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i0003 華陽國志-晉-常璩 (WYG)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華陽國志巻十二
              晉 常璩 撰
  序志
巴蜀厥初開國載在書籍或因文緯或見史記乆逺隠
没實多疎略及周之世侯伯擅威雖與牧野之師希同
盟要之㑹而秦資其富用兼天下漢祖階之奄有四海
梁益及晉分益為寜司馬相如嚴君平揚子雲陽成子
[012-1b]
𤣥鄭伯邑尹彭城譙常侍任給事等各集傳記以作本
紀畧舉其隅其次聖稱賢仁人志士言為世範行為表
則者名挂史録而陳君承祚别為耆舊傳始漢及魏煥乎
可觀然三州土地不復悉載地理志頗言山水歴代轉
乆郡縣分建地名改易於以居然辨物知方猶未詳偹
於時漢晉方隆官司星列提封圖簿歲集司空故人君
學士䕃髙堂翳帷幙足綜物土不必待本紀矣曩遭阨
運函夏滔堙李氏㨿蜀兵連戰結三州傾墜生民殱盡
[012-2a]
府庭化為狐狸之窟城郭蔚為熊羆之宿宅遊雉鹿田
棲虎豹平原鮮麥黍之苖千里蔑鷄狗之響丘城蕪邑
莫有名者嗟乎三州近為荒裔桑梓之域曠為長野反
側惟之心若焚灼懼益遐棄城陴靡聞迺考諸舊紀先
宿所傳并南裔志騐以漢書取其近是及自所聞以著
斯篇又畧言公孫述蜀書咸熈以来喪亂之事約取耆
舊士女英彦又肇自開闢終乎永和三年凡十篇號曰
陽國記夫書契有五善逹道義章法戒通古今表功
[012-2b]
勲而後旌賢能恨璩才短少無逺及不早援翰執素廣
訪愽咨流離困瘵方資腐帛於顛墻之下求餘光於灰
塵之中劘滅者多故有所闕猶愈於遺忘焉
蜀紀言三皇乘祇車出谷口秦宓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
紂蜀亦從行史記周貞王之十六年秦厲公城南鄭此谷道
之通乆矣而説者以為蜀王因石牛始通不然也本紀
旣以炳明而世俗間横有為蜀傳者言蜀王蠶叢之間
周迴三千歲又云荆人鼈靈死屍化西上後為蜀帝周
[012-3a]
萇𢎞之血變成碧珠杜宇之魄化為子䳌又言蜀椎髻
左衽未知書文翁始知書學案蜀紀帝居房心决事參
伐參伐則蜀分野言蜀在帝議政之方帝不議政則王
氣流於西故周失紀綱而蜀先王七國皆王蜀又稱帝
此則蠶叢自王杜宇自帝皆周之叔世安得三千歲且
太素資始有生必死死終物也自古以來未聞死者能
更生當世或遇有之則為恠異子所不言况能為帝王
乎碧珠出不一處地之相距動數千里一人之血豈能
[012-3b]
致此子䳌鳥今云是嶲或曰嶲周今案説文云蜀王望/帝婬其相妻慙亡去
為子嶲鳥故蜀人聞子嶲鳴皆起云望帝嶲户圭切所/言與蜀志所述相似爾雅亦云嶲周子嶲鳥也出蜀中
四海有之何必在蜀昔唐帝萬國時雍虞舜光宅八表
大禹功濟九州后稷封殖天下井田之制庠序之教由
来逺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則
彭祖本生蜀為殷太史夫人為國史作為聖則傳自上
世見稱在昔及周之末服事於秦首為郡縣雖濵戎夷
亦有冠冕故蜀紀曰大人之鄉方大人之國也至於漢
[012-4a]
興反當荒服而無書學乎漢書曰郡國之有文學因文
