加之以
 疾疫百姓菜色師古曰人専食菜故/肌膚青黄為菜色也或至相食地比
 震動師古曰/比頻也天氣溷濁日光侵奪執國政者豈可不
[001-16b]
 懷怵惕而戒萬分之一乎言當防意/外之變臣願陛下因天
 變而徙都所謂與天下更始者也天道終而復始窮
 則反本故能延長而亡窮也今漢道未終陛下本而
 始之於以永世延祚不亦優乎如因丙子之孟夏順
 太隂以東行張晏曰如因今丙子之四月也太隂是時/在甲戌當轉在乙亥丙子左旋之義也
 後七年之明嵗必有五年之餘蓄然後大行考室之
 禮李奇曰凡宫新成殺牲以釁祭致有五祀/之神謂之考室師古曰考成也成其禮也雖周之
 隆盛亡以加此惟陛下留神詳察萬世之策書奏天
[001-17a]
 子異其意答曰問奉今園廟有七云東徙狀何如奉
 對曰昔成王徙雒盤庚遷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
 知也非有聖明不能一變天下之道臣奉愚戅狂惑
 惟陛下裁赦
 王莽傳曰更始都長安居長樂宫府藏完聚獨未央
 宫燒更始至嵗餘政教不行眀年夏赤眉樊崇等衆
 數十萬人入關立劉盆子稱尊號攻更始更始降之
 赤眉遂燒長安宫室市里害更始民饑餓相食死者
[001-17b]
 數十萬長安為虚墟/同城中無人行宗廟園陵皆發掘
 惟霸陵杜陵完六月世祖即位然後宗廟社稷復立
 天下艾又/同
光武建武元年夏六月己未即皇帝位於鄗南冬十月
癸丑車駕入洛陽遂定都焉
 後漢書杜篤傳曰篤以關中表裏山河先帝舊京不
 宜改營洛邑迺上奏論都賦
 杜篤論都賦曰皇帝以建武十八年巡於西嶽行至
[001-18a]
 長安眀年有詔復函谷關作大駕宫六王邸髙車廐
 於長安脩理東都城門橋涇渭
 王景傳曰先是杜篤奏上論遷都欲車駕遷還長安
 耆老聞者皆動懷土之心莫不眷然佇立西望景以
 宫廟已立恐人情疑惑㑹時有神雀諸瑞章帝時有/神雀鳳凰
 白馬/等瑞乃作金人論頌雒邑之美天人之符
獻帝初平元年春二月丁亥遷都長安
 後漢書楊彪傳曰關東兵起董卓懼欲遷都以違其
[001-18b]
 難違避/也乃大㑹公卿議曰髙祖都關中十有一世光
 武宫雒陽於今亦十世矣按石包䜟宜徙都長安以
 應天人之意百官無敢言者彪曰移都改制天下大
 事故盤庚五遷殷民胥怨昔關中遭王莽變亂宫室
 焚蕩民庶塗炭百不一在光武受命更都雒邑今天
 下無虞百姓樂安眀公建立聖主光隆漢祚無故捐
 宗廟棄園陵恐百姓驚動必有糜沸之亂如糜粥/之沸也
 包䜟妖邪之書豈可信用卓曰關中肥饒故秦得并
[001-19a]
 吞六國且隴右材木自出致之甚易又杜陵南山下
 有武帝故瓦陶竈數千所並功營之可使一朝而辦
 百姓何足與議若有前却我以大兵驅之可令詣滄
 海彪曰天下動之至易安之甚難惟眀公慮焉卓作
 色曰公欲沮國計耶太尉黄琬曰此國之大事楊公
 之言得無可思卓不答司空荀爽見卓意壯恐害彪
 等因從容言曰相國豈樂此耶山東兵起非一日可
 禁故當還以圖之此秦漢之勢也卓意小解罷卓使
[001-19b]
 司𨽻校尉宣播以災異奏免琬彪等
三月乙巳車駕入長安幸未央宫
 後漢書董卓傳曰初長安遭赤眉之亂宫室營寺焚
 滅無餘是時惟有髙廟京兆廟舍遂便時幸焉後移
 未央宫
 蔡邕集有宗廟祝嘏曰嗣曽孫皇帝其敢昭告於皇
 祖髙皇帝各以后配昔受命京師都於長安享國十
 有一世歴年二百一十載遭王莽之亂宗廟隳壞世
[001-20a]
 祖復帝祚遷都雒陽以服土中享國一十一世歴年
 一百六十五載予末小子遭家不造早統鴻業奉嗣
 無疆關東吏民敢行稱亂總連州縣擁兵聚衆以圖
 叛逆震動王師命將征服股肱大臣推皇天之命以
 已行之事遷都舊京昔周徳缺而斯干作應運變通
 自古有之於是乃以二月丁亥來自雒越三日乙巳
 至於長安勑躬不慎寢疾旬日賴祖宗之靈以獲有
 瘳吉旦齋宿敢用潔牲一元大武柔毛剛鬛商祭明
[001-20b]
 視薌合嘉蔬香萁醎鹺豐本明粢醴酒用告遷來尚
 饗
 又有九祝辭曰髙皇帝使工祝承致多福無疆於爾
 嗣曽孫皇帝使爾受禄於天宜此舊都萬國和同兆
 民康乂眉夀萬年子子孫孫永守民庶勿替引之
興平二年秋七月車駕東歸
建安元年秋七月甲子車駕至雒陽
 後漢書本紀曰車駕至雒陽幸故中常侍趙忠宅八
[001-21a]
 月辛丑幸南宫楊安殿是時宫室燒盡百官披荆棘
 依墻壁間州郡各擁彊兵而委輸不至羣僚饑乏尚
 書郎以下自出採梠音吕埤蒼曰/穭自生也或饑死牆壁間或
 為兵卒所殺
八月庚申遷都許今河南開/封府許州
魏文帝黄初元年冬十二月初營雒陽宫戊午幸雒陽
二年春正月改長安譙今鳳陽/府亳州許昌是年正月改/縣為許昌縣今/河
 南彰徳府臨漳/縣西二十里洛陽為五都
[001-21b]
 水經注曰魏因漢祚復都雒陽以譙為先人本國許
 昌為漢之所居長安為西京之遺跡鄴為王業之本
 基故號五都
 魏畧曰立石表西界宜陽北循太行東北界陽平南
 循魯陽東界郯為中都之地令天下民聴内徙復五
 年
按是時三國鼎立季漢昭烈帝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府
呉大帝都建業今南京/應天府
[001-22a]
晉武帝泰始元年冬十二月受魏禪都雒陽
惠帝永興元年冬十一月河間王顒使其將張方刼帝幸
長安以征西府為宫
光熙元年夏六月帝還雒陽
懷帝永嘉五年夏六月劉曜王彌冦雒陽帝䝉塵於平

