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1a]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八
明 朱載堉 撰
操縵古樂譜
[029-2b]
右是小樣紙條長短廣狹與瑟岳山一般
論黄弦不可不彈
莊子文子及淮南子之言瑟也皆云鼔之二十五
弦皆動此乃古法至唐宋猶然也杜氏通典曰頌
瑟長七尺二寸二十五弦盡用之盡用之者則中
弦亦用矣文獻通考曰第一弦黄鍾中聲第十三
弦黄鍾清聲即中弦也第二弦太吕中第十四弦
大吕清第三弦太蔟中第十五弦太蔟清第四弦夾
[029-3a]
鍾中第十六弦夾鍾清第五弦姑洗中第十七弦
姑洗清第六弦仲吕中第十八弦仲吕清第七弦
㽔賔中第十九弦㽔賔清第八弦林鍾中第二十
弦林鍾中第九弦夷則中第二十一弦夷則清第
十弦南吕中第二十二弦南吕清第十一弦無射
中第二十三弦無射清第十二弦應鍾中第二
十四弦應鍾清其第二十五弦文獻通考雖不
言之盖即中弦黄鍾之應聲也諸律中清各
[029-3b]
具二均而惟黄鍾則有大中小三聲者其中猶正
律也大者倍律也小者半律也亦猶厯家履端扵
始舉正扵中歸餘扵終之義然餘律惟有二獨黄
鍾有三者黄鍾至尊特異扵餘律也和笙之十三
簧律凖之十三弦十二律外而餘其一皆以小者
為黄鍾之清聲瑟之末弦為黄鍾之清聲亦猶是
耳中弦雖為黄鍾元史以前都無黄弦之說不知
始扵何時初意原為使鼔瑟者易識庶免錯誤覩
[029-4a]
其黄色則知是黄鍾矣無别意也後乃傳訛遂謂
黄弦為君而不敢彈夫以黃弦為君而不敢彈則
是樂聲中無君矣天下豈有無君之禮樂哉古人
遇有變故則樂設而不作無故而於黄弦之君設
而不作則不祥矣此不可不辨也宜照文獻通考
改正為便
論定瑟必須吹笙
詩云我有嘉賔鼓瑟吹笙又云鼓瑟鼓琴笙磬同
[029-4b]
音盖琴瑟與笙最相合者也今人定瑟不用笙而
用排簫則誤矣排簫之精製者亦無不可但恐不
精製則不如笙也笙定瑟法先吹合字定第一弦
為黄鍾之中聲又吹合字定第十三弦即是中間
黄弦為黄鍾之清聲復吹六字定第二十五弦為
黄鍾之子聲次吹四字定第三弦及第十五弦為
太蔟隔第二弦不先定者以俗笙無背四故也次
吹一字定第五弦及第十七弦為姑洗隔第四弦
[029-5a]
不先定者以俗笙無背一故也次吹上字定第六
弦及第十八弦為仲吕次吹勾字定第七弦及第
十九弦為㽔賔次吹尺字定第八弦及第二十弦
為林鍾次吹工字定第十弦及第二十二弦為南
吕次吹凡字定第十二弦及第二十四弦為應鍾
隔夷則無射而不先定者恐俗笙無啞工啞凡二
音故也俗笙雖無此音其有者既已定則無者可
推矣大吕在於合四二音之間比合微清比四微
[029-5b]
濁夾鍾在於四一二音之間比四微清比一微濁
夷則在於尺工二音之間比尺微清比工微濁無
射在於工凡二音之間比工微清比凡微濁俗呼
背四背一啞工啞凡是也世俗之樂不用此音古
樂旋宫則用之矣今太常瑟無此四律者旋宫法
乆廢故也是以合字上字尺字獨彈獨應四字一
字工字雙彈雙應非古人彈瑟之法也已上一節
專為天下初學人習雅樂者而論也若夫知音之
[029-6a]
士用子午琴以定之則又不必拘於此矣
論學歌詩六般樂器不可缺
第一鞉不可缺虞書商頌皆首言鞉魯論言播鞉
武周禮凡樂事播鞉又有雷鞉靈鞉路鞉之屬禮
記賜諸侯樂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以鞉將之鞉之
為言兆也其用盖與柷同公侯以柷者柷乃一篇
之綱領是以為貴也子男以鞉者鞉乃一章之綱
領是以為次也鞉柷上下通用之器古人所重如
[029-6b]
此雖然儀禮言鞉倚于頌磬西紘而不言柷是知
柷敔可省而鞉不可缺也作樂不用鞉非古之道
也
第二拊不可缺周禮大師師瞽登歌令奏擊拊註
曰擊拊瞽乃歌也拊形如鼓以韋為之著之以穅
疏曰謂凡大祭之時大師有此一事言帥瞽登歌
者謂降神合樂皆升歌清廟故將作樂時大師帥
取瞽人登堂於西階之東北面坐而歌者與瑟以
[029-7a]
歌詩也令奏擊拊者拊所以導引歌者故先撃拊
瞽乃歌也歌者出聲謂之奏故云奏也摶拊之為
器見於經者不一而足近代說經者乃以至循二
字解之何哉
第三鼓不可缺鼓所以節樂古今無異但厯代所
制樂其撃鼓之節奏互有異焉投壺篇所載魯鼓
薛鼓譜有圓形有方形先儒以為圓者撃鞞方者
撃鼓又曰年代乆逺無以知其得失雖見於經其
[029-7b]
詳不可得而知也周禮射人言之頗詳所謂騶虞
九節貍首七節采蘋采蘩皆五節尊卑之節多少
雖異四節以盡乗矢則同如騶虞九節則先歌五
節以聽餘四節則發四矢也七節者三節先以聽
五節者一節先以聽也儀禮鄉射歌騶虞大射歌
貍首皆曰間若一間若一者疎宻匀也不知所謂
疎宻指一字一鼔歟抑一句一鼓歟若一句畢乃
擊三鼓又一句畢再撃三鼔則所謂五七九節者
[029-8a]
間皆不若一矣或謂毎一字畢撃一鼓為一節或
謂毎一句畢撃三鼓為一節或謂毎一章畢撃三
鼓為一節毎字撃一鼔似乎太煩毎章擊三鼓似
乎太簡毎句擊三鼓則煩簡得中然皆不可考也
由此觀之投壺鼓譜疎宻不匀亦非間若一矣宋
元樂舞皆有鼔譜而元志尤詳焉文舞武舞皆始
聽三鼓畢已後毎歌二字撃鼓一聲歌用四言八
句共計三十二字凡撃鼓十五聲志所謂三鼓畢
[029-8b]
間聲作下有小註云二聲鍾一聲鼓是也惟我國
朝太常雅樂毎歌一句畢乃擊鼓三聲而間之以
搏拊此與宋元之制不同盖宋元之制宫縣有應
鞞登歌有搏拊故元志云建鼓兩旁挾二小鼓曰
鞞曰應又云搏拊如鼔而小中實以糠兩手或搏
或拊以節登歌之樂嘗考三禮圖亦然建鼓兩旁
原有二小鼔形如兩耳毎擊大鼓一聲間以應鞞
一聲儀禮所謂間若一所謂建鼓在阼階西應鞞
[029-9a]
在其東禮記註所謂圓者撃鞞方者撃鼓此之謂
也今則建鼔兩旁除去小鼓而名大鼓曰應又以
搏拊代鞞與大鼓相間作不獨與古制異亦與宋
元異矣初學樂者先宜學古後乃知今今古皆通
則為盡善朔應二鞞不可缺也或擊大鼓邊以代
朔鞞擊鞉鼓邊以代應鞞亦可也節奏詳見下文
第四鍾不可缺如有磬兼用之無則一器足矣重
撃為金聲輕撃為玉振書曰撃石拊石此之謂歟
[029-9b]
故史記曰縣一鍾而尚拊大戴禮曰縣一磬而尚
拊盖謂鍾磬有一足矣惟搏拊不可缺以禮記論
語考證則杜蕢言鍾而不言磬荷蕢言磬而不言
鍾鍾磬未嘗兼用亦可見矣
第五琴不可缺第六笙不可缺此二器者古今通
用求之甚易習之甚便是故初學不可缺也
論士大夫學樂八音不求備
儀禮鄉飲鄉射二篇所載樂器惟曰工四人二瑟
[029-10a]
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不鼔不釋則知瑟笙磬鼔
四者之外無餘樂也夫郷飲鄉射士大夫盛禮而
樂不過如此今人必求八音全備而後成樂豈非
誤歟笙鼓二物天下通有之矣惟磬瑟或少耳盖
磬者所以節樂也無則以缶代之史記趙王鼔瑟
秦王撃缶缶即瓦盆其聲類磬代之者從便也若
無瑟則以琴代之是故愚議士大夫學樂惟用此
四者庶㡬簡而不煩易而不難可以家傳戸誦聞
[029-10b]
弦歌之聲矣
凡欲習古樂者必先擇一静處堂上堂下阼階西階
悉如古制堂上正中一席設先聖先師位使人起敬
堂上學者各跪而坐於地此古所謂席地坐也其堂
下樂不設坐但立奏
樂正先贊合樂股肱舉麾者接贊合樂股肱贊畢舉麾而後擊柷
柷第一聲摶牘
拊 左手輕擊為拊右手重擊為摶
[029-11a]
柷第二聲摶 牘
拊 節奏均勻古人所謂間若一也
柷第三聲摶 牘
拊
摶 牘
拊
摶 牘 播
拊 鞉
[029-11b]
摶 牘 第
拊 一
摶 牘 通
拊 止
摶 牘
拊
摶 牘 播
拊 鞉
[029-12a]
摶 牘 第
拊 二
摶 牘 通
拊 止
摶 牘
拊
摶 牘 播
拊 鞉
[029-12b]
摶 牘 第
拊 三
摶 牘 通
拊 止
摶 牘
拊
股黄鍾 摶 牘 鏞 琴 正 瑟黄中
和 林和 善 竽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歌 笙
[029-13a]
摶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者 塤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長 䈁
摶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聲 簫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唱 箎
摶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股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字 管
摶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學 諸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歌 器
[029-13b]
摶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人 皆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接 齊
摶 牘 正 林中
和 黄和 聲 吹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和 以
摶 牘 正 林中
和 黄和 朕 協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字 歌
肱太簇 摶 牘 鍾 正 太中
和 南和 其
正 太中
應 太清 餘
[029-14a]
摶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放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此