翁始若然翁以前齊魯當無文學哉漢末時漢中祝元
靈性滑稽用州牧劉焉談調之末與蜀士燕骨聊著翰
墨當時以為極歡後人有以為惑恐此之𩔖必起於元
靈之由也惟智者辨其不然幸也綜其理数或以為西土
嶮固衿帶易守世亂先違道治後服若吴楚然故逋逃
必萃奸雄闚覦盖帝王者統天理物必居土中徳膺
命運非可資能恃險以干常亂紀雖饕竊名號終於絶
[012-4b]
宗殄祀何者天命不可以詐詭而邀神器不可以僥倖
而取也是以四岳三塗陽城太室九州之險而不一姓
冀之北土馬之所産古無興國夫恃險憑危不階厯数
而能傳國垂世所未有也故公孫劉氏以敗於前而諸
李踵之覆亡於後天人之際存亡之術可以為永鍳也
干運犯厯破家喪國可以為京觀也今齊之國志貫之
一揆同見不臣所以防狂狡杜奸萌以崇春秋敗絶之
道也而顯賢能著治亂亦以為奬勸也其序曰
[012-5a]
先王經畧萬國剖分厥甸巴梁式象縣辰九俊述職
政以均佐周斃紂相漢亡秦寔繁其民世載其俊
  述巴志第一
維天有漢鑒亦有光實司羣望表我華陽炎劉是應洪
祚攸長
  述漢中志第二
井絡啓耀文昌契符茫茫禹績畫為九州功冐普天率
土以休光靈遐照慶祚爽流邦家濟濟世徳球球
[012-5b]
  述蜀志第三
蠢爾南域在彼要荒漢武徳振蠻貊是攘開州列郡幽
裔来王柔逺能邇實須才良甄徳表失以明紀綱
  述南中志第四赤徳中微巨猾干篡白虜乘興致民塗炭爰迄靈獻皇
極不建牧后失圖英雄迭進覆車齊軌䝉此艱難
  述公孫劉二牧志第五
政去王室權流二桀𤓰分天壌宰割民物舍彼信順任
[012-6a]
此智計大道既隠詭詐競設並以豪特力爭當世居正
慮明名號絶替身兼萬乗籍同列國
  述劉先主志第六
乾坤渾始樹君立王天工人代萬邦是望明不二日地
不二皇茍非其器窮髙必亢&KR0293濛後主弗慮弗臧負乘
致冦世業以喪
  述劉後主志第七陽升三九品物始亨帝紘失振任非其良趙倡禍階亂
[012-6b]
是用長羅州播蕩朱旌莫亢皮張不造戎醜攸行哀哀
元黎顧瞻靡望
  述大同志第八
素精南飄天維弛綱薨薨特流肆其豺狼蕩雄纂承殱
我益梁牧守顛摧黔首辛嘗三州毁曠攸然以荒絡結
王罔民亦流亡
  述李特雄期夀勢志第九
華嶽降精江漢吐靈濟濟多士命世克生徳為世雋幹
[012-7a]
為時貞畧舉士女表諸賢明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述先賢士女總讚論第十皇皇大晉下土是覆化澹教洽誕茲彥茂峩峩俊乂亹
亹英秀如嶽之崇如蘭之臭經徳秉哲綽然有裕
  述後賢志第十一
博考行故揔厥舊聞班序州部區别山川憲章成敗旌
照仁賢抑絀虚妄糾正繆言顯善懲惡以杜未然
  述序志第十二
[012-7b]
譔曰駟牡騤騤萬馬龍飛陶然斯猶阜㑹京畿麏獲西
狩鹿從東麋郇伯勞之旬不接辰嘗茲珍嘉甘心庶幾
中為令徳一行可師璝瑋俶儻貴韜光暉據冲體正平
揖宣尼導以禮樂教洽化齊木訥剛毅有威有懐鏘鏘
宫縣磬筦諧諧金奏石拊降福孔皆揔括道檢揔覽幽
微選賢與能仁逺乎哉
[012-8a]
益梁寕三州先漢以来士女目録
             晉 常璩 撰
髙尚逸民嚴遵字君平成都/人也
髙尚逸民林閭字公孺臨卭人揚雄/師之見方言
徳行治中從事李𢎞字仲元成都/人也
徳行給事黄門侍郎揚雄字子雲成都/人也
文學神童楊烏雄子也七歳預/父𤣥文九歳卒
