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6 湖廣通志-清-邁柱 (WYG)


[094-1a]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九十四
  藝文志
  疏
皇清
  進奏議疏          劉子壯
  為懇請力行以光
親政事臣/草茅書生荷䝉
[094-1b]
聖恩拔置詞垣三年以來日夜思維矢竭顓愚光贊
髙厚及至今春我
皇上親政
恩詔上傳頻頒德意及内外諸臣先後奏疏見我
皇上所以進賢愛民布德除弊為開代致治億萬年久
  逺者悉且備矣率是行之雖唐虞三代可以漸臻
  而望治之心猶有待者豈言之者巳詳而行之尚
  未能敏而奮也臣/觀數日以來所降
[094-2a]
德音諸臣所條便宜自臨朝講學執經侍班臺諫立仗
  以及用人理財省刑寛斂諸大典者皆巳具備無
  俟臣/臣/所請者惟祈
皇上勤御便殿日召院部大臣將向來頒行及題奏者
  勅以力行其巳施行者務在持久其未盡行者宜
  加敏速務求至當則内外咸精心實事而天下咸
  被德澤故不自揆冒昩謹録
親政以來
[094-2b]
恩詔
上諭及内外大小諸臣奏疏為二巻進呈倘䝉賜翻譯得
  登御覽將諸事件毎朝臨問責以成效臣/不勝幸甚
  遵
諭陳言疏             熊賜履
  為遵
諭陳言仰祈
睿鑒事臣/荆楚鄙儒謭劣無似猥䝉
[094-3a]
先帝簡拔授以清班繼荷
 皇上殊恩累遷今職十載 禁林
 兩朝知遇
 聖恩髙厚踵頂莫捐中夜捫衷汗流浹背伏念臣/雖至
   愚自幼讀書辨志竊以聖賢為師數年以來恭遇
 皇上髙拱深居
 經筵未舉區區獻納之微忱無由上達於
 黼座且以出位陳詞典制有禁因循噤嘿尸素到今臣/
[094-3b]
   之罪也亦臣之分也兹者伏遇
 皇上恪謹天戒軫念民依
 虚巳下詢採及葑菲此正微賤小臣圖報涓埃之日也
   臣/備員侍從職司勸講不敢摭拾浮談毛舉細故
   以溷
 宸聽謹仰遵
 明詔殫竭愚衷蒭蕘之言庶幾
 髙深之一助也惟
[094-4a]
皇上留神省覽則天下幸甚伏讀
詔書有曰今聞直𨽻各省人民多有失所疾苦窮困深
  可軫念或因官吏貪酷朘削民生或因法制未便
  致民失業
皇上此心乃二帝三王之心
皇上此言乃二帝三王之言也夫民生至今日其困苦
  亦孔亟矣國家日言生聚而凋敝愈甚日言軫恤
  而瘡痍不起日言招集言蠲免而流亡滿目逋欠
[094-4b]
  浸多近而 畿甸逺而直省流離瑣尾之狀所在
  皆然未忍備述遡厥由來惟是官吏之脧剝徭賦
  之苛徴有以致之誠有如
聖諭之所云者蓋小民水耕火耨終嵗勤勞僅足以贍
  給其俯仰而夏税秋糧朝催暮督賣絲糶榖十室
  九空私𣲖倍於官徴雜項浮於正額况乎分外之
  誅求無名之賠補種種朘刻剝膚及髓一有不應
  而老弱疾病俱巳顛頓呼號於捶撻敲扑之下而
[094-5a]
  無復能安其室家井廬之樂閭閻之膏液有盡而
  猾胥之貪囊無底愚氓之皮骨僅存而有司之欲
  壑難厭哀此小民百孔千瘡無從療治正使年熟
  嵗稔尚難保須臾不絶之命一旦水旱頻仍饑饉
  見告其不轉徙流亡填溝渠而委道路者幾何哉
  蠲徴則吏收其實而民受其名賑濟則官增其肥
  而民重其瘠強者斬木掲竿弱者析骸易子此理
  勢之所必至者嗚呼此固民情之大可憫而國計
[094-5b]
  之重可憂者也雖然此亦不獨守令之過也守令
  固吏之親乎民者也然上之有監司又上之有督
  撫
朝廷方責之以廉而上官實敎之以貪
皇上固授之以養民之職而上官日課以厲民之行今
  日之守令誠有難焉者雖然督撫為要巳督撫廉
  則監司廉守令亦不得不廉督撫貪則監司貪守
  令亦不敢不貪表直影端源汚流濁此又理勢之
[094-6a]
  所必然者也今之為督撫者求所為精白一心為
  國家安輯地方愛養黎庶者臣/亦不敢謂遂無其人
  獨是國家以全省命脉舉而付託於其身𢌿以察
  吏安民之權屬以興利除害之任其待之不為不
  隆而任之不為不重矣乃日望其察吏而吏治日
  壞日望其安民而民生日蹙日望其興利除害而
  一利未之興一害未之去也不可不謂之上負
朝廷下負生靈矣大抵有司之職業在地方而上官之
[094-6b]
  激勸憑舉劾年來督撫之所薦稱循卓者果小民
  之戴為父母而尊若神君者乎其所劾為貪庸者
  果百姓之畏若豺虎而疾如蛇蝎者乎是未可知
  也以督責為能而不問其慈惠以催科為政而不
  問其撫綏以夤緣之巧拙為優劣而不問其才幹
  之短長以禮節之厚薄為殿最而不論其品誼之
  髙下此風一倡爭相效尤交蟠互結牢不可破如
  是而冀其激濁揚清興利袪弊也是何異適越而
[094-7a]
  北其轅炊沙而望其成飯耶所以比年以來旱澇
  時聞死亡載道而此軰輿金饌玉暮晏朝歌恬焉
  不知有困窮疾苦之足念若秦人視越人之肥瘠
  漠然不加喜戚於其心在此輩不過茍一時之利
  梯一已之榮而不知其斂怨聚愁為國家崇此
  不可解之藴毒在廷諸臣大率習為瞻狥務相容
  隱不肻舉發其貪汚之蹟以告
皇上間有一二指名紏參者亦不過淡寫輕描微示其
[094-7b]
  意曾未甞直暴其汚穢殘酷之所在而
皇上亦遂莫得其蠧國殃民之實状故此輩得以久竊
  威權貪戀禄位方恃此以為壟斷之長計而無辜
  赤子之顛連而無告者正未知何日而有再蘓之
  望也然則今日之吏治民生弊久壞極其所從来
  亦不問可知矣伏乞
皇上將現任督撫大加甄别其賢而能者加銜久任其
  貪汚不肖者
[094-8a]
立賜罷斥無令久居人上荼毒生民嗣後遇督撫缺出
  不拘内外大小臣工果有端方清正望重才優如
  古大臣其人者
勅部院大臣從公保舉授以兹任其考課也以民生之
  苦樂為守令之賢否以守令之貪廉為督撫之優
  劣則督撫得其人監司自得其人監司得其人守
  令亦必得其人自然廉者勸貪者懲有利必興有
  害必除而民之不獲其所者寡矣不此之計而日
