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j0010 羣經音辨-宋-賈昌朝 (WYG)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十


  羣經音辨       小學類一訓詁之屬


  提要


  等謹案羣經音辨七卷宋賈昌朝撰昌朝
字子明獲鹿人仁宗天禧初賜同進士出身
慶厯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初加左僕
射封魏國公諡文元事迹具宋史此書其侍
講天章閣時所上凡羣經之中一字異訓音
[000-1b]
從而異者集為五門卷一至卷五曰辨字同
音異仿唐張守節史記正義發字例依許慎
説文解字部目次之卷六曰辨字音清濁曰
辨彼此異音曰辨字音疑混皆即經典釋文
序録所舉分立名目卷七曰辨字訓得失所
辨論者凡九字則附録也書中沿襲舊文不
免謬誤者如卷一言部謙慊也下云鄭康成
説謙為慊慊厭也厭謂閉藏貌據禮記注曰
[000-2a]
謙讀為慊慊厭也此解正文自謙注又曰厭
讀為黶厭閉藏貌也此解正文厭然與上注
厭足之厭絶不相蒙昌朝混而一之殊為未
考又卷二丌部典堅刃貌也據考工記輈欲
頎典注曰頎典堅刃貌是連頎典二字為形
容之辭不得單舉一典字訓為堅刃卷三巾
部幓頭括髮也幓本幧字之訛據儀禮注一
以解婦人之髽以麻申之曰以麻者如著幓
[000-2b]
頭焉一以解括髮以麻免而以布申之曰此
用麻布為之狀如今著幓頭矣是括髮免髽
皆如著幓頭幓頭自是吉服揚雄方言帕頭
自河以北趙魏之間曰幧頭劉熙釋名作綃
頭又有䰎帶䰂帶等名豈可以括髮釋之是
皆疎于考證之故然釋文散見各經頗難檢
核昌朝㑹集其音義絲牽繩貫同異粲然俾
學者易於尋省不為無益小學家至今不廢
[000-3a]
亦有以也自序云編成七卷凡五門紹興中
王觀國後序亦云凡五門七卷惟宋史藝文
志作三卷此本為康熙中蘇州張士俊從宋
槧翻雕實為七卷則宋志所載為字畫之誤
明矣乾隆四十一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000-3b]










[000-4a]
  賈昌朝原序


  臣聞古之人三年而通一藝三十而五經立蓋資性敏
悟材智特出者焉臣自蒙恩先朝承乏庠序逮今入侍
内閣凡二十年年踰不惑裁能渉獵五經之文於五經
之道固未有所立嘗患近世字書摩滅惟唐陸德明經
典釋文備載諸家音訓先儒之學傳授異同大抵古字
不繁率多假借故一字之文音詁殊别者衆當為辨析
每講一經隨而録之因取天禧以來巾橐所志編成七
[000-4b]
卷凡五門號羣經音辨一曰辨字同音異凡經典有一
字數用者咸類以篆文釋以經據先儒稱當作當為者
皆謂字誤則所不取其讀曰讀為讀如之類則是借音
固當具載二曰辨字音清濁夫經典音深作深式禁切
廣作廣古曠切世或誚其儒者迃疏彊為差别臣今所論
則固不然夫輕清為陽陽主生物形用未著字音常輕
重濁為隂隂主成物形用旣著字音乃重信禀自然非
所强别以昔賢未嘗著論故後學罔或思之如衣施諸
[000-5a]
身曰衣施旣切冠加諸首曰冠古亂切此因形而著用也物
所藏曰藏才浪切人所處曰處尺據切此因用而著形也並
參考經故為之訓説三曰辨彼此異音謂一字之中彼
此相形殊聲見義如求於人曰假與人曰假音價毁佗曰
音拜自毁曰敗觸類而求其意趣四曰辨字音疑混如
上上時亮切時掌切下下胡賈切胡嫁切之類隨聲分義相傳已久今
用集錄五曰辨字訓得失如冰凝同字汜氾異音學者
昧之遂相淆亂旣本字法爰及經義從而敷暢著于篇
[000-5b]
末此書斷自易書詩禮三經春秋三傳曁孝經論語爾
雅凡字有出諸經箋傳中者先儒之説㳂經著義旣釋
文具載今悉取焉凡字之首音雖顯而經傳不載者則
依説文為解凡字之音義章灼者則不復引据音辨之
作欲使學者知訓故之言咸有所自聊資稽古之論少
助同文之化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