文學侍中揚州刺史張寛字叔文成都人始受文翁遣/東受七經還以教授
[012-8b]
者/
文學中郎将司馬相如字長卿成都/人也
文學諫議大夫王褒字子淵資中/人也
尚書郎楊壮成都人也見/揚子方言美秀中郎将何覇字翁君郫人/也
執政大中司空汎鄉侯何武字君公霸弟以忠正為/三公王莽簒位
憚而/殺之
潁川太守何顯武弟也兄弟五人皆在漢書/武子况嗣武侯王莽時廢
[012-9a]
黄門侍郎鄧通蜀人孝文帝時/為侍郎甚有寵
卓王孫臨卭人也見食貨志姑/仍舊列於執政目下
政事左衛䕶軍陳立字少遷臨卭人歴牂柯巴郡天水/三郡太守治為天下最
節士太中大夫章明字公孺繁人/也
節士尚書郎侯岡字宣孟新繁/人也
節士尚書郎王嘉字公卿江原/人也
節士美陽令王皓字子離江原/人也  右十九人在前漢其侍郎田儀楊徳/意無善事在中也
[012-9b]
知士博士羅衍字伯紀成都/人也
徳政益州太守王阜字世公成都/人也
長沙太守任循字伯度成都人少失父後為長沙父流/離逺届長沙為郡五官父之母
識知是事/在精通也
公亮大司農司𨽻校尉任昉字文始循子/也
徐州刺史任愷字文悌昉弟/也
文學侍中五更張霸字伯饒諡曰文父成都/人也
校書郎楊終字子山成都/人也
[012-10a]
聘士張楷字公超文父/子也 聘士張光超公超/弟也
尚書張陵字處沖公超子自陵之/後世有大官
義士趙定成都人以延仁赴/義濟窮恤乏為業
保貴太尉司徒司空特進厨亭文侯趙戒字志伯定/子文學國師太常趙典字仲經戒第二/子也
忠亮太尉司徒郫惠侯趙謙字彦信戒孫也其子孫/襲厨亭侯不顯
道徳司徒司空趙温字子柔謙弟自是後/世有二千石
義烈侍中長水校尉常洽字茂尼江原人見/趙温傳
[012-10b]
道徳侍御史常詡字孟元江原人在趙太/尉公耆舊𫝊
述作謁者僕射何英字叔俊郫人也作/漢德春秋
經治犍為屬國何汶字景由英孫/也
髙士楊由字哀侯成都人也見/後漢方術𫝊
篤愛髙士侯祈字升伯繁人文父/楊序弟子
篤愛博士楊珏字仲桓成都人何/萇弟子
公府辟士羅衡字仲伯郫人亦萇/弟子也至孝孝廉禽堅字孟由成都/人
[012-11a]
推賢美陽令栁宗字伯騫成都/人也
求次方 王仲曽張叔遼殷知孫並蜀人伯騫所㧞皆/致郡守失其官名
匡正治中從事張充字伯春江原/人
匡正司空辟士李幾字孟元江原/人也
猛畧部從事楊竦字子㳟成都人也子統為/二千石失其官
守憲陳湛字小伯成都/人
節士仲圼成都/人也
髙士王廣晧子也父為公孫述所聘自刎廣逃匿述破/後郡及州命察舉皆不徃曰吾不能復辯敢
[012-11b]
當世榮/利也
仁義志士任末字叔本繁人/也
烈士嚴道主簿李磬字文寺嚴道/人也義烈郡功曹史朱普字伯禽廣都/人也
巴郡太守朱辰字元燕廣都/人
述作漢中太守鄭厪字伯邑臨卭人也/作耆舊傳
  右四十人馳名後漢尚書郎張俊失其行事不載/學士張寜見朱倉傳朱倉字
  雲卿見下目什/邡人傳未詳
[012-12a]
大鴻臚何宗字彦英郫人/也
䨇柏長何䨇字漢偶宗子郡䨇柏乃/建寧 屬縣也
穎逸廣漢犍為太守何祇字君肅郫/人
忠懃輔漢将軍張裔字君嗣成都/人
𤣥寂太常杜瓊字伯瑜成都/人也
侍中常竺字代文在耆/舊傳
安南将軍張表字伯逺成都人也伯父肅廣漢太守兄/松字子喬州牧劉璋别駕從事


永昌太守王伉成都人/見蜀書