[094-8b]
  孜孜焉言計吏言安民言舉劾言蠲賑終不過虛
  文故套美人聽聞而毫無補於吏治民生之實事
  也何則任之非其人行之失其意雖周官周禮祗
  足為厲民禍世之具而巳傳曰有治人無治法又
  曰人存政舉皆不易之論也此
聖諭之所巳及而臣/詳切言之者也雖然内臣者外臣
  之表也京師者四方之倡也本原之地亦在乎
朝廷而巳朝廷一舉一動萬方之則傚九土之觀瞻於
[094-9a]
  是乎出而其大者則在於立綱陳紀用人行政之
  間此其鼓舞化導之權轉移感應之機固有不問
  之草野而問之廊廟者此固一定之理也今朝政
  之可議者不止一端臣/請擇其至重且大者言之
  一曰政事極其紛更而國體因之日傷也從來聖
  君賢相開國承家必取一代之典章法制為之斟
  酌損益釐為百世不易之令模以善建於不拔逺
  之子孫率由無愆忘變亂之患近之臣民遵守無
[094-9b]
  紛擾叢脞之虞三代盛王所以保世滋大無疆惟
  休者此也我
 國家章程法度一踵先朝之舊雖其勢之極重而難
  返事之極敝而難行者類無不承訛襲陋茍且因
  仍曾不聞畧加整頓去其所為太甚之弊而急功
  喜事之輩又從而意為更變於其間但知趨目前
  尺寸之利以便其私而就中莫大之憂無窮之患
  潛倚暗伏於冥冥之内而皆不知所以為之計朝
[094-10a]
  舉夕罷旋罷而旋舉甲張乙弛倐弛而倐張不獨
  盈庭聚訟空耗僚采之精神抑且
 令甲游移重傷國家之大體
王言屢䙝朝政滋繁議論日多成功絶少此時事之最
  當講究者也伏乞
皇上勅下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將國家制度文
  為詳審㑹議何者當沿何者當革何者宜益何者
  宜損參以古制酌以時宜務期振裘挈領綱舉目
[094-10b]
  張勒為㑹典著為成憲則上有道揆下有法守詒
  謀垂裕作述於昭而億萬年無疆之基業在此矣
  一曰職業極其隳窳而士氣因之日靡也國家之
  設官也滿漢相制堂屬相維不獨欲其可否調劑
  使事無偏畸正欲其同寅協恭俾責無他卸近見
  各衙門大小臣工大率以意見為嫌疑以嫌疑為
  推諉求其一力擔當實心任事之人蓋絶無而僅
  有也明知其事之必不可行而不以為否明知其
[094-11a]
  事之必不可不行而不以為可隂拱緘黙瞻顧依
  阿而奸人猾胥因得以弄法舞文偷换手眼此其
  為害有不可勝言者比年以來此風尤甚纍纍若
  若相率而習為軟美圓熟之態而以不分涇渭不
  辨皂白為得計外託老成慎重之名而内懷持禄
  養交之念憂憤者謂之疎狂建白者目為浮躁廉
  静者斥為矯激端方者目以迂腐間有修身體道
  讀書窮理之士則羣焉指為道學之人而非笑之
[094-11b]
  詆排擯斥勢不至於禁錮其終身而不巳此識者
  所為深憂永嘆而不能不為世道之感也伏乞
皇上立振頹風作興士氣申飭滿漢諸臣虛衷酌理實
  意任事化情靣為肝膽轉推諉為擔當是曰是非
  曰非不必粧聾作啞也可則可否則否不必首鼠
  模稜也漢官勿以阿附滿官為工堂官勿以偏任
  司官為計宰執盡心論思而不必以唯諾為休容
  臺諫極力糾繩而不必以鉗結為將順則職業修
[094-12a]
  舉聨常剔釐官箴日肅而士氣日奮矣一曰學校
  極其廢弛而文教因之日衰也宋儒程顥曰治天
  下以正風俗得賢才為本又曰三代養賢必本於
  學而徳化行焉治道出焉明乎學校為賢才之藪
  教化之基而學術事功之根柢也今者庠序之敎
  缺焉不講矣師道不立經訓不明士子伏案呻吟惟
  是揣摩舉業以為弋科名掇富貴之具而絶不知
  所為讀書講學以求聖賢理道之歸其號為髙明
[094-12b]
  有志者又或泛濫於百家沉淪於二氏甚者習為
  一派詖淫邪遁之説以亂吾聖人中正平實之理
  拾禪偈為宗傳尊牟尼為至聖猖狂怪誕不可方
  物其於吾聖人之所為下學而上達者蓋不啻鄙
  為芻狗而漫焉不知綱常名教之為何物惑世誣
  民充塞仁義斯道之淪晦未有甚於此時者也伏
  乞
皇上隆重師儒興起學校 畿輔則責成學院各省則
[094-13a]
  責成學道使之統率士子講明正學非六經語孟
  之書不得讀非濓洛關閩之學不得講敦崇實行
  扶持正敎一洗從前浮薄偏曲之陋習與空虛荒
  誕之邪説而又舉行貢監之法令於士子中擇其
  志趨端卓英俊可造者縣學一人州學二人郡學
  三人貢之 國雍寛其館舎以居之豐其廩餼以
  養之又於廷臣中有道髙徳邵老師宿儒如宋胡
  瑗元許衡其人者
[094-13b]
特簡一二人使司成均主教導日進諸生而陶淑造就
  之其道必本於人倫達乎天徳其敎自灑掃應對
  以至於義精仁熟漸摩誘掖循循有序三載之後
  學成材就司成次其優劣等第彚送吏部吏部量
  其材之大小學之淺深而授之秩其公卿大夫之
  子弟亦如之至於山林髙蹈之士有經明行修徳
  業完備者仍請
勅下地方官悉心諮訪據實奏
[094-14a]

朝廷優禮延聘加意褒崇以為士習人心之勸則道術
  以正學術以明教化大行人材増盛其有補於國
  家也寧淺鮮哉一曰風俗極其僭濫而禮制因之
  日壞也禮者聖王所以節性防淫而維係人心於
  不墜也小民至無知也其氣易勝而其情易流勝
  者毎至不可禦而流者常至不可遏其所以不至
  於横潰四出一往而不囘者賴上有禮教以持之
[094-14b]
  於先而又有法制以繩之於後也臣/觀今日風俗
  其奢侈凌越至有不可殫述者一裘而費中人之
  產一宴而靡中嵗之糧輿隸披貴介之衣倡優擬
  命婦之飾習為固然爭相雄長而無有起而議其
  非者彼又安知王章之不可踰而天秩天叙之不
  可紊乎夫禮敎之不行自貴近犯之也
朝廷崇儉約誰敢有好侈靡者
朝廷重樸遫誰敢有誇美麗者風行草偃理有固然耳
[094-15a]
  蓋奢則必貪而廉恥喪矣奢則必僭而名分蕩矣
  奢則必驕奢則必競而禮讓衰節文亂矣嗚呼此
  饑之本寒之源而盗賊訟獄水旱災荒之所由起
  也伏乞
皇上躬行節儉以為天下先