 晉書本紀曰東海王越之出也使河南尹潘滔居守
 大將軍茍晞表遷都倉垣帝將從之諸大臣畏滔不
[001-22b]
 敢奉詔且宫中及黄門戀資財不欲出至是饑甚人
 相食百姓流亡者十八九帝詔羣臣㑹議將行而警
 衛不備帝撫手歎曰如何曽無車輿乃使司徒傅祇
 出詣河隂脩理舟楫為水行之備朝士數十人𨗳從
 帝步出西掖門至銅駝街為盜所掠不得進而還
愍帝建興元年夏四月壬申即皇帝位於長安
四年秋八月劉曜冦長安冬十一月帝䝉塵於平陽
元帝太興元年春三月丙辰即皇帝位於建康愍帝建/興元年
[001-23a]
 改建業/為建康
 晉書王𨗳傳曰蘇峻既平宗廟宫室並為灰燼温嶠
 議遷都豫章三呉之豪請㑹稽二論紛紜未有所適
 𨗳曰建康古之金陵舊為帝里又孫仲謀劉元徳俱
 言王者之宅古之帝王不以豐儉移都茍宏衛文大
 帛之風則無徃不可若不績其麻則樂土為虚矣且
 北冦游魂伺我之隙一旦示弱竄於蠻越求之望實
 恐非良計今特宜鎮之以静羣情自安由是嶠等謀
[001-23b]
 並不行
 晉禪於宋
 宋禪於齊
 齊禪於梁
 梁禪於陳五代皆都建康及陳後主而隋滅之
元魏始居匈奴之故地至力㣲追謚神/元皇帝乃遷於定襄之
 盛樂
 五傳至猗盧追謚穆/皇帝乃城盛樂以為北都修故平城
[001-24a]
 以為南都登平城西山觀望地勢乃更南百里於灅
 水之陽黄𤓰堆築新平城晉人謂之小平城
四傳至賀傉追謚惠/皇帝築城於東木根山徙都之
紇那追謚煬/皇帝遷於大寗
翳槐追謚烈/皇帝城新盛樂在故城東/南十里
什翼犍追謚昭/成皇帝移都於雲中之盛樂宫其孫珪始即皇
帝位為太祖
 
[001-24b]
 
 
 
 
 
 
 
 歴代帝王宅京記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