[012-12b]
  右八人在劉氏世
五更張霸夫人司馬敬司成都/人也
公乗㑹婦張氏廣都/人也
犍為楊鳳珪妻陳助臨卭/人也
廣漢便敬賔婦常元常江原人廣都/令常良女也
殷氏婦常靡常江原人常/仲山女也
趙侯夫人常紀常江原人常/常侍女
景竒妻羅貢郫人羅/倩女也
[012-13a]
趙憲妻何玹郫人/也
朱叔賢妻張昭儀繁人/也廣柔長姚超二女姚妣饒郫人/也
廣漢王遵妻張叔紀霸女/孫也
  右十一人列女
  右蜀郡士女七十八人六十七人士/十一人女
明略渡沔俟范目閬中/人
文學聘士洛下宏字長公閬中/人也
[012-13b]
𤣥始侍御史任文孫閬中/人也
文學司空掾任文公文孫/弟也
先生胥君安見春秋/傳首
京兆尹徐誦字子産閬中/人也
忠正侍中譙隆字伯司閬中/人也髙清太中大夫譙𤣥字君黄閬中/人也
潔白尚書郎譙瑛𤣥子也以易/授孝明帝
公車令趙珜字孫明閬中/人也
[012-14a]
公府掾趙毅字仲都珜子/也
公車令臧太伯宕渠人也/見珜傳
雋才凉州刺史趙宏字温柔閬中/人也
  右十三人前漢
政事揚州刺史嚴遵字王思閬中/人也
徐州牧嚴羽字子翼王思/子也
長安令王偉卿王思友見/王思傳
政事大司農𤣥賀字文和宕渠/人也
[012-14b]
将畧大鴻臚龎雄字宣孟宕渠/人也
政事幽州刺史馮煥宕渠/人也
明略使持節車騎将軍馮緄字鴻卿煥子宕/渠人也
降虜都尉馮元字公信緄/弟
尚書郎馮遵字文衡元/子
政事司𨽻校尉陳禪字紀山安漢/人
漢中太守陳澄禪/子
别駕從事陳實字盛先澄孫也與王/文表為友
[012-15a]
思防治中從事楊仁字文義閬中/人也
志士荆州刺史龔調字叔侯安漢/人也
忠貞魏郡太守趙晏字平仲安漢/人也籌畫益州太守李顒字徳卬墊江人也見漢書/及巴耆舊傳
汝南太守謁煥字闕江州人也/ 見汝南紀
度遼将軍桂陽太守然温字闕江州人見/ 巴耆舊𫝊
美化越嶲太守張翕字叔陽安漢/人也
越嶲太守張璊翕子也太守王/堂察舉孝亷
[012-15b]
至孝上蔡令趙邵字泰伯閬中/人也
孝子嚴永 名儒陳髦 隠士黄錯右三人巴郡太守/王堂所進失其官
位見/堂𫝊
巴郡太守龔楊字闕墊江/ 人
茂才孟彪江州人右並/王文表所薦
日南太守黎景字闕墊江/ 人
茂才王澹閬中人見/文表傳文學掾龔策墊江/人
[012-16a]
桂陽太守李温宕渠/人
戸曹掾趙芬宕渠/人
上庸太守陳𢎞安漢人/見巴紀
忠義宕渠主簿曲庾宕渠/人也
忠義宕渠主簿馮湛宕渠/人也
烈士郝伯都閬中/人
  右三十五人後漢司𨽻校尉程烏/等失其事不録
義烈江陽太守程畿字季黙閬中/人也
[012-16b]
程祁字公𢎞畿子/也
楊汰字季儒巴郡/人
韓儼巴西/人
黎韜巴西人三人/見楊文然𫝊
壯烈將軍嚴顔臨江人也/見張飛𫝊
𤣥真徴士周舒字叔布閬中/人也
文學儒林校尉周羣字仲直舒子/也
博士周巨羣子/也
[012-17a]
雅重車騎將軍育陽景侯黄權字公衡閬中人在魏/儀同三司
尚書郎黄崇權子/也
勇壯折衝將軍西陵太守甘寜字興霸臨江人/仕吳
政事鎮南大將彭鄉亭侯馬忠字徳信閬中/人
將略鎮北大將軍安漢侯王平字子均宕渠/人
果壯左將軍宕渠侯句扶字孝興漢昌人見/王平𫝊
將略盪冦將軍關内侯張㠜字伯岐南充國/人也尚書僕射姚伷字子緒閬中人見楊義/𫝊諸葛故事也