明詔内外臣民一以質樸儉約為尚自王公以及士庶
  凡宫室車馬衣服僕從一切器用之屬俱立定經
  制限以成數
[094-15b]
頒示天下俾恪為遵守不許稍有踰越開後來驕奢淫
  佚之漸久之儉徳日彰貪風日息民風醇而人心
  厚其以幾於淳龎之治也不難矣雖然猶非本計
  也至論根本切要之地端在我
皇上之一身矣蓋
皇躬者又萬幾之所受裁而萬化之所從出也孟子曰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董子曰
  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
[094-16a]
  民正萬民以正四方二子之言萬世之龜鑑也從
  古帝王聖如堯舜可謂至矣而危微精一之誡不
  啻諄諄焉蓋雖生知之聖亦藉學問之力也我
皇上神明天縱睿哲性成豈區區常情之所能測然而
生長深宫春秋方富薰陶
徳性輔養
聖躬端在此時矣伏乞
皇上慎選耆儒碩徳老成端重之士置之
[094-16b]
 左右優以保衡之任隆以師傅之禮不必勞以職事
  拘以文貌使之出入
禁闥時親
便座從容閒讌講論道理啟沃
宸衷涵養
聖徳又妙選天下英俊使之陪侍
法從朝夕獻納開陳善道切劘治體以備顧問廣聽聞
  毋徒事講幄之虚文毋徒應
[094-17a]
經筵之故事毋以寒暑有輟毋以晨夕有間至於大學
  衍義尤為切要下手之書其中體用包舉本末貫
  通法戒靡遺洪纎畢具誠千聖之心傳百王之治
  統而萬世君師天下者之律令格例也伏願
皇上延訪真儒深明厥㫖者講求研究務曉暢其精微
  奥妙之理於是考之以六經之文監之以歴代之
  蹟實體諸躬黙㑹諸衷以為敷政出治之本若夫
  左右近習必端其選綴衣虎賁亦擇其人壬人佞
[094-17b]
  倖不置於前𧰟色娃聲不御於側非聖之書擯而
  不讀無益之事戒而不為内而深宫燕閒之間外
  而大廷廣衆之際微而起居言動之恒凡所以維
  持此身者無所不備所以防閑此心者無所不周
  則君志清明君身强固舉夫立政敷教知人安民
  無非天徳之流行天則之昭著而坐收體乾行徤
  之成功是
皇上直接夫二帝三王相傳之心法自有以措斯世斯
[094-18a]
  民於唐虞三代之盛而非漢唐宋明之所能望其
  項背也又何吏治不清民生不遂之足慮哉諺曰
  正其本萬事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此
聖諭之所未及而臣/推本言之者也臣/志學有年粗知
  章句凡所敷陳率皆聞諸師友考諸經傳而非妄
  為臆説以自干於㒺
上之誅昔宋儒朱熹入對有戒其勿以正心誠意之説
  進者熹曰生平所學止此四字豈忍隱黙以欺吾
[094-18b]
  君臣/之心亦如是而巳伏乞
皇上諒其朴愚之衷恕其狂妄之罪
俯賜包涵
留神採擇則臣/幸甚天下幸甚伏念臣/自幼失怙憂病
  交侵年方三十而衰落巳如六七旬老人精神枯
  耗肌骨羸削理不久長於人世又賦性迂戇不合
  時趨過此以往正未知所以仰報
天恩之日敢因
[094-19a]
明詔披瀝肺肝抵冐
宸嚴㒺識忌諱臣/無任戰懼惶悚之至縁係應
詔條陳事宜字多逾格且恐煩凟
天聽不敢逐欵具本竝乞
睿鑒施行
  重修石鼓書院疏       袁廓宇
  為名賢教地久湮多士文風漸靡臣/捐貲修舉以
  崇先祀以引後學事竊惟敎化昌則人心正文明
[094-19b]
  盛則奸宄消蓋自古以來岳瀆加封名賢賜祀原
  以制一代祀典之隆兼以昭萬古倫常之極今我
大清建鼎制作維新章程憲古事事改觀矣臣/在遐荒
  思維鞏固
皇圗洪開景運苦臣/愚昧少所俾臧竊見衡陽楚地上
  游湖南衝要東連兩粤嘯聚無常西逼滇黔烽煙
  時警諸凡防守稽察繕器修城不敢不兢兢修飭
  猶恐大義未明以致宵小竊伏深維其故非僅師
[094-20a]
  武臣力也是必大明學術丕振人心使君父之義
  忠孝之性曉然於人心庶詩書之澤反側潛消而
  干羽之風苗頑漸格謂非文徳懷柔之效與臣/
  披閲圖記城之東北二里許有石鼓山書院一區
  當蒸湘衡水之交滙存漢唐數代之芳蹟昔諸葛
  武侯駐節臨蒸調兵充賦後世因以建祠及唐則
  郡人李寛結廬講學宋則朱熹張栻再闡儒風考
  其由來書院之創修在唐𤣥宗之甲子歴二百七
[094-20b]
  十餘嵗至宋太宗而一新又二百八十餘嵗當元
  世祖而復振碑稱宋景祐中賜額石鼓書院祀韓
  愈朱熹張栻三名賢後增李寛李士貞黄幹周濂
  溪共七賢焉併賜田廬以贍庶士沿及明初無不
  鼓勵重光厄於明季禍起羣兇煨燼之餘禋祀不
  舉及今諸士散伏誦讀無聲臣/職是土日切圗維
  必使一道同風修明往學用是㑹同鎮道府縣等
  官共捐貲委員相度經營起工於去嵗仲冬落成
[094-21a]
  於今年仲夏中堂妥侑武侯兩廡各為書舎前堂
  謹祀七賢共費直六百餘金復集諸生嵗時課藝
  以敦敎化之本續先聖之緒使之修身論道貞慝
  咸歸非奉
皇上寵靈則祀典不光風猷有梗臣敢冐昧上 請者
  不第起諸賢之故事實所以綏徳懐來鼎振風俗
  有關於世道人心者也伏乞
勅部諮訪舊例仍
[094-21b]
賜祀典以光先賢以鼓後學永誌
皇慈於不朽矣
  築河疏           顧如華
  為奸豪違例築河不獨壑鄰兼至病國請
勅行查為首姓名究擬以甦殘黎以全額賦事臣/惟自
  古大一統之世有分土而無分民灑沉澹災之法
  有疏導而無壅閼况曲防遏糴垂戒前史曾未聞
  不經
[094-22a]
 題請不協輿議而公然創築河口希圗嫁禍鄰封先
  巳斂怨同邑如臣/鄉安陸府潛江縣姦豪之擅塞
  蘆洑口一事者也考漢水發源於嶓冢經秦之漢
  中鞏昌楚之鄖陽襄陽安陸漢陽等府上下二千
  餘里始合流於大别以入江禹貢所謂江漢朝宗
  于海是也按漢水隨地而得名曰漾曰沔曰漢曰
  滄浪餘波則謂之潛總之一漢水也今俗呼為襄
  河然自安陸而上夾岸皆山其勢不得逞由安陸
[094-22b]