摶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摶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摶 牘 磬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14b]
摶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摶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摶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喜姑洗 摶 牘 鍾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15a]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摶 牘 磬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15b]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哉林鍾 摶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16a]
摶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摶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摶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摶 牘 磬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16b]
摶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摶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摶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摶 牘 朄鼔鳴則歌管皆止鍾鳴而後歌管方作
拊
[029-17a]
摶 牘
拊
摶 牘 應
拊
摶 牘
拊
摶 牘
拊
[029-17b]
摶 牘
拊
摶 牘 應
拊
摶 牘
拊
摶 牘 鼓
拊
[029-18a]
摶 牘
拊
摶 牘 應
拊
摶 牘
拊
摶 牘 鼔
拊
[029-18b]
摶 牘
拊
摶 牘 應
拊
摶 牘
拊
元南吕 摶 牘 鏞 琴正 瑟南中
和 姑和
正 南中
應 南清
[029-19a]
摶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摶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姑清
摶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摶 牘 磬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029-19b]
摶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摶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摶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首姑洗 摶 牘 鍾 正 姑中
和 南和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20a]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摶 牘 磬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20b]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摶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起黄鍾 摶 牘 鍾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029-21a]
摶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磬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029-21b]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哉太蔟 搏 牘 鍾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22a]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磬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22b]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朄
拊
[029-23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23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24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24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百南吕 搏 牘 鏞 琴正 瑟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029-25a]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磬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029-25b]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工林鍾 搏 牘 鍾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26a]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磬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26b]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熙太蔟 搏 牘 鍾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大清
[029-27a]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磬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大中
應 太清
[029-27b]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哉黄鍾 搏 牘 鍾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029-28a]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磬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029-28b]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朄
拊
[029-29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29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30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30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播
拊 鞉
[029-31a]
搏 牘 第
拊 一
搏 牘 通
拊 止
搏 牘
拊
搏 牘 播
拊 鞉
[029-31b]
搏 牘 第
拊 二
搏 牘 通
拊 止
搏 牘
拊
搏 牘 播
拊 鞉
[029-32a]
搏 牘 第
拊 三
搏 牘 通
拊 止
搏 牘
拊
元黄鍾 搏 牘 鏞 琴正 瑟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林清