[012-17b]
别駕從事馬勲字盛衡閬中人見季/漢輔臣𫝊
尚書馬參字承伯閬中人/見蜀書
越嶲太守龔禄字徳緒安漢人父諶犍/為太守見巴紀
鎮軍將軍龔皦字徳光禄弟/也
徴士譙□字榮始西充國人/也周父
淵通散騎常侍城陽亭侯譙周字允南□子在劉氏/光禄大夫
  右二十三人在劉氏三國之世
馬妙祈妻義貞/烈    趙雲君妻華貞/烈
[012-18a]
王元憒妻姬貞烈已上/皆閬中人趙璝妻姬節烈宕/渠人
童女趙英璝女/也   趙萬妻娥宕渠/人耿秉妾行安漢/人   鮮尼母姜安漢/人
  右八人列女
  右巴郡凡士女七十九人士七十一/人八人女
道徳三老楊統字仲通新都人也曽祖仲續祁/令父春卿為公孫述将
光禄大夫楊博字仲逹統長/子
文學侍中楊序字仲桓諡曰文父博/弟
[012-18b]
髙士冦懽字文儀綿竹人序/弟子也
髙士昭約字節宰雒人也序弟子/二人見序傳
術藝使持節交州牧楊宣字君緯什邡/人
學士嚴象廣漢人宣/弟子也
大儒趙翹廣漢人宣/弟子也烏丸校尉郭堅雒人/也
光禄大夫侍中衛尉鐔顯字子誦郪/人
廬江太守蔡弓字子騫雒/人
[012-19a]
善績司𨽻校尉郭賀字喬卿堅/孫
永昌太守鄭純字長伯郪人/也
文學髙士王祐字平仲郪人也弟灌有文/才而不悉行事也
文才樂安相李尤字伯仁雒人/也
尚書郎李充尤孫/也
文才東觀郎李勝字茂通雒人也見/尤傳
公亮將作大匠翟酺字超雒/人
聘士王稚字叔起諡曰憲文堂少/子也
[012-19b]
堂長子博失官/位
博子遵亦失/官位善績蜀郡太守王商字文表遵子/也
隠士夫子段翳字元章新都/人也
隠士馮信字季誠郪/人
明亷侍御史洛陽令王渙字稚子郪/人
司𨽻校尉王堂字敬伯郪/人
亢烈辟士段恭字節英新都/人也
[012-20a]
越嶲太守馬顥字叔宰郪/人
武威太守南陽折侯張江雒/人
鬱林太守折國江四世孫因/封國改姓折
髙士折象字伯式國之/子也
治中祭酒朱倉字雲卿什邡/人
政事䍧柯太守劉寵字世信綿竹/人
孝子江陽符長姜詩字士遊雒/人
隂徳郿令王忳字少林新都/人也
[012-20b]
交州牧羊甚郪人/也推讓野王令羊朞字仲魚甚/子
文學侍中董扶字茂安綿竹人楊/厚弟子也
文學聘士任安字定祖綿竹人亦/厚弟子
髙讓義士杜真字孟宗綿竹/人
精誠五官諒輔字漢儒新都/人
義士楊寛字叔仲新都人父斌兄混皆有/證明君事失其官位
義士張鉗字子安廣漢/人也
[012-21a]
烈士賈栩字元集什邡/人也
節士甯叔字茂泰廣漢/人也
忠義綿竹主簿韓揆字伯彦
壯童左喬雲綿竹/人   孝亷汝敦新都/人周幹廣漢/人 彭勰廣漢/人  古朴廣漢人見右三人儒/學文才 蜀志及王
商/傳
方術太醫丞郭玉字通直
  右五十二人馳名漢世
[012-21b]
别駕從事李朝字永南郪人/也
丞相西曹掾李邵字偉南朝弟/也
文才大司農秦宓字子勑綿竹/人
益州太守王士字義彊郪人王祐/從弟也
别駕從事王甫字國山文表/弟也
優遊特進太常關内侯鐔承字公文郪/人
才雋江陽太守彭羕字永年廣漢/人
忠謀從事鄭度綿竹人也/見劉璋𫝊
[012-22a]
忠烈從事王累新都人也/見劉璋𫝊
  右九人在劉氏世及二牧時
聘士任安母姚綿竹/人也
姜詩妻龎行雒人/也
姜嬪字義舊綿竹人狄道長姜/穆女司馬雅妻