  而下則山漸逺而水漸大故南北兩岸之民多築
  隄垸以自固猶虞其横也兩岸又各為河以殺其
  勢南則有荆州之夜澤口潛江之蘆洑口北則有
  天門之牛蹄口有漢川之脉旺嘴皆所以分衍水
  勢使之上流有注下流有洩其來久矣乃近來臣
  鄉漢水降割於安陸漢陽二郡尤烈前此屢經撫
  按奏報上厪
宵旰殷憂是雖有分衍之支流且不能遏抑水患况可
[094-23a]
  塞此潰彼騁一二人强暴之私智障數百年通行
  之水口乎潛江而上不暇具論潛江迤下則為天
  門漢陽漢川等縣直抵大江旁及徳黄二郡諸屬
  縣潛塞蘆洑則水無所洩必泛濫於兩岸而天門
  漢川竝受其潰决之禍潛與沔西湖一隅為鄰也
  獨不思天門亦巳之切鄰乎若潛可塞蘆洑天門
  亦可塞牛蹄漢川亦可塞脉旺嘴各為壅泉激水
  而數百里之民盡化為魚鱉矣此臣/所謂不顧鄰
[094-23b]
  封之安危者一也即就潛江論之按該縣田地坐
  襄河西岸者四十二垸坐襄河北岸者二十七垸
  其地居該縣十之九坐東岸黄漢等十垸僅得該
  縣十之一此河一築止利於黄漢諸垸而南北兩
  岸垸禾盡委游波可乎且潛產豆商賈所集潛不
  宜稻借資鄰境潛西無薪悉取於河此塞則豆不
  得出榖不得入晨炊之蒭不能不懸釜以待則於
  民商皆有所不便令潛人怨聲載道彼此相訌可
[094-24a]
  知其専欲難成無關地方永久之圗此臣/所謂不
  顧同邑之利害者二也且臣/更細詢其形勢矣塞
  河不獨為天門與漢川竝潛累也蓋夜澤蘆洑二
  口為
王師入荆之路今夜澤河身久淤非盛夏水漲則舟不
  得行所藉者蘆洑一河耳若此河又塞則舟師無
  由入荆荆南軍需多轉輸於漢北塞此則餉道不
  通其病國在兵餉天門民糧不下三萬漢徳諸屬
[094-24b]
  邑皆不下數萬一潛邑不過萬餘合盤打筭利害
  孰多孰少其病國在賦稅則為害滋大此臣所謂
  不顧
 國計之輕重者三也既非衆論之僉同又未經撫按
  之
 題請顯係該縣土豪恃强朦上虐下實為羣心所不
  甘
 國法所難容也目今正届長夏大浸不測臣/切慮桑
[094-25a]
  梓不能不據以入
告者應請
勅部撫按詳察為首姓名掲報縣官僉撥人夫決開築
  口止許各修隄垸以禦水患則國計民生罔不攸
  賴矣
  請停議增玉田等處駐防兵丁疏 吳正治
 題為駐防原以為民添設誠恐滋擾請停止議増之
  兵以安
[094-25b]
 畿輔生靈事我
皇上念京畿重地䑕盗竊發民生未安
特諭樞臣/確議作何分派防守隨經諸王大臣㑹議請
 命樞臣勒布等㑹同該撫詳酌議覆據稱每旗分住
  二城則兵有遷移之苦創造房屋則錢糧縻費所
  有添設各項均應停止獨以昌平等八城而外若
  玉田灤州霸州雄縣為衝要形勢之地應添設章
  京兵丁及蓋房等項奉
[094-26a]
㫖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㑹議具奏諸臣持論不
  一主前議者云應添設主後議者云應停止今聞
  奉有依前議之
㫖此固
皇上睿慮周詳未雨綢繆之至計也而臣/竊有請者臣/
  惟致治之要必在安民安民之道止期休息恭繹
上諭原從民生起見則玉田等四城添設章京兵丁之
  議其不必者有三其不便者亦有三何以言之邇
[094-26b]
  來
 畿輔之區雖常有竊發不過鼠賊耳地方有司茍能
  留心捕治自可輯寧固無煩設兵以擒賊或有成
  羣大盗一時難以解散則必調重兵發禁旅始可
  撲㓕又非藉數十兵可恃以無恐也不必者一昌
  平等八城叅領兵丁既巳星羅碁布而豐潤開平
  樂亭又議添設馬兵犄角相援臂指相應倘衝要
  形勢之地遇有寇警何難協力窮追滅此而朝食
[094-27a]
  乎不必者二况逺近民人不知為偶爾竊發之䑕
  盗不知添設兵丁之多寡但聞輦轂之下無端増
  設四城滿州兵丁舉動非細近畿本自無事何故
  駭人聽聞不必者三而其所不便於民者則以新
  設之兵兵民未習遽難浹洽民以疑而生畏兵因
  動而生驕其勢然也今玉田等四城百姓聞添設
  師旅將必有紛紛疑慮者矣
 國家承平數十年一旦使四城老幼無以自安一不
[094-27b]
  便也每城所設防守尉等官原以督率旗兵緝拿
  盗賊萬一耳目未周約束不嚴有如部覆所云駐
  防甲兵與家僕為盗者雖將該管章京及該主嚴
  行處分而小民巳受荼毒矣二不便也部覆霸州
  雄縣灤州城内原有空地可蓋營房其寳坻玉田
  城内無有空地應于城外築墻立柵蓋房居住雖
  不佔取民房未免勞民動衆且也地方官吏保無
  有借端科詐者乎安得事事而察之也三不便也
[094-28a]
  由斯以觀玉田灤州霸州雄縣添設章京兵丁之
  議本以為民也而或致擾民矣揆諸
皇上愛民如子之心夫豈相合哉臣/從諸王大臣後與
  聞末議確見此事無益於地方而將來必有害於
  民生是以鰓鰓過計請將玉田等城議添之兵亟
  為停止以安四城億兆之人以培
神京根本之重地庶近畿黎庶各得其所民氣完固而
  盗賊自消矣伏祈
[094-28b]
皇上睿鑒施行
  請復漕運疏         嚴正矩
  為遵
諭直陳楚省漕折之累乞
勅部從長酌議以甦積困以安民生事臣/伏讀
上諭加意治平惓惓以民生疾苦失所失業為念俾内
  外大小臣工確陳利弊此誠堯舜憂民之盛心也
  以臣/聞見最真則有楚民折漕為累一事敢為
[094-29a]
皇上陳之夫楚民至今日而困甚矣蓋自流氛荼毒閱
  二十餘年自我
朝定鼎始獲敉寧乃以滇黔阻化致煩大兵駐鎮蒭糧
  轉運嵗無寧日至南服蕩平而西山之役元氣殆
  盡矣計此漕糈關係軍
 國重需或本或折誰敢憚於輸將惟是折色之累實
  有重困者按楚省南漕二糧自開
 國之初俱留本地支用至康熈四年餘漕七萬餘石
[094-29b]
  五年餘漕十三萬餘石司糧諸臣以船缺丁少疏
  請改折至再迄今尚未有定論為可慮也查楚省
  原額船八百二十餘隻兵燹焚擄之後尚存船三
  百五十餘隻因本地不運借協江西一百八十二