[029-32b]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磬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029-33a]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首太蔟 搏 牘 磬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33b]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大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磬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34a]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明南吕 搏 牘 鍾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029-34b]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磬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029-35a]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摶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哉林鍾 搏 牘 鍾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35b]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磬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36a]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凊
搏 牘
拊
[029-36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鼔
拊
[029-37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37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38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股姑洗 搏 牘 鏞 琴正 瑟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38b]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磬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39a]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肱林鍾 搏 牘 鍾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39b]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磬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40a]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良姑洗 搏 牘 鍾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40b]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磬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41a]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哉太蔟 搏 牘 鍾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41b]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磬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42a]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朄
拊
[029-42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鼔
拊
[029-43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43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44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庶南吕 搏 牘 鏞 琴正 瑟南中
和 姑和
正 南中
應 南清
[029-44b]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淸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磬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029-45a]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事林鍾 搏 牘 鍾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45b]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磬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46a]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康太蔟 搏 牘 鍾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46b]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磬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47a]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哉黄鍾 搏 牘 鍾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029-47b]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磬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029-48a]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朄
拊
[029-48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49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49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50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拊
[029-50b]
搏 牘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拊
[029-51a]
搏 牘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拊
[029-51b]
搏 牘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拊
元黄鐘 搏 牘 鏞 琴正 瑟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029-52a]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磬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029-52b]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首太蔟 搏 牘 鍾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53a]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磬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53b]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叢姑洗 摶 牘 鍾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54a]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磬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54b]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脞太蔟 搏 牘 鍾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55a]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磬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55b]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哉林鍾 搏 牘 鍾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56a]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柎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磬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56b]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朄
拊
[029-57a]
搏 牘
拊
搏牘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57b]
摶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58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58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股姑洗 搏 牘 鏞 琴正 瑟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59a]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磬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59b]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肱林鍾 搏 牘 鍾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60a]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磬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60b]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惰姑洗 摶 牘 鍾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61a]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磬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029-61b]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搏 牘 正 姑中
和 南和
拊 正 姑中
應 姑清
哉太蔟 搏 牘 鍾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62a]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磬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62b]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凊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朄
拊
[029-63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63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鼔
拊
[029-64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鼔
拊
[029-64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萬南吕 搏 牘 鏞 琴正 瑟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029-65a]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磬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029-65b]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搏 牘 正 南中
和 姑和
拊 正 南中
應 南清
事林鍾 搏 牘 鍾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66a]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磬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029-66b]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搏 牘 正 林中
和 太和
拊 正 林中
應 林清
堕太蔟 搏 牘 鍾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67a]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029-67b]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搏 牘 正 太中
和 南和
拊 正 太中
應 太清
哉黄鍾 搏 牘 鍾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029-68a]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磬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029-68b]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正 黄中
和 林和
拊 正 黄中
應 黄清
搏 牘 朄
拊
[029-69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69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029-70a]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鼔
拊
[029-70b]
搏 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敔第一聲搏 牘
拊
[029-71a]
敔第二聲搏 牘
拊
敔第三聲搏 牘
拊
股肱喜哉三章章三句宫調曲也每章黄鍾起調
黄鍾畢曲黄鍾為宫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
徵南吕為羽是也臣謹按虞庭之樂簫韶九成朱
熹謂疑即此九句耳虞書曰下管鞉鼓周禮下管
[029-71b]
令奏鼓朄今太常樂無鞉無朄似為缺典雖以建
鼓為鼓誤以名搏拊者代應鞞用然則應鞞名亡
而實存搏拊名存而實亡此不可不辨也古人堂
上樂有搏拊無應鞞堂下樂有應鞞而亦不廢搏
拊今太常樂混二物而不分非也臣又按周禮曰
登歌令奏擊拊漢儒以為擊即戛擊拊即搏拊戛
敔也擊柷也與搏拊蓋三器之名也自宋儒指
戛擊與鳴球為一物搏拊與琴瑟為一物而三器皆
[029-72a]
亡矣又不可不辨也虞廷登歌樂器有柷有敔有
拊有磬有琴有瑟周禮登歌令奏擊拊言柷而不
言敔言拊而不言牘亦猶清廟之瑟而不言琴與
夫鳴球而不言鍾既言八音克諧則不應無塤既
有塤則不應無篪蓋舉一隅其三隅可知矣
樂律全書卷二十八