廖伯妻殷紀配廣漢/人也
便敬妻王和新都/人也
李珥字進娥郪人李氏女/馮季宰妻也
[012-22b]
王輔妻彭非廣漢/人也
李平字正流廣漢李元/女楊文妻
袁稚妻相烏徳陽/人也
王上妻袁福徳陽/人也汝敦妻失姓不知何/郡縣人也
  右十一人列女
  右廣漢郡凡士女七十二人六十一人士/十一人女
知術光禄大夫關内侯王延世字長叔資中/人
[012-23a]
揚州刺史楊莽字翁君武陽人見/何霸傳
忠壮復漢將軍朱遵字孝仲武陽/人也
隠知徴士任永字君業僰道/人也
隠遯合浦太守費貽字奉君南安/人
精宻上黨太守趙松字君橋武陽/人
文學城門校尉董鈞字文伯資中/人
秀頴司𨽻校尉楊渙字孟文武陽人見犍/為耆舊傳漢中太守楊文方渙字文方子頴伯冀州刺史/仲頴二千石失其行亊也
[012-23b]
政事司𨽻校尉楊凖字伯邳文方兄子太守/太尉李固舉之
清秀大司空張皓字升明武陽/人也
正直光禄大夫廣陵太守張綱字文紀皓子/也
郎中張植綱子/也 尚書張續植弟/也
豫州牧張方字公始續弟/也
正直司𨽻校尉趙旂字子鸞資中/人也
别駕從事王元武陽人也刺史張/喬時見楊統傳
義士公車令杜撫字叔和資中/人也
[012-24a]
義士新都令趙敦字建侯武陽/人也
孝士尚書郎隗相字叔通僰道/人也呂孟南安人不/詳其事  呉順字叔和僰道/人
學士韓子方僰道人張/貞之師
學士謝褒南安人傳/見張鉗
  右二十四人在漢世
政事蜀郡太守關内侯楊洪字季休武陽/人
固率諫議大夫費詩字公舉南安/人
[012-24b]
忠正車騎將軍都亭侯張翼字伯恭武陽人/綱後也
文學五官中郎將伍梁字徳山南安/人
文才射聲校尉楊義字文然武陽/人
  右五人在劉氏世從亊賈龍不/悉其事不録
漢中太守楊文方妻陽姬武陽/人相登妻周度僰道/人也
曹禁字敬姬南安人周/紀妻也
程貞㺳字瑗玉牛鞞人資中/張惟妻也
[012-25a]
尹仲讓妻韓姜僰道/人也
儀成妻謝姬南安/人也
趙媛姜資中人趙/盛道妻也
張貞妻黄帛僰道/人也
楊進武陽人廣/漢王博妻
  右九人列女
  右犍為郡士女凡三十八人二十九人/士九人女
忠正城陽中尉鄧公成固人也/景帝時 楊王孫
[012-25b]
致逺衛尉博望侯張騫成固人/武帝時
爽朗給事中張猛騫孫元/帝時
髙尚逸民鄭子真褒中人/成帝時
大儒李頡南鄭/人
文學司徒李郃字孟節頡/子
執正太尉李固字子堅郃/子
雅望京兆尹李燮字徳公固少/子
奉車都尉李歴字季子固從/弟也
[012-26a]
善績司𨽻校尉李法字伯度南鄭/人也
犍為太守趙宣字子雅南鄭/人也
徳望廣漢太守趙瑶字元珪宣/子温雅尚書趙琰字稚珪瑶/弟
義壮𢎞農太守陳綱字仲卿成固/人也
義烈從事陳調字元化綱/孫
知思巴郡太守陳雅字伯䑓成固/人
南郡太守程基字稚業南郡/人也
[012-26b]
大鴻臚劉巨公南鄭人也/見烈女傳
廣漢屬國張泰字伯彊南鄭/人也
政事度遼將軍張亮則字元脩泰從/弟
愷悌綿竹令閻憲字孟度成固/人也
隠士樊志張南鄭人也見征/西將軍段熲傳
尚志聘士衛衡字伯梁南鄭人樊志/張弟子也籌畫計曹史程苞字元道南鄭/人也
文才葭萌長祝龜字元靈南鄭/人也
[012-27a]
義烈郡主簿段崇字禮髙南鄭/人也
義烈功曹程信字伯義南鄭/人也