  隻輪流迭運昔以總屬公家無妨通融協濟今也
  當務之急豈可久假不歸以十三萬漕石計之照
  每船載糧五百石之例止需船二百六十隻巳自
  不乏况以渉江巨艘往俱倍載不既贏餘乎近者
[094-30a]
  楚省不稔而米價甚賤需米五石纔可完一石之
  折是百姓受數倍之累不待明者而辨之也
皇上憫憐江南白折之艱著徴本色
天語所布萬姓歡呼以白糧玉粒加貴於漕楚米之價
  倍賤於南
宸衷鑒及必有惻然動念者則必如何而船足如何而
  江楚之運俱無悞如何而漕糧得有歸著斟酌至
  當務期裕餉便民經久無弊伏請
[094-30b]
勅部從長酌議覆施行
  請彚輯
聖政成編疏           張可前
 題為
聖徳逺邁千古
睿謨宜昭億祀請
勅編輯成書以丕示遐邇式訓臣民事竊惟古帝王建
  非常之功徳者必備非常之法守用以啟廸海内
[094-31a]
   臣民俾遵循於至善也臣/伏見
 皇上盛德巍巍參天兩地事

廟則致敬奉
兩宫則盡孝蠲租省刑之
 詔屢下
  經筵講學之勤弗輟
 神謀獨運
[094-31b]
 大武遐昭猶復
 宵衣旰食安不忘危咨諏民隱肅清吏治
 却登封而㒺舉
 讓尊號以弗居
 鳯輦東巡閭閻被
 德恩加前代之園陵
 澤逮先師之苗裔乃至一動一言無不仰契天心俯協
   輿望固巳光輝史册美不勝書然非彚輯成編頒
[094-32a]
  布海内則率土臣民有身被生成而未能仰窺制
  作之精意者矣臣/謹按明太祖洪武七年日厯告
  成承旨詹同侍講學士宋濂請將當日聖政輯成
  一書分為四十類名曰寳訓傳示天下夫明祖以
  武功開國其所行政事猶且允臣下之請編為寳
  訓况我
皇上合創守而同揆裕文武而兼濟超越明祖萬萬哉
  今
[094-32b]
 起居注諸臣雖巳詳記
聖績而金匱石室之藏人間無由窺測即近者奉
詔纂脩方畧然止載伐叛之武功而未紀歴年之仁徳
  臣/竊謂且
勅内閣翰林院諸臣備輯
皇上御極以來
睿謨聖政彚成一書分條編類如宋濂等所集寳訓例
  刋布寰宇一以廸四海之臣民一以垂億祀之法
[094-33a]
  守煌煌乎竝二典三謨而焜燿于覆載間矣抑臣/
  更有請者
駕幸闕里
御書萬世師表四字懸額孔廟曠典盛事振古所無竝
  請
皇上勅部勒石徧頒各省懸之學宫不獨
尊師重道之盛徳昭示士類更見
龍飛鳯翥之寳篆光垂寰區也如果臣/言不謬伏乞
[094-33b]
睿鑒採擇施行
  重農積粟疏         姚締虞
  臣/按民為邦本食為民天我
皇上念稼穡之艱難憂民間之水旱於康熈十八年六
  月十一日特頒
上諭有曰近據四方奏報雨澤霑足可望有年恐豐稔
  之後百姓仍前不加撙節妄行耗費著各該地方
  大吏督率有司曉諭小民務令力田節用多積米
[094-34a]
  糧庶俯仰有資凶荒可備欽此浩蕩
恩綸無逺弗届官民遵守比及三年矣臣/聞九年耕有
  三年之餘三年耕有一年之蓄使直省大吏能仰
  體我
皇上愛民之心以督率有司天下有司仰體我
皇上愛民之心以勸諭百姓則雖家給而人足可也不
  然則是陽奉而隂違者也若不嚴行稽察何以分
  别賢否且今河南山東山西諸處俱以旱聞所謂
[094-34b]
  備凶荒而資俯仰者此其時矣臣/
皇上勅行各督撫轉行所屬監司守令嚴行稽察見在
  某府州縣某地方曽否積貯若干果否可備荒歉
  據實
 奏聞分别勸懲仍當及期多方設處務起閭閻之瘡
  痍母得臨時徒請賑蠲反資官胥之中飽庶乎不
  虛我
皇上先事圖維之聖心也抑臣/更有請者現行事例官
[094-35a]
  員薦舉必令開明興行敎化夫所謂教化者虚而
  無徴之説耳臣請即以
上諭之勸農積粟定守令之賢否今冬計典務令登答
  明白如果躬行勸諭其百姓務本業而多力田其
  地方敦儉樸而有積備是本官真教化也即應卓
  舉如或漫不經心其百姓游手好閒而不務農桑
  其地方奢靡鬬爭而漸至虛耗是本官無教化也
  即註下考如此則於民命邦本未嘗無小補矣臣/
[094-35b]
  言果否可採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請免江西逋税疏       姚締虞
  為直陳江右數年來不忍言之傷殘請早豁十三
  四年必不能完之逋税免致百姓逃亡漸圖地方
  生聚事臣/謬以菲材蒙
皇上差往江西主戊午鄉試出闈之後目擊地方荒殘
  百姓凋敝實有數十年未易復者若不早圗補救
[094-36a]
  稍渉因循則後效難期流離益甚臣/不敢不為我
皇上痛切陳之自十三年滇黔告變一時叛將悍卒等
  乗機竊發以致湖泊山陬羣盗繼起掠邑攻城焚
  殺淫擄又韓大任等流突境内號召伏莽重戕地
  方其時被賊失䧟殘破者撫州建昌廣信饒州南
  康吉安南安七府受禍最慘其餘雖郡城未失而
  所屬州縣城郭鄉落賊宼蹂躪靡有寧宇幸賴我
皇上威靈凱歌旋奏底定太平然而丁壯之死於鋒刃
[094-36b]
  者不能復生老弱之轉於溝壑者不能復起子女
  之巳被俘擄者不能復聚也田畝之荒蕪者不能
  即闢廬舎之焚析而傾頽者不能即構也其屢經
  題報在丁缺田荒案内則寧州武寧等三十九州
  縣衛傷絶丁三十六萬一百餘名口抛荒田地八
  萬六百三十餘頃廬陵等三十二縣竝贛吉等衛
  所死絶丁三十六萬二百餘名口抛荒田地九萬
  四千九百餘頃抛荒屯田四萬九千四百餘畝部
[094-37a]
  議將廬陵等三十二縣暫免十六年錢糧仍令招
  徠勸種荒田將十七年額賦俱行徴收其寧州等
  三十九州縣概未議豁仍檄各屬設法勸輸在部
  臣為國持籌自宜慎重而微臣/身到地方敢弗實
  陳夫十六年之免以其丁缺而田荒也無主之田
  業户既死且逃矣死者自不可問即使逃者慰諭
  招徠朝呼夕至而安挿靡定牛種全無烏能即時
  開墾輸本年之正賦乎若所謂設法勸輸者則紙
[094-37b]
  上之空談難以奉行者耳現在孑遺靡室靡家鳩
  形鵠面即竭力奉公亦巳難矣而又欲其官與民
  設法以包賠無主之虛賦此必不得之數也臣/
  四思維亦不敢即請豁免惟有權宜之法限年開
  墾升科耳請
勅督撫酌量輕重或限五年或限三年徐徐勸墾以漸
  升科其有變亂内挖濠掘塹沙塞水沖草木繁蕪
  萬萬不可開墾者即與另册報除庶乎丁缺田荒
[094-38a]
  一案之賠累可清矣然而從前積逋之數懸賦尚
  存若不請蠲則追呼廹切此驚魂靡定者又轉徙
  而流亡耳烏能安土樂業為
朝廷墾荒而増課乎臣/查江西自十三年至十六年未
  完地丁銀共三百二十萬有零該督撫以瀝陳郡
  邑等事交疏請蠲未允也復以郡邑半皆殘毁等
  事復以各屬荒殘益甚等事交疏請蠲未允也督
  撫受
[094-38b]
朝廷厚恩寧不思為國計彼誠目擊情形不得巳而請
  命耳今者督撫刻責之守令守令刻責之窮民日
  事追呼嚴催嚴比而十三年分僅報完一萬四千
  五百餘兩十四年分僅報完一萬一千七百餘兩
  十五年分僅報完五千二百五十餘兩經年餘之
  追比合通省所報完不過三萬零而力巳竭矣計
  巳窮矣此二百一十餘萬者皆在亡何有之鄉即
  敲骨吸髓勢必不能復矣臣/見浙閩用兵均霑浩
[094-39a]
   蕩江右受禍之慘幾倍於浙閩獨可令其向隅而
   莫救乎即江右在順治五年金聲桓等變亂殘破
   省城蒙
世祖章皇帝蠲免逋欠故能徐圗休養况今日情形較甚
   於往昔乎且臣/親見諸有司拘束於功令而不敢
   稍寛恐敲朴日嚴將逃亡日甚是前此之舊欠巳
   不能取盈而後此之新徴終至於虧損曽何補於
  國計祇重傷乎民生念及於此我
[094-39b]
  皇上早蠲一日地方早生聚一日稍遲一日民痛又深
    重一日矣臣/從江右來廵撫方面有司俱得接見
    在臣/為一巳起見自應引嫌然我
  皇上如天好生之心納諫如流之徳臣/仰窺有素值此
    最傷最慘之情形臣/目擊而不言是溺職而負
  君也臣/誼所不敢出也謹披瀝泣陳短疏難盡字多逾
    額伏乞
  聖恩洞鑒即
[094-40a]
賜請豁施行
  請禁僕隸投營疏       姚締虞
  為請禁家人投營叛主之奸竝嚴民間乘機掘塜
  之慘以正名分以靖地方事臣/自江右入都凡事
  關地方之利害繫生民之疾苦咸思據實上陳無
  負我
皇上差遣言官至意然或見之弗詳知之無據即痌瘝
  乃身仍不敢風聞入告也其最著者則家人投營
[094-40b]
  叛主之事矣蓋大河以南江浙楚豫閩粤諸省凡
  在人家得錢鬻身者皆是為奴婢雖主衰僕強亦
  不敢輒萌叛志近者用兵地方多藉投充營伍為
  名往往挾制主人勒索原契攜其妻子而颺去焉
  究竟主人不知其果否入營也即果在營亦不知
  其為有主之僕也總因官司無明禁而悍奴得假
  借耳臣/畧舉一二如黄陂縣知縣金殿臣有家人
  李三忽然投營自稱營官騎馬張蓋竟至縣署立
[094-41a]
  索妻子財物縱横往來駭人耳目無如之何也幸
  天厭其兇李三溺水身死方寢其事候補主事張
  伯琮有家人張純投入營伍屢肆需索其弟仲璜
  不得巳而訟之於官屢訊方結其餘平常百姓之
  家巳叛者固多而未叛者皆隱有一負嵎之勢以
  先嚇其主人而主人不敢繩束其婢僕尤而效之
  非所以靖叛風也至掘塜一事凡經宼賊蹂躪地
  方在在有之大約無賴窮民土豪光棍借以戎馬
[094-41b]
  往來倥偬之時乗機為此或利所有或快私仇者
  居多耳此等慘惡律有明條若非地方官嚴禁而
  覺察之其風豈易遏哉臣/在江西有建昌人湯來
  賀為臣/泣言伊家三世祖塋皆被抛掘其一徴也
  此二事者既往雖不能盡繩而將來則急宜嚴禁
  伏乞
勅部定議嗣後家人投營叛主者作何治罪該營先雖
  不知及知而不發者作何處分凡用兵地方乗機
[094-42a]
  發人塜墓者作何治罪有司官不能覺察申理者
  作何處分通行禁飭庶乎主僕之名分昭而養生
  送死無憾矣臣/謹據實具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請褒恤周惇頥疏       姚締虞
  為
聖心重道方殷先賢表彰未盡亟請
勅議褒恤以昭
[094-42b]
盛治之曠典事臣/惟我
皇上徳盛化神治隆道備崇重先師之典禮録恤周公
  之子孫
恩綸屢沛炳若日星猗與盛哉直千載一時矣乃有以
  一人而當理學絶續之關躬繼往開來之任上接
  孔孟下啟程朱厥功甚鉅而表揚未及若不及今
  陳情徒令世違人湮臣/請得為
皇上陳之臣/按道學之傳孟子而後荀揚之徒不精不
[094-43a]
  詳洎乎五代昏昧巳極宋儒道州周惇頥出直接
  孔孟之傳太極圗説闡河洛之精微易理通書闢
  天人之祕藴潛修黙契闇極而章洛人程珦遣二
  子顥頥受學焉皆能昌明道學以大發有宋一代
  之盛故朱熹之序惇頥曰世所謂二程先生者其
  原蓋自先生發之也可謂不忘所自矣臣/又按宋
  嘉定十三年諡惇頥為元公其詞曰先生博學力
  行㑹道有元脈絡貫通上接乎洙泗條理精宻下
[094-43b]
  逮乎河洛以元易名庶幾百世之下知孟氏之後
  明聖道者必自濂溪始淳祐元年追封汝南伯元
  延祐六年加封道國公明正統元年葺理惇頥祠
  墓優免子孫差役景泰七年查道州周惇頥嫡長
  子孫一人周冕授翰林院五經博士世襲撥給墓
  田至明季而遂失其傳矣竊念先有惇頥然後有
  程朱今二氏世襲弗替而惇頥子孫淪落祠地荒圯
  揆之典章不無掛漏幸逢我
[094-44a]
皇主崇儒重道理學修明臣請
勅廷臣集議詳考惇頥當理學絶續之際啟朱程道脈
  之傳即行楚撫查其子孫果否曾世授五經博士
特賜洪恩酌加優録不惟慰先儒於地下亦可勵百世
  之人心矣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再請復優免廪糧以培士氣疏  姚締虞
  為
[094-44b]
聖治當重熈累洽之後正人材鼓舞欣進之時再請議
  復優免廩糧以培養士氣事臣/惟天地養萬物
聖主養賢以及萬民使朴者相安於耕鑿秀者競勉於