嚴孳 李容 陳已 王宗 姜濟 曹亷 勾矩
劉旌 原展九人太守鄭廣吏/見段崇程信傳
義烈從事燕邠字元侯南鄭/人
義烈主簿趙嵩字伯髙南鄭/人
  右三十九人後漢
陳術字申伯歴二郡太守見蜀書/撰益部耆舊傳者
[012-27b]
  右一人劉氏之世李穆姜安衆令程祗妻/李法姑也子基
劉泰瑛巨公女/楊拒妻
杜泰姬南鄭人犍為/太守趙宣妻
楊禮珪成固楊元珍/女陳省妻
李文姬太尉固女/趙瑛妻
陳順謙鄧令曹寧妻陳伯䑓從女/也兄子陳規著書稱之
陳惠謙順謙妹度遼將/軍張亮則夫人
[012-28a]
張禮脩南鄭人/趙嵩妻
韓樹南南鄭人趙/子賤妻也
  右九人列女
  右漢中郡士女凡四十九人四十人士/九人女
忠義鎮逺将軍義侯文齊字子竒梓潼人也平帝用為/益州大守遂不服王
莽公孫述/光武嘉之
北海太守文忳齊/子
節士李業字巨遊梓潼/人也
[012-28b]
遂乆令李翬業/子
益州太守景毅字文堅梓潼/人也
政事有道景鸞字漢伯梓潼/人也
文學孝亷楊充字盛國梓潼/人也
壯烈濟隂相寇祺字宰朝梓潼/人也
壯烈童人李餘涪人/也
義士功曹張夀字伯僖涪人/也
義士王晏字叔博涪人/也
[012-29a]
方士李助字翁君涪人/也
  右十二人漢世
尚𤣥諫議大夫杜微字國輔涪人/也
文學李仁字徳賢涪人/也
太子僕李巽字欽仲仁/子
太子家令尹黙字思潛涪人/也
承相㕘軍文恭字仲賢梓潼/人也
果銳前監軍將軍司馬李福字孫徳涪人見諸葛/故事蜀書
[012-29b]
  右六人劉氏世
文極字季姜梓潼人将作大/匠王堂夫人也
巴郡虞顯妻杜慈涪杜季/女也郭孟妻楊敬涪楊/女也
  右列女三人
  右梓潼郡士女二十一人十八人士/三人女
修慎少府太常關内侯王謀字元泰漢嘉/人也
雲南太守張休
[012-30a]
  右二人漢嘉人士在劉氏世
文學制州刺史尹珍字道真母斂/人也
巴郡太守傅寳字紀圖下夷/人也
忠義冠軍将軍寧州刺史謝恕字茂理母斂/人也
  右三人牂柯人士
忠義大將軍朝侯祭酒錫光字長沖  右一人西域人士
忠義雲南太守陽遷亭侯吕凱字季平不韋/人也
[012-30b]
  右一人永昌人士
義正安漢將軍建寧太守李恢字徳昂
領軍爨習 御史中丞孟獲
  右三人建寧人士
輔漢將軍孟琰字休明
  右一人朱提人士
先泥和女絡符人/也
  右一人列女江陽人
[012-31a]
大凡三州十三郡自漢興至三國之終士女載傳記
三百四十人二百九十三人/士四十七人女
公七人 大將二十二人 侯二十人 卿佐十四人
 侍中七人 尚書五人 司𨽻校尉六人 州刺史
十三人 郡守四十八人 國師三人 光禄大夫四
人 尚書郎十二人 中書郎將御史六人 公車令
諫議大中十一人 公府辟士八人 髙士一人 聘
士七人 徴士四人 節士四人 烈女四十七人
[012-31b]
益梁寧三州三國兩晉以来人士目録添立/目録
明畧大司農西域公何攀字恵興郫/人清秀大長秋夀良字文淑成都/人也
果烈西河太守栁隠字休然成都/太也
梁益二州都督杜禎成都/人也
都督度支巴東太守栁伸字雅厚成都/人也
徳行江陽太守何隨字季業郫/人
令徳犍為太守杜軫字超宗成都/人也
[012-32a]
犍為太守杜烈字仲武軫/弟
建寧太守杜良字幼倫
益州刺史杜毘字長基
徳行給事中任熈字伯逺成都/人也