  絃誦所以儲公輔之器於庠序之中也况農工商
  賈皆有謀生之具而佔畢一經家徒壁立者惟此
  寒士耳故既有優免以及生員復有餼糧以及廩
  生誠
朝廷養士之大典不宜因緩急為去留者也臣/給事工
[094-45a]
  垣時曾具疏請復而部議暫停彼時去逆孽蕩平
  之日僅一年耳在部臣身司
 國計或應斟酌盈虚今又三年矣我
皇上文治之光華日盛一日士子觀光之志氣日新一
  日薄海以外皆納欵而投誠荒裔之長且遣子而
  受學誠文教之聿興郅治之隆軌也而且兵革不
  用政簡刑清天災不生民無夭札户部庫藏日積
  充盈稽諸往古成康文景之世粟紅貫朽未有盛
[094-45b]
  於今日者也此時而不復更待何時此事而不行
  更有何事伏乞
皇上特賜恩綸或仍
勅下部議詳查酌復普天率土誦讀之士皆能歌咏
皇恩而昭垂於萬世矣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請均鹽引疏         江 蘩
 題為鹽引之積弊宜清小民之偏困可憫請
[094-46a]
 勅鹽臣酌量均平以裕
 國課以除民累事我
皇上至仁如天憂民若巳事無大小凡關係民生者無
  不委曲周至即如鹽政一事屢經諸臣之
 題請仰見我
皇上曲加軫恤所以惠商裕民者至詳且悉矣獨是鹽
  引一項額數尚有未均者臣/請為
皇上陳之從來田賦之廣狹由於户口之多寡而户口
[094-46b]
  之多寡即闗鹽引之疏滯大抵然也臣/見歴年來
  直省各官以未完鹽引疊受叅罰在州縣官身任
  地方之責鹽引闗係考成豈不力加徴催而疏銷
  無術積困難紓則以均平之法有未行也即以豫
  省之河南一府言之洛陽縣地糧五萬四千三百
  七十兩零銷引則四千六百六十張零靈寳縣糧
  四萬四千四百八十兩零銷引則五千四百八十
  張零一則糧多而引少一則糧少而引多也偃師
[094-47a]
  縣人丁一萬六百有零銷引則二千六百三十張
  零登封縣人丁一萬三千八百零銷引則三千五
  十張零靈寳縣人丁一萬三千八百六十零銷引
  則五千四百八十張零一則丁多而引少一則丁
  少而引多也州縣以額定之引張刻期報完以副
  考成在丁糧多者人𤎆稠宻買銷亦易引繳而小
  民不累唯丁糧俱少之州縣村落邱墟銷引無計
  一嵗之考成立至上官之差提頻加追之商而商
[094-47b]
  困追之民而民貧時窮勢廹不得巳或按户銷食
  計口派銀究之壓欠難清民受敲扑之累而官終
  罹叅罰之苦矣雖鹽引未完叅後有鄰近州縣通
  融帶銷之
 例然既叅之後州縣之降革猶小未叅之前小民之
  比累實深與其叅後而議通融不如均平而免
 題請也臣/向任河南府靈寳知縣時深知受累情由
  夫一府如此則他府可知一省如此則他省可知
[094-48a]
  以臣/愚見莫若取州縣受累之引張加之引張不
  累之州縣量行増減其不累民者不得妄議更張
  仍以各府原定之引額歸之各府屬在他府者
  得妄行越派如此則弊竇清而官民均無苦累矣
  往者行鹽州縣目擊民艱據實詳請而鹽臣以差
  期無幾往返駁查遂至因循今河東鹽臣新受
簡命合無
勅令查訪精詳秉公均派數月之内酌奪
[094-48b]
 題請永為定額無負
皇上簡任至意則一轉移通變間而下無累於商民上
  有禆於
 國賦即有司亦可告無罪於考成矣推之而鹽差諸
  臣州縣有受偏苦之累者皆得據實入
 告如州縣有指稱増減引張科累小民者許鹽臣即
  指名
 題叅否則竝治鹽臣以失察之罪則敷天共戴
[094-49a]
皇仁矣縁係條陳字稍逾格如果臣/言可採伏祈
睿鑒勅部議覆施行
  請通行常平倉法疏      鄭 昱
 題為積貯之成效既以藏富於民北直之變通亟宜
  廣諸各省仰祈
睿斷迅賜施行事竊惟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民安
  而國運昌隆食足而民生樂利此古今不易之定
  理也臣/辦事垣中見户部覆直𨽻撫臣郭世隆為
[094-49b]
聖心之愛民甚切米榖之久積宜商亟請變通以濟實
  用事一疏内稱應如該撫題請各州縣所存米石
  加謹收貯以備賑濟其餘米榖平價糶賣秋收照
  數糴買還倉仍將賣買過銀米價值數目造具清
  册報部查核等因具
 題奉有
俞旨欽遵在案將見直隸之積貯即足直隸之民食榖
  貴不致傷民穀賤不致傷農年凶則有備無患年
[094-50a]
  豐則出陳易新此真常平倉之善制也臣/請得而
  推廣之竊思直隸而外各省俱報有積榖之數俱
  開有捐輸之例存貯米榖無邑無之但未奉部文
  不敢擅動耳查各省昨年豐熟者固多而饑荒者
  間有如河南山陜江淮等處内有
 奏報發賑者有請停漕糧者是目下青黄不接之狀
  與直隸同然也至於湖廣江西素號米榖之鄉臣/
  楚人也三年前讀禮家居每至五六月傳聞榖價
[094-50b]
  不昻而民多乏食豐年猶然况薄收乎是目下青
  黄不接之狀亦與直隸同然也他如閩越川廣雲
  貴等省雖豐歉不齊要之五六月間新禾在畝舊
  榖巳罄皆青黄不接之時又與直隸有同然也夫
  積榖原以為民也榖積而無濟於民食其謂之何
  仰祈
皇上迅飭部議凢各省積貯捐輸米榖行令各撫臣酌
  量州縣之大小詳查存積之多寡應留若干米榖
[094-51a]
  以備饑荒其餘剰者俱於每年五六月照市價減
  糶所糶銀兩仍於本年九十月糴買新榖還倉稍
  有羡餘存為修倉之用夫夏則舊榖必貴秋則新
  榖必賤榖貴則量減而糶以利民榖賤則量增而
  糴以利農豐嵗則出所存之銀買榖以補倉而常
  使其有餘㐫嵗則發原留之榖給賑以救荒而無
  使其不足更將賣買價值動用銀米數目造册報
  部查核買榖則覈實在給賑則予開除民得通其
[094-51b]
  緩急榖不至於紅朽如此則常平倉之良法美意
  行之北直而效行之各省而罔不效雖有水旱而
  天不能使之災斯誠萬世之計所謂議變通以濟
  實用足民食以安民生者莫亟乎此也緣係推廣
  部議起見條陳字多逾格如果臣/言可採伏乞
睿鑒施行
  請罷湖口關復九江關疏    王澤洪
 題為湖口之設關甚險九江之舊關宜復請照成規
[094-52a]
  收税以裕
 國課以全商命事竊惟
 國家之本計惟財與賦財賦之充足在鹽與闗我
皇上頻頒蠲租之
詔屢減額外之徴數十年來農工商賈無不仰戴
皇恩固巳淪肌浹髓矣乃有不費
 内府之金錢不損
朝廷之額課
[094-52b]
綸音一下各省歡呼則莫如湖口之仍歸九江關之為
  善也請為我
皇上陳之夫昔日之設闗九江者因上有龍開河官牌
  夾下有老鸛塘白水港俱可停泊多船冬夏不涸
  無波濤洶湧之危輸將甚便此誠利
 國利民經久不易之善地也後以江西東下亦應納
  税暫移湖口此一時權宜之計耳初未計及湖口
  一縣地處下流乃江湖兩水交㑹之衝又有上下
[094-53a]
  鐘山巉巖峭璧挿入江中既巳設關遂成商船納
  税必泊之地止有虹橋一港水漲之時大船僅容
  數號小船僅容數十隻倘水涸船多不得巳盡泊
  江外大風暴起巨浪滔天欲求入口而不得欲求
  渡關而不能故其患不可勝言此湖口斷斷不宜
  設關之明效也或謂自江西出湖以下江南自江
  南入湖以上江西恐有漏税之弊不知九江一關
  征船而不征貨丈尺巳定税無可匿臣/查大姑塘
[094-53b]
  去九江四十里在湖口之内舊係泊船之地應聽
  部司委員在彼收税彚繳關庫以給票為慿至各
  省出湖船隻大姑塘收税者九江騐票放行各省
  進湖船隻在九江納税者在大姑塘騐票放行則
  兩處自無漏税之慮矣年來風濤時起沉溺疊見
  商情以積久而不得伸差員以時暫而不敢請此
  臣/所以不得不代為請命也倘荷
允行則往來舟楫無傾覆之虞東西商賈無漂没之苦
[094-54a]
  既於額設
 國課一無所虧又於貿易民生皆得其便乃經久無
  弊之良圗也臣/本楚人九江湖口皆臣/久居故於
  情形甚悉伏乞
勅部詳加酌復務審税課之盈虚查風濤之險易考人
  心之向背一經改正庶船多税足商悦民安無不
  仰頌
 覆載之恩同於天地矣緣係條陳事宜字多踰格貼
[094-54b]
  黄難盡未敢另繕如果臣/言可採伏乞
皇上俯賜施行
  征勦叛苖報㨗疏       蘓大有
  為奏
聞事竊照黔省都黎鎮三府生苖為邉境肆惡之兇頑
  為從來未開之土地荷蒙
皇上仁威逺播以佈置機宜
訓示督臣鄂爾㤗而督臣仰體
[094-55a]
天心恩威竝用勦撫兼施調度極為周宻先機能為豫
  料故古州清水江丹江八寨九股等處無不畏威
  懷徳業經奉
㫖設鎮安營現在建造衙署營房巳無不化之頑梗矣
  奴才/毫無寸報䝉
皇恩畀以封疆重寄惟有竭盡駑駘於誠服者極力撫
  綏稍有反覆者即為撲滅務期永逺寧謐以報
皇恩於萬一耳查得上年公鵝既勦之後因其投順懇
[094-55b]
  切餘黨未盡𠞰除督臣鄂爾泰早以為必有後患
  於雍正七年六月十二日檄調奴才/前赴清水江
  彈壓時以宻劄切囑奴才/抵營後仰體
聖恩多方撫諭冀其革心孰意鷄呼黨寨逆苖計包辛
  往包章養九金噶打計安干州包長商麻九我轉
  腮姑辛等怙惡不悛煽脅各寨紏約苖衆敢於十
  一月初六之三更窺伺大營時先有不願黨惡頭
  人金交古等宻首早經隄防無隙可乘初七日辰
[094-56a]
  刻奴才/率領將備開壁一擊立即披靡逆苖死傷
  甚衆是日即欲統兵前進搗巢誅滅據協贊軍務
  鎮逺府知府今陞貴東道臣方顯以我軍單薄老
  營要𦂳為虞隨飛報督撫提督竝請督臣鄂爾泰
  指授方畧去後續於十二月十三十五等日准貴
  州提督臣楊天縱檄調各協營换班弁兵到營又
  准撫臣張廣泗檄委木標左營逰擊髙岱帶兵三
  百名赴營聽調十七日奉督臣鄂爾㤗為開通都
[094-56b]
  江以懲定且來牛等寨自廣西調遣官兵前進古
  州竝為清水江聲援奴才/遵依宻示以逆寨僻逺
  且居衆寨之中若大兵徑進頑良不分且逆勢不
  支必將竄匿山箐即搗其巢穴戮其餘孽而兇首
  漏脱終不足以㧞病根而絶禍源乃用計誘擒而
  逆首計包辛往包章等八犯與餘孽包九商牛隴
  包等二十二犯於十二月二十一日就擒應解省
  城聽撫臣審擬正法因慮離府窵逺且在苖穴之
[094-57a]
  中恐有刼奪之虞即在軍前用以祭旗旋令撫標
  中軍遊擊髙岱率領弁兵防守兩岸營盤令鎮逺
  左營遊擊劉成龍黄施營遊擊章竒相新調古州
  左營遊擊任龍帶領銅仁左營守備韓生耀天柱
  營守備皮衮竝弁兵二千二百餘員名各帶四日
  口糧分中左右三路聨絡聲援以防沿途各寨倉
  猝之變適天雨雪逆苖猶敢據險抗拒將備弁兵
  無不同憤敵愾仰伏
[094-57b]
天威往返四日即行殱滅逆苖死亡過半餘皆滚山逃
  箐隨檄令撤兵囘營而從逆各寨無不悚惕紛紛
  赴營泥首告撫咸云被脇情實即逆寨餘孽亦皆
  匍匐哀號奴才/仰體
皇上如天之仁准予招安責其獻兇繳械俱各遵依今
  據附近各寨繳到鎗刀標弩盔甲等項二千餘件
  所獻兇首新毛等巳請督臣鄂爾泰批示分别發
  落安插其餘寨分尚在責令呈繳若兇械繳盡無
[094-58a]
  所憑恃庶可漸至馴良一切善後事宜昨因督臣
  鄂爾泰廵粤回鎮經由鎮逺奴才/於軍營馳出面
  請指示一一遵行再都江之定旦生苖業經黔副
  將趙文英粤副將潘紹周等先後奪其土城焚其
  巢穴斬其首惡現駐兵該寨搜緝餘兇其來牛生
  苖亦經粤副將董芳同都匀協副將卜萬年等率
  領漢土官兵奮勇勦除斬首及砲傷赴水投箐者
  不可勝數其餘都江南北兩岸未撫之苖無不畏
[094-58b]
  威爭先投順情願疏通河道竝搭橋修路觀此情
  形諒分界設汛諸事可以不日告竣矣所有奴才/
  奉檄征勦叛苖情由竝都江情形理合繕摺奏
聞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湖廣通志巻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