涪陵太守任蕃字憲祖熈/子義正郫令常朂字修業江原/人也
州都常忌字茂通朂從/弟也
令才太史令髙玩字伯珍江原/人也
[012-32b]
温才湘東太守常騫字季慎江原/人也
述作武平太守常寛字泰恭騫從/弟也
使持節西夷校尉張岐字紹茂成都/人也
征西將軍西夷校尉益州刺史王異字彦明成都/人也
勇畧雍州刺史南中郎將重安開國侯李陽字文叔郫/人
征虜将軍廣漢梓潼太守楊謙字令志成都/人也
  右二十一人蜀郡人在晉世
彊濟少府成都威侯李毅字允剛郪/人
[012-33a]
西夷校尉李釗字世康毅/子
仁讓漢嘉太守司馬勝之字興先綿竹/人
徳義梓潼太守王化字伯逺郪人文/表孫
巴東太守王振字仲逺化弟/也
作唐令王岱字季逺振弟/也
述作蜀郡太守王崇字幼逺岱弟/也
素隠中書郎王長文字徳雋郪人/也
建寧太守耿容字宗仲廣漢/人也
[012-33b]
  右九人廣漢人在晉世
漢中太守李宓字令伯武陽/人也
汶山太守李賜字宗碩宓子/也太傅參軍李典字雋碩賜弟/也
廣漢太守張徴字建興翼子/也
譙國内史費緝字文平南安人二子/見夀良𫝊
執義衡陽太守楊邠字岐之武陽/人
清正尚書費立字建熈南安/人
[012-34a]
  右七人犍為人士在晉世
衛尉文立字廣休臨江/人也
武陽太守楊守臨江/人也
牂柯太守毛楚枳/人
  右三人巴郡人在晉世
述作太子中庻子陳夀字承祚安漢/人驃騎府掾陳莅字叔度夀兄/子
上亷令陳符字長住夀凡/子
[012-34b]
建寧太守陳階字逹芝莅/弟
正直漢中太守閻纉字續伯安漢/人
卓畧長水校尉荆州刺史張奕字希祖南充/國人
義烈揚烈将軍梓潼内史譙登字順明周/孫
令徳錫令譙周字彦紹周子見/周傳
  右八人巴西人士在晉世
清重長水校尉吕淑字偉徳
  右一人漢中人
[012-35a]
廣漢太守李&KR0750字叔龍福/子  右一人梓潼人
忠義江陽太守侯馥字世明
  右一人江陽人
三州後賢五十一人并前賢三百九十一人
譔曰凡此人士或見漢書或載耆舊或見郡紀或在三
國書并取其秀異表之斯篇其洪伐張顯者並生附載
者齊之其但見名目而不詳其行故或有以傳無珍善
[012-35b]
闕之以副直文為實錄矣 
 
 
 
 
 
 華陽國志卷十二
[013-1a]
附江原常氏士女志
            明 張佳允 輯
侍中長水校尉常洽字茂/尼
侍御史常翊
南廣太守常竺字代/文
閬中令常偉字公然/竺子
廣都令常良
郫令常朂字修/業
[013-1b]
河内令常忌朂/弟
常仲山
湘東太守常騫字季慎/偉子
戸曹掾常敞
中郎常美
都䕶常俊
都䕶常深
武平太守常寛字泰恭/騫從弟
[013-2a]
治中從事長生字彭祖/寛子
散騎常侍常璩字道將/寛族孫
 右士十六人
便敬賔婦常元常良/女
殷氏婦常靡常仲山/女
趙侯夫人常紀常
 右女三人
佳允曰江原常氏代有明徳故大姓也道將立志僅書
[013-2b]
其半豈以私親自嫌哉夫岷瀆委靈哲又作則儻資國
器寸璧是尊今考出士女共十九人自立録目又見道
將承源家學修辭有經斯龍門世業良史稱材間有行
實詳畧不侔然英名遺烈垂在竹素庶幾尚友遐心蓍
龜孔邇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